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共12篇)
建筑学 篇1
《城市建筑》已经出刊十年了, 在我求学的时候, “老八校”已经桃李满天下, 但还不是每个学校都有正式的学术刊物。对于一个建筑学人而言, 建筑杂志的意义到底何在?今天这样的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答案也渐趋多样。因为建筑学本来就是一个具有“媒体”意义的专业—这里所说的媒体 (media) 并不仅仅限于“传播”的含义, 而是指建筑学所具有的“中间性”。“中间性”一方面可以解释为“跨学科”, 一方面由于建筑设计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在更多时候建筑学是一个思想交流和社会沟通的“过程”, 而非简单的“目的”。
建筑师不是不爱读书只爱看杂志, 而是他们的读书习惯往往已经被他们职业的特点改变了:多样化的兴趣, 间歇性的读书、碎片化获取的信息……也许是工作太忙, 但更加根本的, 是作为实践学科的建筑学本来就很难自己为自己创生出一个内在的、稳定的结构, 于是, 建筑师们在与时俱进、与项目俱进的过程中也就成为了天生的杂志读者—以及作者。
建筑本来就是一个和公众大有干系的专业, 因为以上的原因, 建筑学也越来越成为大众媒体上热议的关键词, 甚至微信段子中吸引眼球的话题。可是, 在20年前, 有关建筑的刊物比书籍还难以找到, 《建筑学报》这类的刊物是不太会出现在一个外行人的视野中的, 哪怕是一个没有建筑系的综合性大学不算掉价的图书馆, 也未必会订阅一份建筑刊物。我对建筑杂志的熟悉是在出国之后, 很偶然的原因, 始自《建筑评论》 (Architectural Review) 这样的刊物。
最初我就读的芝加哥大学对于实践性的学科没什么兴趣, 所以它才会收入这种职业建筑师不关心的不大刊登近期项目的刊物。好在, 那时候我也还没有去读建筑设计相关的专业, 对我而言, 杂志的时效性是不重要的, 像《建筑评论》这样的“主题式”建筑刊物, 有助于帮助我在很短的时间里更好地了解国外建筑学术界在长时段关注的一个个焦点, 间接地也适应了未来将要接受的建筑教育。我自己也很喜欢这种先设立一个问题, 然后从各个方面深入表述问题的思考方法—记得我还热心地向国内某杂志推荐过这种编辑思路。
但是, 在那个时候, 我自己也没能完全搞明白的一个问题是, 万一这些专题做完了怎么办?杂志还要接着办下去吗?毕竟, 如果刊物只是讨论基本建筑学的关键词, 看起来很快它就会面临一个“不知从何说起”的危机。
后来我接触了更多的建筑学杂志, 除了专业特征更强的《建筑实录》一类刊物, 还有相当“正经”的学术刊物 (严肃程度, 从可以拿着评终身教职的角度看, 略等于我们的“核心期刊”) , 比如《建筑史人学刊》 (The Journal of the Society of Architectural Historians) , 值得说明的是, 除了读博士的研究者, 设计专业的学生基本不会阅读这样的“外围”刊物。
还有一些正统建筑学看来“荒诞不经”的刊物:一种是通俗化了的设计杂志, 它们并不等同于纯粹的时尚设计读本, 但是提供很多“打开”式的实验性思路, 比如斯蒂芬·霍尔办的《32》, 这是同时用中、英文编辑的刊物, 除了内容的经意“设计”, 阅读方式本身也是在“设计”, 有些文章的插图有意被互换, 变成一篇文章蕴涵的意象在启发或者发明另一篇文章的意涵。但这本没有多少人能看懂的杂志有点短命。
还有一类看上去也在谈设计, 但有时似乎是全然坐而论道而“不切实际”的, 例如“Log”“Oppositions”, 它们不甚直接关注“项目”, 很难吸引一般的学生 (有时候一篇文章可能基本没有插图) , 但是确确实实的是, 一些著名的论文和评论范本就是发表在这样的杂志上, 最终它们成为现在美国大学课堂上被当作课程阅读的经典作品。
有意思的是, 建筑学杂志也像建筑学本身一样难以“定形”地讨论, 在西方语言的世界里, 从来没有一本权威刊物可以叫作《建筑学报》—听起来似乎有点遗憾, 毕竟《建筑史人学刊》之类都是在谈建筑设计“周边”的话题, 而不是直接讨论建筑设计本身, 似乎越枯燥、越缺乏创造性的话题才越有可能成为某种列入核心期刊的“学” (英文中并没有这么一个高大上的后缀) , 可是建筑“学”看来就是这么一个开放性的东西, 过去时的它可以成为研究的对象, 但是对正在发生的一切的关注和追逐, 并不需要一个过于清晰的结论—所以《建筑评论》之类的主题讨论可以永续地进行下去。
对我而言, 这种开放性是以有效的沟通和扎实的事实为前提的, 并不全然是空中楼阁。一位很著名的当代艺术家曾经公开表示, 他觉得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艺术“成就”是艺术家独力取得的, 而艺术理论的研究者和评论者基本上没有发挥什么作用, “离了你们一样行”。这种观点也许是过于偏颇了, 但它反映了实践领域的行动者对于苍白“思想”的失望, 换到建筑领域, 它可以成为检验建筑学术出版以及建筑媒体有效性的一种动力。
希望《城市建筑》杂志越办越好。
建筑学 篇2
摘要:随着我们国家近几年改革越来越深入, 持续性发展的理念也渐渐的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人们对于环境的保护观念也有了非常大的提高。随着建筑学不断的发展, 绿色理念的渐渐的出现, 到了现阶段已经有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建筑学是一项综合性门类的学科, 随着人类社会不断的发展进步, 也结合了很多种理念, 而绿色发展的理念就是近几年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的一种。
关键词:绿色发展理念; 建筑学; 发展前景; 1 导言
在现阶段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 我们国家的国民经济正处在飞速发展的阶段, 人们日常的生活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 在近些年, 我们国家的能源短缺以及环境污染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大大的影响了我们国家的建筑业快速的发展, 传统的建筑行业主要的特点就是:高污染以及高耗能, 这就非常不符合现阶段节能环保的理念, 建筑行业想要能够持续性的进行发展, 就一定要对必节能环保的理念加强重视。随着我们国家的科学技术快速的发展, 使得建筑节能环保的改革越来越深入, 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大量的应用以及快速的发展是搭建绿色建筑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
如何学好建筑学 篇3
一、心态上的准备
中小学的教育,特别是高中三年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考上一个好的大学。但是大学的教育模式就完全不同了,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适应社会。所以学生心态上应该有以下几点准备。
(一)适应新的学习模式。很多同学进入大学后突然发现对建筑学专业课的学习很不适应,事实是除了极少数拥用专业家庭环境的同学,全国每年都有千千万万的建筑学新生都在经历着这样的适应过程,此时的自我否定和自我放弃可能意味着你在本专业中的被动地位。
那么我们该如何适应建筑学的学习模式呢?答案就是:保持中小学教育中培养出的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力;用最快的速度广泛了解各方面的知识,培养自己学习新实物的能力;养成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形成严谨、认真的学习作风。充分利用大一大二的时间形成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当然除此之外还应该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丰富的文体活动。拥有强健的体魄和强大的心理素质在任何一个专业都是至关重要的!
