施工设备

2024-09-13

施工设备(共12篇)

施工设备 篇1

0 引言

现代化的建筑工程施工中,机械设备就是第一生产力,是提高作业效率和经济效益的保证。保障机械的正常使用,确保设备的完好率是设备管理的一大要点,而其中防止设备发生事故造成停工以及损失更是其重点。并且,由于大型机械设备的普遍使用,在其进场、施工、退场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极有可能是关系到操作、使用人的生命安全的大问题,因此,施工设备的安全问题是各个项目必须正视的大问题。实际施工中,项目设备安全施工存在以下安全隐患:项目施工流动性大,施工环境简陋甚至较为恶劣;整个工程不同施工阶段需要不同的机械设备;现场操作人员和施工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技术水平不过关,安全意识淡薄,为了保证施工进度,蛮干、违反操作规程作业。

为了保证设备安全施工,确保施工进度、降低乃至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必须有一套切实可行的安全标准化管理,从设备进场到退场,每一个过程都要把安全放在首位,每一个过程都要按照标准进行。

1 设备的进场验收

对于施工现场的设备,无论是企业内部设备还是外租以及分包队伍自带设备,都必须纳入项目安全管理体系,并实施监督及管理。

1)设备本身必须是合格、达标的设备,严禁使用国家明文规定淘汰的、禁止使用的、危及安全生产的、达不到安全技术标准规定的或安全保护装置配置不全的设备,以杜绝安全隐患。

2)进场设备的资质必须齐全,普通设备必须有制造商生产许可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电气原理图等技术资料,特种设备则在保证以上资料的基础上还必须有检验报告、安全检验合格证。

3)进场前对设备技术安全状况验收。

从设备的动力机构、底盘、传动机构、刹车、灯光、电路、各个安全保护装置以及附属装置逐一验收并填写《设备进场验收记录》,确认设备是否达到进场标准,不达标准的设备不得进场。

4)设备的进场安装。

这是一个容易出问题的工序,必须细之又细。首先检查需要安装的设备各部件的焊接是否牢固、所用材料是否与图纸相吻合、连接螺栓是否符合标准要求,确认各部件数量及质量,达标后列出安装技术方案,包括用电、起重吊装方案,并备有应急预案,起重机械的安装必须由建设部颁发的相应的建筑工地起重机械安装工程专业承包资质和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单位实施,安装过程中,所有参与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技术方案执行,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2 设备使用中的管理

设备进场就是为了使用,但是并不是安全安装好了就万事大吉,使用过程中,也必须加强管理,保证安全施工。

1)特种设备须有使用登记证方可使用,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实行定人定机、定岗定责;设备操作手是设备安全第一负责人;只有明确责任,熟悉自己的岗位,才能更好的操作仪器设备,为施工生产服务。

2)每次设备使用前必须做好检查工作,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状态,消除安全隐患。

3)操作人员必须按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和安全运行设备,严禁违章操作和超负荷作业,对违反规定的要求有权予以拒绝,使用中注意观察设备有无异常并做好记录。

4)技术人员对于施工中每道工序给出安全技术交底书,开工前检查现场施工作业环境,必须满足设备运行的安全条件,或将现场环境改造到符合安全条件,方可开进设备,开始作业。

5)每班工作完毕后,将设备停放到规定地方防盗、防水,并关闭总电源;一些固定作业设备关闭总电源,使安全防护设施处于工作状态。

6)设备使用中多做检查。

a.设备使用时操作人员的自检必不可少,启动前、使用中、停机后每个环节都要认真检查;特种设备每天开机后必须自检,检查限位、制动、控制器以及连锁装置;吊装设备需检查离合、制动、钢丝绳、索具、吊具。

b.项目设备管理人员每天要进行安全巡回检查,看设备操作人员有无违反岗位着装、岗位纪律、是否按规程操作,操作是否熟练,能否达到岗位要求,设备运转有无异常,自检工作是否到位并记录,保养是否到位并记录在册等。

c.设备管理人员检查设备使用中每道工序现场操作是否有安全隐患,与原来的技术交底对照进行完善,及时处理消除,保证安全施工。

d.公布每月定期检查结果,指出现场存在的问题,时时刻刻保持一颗警惕的心,确保安全施工。

3 设备检修管理

1)检修必须由专职检修人员来进行;

2)检修时与检修无关人员不准进入检修现场;

3)由电作为动力的设备检修时断电并由专人保管电箱钥匙以免误操作;

4)检修尽量避免交叉作业,保证安全第一。

4 定期组织人员学习

不仅管理人员要学习熟悉安全技术标准及相关的规范、规程,操作人员也应该努力学习岗位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包括检修、保养以及操作水平。因此,定期组织人员学习很有必要,学习的内容可以包括相关的规范、规程、安全技术标准,新设备的操作指南,或是针对一些事故案例组织学习,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准确的作出应急预案,并根据所做应急预案,进行应急演练,完善预案,使预案切实可行,不是纸上谈兵。

5 设备停工退场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1)做好退场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确保设备退场过程中的安全,暂时不转场的设备保养好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2)对于需拆装设备在退场时也须跟上场安装时一样,拆装队伍必须有资质,人员必须符合要求,做好技术交底,旁站监督作业,站好最后一班岗。

6 注意事项

针对现场机械作业事故易发点,在容易发生事故的工序或环境中要特别重视,避免危险。现场施工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种需特别注意:

1)基础开挖工程对于所开挖路段地形、地势、周边环境没有完全了解,发生挖断高压电缆、信号线、设备自身下陷等等;

2)土石方施工,压路机的侧翻或辗轮前倾;

3)混凝土施工或其他重车的过道(尤其是雨雪天气)没有处理好,发生侧翻;

4)加工设备出现“啃手”现象;

5)起重吊装作业出现绳索断裂甚至整车倾翻;

6)检修时,交叉作业,发生意外情况。

7 结语

建筑施工特点是工期紧、任务重、工人和机械设备流动性大,要保证安全施工综合起来必须做到:安全永远第一,一个项目全程不能放松、全员参与全员时刻有警惕心、制定安全责任制和安全管理办法、操作手熟悉操作规程和操作经验、做好设备本身的保养和检修工作、熟悉施工环境并了解施工工艺、管理人员做好检查工作。

施工设备 篇2

机械设备的使用应贯彻“管理结合、人机固定”的原则。按设备性能合理安排,正确使用,充分发挥设备效能,保证安全生产。各级机械设备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上级部门、本单位制定的各项机械设备管理规定,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经常检查安全设施、安全规程的执行情况以及劳动保护用品的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加以解决。

坚持持证上岗,严禁无操作证者上机作业,-持实习证者不准单独顶班作业。不发不是本人负责的设备,未经领导同意,不得随意上机操作。现场设备(含临时停放设备)均应有防雨、防砸、防水、防盗、防破坏措施,并实行专人负责管理。

机械设备的安装应严格遵守安装要求,遵守操作规程。安装场地应坚实平整。起重类机械严禁超载使用,确保设备及人身安全。

设备安装完毕后,应进行运行安全检查及性能试验,经试运转合格,专业职能人员检验签认后方可投入使用。

机械设备安全措施

各种施工机械应制定使用过程中的定期检测方案,并如实填写施工机械安装、使用、检测、自检记录。在机械设备进场前,应结合现场情况,做好安装、调试等部署规划,并绘制出现场机械设备平面布置图。机械设备安装前要进行一次全面的维修、保养、检修,达到安全要求后再进行安装,并按计划实施日常保养、维修。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配备应保持相对稳定,严格执行定人、定机、定岗位、不得随意调动、顶班。

路桥施工机械设备管理方法 篇3

关键词:路桥施工;机械设备;管理

随着时代的发展,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民众需求,路桥工程也在不断地增加。随着路桥工程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现代化的机械设备逐渐成为工程施工力量的主角,工程中大型机械设备的使用率也在不断的增加,所以在工程中对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就尤为重要。但是机械设备的使用总是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就发生了意外,如何更大地发挥设备的作用,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效益,保证施工机械安全无故障运行,杜绝因大型机械故障造成的群死群伤现象,已成为施工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有关施工机械设备的购置

