钳工生产实习(精选12篇)
钳工生产实习 篇1
摘要:钳工实习课是技师学院的必修课, 作为一名生产实习指导教师, 必须根据现场需要, 使学生学会使用各种量具、掌握各种检测方法、打牢基本常识、熟练基本操作, 让学生通过对工件的制作和检测提高钳工操作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关键词:钳工教学,钳工基础,检测与技能
技师学院是我国职业教育需要的组成部分, 钳工生产实习教学是技工学校学生的必修课程。能否培养出高素质的中级技术工人以适应高新技术飞速发展的需要, 是技工学校与钳工生产实习教师的重要课题。要使技工学生不断提高钳工的生产制作能力和检测水平, 必须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做到学以致用, 达到二会、三能, 即会说、会干、能识图、能制作、能维修。为此, 我认为应从基础教学入手, 采取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 而制定钳工生产实习目标和强化钳工基础训练是关键。
钳工是机械工种中不可缺少的工种,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 高新技术不断涌入, 要求钳工实习教学中要随时了解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钳工生产实习教学是技师学院普遍开设的一门生产实习教学课程, 该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 (1) 识制图; (2) 会加工零部件; (3) 会装机; (4) 会工具设备检修; (5) 会工具制造和维修。在生产实习中应用和推广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是钳工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顺利完成这项教学任务、教好这门课程, 应该把握以下四个方面:
1 选拔培养好师资力量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选拔培养好钳工实习教师非常关键。选拔实习教师要有三个基本途径:一是把热爱钳工教学工作、钳工技术强、教学质量高的教师选拔出来, 组成强有力的师资队伍;二是培养好钳工教师, 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学习, 使其掌握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 不断了解新设备, 不断钻研钳工实习教学新方法, 不断提高钳工实习教学的质量;三是加强对钳工实习教师考核, 督促教师认真备课授课、认真指导实习。
2 制定完善教学目标和规划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 钳工生产实习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全面掌握钳工的制作和检测技法, 独立完成本工种的中等复杂工件 (中级) 加工, 达到一定熟练程度, 学会一定的先进工艺操作, 做到“二会三能”, 不断提高钳工实际操作能力;同时, 培养学生安全文明生产的习惯, 确保钳工生产实习安全。根据这一培养目标的要求, 学校与教师要制定好教学计划,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紧紧围绕教学规划目标, 严格做好落实。把教学目的潜移默化地宣传到学生头脑当中, 激发学生实现目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还要与社会市场的需求结合, 有的放矢地讲述有关知识和钳工操作方法, 完成学生“应知、应会”的教学任务。要全面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历情况, 针对学生知识的不同起点、综合能力, 有所区别地因材施教。同时, 要观察学生的思想动态、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认真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教育学生克服各种困难, 端正学习态度, 激发学习兴趣, 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达到教学的预期效果。
3 重视基础训练, 明确钳工工艺流程中的作用和任务
随着机械加工业的发展, 市场对钳工的需求大量增加, 钳工的工作范围日益扩大, 对钳工的技能与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当前, 钳工专业分工更细, 如钳工工种可分为装配钳工、维修钳工、工具制造钳工等, 但都离不开钳工基础知识, 都要看钳工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程度。因此, 必须让学生掌握钳工基础各项操作技能, 如识图、划线、錾削、锉销、锯割、钻孔、扩孔、铰孔、攻丝、套丝、矫正和弯曲、铆接、刮削和研磨, 以及量具的使用和测量方法的掌握, 工具的制作与使用、简单的热处理等。上述钳工各项工艺内容均为基础训练课程, 也是学生钳工生产实习教学的基础内容, 更是学生钳工学习的最基本内容。只有学生全部掌握了钳工工艺流程, 才能完成企业交给的钳工任务, 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钳工工艺是一门科学, 还是一门要求含量较高的技术, 更是一门培养学生掌握中级工人所需要的钳工工艺理论知识的专业技术课, 所以教师必须正确运用科学生产实习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授课, 在教学中严格遵循执行教学基础方法和教学原则, 掌握各项环节、灵活多样做好教学工作。主要体现在课前的准备、讲好课、搞好学生实习指导, 还要做好四个环节的工作:
3.1 组织教学。
每天清点学生人数, 检查学生着装, 填写班级簿子,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根据学生的实际状态做好授课的各项准备工作。
3.2 入门指导。
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内容, 讲解理论知识和操作工艺, 讲授新课内容以及课题的学习任务、意义、目的及要求, 让学生明确自己应该怎么办。
3.3 巡回指导。
在实习过程中, 教师必须在实习场上进行巡回指导, 检查学生操作练习情况, 发现个别学生出现的技法问题, 进行有针对性的纠正指导, 对于部分学生操作中出现的共性问题, 召集学生集中统一进行指导。在指导中要做到五勤, 即嘴勤、耳勤、手勤、腿勤、眼勤, 提高钳工实习指导的总体效果。
3.4 结束指导。
教师应根据每一节课学生学习情况, 进行有针对性的总结。比如当天学习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情况、劳动态度和劳动纪律情况, 好的给予表扬、差的给予批评指正, 并组织好讨论, 同时留下思考题, 促进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改正。
4 做好钳工实习中文明生产和安全生产教育
钳工生产实习教学必须贯彻文明生产和安全两个生产一起抓、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个成果一起拿的原则, 结合生产实习做好学生的安全第一和文明生产的教育工作、培养好学生们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的意识和习惯、不断增强他们的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责任意识, 使他们牢固树立安全就是生命、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学生一般面对社会招生, 学生素质参差不齐, 年龄差距大、文化程度高低不平、单身家庭和独生子女多, 大多数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厌学、逃学、不遵守纪律, 从小娇生惯养、没有劳动观念等不同程度地存在。不加强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教育, 势必产生后患, 所以就要求教师对这些学生进行经常性的思想引导,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和安全生产观念。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 制定具有一定针对性的安全生产课题演练, 在抓好钳工实习教学的同时, 更要抓好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教学, 培养好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让学生掌握“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的道理。既要让学生增强钳工学习的兴趣, 又要让学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深深打下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的烙印。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 使学生真正明确安全生产的意义, 明确文明生产的重要性, 启发学生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遵守劳动纪律, 培养学生热爱社会、热爱集体、热爱劳动的习惯, 鼓励学生动脑筋、广开思路, 增强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意识、大搞发明创造。要挖掘好学生内在潜力, 加以技术指导, 鼓励学生出技术成果, 出可造人才。
综上所述, 在钳工生产实习教学中, 要紧紧抓住师资力量的选拔、抓住完善钳工实习的规划目标、抓好抓实钳工实习基础工作、抓牢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教育这四个环节, 不断加强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培养, 才能使学生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得到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钳工生产实习 篇2
钳工教学经验点滴
