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标准工班建设

2024-05-11

企业标准工班建设(共7篇)

企业标准工班建设 篇1

1 引言

我国软件产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具有了相当强的软件研发能力, 并且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研发能力还是管理水平都还有着较大的差距,尤其是在制定与遵循软件工程标准方面的工作还比较落后,企业开展标准化的深度和广度不够, 大部分的标准化实施工作仅限于标准文本和信息的收集上。这一切严重制约了软件产业的研发能力与产品市场竞争能力。

软件研发过程涉及方方面面,包括软件开发、 管理、文档编制、测试、运行维护等,软件研发过程企业标准体系就是把这些过程规范化,实施全过程的标准化。适时建立软件研发过程企业标准体系, 进行内部标准化挖潜改造,将对企业增值提效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本文拟从软件研发企业的微观实施方面入手,提出软件研发过程企业标准体系建设思路,以期具体指导软件企业开展标准化工作。

2 我国软件研发标准化发展现状

2014年6月24日,工信部软件服务业司组织编制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方案》通过验收,对软件行业开展标准化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方案中指出,经过30余年的发展,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已发布517项国家 / 行业标准,覆盖了技术标准、软件产品标准、应用软件标准、 信息技术服务等方面,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标准体系[1]。

在我国,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软件与系统工程分委员会 (TC28/SC7) 负责全国信息技术领域软件产品和系统工程方面的过程、支持工具以及支持技术的标准化工作。

随着SOA、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迅速兴起,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2009年成立了SOA标准工作组,并于2012年6月提升为分技术委员会 (TC28/SC38),负责SOA、WEB服务和中间件等领域的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2012年发布2项SOA国家标准,新立项并启动8项云计算技术标准的制定,新形成9项SOA标准的送审稿和2项SOA标准征求意见稿[2]。2012年9月,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云计算标准工作组成立;2014年12月,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大数据标准工作组成立,标志着我国云计算和大数据标准化工作均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在标准化机构如火如荼开展软件行业标准化工作的时候,软件企业在遵循和制定标准方面进展却不大,软件企业中绝大部分都还没有制定企业标准。 即使在进行CMM、ISO 9000认证时,也大多是就事而论,没有考虑到企业的整个标准化建设工作。当前, 在遵循国家、行业标准的基础上,最为紧迫的任务是制定符合本企业实际发展需要的企业标准。

3 软件研发过程中常见的标准化问题

随着软件企业规模的扩大,产品线日益丰富, 产品研发中重复性的工作日益增多,产品间的一致性、互通性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结合多年研发管理经验总结出常见的标准化问题及需求 ( 见表1),以便为企业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这些标准化问题贯穿软件研发全过程,涉及需求、设计、实现、测试、评审等过程。如果不制定相应的标准规范,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工作效率也会大打折扣,将严重影响企业发展壮大,甚至影响企业信誉。

但是,也不能孤立地对这些现象进行标准化工作,应该从软件研发过程企业标准体系规划入手, 充分考虑软件产品自身及软件研发过程的标准化建设。这样,既能对软件研发进行全局指导,又能解决研发过程出现的标准化问题,从而促进产品集成融合和信息共享,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效率。

4 软件研发过程企业标准体系建设思路

4.1 应遵循的原则

软件企业在规划软件研发过程企业标准体系时, 可以采用综合标准化的方法。综合标准化是指为了达到确定的目标,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建立标准综合体,并贯彻实施的标准化活动[3]。

综合标准化是解决问题的标准化,所选的标准对象一定有问题需要解决。因此对象确定之前与之后必须搞清楚对象存在哪些问题?要解决哪些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4]因此,构建软件研发过程企业标准体系应遵循以下原则。

(1) 目标明确

选取软件研发过程为标准化对象,通过调查研究找出本企业软件研发中常见的标准化问题,明确要达到的标准化目标,并尽量定量化。再对目标进行分解,如提高某产品的某些质量特性,从而形成相关的目标体系,以便能够有的放矢地选用或制定标准。

(2) 统筹兼顾

在明确目标引导下,按照软件产品研发内在联系或产品要求梳理标准,形成相关指标协调优化、 相互配合的成套标准,即标准综合体。每项标准是否应列其中,是否有利于目标的实现,甚至层次先后都要综合考虑,争取把无用标准减到最少。

(3) 积极采标

充分选用现行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 联盟标准,也可适当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

(4) 先进实用

标准体系是一个动态循环发展的体系,要不断纳入新发布的企业标准,以及国内、国外最新发布的相关标准。企业标准体系中的标准都要以“实用” 为目的,不可“为标准而标准”。

4.2 企业标准体系框架

构建软件研发过程企业标准体系,首先应建立企业标准体系框架,建立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软件企业实际需要,结合本企业软件研发中存在的标准化问题, 给出企业标准体系结构。图1为笔者根据工作需要建立的软件研发过程企业标准体系结构,供参考。

基础标准位于最上层,是支撑软件产品研发的基础性标准,适用于业务、技术、质量管理和产品等所有环节,包括软件信息化建设中必须遵循的术语、字符集和通用方法标准,以选用为主。

业务标准是指特定业务领域需要遵循的标准, 可重点选用行业标准,也可根据业务需要制定业务体系架构、业务流程等企业标准。

软件技术标准是指软件产品研发过程中需要遵循的技术类标准规范,主要包括数据标准、开发标准、 集成标准、信息安全标准和网络技术标准等,是企业标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选用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等;数据标准、 开发标准、集成标准也可重点参考大数据、云计算、 SOA等新兴技术标准以制定企业标准,图1中还列出了部分企业标准。

质量管理标准是指产品生命周期质量保证需要遵循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企业内部制定的质量管理标准等。主要包括开发及文档管理标准、测试及质量标准、技术 / 管理文档模板等。其中,技术 / 管理文档模板可根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定本企业特定的文档模板。

软件产品标准是从产品实现角度提出要求的标准,主要包括产品定义标准、 产品技术规范、产品测试标准等。产品标准与企业产品息息相关,以制定企业标准为主。

5 软件研发过程企业标准体系实例

以一卡通应用软件研发为例。基于企业标准体系框架筛选出一卡通软件产品适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研究确定需要制定的企业标准,从而形成企业标准体系明细表 ( 限于篇幅,仅列出部分标准 ), 见表2。

在产品研发过程中,要求研发人员贯彻执行明细表中的标准。同时在产品验收过程中, 进行数据标准、技术标准和产品手册审查,保证软件产品的数据一致性、技术一致性和文档规范化。

但在标准应用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如软件构件方面无相应的国家标准,电子行业标准也不全面,如仅有SJ/T 11373-2007《软件构件管理第1部分: 管理信息模型》。又如GB/T 8567-2006《计算机软件文档编制规范》对用户手册的章节规定偏向于技术人员,软件使用指导性不强。

6 结语

软件研发过程企业标准体系的构建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企业标准化人员根据企业发展不断动态维护,及时把科研创新成果转化为标准并纳入到企业标准体系中去。而软件研发过程企业标准体系的应用实施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逐步深化进而促进企业标准体系的完善。

浅议企业循环经济标准体系建设 篇2

关键词:循环经济,标准体系,企业标准化

1 开展企业循环经济标准体系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尽管通过国家、地方各级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建设,循环经济关键技术与实践模式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已建立的循环经济技术体系与模式尚不能够在整体上满足支撑、引领循环经济大规模发展、推动传统产业调整振兴的国家需求。一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实施与传统产业调整振兴对循环经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梳理已有循环经济技术体系,以引领我国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目前循环经济技术仍处于试点示范阶段,缺乏总结提升,尚未形成行业普遍认可的标准化技术,尚未建立针对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和企业从资源加工到社会消费一体化的集成技术体系,严重制约了循环经济技术的大规模产业化推广,迫切需要对适合我国国情的现有循环经济技术进行标准化研究,以适应循环经济技术的推广及评估。

