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加工业

2024-07-06

铝加工业(精选5篇)

铝加工业 篇1

2008年, 我国成品油贸易逆差不断扩大, 1~12月, 我国成品油实现贸易逆差163.8亿美元, 比上年同期的72.9亿美元, 增加了90.9亿美元。预计2009年国际油价在低位盘整, 综合来看2009年石油和化工行业所面临的经济环境将可能好于2008年。2009年内需扩大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国内炼油企业的压力。

2008年4季度,我国石油加工业产业规模稳定增长。去年1~11月,我国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0801.46亿元,同比增长29.88%,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1.02个百分点。2008年4季度,我国石油加工业产销率延续三季度下降趋势。1~11月,该行业产销率为98.23%,比上年同期减少了1.18个百分点。受需求不足影响,该行业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出现大幅下降,去年12月价格指数为103.92,比上年同期降低8.37点,比同期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高5.06点。从2007年以来,受原油价格高涨影响,炼油行业亏损急剧增加。在当下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后,下游需求也锐减,行业的迅速减亏并不是一个简单问题。2008年1~11月,该行业累计亏损额达1259.69亿元;其中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为1706.21亿元,同比增长515.57%。

一、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运行情况

(一)行业规模

2008年4季度,我国石油加工业产业规模稳定增长。去年1~11月,我国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0801.46亿元,同比增长29.88%,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1.02个百分点。去年11月末,我国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资产总计为11477.23亿元,同比增长28.36%,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6.76个百分点;企业数为2253个,比上年同期增加了54个;从业人员年均人数为80.89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92万人。

(二)资本/劳动密集度

2008年11月末,我国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人均产品销售收入为257.17万元/人,比上年同期增加了54.37万元/人;人均资产总额为141.90万元/人,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7.93万元/人;单位产品销售收入为92327.83万元/单位,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9548.58万元/单位;单位资产总额为50941.97万元/单位,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0042.07万元/单位。

(三)产销情况

2008年4季度,我国石油加工业产销率延续三季度下降趋势。去年1~11月,我国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累计工业总产值为20970.09亿元,同比增长29.72%,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1.95个百分点;累计工业销售产值为20599.93亿元,同比增长28.35%,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 0.0 5个百分点;产销率为98.23%,比上年同期减少了1.18个百分点。去年11月末,产成品资金占用为829.15亿元,同比增长52.23%,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40.91个百分点。

2008年4季度,受需求不足影响,我国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出现大幅下降,去年12月价格指数为103.92,比上年同期降低8.37点,比同期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高5.06点。

(四)成本费用结构

2008年4季度,我国石油加工业成本费用提高。去年1~11月,我国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累计成本费用总额为22051.8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6518.85亿元。其中,累计产品销售成本为21138.97亿元,同比增长43.40%,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30.37个百分点,累计产品销售成本占成本费用总额的比重为95.86%,占比较上年同期增加了0.29个百分点;累计产品销售费用为251.35亿元,同比增长16.32%,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6.64个百分点,累计产品销售费用占成本费用总额的比重为1.14%,占比较上年同期减少了0.03个百分点;累计管理费用为474.31亿元,同比增长19.24%,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7.84个百分点,累计管理费用占成本费用总额的比重为2.15%,占比较上年同期减少了0.40个百分点;累计财务费用为187.21亿元,同比增长71.60%,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45.80个百分点,累计财务费用占成本费用总额的比重为0.85%,占比较上年同期增加0.13个百分点。

(五)盈利情况

从2007年以来,受原油价格高涨的影响,炼油行业亏损急剧增加。在当下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后,下游需求也锐减,行业的迅速减亏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2008年1~11月,我国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累计亏损额达1259.69亿元;其中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为1706.21亿元,同比增长515.57%,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571.63个百分点。去年11月末,我国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亏损面为20.73%,比上年同期减少了0.01个百分点。

(六)行业运营绩效

成长能力。2008年1~11月,我国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销售收入增长率为29.88%,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1.02个百分点;资产总额增长率为28.36%,比上年同期增加了6.76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16.96%,比上年同期减少了4.96个百分点。

盈利能力。2008年1~11月,我国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毛利率为-1.62%,比上年同期减少了8.87个百分点;销售利润率为-6.06%,比上年同期减少了7.49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为-5.71%,比上年同期减少了7.19个百分点;资产利润率为-10.98%,比上年同期减少了13.53个百分点;净资产利润率为-29.81%,比上年同期减少了36.25个百分点。

偿债能力。2008年1~11月,我国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资产负债率为63.18%,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86个百分点, 产权比为1.72,比上年同期增加了0.20个百分点。

经营能力。2008年1~11月,我国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总资产周转率为181.24%,比上年同期增加了3.30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为4.06次,比上年同期减少了0.27次;产成品周转率为25.49次,比上年同期减少了1.11次。

企业景气指数。2008年4季度,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制造业景气指数大幅下滑,其中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企业景气指数为70.30,低于上年同期34.50个百分点,比同期制造业企业景气指数低25.70个百分点。

投资情况。2008年4季度,我国石油加工业投资增速趋缓。去年1~12月,我国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累计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 831.62亿元,同比增长29.40%,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0.90个百分点,增幅比同期制造业投资总额增速低1.20个百分点。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累计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重为3.95%,占比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02个百分点。