(二)形成新的学习方法。建筑学比较起其他工科专业建筑学需要拥有一定的人文知识。具体的说来,方法上主要的是整体思维和经验积累。整体思维是个比较大的话题,下面再说。经验积累的方法是个基本的方法。因为建筑学没有一劳永逸的解决之道,也没有固定不变的规律法则,关键靠见多识广(基本上,人生主要是见多识广)。所有建筑的问题,都要依靠大量的阅读和实地调查去获得经验。
(三)长远的人生规划。我们都知道想要成功的做成一件事情,一个目标明确的计划是非常重要的。建筑学专业的学习也不例外。
这个计划关系到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有计划的学习可以让你更好的规划自己的大学时光,做到有效利用时间。第二个:有计划的学习可以让你不走弯路。但是,制定计划是需要对本专业有一定的了解,了解了国内外的大环境之后还应该了解你自己的兴趣爱好。你究竟准备本科毕业之后直接从事设计工作呢还是准备继续上研究生或者考博士呢?这些人生规划直接关系到你学习的侧重点。
二、专业知识的积累和专业技能的培养
(一)了解建筑设计任务的设计流程。了解一件事物的来龙去脉可以帮助学生更加了解本专业,更加明确学习目标和端正学习的态度。建筑设计不是一个"问题--答题"的简单过程。它更多包含服务行业和创造的内容。理解设计任务的关键是对设计任务前因后果的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从而整体把握建筑设计到实施的全过程。从策划立项到了解业主的意图,理解并能自行编订合理的任务书,了解建筑设计从接任务到提交方案以致于工地监督直到交付使用,这一整套业务流程的必须熟练掌握。任务书的背后是对整个设计事件的综合把握能力,值得大家从第一个案子开始留意。
(二)方案能力的培养是专业素质的核心。 建筑学专业的
教学计划里面是把建筑设计课当做主干课程来设置的。但是总存在着一些学生对于这个课程不够重视。
建筑学专业只要用一颗热爱的心,用心培养好自己的方案设计能力,就一定能取得比较好的成绩的。
(三)培养手绘基本功的同时兼顾电脑制图技能的学习。个人认为低年级应该主要抓手绘基础,高年级学习电脑制图软件,但是手绘始终不该放弃。虽然建筑市场上的图纸基本都出自电脑软件,但是手绘依旧是方案时期的一个主要沟通方式。只有流畅的手绘线条和迅速的勾勒能力才好的方案的基础。手绘方案设计也是设计单位衡量学生专业能力的一个重要依据。
为什么要在高年级学习制图软件呢,因为在高年级学习制图软件的使用技能可以为学生参加毕业实习和工作打好基础;同时建筑制图可以辅助高年级打学生更好的做出各种复杂的课程设计。
(四)破万卷书和行万里路。建筑学可以说是工科类学科中的文科倾向的专业,一个好的建筑师一定要做到见多识广。就像一个好的作家需要破万卷书,一个好的建筑设计师需要了解古今中外各大有影响力的建筑。除了专业课程之外。同学们应该再补充阅读西方古典建筑方面的书籍,同时也用该看一下我国的各种传统建筑和民居。但是最好也能够行万里路,亲身去体验一下这些优秀建筑作品的内外部空间。不仅要看其建筑设计,同时也应该研究它们的环境设计和景观设计。
大学一年级的专业基础课的成绩主要决定因素是学生的表现能力、设计能力、耐心等等。但是到了大学二年级之后的的设计课除了以上的各种因素之外还有很大的一个因素是个人的积累。
三、高效学习,幸福生活
高效学习主要是根治建筑学专业同学的通病“拖延症”;幸福生活主要体现在保持良好心态和体魄,积极学习本专业。
建筑与建筑学释义 篇4
中国古代把建造房屋以及从事其他土木工程活动统称为“营建”或“营造”。“建筑”一词是从日语引入汉语的。汉语“建筑”是一个多义词。它既表示营造活动,又表示这种活动的成果——建筑物,也是某个时期、某种风格建筑物及其所体现的技术和艺术的总称,如隋唐建筑、文艺复兴建筑、哥特式建筑[3]。《辞海》中“建筑”一词定义为:1)建筑物和构筑物的通称。2)工程技术和建筑艺术的综合创作。3)各种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的建造活动。建筑与空间密不可分,人类在有意识地创造并美化环境,其意在营造良性空间,在建筑活动过程中积累知识,总结经验,不断创新,逐渐形成建筑学[3]。
因此,建筑学是研究建筑物及其环境的学科,旨在总结人类建筑活动的经验,以指导建筑设计创作,创造某种体型环境。其内容包括技术和艺术两个方面。传统的建筑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建筑物、建筑群以及室内家具的设计,风景园林和城市村镇的规划设计。随着建筑事业的发展,园林学和城市规划逐步从建筑学中分化出来,成为相对独立的学科[3]。
建筑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兼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和美学等多种学科专业的知识特征。同时,随着社会发展,其内容和结构还在不断拓展[1]。它是建筑活动经验与设计方法的集合,通过已有的经验与方法运用到新的设计中,为人类提供更美好的建筑环境。
英语architecture一词来自拉丁语architectura,可理解为关于建筑物的技术和艺术的系统知识,即我们所称的建筑学[3]。“Architecture” means the art of building(建筑的艺术)in which human requirements and construction materials are related(人类需求与建筑材料相关)so as to furnish practical use(提供实用价值)as well as an aesthetic solution(审美需求),thus differing from the pure utility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纯粹的实际工程建造).As an art(艺术),architecture is essentially abstract(抽象)and nonrepresentational(非写实的)and involves the manipul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s of spaces, volumes, planes, masses, and voids(包括空间、体积、面、块的关系处理). Time(时间)is also an important factor in architecture, sincea building is usually comprehended in a succession of experiences(体验的连续)rather than all at once. In most architecture there is no one vantage point from which the whole structure can be understood. The use of light and shadow(光影的利用), as well as surface decoration(表面装饰), can greatly enhance a structure。
建筑学是人类建立生活环境的综合艺术和科学。建筑技术和艺术密切相关,相互促进。技艺在建筑学发展史上通常是主导的一方面。在一定条件下,艺术又促成技术的研究。它与大千世界的辩证关系,归根到底,集中于建筑的空间与形式的创造。在我们的时代,近代建筑的主要问题已不再是纯体积的视觉表演,而是创造人们能生活的空间,不管它有多美、多讲究,要强调的已不再是外壳而是内容;不再是孤独的建筑,而是城市组织结构的连续性[5]。
就工程技术性质而言,建筑师总是在建筑技术所提供的可行性条件下进行艺术创作,因为建筑艺术创作不能超越当时技术上的可能性和技术经济的合理性。埃及金字塔如果没有几何知识、测量知识和运输巨石的技术手段是无法建成的。人们总是可能使用当时可以利用的科学技术来创造建筑文化,现代科学的发展使建筑不仅可以向高空、地下、海洋发展,而且为建筑艺术创作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建筑学在研究人类改造自然的技术方面和其他工程技术学科相似。但是,建筑物又是反映一定时代人们的审美观念和社会艺术思潮的艺术品,“建筑应该是时代的镜子”。建筑学有很强的艺术性质,在这一点上和其他工程技术学科又不相同。
就艺术性质而言,建筑学必须研究建筑的形式美的规律与特征以及建筑美学理论,空间和实体所构成的艺术形象,包括建筑的构图、比例、尺度、色彩、质感和空间感,以及建筑的装饰、绘画、花纹和雕刻以至庭园、家具陈设等等。建筑艺术主要通过视觉给人以美的感受,这是和其他视觉艺术相似之处。建筑可以像音乐那样唤起人们的某种情感。德国文学家歌德把建筑比喻为“凝固的音乐”,也就是这个意思。但是建筑又不同于其他艺术门类。它需要大量的财富和技术条件,大量的劳动力和集体智慧才能实现。它的物质表现手段规模之大,为任何其他艺术门类所难以比拟。建筑艺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3]。
欧洲人有一句话:建筑是石头的史书。说的好极了。建筑,同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意识形态,全都关系密切。不但建筑的艺术风格反映历史,十分灵敏,它的形制也一样反映。小而至于一朵装饰花纹,大而至于一座城市,人们可以从上面读出生动的历史[6]。
社会在发展,建筑学在开拓。现代建筑关怀人,从“雅典宪章”到“北京宪章”,建筑师的责任不断提高——要把已有的和新建的、自然的和人造的因素结合起来,并通过设计符合尺度的空间来提高城市面貌的质量;保护和发展社会的遗产;为社会创造新的形式并保持文化发展的连续性。这就构成了对设计专业的新的挑战和新的社会职责。建筑师应该把自己看成是社会的公仆。建筑师与业主以及社会的关系尤为关键。建筑师必须将社会整体作为最高的业主,承担其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建筑设计、建筑质量、建筑与环境的结合、对自然与城市景观和我们传统的尊重,都为公众所关注;建筑师把自己的智力与职业活动视为对地方、民族和国际社会的发展所提供的一种服务[5]。建筑,不仅用来满足个人或家庭的生活需要,而且也用来满足整个社会的各种需要。
建筑学的基本精神是关怀人,即“对人的关怀”。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筑》中写道:“为普通人,‘所有的人’研究住宅,这就是恢复人道的基础,人体的尺度,需要的标准、功能的标准、情感的标准。就是这些!这是最重要的,这就是一切。这是个高尚的时代,人们抛弃了豪华壮丽。”这不仅仅是宏观意义上的关怀,而是深入细致的及其亲切的关怀。我们上“设计初步”课,从人体的基本尺度学起,熟悉人体,这能给初学建筑的人一个印象,便是:建筑是为人服务的,是人的活动场所,要关怀人、体贴人,给人们创造舒适、方便、安全的环境。方便而舒适的房屋是有感情的,它使人觉得温暖。因此,它能净化人的心灵,促进社会的和谐。其实是在培养我们的职业道德,即人道主义。
设计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设计生活。我们设计了什么样的城市和房屋,人们就得按照这个城市和房屋的特点来生活。设计生活还可以在更高的水平上进行。柯布西耶在这个问题上是很自觉的,他总是把建筑问题当作生活的改造问题。
因此要把建筑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讨论建筑的基本问题,要把建筑与它的过去、现在和可见的未来存在于其中的人文环境尽可能全面的联系起来。因为建筑与它的人文环境本来就是全面联系着的,它是“石头的史书”。我们的国家正处于一个全面现代化的重大的历史转折时期,在这样一个严峻的时刻,在一切领域里,都必然有一个破除旧观念、建立新观念的历史任务。不完成这个任务,国家的现代化是不可能的。而破旧立新的根据就是生活。只有根基正确,社会中人们的精神状态、思维方式、观念意识才可能现代化。
总之,还是歌德说得好:生活之树常青。只有与现实的社会生活和它的发展联系起来,我们的建筑创作和建筑理论才道路宽阔、生机蓬勃、左右逢源[6]。
摘要:以建筑与建筑学为切入点,从比较评析和求解释义的角度出发,结合建筑与建筑学的发展,深入剖析相关定义,从而全面解读建筑、建筑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探求其真实涵义。
关键词:建筑,建筑学,释义
参考文献
[1]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1-2.
[2]维特鲁威.建筑十书[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9-10.
[3]刘华明,郭运河.新编中国大百科全书[M].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2001:1685-1687.
[4]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1685-1687.
[5]吴良镛.《北京宪章》——建筑学的未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80-192.
