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钾效果

2024-09-26

施钾效果(通用7篇)

施钾效果 篇1

番茄是需钾量较大的作物, 金棚一号番茄属无限生长型、果粉红色, 经昌图县多年试种综合表现较优, 目前在昌图县保护地粉红果番茄栽培中属于主打品种。因长期受施肥习惯的影响, 东海县菜农在番茄等蔬菜栽培中较少施用钾肥。为了弄清老菜区番茄高产栽培中土壤钾肥的丰缺及其增产效应, 我们农业局蔬菜站同土肥站一起结合农业部“3414”配方施肥试验方案进行了钾肥因素试验, 以期为番茄配方施肥提供依据。

一、材料与方法

1. 供试材料

供试番茄品种为金棚一号番茄, 钾肥为氯化钾。

2. 试验方法

试验共设7个处理: (1) 施K2O51.3千克/公顷; (2) 施K2O102.6千克/公顷; (3) 施K2O153.9千克/公顷; (4) 施K2O205.1千克/公顷; (5) 施K2O256.4千克/公顷; (6) 施K2O307.6千克/公顷; (7) 不施钾肥 (CK) 。随机区组排列, 重复2次, 小区面积11.7平方米。试验设在东海县白塔埠镇前营老菜区, 按常规方法测定的供试土壤栽苗前养分状况为:含有机质24.41克/千克、全氮1.20克/千克、全磷 (K2O5) 2.06克/千克、全钾 (K2O5) 16.23升/千克、碱解氮93.8毫克/千克、速效磷41.3毫升/千克、速效钾112.0毫克/千克, ph7.6。栽苗前结合耕地撒施猪圈土肥26500千克/公顷, 起垄时施尿素480千克/公顷, 过磷酸钙750千克/公顷。所有化肥混合后均于起垄时一次性开沟施入, 不再追肥, 然后覆膜栽苗。2月初育苗, 4月28日移栽, 保苗52000株/公顷, 病虫害采用统一方法进行, 8月12日采收结束。采收期间统计单产、平均单果重、大中果比率 (50克/个以下为小果) 。

二、结果与分析

由表1看出, 在施肥水平较高的老菜地上, 钾肥对金棚一号番茄产量、平均单果重、大中果比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除处理 (6) 外, 其余处理的产量均较对照极显著地增加, 以处理 (3) 的产量最高, 较对照增产12.0%, 其次是处理 (4) 处理 (2) , 分别较对照增产8.7%和8.3%, 其它处理较对照增产0.6%~5.8%;平均单果重仍以处理 (3) 最重, 较对照增加14.0克、其次是处理 (4) 、处理 (2) , 分别较对照增加11.0、10.0克, 其它处理较对照增加1.0~1.8克;大中果比率也是以处理 (3) 最多, 较对照增加15.5百分点, 其次是处理 (4) 、处理 (2) , 分别较对照增加11.5百分点和10.1百分点, 其它处理较对照增产1.0~3.4百分点。

经回归分析, 产量 (y1, 千克/公顷) 、平均单果重 (y2, 克) 、大中果比率 (y3, %) 依小区施钾肥量 (x, 千克/公顷) 的方程为:

经检验三方程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且拟合程度良好。当x分别取155.2、157.1、157.0千克/公顷时, 方程分别取极大值y1=102777.8千克/公顷、y2=135.8克/个, y3=80.38%。说明钾肥的增产作用在于提高了平均单果重和大中果比率, 产量的最高点也就是两项产量构成因素的最佳点。在提高产量的同时, 使外观商品性状也得到了改善。另据我们在田间观察发现, 增施钾肥后果实色泽鲜艳, 光洁度增加, 病果、畸形果率有所减少。

按近年市场价格K2O平均1.59元/千克, 春地膜番茄平均1.0元/千克计, 将产量方程求一阶导数得边际产量方程M=127.19-700.24x, 按照边际条件1.0 (127.19-700.24x) =1.59得x=0.179千克/11.7平方米, 则折合施K2O153.9千克/平方米。在试验条件下此钾肥施量纯收益最高, 亦即产量最高, 此时理论单产为102777.78千克/公顷, 可见高产和高效能得到很好的统一, 此时平均1千克K2O可增产西红柿64.4千克, 施肥纯收益40.5元/元。

三、小结

试验结果表明, 在有机肥、氮肥、磷肥施量水平一直较高的老菜地上施用钾肥, 对金棚一号番茄均有增产效果。以施K2O153.9千克/公顷的增产效果最好, 较对照增产12.0%, 平均单果重较对照增加14.0克, 大中果率较对照增加15.5百分点, 该试验最高单产时生产1t番茄所需的速效K2O (土壤中+施入) 为5.07千克。要进一步提高单产, 在选择抗病高产品种, 提高栽培、植保技术水平的同时, 必须N、P、K配合施用, 必要的情况下还应补施Ca、Mg等中量元素肥料。

施钾效果 篇2

关键词:春玉米;施钾方式;钾素积累

中图分类号: S5306文献标志码: A[HK]

文章编号:002-302(204)2-0099-02[HS)][HT9SS]

收稿日期:203-2-03

基金项目:内蒙古民族大学校级课题(编号:S265)。

作者简介:梁蕊芳(975—),女,内蒙古包头人,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玉米高产栽培。E-mail:liangruifang9323@26com。

