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设备制造商

2024-09-13

通信设备制造商(精选12篇)

通信设备制造商 篇1

农民出身的威猛创始人戈立威猛先生(Gary Vermeer)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打捆机,改变了养牛农场主草料打捆及储存方法,彻底革新了干草码垛的方式,带动了当时收获方式的革新,直到现在仍被尊崇为最重要的农业发明之一。

而威猛先生所创办威猛公司也从一个小工厂发展成全球性跨国企业集团,目前已有65年历史,全球超过600个经销商,产品遍布世界各地并得到广大用户的高度认可。无论在饲料加工、林木养护、废旧木料加工、堆肥制作,还是基础夯实及地下设施安装行业,威猛公司生产的设备均在全球占居着主导性地位。近两年,随着中国加快农业机械化、土地扭转,合作社发展的趋势让威猛看到了大型农业机械的应用前景,所以威猛公司也在不断加大对中国市场投入与重视,威猛中国工厂也在产品质量、生产效率、专业创新和利润提升等方面不断努力着。

威猛工厂有着一流的自动化生产线和物流中心,每天都有货品被世界各地的用户们订购。公司推行精益生产的理念,在持续不断的改善和提高中获得一个个成功。通过精益生产,不仅提高了产品的质量,而且从采购配件到装配等流程经过一系列磨合改善大大的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威猛公司以对安全、高效的品质坚持为前提,积极努力适应中国市场需求,从而带来生产效率和利润全方位的提升。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威猛中国工厂生产的很多型号已经返销欧美,超高的性价比得到中外用户的认可。目前中国地区销售额不断增加,工厂面积也在不断扩大。

现在,威猛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农业设备制造商,其畜牧机械在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威猛公司为用户提供全系列的打捆机、割草机、搂草机及翻晒机,拆包机等设备,同时为用户提供一流可靠的技术支持与服务,帮助客户获取更多的价值。

除了高质量的设备,威猛还提供质量上乘的零件和一流的服务,威猛零件遵循精准的规格,确保您的威猛设备无故障地运行,同时,威猛为客户提供全面的机械操作及保养培训。

威猛公司还开发了有助于农民收集生物质秸秆作为能源燃料的解决方案。威猛的发明一直在帮助农民快速而有效地工作。

“创造便利的生活,提供健康的食物来源,高效负责的利用环境资源,为中国环境,能源的充分利用做出贡献”是威猛一直以来的发展理念。威猛所有的员工心中都有一个等式:自己的成功=帮助客户得到生产效率和利润的提升。

通信设备制造商 篇2

市场概况:

随着工程建筑市场竞争的日见加剧和工程机械设备史新速度的加快,施工企业为避免设备陈旧风险带来的资产损失,对资产流动性和设备的先进性更加关注。从市场来看,租赁公司已成为市场上设备流通的新兴载体,现代租赁已成为现代营销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形式。

发展前景: 从市场发展看,区域和项目需求的多样性、梯度性,为工程机械设备租赁和二手市场提供很大的发展空间。制造商为扩大市场份额、维护自己品牌的市场秩序,认识到租赁销售和发展租赁经营,对于控制设备流通、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非常重要。业内人士认为,机械产品基本上不会受到影响,部分机械行业还表现出较大的投资机会.所以说我国机械制造业前景看好。

公司的优势: 完善法人治理机制,降低租赁物件购置成本,实现连锁、配送、统一管理。以区域或品牌组建设备出租服务交易市场,租赁在线和有形市场结合,搭建综合服务平台。

管理与经营模式:国内制造企业传统的销售科、销售代理和专业销售公司的单纯买卖的交易方式和营销机构规模无法与其相比,而且,由于没有这种全过程控制的营销体系,企业不断受到混乱的市场秩序的困扰。机械厂商可以通过专业租赁公司,采取融资租赁(以

购买设备为目的的租赁方式,类似分期付款)筹措进行企业技术改造的资金;也可以以使用为目的,采用经销租赁方式取得所需设备,避免设备陈旧风险,保持资产的流动性和生产设备的先进性,而已对以使租金进入成本。

通信设备制造商 篇3

关键词:通信设备制造业;企业管理;通信设备;供应链

管理活动是时代发展的产物。然而,管理活动真正形成为理论,却是在工业企业产生之后,工业企业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管理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逐步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这就是一种优化。

自从加入WTO后,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规模越来越大,使得管理工作不断复杂,仅仅凭借个人的经验管理企业已不能适应企业管理的发展与需要,本文将从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实际管理情况分析通信设备制造业供应管理的优化。

一、通信设备制造业

制造业是指经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后成为了新的产品,不论是动力机械制造,还是手工制做,也不论产品是批发销售,还是零售,均视为制造,通信设备中的各种制成品零部件的生产就是制造。通讯设备包括无线产品、网络产品、终端产品三大产品系列,但在通信设备制造工地,把主要部件组装成线路、网络设备等组装活动,均列为通讯设备制造活动,从事这个活动的行业就是通信设备制造行业。

二、通信设备制造业的特点

1市场需求复杂。通信设备市场需求一般可分为电信级需求和企业级需求。相比企业级需求而言,电信级需求更大更强,此外,由电信运营商带来的网络设备需求更加稳定。一般大中型通信设备制造业均在不同程度上参与电信级市场的竞争,从而导致企业所面对的市场需求较为复杂。

2能充分利用工作人员优势。网络设备往往以整机机型作为研发目标,但生产任务一般分制造任务和装配调试任务两种。制造任务以半成品为对象,制造完成后将进行装配调试,对确实没有问题的入库管理。当客户实际订单来到后,由装配调试任务的工作人员对半成品进行组装成成品。这样做的好处不但使技术积累的优势得以充分的利用,而且客户订单下达后能够迅速交付成品。

三、通信设备制造业目前管理中存在问题

1成本计算不准确。在我国通信设备成品一般采用人工成本核算,而人工核算只能计算产品成本,无法计算零部件成本。成本费用分摊很粗,无法准确进行数据处理,使得成本计算存在相当大的误差。人工一般不进行标准成本的计算,也很少进行成本分析,因此所生产产品价格昂贵,根本无法与世界同类产品形成竞争机制。

2管理工具落后。大部分企业仍处于手工分散管理,有的企业虽建立了全厂的计算机网络,但应用仍是分散的,没有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的优化配置。现代化管理的新思想、新方法很少应用到这些企业当中。因此提高管理工具的性能成了摆在通信设备制造企业面前的首要任务。

3通信设备制造业应变能力差。今天的世界是一个多级世界,市场瞬息万变,需求多样化。按订单装配、制造、设计、定制,品种规格繁多,生产、采购异常复杂。这是一个完整的供应链管理,只有动态快速地响应客户需求,才能适应千变万化市场和客户定制化的要求。

四、通信设备制造业管理优化的建议

1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要真诚合作。在通信设备供应链中,不但要求各企业之间的联系紧密,而且需要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的紧密联系。供应链管理通过企业之间的合作,共同开发和分享市场机会。随着合作形式从收集信息到制定决策的不断提高,合作程度与信息共享程度不断增加,所产生的经济价值也会增加。据调查,企业之间进行了合作,就会使销售收入稳步上升,供货时间大大缩短,原材料成本大大降低。

2通信设备制造业要实行信息化。由于通信设备制造业专业行业多,经营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企业实施信息化的基础条件也不相同,解决的问题也不一样。因此,通信设备制造业实施信息化必须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确定信息化的范围、内容、进度。推进通信设备制造业信息化工作应该坚持:经济市场引领、分类分别引导的方针,遵循互利互惠的原则。