路桥施工是一项复杂且难度系数较大的工作,施工过程受周围环境,如路段情况、当地基础设施等因素影响很大,所以在购置施工机械设备时,要求机械设备生产适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施工机械设备的投资费用和使用费用一般都属于企业的前期资金使用,既然是资金投入就一定要考虑使用效果、产出效率和最终的经济效益。在投资施工机械设备时,要充分调查各类机械设备的质量、品牌、业内评价,最好请专家做好分析论证,然后做出最终决定。而在购置路桥施工机械设备时,要重视设备的性能、质量,所有的设备都要规格一致,以防出现设备不匹配的现象,不仅浪费资金,还严重影响施工进程。如果购置的设备质量不好、操作复杂,将会影响使用或者导致利用率低,这样的资金投入是不恰当的,不仅会造成设备闲置,还会造成资金的积压和资源浪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的施工单位都希望用最少的资金投入获取最大的经济利润,这就是严格控制施工机械设备购置工作的重要意义。

二、有关路桥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1.对路桥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不重视。因为路桥施工工程项目的工作量大、人员众多、建设时间紧,所以往往会出现过分重视工作效率,忽视施工过程中对设备的管理。没有完善的管理工作体系、缺乏管理意识,会造成设备的使用效率低下、使用方式不合理等问题,这些问题积攒起来,不仅会延长施工工期、降低施工工程质量,还会导致施工无法顺利进行。此外,工作人员对于一些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和了解并不充分,导致机械运作不良,降低了企业的效益。

2.对施工机械设备保养检修不够重视。所有的机械都是有寿命的,但是定时保修可以延长机械的寿命。在很多路桥工程中,对于施工设备的保养往往得不到重视,对机械的定时保修草草了事,这样机械的性能就得不到及时的改善,久而久之机械内部就会发生故障,在下一次的施工时就引发一系列的问题。与此同时,许多施工单位对机械设备的使用缺少了合理的规划和设计,使用时间上的不确定性和频繁性,导致机械设备在应该进行维修保养时却无法正常进行,延误了机械设备应该正常进行的检修和保养时间。另一方面,由于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只重视工程的进度,却不重视对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这样的话机械设备的性能就得不到及时的跟进,而在施工过程中机械的性能是十分重要的,一旦在施工中性能发生变化就很可能会发生事故,导致人员伤亡。而这些归根到底的原因就是对施工机械设备的保养不够重视导致的,所以在施工时对于机械的保养不够重视也是现在路桥工程的一大问题。

3.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在路桥工程的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专业技能不高,是施工中较为普遍的现象。工程中很多的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有的没有经过专业的技能培训,甚至还会出现让现场的普通施工人员进行临时的机械操作现象。而这些操作人员的职业技能不高,在对于施工机械的操作就存在一些误差,同时他们的安全意识也不够高,面对事故的发生不能够冷静对待。同时施工单位对于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职业技能要求不高,让一些没有文化水平以及职业技能的工人到工程现场工作,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不能及时解决,进而引发更严重的后果。

三、有关路桥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的措施

1.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的合理配置。机械设备的合理配置是机械设备管理的重要环节,做好机械设备的整体配置工作,要求我们对设备的使用性能和效益进行综合分析,解决是否配置,配置多少,如何配置的问题。为了保障路桥工程机械设备使用安全,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的合理配置是十分有必要的。在项目开始时,对所有机械状况进行摸底,深入了解各机械技术状态。选拔业务素质高,责任心强的人员操作机械,并组织操作手进行机械例行保养。与此同时,合理编制机械设备的施工组织计划,确定主导施工机械,进而确定配套机械种类、型号和数量。对于这些都要进行仔细地考虑,全面计划好一切工作指南,这样才能够最大化地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同时降低工程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设备的合理配置对于整个工程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施工的时候一定要重视,确保各方面的机械合理投入到工程的施工之中去。

2.加强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进行定时检修。机械设备在施工时有着良好的性能是施工过程不发生事故的保障,因此机械的定期维修和保养显得不可或缺,这也是安全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障机械设备的性能,就要对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调配要合理,有规划,保证机械设备正常的维修保养时间。同时,施工现场要合理分布,要保持施工现场机械设备运行的环境和作业时机械设备之间的距离,并在施工现场设立相应的安全生产标语和防护设施。由于一个工程的机械设备众多,品种复杂,因此对于机械设备的定时维修一定要有严格的规划,努力做到使机械的维修时间不发生冲突也不会出现某个机械漏修的状况,最大化地保障每一个机械都能够定时检修保养。最大程度上保障机械性能的完好。

3.加强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训和安全意识培养。施工人员的职业素养和安全意识不够高是路桥工程的一大问题,由于施工人员的文化水平有限,所以他们对机械的操作也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安全意识也不够高,这些都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导致施工事故的发生。公路工程的施工操作人员,应该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施工单位要严把用人关,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要求具备优秀的上岗条件,上岗之前要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经过考核,合格以后方能正式上岗。与此同时,施工单位要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以及安全意识教育,使得工作人员在事故发生时有着足够冷静的心态去面对事故,在最短的时间内作出最准确的判断,从而减小事故带给工程的损失。

机械设备在路桥施工中起着重要作用,施工单位要做好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不仅要为机械设备制定综合性管理制度,还要加强对操作人员技能的培训,促进路桥建设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严洪,侯黎明.跨海大桥建设催生海上桥梁专用施工设备产业[J].工程机械,2010,(03)。

[2]罗茂.合理配置施工机械设备提高矿山经济效益[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0,(08)。

[3]杨清雅.浅谈高速公路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J].发展,2010,(05)。

[4]吴勇,王忠民.浅谈加强设备材料管理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J]能源技术与管理,2010,(02)。

[5]樊江穗.加强施工设备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12,(07)。

施工现场设备管理 篇4

1 建立完善设备管理制度

根据设备类型具体制订相应的设备管理制度,一般包括:定人定机制度、设备使用制度、设备交接班制度、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1.1 定人定机制度

(1) 设备操作人员由设备部造册登记,设备部应掌握各类操作人员的操作技能和操作水平。 (2) 为发挥设备的最佳效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根据项目部设备管理规定,实行定人定机,责任到人。 (3) 实行操作人员培训上岗制度,上岗人员必须熟知本设备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4) 对有双班工作的设备,必须明确主、副操作员,主操作员为第一责任人,负责对副操作员的操作指导及设备的维修、保养管理。 (5) 对工作业绩突出的操作员进行精神、物质方面的奖励,对工作失误或造成损失的操作员按照项目部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1.2 设备使用制度

(1) 根据施工现场要求,合理配置机械设备。 (2) 对全体设备管理及操作人员进行职业道德、安全教育,监督操作规程、管理制度的落实。严禁违规违章操作设备。 (3) 严格执行设备使用的“四定”制度,即定人、定机、定岗、定责。 (4) 对设备使用单位的“三好”要求:管好设备,用好设备,维护好设备。 (5) 对操作人员基本功的“四会”要求:会使用,会维护,会检查,会排除故障。 (6) 设备操作者的“五项纪律”:a定人定机,持操作证操作设备,遵守安全操作规程。b经常保持设备整洁,按规定加油,保证合理润滑。c遵守交接班制度。d管好工具、附件、随机资料,不得遗失。e发现异常立即停机检查,自己不能处理的问题应及时通知有关人员检查处理。 (7) 严格按《使用维护说明书》中的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程执行。

1.3 设备的交接班制度

(1) 下一班操作人员须提前30分钟到位,上一班操作人员为下一班人员说明设备运行现状,并填写《交接班记录表》。 (2) 上一班操作人员必须把设备完好无损地交接给下一班操作员,若有故障应详细交代故障原因及部位给下一班操作员方可离开,必要时应协助处理故障。 (3) 下一班操作员接班后要先进行保养、试听,确认设备完好方可操作运行。

1.4 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1) 根据设备性能及现场施工情况编制设备维修保养计划,要严格按照维修保养计划对设备进行检查维护。 (2) 合理安排设备维护、保养时间,尽量避免与使用时间相冲突,充分利用工作间歇时间进行保养。 (3) 采取视情维修和预防维修相结合的办法,适时安排设备检修并填写《设备维修记录》,严禁设备带故障作业。 (4) 定期对设备整机进行检查和保养,并填写《设备定期维修保养记录》。 (5) 设备维护的四项要求是:a整齐:工具、工件、附件放置整齐,设备零部件及安全防护装备齐全。b清洁:设备内外清洁,无碰伤,各部位不漏油、不漏水、不漏电;垃圾清扫干净。c良好:按时加油、换油,油质符合要求,油壶、油枪、油杯、油嘴齐全,油线清洁,油标明亮,油路、气路畅通,不漏油、漏气。d安全:实行定人定机和交接班制度;掌握设备构造,根据规定科学操作、细心维护,监测状况,预防事故。