此外,生产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建立了多个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如: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等。这些体系由企业内部不同的部门进行管理,在促进企业发展、提高产品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这些现有的管理体系也给企业开展循环经济技术标准化工作带来了挑战。如何协调各个体系之间的关系,简化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成为各企业面临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开展企业循环经济标准体系建设,目的就是将企业循环经济工作纳入标准化管理,促进企业循环经济工作的程序化、定量化和系统化。通过梳理企业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寻找所适用的标准、标准没有覆盖的环节、没有达标的环节;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转化为企业标准、企业管理文件和技术文件,达到加强管理的目的;对达不到标准的环节,制定改造规划方案;通过实施强制性制度和鼓励性制度,加强政策的贯彻落实。这项工作有助于推动循环经济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有助于企业把握国家的政策导向,有助于企业整合现有资源,提高管理效率,其意义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的抓手

企业是实施《循环经济促进法》的主体。《循环经济促进法》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管理制度,采取措施,降低资源消耗,减少废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提高废物的再利用和资源化水平”。条文中也多次提到企业应当采取的减量化、再利用与资源化措施。开展企业循环经济标准体系建设,能够系统梳理企业在减量化、再利用与资源化各方面的工作,分析薄弱环节并进行改造,充分落实法律法规的要求。

1.2 推动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需要

“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下降20%左右,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下降30%的约束性指标。2009年,中国正式提出了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国家目标,并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实现减排目标的重要手段。这对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随着工作的推进,国家将通过淘汰落后产能等行政手段引导企业的发展。如果企业不提高循环经济技术的应用,将不能适应节能减排工作需求,甚至面临被淘汰的境地。

1.3 加强企业标准化能力建设的需要

企业作为实施标准的主体,应当充分了解国家、行业标准的最新动态,并及时获取,经分析后将适用标准贯彻到对应的工艺流程中。然而,由于我国目前的标准制定过程企业参与度不够,标准宣贯途径不畅等原因,企业对于标准的跟进还很欠缺,急需加强企业标准化能力建设,通过硬件和软件的建设,将关键标准落实到工作岗位。

1.4 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需要

通过建立企业循环经济标准体系,可以有效整合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发挥优势,降低管理成本,对节能减排工作的关键环节进行统一规划和部署,有利于管理层进行决策,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2 建立企业循环经济标准体系的基础和原则

2.1 编制企业循环经济标准体系的基础

2.1.1 理论基础

实施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是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从原料的开采、生产加工、产品组装和流通、产品销售、产品使用、产品报废后的回收利用等阶段进行综合考虑,并分析各阶段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关系(如图1所示)。

2.1.2 实践基础

企业循环经济标准体系应当与国家层面的循环经济标准体系保持协调一致,目前国家层面的循环经济标准体系框架如图2所示。

基于现有的企业标准体系系列标准和体系,进行模块化整合,以有效界定各体系的共同点和差异,企业循环经济标准体系与现有体系的关系如图3所示。

2.2 编制企业循环经济标准体系的原则

2.2.1 基本原则

·首先要依据《循环经济促进法》,确定3个基本原则:减量化、再利用与资源化。

·企业循环经济标准体系应当与企业标准体系相衔接,作为企业标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应反映资源能源消耗过程和环节。

·引导企业的循环经济标准化工作,促进企业将国家、行业和地方的循环经济标准转化为企业的循环经济管理标准或管理规章制度,使循环经济标准发挥整体效用。

2.2.2 具体要求

·协调一致(与企业标准体系相协调,符合法律法规);

·全面配套(循环经济标准应覆盖企业各循环经济标准化工作和环节);

·层次恰当(以隶属或包含关系分清层次,明确标准间的关系);

·划分明确(按企业节能节水环节、资源能源使用过程划分,避免重复);

·开放扩展(跟踪上层外延和企业内部的变化,将变化反映到工作标准中)。

3 建立企业循环经济标准体系

3.1 成立领导小组,确定协调工作机制

企业循环经济标准化强调全范围、全过程、全人员参与,涉及的部门多、环节多,需要协调的事情多,必须由企业高层带头重视才可能推动,成立跨部门的领导小组,并确定各部门的业务责任人固定参加,才能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3.2 企业现状调研、评价

有了顺畅的协调工作机制保障,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调研各部门、车间、工艺流程主要的用能、用水及污染排放设备及环节,分析各环节中应用的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状况,评价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应用情况及覆盖率,调研评价这些标准在现有技术和管理文件中体现的程度。

3.3 确定循环经济标准体系的范围

循环经济标准体系是企业标准体系的一部分。为了保证工作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其范围不能无限扩大(如图4所示),其中粗实线内是循环经济标准体系的核心。

3.4 构建循环经济标准体系框架

按照相关法律的要求,并结合生产企业的资源能源使用实际,把企业循环经济标准体系框架分为5个子体系:节能、节水、节材、减排、资源化再利用(如图5所示),针对5个子体系再进行层次划分。

由于各子体系的层次框架类似,这里以节能子体系为例进行层次划分。这里参考了GB/T 22336-2008《企业节能标准体系编制通则》和GB/T 23331-2009《能源管理体系》的内容:

第一层次:节能基础标准,包括术语标准、文字代号标准、编码分类标准;

第二层次:本层次分为能源购产供,生产用能,通用设备用能,余能利用,照明、空调及办公用能,综合评价等6个方面,每个方面都包括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

第三层次:节能工作标准,包括管理类和操作类工作标准。节能子体系框架如图6所示。

以此类推,可得到其他4个标准子体系的框架。

3.5 细化循环经济标准体系,并通过试点完善

根据循环经济标准体系的范围,建立循环经济标准体系框架后,还需要画出结构图,列出标准明细表。这样才能与具体的工艺流程直接联系起来。标准体系结构图和明细表的制作步骤如图7所示。不同的行业差异巨大,结构图和明细表不具有通用性,完成这一步工作后要选择车间试点应用,并根据反馈情况进行补充完善。

3.6 企业循环经济标准体系运行

建立企业循环经济标准体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在应用中发挥作用。要建立运行模式,通过策划、实施、检查、评审等环节,切实推动企业循环经济标准体系的运行,并进行持续的改进。

企业循环经济标准体系运行过程中涉及大量的管理工作,包括标准化宣传、标准化培训、建立标准化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标准化组织管理工作、提高标准化工作人员和其他员工标准化意识、创新标准化工作模式等,同时要加强标准化信息能力建设。只有深入彻底的全员参与,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循环经济标准体系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GB/T 13016-1991,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S].

[2] GB/T 13017-1995,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S].

[3] GB/T 15406-2003,企业标准体系要求[S].

[4] GB/T 15497-2003,企业标准技术标准体系[S].

[5] GB/T 15498-2003,企业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S].

[6] GB/T 19273 2003,企业标准体系评价与改进[S].

[7] GB/T 22336-2008,企业节能标准体系编制通则[S].

[8] GB/T 23331-2009,能源管理体系要求[S].

[9] 李春田.标准化概论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0] 鲍仲平.标准体系的原理和实践[M].北京:中国标准化出版社,1998

浅谈油田企业物流标准化建设 篇3

物流标准化的相关理论

物流标准化是指以物流为一个大系统, 制定系统内部设施、机械装备, 包括专用工具等的技术标准, 包装、仓储、装卸、运输等各类作业标准, 以及作为现代物流突出特征的物流信息标准, 并形成全国以及和国际接轨的标准化体系。物流标准根据其定义分为物流软件标准和物流硬件标准。软件标准包括物流用语统一、钱票收据标准化、应用条码标准化和包装尺寸标准化等;硬件标准含有托盘标准化、集装箱、叉车标准化、拖车载重量标准化、保管设施标准化和其它物流设备标准化等。物流是一个大系统, 系统的统一性、一致性和系统内部各环节的有机联系是系统能否生存的首要条件。物流标准为物流系统服务, 物流标准化是物流系统统一和协调的必要条件。

物流标准化可以包括三个层次方面的内容:

指定物流系统内各分系统的实施、装备和工具的技术标准, 一级作业和管理标准。

研究各分系统技术标准、作业和管理标准的配合性, 统一整个物流系统的标准。

研究物流系统与其它相关系统的配合性, 实现物流大系统的和谐一致。

油田企业推行物流标准化背景

胜利油田在山东省内的工作区域分布在8个市的28个县区境内, 油区作业面积3.7万平方公里, 涉及上千家使用单位, 年物资消耗超过150亿元, 所需物资品项超过10万余项, 形成了庞大而又分散的物料消耗使用终端。