钳工是机械加工中一个古老的工种,它主要以手工操作为主,在机械行业广泛应用,以其灵活多变,适应性强,得到“万能钳工”的美誉。但要学好它可不容易,它既要技术,还需要一定的体力。要达到很高的水平,还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近年来,新闻报道中屡次提到制造业缺乏高水平的技术工人,这就给职业学校的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采用更好的教学方法,培养更加优秀的技术人才。采用理论与实训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技工学校,钳工教学历来是理论与实训分开,由理论教师在课堂上讲理论,实习指导教师在实习工厂指导实习,这样做的优点是教师的专业能力很强。但这种模式造成学生在学习中理论与实践脱节,上理论课时,学生不好理解;上实训课时,学生把先讲的理论又忘了,不能指导实践,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所谓一体化教学就是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一体化,这就需要“一体化教师”。“一体化教师”应该是“双师型”的,即除了有专业理论素质外,还应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能在教学中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唐山市丰润区综合职教中心带实习的教师,大都属于“双师型”的教师,都是理论课与实习课一起上。这样就可以对教材重新安排,根据课题教学,在实习课题设置上既照顾到理论知识系统,又照顾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錾削的课题时,首先讲解錾削的概念和錾子的角度,然后让学生去刃磨錾子,并进行錾削姿势的练习。錾削一面以后,再穿插讲解金属切削加工基本概念,再去錾削两个面。这样在实际操作中,学生明白了切削角度对錾削的影响,也知道了切削热、切削力与錾子刃磨角度的关系。下一步理论的讲解又把刀具切削部分定义、切削用量穿插在錾削的练习过程中,这样安排,既照顾到理论与操作的有机结合,又照顾到学生的体力,使他们不感到疲劳、枯燥。通过一体化教学,学生既掌握了理论知识,又掌握了操作技能。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保证学生的实训质量
钳工教学以实习为主,把实习教学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要求。第一阶段是基本操作动作形成阶段。这一阶段要求学生形成正确的操作姿势,采用直观教学法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在进行每个课题的训练之前,先带学生观看教学录像,再由教师做现场示范,边示范边讲解操作要点、注意事项。然后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做巡回指导,针对出现的错误动作及时纠正,使学生养成正确的操作习惯。第二阶段是综合训练阶段。这一阶段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各种基本操作,完成某一零件的加工。采用分段教学法可以使学生逐渐学会各种零件的加工方法,并逐步学会编制零件的加工工艺。
第一阶段先把一个综合训练课题分解成几步,每步都提出要求,制定出时间定额,这样学生对每一个时间段的任务都很清楚,不易顾此失彼。待学生掌握一些典型工件的加工方法后,进入第二阶段,要求学生自己编制零件的加工工艺,交给教师审核修改后,独立完成一个零件的加工。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学生逐步掌握各种典型零件的加工方法。
在采用以上这些教学方法的同时,还要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也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先定得低些,让学生觉得容易达到,增加他们的兴趣,随着实习的深入,再提高评价标准。在实习过程中,还要做到及时现场评价,让学生时刻了解自己的水平,对学生也是一个激励。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有的领悟得快,动手也快,有的领悟得慢,动手也慢。为了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所提高,笔者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把他们分成几个小组,每一个小组内学生水平大致相当;对不同的小组布置不同的任务,提出不同的要求。水平最高的小组,除完成基本的实习内容外,还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水平中等的学生,要求他们完成基本教学内容即可。对于能力差一些的学生,可以放宽要求。这样既让有能力的学生吃得饱,又让能力差的学生吃得了,调动和维护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以上这些就是笔者在多年的实际教学中总结的一些经验和体会,肯定还有一些不成熟的地方,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多加改进,使它更加完善,更加符合教学实际。
参考文献
[1]天津职业技术学院.生产实习教学法[M].天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1987
[2]姜波.钳工工艺学[M].4版.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3]谢增明.钳工生产实习[M].4版.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钳工生产实习 篇3
关键词 钳工 指导 问题
钳工技能是机械专业学生必备的专业技能。钳工生产实习是职业学校机械专业实习教学中一个重要的中心环节,是强化钳工技能的必由之路。实践性强是它的最大的特点。钳工实习指导教师在实习过程中应首先通过讲授和操作示范,使学生对所要掌握的操作技能的有关知识,尤其主要的是工艺过程,形成正确的概念。然后学生进行模仿练习,掌握操作动作。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学生肌肉过于紧张,运动十分拘谨,不灵活、不经济。他们的主要注意力常常不是集中在所要完成的工件上,而是注意自己的动作。因此,实习指导教师应加强巡回指导,检查学生实习准备工作是否充分,操作姿势和动作是否正确,工具设备使用是否合理等等通过多年的实践教学,我认为生产实习教师在巡回指导时,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巡回指导必须目的明确
巡回指导通常要对学生的实习位置进行多次巡视,但不同的课题要求,指导的重点是不一样的,如基本功训练,其重点是检查学生的操作姿势和操作方法;综合训练则是以检查工序操作巩固程度为重点;而在学生独立操作训练时,巡回指导则以检查熟练程度为主。因此,实习指导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认真地确定每次巡回指导的目的。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意愿。作为职业学校学生,练好专业技能,既是其区别于普通学校学生的特征,也是对其今后的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二、实习内容应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钳工是机械工业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工种。钳工的基本操作技能很多,如划线、錾削、锉削、锯削、钻孔、扩孔、铰孔、攻螺纹、套螺纹、矫正、弯曲、铆接、刮削、研磨等等,这些基本操作既是本专业的技能基础,又是专业知识、技能、技巧的结合。学生只有熟练掌握了这些基本操作技能,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做到得心应手,运用自如。钳工基本操作项目不但较多,且各具特点,又相互依赖。因此,在进行实习教学时,必须遵照循序渐进原则,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和接受能力的“序”,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低级到高级地制定实习教学计划,有计划地进行教学,把实习教学过程分解成若干个课题,并严格按照每个课题的要求指导学生,步步为营,扎实练习。只有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学生才能顺利地进行学习,违背了这个原则,就会给学生造成困难,影响教学质量。
三、灵活运用指导方式
生产实习指导教师要注意每个学生能否按要求正确地进行操作,发现错误要引导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并独立地纠正错误,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同时指出必须如何正确地工作,以防养成不良的坏习惯。如果发现的问题带有普遍性,指导教师要暂时中止实习进行集体指导。
四、指导必须及时
指导教师必须对学生实习的难点、学生容易忽视或容易出错的地方,及操作中的缺点错误及时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排除实习中的障碍。但这种指导应是启发性的,绝不能包办代替学生的独立操作和思考,以免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指导教师在巡回指导时必须做到脚勤、眼勤、脑勤、嘴勤、和手勤,充分发挥实习指导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各阶段的教学过程要作全面总结,包括学习情况、安全文明生产、设备、工具和量具的使用、维护、保养等。总结时需要注意的是多鼓励,这对学生的学习有促进作用。
五、重点检查指导学生的技能技巧
学生掌握的技能技巧表现在他操作的熟练程度和实习工件的质量上。对技能技巧训练来说,一方面要看学生操作活动的结果,更重要的是看操作活动中的技能技巧状态。操作技能技巧的变化和发展反映了学生技能技巧形成的过程,要对这样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进行控制,必须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系统的管理。因此实习指导教师在巡回指导时,应重点检查指导学生形成的技能技巧,并按巡回指导考查的标准进行评定。在学生熟练的掌握单项操作技能后,就要有计划地把各种单项操作技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操作技能,这是钳工技能训练的又一重要阶段。教师应根据实训的内容和要求,制定具有一定针对性的课题练习。这种训练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加深对知识、技能的了解与认识,促进学生迅速提高技能,做到熟能生巧。如钳工技能训练中多数都要制作的一个小梯形样板,就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对于技能考核的要求,钳工的针对性练习课题较多,例如“单槽配”、“锉配角度样板”、“双角度对配”等。
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职校钳工生产实习教学创新初探 篇4
职校的钳工生产实习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课程之一, 但是, 一直以来, 职校的钳工生产实习课教学模式使大多数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单调的机械训练以及乏味的培训课题等都难免的存在一些教学弊端。因此, 如何提高职校钳工生产实习课的教学质量, 充分发挥出生产实习课的实际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
1 职校钳工生产实习教学问题分析
1.1《钳工工艺学》是与钳工生产实习紧密
相关的一门主要理论知识课程, 但是它的教学内容与钳工生产实习教学内容有许多方面存在知识点重复的情况。比如:教师在《钳工工艺学》开始之初都会进行钳工入门知识的讲解, 包括钳工加工工艺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地位以及作用, 钳工工作的主要内容、工作场地以及加工设备等。然而学生在开始钳工生产实习课程时, 实习教师又会重复地对这些内容进行讲解;对划线、锯割、孔加工等钳工操作的基本理论知识同时也会在实习生产课程中重复讲解。这些内容的重复讲解不仅仅浪费了学生的宝贵学时, 而且也浪费了教师的精力。