2 重点落实设备维修制度

设备维修的基本内容包括:设备维护保养、设备检查和设备修理。

2.1 设备维护保养

坚持“十字作业法”,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十字作业法,即“清洁、润滑、紧固、调整、防腐”,具体来讲,就是保持设备整齐、清洁,实时关注其运行状态,及时紧固松脱的零部件,定期查看其润滑状态,并对活动部分的间隙进行适当调整。维护和保养工作虽然看似无关紧要,但是关系到设备的服务年限。按要求定期养护设备,不仅能确保设备有良好的使用状态,也可以延长设备的服务年限。根据养护工作的难易程度和工作量多少,一般可分为日常保养、一级保养、二级保养和三级保养等。日常保养、一级保养通常由普通工人完成。二、三级保养则要专业的维修工来完成。日常保养:通常也叫做“例行保养”。此类养护多在设备外部进行,且工作量不大。比如对设备进行清洁和润滑,查看零部件是否完好无损,及时紧固易松脱的零部件等等。一级保养:清洁、润滑,紧固零部件,调整部分元部件。二级保养:内部清洁、润滑,局部解体检查和调整。三级保养:解体检查和调整设备主体部分,及时更换老旧或过度磨损的零部件,同时测量、鉴定和记录主要零部件的磨损情况。

2.2 设备检查

设备检查,即量测并校验设备的运行状态、工作精度、磨损或腐蚀程度,全面掌握机具设备的技术参数、磨损情况,排查隐患,维修前做足事前准备工作,以缩短维修时间,提高维护质量。检查模式通常有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两种。设备操作人员负责日常检查,并且按规定加强日常养护,以及时发现设备异常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养护工作。专业维修工负责定期检查,但是也需要操作人员的配合。通过定期检查,全面了解零部件磨损情况,由此判断是否有维修的必要。

2.3 设备修理

设备修理是指对设备日常运行或因人为误操作造成设备损坏、精度劣化等进行修复。通过修理,及时将老化、腐蚀和磨损的零部件换掉,以提高设备的使用性能。设备的修理和养护是设备维修的不同方面,二者的工作范围不同,因此要区别对待。维修部门要综合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因素,严格按操作规范将这两方面的工作做好,以便相互配合、相互补充。 (1) 设备修理的种类。根据修理范围、时间间隔和费用开支情况,通常将设备修理分为小修理、中修理、大修理三种模式。a小修理。小修理,就是只修复、更换部分磨损快和使用期限等于或小于修理间隔期的零件,调整设备的局部结构,以保证设备能正常运转到计划修理时间。小修理的特点是:修理次数多,工作量小,每次修理时间短。b中修理。中修理是对设备进行部分解体、修理或更换部分主要零件与基准件,或修理使用期限等于或小于修理间隔期的零件;同时要检查整个机械系统,紧固所有机件,消除扩大的间隙,校正设备的基准,以保证机器设备能恢复和达到应有的标准和技术要求。中修理的特点是:修理次数较多,工作量不很大,每次修理时间较短。c大修理。大修理指的是通过更换,恢复设备主要零部件、设备原有精度、使用性能及生产效率而进行的全面修理。一般来讲,大修理的工作量大、每次修理时间长,但是修理次数少。 (2) 生产维修。生产维修是为维护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服务于企业经济发展的设备维修模式,它参照设备的重要性确定合适的养护方法,重点设备以预防维修为主,事后修理几乎不影响生产经营秩序的设备。这种维修模式不仅可以集中全力处理重要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也有助于节约维修费用,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3 提高设备利用率有效节约施工成本

设备利用率是指每年度设备实际使用时间占计划用时的百分比。是指设备的使用效率。是反映设备工作状态及生产效率的技术经济指标。对施工企业来说,施工设备的利用率关系到工程施工进度,而施工进度的快慢又直接影响到施工成本。提高设备利用率的措施如下: (1) 对公司固有设备落实维修保养制度,保障设备完好率的同时延长实际使用时间。 (2) 对租赁设备督促维修保养,保障设备使用状况良好,延长实际使用时间。 (3) 根据施工现场合理配置施工设备,就近调动,省时省油。

4 结束语

设备管理对施工企业来说,现在乃至将来都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以上仅是笔者在工作中借鉴总结的一些设备管理见解,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 工程机械在工程施工中已大量应用, 且作用已无可替代。施工机械虽对施工企业来说已大大降低了施工难度, 加快了施工进度, 但另一个新的问题又摆在了施工企业面前, 那就是如何管理好和利用好这些机械设备, 使它们在施工中发挥最大效能, 这也就是我们下面要谈的设备管理的问题。

关键词:施工,机械设备管理

参考文献

[1]赵艳萍, 姚冠新, 陈骏.设备管理与维修[M].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年1月1日.

[2]王晓东.浅谈施工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J].山西建筑, 2011 (07) .

8.施工设备 篇5

海南精细化工项目二期工程年产12万吨乙苯苯乙烯装置及辅助生产装置土建、安装工程-技术标

第一章 施工组织设计

8.施工设备

8.1大型吊车进场计划

8.2一般施工机具进场计划

海南精细化工项目二期工程年产12万吨乙苯苯乙烯装置及辅助生产装置土建、安装工程-技术标

海南精细化工项目二期工程年产12万吨乙苯苯乙烯装置及辅助生产装置土建、安装工程-技术标

海南精细化工项目二期工程年产12万吨乙苯苯乙烯装置及辅助生产装置土建、安装工程-技术标

海南精细化工项目二期工程年产12万吨乙苯苯乙烯装置及辅助生产装置土建、安装工程-技术标

初探建筑机电设备安装施工策略 篇6

【关键词】建筑工程;机电设备安装;问题;策略

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建筑工程的数目在不断地增多,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同时这也给建筑工程施工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建筑机电设备作为建筑施工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其安装质量的好坏不仅会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产生影响,也会影响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要必须确保建筑机电设备安装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对于建筑机电设备安装施工中的问题及其处理对策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1 建筑机电设备安装施工中的常见问题

1.1 螺栓联接和振动问题

螺栓联接是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工作中一种常见的联接方式,其在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中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即:(1)螺栓的联接过紧。假如螺栓联接过紧,则很容易使螺栓疲劳,从而导致螺栓剪切或螺牙滑丝等问题的出现。(2)螺栓联接不紧密。假如螺栓连接不紧密,会导致建筑机电设备各个部件之间出现松动,严重的会导致设备零件的脱落,从而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于建筑机电电气设备而言,连接不紧密会造成接线部位接触不良或电阻增大,会影响电路的正常使用,一旦发生短路问题,将导致电路产生严重的过热问题,进而也将给工程人员带来严重的威胁。此外,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一般会在一定条件下应用一些动力设备,如电机、泵和风机等。这些设备的转动原理主要是依据偏心和惯性力所形成的不平衡力,从而在其运动的过程中会使相应的设备产生较大的振动,并且振动所产生的噪声会沿着设备的管道等传递到其他地方,从而会影响到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1.2 超电流问题

正如上述所述,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会用到一些如电机和泵之类的动力设备。这些动力设备在其应用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超电流问题。泵发生超电流的主要原因为:泵的壳体和转子相互摩擦,泵内有异物存在,泵内轴承损害等;电机发生超电流问题的主要原因为:电机所用电源缺相,线路电阻比较高或者电机的功率过大等。此外,如果对建筑机电设备安装不当,也会使建筑机电设备出现超电流问题。而一旦超电流问题发生,不仅会影响建筑机电设备安装的顺利进行,同时也会给工程施工埋下安全隐患。

1.3 电气设备问题

电气设备作为建筑机电设备安装的主体,其自身的特性对于安装的顺利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对建筑机电设备进行安装的时候要严格按照各类机电设备的安装要求来进行。假如在实际的建筑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没有对有关机电设备的安装要求进行详细的了解,而是采用盲目的安装手段,就很容易给安装带来不利的影响。例如,对于建筑机电设备进行盲目地安装,会给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埋下潜在的隐患,一旦这些问题发作,会使机电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一系列的故障和问题,严重的还会造成安全事故。