合理施肥是实现作物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调控生物产量及组分动态转化的重要手段[-3]。随着氮、磷肥料的施用,作物的单产得到提高,钾已经成为许多土壤中继氮、磷之后的又一高产限制因子[4]。我国钾矿资源和钾肥缺乏[5],因而提高作物对钾肥的吸收利用效率是缓解资源短缺、节约资源的重要途径[6],而且研究不同施钾方式下高产春玉米钾素养分的积累规律对提高钾肥的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曹国军等指出,进入生殖生长阶段后,植株并未停止对钾素的吸收,且在高产条件下,钾的吸收大于氮的吸收[7];刘淑霞等指出,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籽粒茎秆中的钾素含量也相应增加[8];还有研究表明,同一作物的不同品种或不同基因型之间对钾的吸收规律均存在差异[9-0]。钾在植株体内的移动性强,可以在体内转移和再利用。目前,有关钾肥后移对植株氮、钾积累的影响尚未见报道,本试验研究了2个施钾水平下钾肥后移处理对高产春玉米氮钾素养分积累的影响,以期为高产春玉米的钾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材料与方法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年在地处西辽河平原的内蒙古民族大学试验农场进行。试验地点位于43°36′N、22°22′E,海拔78 m;试验地土壤为灰色草甸土,播前试验地耕层(0~20 cm)土壤养分状况为:有机质246 g/kg,全氮096 g/kg,碱解氮 5878 mg/kg,速效磷08 mg/kg,速效钾7992 mg/kg。

2试验设计

以金山27为试验材料,磷肥用过磷酸钙,含6%2O5,一次性底施,施用量70 kg/hm2;氮肥为尿素,含46%氮,在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抽雄期按3 ∶[KG-3]6 ∶[KG-3]的比例追施,共375 kg/hm2;钾肥为德国钾盐公司生产的红牛牌硫酸钾,含50%K2O,钾肥的试验方案见表。各处理均等行距种植,行距50 cm,小区面积为60 m2,随机排列,3次重复。20年5月2日播种,9月26日收获。

[FK(W2][HT6H][Z]表钾素养分调控田间试验方案[HTSS][STBZ]

[H5][BG(!][BHDFG6,WK4,WK5,WK20W]處理钾肥施入量(kg/hm2)[ZB(][BHDWG2,WK20W]施肥方式

基施小喇叭口期追施

分别于大喇叭口期 (V2,6月下旬)、吐丝期(VT,7月中旬)、吐丝后5 d、乳熟期(R3,8月下旬)和完熟期(R6,9月底)取各小区生长均匀的植株3株,按器官分离植株后于 05 ℃ 下杀青30 min,在65 ℃下烘干至恒质量,粉碎后分别用半微量凯氏定氮法、钒钼黄比色法和火焰分光光度法测定植株中的氮、磷含量[2]。计算吐丝前及吐丝后植株氮、磷、钾养分的积累量及其对籽粒产量的贡献。选3个生长均匀的样方测产,样方面积均为30 m2,测定籽粒产量,同时取样测定籽粒含水率,并折算成4%含水率下的产量。试验数据采用Excel 2003和DS数据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氮素养分的积累及其对籽粒产量的贡献

由图可以看出,施钾处理植株的氮积累量在吐丝前均高于吐丝后,且施钾处理的氮积累量均明显高于对照;吐丝前、吐丝后,50、300 kg/hm2施钾水平下,植株的氮吸收量均随钾肥的后移而降低,且300 kg/hm2施钾水平的变化幅度比50 kg/hm2施钾水平明显,T300Ⅱ、T300Ⅲ处理吐丝后的氮素吸收量分别比T300Ⅰ高948%、432%。整体结果表明,施钾可以促进植株氮的积累,吐丝后,钾肥后移处理的氮积累量增加较明显。

[FK(W0][TLXFtif][FK)]

由图2可以看出,同一施钾水平下,钾肥后移处理的氮素积累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较一次性施入处理高(除处理T50Ⅲ),且以吐丝后更加明显。吐丝后T300Ⅱ、T300Ⅲ的氮素积累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分别比T300Ⅰ高53%、76%;T50Ⅱ、T50Ⅲ氮素积累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分别比T50Ⅰ高63%、82%。整体结果表明,增施钾肥及钾肥后移均促进吐丝后植株氮的积累及对籽粒产量的贡献。

[FK(W][TLXF2tif][FK)]

22钾素养分积累及其对籽粒产量的贡献

由图3可知,施钾处理植株的钾积累量在吐丝前和吐丝后均高于对照。[2]不同施钾水平下,T300Ⅰ处理植株钾吸收量在吐丝前、吐丝后均高于T50Ⅰ处理,吐丝前T300Ⅰ处理植株钾积累量比T50Ⅰ处理高9 %,差距较明显。同一施钾水平下,钾肥后移处理的钾素吸收量低于钾肥一次性施入处理,且后移量越多,钾素吸收量下降越明显。吐丝后,T300Ⅱ、T300Ⅲ处理钾素吸收量分别比T300Ⅰ处理低5%、0%,T50Ⅱ、T50Ⅲ处理的钾素吸收量分别比T50Ⅰ处理低77%、63%。结果表明,施钾能够促进吐丝前植株钾的积累,钾肥后移处理植株在吐丝后的钾素积累量减少。

nlc202309041115

由图4可知,吐丝前春玉米钾素积累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表现为T300Ⅰ处理低于T50Ⅰ处理,吐丝后反之。同一施钾水平下,钾肥后移处理钾素积累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比一次性施入处理低,且后移量越多差异越大,吐丝前比吐丝后明显。吐丝前T300Ⅱ、T300Ⅲ的钾素积累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分别比T300Ⅰ低46%、80%,T50Ⅱ、T50Ⅲ的钾素积累对籽[CM(25]粒产量的贡献率分别比T50Ⅰ低62%、83%。结果表[CM)]

[FK(W][TLXF3tif][FK)]

[FK(W][TLXF4tif][FK)]