1.2 钳工一些理论教学内容与生产实习教学内容存在偏差。
钳工生产实习课开始时, 教师一般会安排学生认识钳工常用的工、量具;理解切削的基本知识 (各种刀具的名称、切削部分的基本定义以及刀具的刃磨等) ;讲解钳工的基本技能等基础理论知识, 然而在工艺理论课程中讲解到的部分知识在钳工生产实习课程中往往运用不上, 或者说没有条件让学生用上, 而在实际的生产实习课中有些实际的操作方式和技巧却是理论课程上面没有学习过的, 这样也就造成了理论知识与实际的生产实习课程存在一定的偏差。
1.3 钳工相关理论知识课程与生产实习课程的学时矛盾。
目前, 普遍存在职校理论课程学时大大高于生产实习课程的学时, 这样安排容易产生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的非常多, 而在实际的实习过程中却用的非常少, 从而导致了学生重点学习了钳工的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其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形成学生“在理论中开机器”的现状。钳工理论课程与实习课程的主要矛盾在实际的教学任务中, 主要表现为钳工工艺理论知识学习了大半或者是学完之后, 才开始钳工生产实习课程。此时, 学生在理论课程中学习过的理论知识, 由于时间过久, 导致了部分知识的遗忘, 在实习教学中面临很多的工艺关键内容还必须重新的讲解, 这也是一种变相地把生产实习教学时间缩短的体现。
2 职校钳工生产实习教学创新措施
2.1 创新形象化教学方式。
职校的学生对从未接触过的零件以及设备是很难快速接受的, 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解过程中, 要突出的运用一些具体的实物或者是模型等, 通过形象的语言以及多媒体的演示等方式, 使学生从抽象的内容中获取出感性的认识。比如在钳工的生产实习课程中, 讲解到“刀具刃磨”课题时。教师就应该拿出相应刀具来进行实物教学, 并且按照教学内容对刀具进行实际刃磨演示, 对相关知识要点和动作要领进行边演示边讲解, 这样就可以极大的增强教学的直观感染力, 在钳工的生产实习教学中会起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2.2 对钳工生产实习教学进行因材施教。
在开展钳工生产实习教学课程中, 要特别注意因材施教, 这样可以使在校的每个学生的操作技能等方面都产生不同程度的提高。在进行钳工生产实习过程中, 因为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动手能力、接受能力以及分析能力都各有不同, 影响了部分学生接受能力好, 部分学生接受能力差等, 就需要教师对这类因素进行实际考虑因材施教, 这样做, 既可以让成绩差的学生完成实习工作, 又可以让成绩优异的学生更好的发挥出实力, 具体因材施教可以采用分层教学法进行实施。
2.3 分层教学法可以有效的提高钳工实习操作的教学质量。
学生根据自身素质水平的差别, 对实物的接受能力又具有一定的差异, 因此, 需要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次的教学, 可以根据学生的体能以及素质等制定不同的考核标准, 实施分层教学法, 既可以让接受能力差的学生跟得上, 又可以给接受能力优异的学生充分的发展空间, 充分的调动并维护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求知欲。例如:对于体能较差的学生可以适当的放宽其考核标准, 对体能优异的学生则可以适当地提高课题的加工难度, 或者提高加工时的精度要求, 也可以在相同要求的情况下缩短加工所用的时间。
2.4 开展钳工实习的学生参与教学法。
在钳工的实习课程中, 学生是课程是主体部分, 教师主要是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 让学生进行全程的参与对提高实习质量有非常明显的效果。比如在讲解到刃磨钻头课题时, 可以首先由教师做出正确的演示动作, 并且分步进行详细讲解, 之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安排学生进行自主训练, 然后可以请几位学生进行操作演示, 并让大家进行评点及总结, 评点其操作是否规范, 存在些问题等等。这样可以使学生对自身的错误与不足进行自我纠正, 而且印象深刻, 并且对别人出现的问题也会引起自己的注意, 操作时会更加谨慎。另外还可以在一个综合课题完成时, 安排学生根据课题图纸的具体要求进行自评和互评, 最后由教师进行终评, 这样有利于教师提前发现学生在实际测量中存在的问题, 以便及时纠正,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测量精度和测量水平。经实践证明, 运用这种教学方式, 可以在钳工实习课程中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2.5 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
教师在进行钳工的实习教学过程中, 要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 使学生进行独立思考, 从而真正地使学生领悟所学到的知识, 以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经过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 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可以使学生真正地获得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加深学生对工艺环节的正确理解。要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 就要求学生在开始课题前先填写完工艺卡片, 把教师分析的工艺作为一种参考, 结合自身的特点来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工艺卡片, 经教师审核, 确定无误之后方可动手操作。例如在进行制作四方体的课题时, 教师要提醒学生根据自己对各种不同加工方式掌握的熟练程度, 在对四方体的制作过程中不要局限于单纯的一路锉削到底, 可以安排先锯后锉, 也可以先錾后锉, 另外在锉削过程中也要根据自己的加工特点合理安排粗、精加工过程中的各部分加工余量。这样可以使学生充分的开动脑筋, 也可以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合理的的操作工艺。
2.6 开展钳工实习教学的综合训练教学方式。
在学生熟练掌握单项钳工操作技能之后, 教师要有计划的将各个单项的技能操作做一个有机的结合, 进行一个综合性的训练, 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操作能力以及应变能力, 这同时也是钳工技能操作培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钳工实习教师要根据具体的课程训练的内容要求, 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实习课题, 采用这种综合性的实习课程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注意力, 加深对知识以及技能的认识, 从而起到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教学目的, 做到熟能生巧, 例如大多数的钳工实习课程中都要求学生制作一个手锤, 其目的也便是如此。另外也可以在手锤制作的课题中再加入新的安排, 联系好厂家, 把由学生自己完成的手锤进行热处理, 取回后让学生体验下制作手锤的材料在经过热处理加工前后的变化, 使他们对《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这门学科的有关知识加深一些感性的认识。最后再安排学生自己给制作的手锤安上木柄, 让学生的实习课题成为有实用价值的物品, 这样可以增大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成就感, 以激发学生对钳工生产实习课的更大兴趣。
结束语
职校教育要根据社会的形式变化以及行业对人才的不同需求, 对学校的钳工实习课教学内容以及模式等进行不断地创新发展, 这样才能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同时可以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提高学习的兴趣, 增加学习的动力, 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积极性。通过教学方式的改进, 使学生改进自身的学习方法, 从而提高自身的实际生产操作技能, 为社会输送高级创新性人才。
参考文献
[1]席红.钳工实习教学初探[J].新课程研究 (职业教育) , 2007年07期.
[2]王保河.坚持“四勤”, 搞好钳工生产实习教学[J].职业教育研究, 1998年09期.
[3]赵栋檀.浅谈钳工模块套式实习教学[J].职业教育研究, 2005年07期.
[4]叶长龙.以创新教育为核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A].探索创新发展[C].2000年.
钳工实习小结 篇5
时光飞逝,转眼为期两周的钳工实训结束了。在实训期间虽然很累、很苦,手上都起了好多泡,贴了很多创可贴,但我却感到很充实!因为我们在学到了作为一名钳工所必备的知识的同时还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而且也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真正内涵!
第一天实训刚开始,老师就对我们说钳工很苦很累,但是它是基础。由于在高中时候曾经组织过学工,所以对钳工有所接触,当时是做一把榔头,所以在我的印象中钳工还是挺有乐趣的。但是经过这两周的专业实训,我知道以前的学工真的是皮毛。钳工看似简单,其实是考验我们耐心和毅力的一门技术活!
刚开始老师简单的介绍了一下钳工的基本知识以及所要用到的工具,当然最重要的是要注意安全。操作方法不对很可能会引起安全问题。当老师介绍完了,我们就去实地操作,第一天的任务是平面划线,划线的目的就是明确加工界线,对于我们来说,第一次在铁板上划线遇到了很多问题。老师也知道我们要画好平面划线将会存在很多困难,在做平面划线之前老师就给们讲述了很多,同时在做平面划线过程中老师也给了我们许多指导,所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和同学们的相互帮助下同学们轻轻松松的完成了钳工的第一项平面划线。
第二天的实训内容是平面錾削,在正式开始錾削前,老师给我们讲述了下錾削的基本知识,操作者的站立部位与姿势应便于用力,身体的重心应偏于右腿,略向前倾,左脚跨前半部,膝盖稍有弯曲,保持自然,右脚站稳伸直。锤子的握法师用右手五指紧握锤柄,大拇指合在食指上,虎口对准锤头方向在挥锤和锤击过程中,五指始终紧握;松握法,只用大拇指和食指始终紧握锤柄。老师说刚开始由于不熟练,会敲到自己的手。听完之后我们就觉得錾削是很累的。刚开始拿了块铁,是老师帮我錾了个口,我再继续錾下去,已经錾了半天,才錾了一半也不到,手上却有着几个泡,手指也被榔头敲了好几下。。当錾了一天,结束回去的时候连手都抬不起来的时候,我知道了钳工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简单!我决定更加努力!
第三天到第五天我们的实训内容是平面锉削。对象还是昨天的一块长满铁锈的铁,先是把一面锯下来,然后再用锉刀把这个面挫平,最后要达到0.05丝的插不进四个角就成功了。一开始对0.05丝没有什么概念,后来老师说我们的头发丝一般是0.08丝,也就是说直径要比头发丝还细的插不进去就成功了!为了达到这个效果,我们挫了三天,手上都起泡了。但是这就是给我们的锻炼!是很磨练我们意志的!所以我告诉自己要坚持!