2 建筑机电设备安装施工中常见问题的处理措施

2.1 严格遵守机电设备安装原则

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是建筑工程施工中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其安装质量对于后续的工程施工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现场对机电设备进行安装作业的时候,施工人员需要严格建筑机电设备所给定的各项安装原则或要求来进行操作。为了最大程度地避免建筑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出现问题,施工技术人员需要在施工开始之前对设备的安装进行科学有效的组织和设计,同时也要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确保安装施工的原则得到落实。例如,在对建筑机电设备进行安装施工的时候,有关方面的安装人员对于各类机电设备的安装工序都需要进行详细的规划和设计,确保各个安装环节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要在安装的过程中严格按照制定的设备安装原则来进行作业。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建筑机电设备安装作业的顺利进行。

2.2 提高机电设备安装人员素质

建筑机电设备安装人员作为工程施工的主体,其自身的能力和专业素质对于安装作业的执行情况具有重要的影响。此外,理论上讲,在实际的设备安装过程中,建筑机电设备安装的环节比较复杂,标准比较高,安装的系统种类也比较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增加了机电设备安装的复杂性和难度。在这样的背景下,机电设备安装人员的整体素质对于确保建筑机电设备的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确保建筑机电设备的安装质量,需要不断地提高机电设备安装人员的专业素质。例如,为了避免机电设备在安装设备过程中造成损失以及出现安装错误,选择具有丰富安装知识和熟练安装技巧的技术人员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就具体手段而言,安装单位可以通过开展不定期培训的方式来提高安装人员的安装技术和能力,尤其是对于常见安装问题的分析和排查能力,从而避免安装施工中常见问题的出现。

2.3 严格进行质量控制

建筑机电设备的安装质量是确保机电设备正常运转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设备安装的质量。对控制机电设备的安装质量不仅要在建筑工程完工后的验收中进行,也需要在建筑工程施工前和施工中做好质量控制工作。例如,在进行建筑机电设备安装施工之前,施工人员应该对于设计图纸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对于图纸中的问题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来加以解决。而在施工过程中,有关的安装人员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上面的要求和标准来进行安装作业,并要在机电设备安装完毕后对机电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测试,从不同的方面来确保建筑机电设备的安装质量。

总之,建筑机电设备作为建筑施工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其安装质量的好坏不仅会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影响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要必须确保建筑机电设备安装的质量。而针对安装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解决和预防措施則是确保安装质量的一种有效的工程手段。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建筑机电设备安装施工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马海燕.建筑机电设备安装施工中常见问题及对策探讨[J].机电信息,2010,23(36):5-6.

[2]张继科.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中常见问题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7(6):239-240.

设备基础工程施工浅析 篇7

关键词:设备基础,施工,技术

德国进口的设备基础, 该基础由基础坑和基础块两部份组成, 基础块的施工是在基础坑施工结束后在基础坑内进行。基础坑设计深度为-4.64m。基础坑总重量为485T。基础块总重量805T, 基础块内设有七层钢筋, 基础块上设有129个地脚螺栓固定上部轧辊磨床, 地脚螺栓孔及床身底板二次灌浆料, 采用无收缩微膨胀高强度灌浆料。为了避免高精度磨床受到震动, 并缓解其它起重运输设备对该磨床的影响, 基础块和基础坑之间铺设弹性性材料支撑。在基础坑和基础块施工完成后, 采用十台千斤顶将基础块顶起, 进行隔震层的铺设。

1 设备基础混凝土施工

1.1 本工程混凝土的搅拌及运输采用成套

自动计量及泵送设备施工。考虑到坑壁及坑底板混凝土浇筑的时间, 混凝土的缓凝时间为6小时, 该工程为大体积混凝土, 为降低水化热采用低标高强度等级为31.5Mpa矿渣硅酸盐水泥, 内掺粉煤灰, 考虑混凝土抗渗等级为P6级, 采用WP--Ⅱ型防渗剂, 为保证混凝土有良好的和易性掺入GB-B型混凝土泵送剂, 外加剂掺量由实验室进行了试配。

1.2 混凝土浇筑

1.2.1 基础坑混凝土浇筑

a.基础坑混凝土浇筑应先浇筑底板后浇筑坑壁, 底板混凝土浇筑沿一侧平行分段推进保证混凝土浇筑连续性, 浇筑过程中应控制新旧混凝土接头时间保证混凝土接槎处的密实性, 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后待适当收水再用平板振动器二次振捣, 表面采用与混凝土相同成份的水泥砂浆找平, 并用木抹抹平。

b.采用泵送混凝土浇筑底板混凝土时, 不得在同一处连续布料, 应在2~3米范围内水平移动布料, 料口垂直与模板, 输送管线宜直, 转弯宜缓, 接头应严密, 泵送选用适量的与混凝土内成份相同的水泥砂浆输送内壁。

c.基础坑壁混凝土浇筑时, 在基础坑内壁四周用脚手工具搭设混凝土浇筑平台, 操作人员在平台上进行浇筑, 基础坑壁混凝土的浇筑采取循环分层的浇筑方法, 循环浇筑时在接槎处保证混凝土在初凝前浇筑完。基础坑壁混凝土浇筑每层浇筑高度控制在500mm以内, 并应使各层混凝土结合密实。

1.2.2 基础块混凝土的浇筑

a.由于本工程基础块属大体积混凝土, 同时又因基础顶部具有大量预留孔芯模, 不便于混凝土的平行推进浇筑, 但又必须分层浇筑, 所以, 为降低水化热, 混凝土浇筑采用多点分层浇筑方法。在已施工完基坑壁上搭设1.2m宽的浇筑平台, 平台应在钢筋绑扎完成后进行搭设。浇筑点根据浇筑厚度进行确定, 从第一浇筑点移向第二浇筑点, 依次顺推, 待第一层混凝土浇筑到计划高度后, 再顺序浇筑第二层混凝土。每层混凝土应由下而上分两层振捣, 操作人员应下到底层进行振捣, 确保振捣质量。

b.混凝土浇筑过程中, 在移动泵送输送管时, 应轻拿轻放, 注意不要碰撞到芯模及钢筋, 防止芯模移位。泵送混凝土之前, 所用于湿润泵机及管道的砂浆为不掺粗骨料的成分与施工配合比相同的水泥砂浆, 砂浆泵出后应有人将其分散开, 不应集中于一处。

1.3 混凝土养护、测温及保温

1.3.1 基础混凝土施工完后及时进行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养护采取覆盖塑料薄膜及麻袋片进行养护

1.3.2 为了及时了解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

程中混凝土内部的实际温度, 以便采取适当措施进行降温或保温, 根据本工程混凝土的平面尺寸及浇筑厚度, 本工程在混凝土基础块内放入了十二组混凝土测温元件, 每组测温部位均在混凝土高度方向分成上、中、下三个部位即0.5m、1.8m、2.8m分别布置测温点。测温时应同时测定混凝土表面温度, 严格控制了混凝土内外温差, 不超过规范规定25℃。混凝土测温工作由专人负责, 测温时间为在混凝土升温阶段每2-4h测一次, 温度下降阶段每8h测一次, 同时, 每次测温还要对大气温度进行测量。

1.3.3 该工程基础块混凝土降温和保温分别采取下述措施:

a.由于本工程混凝土的实际厚度较大, 混凝土连续浇筑后, 水化热高峰出现时间恰在3-5d内, 为了控制温度应力产生的裂缝, 在施工中拟在混凝土块体中部, 温度最大范围内布置一层循环水降温管, 循环管采用DN32镀锌管。

b.混凝土浇注后及时测温, 根据混凝土内外温度调整了降温管水流速度, 使各测温点温差均在15~21℃之间满足了规范的要求, 混凝土上部覆盖采用一层塑料布, 两层麻袋片进行保温。

c.为保证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大于日平均气温, 现场采用棉扇布对砂、石等骨料进行遮阳。同时对搅拌用水进行降温, 搅拌用水箱应卧入地下。

2 地脚螺栓及床身底板灌浆料施工

2.1 当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时即可将螺栓

孔内的挤塑苯板清除, 清除方法采用人工将苯板捣碎, 并清理干净, 对所有预留螺栓孔的位置进行检查, 经检查合格后, 即可对螺栓进行灌浆固定施工。螺栓固定前应在混凝土表面弹通线, 确定螺栓中心线, 然后用现场自制的固定工具将螺栓临时固定在准确位置后, 开始浇筑CGM高强灌浆料。