3建立有效的集成信息共享系统。在一般的认识中,供应链各环节中流转的主要是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控制流等的概念。这些“流”的存在,大都离不开一个高效集成的信息和数据共享系统。在大中型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中,选择MRP系统成为世界主流,但相对于中国更加无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和企业更加脆弱的抗风险能力,其适应性不可乐观,所以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应利用企业自身的力量建设辅助的外部信息系统,才能较为理想的达到预期目的。

五、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前景

1金融危机使大部分通信设备制造企业效益不佳,但我国通信设备制造行业整体上处于一个较平稳的发展阶段。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预计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在经过近两年的下降通道后,有望出现回升。

电力设备制造商市场营销研究 篇4

本文即通过分析电力设备市场的特点以及对一些电力设备制造商市场营销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进行分析研究, 以期能对广大相关厂家提供实用的市场营销指导。

电力设备制造商的用户对象, 就是全国各地的电厂和供电企业, 以及类似于油田、钢厂这类大型企业的自备电厂和供电系统, 以下统称电力企业。最终目的都是为用户解决发电或供电企业高压和低压、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的运行或安全技术问题。

首先, 设备制造商得明确自己的产品, 面向电力企业的需求, 能解决什么样的实际问题。任何脱离电力系统用户实际需求的产品, 无论理论科技含量高到何种地步, 其产品营销只能昙花一现, 初期也许会引起试探性的采购, 但最终都必然走到无人问津的境地, 更谈不上有效和持久的市场营销策略了。所以, 有效市场营销的前提, 是对电力客户的实际需求, 做深入扎实的考察和研究, 再根据研究结论, 有针对性地开发产品的功能和型号。这样不但能满足电力企业的需求, 受到市场欢迎;也能有效地控制研发和生产成本, 进而制定富有市场竞争力的销售价格参与市场竞争, 这也是有效市场营销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就是市场导向型营销概念的体现。

其次, 任何市场营销行为, 供方都应该充分了解需方的采购模式。面对电力企业的采购, 市场销售行为是典型的组织营销模式。Wilson认为“仅仅进行市场细分和运用营销组合对于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欲望是远远不够的, 对组织间关系的管理和发展应该是组织营销的一种有效的方式”。设备供应商应充分了解电力企业的组织结构;应该明白, 自己面对的电力企业中, 哪些部门是自己所属产品种类的使用单位哪些部门是产品鉴定单位哪些部门是确定产品采购型号和品牌的单位, 哪些部门是经办采购具体手续或履行行为的单位;如营销成功, 哪些部门是产品的验收单位, 最终哪些部门是给付货款的单位。分清这些部门职能的划分, 企业市场营销行为才能做到布局合理、分工明确、忙而不乱。

在电厂或者供电公司, 具体认定和采购职能部门, 如果是面向成熟产品, 一般都是生产技术部;如果是初次使用的, 富含高科技因素的产品, 一般由科技部来实施。而一般来讲, 电力企业还有物资公司和财务部。有些地方电力企业, 物资公司掌握产品采购的职能, 财务部配合给付货款的工作。但因电力发电和电网运行是一个专业性非常强的行业, 其中运行设备的技术含量, 非一般物资采购人员所能了解, 也就制约了该部门的确定产品和采购的能力。所以对于大部分规模稍微大点的电力企业, 设备的确定和采购工作, 就由专业能力强劲的生产技术部和科技部来具体实施;而物资部门, 一般就是配合上述两个部门, 履行招投标的职能, 办理相关采购手续。

同时, 明白了自己的产品研发方向和属性以及电力企业的客户划分, 就应该对预开发的目标市场, 进行市场细分。例如, 了解了生产技术部和科技部的分工, 也就可以对自己研发销售的产品, 做产品线的开发和营销。如果开发出应用于电力行业比较成熟的产品种类, 就具体向生产技术部门做市场推广;如果在此基础上, 开发出更高一级、更富含科技因素的新产品, 就应该主要面向科技部, 争取作为科技新产品, 得到目标企业的应用;再进一步在此基础上, 作为成熟产品, 在生产技术部做更大范围的销售推广。

随着电力设备采购的规范, 几乎大部分的设备采购, 都需通过招投标的方式来确定采购厂家。这就需要设备供应商对自身企业状况和需方的招标要求有充分认识, 这样才能确定自己的招投标行为和方向。现在不少地方电力企业, 例如江苏省电力公司, 很多招标项目, 直接就要求参与投标企业, 具备300万元以上注册资金, 出具三年的财务报表, 且具备一定量的营销业绩。如果是一些比较成熟的大中型电力设备制造商, 这些硬性指标应不存在问题;而如企业是刚成立一两年的中小型创业公司, 显然是无法具备上述参标资格直接就被挡在采购门槛以外。且不谈这些类似规定是否合理或者是否不利于广大中小新型科技企业的发展;其存在既为事实, 广大企业必须去面对和适应。所以, 这类中小型企业, 只有抓住机会, 从其他小型市场渗入, 充实自身参与商业游戏规则的资质, 突破压在企业身上的硬性框架, 才能取得发展。

电力设备的市场营销属于工业品销售, 与消费品的市场营销有非常大的区别。电力设备供应商和电力企业之间, 其商业行为和技术工作的特点, 决定了双方互动工作模式, 是个长期合作和交流频繁的关系。这其中的关系营销就占有非常大的比重。根据最早提出关系营销概念的得克萨斯州A&M大学的伦纳德·L·贝瑞 (Leonard L.Berry) 教授的定义, “关系营销是吸引、维持和增强客户关系;为了满足企业和相关利益者的目标而进行的识别、建立、维持、促进同消费者的关系并在必要时终止关系的过程, 这只有通过交换和承诺才能实现”。笔者认为, 在关系营销理论的三大流派, 即英澳流派、北欧流派、北美流派中, 北欧学术流派的理念比较符合目前国内工业品市场, 包含电力行业的市场行为, 即认为关系营销是“建立在将工业营销的互动网络原理、服务营销理念以及客户关系经济学相结合的理论基础之上。

作为设备供应商, 一定要注意与电力系统客户的沟通与交流, 售前要充分展示自己的产品特点和性能;售中应与客户形成良好的工作互动, 主动了解客户的工作需求, 提出切实可行的技术解决方案;售后要做到全方位服务, 在设备维护、更新和应用解答方面做到全面、及时、谦和、自信。

总之, 作为电力设备供应商, 客观认识自身的产品特点和不足, 提高产品性价比;充分认识国内电力系统市场的行业特点, 充分了解组织营销和关系营销的理念和重点, 并应用于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中;与实际相结合, 举一反三, 做好市场营销布局和营销服务, 是设备供应商在电力系统市场营销实际操作过程中的核心原则;也将会对设备供应商在电力系统的市场营销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 篇5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发现机械设备制造在慢慢的发生着改变,制造行业也在不断的接受外国的思想。

在我们今天的研究中发现,更多的运用高科技,使得行业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关键词:机械设备制造;制造工艺;制造业

0 前言

通信设备制造商 篇6

众所周知,在中国通信信息产业,中外设备制造商经历了从原来的仅提供设备到现在的与运营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的角色转变。那么,对于设备制造商来说,要胜任与中国运营商长期战略合作伙伴的角色,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和条件?

