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势条件

2024-09-05

劣势条件(精选4篇)

劣势条件 篇1

中俄两国互为最大的邻国, 经济互补性强, 合作潜力巨大。黑龙江省作为扩大对俄经贸合作的桥头堡, 其毗邻俄罗斯的地缘优势, 是国内其他省份无法比拟的天然条件。近年来, 随着两国战略伙伴关系的稳步推进以及两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双边经贸合作快速稳定发展, 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能源、科技、通信、金融、交通等各领域合作全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发展两国边境贸易, 对促进两国边境地区的经济繁荣, 保持边疆社会稳定, 对发展相互之间的睦邻友好关系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黑龙江省对俄罗斯贸易发展现状

2011年, 黑龙江对俄进出口189.9亿美元的成绩, 比历史最高年份的2008年110.8亿美元高了79.1亿美元, 同比增长154%, 超全年计划目标70亿美元。其中对俄出口完成43.5亿美元, 同比增长1.5%, 占全省与全国对俄出口额分别为24.7%和11.1%;进口完成146.4亿美元, 同比增长359%, 占全省与全国自俄进口额分别为70.2%和36.2%。

从出口商品看, 黑龙江省对俄出口品种已达2500多个, 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保持增长, 质量有了较大提升, 增幅分别为38.16%和10.3%;服装、鞋类、纺织品出口继续保持主要份额, 占比达50%以上;汽车恢复了出口, 出口数量达2185辆, 增长533%;其中卡车出口同比增长达207.25%。蔬菜、水果、粮食等农副产品出口达48万吨。

从进口商品看, 黑龙江省自俄进口以原油、铁矿砂、木材为代表的能源、原材料商品量、价齐升。1~11月份, 铁矿砂、木材、纸浆进口增幅分别为84.75%、52.7%和32.3%;原油进口完成1273万吨, 占对俄进出口比重达59.3%。

二、黑龙江对俄贸易发展优势条件分析

(一) 区位优势

黑龙江省地处东北亚区域的腹地, 形成了其与俄罗斯和东北亚区域各国开展经贸合作的良好基础。地理区位是影响比较优势有效转换为贸易优势的主要因素, 良好的地理区位优势能够降低跨国贸易的交易费用、物流成本和风险成本。

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经贸合作的区位优势表现在两方面, 即地缘优势和良好的基础设施。一方面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相毗邻, 双方有3045公里的共同边界, 现阶段黑龙江省有25个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和9个中俄互市贸易区, 其中有15个为中俄两国政府确认的边境口岸。双方的对应城镇及口岸近20对, 可辐射俄罗斯远东60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大地区。虽然相对于沿海开放的省份而言, 黑龙江省是内地省份, 但是相对于其他的内地省份而言, 黑龙江省是我国开展对俄贸易的前沿, 全省对俄贸易占全国总量的20%左右。另一方面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各州水运、陆路和航空交通便利, 运距短, 边境口岸多, 通商环境好。目前初步形成了以哈尔滨为中心, 辐射沿边市县, 运行顺畅的公路运输网, 而且开通了哈尔滨至哈巴罗夫斯克和海参威、牡丹江至海参威、佳木斯至哈巴罗夫斯克的空中航线, 双方贸易通道更加顺畅, 物流更加快捷。这两方面的优势使多年来黑龙江省在对俄经贸合作中充分的发挥了区位优势, 这种优势在双方继续深入开展的合作中还将得到有效发挥。

(二) 人才优势

黑龙江省拥有的与俄罗斯开展经贸合作的人才优势, 表现为, 一方面黑龙江省拥有较多的俄语人才, 另一方面黑龙江省拥有与俄罗斯开展劳务合作的劳动力资源。

首先, 从俄语人才在全国的分布看, 现阶段黑龙江省拥有俄语人才的总量位居全国首位。多年来黑龙江省在各领域的俄语人才通过开展项目的研究与合作, 一方面推动了黑龙江省经济的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也为黑龙江省造就了一大批既懂俄语又精通专业的“俄罗斯通”, 他们对俄罗斯及独联体国家的经济情况有较深的了解。同时在黑龙江省的普通居民中熟悉俄语的人也相对较多, 省内各地区特别是边境口岸城市的很多中小学开设俄语课程, 从而成长起一批掌握俄语、从事边贸工作的年轻一代。

