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制造(精选12篇)
设备制造 篇1
作为一个新兴行业, 监理行业与其他行业相比还比较年轻, 社会上还有很大一部分人对行业及工程实行监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1]。有不少人错误地认为, 工程监理无关紧要。如果对于监理行业及工程监理制度重要性的认知不到位, 提高监理行业地位就无从谈起[2]。建设工程监理制度是我国工程建设领域引进和学习国外先进工程管理模式的结果。它的强制推行, 改变了长期以来我国工程建设领域自筹、自建、自管的传统管理模式, 促使建设项目管理向社会化、专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3]。实践证明, 建设工程监理制度的建立, 对控制投资、保证工期、确保质量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己经成为工程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4]。
设备工程监理作为一种工程项目管理制度, 在整个设备制造阶段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监理服务的前期准备工作是进行优质监理的重要环节。设备工程项目监理服务活动的具体准备工作从监理服务合同签订生效后开始, 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准备:人力资源准备、监理服务文件准备、监理活动的设施准备、现场监理服务作业环境准备。
1 人力资源准备
这是指监理单位针对一个具体设备工程组建项目管理团队的活动。
在一般情况下, 项目管理团队的人员包括:总监理工程师、专业监理工程师、专业监理工程师助理及其他人员。
1.1 总监理工程师
任职条件:总监理工程师应具有3年以上设备监理工作经验的注册设备监理师担任。一名注册设备监理师只宜担任一个监理项目的总监理工程师职务。
基本职责:总监理工程师代表本单位负责项目监理机构的日常工作, 履行单位授权的职责, 实现监理合同约定的服务。主要包括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
1.1.1 计划与组织
1) 确定监理项目监理组织形式, 人员配置与岗位分工及职责, 并负责人员调配与管理;
2) 组织并主持编制监理质量计划, 并按程序完成评审、修改、审批和委托人认可手续;
3) 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编制监理细则, 并进行审核/批准;
4) 组织监理交底;
5) 组织并管理专业监理工程师对承包人的主要合同行为进行监督及协调;
6) 主持整理监理资料并交付监理服务成果。
1.1.2 协调
1) 主持监理工作会议和有关专题会;
2) 代表项目监理组织参加工程项目例会;
3) 参与并监督重大质量问题的分析处理及有关质量事故、安全事故调查;
4) 公平公正地协调/协助业主处理与承包人发生的合同争议和承包人之间的关系;
5) 组织编写并签发向委托人或本单位的各种报告、文件;
6) 管理监理方与委托方、承包方和其他相关方的关系, 负责重大事宜的沟通。
1.1.3 控制
1) 审核并签发给承包人的各种监理文件和指令;
2) 审核承包方提交的设计文件、技术方案、进度计划等报审文件和变更申请、索赔报告、工程延期等事项;
3) 审核并签证专业监理工程师检查验证结果记录;
4) 审核并签证承包人交付的工作成果及资料;
5) 审核并签证承包人提出的支付申请和竣工结算等。
1.1.4 授权
1) 在设置总监代表时应向总监代表书面授权, 明确其可行使的部分总监职责;
2) 必要时向专业监理工程师授权。
1.2 专业监理工程师
专业监理工程师应在设备监理单位和总监理工程师规定的职责范围内履行其职责, 主要包括:
1.2.1 计划与组织
1) 参与编制监理质量计划;
2) 根据计划的安排, 负责编制本专业的监理细则, 包括文件见证点、现场见证点、停止见证点的设置建议, 经总监批准后组织实施;
3) 组织、指导、检查和监督专业监理工程师助理的工作。
1.2.2 执行与控制
1) 按监理计划、监理细则的安排, 提供本专业范围内的监理服务;
2) 审查被监理单位提交的涉及本专业的技术文件、质量记录、进度计划、申请和变更文件等的符合性和准确性, 审查的结果向总监理工程师报告;
3) 监督检查被监理单位的合同履行行为检查拟使用的各类材料、零配件、设备、电气/仪表等的质量原始凭证、检测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及其实际质量的符合性;
4) 对被监理单位生产过程中的重要过程、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的行为和结果进行见证或巡检, 发现问题及时以监理工作联系单、监理通知书或其他合适的形式提出纠偏意见, 必要时进行沟通协调;
5) 检查并验证被监理单位纠偏的行为和结果的符合性;
6) 验证被监理单位交付的阶段性成果或最终成果的符合性;
7) 起草监理工程师通知单, 经总监理工程师授权, 可签发监理工程师通知单;
8) 适时向总监理工程师提出签发暂停令的建议。
1.2.3 资料管理
根据本单位文件控制、记录控制的要求和有关规定, 负责本专业范围内的监理文件、记录、报告等资料的收集、整理、保护和归档。
1.2.4 其他
1) 适时向总监理工程师报告本职工情况;
2) 负责编写本职范围内的监理报告和监理工作总结;
3) 承担总监临时交办的其他工作。
1.3 专业监理工程师助理
专业监理工程师助理应在专业监理工程师和 (或) 总监理工程师的指导下, 在设备监理单位规定的职责范围内履行其职责, 主要包括:
1) 检查并记录被监理单位的人、机、料、法、环、测等影响质量的因素是否符合要求;
2) 对监理控制点进行见证, 并做好记录, 包括签署报检单等原始凭证;
3) 复核或从现场直接获取有关监测数据的正确性;
4) 巡检, 及时了解、掌握被监理单位的现场管理和生产情况, 一旦发现问题, 应及时报告专业监理工程师或总监;
5) 协助专业监理工程师和 (或) 总监做好资料管理;
6) 承担其他交办的工作。
1.4 其他人员
主要指项目监理机构日常行政事务、资料管理、后勤服务等辅助人员。
2 监理服务文件准备
在项目监理机构组建完成的基础上, 由项目监理机构进行针对具体项目的监理服务文件准备工作。
2.1 编制监理服务实施的策划文件
1) 质量计划;
2) 作业指导书。
2.2 编制监理服务实施的管理文件
1) 团队组织管理制度;
2) 项目实施管理文件。
2.3 收集监理服务实施的依据文件和参考资料
1) 合同文件
(1) 监理服务合同;
(2) 项目承包、承揽合同。
2) 设计文件
(1) 设计图纸;
(2) 设计资料。
3) 法律法规文件
4) 标准、规范
5) 与本项目相同或类似的经验资料。
3 监理活动的设施准备
应确定、提供和 (或) 维护开展设备监理活动所需的基本设施和 (或) 装备, 应对设备监理活动所需设施和 (或) 装备的管理、维护和使用予以控制。
准备的途径:
1) 本单位自有设备、设施的调用;
2) 根据项目所需购置;
3) 租赁或服务项目分包 (专项技术分包) 。
4 现场监理服务工作环境准备
应确定并管理设备监理服务所需的工作环境。应对包括监理人员在监理活动中自身的安全保障、工作环境保障予以控制。
准备的途径:
1) 监理单位自己组织解决;
2) 协商委托单位 (业主) 帮助解决;
3) 协商被监理单位帮助解决。
很显然, 监理服务前期准备工作是一种超前性的思维过程。他是针对项目监理后期的服务质量及服务成果所做的筹划, 能有效地指导后期监理工作的开展, 并取得良好的成效, 良好的监理服务前期准备工作是实现监理服务预期目标、提高监理服务工作质量、工作效率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GB/T 26429-2010, 设备工程监理规范[G].2011.
[2]设备监理服务技能与实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3]易湘湄.监理机构在建设项目准备阶段进行项目管理的实践与探索[J].四川大学, 2006, 20 (2) :11-12.
[4]刘书萍.道路工程监理的前期准备工作[J].科技信息 (科学教研) , 2007, 30 (3) :44-45.
