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病虫(精选5篇)
板栗病虫 篇1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板栗的培育培养技术不断得到改进, 板栗的产量也有很大的提高, 对于山区的农民来说, 种植板栗就是他们主要的经济收入。有调查数据显示:板栗病虫的受害率在不断提升, 有的树木甚至还出现死亡的现象, 这对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所以如何对板栗病虫进行防治已经成为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板栗病虫,防治,技术
我国种植板栗的地区主要是在北部的山地和丘陵, 有一些是有林地改造的, 有一些就跟其它种类的树木混合种植, 使得栗子的种植和生长环境变得非常复杂, 在这样一个环境里, 很多病虫就会乘机生长。以前对于病虫的认识还不够了解, 要防治它们对植物的侵害难度较大, 于是慢慢就造成了病虫灾害的发生。桃蛀螟和栗实象等一些害虫会侵害板栗的果实;栗红蜘蛛和栗打蚜等一些害虫会侵食板栗的叶子;至于侵害树干的害虫就是栗瘿蜂和透翅蛾等。在这些害虫的侵害下, 板栗树就会出现很多病症, 比如, 栗子的果实会出现斑点病和炭疽病, 芽叶就会患上锈病和叶斑病, 树枝干就会出现干枯和腐烂等状况。病虫的寄生范围很大, 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 所以它们的存在非常容易危害到植物的健康。
1 化学防治
化学农药是被普遍采用的方法, 对于板栗的病虫防治非常有效, 特别是对于病虫危害严重、病虫数量大的园林。当然, 根据不同的地区气候环境和病虫主体会有相对应的药剂和使用方法, 不同数量的病虫在药剂的使用量上也有区别。对于栗红蜘蛛和栗打蚜等一些会侵食板栗叶子的害虫, 一般都会运用喷雾的方法去防治, 采用的杀虫剂会对那些病虫的胃产生毒害作用, 一般选用的是敌百虫以及锌硫鳞等。对于侵害树干的栗瘿蜂和透翅蛾等害虫, 因为它们是用刺吸式的方法侵害树干, 所以防治的方法就要在树干上涂上防治药物, 一般会选用的是氧化乐果和甲胺磷, 在害虫吸食树干的时候对它们的口器进行损害以防治它们对树干的侵害。对于桃蛀螟和栗实象等会侵害板栗果实的害虫, 主要就是用药剂进行熏蒸, 一般选用的药剂就是敌敌畏和溴甲烷等。在使用化学药物的过程中, 多加注意药剂药量的合理使用, 对于用一次就能有效果的农药不要重复多次, 不然会造成病虫的体内会有抗药性。
在选用化学药物的时候, 尽量选取低毒和少残留的药物, 这样就可以在防治害虫的时候避免对果实造成太多药物残留以损害人们的食用健康。因为很多害虫是一并发生, 其实有一些药物是可以将这些害虫一起防治, 所以对于一些能够兼顾防治的害虫, 尽量不要针对性地防治, 这样能够合理利用资源, 得到最大的效益。相反, 对于要专治的病虫害, 就不能够统治。
因为栗子树的树体很大, 一直以来的种植方式都是任其自然成长, 这种粗放式管理也助长了病害虫的生长, 所以要加强种植管理, 开展防治。冬天的时候, 很多病虫会藏在泥土中过冬, 所以在冬天的时候要翻耕土壤, 这样除了能够帮助土壤通风透气之外, 还能够消灭病虫。另外, 在树干上我们能够为树木涂上保护药剂, 这样能够防止树木患上干枯病, 发现病虫果的时候要及时摘掉并集中烧毁。在板栗收果之后, 可以将敌百虫或者磷化铝配比, 喷洒在栗蓬堆上进行熏蒸, 这样也能够防止板栗的果实发生病虫害。
2 生物防治
除了用化学药物技术对于病虫进行防治之外, 还可以用到生物技术防治。生物的世界都是相生相克, 我们可以利用病害虫的天敌来进行防治, 比如, 要防治栗瘿蜂, 可以用长尾跳小蜂等来进行防治。另外还可以用生物源农药, 这主要是在病虫害活体抽取一些物质或者是它们新陈代谢的物质中提炼一些防治农药物, 从根本上进行防治, 这些生物源农药毒性比较低, 易分解, 对人体的危害不大, 而且在追求绿色自然的今天, 是防治病虫害的首选。还可以利用性诱剂杀死雄性或者雌性的害虫, 使它们就无法进行交配, 这样就能够减少病害虫的繁殖, 最后达到防治的效果。
总而言之, 板栗病虫的防治和很多果作物的病虫防治一样, 都是从化学、生物等技术上综合开展, 合理利用药物, 适当配比剂量, 利用天敌进行防治, 在保护生态环境不受破坏的前提下做好病虫防治, 不断提高板栗的生产数量和果实质量, 推动经济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明月.丽水板栗主要害虫危害调查与噻虫啉防治技术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 2012