建筑学实习日记——高层建筑实习 篇5
经过昨天的实习,我已经对建筑学实习游了一定的认识。今天,我们去了汉江新城一期及二期工程现场进行实习。早晨,我们去参观已经竣工的汉江新城一期,18层,附带一社区幼儿园。汉江新城整体建筑采用新中式建筑风格,建筑立面以中国传统民居灰色调为主,简约大方,融合了中式花园建筑的前庭后院、入户花园、空中花园、阳台错落、冰裂纹、底层架空等设计理念,建筑整体既朴实厚重又优雅别致,完美地实现了与项目整体苏州园林风格景观的融合。项目园林景观采用纯苏式园林.框架-剪力墙结构也称框剪结构,这种结构是在框架结构中布置一定数量的剪力墙,构成灵活自由的使用空间,满足不同建筑功能的要求,同样又有足够的剪力墙,有相当大的刚度,框剪结构的受力特点,是由框架和剪力墙结构两种不同的抗侧力结构组成的新的受力形式,所以它的框架不同于纯框架结构中的框架,剪力墙在框剪结构中也不同于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墙。因为,在下部楼层,剪力墙的位移较小,它拉着框架按弯曲型曲线变形,剪力墙承受大部分水平力,上部楼层则相反,剪力墙位移越来越大,有外侧的趋势,而框架则有内收的趋势,框架拉剪力墙按剪切型曲线变形,框架除了负担外荷载产生的水平力外,还额外负担了把剪力拉回来的附加水平力,剪力墙不但不承受荷载产生的水平力,还因为给框架一个附加水平力而承受负剪力,所以,上部楼层即使外荷载产生的楼层剪力很小,框架中也出现相当大的剪力。
进入单元门后,我们先乘电梯达18层顶楼进行观察。(1)顶楼因为存在电梯机房,为了美观,相应做了许多花架【附图】。接(2)我们观察到了等高屋面变形缝的做法【附图】,变形缝可以使缝两侧的建筑物在温度变化,地基不均匀沉降或发生地震时对建筑物产生的破坏,可分为伸缩缝,沉降缝,防震逢,现在的建筑一般做三缝合一处理。此处做法应为砖砌矮墙,中间为沥青麻丝等弹性材料,上盖滚凝土改版【书P136图+现场拍摄图】。(3)顶层铺设小块方砖。在地面也可见变形缝,这是为了防止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因温度变化产生拉裂。【附图】
(4)在顶楼,我们还见到了离地约400MM,包裹着的直径150MM左右管道,经现场技术人员介绍,这个管道是【水管】,为防止冻裂,上包裹【铝箔】。【附图】(5)此处经技术人员介绍,是通风管井,有两个管子,在高层厨房等地抽出油烟时,通过每家的斜管抽入总体的直管,防止倒灌。(6)此处女儿墙上钢筋则是起避雷作用。
接着,我们随同技术人员一起进入地下室实习,此高层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一层为停车场。(1)技术人员向我们介绍了顶端的多种管道,红色的为消防管道,绿色的为给水管道,银灰色管道为自动喷淋装置,细看可见喷淋头【附图】。(2)此处为集水沟,【附图】,可将地下室积水引入沟中,当存水一定时,开泵抽水,将水排至室外,是地下室非常重要的部分。下午,我们对在建的汉江新城二期进行了实习。首先,进入工地安全非常重要,必须按要求佩戴安全帽,在入口处见到了施工顺序的指示牌,为:定位放线——规划部门验收红线——大规模吊装——大模板校正紧固——转其他工艺流程——验收 汉江新城二期共32层,现在施工至14层,在现场技术员带领下,我们从楼梯向上进入顶楼参观学习,两部楼梯中间的墙未砌筑,可以清晰的看见两部剪刀梯【附图】,“剪刀楼梯”是连系建筑物楼层之间的通常形式之一。也可称之为叠合楼梯、交叉楼梯或套梯。它在同一楼梯间设置一对相互重叠,又互不相通的两个楼梯。在其楼梯间的梯段一般为单跑直梯段。剪刀楼梯最重要的特点是,在同一楼梯间里设置了两个楼梯,具有两条垂直方向疏散通道的功能。剪刀楼梯在平面设计中可利用较狭窄的空间,设置两部楼梯,这两部楼梯分属两个不
同的防火分区,因而提高了建筑面积使用率。
顶楼的位置,混凝土模板未浇筑,前进比较困难【附图】。到达顶楼后,可以清楚地见到地上绑扎的钢筋和箍筋,未进行浇注的梁柱,【附图】,现场作业的工人正在用水管冲刷地面,使施工作业面平整干净。
接着,我们进入地下室进行参观,【附图】。后浇带: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温度、收缩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板(包括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临时施工缝,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在若干时间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后浇带是既可解决沉降差又可减少收缩应力的有效措施,故在工程中应用较多。设置后浇带的位置、距离通过设计计算确定,其宽度考虑施工简便、避免应力集中,常为800~1200mm;在有防水要求的部位设置后浇带,应考虑止水带构造;设置后浇带部位还应该考虑模版等措施内容不同的消耗因素;后浇带部位填充的混凝土强度等级须比原结构提高一级
《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思考 篇6
关键词:民用建筑设计 工业建筑设计 传统教学模式
《房屋建筑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建筑工程、城乡规划等多个专业开设,涉及学生面广量大,并且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建筑工程类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介绍了民用建筑设计原理,建筑设计的基本步骤,房屋建筑的构造原理与构造方法等基本知识。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蓬勃发展,本课程对于所有与建筑工程相关的专业均是一门基础课程。如何让本课程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整个教学过程显得至关重要。
一、目前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该课程涵盖了民用建筑设计和工业建筑设计两大部分内容,涉及公共建筑设计、民用建筑设计、单层厂房设计、多层厂房设计,对于厂房设计这部分内容只是一带而过的讲授,学生也是一知半解。
(二)该课程的内容大多数为国家的规范、标准的解释,内容枯燥无味,在课堂中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较困难。由于该课程是学生较早学习的专业课程,对大部分建筑、建筑构件等概念无具体的认识,再加上大部分上课都是课堂理论教学,学习效果甚微,存在黑板上盖楼的现象。
(三)由于土木CAD的快速发展,大部分学生认为手工设计、作图已经过时,对平时的手工大作业敷衍了事,造成对基本设计原理和制图标准掌握较差,看不到自己的劳动成果,以至于越学越对本课程不感兴趣。
(四)教材中的作业、插图较陈旧,无法跟实际工程相衔接。
二、解决方法
(一)《房屋建筑学》课程是理论与实际结合紧密的课程,应用性较强。传统教学模式主要强调课堂教学,配合挂图、录像,但受可实际参观的建筑工地的限制、学生在课外教学中对实际工程掌握和处理能力,受到极大的制约。加强多媒体立体课程的建设,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上将发生较大的变革,在教学中课堂理论教学与知识的扩充及实践结合起来,利用多媒体课件密集的知识量,使理论与实践做到有机的结合。同时多开展第二课堂,让学生根据施工图动手制作相关模型,提高学习兴趣,比如制作楼梯间、基础等模型。
(二)《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过程中,仅以课堂教学内容为主的教授学生虽然易懂,但真正让学生动手设计时,学生会出现无从动手的尴尬局面。而立体化多媒体课程在教学设计时,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自主学习、强调“协作学习”等。因此,这种教学设计强调学生课后以自主学习为主,对于像《房屋建筑学》这类课后需不断自学的课程,多层次的知识信息的组合将使学生学习更加合理、学习效果得以大大提高。
(三)利用信息时代的教育技术,可以使《房屋建筑学》课程建设充分利用和优化教育资源,在学科建设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效果、建筑教育普及等方面实施教学改革,满足教学内容更新经常化、教学活动实施手段多样化、学生学习合理化等新的教育教学标准。
(四)在作大作业的过程中可以允许学生用计算机绘制较简单的图,但数量不超过3张,其他作业还是采用手工作图,其中有一张图纸要上墨线。可以避免学生应付做作业。
(五)在开学初安排8个学时的实地参观学习,让学生认识建筑,为理论知识学习打好基础。
(六)大力推广使用国内优秀教材。以知识点为单元组织教学,不断更新和深化教学内容,始终保持与国内外先进建筑技术水平的同步增长。
(七)以网络为基础,课件上网,优秀作业展示,逐步实现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相结合,适应现代教学要求。
(八)在授课过程中,国内建筑和国外建筑设计方法、风格同步讲授,同时多讲国内优秀建筑的设计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方法的探索
目前房屋建筑学课程课堂教学,采用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通过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来进行。实践教学环节与理论教学环节不能很好地衔接,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强调实践环节,实践环节应贯穿于理论教学的整个过程,体现实践教学的定位,从而打破单纯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教学中需注重培养学生在新知识的探究和发展中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新。
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板书讲授的方式,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用精炼的语言结合板书可将复杂问题讲得清楚透彻,传统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实现师生交流互动。教师对问题的阐述,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疑问进行分析,对概念及原理进行针对性的诠释。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与教师能够做到同步思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和吸收。但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很难直观展示图像,传递信息量相对较小,并且因教师个体差异及授课方式的不同,课程教学质量相差较大。
随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媒体教学已成为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部分。多媒体手段可生动形象地展示复杂的空间关系,难以想象、难以用语言描述的东西,便于学生的直观理解。另外多媒体教学显着的特点是教学信息量大,可有效节约课堂教学课时,便于补充新知识、新技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大量工程实例的多媒体展示,可扩充课程信息量。便于学生掌握最新的技术、构造、材料。
建筑学 篇7
本次谢英俊回顾展题为“人民建筑”,其策展序言寥寥数语,视野却非常宏大。策展人史建的首要意图在于把谢英俊的当下实践放在现代建筑的历史脉络中考察:如果说以包豪斯为代表的现代建筑运动,“其理想是把现代化的工业生产与人民生活结合起来”,那么谢英俊今天的实践对这个传统有哪些延续和更新?沿着这思路,我们可以展开很多话题,如现代建筑与工业、建造、用户、场所、地域传统之间的关系等等。
我对其中一个方面尤其感兴趣:中国语境。实际上,当我最初看到“人民建筑”的标题时,第一反应不是包豪斯,而是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我相信,在座的在中国社会生长的、35岁以上的人,一看到“人民”这词,心里都会“一激灵”。因为我们从小就接触人民公园、人民大道、人民广场、人民大会堂等空间环境,耳边充斥着“我代表人民,来看望你了”或“我代表人民,判处你死刑”之类的话语。我们现代汉语中的“人民”,实际上与英文的People和德文的volk,涵义不尽相同。我觉得有意思的是,史建在把大家的注意力向包豪斯现代传统那里引导的同时,还在利用“人民”这个政治色彩特别浓厚的词,尝试与中国当代社会语境展开对话。那我想进一步问,在20世纪中国,“人民”曾是什么涵义,今天又是什么涵义?中国建筑相应有哪些表现?而今天谢英俊的实践又为我们带来哪些新的理解?
