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

2024-08-12

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精选12篇)

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 篇1

一、引言

一国产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的大小直接关系到一国国计民生。在经济全球化持续深化的今天,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大小反映了一国在国际贸易竞争中创造收入的能力。同时, 产业间通常具有一定的关联, 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 对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辐射及带动作用, 进而能够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研究表明, 中国各工业行业中, 电子和通讯设备制造业对其他产业的影响系数最大, 高达1.278。十二五期间, 电子和通讯设备制造业被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因此, 对于电子和通讯设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于以上原因, 不少学者对中国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研究。吴灼亮、穆荣平 (2005) 利用比较优势变化指数、资源转化能力变化指数、技术能力变化指数、市场化能力变化指数对中国电子和通讯设备制造业的竞争情况进行了分析;张诗高 (2004) 使用产业加工增值率分析了1995-2002年间中国电子和通讯设备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发现中国该产业加工增值率不断提升, 出口结构不断优化;本文比较了中国同部分国家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对中国电子和通讯设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及存在的进行分析。

二、电子和通讯设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一) 贸易竞争指数

反映一国产业竞争力的指标有多种, 本文选取贸易竞争指数、出口价格指数和新产品出口比例三种指标来反映中国电子和通讯设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情况。其中, 贸易竞争指数计算公式为:

其中, TC表示一国i产业的贸易竞争指数, Ir代表该产业的出口总额, Er代表该产业的进口总额。如果TC大于零, 说明该产业生产力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且越接近于1则产业的竞争力越强;如果TC小于零, 说明该产业生产力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且越接近于-1产业竞争力越弱。本文比较了1992年到2014年间, 中国同日本、印度、韩国电子和通讯设备制造业的贸易竞争指数。数据显示, 中国的贸易竞争指数同这些国家相比处于较高水平, 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反映了中国在该产业上具有较高竞争力和发展势头。但贸易竞争指数仅是从“量”的角度衡量一国产业竞争力, 它不能反映“质”的方面。本文将从出口价格指数和新产品出口比例两个方面来衡量中国该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由于中国电子和通讯设备制造业中外资企业及外商投资企业咱有相当大的比重, 计算中国本土企业贸易竞争指数时有必要将出口中外资创造的部分剔除, 即在计算贸易竞争指数时用 (Er-a*b*Er) 代替Er, 其中a、b分别代表总出口额中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额所占比例和外商投资企业中外资资本占总资本的比例。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 本文将a、b的值分别设定为0.85和0.72。TZ曲线表示剔除外资出口部分后的中国贸易竞争指数, 剔除后贸易竞争指数明显下降, 这反映中国电子和通讯设备制造业对外资依赖严重, 中国本土企业的生产能力相对较弱。 (图一)

(二) 出口价格指数

出口价格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出口价格指数= (出口额/出口数量) / (进口额/进口数量)

出口价格指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国产品出口的附加值和技术水平, 该指数越大, 说明该产业的附加值和技术水平越高。表一比较了中国同部分国家电子和通讯设备制造业下面的5个细分产业 (国际SITC Rev3下的752、761、762、763、764) 的出口价格指数。比较发现, 中国电子和通讯设备制造业的出口价格指数整体有了较大提高, 但同美国等高技术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甚至同印度相比也没有明显的优势。这反映中国在该产业上的技术水平还比较低, 出口产品总体比较低端。 (表1)

(三) 新产品出口比例

新产品出口比例为某产业新产品出口额占该产业全部产品出口额的比例。新产品作为技术创新在生产中的应用, 具有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新产品出口比例可以衡量某一产业在国际产业价值链中处于低端还是高端水平。本文统计了1995到2013年间, 中国电子和通讯设备制造业出口产品中的新产品所占比例, 发现中国该产业新产品出口比例显著增加, 反映了该产业的出口产品中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比例越来越高。但从图二中可以看出, 新产品出口中内资企业所占比例一直偏低, 这说明中国本土企业的技术和创新水平偏低。 (图二) (图三)

以上分析表明, 近20年来中国电子和通讯设备制造业的出口规模显著增加, 产品出口价格指数和新产品出口总体呈上升趋势。中国该产业的贸易竞争力无论从规模还是质量上衡量均有较大增加, 但产品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同高技术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对外资及外来技术有较强依赖, 本土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较差。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发现, 近年来中国电子和通讯设备制造业发展迅速, 但依然存在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第一, 虽然中国该产业的整体规模不断扩大, 但没有形成具有很强规模优势的大型企业, 产业整体比较零散。第二, 对外资及外来技术依赖严重, 本土企业的技术水平相对低下。第三, 出口产品中, 多以低价格、低附加值产品为主。另外, 通常认为, 产业集中度对一国产业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般集中度越高, 竞争力较强。然而有关研究表明, 中国电子和通讯设备制造业的产业规模比较混乱, 没有形成有效的产业结构, 产业总体上没能充分形成或发挥规模优势的作用。根据本文以上部分的分析结果, 针对上述问题, 本文给出以下几点发展中国电子和通讯设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建议:

(一)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鼓励企业发明创新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中国电子和通讯设备制造业对外资及外来技术具有较大的依赖, 本土企业的技术水平相对落后。针对这一问题, 政府应采取措施鼓励企业发明创新, 如对企业的发明创新予以补助或税收优惠等。政府还应当优化企业的科研创新环境, 加快促进“产”、“学”、“研”一体化,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众所周知, 我国科技水平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 这大大降低了企业的创新激情;促进“产”、“学”、“研”一体化, 可以加快研究成果转化为新产品的速度, 同时新产品的收益又可以为机构研发提供动力, 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同时, 企业本身也应重视发明创新, 加大对发明创新的投入力度。

(二) 优化外资利用

对于缺乏技术或资金不足的企业, 引进外资及技术确实是其选择之一, 然而对外资的过度依赖有可能导致自主研发的积极性降低, 从而使中国本土企业的技术层次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另外, 一些外资企业只是想要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 其对中国的技术扩散作用可能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明显。因此, 在利用外资的同时, 必须要强化自主创新意识, 要加强对外来技术的消化吸收。在引进外资时, 应重点引进对中国技术提升有帮助的企业。

(三) 优化产业结构, 发挥规模效益

对于产业结构的发展, 政府应积极发挥其管理者的作用。采取措施规范市场体系,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优胜劣汰的作用, 积极引导企业兼并融合, 对落后企业应予以淘汰, 有实力和前景的企业予以扶持, 使产业集中度提高到适度水平, 优化产业结构。

参考文献

[1]臧旭恒等.产业经济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2年6月

[2]李茜.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分析[J].科技展望, 2014 (19)

[3].吴灼亮, 穆荣平.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业竞争力态势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5 (3) 吕金, 《中国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2008年12月

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 篇2

一、行业概况

从税务登记情况来看,目前在我局现有15户企业从事电子设备制造,以加工零配件和组装成套设备为主。该行业在近年来销售收入稳定,企业的财务核算制度比较健全,销售对象基本上都是财务制度健全的一般纳税人,都需要开具专用发票;有正常的进货渠道,进项票据比较合法真实。

二、工艺简介

原材料---半成品----电镀---交化

三、行业特点

(1)电子设备制造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功能要求变化大,价格、技术竞争较为激烈。

(2)产品周期长。因此资金回笼较慢,应收账款金额较大。(3)绝大部分生产是就来件组装,因此在税收管理上存在一定困难。

四、行业税收规律

电子设备制造行业特点的影响,生产企业在履行纳税义务时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1)由于利润空间小,为谋求利益最大化,一些企业不惜以做假帐、少记收入等违法手段来侵蚀国家税收。

(2)企业对发出产品的核算不及时,延后计算销售收入,造成税款后移。由于企业资金周转周期长,资金回笼率低,多数企业采取发出产品长期挂产成品帐或不计入当期收入,由于货物未全部发清,而购货方也不及时索要发票,企业就不及时结转销售并核算相应的税金。

(3)部分企业为逃避税务机关的监控,有意不取得或少取得外购原材料发票,降低帐面外购原材料数量,人为控制产量和收入。有的企业到税务机关代开外购原材料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在地税部门开具运输发票入帐,既虚列了进项抵扣,又虚增了生产成本。

五、评估思路

为加强税源监控,有效提高税收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根据上级局有关纳税评估办法,并结合我局的评估实践和我区电子设备制造行业的特点、经营现状,建立具体的行业评估模型,以指导该行业的纳税评估。重点在收入、成本、费用、利润等方面结合行业特点,根据相关性、配比性、确定性原理,以及企业盈利水平应与企业毛利率、增值税税负率成正比例关系。建立合理切合实际的纳税评估模型及评估方法。

一、评估方法

(一)、案头分析及主要评估指标参数

1、信息采集:评估人员在实施纳税评估前要熟悉评估对象的基本经营状况,应收集整理如下数据资料:

(1)、纳税人申报纳税资料及其附列资料、财务会计报表;

(2)、从纳税人申报资料中归集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凭证所反映的外购货物的数量和金额及其销售、库存和资金流情况;

(3)、“四小票”抵扣清单,并进行分类汇总和分析;(4)、上级税务机关及我局发布的行业税负、预警下限等信息;

(5)、计提折旧、相关准备金和发放职工工资等信息;

(6)、其他经营状况,如营业外收入、包装物销售等等;

2、案头审核分析

在相关信息采集后,根据企业所得税申报表,企业财务报表及增值税有关资料计算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

(1)计算相关评估指标:

①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2247574.66—1969005.4)/1969005.40=14.15%

②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1829111.28-1634411.19)÷

1634411.19×100%=11.91% ③主营业务利润变动率=[(评估期主营业务利润额

412654.05—基期主营业务利润额330606.16)/基期主营业务利润330606.16] ×100%=24.82% ④主营业务费用变动率=[(评估期营业费用150000.65+管理费用244667.88+财务费用661.31)—(基期营业费用93632.87 +管理费用218525.19+财务费用-1821.98)]/(基期营业费用93632.87+管理费用218525.19+财务费用-1821.98)×100%=27.39%

所有企业按以上①—④项指标分别排名,变动率越高,异常程度越高。⑤所得税贡献率=评估期应纳所得税额5330.18/评估期销售(营业)收入2247574.66×100%=0.24% 该指标值与行业平均所得税贡献率相比较,偏离度越高,疑问越大。