设备制造 篇2
非标准设备是指生产需要而又不能直接采购的专用设备,本规程的原则是保证能够经济有效地获得和使用非标准设备。对于加工和装配过程大部分无能力在公司内部完成且又有制造商能够承接的非标准设备,由工艺部门提出申请,直接按外购设备的流程执行。立项流程
2.1 立项依据
2.1.1根据自身生产实际并经工艺部门评审需要改进和增添的非标准设备项目。
2.1.2 公司发展规划或技改技措计划中规定的非标准设备等项目。
2.2 立项顺序
2.2.1由工艺部门驻使用分厂的主管工艺人员提出申请并填制及申报《非标准设备申请单》,设备制造部门凭申请单同工艺部门和非标准设备制造商进行方案设计并提出预算,工程部门组织财务部门、设备制造部门和工艺部门对预算进行审核,通过后由工艺部门报总工程师进行《非标准设备的设计任务书》的审批,然后按设备审批流程,5万元以下的直接报工程部门立项,5万元以上的由工艺部门填写《技改项目投资审批表》,经总工程师批准后报工程部门立项。工程部门收到《非标准设备的设计任务书》、技术协议、设备申请表、《技改项目投资审批表》(如有需要)后进行审核并下达工作令。
2.2.2 非标设备须考虑设备的后期维护和可能的修改。委外须考虑制造商持久、可信,且在设备出现故障或提出修改时随叫随到等因素。
2.2.3任务书的内容要求详细、明确,使用部门应提供加工前毛坯图和加工后零件要求图,毛坯图必须和毛坯实物一致。
2.3 非标准设计人员对所承接的设计任务书,要编写可行性分析报告,并按规定履行各栏签字手续。如有分歧意见,最终以工艺部门领导或总工程师签署的意见为准。预算审核
3.1 设备制造部门或非标准设备制造商负责对预算审核过程中的所有问题
做出解答,所有单件预算超过2000元以上的零部件必须注明品牌和型号。设备制造部门的预算(对外采购的零部件预算由采供部协助报价)如果不高于非标准设备制造商预算的10%,由设备制造部门承接;如果高出20%,由非标准设备制造商承接;在10%到20%之间,财务副总可根据经济上是否合算的原则决定承接方。如果设备制造部门任务不足,且预算又高出10%以上,设备制造部门必须以非标准设备制造商预算的110%作为最终预算承接此项目。
3.2 设备制造部门前期工作进行后,因制造费用大于采购费用20%以上,而决定委外加工,则设备制造部门前期发生的设计、调研等费用按实列支。
3.3设备最终验收,必须以设计任务书为准。如在验证及工艺试车过程中提出修改,须重新追加预算,并延长制造周期。如修改的技术要求经评审无法自行制造而需要设备外购的,则按照原先的设计任务书验收,同时启动外购设备流程。自制非标准设备应具备的设计技术文件
4.1 组成公司规定的全套完整的非标准设备设计技术文件(以专用机床或组合机床为典型),应包括下列文件和图纸:非标准设备设计任务书;非标准设备使用说明书(包括精度检验单);非标准设备总图、设备外形图和各部件联系尺寸图;非标准设备分部件明细表;被加工零件工序图(主要用于非标准金属切削设备设计);工序布置图(即加工示意图)(主要用于非标准金属切削设备);各部件装配图,包括主要构成零件的尺寸联系图(外购件和借用件除外);全部专用零件图(不包括标准件、通用件和外购件);液压或气动系统原理图、接管图及有关说明;液压或气动系统专用部件图和零件图;电气控制系统的电路图和元件布置图;电气控制系统的调整使用说明;电气控制系统的专用部件(包括电控箱、操纵箱、按钮盒等)和零件图;冷却润滑系统及防护装置的部件图和零件图;非标准设备调试使用的全部专用工艺装备图借用或外购工装除外;复杂或精密设备调整、找正用样件或对刀件图;非标准设备安装图;必须配套设计的附件、工位器具的总图、部件图和专用零件图;分部件的零件明细表,包括专用件、借用件、通用件、标准件、外购件;设备调试使用的全套工艺装备目录,包括专用工装、借用工装、通用或外购工装。
4.2 根据非标准设备的类型、特点,由设备制造部门确定上述所需技术文件或图纸的取舍。自制非标准设备调试配套使用的工艺装备的有关规定
5.1 首次设计的非标准设备,由设计者同时选用或设计整套工艺装备,完成整机的功能、尺寸等协调。
5.2 对于改型、改型设计或仿制引进、外购设备中原设备所用工艺装备,可借用或选用时,不必重新设计,以提高经济性,缩短设计周期。
5.3 凡属经常更换或易耗的工艺装备,工艺部门及各分厂应按工艺装备编号写入工艺规程,便于批量生产中更新补充,纳入正常生产轨道管理。
6自制非标准设备的编号
自制非标准设备的编号由设备制造部门统一负责。各分厂(分公司)、部门自行设计制造的各类非标准设备报设备制造部门(设备分厂)统一编号。采取集中管理的办法,以防止混乱,促使非标准设备编号规范化,有利于全公司加强管理。自制非标准设备制造
7.1 非标准设备立项后由工程部门签发制造工作令,并落实经费来源、明确数量、完成日期和制造单位。一般须待图纸文件资料完整后方得安排。对于进口周期较长的外购件及加工周期较长的铸锻件可预先安排。
7.2非标准设备的制造对物资采供部门不能解决的零部件、工装工具主要由设备制造部门完成,设备制造部门不能完成的可委托工具分厂等协作,并按完成日期自行协调制造周期,保证非标准设备制造整体进度。
7.3 通用件和标准件由采供部门负责采购,价格超过预算的必须事先经过设备制造部门的确认和财务部门的审核后才能购买。如果价格超过预算价格10%以上须向设备制造部门提出书面报告,由财务副总批准后才能采购。所有的采购发票须有设备制造部门负责人签字确认后才可报销(超出预算的采购行为须由采供部门同设备制造部门协商),设备制造部门负责随时跟踪该项目已经发生的费用,财务部门负责将所有费用随时记入该项目。
7.4 当非标准设备进入装配阶段,该设备设计人员、分管工艺人员必须进行现场技术服务,及时解决装配调试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并作好记录,便于今后整图,改进。
7.5 非标准设备装配结束,空运转正常后,由设备制造部门专职人员检验
开出《非标设备安装通知单》,并报工程部作为设备安装就位的依据,工程部接到安装通知后即进行设备安装。
7.6 使用部门在设备安装就位后,进行设备的最终运行和调试,设备制造部门配合。验收和调试结束后,工艺和使用部门在完工单上签字认可,经签字认可的完工单报工程部门作为制造完成依据。
7.7 非标设备制造完工须有完整的费用结算清单,并报送工程部门审核.。8 非标准设备的验证
8.1 新设计的或经过重大改进的非标准设备都要经过验收,验收按该项目非标准设备和精度检验单及《设备(仪器)购置、验收管理制度》第5条:设备安装验收转固及索赔等文件执行。
8.2 设备采购部门接到完工通知后,应及时安排验证时间,同时通知使用部门做好验证前的坯料准备,通知承制部门准备验证。
8.3 非标准设备验证时,由承制部门召集使用部门、工艺、设计、检验等有关人员参加,共同配合进行实物跑合或切削试验。
8.4 验证过程中,发现的工艺问题由工艺人员解决、设计问题由设计人员解决,制造问题由承制部门解决,然后再组织验证,直到完好无缺。
8.5 非标准设备要填写验证书,参加验证人员签署意见。验证后的非标准设备准予提交使用。交付使用
9.1 非标准设备验证合格后,由工程部门安排有关安装等工作,组织办理新增固定资产入帐手续和及时投产。决算超过预算时,以预算价值作为固定资产价值,超出部分作为设备制造部门的亏损。如果因为不能通过验收,所有费用作为设备制造部门的亏损。
9.2 验证后一个月内,由设计部门根据制造调试的结果,依实整理图纸及有关技术文件,转交设备管理部门资料室存档。
9.3 使用部门按非标准设备技术文件负责编制设备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维护保养好非标准设备。
9.4 非标准设备从交付使用起三个月内由承制部门包修,因非正常使用造成的设备故障,由设备专线酌情处理后再由设备制造人员进行修复,费用由使
用部门承担。因生产需要须另行增加工装及部件,须由使用部门开协作票另项解决,不可在原项目上追加预算。
9.5 未明事项,协商解决。
10考核
非标准设备制造成本应严格控制。制造分厂制造完工后,由工程部门组织相关部门对设备进行验收,对造价进行审核并报财务部门。费用超过预算或不能按期交付应对设备制造部门进行考核。文件归档
多式联运设备制造标准的探讨 篇3
关键词:多式联运;集装箱;设备制造;标准特点
中图分类号:U2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17-0159-02
集装箱多式联运方式的推进与成功应用使得全球性的经济一体化进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与进步,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同时,从现代物流的研究角度上来说,集装箱多式联运在生活实践中的重要意义得到了更加深入的体现。在这样一种发展背景作用之下,有关多式联运设备的需求也呈现出了极为突出的发展趋势。现阶段最主流的发展方向在于:除常规意义上的标准集装箱设备以外,大量的设备、工具、活动房均开始呈现出集装箱式的发展趋势。因此,在物流行业的研究视角下,如何以多式联运设备制造为中心,构建一套完整性的制造标准与规范,对于保障多式联运安全性、经济性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1 多式联运的基本特点分析
从理论上来说,多式联运是指:在货物运输的全过程当中,涉及到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交通工具相互衔接,通过转运方式共同完成运输行为的复合型运输过程。常规意义上来说,多式联运主要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1)多式联运需要依照合同相关要求展开操作,整个运输过程当中至少需要使用两种运输方式,且运输方式应当不同,并保持运输的连续性;(2)多式联运过程中所联运的货物以集装箱货物为准,运输方面与集装箱运输基本一致;(3)多式联运过程中实施一票到底的运输模式,运输费率具有单一性的特点;(4)无论多式联运的组成及划分区段如何,均要求经营人对货物的运输全段负全部责任。
与此同时,以集装箱设备作为运输单元的多式联运方案对于提高多式联运质量而言同样是至关重要的。在引入集装箱设备的情况下,能够实现运输的门对门,并且在运输全过程当中避免了换箱、装箱等操作,不但能够降低运输过程中的成本以及时间消耗,同时对于防治货物损坏而言也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在引入集装箱设备的情况下,多式联运所采取的运输业务方法有着明显的特征,包括一次托运、一次付费、一单到底。实践证明:多式联运的运输方式对于提高运输管理水平而言是至关重要的,运输过程中相关设备的作用均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同时通过对运输路线的最合理组织来确保运输行为的合理性与可靠性。