由于用料单位分布较广, 配送物资品种不断增加, 胜利油田在不同的区域相继成立了基地、仙河、河口和滨南四个区域物资配送中心, 同时增加了就近配送网点, 搭建起以一级配送为主, 二级配送为辅的物资配送网络体系。但是, 各区域基层单位物资配送组织体系不统一, 物资配送制度和业务流程方面存在差异化等问题, 制约了油田物流标准化的建设、推广和执行, 主要体现在:

原运行模式的延续形成体制性障碍。各基层单位物资配送组织体系五花八门, 有的仍保留在原计划体制供应站体系架构内, 有的撤销职能划分到其他三级单位, 有的从原体系中剥离, 成为相对独立的四级单位。组织架构的不统一带来了对物资配送需求的差异, 有的单位仅需要油田的一级配送, 内部物流自行操作, 有的单位需要一级配送部门协助完成本单位物资配送, 有的则完全依靠一级配送完成本单位物资配送业务。且多年的领料制的原因, 各基层单位执行本单位或各子系统 (油田各专业板块, 如采油、钻井、井下等) 的标准, 影响了整个物流系统各环节的配合和衔接。

实施物流标准化基础薄弱。由于多年实施领料制, 各基层单位对物流标准化及其重要性认识不足, 部分单位物资配送业务流程、业务单据不健全、不规范, 有些单位内部业务流程的不规范直接影响了一级配送和区域配送工作的开展, 如部分单位实行先质检再收货降低了物资配送效率。同时, 人员和仓储设施老化, 降低了库存物资管理的规范性, 给各区域物资配送工作的开展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

配送网络布局深化程度不足。在市场经济中, 技术标准通常是从行业自发需求中产生的。当前, 二级单位的实际配送量不同, 有的单位配送物资规模大、品种多, 有的单位用料需求还没有形成足够的规模, 由于标准化的普及有赖于二级单位供应部门自身的发育程度, 在这些二级单位中推行物流标准化显然具有很大难度。

推行物流标准化的主要做法

扩大物资配送范围, 确保物资统一配送。以点带线、以线代面, 胜利油田于2001年选择08大类中的采油用化学工业品为切入点, 开始对其实施配送业务, 当年该类物资的检验合格率由配送前的76.8%提高到了90.4%。到2009年配送覆盖到金属材料、设备、化工材料、建筑材料、机电、劳保、石油配件以及工矿配件等43个大类、数千种物资, 直接配送物资金额从2001年的2000万元提高到了2009年的52亿元, 加上委托配送的石油专用管、油料、煤炭等物资, 配送金额达到100亿元以上, 统一配送率保持在85%以上, 物资配送及时率98%以上, 物资配送准确率98%以上。

搭建物资配送网络, 提高物资配送效率。随着物资配送品种的不断扩大, 相继成立了基地、仙河、河口和滨南四个物资配送中心, 同时增加了就近配送网点, 搭建起以一级配送为主, 二级配送为辅的物资配送网络体系, 详见下图。优化车辆配载和配送线路, 实现了一条线路多配送点配送, 并利用回程车辆实施采购物流和回收物流业务, 提高了配送效益。

加强物资配送标准化建设。针对配送物资料性繁杂、备货周期分散、货物不规则的特点, 胜利油田推进物资配送工作标准化建设, 制定了《胜利油田物资配送标准化体系》, 涉及物资配送业务流程、物流服务、物资配送费用结算、运力资源管理以及客户服务管理等操作标准, 促进了物资配送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在硬件方面针对托盘的管理和使用, 还制订了《托盘运行管理办法》等标准。随着物流配送工作的不断深入, 运输、装卸、条码以及包装等标准也不断地建立、完善和探索应用, 实现了物流各环节的顺利运行。

形成“统一管理、集中储备、区域配送、网络服务”的物资配送管理模式。“统一管理”是指油田物资的需求计划、采购、储备和配送管理由油田物资供应处统一集中管理, 由物资供应处行使油田一级配送中心的职能, 负责整个油田物资配送网络的协调管理。“集中储备”是指油田物资逐步实现以物资供应处区域物资配送中心为主的储备集中化, 实现总库存成本降低。“区域配送”是指以油田各区域物资配送中心作为一级配送中心, 统筹并执行对各二级单位的物资配送。“网络服务”是指不断扩大和完善油田整个物资配送服务网络。通过深化网络布局, 推进了油田物流组织体系统一化。

建立综合物流平台, 实现信息共享和跟踪监控。胜利油田开发了综合物流平台, 涵盖物资配送全流程, 覆盖物资供应部门及各使用单位, 加强一级配送、二级配送协同操作, 并利用GPS定位技术, 随时获取车载物资信息及车辆当前位置信息, 实现对配送全过程跟踪监控。

加快我国企业的技术标准化建设 篇4

我国企业在技术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我国企业技术标准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是与加入WTO后应对国际市场竞争、提高我国产品的质量、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的紧迫形势相比, 我国技术标准化工作水平不高, 参与技术标准竞争的能力仍处于“弱势”地位。

1.企业技术标准化意识薄弱。企业高层管理者的标准化观念淡薄, 对标准和标准化的作用认识不足, 无标生产、经营的情况屡见不鲜。由此造成员工的技术标准观念也淡薄, 技术标准方面的知识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企业的员工。一些企业根本没有意识到参与国际标准起草和制定工作可以保护本企业的利益, 而一些具有核心技术的企业也缺乏将自主知识产权固化在标准中加以保护的意识。

2.企业技术标准体系不完善, 标准化管理落后。与发达国家企业相比, 我国企业的标准化管理水平和管理方式落后。 (1) 有些企业内部组织机构未设置直属于总经理领导的标准化部门, 也未用标准的形式建立围绕标准体系运作的管理模式。 (2) 在新产品设计中, 未充分考虑消费者的需求, 造成产品技术标准的市场适应性较差, 也未在新产品的设计过程中提高产品的技术标准水平。 (3) 对企业的质量体系和技术标准问题协调不够。 (4) 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 对现有技术标准实施监督和考核的力度不大, 对违反企业标准化规定的操作和生产流程, 未做出相应的改进。

3.企业技术标准总体水平不高。我国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比例偏低, 达不到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在高新技术领域标准化方面, 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明显差距。在国际上, 由我国主导制定的技术标准寥寥无几, 在绝大多数领域, 只能被动地执行国外或国际标准。我国相对落后的技术标准不利于提高产品质量, 不利于参与高新技术的国际竞争, 也不利于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在一些关键性的、重要的技术领域, 如高新技术领域, 我国存在着技术标准滞后、技术创新与技术标准严重脱节、技术标准的制定缺乏技术支持等问题。

4.企业在实施标准化过程中投入不足。企业标准化体系是由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组成的。技术标准不仅是实施其它两个标准的基础, 同时也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在制定企业标准的过程中, 无论是采用先进的技术标准, 还是通过企业自行研发创建新的企业标准, 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投入。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整体技术设备还相对落后, 自主创新机制远未形成, 对科学研究和创新开发的投入力度不足, 直接造成了企业竞争力的缺失。在发达国家, 大中型企业的研发经费低于销售额的5%就难以形成竞争力, 我国一些大中型企业, 至今还难以拿出销售额的1%投入研发。

5.企业尚未建立完善的标准信息体系。在当今信息化时代, 占有完整而准确的信息至关重要。随着技术创新和扩散步伐的加快, 标准化和研发的速度也随之加快, 在新标准中往往饱含着大量的新技术、新专利和绿色壁垒, 因此就需要企业建立标准信息体系来加强采集、跟踪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以及企业目标市场标准变化的最新动态。目前, 我国技术标准的信息系统不完善, 对进口国的各种技术限制知之甚少, 贸易中有关的技术标准、法规和合格评定程序难以收集, 致使企业由于缺乏最新版本的技术标准而贻误商机。另外, 虽然各地的科技情报部门、质监部门和部分科研院所、大学, 都在各自领域收集了规模不一的技术标准信息, 但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流不够。