其次, 黑龙江省具有与俄罗斯开展劳务合作的劳动力资源优势。一是黑龙江省具有各行各业富余的成熟的劳动力;二是黑龙江省劳动力具备高寒地区作业的丰富经验;三是这些劳动力资源有特定专业的操作技术, 如林业、建筑业、矿业、农业等, 这些优势为黑龙江省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参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开发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三) 产业发展优势

在深化与俄罗斯的经贸合作中, 黑龙江省的产业优势主要体现为拥有雄厚的工业基础和农业生产条件。黑龙江省是全国早期的重工业基地,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形成了装备、石化、能源、食品、医药和林木加工为支撑的工业体系。近年来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 全省的装备制造业、医药工业、石化、绿色农业等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优势较明显的绿色农业也在逐渐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为落实黑龙江省对俄农业经贸合作多渠道和宽领域的发展战略, 全省已有一半以上的县 (市) 在俄开发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项目。自2008年以来, 黑龙江省积极扩大对俄农业开发规模, 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大企业赴俄进行农业综合开发。同时, 黑龙江省还在境内打造高水平对俄农产品生产基地, 加快开发符合俄罗斯市场需求的绿色、无公害有机果菜和粮食优良品种, 带动生产, 扩大出口。此外, 石化、食品、能源、医药等产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 对全省经济起到了重要的拉动作用。因此, 雄厚的工业基础和农业生产条件将为黑龙江省进一步深化与俄罗斯的产业合作, 优化商品结构等提供良好的客观条件。

(四) 政策优势

国家和地方在政策上的积极引导一直是黑龙江省开展对俄经贸合作的优势之一。自1982年初国务院批准黑龙江省恢复与苏联中断了十多年的经贸关系至今, 国家和黑龙江省先后实施的沿边开放战略、对俄经贸科技合作升级战略、全力推动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等一系列战略和措施, 都促进了或正在推动着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的经贸合作。

沿边开放战略是我国为推进改革开放进程所做的重要决策, 黑龙江省在这一重要决策的引导下, 发挥地缘优势, 发展外向型经济, 提出了沿边开放战略。1992年继我国开放黑河、绥芬河、满洲里、珲春四个边境口岸后, 黑龙江省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开放, 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决定》, 推动着黑龙江省沿边开放战略进入了全面的实施阶段。

2005年黑龙江省提出了对俄经贸科技合作战略升级, 并在出台的《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对俄经贸科技合作战略升级的意见》中明确了战略升级目标。

2008年, 黑龙江省委、省政府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 做出了建设“八大经济区”和实施“十大工程”的重大部署。努力构建对俄经贸合作新格局, 全力推进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建设, 发挥对俄贸易的区位优势, 深化与俄罗斯的经贸合作。

2012年, 黑龙江省将以俄罗斯加入WTO和中俄互办旅游年为契机, 进一步推进对俄贸易秩序规范、贸易结构优化、贸易方式实现创新、经贸主体不断壮大。

三、黑龙江对俄贸易发展劣势条件分析

影响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贸易发展的的问题来自于两个方面。从俄方情况看, 主要存在经济秩序不规范、经济环境不够宽松等方面的问题。从黑龙江省自身看, 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 对俄贸易结构不合理

黑龙江对俄进出口贸易结构低度化。黑龙江省对俄贸易合作主要是边境贸易, 且以货物贸易为主, 科技和服务贸易占比较少。从出口商品看, 黑龙江省对俄出口品种达2500多个, 服装、鞋类、纺织品出口继续保持主要份额, 占比达50%以上;汽车恢复了出口, 出口数量达2185辆, 增长533%;其中卡车出口同比增长达207.25%。蔬菜、水果、粮食等农副产品出口达48万吨。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保持增长, 质量有了较大提升, 增幅分别为38.16%和10.3%;综合来看, 科技贸易比例尚待加强, 服务贸易应着力提升。