二、行业热点问题

(一)政策动态

成品油价格改革方案实施。随着去年下半年国际油价的大幅下调,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以及降低成品油价格的呼声日益强烈。去年12月18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的通知》,决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实施成品油价格改革,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理顺成品油价格。根据《方案》,国内成品油价格实行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有控制的间接接轨,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为基础,加国内平均加工成本、税收、流通环节费用和适当利润确定。国内汽、柴油出厂价格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为基础,加国内平均加工成本、税收和合理利润确定。将现行汽、柴油零售基准价格允许上下浮动改为实行最高零售价格。最高零售价格以出厂价格为基础,加流通环节差价确定,并将原流通环节差价中允许上浮8%的部分缩小为4%左右。由于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持续回落,因此按照完善后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国家发改委决定自2008年12月19日零时起将汽油出厂价格由每吨6480元调整为5580元,每吨降低900元;柴油出厂价格由每吨6070元调整为4970元,每吨降低1100元;航空煤油出厂价格由每吨7450元调整为5050元,每吨降低2400元。

成品油税费改革正式实施。去年12月18日,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的通知》除了进行成品油价格改革以外,还包括对广受关注的“燃油税”进行改革。《通知》决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实施成品油税费改革,取消原在成品油价外征收的公路养路费、航道养护费、公路运输管理费、公路客货运附加费、水路运输管理费、水运客货运附加费等六项收费,逐步有序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同时,将价内征收的汽油消费税单位税额每升提高0.8元,即由每升0.2元提高到1元;柴油消费税单位税额每升提高0.7元,即由每升0.1元提高到0.8元(其他成品油消费税单位税额相应提高)。由于消费税在价内征收,征收时不再提高成品油价格。此次出台的成品油税费改革摈弃了公众一直猜测的推出“燃油税”这一新税种的方案,改为价内提高消费税而取消相应其他收费的方式,节省了改革成本,将改革的影响降至最低,能较好的达到改革的预期目标。

石化产业振兴规划出台。石化规划的核心内容大致涵盖炼油、化工及新材料的鼓励方向,对金融、财税政策都有涉及。该规划会涉及到对原油和成品油储备(特别是商业储备)的原则性意见,可能会对炼油项目建设在资金上实行支持,一部分项目将实行政府贴息贷款形式。

(二)项目动态

中石化岳阳炼化项目开建。去年10月中旬,中石化岳阳地区炼油化工一体化项目在长岭分公司生产装置区开工奠基。建成后中国石化总投资将超过145亿元。岳阳地区炼化一体化项目中,预计投资78亿元的巴陵石化特色化工发展总体规划, 已经中石化集团公司讨论通过。项目以化工型炼油和煤气化为基础,发展精细化工,做精做强做优锂系聚合物、己内酰胺与环己酮、环氧树脂三大传统核心业务,积极探索油煤化一体化发展,稳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项目为五改七建一配套,目前部分改造项目已在实施中。

中海油惠州1200万吨炼油投产。去年10月27日,中海油惠州炼油项目负责人表示,惠州1200万吨/年炼油项目已经完成总工程量的95%,年内可以投产。其二期1000万吨/年炼油和100万吨/年乙烯炼化一体化项目已开始土地平整工作,炼油部分预计2011年可以投产。中海油惠州大亚湾炼化一体化特大型生产基地正在形成。中海油三期2015~2020年规划将再建2000万吨/年和100万吨/年乙烯项目。“十二五”前后,加上中海壳牌80万吨/年乙烯扩容到100万吨/年,惠州大亚湾基地将拥有4000万吨/年炼油、300万吨/年乙烯的生产规模,形成华南地区特大型炼化一体化基地。

江苏首条成品油管道投产。去年11月15日,江苏省目前最大的成品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国石化苏州成品管道暨苏州通桥油库投油一次成功,结束了江苏省成品油调运无管道的历史。该项目是中国石化及江苏省重点工程之一,由江苏石油分公司、销售公司华东分公司成立的联合项目组统一负责项目的建设,浙江石油分公司给予了大力支持。项目总投资近4亿元,管线全长76公里,其中苏州境内51公里。成品油管线起点为浙江嘉兴,终点为江苏苏州,管道采用多品种的成品油密闭顺序输送工艺,输送汽油、柴油两大类五个品种,管线年设计输送量为250万吨。新建的苏州通桥油库为该管道配套油库,占地147亩,一期工程储罐容量为14万立方米。

中石化北海炼油20万吨聚丙烯项目开工。去年12月16日,北海炼油异地改造石油化工(20万吨/年聚丙烯)项目在广西北海市铁山港区开工。这一项目总投资达41.5亿元。北海炼油异地改造石油化工(20万吨/年聚丙烯)项目于2008年11月21日, 通过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发改委核准。项目建设主要包括20万吨/年聚丙烯装置、300万吨/年催化原料预处理装置、200万吨/年催化裂化装置、50万吨/年气体分馏装置和2000吨/年硫黄回收装置等,配套建设1台65吨/时锅炉和一套12兆瓦抽凝发电机组等相应的辅助设施和公用工程系统。将与该项目同时建设的还有涠洲岛原油码头及配套工程、300万吨原油商业储备工程等。项目投产后,每年可生产聚丙烯18万吨、液化气32.4万吨、93号国Ⅲ汽油66万吨、车用柴油80万吨、溶剂油6万吨、船用燃料油43.5万吨等。项目实施后,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10.8亿元。