6.企业缺乏标准化人才。很多企业缺乏高素质的标准化人才, 特别是熟悉WTO规则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极为短缺。有些企业非常需要提高技术标准水平, 想通过相关国家的质量认证体系的认证, 但是苦于没有这方面的标准化人才, 标准化规划只好搁浅。标准化人才缺乏还造成有些出口企业的技术标准水平不能提高, 产品越来越难以打入国际市场。

加快我国企业技术标准化建设的对策

针对我国企业在技术标准化领域存在的问题, 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的企业在这方面的经验, 我国企业应加强以下方面的建设。

1.强化技术标准化观念, 重视技术标准化建设。企业应开展针对全体员工的标准化活动和标准化培训工作, 普及标准化观念, 使他们掌握标准化工作的基本技能, 提高标准化管理水平。在国际上有竞争优势的企业, 应积极参与国际组织的标准制定工作, 争取使企业的技术标准成为国际标准, 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2.建立企业标准体系。企业标准体系主要包括技术标准体系、管理标准体系和工作标准体系。应把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有机地统一起来, 将标准化工作渗透到开发、生产、经营、销售和服务管理等部门, 并严格按标准设计、管理和检验, 对生产过程实行全方位的标准化管理。首先必须紧紧围绕企业发展方向来确定体系框架, 即按照企业的产品和技术来确定技术标准体系的内核, 按照经营理念、工作模式、发展规模确定管理和工作标准体系的内核;其次, 必须搜集专业技术和产品在国内外相关标准的发展信息, 组织专家进行筛选, 然后编制体系建设发展规划, 根据规划实施并行工程和分步建设, 即已确定的体系项目进入建库动态管理, 未确定的进入分批编制管理, 整个体系则随着企业发展始终处于边建设边完善、不断改进的螺旋上升的动态管理。建立企业标准体系应符合以下要求: (1) 优先采用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并满足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2) 应能满足企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的需要。 (3) 应与其它管理体系 (如ISO9OO0质量管理体系等) 相协调;制定标准的企业之间、企业标准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之间均应协调一致。 (4) 在标准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指导下, 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方法, 正确反映各类标准之间的内在联系。

3.加强标准化工作与科研开发工作的有机结合。目前, 国际技术标准大都由发达国家制定, 给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带来了困难, 也使我国企业在技术标准, 特别是在高新技术标准方面与国外跨国公司相比没有多大优势。对此, 我国企业应逐步由单纯的技术引进向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转变, 在提升科技研发能力的同时, 将科技研发与标准化结合起来, 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标准, 使科研成果通过实施标准产业化转化为生产力。企业只有加强技术创新、技术标准创新、技术规则创新, 才能抓住制定国际技术标准的主动权, 才有可能取得对技术标准的专有或垄断地位。

4.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对于建立技术创新体系至关重要。我国的科技力量主要分布在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 企业的科技力量不足, 研发投入低, 研发机构少, 创新能力薄弱。目前全国具有一定规模以上的企业开展科技活动的仅占25%, 研发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仅占0.56%, 大中型企业仅占0.71%, 只有万分之三的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而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经过多年的积累, 已具备了较充足的技术条件和潜力, 同时原始创新成果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因此, 要建立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骨干力量, 以科研院所转制企业和高校企业为先导力量, 以科技型中小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为新生力量的技术创新体系。要选择大中型企业或企业集团, 同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全方位合作, 高标准建设技术研发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 提高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要选择科技型中小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技术创新能力强的科研生产联合体, 使之成为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群的中坚力量。

5.实施技术标准化的信息化管理。 (1) 构建企业信息网络, 建立便捷化、电子网络化的标准化管理信息系统;利用互联网对不同国家或专业标准化研究所的网站进行检索, 及时了解企业产品目标市场的标准、技术法规、市场准入条件等方面的信息。 (2) 在企业内建立内部局域网, 通报国内外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对标准基础知识和新标准进行培训和宣传贯彻。 (3) 拓宽标准信息获取渠道。在纵向方面, 企业应加强与同行业在技术标准方面的沟通, 尤其要加强与地方或国家标准化信息中心的密切联系;在横向方面, 要与同行业企业、协作和配套企业、公司主管标准化部门交流信息。

电网企业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研究 篇5

标准化建设是国家电网公司实现企业发展方式转变,实施“四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陕西省电力公司(简称公司)2010年重点工作之一。为加快公司信息化标准建设,服务于公司信息化工作,在国家电网公司SG186工程标准规范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公司信息化工作的实际情况,细化并形成公司信息化需要建立并健全的标准规范制度,力求将公司信息化标准体系落到实处。

1 信息化标准总体框架

信息化工作需要采用不同硬件、软件、平台架构实现特定业务功能,如果不进行标准化建设,则只能满足局部的业务功能系统的应用需求,而不能在企业范围内被所有的功能系统应用,形成所谓的“信息孤岛”。为加快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国家电网公司启动了信息化标准研究进程,制定信息化标准体系及指南。

信息化标准体系由信息技术基础标准、信息网络标准、信息资源标准、应用标准、信息安全标准和管理与服务标准6个分体系构成,见图1。

1.1 信息技术基础标准

信息技术基础标准体系是将信息化所需的信息技术基础标准按其内在联系构成的科学有机整体,是信息系统建设的基础。

(1)术语标准。术语标准是重要的基础标准,其目的是避免对信息技术的主要名词、术语和技术词汇的歧义性理解,以统一电力信息化建设中遇到的主要名词、术语和技术词汇。

(2)软件工程标准。包括软件工程基础标准、软件过程标准、软件质量标准、软件工程技术与管理标准、软件工程工具与方法标准等。

(3)硬件环境标准。主要为计算机场地和机房的技术要求和规范,硬件环境标准为信息化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1.2 信息网络标准

(1)信息网络标准体系是指信息网络体系建设所需标准按其内在联系构成的科学有机整体,一般包括结构图和明细表两部分。信息网络标准是信息网络建设所需标准的结构化蓝图。

(2)网络体系结构主要包括开放系统互连(OSI)和TCP/IP体系结构。网络交换标准主要介绍网络交换协议标准和IPv6标准。网络接口标准主要包括各种同构和异构网络的互连接口,借此屏蔽各种物理网络技术的差异。传输和接入标准主要包括有线、无线网络和光纤网络的传输和接入标准。网络管理标准包括信息网络的管理、监控、维护标准。网络工程标准包括综合布线标准、电源建设标准、电磁屏蔽标准和其他网络工程标准等。

1.3 信息资源标准

(1)信息分类是指把具有某种共同属性或特征的信息归并在一起,形成信息分类的标准。信息编码则是把事物或概念赋予一定规律性的易于被人或计算机识别和处理的符号、图形、颜色、缩减的文字等,是交换信息的一种技术手段。

(2)数据元标准化是指对数据元及其属性进行规范化,使不同用户对同一数据有一致的理解、表达和标识,以实现跨系统、跨环境数据资源的使用。

(3)业务文档格式主要包括纸面文档格式和电子文档格式,电子文档格式设计是要按照规范化的设计方法,采用相关技术,形成在文档结构、内容、内容描述等方面经过规范的电子业务文档。

(4)元数据是按照一定规则,从信息资源中抽取出相应的特征,组成的一个特征元素集合,这种规范化描述可以准确和完备地说明信息资源的各项特征。元数据的主要内容包括信息资源的标识、内容、分发、数据质量、数据表现、数据模式、图示表达、限制和维护等信息。

(5)公共信息模型是指反映企业中信息的产生、使用以及信息的流向,深层次的信息模型包括信息间的内在关系,它是企业建立全局的、面向主题的数据库和数据仓库的基础。

1.4 应用标准

(1)基础软件标准包括了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组件和服务体系等技术的选型规范;

(2)支撑服务标准分为信息表示、消息服务、事务服务、流程控制、数据访问、目录服务、安全服务和管理服务等标准;

