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

2024-10-24

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共12篇)

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 篇1

高校辅导员是高等学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 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基本任务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和提供咨询辅导服务。2005年1月, 胡锦涛同志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采取有力措施, 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 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准的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 使他们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2006年9月, 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 为今后一个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建设, 需要各级教育部门和高校领导转变思想观念, 充分认识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不断完善政策制度体系, 创新工作方法, 提高辅导员的工作的实效性。

一、目前辅导员工作现状

目前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下, 高校的辅导员工作有了制度上和政策上的支持, 辅导员队伍建设也在有序开展。但辅导员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内容还不尽如人意。工作方法急需创新, 工作内容还基本上是“全托式”“保姆式”管理, 学生除了在课堂上上课由任课教师管理, 其他所有事务均要由辅导员管理。由于辅导员使学生最熟悉的人, 高校的各职能部门也非常倚重, 任何学生相关的事情都要找辅导员帮忙, 而且辅导员还能高效高质量的完成。辅导员是戴着教师的帽子干着学生的“保姆”、学校职能部门的“勤务兵”、院系的“服务员”, “两眼一睁, 忙到熄灯”是不少专职辅导员日常工作的鲜活写照。因此导致目前很多高校的辅导员工作中心偏离思想政治教育, 更多的忙于各种事务性工作。没时间和学生坐下来交流, 没时间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也无从谈起。如果说让辅导员从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中完全脱离出来, 只进行思想教育, 就会缺少工作抓手, 和学生的交流减少, 也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因此需要创新工作方法, 改变现有工作模式, 提高工作效率。

二、引入事务助理工作机制

事务助理, 是专职辅导员工作队伍的有益扩充, 是一支强有力的学生工作队伍, 主要可以由二年级的研究生或学有余力的本科生担任。针对学校学生工作处, 各二级学院成立学生事务中心, 可以按工作量选拔几名事务助理。日常学生事务性工作有事务中心解决, 有事务助理负责处理。事务中心有学院学生科长或学工办主任直接领导, 如果有余力的高校还可以由一名辅导员老师专职负责事务中心工作。这样可以把辅导员从繁重的事务性工作解脱出来, 工作重点放到学生思想教育上。事务助理作为专职辅导员的有益补充, 要完成好辅导员的助手工作, 必须完善工作机制。

1.分工明确, 密切配合。

事务性工作交给事务助理完成, 并不是说辅导员就不管了, 完全放手。如果是这样, 辅导员就不能很好掌握学生基本信息, 也就没有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所以, 对于日常事务性工作, 既做到分工明确, 有需要相互配合, 建立良好的工作制度。需要把握原则性的事情, 需要辅导员亲自处理, 涉及到学生利益的有责任性的事情, 也需要辅导员亲自完成。其他简单的、重复性的劳动, 简单的通知等, 辅导员可以不参与, 可以完全交给事务助理完成。这样既保证了辅导员的对学生的了解, 有避免了大量的重复劳动。提高了辅导员的工作效率, 节省了时间。

2.严格选拔, 择优录取。

学生事务助理由具有较高组织管理能力的学生担任, 协助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管理工作, 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头和指导作用。学生事务助理的增设是对传统高校学生干部职位设置的完善与发展, 它隶属学生干部的范畴, 与一般学生干部有很多相似点, 但其职责更明确、要求更严格, 所以需要良好的综合素质。第一, 要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第二, 具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 热心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第三, 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调查研究能力;第四,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善于与人沟通协作;第五, 具有较好的大局意识, 善于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第六, 学习勤奋, 成绩优良等。事务助理接触学生比较多, 很多事情代表学校、学院开展工作, 只有优秀的事务助理才能高质量的完成好工作。

3.提高能力, 做好培训。

学生事务助理是辅导员的助手, 有时充当老师的角色, 其言行举止不但代表学生自己的形象, 有时甚至代表学校、学院的形象。然而, 学生工作助理毕竟还是一名学生, 其工作经验和技巧较为欠缺。并且, 由于实行事务工作助理制度是对学生管理工作的一种新探索, 没有现成的规章制度和经验借鉴, 对其进行培训显得至关重要。做好日常培训, 才能提高能力, 提高效率。培训事务助理正确认识学生事务助理的角色和作用;让事务助理了解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工作方法;培训事务助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艺术;培训事务助理贫困生资助体系和团学工作实务;培训事务助理公文处理的基本方法和学生档案管理实务;培训事务助理工作的礼仪和人际沟通的技巧等。

4.积极探索, 规范制度。

由于事务助理都是由学生担任, 事务助理的流动性很大, 学习任务重了就可能不再担任事务助理, 需要重新从低年级选拔新的事务助理。所以做好事务助理日常工作的制度化建设也非常重要。把日常的工作建纲立制, 有了规范的工作程序, 新的事务助理可以更容易适应工作岗位需求。有了完善的制度, 才能保证良好的工作质量。

5.创新方法, 提高效率。

由于事务助理人数少, 面对的学生较多, 工作起来必须有方法, 有手段才能更有效率。学生事务助理新模式, 充分利用网络平台, 提高工作效率。利用现代化手段, 多方位的做好纽带、桥梁作用。利用现有网络手段, 是工作通知全方位开展。将班级负责人加为飞信好友, 利用群发短信功能, 进行通知。建立微博、qq群增加信息传递。定时和有目的的在宿舍区张贴日常通知、政策信息、专业介绍等学生息息相关的内容。这样全方位的和学生的沟通, 既保证了信息传达的及时性, 又保证了信息传达的广泛性。

三、事务助理新模式的重要意义和成效

传统的辅导员“保姆式”的带班模式, 是辅导员整天忙于处理事务性工作, 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入事务助理新模式后, 给辅导员空出了大量的时间, 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笔者作为学生工作者, 不但研究了这一工作模式, 而且进行了尝试,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创新工作机制, 引入学生事务助理这一全新的模式, 不仅很好地促进了学院的各项工作, 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锻炼平台。

1.有效地协调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 助理制度具有很好的帮手功能, 能够有效地减轻专职辅导员日常工作量, 使辅导员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让辅导员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主要事项, 解决主要矛盾。

2.思想政治教育走进学生生活。学生助理在管理工作中很好地充当了桥梁和纽带作用, 学生工作助理是学生中的一员, 与同学们朝夕相处, 与广大同学有共同语言, 便于随时随地交流或咨询, 同学们通过他们能及时了解到学院有关制度和信息, 更能信服。学生事务助理本身是一条宣传学校相关政策的良好渠道, 通过他们参加学校制定的与同学们利益密切相关的规章制度, 能及时反映出同学们的心声, 使制度更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3.榜样的力量得以更好的彰显。学生事务助理是学生中的优秀者, 特殊的身份使他们在大学期间的经历和体验更容易为低年级学生所接受和借鉴, 作为品学兼优的师兄师姐, 在专业学习上经验较为丰富, 而低年级的学生特别是新生在学习方法和专业认识上都存在着很多的困惑, 学生事务助理正好以自己的优势, 积极宣传学校, 宣传专业优势等, 在学习工作中的骨干带头和引领作用。能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存在的疑惑和问题。

参考文献

[1]孙彬.对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1, 8 (1) .

[2]蔡立彬.新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探析明.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5, (7) :75-76.

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 篇2

——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论坛LOGO解读

2008-03-07

论坛LOGO由“辅导员”拼音的首字母F、D、Y相拥而成,它们幻化成优美流畅的线条,完美地融为一体,象征着辅导员队伍紧密团结、孜孜以求、不断进取的精神。

LOGO的主体色为红色,充分体现了辅导员工作的政治属性。它仿佛一个灿烂的微笑,给人以温暖,象征着辅导员的亲和力与乐观向上的工作态度;它犹如一颗爱心,无私地为学生送上温暖和关爱,是大学生最知心的老师和朋友;它更似一团燃烧的火焰,迸发出光芒与激情,象征着辅导员的热情与活力。

一个微笑、一颗爱心、一团火焰,它们共同演绎与诠释着辅导员的工作!