[2] 任爽.板栗树冠节肢动物群落结构与动态及栗瘿蜂生物学生态学习性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 2003
[3] 王晓勤, 温晓蕾, 路常宽.我国板栗害虫防治研究进展 (综述) [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0 (1)
[4] 叶世森.锥栗林节肢动物群落与主要害虫的生态调控[D].福建农林大学, 2011
[5] 贾克锋, 王利忠, 顾根水, 吴德祥.衢江区板栗病虫危害状况及生态防治[A].浙江省林业厅、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安吉县人民政府.浙江省第二届林业科技周科技与林业产业论文集[C].浙江省林业厅、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安吉县人民政府, 2005 (6)
天津板栗五种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篇2
1 红蜘蛛
1.1 危害症状
嫩芽被害后重则发黄、焦枯,不能展叶。叶片受害出现黄褐色斑点,质变硬。叶片被害严重时,叶片呈红黄色,失绿部分不能恢复,叶功能减弱甚至丧失。
1.2发生规律及造成的损失
栗红蜘蛛在我地每年发生5-7代。以卵越冬,以1年生枝条芽的周围及枝条粗皮、缝隙、分杈处为多。多时聚集呈暗红色小片状。越冬卵4月中旬开始孵化,一直延续到5月中旬,盛期在5月上旬,此时为防治关键期。成、若虫均在叶正面危害,以叶脉形成若干群落。在栗树的生长季节,从4至10月均能发生危害,重点危害期为5月中旬至7月中旬,约60天。雌虫将卵多产于主脉沟和侧脉两侧,卵期6-9天。6月份会出现世代交叉重叠,此期危害最重。进入雨季后,经大雨冲刷,虫口密度开始下降,危害减轻。叶片被害后,造成当年板栗减产,并对贮备营养的积累产生负面影响,影响第2年栗树的生长和雌花形成。较重发生年份,可减产达10%,损失在600万元以上。
1.3防治方法
(1)春季防治在栗树发芽前,细致刮除主干、主枝及枝权处的翘皮。集中烧毁。于红蜘蛛出蛰盛期喷施0.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
(2)每年抓住关键时期防治,夏季4—6月份,喷4次药,即花前花后、麦收前后。平均每片叶有螨2、3头时要及时喷药。可选用的药剂有5%尼索朗乳油1500倍液;哒死螨1000倍液;灭扫利1000-1500倍液:螨克1000-1500倍液;40%的增效水氨硫磷2000-3000倍液。
(3)合理用药。要避免药剂品种单一化。防治红蜘蛛不能长期使用同一种农药,应采用几种杀虫剂在一年中交替使用。以免产生抗药性。
2栗瘿峰
2.1危害症状
栗瘿蜂以成虫4月上旬产卵于芽内。被害芽春季形成瘤状虫瘿,不能抽生新梢和开花结实。
2.2发生规律及造成的损失
栗瘿蜂1年发生l代,以幼虫在芽内越冬,粟树芽将萌发时开始活动。新梢长到1.5~3厘米时,即出现小瘿瘤,瘤的大小依产卵的部位而不同。在短果枝顶部的瘿瘤最大,叶柄茎部的瘿瘤最小。在瘿瘤形成的过程中,消耗树体大量养分。使树体衰弱。栗瘿蜂多发生衰弱树上,树冠内部弱枝虫口密度较外围更大,一般年份减产不超过0.5%,损失不超过30万元。
2.3防治方法
(1)选用优良品种。采用高接换头的方法,嫁接魁栗、早丰、短丰等优良品种。多年实践证明,这些品种叶片大而厚,树势壮。适应性强,具有抗病虫特性,对栗瘿蜂无感染先例,是蓟县栽培的首选品种。
(2)精细修剪。落叶后到发芽前进行粟树精细修剪,可以消灭80%-90%越冬虫。采用精细修剪技术,每平方米树冠投影面积结果母枝留量标难:初结果树为4-6个,盛果期树为8-12个,衰老树为6个,除预备枝外。其余枝条全部疏除。通过强化修剪,可疏除80%以上的无效枝,集中了树体营养,达到开通光路,合理负载,减少病虫发生基数,增加树体抗病虫能力。
(3)推广“栗园生草”,保护利用天敌。改变粟农每年将栗园杂草拔除干净的做法,坡地梯田之间保留灌草带,让这些杂草自然生长,待杂草高度30厘米左右时,用镰刀从地面以上lO厘米处刈割。覆盖于树盘内。这样不仅可以减轻水土流失,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更可以保护利用天敌,为中华长尾小蜂、瓢虫、草青蛉等益虫提供繁殖栖息场所。达到以虫治虫,减少化学农药施用量,维系栗园自然生态平衡。