在经过一周的实训后,我对钳工有了基本了解。为接下去的一周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钳工实训的第二周里,首先我们是钻孔,直径有区分,钻孔好了之后就是绞孔,打螺纹。之后就是继续锉削,虽然感觉这个很枯燥很累,但是要锉到最后的结果还真的是不容易!看着我们那双像煤炭的双手,每个人都黑黑的脸,都是为了达到最后的目的——两个侧面不到五丝,并且保证角度垂直!这就是最后的考试!虽然我认为已经挫的差不多了,但是每次不是垂直度达到要求了而平行度不够,就是平行度达到要求了垂直度不够。最后只能遗憾的交了作业……
钳工实习教学 篇6
一、入门指导动作应规范化
教师的入门指导动作要规范,因为这是基本操作练习的入门演示。基本操作练习是根据生产实习课的教学要求,对操作基本功的练习;是把完整连续的操作过程分解为多个单一的、最简单的操作,进行反复多次地练习。示范操作是重要的直观教学,也是实习教学的重要步骤,可以使学生具体、生动、直接地感受所学的对象,使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在讲解动作名称和作用时,教师一定要示范准确。在学生对动作技术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教师要因势利导,抓住动作要领,较慢地向学生演示一至两遍,以强化学生对动作要领的认识和掌握。在示范过程中,要做到讲、做一致,条理规范。在教师的演示过程中,由于边讲、边演示,动作慢而不连贯,造成示范操作的整体质量低下。如果不加以指出,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所以,要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对常见的能够预料到的错误动作进行演示,讲明这些错误动作产生的原因及出现的后果。这样演示,可以达到“动作免疫”的目的,能有效地减少错误的发生。
二、由浅到深,建立技能训练体系
钳工的基本操作技能主要有划线、錾削、锉削、锯割、钻孔、攻丝等。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都能掌握基本的技能。但是,在钳工技能实习中,仅仅掌握基本操作技能是不够的。因为钳工的操作主要靠手工来完成,培养一定的手感更为重要。感觉是否正确与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加工工件的速度和质量,体现出学生的技能水平。以锉削为例,学生需要了解当用大板锉、中锉与油光锉时,每次锉削的大概值,以免下手不分轻重,开始尺寸大,再銼几下,就会把工件锉小。这就要求学生多动手、多检测、多观察、多思考,通过科学训练,熟能生巧,培养一定的感觉技能。一般情况下,熟练的学生在锯割后留下0.5mm的余量,使用大板锉5次左右,将余量减小到0.1mm。然后,用细锉再锉削5次左右,余量可控制在0.05mm,用油光锉修整。为什么有的学生在比赛或技能鉴定时,会出现工件没做完的现象呢?这是因为学生虽然掌握了基本技能,但心里对自己加工的任务没底,余量预留过大,反复修整,浪费时间所造成的。因此,学生在基本技能练习到一定程度时,教师要有意识培养学生向感觉要技能,即把技能的高低和感官的敏锐程度联系起来。经过感觉技能训练的学生,都会有种“更上一层楼”的感觉。其次,注重综合训练,全面提高技能。学生在掌握了单项操作技能后,就要有计划地把各单项基本操作技能有机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操作技能。这是钳工训练的又一个新阶段。
三、遵从技工学校学生的认知规律
众所周知,技校学生文化课基础差、底子薄,缺乏学习目标,他们走入技校主要是想学习一门技术,将来走向社会找一份工作。针对这样的学生,应重点启发他们学习的动机与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模式进行教学,把知识化难为易,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要求学生必须认真观察,模仿老师的示范动作,反复练习,以便掌握各项操作技能,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知识的乐趣,真正能学到一些知识。《钳工工艺与实习》是一个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工种,仅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理论课上要尽量为学生拓展钳工发展的新工艺。在此基础上,通过丰富的实习内容,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零件加工的工艺知识,锻炼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使其真正掌握一门技术,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技术工人。
四、融入多媒体教学手段
教学的改革需求,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融入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教学中,教师要配合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为教学提供方便和捷径。同时,在钳工实习中,还要适时地安排学生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强化实习的重点,也为学生提供了积极参与的机会,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钳工实习教学是技工学校的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是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操作技能的有效途径。要想上好钳工实习课,就必须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严谨的教学措施,以及完善的实习教学方法,培养出既有理论知识又有较强操作技能,能够适应企业需要的劳动者。
谈谈技校钳工实习 篇7
1 改变错误观念,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刚开始实习时, 兴趣很高很听老师的话, 但随着时间的延长, 天天与工件、锉刀、手锤, 锯子、游标卡尺打交道, 再以手工操作为主, 实习条件差, 体力付出大, 又有些基本操作技术的掌握难度大, 学生怕脏、怕累、不愿吃苦。另外学生没有踏入社会, 独生子女多, 在家娇生惯养, 好高骛远、对自己定位不正确, 认为社会都是在日新月异的发展。我们将来就是驾驶汽车, 开现代化的机器设备。而今后制造的机器设备一都不会坏, 谁还学习钳工。普遍认为落后的手工操作方法, 以被先进的机械加工技术所淘汰, 没有必要天天再练习“锉、锯、錾”。就会产生厌烦情绪, 深感枯燥无味, 就不想再学习, 就出现抵触情绪。
学习兴趣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学习的巨大推动力, 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就要让学生一定明白学习该课程的意义和目标, 让学生带着兴趣学习和思考, 这将有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要改变学生的错误观念, 就要从小事做起, 让学生放下包袱, 放下架子认真投入工作和学习中, 不要总想着一些达不到的事情, 我们从小处做起, 脚踏实地, 一步一个脚印的慢慢努力, 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然后继续努力达到更高的目标。老师在工作中, 多和学生交流和沟通, 多谈心。
另外还可根据当前就业形势, 穿插进行社会发展、人才需求等方面的教育, 是学生了解到, 现代社会最紧缺的是实用性的技能人才, 只要我们能真正学到本领, 将来是会有美好前途的,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在教学中还可以不断创设教学情竟, 调动学生全部感官。使学生认为老师在为自己好, 学生对老师本人产生了好的印象, 就有助于学生学好自己所教的课程。
2 帮助学生认识自己不足, 强化基本功练习
钳工基本功对于机械类专业来说, 没有再重要不过了, 钳工基本功包括:综合钳工技术基础理论和实操技能两个方面的内容。应该从生产实际出发, 根据岗位需要, 从最基本入手, 使学生循序渐进, 由易到难, 从基本的机械加工制图纸, 机械零部件的尺寸入手。再在实际教学中穿插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和生活常识。如钳工常用的测量工具, 游标卡尺、千分尺、万能角度尺的原理的使用, 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方面有很多不足, 有许多东西没有学到。同时又让学生在实习中学会了测量工具的使用, 从而获得高兴和快感。
另外, 我们实际操作中, 要学会提问学生。我认为提问学生, 尽可能提问会的学生, 少提问不会的学生, 明明知道某个学生不会, 反而提问, 一点效果也没有, 起不到任何作用。在课堂上尽量多鼓励学生, 少批评学生。如果学生回答对一个问题。我们就表扬该学生, 从而能起到好的作用, 利用不断鼓励表扬学生, 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从而不断提高。
在基本操作时, 从最基本的动作入手。如钳工实习锉削练习, 就要求学生从锉刀的基本知识, 锉刀的材料、硬度, 锉刀的拆装、锉刀的握法、两手的用力、站立姿势等等。要求学生掌握好每个动作要领, 多学勤练。在巡回指导中, 逐个指导, 纠正姿势。
在实习生产中任务要明确, 保证每个人都有任务, 都有目标, 达到课程结束, 每个学生都加工出工件。只有学生自己加工的产品, 自己才感到亲切, 自己才感到有成就感。通过自己工作的努力, 付出的汗水, 才感到工作没有白费。
3 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 注重实习方法
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 都是刚刚从普通中学毕业的学生, 他们对专业课很陌生, 所以刚入学校时, 都有点不适应。如果我们不在课堂上穿插一些感性知识, 如教具、视频、实物等内容, 仅凭老师的理论讲解和文学讲解, 学生很难产生立体感觉, 学生上课难免开小差。如果长此以往, 学生就会对专业知识失去兴趣, 从而产生厌学心理。