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论坛达成共识 创新方式方法 实现学生自我成长

2008-03-07

作为辅导员,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党中央和各级教育部门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对辅导员成长成才的关心爱护。胡锦涛总书记的亲笔批示,让我们豪情万丈;建国以来第一次全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会议的召开,让我们备感振奋;《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的出台,让我们备受鼓舞;各级教育部门和各高校制定的大好政策,让我们斗志昂扬;师长的期望和学生的信任,让我们意气风发。

我们深知,要进一步传承辅导员队伍的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进一步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倍感使命的崇高,倍感事业的神圣,倍感责任的重大。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我们要以创新方式方法为目标,不断拓展教育平台,培养发挥学生骨干力量,实现学生自我成长;我们要以教育、管理与育人为有效途径,帮助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我们要以和谐校园建设为保障,积极构建学生的良好成长环境。

我们深知,辅导员岗位上,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专家,勇攀科学高峰的学术大师,共和国建设事业中发挥骨干作用的兴业之将、治国之才,以至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作为新时期的辅导员,我们有信心,也有决心,像前辈那样,勇于开拓创新,努力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能手;善于总结提升,努力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专家;坚定育人理念,努力成为学生信赖的知心朋友;完善综合素质,努力成为学生信服的人生导师。

我们深知,2008年对祖国的发展意义何其特殊,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做出的战略部署的第一年,也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更是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举办之年。借此次论坛契机,我们向全体辅导员,郑重发出倡议:我们辅导员将以“一颗心”,做大学生的良师益友,给学生以关爱;将如“一团火”,展现我们的激情和活力,给学生以热情;将用“一个微笑”,以我们的亲和力与积极乐观的态度,给学生以温暖。我们一定将不辱使命、不负众望,以出色的工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更大的贡献!

复旦大学大力提升辅导员队伍学术研究水平

2008-03-07

通讯员 李莹 本报记者 周凯

2月26日,在复旦大学举行的首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论坛上,与会代表指出,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基层的实施者,要建立高标准、重素质的培养机制,推动辅导员队伍建设上新台阶,研究型辅导员的培养再次成为讨论的焦点。

去年1月18日,根据中央、教育部及上海市委、市政府有关文件的精神,上海市教委发布了《上海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职务聘任办法》(试行),其中规定,上海市高校从事学生德育工作的教师设置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职务,其编制总数不低于其他专业教师。也就是说,今后从事辅导员工作也能成为教授了。

培养研究型、创新型的辅导员,是复旦大学10年前就开始坚持的理念。近年来,复旦大学对辅导员开展学术研究给予机制保障,主要在加强激励和培训上重点“着墨”。学校设立了“青年精英培养基金”,专门用于辅导员队伍培养,尤其是研究型辅导员培养。同时,构建科学培训体系,为提升辅导员的素质和能力提供保障,通过开展“双周学习沙龙”、建立“德育研究课题申报资助机制”以及专题讲座、学工征文等方式,引导辅导员开展学生事务研究,鼓励辅导员探索德育前沿,开阔工作思路。

此外,复旦大学在《辅导员工作职责条例》中还明确规定,专职辅导员每年至少撰写1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兼职辅导员每两年至少撰写1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制度保障让越来越多的青年才俊投身学生工作研究。

近10年来,复旦大学党委学工部不断加大调查研究的力度,深入研究学生特点,调研机制不断成熟:1998年,青年研究中心正式挂牌成立,成为学工系统的重要研究平台;2003年,开始选拔高年级本科生担任调研员;2004年,学工部在部内工作人员中启动双周学习沙龙制度;2005年,沙龙向院系开放,成为研究成果发布和经验交流的重要平台;2007年,学工组长成为中心的重要研究力量。

同时,调研内容不断深化:围绕“大学生群体”研究,中心相继在1999年~2003年编撰大学生发展报告,2003年~2006年开展成才观、政治参与、学习观等重点调研,2006年至今对不同生源地、不同家庭背景等学生进行了深入研究。

2007年12月,首次设立的教育部辅导员骨干支持研究课题公布立项项目,复旦大学辅导员榜上有名。全国仅有47所高校获此资助。

据悉,2006年~2007年,复旦大学辅导员队伍先后承担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课题1个、上海市德育决策咨询重大课题两个、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1个、上海市德育决策咨询重点课题1个、复旦大学金苗课题3个、亚洲研究中心课题1个。辅导员最近两年内撰写论文129篇,连续4年获上海市高校辅导员论坛征文一等奖。

2007年至今,辅导员们出版了《高校辅导员理论与实务》,翻译出版了西方学生事务经典著作《学生服务》,前者已成为新上岗辅导员必备培训教材;2007年,连续编译刊发通识教育研究论文;曾引起社会媒体高度关注的复旦大学学生人才培养创举——博学计划、笃志计划等一系列举措,都是在对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和教育规律的学习、研究、深化认识的基础上做出的。

山西大学一项调查显示:

“品德高尚勇于创新”辅导员是大学生最爱

2008-03-07

本报讯(记者周凯)为充分了解辅导员工作现状,山西大学学工部曾在大一新生中广泛展开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大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对辅导员有更高、更具体、更人性化的细节要求,对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新的标准和高度。在主观问卷部分,“品德高尚、勇于创新”成为大学生心目中最理想辅导员的首选。

这项调查选取了山西大学15个院系的新生,发放问卷1500份,回收有效问卷1496份,有效率为99.7%。问卷内容分为工作能力与工作绩效两大部分,包括辅导员工作的态度、表现,工作的方式、方法,工作的成效、结果以及学生对辅导员的期望等几个方面。

结果显示,辅导员们具有较高的工作热情,工作态度积极认真,基本上能得到大多数学生的肯定和支持。

但另一方面,问卷也反映出一些问题,有的同学认为自己的辅导员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能快速、有效地实施新方法;有的同学认为个别辅导员的工作方法死板,办事效率和质量不高;还有的同学提出希望辅导员能够加强理论修养和专业知识的学习。

对于“理想中的辅导员应该具有哪些品质和能力”一题,大学生们的回答不一,归纳起来有十点:品德高尚,勇于创新;公平、公正,一视同仁;乐观、开朗,对同学们坦诚相待;了解每一位同学的特长和优、缺点,能够因材施教,尤其是对待内向的同学,应多表扬鼓励;在同学中有一定的威信;为学生着想,关心学生,与学生关系融洽;在生活、学习、感情方面都能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帮助;打破常规,做一个不传统的老师。

从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对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一,思想上要开放化,能够贴近学生生活,拥有与学生尽情交流的话语权;第二,态度上要人性化,要求辅导员在工作时能够多一些人文关怀,为学生着想;第三,方法上要多样化,因材施教;第四,能力上要专业化,要具备专业的管理知识、沟通技能、心理辅导能力以及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高校辅导员探讨职业化发展

2008-03-07 本报记者 周凯 樊未晨

2月26日~27日,首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论坛在复旦大学举行。如何推进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和职业化发展,成为参会代表们热议的话题。

辅导员成了几乎事事都要关心的“保姆”

“两眼一睁,干到天黑”,是高校许多辅导员工作、生活的真实写照。

一位辅导员介绍,一次,他正在帮学生换灯泡,另一个宿舍的同学跑过来说:“电工师傅帮我们也换个灯泡吧。”上海某高校领导就曾列举了辅导员工作的108项内容,辅导员成了几乎事事都要关心的“保姆”,好像任何一项与学生有关的工作都可以交给辅导员完成。

不少辅导员很难在自己的岗位上找到成就感,也就渐渐淡化了自己的本职工作意识。北京科技大学高校学生事务研究中心的彭庆红介绍,他们对601名辅导员所做的调查显示,相当多的辅导员缺乏方向感和目标,关于“个人事业发展前途是否迷茫”的选项中,只有15.14%的辅导员选择“没有困扰”,选择“困扰较大”和“困扰很大”的人数比例合计为44.76%。

再加上没有一个明确的职业标准,无论是辅导员自己还是学生、其他教职工对辅导员职业的认同度都较低。

北京科技大学所做的调查也设计了相关的题目。当被问及是否愿意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时,选择“不愿长期从事,但会干完一个任期”的比例为51.91%,还有3.49%选择“不愿长期从事,希望马上调离”,也就是近六成的辅导员不愿意长期从事这个职业。