明,增施钾肥促进吐丝后植株钾素积累对籽粒产量的贡献,钾肥后移处理则反之。

3结论

研究表明,玉米对钾素的吸收主要在生育前期完成,生育后期干物质积累量占植株干物质量的45%以上,而吸钾量却在5%以下[3]。但有报道指出,玉米籽粒的钾素绝大部分来源于开花后根系的吸收[4]。王宜伦等研究表明,夏玉米植株钾素的积累量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拔节到灌浆期植株的钾积累量持续增加,钾肥基追(基肥50%拔节追肥50%)的施用效果更好[5]。本研究中,高产春玉米的钾素养分吸收主要在吐丝期以前完成,钾肥后移处理春玉米钾素养分积累量低于钾肥一次性施入处理,后移量越多越明显,且前期差异更为显著。吐丝前和吐丝后钾素养分吸收量及对籽粒产量的贡献均为钾肥后移处理低于钾肥一次性施入处理,且后移量越多差异越明显。这可能因为试验小喇叭口期追施钾肥是在表面追施覆土,而根系在空间上的分布呈现“横向紧缩,纵向延伸”是高产玉米根系的显著特点[6-7],加上钾肥在土壤中移动性小,因此钾肥在小喇叭口期表面追施效果较差。

[HS7mm][HT85H]参考文献:[HT8SS]

[ZK(#]Zhao R F,Chen X ,Zhang F S,et al Fertilization and nitrogen balance in a wheat-maize rotation system in North China Agronomy ournal,2006,98(4):938-945

[2]Valentinuz O R,Tollenaar M Effect of genotype,nitrogen,plant density,and row spacing on the area-per-leaf profile in maize Agronomy ournal,2006,98():94-99

[3]何萍,金繼运,林葆,等 不同氮磷钾用量下春玉米生物产量及其组分动态与养分吸收模式研究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998,4(2):23-30

不同施钾量对玉米产量影响 篇3

关键词:玉米,产量,穗部性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安排在桐梓县小水乡石场村枣树组何强责任地进行, 当地海拔560m, 地势平坦, 交通方便。供试土壤为潮沙泥, 土壤肥沃, 土层深厚, 质地疏松, 肥力中等。

1.2 试验方法

试验以玉米为研究对象, 在氮磷二因素均处于2水平条件下设计4个不同施钾量, 即:

处理1:N2P2K0 (不施钾肥) ;

处理2:N2P2K1 (施氯化钾199.5kg/hm2) ;

处理3:N2P2K2 (施氯化钾400kg/hm2) ;

处理4:N2P2K3 (施氯化钾600kg/hm2) 。

小区面积32m2, 区组内小区随机排列, 三次重复, 共12个小区。小区间距30cm, 区组间距30cm, 以便田间作业。玉米于2009年3月28育苗, 于4月9日统一单株定向移栽, 移栽规格:80cm×25cm, 密度45000株/hm2以上。4月25日施苗肥, 6月15日施小喇叭肥, 6月23日施大喇叭肥, 适时中耕除草, 病虫害防治, 其他田间管理同于常规。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施钾量对玉米穗部性状影响

不同施钾量对玉米穗部影响试验结果见表1:在氮磷二因素均处于2水平条件下不同的施钾量对玉米穗部性状有不同影响, 随着施钾量的增加, 玉米株高、茎粗、行粒数、穗行数、千粒重也随之增加, 而玉米秃尖率却随着施钾量的增加而降低。说明施钾量的增加玉米植株高大, 茎秆粗壮, 果穗饱满, 有利于玉米产量的提高。当施氯化钾量为400kg/hm2时玉米行粒数表现最高, 其行粒数达31.8粒, 行粒数的增加是玉米产量增加的主要构成因素。

2.2 不同施钾量对玉米产量影响

不同施钾量对玉米产量影响见表2:当施氯化钾量为400kg/hm2时其公顷产量达7894.5kg, 比对照公顷增产1251kg, 增产率18.8%;当施氯化钾量为199.5kg/hm2时其公顷产量为7347kg, 比对照公顷增产703.5kg, 增产10.6;当施氯化钾量为600kg/hm2时其公顷产量为7191kg, 比对照公顷增产547.5kg, 增产8.2%。说明在该区域的种植玉米当氮磷均处于2水平时施氯化钾量为400kg/hm2时玉米能获得高产, 为最佳施钾量。而在该区域施钾过量会造成玉米一定程度上减产。

3 结论

通过大田试验以玉米为研究对象, 在氮磷均处于2水平条件下设计不同施钾量对玉米穗部性状和产量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3.1 对玉米穗部影响

随着施钾量的增加, 玉米株高、茎粗、行粒数、穗行数、千粒重也随之增加, 而玉米秃尖率却随着施钾量的增加而降低。说明施钾量的增加玉米植株高大, 茎秆粗壮, 果穗饱满, 有利于玉米产量的提高。

3.2 对玉米产量影响

施钾效果 篇4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地点设在宿迁市宿豫区陆集镇虎山村, 供试土壤为黄泛冲积物发育而来的潮土类两合土, 含有机质22.3 g/kg、全氮1.27 g/kg、有效磷16.4 mg/kg、速效钾79.8 mg/kg。萝卜品种为大红袍, 试验用钾肥为硫酸钾。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4个处理, 分别为:施硫酸钾240 kg/hm2 (折合纯氧化钾120 kg/hm2) (A) 、480 kg/hm2 (折合纯氧化钾240 kg/hm2) (B) 、720 kg/hm2 (折合纯氧化钾360 kg/hm2) (C) ;以不施硫酸钾为对照 (CK) 。小区面积30 m2, 重复3次, 随机排列。