(二) 与俄贸易合作不规范

在过去黑俄贸易的交易中,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交易方式不规范。一些企业素质不高, 在签订对外贸易合作合同时常有漏洞, 有的随意变更合同, 经济纠纷时有发生, 给双方造成经济损失。二是结算方式不规范。大都采取现钞交易方式, 约占交易额的90%左右, 有的企业用大量现钞采购俄方大宗商品, 交易风险很大, 也限制了交易规模。三是商品质量不稳定。近几年黑龙江省对俄出口商品在质量上虽有提高, 但服装、轻工日用品、鞋类等假冒名牌商品进入俄市场的情况仍经常出现。大量伪劣产品涌入俄罗斯市场之后, 其产品的劣质性暴露无疑, 极大地挫伤了俄罗斯百姓对中国产品的感情, 中方商品信誉扫地。黑龙江对俄出口商品想要重塑形象, 取得俄方信任, 困难重重。四是贸易主体不规范。据俄阿穆尔州统计, 在当地注册登记的94户中方企业, 正常经营的只有6、7家, 一些公司开业后做一两次交易, 就不知去向。

(三) 对俄贸易竞争加剧

2011年12月, 俄罗斯正式加入WTO。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于中国企业扩大商品出口潜力。俄罗斯的进口关税一直比较高, 但入世后, 俄必须按世贸组织要求将关税水平降低到5%的标准。这为提高我国传统优势商品在俄罗斯市场的占有率提供了机会。但俄罗斯市场准入门槛降低后, 其低端产品市场上的竞争将更加激烈。目前, 除农副产品外, 服装、纺织品、鞋、类和家电等仍是我国对俄出口的主要商品。这些产品在俄罗斯市场上除价格优势外并不具备明显的竞争优势, 许多商品摆不上正规大商店、精品店、专卖店柜台, 只能在露天市场销售。俄入世后, 它也将向其他世贸成员开放市场。中国商品必然要展开更加激烈的竞争。

摘要:黑龙江省对俄边境贸易一直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黑龙江省的对俄贸易不仅扩大了全省对外贸易的规模, 也加快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促进了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正确认识对俄边境贸易中的优势和劣势, 对加快黑龙江省经济发展, 加强对俄经贸合作, 起到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贸易发展,贸易优势,贸易劣势

参考文献

[1]王艳, 孙伟, 杨柏芳.黑龙江省在东北亚地区贸易优势探析[J].时代经贸, 2008 (5) .

[2]邰晓岩.试析黑龙江省在东北亚地区的出口优势[J].中国市场, 2008 (12) .

[3]杨明远.提升黑龙江省对俄区域合作层次的思考[J].决策咨询通讯, 2007 (6) .

[4]于长春.从黑龙江省对俄边贸谈推进对俄边贸科技合作[J].西伯利亚研究, 2006 (2) .

[5]王萍.黑龙江省对俄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 2011 (7) .

劣势条件 篇2

公摊面积小。高层住宅由于有电梯、电梯候梯间、地下室等公建部分,需分摊的公用面积比多层更多,实际得房率相对较低。按常规比例,多层住宅的公摊面积一般为总面积的8%-10%,而高层住宅达到了15%-25%。

通风采光好。由于多层住宅一般为板式建筑,从房型构造格局上看,多层住宅要好于高层住宅。由于构造结构上的原因,一般多层住宅坐北朝南,室内使用面积多,房型合理,大开间容易隔开装修。物管费便宜。从物业管理收费看,由于高层住宅设有电梯、垃圾通道、高位水箱等设置,多层住宅每个月的物业管理费一般要比高层低40%至50%,而且还不必担心十几年后电梯的寿命问题,从维修资金上又无形中省了一大笔。