不少大学对专职辅导员任期的规定为4~5年,不少辅导员一有机会马上就改行,一名大四学生反映,他的大学四年生活中共换了3个辅导员。

频繁的人员流动,更加强化了在岗辅导员对前途的迷茫,他们无法从前任同行和工作中找到成就感和可能“实现自我”的价值,所以,不少人把辅导员作为职业生涯的过渡。

没有认同的职业标准制约辅导员的职业发展

“高校办学指导思想功利性太强是造成目前高校辅导员职业化问题的主要原因”,北京科技大学高校事务研究中的彭庆红说,虽然教育部规定高校一线辅导员的配备比例是1:200,但许多高校达不到这个比例,有的甚至达到1:500。专职辅导员职称晋升、职业培训方面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目前辅导员平均接受业务培训的时间仅为40.5小时(5个工作日),明显不充足,而由辅导员行业组织的辅导员培训仅仅占所有比例的2.50%,行业性协会并没有在辅导员职业发展中发挥很大的作用。

另外,一些辅导员本身也存在着一种“自我轻视”现象。一些高校辅导员选择这一工作时把上研究生作为附加条件,有的把辅导员工作作为进入学校管理层的第一个踏板,还有的把它作为转成专职教师的曲线上讲台的方式。正是由于这样一些辅导员的存在才“容易导致社会其他人群对辅导员职业地位认同度的降低”,彭庆红说。

贵州大学学工部部长金春雷认为,就整体而言,由于始终没有形成完备的知识系统,没有人们认同的职业标准,没有公认的评价体系,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一直处于边缘化、离散型的非职业化、非专业性状态,具体表现为,工作周期短,敬业意识淡薄;社会认同感低,职业归属感不强;专业素质欠缺,工作胜任力低;理论素养较低,专业研究基础薄弱等。而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学生教育管理事务的专业化和职业化也明显滞后。

上海大学物理系团总支书记卢吉超则认为,辅导员职称偏低、兼职比例偏大、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多、年龄结构不合理、工作强度大等等原因也都使得他们无法在科研道路上继续前进,从而影响了他们的职业发展。

“提升”+“退出”建立辅导员职业发展良性机制

与会的辅导员、学生工作专家也为如何加强辅导员的专业化建设和职业化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设立严格的准入制度,是大多数与会代表的共识。河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辅导员陈军涛就发现,美国有近百所大学设有培养学生事务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同时将学生事务作为一门科学加以研究。结果,美国大学学生事务管理岗位被视作有竞争力的职业,有一大批专业人员不仅选择学生事务为职业且作为事业追求,学生事务管理队伍进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他认为,在具体选拔的过程中,应侧重于专业结构优化和学生工作经历,尤其要把热爱教育事业、专心学生工作、具有奉献意识、能吃苦耐劳等因素放在首位。

“稳定是相对的,变化才是绝对的”,福建师范大学党委的郭绍生认为有了准入制度之后,还要给辅导员两条出路,一条是“提升”,一条是“退出”。

“提升”是所有辅导员都能接受到专业化的培训,同时对辅导员的培训应该是“通识教育”,注重素质和能力的培训。

“退出”也可以分成两条路,一条是辅导员在工作一段时间之后,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特点自愿转到行政管理或教学岗位,“另外一条是,对那些考核不合格的辅导员就要进行调岗、离职培训和解雇”,郭绍生说。

教育部思政司司长杨振斌介绍,目前国内各高校已经进一步完善了辅导员选拔机制,坚持高标准,严把入口关,以公开招聘为主要方式,把德才兼备、乐于奉献、潜心教书育人、热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人员选聘到辅导员队伍中来,基本形成了一支相对稳定、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有战斗力的辅导员队伍。

据悉,教育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2008年工作要点中就有多项涉及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和职业化发展,其中包括加强辅导员骨干示范培训,加强首批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的建设和管理,组织专家编写辅导员培训参考教材,指导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开展多层次培训,开展辅导员在职攻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博士学位工作等。

链接

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 篇3

关键字:新媒体;辅导员;创新;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新媒体是基于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它具有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等特点。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2013-2014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调查研究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5.27亿,在整体网民中占比达83.4%。而大学生使用手机上网的频率达到60%。大学生上课时经常用手机刷微博、微信、登QQ或者玩游戏,课堂上也经常会传来QQ和微博消息提醒的声音,影响了课堂教学秩序,也影响了其他同学听课。但是,我们又不能强制性要求学生不用手机,这就要求学生管理者,特别是辅导员在新媒体时代,在对学生的管理方面要有创新。

一、辅导员工作理念的创新

长期以来,辅导员职责就是要管好学生不出事,做好学生的“保姆”工作。是一项没有什么技术含金量的工作,甚至有些辅导员自身也是如这样认为并把自己为此定位。因此,为高校辅导员建立多种交流平台,如同行之间的交流、与专家的对话、工作互派交流、外出参观学习等,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才可能更好地创新工作理念。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融入了网民的群体,网上冲浪已成为很多大学生每日的必修课,大学生的知识量也成倍增加,因此也需要辅导员增加对互联网上热点问题的关注。甚至在网络上建立与学生交流的平台,这同样是开阔视野很好的途径。

由于辅导员的工作是渗透在大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等日常生活中,其人格魅力对学生人格塑造的影响是巨大的,辅导员自身的精神状态。在日常所表现出的积极的人生态度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辅导员必须加强师德建设,用良好的自我示范,作好学生的表率。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辅导员会面临日益复杂的问题,因此辅导员必须不断学习各类新知识,自己积累的知识底蕴才会越积越深厚,工作理念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和适应新形势下学生工作的需要。

二、辅导员工作方法的创新

新媒体的广泛使用要求辅导员掌握一定的新媒体技术。互联网普及率越来越高,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也继续提升,在时尚浪尖上的大学生,是新媒体的主要用户群之一,新媒体在大学生中的广泛使用要求辅导员掌握一定的新媒体技术。新媒体的自由与平等要求辅导员转变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依托辅导员与学生面对面沟通以及党校和团校的实践活动,课堂教学手段单一、互动性不强、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与新媒体活动的多元、开放、自主、自由相比,新媒体活动更能满足他们的心理、娱乐需求,从而要求辅导员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式,把握网络舆情,加强正确

引导。

网络交流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无时间和空问限制,QQ等大学生和辅导员都几乎必备的即时通信工具同时还具有高指向性和高私密性的特点。丰富的交流方式使辅导员能够以比传统媒体时代更多更恰当的方式开展工作。以往辅导员常常需要多次重复回答不同的同学提出的相同问题,而通过微博等方式,则可以通过回答一个同学的问题让有同样问题的所有同学看到,工作效率大为提高,有了新媒体这个途径,辅导员就能比较容易对他们进行针对性非常强的帮助。

三、辅导员工作效果评价方法的创新

辅导员工作主是围绕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在与学生的密切联系中发现问题、了解问题、解决问题,保障学生在面对问题时得以顺利解决。目前,学生工作面临的问题很多,突发性事件不断考验着辅导员的责任心和爱心,例如:突发性重大传染病事件,群体性学生不满事件等,都需要辅导员工作扎根学生中问,及早发现问题,并做好相应的解决方案,避免事态的扩大。

在新媒体的帮助下,大学生可以经常地通过论坛、微博等方式直接与学校领导对话。学校领导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更为直接和真实地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等各方面的情况,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因为大学生上网几乎不受时间限制,而且往往在晚上甚至深夜更为活跃,所以这种工作方式会花费辅导员大量的休息时间,需要辅导员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学校需要改进对辅导员的工作评价和考核方式及内容 ,充分肯定辅导员 “八小时以外”的业绩,鼓励他们为做好工作而充分利用新媒体。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 ,高校辅导员工作必将继续遇到新的情况、新的问题,还会面临新的挑战,无疑也会获得新的机遇。在新的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首要任务是不断提高辅导员的综合素质 ,第一位的是思想政治素质。只要广大高校辅导员具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 ,就一定能努力学习,不断创新,敏锐发现并充分利用新媒体提供的宝贵机遇 ,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做出新的成就。

参考文献:

[1]朱正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0

[2]翁铁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索[H].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10-I

高校辅导员的创新工作分析 篇4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高校学生的思维模式、学习生活方式、价值取向以及择业方向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这就要求辅导员必须对具体人群进行具体分析, 既要捕捉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又要善于发现个别学生的特点, 在教育的方向、内容、手段上不断追求创新。

一、重视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文明教育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的发展, 广大学生缺少良好的精神食粮阵地, 腐朽思想不断侵袭学生的头脑, 加之学生的认知水平不高, 抵抗诱惑的能力不足, 最终阻碍了他们精神文化的健康发展。社会大环境中的信息层出不穷, 很多未经筛选的内容直接进入到了青年的视野, 低俗、黄色、暴力信息不断冲击着学生的思想。因此, 辅导员要重视学生的道德意识教育, 鼓励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明确工作性质, 确立工作目标