1.3 试验方法

萝卜于9月5日播种, 11月10日收获。各处理其他肥料用量相同, 即施纯氮180 kg/hm2、五氧化二磷540 kg/hm2。所有处理不施有机肥。氮肥基肥与追肥比例为6∶4。磷、钾肥一次性作基肥施用, 于播后20 d追施尿素[3,4]。其他措施相同。在各小区确定3个点进行考察记载, 收获时进行实收计产, 并用LSR法进行产量差异性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

从表1可以看出, 萝卜施用钾肥后, 增产显著。与CK相比, 处理A增产2 601.5 kg/hm2, 增幅7.82%;处理B增产4 755.5 kg/hm2, 增幅14.29%;处理C增产4 802.5 kg/hm2, 增产14.43%。通过方差分析, 处理C与处理B之间无差异, 处理B与处理A之间存在差异, 但差异不显著, 处理A与CK之间存在差异, 但差异也不显著, 处理C、处理B与CK存在极显著差异, 从经济效益考虑, 以处理B效果最佳。

2.2 抗病性

萝卜施用钾肥后, 植株体内的纤维素含量增加, 植株生长健壮, 抗性增强, 叶片呈现的缺钾病害明显减轻[5,6]。据调查, 施钾处理的病株率平均仅为3.2%, 而CK病株率为20.6%。

注:同列不同小、大写字母分别表示0.05、0.01水平差异显著。

2.3 农艺性状

田间定点观测表明:施钾处理小区的萝卜明显比不施钾处理小区的萝卜外观均匀, 并且颜色鲜艳, 形状饱满, 随着施钾量的增加, 萝卜的产量和外观都有提高, 但当施钾量达到处理C的水平时, 这种现象差异又不太明显。说明处理B和处理C虽然施钾量相差较大, 但钾对萝卜的生理作用已基本一致。

2.4 经济效益分析

按增产效果较好的处理B计算, 施用硫酸钾480 kg/hm2, 按当时市场售价3.75元/kg计算, 成本1 800元/hm2;萝卜增产4 755.5 kg/hm2, 按当时市场价1.6元/kg计算, 产值7 608.8元/hm2;增加纯收入5 808.8元/hm2, 产出投入比为4.23, 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处理C虽然增产率高于处理B, 但多施硫酸钾240 kg/hm2, 即成本增加900元/hm2, 增产萝卜47 kg/hm2, 产值只有75.2元/hm2, 效益为负值。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 萝卜施钾后可提高植株抗性, 减轻病害, 增加产量, 提高效益, 是一项有效的增产增收措施。以施用硫酸钾480 kg/hm2为最佳施肥方案。

参考文献

[1]赵正宏, 宋薇, 郭有福.氮、磷、钾配施对萝卜产量影响的研究[J].云南农业科技, 2010 (3) :26-28.

[2]束爱菊, 任学义.胡萝卜新品种"新黑田五寸202"高产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 2008 (1) :41.

[3]李新美, 王振立.豫红1号、豫红2号胡萝卜及其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 2004 (9) :89-90.

[4]叶舒娅, 朱宏斌.不同氮钾施用水平对胡萝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00 (4) :497-498.

[5]李月梅.钾肥对秋季复种绿萝卜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07 (11) :3319.

灰棕紫泥土上玉米施钾效应初报 篇5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情况

试验地选在东观镇火光村一片遂宁组灰棕紫泥土壤;20 cm深土壤中养分状况为有机质9.8 g/kg, 全氮 (N) 0.993 g/kg、碱解氮68 mg/kg, 全磷 (P) 1.04 g/kg、速效磷 (P2O5) 15.6 mg/kg, 全钾 (K) 6.41 g/kg、速效钾 (K2O) 54.3 mg/kg, 土壤粒径0.28~0.04 mm, pH值6.5。前作小麦, 小麦带与预留行之比为1∶1 (即皆为1 m) 。

1.2 供试品种

供试玉米品种为登海661;供试钾肥为加拿大产的红色氯化钾 (含K2O 60%) 。

1.3 试验设计

在每667 m2施纯氮肥13.6 kg, 磷肥 (P2O5) 4.8 kg, 锌肥1 kg的施肥水平上, 设6个处理, 其中处理1 (对照) 每667 m2施K2O 0 kg;处理2每667 m2施K2O 3 kg处理3每667 m2施K2O 6 kg;处理4每667 m2施K2O 9 kg处理5每667 m2施K2O 12 kg;处理6每667 m2施K2O15 kg。每个处理3次重复, 共18个小区;小区随机区组排列, 每个小区20 m2 (4 m×5 m) 折合0.03×667 m2, 四周设保护行, 重复间设走道。其中钾肥、磷肥、锌肥全作底肥, 氮肥40%作底肥、20%作提苗肥、40%作攻苞肥, 底肥开沟施。

1.4 栽培与管理

2011年3月12日采用塑料软盘营养土地膜保温育玉米苗, 其营养土配料配方为:栽大田每667 m2用过磷酸钙10 kg, 厩肥300 kg, 菜园肥土450 kg, 油枯12 kg, 粪水250 kg。2011年4月8日移栽, 地膜覆盖, 定向栽植, 宽窄行 (宽行行距160 cm, 窄行行距40 cm) , 窝栽单株, 窝距18 cm;每个小区栽111株, 折合3700株/667 m2。田间管理同大田生产。2011年7月7—10日收获, 按各处理单打单收测其实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钾肥的增产效果