1958年,大跃进期间,中国穷一国之力,在北京修建庆祝国庆十周年的十大建筑。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副市长万里在“北京市国庆工程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说该工程目的在于“反映建国十年来的工农业生产和各个方面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检验社会主义中国已经达到的生产力水平。不是有人不相信我们能建设现代化的国家吗?老认为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吗?我们一定要争这口气,用行动和事实做出回答。”——建筑是一个国家、民族、“全体”中国人民走向现代化的象征物。
2008年,四川建筑师刘家琨自己捐资、设计修建了一个小纪念馆,用来纪念一个在“5·12”地震中死去的初中学生胡慧姗。刘家琨说:“这个纪念馆,是为一个普通的女孩,也是为所有的普通生命——对普通生命的珍视是民族复兴的基础。”——建筑是呵护个人生活的庇护所和弘扬个人生命价值的纪念碑。
上述两段话,间隔半世纪,体现了“人民”定义的深刻变化:从一个集体、抽象、政治性、道义上的大词“人民”中,开始分解出很多个体、具体、公民法权意义上的“个人”。胡慧姗纪念馆,恐怕是以最强有力的语言弘扬了这种变化,但它并不是建筑孤例。我们可以宽泛地说,自80年代开始,随着中国市场的开放,个人独立建筑设计事务所以及私人开发商和业主的涌现,一些明星建筑师、明星开发商、明星项目(尤其是那些意在彰显个体用户“个性”的楼盘如别墅)的出现,都多多少少在空间文化上推动了“个人建筑”的发展,只不过这里涉及的“个人”往往是比较“优越”的个人,而不是胡慧姗式的“普通生命”而已。简言之,我们不妨这样概括当代中国建筑的状况:一方面作为国家、政权、民族集体表达的建筑仍在盛行 (奥运、世博等) ,另一方面是作为个人表达的建筑也在积极涌现——一个“人民”和“个人”建筑并存的局面。
这里一个新的社会危机,连带空间危机,凸显了:在抽象的,几乎被架空了的“人民”和无数零散的、孤立的“个人”之间,我们几乎没有一个清晰可辨的中间层次。而这正是公民社会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单个零散孤立的公民,如何能进一步形成一个个团体,以此为单位,来更有效地履行公民义务和争取公民权利?在“人民”和“个人”之间,我们能不能发展出一个中间概念——“社区”概念,一方面把“人民”具体化,另一方面把“个人”们团结起来?在空间上,规划、设计和建造,能不能推动“社区”的发展?
在官方行政体系中,我们还留存有“单位”或“居委会”,但那是正统的自上而下的社会控制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在乡村和城市旧区,我们还有很多靠传统社会纽带维系的社区,但它们大多在迅速衰落,并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着被拆解的危险。在城市开发中,我们有较近出现的“居住小区”,但那更多的是硬件意义上的集中,而不是社会性的集合。当然在另一方面,我们可以乐观地说,如今借助网络、传媒平台,大家对公民权利的积极讨论,以及公民维权运动的兴起,正使得“社区”的概念呼之欲出。但对我们建筑行业而言,遗憾的是,“社区”在中国的发展,尚没有在实体空间维度上得到支持。正是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谢英俊(也包括其他台湾同行)的工作,为我们带来一种完全不同的实践模式——“社区建筑实践”,概括起来有以下特点:
1)用户本身的社会纽带
谢英俊团队的建筑用户往往本身就已经构成了成熟“社区”,他们之间靠各种社会纽带相联,如族裔、地域、信仰和文化传统等。谢的介入,是帮助他们通过建造,强化和改善既有的社区。相形之下,中国建筑师的末端用户往往是在剧烈的城市拆迁重建过程中,被打散后再重新组合的原子化的家庭单元,而很少再有任何成型的社区(或许西安鼓楼回民区洒金桥—大麦市街和新疆喀什老区的改建,可算特例:原居民靠强烈的族裔和宗教纽带,争取到就地安置,从而得以继续维持原有社区)。
2)建筑师与用户的交流界面
谢英俊团队在设计建造的全过程中能直接和建筑的用户交流。而在大陆,或在通常的房地产开发中,建筑师即使动辄设计十几万平方米的小区,影响数以万计居民的生活,也是在依循开发商对市场的定位,而无缘与用户见一面,“用户参与式设计”更无从谈起。
3)建筑师的专业和社会双重整合的角色
谢英俊的团队工作贯通社区策划、规划、设计、建造各环节,在每一环节上又都能有效地进行社会动员和吸收多方人士参与,因而其建设过程不光是硬件上的建造过程,也是软件上的加强社区凝聚力的过程。他所扮演的master builder的角色是兼具专业和社会角色于一身的。相形之下,通常的建筑过程是基于专业分工的持续分解过程,设计、建造、使用,一系列环节线性传递下去,建筑师虽号称“龙头专业”,起到一定环节的专业监督作用,但根本无法起到全方位整合社会力量和关系的作用。
4)“人民建筑”的现代传统再定位
谢英俊的启发在于,建筑师如仅仅满足形式游戏,其实践的空间恐怕会越来越狭窄,其社会干预力量会越来越微不足道。回到策展序言提出的问题,谢英俊今天的实践,促使我们在多方面为“人民建筑”——这个现代建筑运动的理想再定位,包括建筑师的教育、建筑师对相关产业的介入、建筑师扮演的多重角色,以及建筑师与社会状况的互动,等等。
仿生建筑学及其应用研究 篇8
1 仿生建筑学的应用
仿生建筑学的内容极其丰富, 根据仿生建筑的表现形式和应用方法的不同, 东南大学刘先觉教授将仿生建筑的设计内容主要分为建筑功能仿生、形式仿生、结构仿生、城市环境仿生等几个方面[2]。下面分别从建筑的形态、结构、功能、材料等方面论述仿生学在建筑领域中的发展现状。
1.1 建筑形态仿生
建筑形态仿生是人们在一般意义上对于仿生建筑的理解, 并且利用其原理所建造的建筑不胜枚举。传统民居干阑建筑所采用的地下架空结构, 其原理就是受到鸟的筑巢位置的启发, 不仅防水防潮而且具有防禽的优点;建造于美国的肯尼迪机场航站楼 (见图1) , 屋盖结构酷似展翅飞翔的巨鹰, 让人身处其中不觉得就感受到现代空中交通工具的舒适与享受。
作为一个有机整体, 生命皆是由器官各自的功能与形态按照相应的构成规律组合而成, 生命体的各器官要想相互协调的完成生命活动, 适应周围环境和自身内部的荷载作用, 就必须努力调整自身结构以适应环境, 例如鸟中空的骨骼就是通过减少自身骨骼重量以适应飞翔的需要, 殊不知只有飞的快的鸟才能有最好的虫子吃, 才能更好的生存繁衍。大自然的生命繁衍生息无不体现着一条原则:以最优的形式、最少的投入, 取得最大的收益。形态仿生建筑将这一大自然中关于形态与构成的发展规律应用到建筑学中, 无论在形态还是质量上都会使得建筑结构的层次得到提高。中国国家体育馆、悉尼歌剧院、天津博物馆、鱼舞餐厅等都是形态仿生建筑的代表之作[3], 见图2~图5。
1.2 建筑结构仿生
建筑结构仿生是仿生建筑学发展的重要分支, 建筑师们利用大自然的恩赐, 结合现代科学技术, 从生物体中不断总结、深化、试验、组织,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 现代建筑结构仿生已经开辟了崭新的仿生结构体系[4]。这方面的事例举不胜举, 从发现自由抛物线形曲面的张力的水滴到薄壁高强的性能的蛋壳, 再到交叉网状支撑组织机理的叶脉和类似拱形结构的恐龙庞大的骨骼, 无不给建筑结构带来新鲜的设计灵感[1,5]。很多正确的仿生建筑实例, 其结构形式或多或少都模仿了生物体的整体或部分合理结构形式, 同时还总能达到经济、美观、耐用的设计目的, 建筑结构仿生已成为建筑学发展的重要方向。
1.3 建筑功能仿生
建筑结构一定体现了某种设计功能, 如何将自然界的生命体功能如实的体现到建筑结构中去便是建筑功能仿生的目的所在。大自然是人类创作灵感的宝库, 从空心的竹子想到支撑与传输“管道”功能的结合, 从甘蔗的生命周期与使用周期想到“薄壁承重结构”和“轻质填充物”, 它们都是结构与功能完美结合的生命体, 类似的功能建筑结构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慕尼黑BMW公司办公楼就是采用圆筒结构, 将电梯楼梯布置其内, 起到建筑物支撑与竖向交通的功能, 慕尼黑BMW大楼见图6。从竹子的节理与生长高度的关系到110层美国芝加哥西尔斯大厦的方筒套箍结构 (见图7) , 再到芝加哥60层第一联邦银行大楼的竹节的水平结构层 (见图8) , 其建造原理均是生命体功能与结构的完美统一的体现[3]。
1.4 建筑材料仿生
根据生物体的结构、成分、色彩与生命特征, 结合现代化的科技手段, 对天然生物材料的组成结构、材料性能和生长机理的分析, 并对其进行仿生复制, 研制出高效的新型建筑材料, 不断满足人们对建材性能日益提高和增长的需求, 即为建筑材料仿生。
借助仿生学原理, 建筑材料仿生也已取得很多成就。首先是利用蜜蜂构筑的蜂巢创造发明了泡沫建材结构, 不仅保温隔热, 而且结构轻巧美观;其次是建筑师制作的蜂窝隔墙, 中间填充了树脂和尿素甲醛泡沫, 起到了结构轻巧、冬暖夏凉的作用[4]。
2 仿生建筑学的发展
将仿生技术应用于建筑学并非简单的合并与拼接, 而是建筑师们在遵循和敬重自然界规律的前提下, 运用逻辑推理方法, 从自然界汲取创作灵感, 同时注意保护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使建筑学与仿生技术完美的融合, 从而为人类的生活提供服务。作为仿生建筑学所采用的主流形式, 绿色节能建筑、标准化建筑、智能建筑和多维空间建筑必将成为21世纪建筑结构发展的趋势。
2.1 绿色节能建筑
绿色节能是当今社会最为提倡的生活方式, 因为社会的和谐发展无不受到环境破坏和能源危机的制约, 人类想要继续繁衍生存就不得不寻求最为合适的生态建筑环境, 以社会、自然、人的协调发展为目标。我国是能源大国, 然而总量上的优势并不能掩盖其结构不合理、资源分配不均匀的缺点,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建筑所占用的能耗百分比从25%上升到35%以上。如果不尽快加大绿色节能建筑研发力度, 降低建筑能耗百分比, 必将带来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的新问题。相反采用绿色节能建筑不仅可以采用自然光达到建筑节能的目的, 而且研究表明在绿色建筑中员工的工作效率可得到增进。可见建筑节能有很大的空间, 绿色节能建筑对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专家预测未来5年内, 绿色节能建筑将成为建筑行业的主流设计思想。
2.2 标准化建筑
标准化建筑是指建筑空间结构的功能也不再仅仅局限于承载传力, 而是像生命器官那样具有多重功能, 用于组成建筑结构的构件进一步标准化, 结构空间效用将大幅度提高。节约与合理利用能源也将成为建筑结构功能的一项重要内容, 同时也是一个国家、民族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解决能源问题不仅在于空间的组织与设计, 采光技术、通风技术、保温技术、照明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也具有极大的可操作性。