(3)信息集成平台标准包括了信息门户、企业应用集成、数据中心和统一数据交换服务等标准和规范;

(4)业务应用标准则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的八大业务系统的建设规范和管理规范。

1.5 信息安全标准

信息安全标准体系是指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所需标准按其内在联系构成的科学有机整体,一般包括框架图和明细表两部分。信息安全标准体系是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所需标准的结构化蓝图。

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安全标准从总体上划分为七大类:安全基础标准、物理安全标准、网络安全标准、系统安全标准、应用安全标准、数据安全标准、安全运行与管理标准,在每一大类的基础上,按照标准所涉及的主要内容进行细分。

1.6 管理与服务标准

(1)通用管理标准主要吸收PRINCE2、COBIT等国际标准,制订出国家电网公司的项目规划、计划立项与审批、招标投标、设计、建设、监理、验收、评价等方面的标准与规章制度。

(2) IT服务管理标准主要研究基于国际先进标准的ITIL的国家电网公司IT服务管理模型,以提高国家电网公司IT服务管理水平。

2 公司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研究

近年来,陕西省电力公司将信息化作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科学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历时4年时间全面完成了信息化SG186工程建设,建成了一体化信息平台,完成八大业务应用全面推广,建立健全了6个保障体系,整体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在生产经营管理中发挥了突出作用,带动了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的持续提升。2010年,深化“两个转变”,加快建设统一智能电网,人财物集约化管理对信息化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对照这些要求,信息工作仍存在流程化、规范化欠缺,管理和工作标准不全面、不一致,规章制度及各项要求执行不到位等问题,亟待建立健全覆盖信息管理、建设、应用、安全运行维护等各方面的标准体系,以此提高信息标准化建设管理水平,加大标准推广应用力度,更好地提高信息化工作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公司发展大局。

为此,在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标准总体框架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公司信息化标准体系所需要建立和完善的标准体系。

2.1 信息技术基础标准

信息技术基础标准包括:国家和国家电网公司有关标准;“SG186”工程信息技术术语标准;信息机房设计及建设规范;信息机房管理规范;信息机房评价规范。

2.2 信息网络标准

信息网络标准包括:国家和国家电网公司有关标准;信息网络运行管理规程;统一域名系统建设规范;信息网络IP地址编码规范;主机运行管理标准;网管系统运行管理标准;网络资料规范化管理标准;信息网络规划设计规范;综合布线设计规范;计算机网络系统测试规范;变电站信息网络设计规范。

2.3 信息资源标准

国家电网公司相关标准执行国家电网公司下发的综合代码、财务代码、营销代码、物资代码、设备代码、安全代码、生产代码、数据元标准。

2.4 应用标准

应用标准包括:国家、国家电网公司有关标准;系统软件选型指南;桌面管理标准;国家电网公司信息系统目录服务建设规范;企业门户功能规范;企业门户建设规范;企业门户运行管理规范;企业应用集成规范;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数据交换服务建设规范;企业数据交换服务运行管理规定;数据中心建设规范;数据中心运行管理规定;电力企业GIS公用基础平台建设规范;电力企业GIS公用基础平台设备图元规范;电力企业GIS公用基础平台功能规范;电力企业GIS公用基础平台数据交换规范;电力企业GIS公用基础平台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格式规范;电力企业GIS系统运行管理规定;ERP系统运行管理规定;运维支撑系统运行管理规定;电力负荷管理系统通用技术条件;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数据传输规约;电力系统实时动态监测系统技术规范;电力市场运营系统功能规范和技术要求;县供电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技术功能规范;国家电网公司“SG186”工程总体建设规范。

2.5 信息安全标准

信息安全标准包括:国家行业有关标准;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安全总体框架;网络信任体系建设规范;入侵检测系统技术规范;入侵检测系统测试规范;漏洞扫描系统技术规范;漏洞扫描系统测试规范;网络设备安全配置指南;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响应规范;防病毒系统功能要求;防火墙系统技术规范;防火墙系统测试规范;数字证书系统技术规范;数据库安全配置指南;WEB服务器安全配置指南;中间件安全配置指南;邮件服务器安全配置指南;Windows系统安全配置指南;Unix系统安全配置指南;垃圾邮件网关技术规范;密码卡通用技术规范;应用软件通用安全要求;应用系统安全与性能测评规范;信息安全综合管理应用功能规范;银电联网安全要求;桌面管理系统技术要求;电网企业系统认证设计和管理规范;数据备份与恢复要求;密码技术使用指南;信息系统口令管理规定;系统补丁升级系统管理规范;存储备份系统运行管理规范;国家电网公司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定级指南;信息系统等级保护技术要求;信息系统等级保护管理要求;国家电网公司信息系统等级保护评估指南;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实施指南;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通报办法;数字证书系统运行管理规范;第三方安全管理;安全培训要求;信息安全评估管理办法;信息安全区域划分及管理规定;保密资料管理规范;介质安全管理要求;远程接入管理规范;信息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及配套文件。

2.6 管理与服务标准

管理与服务标准包括:国家电网公司相关标准;信息化工程项目管理规定;规划与计划管理办法;信息化工程监理规范;应用系统测试管理规范;应用系统试运行管理规范;应用系统运行维护管理规范;信息系统应急预案;信息系统实用化评价导则;信息化评价管理办法;信息化考核管理办法;信息安全技术督查管理规定;信息系统运行过程质量控制管理规范;信息系统运行与项目开发的责任管理规范;信息系统运行可靠性管理规程;信息系统运行标准化作业规程;信息系统缺陷处理管理规定;信息系统故障处理导则;数字化电网运行管理规范;信息系统全生命周期管理规范;信息系统运行升级规范;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管理规范;信息化工作管理办法;信息系统上下线管理规定;IT服务管理标准。

3 信息化标准体系实施的建议

(1)标准化工作要紧密联系实际,只有制定好应用所需的标准,标准才具有生命力,才能发挥标准的作用,才能最大限度达到规范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因此,公司信息化建设中,应力争做到具体的信息化工程与相应的标准工作同步规划、同步实施,使信息化建设完成之时,也是相应标准发布和实施之时。

(2)加强信息化标准化管理,协调统一技术标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在公司信息化工程建设中,应该充分继承国家电网公司标准化成果。在国家电网公司各种规范、标准和制度的基础上,结合公司信息化工作实际情况,进行扩展和发扬,以适应和符合公司实际现状和发展需求。

(3)建立信息化标准体系的扩充和完善机制。信息化标准将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若发现信息化标准存在不足之处,应及时提出并参与到信息化标准的研究工作中,这是推动和提升具有知识产权的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标准的必备条件。应根据信息化建设不断变化、发展和完善的特点,定期对信息化标准体系进行动态化的维护和更新。同时为了保证动态维护标准的严肃性,必须在公司标准化管理部门授权下组织实施。

(4)建立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宣传培训和监督考核机制。要在标准建设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开展信息化标准化宣传、咨询以及经验交流活动,完善标准咨询和服务体系;促进标准的贯彻实施,监督检查标准贯彻执行的效果;建立标准适用性评定机制,确保标准实施的有效性。

4 结语

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建设是一个持续渐进、循环往复的过程,通过建立完整的标准体系,全力推进标准体系运行、标准体系持续改进的过程,逐步推进科学规范的标准化工作秩序和作业行为,实现集团化运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切实达到管理基础先进扎实、流程运转简洁顺畅高效,以此有效提升公司信息管理能力和水平。

摘要:介绍了陕西省电力公司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总体框架,详细阐述了信息技术基础标准、信息网络标准、信息资源标准、应用标准、信息安全标准和管理与服务标准6个标准分体系所包含的内容,并结合陕西省电力公司信息化工作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实施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电网企业,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

参考文献

[1]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标准体系(试行)

电网企业成本标准化体系建设研究 篇6

一、电网企业成本管理现状

电网企业是天然的地域性垄断行业, 资本性支出巨大, 形成规模庞大高度密集的固定资产, 折旧费用大, 维修运营成本费用可观。过去的成本预算控制一般都以上年实际数为基数乘以计划增长预期比例而确定, 表面看似合理而实际存在很多的随意性与人为因素。