有助身体健康。除了少数高档多层设有电梯之外,一般多层住宅的出入都需要居者亲力而为,每天近百步的上下楼梯无形中也给了“出门就坐车、上班乘电梯、办公坐一天”的现代人珍贵的锻炼机会。更自由、更安全。由于电梯的存在,高层住宅或多或少的存在电梯故障、突然停电、久候不来的无奈,而住在多层,这些烦恼纷纷与君无干。

产品稀缺性。多层以后政府不会在批,属于稀缺产品。一般中大型城市多层普遍比小高层卖价高。

居住密度低。同样地块内所居住的人口数相对较少,更安静,更舒适,私密性更强。

小高层优势:

建筑质量。一般情况下,小高层的建造标准、建造质量要高于多层。普通多层住宅一般为砖混结构,而高层住宅由于它为钢筋混凝现浇,地基深而结实,墙体厚实,不渗水,抗震性能好于多层,整幢大楼不会下沉变形;而且折旧年限长。

视野开阔。空气质量较好,噪音小;自然风大,有的房间不需装空调可节约电费;采光好,日照时间长,有的朝向太阳照射达到七八个小时之久。

电梯方便。小高层上下楼有电梯可代步,出入方便,老人、孕妇和儿童可以免去爬楼登高之苦;而且电梯的维修保养是国家强制的每年一次,基本杜绝了安全隐患。

便于装修。框架结构有利于开发建造和室内装修。与多层住宅砖混结构相比,小高层多采用框架结构,室内承重墙少,便于重新布局装修室内空间。

边户优势:

通风采光性。同样的户型和楼层,边户必然比中户多一个边窗,保证了新鲜空气的循环流通,提高环境的清洁程度和干燥程度,对业主健康非常有利。同样也增加了一个采光面,提高了采光效果。

布局合理。边户多出来一个采光面,可以把客厅放在侧向,把光照更充足的南向采光面分配给卧室。同理也可以在侧向的卫生间留出通风用的边窗,使生活更加舒适。

中户优势:

保温隔音。相对于边户少了一面外墙,接触外界噪音的面积减少。避免了西晒和东晒对居住的影响。而且房屋的恒温性更强,采暖效果更好同时夏天的空调费用也明显降低。

价格合理。同样面积和楼层,中户的价格更加经济,合理。

一层优势:

出入相对方便,特别是对于家有老人跟小孩的业主,省去了爬楼梯的麻烦。水压问题永远不用担心,楼层越低水压越是充足。而且我们小区的车库层高2.4米,一层相当于一层半的高度,私密性和安静性得到了充分的保障。从价格的角度上说也比二三楼更加的经济实惠。

二、三层优势:

所谓“金三银四”,现在的二、三楼加上车库就相当于三、四楼的位置,是居家置业的首选位置。无论从采光,通风,观景等各个方面来看都是最适于居住生活的楼层。

四层优势:

比三层仅仅高出一层,价格却便宜很多。而且没有一楼的噪音,五楼的顶晒、漏雨烦恼。采光性跟通风性大大好于二、三楼,属于既经济实惠又舒适安逸的楼层。

五层优势:

劣势条件 篇3

1. 信息不对称

广义的信息不对称是指对影响人们相互作用的有关事物的特定信息的掌握 (或认识) , 存在着量的多少差异、质的高低 (优劣) 差异, 以及道德认同、文化认同等价值取向差异;经济学上的信息不对称, 仅是指对影响人们选择行为的信息的掌握存在着差异。

经济学假设认为理性人有趋利性, 信息优势方有凭借信息优势获取更大收益从而损害信息劣势方利益的动机。非对称信息造成的危害概括起来说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发生在事前 (或交易前、签约前) 的非对称信息条件下, 信息优势方隐藏信息, 信息劣势方无法确认交易对象的优劣, 只好采用优劣平均的交易支付以减少自己的交易损失, 但在交易同时却使得较优的交易对象被挤出市场, 进一步致使自己再次降低交易支付, 从而陷入这种恶性循环, 最终市场留下的都是劣质的交易对象或者交易中止市场消失的极端结果, 称之为逆向选择 (adverse selection) 。另一类是在事后 (或交易后、签约后) 的非对称信息条件下, 信息优势方隐藏信息或行为, 致使上述结果出现, 称之为道德风险 (moral hazard) 。但其中逆向选择理论的先河是由阿克洛夫 (George Akerlof) 研究旧车市场的柠檬模型 (lemons model) 开创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极端就是引起交易中断市场消失 (或市场失灵) , 市场消失现象的存在意味着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发生了矛盾。市场交易中断不仅致使社会效率的损失, 还造成参与交易的经济主体的利益损失。