⑥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与主营业务利润变动率的配比分析(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主营业务利润变动率)=57.01% ⑦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与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配比分析(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1.18 ⑧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与主营业务费用变动率配比分析(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主营业务费用变动率)=51.66% ⑨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与主营业务利润变动率配比分析(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主营业务利润变动率)=47.99% 以上⑥—⑨项指标正常值为1,偏离度越高,疑问越大。(2)主营业务利润变动率与增值税配比评估模型与评估方法 ①正常情况下,主营业务利润率和增值税税负率是同步变动的,随着增值税税负率的增长,主营业务利润会增加,反之亦然,主营业务利润与增值税税负变动率的比值应大于1。若比值小于1,则企业存在隐瞒利润的可能。②费用评估模型及评估方法

A、根据主营业务费用变动率的大小异常程度,对营业(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进行评估分析。B、营业(销售)费用:主要审查广告费、运输装卸费、保险费、销售佣金及销售部门的差旅费等。看是否超标列支,支付凭证是否真实、合法。

C、管理费用:一是审查其明细设置是否符合规定的核算内容与范围;二是对发生额大的项目着重审查;三是对列支标准、条件进行审查;四是对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查。

D、财务费用:一是审查向非金融机构借款利息支出是否高于金融机构同期同类利率;二是审查借款是否属于资本性支出,而利息未进行资本化。对未指定用途借款,借款利息按经营性活动与资本性支出占用资金比例,计算资本化的利息支出。

2、对指标异常企业进行约谈举证或实地调查。(1)、约谈举证

对指标异常企业和有关项目,通过与约谈对象的直接交流,了解印证纳税人的相关情况,以确认其是否正常经营。一是通过与法人代表约谈,了解企业的整体状况;二是通过与出资人约谈,了解出资人与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关系;三是通过与企业财务人员约谈了解企业资金、销售、会计核算、纳税申报、实际缴税等情况;四是通过与企业销售、采购、运输、保管等相关业务人员约谈,了解企业的购销业务和库存商品的真实度。

(2)、实地查验

实地查验是印证评估疑点和约谈内容的重要过程。查验内容包含: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企业经营场所的所有权和租赁证明、原材料和商品的出入库单据、运费凭据、水电等费用凭据、法人代表和主要管理人员的身份证明、财务人员的资格证明、银行存款证明、验资报告、购销合同原件、资金往来帐和库存商品帐等等。

3、出具纳税评估工作报告,并上报进行评估审理。

4、作出评估结论,纳税人自查补报或移送稽查、日常检查的处理。

5、按要求将评估资料归档。

简析设备制造及故障分析流程 篇3

关键词:制造;故障分析;功能

一部整机的设计生产都是为了满足一定的使用功能要求,同时满足安全性的要求,并且满足一定的经济性,同时兼顾外观及人体工学要求。其中使用功能的要求首先要得到满足,这是设计过程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它三个方面就不重要,某些情况下,安全性或者经济性可能也变成重点考虑的问题。

综合诸多方面设计要求的基础上,就要进行整机设备的设计,图1给出了设备制造流程。设计过程中涉及到零部件的材料选择、结构设计等问题。材料选择是否得当,影响到使用性能是否能够得到满足,是否容易早期失效;也影响到安全性、经济性、外观等方面。结构设计是否合理、可靠直接影响到使用功能能否得到满足、可靠性及安全性、经济性等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综合考量对于设计出一部使用功能足够、安全性高、经济性良好、兼顾外观要求的机器是有利的。

下个环节是零部件的毛坯选择及成型方案选择问题。由于设备类别的复杂性,零部件的材料选择及毛坯成型方案也较为复杂。一般而言,金属材料所占份额仍较大,毛坯选择经常在铸件、锻件、焊接件、型材之间进行。毛坯方案的选择要综合考虑力学性能要求、工艺性能、经济性及现场条件等问题。需要指出的是,即使材料选择得当,毛坯方案不合理,也会导致使用功能不足的现象发生;某些情况下毛坯方案不合理也可能导致经济性欠佳。所以,合理的毛坯选择同样需要综合考虑很多因素。加工制造是毛坯成型的下一个环节,通常涉及到传统机械加工、热处理等基本环节,某些零件可能采用特种加工方案。这些环节主要满足形状、精度、粗糙度等方面的要求,同时满足强度、刚度、硬度、韧性等方面的要求。

对所设计的零件、部件制造完毕后,接下来的工作是装配。装配过程需要满足的内容一般包括:清洗、润滑、密封、公差、涂装等方面的要求,在装配过程中如果这些环节没有做好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比如:铁屑装配到机器中会引起急剧磨损,公差要求没有达到会导致配合不良,装配过程中产生过大的应力等。

当一台整机投入使用后,就进入到服役阶段。在服役阶段中涉及到工作条件是否在可控范围内,以及对机器的保养是否定期、合理等,这些方面都对机器的正常使用起到关键的作用。超出设计要求、较为苛刻的服役条件、不合理规范的使用及保养都是机器早期失效的重要原因。

如果能够正确使用及合理的保养,机器就可以达到设计寿命,但在生产中,经常会遇到机器失效的情况,有些情况下很容易找到原因并加以解决,但是某些时候早期失效可能就需要经过较为系统的故障分析才能解决问题,系统的故障分析应该如图1所示,从设计、毛坯成型、加工制造、装配、服役等方面分别进行考察,从而找出问题所在,机器早期失效的原因可能涉及如上环节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找到问题所在,然后对症下药,从而找到合理的解决办法。

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 篇4

数据包络分析 (DEA) 是非参数度量方法中的典型代表, 通过构建效率前沿面来衡量生产决策单位的相对有效性。假定要研究的问题是:设共有I家企业 (或更一般的称为决策单元、样本) , 每家企业有N种投入x= (x1, x2, ……, xN) ’和M种产出y= (y1, y2, ……, ym) ’, 要度量这I家企业各自的技术效率。随着DEA的不断发展, 它有多种不同模型, 下面仅讨论最为常用的模型:B C C模型, 即规模报酬可变下的模型:该模型的完整形式如下:

在BCC模型中考虑了规模效率, 它实质是将技术效率TECRS分解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规模效率 (SE) , 另一部分是剔除规模效率以后的纯技术效率 (TEVRS) , 并有如下关系:TECRS=TEVRS·SE, 当且仅当纯技术效率值TEVRS和规模效率SE都有效时, TECRS才有效。

二、效率测算

当采用规模报酬可变 (VRS) 假设时, 各地区效率的描述统计如下: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 在V R S假设下, 总技术效率的平均值为0.387, 纯技术效率平均值为0.555, 而规模效率平均值为0.729, 整体而言, 纯技术效率对总技术效率的影响更大。总技术效率为38.7%, 平均来讲还有61.3%的改进余地, 说明提高该行业效率的任务非常繁重, 可从增加Y值、提高资产利用率, 从而减少K、裁减多余人员从而减少L等方面入手。天津、内蒙古的总技术效率为1, 北京, 山东, 广西等地区的效率相对较高, 接近1。天津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对外开放城市, 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内蒙古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快, 于“十五”以来增速在30%以上,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在内蒙古高技术产业总产量中比重超过5 0%, 对内蒙古高技术产业发展速度有较大的影响。山西, 黑龙江, 甘肃等地区较为落后。

广东, 山东, 海南的纯技术效率达到了1 0 0%, 规模报酬可变。上海的规模效率为1 0 0%, 北京和广西的规模效率也位居前列。在纯技术效率方面:山西, 陕西, 甘肃为后三名, 而广东, 云南, 新疆为规模效率后三名。

三、回归分析

以上分析仅限于对产业的内部因素的分析, 而一个产业的发展受到相关产业发展程度、政府的政策、各项基础设施和本地的科技竞争力等外部环境的制约。因此在对产业发展的内部因素进行分析的同时对其外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就显得格外重要。为此首先假定我国各省市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各年生产效率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各相关产业的发展状况;地区开放程度;环境污染情况;科技竞争能力和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其中各指标的具体数据引用肖红叶主编的2 0 0 5中国区域竞争力发展报告》中对我国各省的综合评分。运用EVIWS可得到如下的回归方程:

括号中的数据为t值, 其中*表示在0.05水平下通过检验。

回归方程中的F值、R2值和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t值显示了回归方程的显著性和拟合优度检验均明显。说明, 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生产效率主要受到开放程度, 科技竞争, 产业竞争, 基础设施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其中, 开放程度对效率的影响最大。因此, 加大对外开放程度可以提高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效率。

四、结论

本文使用数据包络分析 (D E A) 建立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规模报酬不变和规模报酬可变模型, 得到:天津, 内蒙古的效率达到1 0 0%, 北京, 山东, 广西等地区的效率相对较高, 而甘肃, 河南, 江西等地区效率较低, 广东, 山东, 海南的纯技术效率达到了100%, 规模报酬可变。上海的规模效率为100%, 北京和广西的规模效率也位居前列。在纯技术效率方面:山西, 陕西, 甘肃为后三名, 而广东, 云南, 新疆为规模效率后三名。在此基础上, 对影响生产效率的外部因素进行回归分析, 发现效率受地区开放程度, 科技竞争力, 产业竞争, 基础设施和环境因素影响, 其中对外开放程度对生产效率的影响最大。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信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基础性、战略性和先导性的支柱产业。而效率决定着产业的发展速度, 此文应用数据包络分析 (DEA) 研究我国2006年各省市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效率问题, 并对影响生产效率的外部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发现效率受地区开放程度, 科技竞争力, 产业竞争, 基础设施和环境因素影响, 其中对外开放程度对生产效率的影响最大。

关键词:数据包络分析,效率分析,回归分析

参考文献

[1]TIM COELLI D.S.PASADA RAO.An introduction to efficiency and productivity analysis[M].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8

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英文简历 篇5

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英文简历

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英文简历一

Personal Details  
Resume number: 79896402 Updating date: -01-06 21:45:05 no photo
Name: Miss. Alice Liu Nationality: China (Mainland)
Current Place: Guangzhou Height/Weight: 160 cm 50 kg
Marital Status: Single Age: 33 years
Career Objective
Application type: Jobseeker
Preferred job title: Senior Management: Project engineer 、Mould Engineer: 、Packaging Engineering:
Working life: 9 Title: Middle title
Job type: Full time Expected Start date: In a day
Expected salary: ¥5,000--¥8,000 Preferred working place: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 篇6