设备制造商只有真正站在客户的角度考虑问题,主动帮助运营商规划和推动转型,主动支持运营商获利,并助其赢利模式健康发展,才能真正赢得成功。

首先,设备制造商应该具备充分的实力,有能力向客户提供全业务的方案。

其次,设备制造商必须是一个极具技术创新能力的合作伙伴。唯其如此,才有能力帮助运营商应对巨大的转型需求。

第三,设备制造商应该拥有丰富的全球产业部署经验。中国信息产业是全球信息产业转型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中国的信息产业又有其特殊性——具有巨大的存量和很大的增量,这样的市场应该怎么发展?可以借鉴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类似的发展模型和运营经验。

第四,设备制造商可以结合自身的管理、创新、营销等方面的实践,与运营商开展更多、更深入的沟通、交流,双方互为借鉴、互相促进,一方面形成更强的发展合力,一方面也能实现共同成长。

总而言之,面对整个产业的转型,企业如何进一步打造全业务提供能力和创新能力,如何更充分地利用好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及其全球资源,以及如何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等,这一切都是我们与客户共同关注的问题。而上述四个方面的能力,则是设备制造企业与运营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的基础。

也有观点认为,在全方位支持运营商转型的过程中,设备制造企业似乎相对被动一些,但事实并非如此。未来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的合作是两者共同规划网络及其运营,网络建好后能不能带动客户增长,应该是双方共同关注的问题。事实上,设备制造商只有真正站在客户的角度考虑问题,主动帮助运营商规划和推动转型,主动支持运营商获利,并助其赢利模式健康发展,才能真正赢得成功。

现在,运营商正逐渐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如何树立全新的营销理念上来。因此,作为后台支撑的设备制造商就不得不探索一种新的合作模式,以支持和推动自身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设备制造商与运营商的合作在发生根本变化,这是因为运营商的营运模式已经有了很大变化。以前运营商只要通过大投入进行网络建设就能赢利。现在,运营商将自己定位为综合信息服务的提供者,他们正逐渐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如何树立全新的营销理念上来。因此,作为后台支撑的设备制造商就不得不探索一种新的合作模式,以支持和推动自身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当前,设备制造商与运营商的合作已经远远不是提供网络建设这么简单了,我们需要共同考虑如何应对网络和运营转型,如何既保护投资又促进网络面向未来发展等问题,这要求设备制造商与运营商建立全方位、更具有实力的联合。

现在,中外设备制造商与运营商联合“走出去”已进入了两种模式并行发展的阶段,这种“互动式”的合作在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国通信信息产业已经经历了20多年突飞猛进的发展。跨入新世纪以来,通信信息产业进入了“双向发展”这一全新的阶段,既输入,又输出,包括产品、技术、管理、人才和资金的输出。

在通信信息产业内部,制造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比运营业先行了一步。而目前,中外设备制造商与运营商开展的“联合走出去”的海外市场拓展模式,开创了“走出去”战略的新境界,更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设备制造商与运营商通过分享产业链上的资源,可以迅速提高市场拓展能力,在海外市场做大做强。

目前,设备制造商与运营商联合“走出去”已进入了两种模式并行发展的阶段,既有设备制造商牵头,也有运营商牵头。这种“互动式”的合作在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例如中国网通和西班牙电信(Telefonica)合作,Telefonica把其采购链延伸到了中国。

中国的设备制造商与运营商要完成国际化,实现跨国经营,目前主要还有两方面的工作需要完善:一是把国内市场做好,国内市场做不好就不可能进行国际化。二是要有人才储备。在上海贝尔阿尔卡特,我们鼓励公司员工走出去,到阿尔卡特朗讯全球各个平台去经受锻炼,这将对企业的国际化产生积极的作用。

通信设备制造商 篇7

2.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选择

从西部地区的资源状况看, 一方面人均资源量相对不足, 另一方面资源开采和利用方式粗放、综合利用水平低、浪费严重。而发展循环经济在节约资源方面是大有可为的。据估算, 工业用

一以上的原料来自再生资源。

3.发展循环经济是西部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措施

循环经济的新理念符合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循环经济的核心是以最小的资源代价发展经济, 以最小的经济成本保护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摒弃传统的粗放经营方式, 通过建立生态工业园, 在企业中推行清洁生产, 提高能源和原材料的使用效率, 改进生产工艺和流程, 对可能产生的污染进行全过程控制。

4.发展循环经济是扩大就业的一条有效途径

循环经济不仅在传统经济基础上增加废弃物回收、资源化和再利用环节, 还能带动整个环保产业的发展。环保产业是循环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环保产业的不断发展也是国民经济和就业岗位的新的强劲增长点。按1997年我国第二产业平均劳动生产率22292元/人标准计算, 1988年环保产业投资占GDP的比重为1.5%, 相应带动GDP增加3025亿元, 就可提供大约1350万个就业机会。即使按1997年我国环保产业平均劳动生产率3万元/人标准计算, 也可提供1000万个就业机会。而据国家环保总局初步测算, “十一五”期间, 我国环保产业可望保持1 5%~1 7%的增长速度, 2010年环保产业的年收入总值将达8000亿~10000亿元左右。以上数据表明, 以循环经济带动环保产业的发展, 可以提供广阔的就业空间。

5.发展循环经济将缓解经济发展的资源约束

依靠传统的模式靠资源的大量消耗无法实现经济长期增长。为减轻资源压力, 必须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循环经济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循环经济是获得经济效率的重要手段。资源产出率、资源利用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再生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率等巨大的消耗成为经济沉重的成本负担, 成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障碍。

总之, 西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过程中意义重大。循环经济将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增强经济的竞争力。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 有利于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能够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经济发展中各种问题的有效手段, 是区域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可以说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西部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罗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2]王立红: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途径.北京:中国环境科学版社, 2 0 0 5

[3]陈承红:循环经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J].生产力研究, 2006 (5)

[4]刘学敏:我国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深层障碍[J].经济纵横,

耿子扬张莉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库存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重点, 库存对企业的生产计划、营销策略、资金利用、服务水平等方面有重要影响。从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的实际来看, 不良库存 (呆滞、呆死库存) 已经成为影响甚至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本文将从该行业的特点入手, 分析并提出对不良库存的改进策略。

一、通信设备制造企业库存状况特点

通信设备可分为构建通信基础设施网络的网络端设备和最终客户用于接收通信服务的终端设备。本文研究对象为前者, 即网络端设备 (以下简称网络设备) 。

网络设备在其产品形态、市场需求、生产、研发等方面有以下的一些特点:

1. 产品形态一般为同一设备个体中具备可支持不同业务的多

种业务模块, 业务模块种类可根据不同客户需求在此设备主控模块允许范围内增减, 并且相同的业务模块常常可适应多种不同型号机型的主控模块, 所以网络设备更多的以半成品即业务模块的形态进行研发、生产、储存和表达客户需求。可批量生产的固化有特定业务功能的产品仅占少数。

2. 市场需求一般可分为电信级需求、企业级需求和个人需求。

本文主要讨论前两种需求。相比企业级需求而言, 电信运营商提出的电信级需求更加大量也更加连续, 此外, 由电信运营商成熟业务带来的网络设备需求更加稳定, 而新业务和特殊业务导致的设备需求更加多变。一般大中型通信设备制造企业均在不同程度上参与电信级市场和企业级市场的竞争, 从而导致企业所面对的市场需求较为复杂。

3. 生产任务一般分制造任务和装配调试任务。

制造任务以半成品为对象, 制造完成后或者立刻进行装配调试, 或者入库存放。当客户实际订单来到后, 由装配调试任务进行半成品的挑拣并最终产出可发往客户的成品。

4. 在研发管理上, 网络设备往往以整机机型作为研发目标,

但在技术支撑上, 不同的整机研发可能共用相同或相似的技术平台, 这样做的好处不但可以使技术积累的优势得以充分利用, 而且各种物料甚至半成品均可因共用而降低研发成本。

由于网络设备具有上述特点, 并且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各个企业均将快速响应客户需求作为拉动供应链运作的核心点, 所以在一般的通信设备制造企业中, 其库存结构往往有如下特点:

(1) 一般采用PTO (按订单捡料Pick to order) 模式和安全库存策略指导生产, 即在外部客户订单和内部安全库存订单的指导下进行捡料、制造、装配和调试 (其中安全库存订单一般不进行装配和调试) , 而不做预先的成品库存准备。