二、电网企业应该建立什么样的成本标准化体系

1. 电网企业的主要成本

近些年来由于经济增长迅猛, 电力供需矛盾较为突出, 电力投资力度不断加大, 电网建设成本也随之快速增加;面对日益庞大和复杂化的电网, 所需的运营、维护成本也越来越多。从“大成本”理念出发, 电网企业的主要成本包括购电成本、电网建设成本和输配电成本等。其中购电成本指购入电厂电源的电费成本;电网建设成本是电力设施及配套的基建、技改投入的成本;输配电成本包括电网维护修理成本、运营成本以及行政管理费用等。

2. 哪些成本需要设置成本标准

(1) 购电成本标准化。由于上网电价由政府制定, 其控制主要通过经济调度等手段来实现, 其中线损成本指购售电量之间的差额即损耗电量的购入成本可以建立线损成本标准, 已达到降损增效的目的。各地区的综合线损率由于所属区域特性不同或者电价水平不同差异较大不利于互作比较和控制, 将综合线损率细化分解后设置标准会更有利于减少损耗、控制成本。

线损标杆可分区域、分电压等级、分输变电线路、分台区定期计量统计电量损耗计算线损率, 利用历史数据纵向比较分析同一对象 (例如某个台区) 的线损的波动, 再横向比较与其相近的另外一个台区的线损指标, 研究分析其变动和差异的原因, 树立较为合理可行的线损率标杆作为标准实施或考核。

(2) 电网建设成本标准化。随着近年来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 电网建设的复杂程度也愈来愈高, 不能笼统简单地定一、两个大的标准, 而应该按照工程实施对象的不同分门别类进行统计归类, 例如对象可分为线路和变电站等。搜集整理输变电工程的建设、改造成本, 计算比较每个工程所需单位变电容量造价、单位线路长度造价等成本数据, 必要时还须进行敏感性分析考虑材料、土地等因素对工程造价标准的影响, 综合考虑影响工程成本的各方面因素后设置工程成本标准定额或函数公式。

(3) 输配电成本标准化。相对前述两种成本输配电较小, 但在目前电网企业中可控性最强, 建立成本标准化的迫切性也最强。输配电成本具体包括折旧费、电网运维成本、行政管理成本、后勤保障成本等。其中折旧费主要是电网建设、改造项目在投产后的使用年限内每年的摊销额, 主要受工程成本造价标准和折旧率因素影响。

电网的维护和运营成本与电网的规模大小和复杂程度密切相关, 规模大小一般以总变电容量和线路长度等指标计量, 复杂程度则很难以指标参数量化计量。目前国内电网企业都是以电网安全可靠地供电为首要任务, 因此可在国内或公司内部可以互作比较, 分析比较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哪个区域的成本最优。运维成本可根据对象不同细分为变电站、线路等, 变电站可再细分成变压器、开关、变电二次设备等站内主要设备。可以运维对象即电力资产为单位对所有的运维成本进行分类计量, 在可比对象之间寻找建立成本标杆, 例如500千伏线路每公里维护费用等。

电网企业的行政管理、后勤保障费用随着电网规模日益扩大也呈不断增长态势, 建立合理行政管理费用标准和后勤保障配置标准显得尤为重要。在电网集团内部将各区域供电公司按规模大小分成若干等级, 设置行政机关机构及岗位数量标准, 人工成本标准、办公场所面积标准, 行政办公用车辆标准, 行政管理成本占总成本比重标准等。各供电公司再根据集团要求设置更为细致的费用标准, 例如各部门人员配置标准、薪酬福利标准、岗位人员安全工具及劳保用品配置标准、办公场所面积标准、办公设备及耗材配置标准, 物业管理费用标准、车辆配置标准、车辆修理耗油标准、公关接待标准、会议标准、宣传营销标准、公干差旅标准等。

三、建立成本标准化体系需要具备的条件

1. 生产、经营业务流程必须固化、标准化

成本在业务运作的过程中产生, 由业务驱动, 因此成本的标准化必须建立在业务的有序化、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的基础上。只有在标准的、有序的业务操作规程规范下, 其中工时、耗材等资源耗费才能通过作业成本核算方法准确地被分类计量下来作为标准建立的参考。只有在业务流程优化, 即减少其中低增值的环节和消灭其中不增值的环节后, 成本才可能达到最低或控制在最优水平。

2. 成本核算精细化, 例如采用作业成本核算法

传统的财务核算仅仅核算总的成本, 而对企业内部各个部门或业务事项或产品服务成本没有细分的核算数据。例如具体到抄表、收费、巡线等业务事项的成本, 具体到每个变电站、线路甚至变压器、某段电缆的维护运营成本等数据均无法掌握了解, 建立多层级细分化的成本标准就变成了“无米之炊”。各区域供电公司总的供电单位成本水平受所属区域的地理环境、政策、经济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差异较大且不具可比性, 难以在公司内部建立通行、有效的标准加以推广和应用。为了建立成本标准化体系, 必须建立详尽、细致、全面的成本核算体系, 例如运用作业成本核算法对企业内部各业务分类进行核算;采用资产全生命周期成本综合最优理念核算不同资产对象的改造、维护、运营成本, 依靠资产全生命周期成本数据树立成本标准。

3. 信息系统平台建设业务支持度

成本标准化需要庞大的数据体系, 例如成本数据、成本驱动因素数据和历史成本数据等, 数据的录入统计分类计算维护都需要强大的数据库系统支持, 并且数据起始并贯穿于企业内、外部各项业务流程, 数据重复的录入、计算、统计和核对只会浪费更多的人力物力, 只有系统间的集成与信息共享才能有效地支撑成本标准化体系的搭建、完善和运作。

四、电网企业如何开展成本标准化体系建设工作

从生产、营销等作业现场标准化建设开始, 实施现场作业标准化管理, 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及生产实践经验, 制定一系列量化的标准规范现场作业人员的作业行为, 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风险。逐步向管理、经营领域拓展, 将企业中“散乱无序”演变成“规则有序”, 逐渐贯穿于企业整个生产、技术和管理活动的全过程。

推广实施作业成本核算法, 形成企业内部小到部门、科室和岗位, 细到每个业务、作业的成本数据;同时构建资产全生命周期成本数据库, 详细记录跟踪以各项资产为对象实施的建设、改造、检修、运行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发生的成本。

集成所有与成本相关的信息系统, 包括作业成本核算信息系统、线损计量信息系统、工程建设信息系统、生产运行维护信息系统、固定资产信息系统等, 实现所有“大成本”数据信息的互通与共享。

在标准化的业务流程、精细化的成本核算、集成化的信息系统支撑下, 成本标准化体系建设工作就变成“水到渠成”。按照“可比”原则采取内、外部横向对标, 同时历史数据纵向比较等方式, 从实际中发掘尖子寻找标兵, 寻找相对合理的成本水平作为标准。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 层层分解细化标准, 落实到部门中的每个岗位人员、业务流程中的每个环节, 电力设施中的每项资产, 建立多层级的标准体系, 在应用中再不断完善修改标准系数, 以达到切实地、科学合理地控制成本、挖潜增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新雷, 余先进, 张晓华.对电网企业标准化作业的调查与思考http://www.indaa.com.cn, 2008-02-15

[2]蔡述艳.实现供电企业成本管理创新[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7 (7)

[3]张红英.浅谈供电企业成本管理[J].现代商业2007 (35)

成长期企业作业标准化建设研究 篇7

由此, 针对目前我国成长期企业的现实环境和管理基础大力推行作业标准化建设, 不仅能够迅速提高这些企业价值活动中一些基本活动的管理效果, 为企业赢得一定的竞争优势, 而且能够促使这些“先天缺钙”的企业得以凭借制度化、科学化的管理由经验管理模式向现代管理模式“蜕变”。可以说, 作业标准化建设对于我国许多处于成长期的企业都是极具现实意义的。