2 多式联运设备制造标准分析
在有关集装箱设备的制造过程当中,针对集装箱设备所运输货物类型的不同,在集装箱设备的制造过程当中还需要采取不同的制造标准,在确保集装箱设备使用性能的同时,保障集装箱所运输货物的整体质量。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设备制造标准进行合理的规范:
首先,对于以油品、酒类、淡水、果汁、化工等液态储藏形式的货物而言,在有关这部分货物装运集装箱设备的制造过程当中,常见性的集装箱设备制造形态主要包括两种类型:单罐集装箱设备和多罐集装箱设备。上述两类集装箱设备的主要构成包括罐体和箱体这两个部分。其中,对于罐体的主要制造要求为:制造材料应当以合金钢和不锈钢材料为首选方案;而在箱体制造过程当中,箱架制造材料的选择应当以钢材为主(钢材材料应当具备高强度的特征)。在此种运输模式的作用之下,可使得传统液态货物运输中的木桶、钢桶消费量显著降低,降低运输成本,并且可提高运输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除此以外,在现阶段的技术条件支持下,还涵盖如下四类的集装箱设备:(1)标准液体罐式集装箱设备;(2)高低压力瓦斯罐式集装箱设备;(3)冷冻货物罐式集装箱设备;(4)粉末货物罐式集装箱设备。
同时,在多式联运的运输方案要求下,可交换式的集装箱设备开始成为设备制造中的关键性发展方向之一。在多式联运的过程当中,以卡车为运输方式的集装箱设备可实现脱卸要求,脱卸后的集装箱可直接装载至铁路以及货轮等运输上,实现多式联运的目的。换句话来说,可交换式的集装箱设备是融合集装箱综合运输以及多式联运设备的关键运输模式之一,构建此类多式联运设备的制造标准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此过程当中,还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1)由于此类集装箱设备是在以卡车作为基点基础之上展开设计与制造的,从而使得集装箱箱体的重量大大降低。与尺寸相同的常规集装箱设备相比,货物的载重量与运输容积得到了明显的提升;(2)同常规意义上的滚装运输方式相比,在此类可交换式的集装箱设备引入背景下,省去了卡车自身的空间与重量消耗,从而达到扩充货物载重容量的目的。在设备制造标准当中,同1.10集装箱(载重重量为8.8t;内容积为47.16m3)相比,可交换式集装箱设备的载重重量达到了12.3t,且内容积也达到了51.17m3;(3)在此类可交换式集装箱设备的制造过程当中,由于对集装箱强度的要求不高,因此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集装箱设备制造中的费用开支;(4)结合多式联运的基本要求来看,在可交换式集装箱设备的制造过程当中,可予以标准化的基本制造尺寸应当为:高度2.69m、宽度2.49m、长度9.41m。集装箱箱体自重为2.9t,箱体总重量为15.2t。同时,配合可交换式集装箱设备的卡车车辆底盘需要保障其长度至少为12m,车辆总重量能够在25t单位以上。同时,车身可灵活升降操作的高度至少需要在17cm以上。
3 结语
多式联运是指以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运输方式,持续性运输货物的特殊运输方式,在现阶段的物流运输当中占据着极为关键的地位。多式联运设备制造工作也因此备受各方人员的关注与重视。在多种多式联运设备当中,又以集装箱设备的重要性地位尤为凸显。总而言之,本文针对有关多式联运设备制造标准中所涉及到的相关问题做出了简要分析与说明,希望能够引起各方人员的关注与重视。
参考文献
[1] 张运河,林柏梁,梁栋,等.优化多式联运问题的一种广义最短路方法研究[J].铁道学报,2006,28(4):22-26.
[2] 张戎,刘志旗.集装箱多式联运中心信息平台框架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4(2):201-206.
[3] 刘杰,何世伟,宋瑞,等.基于运输方式备选集的多式联运动态路径优化研究[J].铁道学报,2011,33(10):1-6.
[4] 靳志宏,朴惠淑,杨华龙,等.集装箱多式联运系统装卸与运输一体化优化问题[J].系统工程,2005,23(11):1-6.
设备制造 篇4
关键词:设备制造,合同管理,风险
风险是企业对于内部和外部环境变化估计不足, 或者不能是应该变化, 导致企业无法控制该变化带来的预期结果, 最终使得企业原定目标无法实现。近些年, 国内的生产具有以销定产、产品设计制造周期长, 资源占用量大 (资金占有量、作业面积和设备等) , 资金周转周期较长、产品为单件、贸易进出口额较大等行业特点。装备制造业面临着生产成本上涨和远期交货合同收益汇率受损这种“两头敞口”风险, 迫切需要发展包括金融衍生产品在内的综合避险工具, 以琐定生产成本风险和收益汇率风险。
1 设备制造企业主要风险类型
1.1 技术风险
产品的技术文件主要包括图纸、安装使用说明书、外配套件的使用说明书、检验报告、验收大纲等。其风险之一存在于文件的完整、准确性上。如出口产品的翻译, 特别是小语种技术文件的翻译风险最大。产品无法在厂内组装试车形成的风险;产品主要功能、参数实现的风险;产品主要结构、机构的风险;尤其在结构细节上出现的几率较高。新产品或改动较大的产品容易发生数学模型和力学模型差错。不能把成套设备进口合同的合同范围仅限定在设备本身。因为买方花的合同价格是针对整个成套设备的, 不论在一个具体成套设备合同中是否涉及专利和/或专有技术许可, 实际上, 买方购买的成套设备都是有一定技术含量的, 具体表现在相关的设计、技术资料、技术服务和技术培训等方面, 这些都是买方付费获得的货物和服务的组成部分, 应全部在合同范围中明确为卖方的义务, 并与合同价格条款进行呼应的规定, 确保买方付费确实物有所值。
1.2 合同本身风险
1.2.1 在很多合同签订前, 由于对于国家政策导线没有预见性, 因
此对于国家宏观调控的措施没有准备, 导致了设备制造业的合同存在潜在的风险。比如国家对于节能减排政策的推出, 对于一些能源设备行业就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旧的排放标准制造的设备就面临着被淘汰的危险, 还有国家对于进出口退税方面的政策变化, 还有不同国家间贸易保护政策的推出等等均会对制造企业造成较大的影响, 如果企业对于这些不确定的宏观政策的变化没有预见性, 没有准备, 在合同中没有体现这一变化带来后果的处理方法, 就会使得企业受到较大的经济损失。
1.2.2 价格的风险
合同签订价格风险主要体现在对于外汇汇率、或者外汇贷款利率的变化和不确定性的影响带来的风险。合同的签订需要一段时间, 在这段时间差内国际市场的外汇汇率可能会发生波动, 再者由于设备制造企业从签订合同到生产设备和付款, 都存在着一个时间差, 这样外汇汇率对于合同价值就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在签订合同时, 务必将外汇汇率的变化考虑进来, 也就是说将外汇风险降低到最小。
1.2.3 合同执行中的风险
原材料、外采购外配套的价格随行就市。签订合同和交货期之间时间越长, 其价格变化的风险就越大。如产品存在着大量的外采购件, 则外采购件的质量、价格、交货期都会对合同产品形成风险。出现质量问题、价格变化、拖延交货期, 都直接影响合同的正常执行, 形成风险。外界环境形成某些风险通常属于不可抗力。执行合同过程中成本变化的风险问题。
1.2.4 合同产品交付验收的风险
合同产品在完成制造并交付用户后用户会对产品的各个方面的质量问题提出置颖, 并会拒绝支付一定数额的货款。尤其在国际贸易中发生的几率比较高。运输过程中采用运输工个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风险。一般由承运人向保险公司投保购买保险规避运输风险。设备安装是合同执行过程中容易出现比较大的风险的阶段。付款方式风险。付款方式的关键是合同不同阶段的预付款的额度和交货时的付款合同额度。
2 合同管理规避风险措施
2.1 风险的规避
设备制造业的特殊性质就决定了其商业风险的规避需要从多方面去分析和考虑;第一方面要重点从国家宏观调控入手, 对于国家的金融和货币政策要深入分析, 关注这两方面变化的倾向性, 对当前行业的市场形势要有准确的判断, 其次要关注国内外外汇市场汇率的变化, 要从企业自身出发, 细化到合同的每个条款, 对于关系到外汇变化的每个责任和义务都要明确。第二个方面主要是针对合同技术方面的风险规避, 要细致分析现有设备生产技术, 要有一个判断和认识, 要从生产技术方面提高技术手段, 避免落后技术带来的风险。第三个方面要从制造生产、运输等方面考虑风险的规避, 将产品生产各个环节要细化、加强质量检验, 提高运输的安全性, 避免运输环节导致设备的损伤, 配合设备使用单位对设备调试、安装, 完善合同条约中的每个细节, 保证企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避免不必要的风险损失。
2.2 合同签订前充分调查核实
对合同对方的主体资格、信用状况、生产的实际能力等内容进行充分调查, 确定对方有履约能力。在对外业务交往中, 履约能力是业务交往的基础和前提。目前, 多数企业在对履约能力调查中, 仅获得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等基础资料, 而对于对方的生产能力、产品质量、信用状况等了解甚少, 直至业务发生违约后, 方知企业的实际履约能力。
2.3 注重合同谈判, 增强合同谈判的专业能力, 确保公司利益
合同谈判中, 因为合同交易本身都是一样的, 只是谈判的组织模式不同, 要求不同。各种模式都有利弊, 所以, 一定要认清自己企业的组织模式, 了解自己企业的处境, 明确自己的定位, 分清权力的界限, 注重合同谈判的各个细节问题, 保证公司利益。建立了合同审核机制, 对于防范法律风险, 所以合同主体的合法真实是合同审查的重要项目之一, 是关系合同目的能否实现的前提之一。另外, 还要注意审核或确认负责签订合同的单位或个人是否已取得相应的合法授权, 以防止无权代理或超越代理权限订立合同的情形存在。