(2) 在全球化合作的今天, 即使国际上知名的大型通信设备制造企业也需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生产合作, 并且网络设备技术复杂、器件繁多, 这就导致网络设备生产所需原材料品种多且供货周期差异极大 (可在数日到数月不等) , 而客户要求成品到货期限一般都较短 (数日到数周) , 所以通信设备制造企业一般会对常用的半成品和原材料进行一定量的库存准备。

(3) 由于大中型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的产品种类往往成百上千种, 且研发成本很高, 所以其研发机构需设置单独的库存来满足研发需求, 从而导致在企业内部存在生产库存和研发库存两个库存系统, 且这两个系统之间互通性不强。

(4) 客户需求复杂多变, 尤其是新业务需求和特殊业务需求在需求量、需求时间、需求确定性等方面均存在较大风险, 在牛鞭效应下, 通信设备制造企业往往因此产生较大的呆滞库存, 除此以外, 即使成熟业务需求也不能保证不发生波动, 所以不良库存成为行业内的通病。

二、通信设备制造业不良库存的改进策略

传统的单一库存管理模式中, 各节点企业的库存管理各自为政, 渠道商、产品制造商、原材料供应商都有自己的库存和自己的库存策略, 且互相封闭、不通信息, 企业无法利用整个供应链上的资源。渠道商仅仅将顾客的订货信息反馈给制造商, 并不预测和传达顾客的需求预测, 同时也不知道上游制造商的库存量和库存策略, 供应链上游的制造商与供应商之间也是如此, 为了规避无法预测的市场风险, 每个企业不得不保留大量的库存, 从而导致整个供应链库存成本的高昂。这样的库存管理模式随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全球协作和产业规模化的发展显现严重的不足, 从而推动其向基于整个供应链的库存管理方向进行演化。

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库存管理也经历了以上的过程, 并且仍然处在从基于企业库存管理向基于供应链库存管理变化的阶段。核心企业仍然以自备库存应对市场不确定性为重要甚至是主要的策略, 但也积极的寻求与供应链上相关企业的合作, 分担风险。通信设备制造业面对的供应链极其复杂, 呈现全球化、网络化形态, 节点企业成千上万, 难以同步协调所有企业的信息共享和意见统一, 本文结合行业特点及目前较为成熟的基于供应链的库存管理理论, 如供应商管理库存VMI (Vendor Managed Inventory) 、联合库存管理JMI (Jointed Managing Inventory) 以及协同规划、预测和补给CPFR (Collaborative Planning Forecasting&Replenishment) 等, 对改进通信设备制造业库存管理以降低不良库存提出以下建议:

1. 供货期短、低端、标准化程度高的产品的渠道商库存由供应商管理。

低端产品一般可批量生产, 并经过渠道商进行销售, 如果一些低端产品供货期较短, 则供应商就具备对这些产品快速补货能力, 在此前提下, 由供应商管理渠道商的库存, 并在多家渠道商之间实现库存调配, 从而能同时降低各方库存成本。

2. 重要产品的库存管理以核心企业为主联合决策。

大中型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的所有产品系列中, 重要产品的销售额和供应成本一般都在企业中占很大的比重。这些重要产品或是支持客户的成熟业务、或是产品制造商主推的产品、又或是为了争夺重要市场而准备的产品等, 总之, 相比其他产品而言, 保证这些重要产品的及时供应显得更加重要和紧迫, 此外, 由于这些重要产品的备货量一般较大, 一旦出现决策失误, 给企业带来的损失也较大。所以在制定这些重要产品的库存策略时, 应由核心企业为主, 使供应链上下游相关企业共同参与、联合决策, 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 充分评估缺货或呆滞的风险, 在对成本分担原则协商一致的情况下, 确定各环节的库存量和调配方式。

这样的联合决策体现了战略供应商联盟的新型合作关系, 可有效解决供应链系统中由于各节点独立库存运作导致的需求扭曲现象, 提高供应链的同步化。

3. 共同参与重点市场的分析和预测。

对某个市场的预测和分析涉及的不是单一产品, 而是多种产品共同满足市场总需求, 且所需产品种类和数量存在不确定性, 供应链上下游的原材料供应商、网络设备制造商、渠道商甚至最终大客户共同参与重点市场的分析和预测有助于各方达成共识, 使各企业的生产计划和需求计划基于同一销售预测报告, 从而在相同的指导下安排各自的内部运作。这样可从全局的观点出发, 各方制定统一的管理目标以及方案实施办法, 以库存管理为核心, 兼顾供应链上的其它方面的管理, 因此在更高的层面实现伙伴间更广泛深入的合作, 不再局限于对具体产品的协作。

4. 生产库存系统与研发库存系统之间信息互通和资源调配。

生产库存系统针对的是定型产品的生产供应, 而研发库存系统针对的是不成熟产品的试验需求, 二者在库存量、库存种类、库存时间等方面的要求都不同, 所以不宜将其合并。但这两个库存系统存储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仍有一定的重合度, 在实现信息互通的情况下, 可对这部分双方都有的库存进行统一规划和利用, 降低库存成本, 而且在市场紧急需求时, 可将研发库存作为备用调配源来使用。

5. 信息系统向上下游企业延伸。

大中型核心企业一般都有MRP (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 系统或ERP (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系统等信息系统承载供应链运作中的信息流。随着信息技术和通信网络的发展, 以及协作意识的增强, 一些实力较强的行业内领先企业已经着手实施内部信息系统的外延, 即将自身的信息系统延伸到上下游合作伙伴或与合作伙伴的已有信息系统连接, 从而在不泄露企业秘密的情况下, 各方实时快速的掌握必要的数据信息, 使供应链的资源协调处在相同的信息覆盖下, 保证步调一致。

参考文献

[1]沙晓瑞:供应链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鸡西大学学报, 2007, (6) :54~55

设备再制造工程综述 篇8

一、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与设备再制造生产方式的提出

世界各国的经济经历了多次跳跃式的发展,其中比较突出的一次就是近60年逐步形成的,由产品生产的资源直线式消耗模式转变为资源循环利用的发展模式。

1. 对经济发展形势的新认识

20世纪中叶,世界主要国家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影中走出,全球经济得以复苏。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资源的消耗加剧,其中煤炭、石油等能源和钢铁、建材等基础性原料尤为突出。同时经济发展也对自然生态造成破坏,其中工业的影响最大。据统计,污染环境的排放物70%来自制造业,每年约产生55亿t无害污染物和7亿t有害污染物。对此,一些学者和组织提出警告,发出呼吁:

(1)1962年,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针对这种严峻局面,第一次提出实行循环经济的理念。

(2)1972年,研究世界未来问题的国际学术组织———罗马俱乐部(Club of Rome)发表题为《增长的极限》调查报告,警告世人:如果不节制对资源的任意挥霍,人类社会的“增长极限将在今后100年内发生”。

(3)1987年,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在一次国际会议上发表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第一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新概念。

(4)1992年,联合国召开环境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行动议程》,号召世界各国在推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发展的数量与速度,更要重视发展的质量和可持续性,实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2. 关于发展循环经济内涵的不同表述

一些国家的学者、专家根据自己对循环经济的理解和发展现代经济的需要,分别提出不同的发展循环经济的侧重点。

(1)美国学者提出建立旧资源利用的“3R体系”,即Reuse(再利用)、Recycle(再循环)和Remanufacture(再制造)。

(2)日本学者提出旧资源利用“3R战略”,即Reduce(减量化)、Reuse(再利用)和Recycle(再循环)。

(3)在我国,2004年10月于上海召开的“世界工程师大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在讲话中提出适合中国国情表述循环经济特征的“4R方针”,其含义是:

(1)减量化(Reduce)。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使工业产品耗材、耗能和产生的废弃物明显减少。

(2)再利用(Reuse)。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利用生产中的废弃物制造新产品。例如利用冶炼矿渣生产建材;利用垃圾发电等。

(3)再循环(Recycle)。回收废旧物资重新加工成新产品。例如,金属、玻璃、塑料、纸张等均可以循环利用。

(4)再制造(Remanufacture)。利用高科技手段把失效的设备零件得以功能恢复或强化,重新装配成新设备。因此,再制造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有节约资源的巨大潜力。

在中国有一批研究、试验、推广再制造的积极分子,其中的领军人物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徐滨士。他先后出版有关再制造的专著20余部,发表有关学术论文200余篇,并多次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和多项发明专利。

二、设备再制造工程的涵义

再制造不论是一个学科或一种产业都有一个逐渐发展、完善的过程,而关于再制造的科学涵义也是由世界各国学者通过研究、总结逐渐形成的。

1. 世界各国有关再制造的学术研究

伴随着经济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萌生,关于再制造、再利用的研究日益深入开展。

(1)1984年,美国《技术评论》杂志发表论文,提倡对旧产品实行“翻新”或“再生”,并正式称为“再制造”。日本学者也提出“再生工厂技术”的概念。

(2)1996年,在美国Argonne国家实验室的资助下,波士顿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对美国的再制造业进行深入调查,撰写研究报告《再制造业:潜在的巨人》,对再制造业的工作概况进行详细的描述。

(3)1999年1月,德国《商报》发表题为《未来10年的科技》的分析论文,预测未来7~8年全球将普及节能汽车。而且认为90%的汽车零件可以重新使用。

2. 中国有关再制造的学术活动

在国外学说的影响下,中国关于再制造、再利用的研究活动在一些高校和研究所以及学术团体均有不同程度的开展,并取得初步成果。

(1)1999年6月,在西安召开的“先进制造技术国际会议”上,徐滨士院士宣读论文,论述在中国发展再制造工程的可能性。

(2)1999年9月,工程机械维修研究会召开第9次全国机械维修学术会议。会议的主题是“21世纪的维修———再制造工程”。徐滨士、马世宁等人的论文《21世纪再制造工程》获得与会者的高度评价。

该论文后被报送2000年3月在瑞典哥德堡召开的第15届欧洲国家维修团体联盟(EFNMS)学术年会,被评议入选“会议正式论文”。

(3)2000年,中国工程院立项支持我国第一个关于再制造的课题研究,并于当年12月完成研究报告《绿色再制造工程在我国应用前景》。后报告被呈交国务院,受到重视,并被批转国家计委、经贸委、科技部等9个部委参阅。由此拉开中国发展设备再制造的序幕。

(4)2001年开始实施的“十五”发展规划,已将再制造的研究工作列入“先进制造发展前瞻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机械学科的优先发展领域”,并批准建立国家级再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2001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批准建立“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设在装甲兵工程学院。

3. 再制造的科学含义

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和大量实践成果与经验的积累,人们对再制造工程有了比较全面、概括的认识。

据有关权威著作的阐述,设备再制造工程的含义为:以产品全寿命周期设计和管理为指导,以优质、高效、节能、节材、环保为目标,以先进技术和产业化生产为手段,是对废旧产品进行修复和改造等一系列技术措施和工程活动的总称。

除上述基本定义表述外,对再制造工程的特征还有如下分析:

(1)再制造是以废旧机电产品为加工对象,在基本上保持零件材质和形状不变的情况下,运用高技术成果进行修复和改造的过程。再制造虽然也需要消耗部分能源、材料和一定的劳力,但是它充分发挥和利用蕴藏在原有成形零件中的材料、能源和加工的附加值,并使用再制造产品的性能达到或超过原有类型新品的水平。因此,再制造产品与原产品的生产过程相比,节能60%,节材70%,环保状况明显改善,而且其生产成本降低50%。

(2)再制造具有“以恢复失效零件工作性能为目的”的维修工程的特征;又具有“以标准化生产方式和规范化生产工艺为标准”的制造工程的本色。因此,再制造工程既属于维修工程,又是维修工程的高级阶段;又属于制造工程,是既节能、节材,又环保的先进制造新模式。

设备再制造工程综述(续二) 篇9

再使设备再制造实现预期目标,主要的任务是使再制造产品的质量达到不低于新品的性能水平,这就必须严格执行再制造的工作程序和采用可靠的修复技术。

1.实施再制造的主要工作程序

(1)确定废旧设备的可再制造。再制造的对象是可被再利用的失效零件,而不是所有零件。应当承认再制造与设备修理一样,不是万能的,更不能不讲代价。所以,对废旧设备要应用识别技术和寿命预测方法进行检查与甄别,确定其有无再制造价值。

一般来讲,以下3类设备应予以淘汰:(1)经技术鉴定,设备主要组成零部件已严重损坏,已无修理价值;(2)原设备性能相当落后,很难改造提高适应现在工作需要;(3)现有技术尚无法保证再制造后能安全使用。

(2)解体与清洗。这是确定废旧设备哪些零件可以再利用的第一步,而且解体与清洗经常是交叉进行的。

(3)零件分类。对清洗干净的零件,可以经过目视检查和仪器测定分为3类,即:(1)没有损坏,可以继续使用;(2)有损坏,可以修复;(3)损坏严重,无法修复。

对于有损坏但能修复的零件,即列为再制造对象,还要根据材料、失效形式(磨损、变形、裂纹、腐蚀)、失效程度等进一步分类,以便安排后序工作。

(4)选择不同的修复技术,编制工作计划与施工工艺。这是再制造的关键环节,一定要认真、仔细地分析、确定。尤其是在施工时要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操作。例如,对待修复零件的表面处理,不论是进行电刷镀或热喷涂,均要求进行细致的洗涤或打磨,彻底去除油污和锈痕,露出金属光泽。这对保证刷镀层或喷涂层的结合强度,至关重要。

(5)进行再制造产品的质量检验。再制造产品的质量是再制造产业的生命。假若产品的质量达不到技术标准,前面所讲的再制造的意义、管理与技术,均没有任何意义。

要做好再制造产品质量检验工作,应具备以下4个条件:

(1)要有严格的符合实际需要的质量标准。质量标准可以是国家级的,也可以是行业的。在这些标准不完备时,企业可以执行经行业主管部门审核、批准的企业标准;

(2)要有精确、实用的检测手段。再制造产品的检测仪器,原则上应等同于同类产品制造企业的水平;

(3)要有认真负责、熟悉操作和执行标准的检测人员;

(4)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再制造产品质量的检查、监督以及处理手段。

(6)规范再制造产品的标识。按照国际惯例,再制造产品在包装和使用说明书等文件上,应注明为再制造产品,便于用户比较选购。

(7)合理定价,并公示售后服务承诺。

2.再制造工程主要识别与修复技术

(1)旧零件剩余寿命识别技术。长时期以来对旧设备零件进行寿命评估或预测所采用的两种方法(即依靠力学理论与疲劳试验手段的方法和利用有限元模拟计算的方法),均存在试验过程周期长、支出费用高昂等问题,而且预测精度也不稳定。所以,对再制造工作的指导均显不足。

近年来,科学工作者采用无损检测技术预评零件剩余寿命取得突破。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对多种零件失效诊断准确性较高的方法,且不损伤检测对象,有利于继续进行再制造。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有磁粉探伤、涡流探伤和超声波探伤。此外,一种高科技理论与方法被应用于机器零件损伤的检测,即“金属磁记忆检测技术”。