我国煤制油产业化取得新突破。去年12月22日,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基合成油示范项目在山西潞安集团正式“出油”。这标志着中国煤制油产业化试验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和重大突破,对国内替代能源研究和煤基合成油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潞安集团年产16万吨煤基合成油示范项目以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自主研发的煤基液体燃料合成浆态床工业化技术为核心技术,是国家“863”高新技术项目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的延续项目。首次正式出油的是示范项目中的钴基固态床合成装置,标志着潞安煤基合成油示范项目从锅炉、空分、气化到煤气净化装置全部建成,为下一步铁基浆态床合成油装置投料试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标志着我国第一个煤炭间接液化示范项目的工艺主装置已经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三、行业发展趋势

(一)预计国际油价2009年将在低位盘整

展望未来,原油期货价格在短期内再度冲高的可能性不大,美国深陷金融危机已经给世界经济增长蒙上了明显的阴影,世界经济增速的下滑直接压缩了原油期货市场炒作的想象空间。

随着经济衰退影响日渐加剧,国际能源署及OPEC下调了对全球石油需求的预测至8650万桶/天,下调幅度为0.6%;另一方面,OPEC也正计划大幅削减原油产量,以阻止国际市场油价持续下跌,有机构预计OPEC将减少原油产量200万桶/天(2008年10月份OPEC原油产量为3200万桶/天)。我们认为,目前的国际油价水平已处于长期底部区域,2009年国际油价将在上面两种力量之间寻求平衡,预计将在40~60美元/桶的低位盘整。

(二)行业2009年面临的经济环境将可能好于2008年

随着近年国内炼油能力趋紧,国内主要石油公司加大了炼油能力建设力度,不仅立足于现有中型装置的改扩建,还新建了一批大型炼化项目,项目将于今后几年陆续投产,预计仅2008年我国就将新增炼油能力4500万~5500万吨/年。到2010年,我国原油加工能力将在2007年的基础上新增6000万吨/年以上,达到4.6亿~4.8亿吨的水平。经济增速下滑,短期国内炼油能力需求下降,而炼油能力这两年又集中释放,到2010年,我国炼油能力将有2000万~4000万吨的过剩。

也应看到,2009年石油和化工行业所面临的经济环境将可能好于2008年。从供求关系方面来看,虽然行业在未来1~2年内供应压力加大新增产能需要一段时间消化;国内外宏观经济严重下滑可能导致大原油加工产品需求下滑幅度超预期。但在外需及国内经济加速走弱的情况下,我们认为政府在2009年的刺激经济措施无论是推出的节奏和力度, 都非常可能是超预期的。再结合目前政府已经出台的四万亿投资计划的逐步落实,以及成品油定价机制的逐步缕顺,预计2009年国内需求的扩大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国内炼油企业的供给压力。

铝加工业 篇2

展会时间:2012年3月13-16日

展会地点: 俄罗斯莫斯科-全俄展览中心 主办单位:英国ITE公司

展品范围:

肉业区: 屠宰技术,肉分割及处理机械及设备,包装设备,热处理设备,冷冻设备,肉类及乳类产品添加剂,香料等;流程控制及分析设备,物流及运输,清洗设备,专业安全操作保护设施,原料肉及深加工产品等;

乳业区:乳牛养育设备及技术,奶油生产设备,全脂奶,脱脂奶及浓缩奶加工设备,凝乳及乳酪设备,冰淇淋加工技术及设备,冷冻及控温技术,热处理技术,流程控制及分析设备,物流及运输,清洗设备,专业安全操作保护设施,乳制品,婴儿食品等;

包装:肉业及乳业包装材料及设备

展会简介:

第十一届俄罗斯国际肉业加工技术与设备展暨第十届俄罗斯国际乳业加工技术与设备展是目前俄罗斯唯一的一个专业的肉类及加工技术展,包含从原料(肉、鲜奶)-加工技术处理-成品的全产业链产品。2011年共吸引了来自20多个国家的279家企业参展,包括行业领头企业,例如:Wimm-Bill-Dann, Danone, Unimilk, Tetra Pak, DeLaval, Agro-3, Alpha Engineering和 GEA等,展会期间,共吸引了5,700多名专业观众参展展会。

官方支持 :

俄联邦农业委员会,食品委员会,渔业委员会;莫斯科农业部,食品部;俄罗斯农业联盟;莫斯科市政府;俄罗斯工商会消费品市场委员会;莫斯科国际商业协会;俄罗斯家禽联盟;俄罗斯乳业联盟;俄罗斯肉业联盟;俄罗斯制冷工业联盟;俄罗斯企业家联盟;

上届数据:

2011年展会展出面积8367平米,吸引全球34个国家及地区的专业观众5702人次。共有来自俄罗斯,保加利亚,德国,直布罗陀,香港,希腊,以色列,意大利,加拿大,中国,立陶宛,荷兰,波兰,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土耳其,乌克兰,法国,瑞士,瑞典等20个国家的279家企业展出了自己的产品。

俄罗斯肉业、乳业市场背景: 肉业:近年来,俄罗斯香肠和肉类食品市场一个最显著的趋势是禽肉制品的比例增加。在全俄香肠和肉类食品产量中,目前禽肉制品的比重很小,而在进口的香肠中,禽肉制品所占的比例近50%。香肠和禽肉食品的主要生产商是家禽产品加工厂, 对于这些家禽产品加工厂而言,禽类香肠生产是其生产过程的重要部分,为家禽产品加工厂提供了扩大产品种类和获得额外收入的可能。俄罗斯的香肠和禽肉食品主要生产厂家为红草地股份公司,彼尔姆家禽产品加工厂股份公司,乌德穆尔特家禽产品加工厂股份公司,梅热尼诺夫卡家禽产品加工厂股份公司,伊万诺沃肉鸡股份公司等等。