我认为教学中, 学生实习特点和理论课有点不协调。平时学习差, 上课好动好玩的学生, 在实习生产时, 反而动手能力强, 做出的工件好。对实习反而感兴趣, 在实习时工件完成得好, 而且因为实习, 会提高自己的自信心, 还非常喜欢实习。而平时在课堂上表现较好的学生, 上课认真听讲, 下课老老实实的学生, 动手能力反而差。大多数是男生做工件速度快, 精度差, 工件尺寸往往会小, 质量反而不如女生, 女生做工件是速度慢, 精度高, 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点, 因材施教, 注重实习方法重点指导, 男生力气大, 有劲、速度快。基本功练习时重点在精度上要求, 注重细心认真, 要学会“张飞绣花”不能“蛮干、野干”要组中有细, 要静下心来, 工件多测量, 勤总结。女生要巧练习, 多总结, 要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品质。作为老师我们就应言传身教, 正面诱导, 让学生在劳动中磨炼自己。
4 加大实习投入、注重教师培养
钳工生产实习 篇8
关键词:传统,钳工,实习
随着现代工业企业的高速发展, 技术工人的大量缺乏, 会成为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现代工业造就了大量的岗位紧缺, 特别是技术型工人的缺失, 在无锡地区, 虽然近年来职业教育发展较快, 但各类制造业的空缺岗位与学校毕业生的比例差距仍然很高, 特别是一些传统工种, 如现在的钳工专业, 毕业生虽能应聘进企业, 但不能尽快适应企业的需求, 而这些学生, 往往是在职业学校进行了专业的学习和钳工加工的技能训练, 达到了劳动部门规定的技能等级, 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那为什么不能尽快适应工厂的岗位需要呢?这就是技能标准与厂矿实际需求的矛盾, 也是当今职业类学校面临的困境:一方面, 学生要通过国家技能资格证书的鉴定——应试教育;另一方面要迅速适应企业技能需求——素质教育。这些矛盾, 是需要教育部门和劳动部门来解决的, 作为一名工作了多年的实习指导教师, 我在这里谈的是如何在实习过程中来妥善解决现代工业与传统钳工之间的矛盾。
首先, 我们来分析传统钳工的应试教育:从教材上我们可以看到, 从20世纪60年代到现在, 钳加工工艺基本没变, 还是按部就班的从钳加工最基本的技能开始, 一环套一环, 这些工艺已经经过历代人的实践证明, 没有丝毫的缺陷, 可以说是最佳工艺了, 实习教材也按照国家技能标准, 从划线、錾削、锯割、锉削、孔加工等来安排实习工件, 难度也从初级到中级到高级转化。当然, 学生在实习期间按照此教材在老师的指导下, 都能顺利通过中级以上技能的考核, 获得相应的中级资格证书, 但是一到工厂, 就碰到的新的问题。
现代工业, 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和半自动化, 个别企业已经是自动化生产了, 像传统钳工加工的那部分已为机械加工所代替, 如:錾削、锉削加工由刨削、铣削加工所代替, 精度高的可以磨加工, 随着数控机械的投入使用与普及, 还可以通过数控设备来加工 (如线切割、加工中心加工等) , 精度等级和劳动效率更高, 这是传统钳工手艺无用武之地了。大量的企业要的是技能型的装配钳工, 而装配钳工技能的考核还是老样子, 考试以镶配来定等级。我国《职教法》明确规定, 职业教育全面推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双证”制度。职业资格证书是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术能力的证明, 是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的重要依据。一般说来, 关于学识内容较易掌握, 而技能要求不容易达到。在实践教学中可以按照就业岗位的需求, 按岗位技能考核标准, 集中进行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 确保通过职业技能考核。
那么传统钳工真的已经没用处了?其实不是, 相反, 在工厂中用途更大, 现代企业需要大批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 更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具有一技之长的技工。在学校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 有一定的后劲, 进步很快, 经过企业生产一线不长时间的锻炼, 可以很快进入角色, 独当一面。
要如何独当一面, 这就是在钳工实习中要解决的问题。
职业学校的钳工实习, 不光是为了应付国家技能的考核, 更重要的是通过钳工实习来了解并掌握一些在工厂中要使用到的东西, 在踏上工作岗位后能迅速适应岗位所需的技能要求, 通常所说的岗位技术含量。下面通过实例来说明一些问题。
以钳工初级加工中最典型的凹凸镶配为例, 如图1。
这是凹凸镶配件, 技术等级是初级中的三级, 也是钳工实习中学生要做的。从技术要求上看其配合间隙≤0.05mm, 错位≤0.08mm在加工过程中, 根据加工精度与要求, 采取有效的加工工艺和测量手段, 基本上能保证配合间隙和尺寸要求。就是其中一两个尺寸做错了也没多大影响, 只要60分就是及格。学生在加工中以锉削为主要加工方法, 结合锯割钻孔等去处大部分加工余量, 关键是面锉平锉垂直平行, 尺寸在公差范围内就可以了, 基本知识点就是对称度的加工与测量, 而加工工艺也就是围绕配合间隙、对称度来安排的。做到这些, 就满足了该工件所达到的技能要求。但在实际生产中, 也生产这凹凸镶配, 那么, 这不仅仅是靠钳工来加工的, 就是做个样板, 也不一定有钳工来完成。它可以用机械生产来保证所有的技术要求, 加工质量也能得到保证。而钳工在里面用到的只是去毛刺和装配测量检验工作了, 去毛刺工种钳工技术含量特低, 只有测量装配检验才发挥应有的水平了。凹凸镶配通过机加工完成后, 要用一定的测量手段来测量是否合格, 合格的程度怎样以及怎样装配能达到最佳效果, 这就要求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也涉及到这方面的东西。在实习工应该这样引导学生。
一是:加工过程中面的基本形位公差保证, 树立尺寸观念。
轴颈类尺寸大为次品, 小了为废品, 孔类尺寸小为次品, 大为废品, 也就是说尺寸越加工越离标准远的为废品, 而次品也就是要返工后才有能成为正品的。特别是关键尺寸不能超差。而在尺寸允许范围内也存在质量隐患, 如尺寸为最大或最小极限尺寸时, 在使用过程中, 因磨损等原因而迅速失效, 达不到规定的使用期限, 这也是要不得的。
二是用正确的工量具和工艺手段来检测尺寸与形位公差。
如凹凸镶配, 要测量凸件的尺寸, 就必须对凸件有个全面的了解。每个面都与基准有位置关系, 这可以用刀口角尺来测量透光程度, 也可以用万能量角器来测量具体的角度, 还可以用正弦量块和杠杆百分表来测量, 所以, 不同的精度等级要用不同的测量手段来测量, 这是在实习中要灌输的, 而不是一成不变的看到垂直度就用刀口角尺来测量。
还有对称度的测量, 在加工中测量对称度是按照加工次序精确计算和间接测量来保证的, 但加工完成后测量的方法就不能套用加工中的方法了, 因为测量基准已经加工缺损, 很难测量——原因之一还有学校实习设备不够多, 特别是测量的量具, 最佳方法之一就是用深度千分尺直接测量两边的深度后取差的绝对值就是所要测量的对称度了, 当然还有用百分表来测量, 还有就是投影测量仪来测量等等, 这些方法多要在实习中教给学生, 让学生有个感性认识, 那么, 就教会了学生在不同环境下的生存方式, 而不会碰到一些没见过的测量手段而束手无策了。这就是所说的开拓视野、见多识广、举一反三的道理。
还有平行度和表面粗糙度, 平面度等等, 在具体测量中根据实际使用场合来综合考虑, 特别是表面粗糙度和平面度, 它们是相互影响的, 当然还会影响到位置度。在教学中是考目测来完成, 很难有个准确的数据, 根据公差配合中所列举的测量手段, 也要讲给学生们听, 再一次巩固已学到的知识, 触类旁通。把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数据, 这样学生好理解好掌握。
三是合理装配。
虽然此工件为简单的凹凸镶配, 但也是一个配合件, 也存在着装配工艺问题。配合面有间隙, 属间隙配合。一般间隙配合在机械中是活动部件, 有间隙就存在泄漏, 在密封件 (如液压元件) 中就必须考虑泄漏的问题。这些在单钳工实习中学生是很难能联系起来的。在生产中是用整体综合质量来体现的, 不是简单的某个尺寸不对就能马虎过关的, 往往一个尺寸错误就引来整个工件报废。就是所有单个工件尺寸正确, 配合后的质量也千差万别。所以在实习中要让每个学生明白这样的事实:自己完成的工件是所有工件中的一个, 在大批大量生产中, 要能互换或分组互换, 这就培养学生整体质量意识。当然, 在全部完工后再分开打乱, 让学生来检测后装配成最好的配合件。这样就确定了解在加工中每一道工艺工序都是相互关联的。
学生完成修配的工作实际上也模拟了模具加工的过程, 就相似于冲裁模。间隙大小应该相同才能落料冲裁正确。特别是清角部分就引起重视, 一般没有工艺孔, 但不能过清, 不然有应力问题存在, 在生产中会引起开裂等损坏现象。但圆角又不能过大, 否则也不能落下规则的料等等。
钳工实习教学之我见 篇9
一、端正学生思想, 让学生明确钳工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成为技能人才最关键的一点, 是要具有良好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谁能抢先占领技术的制高点, 谁就能赢得胜利与成功。而人才是教育的产物, 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传授知识, 更要注重学生思想认识方面的教育, 培养他们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本领。但是, 当前技校中的部分学生思想认识模糊, 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差, 吃苦精神欠缺, 不愿干体力活。在教学实际中, 有的学生认为, 学好理论知识才重要, 实习不过是个放松自己的机会, 从而轻视实习;有的认为既然学校安排了实习课, 那就去练吧!但为什么练, 目的是什么, 自己心里并不清楚, 因而漠视实习;而更多的学生认为, 现在机械加工这么发达, 加工零件可用数控机床去完成, 何必花那么多时间、精力去练钳工操作, 去干这种苦力活, 因而懒于钳工实习, 或实习时“出工不出力”。面对学生以上种种复杂心态、疑问, 做教师的应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解答和纠正, 否则会影响实习教学效果。所以, 在实习前, 笔者会具体、生动地向学生介绍钳工实习在现代机械加工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应用的广泛性, 如日常生活中的配钥匙, 工业生产中的配键, 制作各种样板、专用检具, 各种磨具的制造、修配、调试等都需要运用到钳工的基本技能。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学习钳工的目的和要求, 明白熟练掌握钳工技能的重要意义。