2.4 加强合同管理的规范化和信息化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自动生成带有水印的合同文本, 有效的防范了合同纂改的发生, 有必要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来防范合同篡改的风险。按照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对合同管理规范化的内在要求和依法治企的市场经济发展必然, 加快制订设备制造企业合同管理工作从组织机构、专业人员配置、标准合同文本、会签工作流程、合同分类编码规则、合同档案管理、合同信息传递与保密原则, 至规范化工作机制与效率的关系协调方法各环节的具体制度, 科学的制度是推进设备制造企业合同管理规范化的基础。
3 结束语
设备制造企业做好项目合同风险管理, 避免和预防合同方面的风险, 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们需要全方位的考虑, 深入合同细节, 对于合同的签订和管理具有前瞻性, 同时企业还应该做好风险应对的管理机制, 及时处理风险问题的出现, 确保企业经济效益的良性增长。
参考文献
[1]陈本寒.市场经济条件下合同管理模式之探讨[J].法学评论, 1997 (1) .[1]陈本寒.市场经济条件下合同管理模式之探讨[J].法学评论, 1997 (1) .
[2]姜虹.企业集成风险管理范式构建:理论分析与运行架构[J].中国工业经济, 2006 (6) .[2]姜虹.企业集成风险管理范式构建:理论分析与运行架构[J].中国工业经济, 2006 (6) .
[3]吴晓晖.论宏观调控决策的法律调整[D].上海:华东政法大学, 2010.[3]吴晓晖.论宏观调控决策的法律调整[D].上海:华东政法大学, 2010.
[4]杨乃定, 姜继娇, 蔡建峰.基于项目的企业集成风险管理模式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 2004 (2) .[4]杨乃定, 姜继娇, 蔡建峰.基于项目的企业集成风险管理模式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 2004 (2) .
[5]黎生南.浅议承包商在工程招投标过程中面临的风险[J].化学工程与装备, 2009 (6) .[5]黎生南.浅议承包商在工程招投标过程中面临的风险[J].化学工程与装备, 2009 (6) .
水利工程设备制造监理规定 篇5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水利工程设备制造的监督管理,提高设备质量和投资效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水利工程设备特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水利工程设备制造监理活动。设备制造监理是指设备的设计和制造全过程的监理。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水利工程设备是指水利工程基本建设项目和生产、科研等项目所需的设备。
第四条 水利工程设备制造监理是指依法成立的工程设备制造监理单位,受项目法人委托,按照监理合同的约定,对水利工程设备制造的质量、进度和投资等实施监督和管理。
第五条 水利工程的大中型设备,必须实行设备制造监理,小型设备应根据具体情况逐步实行设备制造监理。
第六条 水利工程设备制造监理的依据主要有:
一、国家和水利部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
二、国家、水利部和有关行业颁布的技术标准。
三、工程设备设计、制造、安装合同和设备制造监理合同。
四、经有关部门批准的建设项目设计文件。
第二章管理机构及职责
第七条 水利部是全国水利工程设备制造监理的主管部门。其办事机构设在水利部综合事业局。主要职责为:
一、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组织拟定水利工程设备制造监理的有关规定、管理办法。
二、指导和管理全国水利工程设备制造监理工作。
三、负责水利工程设备制造监理单位和监理人员的资格审批、发证、注册、动态管理等工作;组织设备制造监理人员的培训工作。
四、组织水利工程设备制造监理经验交流、总结工作;组织国际间有关技术交流。
第八条 水利部设立水利工程设备制造监理评审委员会,负责水利工程设备制造监理单位资格和监理人员资格的评审。
第三章监理单位和监理人员资格
第九条 水利工程设备制造监理单位分为甲级资格单位和乙级资格单位。监理人员分为总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监理员。
水利工程设备制造监理实行监理单位和监理人员资格证书制度。凡从事水利工程设备制造监理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第十条 申请水利工程设备制造监理单位资格和监理工程师资格,须按有关规定提交申请材料,由水利工程设备制造监理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提出合格名单报水利部批准。第十一条 水利工程设备制造监理单位应按资格证书规定的业务范围,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办理营业执照后,方可承接水利工程设备制造监理业务,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第十二条 水利工程设备制造监理单位应严格按照监理资格证书中所明确的级别、业务范围和有效期开展业务。
第十三条 个人在取得水利工程设备制造监理人员的相应资格,并在水利工程设备制造监理单位注册后,方可从事水利工程设备制造监理业务。
第十四条 水利工程设备制造监理单位在监理资格等级证书有效期内,可以提出变更等级或者业务范围的申请,并同时提交变更理由及相应材料。变更申请在发证二年后方可进行。
第四章责任、义务和权利
第十五条 设备制造监理单位和监理人员的责任和义务:
一、执行国家和水利部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水利工程设备的有关技术标准,坚持监理的科学性、公正性。
二、按监理合同约定的职责范围,组建现场监理机构,派出专业配套、符合资格要求的监理人员进驻现场,认真、负责地开展监理工作,完成监理任务,并承担相应的监理责任。
三、遵守监理工作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维护委托方和被监理方的合法权益;不得参与关系到监理单位利益或其他有利害关系的活动。
四、监理方应按照作业程序及时到位,对过程进行动态跟踪监理。对项目执行中重要过程、关键部件的质量进行见证、检查、审核等控制。
五、采取有效的手段,作好工程实施阶段各种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并保证现场记录、试验、检验以及质量检查等资料的关整性和准确性。应认真作好《监理日记》,及时向发包人提交监理工作月度报告及监理业务范围内的专题报告。
六、对委托方提供使用的设备、工具、资料文件等负责保管、使用。监理任务完成后,接委托方要求进行移交;不得泄漏委托方及被监理方的技术秘密。
七、如因监理方违约或自身的过失造成工程质量问题或发包人的直接经济损失,应按合同的规定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
八、接受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第十六条 设备制造监理单位和监理人员的权力:
一、不受法律与监理合同约定以外因素的干预,独立公正地开展监理工作。
二、按照监理合同从委托方获取有关资料和工作条件。
三、设计、制造、工艺文件的审核确认权。只有经过监理方确认的设计文件和图纸,才能作为施工的依据。
四、参与设备形成有关的各阶段的管理权,对执行中重要过程、关键部件的质量控制进行见证、检查、审核、并签字通过。
五、按照合同规定的金额范围权限,处置现场修改、变更的权力。
六、按照合同规定发布开工令、停工令、返工令和复工令,发布停工令和复工令应事先征得项目法人同意。
七、对使用的材料、产品质量有检验权、确认权和否决权。
八、制造款支付的审核和签认权,未经监理方的签字确认,项目法人不得支付任何制造款项。
九、协调各方在有关设备质量和工作进度安排方面的权力。
十、接监理合同约定获得设备制造监理费用。
第五章监理程序
第十七条 项目法人应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通过招标方式择优选定设备制造监理单位,并与中标的监理单位签定设备制造监理合同。
第十八条 在招标过程中,项目法人对设备制造监理单位的资格等级、业务范围和有效期等应予以审核。
第十九条 设备制造监理合同中主要内容应包括:监理范围、内容和标准;合同双方的职权和义务;监理费用的计取与支付;违约责任及其争端处理方式;合同生效、变更和终止;双方约定的其他事项等。
第二十条 项目法人应将委托的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及其主要组成人员名单、监理工作的范围与内容及所赋予的权限书面通知被监理方。被监理方应按与项目法人签定的设备制造合同约定及书面通知接受监理。
第二十一条 水利工程设备制造监理单位承担监理合同约定的监理责任,但不因此而减轻或免除被监理方应承担的责任。
第二十二条 水利工程设备制造监理单位应在实施监理活动前,依据合同约定的监理范围和内容,编制设备制造监理大纲和程序文件,并经项目法人确认后实施。
第二十三条 监理人员应熟悉工程设备有关的法规、规范、技术标准和有关设计文件等资料,了解被监理方质量保证措施,合理选择见证点。生产工艺和试验流程中关键设备的原材料检验、制造、无损检测等主要工艺及技术标准的执行情况应有详细记录。
第二十四条 水利工程设备制造监理单位应适时掌握各见证点的监理活动情况,按计划分阶段或定期向委托人提交监理报告。重大情况还应及时通报。监理单位接监理合同完成监理任务后,应按监理合同约定向委托方提交最终监理报告和合同约定提交的监理资料。
第六章罚 则