乳业:俄罗斯是世界几大乳品生产国之一,其生产和消费水平一直居世界前列,仅次于印度和美国居世界第三。近年来,俄罗斯市场对乳品罐头的需求增长,一方面是居民直接的消费增加,另一方面是糖果点心加工业的产量快速增长,促使黄油等乳品的需求量不断上升.俄第一副总理祖布科夫在参加第一届全俄乳业生产者代表大会期间表示,俄计划从2010年预算中拨款206亿卢布支持乳畜业发展规划,这与上年的128亿卢布的拨款相比增加了61%;同时,今年用于乳业生产者的贷款利息补贴总额也将由去年的198亿卢布提升至今年的253亿卢布。

杭州鼎忻展览有限公司(原食品商务网旗下展览公司): 联系人:鲍小姐

张小姐 曹先生 Email:zdl@21food.com 电

话:0571-87759615,85120150,89738371 传

真:0571-89738383 地

铝加工业 篇3

近日, 彰武县美中鹅业公司传来好消息:企业已拥有风鹅肠、风鹅爪、风鹅翅、风鹅肫和风鹅整只及鹅肝、鹅肾、鹅胗、白条鹅、鹅绒等十多个品种, 其中鹅翅、鹅掌、鹅肠大量挺进香港市场;鹅绒俏销国外, 去年创汇187万美元, 今年鹅绒出口价格持续走高, 企业已采取先收定金后发货的方式出口。随着扩建工程的结束, 该企业年屠宰加工能力提升至1 500万只。

辽西北地区多年进行阻沙林、防风林和路边林带建设, 加之近年退耕还林新增大量林地, 为鹅业兴旺提供了丰富的饲草资源。“辽宁白鹅是个宝, 年产蛋最多达120枚;辽宁豁鹅更是宝, 年产蛋最多达150枚, 为世界一流水平, 这是大自然赐给我们的区位优势。”畜牧专家介绍, 辽宁省饲养一只鹅平均有25~28元的利润, 要比南方高10元;辽宁省产出的鹅毛每千克可卖40多元, 比南方产鹅毛多卖10多元。然而, 过去由于鹅的深加工业不发达, 当地农村养鹅一直处于“小打小闹”阶段, 鹅的良种优势未转化成经济优势。

进入“十一五”以来, 辽宁省相关各县积极抢抓鹅业市场日趋红火的机遇, 发挥资源优势, 大力扶持鹅深加工企业发展, 沈阳的康平、法库、新民和阜新、铁岭两市各县 (市) 无一例外地兴起养鹅热潮, 其中彰武、康平两县年屠宰加工能力超过3 000万只。受工业引擎带动, 整个辽西北鹅业经济带上活跃着一大批骨干, 他们的竞争意识贯穿鹅的孵化、养殖、防疫、屠宰、加工、销售整个流程。广大农村, “因鹅而兴, 因工而富”的产业集群化规模庞大, 年饲养量3 000多万只。2008年1~6月, 全省鹅存栏2 238万只, 同比增长4%;鹅出栏910万只, 同比增长7%。彰武、康平等地可带动饲养户人均年增收400~500元。据了解, 康平福润禽类加工有限公司已引进三条屠宰生产线, 安装鹅屠宰加工设备26台套。项目投产后, 一年可屠宰加工500万只鹅等肉禽。小城子镇林地面积1.44万hm2, 草地面积749.6 hm2, 又引进了沈阳龙兴这家企业, 年屠宰鹅达1 000万只。据测算, 康平县鹅产业销售收入达3.4亿元, 纯收入达2.1亿元, 占畜牧业农民人均收入的58.1%。

铝加工业 篇4

随着国内不锈钢加工配送行业的迅速兴起, 促进了我国钢铁物流配送的发展, 密切了钢铁生产企业与终端客户关系, 延伸了钢厂的产业链。然而, 由于近两年不锈钢加工配送企业纷纷建成投产, 在成本、质量和服务几个方面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其中成本的竞争无疑是最关键。降低成本已经成为不锈钢加工配送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二、估时作业成本法的定义和具有的特征

估时作业成本法作为一种新的成本分摊方法, 统一了资源成本动因和作业成本动因, 把具体作业时间总额作为成本动因, 将资源成本分配到准备阶段、订单、产品、服务和客户等成本对象上, 从而省却传统作业成本法先将成本归集到作业, 再分配到各项业务的复杂过程。此外估时作业成本法相对简单且结果精确, 对于每一类资源只需估计出:产能成本率和产能使用量。

(一) 产能成本率估算

产能成本率即部门成本或作业中心成本与实际产能之间的比率,

产能成本是涵盖了作业中心所发生的一切费用, 包括支付给生产工人及其管理者的薪酬、厂房或设备的租金、资材的耗用、设备折旧以及为支持本作业中心工作的其他成本。实际产能表示在本作业中心工作的资源的实际产能。以设备为主体的部门或者作业中心, 其实际产能则取决于机器设备的产能, 即为扣除维护和修理的停工时间后机器的实际可工作时间。产能成本率需要根据耗用成本的不同而区分, 就钢铁加工配送行业而言即为:生产车间所发生的费用除以生产设备的有效作业时间。