企业的作业标准化不仅涵盖了生产的各个方面, 如工序、工艺、设备操作等, 而且也表现出了一些突出的特征:首先, 从历史维度来看, 作业标准化是一种随着时间的推移, 将过去就已存在的各种作业经验、资料收集起来, 并加以分析、组合和归类, 最终形成一整套规律和原则的“集成性”活动;其次, 从认知维度来看, 作业标准化能够使组织获得较之将个体化、分散化的知识简单加和更大的知识集合 (即F[∑ (1, 2, …, n) ]>∑[F (1) , F (2) , …, F (n) ]) , 这就使得企业内更大范围内的集体学习成为了可能;第三, 从规范维度来看, 作业标准化也可以成为一种管制手段, 它是通过制定和发布作业标准, 对每个成员的上岗资格、岗位职责和权限、工作内容与要求等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 以期通过有组织的治理方式对作业进行长期治理和规范的一项管理活动。

事实上, 在管理思想和企业组织的发展历程中, 对作业标准化的研究和实践由来已久, 很多管理思想家、实践者都曾在这一方面颇有建树:早在十八世纪, 英国的两位管理实践者詹姆斯·小瓦特和马修·鲁宾逊·博尔顿在从父辈那儿继承的索霍工厂里就开始了对作业标准化的探索——为了制定生产工艺程序和机器作业的标准, 他们仔细计算着每部机器的速度, 针对所要完成的工艺流程或程序安排了详细的规划, 同时还采用了先进的统计记录和控制制度作为该项工作的依据和保障。几乎是与此同时, 两个查尔斯——法国的经济学家、管理学家查尔斯·杜平和英国的天才数学家、科学管理的先驱者之一查尔斯·巴贝奇也在作业研究和标准化管理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他们都极其注重并提倡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之上对作业进行系统的研究, “以便找出并发现每种行业最好的工业措施。” (2) 然后再努力把这些规则与规律应用到制造业的实践当中。当然, 对作业标准化贡献最大的管理先驱还是非泰勒莫属。这位“科学管理之父”察觉到当时美国不少工业部门中的大型企业仍然在凭传统的经验办事, 由于操作的标准化和程序化都没有建立起来, 因此工作的协调化、一体化和系统化自然难以达成。这不仅抑制了生产潜力, 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而且致使生产效率低下, 工人的福利也受到了损害。于是, 通过一系列众所周知的作业研究和时间研究实验, 泰勒对一流的熟练工人的工作方法、知识及技能进行了提炼。这些标准的作业程序、作业方法与作业量的形成不仅消除了熟练劳工和非熟练劳工之间的差别, 而且使所有工人如同机器的各个组成部分一样, 统一到了一个生产过程之中。

即便是在当代, 无论是在如今备受推崇的丰田生产方式 (TPS) 中, 还是在散落于世界各个角落的麦当劳和肯德基等快餐店, 我们依然能够很容易地发现严格的标准化作业的“身影”——它充当着形形色色的管理方式的基石, 并与一些当代的管理思想和方法进行了很好的契合。

一.作业标准化建设对于我国企业成长的重要意义

近几年来, 在努力缩小与标杆企业的差距, 谋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 一些企业突然发现:工艺装备的更新换代、管理模式的简单拷贝并未真正带来管理水平的提高。如果在对自身的管理现状缺乏清醒认识的前提下, 就惶惶然、甚至是以赶时髦的心态引进最先进的设备、导入最先进的管理模式 (如ERP) , 那么, 不重视自身经验的积累与归纳、不讲求作业的科学化和标准化、甚至于在意识深处仍把效益和效率寄托在自由发挥、自由创造上的管理“惯性”不仅会使得企业花大价钱买来的有形和无形资产流于形式, 而且也会使企业在高速发展的成长阶段增加“骨折”的风险。

于是, 在这一认识的引导下, 一批处在成长期的企业纷纷踏上了“重拾科学管理课本”的征程。就在这些企业努力夯实管理基础的过程中, 作业标准化建设之所以获得了越来越多的青睐, 主要理由有三点:

1. 作业标准化建设有助于实现企业作业系统的协调和稳定

金德尔伯格 (Charles Kindleberger, 1983) 曾经指出, 标准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标准可以通过减少多样性而产生规模经济;一类标准可以通过统一人们的预期来实现协调, 从而有助于降低协调和监督中的交易成本。从这个角度分析, 由于作业标准是通过规范各种具体作业行为来控制作业结果的一系列规则、程序的集合, 因此作业标准在本质上应归属于企业的协调机制——它所提供的交易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作业单位之间的交易成本和转化成本。

一般而言, 当企业从初创阶段进入成长期后, 会在多个方面呈现出“量”的扩张 (如产量、员工人数、市场占有率等) 。这种规模的扩张往往会对企业的作业产生“立竿见影”的影响:企业的生产任务日益繁重, 生产节奏不断加快;为了满足其高速增长的生产需要, 大型设备、联动设备、精密设备在作业设备中所占的比例也会愈来愈高。于是, 为了控制好产品在生产局部上的流量和运行节奏, 防止“忙中出乱”, 有效地提高生产的精确度和稳定性, 整个作业系统内各个环节之间的协作自然就显得格外地突出和重要。此时, 如果该企业能够在对以往先进的作业经验进行提炼、优化的基础上踏踏实实地推行作业的标准化, 努力“…在那些微不足道的细节上, 用科学的方法代替单凭经验行事的方法…”, (3) 就势必能够夯实自身较为薄弱的管理基础, 显著提高复杂系统的运行效率, 有效减少人员操作的“人格化”倾向, 并从根本上转变作业人员以往在作业过程中所养成的“率性而为”的作风, 从而为整个作业系统稳定、高效的运行提供基本的技术和制度保障;此外, 作为一种制度规范, 作业标准化还能够为成长期企业这个由多个“模块”构成、且“模块”的数量和复杂程度日益增加的系统提供一个比较统一、规范的“接口”, 这也将有助于各作业单位之间协调成本的降低及整个作业系统稳定性的增强。

2. 作业标准化建设有助于实现企业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和生产流程的规范化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指出:“不良组织的最常见和最严重的症状就是管理层次过多”。 (4) 于是, 为了降低管理成本、加快应对动态变化的反应能力、保持现有的竞争优势, 缩减管理层次、构筑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就成为了许多成长期企业的必然选择。然而, 随着管理幅度的增加, 管理者很快就会发现:由于工作内容不断增多, 管理范围不断加大, 即便自己兢兢业业、甚至是“疲于奔命”, 也根本无法对每个作业人员每时每刻的工作行为施加影响。特别是当企业进入成长期之后, 如果其生产的流程成熟度 (5) 并没有同步提高, 那么, 管理者对生产作业的各个细节进行有效掌控的难度就一定会“雪上加霜”;而且, 跟初创时期相比, 随着管理者更加频繁地陷进为日常性事务“救火”的泥淖, 失控陷阱也就悄悄地潜伏在了企业继续成长的道路上。

因此, 为了能够集中精力去处理其管理层面中的“重大决策”, 管理者必须要善于从大量日常性的、重复性的管理控制活动中获得“自我解放”。由于标准化是一种“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 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因此, 通过实行作业标准化, 成长期企业不仅可以大大消除以往作业过程中常见的“无章可循、有章不循”的现象, 提高企业生产的流程成熟度, 而且也可以藉此使原作业系统中的许多非程序化决策转变为程序化决策, 帮助管理者摆脱日常性事物的干扰, 促进企业管理效率和经营业绩的大幅度提高。

3. 作业标准化建设有助于提升企业应对人才流动和开展团队学习的能力

鉴于目前我国企业技能型人才的普遍缺乏, 高级技工、熟练工人流动比率的不断增加, 对于正在快速扩张的成长期企业而言:一方面, 技术人才、作业人才的质和量都远不能满足其高速发展的需要, 企业中经常出现组织快速膨胀与人才储备不足的矛盾。另一方面, 由于标准化意识和历史积累的匮乏, “ (虽然) 在通常管理的最佳模式下, 其所管辖的二三十种行业的500-1000名工人掌握了大量的传统知识;而管理者却未能占有这些财富的大部分”。