1. 辅导员的工作性质。

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该在高校党委的指导下有效地开展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举行一些政治教育活动, 抓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日常管理工作。辅导员是奔跑在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和学习生活的一线人员, 也是培养学生道德文明建设的骨干力量, 辅导员要积极配合学校的其他团队组织, 为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做出新的努力。

2. 辅导员的工作目标。

辅导员的工作在基层, 具备一定的复杂性和烦琐性, 操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辅导员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的政治态度, 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紧密围绕学生的实际情况, 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各种专题的学习, 做好学生的指导和服务工作。辅导员工作说到底也是做人的工作, 学生具备一定的特点:他们富有活力, 敢于创新;他们精力充沛, 爱好广泛;他们思维活跃, 求知欲望强;他们可塑性大, 有冒险精神。针对这些特点, 辅导员要对他们进行特殊的教育和引导, 摒弃传统的教育模式, 运用创新的思维开展各项活动, 这样才能使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事半功倍。

三、重视学生管理的方法和内涵

1. 完善管理方法。

辅导员在以往的管理工作中多是上级颁发了什么政策、下达了什么任务, 就组织学生开会进行传达, 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什么问题就单独面谈进行解决。这样的管理方式不利于促成高校工作中老师和学生的双向交流, 从而影响了校园工作的整体发展。辅导员在工作中不能用机械的思维模式解决问题, 也不能只担当一个传话筒的作用, 要积极运用创新的意识开展实际工作,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向上传达应该注意的事项和今后开展工作的重点, 也要将学校新公布的工作内容在学生中间进行全面解答, 积极开展问题讨论。只有这样, 才能使辅导员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学生的利益充分得到保障, 从而使学校各项教书育人工作获得长远的发展。

2. 创新管理内涵。

辅导员对学生的管理必须要遵循法律的规定, 要依法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保证学生的基本利益。辅导员对学生的管理必须民主化、法制化, 以文明的态度面对学生, 以民主的观念对待学生。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管理环境, 确保学生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特别是在对学生的日常管理中要注意维护学生的个人尊严, 确保学生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实现。总之要用科学和民主的态度对学生进行管理。

四、加强制度建设, 提高管理水平

学生在学习、工作中必须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 加强学校的制度建设有助于更好地管理和控制学生, 让学生明确自身行为的是非界限。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加强制度建设, 健全日常管理的各项行为规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班干部与辅导员的联络制度。

由于辅导员负责的事情较多, 一旦忙起来就会千头万绪。班干部要善于为辅导员分忧解难, 在辅导员和普通学生中间起到一个上传下达的作用。相关班干部每天都要与辅导员进行联络, 将班级学生的实际要求和情况向辅导员进行传达, 还要将辅导员交代的班级工作内容进行妥善地安排。只有双方共同努力配合才能保证最终的目标达成一致, 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 班干部民意测评制度。

班干部是学生中的精英队伍, 能起到先锋带头作用, 也是辅导员进行管理工作的直接帮手。班干部的素质、能力、行为、作风都直接影响班级整体的发展。因此, 辅导员要定期组织学生举行班会, 对班干部的工作进行民主测评, 用各项指标来考量班干部的工作结果, 对班干部的能力做出合理评价。对于学生不满意、班级不认同的班干部要进行及时地撤换, 对学生推举的、为班级做出突出贡献的班干部要进行表扬, 这些优秀的班干部可以优先获得党员发展、奖学金评比、荣誉称号评比资格。

3. 建立学生个人信息网络管理中心。

辅导员要将学生的各方面信息进行收集整理, 并建成网络中心。这些信息中既要有学生的基本信息, 还要有学生的高级信息, 例如个人爱好、常参加的校外活动及特色组织等。这样做有助于辅导员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 也能在实际工作中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网络中心能够使学生信息更安全地留存, 也能为传输提供方便。建立这样的信息库主要有几点作用:1.学生发生重大事件时能够与家长及时取得联系。2.对学生的基本家庭情况进行了解, 这样能够为日后奖、助学金的评定以及贫困生救助工作提供参考依据。3.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可以在往后的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 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五、结束语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辅导员的工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如果学生在大学期间养成了不好的生活习惯或者歪曲的价值取向, 以后就很难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相反, 如果学生在大学期间积极参与活动, 有着健康、活泼的心态和优秀的学校、工作能力, 以后就很有机会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因此, 辅导员要注意自身思想政治道德的培养, 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 努力研究创新的工作方式, 使学生管理工作朝着人性化、民主化、制度化的方向进行。

摘要:辅导员是高校开展各项工作的直接执行者, 是高校发布最新政策方针的传达者, 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生活的引导者, 是高校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辅导员的工作态度、方法以及实际做出的努力, 直接影响学生的素质和行为规范。高校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应当明确工作职责, 认清工作理念, 在实际工作中不断追求创新, 科学有效地指导大学生在思想上、学习上、工作上获得全面发展。

关键词:辅导员,创新工作,学生

参考文献

[1]齐立强, 李智慧, 龙跃“.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4) .

[2]任海, 张志超, 李飞.机制与措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 2009, (7) .

[3]周宏菊, 何振.对高校学生工作创新的思考[J].高教研究, 2008, (8) .

[4]曾凡明.以科学发展现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 2008, (4) .

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 篇5

互联网时代对于高校辅导员工作方法的创新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是我们必须掌握的一门技术,人们通过很多软件方法来对互联网上获得的信息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其中的规律,为后续企业投资奠定基础。这将使得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同时对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不断完善目前仍存在不足的地方,逐步改进、创新、发展整套可靠地工作创新系统的安全性,使得高校辅导员工作不断进步。要以身为榜样,做好自己的每一份工作,给学生需要的`帮助,服务学生。时刻保持高校大学生是我们国家将来科技创新的不竭动力,要把促进大学生发展看成学校、社会、国家的发展之本。在自己的工作上不断完善自己,从而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良好的服务。

(二) 创新工作方法

辅导员在高校工作中的创新工作方法非常重要,所以,每位辅导员要重视和充分运用网络阵地,强化网络平台教育。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人们日常的生活中已经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信息技术。创新工作方法时代的来临,则需要计算机技术不断的完善和发展,才能更好的满足人们对信息数据的需求。计算机技术的高低对互联网高校创新工作的作用甚大,它是计算机技术水平高低的一种反应。近年来,该创新工作方法在高校领域都发展迅猛,在新的时期,我们更需要计算机技术与大数据分析数据的完美结合,使得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与大数据处理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辅相成,不断推动大数据快速发展与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的快速发展。同时,我们每位高校辅导员应该深刻认识到在互联网下如何管理学生的重要性,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首先,充分认识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辅导员必须先在思想上重视网络对学生现实行为的影响力,积极应对,密切关注学生信息公布平台。应用互联网技术深刻研究信息网络发展的新动向,学习、掌握、运用网络化知识,适应网络环境。

其次,积极应对互联网学习。高校辅导员不仅要利用校园网站,而且结合教学实际情况,把课堂教学内容、知识融会于网络中,让学生在网络学习中增长知识。提高学生兴趣,使得课堂与网络的完美结合。把课堂上难以完成的教学课题延伸到网络上,使学生学中有乐,乐中有学,做到网络和生活的有机结合。

再次,高校辅导员要进入学生们最热衷的地方,例如,微信、QQ、各种贴吧等网络联络平台。在这种地方,辅导员可以深层次了解学生的总体趋势与个别学生的不对的思想动态,从而可以有的放矢的加强工作的针对性。

最后,建立与学生的沟通渠道。与每位学生建立良好的网络交流平台,加强交流和沟通。通过这些方法的研究,为今后的教育提供理论支持。

四 结论

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 篇6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

我国高校中辅导员的设置是在新中国成立不久,在当时的形势下,作为高校政工人员,辅导员的角色定位是没有多大置疑之处。建国至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崎岖不平,高等教育事业同样起起落落,辅导员,作为其中一份子,其发展也无不与我国经济、文化特别是政治生活的发展紧密相联,每一个历程无不反映着社会的时代背景。随着国内形势好转和经济建设不断深入,人们的思想进一步得到解放,各种新思潮也不断涌现,同时国外的各种思想观念也乘隙而入,人们的思想观念承受着较大的冲击。高等学校作为社会思潮的一个晴雨表反应更是强烈。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成为需要迫切研究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学生辅导员制度变迁回放及其估价