目前,湖州涉及水(污水)处理设备及膜元件生产企业共有36家,主要分布在湖州经济开发区与吴兴区。湖州的水处理设备制造业企业,其优势为当前先进的反渗透膜技术在水处理设备中的应用及大型工业反渗透水处理设备及工程承包,可为电子、火力发电等工业的反渗透膜技术超纯水、纯水制备提供成套设备,并将膜技术集成应用到其他产业领域,生产医用注射用水制水设备、瓶装饮用水制水设备、膜法污水、废水处理和中水回用设备、海水淡化设备、废水金属回收、生化药物膜技术分离等成套装备,成功开发了高性能EDI、纳米改性EDI、SEP超膜、微膜、纳膜元件组件和膜生物反应器等关键处理组件。

湖州水处理设备制造呈集约式发展态势,近年来已成立数家专门从事配套设备制作、水处理配件生产及膜器材贸易的企业,带动了不锈钢罐、容器设备制作、仪表及管阀件制造等相关配件制造和水处理药剂业的发展。初步形成了大中小企业共同发展、产业链不断延伸的良好态势,为水处理工程配套协作,为增强湖州水处理行业竞争力作出了重要贡献,呈现出颇具特色的“湖州水处理板块”。在各地各行业的项目投标中,到处有湖州水处理公司出现并以其优势中标;浙江欧美环境工程公司、浙江四通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等企业的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到美国、中东、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不仅增加了湖州水处理行业的知名度,而且也为环保事业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二、湖州水处理设备制造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环保产业被称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湖州大多数的水处理设备制造企业是在乡镇工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虽然湖州市政府和有关部门近年来重视和扶持水处理设备制造产业,但目前该产业总体上发展不太快,技术含量较低、产业结构不合理、市场不规范。从宏观管理角度上看,行业发展存在着以下问题:

1.缺乏统筹规划,缺少强有力的政策扶持

纵观国内外环保产业的发展历程,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需要通过政府制定并有效实施有关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来引导、推动其发展。环保产业是政策引导型产业,可以说,没有法律法规保障和政策的引导与支持,就没有环保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目前,湖州还缺乏统一的管理部门来负责水处理设备制造产业的整体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的制定,还没有研究出台比较有力的扶持政策,在土地、税收和财政等方面缺少优惠扶持政策,现有政策没有形成产业发展的政策“洼地”,对外产业招商和对内鼓励做大做优企业缺乏吸引力。由于缺乏引导和有力的措施保障,致使这一具有极大市场潜力的新兴产业,长期游离于主导产业发展之外;一批较为成熟的技术研究成果,未能有效地得到转化;一批生产工艺先进、有市场的产品仍处于小批量生产中。

2.对污水排放的监管力度不强

环保产业具有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特点,环保产业的管理不是哪一个部门就可以完全包揽的,应建立各司其职、分工负责的管理体制。目前,湖州市有关部门在环保产业管理上,存在职责不清、分工不明、关系不顺,相关部门只管开发审批、环保部门收拾污染烂摊子、囿于末端治理怪圈的被动局面。对污水排放的监管不严,对环境违法处罚力度不够,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

3.投融资体系有待健全完善

融资困难,是大多数中小企业面对的难题。正在研发的项目具有很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但资金短缺却制约了企业继续研发。目前,银行对企业的贷款发放,受到备案系统的控制,尽管湖州水处理设备制造企业投融资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但投资渠道仍显狭窄,融资方式仍较为简单,政府财政支持仍然十分有限。国际上,由于高技术企业产品的研制开发可带来超额利润,环保水处理设备已成为风险投资的热点。但从目前湖州情况看,企业投资主要以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为主,还未具备担保公司、创业投资公司和风险投资公司等多种形式共存的投融资条件,获得风险投资和从证券市场进行直接融资十分困难。

从企业微观看,存在以下问题:

1.企业规模小而分散,没有形成集群效应

从总体上看,湖州水处理设备或产品品种比较齐全,已具有一定的生产配套能力,可基本满足目前一般产品配套生产的需要。但企业规模普遍偏小,没有形成上下游之间的产业链,缺乏带动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大多数企业规模较小,无法带动产业在技术创新、市场开发等方面向更高层次提升。同时由于核心企业不强,内聚力薄弱,相互依存、分工协作的产业网络尚未形成,必要的价格协调机制没有完全形成,企业产品过多,生产规模小,各自为战、互相仿冒、競相压价等恶性竞争现象时有发生,不能充分发挥产业集聚的优势,零配件企业集团化趋势较弱。

2.技术水平低,开发创新后劲不足

总体而言,湖州水处理设备或产品技术创新层次较低,关键设备和核心产品的技术水平及可靠性等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关键技术创新、高新技术创新、自主知识产权创新、引进技术消化创新较少,创新能力较弱,产业的主导技术和市场领域缺少有我国原创性的技术。不少技术研发还停留在学习、消化国外先进的工艺技术阶段,缺乏原创性开发。在装备(产品)方面,基本上还停留在“有”这一阶段,简单模仿的结果是以工程承包居多,水处理设备或产品的研发较少,尤其高效、高可靠性的精品少,不少关键技术和产品仍然依靠进口。以企业为主体的环保技术开发创新体系建设进展迟缓,企业科研、设计力量薄弱,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从而导致行业综合技术水平仍较低。

3.缺乏稳定的技术创新人才队伍

目前,湖州水处理设备制造企业与核心技术人员之间存在的关系大致有以下3种:一是简单的劳动聘用制,这种制度使得核心技术人员的技术开发处于被动状态,主动性较低。二是未来利润分享制,即项目的知识产权最终归核心技术人员所有,未来获得的利润由企业与核心技术人员按一定比例分配。三是企业买断项目的知识产权后,由核心技术人员消化吸收再创新。中小企业由于受规模、财力以及客观环境的影响,吸纳人才比较困难,即使招收来的人才也因缺乏配套的激励机制,难以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在科技人员紧缺的同时,中小企业由于缺乏好的人才聘用机制,专业人才流失严重,造成企业的技术队伍素质整体下降。

三、发展湖州水处理设备制造产业的对策

湖州作为一个地级市能成为全国水处理制造业具有很强竞争力的“板块”,绝非偶然。现在湖州面临着节能减排的巨大市场需求机遇,只要能够在产业政策上加以积极支持和引导,同时扩大融资渠道和容量,加强品牌建设,重点培育一批销售额500万元以上的企业群,那么完全有可能成为国内、国际膜法水处理设备重要的生产基地。并可以随着膜技术的飞速发展而实现行业的腾飞,以此可带动相关行业(如不锈钢设备制造、仪表及管阀件制造等)的发展,为湖州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1.加强产业规划引导,尽快出台相关扶持政策

首先,制订出台湖州水处理设备制造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强产业发展引导。制定产业发展规划,要从湖州的实际情况出发,依据国家宏观政策,把握好湖州水处理设备制造产业发展方向,明确提出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措施等等。规划要高起点,突出湖州特色,兼顾当前和长远;要把依靠科技进步,加强技术创新,发展水处理技术摆在突出位置;要体现科学性、指导性、可操作性。其次,完善产业政策,将产业政策与土地等生产要素紧密结合起来,强化政策激励。一方面,对于国家支持环保产业发展的现有政策要认真贯彻,用足用活;另一方面,依据国家产业政策,学习外地经验,结合湖州实际,制定一些新的政策措施。比如,对内资环保企业实行所得税减免政策;对水处理技术转让、技术开发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收入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对环保企业生产和科研设备实行加速折旧政策;对环保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以及扩大出口,参与国际工程承包的鼓励政策;对外商投资并长期经营的生产型新技术环保企业的优惠政策;鼓励内资、外商投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关政策,等等。

2.建立多元投融资体系,扶持企业做强做大

资金投入强度直接影响产业的发展速度,发育良好的资本市场是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当前,应尽快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形成既有政府拨款,又有自筹资金;既有国内金融贷款,又有国外资本投入;既有无偿使用经费,又有有偿使用资金的多渠道、多形式投融资局面。金融部门应调整信贷结构,支持企业的技术创新,优先扶持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和有较好市场前景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对湖州鼓励发展的项目和在国内外重大工程中中标的企业,要予以重点支持。鼓励民间资金投入,鼓励以投资、参股、承包、托管等形式参与建设、投资与运营,鼓励个人股权分红所得资金再投资于水处理设备制造产业。加强国际合作,通过合资经营和参股等形式积极引进外资,扩大产业融资渠道。在财政预算中建立循环经济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发展循环经济。同时还要建立健全风险投资的市场运作机制,尽快建立担保公司和创业投资公司,引进风险投资公司。

3.加快形成水处理产业链,积极打造产业集群

湖州经过几年的发展,从设计、科研、施工到设备、贸易,从净水、中水到污水处理,一条水处理产业链正在形成。今后,应进一步推动企业购并、联合、重组,加快培育龙头企业,形成规模与效益并进的格局。扶优扶强,促进强强联合,实现资产有效配置,尽快培养几个面向国内外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推动产业升级。鼓励大型生产企业与中小型技术公司结成技术合作伙伴,共同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建设互相依存、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分工协作应该是多层次的,既有中小企业间的水平分工协作,又有以大企业为核心的垂直分工协作,且协作方式应该是多样性的。既可以是以产品为中心的分工协作,以销售为中心的分工协作,以原材料供给为中心的分工协作,也可以是以承包服务为中心的协作。要科学规划、布局产业上下游项目及关联项目,通过“补链”工程,形成资源共享和副产品互换的产业共生组合,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循环利用。积极拓展其他环保设备制造产业和环保产业用材料、水处理药剂产业,形成产业链,有效推进水处理设备制造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发展。

4.加大产业创新力度,营造产业特色优势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前提,是产业升级的动力。目前已搭建多个产学研合作平台,为科技创新寻求了良好的技术依托,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发展,提高了企业的创新能力。要进一步促进产学研合作,引导企业和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共建技术联盟。要构建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充分发挥企业内部资源优化组合的整体优势,实现生产与科研协同发展,促进企业高新技术水平的提高。坚持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扶持、培育科研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3个层面的新型科研开发机构,以此推进产业技术研究开发体系建设。