2.2 磨削冷却液池底板灌浆料施工时应对

底板进行抄测。根据图纸给定坡度, 在池壁上弹出灌浆料的坡度线, 底板灌浆料施工时按标高线进行施工找坡。

2.3 高强灌浆料强度增长较快, 24h即可达

到30Mpa以上。螺栓固定后, 应对螺栓进行成品保护, 可以采用塑料管套在螺栓上, 也可以采用其他材料缠绕在螺栓上, 经监理及建设单位代表检查合格后, 可办理交验手续。

3 隔离层设置

为了防止基础块在基础坑中施工时混凝土粘连, 可铺设一层防粘连材料, 此粘连材料应采用在施工中不易破坏和养生后便于取出的防水材料, 由于防水材料在混凝土浇筑后带有一定的粘结性, 不易取出, 所以综合考虑, 在不易破坏和便于取出的条件下, 采取铺设油毡卷材作为隔离层防止施工中破坏, 并在油毡卷材的上下涂刷非油性隔离剂, 以便卷材取出。

4 基础块的顶升及隔震装置铺设

4.1 基础的隔震装置可以在基础块混凝土

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 使用液压千斤顶顶升, 并且由压力传感器控制, 基础顶升部分预留孔截面较小, 此处的混凝土受到局部抗压强度较大, 在基础块预留孔处应设钢板预埋件作为千斤顶的支撑面, 预留埋件尺寸为400×400×10钢板, 钢板上焊有埋件, 固定在预留孔模板上, 并应保证其表面平整度。

4.2 基础块顶升前应先用千斤顶, 将基础

块对基础坑顶升剥离试验, 如剥离顺利方可顶升, 顶升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基础块顶升的速度和高度, 同时准备合适厚度的垫铁来确保顶起过程中的安全, 当达到预定的高度时, 应将基础块下的隔离层取出, 将铺设隔震材料的表面进行清理, 使其表面清洁, 隔震材料铺设位置要求准确, 对细小的偏差立即给予纠正, 确保隔震材料的铺设要求。

谈国外施工监测设备布置 篇8

监测是工程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指导正确施工的眼睛,是避免事故发生的必要措施,是一种信息技术。随着大量国有施工企业走向海外,我国不少工程监测公司也渐渐走向世界。在走向世界的同时,我国的监测公司也必须对海外工程施工监测设备布置有所了解。巴基斯坦卡拉奇某码头堆场地基处理施工监测平面布置图原由中国某航务勘察设计研究院设计,英国咨询公司审核后未通过,最后监测平面布置图由英国咨询工程公司设计。本文通过对同一项目两份设计图纸对比以及监测项目名称中英文对比,希望能为以后我国监测公司海外施工提供些许帮助。

1工程概况

本工程陆域面积约10.85万m2。由于软土深厚,因此在陆域形成后必须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才能满足工艺荷载对场地的使用要求以及码头边坡稳定的要求。根据设计,本工程采取堆载预压加塑料排水板的软基处理方法,堆载区分为7 m和10 m两个区。

本工程堆载分层碾压。每层大约35 cm~45 cm厚度,然后进行碾压,施工验收后方可进行下一层堆载,要求堆载料单位毛重至少达19 kN/m3,总堆载高度分别为3 m,6 m。

2监测项目

首先介绍中国设计院布置的监测项目:沉降板(Settlement)、分层沉降(Layered Settlement Gauge)、孔隙水压力(Pore Water Pressure)、地下水位(Water Pipe)、深层土体水平位移(Inclinometer)一共5项。

其次介绍英国TECHNO-CONSULT INTERNATIONAL咨询公司布置的监测项目:Settlement Plate(沉降板)、Settlement Plate(Higher)(高沉降板)、Settlement Plate(Lower)(低沉降板)、Magnetic Extensometer(分层沉降)、Pneumatic or Vibrating Wire Piezometer(孔隙水压力)、Stand Pipe Piezometer(地下水位)、Inclinometer(深层土体水平位移)一共7项。

从以上中英两国设计的监测项目可以看出:英国咨询公司在监测项目中多了高沉降板和低沉降板。低沉降板是埋设在回填砂之后塑料排水板之前,其实和一般的沉降板埋设方式方法一致,只是出现在监测站内;高沉降板埋设在满载后堆载料顶层。高低沉降板的作用是通过高沉降板和低沉降板对比,了解堆载料在自重应力作用下的压缩情况。而中英对照中中国设计公司翻译的除深层土体水平位移与英国咨询公司相同外,其余监测项目均有出入,翻译成为英文的监测项目我国基本按照字面直译,很难让外国工程师看清楚。

3监测设备布置形式

首先介绍英国咨询公司监测设备布置原则:在介绍监测设备布置原则时,我们不得不说一个词汇Monitoring Station(监测站)。英国人布置监测设备时,所有设备都围绕着监测站来有序的进行。

由图1可以清楚的知道:监测站包含3个孔隙水压力、2个地下水位、1个分层沉降、1个高沉降板、1个低沉降板,分层沉降布置在圆形监测站中心,其余监测设备交叉布置在圆周上。在整个施工区域均布置了沉降板,且四周布置深层土体水平位移。同时在图纸上明确给出每个监测站圆心坐标、每块沉降板坐标和每个深层土体水平位移坐标。

由图1可知:英国咨询公司采用圆形监测站形式,而半径根据塑料排水板间距确定,如果为间距1.5 m的三角格监测站,半径为5.2 m;如果为间距1.3 m的三角格监测站,半径为5.6 m。

中国设计院的监测设备布置原则见图2。

由图2可知:中国设计院只是简单的将一些监测设备平均分布在施工区域,在个别地点集合了一些监测设备,我们姑且认为是监测站。在这些所谓的监测站里除去一些检测点位后,在监测站里有一组孔隙水压力、一组分层沉降、一点地下水位,将三种监测设备简单无序的堆砌在一起。同时也在整个施工区域均布沉降板和四周布置深层土体水平位移。在监测图纸中没有给出任何监测设备点位的明确坐标。

4监测设备数量

英国布置了12个监测站、38块沉降板、16个深层土体水平位移,平均约9 000 m2一个监测站。中国布置了6个监测站、31块沉降板、12个深层土体水平位移,平均约18 000 m2一个监测站。

英国设计的监测站是中国设计数量的一倍。沉降板算上监测站里的高低沉降板,英国一共设计了62块沉降板,而中国只有31块沉降板,英国设计的沉降板数量也是中国的一倍。深层土体水平位移中国设计了12个,是英国的3/4。

5结语

1)监测设备上英国工程师通过高低沉降板数据可以清楚的了解到满载后堆载料在自重应力作用下的压缩量。

2)同一工程监测设备布置数量,英国工程师显然给予更高的重视,说明国外做到了真正的信息化施工。

3)在监测设备点位方面,英国设计师给出了每一个监测站中心坐标及半径,沉降板和深层土体水平位移也给出了坐标,显示出外国工程严谨的作风。

笔者对监测项目中中英对照进行了比较,同时也对外国工程测量设备布置原则与数量等进行简单的介绍,希望对以后外国监测项目有所帮助。

摘要:通过对巴基斯坦卡拉奇某码头堆场地基处理施工监测平面布置图的分析,详细介绍了英国设计公司地基处理施工过程中监测设备布置形式,并对中英两国工程测量设备布置原则与数量进行了阐述,为今后我国监测公司在海外施工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地基处理,监测设备,布置

参考文献

[1] 李广信,蔡飞.旁压试验在计算碎石桩荷载沉降关系中的应用[J].勘察科学技术,1993(6):13-15.

[2] 盛崇文.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沉降计算[J].土木工程学报,1986,19(1):72- 80.

[3] 姜前.计算碎石桩复合地基变形模量的新方法[J].岩土工程学报,1992,14(4):53-58.

[4] 郭蔚东,钱鸿缙.饱和黄土碎石桩地基沉降计算[J].土木工程学报,1989,22(2):13-21.

[5] 张定.散体材料复合地基中桩体变形模量的分析与计算[J].岩土工程学报,1999,21(2):205-208.

[6] 邓修甫,王祥秋.干振碎石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探讨[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3(3):92-94.

[7] 邓修甫,刘新华,张琳.碎石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J].湘潭矿业学院学报,2003,18(4):55-57.

[8] 孙林娜,龚晓南.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的研究[J].岩土力学,2008,29(3):846- 848.