从辅导员制度的简单历史发展当中不难看出,作为高等教育制度中一部分,它无时不受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制约和影响。辅导员虽属高校教师,但其工作任务、途径、方法等与业务课教师有着不同之处,从而也决定了其角色的独特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在抓住新世纪前二十年的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新的征程中,高校所承载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的任务更显重大。如何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大力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当前高等教育函需深入探讨研究并加以切实解决的重大课题,这对新时期的辅导员工作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不仅是工作内容和工作领域的充实和拓展,还需要辅导员自身素质和整体队伍的战斗力的提高和增强,更需要研究新情况,分析新问题,不断创新思维,大胆探索,做好新时期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为学生成才服务。为此,本文将力求反映目前辅导员工作客观实际,找出问题,分析其症结,并就辅导员工作的创新进行一些研究。

二、当前高校学生辅导员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1.一些辅导员思想不够稳定。主要表现为职业荣誉感缺乏,从事的工作无法激励个人的职业激情和成功冲动。究其原因:一是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二是存在后顾之忧:年龄稍大一些的辅导员在本职岗位上工作了十几年,自己的专业荒废了,而且越来越不适应这一工作,开始考虑自己的前途,一些年轻的辅导员看到老辅导员的转向是那样的困难,所以自己也感到前途渺茫;三是政策不落实,相互比较落差较大。大学同期毕业,从事教学或其他工作的,有的定了职称,有的做出了实实在在的成绩,而唯独做思想政治工作要求高,劳神费力一无所获,一时半晌提级没戏,职称很难评上。

2.处理不好教育与管理的关系。我们讲教育和管理相结合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则,但实际工作中常常有许多偏差。许多学生对辅导员的认识就是“那是学校派来管我们的”,说明一些辅导员工作中以管代教,过分依靠强制命令而忽视耐心细致的说服说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规律告诉我们,她往往比其他教学工作更为不易,掌握不好就会事倍功半,不仅耗散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而且损害辅导员工作的威信和形象。事实上,思想工作疏导若畅通则风平浪静,若阻塞不通则会积隐成患。

3.工作责任心不强,消积应付情绪较浓。许多人认为只要不出事情,学生不捅漏子就没事,就算尽到基本职责,没有能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的预见性、重要性。同时辅导员在工作中信心不足,对于自己所讲的是否能得到学生积极响应,引起相互间的共鸣没有把握。长此以往,内心的负担其实很重,精神委靡惰性滋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能不管尽量不管,能不说尽量不说,使工作呈现一种疲软无所求状态。

三、高校学生辅导员工作创新的途径

1.理论创新。辅导员工作理论创新有赖于思想政治理论及相关学科理论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其内容丰富,本文仅就理论创新中的体制创新展开论述,这主要基于体制创新具有先导性、根本性、持续性和稳定性,在辅导员工作创新中居于特别重要的地位。科学、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作用充分发挥,根本任务和目标的实现不可或缺的重要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就是通过对其工作制度和運行系统的改造、创新和优化,使其为思想政治教育规范、科学、有效的管理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2.理念创新。辅导员工作创新中,理念创新主要体现在辅导员观念的创新。人们常说,这个人观念比较新,就说明这个人比较有思想,在这方面有一定的思考并形成相对稳固的意识。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的因素、个体自身的因素(包括已有的观念)及教育环境等共同作用于这一过程,并对人的思想政治素养、道德品质产生不同的影响,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能动反映。“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因此,辅导员工作的创新离不开观念的创新,开放的、先进的、科学的观念能为辅导员工作创新的思维和实践施加积极的、能动的影响。本文提出辅导员工作的理念创新应从以下几个新观念。

3.内容创新。新时期的辅导员工作不仅责任重大,而且内容也非常丰富,但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从来就是其工作的核心。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一个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诸内容要素的系统。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的素质在提高,反映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也要不断地发展和更新。只有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才能在最高的层次上得到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和针对性才得以加强,才能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成才中的育人作用。辅导员工作创新要紧密联系国际国内形势及学生学习、生活及思想实际,进行内容创新,不断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当代大学生,处在信息发达,人际交往和社会选择。

四、结语

辅导员工作从产生至今,尽管历史不长,但其不断创新、勇于开拓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本文就新时期辅导员工作创新做了一些浅显的思考和探讨,很难充分表现出这项工作在理论研究和现实工作的创新实际。但可以相信,在不断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今天,辅导员工作一定会永葆青春的活力和执着的信念,在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再立新功。

参考文献:

[1] 王秀阁.新世纪初思想政治工作研究[J].红旗出版社,2002.

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 篇7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管理效能,工作创新

一、高校辅导员管理效能及其重要性

效能(effectiveness)最早由国外学者Bandura首次提出,认为人对成功的期望需要取决于自己原来坚守的信念和面对的困难,而在大辞典中则可表示为对对某种物体产生的力量或者能力,故辅导员的管理效能,综合观之则认定为高校辅导员在管理和教育学生方面的能力和力量。当前高校辅导员承担了对于学生的思想导师、生活导师、学校导师和职业导师的角色,已经摒弃了传统的教育和学习的固定模式,开始向指引学生未来发展和开拓思维方向迈进,因此高校辅导员工作日益加重。

管理效能以教育目标为核心,借助于当前先进的教育系统和教学工具来实施有关教育的各项活动,通过现代管理和教学方法来提高工作效率,也可以表示为管理效能等于工作效率与目标方向的乘积,管理效能的宗旨即通过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和最低能耗来获取最佳实际状态和工作成果。

二、高校辅导员管理效能的影响因素

高校辅导员管理效能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即辅导员在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其中包括高校辅导员对高校学生的责任感和爱心体现,也包括高校辅导员的形象和人格;另一个体现在辅导员在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的领导力,同样包含了教育和辅导的能力,也包含了辅导员让学生自主参与管理目标重的号召力和应对学生问题的能力。在辅导学生的同时,辅导员需要在专业成长中学习,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意识,在实践中进行反思和总结,对自己的工作行为可以进行评判和决策,审视自己的过程就是提升自我素质和水平的过程。

1. 组织因素。

由于学校和政府有关部门对辅导员工作的疏忽,导致学校管理体制缺少统一性、规范性和科学性,课程设置随意,增加了辅导员管理难度,加上对辅导员工作认识不足,缺少重视,对管理工作的投入和工作安排不够细致。

2. 个体因素。

辅导员受年龄和管理方法等方面的影响,随着教学时间增加,辅导员年龄增长,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降低,新科技的应用水平降低,加上管理模式的传统和陈旧,对于违反纪律和的学生实施传统粗暴和武断的处理方法,失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面子和架势让以往辅导员的态度变得蛮横和恶劣,影响与学生的相处。辅导员是全能性的管理人才必须要满足要求,掌握多门学科的内容和管理方法,加上严格的人格形象,跟学生产生隔阂,很多情况下辅导员缺少胜任的条件。

3. 环境因素。

当前校园文化、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等因素等都会影响辅导员对学生的管理工作,很多学校缺少校园文化的支撑,或者校园文化活动不及时开展,加上不良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的腐蚀,给学生和辅导员造成一定的压力。

4. 职业因素。

高校辅导员很多情况下并未因材施教、按照教育的规律开展教学工作,未明确教学工作的复杂性、科学性和基层性,传统的灌输式和强制性的教育管理模式仍旧被应用。

三、辅导员管理效能与工作创新策略

1. 首先要确立辅导员管理效能的目标,从策略、制度、素质和理念等方面提高管理效能,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服务管理理念,针对性的制定教学管理计划,体现人文教育和人文关怀的思想,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跟学生成为知心朋友,树立为学生服务的理念,着重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

2. 建立师生共同愿景,从个人愿景到共同愿景,提高辅导员的良好心理素质,并要提高解决心理危机的能力和处理紧急事务能力。

3. 加强对高校辅导员的辅导和培训,让业务培训成为辅导员的催化剂,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通过辅导员的培训研讨活动的开展和对自我工作的反思,在活动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4.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明确高校学生的所需和意志,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避免学生对辅导员的敌意态度。使得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更愿意与辅导员打成一片,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有利于明确高校学生处于叛逆期的想法。

5. 利用当前高科技来对学生进行管理,通过网络媒体、QQ、MSN、BBS、博客、微信等多媒体教育模式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监督,创造良好是师生、生生以及与家长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消除学生成长中不良因素。

四、讨论与建议

高校辅导员的主要管理效能体现在管理和教育高校学生方面,其自身素质和教育水平都需要提高,教育学生的同时能够让学生的学业水平和思想、素质得到提升,成为全能性的高科技人才,摒弃传统的“辅而不导”的教学模式。由于当前辅导员管理学生较多,工作繁忙,经常事务性工作占据了思想教育工作的课程和时间,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缺少良好的沟通和互动,辅导员工作仍处于传统的管理和教育模式,鉴于国务院和教育部联合颁布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相关文件的内容,高校着重打造高素质和高水平的辅导员团队,努力提高辅导员的管理效能,优化工作模式,创新教育方法,以提高综合的素质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季岩砚.高校辅导员自我效能、工作倦怠及工作绩效关系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

[2]潘焱.重庆市高校辅导员工作效能感现状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D].西南大学,2009.