5.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提高自身创新能力

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大力引进高技术人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引导和吸引海内外高层次留学人员和科学家到湖州从事水处理开发工作,有效利用南太湖科技创新中心这个平台,努力为人才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要通过重点科技项目的联合攻关,吸引、凝聚科技人才,弘扬团队协作精神,充分发挥现有人才队伍的作用。通过科技项目招投标等办法,引入竞争机制,优化创新环境,鼓励中青年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全方位吸引创新人才,重点引进名校和大院大所与湖州水处理设备制造企业共建创新载体,团队式引进高层次人才。通过产学研合作、发展网上技术市场和采取柔性流动等各种合作方式,吸引更多国内外科技人才参与科技创新。制定和落实更有效的人才政策,创造人才自由流动的宽松环境,注重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开发现有人才的创新才能和潜力,重奖有突出贡献的优秀科技人才,造就一批能适应新经济竞争环境的高素质科技型企业家和一批能适应湖州水处理设备制造产业升级和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需要的工程技术专家。以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技能培训为主要手段,造就一大批高级技能型人才,构建并形成与湖州水处理设备制造产业创新体系相适应的各类专业人才合理配置的新格局。充分发挥外地湖州籍科技人員和湖州市政府专家咨询委员会的作用,组织市内外在经济、社会科技发展领域的权威人士、科技界专家,为湖州水处理设备制造产业的发展提供信息,沟通渠道,献计出力。

(作者单位: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州市经委)

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 篇7

1 中日韩电子类产业内贸易

1.1 中日韩电子类中间产品市场份额

资料来源:根据联合国UNCOMTRADE数据库数据整理计算。

资料来源:根据联合国UNCOMTRADE数据库数据整理计算。

由图1和图2分析表明:

(1) 中国对世界的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出口迅速发展的同时, 我国该类中间产品的出口却并没有呈现出大幅度发展的态势。中间产品占该类产品的总出口在1997年是28%, 经过发展上升到2002年的最高比例33.12%后, 又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 并在2010年占比只有21%, 可得出我国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产品的出口以最终产品为主。但从进口视角, 我国对该类产品的进口却以中间产品为主, 虽然比重有所下降, 但2010年仍占该类产品进口的比重高达56.11%。

(2) 日本电子及通讯设备出口以中间产品为主, 而且这种地位也在不断加强, 从1997年的34%, 增长到2010年的44.33%, 除了个别年份略有下降外, 增长态势明显。日本中间产品的进口比重比较低, 在近十年变化很小, 说明日本的进口是以最终产品为主。

(3) 韩国经过经济的腾飞和科技的发展, 中间产品出口也是发展的相当迅速, 1997年中间产品占比20.81%, 到2010年占比达到了43.22%。而进口方面和日本相类似也是以最终产品为主, 中间产品的进口占比呈下降状态。

(4) 从上图的对比中, 可以得出, 虽然目前中国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的出口发展迅速, 在世界市场份额和竞争力上都超过了日韩, 但从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分解来看, 中国以进口中间产品进行价值链低端的加工、组装及装配的国际分工地位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而日韩, 仍处于出口零部件, 进口最终产品的高端国际分工的位置上。仍然真正掌握电子及通信设备类机电产品的核心技术。

1.2 中日韩电子类中间及最终产品产业内贸易状况

由图3到图6, 中国在与日韩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产业内贸易中, 中国向日韩出口以最终产品为主, 中间产品占比不但小, 而且也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尤以中国向日本中间产品的出口下降态势最为明显。进口方面, 中国从日韩进口都以中间产品为主。从以上的对比中, 可以得出在中日韩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产品的分工中, 日韩对中国大量出口含有技术含量的零部件产品, 利用中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对中间产品进行加工, 组装并通过跨国公司的垂直分工体系将最终产品向国内进口。在这种分工体系下, 中国仍是以赚取较低的附加值来实现出口的大幅度增长。高科技机电产品竞争力的大幅度提升掩盖了这种旧式的分工。

资料来源:根据联合国UNCOMTRADE数据库数据整理计算。

资料来源:根据联合国UNCOMTRADE数据库数据整理计算。

资料来源:根据联合国UNCOMTRADE数据库数据整理计算。

1.3 中日韩电子类中间产品产业内贸易竞争力分析

(1) 中国相对于世界电子及通讯设备中间产品的竞争力水平最高, 在1998年以前, 对于韩国的竞争力高于相对于日本的水平, 但在之后, 相对于日本的竞争力水平超过了韩国。到2010年中国相对于世界的TC指数最高, 其次是对于日本, 相对于韩国的水平最低。

(2) 中国对世界的竞争力水平上升趋势明显, 2001年TC指数开始大于0, 说明我国中间产品贸易由逆差转为顺差。但中日水平在2002年到达顶峰后, 却开始下滑。中韩的变化则相对曲折, 在近几年也是呈现出下滑的态势。在电子类中间产品贸易中, 中国对日韩的TC指数一直小于0, 存在大量的贸易逆差。

(3) 对世界中间产品竞争力的大幅度提升可以看出, 我国电子类产品的生产已不再是完全进口零部件的加工组装生产, 而是开始转向在国内进行中间产品的生产并开始有了大量的出口, 说明我国在价值链的地位已不是处在世界市场的最低端, 在国际产业转移新形势的推动下, 中国也开始往其他更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进行生产阶段的转移, 而将比较有优势的生产部分留在国内。

(4) 对于日本和韩国, 我国的生产还处在比较低端的水平。表面上日韩电子类产品的竞争力开始落后于中国, 实际上, 国际产业转移已不在是单纯的产业转移, 而是渐渐发展为同一产业的不同环节在国际间的转移。尤其是对于电子类产品, 价值链拆分的产业空间分割已经成为其国际分工和跨国公司生产组织的主要方式。发达国家把研发等价值增值最大的生产经营活动留在国内, 而把加工、组装和测试等劳动密集型环节分设在发展中国家, 中国仍然是日韩在东亚地区的转移加工环节的选择, 传统的雁型模式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

2 延长境内价值链, 改变中国对日韩分工状态

由前文的分析可知, 虽然在电子产品类别上我国相对于日韩的竞争力有飞速的提高, 但深入的分析却发现, 我国在产品的分工中并没有改变传统的雁型模式, 仍然是处在中日韩三者中国际分工的最末端。因此, 政府应该看到这繁荣背后的真相, 加大对核心技术的培育和支持力度, 鼓励我国企业进行自主研发, 重视机电产品零部件的生产和出口, 延长机电产品在中国的价值链, 适度增加中间投入品的本地化生产, 有效带动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对外商来说可以降低采购成本, 对国内企业来说可以带动上游工业品的生产和出口, 提高加工深度, 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另外还可以鼓励吸收FDI进入零部件和中间产品制造领域, 促进我国在机电产品零部件和中间产品生产能力的提高。

摘要:本文通过中日韩电子类中间和最终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研究, 考量我国电子类出口竞争力现状, 深层次挖掘中国在竞争力背后的价值链地位。发现相对于日韩, 中国在电子类产品的低端组装地位并未根本改变, 需要政府加以引导, 逐步实现产业升级, 加强电子类产品的产业竞争力。

关键词:中间产品,最终产品,价值链

参考文献

[1]李盾.中韩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以工业制成品贸易为例.国际贸易问题, 2009, (4) :49-54

[2]史蓉岩.中国与韩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分析.时代经贸, 2009, (6) :91-93

[3]王国安, 厉江.中日韩三国之间贸易关系及结构分析——基于产业内贸易理论的研究.商场现代化, 2008, (10) :39-40

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 篇8

近年来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发展迅速,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总产值增长多年来一直排在我国制造业30个分类中的首位, 带动的就业人数也同样排在我国工业41个子行业中前列。在许多省市该产业都已成为其高技术产业的主导产业, 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 各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极大的促进了这种效用的发挥, 同时这些效用的发挥也促进了产业集群的发展, 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表明产业集群是一种竞争力极强的产业组织形式, 也是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产物。波特 (1990) 提出产业集群是国家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 国与国在经济上的竞争主要表现在产业集群上的竞争。产业集群已成为一种新兴的世界性经济现象, 表现出强大的竞争优势[1]。

产业集群的发展已经成为各地经济发展以及经济学各门类研究的重要课题, 国内外学者虽对一些行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但针对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实证专题研究较缺乏, 一些关于高技术产业产业集群的文章中, 有少量的文章略有涉及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产业集群影响因素, 但这些研究考虑的因素过于笼统, 实质考虑的因素大同小异, 只是说法上不同而已。且这些因素基本上都属于波特的钻石理论及其他学者对钻石理论补充中所提到影响因素。本文总结分析了这些因素在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适用性, 最后运用中国各省市2004~2009年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分析出它们对各地区产业集群发展水平的影响。

1 主要文献回顾

各个地区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产业集群对产业自身发展[2,3,4]及区域经济的增长[5,6]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虽对电子与通信设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水平影响因素的专门研究不多, 但是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是属于高技术产业的主导产业, 因此通过参考高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水平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来作为本文的理论支撑是非常有意义的。

胡珑瑛与叶元煦 (2002) 提出由于高技术产业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受到区位指向性、内在功能联系与集聚外部经济效应的驱动, 往往按照其内在的联系, 趋向于特定的区域, 从而形成高技术产业集群[7]。戴卫明等 (2005) 认为产品运输成本、企业生产成本、市场需求函数、区域效应和聚集效应等因素共同决定了产业集群的形成[8]。李新 (2009) 提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出现大多首先选在具备基础条件的地方, 随着企业的集聚和产业的形成,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就会在各种力量的相互作用下随之逐渐形成。所以他将影响因素分为:历史因素、战略导向、区域内外贸易、制度和文化因素、技术和资源条件、专业化社会分工、技术创新、主导性企业和机构[9]。翟慧娟、张梅青 (2004) 认为人力资源、充足的资金来源、技术创新资源、制度环境因素分别是高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推动力量、发展保障、发展动力及植根性因素[10]。王聪 (2007) 认为, 产业集群的持续成长受市场环境的变化、组织形成优化和政府政策的外在动因及空间集聚优势的内在动因影响[11]。牟绍波、王成璋 (2007) 提出产业集群实现可持续成长的关键在于构建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能迅速应对环境变化的动态核心能力。而其核心能力包括知识吸收能力 (集群对外部学习和内部学习的整合能力) 、创新能力、市场能力、社会资本、集群文化等关键要素[12]。李勇强等 (2009) 分析了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现状和问题, 并实证检验了投入要素和制度要素对产业成长的影响, 得出其中资本及研发投入对该行业的影响效果最为显著[13]。许静 (2011) 在高技术产业集群影响因素分析中验证了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制度结构对该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14]。Kuchiki, A.和Tsuji, M. (2005) 通对亚洲产业集群进行了研究, 他们认为基础结构、制度框架与法律制度是产业集群成功必备的首要条件。而对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而言, 完善的本地劳动力市场、创新推动机制、世界级跨国公司的进入、丰富的教育资源、人员的高流动性、公司的衍生行为、政府政策对技术熟练IT人才需求的快速反应等都是集群成功的重要因素[15]。