3桃蛀螟
3.1危害症状
桃蛀螟危害板栗多从果柄附近蛀入粟蓬,在板栗生长期间,多数幼虫尚在果壁上取食,仅少数老熟幼虫蛀人种子,而采收后在7-10天内大量蛀入种子,多从果座处蛀入。
3.2发生规律及造成的损失
桃蛀螟在蓟县每年发生4-5代。越冬幼虫4月中旬开始化蛹。成虫4月下旬至6月上旬羽化,盛期在5月中下旬。幼虫自5月上旬至6月下旬出现。盛期在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由于发生代数多,幼虫危害至9月上旬至10月中旬。以末代幼虫在板栗堆集处,向日葵遗株和落叶。桃树皮下、玉米、高粱秸秆内等许多不同场所越冬。个别年份可造成减产5%,年经济损失300多万元。
3.3防治方法
(1)性信息索诱杀
①诱捕时期:4月下旬至8月中旬:
②诱捕器的设置:一般用口径为10-20厘米的塑料盆(或同等口径的容器)做诱捕器,将诱捕器盛满水(离上沿1-2厘米,水中可放少量洗衣粉,以增加水分的表面张力,使落水成虫不易跑掉),用4条铁丝吊平悬挂在粟树外缘树枝上,离地面1.5米高。在诱捕器正中紧贴水面悬挂一个桃蛀螟诱芯。每667平方米栗园挂4-6个诱捕器,诱捕器间距30至50米。
③管理:诱捕器挂出来以后每天上午应检查1次,捞出诱捕的成虫,及时补足水量。
④虫情测报:按诱捕器编号,分别记录水中捕蛾头数,根据逐日的记录。以日期为横坐标,捕蛾头数记为纵坐标,画出成虫发生曲线。在成虫发生高峰后三五天是药剂除治卵的最佳时期。
(2)糖醋液诱杀
①糖醋液配制 材料:红糖,食用醋,白酒(50度以上),水。比例1:2:0.5:16。
②田间悬挂将配制好的糖醋液灌入旧可乐瓶等直径10厘米左右,高10厘米的塑料容器内。液面低于上口1.5厘米,容器上口两边平行打孔,穿入铁丝可与性诱剂诱捕器等距离分开悬挂于树冠1.5米高处。每2~3天捞蛾1次,及时补足糖醋液。雨后更换新液,保证诱蛾效果,此法可兼诱红颈天牛、苹小卷叶蛾、桃小、梨小食心虫、金龟子等多种害虫。
(3)化学防治法
在桃蛀螟幼虫1-3龄前使用“灭幼脲”800~1000倍液。喷药重点部位是栗
蓬。
4栗实蟓
4.1危害症状
栗实蟓以幼虫取食板栗果实,严重被害年份,常在短期内将栗果食空,并诱致菌类寄生,以至采收后难以贮存运销。果受害后,栗子上有明显的蛀孔。被蛀果实、子叶表面呈不规则刻槽状。
4.2害虫发生规律及造成的损失
此虫1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土内越冬。6月上中旬化蛹,6月中旬出现成虫,7月中下旬产卵于栗实内。幼虫在果内危害。直至采收后从果中爬出钻进土中。此虫较重发生时,当地减产在5%以上,年经济损失在300万元以上。
4.3防治方法
(1)初冬或早春融雪后,火烧栗园地被物,灭杀幼虫。
(2)9月份栗果采收后,在栗实贮藏场所(最好是水泥地面铺上蓬布)收集幼虫并灭杀。
(3)种子熏蒸。板栗脱粒前栗苞堆沤时,用磷化铝13.2克,立方米熏蒸,用0.18毫米厚的塑料膜覆盖72小时或用二硫化碳30~40毫升,立方米熏蒸种子。
(4)在成虫发生期。用触杀药剂消灭成虫。
5胴枯病
5.1危害症状
胴枯病也称栗疫病、栗树腐烂病。主要危害枝干树皮。发病初期,在主干或枝条上出现圆形或不规则的水渍状病斑,淡褐色或褐色,微隆起,病斑扩展后可包围整个枝干并向上下蔓延有酒糟味。后期病部生有较大粒点,遇雨后可涌出褐色孢子角。待干燥后病部树皮纵裂,内部枯黄的组织暴露,如削开枯死的树皮。可见到白色的菌丝体。发病后期,病部失水,干缩凹陷,并在树皮上产生黑色粒,即为病菌子座。以后,子座破皮而出。在雨后或潮湿天气,子座内溢出黄色丝状分生孢子角。病菌主要在皮层部蔓延。树体严重衰弱时。病菌便向木质部发展,从而导致整株枯死。
5.2病害发生规律及造成的损失
病菌以菌丝、分生孢子器、子囊壳在病枝上越冬。5-6月出现孢子角。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主要经伤口侵染,病斑多发生在向阳面。土壤瘠薄、树势衰弱的老树易患病,造成植株死亡或全园毁灭。
5.3防治方法
(1)早春粟树全株喷施3-5波美度石硫合剂。