二、分解钳工实训目标, 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学生有了掌握钳工技能的愿望还不够, 还要让学生对总体实训学习的内容, 各阶段必须掌握的技能目标有所了解, 做到心中有数, 知道自己在何时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技能。这样, 学生就不至于简单地以为有的是时间多学习, 对反复进行的练习动作感到枯燥单调。如果对照分解出的每个阶段的技能目标, 学生除明白自己的技能不足之外, 还能促使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 有时间上的紧迫感。具体地说, 在开始练习前, 笔者把以前的学生参加技能鉴定或比赛的工件展示给同学们看, 从工件的形状、尺寸公差、形位公差、配合精度、加工方法与过程、考试工时等几方面给学生分析, 先让学生对应掌握的初步钳工技能有个总体的了解, 然后把从开始实训到参加技能考试之间的时间进行分配, 指出在每个时间段内要掌握的技能。比如第一周的课是锯割练习, 学生要做到基本掌握正确的锯割方法, 保证锯割尺寸误差小于一个毫米, 锯缝与基准面垂直度误差小于一个毫米;第二周锯割练习要控制尺寸误差小于半个毫米, 同时, 向学生指出, 如果锯割尺寸误差不能准确控制, 过小导致工件报废, 过大则增加锉削工作量和劳动时间。学生明白了每个阶段的学习目标后, 练习起来的时间观念就会增强。
三、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优化教学手段, 充分调动学生实习的积极性
传统的钳工实习教学主要侧重于教师的安排, 而对学生的学习思想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 容易出现“满堂灌”和课堂气氛沉闷的现象, 教学效果往往不理想, 导致学生的理论基础不扎实。所以, 在实习前要针对实习课题为学生讲解新工艺的发展, 拓展知识, 以丰富实习的内容。例如在锯削操作讲解中给学生增讲带锯工艺的使用与发展;在钻孔工艺中给学生增加深孔钻头等方面的知识, 拓展学生掌握钳工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在教学中要配合实习内容充分运用电教片、幻灯片以及多媒体课件等手段, 以直观形象的教学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 在钳工实习训练中, 还应根据钳工实习训练的特点, 适时安排适量的讨论内容。因为钳工实习体能消耗较大, 安排适当时间讨论, 这样既能让学生休息, 得到体能补充, 以便更好地训练, 达到“磨刀不误砍柴工”的效果;同时通过对有选择的、重要的、关键性的内容的讨论, 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理解, 强化实习的重点内容, 而且给学生提供了积极参加、自由发表见解的机会, 可以有效地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提高学习兴趣, 也可以解决难点问题, 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重视因材施教,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提高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 由于学生体力、智力等方面的不同, 肯定会产生一定的差异, 也就是学生所掌握技术的水平会分为较好、一般、较差三个层次。这时如果我们不顾学生技能水平的差异, 仍是按统一的实习课题进行教学, 会使一些优秀学生因课题简单而失去兴趣, 而技能水平较低的学生则会因畏难情绪而丧失信心, 久而久之会影响整个集体的教学质量。为了避免出现上述问题, 我们在确定实习课题时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而有所区别, 进行因材施教。如对于学得好、做得快的学生可提高精度要求、加大加工难度, 使他们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材施教的目的是使所有学生由“能干”向“会干”转变, 由“要我练”向“我要练”、“我喜欢练”转变, 可以从根本上保证钳工实习课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五、尊重学生, 给学生发展的空间
作为实习指导教师, 既要传授技能, 更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职业道德。对于合理的、带有创新意识的训练步骤和工艺方法, 建议学生相互交流总结后派代表向同学们宣讲, 让全班同学来分享。这样做有如下好处:首先, 可以慢慢地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其次, 鼓励那些做事善于动脑筋、想办法的学生, 由此对其他学生也是一种促进;再次, 实现全班同学共同进步。
例如, 在锉削六角螺母训练中, 既要保证螺母相邻边120°角的要求, 同时又要控制好各对边平行尺寸的误差, 这对初次学习的学生来说, 是一个技术难点, 而恰恰有学生经过琢磨反复尝试, 找到了较好的控制方法, 就主动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的做法。介绍的学生得到了展示的机会, 品尝到成功的快乐;听的学生得到了启发, 少走了弯路, 坚定了做好工件的信心。这样一来, 全体学生都有收获, 非常开心, 实训也更有劲了。其实每个学生都有潜质, 关键是教师要给他们提供发展的平台和空间。
六、重视实习指导, 加强巡回指导力度
学生要从技能训练中获得较为扎实的实际操作技能技巧, 必须进行正确的操作练习。为了让学生能动作连贯、协调一致, 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教师必须加强巡回指导。巡回指导是发现、解决学生实习过程中出现各种具体问题的主要方法之一。在巡回指导中, 教师除了要了解学生技能掌握情况, 随时纠正不合理加工工艺、错误的操作姿势和测量方法外, 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吃苦耐劳、遵守纪律、文明操作、爱护工量具及设备的教育, 促进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的形成。首先, 在巡回指导过程中, 教师要做到“五勤”, 即“腿勤、眼勤、脑勤、嘴勤、手勤”。在整个实习过程中, 教师要勤于巡回指导, 便于及时发现情况, 同时注意学生的操作安全;学生实习时, 教师要时时注意观察学生操作的一招一式, 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如学生的姿势、动作及操作方法等都会发生一些错误, 对一些不规范或错误的操作, 如不及时纠正, 一旦成了习惯就很难改正。学生实习时, 教师还要善于在紧扣实习内容的基础上, 做一定的扩展, 启发学生思维, 对存在的问题要分析其症结所在和产生的原因, 引导学生创新;对学生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教师要及时加以指导和帮助纠正;对学生在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不仅要耐心言传, 还要亲自动手操作示范, 给学生指导, 用分解、连贯、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讲解演示, 直到学生要领掌握、动作正确、操作方法规范为止。其次, 教师要及时发现典型, 多鼓励多总结, 激发学生的上进心、竞争心, 以促进全体学生共同提高;实习指导中要采取个别纠正、集体指导、典型表演等多种灵活方式, 才能取得理想的、满意的实习效果。
七、注重综合操作训练,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生已熟练掌握单项操作技能后, 教师就要有计划地把各种单项训练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进行综合训练, 以培养学生综合操作技能, 这是钳工技能训练的又一重要阶段。教师应根据实训的内容和要求, 编制具有一定针对性的课题练习。这种训练不但可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 加深对知识、技能的了解与认识, 还能大大地促进学生操作技能的迅速提高, 使之熟能生巧。如制作一把小锤子、一副合页、一个锁扣、一把微型虎钳等。无论是单项技能练习, 还是综合技能操作训练, 在每次实训时都制定一个评分标准。学生对照这个标准, 可以了解实训的要求;教师则利用这个标准, 方便对学生的技能水平作出评价。教师利用技能评价, 引导学生相互比较, 增加竞争意识, 形成你争我赶的局面,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总之, 只要在钳工实习教学中不断地进行摸索与实践, 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 就一定能取得满意的实习效果。
摘要:文章分析了钳工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钳工实习教学质量、改进钳工实习教学的一些思考与做法。
钳工实习教学改革探究 篇10
1 选取市场企业所需的教学教材
钳工技能实习教材内容选取, 是很重要的一步, 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发展和就业方向。目前, 钳工实习教材的内容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在的教学需要, 与市场需求不符合, 与企业联系不紧密, 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特别是综合技能训练内容所占篇幅过多。钳工实习教材的内容应在现有的教材内容上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删减与补充, 有侧重的增加核心技能训练内容, 有适度的减少基本功技能训练内容。
核心技能训练内容应该以维修钳工为主, 保留传动机构装配、轴承及轴组装配、液压传动等内容。增加典型液压回路装配及调整、卧式车床精度检测及拆装等内容。模具核心技能训练内容应包括模具设计、模具制作、试模调试以及产品制造等内容。
基本技能训练这部分应以钳工常用量具测量、划线、锯削、锉削、孔加工、螺纹加工为主。当然实际训练内容可根据学校的发展目标进行适当的取舍, 其中錾削可作为辅助内容进行训练, 錾削平面等内容可适当去除;另外, 呆錾子侧重于挥锤动作姿势的掌握, 刮削、研磨侧重于机修专业的学生;综合技能训练中的制作锤子可改为錾口榔头, 锉配可改为镶配。