大型设备移位施工技术 篇9

普光气田净化厂内多数设备坐落在狭小的框架钢结构内, 酸气气田的介质对设备腐蚀严重, 设备寿命短, 更换频繁, 其设备更新的进度直接影响净化厂的产量。我单位在净化厂内数年的施工中, 运用自己独特的施工方法, 在工期紧、任务重、作业空间复杂的环境, 更换大型设备数十台, 解决了狭小空间设备更换的施工难题。

二、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1. 施工工艺流程

设备移位更换施工流程:

2. 平台地基处理

安装轨道支架平台时, 考虑到设备较重, 承压较大, 可根据更换设备的重量, 拟采用δ=50mm的Q235B钢板作为平台基础。

3. 轨道平台安装

钢板铺设完成后, 安装支撑轨道的平台, 平台采用H型钢和工字钢制作,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 平台宽度稍大于设备的直径, 平台水平高度略大于设备底座内的横梁高度, 即保证设备水平位移时框架结构不受力。

4. 轨道铺设

设备移位是由牵引车托举设备在轨道上牵引, 轨道承受着设备与牵引车的重量, 在铺设安装过程中对其精度要求很高。

(1) 小车轨道的定位

为防止小车在牵引设备过程中发生偏移现象, 在滑道支架的轨道上方焊接50×50方钢预制两条小车轨道, 即在HW300×200轨道上方采用断焊方式各焊接一条50×50方钢的小车轨道。在安装HW300×200的型钢轨道前, 先将50×50方钢的小车轨道焊接固定在型钢上, 分别找出型钢轨道两头的中心, 用放线绳定位, 然后分别从中心线向两边偏移25mm定位, 即是50×50方钢的两条边缘线。为防止变形, 应按如下草图制作卡子数个在平台上放样, 在线的周围用L75×75×8角钢焊制8—10抓, 把待组装构件固定, 为减少应力, 部分地方可反变形措施。

(2) 小车轨道的焊接

小车轨道的焊接采用断焊方式, 在轨道焊接过程中, 要严格控制轨道的水平度、桡曲度、扭曲度及顺直度, 如出现变形, 应及时进行矫正。为了减少焊接变形提高焊接速度, 焊缝长度超过0.8米的采用CO2气体保护半自动焊, 其他部位采用手工电弧焊。

5. 附属管道拆除

设备牵引前, 将设备附属的管道拆除, 考虑新设备安装后还需与管道连接, 管道拆除时使用等离子切割机, 尽量不破坏母材。拆除时使用倒链将管道固定, 防止拆除后管道没有支撑而上下摆动。

6. 设备顶升

为使设备能放置牵引车上顺着轨道牵引处框架, 需现将设备顶升离开原设备基础, 根据设备的重量, 拟采用大吨位同步液压千斤顶。设备顶升使所用的托架按照原设备底座加工制作, 按照设备底座尺寸加工制作两个临时托架。用H型钢加工制作2个放置液压千斤顶的平台, 放置在设备顶升处投影部位, 并与下铺的钢板焊接。千斤顶受力座横梁上加筋板, 防止被压变形, 支座底部钢板下面铺设枕木, 以保证其稳定性。

7. 设备牵引

(1) 牵引设备的选择

根据本工程情况, 为了提高施工效率, 特专门找专业桁车厂家设计制作2台电动台车作为牵引设备的工具, 台车承受重量需满足设备安全拉运。

(2) 设备牵引

准备阶段。

通过同步液压千斤顶将设备顶到合适高度, 然后将2台100T台车安置在设备鞍座下。

设备拉出阶段。

在设备往外牵引的时候, 需要在设备行走过程中应有专门人员控制台车开关并且检查是否台车有跑偏。

8. 设备吊装

单台吊车的承担负荷不得超过其额定负荷的80%。吊装前应对吊装工况进行验证, 确保吊装能够满足吊装要求。

吊装参数计算

⑴吊装负荷计算:

设备吊装负荷P=G+G′

其中G为设备重量, G′为吊装索具重量;

⑵设备吊装负荷分配计算:

设备单台吊车荷载=起重总量*动荷载系数

⑶吊装半径计算:吊装半径=吊车最小回转半径+吊装设备最大半径+工作余量*2

⑷吊装高度计算:吊装高度=滑道高度+设备高度+索具高度+吊钩长度+工作余量

吊车参数及吊车选型

查吊车额定起重量表

三、结束语

本方法在受限空间设备更换中具有通用性, 虽然措施工作量较大, 但相比常规施工方法拆除设备周边的框架钢结构, 甚至拆除设备上方的设备, 无论从工作量、施工周期等多方面考虑, 该方法工艺都具有明显的优势。以净化厂四联合一系列的末级硫冷凝器 (重约180t) 为例, 采用该施工工艺, 更换使用周期为40天, 而建设时使用周期60天, 相比工期缩短20天, 节省施工费约80余万元,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从而证明了其的合理性和先进性。

参考文献

[1]《大型设备吊装施工工艺标准》SH/T3515-2003.

浅谈施工机械设备管理 篇10

关键词: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现状,改进

我公司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现状分析

施工机械设备是实现施工机械化的重要物质基础, 是实现现代化施工中不可或缺的, 对施工工程的安全、进度、质量、费用、效益均有直接影响。目前, 我公司施工中的机械设备管理还处于粗放型管理状态。大多数施工单位往往将更多的精力关注在成本控制与质量控制上, 机械设备管理还仅仅停留在设备能源控制、设备维修层面, 忽略了机械设备管理的重要性及其对施工过程、施工质量的影响。这也造成施工过程中设备经常出现故障, 或隐性故障导致施工质量问题的发生。另外, 在实际的施工中, 对设备操作管理的不严格, 常会出现非操作人员进行设备操作的情况出现, 从而导致质量隐患及安全隐患的发生。若每个因素都提高到完美化显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们应抓住其主要矛盾加以改善必定能够事半功倍。

针对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的重要性, 施工企业应逐步完善管理体系, 以使企业施工设备管理工作能够得到科学的发展, 以减少由于机械设备管理不当对施工过程的影响。因此, 先进施工企业的设备管理体系应涵盖设备的选型配套、进出场以及养护、操作和针对临时租赁设备的管理等。

1 施工机械设备的选型与配套

机械设备选型的目的是针对具体施工方案和施工条件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类型, 使其既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任务, 又能发挥机械设备的性能、效率、优势及潜力, 以创造最佳的效益。

选择施工机械设备, 一般应根据施工方案、施工工期分配情况、施工机械实际的可利用率以及人机配合和所能完成的工作量等, 按照施工技术规范和施工质量的要求去选择, 应把握以下几点:

1.1 根据合理的工程施工方案选择好既定工程的主导机械设备类型, 其它机械必须围绕主导机械设备配套;

1.2 根据施工工期分配情况、施工机械设备实际的可利用率以及在保证主导机械满荷的条件下人机配合和所能完成的工作量, 确定主导机械设备在每一施工阶段的最高需求数量;

1.3 机械设备选择还应充分考虑机械故障因素, 满足工程量和工期的要求, 并尽可能节省;

1.4 确定配套机械, 各配套机械的工作能力必须与主导机械设备相匹配, 亦应工作量饱满, 在此原则下尽量少选用配套机械;

1.5 各配套机械的工作能力必须与主导机械设备相匹配;

1.6 同一施工项目应尽量使用同一型号和品牌的机械设备, 以便于维修管理。

例如某新建装置的工艺配管安装工程, 工程的工艺部分焊接当量30000个, 工程总工期120天, 预制工期20天, 根据该工程的性质可以确定该项目的主要机械设备为氩弧焊机。该安装工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预制施工阶段, 二是工艺配管安装阶段, 三是联合试压试车阶段。分析这三个阶段的焊机使用效率问题, 可以发现预制阶段的焊机效率最高, 其次是工艺配管阶段, 然后是试压试车阶段。

关于氩弧焊机数量的选择看似是一个十分简单的问题, 但其实大有文章, 下面探讨一下计算方法:

设定:1为预制阶段理论的焊机数量

N2为安装阶段理论的焊机数量

T1为预制工期

T2为安装工期

1为可预制的工程量

J2为安装阶段工程量

Y1为预制阶段焊工与焊机的配和每日工作量Y

2为安装阶段焊工与焊机的配和每日工作量

那么理论的需求数量:N1=J1/Y1/T1

注意到此方法计算是排出了预制安装过程中一切有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 但在实际的工程中会发现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情况影响实际的工作进度, 导致焊机作业效率有所下降, 所以一般对工程项目实际配备数量会在理论基础上增加20%。但这其中不可忽视的一点还有焊工的技能水平和其与焊机的配和熟练程度, 最后根据氩弧焊机的数量配套角磨机等其他机械。