(2)应用“梳理剂”防治粟树胴枯病。使用方法:梳理剂主要由植物激素和矿物质组成,使用后对环境和植物不会产生污染和药害。梳理剂能高效抑杀真菌,具有附着力强、渗透性强的特点。配制时用l份梳理剂粉剂加10份水。先将少量的水徐徐倒入盛有梳理剂的容器内,边注水边搅和,然后加足水量,充分搅拌均匀成为悬浮液后待用(配好的药液24小时后无效)。在涂抹前先对病斑进行清理,增加梳理剂溶液的附着力和渗透力,提高防治效果。梳理剂主要在春天或夏初使用,在涂抹前的1~2天及涂抹后的3~4天内无雨为最佳。先涂抹大于5厘米的病斑。然后再将枝干自上而下整株涂抹。
(3)增施肥料,改良土壤,提高抗病力。
天津板栗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篇3
关键词:板栗,危害症状,发生规律,防治方法
天津板栗产于蓟县北部山区长城沿线, 中上元古界两翼的低山丘陵区, 栽培历史悠久。其果皮红褐色、油光亮丽。果仁糯性强、口味香甜, 富含淀粉、糖等多种营养物质, 被称为“东方黑珍珠”, 享誉海内外, 是传统的出口创汇产品。目前, “天津板栗”栽培面积达2000hm2, 年产量在5000t以上。但栗瘿蜂、桃蛀螟、栗食蟓、胴枯病等主要病虫害对本地板栗产量、果品质量、树势都有较大影响。前2种虫害危害栗树枝叶, 造成幼树生长缓慢, 结果树减产, 个别年份可减产达15%。年经济损失达900多万元。桃蛀螟、栗食蟓危害果实, 减少产量在10%以上, 年经济损失达600多万元。胴枯病的发生造成树势衰弱或植株死亡。因此, 提高天津板栗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是本地栗农增加经济效益的关键。现根据生产实践总结天津板栗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如下:
1 栗瘿蜂
1.1 危害症状
栗瘿蜂以成虫4月上旬产卵于芽内, 被害芽春季形成瘤状虫瘿, 不能抽生新梢和开花结实。
1.2 发生规律及造成的损失
栗瘿蜂1年发生l代, 以幼虫在芽内越冬, 粟树芽将萌发时开始活动。新梢长到1.5~3cm时, 即出现小瘿瘤, 瘤的大小依产卵的部位而不同。在短果枝顶部的瘿瘤最大, 叶柄茎部的瘿瘤最小。在瘿瘤形成的过程中, 消耗树体大量养分, 使树体衰弱。栗瘿蜂多发生于衰弱树上, 树冠内部弱枝虫口密度较外围更大, 一般年份减产不超过0.5%, 损失不超过30万元。
1.3 防治方法
1.3.1 选用优良品种。
采用高接换头的方法, 嫁接魁栗、早丰、短丰等优良品种。多年实践证明, 这些品种叶片大而厚, 树势壮, 适应性强, 具有抗病虫特性, 对栗瘿蜂无感染先例, 是蓟县栽培的首选品种。
1.3.2 精细修剪。
落叶后到发芽前进行栗树精细修剪, 可以消灭80%~90%越冬虫。采用精细修剪技术, 每1m2树冠投影面积结果母枝留量标准:初结果树为4~6个, 盛果期树为8~12个, 衰老树为6个, 除预备枝外。其余枝条全部疏除。通过强化修剪, 可疏除80%以上的无效枝, 集中了树体营养, 达到开通光路, 合理负载, 减少病虫发生基数, 增加树体抗病虫能力。
2 桃蛀螟
2.1 危害症状
桃蛀螟危害板栗多从果柄附近蛀入栗蓬, 在板栗生长期间, 多数幼虫尚在果壁上取食, 仅少数老熟幼虫蛀入种子, 而采收后在7~10天内大量幼虫蛀入种子, 多从果座处蛀入。
2.2 发生规律及造成的损失
桃蛀螟在蓟县每年发生4~5代。越冬幼虫4月中旬开始化蛹。成虫4月下旬~6月上旬羽化, 盛期在5月中下旬;幼虫自5月上旬~6月下旬出现, 盛期在6月中下旬~7月上旬。由于发生代数多, 幼虫危害至9月上旬~10月中旬。以末代幼虫在板栗堆集处, 向日葵遗株和落叶, 桃树皮下、玉米、高粱秸秆内等许多不同场所越冬。个别年份可造成减产5%, 年经济损失300多万元。
2.3 防治方法
2.3.1 糖醋液诱杀。
(1) 糖醋液配制材料:红糖、食用醋、白酒 (50°以上) 、水, 比例1:2:0.5:16。 (2) 田间悬挂将配制好的糖醋液灌入旧可乐瓶等直径10cm左右、高10cm的塑料容器内。液面低于上口1.5cm, 容器上口两边平行打孔, 穿入铁丝可与性诱剂诱捕器等距离分开悬挂于树冠1.5m高处。每2~3天捞蛾1次, 及时补足糖醋液。雨后更换新液, 保证诱蛾效果, 此法可兼诱红颈天牛、苹小卷叶蛾、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金龟子等多种害虫。
2.3.2 化学防治法。
在桃蛀螟幼虫1~3龄前使用“灭幼脲”800~1000倍液。喷药重点部位是栗蓬。
3 栗实蟓
3.1 危害症状