1997年,俄罗斯学者在第50届国际焊接技术年会上提出的“金属磁记忆检测技术”,是一种无损检测的新成果。1999年这项技术被引进中国,并获得迅速推广与应用。

金属磁记忆检测技术是基于磁机械效应,利用铁磁性零件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弱磁信号,来发现应力集中区域。在地球磁场的环境中,铁磁性材料在受到外部载荷作用时,在应力集中区出现残余磁感应和自磁化增长,形成磁畴的固定结点,并以偏磁场的形式出现在零件的表面,且在工作载荷消失后仍然存留。

利用专用的灵敏度高的测试仪器,可以测得金属受到交变压力产生疲劳裂纹而发生的金属磁记忆信号的变化,从而判断其疲劳裂纹产生、发展的程度。

采用这种方法测定金属材料在工作状态下应力集中现象和损伤程度,已取得明显效果。例如:波兰学者利用该技术评价重要机器齿轮的蠕变损伤,并依此制定相应技术标准;中国工程师应用此技术检测大量再制造无坯件(汽车发动机缸体、曲轴、连杆等),有效地指导了汽车再制造企业的工作。

(2)失效零件修复技术。近年来,设备失效零件修复应用材料与技术研发进展迅速,有些传统修理技术也有新突破,这对设备再制造产业的发展是有力的支撑。

(1)焊接技术主要包括:普通焊接、堆焊、常温补焊、激光熔敷等。其特点及用途如下。

普通焊接。传统的电弧焊接和氧—乙炔气焊接,以及高效焊接技术,适用于修复没有配合尺寸要求的零件断裂或磨损。

堆焊。对于磨损量较大的零件,可以用堆焊补偿,然后再按尺寸要求进行切削加工或普通打磨。例如,对钢铁厂轧钢机轧辊或驱动滚道辊的磨损,或者对建筑施工机械工作部位磨损,均可用堆焊方法修复。宽带堆焊的焊接宽度可达到300mm。

常温补焊。用一般焊接方法修复零件的磨损或划伤,可能造成零件焊接受热而变形。有关单位研制了一种特殊输出电源(3V,3000A)。补焊时,利用补偿材料与零件之间较大的电阻值,使补焊点的温度瞬间达到1800~2200℃,完成补焊材料的熔化和与机件磨损部位的熔接,而不使热量传导给零件产生变形。

激光熔敷。它与常温补焊的工作原理相同,只不过采用的熔合热源不同。采用激光束辐射同样可以瞬间熔合补焊材料与零件,达到修复损伤的效果。

激光熔敷技术的特点是:激光束的能量密度高,加工时耗能少,不变形;熔敷层稀释率低,可精确控制其成分与性能;熔敷层组织致密,强度高;可以准确定位熔敷的部位与尺寸;激光束温度高,能迅速熔化熔点高的耐热材料。

其实激光在再制造领域还有其他多种用途。例如:激光表面相变硬化、表面冲击强化、化学气相沉积等,此外还有激光加工成形技术。

(2)电刷镀技术又称无槽电镀技术,是一种修复零件局部磨损、研伤的传统技术,已有30余年应用历史。

普通电刷镀。用于修复零件磨损,最大镀层可达1mm,其结合强度可达300MPa。修复后部分零件刷镀层脱落,其原因多为零件表面清洗处理不干净或刷镀工艺掌握不好。

纳米颗粒复合电刷镀技术。在普通刷镀溶液中掺入不溶性固体纳米级颗粒以及表面活性剂和分散剂,形成混合镀液。在刷镀过程中,纳米颗粒材料借助界面效应和弥散强化作用,使得镀层获得更大的结合强度。此外,还可以在镀液中加入特殊纳米颗粒,提高沉积层的表面硬度,增加零件的耐磨性。例如,采用纳米刷镀方法对进口飞机发动机的压气机叶片进行再制造,不仅性能满足要求,而且成本仅为原产品价格的1/10。

实践证明,纳米复合电刷镀层的硬度、耐磨性、抗接触疲劳强度和耐高温性等性能,均优于普通电刷镀层。例如,纳米氧化铝Ni/Ni+nano-Al2O3复合镀层使用温度可以达400℃,其显微硬度可保持600HV。

(3)热喷涂技术主要包括:普通热喷涂、高速热喷涂和等离子热喷涂。

普通热喷涂。用高压气流将电弧或火焰熔化的材料(可以是粉状或丝状),高速喷射到磨损或腐蚀零件表面,形成涂层,起到修补作用。同时,可以喷涂与零件材质不同的金属(如铜、铝等)或非金属(如塑料等)材料,从而改善零件表面性能(如防腐)。普通热喷涂的喷射速度v=45~120m/s。为了保证涂层的结合强度,零件表面应做清洁处理并预热。

高速热喷涂。一般高速热喷涂的喷射气流速度v≥600m/s。这种喷涂可以提高涂层强度和金属组织致密性。

20世纪中期,美国TAFA公司研制出超音速热喷涂,其喷射速度v=1400~1770m/s,最大功率P=270kW,最大喷射气体流量Q=21m3/h。喷涂效果更为提高。

等离子热喷涂。这种喷涂采用等离子弧(即压缩电弧)作热源,其特点为射流物温度高(H=15000~33000℃)、电离度高,可控性好。一般等离子热喷涂喷射速度v=180~480m/s;超音速等离子热喷涂v=3000m/s。此外,还有纳米等离子喷涂技术。

我国在热喷涂技术方面也居世界前列。2004年2月,以徐滨士为首的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成果《高效能超音速等离子喷涂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获得200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此外,还有冷喷涂技术。它可以防止喷涂过程中喷涂材料被氧化或分解,获得成分更纯的喷涂层。

(4)粘涂技术。应用高分子聚合物或无机化合物与特殊添加剂(固化剂)混合成复合材料,涂敷在磨损、研伤或腐蚀的零件表面,达到修复或改善表面性能的作用。

复合材料中的胶粘剂有不同的温度适用范围:有机胶粘剂的工作温度≤450℃;无机胶粘剂可耐温度是1000℃。常用的粘涂材料———金属修补剂固化后可以进行机械加工。其抗压强度为80~120MPa,耐磨性为金属材料的2~8倍。

粘涂的主要用途是:修复磨损、改善润滑状况、防腐蚀、密封堵漏、修补罐体搪磁层脱落和修补铸件缺陷。例如,徐工集团加工厂用于压制工程机械金属构件的500t油压机,由于常年使用,其油缸(内部尺寸:Φ500mm×1300mm)筒壁已严重磨损和划伤,造成油液内泄漏,被迫减压使用,影响企业正常生产。后来采用TG301减摩修补剂对油缸内壁进行粘涂修复,效果良好。不仅节省大量设备更新费用,还很快恢复运行。同时改善了油缸与活塞的润滑条件。预计修复的缸体比原来铸钢缸体的使用寿命还会更长。

(5)粘接技术。同样是高分子聚合物配制的粘接剂,其性能更好,用量也少。粘接用途主要有:修复零件的断裂或磨损、管路及容器的带压堵漏(工作压力为14MPa,工作温度为300℃)、可用于汽车和飞机轮胎的再制造、可以替代焊接和铆接用于各种金属或非金属材料零件、构件的联接。据悉,“空中客车”A-380型飞机和波音787型飞机,为了减轻飞机自重,除采用碳纤维构件外,还在装配时使用粘接方法节省了几万只紧固件。可粘接玻璃纤维(光缆)及外科手术中粘接血管等。

此外,还有一种号称“工业创口贴”的粘接贴片用于管路修理工作。用常温光固化胶粘剂制成的贴片,可以快速修复管路的破裂损伤。其固化时间≤300min,使用温度为-50~100℃,贴片的剪切强度为16~25MPa。