第二十五条 项目法人违反本规定,不实行工程设备制造监理的,工程项目的上级主管部门可给予有关责任人通报批评、警告等处罚,并令其立即改正。
第二十六条 被监理方违反本规定,干扰正常监理活动,危害工程设备质量或酿成工程设备质量事故的,项目主管部门可酌情处以警告、责令改正、罚款等处罚;造成经济损失的,应赔偿损失;构成犯罪的由有关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七条 水利工程设备制造监理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水利部主管部门分别给予警告、责令停业整顿、降级、吊销资格证书的处罚;构成犯罪的由有关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给项目法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按合同约定赔偿损失。受吊销资格证书处罚的工程设备制造监理单位,三年内不许重新申请监理资格。
一、隐瞒实际情况,弄虚作假骗取资格证书或未经批准擅自营业的。
二、超出批准的资格等级和业务范围从事监理活动的。
三、伪造、涂改、出租、转让、出卖监理单位资格证书的。
四、徇私舞弊、玩忽职守,造成重大质量或人身事故的。
五、违反合同约定泄漏委托方或被监理方经营或技术秘密,造成委托方或被监理方经济损失或其他严重后果的。
第二十八条 监理工程师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水利部主管部门可酌情处以警告、责令改正的处罚,情节严重的可给予吊销其监理工程师资格证书的处罚。受吊销资格证书处罚的人员,五年内不许重新申请监理工程师资格:
一、以不正当手段取得资格证书的。
二、未经注册,从事水利工程设备制造监理业务的。
三、从事非组织的个人监理活动的。
四、不遵守职业道德,违反本规定的。
第七章附 则
第二十九条 本规定由水利部负责解释。
设备制造 篇6
入选理由 作为中国汽车后市场的领导者,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校企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持续提升我国职业院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和汽车整形技术专业的水平,在培养有现代汽车服务理念的汽车维修专业人才方面有独到理解。
亮 点 2013年2月,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发文公布首批设立“奔腾ARS汽车实训中心”的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长春市机械工业学校、杭州交通技师学院等23所项目院校名单,并同时启动第二批院校推荐、遴选工作。根据协议,奔腾公司将和教育部共同与100所职业院校建立“奔腾ARS汽车实训中心”,项目定位更好地实施和推广校企合作项目,配合国家汽车车身修复的发展趋势,将国际领先的技术工艺引入教育领域,共同培养专业、优质的车身修复人才,真正将汽车车身修复专业推广到全国职业教育平台,从而促进整个行业的共同发展。协议内容包括课程、教材、师资培训、教学物资支援等。公司将为每所建立中心项目院校提供价值约22.68万元人民币的设备和资金支持;为项目院校免费培训2名核心教师,提供全面的教学模块培训课程,同时提供学生教材样本和教师上课教案蓝本;为项目院校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的推荐平台,组织项目院校进行学术交流和技能竞赛,为与国外同类院校交流建立沟通的桥梁;不定期与学校合作举办新技术培训,使学校教学内容与汽车维修行业的技术要求保持同步。
相关链接 奔腾汽车检测维修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是目前亚洲最大的汽车整形设备制造商,产销量居全球前三位。公司生产的车身整形设备、电子测量系统、举升机等系列检测维修设备获多项国家专利。奔腾系列车身整形设备已有7千余台在国内外各类修理厂使用,已被一汽大众、上海大众、广州本田、上海通用、东风日产等多家车厂作为指定设备供应商。
浅议光伏设备制造公司成本控制 篇7
关键词:光伏设备制造,成本控制,成本管理
一、公司成本基本情况
企业为满足顾客需要而生产一定种类、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支出的各种生产费用即为产品的生产成本, 它是企业在生产产品过程中实际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以及其他直接或间接的费用总和。
笔者通过对某光伏设备制造公司公司近几年生产成本数据进行研究分析, 光伏行业设备制造自2011年起受全球双反影响, 生产规模有所缩减, 故取09及10年数据为例, 以下为该公司09年、10年生产成本明细 (单位均为万元) : (见表1)
1、2009年的生产成本表中:
直接材料所占比重=17, 658.12/18, 560.18=95.14%
2、2010年的生产成本表中:
直接材料所占比重=28, 496.81/30, 207.51=94.34%
从以上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该公司产品生产成本构成中, 材料费用在生产成本中所占比例较高, 占到90%以上, 因此材料成本的降低对于公司成本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二、该公司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该公司在成本管理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成本管理意识较弱, 成本管理松弛, 预算约束弱化。
2.原材料的周转环节缺少必要管控。
(1) 原材料供应商选择, 评审标准比较宽松, 采购标准比较低, 以致采购一些高价低质的原材料。质量不好的材料应用到产品上, 不仅影响产品的质量, 造成大量的返工, 而且还影响了企业的信誉, 导致更大的损失。供应商询价、比价流于形式。
(2) 原材料的领用控制方面, 依据销售合同由技术部门依据产品要求进行设计, 在保证质量要求的情况下合理确定原材料的材质, 规格和数量。生产部门根据限额领料单领用原材料投入生产。对于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因质量损失, 丢失等, 没有经过严格的审批就给予批准领用。原材料失去控制, 增加了生产成本, 形成了成本管理中的漏洞。
(3) 在原材料库存控制方面, 受仓库管理水平的限制, 以及公司近年来新产品开发的不稳定, 零件型号改动频繁, 出现重复采购, 材料积压。
3.生产工人定额工时不合理, 尤其是出现新产品时, 定额工时不能及时核算更新。
三、成本控制的改进
成本控制主要是指对生产阶段产品成本的控制, 即使用一定的方法对生产过程中构成产品成本的一切耗费, 进行科学、严格的计算、限制和监督, 将各项实际耗费中预先确定在预算内、计划或标准的范围内, 并分析造成实际脱离计划或标准的原因, 积极采取对策, 以实现全面降低成本目标的一种会计管理行为或工作。
成本控制是企业增加利润的根本途径。无论在什么情况下, 降低成本都可以增加利润。在企业销售收入不变的情况下, 降低成本可以使利润增加;在企业销售收入增长的情况下, 降低成本可以使企业利润更快地增长;在企业销售收入下降的情况下, 降低成本可以有效地控制利润的下降。因此, 公司应该把成本控制作为日常管理来抓。当然,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 会遇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如:同行业的竞争、企业职工要求提高薪水、改善福利待遇等。企业要想在压力中寻求生存及发展, 降低成本是最重要的措施。降低成本可以降低保本点, 扩大安全边际, 增强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 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通过以上对公司情况的分析, 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 笔者进行了改进设计, 重点从直接人工、原材料等方面寻求控制光伏设备制造业成本的措施。
(一) 直接人工的控制
企业要对人工成本进行管理, 减少生产过程中活劳动投入的无效部分, 可以采取薪金与绩效挂钩的管理制度, 奖罚分明, 提高生产的积极性, 减少损失率, 降低人工成本。通过定期的培训、考核确保生产工人的技术成熟, 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次品率;或使产品寿命周期延长, 可提升企业产品的竞争力和打响产品品牌的知名度。
光伏设备制造业生产工人工资, 主要有金加工和装配工资构成, 金加工工序工人工资, 按日常统计工时作为计算依据, 装配工资按单台定额工资作为计算依据。定期梳理合理的劳动工时定额和产量定额工资, 对劳动定额进行考核和评估, 正确确定生产人员的编制, 杜绝按人设岗, 增加不必要的岗位, 提高劳动生产率。事前制定相关指标的标准值, 事中对生产过程进行记录分析, 事后进行调整和控制, 工时由生产车间主任记录, 车间统计进行复核, 要建全工时记录, 产量记录, 保证单位产品工时消耗减少, 单位时间的产量增加, 降低单位产品成本中的工时工资支出。从而达到合理配置劳动力, 充分发挥每位员工的最大潜能, 为公司创造更大的效益。
(二) 原材料费用的控制
光伏设备制造业生产成本中, 直接材料占九成以上, 笔者此处主要从采购过程、库存过程和生产过程对原材料进行成本的控制。
1、采购过程中原材料的控制