总之, 在教材内容选择的时候, 学校领导及相关教师要进入市场, 深入到各企业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研究, 结合企业所需, 根据企业所反馈的信息, 然后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 进行汇总、梳理、取舍, 选择符合学校实情, 适应企业所需的钳工技能实习教材, 为钳工实习教学提供基础保障。
2 建立产教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虽说学校认识到了钳工实习教学与市场、企业联系的重要性, 并安排学生到校外各厂家进行实习, 但受到实习时间及实习基地实际情况的影响, 如实习设备、生产产品等与学生所学不符, 使得实习效果大打折扣。因此, 钳工实习教学与生产实际及企业发展的相脱节是目前表现出的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 直接给学生的就业带来影响。根据笔者的调查研究, 许多钳工专业学生在毕业后所从事的企业工作与其专业是不太对口, 近15%左右的学生从事其他行业的工作, 这对于一个实践性、技术的专业而言, 是不太乐观的。因此, 各学校应根据钳工实习教学的要求和目标, 结合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发展方向, 在详细了解企业生产设备、生产产品实际情况的基础上, 选择与学生实习相符的实习基地。
而要解决与企业相脱节的现象, 其根本措施是探索出一套与学校和学生实情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即产、教、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可以说, 实习基地的有效选择是推行和实施该教学模式的一个过度。学校应利用现有教学设备和社会资源, 积极与企业联系, 确定合作计划, 通过钳工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的沟通和交流, 可以共同编制生产工艺, 从而提高教师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可以学生承担生产任务, 由简单的实习变为顶岗实习, 以提高学生实际岗位适应能力。这样不仅减少材料消耗, 节约教学成本, 其最大的成功之处就是使教学与实际紧密相结合, 教学与企业发展同步, 使“学生”与“工人”角色实现“无缝对接”, 使学校与企业保持“零距离”, 提高学生工作适应能力及就业水平, 提升学生的专业就业率和就业层次。
3 应用多样合理的教学方法
钳工实习教学过程中, 会出现学生厌学、学习疲劳、学习吃力等不良现象, 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及教学实情综合性的选择较为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在此, 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工作经验总结出以下具有实践性的教学方法。
3.1 趣味性教学
钳工实习教学本身而言是比较枯燥的, 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的现象, 所以有必须采取趣味性教学措施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促使学生由“要我练”向“我要练”转变。首先是教学手段的趣味性, 在钳工实习教学中, 一种常用的方法就是口诀教学法, 可以帮助学生简单深刻掌握各项操作技能的要领。如锉削操作姿势常用的口诀为:两手握锉放件上, 左臂小弯横向平, 右臂纵向保平行, 左手压来右手推, 上身倾斜紧跟随, 右腿伸直向前倾……。其次是技能实习项目趣味性。如果直接照教材上的项目进行长时间的技能实习训练, 就会使大部分学生感到枯燥, 教师应该创造性的在一些项目中增添一些有趣的内容, 或者工艺, 改变传统实习教学中千篇一律的做法。
3.2 分解目标教学
作为钳工实习教学教师, 不只是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学”, 还要让学生知道“将要学什么”, 也就是说要有一个实习训练目标, 但仅有一个总体实训目标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学生不能对每次课程所要达到了技能训练目标有一个较为清楚的了解, 缺乏紧迫感, 不能按计划完成总体教学目标。因此, 教师要让学生对各阶段必须掌握的技能目标有一个较为清楚的了解, 同时让学生时刻做到心中有数, 知道何时应该掌握什么样的技能, 达到什么样的水平。这样一来, 学生就不会因为常时间内的总体目标训练而感到乏味, 能够参照分解出的各个子目标, 清楚的认识自己此阶段所学技能的优点的不足, 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接下来笔者就具体实习教学实践进行分析。在实习教学训练开始前, 可以将以前学生经过技能鉴定的优秀工件展示给学生, 并详细的讲解该工件的形状、形位公差、尺寸公差、加工方法、加工程序、配合精度等内容, 以便学生对他们所应掌握的总体钳工技能有一个较为清楚的了解, 然后详细的分配从实训开始到考试结束之间各个环节, 确定每个阶段所应掌握的技能。比如首周的实习课程是锯割技能训练, 需要学生掌握正确的锯割方法, 并保证锯割尺寸误差及锯缝与基准面垂直度误差<1mm。接下来的锯割练习则要求更加精准, 控制尺寸误差<0.5mm, 并向学生说明锯割尺寸误差准确控制的重要性, 在学生明确各个阶段的实习训练目标后, 其在练习过程中就会有时间观念。
3.3 感觉技能教学
感觉技能是指与感觉器官的敏锐度有关的技能, 不同专业对感觉技能的要求是不同的, 如汽修人员要求通过听觉来判断发动机的工作是否正常。在钳工技能实习教学中, 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是远远达不到实际工作要求的, 所以需要通过感觉技能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技能操作手感, 感觉的正确是否将与能力强弱将直接影响加工工件的质量和速度。以锉削为例, 在运用大板锉、中锉与油光锉时, 学生需要清楚的掌握自己每次锉削的锉削量, 以免实际操作时没有分寸, 使工件尺寸过大或者过小, 教师需要让学生多动手, 多操作, 多检测, 多观察, 多思考, 科学训练, 循序渐进, 熟能生巧, 逐步培养出学生准确的的感觉技能。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 熟练的学生在锯割后留下约0.2mm的余量, 使用大板锉连锉十次左右, 将余量减少到约0.1mm, 然后再使用中锉锉削十余次, 余量控制在0.05mm左右, 最后用油光锉修整。
3.4 综合训练教学
在学生熟练的掌握单项操作技能后, 就要有计划地把各种单项操作技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进行综合训练, 培养学生的综合操作技能, 这是钳工技能实习教学过程中比较重要的阶段。教师应根据实习训练内容和要求, 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训练课题, 这种训练可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和注意力, 加深对知识和了解, 快速的提高技能, 做到熟能生巧。如钳工技能实习训练中要求制作一个錾口榔头, 就是基于此目的。
3.5 教练结合教学
俗话说, 苦练不如巧练。训练效果与训练时间有关系, 但并不绝对与时间成正比。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佳的训练效果, 是技能实习教学中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尤其是在训练时间太长, 学生体能普遍下降的情况下, 科学合理安排训练尤为重要。如:笔者在“錾削”课题练习中, 穿插“錾子的刃磨”这一课题;在“锯削”课题练习中, 穿插“游标卡尺使用”练习;在“锉削”课题练习中, 穿插“划线”课题练习。其主要目的将全天单调、枯燥的基本技能训练转变为穿插训练。这种基本技能训练中, 穿插有关《钳工工艺学》理论知识及其它课题的教学方法, 可以让学生劳逸结合, 得到休息时间, 恢复体能, 从根本上确保了教学任务的完成。最重要的是, 穿插教学, 很容易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学生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实习, 在实习中去体会理论, 检查理论, 以实现学生较快的掌握钳工基本技能及钳工工艺学理论的目的。
4 确定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
教学总结评价是钳工实习教学的必要阶段, 其主要目的是检查学生实习训练目标的落实情况以及评价教师教学方法的实施效果, 分析学生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及存在的问题, 并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学方法。在给学生做出评价以前, 我们通常要求学生自己先行评定, 然后通过学生自测和教师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发现一些问题。在总结评价时, 一是检测要认真。对实习作业的检查应严格按照零件技术要求, 认真、全面地进行测试检验, 不能敷衍了事, 留下质量问题和死角。二是记载要详细, 对作业的检查结果, 要按考核项目逐一登记, 尽可能地把实测数据记载下来, 便于问题的分析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实施。三是要及时公布测试结果。这样既便于学生习了解自己, 也有利于学生进行横向对比, 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总结评价还要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 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 让学生感到成功的喜悦。即便是对个别学生进行批评, 也应讲究方法, 点到为止, 避免伤害其自尊心。
5 结语
钳工实习教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目前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诸多的问题, 由于其所涉及的内容较多, 并且较为复杂, 难以控制和把握, 所以需要结合实际教学经验进行总结, 以提出综合性的教学改革方法。
参考文献
[1]薛增戈.谈钳工实习教学改革[J].职业, 2009, (5) .[1]薛增戈.谈钳工实习教学改革[J].职业, 2009, (5) .