栗实蟓以幼虫取食板栗果实, 严重被害年份, 常在短期内将栗果食空, 并诱致菌类寄生, 以至采收后难以贮存运销。果受害后, 栗子上有明显的蛀孔。被蛀果实、子叶表面呈不规则刻槽状。
3.2 害虫发生规律及造成的损失
此虫1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土内越冬。6月上中旬化蛹, 6月中旬出现成虫, 7月中下旬产卵于栗实内。幼虫在果内危害。直至采收后从果中爬出钻进土中。此虫较重发生时, 当地减产在5%以上, 年经济损失在300万元以上。
3.3 防治方法
(1) 初冬或早春融雪后, 火烧栗园地被物, 灭杀幼虫。 (2) 9月份栗果采收后, 在栗实贮藏场所 (最好是水泥地面铺上蓬布) 收集幼虫并灭杀。 (3) 种子熏蒸。板栗脱粒前栗苞堆沤时, 用磷化铝13.2g/m3熏蒸, 用0.18mm厚的塑料膜覆盖72小时或用二硫化碳30~40m L/m3熏蒸种子。 (4) 在成虫发生期。用触杀药剂消灭成虫。
4 胴枯病
4.1 危害症状
胴枯病也称栗疫病、栗树腐烂病。主要危害枝干树皮。发病初期, 在主干或枝条上出现圆形或不规则的水渍状病斑, 淡褐色或褐色, 微隆起, 病斑扩展后可包围整个枝干并向上下蔓延有酒糟味。后期病部生有较大粒点, 遇雨后可涌出褐色孢子角。待干燥后病部树皮纵裂, 内部枯黄的组织暴露, 如削开枯死的树皮, 可见到白色的菌丝体。发病后期, 病部失水, 干缩凹陷, 并在树皮上产生黑色粒, 即为病菌子座。以后, 子座破皮而出。在雨后或潮湿天气, 子座内溢出黄色丝状分生孢子角。病菌主要在皮层部蔓延。树体严重衰弱时, 病菌便向木质部发展, 从而导致整株枯死。
4.2 病害发生规律及造成的损失
病菌以菌丝、分生孢子器、子囊壳在病枝上越冬。5~6月出现孢子角。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主要经伤口侵染, 病斑多发生在向阳面。土壤瘠薄、树势衰弱的老树易患病, 造成植株死亡或全园毁灭。
4.3 防治方法
板栗病虫害综合防治的策略与方法 篇4
关键词:板栗病虫害,综合防治,策略与方法
引言
我国自古就有对板栗的利用, 而本县也有悠久的种植板栗史。近年来, 随着农作产品的深加工以及社会愈加重视食补的关系, 板栗的种植也不断深化和发展。自1987年以来东源县板栗总种植面积达0.93万hm2) , 其中优良板栗种植比超过50%。尽管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但是种植技术仍处于传统粗放型模式, 导致板栗病虫害有防治低效果的现象, 给种植生产和板栗收成带来了不小的危害。因此, 需要对板栗进行系统化的病虫害综合防治。
1 栗树病害与虫害介绍
1.1 栗树主要病害
东源县板栗的病害主要致病因素是真菌性侵染。病原菌通过气流、雨水及鸟虫传播、伤口入侵等途径造成板栗的幼苗、苗木、幼树以及成树树干等发生病变。像板栗干枯、芽枯病的发病部位一般是在板栗树芽、枝以及干。发病初期不易被发现, 用刀轻刮树的干皮可见红褐色小斑点, 中期斑点连片后皮表呈泡状凸起且松软, 皮内开始腐烂发酵流汁, 并干缩, 后期发病处成纺锤形肿大, 树皮出现开裂、脱落甚至枯死;白粉病集中在苗木及幼树的叶片发病, 患病初期嫩叶有黄斑, 叶面及背呈白粉霉层, 中期粉霉层出现针状、黄转黑褐小粒病原菌闭囊壳, 后期导致树叶枯焦脱落, 翌年春季随空气传播;栗斑锈病则危害早期幼苗叶片, 全幼叶发病呈黄色泡状斑锈时, 早期为孢子堆, 成熟后黄锈孢子堆破裂散出, 而呈褐色蜡质斑锈状时, 孢子堆不破, 两种孢子堆均可导致幼苗叶体过早的脱落。
1.2 栗树主要虫害
昆虫类对栗树的影响与病害相比具有更强的危害程度。我县主要虫害有栗瘿蜂、蛾类、金龟子以及蚜虫类 (栗大蚜) 。不同虫类根据生长期的不同危害也不尽相同。像栗瘿蜂主要危害幼芽, 初夏时节将卵植入芽内, 使幼虫在芽内越冬生长。春季植被生长期带虫枝叶等部位开始膨大成虫瘿或瘤, 使枝叶衰弱枯死, 影响结果率及持续生长;蛾类在产卵期主要危害板栗的树枝干, 通过将卵排于距地10~70cm树干粗皮裂缝或虫道内, 使受损部位出现皮层翘裂、树瘤隆起或疤痕等阻碍树木获取营养, 严重时出现枯树现象, 幼虫期的幼虫又称尺蠖, 啃食栗叶、花吸取汁液, 导致大量花叶脱落影响结实, 到了结茧期又卷挂叶面、叶背蚕食叶片, 食烈者可将全树树叶食尽;金龟子主要危害栗树树根和嫩叶叶、梢以及花序。幼虫期咬噬根系导致栗树无法正常供给营养而枯死, 成虫期啃食嫩叶、嫩梢和花序, 导致网状残叶、残花脱落花叶等影响出果率;栗大蚜以繁殖期危害最大, 通过密集型繁殖吸食枝干汁液, 分泌蜜露污染栗叶并将卵产于栗树枝干芽腋及裂缝中越冬。成熟期危害栗苞果梗。