2 施工机械设备的进场前准备及进场注意

施工设备的前期准备情况和进入工程现场的适用情况对设备的施工效率有着极为关键的影响。设备及其相应的设备操作人员到一个新的施工环境都会有一个适应过程, 怎样尽量缩短这一适应过程以尽量减少对施工的影响呢, 就应建立相应的制度或原则。每一个施工单位或施工群体都要有自己相应的一套施工机械设备施工管理方案, 根据自身特点这些制度或许有所不同, 但大体上就设备前期施工准备这一方面可以包括:

2.1 运输过程中注意设备的固定, 避免运输过程中相互挤压、碰撞导致器件损毁;

2.2 设备进入施工场地前因仔细勘察施工现场, 找出利于设备存放及工作的区域, 注意水, 电, 火的防御工作;

2.3 完善机械设备的相关耗材及易损件施工前准备工作;

2.4规范设备进场的前期保养制度, 确保设备可靠使用;

2.5做好机械设备工程开工前的试运转工作, 避免电源虚接、短路或缺少润滑等现象, 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保证工程进度。

3 施工机械设备的操作管理

施工设备的操作管理是设备管理工作中的关键, 其对施工质量以及设备的运行状态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业公司应加强专用施工设备操作管理的执行控制, 严格执行设备操作人员定岗定员制度、严格执行设备岗位操作规程, 严禁机械设备疲劳作业, 严禁非设备操作人员对设备进行操作, 避免非设备操作人员操作设备造成的机械故障、质量及安全隐患。这样, 通过严格的设备操作管理才能保障施工质量、操作安全和施工安全。

4 施工机械设备的维修制度

在工程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故障是在所难免的, 而随着工程机械化程度的逐渐提高, 化工安装工程对施工机械设备的依赖也尤为严重, 所以主要机械设备的故障的发生会严重影响工程进度甚至会导致工程停滞。因此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设备维修体系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完善设备维修制度应切实做好如下5个方面:

4.1 认真落实日常维修。

明确设备养护管理部门的工作重点, 并在工程开工前以科学的规划制定养护计划, 包括对设备的检查, 清扫, 调整, 润滑, 整理, 更换零件等;

4.2 加强注意事后维修。

对非重点设备采取故障发生后进行维修及事前无法预计的突出故障进行修理;

4.3 重点把握施工现场维修。

施工现场维修是事后维修和预防维修相结合的维修方式, 现场设备养护人员, 应加大对施工重点设备的熟悉与分析, 对其常见易损部件进行储备, 按期巡查设备每个阶段运行的情况进而判断设备的状态, 及时对易损部件进行更换即对重点设备采取预防维修, 而对于一般设备实行事后维修, 目的在于在节省维修费用的前提下, 保证施工生产需要;

4.4 不可轻视预防维修。

对重点设备及一般设备中的重点部位进行预防性维修和养护;

4.5 鼓励展开改进维修。

在设备修理时, 同时进行设备的改造、改装以提高设备的性能, 效率, 精度, 节能性能等。

参考这五种维修方式, 分门归类地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相应的维修管理以达到提高设备施工效率的最终目的。

5 临时设备的租赁管理

由于施工企业自有设备不可能适用于各种施工要求, 因此, 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需要进行设备的外租或外借, 如临时租借管束抽装机或施工工装等大型设备。对于临时租赁设备的管理, 施工企业也应构建完善的协调租借网络体系, 并与租赁方制定严格的合同, 规定双方现场管理和安全管理职责, 规定操作人员的职责与权限, 从而保障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的完好、保障施工企业的经济利益。避免在出现设备故障或出现操作问题时, 由于合同制定不严格造成的推诿现象。通过制定科学的、严格的临时设备租赁管理体系, 以及在施工过程中对临时租赁设备的管理, 才能有效保障临时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及操作管理质量, 为工程的顺利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我公司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还存在诸多需要改进的方面, 当然还有更多的影响因素尚未提及, 有待于更为深入的讨论, 这是现代施工企业管理工作改革的重要方向, 是未来公司发展的趋势。施工企业应针对自身设备的情况、人员操作情况、维修维护体系等构建完善的、统一的设备管理体系, 并以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为基础, 从公司的整体布局着手, 实行现场设备管理模式的转变, 是确保设备发挥最佳性能、确保机械设备保值、增值的最佳途经。

参考文献

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篇11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机械设备在施工过程当中得到应用,因而机械设备的使用程度也越来越高,建筑行业的建设施工水平日益提高,工程的建设效率也更上一个台阶。在实际的建筑施工过程当中,机械设备的性能和使用寿命会受到很多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从而严重制约机械设备在施工当中的使用效率。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应当在具体的施工现场对机械设备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了解,找出制约机械设备正常使用的原因,制定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恰当的维护与保养,力争在最小的成本开销下获得最理想的经济效益。由此,围绕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与保养话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施工机械设备;维护;保养;施工单位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07.097

1 引言

从目前国内施工单位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实施情况来看,相对于以前的管理状况已经有了很明显的进步,管理效率有所提高,并且相关领导层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也越发重视和关注。在施工机械设备的整个管理内容当中,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是十分重要的部分。因此,相关管理人员应当认识到施工机械设备维护与保养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由于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实施是否有效,将直接关系到整个项目施工的顺利开展和经济效益,因而有必要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进行探讨和分析,以求进一步完善设备的管理模式,创新和改善管理方式与方法,制定有效科学的管理制度与章程,从而逐步提高施工机械设备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

2 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工作是否落实将直接影响到整个施工的进度和效率,关系到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高低。所以,我们有必要对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只有找到问题的根本,才能对症下药,解决问题,从而为施工进度和效率提供保障,提高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

2.1 保养的相关制度规定没有落实

从实际调查情况来看,很多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都没有具体落实,也没有明确规范的操作程序,尤其是在机械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方面,管理情况更差。由于机械设备的保养工作没有做好,导致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设备容易出现故障,进而增加了设备的维修成本。很多施工单位都偏重于管理措施的实施,却忽略了措施是否符合规定和制度。首先,很多机械操作技术人员只看重对机械的运作,在设备出现问题时却没有进行及时的维修。其二,部分缺乏责任心的维修人员,可能在进行设备的维修工作时,没有做到尽职尽责,导致很多设备虽然进行了维修,但是在很短时间内又会出现故障,甚至比之前的问题更加严重。

2.2 施工机械设备管理措施不到位

在实际的施工活动开展过程当中,如果缺乏充分的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就会直接对整个施工项目的顺利开展造成阻碍。通常国内单位所进行的施工项目的规模较大,而人力资源的调配与机械设备的运作也会更有难度。在施工单位的机械设备管理机构当中,当出现岗位设置不合理、人员分配不科学等情况时,就容易造成在实际操作与管理之间出现障碍,导致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力度下降。除此之外,如果在施工单位中缺乏健全的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的相关章程,没有进行设备的档案管理工作,则很容易导致在实际使用中设备管理的混乱,从而不利于工程施工的正常开展。

2.3 施工机械设备的保养维护工作没有得到重视

部分施工单位没有对设备的更新换代工作引起重视,导致很多设备在出现老化的情况下仍然继续被使用,一旦设备出现故障,这就直接导致设备维修成本的增加。这就很有可能给施工人员造成人身安全的威胁,也会直接影响到施工工程的进度。

3 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与保养策略探析

3.1 树立设备的维护保养意识

施工单位的管理者应当及时纠正对机械设备维护与保养工作的错误看法,充分了解和认识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工作在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意义,并加强施工单位与其他相关工作单位的交流与合作。第一,施工单位的全体员工应当树立强烈的设备保护意识,让每一位员工都充分认识到施工机械设备在实际的建筑施工当中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认识到机械设备的性能和质量与整个施工项目开展的密切联系。施工机械设备使用是否正常稳定将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施工是否顺利安全,也将影响到整个工程的经济效益和成本控制。提高员工的责任意识,将有利于加大整个设备管理力度和监控力度,从而更好地掌握施工机械设备的运作情况和维护保养工作。第二,施工单位应当加强完善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章程,设立专门的机械设备管理岗位,对每台新进的机械设备开建档案,将其实时数据进行记载,对每台设备的使用、维修、销售及报废等情况都进行全面的跟踪记录。这就需要针对机械设备各项数据设立专门的数据中心,详细记录每台设备的变动信息,从而有利于在设备发生故障的情况下,迅速找到故障的原因,从而确定维修办法,及时进行设备的维护与保养。除此之外,施工单位应当明确机械设备管理人员和相关技术人员的职责和权利,做到赏罚分明。