采购中的原材料控制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1) 首先, 要建立材料采购的相关规章和制度, 建立一套供应商评选制度。该制度包括供应商的产品质量、价格、信誉、供货速度、信用期等指标。在质量第一的前提下, 再确立价格最优的原则。及时了解市场行情, 进行询价、比价,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采购物美价廉的材料;建立入库材料验收制度, 对不合格材料拒绝入库, 减少原材料损失。选择价格较低、质量较好、交货及时、信用程度较高的厂家, 与之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以便能提供方便、周到、快捷的服务, 以满足公司运营的需要。建立供应商档案, 对物资采购来源渠道实行动态分析管理, 定期评审, 不符合要求的及时调整。
(2) 采购计划的编制, 按照公司产品生产的情况, 根据期间的原材料的实际用量, 考虑一定的变动情况, 编制原材料采购计划, 建立一套先计划、后采购, 再入库的流程, 杜绝盲目采购的现象。对于新产品, 建议技术部设计师, 尽量使用标准件, 以免发生改动, 形成材料积压浪费。
(3) 给供应商提参考意见。公司要将自已获得的市场信息告之供应商, 将公司在使用该材料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供应商, 以使供应商可以为该产品及时改进, 双方互利互惠。
2、库存过程中原材料的控制
建立健全材料的入库、仓储、会计结算和处理等业务规程, 各部门严格按照规程办事。对于购入的原材料, 要严格把好检验关, 所有材料都要报检, 质检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 检验合格的材料, 才能保证生产的产品在源头上就有质量保证。在对材料的管理方面, 要重点放在那些单位价格高, 使用量多的材料上, 这样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及时处理积压材料, 对企业来说也是一种成本的节约。
3、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的控制
企业应建立严格的检验程序, 对生产过程中发现有缺陷的产品必须返修, 及时分析原因, 并加以解决, 最大程度的减少返修带来的费用, 降低生产成本。此外, 企业要加强设备的管理和维护, 强化设备的现场管理和维护保养, 增强操作人员责任心, 提高设备管理人员的水平, 加强安全管理, 防止出现事故。
企业要制定各种消耗定额, 车间领用材料时, 仓库应严格按定额发料, 实行限额发料制度, 最大程度的降低材料消耗。
(1) 制订用量定额标准。定额是生产部门、设计部门、财务部门以及公司管理层多方面参与的结果, 材料消耗定额应通过具体制造公式加以确定。领用材料时应按定额标准严格执行, 并监督和完善补料、退料制度。
(2) 避免不良品流入。生产过程中, 车间主任要监督工人按图纸, 工艺要求进行操作, 防止报废根据生产批量, 合理下料, 避免浪费。按限额领料单领料, 对于超过限额的领料要执行审批制度, 并注明原因, 每月末成本核算会计可会同仓库主管对限额领料进行汇总, 分析查找原因, 提出改进措施。
(3) 关注残次品。强化每位生产工人的节约意识, 让控制材料成本成为每位员工的自觉行为。另外, 企业还要积极开展材料物资的综合利用和修旧利废活动, 提高材料的利用率, 降低单位产品的材料消耗量。
(三) 管理的控制
1、领导层高度重视、全员参与
光伏设备制造公司由于多数是面向订单生产, 管理层多重视经营订货, 重视生产任务的完成, 而对成本管理意识不强, 公司基层职员和车间生产者的成本意识淡薄, 很多公司认为成本控制只是财务部门的职责, 但财务部门不可能对各项成本项目的合理性做出准确的判断。其实, 成本的控制需要各部门之间的通力合作, 各部门都要站在全局的高度, 既满足生产的需要, 又要平衡成本与工艺要求的关系。公司又要从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入手, 让每个职工都参与到成本控制中来, 共同为降低成本出谋划策。
一切的生产活动是由人来操作的, 工人的责任心和工作能力的强弱, 认真负责的态度等“软因素”将会对日常生产成本控制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作为公司的领导要以身作则, 重视成本控制, 员工要养成节约的习惯, 要有主人翁的意识。让员工了解公司面临的困难, 让员工自觉的把成本控制落实到每天的工作中, 消除不必要的劳动和浪费。
2、设置成本控制专员, 明确其职责。
建立以责任成本中心, 进行事前分解、事中控制和事后考核的成本核算体系, 将责任指标细化分解到职能部门、生产班组直至个人, 做到权责分明, 有效地控制成本, 不断改善经营管理, 提高经济效益。
太阳能光伏设备制造业经历了2011以来国内光伏产能严重过剩, 市场过度依赖外需, 国内光伏企业陷入困境的局面。2013年以来, 国家先后出台多项支持政策, 扩大国内市场, 拉动内需, 引导国内光伏行走上持续健康发展道路。据太阳能光伏行业门户网站—太阳能光伏网, 2014年6月19日资讯, 贸易协会SEMI报告, 随着2014年第一季度订单出货比强劲反弹至1.24, 全球范围内光伏制造设备订单出现明确的复苏信号。 2015年4月7日资讯, 面对国际新兴市场的逐步开拓和国内市场的迅速启动, 一度饱受困扰的中国光伏产业开始回暖。2015年, 伴随国内市场不断扩大, 国家对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以及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的推进, 太阳能光伏的战略地位不断凸显, 未来光伏制造设备和关键辅料领域国内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
面对如此广阔的市场, 光伏设备制造公司要把握机遇, 切实做好管理, 控制成本, 提高光伏设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使公司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生存、发展和壮大。
参考文献
[1]邢文锁, 李撰兰.施工项目成本控制要点[J].山西建筑, 2011 (21)
[2]李文勇.降低成本出利润[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年1月第1版
[3]秦国华.战略成本管理在我国企业的应用[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0 (1)
设备制造 篇8
1 中国风电产业发展现状综述
1.1 风电发展保持良好势头, 新增装机量持续增长
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以来, 世界能源市场一度受到冲击, 能源投资者由于市场资金紧缩积极性下降, 但风电产业却一枝独秀, 保持良好增长势头。根据世界风能协会 (WWEA) 统计[1], 2009年全球风电装机共增长38 312MW, 增长率为42.1%。在区域分布上, 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市场 (占全球2009年风机装机量增长40.4%) 和以美国为代表的北美市场 (占28.4%) 取代欧洲 (占27.3%) 成为风电市场增长的火车头。
2009年, 我国百万、千万级风电基地建设进度加快, 风电市场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根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 (CWEA) 统计[2], 2009年我国实现新增风机装机容量为13803.2MW, 年新增装机量增长率为124.3%, 实现了新增装机量连续4年翻番, 再一次创造了中国风电奇迹。
1.2 市场逐渐成熟, 产业链逐步细分
我国风电市场在实现总量增长的同时, 产业趋于成熟, 风电产业链逐步细分。目前, 已初步形成上游风机制造原材料及部件生产, 中游关键部件加工、整机研发及生产, 下游风场投资开发及管理、设备维护及CDM交易等多个产业环节, 并且每个产业环节上都各自涌现出一批具有实力的企业。据风能专业委员会 (CWEA) 统计, 2009年新增装机容量超过500MW的风电开发商达7家, 分别为国电、大唐、华能、华电、中广核、京能及国华;而在风电设备制造商方面, 新增装机产量超过200MW的达12家。在产业链不断细分的过程中, 整机制造商积极推动纵向整合, 部分整机企业正逐渐由单一的设备生产商转变为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这一趋势将随着风电产业的成熟进一步加强。
1.3 风机制造呈现较高产业集中度, 国产设备成为主流
根据风能专业委员会 (CWEA) 统计, 在2009年全国新增13803.2MW风电装机容量中, 华锐新增装机3495MW, 金风新增装机2722MW, 东汽新增装机2036MW, 三家共占据59.8%新增装机市场, 呈现出很高的产业集中度[3]。同时, 国产风机已成主流, 市场占有率由2006年的41.20%, 2007年的55.9%和2008年的73.17%上升至2009年的86.9%。
2 中国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区位布局态势分析
2.1 行业领头整机企业呈现多点布局趋势
在我国风电市场前景较为乐观的大背景下, 整机制造企业争先扩大产能, 进行多点布局, 抢占区位优势。以装机量前七的整机企业来看, 七家企业共建成、在建或拟建39座工厂。其中华锐在8个省市建成、在建或拟建10座总装厂, 金风9座 (8省) , 东汽4座 (4省) , 区位多点布局的态势明显, 见表1。
2.2 整机制造企业布局呈地理集中态势
目前, 整机制造企业区位布局呈现出较高的地理集中度。任以2009年市场排名前七的整机企业为例, 39座工厂分别分布在16个省市自治区的25个地级市。内蒙古、江苏、天津和甘肃分别有3座以上总装厂, 为龙头整机企业产能较为集中的省份。其中包头、天津和酒泉更是各自集中了3家以上总装厂及多家风机配件生产企业, 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风电设备制造产业集聚。同时, 从地理区位上来看, 风电设备制造产业布局总体偏向内陆城市, 但沿海地区潜力明显增加。
2.3 龙头带配套, 整机带配件