2.3 智能建筑
当今新型空间结构型式、智能材料、多功能材料、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 21世纪是智能建筑的时代。人类的生存环境日趋恶劣, 所建建筑必须朝着降低能耗, 减小占地空间, 一体多用的方向发展, 所用建筑材料不仅要轻质、高强, 而且要多效、节能。例如现有的许多建筑隔墙在具有保温、隔热等基础功能前提下, 同时具有防辐射、高强度、多效的性能。不仅如此建筑物还应向着进行自诊断、自调节、自修复的方向发展。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代, 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必须以经济、安全为前提, 同时兼顾节能、高效和生态平衡,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智能建筑是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途径。
2.4 多维空间建筑
随着21世纪人口增长的大爆发, 世界建筑业也进入了建筑大膨胀时代。人类吃、穿、住、用、行样样离不开土地, 地球只有一个, 耕地面积又不能一再减少, 因此, 人们考虑将建筑物向空间、海洋和地下等多维方向发展, 仿生建筑学将发挥更大作用。
建筑向空间的发展起步较早, 如今世界各国早已是高楼林立, 建筑物高度像大树一样一个劲往上长, 但是人们必须注意物极必反的道理, 如果这种增长, 毫无规律节制, 后果将十分严重, 交通堵塞, 地基塌陷, 热岛效应, 环境污染将比比皆是。为此, 建筑向空间的发展, 应在遵循科学、原则、规律的前提下进行。大自然中的森林树木茂密高度相差很多, 然而各种树木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空间, 不仅层次分明而且营养分配均匀, 将其引入现代城市规划设计中, 必将给人们带来更加舒适的生存环境。
建筑向海洋的发展势在必行, 地球上1/3是陆地, 2/3是海洋, 建筑向海洋的发展必将成为21世纪乃至22世纪建筑发展的重中之重, 那么学习海洋生物是如何适应海底环境而坚强生存下来, 并将其中原理应用到建筑学中就变的十分急需。
建筑向地下的发展是适应土地资源不断减少的大势所趋, 地下资源的开发利用如雨后春笋般悄然出现。地下商场、娱乐中心, 地下隧道、铁道以及地下工厂的建设已经为促进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 方便人民生活等各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这方面当然也要向地下生物效仿, 研究蚯蚓为何能在坚硬的泥土中自由穿行, 各种穴居生物的筑穴本领, 无疑我们将获益匪浅。
3 结语
随着社会资源能源环境的变化, 仿生建筑学成为当今建筑发展的主流。人们在不断从大自然汲取灵感的过程中, 将自然界动植物的生存本领、生长机理和生态规律与建筑物自身的特点和功能相融合, 该过程并非简单的模仿照搬, 而是有继承也有发展的创新过程。将自然生物体的存在合理性运用于建筑物结合自身特点而适应新环境的需求中去, 这无疑是建筑物最具有生命力的诠释。仿生建筑学为人们提供了这样的机遇与可能, 这无疑将极大的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 在促进建筑学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摘要:基于仿生建筑学的应用现状, 从建筑形态、结构、功能、材料四个方面阐述了仿生建筑的设计思路, 指出现代生物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优胜者, 仿生建筑必将成为未来建筑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仿生建筑,绿色建筑,智能建筑
参考文献
[1]杨小峰, 罗文媛.仿生建筑浅析[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2005, 26 (6) :67-70.
[2]刘先觉.仿生建筑文化的新趋向[J].世界建筑, 1996 (4) :67-68.
[3]祝玉龙, 蒋欢军.我国钢结构仿生建筑的应用与展望[J].结构工程师, 2014, 30 (2) :64-69.
[4]周立.仿生建筑学在空间结构中的应用[J].消费导刊, 2007 (10) :207-208.
[5]李建华, 张龙, 黄锦源.浅谈结构仿生在大跨度建筑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信息, 2013 (23) :220.
[6]高福聚.空间结构仿生工程学的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 2002.
建筑学 篇9
1.国内社会发展因素的影响
(1) 经济技术的发展。市场经济下, 新技术、新材料的大量出现和应用, 建筑对防火、垂直交通、空调、材料、构造等都有较高要求。同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 社会需要具备综合性知识的人才, 在建筑设计教学中, 要注重传授知识的厚度与广度。
(2) 建筑行业人才需求的改变。国内建筑行业的转型, 需求更多能在图纸上推敲方案, 同时还要了解建筑材料、构造, 与其他专业配合并与甲方充分进行沟通的设计师, 这就要求学校合理安排建筑设计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和训练方法。
(3) 学科交叉影响。建筑学本身是一门兼容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等多学科的综合型学科, 建筑学科逐渐细化, 形成许多单一的子学科。在建筑设计教学中, 要将实践工程技术、理论知识融入其他学科的研究, 以便在遇到问题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
2.国际思潮的冲击
(1) 国际院校教育改革与变化。由于社会经济体制转型急需大量建筑人才, 要求建筑院校必须采取新的改革措施, 高效率为社会输送人才, 经历近半个世纪的试验和反复调整, 新的建筑教育模式和理念日趋成熟。
(2) 国家交流的频繁与深入。改革开放以来, 很多国外思想在国内传播, 引起国内建筑学教学转变。许多院校都从国外征订专业参考资料, 为其学生提供了解国外建筑学教学指导思想和动态窗口。同时, 国际间的建筑交流及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也是促进学习交流的机会, 促进建筑院校教学体系的革故鼎新。
传统建筑设计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学观念———强调书本轻视调研
传统建筑教育只重视知识和经验的传承, 以丰富学生设计经验为目的。从教与学两方面考虑, 对于没有建筑专业背景的学生而言, 每次设计任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都是新问题, 学生不具备经验, 传统模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将建筑设计中的问题和思路创新过程完全自动化, 造成学生过分依赖教师自身经验化的思维模式, 或者过分依赖书面资料, 把解决设计中遇到的新问题的方法都固定在他人经验和资料上, 忽视任务书调查研究, 当面对新问题时, 就会出现思维的空白, 不知所措, 很难真正学到设计方法。从教与学两方面来看, 大多重视和强调书本知识的传授。学生多依赖于书面资料获取知识, 重视对优秀作品的表象学习, 轻视调查研究, 缺乏对深入、细致、艰苦的实地考察环节重要性的认识。
2.教学过程———强调最终成果
我国现行的建筑学教育体制中, 建筑设计课程是主干专业课, 对学生设计能力的评判依据是“最终的图面表达与质量”, 设计课成绩分配权重为最终成果70%, 平时草图30%, 这样图面的表现技能则直接影响了其好坏的评价。但是却忽视培养设计过程中学生对任务书的分析、思考及提出设计方案与解决限制问题的能力, 因此导致很多学生注重手绘技能的训练, 忽视自身设计能力的培养, 缺乏创造力, 继而失去对建筑设计创造的兴趣。
3.教学方法———过分依赖教师
建筑设计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通过教师给学生一次次改图的过程, 使学生完成设计任务同时掌握该种类型建筑设计的重点和难点, 优点是与学生近距离沟通, 便于学生对自己方案不足的理解和学习, 有针对性解决问题。然而, 改图的这种教学方式, 往往教师是根据自己经验、价值和审美能力对学生的设计方案进行评判和改正, 就是按照自己的价值标准和审美对学生创作成果评判和改正的过程, 会使学生存在依赖感, 认为教师改的就是最好的, 把修改的部分看成方案的定稿, 不敢对其推敲和改动, 丧失自己推敲和创造建筑方案的机会。
建筑设计教学改革策略
1.传统教学观念的提升
根据教育整体优化的原则, 每年都对上届学生进行评估, 针对学生设计能力及时修订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使其更加符合建筑学专业特色的教学规律, 严格执行, 根据建筑界的发展制订建筑方案任务书的要求及限定条件, 启发学生开拓性思维, 以保证教学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在每个设计课程中, 注重配合其他相关专业如环境设计、建筑物理和技术、城市规划等方面的知识的贯穿。
2.教学过程的改进
打破传统的年级界限组成的纵向班级教学的划分, 改变设计课教师与学生一对一的教学模式, 可以将各年级设计课安排在同一时间段促进高年级与低年级学生的交流, 让学生与更多的教师交流, 可以分组讨论, 自评与讨论相结合, 采取汇报方案模式, 最终教师对方案加以点评, 促进学生自学和思考能力, 同时可以强化画图、学习和研究紧密结合的教育方式, 使建筑学设计过程能够尊重学生理论和素质的提升与发展, 加强教学与研究及工程实践紧密结合。
3.新教学方法的应用
制订教学基本单元, 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优化师资分配, 将实践型和理论型教师合理分配, 在教师和学生间选择双向机制, 理论教学与课堂辅导同时进行, 协调专业主干课与相关理论课的关系, 通过纵向教学班和横向教师群, 改变设计课教学师生一对一的传统封闭式教学方式方法, 让学生接触更多教师, 在开放的环境中扩大学生选择教育信息范围和思维交流机会, 真正提高学生创造力。
参考文献
[1]李振宇.注册建筑师与建筑学教学[J].建筑师, 2009.