学者们对高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水平影响因素的分析多基于两种层面来就, 第一个层面是基于单个“新”层面来分析, 比如基于FDI或者集群内部的产学研合作以及集群周边配套实施等, 这些论文确实有许多独到的地方, 但结合国内外各个行业的对产业集群水平的影响因素的研究来看, 在许多文章中的“新”观点都大相径庭, 有些甚至只在另一个领域改变了说法而已。第二个层面是从总体考虑, 这一类学者也不在少数, 但是由于各个地区及行业的异质性以及各类数据收集的困难性, 许多研究缺乏完整性。

学者们一般采用区位商来衡量产业集群发展水平或者产业集群绩效, 而对产业集群影响因素的分析一般从集群内资本及劳动力要素的投入、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外来投资, 集群区域内需求条件、物流体系、经济环境、科技进步水平、区域文化, 以及政府对该产业集群形成的支持力度。这些因素大多为波特钻石理论模型中考虑的因素, 除了其中的外来投资、区域文化、政府支持力度因素是后来学者钻石理论模型进行完善时曾提出的, 其余的还包括一些难以精确量化的因素如集群内的发展机会等。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虽然是属于高技术产业的, 但是其创新投入及各类技术交易费用要明显高于其他产业, 因此这些因素在一个地区的集聚会对该产业集群发展水平的提高非常有利。本文再根据大量的高技术产业集群研究的文献与波特钻石理论模型所考虑的产业集群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 总结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水平影响因素, 并将所有影响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产业集群水平的因素归纳为产业集群内部及外围层影响因素。其中产业集群内部因素包括:R&D人员集中度、R&D经费集中度、R&D机构集中度、创新意识水平、企业集中度、企业规模、从业人员集中度、固定资产集中度、技术购买集中度、技术消化与改造集中度;外部因素包括:运输条件、相关产业集中度、居民消费水平、制度机构和人数。

2 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本文选用中国大陆21个省级行政区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面板数据进行分析, 面板数据模型具有诸多的优点, 如能够控制个体的异质性, 减少回归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 提高参数估计的有效性以及能够构造更复杂的行为模型等。考虑到各个指标的经济意义、可对比性以及在计量分析中可能出现的异方差等因素, 我们对各个变量分别取了自然对数, 根据以上的分析及结合相关的经济理论, 我们设定的面板数据的计量模型如下:

lnYit=α+β1lnX1it+β2lnX2it+β3lnX3it+β4lnX4it+β5lnX5it+β6lnX6it+β7lnX7it+β8lnX8it+β9lnX9it+β10lnX10it+β11lnX11itεit+β12lnX12it+εit

在模型中, 下标i代表各个行业, t代表年份, α表示截距项, εit为随机扰动项, 代表其他未考虑到的因素变量的影响, β1~β12为面板数据回归系数, 各个X与Y的含义见表1中的描述。表1中Y值是用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生产总值的区位商值来衡量的, 区位商值是区位理论的量化体现, 而区位理论是研究区位优势的一种主要理论, 他比简单用生产总值在一个地区的集中度更能说明该产业在这个地区的集群发展水平。被解释变量选用该地区的对应值/全国的对应值*100是根据以往一些关于产业集群发展水平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的论文中总结出来的, 本文参照以往研究的方法将大部分外部因素作为控制变量, 而外部因素中的运输条件及相关产业集中度作为被解释变量, 而未作为控制变量, 是由于这两者对产业集群发展水平的影响是很大的, 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业集群是否能够形成。其中相关产业的确定是通过投入产出表中完全消耗系数较大的几个产业, 包括制造业的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及服务业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研究与试验、发展业综合技术服务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由于我国服务业统计标准在2003年的变化较大, 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与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从业人员数从2003年开始才有完整的数据, 而其他3个服务业的更难找到历年来统一标准的数据, 因此本文不考虑相关产业中服务业, 只对利用三类制造业总从业人员数进行分析。

注:区位商值= (某区域某行业生产总值/某区域全部行业生产总值) / (全国某行业生产总值/全国全部行业生产总值)

3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计算出1997~2009年的各地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各年的生产总值区位商, 其中北京、天津、上海、江苏、广东5个地区的区位商值每年都大于1, 表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在该地区已形成产业集群, 浙江、福建的区位商值稍小于但非常接近于1, 内蒙古、海南、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的区位上值基本上每年都处于全国最低水平, 这几个地区的数据也比较难收集齐全, 因此本文不对他们进行分析, 而只对中国大陆21个省级行政区进行研究, 由于产业集群所处的阶段不同, 各类影响因素对产业集群发展水平的影响也不同, 因此本文最后将21个地区的分为两大类来分析, 分别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发展较好及有所发展, 但还不够成熟的地区, 第一类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江苏、广东、浙江、福建, 第二类包括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西、重庆、四川、贵州、陕西。

本文的数据均来自于相关年鉴, 其中电子与通信设备制造业的相关统计数据来自于2002~2010年的《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 其中运输里程、居民消费水平、教育经费支出来自于1998~2010年的《中国统计年鉴》, 相关产业的数据来源于1998~2010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 由于1999年与2005年未出版《中国工业经济年鉴》, 2004年相关产业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经济普查年鉴》, 1998年的数据未收集到相关资料, 因此取了1997年与1999年两年相关从业人员数的平均值。市场化指数数据来自于樊纲等人 (2010) 所著的《中国市场化指数》[17]。

4 实证结果分析

4.1 针对21个省级地区产业集群发展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研究一般选择混合估计模型、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3种形式来研究。混合估计模型适用于不同时间的个体、截面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的样本数据, 固定效应模型适用于对于不同的截面或时间序列模型截距不同的样本数据, 一般来说, 当样本数据包含的个体成员是研究总体的全部时, 用固定效应分析比较合适, 随机效应模型适用于样本数据包含的个体成员只是研究总体一小部分的情况。

本文对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水平各类影响因素面板数据, 运用eviews6.0进行回归分析。样本仅就我国21个省级地区的数据进行研究, 因此初步估计为变截距模型。为了增加模型选择的说服力, 本文用受约束F值判定, 若显著则选用固定效应模型, 否则为混合模型, 进而参照Hausman检验, 若检验值显著则选用固定效应模型, 反之用随机效应模型 (古扎拉蒂, 2000) 。检验结果如下:

从表2中的检验结果我们可以看出, 相伴概率均为0, 即拒绝了原假设, 因此我们对上述面板数据模型应当建立固定效应模型而不是混合效应模型。从表3中相伴概率为0.0018, Hausman检验结果拒绝了原假设, 即应当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基于上面两种检验结果, 因此, 我们主要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 同时为了防止方法选择的不同会导致不同的偏差以及保证下一步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本文也同时参考了随机效应的结果。在固定效应回归的时候, 对于横截面个数大于时序个数, 权数选择按截面加权 (cross-section weights) 的方式, 估计结果如表4。

结果显示, F统计量分别为250.339与3101.9201, 显著性水平值均为0, 说明回归方程具有统计意义。R2分别为0.981与0.894, 拟合优度较好。除了随机效应X5与X11变量通过显著性检验, 其他的结果大体一致, 本文将2个模型中均通过显著性检验的变量X1、X2、X4、X6、X7、X11、X12进行回归 (控制变量、被解释变量不变) , 然后再剔除影响不显著的解释变量, 最后得出以下模型中的解释变量, 事实上与上述的固定效应模型检验显著的变量一致, 这几步回归同样是先进行了极大似然比与Hausman检验, 结果应建立固定效应模型, 由于篇幅所限, 只列出最终回归结果。

从回归结果可知:回归方程具有统计学意义及拟合优度较好, 在显著性水平为5%水平下, 解释变量X1、X2、X4、X6、X7、X11、X12的系数显著不为零, 即这7个变量对产业集群发展水平有显著影响, 其中X1的系数为负, 其余显著的自变量系数为正, X7的系数最大, 其次X6, 说明这两者是对产业集群发展水平影响最大的因素。

(1) 从表中可以看出R&D人员集中度与产业集群发展水平负相关的, 反映了现在的R&D人员集中度的增加反而减小了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在当地的集聚, 究其原因首先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R&D人员的创新能力及生产力不够高, 其带来的效益却低于其所耗费的成本, 所以出现其对产业集群水平影响为负的情况。其次是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R&D人员集中度没有发挥其应促进整个行业在该地区发展的作用, 反而增加了当地企业的成本, 同时随着R&D人员集中度的增加, 而分摊给每个人员的资源会减少, 降低了R&D员工的积极性。

(2) 由表可知R&D经费投入集中度的系数为0.121814, 且通过显著性检验, 与R&D人数不同的是, 增加R&D经费投入在一定的程度上却能促进了当地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发展, 因为不同的是, 虽然二者均能代表该产业在一个地区对R&D活动的重视, 和R&D经费投入相比, 一个地区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R&D人数具有的变化缓慢性与持续效应长的特点, 而R&D经费投入更多的是能产生即时效应, 且在R&D人数充足的情况下, R&D经费投入的效果会更加明显。

(3)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专利申请量反映了一个时年该行业从事科学技术发展和创新活动的数量和质量, 能综合反映自主创新能力的大小, 更能反映R&D产出的真实水平, 在产业集聚发展水平一般的地区专利申请量对产业集群发展水平影响水平更为显著。

(4) 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发展迅速, 一些生产规模很大且生产配套齐全的电子及通信设备产品的制造基地应时而生, 他们虽然独具特色, 但都未摆脱以一些核心企业为中心的产业集群的特点, 由表可知X6的系数为0.215089, 是仅次于X7系数的值, 反映了企业规模对产业集群发展水平的重要影响。

(5)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从业人员集中度在一个地区的集中度对产业集群发展水平的影响最大, 且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从业人员集中度对产业集聚发展水平的影响更大, 从业人员的充足是一个行业发展的关键, 直观看来从业人数集中度已经一定程度上反映产业集聚水平, 必然会对其产业集群的效益带来显著的影响。目前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从业人员的发展在地区层面依然表现出不均衡的特征, 产业区域分布主要集中在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和珠江三角洲, 而这三大地带已经成为电子及通信设备产品的制造基地, 集中了大量的从业人员。

(6) 一个地区运输条件越好, 越有利于电子及通信制造企业及其相关企业机构间的交流、联系与合作及信息、资本、人力资源的便捷流通, 从而吸引更多的电子及通信制造企业入驻, 同时促进了各企业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