2 综合防治栗树病虫害的现实意义
要做到栗树病虫害的有效、安全、经济防治, 就要建立起全面系统的防治机制。利用多种渠道降低病害及虫害的发生, 综合防治是系统性的防治。通过综合防治可以在安全经济的前提下实现病虫害的有效预防和治理。从植物保护学看, 这有利于植物的健康生长和次代繁衍, 有利于优化栗树的抗病虫害性;从环境学上看, 有利于栗树生长环境的低污染或无污染可持续开发利用;从经济学看, 有利于提高栗树产果率, 增加稳定经济收入。
3 栗树病虫害综合防治
综合防治是将农业、物理、生物和化学防治等手段通过一定放入方法系统的协调在一起来解决病虫害问题。各防治间相互补充和促进, 可以更好地发挥防治效果。综合防治应合理确定防治目标, 明确高防与全防的差别。坚持以农业防治为主, 推动物理防治、深化生物防治、控制化学防治的思路。遵循安全经济、有效全面的防治原则。
3.1 板栗的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是综合防治的核心。通过合理耕作制度, 优化种植流程, 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种植和管理, 可以有效预防病虫害的发生。这种方法是建立在传统耕作基础上, 因此在种植户中易于推广和实行。就地取材仅改变种植方法成本较低, 对环境友好。但其产生效果较慢且对于已发性病虫灾的防治效果有限。可通过以下几点进行科学防治:
3.2 合理选园
优管肥水。选择通风较好、土质较好地为园址。种植前先进行清园消毒处理。耕作时尽量降低主干和枝条的损伤操作以减少病虫入侵风险。注意施肥以及微量元素均衡性, 宜采用有机质肥。
3.2 科学种修
根据园内种植面积、气候及土壤等条件确定种植密度, 确保幼树良好的通风和光照。栽培时应选择抗病虫性较高的优良品种进行母树的嫁接 (如日本栗) , 或选择混种 (可在栗园四周种植蓖麻等低作物) 方式降低栗树虫害发生。对內膛枝、徒长枝、荫枝、病虫枝及虫瘿枝应进行剪修, 剪修频率应保持在年均1~2次为宜。及时处理剪修下的病虫害枝条, 统一隔离或堆放, 待到收果后与落叶、落果一并烧毁处理, 以减少病虫源。做好冬季栗树的涂白越冬处理, 增强栗树的抵抗力。
3.3 采用较先进方法采果
提高采果方法, 选择低伤树果的方式采摘。如采用圈杆方式打果即用直径为9cm铁圈固定于竹杆上套住栗果左右扭摘。这样可以保护次年结果枝, 避免伤口处的病虫入侵。
3.2板栗的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通过光、热、声等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如对种子进行热处理防止病菌和虫卵在种子上的寄生。东源县采用较多的是对虫害的处理。如根据金龟子的趋光性在栗园安置黑光灯进行集中诱杀;对栗瘿蜂的雄虫采用放射照射使之不孕不育;选择晨暮进行震落捕杀等。这种方法使用起来效果较好, 对环境几乎没有任何污染, 缺点是大规模暴发虫害时防效不佳。
3.3 板栗的生物防治
考虑到经济性, 本县主要利用保护和投放天敌的方式进行生物防治。如中华长尾小蜂可以很好控制栗瘿蜂数量, 通过采摘枯瘿挂回树冠来保护中华长尾小峰的发育。或通过养殖蚯蚓的方式, 既可以令蚯蚓吞食虫卵, 又能起到改善土壤的作用;还可以在栗园适当放养鸡、鸭等捕食昆虫。
3.4 板栗的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重要的防治手段, 喷施时应注意选择低毒高效药剂。此法对暴发性病虫害具有快速有效的防治特点, 但其容易导致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等问题。所以它的防治必须遵守以下原则:选择多法局部施药;降低使用率;控制高防、适量用药;交替喷施、防同源抗性;科学配用、兼祛多病。具体病虫害用药还应根据病虫害的发病时期进行对应防治。具体见表1。
4 尾语
全面系统的进行病虫害综合防治有利于板栗的生长发育和板栗林区的健康发展。只有加强普及板栗的病虫害综合防治策略和办法, 不断完善技术水平和防治体系, 才能保证板栗的稳定持续产出和种植户经济利益不受损。
参考文献
[1]王江柱, 王文江, 核桃、柿、板粟高效栽培与病虫害看图防治[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1:144-164.