[2]卫戈.新的突破——建筑设计教学改革探讨[J].建筑师, 2012.
建筑学 篇10
对于建筑技术类课程,传统上我国建筑学专业的院、 系都会选择有工程专业技术背景的人员来讲授。笔者毕业于建筑学专业,但自研究生阶段起就开始从事建筑技术方向的研究工作,自2010年起在南京大学教授建筑学三年级本科的‘建筑设备’课程。多年的海外学习和工作经历使笔者认识到建筑技术类知识对建筑设计的重要性,并意识到我国目前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与国外存在着一些差距。因此自教授此课程起,就进行多方位改革尝试。 “建筑设备”课程是我国建筑学本科必修课程之一,但相较于其它建筑技术类课程, 仅有较少教师关注该课程的教改[6、7]。既有研究指出目前我国‘建筑设备’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重理论、轻实践,与建筑专业结合不够, 没有从建筑学专业特点和要求来阐述建筑设备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8]。本文通过总结笔者近几年的教改经验, 分析在教学过程和教改尝试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1教学内容和形式改革
笔者对建筑设备课程从教材使用、教学内容上所作的改革包括 :
(1) 增添辅助教材。目前南京大学采用的是我国高校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给建筑学专业所推荐的普通高等教育土建学科专业 " 十一五 " 规划教材《建筑设备》,该教材由李祥平等主编、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9]。 笔者认为该教材比较偏重工程设备方面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如教材第4章‘建筑给水’部分会介绍离心泵的构造和原理,这类知识显然与建筑设计关联较少。此外, 建筑设计学生由于其专业特点,比较喜欢和也更能理解直观的图示表达,但此教材还主要是以文字描述为主。为填补该教材的不足,笔者增添了两本基础教材 :一是诺伯特·莱希纳著的《建筑师技术设计指南—— 采暖、降温、照明》[10],该书是一本为建筑师所写的建筑设备和技术书籍,内容深入浅出,通过大量的图例和许多优秀的实例来讲解建筑设备及其技术 ;二是Reyner Banham的《Architecture of the Well-tempered Environment》[11], 该书讲解现代建筑设备和技术如何影响和改变现代建筑设计和理念。这本书是西方高校建筑学专业建筑技术类课程的必读教材之一。选择这本书可以帮助建筑学学生认识到建筑设备技术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及其发展历程,从而更好地理解设备与设计之间的关系。
(2) 增添课外阅读。为配合课程内容,每堂课都会给出大量的中英文参考阅读书目,从基础理论知识、相关规范、到设计案例和与最新设备技术相关的国内外网站。并要求学生做到课前预习和课后阅读,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和研究的习惯,让其从整体上拓宽和提高建筑技术方面的知识。
图1 建筑设备实地参观
(3)减少理论知识深度。根据建筑学的特点和要求, 适当减少一些过深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定性介绍为主, 以‘认识’和‘知道’为度。‘认识’建筑设计中需要哪些设备知识,‘知道’这些设备的作用及与建筑设计的关系。如建筑设备教材部分中有关设备计算部分,课堂上都不会讲解计算的详细步骤。
(4) 增加综合类应用知识。综合类知识包括两部分, 前者是将水、暖、电知识整合在一起综合介绍。后者主要针对国内外最新的设备节能知识,如计算机能耗模拟软件及LEED的介绍等[12]。
(5) 积极向建筑设计靠拢。很多建筑学专业学生不喜欢建筑技术课程,其主要原因是认为这些知识与建筑设计关联不大。因此在教授建筑设备课时,笔者积极向建筑设计靠拢,通过介绍大量优秀设计实例,尤其是设备技术和建筑设计较好结合的优秀实例。建筑实例的介绍不仅有助于吸引建筑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眼界,也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建筑设备的重要性,从而扩展学生的设计思路。
在教学形式上笔者更倾向于直观的教学方式,即减少文字性描述,采用有大量图片的PPT、动画、甚至播放录像等来帮助建筑学学生来学习枯燥的专业理论知识, 利用建筑设计案例来讲解应用理论知识,强调设备与建筑设计相关的知识。与学生互动也是课堂教学的一部分, 通过鼓励学生提问和回答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和学生讲演等方式,来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
根据课程内容,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图1),实地参观、 学习不同的建筑设备,亲身体会设备的尺度与建筑之间的关系。此外,笔者还会邀请不同领域的工程实践人员做专题讲座,这些来自工程实践单位的水、暖、电工程师, 与学生面对面分享他们自己的实践经验,从设备工程师的角度探讨如何与建筑师合作。这种 “走进来和走出去” 的课堂教学方法对于扩大学生视角,丰富知识面有很大帮助。
2课程安排、作业和考核改革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前身是2000年建立的南大建筑研究所,以前主要从事研究生教育。从2007年起开始招收建筑学本科学生。南大建筑学本科教育借鉴欧美大学的4+2教育模式,即本科仅四年,前两年还主要是通识教育,后两年才主要进行建筑学专业初级培训。本科毕业后,对建筑学有兴趣及能力较好的学生进入研究生教育,进行建筑学专业高级培养。相较于我国其他五年制建筑学教育而言,这种模式的优点就是南大建筑学本科学生具有较宽广的基础知识,但缺点就是建筑专业理论和设计课不得不压缩在较短的时间内,这给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都带来较大的压力。如笔者教授的建筑设备课程安排在建筑学本科三年级下半学期,课程跨度为18周,仅36个课时。比湖南大学建筑学系的建筑设备课程64课时要少得多[4、8]。
因为‘建筑设备’课程仅有36个学时,加之笔者又增添了许多新的教学内容,很难做到面面俱到,所以在课堂教学上尽量做到提纲挈领,以点带面。笔者将课程内容分为五大部分,前三部分为传统地建筑给排水系统、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建筑电气工程这三大设备学科的内容,每个学科各8个学时,其中理论知识和应用类知识互相穿插,基本上各占一半 ;工程实践知识是邀请设计院给排水、暖通空调、电气设备的资深工程师来讲解,各为2个学时。综合类知识分为3个部分共6个学时 :在第一节课会通过设备实物照片先让学生对三大设备系统有一个初步认识 ;当理论知识全部讲完后,会带领学生进行实地参观学习,实地感知这些设备 ;最后是让学生自己选择一个中、小型公共建筑,亲身学习和评估这些建筑设备,并汇报自己的学习结果。建筑节能内容占6个学时,主要包括计算机能耗模拟软件学习和国内外先进的建筑节能技术介绍。表1为具体授课内容的课时分配。
图2 建筑设备小组作业实例
课堂教学时间不够,就需课下自学,其最好的方法就是利用课程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自学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笔者设计的课程作业包括两部分 :一是小组作业、一是个人作业。小组作业一般由3~4名学生组成,选择一个小型公共建筑,要求小组学生实地测量和学习建筑水、暖、电设备,了解它们的功能和需求, 认知建筑设备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评估建筑设备是否与建筑设计相配合(图2)。个人作业则是结合建筑课程设计的内容,为自己所设计的住宅进行建筑给排水和电气设计。
根据建筑学专业的特点,笔者取消了传统的考试, 因此学生的评分标准主要根据课程作业,其中是小组报告占40%,给排水和建筑电气设计作业各占20%,共40%。学生的出勤率和课堂表现各占10%,共20%。
3主要问题和经验教训
笔者在这几年的教学改革和探索中,遇到了不少问题 :
(1) 学生普遍缺乏自主学习习惯。由于我国学生更习惯于被动的单向式教学,经常是老师教多少,学生学多少。 很多同学没有预习和复习的习惯。当课程进度快,每节课内容涵盖大时,会有个别学生表示难以跟上课程进度。 其次,借鉴国外大学课程的教学形式,每节课后笔者会给出大量的补充阅读资料。但我国学生从小就习惯于一门课一本书模式,当被要求从大量的参考书目中自主选择,根据需要分门别类地对阅读资料进行泛读和精读时, 学生们则显得有点无所适从,经常会出现不知道读什么、 怎么读和什么时候读等问题。
(2) 课堂问答积极性不高。在课堂上,笔者为鼓励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和活跃课堂气氛,会常常鼓励学生回答或提出问题,并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但令人失望的是,我国学生很少能自愿回答问题,更别说自主提出问题。 在课堂讨论时,学生也不愿发表意见,因此很难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课堂讨论。
(3) 与建筑设计课有一定冲突。建筑给排水和电气设计作业是依托于建筑课程设计中,因此无论是笔者还是设计课老师,都希望该作业能够成为课程设计的一部分。 但笔者发现建筑设备课与课程设计在内容、时间安排上较难保持一致。以提交给排水和电气设计作业的时间为例,提交时间太靠近课程设计答辩时间,会影响课程设计的出图。但如距设计答辩时间太远,户型设计都没有确定,其后续的水、电设计就无法做。笔者曾与设计课教师尝试统一交图,但学生往往顾此失彼,大部分往往过于专注于前期的建筑设计,而忽视后面的给排水、电气设计。
尽管出现了不少问题,但值得欣慰的是,绝大部分同学愿意配合、响应老师在教学上的创新尝试。特别是课程改革后,虽然取消了考试,但大量的课程阅读、实地实习报告和两个设计作业都需要学生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为了解学生对于教学的反应,每学期课程结束后, 笔者都会选择一部分学生做访谈。访谈结果显示,几乎所有学生都认为建筑设备课程很有意思,能够学到很多有用的知识,对开阔他们的设计思路很有益处,并坚信所学到的知识对今后发展和提高有一定帮助。同时,他们都觉得老师的教学方法较新颖有趣,有助于掌握和思考所学知识。回访中学生反映的主要问题集中在课堂信息量大,节奏过快,在完全掌握上有一定难度,加之大量的课外阅读,使他们负担过重。表2为笔者的主要改革措施,以及所遇到问题和学生回访内容的总结。
4讨论与建议