(7) 相关产业从业人员集中度对产业集聚水平有正向的显著影响,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是经济中关联度较大的一个产业, 产业内部在技术上的合作与其他形式的技术关联活动非常多, 其自身的发展与相关产业的发展会前向或后向的关联相互促进, 在产业集群内部, 高度的专业化分工方式, 加上大规模的生产和销售, 以及众多关联企业、配套企业聚集于此, 因此能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生产和交易成本, 从而企业能够获得规模经济。

(8) 值得注意的是X5变量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及企业集中度对产业集群发展水平的影响不太显著, 这与我国各地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企业规模差别较大是有关系的, 可能是由于本文选择的样本有限导致的, 但依然可以看出企业集中度与产业集群发展水平的正相关关系。

4.2 不同产业集群发展水平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在产业集群不同的发展阶段, 各个影响因素对产业集群发展水平影响的程度与深度不同, 因此将对该类地区的面板数据分为2种模型进行分析, 首先同样是先通过极大似然比检验与Hausman检验确定用何种面板数据模型, 由于产业集群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面板数据的截面个数只有7个小于时序个数, 不能采用随机效应回归, 故不能进行Hausman检验, 其他的检验结果均为建立固定效应模型。

由表6所得2个结果可知, 回归方程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拟合优度较好, 产业集群发展水平较高的模型中X2、X7、X11、X12通过显著性检验, 即反映了该产业的R&D经费投入、从业人员、相关产业集中度及运输条件是影响产业集群水平的关键因素, 产业集群发展水平一般的模型中只有X1、X5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说明在这些地方R&D经费集中度、专利申请量、企业规模、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运输条件、相关产业集中度是影响产业集群水平的关键因素。

将产业集群发展水平高与一般的回归结果进行比较, 除了R&D经费投入集中度外, 其余产业集群发展水平高的地区的R&D人员投入、专利、企业数、从业人员集中度、企业规模、运输条件、相关产业的产业集中度系数均高于发展水平一般的地区, 说明这些因素对产业集群发展水平一般的地区影响更大, 这与产业集群的周期理论是相符合的, 产业集群发展越成熟的地区, 其由于过多的企业集群导致成本的增加大于效益的增加, 所以导致了规模报酬递减。

5 结 论

近几年来, 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集聚区域处于不断的调整之中。其集聚效应却呈下降趋势, 集聚水平整体上不断提高, 但集聚趋势有所放缓并有下降迹象,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产业集群对产业自身发展及区域经济的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事实上产业集聚度对该产业的产出在其带来的收益高于成本时是正向影响的, 而大量的研究皆表明我国各地区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也处于该阶段中。无论产业集群处于哪一个阶段, 重视产业集聚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 不仅会促进其产业集群持续发展, 还能避免盲目为提高集聚度及控制不必要的成本。

由上面实证检验结果可知在产业集群发展水平一般的地区专利申请量、企业数、从业人员集中度、企业规模、运输条件、相关产业产业集中度对产业集群发展水平的影响比产业集群水平高的地区要大, 其中企业规模和从业人员集中度在产业集群发展水平一般的地区的所发挥的效果要比产业集群水平高的地区好得多, 目前我国正推行的工业由东部向西部地区转移的政策环境非常有利于西部地区的发展,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集聚度一般及很差的地区大部分都在西部地区, 这些地区吸引更多的规模企业入驻, 培养供给该产业及其相关产业足够的所需素质水平的从业人员将会比产业集群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带来的收益更加明显, 而产业集群水平高的地区创新能力较强, 可以进一步提高其创新能力来增加保持产业集群的发展水平。所有的地区的运输条件改善及相关产业的集中度的提高对产业集聚发展水平都有正向的显著影响, 这亦与当地的经济水平息息相关。

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 篇9

1 文献综述

以国家层面为研究视角,王国顺、谢桦发现中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R&D能力与国际竞争力相关,且R&D产出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大于R&D投入;朱有为、徐康宁发现外商投资企业和国有企业比重对研发效率也有正向影响,但外商投资企业对研发效率贡献程度更高;程时雄、柳剑平对我国工业R&D投入产出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发现除国外其他行业R&D资本影响不显著外,人力资本、贸易开放度、物质资本存量对R&D投入的产出效率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他影响因素对R&D产出效率提升均无显著的正向影响;Chorching Goh等应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世界大国的R&D效率及技术溢出效应进行分析,并且针对科研经费滞后变量的内生性问题,提出了运用技术投入密集度指标代替科研经费投入的解决办法。

在区域及行业层面上,Manuel Trajtenberg发现专利引用率和专利的价值存在非线性关系;G.Steven Olley考虑行业流动对电子及通讯设备产业R&D效率进行探究,发现短期R&D投入与产出正相关,长期未能得出结论;Michele Cincera应用多种计量模型探究不同行业公司R&D投入,专利数量和技术溢出效应的关系,发现R&D投入与专利产出呈负相关,但是与技术溢出效应呈正相关;徐海洪、刘凤朝发现我国许多省市的R&D效率不高,主要是由纯技术效率导致的,东部地区较多省市都处于规模效应递减,应注重优化R&D资源的配置结构,而中部地区则更多地表现为规模效应递增;曹勇等认为R&D经费投入和非R&D投入对产出绩效具有正向影响,尤其是对发明专利拥有量的影响十分显著,而R&D人员投入却对不同的产出绩效指标产生不同的影响;李晓钟、王倩倩揭示了研发投入规模、研发投入结构和技术获得途径是影响内外资企业效率差异的主要原因;Ning Wang、John Hagedoorn发现R&D经费投入滞后与专利数量产出之间存在明显关系,并且R&D存量对专利数量产出也存在影响。

本文在以下两个方面拓展了此前学者的研究:①将中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分为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进行比较,对其R&D效率影响因素分别进行研究;②对R&D产出的指标分为专利产出和主营业务收入分别进行研究。

2 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R&D投入与产出分析

我国企业特别是高技术企业,在开放式创新环境下,仅仅靠自主研发投入来衡量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已远远不够,企业用于提高技术创新绩效的资源投入,除了自主研发投入外,还应包括技术吸收以及技术再创新等利用技术溢出的经费投入。R&D外部经费投入与内部经费投入对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大型企业及中小企业专利产出及主营业务收入的影响,本文作以下分析。

大型企业拥有资金、资源上的优势,能够在R&D活动中长期稳定投入进行新产品的研发活动,R&D存量积累较高,当存量超过一定门槛后,自主研发经费投入与R&D产出呈正相关;但是对于技术改造、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及购买国内技术,由于其收效与自主研发相比较小,R&D产出的效果相对自主研发不明显,造成多数大型企业忽视R&D外部经费投入的质量,因此不能确定大型企业R&D外部经费投入与专利产出之间的关系。相反中小企业由于资金、资源的相对缺乏,无法持续投入R&D内部经费进行自主研发,然而R&D投入具有积累性,当R&D存量不足时,自主研发经费投入与R&D产出的关系不能确定。受限于资金与资源,中小企业更加关注R&D外部经费投入的数量与质量,中小企业的专利产出更多依靠技术引进、技术改造、技术溢出以及消化吸收大企业的技术与专利,并对其进行改造获得新的专利。由此,笔者得到以下假说。

假说H1:大型企业新产品研发投入与R&D产出呈现正相关。

假说H2:中小企业技术引进投入与R&D产出呈现正相关。

假说H3:中小企业技术改造投入与R&D产出呈现正相关。

假说H4:中小企业消化吸收投入与R&D产出呈现正相关。

假说H5:中小企业购买国内技术投入与R&D产出呈现正相关。

3 模型构建与变量处理

3.1 回归模型建立

本文模型的出发点是传统C-D生产函数模型:Y=ALαKβμ,其中Y是产业总产值,A是综合技术水平,L是投入的劳动力数,K是投入的资本,α是劳动力产出的弹性系数,β是资本产出的弹性系数,μ表示综合扰动项。对两边同时取对数处理得到

式(1)中εt为随机干扰项。为具体分析电子与通讯产业R&D投入对产出的影响,将模型拓展为:

式(2)中t为年份,i为行业,包括通信设备制造、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广播电视设备制造、电子器件制造、电子元件制造、家用视听设备制造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六大行业;对于R&D产出指标的选择,Browny H.Hall等发现当年的R&D产出与同年的R&D投入关联最为密切,而Jianwei Dang、Kazuyuki Motohashi认为专利数量是衡量中国企业R&D效率的有效指标,同时Hagedoorn和Cloodt发现R&D产出除了用专利数量,还应当用主营业务收入等指标衡量才比较全面,因此本文采用专利数量及主营业务收入来衡量R&D产出。企业自主研发经费投入用新产品开发经费来衡量;引入R&D活动的劳动力投入及设备经费投入作控制变量,根据曹勇、苏凤娇、赵莉等学者的做法,用科学家和工程师占科技活动人员的比例作为工具变量,替代ln L,代表R&D劳动力投入的质量;运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分析,β0为常数项,εi.t为综合扰动项,各变量的含义见表1。

3.2 数据来源

本文的分析数据来源于2006-2015年的《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以其中电子与通讯设备制造业2005-2014年共10年的数据为样本,根据《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对电子与通讯设备制造业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划分标准进行划分。本文将分析范围聚焦在这个典型的行业内,可避免由于行业不同而导致的可选变量的差异。

3.3 数据的处理

3.3.1 对自主研发经费支出的处理

由于研发内部经费投入的效果具有滞后性和累积性,因此按照国际通行的处理方法对电子通信及设备制造业的研发内部经费支出流量进行适当处理,即用研发内部经费存量衡量研发内部经费投入水平。定义本期的研发内部经费支出存量为上一期的研发经费支出存量加上当年的内部研发经费投入再减去折旧,即

式(3)中:Kt表示电子通信及设备制造业在t年的研发内部经费支出存量;δ表示研发资本的折旧率;θt表示电子通信及设备制造业在t年经折现的研发经费投入。假设研发经费的增长率等于θ的增长率,则研发经费的期初值K0=θ0/(g+δ),g为θ的年均增长率。对于研发资本折旧率,本文采用李晓钟、王倩倩等多数学者的做法,取δ=15%。

3.3.2 对技术吸收及再创新经费支出的处理

研发外部经费投入的滞后性和积累性相对较小,通过AIC准则检验,本文发现外部经费投入滞后一期与专利及主营业务收入相关度最大,因此本文定义研发外部经费存量为:

式(4)中:Kt表示电子通信及设备制造业在t年的研发外部经费支出存量;δ表示研发资本的折旧率,取δ=15%;θt表示电子通信及设备制造业在t年的研发外部经费投入;θt-1表示电子通信及设备制造业在t-1年的研发外部经费投入。

4 实证结果与分析

4.1 大型企业R&D效率实证结果

由于有关数据时间序列长度大于截面个数,全部模型都应当选择固定效应,利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大型企业R&D投入与产出回归结果见表2。

4.2 中小企业R&D效率实证结果

由于有关数据时间序列长度大于截面个数,全部模型都应当选择固定效应,利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中小企业R&D投入与产出回归结果见表3。

4.3 实证结果的分析

4.3.1 R&D经费投入与专利产出的关系

大型企业新产品研发投入与专利产出呈正相关,验证H1,说明大型企业新产品研发投入对专利产出有促进作用;中小企业技术改造经费支出与专利产出呈负相关,未能验证H2;技术引进经费支出与专利产出关系不显著,未能验证H3;消化吸收费用与专利产出关系呈负相关,未能验证H4;购买国内技术经费与专利产出关系不显著,未能验证H5。以上结果说明中小企业盲目引入国内与国外技术,对技术质量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引进的技术无法促进科研能力提升;同时,中小企业过分依赖技术改造与消化吸收技术,导致R&D外部经费投入各项比例不协调,对其专利产出产生负面影响。

4.3.2 R&D经费投入与主营业务收入的关系

大型企业在R&D内部经费投入方面,新产品研发投入与主营业务收入呈正相关,验证H1,说明大型企业内部研发转产效率较高,研发成果得到较为有效的利用;中小企业技术改造经费支出与主营业务收入呈负相关,未能验证H2;技术引进经费支出与主营业务收入呈正相关,验证H3;消化吸收费用与主营业务收入关系不显著,未能验证H4;购买国内技术经费与主营业务收入关系不显著,未能验证H5。以上结果说明中小企业R&D外部经费投入转产效率较低,R&D外部经费投入未能有效增加企业收入。

5 结语

本文通过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是:大型企业在新产品研发及仪器设备方面投入的效率值得肯定,无论是对专利产出还是对主营业务收入的提升,大型企业新产品研发及仪器设备方面投入都对其产生积极作用,但是大型企业对R&D劳动力投入质量关注不足,同时大型企业对R&D外部经费投入的首要目标仍然停留在提高主营业务收入等短期目标,对专利产出等长期目标关注不足。中小企业在仪器设备及R&D劳动力投入方面投入不足,由于R&D是一个长期性,具有积累性的活动,对仪器设备及R&D劳动力无法长期稳定投入,影响其专利产出及主营业务收入的提高。中小企业R&D外部经费投入不够均衡,没有做好对各种资源的协调,技术改造与消化吸收经费投入冗余,此外对引进技术的辨别能力不高,盲目购买国内企业技术,导致R&D外部经费投入无法对专利产出及主营业务收入起到带动作用。

说明:(1)括号中的数字为参数估计量t检验值;(2)*,**,***表示通过显著性水平为10%,5%和1%的t检验

说明:(1)括号中的数字为参数估计量t检验值;(2)*,**,***表示通过显著性水平为10%,5%和1%的t检验

根据分析得出的结论,发现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应当从以下方面入手来提高R&D投入产出效率:大型企业应当继续发扬其自主研发方面的优势,保证新产品研发经费投入及仪器设备稳定投入,注重R&D劳动力投入的质量,提高产出专利的质量,关注R&D外部经费投入对专利产出的影响。中小企业应当首先立足于提高R&D外部经费投入的质量及均衡性,提高自身辨别能力,购买国内优良技术,合理引入国外技术,提高技术改造质量,增强技术吸收能力,最大限度利用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技术溢出,进行改进并且再创新,产出新的专利,借此实现技术上的赶超,对R&D内部经费长期稳定的投入,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高效的技术研发,来兼顾R&D内部经费投入及外部经费投入,双管齐下保证其更好更快的发展。

摘要:本文使用中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2005-2014年面板数据分析了该行业R&D效率的影响因素,从该行业的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两个维度进行了实证。结果表明:大型企业在内部研发方面对R&D产出变量——专利产出和主营业务收入都有正向促进作用;大型企业R&D外部投入的增加对主营业务收入也有显著的提高,但对专利产出的作用并不显著。中小企业外部经费投入各项比例不协调导致效率较低。因此,大型企业应当注重R&D外部经费投入对专利产出的影响,中小企业应当立足于提高R&D外部经费投入的质量及均衡性,同时提高自主研发能力。

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 篇10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某计算机通讯电子设备制造企业新建的一期厂房作为研究对象,该企业年产键盘、电脑外壳、电子元器件等相关产品约1 500万部,现有企业生产员工800余人。

1.2 方法

采用询问、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资料收集等方法,识别职业病危害因素,根据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的结果,分析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程度,确定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1,2]。

2结果

2.1 生产工艺

典型的生产工艺包括CNC加工、冲压和打磨抛光、清洗、喷砂、阳极氧化、镭雕和组装等过程,以及辅助用房和辅助工艺。主要生产工艺中使用的原材料有铝、切削液、环保水基清洗剂、硝酸、铁砂、氢氧化钠、除膜剂、铝合金环保化学抛光专用添加剂、硫酸、CDX-500、磷酸、无水乙醇等;辅助工艺中使用(或涉及)的主要材料有天然气、碳酸钠、工业盐、切削液。

2.2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化学毒物、粉尘、噪声、高温、激光、工频电磁场等,其中化学毒物包括:烷烃化合物、乙醇、HNO3、NO2、NaOH、H2SO4、H3PO4、NH3、HCl、CO、CO2、SO2、醋酸镍。见表1。

2.3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分析

2.3.1 粉尘

根据尘源的发生及影响情况,对存在粉尘的岗位检测粉尘的8 h统计时间加权浓度,其中手打磨线修复位、机打磨线打磨位、喷砂机操作位均不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3]。对超标原因的分析为:(1)手打磨线未设局部通风除尘系统,同时,工作场所使用大功率风扇吹风,造成工作台面打磨积存下来的粉尘二次扬尘。(2)机打磨线打磨工作台面范围过大,周围没有采取密闭、遮挡等措施,打磨产生的粉尘向四周飞扬、扩散,同时,设置的针孔式吸尘局部通风系统收集粉尘的效果不理想,防护设施检测罩口平均风速和控制距离均未能达到设计要求。(3)喷砂机喷砂室的密闭性不够,室外和室内设置的吸尘通风系统效果不理想,防护设施检测罩口平均风速和控制距离均未能达到设计要求,使喷砂室室内形成的负压不足,喷砂时产生的粉尘容易逸出造成污染超标。见表2。

2.3.2 化学毒物

根据识别的化学毒物,对数控车床加工位、锅炉房、真空站切削液循环池、手动前处理线槽、自动前处理线槽、退镀线槽、阳极氧化线槽、中央控制室、车间办公室、化学分析室、清洗机槽、危化品房的11个岗位进行了8 h统计时间加权浓度(CTWA)或最高允许浓度(MC)的检测。其中检测结果:非甲烷总烃CTWA0.53~0.62 mg/m3;二氧化氮CTWA0.01~0.39 mg/m3;二氧化碳CTWA1 715 mg/m3;氢氧化钠MC 0.45 mg/m3;氨CTWA 4.06 mg/m3;醋酸镍CTWA 0.044~0.06 mg/m3;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盐酸、硫酸、磷酸等的结果均低于检测限。各岗位的化学毒物检测结果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3]。

2.3.3 生产性噪声

根据噪声源产生情况,对工作场所检测8 h等效连续A声级超过85 dB(A)的岗位(或设备)有汽枪、打磨机、喷砂机等操作位和空压机巡检位。主要超标原因:一是未对设备采取吸声、消声等降噪措施;二是对空压机、喷砂机等高噪声设备的密闭隔声处理不够,不能有效阻断高噪声源的传播。

2.3.4 高温

生产线主要存在蒸汽、锅炉等热源,工人在厂房内作业,采用空调调节室内气温,工作场所高温(平均WBGT指数)检测结果在23.5~24℃,未发现有明显高温作业岗位。

2.3.5 电磁场

对变压器、配电柜等接触电磁场的岗位检测工频电场和磁场强度,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3,4]。

2.4 职业健康检查分析

根据工种人员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不同,对该厂近1年作业工人职业健康体检,未发现尘肺和职业中毒病人;对接触噪声人员的检查,主要发现机打磨、气枪和喷砂机操作工等工种人员15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听力异常[5]。

2.5 关键控制点

经过对生产线可能存在各种危害因素分析,确定的关键控制因素为粉尘、噪声、激光、化学毒物,化学毒物又根据其毒物的急性毒性、致癌、致畸、致突变以及是否具强腐蚀性、是否容易泄漏或造成人员中毒等经综合分析确定一氧化碳、氨、醋酸镍、硝酸、硫酸、盐酸、氢氧化钠为关键控制的化学因素。根据危害因素的分布、现场检测和对工人的健康影响,确定以下岗位(或设备)为该企业防治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6,7],见表3。

3讨论

根据工程分析和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该新建企业生产过程存在化学毒物(烷烃化合物、乙醇、HNO3、NO2、NaOH、H2SO4、H3PO4、NH3、HCl、CO、CO2、SO2、醋酸镍),粉尘,噪声,高温,激光,工频电磁场。在建设过程针对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已设计和采取了防尘、防毒、防噪声、防高温、防工频电磁场和防激光等防护设施,并取得了一定的防护效果。对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化学毒物、工频电磁场、高温等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说明其危害程度较轻;粉尘、噪声均有不符合职业接触限值的超标点,而且对工人的职业健康检查有少数工人检出有听力异常,说明其危害程度较严重,现有的防尘和防噪声设计存在一定的缺陷,还不能有效防治该企业的粉尘、噪声危害。

该公司重点对超标的环节进行了整改,制定的整改措施包括:①改善局部抽风吸尘系统的除尘效果;②加强设备的密闭性;③机打磨工作台增加挡板,减少粉尘飞扬;④手打磨线防止二次扬尘;⑤加强对高噪声设备的隔声密闭;⑥在进气和出气口安装消声效果更好的消声器对气枪、空压机等气动设备进行消声处理。整改完成1个月后,对上述超标点重新进行复检,结果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说明整改取得了初步较好治理效果。

鉴于职业病危害治理的重点和难点而筛选出关键控制点,从职业病危害发生的风险考虑,关键控制点是最容易出现问题和使危害回归到严重的岗位,做好关键控制点的防治措施,可显著降低企业发生职业病的风险概率。因此,建议该新建企业在今后的管理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①建立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技术档案,指定专人负责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日常维护、检查和运行管理,确保其在正常生产过程中能有效运行;②应建立对关键控制点的定期巡查、定期评价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③根据关键控制点可筛选出重点关注人群,并加强职业健康监护和检查;④加强在关键控制点作业人员的个人防护意识和个人防护用品佩戴管理。

摘要:目的 分析某计算机通讯电子设备新建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确定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进行识别。结果 该厂房存在化学毒物、粉尘、噪声、高温、激光、工频电磁场。现场检测粉尘浓度0.9~15.2 mg/m3,噪声强度63.2~91.6dB(A),粉尘和噪声均有少数岗位超标,针对超标点超标原因整改后复检结果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其余化学毒物、高温、工频电磁场的浓度或强度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职业健康检查发现少数接触噪声人员听力异常。结论 根据职业病危害的分布及治理的重点与难点筛选关键控制点,该企业须重视和做好关键控制点的管理与防治措施,使职业病发生的风险概率降低。

关键词:计算机通讯电子,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

参考文献

(1)倪金玲,何苏敏.应用类比法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的适用性探讨(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6,19(4):246-247.