造成信息不对称的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社会劳动分工与专业化, 经济主体 (交易者) 的知识是有限的, 探索信息要花费成本, 信息的优势方对信息的垄断等。这里只简单地谈谈社会劳动分工与专业化的影响, 显然社会劳动分工使不同行业的劳动之间产生了巨大的行业差别, 不同行业的劳动者在不同的信息领域或不同的时期, 产生了不同的信息优势和信息劣势, 所谓“隔行如隔山”;另一方面, 专业化使个人在其自身的专业领域比其他专业领域的个人了解更多的专业知识, 从而也导致专业性的信息优势和信息劣势, 所谓“术业有专攻”。

2. 信息劣势方的行为

信息不对称不仅损害信息优势方和信息劣势的利益, 也造成了社会效率的损失。对于解决非对称信息所造成的危害, 信息优势方、信息劣势方和第三方 (即政府、行会等社会和集体利益的化身) 都有一定的动机和积极性。其中信息优势方的具体表现为:为了让信息劣势方能够了解自己相信自己以促成交易达成, 就建立一定的机制 (如承诺、保证、担保、声誉等) 来减轻信息不对称的程度, 称之为信号传递 (signaling) , 比如企业花费大量的成本进行广告宣传, 就是向消费者展示其经济实力强大和产品质量优良以便与那些经济实力弱小产品质量低劣的企业区分开来。

在事前非对称信息条件下, 信息劣势方的具体表现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积极的行为, 一类是消极的行为。

积极的行为是指信息劣势方积极应对信息劣势局面, 有所作为。包括两种, 一种是信息劣势为了减轻与信息优势方的信息不对称程度 (从而降低交易中的或有损失到可以承受的范围) , 所进行的对特定信息的搜索探寻工作, 我们称之为信息收集。另一种是信息劣势方在签约前, 为了让信息优势方能够说真话, 便于自己找到合适的交易对象达成交易, 就建立一定的机制 (如规模等级、信用级别、风险程度等等) 来对信息优势方进行区分, 我们称之为信息甄别 (screening) 。实际生活中, 信息搜寻行为是进行信息甄别所必不可少的, 而且往往信息搜寻的目的就是为了进行信息甄别, 信息甄别也必定是建立在信息搜寻的基础之上。

消极行为是指信息劣势方消极面对信息劣势局面, 采用减少或回避交易的方式, 以减少可能发生的交易损失, 当交易不可避免时, 也仅仅是消极等待或接受。

信息优势方如果采用消极的不行为, 其较坏的可能只是优势利益不能实现或不能充分实现, 在对方获得对称信息之前, 一般不会有额外的损失;但对于信息劣势方如果采用消极的不行为, 其最好的结果也只是既有利益不受损害, 而通常的结果往往是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所以, 采取积极行为进行信息甄别, 对于信息劣势方有着尤为重要的意义。

二、信息甄别

1. 信息甄别模型

自从阿克洛夫通过研究旧车市场交易情况提出逆向选择问题之后, 很多学者都尝试着站在不同角度从理论上来解决这一问题, 其中较为经典的是斯宾塞 (Michael Spence) , 在研究劳动力市场存在的有关雇员能力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时, 从信息优势方的角度建立的信号传递模型 (Signaling model) ;以及罗斯查尔斯 (Michael Rothchild) 和斯蒂格利茨 (Joseph Stiglit) , 在研究保险市场上存在的有关投保风险信息不对称问题时, 从信息劣势方的角度建立的信息甄别模型 (Screening model) 。也正是因为阿克洛夫、斯宾塞和斯蒂格利茨对信息经济学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人共同获得了2001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信息甄别模型的提出与建立, 既为信息劣势方解决逆向选择问题提供了坚实可靠的理论支撑, 也为现实生活中早已存在信息甄别思想的传播和应用搭建了广阔开放的交流平台。不仅创立信息甄别模型是建设性的, 自觉运用信息甄别思想去解决实际问题更有现实意义。