很多建筑技术类课程在我国建筑学专业里基本上还保留着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即一门课、一本书、一次考试的模式。虽然近几年来有些院系也开始逐步改革,但总体上变动不大。笔者根据近几年教改的经验,对改革我国建筑技术类课程提出以下几点看法,以供业内同行商榷 :
(1) 教授技术类课程的最佳人选。笔者认为有建筑学背景、后期又从事过建筑技术实践或研究工作的人才会是最佳人选。因为非建筑学专业出身的教师,很少能真正了解建筑学的专业特点,所以难以根据建筑学专业的特点和要求来教授建筑技术类知识。如果较难找到类似人选,笔者建议应让一个有建筑学背景的教师介入到课程中。
(2) 理论知识宜多不宜精。建筑技术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更加针对建筑学的专业特点,减少理论知识的深度,增大广度,简单实用即可。如建筑设备课程中设备运作原理、设备计算等,学生了解即可。建筑学学生应增强的是应用类和实践类知识,如学习建筑技术是如何影响建筑设计。笔者认为学习建筑技术的最终目标是更好地做建筑设计,所以如何更好地将与技术相关的理论和知识服务于建筑设计,才是问题的关键。毕竟建筑学专业培养的是建筑师,而不是工程师。
(3)增添教辅教材。对于建筑技术类课程的教材, 我国高校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针对每门课推荐一本教材。笔者认为仅推荐一本教材对于高校学生来讲是远远不够的。西方高校课程一般都会给出一本和多本主要教材,以及大量的辅助教材,这样有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开阔学生眼界。因此建议推荐一系列教材,或者推出一本基础教材,再推荐多个辅助教材,以供学生和老师选择阅读。
(4)针对建筑学专业特点授课。建筑学在专业课阶段会更偏向于设计与艺术类,很多建筑学学生较为抵触理工科的教学方法,因此在教学形式上宜采用直观的教学方式,即采用图文并茂、实地参观等学习方式。此外, 教学上也应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建筑设计紧密结合,减少死记硬背理论,增添应用实践训练。笔者认为应该借鉴西方先进国家的本科教学培养模式,即采用引导式、开放式、双向式的教学,积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因为大学期间所能教授的知识极为有限,只有让学生认识到该科目的重要性,掌握正确的自主学习方法, 才能保证学生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
尽管很多建筑技术类课程是我国建筑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但该类课程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存在着很多问题,改革势在必行。但如何改革这类课程却面临着很多问题,笔者认为将建筑技术理论和知识更好地应用在建筑设计中,是建筑学学生愿意学和学好建筑技术知识的关键点。笔者希望通过这些教学改革和创新探索,能够引导和促进我国建筑学专业在建筑技术类课程上的全面改革和创新。
图表来源
图1 :作者拍摄 ;
图2 :作者提供 ;
表1、2 :作者绘制。
摘要:高校建筑学专业的建筑技术课程教学存在很多争论。首先,谁是教授这类课程的最佳人选——建筑师还是工程师?其次,教学内容应该偏重于专业技术理论还是与建筑设计相关的实践知识?最后,如何将建筑技术理论与建筑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将学生所学到的建筑技术知识融会贯通应用到自己的建筑设计过程中?论文以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学专业本科三年级‘建筑设备’课程教学改革为例,分析教学中所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并提出自己的思考与观点,希望以此促进我国建筑技术教学的不断发展。
建筑学 篇11
【关键词】建筑学 建筑结构 课程教学 改革创新
建筑学专业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在我国经济水平和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环境下,其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社会对建筑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加大。因此,培养优秀的建筑学专业人才是十分有必要的。建筑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建筑结构课程,其主要以培养学生的结构意识、对建筑工程的整体结构进行分析与理解以及确保建筑结构的科学合理性为目的。
一、建筑结构课程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某建筑学专业的建筑结构课程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教学内容比较落后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建筑新材料、新工艺以及新技术在不断的增加,我国相关的建筑法律规范内容也在不断的更新。但是建筑专业的使用的教材具有滞后性的特点,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灵活、适当的调整。
2.教学观念比较落后
对于建筑专业的学生来说,其一直坚持“建筑是艺术、艺术高于技术”的观念,进而导致大部分学生只注重建筑的设计、原理以及物理等课程,没有引起对建筑结构、力学等技术性课程的重视。此外,教师的教学观念比较落后。例如在对空间进行考虑时,先考虑设计方案,然后才考虑设计的结构。
3.运用的教学评价方式落后
由于建筑结构课程内容包括很多符号和计算公式,在对其进行掌握时,不需要死记硬背。但是该课程的考试形式主要运用闭卷方法进行考核,评价具有功利性,不能充分的对学生的专业素养水平和学习能力进行培养,教学评价方式比较落后。
二、实现建筑结构课程教学设计改革和创新的有效措施
1.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
建筑结构课程主要包括了砌体结构、工程抗震、混凝土结构、基础工程以及钢结构等方面的内容。但是由于理论课具有有限性,所以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因此,教师在进行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时,要将建筑结构的概念进行突出,着重于讲解概念设计,而不是对计算内容进行教学,因为很多数值都是定量的,例如弯矩值、配筋率、应力值等。概念设计教学不具有定性特点,对其不需要进行准确的计算。例如在讲解钢筋混凝土结构知识时,着重讲解肋形楼盖板和梁的构造等内容。
2.实现教学方法的立体化
为了有效地提高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水平,需要转变以往传统的、落后的教学方式,运用动态仿真、再现动画或者智能模拟的教学方式,来对以往的课程教学方式进行优化。例如教师在运用再现动画方式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将著名的建筑物再现到学生面前,比如鸟巢、悉尼歌剧院、水立方等著名的建筑物,来让学生对建筑和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解。另外,还可以运用课堂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索求知,例如让学生对鸟巢、悉尼歌剧院等建筑的结构形式进行了解。这样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能够扩展学生的视野。在经过学生的讨论后,教师对其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对各种建筑结构形式进行概括,对建筑结构与设计的关系进行总结,并对建筑结构选型和建筑设计方案的必要性进行阐述。
3.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进行培养
受到建筑结构课程课时因素的影响,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非常重要。例如教师在讲解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知识的过程中,首先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双向板肋形楼盖的计算方法等知识点进行简单的讲解,然后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内容。对学生的自学内容进行检验时,可以运用布置课后作业或者提问的方式进行。在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时,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布置相关的建筑结构作业,让学生独立思考,发散思维,动手制作建筑结构模型,加深学生的印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改善教学评价形式
受到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建筑结构课程的考试主要以试卷为主,具有很强的功利性特点,并且忽略了建筑结构课程学习的目标,过分关注定量分析,严重忽略了定性分析。因此,要对教学评价形式进行改善和创新,防止在教学过程中出现死记硬背的情况。例如可以运用开卷考试或者改革题型的形式。其中,在题型方面,多设置一些能培养创新能力方面的题型,比如概念设计或者结构选型题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除此之外,还可以运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对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作业情况以及学生动手制作的建筑结构模型等方面进行考核,将成绩融入期末的总成绩中。
三、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结构课程是建筑学专业中的重要基础课程,其对于学生学习建筑学专业知识具有基础作用。本文通过对建筑结构课程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积极有效的改革创新策略,旨在能够提高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杨光,郭风琪,余志武.建筑学专业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11):113-114.