(二) 产能使用量的估算

产能使用量是进行每次业务的产能要求量, 即进行每次作业时占用资源的单位时间, 通常按时间计量, 不过, 有些资源耗费无法按时间计量, 也可以用别的单位来衡量, 比如:立方米、吨、兆、波特等。

通常而言, 不同业务特征决定了作业耗费时间的长短。估时作业成本法针对传统作业成本法的不足, 提出了“时间方程”模型的理念, 把不同业务类型所要求的时间差异都融入该模型, 在获取了相关的数据后, 部门负责人或经理可以通过时间方程来计算完成某项活动具体所需要的时间, 即可以用一个线性公式将各项业务活动中的时间计算出来。在不锈钢企业当中, 客户的加工要求各有各的不同, 所生产的产品可能是标板, 也可能是定制。不同的情况对资源产能的要求也不同, 传统作业成本法用增加作业种类来解决差异, 而估时成本法用加成线性方程来反映, 更加的简洁高效。对于不锈钢的加工配送企业, 许多企业都有自己的ERP系统, 前期的经营过程中已经收集和储存了很多的信息, 比如加工工艺、装刀时间、上卷时间、线上打包时间、包装方式、运输要求、质量检验时间、以及其他的一些数据信息。在获得了上述数据信息后, 部门负责人或部门经理就能够快速的计算出完成任何订单或加工所需的具体时间要求。

三、不锈钢加工配送业成本核算现状与问题

在目前的不锈钢加工配送行业最常见的是不锈钢纵切加工和横切加工, 纵切加工是将钢卷沿纵向分切成若干个小宽度的钢卷, 分切后的钢卷可以直接以卷状交货也可以作为横切加工的原料卷, 进行横切切板后以板状交货。不锈钢加工配送企业, 对于产成品的成本核算主要区分钢种、钢卷厚度。比如430-2B和304-2B, 厚度的区间从3.0-0.3mm, 不同的钢种不同的厚度价格均不一样。直接原材料费用根据各产品的实际消耗计量, 辅助生产性资材和制造费用按成本科目分类汇总, 比如:包装成本、维修成本等等。在月末根据加工量 (或耗用的工时) 将其再分摊到相应的产品成本中去。这种单分配标准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和制造费用的方法, 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分配标准单一, 目前的不锈钢加工配送企业是按照工序工时或重量对制造费用进行整体的分摊。但是, 同样的重量而客户的加工工艺、包装方式、覆膜、覆纸的要求往往是不一样的, 按照这样的分配标准算出的加工配送盈亏往往不能反映某个客户的真实的盈亏情况。

其次、不锈钢配送行业的制造成本分配过于粗放, 不能正确核算不同产品的成本。比如目前的分摊机制, 均按照工序工时进行分摊, 不区分收益对象, 比如资材中像保护膜、纸等都是按照工序工时或者重量进行分摊的, 而不是按照收益对象进行分摊, 造成了产成品成本核算的不准确。

四、不锈钢加工配送业实施估时作业成本法的可行性

不锈钢行业作为一个成熟性行业, 控制成本, 提高效益是每个不锈钢公司所追求的。从作业成本法的实施到现在已经经历了很多年, 不锈钢加工配送企业己具备估时作业成本管理模式实施的基本条件。

(一) 成本意识的转变为估时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提供了动因

由于竞争的日益激烈, 不锈钢行业利润的越来越薄, 也促使不锈钢行业不断地降低成本, 以求得生存。企业更加积极主动地去采取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法, 进一步建立和健全了成本控制和核算制度, 内部管理制度的设计和执行凸显出质的飞跃。

(二) 成本结构发生变化为估时作业成本法提供了应用空间

不锈钢加工配送企业普遍呈现出间接费用占产品成本的比重越来越高, 机组的折旧人工成本占比达70%, 也使得企业降低成本的重心从减少直接材料和人工指出转移到过高的间接费用, 传统的制造成本核算方法已不能正确反映不锈钢加工配送企业的产品成本信息, 不能为企业经营决策者提供真实有用的信息。

(三) 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为估时作业成本法提供了坚实的平台

目前来看, 信息系统管理普遍应用于企业的成本管理中, 绝大多数企业都用ERP系统来实现数据共享、单据处理、业务协同。除了有数据采集和报告功能以外, 企业信息系统还给企业施加了流程管理规则。估时作业成本法能够比较便捷的利用这些丰富的在线数据资源。

(四) 企业人员素质的提高为估时作业成本法的提供了重要保障

近二十年来, 随着我国会计教育的取得了很大成绩, 学校和社会上的会计教育使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会计职称考试和后续职业教育进一步提高了会计人员的素质, 企业的会计人员能够比较好地理解和掌握估时作业成本法, 这对于估时作业成本法的推行非常有利。

五、不锈钢加工配送也估时作业成本的计算过程

(一) 估计生产性工时

部门负责人或经理可以通过观察, 估计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有多少时间是用于生产的, 多少是用于非生产的。例如设备一天开一班, 每年365天减去周末和其他法定节假日, 最后的工作时间240天。如果每天工作时间是8小时, 但是其中有60分钟用来用餐、开会、培训, 那么每天实际开机时间就是420分钟。因此, 每条机组每月的实际产能是20天×420分钟=8400分钟。

(二) 计算单位生产性时间的生产成本

即用该部门或者作业中心发生的费用总和去除以该部门生产净工时。假如生产部门发生的费用总额75, 600元, 生产净工时为8400分钟, 则该机组的单位生产性时间的成本为9元/分钟。