[3]彭焕霞.高校辅导员自我效能感和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2.

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创新 篇8

在当前社会发展阶段下, 高校教育工作的重点仅仅体现在教授科学文化知识上, 更应该体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大学生是一个富有朝气和活力的群体, 特别是在当今这样一个高教事业急速发展和不断改革的背景中, 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意识非常活跃, 他们的接受能力、思维水平、心理状态等方面较之以往都有极大的变化。如何处理好高校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环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向高校教育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一、做好辅导员工作的意义

为了促进我国高校教育的发展, 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高校必须组建专业的辅导员队伍, 吸收具备专业技能和专业道德, 接受过专业训练, 经历了专业成长, 有一定的专业自主, 参加了一些专业组织的专业化辅导员, 这样才能做好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

做好辅导员工作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1) 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 维护高校秩序。高校是一个较为松散的管理机构, 学生与学校的关系主要靠辅导员来维系, 在新形势下, 需要辅导员做好管理工作, 维护高校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秩序, 这是做好一切教育工作的前提和保障。

(2) 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学生工作的规律和特点, 有侧重地帮助高校学生全面成长。高校学生是一个知识层次较高、求知欲较强的群体, 但同时又是缺乏社会经验的群体, 他们在思想、学习、生活方面的困惑需要辅导员及时发现并帮助解决。特别是在与专业课教师的沟通、就业或者考研的选择等方面, 需要辅导员进行辅导帮助。做好高校辅导员工作, 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从而得到全面健康发展。

二、在新形势下怎样做好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创新

(1) 关心学生, 了解学生。尽管很多高校学生已经成年, 但是在当前时期, 大多学生为独生子女, 个性较强, 更需要辅导员做好与学生的交流工作。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是以学生为中心的, 在开展工作的时候, 除了要有科学教育理论的指导, 更要, 以“为学生服务”为工作的宗旨, 走进学生生活, 经常调查研究, 了解他们的心理和思想情况。辅导员在与学生接触的时候, 应该体现出爱心、细心、耐心、信心和恒心, 理解学生, 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有计划、有目的地调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对学校各方面工作的意见要求, 以便更好地帮助他们。

(2) 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培养高校学生的集体意识。在新的时期, 九零后学生进入大学, 他们因为生活环境的原因, 或个性强烈, 或不喜欢与人交流, 这就需要辅导员更加耐心地做好工作。辅导员应该与学生做知心朋友, 针对现代大学生集体观念缺乏的情况,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系、部 (处) 组织的各项工作和活动。组织值周工作和竞赛评比工作;组织指导学生开展文娱、体育、社会实践等活动, 帮助学生树立集体意识, 培养他们的集体协作能力。

(3) 具有亲和力和亲切感。无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 亲和力和亲切感都会有助于与他人的交往, 使工作得以顺利地进行, 在新时期做辅导员工作也是一样。辅导员面对学生, 如果可以保持亲切感和亲和力, 必然会受到学生的欢迎, 可以更好地和学生建立关系, 有助于工作的进行。反之, 如果整天冷若冰霜, 必然很难与学生交往。

(4) 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的作用。高校学生应该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 这样才能提高个人素质, 使自己得到更好的发展, 更加适应未来社会的要求。辅导员应该根据学生的爱好和长处, 鼓励他们参加一些学生组织, 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在激烈的竞争形势下, 学生多拥有一项技能, 就相当于多一个机会, 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另外, 辅导员也可以借助于一些类似于学生会的组织推动学生自主管理, 帮助辅导员做好学生管理工作, 缓解辅导员的工作压力。

(5) 学生管理把握好“宽”和“严”的度。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的直接管理人, 必然要怀着关爱去与学生接触, 所以, 尽管有些学生做得不尽如人意, 作为辅导员也应该保持宽容。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辅导员工作可以一味纵容学生。当发现学生有重大错误, 或者屡教不改时, 辅导员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 要有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 对重大问题要及时请示汇报。九零后大学生个性强烈, 需要辅导员在工作中注意“宽”“严”相济。

(6) 管理工作应具有针对性。新时期大学生个性较强, 不同的学生需要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 这样才能够做到因材施教, 尽可能使所有学生都获得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比如说, 对于那些比较活跃的学生, 辅导员可以帮助他们多参加一些活动, 而对于那些比较喜欢安静的学生, 辅导员可以鼓励他们多看书研究。

(7) 采用新技术来促进辅导员工作。随着新技术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 一些新的技术也可以应用到辅导员工作中来, 促进其管理的高效化。辅导员除了用电话与学生联系以外, 还可以用飞信或者QQ与学生取得联系, 这样不仅更方便, 而且也减少了管理的开支。辅导员可以组建QQ群或飞信群, 鼓励学生讨论。另外, 辅导员还可以通过QQ空间、博客或者是微博、人人网等社交网络来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 更好地关心学生。

结语

在新形势下, 高校辅导员需要从自身工作、制度建设、技术应用等方面着手促进辅导员工作。

摘要:本文从辅导员的自身工作、制度建设和技术应用等层面阐述了新形势下辅导员工作的创新。

关键词:新形势,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

参考文献

[1]、杨建义, 高校辅导员专业定位、标准及其达成, [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年01期

[2]、宋宇亮, 张诚, 新时期如何做好辅导员工作, [J], 北方经贸, 2012年01期

[3]、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保卫工作专业委员会组织编写.大学生安全知识读本.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4]、陈立民.高校辅导员理论与实务[M].中国言实出版社, 2006.

[5]、刘凤利.浅谈辅导员如何做好学生就业指导工作[J].人力资源, 2009 (12)

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 篇9

当代大学生都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出生和成长起来的,他们身上烙印着新时代背景下鲜明时代的特色,同时也不可避免了沾染了在艰苦奋斗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前辈们无法接受的恶性。大学生步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如何在该时期促进大学生朝好的方向健康稳健的发展,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担负着极其重大的责任。因而,高校辅导员根据时代变化以及新时代的特点进行工作创新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一、目前国内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现状及问题

(一)目前国内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现状描述

目前国内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现状描述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点,从市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消极影响阐述。国内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增加了大学生对于社会的接触和了解,促进了大学生知识的增长,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同时资本市场中一些相对消极的思想因素也不断的渗透到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当中,比如盲目攀比、拜金主义、安逸享受、个人主义等等,在大学校园生活中不断发酵和膨胀,严重影响到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以及行为方式。给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第二点,信息时代网络带来的冲击和挑战。新时期网络在校园生活中的普及加大了高校辅导员的工作难度。网络中信息复杂且难以进行筛选,网络色情甚至网络赌博等信息在大学生的课外生活中不断的传播和发展。新时期背景下,大学生对于网络的沉迷以及色情视频的极大兴趣,是高校辅导员在传统工作中未曾遇到的情况,加大了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难度,成为高校辅导员在短时间内无法解决的问题之一。[1]

第三点,就业市场的不景气。高校扩招工作的展开,以及国内对就业体制的改革,使得高校生在毕业以后的就业不明朗且面临较大的考验和压力。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市场,迫使高校辅导员必须结合时代和形式的变化进行工作形式、内容、方向以及重点的调整。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就业心态,促使学生就业技能的提升和锻炼,帮助学生适应新时代背景下就业即参与激烈市场竞争的状况。