3.2 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

施工机械设备的相关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所负责设备的性能状态以及质量水平。如果相关工作人员不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对整个设备的管理工作不清楚、不了解,则很容易导致机械设备在实际的施工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影响到整个施工进度。所以,想要进一步在机械设备方面加强成本控制,就需要着力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在招聘新员工时,对参选者进行严格选拔,并大力引进高校中的专业人才,从而提高整个管理队伍的整个专业素质。另外,企业应当重视对员工的在岗培训工作,积极开展各项专业知识讲座与学习交流会,从而在更大程度上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

3.3 及时更新施工机械设备

从很多施工项目的具体实施情况来看,我们发现很多机械设备已经超过其所记录的使用寿命,但仍然在施工现场进行使用,这将极有可能加大施工单位的设备维护与保养的成本,不利于成本控制工作的开展与实施。因而超期使用的机械设备而增加的人力资源消耗、维修成本等等都远远大于机械设备本身的价值。因此,从经济效益最大化角度来看,超过使用寿命的机械设备应当停止使用,进行销售或报废处理。施工单位应当通过多个途径来提高机械设备的更新速度,缩小更换周期,从而促进施工机械设备维护与保养成本的降低。

4 结语

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管理 篇12

关键词:施工企业,工程机械,管理

工程机械是当前施工企业从事施工生产极其重要的工具。随着建筑工程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 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工程机械在现代化建筑施工中的作用已尤为突出, 机械设备管理在施工企业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设法搞好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管理工作, 正确分析与解决管理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关系, 管好、用好、养好、修好施工机械, 对提高企业设备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 加快施工进度, 提高工作效率, 降低劳动强度, 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当前机械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1 管理机构不健全, 管理制度不完善

(1) 一个施工企业要搞好机械设备管理工作, 需要适当建立和健全相应的管理机构, 明确制定各级机构、人员的职责, 这是机械设备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组织保证。在施工过程中, 工程项目往往点多线长, 设备、人员调动频繁, 而施工企业却普遍存在着管理班子不全, 人员力量薄弱等现象。

(2) 其次, 相当一部分施工企业仍缺乏完整、严格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 对机械设备的台账、技术资料档案的建立等工作尚未完善, 管理工作无章可循、管理无序。

1.2 机械装备落后, 设备盲目购置

(1) 由于高新技术的高速发展, 施工企业现有的机械设备已显得过于陈旧, 其机械设备整体技术状况已进入老化阶段, 大半处于落后水平, 造成企业在部分大型项目的投标及施工组织上受到限制,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2) 有些企业没有根据自己企业发展的需要, 未能科学地制订机械设备的发展规划和购置计划, 未能正确预测所引进机械设备的市场使用前景, 导致所购设备不能满足工程项目的施工要求, 新置设备如成“废物”。

(3) 还有的企业未能充分考虑所购设备会受到资源、市场消耗能力、搬迁运输、施工场地、环保、操作使用等诸多因素的限制, 投入使用后的运转费用难以维持, 以致设备平均利用率很低, 不得不停机处理, 这些都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1.3 舍不得智力投资

(1) 设备管理及维修人员接受专业教育时间短, 管理人员对设备管理的整体认识尚较模糊, 技术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在实施管理过程中, 还未能规范地开展机管工作。

(2) 而有些企业在管理人才培训等智力投资方面却显得过分吝惜, 舍不得花钱。

1.4 机械设备的使用与保养相互脱节

(1) 目前大多数施工企业忽略了定人保养制度, 没有把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落实到个人。

(2) 此外, 不少项目负责人为了赶工期、抢进度, 而不惜拼设备, 造成机械设备常常处于超负荷状况工作, 或带“病”作业, 甚至违章操作, 其结果是该工程项目完工后, 机械设备严重磨损老化, 而调运到新工程又需花费大量的精力与费用进行整修, 造成施工工期贻误, 项目部之间在维修费用上互相推诿, 固定资产无形流失。

1.5 设备维修“滞后”, 浪费严重

由于目前大部分施工企业还未能有效地实行点检制度等保养措施, 设备维修管理往往局限于“事后维修”, “预防维修”意识不够重视, 对设备的故障及劣化现象也就未能早期发觉、早期预防、早期修理, 以致造成人力、物力、财力不必要的浪费。

2 提高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方法

要解决上述问题, 搞好施工企业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应抓住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2.1 完善管理体制, 健全规章制度

(1) 建立并完善机械设备管理机构, 实行统一规划, 专人负责, 进行全面的综合管理。努力做到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 明确专管和群管人员的职责与权限, 充分发挥各级职能人员的积极性。

(2) 贯彻执行定机、定人、定岗位责任的“三定”制度, 让每台机械都有专人负责保管、检修、操作。由于“三定”制度是机械化施工生产和设备管理工作的基础, 其执行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企业劳动生产率、施工安全、机械的完好率与使用率, 因此在执行过程中除应配备相应人员外, 还需注意不要随意变动其工作岗位, 以免影响机械设备性能的了解与掌握程度。

2.2 加强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坚持设备评优工作

(1) 我们知道, 机械设备的保养、维修、使用这三者是相互关连, 互为条件的。任何设备在使用了一段较长的时间后, 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故障, 为了降低故障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应根据机械设备的使用情况, 密切配合施工生产, 按照设备规定的运转周期 (公里或小时) 定期做好各项保养与维修的工作。设备管理部门在制定维修及保养计划时须认真分析各类设备的具体情况, 针对新旧设备的不同特点, 采取不同的措施。对于老旧设备, 要以保证运行、消除隐患、及时修理为重点;对新设备, 则以提高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维护为重点, 从而有效地保证每台设备的使用性能和安全生产。

(2) 对于施工企业已装备的具有先进技术水平、价格昂贵的机械设备, 因其技术含量高, 单凭经验与普通工具已难以对这些设备进行正确的修理。因此, 这些机械设备应采用现代的手段, 以经济合理的方法开展维修, 改变以往计划经济背景下实施的强制修理制度, 实行“视情修理法”, 即视乎设备的功能、工作环境、磨损大小, 在充分了解与掌握其故障情况、损坏情况、技术情况的基础上进行状态维修、项目维修, 这样既保证了设备的完好率, 在确保正常使用的同时, 又能充分发挥设备的最大工作效率, 避免了机械不坏不修, 坏了又无法修的局面发生。

(3) 为了促进各基层单位的管理工作, 每年应组织开展机械设备检查评比活动。检查评比宜采用不定期抽检的方式, 以防止基层单位平时不重视设备现场管理, 检查时再搞突击应付。检查评比的结果还应与奖惩制度相结合, 要体现增产节约有奖, 损失浪费要罚的原则, 对管理优秀的单位与个人给予奖励, 对管理差的予以处罚。这样, 不但有效地推动了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 还减少了设备的故障停机率, 保证了企业的正常生产。

2.3 加大技术培训力度, 选拔优秀设备管理人才

(1) 随者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 机械设备也在不断更新换代, 其自动化程度将越来越高, 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重。它要求管理者要有全新的思想、全新的观念, 科学地对机械设备的购置、安装、维修、更新改造等进行有条不紊的综合管理。因此, 施工企业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全体管理和维修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 就应采取“走出去、请进来、集中培训”的方法, 加大技术培训力度, 选拔和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管理、会核算的“一专多能”型人才, 以满足企业今后的发展需要。

(2) 施工企业也可以有重点地组织由设备管理、维修、操作人员共同参加的设备管理研讨会, 大家集思广益, 出谋献计, 形成学技术、钻业务的氛围。并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 采用示范表现、专题讲座、参观学习等形式, 及时推广、宣传有实效的经验体会, 以点带面, 逐步提高企业各级人员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

2.4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 不仅是个人修养的问题, 它与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息息相关, 可以说是一种无形的资本。当前施工企业设备使用与管理上存在的野蛮操作、缺乏保养、随意浪费、马虎维修、以劣充优等行为, 都是缺乏职业道德的表现。因此, 施工企业仍需不断加强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 让广大职工树立爱惜设备的良好风气, 使机械设备发挥最佳效能。

3 结语

上一篇:走向充满希望的未来下一篇:桌面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