(三) 估计每单位作业耗时

估计每单位作业耗时, 对于每单位作业的耗时不强调绝对的精确, 但是要做到相对的准确。部门负责人或者部门经理可以采用的方法比如时间方程来计算某项活动具体所需要的时间。比如机组加工的作业估时:可以用一个时间方程将加工过程中的装刀时间、上卷时间、穿带时间、运行时间、卸卷时间、线上打包时间、收尾时间, 得出一个时间方程, 将各项业务处理过程更简单。

(四) 计算单位作业费用率

单位作业费用率=生产性时间的单位成本*估计的单位作业耗时。如果生产部门有2个作业:机组加工作业和打包作业, 其单位耗时分别为20分钟和8分钟。那么这两个作业的单位作业费用率分别是180元 (20分钟×9元/分钟) 、72元 (8分钟×9元/分钟) 。

(五) 计算作业成本

计算作业的成本, 作业成本公式=会计期间实际发生的作业量*单位作业费用率。会计期一般按照自然月, 假设生产月机组加工作业和打包作业的实际发生的作业量分别是350、175, 则这两项作业的成本分别是63000元 (180元×350=90, 000元) , 12600元 (72元×175=12600元) , 共计75600元。即完成了本月费用的分摊。

摘要:目前我国不锈钢加工配送企业成本管理过粗, 费用分摊的不合理造成产品成本信息失真, 进而引起成本失控、企业经营决策失误。不锈钢行业作为一个成熟性行业, 控制成本, 提高效益是每个不锈钢公司所追求的。不锈钢加工配送企业迫切需要解决如何建立更加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产品成本核算体系和控制模型, 从而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提升市场竞争力的目的。估时作业成本法作为一种新的成本分摊方法, 相对简单且结果精确, 对于每一类资源只需估计出产能成本率和产能使用量, 可以有效解决不锈钢加工配送企业成本管理问题, 从作业成本法的实施到现在已经经历了很多年, 不锈钢加工配送企业己具备估时作业成本管理模式实施的基本条件。

关键词:估时作业成本法,不锈钢加工配送业,成本核算,成本动因,适用性

参考文献

[1]韩文连.基于时间驱动的作业成本法的优势分析[C].第七届全国财务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 2008

[2]王平心.作业成本计算理论与应用研究[M].沈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

[3]Robert S.Kaplan, Steven R.Anderson.Time-Driven Activity-Based Costing[J].Harvard Business Press, 2004

铝加工业 篇5

荩大会前奏:准备充分力求严谨

26日晚, 总决赛的“前奏”———赛前说明会在选手们入驻并将进行理论考试的东明大酒店召开。此次说明会除对参赛规则、注意事项、用料性能等进行说明外, 选手还进行了抽签分组。

中国皮革协会副秘书长陈占光主持说明会。中国皮革协会培训中心 (北京) 副主任、北京环境与艺术学校校长单燕玲具体介绍了参赛规则、注意事项以及实际操作规则和特别注意事项。单校长说, 此次比赛是一个国家层面的比赛, 组委会无论是设定比赛规则还是制定实际比赛流程都按照国家规定执行, 选手也应严格按照决赛指南进行比赛。

此次比赛全部采用达威科技的材料, 包括颜料膏、树脂、涂饰助剂等产品。达威科技技术服务部经理李林代表为参赛选手们就达威材料的命名原则及大致性能做简要说明, 并发给选手决赛用化料样品清单, 帮助选手最后为比赛做足准备。

陈占光秘书长表示, 此次决赛的理论考试比预赛的题量有所增大, 还强调了此次比赛的“公平、公正以及公开”原则体现在多个方面:1、理论考试由评审组出题库及抽题规则, 监审组抽题、印制密封并发放试卷、监考及对最后答卷密封处理等, 裁判组只负责对密封信息的答卷进行判卷打分;2、比赛用的化工材料和样品制作所用的材料一致, 比赛用样品在大赛开始前 (25日) 准备好, 选手在正式比赛时凭抽到的编号领取样品和皮坯;3、选手最终完成的竞赛成品皮革由监审组二次编号, 然后由裁判统一检测评判。

最后, 参赛选手进行抽签分组。来自牛皮鞋面革组、沙发革组和服装革组的选手分别抽签, 并获得参赛编号。

荩开幕式:“奥斯卡”竞技揭开面纱

开幕式于2013年11月26日上午8点举行, 参加开幕式的领导有中国轻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主任徐祥楠, 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轻工烟草工作部部长宋清洁, 中国皮革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玉中, 河北省辛集市市委常委、副市长王铁仁, 中国皮革协会副理事长、制革专业委员会主席周国祥, 中国皮革协会副理事长、制革专业委员会名誉主席谢少明, 四川达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范捷。开幕式由中国皮革协会副秘书长陈占光主持。中国皮革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玉中, 河北省辛集市市委常委、副市长王铁仁, 中国轻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主任徐祥楠分别致辞。

中国皮革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玉中在讲话中强调, 举办本次皮革加工技能竞赛活动, 旨在推动行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进一步激发制革行业广大职工学技术、练本领、创一流的工作热情, 促进我国制革行业的技术交流和技术创新, 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 全面提高职工队伍技能水平, 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他希望参加决赛的选手充分发扬敢于争先、勇当排头兵的精神, 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展示皮革技术, 展现皮革技能人才的风采, 赛出水平, 赛出风格。