第四点,大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以及心理承受能力下降。

新时代的大学生成长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变,其父母都是在祖国艰苦奋斗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给予了新时代大学生较多的关爱甚至出现极度溺爱的情况,致使大部分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下降,自我管理意识缺失,进入大学之后,同学之间互相关爱、帮助能力不足,自身生活能力处理不足等等情况不断发生,在加以大学的课业的压力,使得很多学生出现逃避、迷茫、空虚等不良心理反应。加强大学生的自我管理以及大学生活的自我规划能力成为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之一,它关乎到学生在校园的学习成长,以及日后在社会中增强竞争力的问题,成为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点。

(二)目前国内高校辅导员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

第一点,辅导员的工作观念和工作体制陈旧。传统的教育方法,让高校辅导员习惯于从自身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管理工作,不考虑学生实际的需求以及时代的变化,所采取的各种管理措施以及方法,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而被学生忽略,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对学生的服务、教育功能不足。传统辅导员的教导工作倾向于对学生问题的解决而不是问题的提前发现进而进行预防,新时期背景之下,高校辅导员应该立足与学生心理的沟通,和学生打成一片,以学生的需求为导向来开展工作。管理体制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和发展,此外高校辅导员的考核评估工作缺乏科学性、严肃性和连续性,导致高校辅导员工作松散,没有发挥出该有的作用和意义。再者,学校对学生教育以及管制制度的缺陷耗散了辅导员的工作实效。辅导员和专业教书的职责划分不明确,对学生产生教育缺失或者教育重复都是不利的。[2]

第二点,辅导员自身素质问题。学历偏低、知识修养和理论修养不够等问题在高校辅导员队伍中情况比较普遍。其中大多高校以本科生为主,硕士生、博士生学历的辅导员所占比例凤毛麟角,导致辅导员工作的专业能力以及素质修养不够,不能对学生的辅导工作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二、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的必要性

(一)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必要性

第一点,是高校育人过程中实践“三个代表”的必然要求。[3]

教育工作是为国家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其代表着人民的利益,关于祖国未来发展的方向,以新时代背景下党的思想指导辅导员的工作,是对党的指导思想贯彻落实的必要,以及紧跟祖国时代发展步伐的需要,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帮助大学生全面均衡的发展。

第二点,是解决现实问题,增强辅导员工作实效的迫切需要。

高校中出现的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合理的处理和解决,会在学生中产生消极的影响以及负面情绪的蔓延,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以及和谐校园环境的建设。比如,高校中日益普遍的沉溺网路、色情,学生暴力,甚至反社会等严重的心理问题,需要高校辅导员积极自主创新的去解决问题。[4]

第三点,是辅导员工作自身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事物是发展变化的,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也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只有如此才能不断适应时代发展变化的要求。和环境变化保持一致的变化是保证自身生存的技能。高校辅导员高校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已经在时代的变化中得带不断的更新,跟随形式继续往前走是目前高校辅导者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要求。

(二)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遵循原则

第一点,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原则。

目前国内高校中的辅导员是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进行教育工作,其方向和指导思想非常明确,如何培养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内容以及工作重点。

第二点,坚持实践检验的原则。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的可用与否,其停留于书面的判断没有任何意义,运用到实际的工作情况中接受检验才是科学合理的,新时代大学生个性的多样性,决定了没有万金油的方法可以用以解决学生的问题。积极进行思考,积极用于实践,是辅导改进工作的积极态度和方法。

第三点,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学生个性的不同以及学生自我意识的增强,决定了辅导员在解决学生问题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因材施教、平等尊重,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才能取得工作上的成效,才能促进师生关系的协调。[5]

第四点,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

新时代发展了,处在新时代中的人必须接受新时代的特点,固步自封、顽固不化不仅不利于自身的发展还会导致自身的淘汰。与时俱进的保持进步才是保证生存的不变法门。对于辅导员而言同是如此。

(三)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的途径和方法

第一点,理论创新。

主要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创新、辅导员队伍建设体制创新以及提高辅导员素质的创新这三方面着手理论创新工作。

第二点,理念创新。

理念创新的完全与正确与否,需要多方面的思维开拓,比如从全球观念、现代观念、信息观念、素质观念、终身观念、系统观念、人本观念、法制观念、教育管理协调一致的观念等等方面进行思考、创新和开拓。[6]

第三点,内容创新。

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心理、学习等等全方面多角度的关注,尝试从不同角度切入学生的辅导教学工作。

第四点,方法创新。

比如灌输教育和渗透教育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等。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如何与时俱进,趋利避害,不断更新和创新高校学生的教育辅导工作是高校辅导员的责任与义务,对于高校学生身体健康发展以及未来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高校辅导员自身积极的思考和探索新的思路和方法,积极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的修正和改进是促使卓有成效的管理方法诞生的法宝。本文对于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创新研究还不足以形成完整的系统,位于高校辅导员的创新工作借鉴意义有限,还需要在今后的理论和实践工作中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王志彬.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

[2]钱施光,丁晓雯,韩毅,孙作青.浅谈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方法及工作艺术[J].改革与开放,2010,04:140.

[3]张猛,杨琳.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创新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7,10:190+192.

[4]赵辉.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05:101-102.

[5]张瑜.探析新时期我国高校辅导员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D].山东大学,2013.

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 篇10

一、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困境

(一)大学生的性格特点更难把握。当代大学生属于社会上特殊的群体,他们理想发展尚不健全,却又紧跟时代发展潮流趋势,很容易在时代的潮流中迷失自我,虽然有很多大学生有积极向上的心态,但是也有一部分大学生受就业、学业以及经济压力方面的问题,很容易导致这些大学生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尤其是现代大学生更注重物质方面的内容,并不注重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这给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如果辅导员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甚至可能产生不良的后果。

(二)科技发展带来新的思想问题。

随着网络信息科技的发展,网络已经普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学生对网络这种新生事物充满了好奇,接触网络的时间逐渐增多,网络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大学生的视野范围,但是网络信息储存量相对较大,某些观点又比较片面,大学生受这些不良思想的影响可能导致对某个事物产生比较片面的认识,甚至可能给校园或者是社会安全带来威胁。再加上西方不良思想以及反动势力利用网络手段等煽动大学生,而高校大学生的理性思维尚不完善,很可能受这些不良思想的蛊惑使自身的思想价值观念偏离正确的轨道,不利于大学生健康发展,同时也给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仅是采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已经不能够适应当前新的形势。

(三)辅导员自身角色定位不清晰。

一是高校辅导员身兼数职,工作强度相对较大,而且处理的事务都比较繁琐,比如说:辅导员既要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指导,又要对学生日常生活进行管理,导致辅导员身心疲惫,很难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且由于高校对辅导员的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认同相对较低,导致辅导员没有很高的积极性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从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陷入困境。三是高校辅导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高校辅导员主要工作角色是思想政治教师,这就需要高校辅导员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以及道德素质等,而大多数的高校辅导员政治素质相对较高,有正确的政治观点与方向,也能够坚定自身的政治立场,但是由于高校辅导员工作任务较重很少有多余的时间关注时事政治,政治鉴别能力以及思想觉悟水平还有待提高。同时高校辅导员大都属于研究生或者是本科毕业以后直接从事辅导员工作,虽然具有较强的知识素质水平,但是实际运用能力的不是很强,导致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中受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较大,影响了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

二、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路径

(一)注重提升辅导员的综合素质水平。

高校辅导员在高校教育工作中承担着多样工作,虽然所有工作都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但是由于这些工作比较琐碎,分散了高校辅导员的精力,从而影响了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现性,比如说:辅导员要管理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因此没有很多的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导致高校辅导员不能够及时了解到大学生思想上出现的新的问题与情况。为了改善这一情况高校辅导员一是需要转变自身的角色定位,传统中辅导员只是把自身定位在管理者的角色上,对学生事务的处理方式都是站在管理者的角度,使学生很难与辅导员教师亲近,这就需要辅导员改变自身的认识,把自身的角色转变为学生服务者的角色,增强学生的信任感,使辅导员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成为学生真正的朋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遇到问题第一时间找辅导员帮助解决。二是辅导员要积极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努力完善各项专业知识结构,比如说: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以及创业指导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心理健康、日常教育以及就业指导等方面的工作成效逐步提升。三是根据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辅导员教师要根据大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教育,同时要对特殊群体学生做好教育工作,比如说:对于经济困难的大学生、特殊家庭的学生以及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在开展日常生活中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具针对性。四是高校辅导员要提升实践能力,可以经常性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丰富大学生的生活,而且能够使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增强学生综合素养,提升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成效。