建筑学 篇12
建筑结构是建筑学专业的一门主要技术课程, 其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从建筑工程整体来分析和理解结构体系, 培养正确的结构意识, 在进行建筑构思和设计中, 增强建筑中结构的合理性与可行性[1]。
建筑结构课程所涵盖内容广, 学生力学基础薄弱, 再加之重视程度欠缺, 众多原因严重地影响了教学效果。基于此, 探索建筑学专业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设计, 对提升教学效果和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1 建筑学专业建筑结构教学设计误区
1) 教学内容陈旧。
目前建筑技术的发展迅猛, 各种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层出不穷, 国家相关规程和规范也在不断的更新。由于专业教材的出版有相对滞后性,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作及时的调整。比如在介绍砌体结构知识方面, 按照国家建筑节能的要求, 国家已经禁止使用烧结粘土砖, 那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应弱化烧结粘土砖砌体的相关内容, 应重点介绍小型砌块砌体结构的知识。现有建筑结构内容大多数都是将土木工程房屋建筑方向的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等“三大结构”内容改写整编而成, 并没有考虑建筑学专业的学生的特点和建筑学专业自身的教学要求。结构构件的计算内容过多, 与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授课基本雷同, 这些都不符合当下建筑学专业的培养要求。
2) 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对力学和结构的理论知识的兴趣和基础均不及土木工程专业学生, 但他们对美的东西和直观的东西表现出较强的兴趣, 为了最大限度地激发建筑学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给他们讲解力学和结构知识的时候, 应与土木工程专业有所区别。建筑学专业学生不要求掌握过多的详细的结构计算, 但在结构设计时应让他们具有一定的力学概念、一定建筑结构设计概念和清晰的结构意识, 能够在建筑方案设计阶段正确处理建筑与结构的关系、建筑与构造的关系。并能在今后的设计工作中自如地与结构工程师进行沟通、能利用建筑结构的知识大胆地创作。建筑学专业建筑结构课程教学目标应当紧密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改变以结构专业特点所形成的教学内容, 不能将结构专业的教学内容照搬照抄或者简单浓缩后灌输给建筑学专业的学生。
3) 教学观念陈旧。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建筑学专业的学生认为建筑就是艺术, 艺术重于技术, 于是乎就有绝大部分学生只重视建筑设计及原理、外国建筑史、建筑物理等等主导课程, 反而忽视了建筑力学、建筑结构等等技术类课程。实际上建筑师在考虑空间方面的问题的同时, 一般是先形成总体方案, 然后再考虑具体构件的构造。但是, 与总体设计的思想相反, 建筑学的学生往往是通过学习基本受力构件以及其有关的具体设计和施工要点来学习建筑工程知识, 其思路恰好和建筑设计思路相反[2]。一个设计者的实际设计经验模式与学习技术知识的模式之间的不协调, 将使学生难以在学习设计思路的阶段运用相关知识。因此传统的建筑结构的教学方式即从具体构件设计到整体结构设计不利于学生学好该门课程。
4) 教学评价陈旧。
建筑结构课程符号多、计算公式多, 构件的构造要求多, 这些知识的掌握重点在于理解和运用, 大部分无需死记硬背。但是以传统的闭卷期末考试的方式来考核学生, 一定会误导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为了应试, 学生就一味刻板性的死记, 不去理解和琢磨。这种过于突出总结性评价的期末考试极具功利性, 非常不利于在课程横向联系密切的条件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专业素养, 且易误导学生对自身学习能力的判断[3]。
2 面向应用性复合型人才的教学设计
1) 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建筑结构课程内容覆盖面广, 涵盖了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基础工程和工程抗震等相关内容, 而理论课时是相当有限的, 如笔者所在学院建筑结构仅有48个理论学时, 因此教学内容就必须最大程度地优化。建筑学专业在工程建筑设计中主要是利用结构概念来设计出合乎材料和结构基本规则的建筑方案, 并不需要具体的结构设计和计算过程, 这些工作交给结构工程专业的人士或者注册结构师们去完成。如在讲到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近似计算和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近似计算时, 笔者建议不要花大量的时间来讲解如何计算以及示例说明, 而应该着重介绍分层法、反弯点法和D值法作了哪些假设及适用条件, D值法在反弯点法的基础上作了什么改进;在讲到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力构件的计算时, 不要一味强调大、小偏心构件承载力的具体的计算, 构件的配筋率As或As'为多少, 而应该把重点放在大偏心受压构件和小偏心受压构件如何界定, 两者的破坏本质上有何不同, 分别有什么特征;在讲到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设计时, 对肋形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结构内力计算和截面配筋计算等教学内容可适当地简单介绍, 而对肋形楼盖板、梁的构造要求则应作为重点内容来讲解;总之, 应该突出概念, 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的教学过程中意义非凡。概念设计是一种定性的设计, 不是定量的数值计算。概念设计应从工程设计一开始, 就从房屋体型、结构体系、刚度分布和构件构造等几个方面把握好结构的合理性。对于房屋结构而言, 抗震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从建筑方案设计开始就要考虑相应的抗震要求如建筑的最大高度、场地的选择、多道抗震防线的设置等。在建筑结构教学过程中, 应该考虑建筑学专业特点, 对教学内容进行精确的安排, 增强学生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让学生对建筑学各门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能够相互融合。
2) 教学手段立体化。
为了最大程度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不能再运用传统的纯板书教学, 而应该借助于动态仿真、智能模拟、动画再现等新的教学手段, 克服单纯板书授课的不足。在极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地给学生传递更多的信息;在极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对建筑结构课程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授课时, 可以通过一些著名的实体建筑物, 如悉尼歌剧院、比斯迪拜塔、北京鸟巢等来引出建筑与结构的关系, 进而考虑采用课堂讨论式的教学形式, 悉尼歌剧院、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游泳中心的结构形式是什么, 选用这样的结构形式有什么优点。这样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最后授课老师在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总结。目前市场上主流的结构形式有哪些, 它们有哪些优点和缺点。进一步提出建筑设计和建筑结构的关系, 建筑结构选型对建筑设计方案的重要性等等。
3) 注重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受教学课时的限制, 在学习建筑结构课程的过程中, 自学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比如在讲到砌体和砌体结构的相关内容时, 在重点介绍无筋砌体构件的承载力计算的基础上配筋砌体构件的有关内容可列入学生的自学范围。当然, 自学内容可通过课后习题来巩固, 自学内容的学习效果可通过课堂提问来检查。在创新能力的培养上, 主要采取做结构模型的方式, 提出让学生用学到的知识将想象中的建筑造型以结构模型的形式制作出来。在建筑结构模型只有支撑建筑的结构骨架, 而没有附以外观的装饰和构造的复杂材料, 当建筑仅以结构骨架展现在学生面前时, 他们对结构一定会有切实的体会和强烈的感性认识。笔者带学生参加过几届江苏省结构创新建模竞赛, 且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与学生合作交流的过程中, 有一点体会深刻, 那就是学生在自己动手制作模型后对结构的概念、对力的概念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 一定要结合注册建筑师的考试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使学生学会如何将结构的力和美应用到建筑方案的构思和建筑设计中, 如何用结构来表现建筑造型, 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
4) 完善教学评价。
由于传统的期末考试极易误导师生只重视解题技巧和方法, 忽视了建筑学专业建筑结构课程的培养目标, 只重视定量分析, 忽视了定性分析。为了避免上述误导, 笔者认为应该改革题型, 试卷中不应该出现大量的计算题和死记硬背式选择题, 提倡加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题型, 比如增加力的概念题、概念性设计分析题和结构选型等有关的试题。建议考虑开卷考试的方式, 并进一步加大形成性评价的比重。形成性评价包括非正式的教师观察、平时模型的制作情况, 平时作业情况等等。课堂提问是基于课程内容的形成性评价的常见方式, 其更加注重解决问题的方式或方法, 而不是答案本身。
3 尝试性教学改革情况
笔者所在学院从07级开始尝试性教学改革, 基于教考分离的原则, 建筑结构期末考试均采用相同的考核方式, 且采用从试题库中随机抽取的方式 (试题库中的每一份试题的试题内容分布均依据考核大纲, 难度系数也基本相当) 。学生考试成绩分布如表1所示。
由表1的成绩分布看, 参加教改的年级 (建筑107、建筑108) 考试成绩略好于未参加教改的年级 (建筑106) 考试成绩。考试成绩只是一个方面, 除此之外, 上后续课程的老师也对参加教改的学生反映良好。
4 结语
本文根据笔者所在的淮阴工学院近几年对建筑学专业建筑结构教学改革的尝试, 提出了几点想法, 旨在抛砖引玉, 以期从事建筑学专业的同仁共同探讨, 建立一种适应应用性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需要的建筑结构教学新思路。
通过对建筑专业的学生进行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改革, 对比分析最后学生的考核成绩, 可以得出结论:教学改革是成功的。诚然, 本次教学改革仍存在一些问题, 如形成性评价的量化问题和公平性问题等等。
参考文献
【建筑学】推荐阅读:
建筑学专业建筑技术11-15
建筑文化与地区建筑学09-30
房屋建筑学建筑平面设计08-01
建筑节能建筑造价09-17
房屋建筑学09-13
建筑学心得10-28
传统建筑与开放建筑07-25
公共建筑的建筑节能09-04
文化建筑与建筑文化09-14
建筑杂志与建筑教育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