最终, 伴随着技能型人才、熟练工人的流失, 他们也带走了企业所稀缺的、宝贵的经验和技艺。这些能为企业创造效率和效益的隐性知识的流失必然会给急需发展的成长期企业带来巨大的“伤害”。

由此, 如果成长期企业能够通过作业标准的制定把这些员工的成熟经验转变为作业标准 (将蕴藏于这些员工头脑中的隐性知识转变为文本化的显性知识) , 使得作业标准化活动成为意会性知识的载体和转化机制。那么, 通过不断地将个人经验蓄积为组织财富, 作业标准化不仅能够降低标准化团体内部成员之间信息的非对称性, 把组织运营对个人的依赖程度降至最低;而且, 我们完全可以预见:藉作业标准化活动之“手”, 企业内部不同员工之间、新员工与老员工之间相互学习的效应会日趋明显, 大批新进员工的培训工作也能够比单靠师傅的“口传身教”收到更好的实际效果。

二.成长期企业搞好作业标准化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作业标准化建设必须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作为科学管理思想的具体体现, 作业标准化之所以在今天仍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就在于它除具有实践性、科学性、规范性、协调性、效率性等特征之外, 还能够追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与泰勒所处的时代相比, 当今中国的社会意识、经济结构已经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这就意味着对于任何一项管理活动而言, 管理的基础和条件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尤其对于在作业标准方面缺乏积累与经验的成长期企业而言, 仅就现阶段作业标准的制定来说, 无论是现代化大生产所形成的复杂流程, 还是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所带来的工艺的快速发展, 都使得管理者们已无法再回到“泰勒时代”——即单单依靠个别人去专门进行作业标准的研究和改善;与此同时, 新奥地利学派的学者哈耶克也向我们指出:“如果认为社会经济问题主要就是适应特定时空条件下的变化, 那么基本决策就应该由熟悉情况的人做出, 因为他们自己知道变化的情况以及适应变化所需要的资源”。 (8) 由此, 面对制定种种作业标准的繁重任务, 成长期企业的管理者必须首先牢固树立一个意识:只有充分相信和依靠广大员工, 想方设法地调动起他们的参与热情, “…让工人思考如何用多快好省的方法去完成各自的任务…”, (9) 该项艰巨的工作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然而, 出于“严重缺钙”与“生长迅速”这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 处于成长期的企业中往往会出现大量的标准空白。即便管理者已经深刻认识到了员工在作业标准制定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他们也会因“如何获得最佳作业经验”这一问题而颇感烦恼——因为员工们不仅早就已经明确地知道自己宝贵的作业经验就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而且他们也能清醒地预见到:今天自己所拟定的作业标准可能就是明天对自己的束缚。于是, 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 管理者很难“要求”他们将自己作业经验中的“最优解”贡献出来与他人交换和共享。

此外, 在作业标准的执行上, 有经验的管理者也能感受到:虽然处于成长期的企业正在从创业阶段的非规范系统向成长阶段的规范系统转变, 但员工们在行动和个性方面历来的“自由主义倾向”却决定了他们不愿看到自己的行为被控制或度量, 因此, 这些企业的员工往往不像成熟企业中那支早已训练有素的职业化队伍那样“听话”, 而且员工们之间积极协作和配合的意识及能力也比较差, 这些都将导致成长期企业中作业标准的“执行力”的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 关于上述问题的解决, 尽管一百多年前泰勒就已经开出了药方:“为了让工人发挥其积极性, 管理者必须给予工人以一般企业所没有的‘特殊激励’。这种‘特殊激励’可以有若干种形式, 例如, 快速的提升和晋级, 提高薪酬 (其表现形式可以是计件工资的提高, 也可以是超产奖和红利) , 工作环境和条件的改善等等。更为重要的是, 这种‘特殊激励’应该与管理者对工人的亲切关怀和友好结合在一起实施, 而只有管理者真心实意地关心工人的福利才能取得效果。管理者只有给予工人以特别的诱导或激励, 才能指望大体上调动工人的‘积极性’”, (10) 但是, 就我国成长期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 鉴于其“企龄”一般较短, 且管理理念和水平尚未实现突破 (如:“利益分享”的理念还没有深入到作业层、关于作业标准制定和执行绩效的计量模型还不成熟) , 所以, 这些企业的作业标准化管理仍未达到理想的状态。

2. 作业标准化建设必须循序渐进、不断创新

在许多刚刚步入成长期的企业中, 我们经常能观察到这样的现象:出于自身作业标准的缺乏, 这些企业往往倾向于去复制其它成熟企业的标准或干脆照搬书籍。殊不知:即使是在作业标准已经很成熟的企业中, 其现行标准也并非就是给定各种选择中最好的技术。这是因为, 标准的制定水平不仅会受制于环境的复杂性, 而且也会受到各相关主体对他们自身与外部力量之间均衡的认识能力的影响。此外, 在作业标准的移植过程中, 由于制度所固有的内生性, 如果一味仿效成功企业的作业标准, 就极容易造成作业标准“水土不服”的情况, 反而会妨碍企业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与此同时, 如同其它制度的发展进程一样, 作业标准化的建设过程也会表现出很强的路径依赖性, 也就是说, 当一套作业标准体系在实践中产生了报酬递增的现象的时候, 这套作业标准就会在该企业得到支持和巩固, 而且以后的标准化体系也会在此基础上一环扣一环地进行演化。

由此, 管理者应该认识到:企业的成长都有一定的规律, 而成长的基础主要就在于各阶段管理技术、流程细节的积累。虽然一些处于成长期的企业目前锁定的仍可能只是企业的次优标准, 但是, 只要企业建立起了对作业标准进行日常管理的长效机制 (比如, 每当在作业实践中“治愈”了一例“疑难杂症”之后, 作业人员能够及时地以工作手册、规范要点或特别事项的方式对此加以总结、规范, 然后再定期对照、检讨和完善, 如此循环往复, 反复磨练) , 这些成长期企业就一定能够逐渐形成更科学的作业程序和方法, 并在作业标准化的建设方面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当然, 一些成长期企业在管理实践中也可能遭遇这样的难题:尽管企业的标准体系在本质上属于动态系统, 但是对某一套作业标准的一贯重视和强制执行已经使人们养成了近乎本能地遵守它们的习惯, 由此, 这套作业标准就产生了刚性, 甚至可能会阻碍一些有利的创新。所以, 处于成长期的企业对此应格外注意。如果企业在成长期的“初级阶段”能够积极利用可塑性较强的优势, 把规范和创新这两种看似矛盾的因子巧妙地融入到企业文化的建设中, 就一定能在今后的发展中更好地解决“既坚持既定标准、又善于标准创新”的问题。

3. 作业标准化建设必须坚持系统的观点和方法

基于作业标准化管理的历史性“空白”, 许多成长期企业在进行作业标准化建设的过程中采用的都是“分步实施、由点及面”的方法, 因此, 他们很容易察觉到:就像正在蓬勃发展的互联网经济一样, 从单个作业单位的角度来看, 作业标准化的实施也产生了类似于“网络效应”的现象。也就是说, 由于企业进入成长期后内部“一体化”程度的提高, 当一个作业单位开始推行标准化作业时, 该项活动的实施价值和效果都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已经实施了标准化作业的其它作业单位的数量。一般而言, 在这些企业推进作业标准化的过程中:起初, 由于参与作业标准化活动群体的数量没有超过一定的阈值, 所以该项活动的效益并没有立刻满足人们的期望;然而, 经过一个相当艰苦的推行过程, 随着并入标准化作业体系的作业单位的增多, 标准化活动的网络效应日渐明显, 标准化作业所带来的协同效应也将沿作业链被逐级放大。

因此, 为了使参与标准化活动的作业单位的数量能尽快地达到阈值, 在作业标准化的导入阶段, 如果企业能够从整个作业系统的高度尽可能地采取“集体行动”, 则由于网络效应的影响, 不仅各作业单位的信心更容易确立, 标准化作业的整体实施效果也会更好;而此后, 为了使各个作业系统的标准化建设能够得以同步, 企业也应积极加强各作业单位之间的沟通与协调。

上一篇:防火材料技术下一篇:北海市农业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