主要零部件供应商跟随整机制造企业进行区位布局, 形成“龙头带配套, 整机带配件”的态势。其中叶片、塔筒、轮毂和机舱罩等不便于运输的超重、超长配件加工企业基本选择与整机制造企业同步布局[4]。与此同时, 一些关联性强的配件加工企业也存在随整机厂进行布局的势头, 比如铸件、发电机和电气控制系统等[5]。但由于此类配件较易运输, 所以生产厂商将按照更大的地理辐射范围进行布局。
3 中国风电企业布局影响因素分析
3.1 资源分布因素
风力资源的地理分布是影响风电设备制造商区位布局的最基本因素。这是由风能本质和风电设备运输成本高的特性决定的。风能作为一种无法运输的资源, 必须就地开发转化成可以输出的电能才能实现大规模利用。这不但影响着国家风电开发的总体规划, 而且还从根本上决定着风电开发企业和设备制造企业的产业布局趋势。风资源的多少将从根本上决定一个地区对风电设备制造企业投资的吸引力的大小。我国的风资源多分布在三北 (西北、华北和东北) 和东部沿海地区[6], 所以从长远来看, 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应进一步关注这些区域内风力资源储量及可开发量的探查, 结合国家风电场建设总体规划而进行合理产业布局[7]。
3.2 企业成本及市场和战略因素
风电设备制造企业的区位布局受到装备运输成本、产业特性和企业战略的综合影响。首先, 与其他传统能源产业不同的是, 风能本身并无成本, 设备的制造和运输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风电项目开发的总成本。所以整机企业需要以风电设备合理的供货半径 (通常认为为陆上800km) 为依据进行布局以降低成本, 增加价格优势。其次, 风电产业分为多个环节, 设备制造企业必须考虑产业链的上下游配套问题, 必须在应用现场进行监测和认证, 也必须考虑就近提供备品和服务, 所以设备制造企业在进行产能布局时, 须将生产基地尽量向终端市场靠近。最后, 设备制造企业的产能布局也是其企业战略的一部分。企业可以通过利用就近资源, 多点布局的方式增加将来在风电项目开发特许权招标中的优势。
3.3 国家风电场建设总体规划
我国现在主要风电设备制造企业产能的区位布局基本以国家风电厂建设总体规划为导向。根据我国现有风电场建设开发规划, 2020年前风电装机容量在可达到1亿kW。其中, 已经规划的七个千万级风电基地[8]分布在的6个省或自治区中。
3.4 地方政府政策能动性及干预因素
地方政府在风电开发项目立项阶段和制造企业投资落户上具有一定的政策能动性和干预能力。地方政府不但可以通过土地、财税政策吸引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安家落户, 而且地方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风电开发项目的申请、立项以及招标。这一现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个别企业的投资, 加速了我国风电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 但却可能忽视国家风电开发的总体规划以及企业战略考量。这一现象应提早受到重视, 以免造成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在合理供货半径内重复或过度建设, 增加不必要的成本。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 随着我国风电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将继续多点布局, 分散扩大产能的扩张战略。但值得注意的是, 无论是企业还是地方政府, 都应以客观规律为准绳, 以风资源的地理分布为依据, 以国家风电场开发整体规划为引导, 从长计议, 避免在同一区域内由于重复建设和过度开发形成恶性竞争的局面。同时, 随着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产业产能的不断集聚, 在不久的将来将涌现出一批具有实力的风电设备制造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的出现将促进风电产业链上各环节在同一地理区域内的整合, 进一步增强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产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WWEA.World Wind Energy Report2009[C].9th WorldWind Energy Conference&Exhibition Large-scale Inte-gration of Wind Power.Istanbul:2010-06-15-17.
[2]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 (CWEA) .2009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统计[J].中国风能, 2010 (1) :28-33.
[3]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 (CWEA) .2009年中国风电整机制造业市场格局及发展态势[J].中国风能, 2010 (1) :34-37.
[4]许勤.河南风电装备制造供应链发展现状及对策[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23 (5) :43-45.
[5]周晓明, 张玉赋.全球视野下江苏新能源产业发展研究报告[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0.
[6]廖顺宝, 刘凯, 李泽辉.中国风能资源空间分布的估算[J].地球信息科学, 2008, 10 (5) :551-556.
[7]叶莲松, 勒新彬.新型工业化与能源工业发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9.
设备制造 篇9
(1) 减少了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时间, 实质上是积压浪费了大量资金。
(2) 部分仪器设备带病工作, 造成提前报废。
(3) 由于维修没有保障, 造成设备利用率低。由于维修问题不能及时解决而影响到教学、科研工作的正常进行的间接损失, 就更难以估量了。
基于以上原因, 同时考虑到仪器设备的继续增加, 设立一个仪器设备维修主管部门, 培养一支维修队伍是非常重要的。该部门应具有三项功能:一是调查了解仪器设备维修情况, 掌握有关信息。二是对待修仪器设备及时组织维修。三是对无能力维修的仪器设备向主管部门汇报, 并联系维修网点, 及时修复。
设备维修主管部门成立以来, 对维修自身所需要的仪器设备和工具, 主要以挖潜为主, 尽量利用实验室原有的设备, 有时是边修边用, 基本上没有投资, 充分挖掘内在潜力, 做到人尽其才, 物尽其用。多年以来, 维修主管部门即为学校节约了维修经费, 又解决了仪器设备维修难的问题;提高了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 为教学、科研赢得了时间, 保证了实验教学的正常进行。
设备维修主管部门成立以来, 虽然取得了不少的成绩, 但还有许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急需解决的问题是:
(1) 增加维修人员的数量。目前, 专职维修人员仅仅两人, 远不能满足维修要求, 因此应有计划地逐步增加专职维修人员。
(2) 提高维修人员的业务素质。维修文员不同于一般设备的使用人员, 他们不仅要有较高的理论知识, 还必须具有较高的实践技能和维修经验, 只有具有了以上能力, 才能在维修工作中做到诊断故障准确, 排除故障及时, 否则将不能胜任维修工作。
(3) 拓宽仪器设备维修种类, 扩大维修范围。目前我们的维修仅限于电子类、机械类, 随着学校的发展, 仪器设备数量增多, 种类齐全, 技术、精度越来越高, 仪器设备维修工作要不断拓宽工作范围, 以满足不同需求。
高等院校教学用仪器设备在高校固定资产中所占比例较大, 随着教育科学事业的不断深入和发展, 各高校的仪器设备还在不断地增加, 其数量多、品种杂、精度高等特点, 使我们必须把仪器设备的维修和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要求管理工作者从仪器设备的维修工作整体出发, 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 进而组织力量, 采取措施, 以达到用最少的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取得最佳效果。
设备制造 篇10
本项目在生产工艺选型过程中, 要充分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 先进性—提高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1.2实用性—与项目产品方案相适应, 达到发挥其资源优势、降低原材料和能耗、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
1.3可靠性—采用先进和成熟的技术, 在保证产品质量和成本合理的前提下, 对生产设备进行全球采购;
1.4经济性—各工艺技术方案要体现投资小、成本低、利润高的效果;
1.5适应性—根据市场要求, 灵活生产多种产品, 不断扩大产品规格, 型号和种类;
1.6安全性—技术方案的选择, 要为生产工人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及安全的防护措施;
1.7环保性—使用无污染或尽量减少污染的工艺。
二、工艺设计方案比较
目前PC预制构件生产工艺形式为固定模位及循环流水传送形式。两种工艺形式对设备、人员等方面的要求各有不同:
2.1 固定模位工艺
(1) 工艺特点、优点:
1) 工艺通用性强, 适合多种不同的混凝土构件生产;
2) 不受作业时间限制, 适合工序复杂、工序作业时间长的混凝土构件生产;
3) 工艺设备简单, 投资小;
(2) 工艺特点、缺点:
1) 构件分散养护, 保温设施简单, 能耗高;
2) 台座分散布置占地面积大;
3) 机械化程度低, 用人比较多, 劳动效率低;
4) 由于作业分散, 作业环境整洁不好保证。
5) 生产成本高
2.2循环流水生产线工艺
(1) 工艺特点、优点:
1) 可以实现集中养护, 节约能源, 降低能耗;
2) 机械化程度高, 可实现程序控制;
3) 工序衔接紧凑, 用人较少, 可提高生产效率;
4) 可以实现专业化作业, 提高劳动效率;
5) 产品生产成本低。
(2) 工艺特点缺点:
1) 受工序作业时间限制, 需要在限定时间内完成工序作业内容;
2) 一次性投资大。
2.3两种工艺方案的对比分析
通过两种生产工艺的对比可知, 循环流水线生产工艺可以集中蒸氧, 节能降耗, 工序设计紧凑, 工艺布局科学合理安全性强, 生产效率高、劳动生产率高, 机械化程度高, 可以根据市场对不同构件的需求比例, 灵活安排生产;符合工艺选型原则。
2.4生产线选型的通用性说明
循环流水线可生产的产品种类由两个因素决定, 一是钢底模的尺寸规格 (9000mm×4000mm) , 二是蒸养窑的层高限制 (层间空隙450mm) , 由以上两个因素可以确定产品的种类为长、宽、高不大于9000mm×4000mm×450mm的板类及梁、柱构件。
根据主要产品的说明, 此循环流水线适用于所有现有及待开发的板类构件。比如, 未来市场潜力比较大的公用建筑装饰外挂板, 一般宽度不超过6米, 本生产线完全适用。
三、设备简介
生产线按照平台清理、画线、装边模、喷油、摆渡、布料、振捣、表面整平、养护、磨平、养护、脱模的生产工序, 采用自动为主。手动为辅的控制方式进行操作。采用自动化、智能化、机械化、标准化等技术综合集成, 来实现建筑工业化PC部品的自动化生产。
以单线为例生产线的产能、占地面积及必要条件 ( 见表2) 。
以双线为例生产线的产能、占地面积及必要条件 ( 见表3) 。
配套设备:
1、加热设备:蒸气锅炉。
2、混凝士搅拌站。
四、设备工艺流程
设备制造 篇11
禾益过滤器厂始终以尽善尽美的品质、售前售后服务致力于市场的开拓。禾益产品销量逐年提升,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公司充分贯彻“以质量服务求生存、以价格品牌求市场”的经营方针,产品相继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山东、广西、四川、海南、重庆、湖北、广东、湖南、河南、河北、山西、陕西、云南、马来西亚、墨西哥、新加坡、澳大利亚、印度、加拿大、日本、美国、德国、俄罗斯……等等拥有自己的客户群体。
公司不仅重视销售市场的拓展,更重视企业员工素质的提高,以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作为企业资本。公司特聘高级研发工程师、高级技术人才致力于产品的研发制造,重视企业员工的培训和教育,崇扬“创造、挑战”的企业精神,造就了一批朝气蓬勃、敬业创新的优秀制造团队。
设备制造 篇12
一、石油化工设备制造材料质量问题的现状
(1) 、相关材料的订货技术未按相关标准执行
在实际的工作中, 常常会出现相关材料的订货技术未按相关标准执行的状况。例如在进行空压站设备的安装过程中, 相关的文件要求对设备需要的奥氏体不锈钢管的配件必须进行晶间腐蚀的相关实验, 但是往往知道检查时, 工作人员在彻查设备资料时才可能发现, 有管件制造厂提供的相关配件中并没有关于晶间腐蚀实验的相关配件。这样的情况就是因为设备制造厂对设计所要求的技术重点不了解, 在管理人员也没有掌握相关工作人员的订货技巧时, 也不能像供货商提出重点的技术要求, 从而导致严重的后果。
(2) 、相关管理人员忽视对材料质量证明书的审核工作
相关的设备制造厂不重视材料证明书的审核, 是当前客观存在的一种现实问题。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 一方面是负责检查的工作人员对材料的相关规定、标准不够熟悉, 在检查过程中也不认真进行核查工作, 将检查工作流于一种表现形式。另一方面, 相关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无论何时, 都要明确证明相关产品的质量的是产品保证书, 这也是产品质量达到相关标准和使用要求的有力证明。
在大多数情况下, 材料质量证明书存在问题的相关材料, 在实物中也存在着很大的缺陷问题。
(3) 、对焊接材料的选择与使用方面的不够规范
在实际的施工作业中, 焊接材料的选择和使用都是非常重要的。焊接材料选择的不合理, 在一定程度上是导致使用的焊缝熔敷金属化学成分不合格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 一些钢材设备进行连接时, 大多数都是通过应用焊接的技术来完成的。所以, 焊接的质量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设备的安全问题。对焊接的质量控制管理工作, 成为石油化工设备制造的重点问题, 同时也成为石油化工设备制造质量的一个关键环节。因此, 加强焊接技术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需要相关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从相关管理制度、工作程序的方面进行不断的改进与完善。
二、石油化工设备制造材料的质量控制问题
通过结合实际的理论研究, 我们不难发现石油化工设备的制造材料质量的控制问题, 主要表现在设计环节的失误、材料采购技术要求不达标、材料入库检查力度不够、施工现场管理缺少制度化的内容、材料质量控制缺少具体措施的工作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 石油化工设备制造的工程的大型化与工程材料的管理工作日益复杂, 进一步加强对石油化工设备制造材料的质量控制问题已经变成一个突出的发展问题。在实际工作中, 相关管理部门必须切实落实规范化的管理模式, 实施实体的检查测试, 尽量避免设备材料的质量出现问题。石油化工设备制造材料因材质种类多, 规格品种多的原因, 致使石油化工设备制造材料质量的控制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在实际中, 相关工作人员还要注意对一些重要的材料进行可追溯性的计划工作。做好石油化工设备制造材料质量控制的相关工作, 有必要从相关材料的设计、采购、检验、发放以及使用的环节, 完善专门的管理制度, 在实际施工中保证设备材料质量的选择、采购技术与采购顺序符合相关的规定。最大限度的避免质量不合格的生产材料进入生产施工的环节, 尽量减少因为设备材料质量的问题, 影响设备的质量安全。
三、石油化工设备制造材料的质量控制措施
(1) 、关于设计环节的控制料材质量的措施
石油化工设备的使用单位, 最好优先考虑选择资质优良的设计单位来进行相关的设计工作。另外, 在利用设计图纸进行技术交底时, 要想办法让用户理解设计者的设计意图是什么。相关工作人员, 必须对设计的图纸和技术要点进行行之有效的分析工作, 尤其是对设备安全性能问题的考虑。与此同时, 必须结合实际工作中的工艺操作条件, 对辅件进行必要的重点审查工作, 检测其对石油化工设备制造的使用情况。
(2) 、关于石油化工设备制造材料选用措施
石油化工设备制造工程中, 材料的选用是一个关节的工作环节。在进行石油化工设备制造材料的选择时, 要根据工作环境及其各种性能的要求, 充分考虑后作出选择, 合理选定材料的材质。此外, 我们在要求石油化工设备制造材料质量达标的前提下, 也要适当的考虑设备材料质量标准以成本之间的关系。尽量使材料的选择在达到相关规定的标准时, 也符合经济价格最优的条件。管理人员对其相关的参考标准, 应做好事前的了解工作, 尽量避免出现理解失误或者理解方向错误而使设备的制造材料选择不合理, 影响设备的使用功能。另外, 相关的设计部门也需要定期进行质量的检测和评判工作, 防止一些设备因制造材料选择不当而失去利用的价值, 减少其设备质量问题给社会公众造成的经济损失。
(3) 、加强石油化工设备制造材料采购的管理措施
石油化工设备制造单位的质量管理部门应进行全面的监控质量工作, 采用不同的检测方式, 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采购部门的采购计划以及采购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检查。在检查的过程中, 对于重点部分的检查可以采用特殊的检查方法, 检查材料质量的相关标准是否在实际的执行中发挥了相应的作用, 以及订货技术的要求是否得到切实的落实工作。
(4) 做好焊接材料的质量控制管理
石油化工设备的相关制造厂也应顺应经济的发展形势, 逐步的完善焊接材料质量的相关管理制度, 确保相关材料的使用符合一定的规范。在处理焊接材料的入库、保管以及出库等工作时, 减少因设备制造材料的质量问题引起的安全隐患问题。在实际工作中, 焊接工作人员要时刻结合设计图纸以及国家规定的相关规范, 制定切实可行的焊接技术方案。在实施焊接的过程中, 注意所进行的工艺要符合规范的要求以及设备质量的有效需求, 而且必须进行相关的技术交底工作, 包括对焊接材料的特性、焊接工艺以及热处理的相关工艺的探讨工作。
总结:
石油化工设备制造材料的质量管理内容, 也涉及相关设备的质量制作过程的各个环节。制造所有材料的质量控制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化工设备材料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之一。石油化工设备材料选择的失误不仅会造成经济上的巨大浪费, 也会在和大程度上影响设备作用的发挥。因此, 在石油化工设备的制造系统中, 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来保证设备材料质量是很好的措施, 只有这样, 才能稳步提高设备的质量水平以及充分满足石油化工设备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李沧.压力管道安装监督检验中的材料控制[J].石油化工设备, 2006 (6) .
[2]郭晶.焊接材料标准化若干问题探讨[J].石油化工设备, 2008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