施钾玉米的产量结果表明 (表1) , 施钾的5个处理均比无钾的对照处理产量高。施钾的处理2、处理3、处理4、处理5、处理6分别比不施钾处理1产量增加33.9 kg、88.3 kg、112.1 kg、90.8 kg、72.8 kg, 分别增产6.5%、16.9%、21.5%、17.4%、13.9%, 每kg氧化钾 (K2O) 分别增产玉米11.3 kg、14.7 kg、12.5 kg、7.6kg、4.8 kg。施钾的5个处理中, 以处理4产量最高, 增产效果最显著, 它分别比处理2、处理3、处理5、处理6产量增加78.2 kg、23.8 kg、21.3 kg、39.3 kg, 分别增产14.1%、3.9%、3.5%、6.6%。在本试验范围内, 当氧化钾施用量在0~9 kg/667 m2时, 产量的增加随钾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氧化钾施用量超过9 kg/667 m2时, 随钾肥用量的增加, 产量反而递减。

2.2 钾肥对玉米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的影响

玉米施用钾肥后, 产量明显提高, 在玉米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表现也较好 (表1、表2) 。主要表现是:平均株高增加1.2~3.9 cm, 秆粗增加0.2~0.5 cm, 果穗长增加1.5~3.3 cm, 穗粒数增加18.4~63.8粒, 千粒重增加5.5~15.9 g, 单穗重增加8.3~28.1 g, 每667 m2产量增加33.9~112.1 kg, 果穗秃尖长度减少0.2~1.2 cm, 穗位高降低2.8~8.4 cm, 空秆率也大大下降。玉米施用钾肥后, 高抗大小斑病, 中抗纹枯病。无钾的对照处理1大小斑病发病指数为25.3%, 纹枯病发病指数为67%;而处理2、处理3、处理4、处理5、处理6, 大小斑病危害均未发现, 纹枯病发病指数分别为23.6%、18.7%、18.5%、19.9%、22.5%, 病害大幅下降。同时, 施钾区玉米根系发达, 叶片宽大, 叶色深绿, 生长健壮, 耐旱耐涝, 抗倒伏力特强, 并提早2~3 d成熟, 因而产量高, 效益大。

2.3 施钾的经济效益

玉米施用钾肥, 产量提高, 经济收入增加。按本地玉米销售价2.60元/kg、氧化钾 (K2O) 3.00元/kg计算, 处理2、处理3、处理4、处理5、处理6分别比无钾对照处理1增加经济收入88.14元、229.58元、291.46元、236.08元、189.28元, 扣除钾肥投资分别获利润79.14元、211.58元、264.46元、200.08元、144.28元, 平均投入产出比1∶7.66。玉米施用钾肥增产效果好, 增收效益大, 产投比较高。

注:每667 m2产量按每667 m2的穗数×单穗重计算。

3 小结

(1) 玉米施用钾肥的最佳用量, 在本地区灰棕紫泥土上, 在当前氮磷施肥水平上, 以施氧化钾 (K2O) 9 kg/667 m2最佳, 其产量和经济效益较高, 是本试验的最合理施钾量。

(2) 玉米施用钾肥后, 能促进植株良好生长发育, 其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得到改善和提高。施用钾肥使根系发达, 叶片宽大深绿, 株高适度增加, 茎秆增粗, 果穗增长, 籽粒饱满, 单穗粒多, 千粒重增加, 穗位高下降, 秃尖缩短, 空秆减少。玉米施用钾肥后抗病、抗逆、抗倒伏力增强, 耐旱耐涝, 并提早成熟。

(3) 施用钾肥, 能改善土壤结构, 调节土壤养分平衡, 提高土壤肥力, 增强土壤保肥保水能力, 促进植株健壮生长。

摘要:农民施肥普遍“重氮磷、轻钾肥”, 造成土壤严重缺钾, 制约玉米持续增产增收。本文在灰棕紫泥土上进行玉米施钾效应试验, 结果表明: (1) 玉米施钾能促进植株健壮生长, 增强抗逆性, 增加穗数、穗粒数、千粒重; (2) 每667m2施K2O3~15kg, 可使玉米增加产量33.9~112.1kg/667m2, 增产6.5%~21.5%, 平均每kgK2O增产玉米8.8kg, 投入产出比为1:7.66; (3) 在本试验范围内, 以施K2O9kg/667m2最为合理, 其产量和效益增加最显著。

施钾效果 篇6

一、材料与方法

㈠供试材料试验于2009年秋至2012年秋在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李店乡店子村开展。供试品种为5年~7年生的红富士苹果树, 株行距3m×4m。园土为轻质黄壤土, 土层0cm~20 cm, 有机物含量为1.08%、全氮0.05%、全磷0.77%, 速效磷8.3mg/kg, 速效钾140mg/kg。供施肥料为尿素、过磷酸钙和氯化钾 (加拿大生产) 。

㈡试验方法选择树势均匀一致的红富士苹果树18株, 试验设五个施钾水平, 即单株分别施钾100g (处理 (1) ) 、200g (处理 (2) ) 、400g (处理 (3) ) 、800g (处理 (4) ) 、1200g (处理 (5) ) , 以不施钾肥为对照 (CK) 。每个处理重复3次, 重复间设隔离树, 随机区组排列。于5月初, 进行滴灌施钾试验, 灌水量为每株12L。测定果实总糖用斐林还原法;总酸为滴定法;维生素C含量为2.6一二氯靛酚容量法;果实硬度用硬度计测定;果实直径用游标卡尺测量;果实平均单果重用电子天平测定。

二、结果与分析

㈠不同施肥处理对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由表1可知, 不同的施肥处理均可以比较明显地提高优果率;在增大果实直径方面, 不同的处理均比对照效果好, 表明钾肥可以有效增加果实直径;增施钾肥后, 苹果着色效果明显好于对照, 随着钾肥成分的增加, 着色率明显提高, 主要是由于钾肥能促进果实内花青素的合成[5], 果皮中花青素含量愈高, 红色果实的着色度就愈高;果实外观均较光滑, 处理和对照没有明显差异, 表明增施钾肥对果皮并没有显著影响。