[2]李志远.板栗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探讨[J].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8 (10) .
[3]张泽.浅谈板栗病虫害防治方法[J].现代农村科技, 2010 (4) .
[4]梅牢山, 刘海琴.商南县板栗病虫害发生情况与防治对策[J].陕西林业, 2011 (3) 44.
板栗病虫 篇5
1 板栗疫病
1.1 特征特性
板栗疫病又称为板栗干枯病、板栗胴枯病, 是在世界上广泛发生的栗树病害之一, 该病不仅发生的范围广, 而且危害重, 在我国被列为森林植物检疫的对象[4]。该病的主要为害部位为苗木主干、主枝及小枝, 一旦板栗感染该病后, 病斑迅速扩展, 将枝干包围。发病轻, 可降低板栗林的成活率, 降低产量;发病重, 则导致造林的失败或整片栗林的绝收, 严重影响板栗产业的发展。
1.2 防治技术
2014年4月初, 舒城县林检局对全县板栗疫病的发生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 根据此调查结果, 且综合该县历年板栗疫病发生的具体情况, 对2014年该病的发生进行预测, 提出了综合防治技术。加强对板栗园抚育管理, 适当地进行修枝, 并通过施肥、松土等措施改良土壤, 以增强板栗抵抗疫病的能力;建园时筛选和利用抗病的板栗品种;加强对板栗疫病的检疫工作, 防止病害的大范围传播;对于已发生疫病的板栗树, 及时将主干和枝条上的病斑刮除, 并喷1:1500倍的乐果或敌杀死, 切记做好伤口的消毒工作;清除园类的重病枝和重病株, 并集中烧毁;造林和园地管理中要防治板栗树出现机械损伤;冬季和夏季对枝干进行涂白;喷施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与植物油比例为1∶ (3~5) ]、10°Bé石硫合剂等药剂。
2 栗瘿蜂
2.1 特征特性
栗瘿蜂又称为栗瘤蜂, 具有繁殖能力强、孤雌生殖等特点, 属膜翅目, 瘿蜂科, 此虫分布的范围很广泛, 在日本为毁灭性的害虫, 在我国, 栗瘿蜂在很多板栗产区也呈周期性发生。该小蜂专门对栗树的叶片、嫩梢及结果枝等进行危害, 最终导致板栗的减产或绝收。栗瘿蜂在舒城县1年发生1代, 以幼虫在芽内过冬, 翌年4—5月开始活动, 5—6月化蛹, 6—7月成虫羽化后产卵。成虫全身为黑褐色, 有金属光泽, 体长约为3 mm, 有3对足, 翅膀透明, 触角丝状。卵为乳白色, 形状为椭圆, 一端有卵柄, 丝状。幼虫长为2.5~3.0 mm, 初期为乳白色, 后渐变为黄褐色, 在近老熟时为黄褐色[5]。
2.2 防治技术
近年来, 舒城县栗瘿蜂快速地蔓延, 对栗树的生长和结果产生严重的影响。2014年, 舒城县林检局对全县栗瘿蜂发生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 调查结果为栗瘿蜂在该县的分布范围广, 而且在有的栗园虫口的密度还较大, 预计2014年全县栗瘿蜂的发生面积在933.33 hm2左右, 重度、中度、轻度发生的面积分别为66.67、133.33、733.33 hm2。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主要的防治技术。冬季修剪时, 将树冠内虫瘿周围的细弱枝及无效枝彻底剪除;在栗瘿蜂的新虫瘿刚形成时, 要及时将之剪除, 并带出板栗园外进行烧毁处理;对于成虫, 还可采用黑光灯进行诱杀。2012年4月20日至9月初, 舒城县在板栗园内安置了黑光灯1.5展/hm2对成虫进行诱杀,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6月上中旬栗瘿蜂成虫的盛发期喷50%杀虫螟乳油、氰戊菊酯乳剂1 500倍液、20%乐果2 500~3 000倍液等;初冬或早春, 将栗树上的老皮彻底刮除, 用敌敌畏50 g+煤油1.0~1.5 kg混匀, 均匀地涂抹在树干上, 可达到消灭幼虫的目的;保护和利用长尾小蜂等寄生蜂, 在其成虫的发生期不可使用任何化学农药;建园时选育对虫害抗性强的板栗品种;冬季进行栗树的修剪, 剪除树冠内的细弱枝, 以杀死芽内的幼虫;此外, 还可在栗瘿蜂羽化的盛期施放适宜浓度的烟雾剂进行防治。
3 栗树红蜘蛛
3.1 特征特性