(二)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平台。

随着网络信息科技的发展,网络已经在校园生活中普及,大学生已经开始利用网络不断吸收更新信息,并经过自身主观意识的加工处理,形成自身独特的认识,积极向上的信息能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事物,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但是不良信息也会使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偏离正确的轨道,在这种新的形势之下高校辅导员要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平台提供的优势条件,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从而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一是高校辅导员要提升对网络的认识,不能够盲目对网络存有抵触情绪或者排斥网络,而是要正确看待网络发展存在的问题,并积极主动地掌握网络先进的网络技术,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缩小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比如说:可以充分利用微信、QQ等网络平台与学生进行交流,进行实时互动,及时发现学生思想上的问题,进行有效指导。二是利用网络平台对时事政治新闻进行评论,不仅能够使辅导员及时了解政治信息,而且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对事件的看法,从而加以正确的引导,使学生的价值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三)充分发挥辅导员工作的优势作用。

辅导员虽然身兼数职,但是辅导员一是要认识到自身工作的各项联系,可以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其他的工作建立必要的联系,比如说:辅导员教师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到日常管理中,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身心虽然未发育成熟,但是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高校辅导员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注重提升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不仅能够为高校辅导员的日常管理减少一定的压力,同时又能实现大学生政治素质的提升。二是辅导员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充分发挥出学生会、团部的重要组织作用,进一步减轻辅导员的工作压力,提升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

总之,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力量,也是高校各项工作开展的重要组织者,但是在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这就需要高校辅导员及时调整思路,转变思想观念,认识到自身的责任与使命,注重提升综合素质水平,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平台,努力发挥辅导员工作的优势作用,正确把握大学生的发展特点,勇于改革创新,从而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更加能够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张希威,孟丹.现代传媒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提升途径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6,19

[2]谢金迪,丛小舟.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6,6

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 篇11

关键词:微媒体 高校辅导员 应用 创新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各种信息化设备已经得到普及,这为微媒体的使用创造了良好条件。微媒体在高校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如何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有效应用微媒体,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

一、微媒体的概念

微媒体是指能够及时发布消息,且带有自媒体性质的信息传播和交流媒介。微媒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基础是网络,同时需要借助手机、电脑等媒介。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微博和微信。利用这些微媒体,用户可以在网络上传播信息,并且形成新型的信息传递模式。

二、微媒体的特点

1.安装和使用方便

微媒体以网络为基础,微博和微信等都可以安装在手机或者电脑等媒介上,并且安装方式非常方便,使用也非常简单。另外,微博和微信等软件传播的信息不仅是文字,还可以是图片、视频、声音等,丰富了信息表达的内容。

2.具有自媒体性

微博可以充分实现自媒体性,用户利用微博,可以随时发布自己的感受和看法,获取朋友的评论;或者通过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微博,了解更丰富的相关信息。另外,通过微信,人们可以在朋友圈发表自己的想法,并及时了解好友发布的最新状态。可以说,微媒体为大学生提供了充分表达自我的空间。

3.更加便捷、快速交流信息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只需要拥有电脑、手机等设备,就可在网络下使用微媒体进行即时交流。这种不限时间和空间的交流,让微媒体更受欢迎。

三、微媒体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与创新

1.运用微媒体加强与学生间的交流

微媒体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让不同个体之间的沟通更加高效,它以网络为基础,使得个体之间的交流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交流更加方便。微媒体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就体现了这一优势。

微博是深受大学生欢迎的微媒体,通过这样一个开放平台,高校辅导员可以利用手机或者电脑上的微博软件发布学校的最新活动、校园新闻等信息,让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学校的最新动态;学生还可以利用微博来发布自己的看法和表达自己的建议。辅导员通过微博来了解学生的想法,归纳学生提出的合理建议。

另外,微信是学生经常使用的一种聊天工具,它具有即时交流的优势。辅导员可以班级为单位,建立一个微信群,群里的成员可以单独与其他成员交流,也可以在群里公开讨论。辅导员可以在群中发布课程安排以及布置活动等,还可以通过微信单独与学生进行沟通,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2.运用微媒体发布工作体会

高校辅导员需要管理的事务较多,工作压力较大,有时学生会不理解或者不配合辅导员的工作,为辅导员开展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因此,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微媒体发布日常的工作体会,学生通过微博、微信等工具,能了解辅导员的真实感受,有助于学生理解和配合辅导员的工作,促使班级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3.运用微媒体加强思想教育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高校辅导员也可以有效利用微媒体。在高校中,辅导员是与大学生接触最多的人,是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引导者,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和思想教育辅导是辅导员的重要工作。

微媒体能为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极大便利。如辅导员可以在微信或者微博上发布有关思想教育方面的信息,信息的形式可以多样化,主要有文字、视频、图片。同时,高校辅导员还可以利用微博和微信等软件来接收学生的咨询,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四、结语

微媒体使用和安装方便,具有自媒体性质,可即时沟通与交流,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具有重要价值,有助于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班级管理等。因此,高校辅导员要合理利用微媒体,充分发挥其优势,使其更好地为高校辅导员工作服务。

参考文献:

[1]汤晗.微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4,(5).

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 篇1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成功,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从原本的精英教育成功地转变为大众教育, 并取得了巨大而显著的成果。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高校后勤化改革都对高等教育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使得高校的学生工作出现了一系列问题。2004年, 我国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该文件为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工作指出了正确的前进方向, 并且提供了足够的保障机制。笔者认为, 此文件的出台, 象征着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步入了新时期。

二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在步入新时期之后, 学生工作队伍已经成为高校最为重视的工作团队, 其中高校辅导员更是得到了极大的关注。辅导员队伍在学生日常工作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学生每天都要面对的是辅导员。根据这一现实, 目前我国高校已经加强了对辅导员的系统培训工作, 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方向将以专家化、职业化和专业化为主进行建设工作。高校的众多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学生的课余生活和文化活动, 都需要辅导员进行思想上的指导。在社团活动和学生的精神生活上辅导员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目前学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 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已不适应新时期的需要

目前, 在我国的高校学生工作中, 主要采用的是“条块式”的学生管理模式, 在机关设立学生工作处, 在院系设立辅导员队伍, 以此为前提来开展工作, 这种模式可以使高校内各院系的工作步调统一, 增强管理的控制力, 加强了工作的针对性, 具有相对较为突出的管理职能。但是, 这种模式在新时期的具体情况下, 逐渐暴露了一些问题:不同学院的学生工作以及辅导员的工作效果存在差距, 不同院系之间的辅导员没有建立良好的工作交流机制等。

2. 目前的学生工作无法满足学生的要求

目前, 我国高校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 在独生子女家庭中生活的学生, 他们的生活经历并不丰富, 而且有些家长的文化素质较低, 知识水平不高, 导致了无法对孩子进行正确的人生观教育, 使其承受挫折和解决困难的能力较低、生活自理程度差、没有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

四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的原则

1. 政治原则

人才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力量, 而教育则是一个国家得以生存的根本基石。目前, 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界的关键词。在创新高校辅导员工作时, 必须时刻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并将其作为根本的指导原则, 只有这样, 才能为国家培养出最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2. 以人为本的原则

高校辅导员在开展学生工作时, 一定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 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决定具体的工作内容。以学生为决定性因素进行工作方法和工作模式的创新工作。在工作时, 应多开展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和丰富其精神世界的活动, 争取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 辅导员对学生开展的工作应以教育为主,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五学生工作方式和工作队伍的创新

在新时期, 必须对学生工作进行信息化建设, 对辅导员进行培训, 使其传统的工作观念得以改变。在设计学生工作时, 要从大局着眼, 构建完整的体系, 保证各部门和院系之间可以形成一种良好的配合关系。

目前, 在我国高校的教职工培养工作中, 普遍注重对教学和学术骨干的培养, 忽略了学生工作队伍的培养。在新时期, 一定要注重对学生工作队伍的专业化培养, 多培养年轻的、有创新精神的辅导员, 使其成为学生工作的主导力量。

六结束语

在新时期的教育环境下, 传统的学生工作队伍已面临被时代淘汰的局面。新时期要求高校辅导员在开展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时, 一定要有先进的工作思想, 从思想上进行创新, 才能使新的工作内容得到更好的执行, 收获更好的工作效果。只有辅导员在开展工作时, 不断总结经验, 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才能使新时期的辅导员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志彬.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04

上一篇:DPCA论文下一篇:灰岩地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