㈡不同施肥处理对果实内在品质及产量的影响从表2可以看出, 总糖、总酸、VC、平均单果重均随施钾量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在处理4中, 各指标均达到最高值, 处理5中各值较处理4略有下降, 这说明对果树合理增施钾肥, 有利于提高果实的产量和质量, 但要注意钾肥的用量, 过度使用不仅造成肥料浪费, 也会影响果实的产量和质量。

三、结果与讨论

分析不同施钾量对红富士苹果的影响, 对果树的栽培管理有极大的实践意义, 对提高果树产量和改善果实品质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本试验, 可以看到增施钾肥对提高红富士苹果的优果率、产量、着色度、果面光洁度、含糖量和VC等指标都具有显著地作用。因此, 在大量使用氮肥和磷肥时, 应合理增施钾肥。钾肥的用量应根据果园土壤状况合理使用, 如果过量使用, 反而会降低钾肥的作用, 主要是因为钾肥能促进叶绿素的合成、调节气孔开闭、控制CO2和水分的进出[6], 提高光合磷酸化效率, 使单位质量叶绿体产生的ATP增多, 从而更好地利用光能, 增强光合作用。当叶片达到光饱和水平时, 过量使用钾肥则作用不再明显。

摘要:作者研究了不同施钾量对红富士苹果品质的影响。试验表明, 随施钾量的增加, 红富士苹果的优果率、产量、着色度、果面光洁度、含糖量、VC含量等指标均呈上升趋势。单株钾肥量达到800g时, 总糖、总酸、VC、平均单果重均达到最大值, 但施钾量达到1200g时, 总糖、总酸、VC、平均单果重均略有下降。所以, 果园管理中要合理使用钾肥。

关键词:钾肥,红富士,产量,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廷强, 王昌全.植物钾素营养研究进展[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1, (3) .

[2]王勤.增施钾肥对苹果品质和产量的影响[J].果树学报, 2002, (6) .

[3]黄显淦, 钟泽, 傅纯茹, 等.葡萄施用氯化钾及与氮磷配施效果试验[J].中国果树, 1992, (2) .

[4]李国怀, 刘娟旭.施钾肥对温州蜜柑果实发育、裂果和品质的影响[J].果树科学, 1999, (1) .

[5]隋秀奇.制约苹果红色形成的要素[J].落叶果树, 1995, (3) .

施钾效果 篇7

甘薯是我国重要的喜钾型农作物, 钾对甘薯的整个生命周期都会起到一定活化剂的作用[4,5]。特别针对甘薯体内的各种酶, 提高甘薯叶片的光合作用能力, 提高光和产物运输, 增强其抗逆性等, 最终能提高甘薯对外界不良环境的抵抗和忍耐能力[6,7]。

然而, 在不同土壤类型及不同施钾条件下, 甘薯对钾的吸收有很大的差异[8], 这种表现可能通过枝干或者叶片花等器官的生理作用表现明显, 也有可能根据作物自身体内蛋白质、氨基酸、酶等表现出差异性, 还有可能通过施用其它微量元素表现出来的差异性[9,10]。目前, 国内外关于不同施钾量对甘薯钾吸收利用规律的研究已有不少, 但不同土壤类型下甘薯的钾吸收研究还较为匮乏。本试验选择高沙土和黄潮土为主要土壤类型, 同时设计不同施钾梯度, 考察不同土壤类型下施钾对甘薯钾吸收利用的规律, 以期为优质高产甘薯的生产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本试验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资环所温室大棚内 (E 119°12'20″, N 31°44'03″) 进行盆栽试验。用来栽培甘薯的两种土壤 (黄潮土) 、 (高沙土) 经过研磨并风干, 黄潮土的土壤理化性质为:有机质含量61.56mg·kg-1, 碱解氮47.5mg·kg-1, 有效磷5.21mg·kg-1, 速效钾43.00mg·kg-1, p H值7.12。高沙土的土壤理化性质为:有机质含量86.24mg·kg-1有效磷4.43mg·kg-1速效钾57.00mg·kg-1, p H值7.05。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置两个优选品种 (济薯22、徐薯28) 、两种土壤 (黄潮土、高沙土) 设4个重复, 随机排列。各处理氮、磷施用量均相同, 分别为100mg N·kg-1风干土、80mg P2O5·kg-1风干土。施钾处理为 (K1) 200mg K2O·kg-1风干土, 不施钾处理 (K0) 0mg K2O·kg-1风干土。选用的肥料分别为尿素 (含N 46%) 、硫酸钾 (分析纯, 含K2O52%) 、磷酸钙 (分析纯, 含P2O512%) , 全部均1次基施。

本实验利用温室盆栽种植, 温室顶部覆盖塑料膜及黑色遮阴网, 南北两侧有通风设施。选用的盆钵为圆柱形塑料桶 (27.5cm×Φ26cm) , 桶内装与肥料搅拌好的两种风干土12kg/盆, 浇水至饱和。于5月初松土并插入1根细长PVC管, 方便以后甘薯后期茎蔓的绑定和固定, 移栽薯苗1株/盆, 大约每4~6d浇1次水 (根据天气视情况而定) , 定期松土。

田间试验的样品采集按典型生育期 (苗期、旺长期、膨大期、收获期) 取样, 共取4次, 分别于移栽成活后的40d、70d、95d、130d, 每次每个品种取5株, 分地上部 (按叶、柄与茎分开) 和地下薯块两部分称鲜重;准确称取各样品200g, 在105℃烘干箱内杀青30min, 70℃恒温烘干至恒重, 每个样品称取干重, 并计算干率。样品烘干后用研钵或者万能粉碎机粉碎后过60目筛装袋封存, 留样测定K含量。