中国轻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主任徐祥楠在致辞中表示, 党和国家以及行业企业的各级领导都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工作, 对高技能人才培养、评价、选拔和激励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举办“达威杯”首届全国皮革加工职业技能竞赛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 加强皮革行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达威杯”职业技能大赛是皮革行业优秀技能人才的盛会, 是一次高水平的全国性大赛, 在行业内将起到广泛而积极的影响。

荩比赛环节:比技能也比素质

此次比赛共有来自山东、河北、河南、浙江、福建、湖南、四川和广东等8个赛区的共55名选手参加, 26日上午8点半, 选手们抵达河北东明制革有限公司, 在选手们熟悉了场地和设施后, 9点, 实操比赛正式开始。

实操比赛是本次决赛的第一阶段, 也是关键性阶段, 其比分占总分的七成。比赛一开始, 选手们首先按照抽签获得的编号从裁判处领取皮革样品和比赛用皮坯, 接下来, 他们必须在规定时间———90分钟内完成实际操作比赛。由于时间极其紧张, 对选手的心理素质是一个极大的考验。选手在现场针对指定皮样的颜色、亮度、风格等特点, 按照自己熟悉的鞋面革、沙发革、服装革等皮革种类进行配色、配浆、涂饰成成品革。

实操比赛现场秩序井然, 每位选手都卯足了劲要发挥出最好的水平。在比赛结束后, 每位选手不顾比赛的疲惫, 耐心整理桌上的物品, 并将工作空间的地板擦干净, 让现场的工作人员感动不已:“技术工人也是高素质的人才!”

26日下午, 理论考试正式进行, 其考试成绩占总分数的三成, 主要为职业道德、专业基础知识和皮革加工工业知识, 包括80道判断题和40道单项选择题。

考试结束后, 裁判组紧锣密鼓地展开了评分工作。为了保证大赛的公平、公正和公开, 此次大赛组委会设立了评审组、监审组和裁判组。中国皮革协会副秘书长陈占光担任评审组主任兼总裁判长, 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轻工烟草工作部部长宋清洁担任监审组组长, 中国皮革协会培训中心校长单燕玲等七位专家担任裁判员。

对于实际操作部分, 由裁判按照标准, 根据皮革感观、物理指标和操作时间进行综合评定打分。理论考试试卷现场装订封卷, 交由评审组循环阅卷, 确保大赛公平公正。裁判员阅卷、检测、打分, 每部分累计相加, 得出该选手的考试得分, 最终按照总成绩由高到低进行排序。

荩闭幕式:至高荣誉授予获奖者

11月28日, 大赛闭幕式在河北省辛集市皮都国际大酒店隆重举行。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世成, 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副主席王洪泽, 中国就业技术指导中心张雷、中国皮革协会理事长苏超英, 河北省总工会巡视员郭东海, 河北省财贸轻纺工会主任宋铁栋、中国皮革协会副秘书长陈占光等出席闭幕式。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轻工烟草工作部部长宋清洁主持闭幕式。

会上, 中国皮革协会理事长苏超英做竞赛总结讲话, 他认为, 大赛主要体现了涵盖范围广、准备充分、各方共同努力、程序上保证比赛公开公平公正以及竞赛内容满足市场需求的特点。他说, 职业技能竞赛有助于促进我国制革行业的技术交流和技术创新, 加快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的技能水平, 将进一步激发制革行业广大从业人员工作热情, 是发现人才、挖掘人才和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同时, 技能竞赛的举办, 也在全行业中创设了尊重劳动、重视技能、尊重人才的氛围和环境;彰显了我国制革行业年轻队伍的技术和知识水平;在鼓励年轻人热爱行业、爱岗敬业、努力学习技术、创造性劳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副主席王洪泽发表讲话, 他在讲话中表示, 此次大赛是在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落实“十二五”规划和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举办的一次重要活动, 是一次展示皮革行业职工时代风采、检阅皮革加工职业人才技能的群英盛会。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确定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 明确提出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把培养高技能人才作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 纳入国家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中。

大赛总裁判长、中国皮革协会副秘书长陈占光充分肯定了参赛选手的表现, 称本次大赛既是一场高标准、严要求、高难度的赛事, 又是公平、公正、公开的高水准赛事, 在充分展示皮革行业新时代一线员工风采的同时, 也达到了技术交流和共同进步的目的。他对大赛作了全面的技术点评, 重点分析了此次大赛在赛事设置上体现了产品生产、时间限制、设备限制、材料限制这四个难点, 通过以上四点苛刻的条件来考核选手的各项技能, 对所有的选手都是一个具有高难度的挑战和体验。他指出, 此次比赛在风格设置上的难点包括颜色设置、鞋面样板设置、服装样板设置和沙发样板设置, 重点考核了参赛选手对整体的把控。在总结参赛选手表现时, 他分别从时间、调色、风格把握、物性检测、理论考试等几个方面总结了选手的优点和不足。

大赛组委会监审组宣布了决赛结果和选手成绩:此次大赛实际参赛人数为55人, 获得前三名的选手分别是浙江卡森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唐志海、河北东明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刘建德和福建兴业皮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王辉达。