在北方地区, 栗树红蜘蛛的发生较重, 在南方地区的板栗生产区也有发生。该虫害尤其在高温干旱的天气下发生严重。卵的形状似荸荠, 上有一丝状柄, 白色。卵分为2种类型, 分别为冬卵和夏卵。冬卵孵出的幼虫颜色为深红色, 而夏卵孵出的幼虫则为乳白色。幼虫经过1次静止蜕皮后即可成为若虫, 颜色为橙色、黄白, 具有4对足。若虫经过3次蜕皮即可发育为成虫, 雌成虫的体色为暗红色或橙色, 有体毛, 体型稍大, 腹尾钝圆, 雄成虫体型前宽后尖, 个体较小。栗树红蜘蛛在舒城地区1年发生4~9代, 一般在9月上旬开始以卵的形式在一至四年生的枝条上越冬, 5—7月为该虫害的发生盛期[6]。
3.2 防治技术
对于往年栗树红蜘蛛发生严重的栗园, 可在5月上中旬, 在距离地面30 cm处的树干上进行环刮, 环带的宽度约为树干直径的1/10, 涂抹40%氧化乐果10倍液, 待药液稍干后再涂1次, 最后将环刮处包扎好 (可用塑料布或者废报纸等) , 以有效地消灭栗树红蜘蛛, 灭杀效果可达90%~98%;在栗树红蜘蛛若虫大发生的时期, 喷适宜浓度的杀螨剂+0.2°Bé石硫合剂, 均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4板栗炭疽病
4.1特征特性
板栗炭疽病是板栗上常见的真菌性病害之一, 在我国板栗产区发生较为普遍, 近年来, 有些地区发生尤为严重, 对当地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板栗炭疽病发生时, 叶片有不规则或圆形的病斑出现, 呈褐色;发病后期, 病斑的中央呈灰白色, 边缘生有小黑点 (分生孢子盘) ;枝干上的病斑光滑, 黑色, 圆形, 一旦遇上大风天气, 很容易折断, 后期会逐渐枯死;芽上的病斑呈腐烂状, 褐色;果实受害时, 一般首先发生病害的部位为顶部, 最初病斑的颜色为黑褐色, 圆形, 果肉逐渐干腐皱缩。该病的发生具有潜伏性, 病菌先侵入到幼果的内部, 在幼果的表皮内潜伏, 在板栗果实快成熟或已经成熟时才表现出发病症状。温度、湿度等气候条件均对该病菌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 其中湿度的影响最大, 因此, 该病在雨季发生程度重。
4.2防治技术
加强对板栗园的管理, 完善排水设施, 以增强板栗树的长势, 提高其抵抗病害的能力;进行科学的修剪, 将病残枝及长势茂盛的枝条剪除;改善板栗园的通风透光条件, 保持园内的温湿度条件适宜, 温光条件良好;在板栗的发育期做好预防工作, 尽量减少或避免病原菌的侵染;板栗成熟时, 要做到适时采收, 不宜提早收获;4—5月喷50%多菌灵800倍液等, 每隔7~10 d喷1次, 6—7月可用0.1%甲基托布津溶液等进行防治。
摘要:总结了板栗疫病、栗瘿蜂、栗树红蜘蛛、板栗炭疽病等板栗病虫害的特征特性, 并提出了防治技术, 以期为舒城县板栗的高产栽培参考。
关键词:板栗病虫害,特征特性,防治技术,安徽舒城
参考文献
[1]王毅, 张跃宁, 宋晓斌, 等.陕西板栗病虫害调查与主要病害发生特点[J].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5 (3) :120-123.
[2]张书晖.谈宁陕县绿色板栗主要病虫害的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4) :147.
[3]张泽.浅谈板栗病虫害防治方法[J].现代农村科技, 2010 (4) :24.
[4]程永强, 石军.浅谈板栗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应用[J].绿色科技, 2014 (5) :100-101.
[5]宋太伟, 王柏泉.恩施州板栗病虫害调查与防治[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 (2) :60-62.
【板栗病虫】推荐阅读:
板栗主要病虫害及防治06-11
板栗修剪06-18
采板栗日记05-21
板栗栽培管理05-12
板栗嫁接繁育技术10-01
板栗栽培技术管理07-10
捡板栗作文1000字07-21
有机板栗高产栽培技术05-16
板栗提质增效措施07-08
板栗树作文800字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