2. 信息甄别与信号传递的关系

信息甄别和信号传递都是用来解决逆向选择问题的, 但解决问题主体不同, 信息甄别的主体是信息劣势方, 而信号传递的主体是信息优势方。在实际生活中, 某一逆向选择问题的解决, 可能会出现三种情形;一种是信息优势方主动进行信号传递, 一种是信息劣势方主动进行信息甄别, 还有一种情形是信号传递和信息甄别结合出现。

实际情形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因素是交易双方对交易的获益预期, 谁的预期大谁就更主动,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这里的获益预期, 首先比较的是交易收益对各自的重要程度和相互影响程度, 其次才是在同等程度基础上比较收益量的大小。另一个因素是某些交易自身的特点或者制度规则影响使得交易过程只能是单方主动。显然, 那些对以上两种因素影响都不敏感的交易以及制度性规定双方同时主动的交易, 常常是信息甄别和信息传递结合出现的, 这种情形也很常见。因为主动而支付的费用 (甚至是双方全部相关的交易费用) , 最终都在交易达成的合同中按照某个比例在双方之间进行了分摊。

信息甄别和信号传递是研究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其所要解决的问题实质是一样的, 因而有很多学者认为两者在一定程度上是一回事。若是详细分析, 两者的区别也是明显的:首先, 区别表现在解决问题的主体不同, 行动先后顺序是不同的, 在信号传递模型中, 据有信息优势的应聘者先行动, 选择作为信号传递的教育水平, 然后雇主分析传递出来的信号, 再做出支付多少工资的决定;在信息甄别模型中, 处于信息劣势的雇主先行动, 根据自身的需要制定相应的合同组合与选择规则, 提供给应聘者, 应聘者再在这些合同组合范围内根据自身的条件进行“自我选择”。其次, 区别表现在均衡的条件不同, 均衡的结果是不同的, 在信号传递模型中, 雇主只能根据求职者传递的信号来决定相应的工资水平, 因而可能另外存在更好的工资和教育水平的组合, 能为雇主带来更多的利润, 但这样的合同, 却不一定为雇主所采用, 也即是在信号传递模型中, 可能存在着多个分离均衡和混合均衡;在信息甄别模型中, 雇主可以自由地选择最有利的工资和教育水平组合, 因而保证了任何可以赚钱的合同都将被采用, 任何可能带来损失的合同都将被舍弃, 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 雇主的收益是最大化的。也即是在信息甄别中, 不存在混合均衡且分离均衡的存在是唯一的。

3. 进行信息甄别的一般思路

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 当交易对象存在着质量高低不齐时, 交易中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并不是只能消极地回避或无条件接受, 也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也就是信息劣势可以制定一组能够使自身达到最优收益的合同和选择规则, 提供给信息优势方进行自我选择, 从而成功分离交易对象并实现交易。如何运用信息甄别的思想来解决现实生活的具体问题, 这涉及到实际情况的复杂多样和方法选择的灵活多变, 因而信息甄别不仅仅是一种进行理论分析论证的技术, 更是一门面对丰富鲜活的现实、需要充分发挥当事人创造性才能进行权变和控制的艺术。信息甄别的一般思路主要包括四个环节:首先, 对所面临的问题是逆向选择问题以及所处地位是信息劣势方, 做出肯定判断;其次, 对交易所指向的对象的性质有基本的认识, 对自身的需要在质和量上都有清醒的估算;再次, 制定出一组能够使自身达到最优收益的合同和选择规则 (必须符合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约束) , 并提供给对方;最后, 由对方对合同组合进行自我选择, 最终达成协议, 实现交易。