浅谈钳工实习教育 篇11
关键词:技能训练小组化管理安全文明生产
钳工的各项技能是有机统一的整体,钳工基本操作技能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部分之一,它的内容包括了平面划线、钳工、锉削、锯削、钻孔、扩孔、铰孔、攻丝、套丝、刮削及复合作业,另外还包括常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等。同时在实操中还要求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工作学习习惯和一个具有安全文明生产意识合格技术人才。
一、操作技能训练
1基本操作技能训练
主要讲解钳工基本知识和安全操作规程,工、量具和设备的使用与操作,培养学生正确掌握各项基本操作技能的动作要领、操作姿势和操作方法为重点。采用课题讲解、示范操作的教学方法。
教师在每个课题训练前,要先以形象生动的语言讲清与本课题相关的工艺知识、动作要领和操作姿势;再用规范而准确的动作示范,让学生清晰地观察示范操作的每个细节;然后要求学生按照老师的讲解和示范动作去模仿训练。教师要细心观察学生的操作并加强指导,使学生始终以规范、准确的姿势、动作去进行训练。在整个实习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贯彻讲练结合的原则,坚持手把手地指导。发现个别不规范的姿势、动作要及时予以纠正;发现共性问题要及时地进行集中示范指导。
在训练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应用专业理论知识,学会分析在操作中出现的错误姿势和动作的原因。例如,在锯削训练中,经常发现学生站立位置不对、锯削速度过快、工件装夹位置不正确等现象,这时,可以给学生这样分析:两脚间距太小,不利于锯削推力控制,两脚间距太大,重心过低,不利于锯削压力控制。锯削速度过快,不但会产生过大的切削热,使锯条磨损加剧,而且会使锯弓控制困难,锯缝容易歪斜。工件装夹在右边会使左手碰到台虎钳,造成操作不方便。工件装夹时,一定要让锯削线与钳口侧面保持平行,如果锯削线未能与铅垂线方向一致,会使锯缝产生歪斜,不管什么形状的材料,最后加工的平面如何变化,当前锯削线总是垂直向下的。讲清了道理,讲透了理论依据,学生就能避免在锯削斜面时弄错方向,当遇到深缝锯削时,学生就能想到可以将锯弓侧转90°或反转180°继续锯削了。通过分析,让学生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从而避免或减少错误的姿势和动作的产生。
在讲授新课题时,教师要讲清每个课题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例如,在讲解锉削时,应指出锉削与锯削的站立位置、身体摆动姿势、往复行程、速度等共同点,让学生有意识地利用技能的迁移,以促进对新技能更快的掌握。同时,还应指出锉削与锯削在两手用力、左右手的摆动等不同点,让学生有意识地在操作时注意防止干扰新技能的形成。此外,对有代表性的单项课题,如圆弧面锉削、角度锉削、孔位的精确控制等要反复进行训练,确保学生掌握好基本功,为下一个阶段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2基本工件操作训练
本阶段以培养学生对基本工件的工艺分析和工艺步骤编制能力,增强学生掌握工件加工方法和尺寸精度控制以及解尺寸链的能力,逐步提高基本操作技能水平以及测量技术,有效地融合各单项基本操作为重点。采用在训练中讨论解疑,在讨论解疑中训练的教学方法。
实习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减少枯燥冗长的讲解,为学生提供更多思考的时间和训练的机会,要针对一些重点、难点问题,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讨论,启发学生质疑,让学生在讨论中深化理解,在训练中提升技能。
例如,在锉配凹凸体训练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提出相关的问题,如:采用间接测量方法应注意控制哪些相关的工艺尺寸、有关的工艺尺寸如何计算、对称度误差对转位互换精度有何影响等等。同时,要求学生按下述步骤进行工艺分析和工艺步骤编制:首先,根据图纸的要求,分析图样的形状、尺寸精度、形位公差以及配合精度,编制工艺步骤,确定测量方法,学生再按照各自编制的工艺步骤进行分析,得出合理的加工方法。再次,根据分析后的加工方法,绘制每一工艺步骤的工艺图,用尺寸链计算出每一工艺步骤的工艺尺寸。然后,把在加工过程中测量出的每一工艺步骤的实际尺寸标注在工艺图上,并计算出该尺寸的平均值。最后,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测量和计算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针对每个学生存在的问题给予点评。这样,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并得出结论,再通过自己分析加工工艺,自己编制工艺步骤,及相互间的探讨,从而提高了工艺分析能力、尺寸精度控制能力、解尺寸链能力,促进了技能技巧的形成。
二、实操中的小组式管理
实操过程中将学生小组化,每四人为一个操作小组,每两个小组为一个实操动作示范讲解小组。划分小组时推选一名责任心强的学生为组长,在工、量具的发放时由组长根据小组实到人数统一领取分发,负责监督实操过程中组员的使用情况和使用安全,任务结束时组长将工、量具清点整理后按种类放回指定位置。
实操过程中各组根据情况选出技术较强人员一名作为质量检查员,实操时将工件的加工工艺和质量检测要求书面化,工件检测时先自己检查分析,当认为合格后由检查员检查或组与组之间相互检查,检查合格后送检,送检超过三次为不合格,需重新加工。工件检测要做到自检、互检、送检三步走,使学生相互帮助,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工作场地卫生、设备保养以及工、量具、备料摆放进行定组定人管理做到责任到组责任到人,随时检查防止丢失损坏,及时维修消除安全隐患。增加学生的责任心,养成一个良好的工作习惯。
每两到三个小组进行一次规范而准确的动作示范,让学生清晰地观察示范操作的每个细节;然后要求学生按照老师的讲解和示范动作去模仿训练。小组内和组与组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监督。
三、安全教育及监督检查
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具有好奇心强,安全意识差,在钳工实习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钳工实习安全教育、学习安全技术措施和加强监督检查为主。作为教师要强化责任心,不但自己要提高安全意识,教学生学好安全技术措施,而且在实习中要加强监督,检查学生的行为是否规范。
检查学生衣着打扮。要求学生必须穿上工作服,不准穿拖鞋、凉鞋、背心、裙子等。在上岗之前老师先讲工艺,讲规范,讲安全,让学生在操作之前脑海里有一个印象。所有工具必须齐全、完好、可靠,才能开始工作。 老师在巡回及时指导。学生不准串岗,不准打闹,不准动别人的工、量具,更不许恶作剧,要态度严肃。 作业完毕或因故离开工作岗位,必须关闭电动设备,将工件和工、量具整齐地摆放在规定的位置上。
只有时时提醒,加强监督检查才能让学生操作更规范、更安全,将安全事故防范于未然。教学中只有老师自己提高认识,才会转化为行动,将安全意识贯穿到教学工作中,教育学生,引起学生的重视,才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将学生们培养成为一个个具有安全意识的合格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蒋增福,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机械工业出版社
钳工实习教学改革的尝试 篇12
一、重新编排钳工实习内容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以往的《钳工生产实习》内容已不能满足教学要求, 为此在编排钳工实习内容时, 根据机械行业发展的情况、用人单位反馈信息对《钳工生产实习》一书的选题进行了增减。增加了新工艺、新设备及设备维修项目, 删减了部分落伍的内容。同时也对《钳工生产实习》一书的某些课题内容进行新编排, 如:删减了錾大平面, 錾油槽, 錾l件, 锉配工形体, 复合作业 (一) (二) (三) (保留研磨平面) 和一般夹具制作7个项目, 增加了焊接、气压件的性能试验两个项目。重新编排后内容更全面, 而且紧跟行业发展。顺应用人单位要求, 同时层次分明易于理解。
二、示范动作演示时“小班化”
教师的示范作用是训练成败的关键。教师应根据训练的内容和性质采用不同的示范方法。可以是教师示范, 学生观察, 然后要求学生说出教师示范的动作, 教师再对学生叙述错误的地方给予纠正, 也可以教师示范学生观察, 然后指导学生模仿教师的示范训练, 教师再对训练中学生不规范的动作进行纠正。
示范动作演示这一教学环节通常是由一位教师担任, 存在着不能使每一位学生清清楚楚地观摩到老师的示范动作而影响形成记忆表象的弊端。为此, 我在示范动作演示时将学生分成8-10人一个“小班”, 根据“班”数多少请其他实习指导教师一起担任示范动作演示。这样既可以解决上述弊端, 又可以加强实习指导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三、及时总结训练情况, 纠正不规范动作
尽管学生听完了老师的讲解, 观摹了老师的示范动作演示, 但由于个体差异性等原因, 部分学生在实践时出现了各种各样不规范的动作。在纠正不规范动作时, 我把学生实践时出现不规范动作的原因进行归类:第一类:因不专心听课而未掌握技能动作要领的, 要及时补课。第二类:观摹示范动作不够仔细, 再一次进行示范动作演示。第三类:动作迁延 (即将以前所学动作应用到现学的动作上来。如学錾削时左手握錾子迁延到学锯割时左手握锯弓前端) 要分析以前所学动作与现在所学动作的区别与联系。第四类:专业思想波动大, 课内外联合班主任进行专业思想教育。
据我校实习工厂的问卷调查表明, 学生在开始练习新的技能时, 实际操作10-20分钟就希望实习指导老师给自己的动作做一个“评定”, 若教师在这段时间内不去纠正学生的不规范动作, 学生会认为自己的动作是规范的而形成记忆表象, 以后要纠正就困难多了。因此, 教师应加强巡回指导, 找出学生的错误动作并纠正, 这样能使学生较快掌握该项技能的操作要领。教师可根据训练的实际情况, 及时总结全班学生训练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个别较难的问题, 肯定学生训练成绩, 巩固正确的动作姿势, 使全体学生的技能水平不断提高。
四、开展分层递进教育, 转化“技能差生”
所谓“技能差生”, 是指那些身体动作素质的操作技能水平等低于一般学生, 这些学生主要表现为动态协调能力和模仿能力较差。“技能差生”和其他同学一样, 训练积极性很高, 但是, 学习掌握技能动作要领慢, 在失败和挫折中往往产生急躁心理, 训练情绪和积极性会明显下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分层递进教育, 设法为“技能差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使他们领略成功的喜悦达到心理满足而乐于受教。
搞清“技能差生”的心理特征、学习习惯、学习能力, 做到心中有数。训练时可有目的地穿插与技能训练成功有直接关系的服务性工作以提高其“成功感”。根据每个“技能差生”的实际情况分层设置目标, 建立各个“技能差生”的个人进步档案, 采取分层递进、分类指导, 尽量找其“闪光点”给予鼓励。
五、优化教学手段
通常技能的教学手段以教师为中心, 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扼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手段则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第一种方式:组织讨论会。每堂实习课结束时的结束指导组织学生讨论本堂实习课的收获与创新, 以组为单位, 每位同学都在本小组发言, 组长做好组织与记录工作。并且每组抽1-2名同学代表本组上台陈述结果。最后由教师总结。教钳工基本技能时, 我就采用这种方法。这样既可以达到结束指导的目的又可以通过讨论交流学习得以集思广益, 为提高创新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种方式:让学生讲课。让学生先看懂图纸然后随机抽一名学生走上讲台担当教师的角色, 讲解工艺步骤, 然后组织全体同学讨论、评析, 找出最佳工艺步骤。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担当一个穿针引线抛砖引玉的主持人的角色, 让学生当主角自由发挥创造性思维。
【钳工生产实习】推荐阅读:
钳工生产实习教学改革09-21
电钳工安全生产责任制07-15
钳工实习教学09-17
钳工实习教学改革06-07
钳工实习教学的改革08-31
钳工实习自我总结06-26
钳工实习教师工作总结07-19
钳工实习一体化教案09-28
钳工实习报告模板汇总10-10
大学生钳工实习报告参考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