此次大赛的获奖选手获得的荣誉之高, 令人惊叹。据悉, 此次大赛获得第一名的选手将按程序报请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对前三名选手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的荣誉称号, 同时颁发证书、奖章和奖牌, 并晋升技师职业资格;第四至十五名的选手可直接晋升高级职业资格, 已具有高级职业资格的可晋升为技师职业资格, 并由中国轻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颁发相应证书;排名前二十名的选手也将获得“全国皮革行业技术能手”称号。此外, 所有选手都获得“首届全国皮革加工技能竞赛优秀选手”的荣誉证书, 而组织参赛的各相关协会及工会也被授予“首届全国皮革加工技能竞赛优秀组织奖”和“组织奖”。

荩比赛感言:各方高度评价大赛

大赛总裁判长、中国皮革协会副秘书长陈占光:理论和实操综合发展的选手脱颖而出

此次大赛取得了圆满成功, 各方面的重视程度之高超出大家想象, 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轻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辛集市人民政府等领导高度重视竞赛的各个层面的内容, 包括如何保证大赛公平、公正、公开, 如何通过大赛来真正促进行业的技术交流和技术创新, 如何激发选手的参与积极性, 并亲历参与大赛过程。各地方协会出人出力, 在组织方面做了很多细致而又周密的准备, 来自院校及研究所的专家竭尽全力来保证大赛的评判质量;赞助单位达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支持单位辛集市制革工业区管委会和辛集国际皮革城, 以及提供比赛场地的河北东明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等, 都付出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支持此次大会。这也说明了我们的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行业技术水平提升, 重视高技能的技术人才培养, 这对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大赛选手都是经历各个区域比赛而脱颖而出的精英, 虽然名次有高低之分, 但实际上比分悬殊很小, 很多选手体现出的高素质和高水平让我们裁判组老师也感到很钦佩。总体来说, 要做出好的成品革, 理论和实操缺一不可, 综合实力强的选手才能脱颖而出。

国家级裁判、四川大学皮革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武勇:沉下心来做行行出状元

这是皮革行业有史以来第一次举办的技术工人大比武, 是一次高水平、高难度、高规格的大赛, 这个大赛的重要性和意义怎么说都不过分。作为裁判组的成员, 力求要高标准、严要求, 公平、公正、公开, 首先在大赛前把标准程序准备好, 到现场后又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了修正, 在比赛现场力求认真严谨地作出评判。

说实话, 当天裁判组老师现场看操作最后打分到夜里12点多, 腰都累得直不起来了, 但是看到大家能够发挥出自身的真实水平, 并且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 我们真的感到十分高兴和欣慰。尤其看到技术工人能够沉下心来, 把技术钻深钻透, 最后获得如此高的荣誉, 我们深感“行行出状元”, 一线工人也出人才, 关键是你能否沉下心来。回去以后我们要把这次的活动作为一个案例, 向学生多传达这样的理念。

国家级裁判、陕西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章川波:“五一”劳动奖章的至高荣誉给予获奖选手

此次的大赛有三个特点, 一是高水平、严要求, 参加比赛的都是行业的精英, 同时比赛准备充分, 程序设计、评判标准十分严格;二是各方面十分重视, 我们看到政府、协会、企业、院校多方面的参与, 出人出力, 而且都把此事当作一个大事来抓;三是获奖选手荣誉之高, 超出大家的想象, 这些荣誉是沉甸甸的, 是实实在在的, 第一名将颁发“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这是很多人毕生的追求, 这样至高的荣誉给我们选手, 还有“技术能手”、技术职称等荣誉, 都是真正的激励。

大赛树立了标杆, 搭建了技术交流平台, 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全行业尊重技术工人, 爱护技术工人, 把他们作为财富, 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 意义深远。

独家赞助单位四川达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严建林: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行业精英

11月28日, “达威杯”首届全国皮革加工技能竞赛总决赛圆满闭幕。在闭幕仪式上, 独家赞助单位四川达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严建林发表讲话。他在讲话中对获奖选手表示热烈祝贺, 称他们“技艺精湛、业务熟练, 是当之无愧的行业精英”。他在讲话中强调, “达威作为中国一流的皮革化工企业, ‘致力于提供清洁制革、时尚皮革所需的化学品’, 将‘企业为我创平台, 我为企业促发展, 人才是企业的核心资本’作为公司的人才战略, 向来重视技术人才的培养, 一贯将技术水平的提高作为公司发展的重要支柱。这与此次职业技能竞赛的目的也是不谋而合的。”

在闭幕式现场, 他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他表示:“能够成为此次首届全国皮革加工技能竞赛的独家赞助单位, 我们感到非常荣幸。通过此次活动, 达威科技提升了品牌影响力, 加强了技术交流, 特别在决赛中选手全部使用达威的化料和产品, 使得我们的品牌印刻在了大家的心中。看到大赛圆满成功, 参赛选手赛出了水平, 赛出了成绩, 赛出了友谊, 我感到特别高兴和激动。借着这次比赛的东风, 希望大家能携起手来, 推动、促进我国制革行业的技术交流和技术创新, 努力打造一大批国内一流乃至国际一流的品牌, 为中国皮革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他认为目前制革和皮化行业面临的形势既是一个严峻挑战, 同时也是一个机遇。他还谈到了中国皮革化料发展的变化:“在十几年前, 完全是外资企业独霸皮化领域, 在这十几年中一批中国的皮化企业快速发展起来, 并且越来越强大。我相信未来中国的皮化企业会越来越强, 达威科技目前正在排队上市, 在资源充分整合的大环境下, 借助资本的力量做大做强是大势所趋。”

中国皮革协会培训中心 (北京) 副主任单燕玲:生产一线也能实现人生梦想

上一篇:高职英语课堂提问下一篇:预算会计制度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