三、信息甄别思想的应用

信息经济学的各个模型, 是从实际生活的多样性中提炼抽象出来的, 很多信息经济学的思想早在几千年前就产生了, 而信息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只不过是最近二三十年的事。下面结合不同领域的实例, 探讨信息甄别思想的具体运用。

1. 中国古代故事

(1) 姜太公钓鱼。小说《封神演义》讲的姜太公钓鱼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 “只钓当朝君与相, 何尝意在水中鱼”的姜子牙, 以直钩钓鱼和激扬慷慨之歌向周文王传递其是个高洁贤能之士, 以期周文王能够重用, 这是信号传递;姜子牙“直钩垂钓”也是对周文王贤明程度的甄别, 像姜这样的“怪异”言行, 只有非常英明的王者才能真正理解, 其是“宁在直中取, 不向曲中求”的大贤之士。 (2) 三顾茅庐。刘备三次亲临诸葛亮住处诚心相邀, 可以看成是刘备在向诸葛亮传递充分理解、信任和尊重的信号, 这是个信号传递的问题;诸葛亮两次避而不见, 第三次相见之前又以假睡相验, 这也可看作是诸葛亮在对刘备贤明与否进行试探甄别, 这也是个信息甄别的问题。 (3) 孟尝君养士。《史记·孟尝君列传》讲到“战国四君子”之一的孟尝君, 门下所养食客众多, 但当他去秦国做相国不成又遭迫害之时, 他却只能靠食客学狗盗学鸡鸣, 侥幸逃离秦国。这个故事是个典型的未能进行信息甄别的反面例子。孟尝君门客众多, 却没有按他们能力的高低和重要程度加以区别对待和任用, 致使那些拥有治国安邦等重要才能的人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和使用, 自然会走掉或者不去登门了, 留下来的都是些“鸡鸣狗盗之徒”, 危难之时自然也就只能靠那些鸡鸣狗盗之技仓皇逃命了。

2. 保险市场

在保险市场上, 投保人的风险程度有高有低, 保险公司如果只是制定同一保费的一种保险合同, 那将只有那些预期收益高于这一保费的高风险投保人才会买保险, 那些低风险的投保人是不会买保险的, 保险公司也将会因为赔付大于保费收入而停办。保险公司选择的是制定出一组高风险高保费、低风险低保费的最优的合同组合, 提供给不同风险的投保人进行自我选择, 从而区分了投保对象, 实现交易并获得最优收益。

3. 劳动力市场

在劳动力市场, 除了雇主对应聘者能力高低的甄别, 还存在着应聘者对雇主忠诚度的甄别。雇主通过约定薪金随着工作年限逐年递增制或违约保证金制, 一定程度上将那些喜欢“跳槽”的应聘者剔除在外, 保证了公司雇员队伍的稳定性。

4. 信贷市场

我国的信贷市场长期以来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 造成了商业银行大量坏账和资金运用低效率并存的局面。一方面对国有企业是“滥贷”, 商业银行对于国有企业的营利能力未能很好地甄别, 不加区分地一味满足;另一方面对集体和私营企业却是“惜贷”, 由于信用制度不健全, 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营利能力无从甄别, 只好消极回避, 或使用信贷配额制。

5. 价格歧视机制

价格歧视是商家对同一种产品或服务, 针对不同支付能力的消费者提供不同的价格。比如, 在一些国家同一航班同样等级的飞机票, 给私人旅行的票价可能是给出公差旅客票价的三倍;很多通信公司, 都推出的针对在校学生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的“校园卡”业务等。这些业务的顺利推行需要建立一套身份甄别机制, 商家能对不同类型的消费者进行准确区分, 进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6. 等级制度安排

所谓等级制安排是指对事物按照其特定素质的优劣区分出不同级别来区别对待。比如:各国法律都对上市公司的规模做出了一定要求;同是超市, “麦德龙”针对团体采购, “家乐福”主要面对家庭和个人消费;同是宾馆, 有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的高低区别等。这种安排无论是行业推行的标准, 还是市场做出的选择, 都是对事物某种特质进行甄别分离, 有利于市场细分, 扩大市场总体规模, 获得最大化收益。