盆栽试验的样品采集同样按按典型生育期 (苗期、旺长期、膨大期、收获期) 取样, 共取4次, 分别于载后的30d、60d、90d、120d, 每次每个品种取4株, 整株甘薯地上部分成3部分 (幼叶区、成熟叶区、老叶区) , 并将每部分茎、叶、柄分离, 地下部分为块根或须根 (苗期块根未膨大, 故仅有须根) 洗净晾干, 分别称鲜重, 烘干箱内105℃杀青30min后75℃烘至恒重, 每个样品称干重, 以块根干重与鲜重之比计为干率。样品烘干后用研钵或者万能粉碎机粉碎过60目筛装袋封存, 留样测定K含量。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甘薯各器官干物质重采用烘干法测定。105℃杀青后, 70℃烘干至恒重。

K含量利用火焰光度计法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施钾对甘薯植株钾浓度的影响

2.1.1 旺长期

表1所示为不同施钾量对旺长期甘薯钾浓度的影响。表中可看出, 无论是地上部分还是根部, 施钾均明显提高了甘薯植株的钾浓度。高沙土结合K1条件下济薯22地上部分钾浓度最高, 达到2.09%, 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P<0.05) ;黄潮土结合K1条件下徐薯28次之, 为1.98%;黄潮土结合K0条件下徐薯28地上部分钾浓度最低, 仅为0.14%, 显著低于其他处理 (P<0.05) 。从甘薯根部钾浓度来看, 高沙土结合K1条件下济薯22根部钾浓度最高, 达到1.51%, 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P<0.05) ;黄潮土结合K0条件下济薯22根部钾浓度较低, 仅为0.76%。

不同土壤种类和甘薯品种对植株吸钾规律也有明显影响。相比黄潮土, 高沙土条件下甘薯地上部分和根部钾浓度更高。另外, 从甘薯地上部分钾浓度来看, 济薯22总体上要高于徐薯28。而从甘薯根部钾浓度来看, 黄潮土条件下徐薯28根部钾浓度显著高于济薯22;相反, 高沙土条件下济薯22根部钾浓度要高于徐薯28。

2.1.2 膨大期

表2所示为不同施钾量对膨大期甘薯钾浓度的影响。表中可看出, 施钾有效促进了甘薯地上部分和根部钾浓度的增加, 其中济薯22对施钾的响应更为强烈, 施钾后地上部分和根部钾浓度增幅均要高于徐薯28, 徐薯28根部对施钾的响应较弱。高沙土结合K1条件下济薯22地上部分钾浓度仍处于最高水平, 达到1.51%;黄潮土结合K1条件下济薯22次之, 为1.45%, 与高沙土结合K1条件下济薯22差异并不明显 (P>0.05) ;高沙土结合K0条件下徐薯28地上部分钾浓度最低, 仅为0.67%。从甘薯根部钾浓度来看, 黄潮土结合K1条件下济薯22根部钾浓度最高, 达到1.20%, 与高沙土结合K1条件下济薯22差异并不明显 (P>0.05) ;黄潮土结合K0条件下徐薯28根部钾浓度较低, 仅为0.58%。

在土壤种类和施钾量处理均相同的情况下, 膨大期济薯22地上部分和根部钾浓度均明显高于徐薯28, 表明在膨大期济薯22的吸钾能力更强。而土壤种类对膨大期甘薯植株钾浓度的影响并未呈现明显规律。

2.1.3 收获期

表3所示为不同施钾量对收获期甘薯钾浓度的影响。表中可看出, 施钾有效提高了不同处理甘薯地上部分和根部钾浓度。高沙土结合K1条件下济薯22地上部分钾浓度处于最高水平, 达到1.27%, 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P<0.05) , 较膨大期略有下降;黄潮土结合K1条件下济薯22次之, 为1.11%;高沙土结合K0条件下徐薯28地上部分钾浓度最低, 仅为0.37%, 与黄潮土结合K0条件下徐薯28差异并不显著 (P>0.05) 。从甘薯根部钾浓度来看, 黄潮土结合K1条件下济薯22根部钾浓度最高, 达到1.26%, 与高沙土结合K1条件下济薯22差异并不明显 (P>0.05) ;高沙土结合K0条件下徐薯28根部钾浓度较低, 仅为0.67%。

与膨大期相似, 在土壤种类和施钾量处理均相同的情况下, 收获期济薯22地上部分和根部钾浓度均明显高于徐薯28, 这说明甘薯生长中后期济薯22的吸钾能力更强。就土壤种类而言, 总体上黄潮土对收获期甘薯钾浓度提高的促进作用较优。

2.2 施钾对甘薯钾含量的影响

2.2.1 旺长期

表4所示为不同施钾量对旺长期甘薯钾含量的影响。表中可看出, 施钾和不施钾对甘薯植株钾含量的影响十分显著, 施钾大幅提高了甘薯地上部分和根部的钾含量, 其中以济薯22根部钾含量、徐薯28地上部分和根部钾含量增幅尤为明显。黄潮土结合K1条件下徐薯28地上部分钾含量处于最高水平, 达到52.77mg/株, 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P<0.05) ;黄潮土结合K1条件下济薯22次之, 为43.48mg/株;黄潮土结合K0条件下徐薯28地上部分钾含量最低, 仅为2.92mg/株, 与高沙土结合K0条件下徐薯28差异并不显著 (P>0.05) 。从甘薯根部钾浓度来看, 黄潮土结合K1条件下徐薯28根部钾含量最高, 达到25.58mg/株, 与高沙土结合K1条件下徐薯28差异并不明显 (P>0.05) ;高沙土结合K0条件下徐薯28根部钾含量较低, 仅为2.91mg/株。