(2)肖晓琴,钟坤鹏,邓颖聪,等.某聚氨酯生产线职业病危害识别与关键控制点分析(J).中国卫生工程学,2012,11(3):181-183.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

(4)国家能源局.DL/T799.7-2010电力行业劳动环境监测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188-2007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6)李涛,张敏,缪剑影.化学品职业危害分类控制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48-70.

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 篇11

CBB 2014秉承一贯的专业、品质、高端的展会定位,进一步拓宽了展品范围,全面打造酿酒、饮料、液体乳、调味品等液体食品生产、加工、包装领域的展示平台,并涵盖日化用品等液体包装。参展企业借助这一国际化展示平台,充分展示最新技术、最新产品、最新理念。大批引领行业未来发展的“首发”技术指示着行业的发展趋势,助推着业界的进步。配套相关细分行业的高端商务论坛,形成展会、论坛、技术交流一体化的平台,烘托出展会期间液体食品行业全方位、立体化的交流环境和氛围。同期40多场“2014中外液态食品生产工艺及技术交流会”,将使来自世界各地的数万名专业观众领略液态包装、液态食品生产领域科技盛宴。

展会主办方在展会期间公布了CBB 2016移师上海的信息引起业界高度重视,得到了中外展商的支持,届时CBB展会主办方将会同中外行业相关组织、相关单位,以及中外企业一道共创辉煌,把CBB推向新高度。

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 篇12

一、电子制造业采购物料短缺的主要原因

造成物料短缺问题的原因, 总的来说可以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因素两大类。内部原因一般是指企业自身原因, 如采购策略方面;外部因素通常是指客户需求变化、外部供应市场环境影响等方面。结合对某电子制造企业的实际调查分析, 笔者认为, 造成电子制造企业采购物料短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受电子产品消费市需求变化影响

电子制造业的终端客户是电子产品消费市场, 而电子产品消费市场通常也有所谓的淡季、旺季之分, 但这种淡旺季一般也很难做到准确预测, 所以, 每当生产旺季来临时, 在原材料供应规模一定的情况下, 容易造成物料短缺。

2. 单源供应 (Single source)

所谓单源供应, 通常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种情况是指这类物料往往是由于客户有特别的要求而指定了供应方, 另一种情形是指某个时段内市场上就只有一家供应方可以提供此类物料。而不论是哪种情况, 单源供应发生物料短缺现象的几率都比较高。尤其当有不可控的、意外事件发生时, 更是如此, 比如自然灾害、突发事故等。有这样一个真实案例, 2013年9月的某天, 某内存芯片制造商位于江苏无锡的工厂突发大火, 停产近一个星期。这家厂商是全球最大的电脑内存芯片制造商之一, 而笔者所提到的这家跨国电子制造企业的某个客户正好就指定只能从这家厂商处采购内存用于制造他们的游戏机产品, 如果要采购其它厂商的产品, 则需要另外再经过客户的评估确认, 需要较长的时间。由于受此事件影响, 造成物料短缺。而据事后统计, 直接造成这家跨国电子制造企业的游戏机产品生产线处于停产及半停产将近一个月, 既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以及高额的赶货成本、费用, 也严重影响到客户的交货。所以, 对此类物料需要加强监控, 提前做好备选方案, 尽可能将物料短缺的风险降低。

3. 某些电子物料采购周期长

这类物料通常是一些技术含量较高、属于市场长期供应紧张的电子物料, 如IC、处理器等, 全世界也只有很少几家在做, 质量过硬、技术领先的更是屈指可数, 产能有限。由于产能限制造成这类物料往往需要提前预定, 订购周期普遍较长。以笔者调查的某跨国电子制造企业为例, 其生产的许多产品需要用到多种IC, 而这些IC普遍的订购周期都在12周左右, 最长的甚至达到了30周以上。因此, 这类物料比较容易缺料。

4. 受企业自身采购策略影响

在现代供应链环境下, 竞争日趋激烈, 企业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就必然要在成本控制上下功夫, 而物料采购成本是大家都比较重点关注的领域。为了更好的控制物料采购成本, 很多企业都采取集中采购策略, 这样的好处是可以通过集中采购的规模效应来求得物料采购成本的降低。但这同时也意味着, 企业将其大多数的采购物料都集中发给很少甚至唯一的供应商, 某种程度上这就增加了物料供应短缺的风险, 当客户需求突然增长的时候, 由于供方的产能所限, 短时间内难以满足物料增长需求, 容易造成缺料。

二、电子制造业采购物料短缺的改进策略

为了提高物料需求计划的准确性, 缩短交货期, 减少物料供应风险, 防止缺料, 保证物料稳定供应及降低物料采购成本, 笔者认为, 可以围绕供应链的三个大的方面, 即供应商、客户以及企业自身进行改善, 具体如下:

1. 关于客户方面, 应加强沟通, 做好风险预测工作

企业应该改变以往单纯被动的接受客户提供的需求计划, 转而积极与客户沟通, 在客户提出需求计划以前更多的协助客户收集了解各种必要信息, 提高需求计划的准确性, 从源头上保证采购计划的有效实施。因为采购计划的准确性主要依赖于客户需求计划的准确性。另外, 对于客户新提出的物料需求计划, 要仔细分析、识别其中有可能会影响物料供应稳定的项目, 如单一资源供应、采购周期较长及受供应方产能限制影响比较大的项目, 及时与客户进行沟通, 在正式生产开始之前先向客户提议备选的供应商或替代物料, 提前取得客户的批准, 以应对可能产生的风险, 将物料短缺损失降到最小。如前面提到的因内存制造商火灾导致物料短缺事件, 如果企业能够提前识别这种潜在的风险并及时与客户沟通, 做好预防措施, 局面就将完全不一样。因此, 加强与客户的沟通, 有利于缩短采购周期、减少采购物料短缺风险。

2. 关于供应商方面, 加强合作、开发、评估管理工作

有研究显示, 影响准时交货问题的80%来自供应商, 所以, 加强对物料供应商的管理对改善物料短缺现象尤为重要。一方面, 企业可以通过对物料按ABC进行分类, 并结合各种采购策略对不同物料实行不同采购管理方式, 如对重点物料实行重点管理, 与供应商签订固定合约, 以保证市场紧缺物料优先供应、稳定供应给本企业;与供应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实行集中采购, 通过集中采购的规模效应, 促使其优先保证本企业物料供应, 但需要注意的是实行集中采购时一定要同时考虑供应商的产能约束, 以免因产能限制而适得其反;开发新的替代物料供应商也是防止物料供应短缺的有效途径之一, 但前提是新供应商必须具有相对的竞争优势, 不单是指价格, 还包括交货期、品质和服务等因素。另一方面, 企业需要完善对供应商的评估管理机制。如建立供应商数据库, 并及时更新完善供应商信息;建立与供应商的定期会晤机制, 随时了解供应商的最新状况;整合供应商资源, 并保持供应商之间的适当竞争;改善对供应商的评估方法, 如制定客观、科学合理的评分标准, 并邀请供应商进行自我评分等。完善对供应商的评估管理机制, 也是为了将物料供应短缺的风险降低。

3. 关于企业自身方面, 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采取合适的采购策略

企业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 在物料ABC分类、集中采购策略的基础上, 借助现代通讯和信息技术, 进一步对物料实行JIT采购策略。如通过MRP (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 即物料需求计划运算物料清单, 再加上必要的人工核对, 提高物料需求计划的准确性;通过EDI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将企业生产线或看板仓库与原材料供应商、第三方物流紧密联系起来, 进行信息高度共享和及时传递, 以客户需求订单为起点, 实行“拉”动式物料管理, 将生产、采购、供应、物料、仓库等各环节紧密联系起来, 实现JIT采购策略, 即达到降低原材料库存, 减少流动资金占用, 从而降低物料采购成本的目的, 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因物料供应不及时而造成缺料, 导致生产中断的风险。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造成电子制造企业采购物料短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企业要想取得长远发展, 必须充分了解市场环境, 结合自身实际情况, 在现代供应链管理思想的指导下, 积极探索、不断采取各种优化策略, 做好物料采购管理工作, 保证物料稳定供应。

摘要:物料供应不及时、物料短缺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比较常见的问题, 本文以电子制造企业为例, 简要阐述了造成电子制造企业采购物料短缺的主要原因, 以及如何围绕供应链的三个大方面即供应商、客户以及企业自身进行改善, 从而提高物料需求计划的准确性, 缩短交货期, 减少物料供应风险, 防止缺料, 保证物料稳定供应。

关键词:电子制造业,物料短缺,改进策略

参考文献

[1]侯云先, 吕建军.物流与供应链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

[2]马士华, 林勇.供应链管理 (第3版) [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

[3]Willis T, Huston C.Vendor requirements and evaluation in a JIT environmen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Production Management, 1990, 10 (4) :41-50.

[4]Inman R A.Quality certification of suppliers by JIT manufacturers[J].Production and Inventory Management Journal, 1990, 31 (2) :58-61.

[5]陈兵兵.SCM供应链管理:策略、技术与实务[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

[6]周云.采购成本控制与供应商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7]杨永怀.现代电子制造企业采购管理研究[D].苏州大学, 2005.

上一篇:借阅工作下一篇:非泵送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