摘要:信息甄别是一种从信息劣势方的角度来解决逆向选择问题的方法。我们通过对非对称信息及其危害以及信息劣势方行为的论述, 给出了信息甄别的背景、要解决的问题及其主体;通过劳动力市场中雇员能力信息不对称问题, 讨论了信息甄别模型及信号传递模型的关系, 并论及运用信息甄别的一般思路;最后本文通过实例探讨信息甄别思想的应用。

关键词:非对称信息,逆向选择,信息甄别

参考文献

[1]宋小川.入世后信息经济学在我国的运用”.经济学动态, 2002, 3:14-20.

[2]黄弈林.信号经济理论的发展”.经济学动态, 1998, 1:53-57.

[3]杰克·赫什莱弗, 约翰G.赖利著.刘广灵, 李绍荣译.不确定性与信息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

[4]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

[5]王则柯, 何洁.信息经济学浅说.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9.

[6]王则柯, 对付欺诈的学问——信息经济学平话.中信出版社, 2001.

[7]Akerlof, George, 1970, 揟he market for Lemons:Quality Uncertainty and the Market Mechanism?Qua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84:448-500.

[8]Spence, Michael, 1973, “Job Market Signalling”,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87:355-374.

个人优劣势分析 篇4

其实真正全面地了解一个人是需要时间的,况且人与其他事务一样,也是在不断变化之中。但对于一名人力资源顾问或是机构来说,所谓对人的了解,是指相对独立的一个时间段。他的工作性质就要求,必须短时间内对所需人员迅速做出判断,并准确给予结论。

那怎样去了解一个人呢?怎样做到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给一个人以结论?这主要靠经验的积累,需要长时间实践中的揣摩和总结,其方法不外乎三个字:观、闻、品。

1、观,这里主要讲的是对其外表的观察。

通常情况下,人力资源机构对一个人的了解和考察首先是从其外表开始的。也就是说,当被考察者站在你面前的时候,你肯定要对其从头到脚地打量一番。此时如果你是一个阅历较深、经验丰富的考官,或许就是这上下的几眼,可能就会对此人有了一个八九不离十的印象。什么叫一见如故?大概就是这种感觉吧。

那“观”都观些什么呢?

一是着装。着装是“死物”,是没有生命的,可不同的人在对着装的选择和穿着上却是大有说道的。

喜欢深颜色服装的人,往往性格比较沉稳;喜欢浅颜色服装的人,可能做事比较前卫;喜欢艳丽一点或是花色服饰的人,往往比较新潮,或许还有突出自己的习性。

透过着装的条理性可以看出一个人做事的条理性;着装的严谨程度能看出一个人做事的认真程度;着装的整洁度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工作作风怎样,服饰色调的搭配,往往能折射出一个人的思维缜密程度及创新意识如何。

二是看面色。面色怎样往往是一个人健康状态的最好标志。

三是看眼神。我们常说眼睛是人心灵的窗户,经验丰富的人,透过眼睛往往就能看到对方的心底。善良与邪恶、诚实狡诈、聪明与愚笨,往往都写在一个人的眼睛上。同时,眼神还会告诉你这个人的精神状态怎样。

四是看表情。表情能反映出一个人的自信,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成熟度,同时也能反映出一个人性格的热情与冷漠。

2、闻,闻就是听了,听是对一个人的进一步了解和考察。所谓听其言,知其行。语言能看出一个人的表达能力,语言也能看出一个人的做事能力,语言还能看出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同时语言也能看出一个人的人品、性格及执行能力等等。

3、品,品是对一个人结论的过程,也是“观”与“闻”的归纳。对于一名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人员来说,这个过程的时限很短,而且这还是对一个人考察的最关键环节。这个环节更需要经验,同时需要对所需岗位的比对,所以这个环节至关重要。

上一篇:中外合作教学下一篇:绩效管理中的角色扮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