不同土壤种类和甘薯品种对旺长期植株钾含量也有明显影响:黄潮土对旺长期甘薯植株钾含量的促进作用更优;济薯22在不施钾条件下根部钾含量更高, 而徐薯28在施钾条件下根部钾含量更高。

2.2.2 膨大期

表5所示为不同施钾量对膨大期甘薯钾含量的影响。表中可看出, 膨大期不同处理甘薯植株钾含量与旺长期相比有较大增长, 施钾对甘薯植株钾含量提高的促进作用仍十分明显。黄潮土结合K1条件下济薯22地上部分钾含量处于最高水平, 达到506.55mg/株, 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P<0.05) ;高沙土结合K1条件下济薯22次之, 为437.99mg/株;高沙土结合K0条件下徐薯28地上部分钾含量最低, 仅为145.48mg/株, 显著低于其他处理 (P<0.05) 。从甘薯根部钾浓度来看, 高沙土结合K1条件下徐薯28根部钾含量最高, 达到408.42mg/株;黄潮土结合K1条件下济薯22次之, 为375.00mg/株, 与高沙土结合K1条件下徐薯28差异并不明显 (P>0.05) ;黄潮土结合K0条件下徐薯28根部钾含量最低, 仅为123.45mg/株。

不同甘薯品种膨大期植株的钾含量有所不同:济薯22地上部分的钾含量高于徐薯28;济薯22根部钾含量在黄潮土条件下高于徐薯28, 而在高沙土条件下低于徐薯28。土壤种类对膨大期甘薯植株钾含量的影响表现为:黄潮土对甘薯地上部分钾含量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而高沙土总体上对甘薯根部钾含量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2.2.3 收获期

表6所示为不同施钾量对收获期甘薯钾含量的影响。表中可看出, 收获期甘薯植株钾含量达到4个时期的最高水平。黄潮土结合K1条件下济薯22地上部分钾含量仍处于最高水平, 达到581.54mg/株, 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P<0.05) ;黄潮土结合K1条件下徐薯28次之, 为400.74mg/株;高沙土结合K0条件下徐薯28地上部分钾含量最低, 仅为73.24mg/株, 显著低于其他处理 (P<0.05) 。从甘薯根部钾浓度来看, 高沙土结合K1条件下徐薯28根部钾含量最高, 达到1279.56mg/株, 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P<0.05) ;黄潮土结合K1条件下徐薯28次之, 为1086.92mg/株;高沙土结合K0条件下济薯22根部钾含量最低, 仅为323.36mg/株。

不同甘薯品种收获期植株的钾含量有所不同:济薯22地上部分的钾含量高于徐薯28, 而徐薯28根部钾含量总体上要高于济薯22。土壤种类对收获期甘薯植株钾含量的影响表现为:黄潮土对甘薯地上部分钾含量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而高沙土总体上对甘薯根部钾含量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这一结果充分印证和补充了本试验中膨大期的相关结论。

3 结论

3.1 不同甘薯品种在不同时期吸钾能力有所差异

旺长期济薯22地上部分吸钾能力强于徐薯28, 济薯22根部吸钾能力在高沙土条件下更强, 在黄潮土条件下吸钾能力则弱于徐薯28;膨大期和收获期济薯22植株 (地上部分及根部) 的吸钾能力更强。土壤种类对甘薯吸钾能力的影响表现为:旺长期和膨大期土壤种类对甘薯植株钾浓度的作用规律并不明显, 收获期黄潮土对甘薯钾浓度提高的促进作用更优。

3.2 不同甘薯品种植株钾含量变化规律在膨大期和收获期逐渐趋于稳定

膨大期济薯22地上部分的钾含量高于徐薯28;济薯22根部钾含量在黄潮土条件下高于徐薯28, 在高沙土条件下低于徐薯28。收获期济薯22地上部分的钾含量高于徐薯28, 而徐薯28根部钾含量总体上要高于济薯22。土壤种类对收获期甘薯植株钾含量的影响表现为:黄潮土对甘薯地上部分钾含量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而高沙土总体上对甘薯根部钾含量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参考文献

[1]后猛, 刘亚菊, 王欣, 等.氮钾配施对食用甘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 2015 (01) :260-264.

[2]吕长文, 赵勇, 唐道彬, 等.不同类型甘薯品种氮、钾积累分配及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2 (02) :475-482.

[3]宁运旺.不同含钾水平甘薯品种选择[J].农家顾问, 2012 (09) :34.

[4]姚海兰.施钾时期对甘薯产量和品质形成的调控效应[D].山东农业大学, 2010.

[5]张超.腐植酸缓释钾肥对甘薯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 2010.

[6]宁运旺, 曹炳阁, 朱绿丹, 等.施钾水平对甘薯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和钾效率的影响[J].江苏农业学报, 2012 (02) :320-325.

[7]宁运旺, 马洪波, 许仙菊, 等.氮磷钾缺乏对甘薯前期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 2013 (03) :486-495.

[8]宁运旺, 马洪波, 张辉, 等.氮、磷、钾对甘薯生长前期根系形态和植株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J].江苏农业学报, 2013 (06) :1326-1332.

[9]唐忠厚, 张允刚, 魏猛, 等.耐低钾和钾高效型甘薯品种 (系) 的筛选及评价指标[J].作物学报, 2014 (03) :542-549.

上一篇:高速磨削下一篇:农业本科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