粘涂与粘接应用的材料一般称为树脂胶。目前,全世界大约有25万种不同性能和不同用途的胶粘剂,分别用于制造、修补、密封、建筑、包装等领域。德国的粘接技术和产品产量均居世界第一,全国有粘合剂生产厂商100余家,产品占欧洲市场的70%,占全世界的10%;其次美国的产品也有独到之处。目前,在中国设备工程领域应用较多的是德国的美特铁粘接剂和美国的贝尔佐纳粘接剂与乐泰胶粘剂。

(6)高温熔合技术。一些机器零件在长时间受到交变外力的作用,会引发金属材料疲劳。严重疲劳将使零件表层或深层产生裂纹,最终导致零件断裂。在零件产生初始裂纹时,可以将零件加热到一定温度,使材质实现再结晶,从而消除裂纹。

另外,还有一种方法是使形成裂纹的零件在对外强电场的作用下,使裂纹自愈合,恢复零件使用功能。

(7)润滑纳米添加剂自修复技术。相互接触并相对运动的零件,由于摩擦而产生磨损。为了减少乃至消除这种磨损,在润滑油液中加入含有复合纳米级颗粒的添加剂。通过零件在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化学作用,在零件表面形成具有减摩和自修复功能的固态修复膜,实现零件磨损—修复的动态平衡,同时可以节省驱动功率的消耗。

例如,在青岛巴士公司3辆公交汽车上进行的自修复添加剂M6的试验表明,行驶1.5万km,机件运转正常,节约燃油3%~6%,降低尾气排放30%~50%。

总之,设备维修技术的不断研发与应用,为再制造应用领域的扩展与延伸,提供了可靠的支持。同时,由于各种新技术的采用,使得中国的再制造工作有了新突破。例如,在汽车发动机领域,目前国外再制造企业的旧件平均利用率仅为72.3%,有的零件不能修复只能更换;而中国企业的旧件平均利用率已达到90%。

综上所述,10余年来中国的设备再制造有了迅猛的发展:已由学术界的研究与论述,由少数企业艰难试点,至今已成为具有广泛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其覆盖面已扩展到机械、冶金、发电、航空、军工等许多行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受到国家的高度关注与大力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12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减量化优先,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加快完善再制造旧件回收体系,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相信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科研成果的支撑下,在各行业企业的积极实践中,中国设备再制造工程一定会得到大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作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1]徐滨士等.绿色再制造工程的进展[J].中国表面工程,2001(2)

[2]马世宁主编.现代设备维修技术[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3]姚巨坤等.装备再制造工作分析研究[J].设备管理与维修,2007(3)

[4]徐滨士.维修工程的新方向——再制造工程在中国的发展[J].中国设备工程,2009(3)、(4)

通信设备制造商 篇10

数据包络分析 (DEA) 是非参数度量方法中的典型代表, 通过构建效率前沿面来衡量生产决策单位的相对有效性。假定要研究的问题是:设共有I家企业 (或更一般的称为决策单元、样本) , 每家企业有N种投入x= (x1, x2, ……, xN) ’和M种产出y= (y1, y2, ……, ym) ’, 要度量这I家企业各自的技术效率。随着DEA的不断发展, 它有多种不同模型, 下面仅讨论最为常用的模型:B C C模型, 即规模报酬可变下的模型:该模型的完整形式如下:

在BCC模型中考虑了规模效率, 它实质是将技术效率TECRS分解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规模效率 (SE) , 另一部分是剔除规模效率以后的纯技术效率 (TEVRS) , 并有如下关系:TECRS=TEVRS·SE, 当且仅当纯技术效率值TEVRS和规模效率SE都有效时, TECRS才有效。

二、效率测算

当采用规模报酬可变 (VRS) 假设时, 各地区效率的描述统计如下: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 在V R S假设下, 总技术效率的平均值为0.387, 纯技术效率平均值为0.555, 而规模效率平均值为0.729, 整体而言, 纯技术效率对总技术效率的影响更大。总技术效率为38.7%, 平均来讲还有61.3%的改进余地, 说明提高该行业效率的任务非常繁重, 可从增加Y值、提高资产利用率, 从而减少K、裁减多余人员从而减少L等方面入手。天津、内蒙古的总技术效率为1, 北京, 山东, 广西等地区的效率相对较高, 接近1。天津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对外开放城市, 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内蒙古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快, 于“十五”以来增速在30%以上,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在内蒙古高技术产业总产量中比重超过5 0%, 对内蒙古高技术产业发展速度有较大的影响。山西, 黑龙江, 甘肃等地区较为落后。

广东, 山东, 海南的纯技术效率达到了1 0 0%, 规模报酬可变。上海的规模效率为1 0 0%, 北京和广西的规模效率也位居前列。在纯技术效率方面:山西, 陕西, 甘肃为后三名, 而广东, 云南, 新疆为规模效率后三名。

三、回归分析

以上分析仅限于对产业的内部因素的分析, 而一个产业的发展受到相关产业发展程度、政府的政策、各项基础设施和本地的科技竞争力等外部环境的制约。因此在对产业发展的内部因素进行分析的同时对其外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就显得格外重要。为此首先假定我国各省市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各年生产效率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各相关产业的发展状况;地区开放程度;环境污染情况;科技竞争能力和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其中各指标的具体数据引用肖红叶主编的2 0 0 5中国区域竞争力发展报告》中对我国各省的综合评分。运用EVIWS可得到如下的回归方程:

括号中的数据为t值, 其中*表示在0.05水平下通过检验。

回归方程中的F值、R2值和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t值显示了回归方程的显著性和拟合优度检验均明显。说明, 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生产效率主要受到开放程度, 科技竞争, 产业竞争, 基础设施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其中, 开放程度对效率的影响最大。因此, 加大对外开放程度可以提高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效率。

四、结论

本文使用数据包络分析 (D E A) 建立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规模报酬不变和规模报酬可变模型, 得到:天津, 内蒙古的效率达到1 0 0%, 北京, 山东, 广西等地区的效率相对较高, 而甘肃, 河南, 江西等地区效率较低, 广东, 山东, 海南的纯技术效率达到了100%, 规模报酬可变。上海的规模效率为100%, 北京和广西的规模效率也位居前列。在纯技术效率方面:山西, 陕西, 甘肃为后三名, 而广东, 云南, 新疆为规模效率后三名。在此基础上, 对影响生产效率的外部因素进行回归分析, 发现效率受地区开放程度, 科技竞争力, 产业竞争, 基础设施和环境因素影响, 其中对外开放程度对生产效率的影响最大。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信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基础性、战略性和先导性的支柱产业。而效率决定着产业的发展速度, 此文应用数据包络分析 (DEA) 研究我国2006年各省市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效率问题, 并对影响生产效率的外部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发现效率受地区开放程度, 科技竞争力, 产业竞争, 基础设施和环境因素影响, 其中对外开放程度对生产效率的影响最大。

关键词:数据包络分析,效率分析,回归分析

参考文献

[1]TIM COELLI D.S.PASADA RAO.An introduction to efficiency and productivity analysis[M].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8

试论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 篇11

关键词:机械制造工艺;设备

Abstract: The mechanical equipment, as an important prerequisite of modern enterprise production equipment,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terprise and the level of modern production.Therefore,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in view of the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of simpl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Keywords: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equipment

各种机械制造方法和过程的总称即为机械设备制造工艺,是集光学、管理学、机械、信息科学、电子、生物科学、激光学、材料科学的一门现代新兴技术,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倡导要以可持续发展为标准,大力推进智能化、环保化、节能化,为此,要求现代机械制造工艺必须要新型化方向发展,加强对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的讨论与分析。

1.研究背景

制造业作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具体反映,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密切相关。目前随着当前世界多元化的发展,机械制造工业也在时刻发生着变化。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机械设备制造行业取得巨大的发展,但是与国外一些国家相比,仍旧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如污染处理不当、资源利用率低,加上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从而限制了机械制造产业的快速发展。

2.发展现状

根据目前我国机械制造工艺和设备的实际情况来分析,对其发展现状进行具体的分析与探讨,在机械生产过程中,虽然已经逐步引入大量的灵活技术,但量是缺乏柔性控制技术的利用,与发达国家相比,有着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2.1.缺乏创新的管理理念,目前机械制造工艺中只有很少的企业采用了计算机管理,缺乏对当前广泛应用的计算机管理等先进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的应用,尤其是对于当前的一些小型企业,由于其处于起步阶段,管理理念更加滞后。

2.2.缺乏现代先进技术的应用,目前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新的材料、设计方法、加工方法在市场上得到推广和应用,如纳米加工、微型加工、微细加工等等,这些都是现代机械制造业的新型技术和方法,但是我国的机械制造业仍旧处于发展阶段,没有配套相应的现代新型技术,从而影响到生产质量。

2.3.仍处于单机自动化发展阶段,目前发达国家的机械制造与生产已经基本上实现自动化、智能化、集成化发展,但是我国却仍旧处于单机自动化和刚性自动化发展阶段。

基于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需要国家加强重视力度,不断地完善机械制造生产流程,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加大资源与资金的投入,从而推进我国机械制造业向着强国转变。

3.机械制造未来发展

从目前机械制造国际化发展方向来看,大量新技术的引进,使得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正在朝着一个新的方向发展,大体来讲,其发展趋势的三个热点方向为精细化、敏捷化以及机械化,这一发展趋势不仅可以满足现代经济发展对机械设备的需要,而且可以快速带动这一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是精细化。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以及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机械加工精度得以快速提高,当前已经进入到精密的纳米级阶段,使得产品的加工精度、产品的性能以及产品的质量均已经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尤其是大量新产品、新材料的应用,更为机械设备的加工与进步增添了十足的动力,因此,这让我们可以完全相信,在未来较短的时间内,我国机械化制造工艺必将进入更加精细化的纳米时间,或者是更加复杂的阶段,并且在此基础上,以获得更加精密的设备和仪器。

第二是集成化,所谓集成化,就是将传统机械制造生产中的简单的单个连接,进行统一的重组、优化和规划处理,使其形成一个完整、连续性的处理过程,而现代机械生产制造中,就是通过集成化技术的应用,不断开发高度集成化的衍生物,优化机械制造过程,有效地实现现代机械制造的集成化发展。

第三是敏捷化。敏捷化制造是一个分工的劳动与其他公司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完成自己的工作,然后最终细节的共同努力,以提高市场的整体竞争力,同时,需要对客户的需要迅速作出回应,在机械制造生产过程中, 各个部门承担不同的工作,要求不同的制造商要协高完成工作,确保产品质量、性能,并且对于工作中的问题作出及时的反应,加强对生产各个部分的调整,既可以提高机械生产的整体进度,同时,还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现代生产效益。

结语:

总而言之,机械和设备是现代冶金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这个领域也当今世界共同关注的一个关键性领域,其不仅一个国家发展相关,而且与整个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为此,必须要高度重视机械制造技术的生产与发展,加强新技术的开发与研究,探讨先进的机械制造核心技术,把握时代方向和机遇,积极创造出一个实用和安全的和可靠的技术和设备。

参考文献:

[1]夏永清. 浅议现代机械制造工艺与精密加工技术[J]. 华章,2013,12:346.

[2]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业“五大环节产学合作教育模式”教学改革的构想[J]. 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4,02:33-35.

[3]黄庆林,张伟,张瑞江. 现代机械制造工艺与精密加工技术[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7:33.

[4]黎刚.探析超高速磨削技术在机械制造领域中的应用[J].制造业自动化.2012, 34(9):178-179.

通信设备制造商 篇12

1 设备管理系统的理念基础[1,2,3]

设备综合管理是现代设备管理的重要特点,目前在国内外设备管理模式中,具有代表性的是英国模式和日本模式,这两种模式都强调以设备全周期为管理对象。设备生命周期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设备前期管理阶段,主要包括设备的规划、设计、制造、安装调试以及验收等;二是设备中期管理阶段,即设备运行使用管理阶段,主要包括设备从投产开始的使用、维护、点检、检修、备件供应等,该阶段正是设备为企业创造效益的时期;三是设备后期管理阶段,包括设备报废、资产处置等方面的管理。上述三个时期的设备管理构成了对设备一生的全过程管理,称之为设备寿命周期管理。文章将以全寿命周期管理为理念基础,搭建设备管理信息化解决方案。设备生命周期管理的框架如图1所示。

2 系统功能模型和信息模型设计

2.1 功能模块划分

根据设备管理一般理论,结合企业的需求,并遵循下面两个原则:一是将一个系统分解成若干个子功能模块时,应追求子功能模块的封闭独立性,努力作到模块内的高强度内聚和模块间的松散耦合;二是分解得到的功能足够详细,并且在分解时既要避免功能过粗,又要避免扇出过大[4]。将设备生命周期管理分为设备采购管理、设备档案管理、维修计划管理、设备修理管理四个模块,这些模块覆盖设备生命周期各个阶段,另外系统还需要系统工具、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文档管理三个辅助模块。最后得到的功能结构模型如图2所示,其顶层功能、信息、对象关系的IDEF0图如图3所示。

2.2 设备采购管理

设备采购管理主要对企业各部门的设备采购申请进行管理,完成设备采购订单的创建,为系统提供设备采购信息。其功能、对象和信息关系的IDEF0图如图4所示,数据结构关系的IDEF1x图如图5所示。

2.3 设备档案管理

设备档案管理主要完成设备BOM结构的创建及其相应文档的管理,为系统提供设备的BOM信息。其功能、对象和信息关系的IDEF0图如图6所示,数据结构关系的IDEF1x图如图7所示。

2.4 维修计划管理

维修计划管理主要对企业各部门的设备维修申请进行管理,制定设备维修计划,为系统提供设备维修计划。其功能、对象和信息关系的IDEF0图如图8所示,数据结构关系的IDEF1x图如图9所示。

2.5 设备修理管理

设备修理管理主要对企业的计划检修,设备维护保养,故障排除进行管理,并对修理的质量进行监督,同时对设备报废信息进行管理。其功能、对象和信息关系的IDEF0图如图10所示,数据结构关系的IDEF1x图如图11所示。

3 系统的软件构架

为很好满足功能需求,系统采用Sun公司的J2EE软件构架,其软件构架平台如图12所示。J2EE提供了一个多层次的分布式应用模型。J2EE体系结构提供中间层集成框架,满足不需太多费用而又需要高可用性、高可靠性以及可扩展性的应用需求[5]。

4 系统实现

由于篇幅所限,只以维修计划模块为例来介绍,其他模块的实现与此相类似。

为使设备的各种信息显示更加直观,在界面设计方面,采用页面控件方式,这样设备的绝大多数信息会在一个主窗口中显示。主界面截图如图13所示。

5 结束语

系统基于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理念,采用J2EE软件构架,具有良好的信息集成、资源共享的特点。目前该系统已在某制造企业运行,效果良好。

摘要:设备管理信息化已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理念,构建设备管理的功能模型和信息模型,设计开发出基于J2EE构架的设备管理系统。

关键词:设备生命周期:J2EE软件构架,设备管理

参考文献

[1]郝俊斌.浅谈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J].煤炭工程,2008(12):109-110.

[2]黄坤,李彦启,胡煜.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案刍议[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4):173-175.

[3]刘盛轲.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的设备管理信息化方案[J].科技创业,2010(7).

[4]李东生.软件工程-原理、方法和工具[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上一篇:人才效益下一篇:长江版教科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