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模因

2024-08-06

翻译模因(精选9篇)

翻译模因 篇1

一. 模因论与借词

1.1 概说模因

“模因”是“meme”的英译。1976年英国动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 (RichardDawkins) 在其著作《自私的基因》 (The SelfishGene) 中首次提出“meme”这一概念, 用来解释思想、文化现象的传播。[1]作者由自然界中基因通过自我复制和相互竞争推动物种进化而大胆假设。人类文化领域也存在类似的复制因子, 即“模因”, 推动文化进步。牛津英语词典中对“meme”的解释为:an element ofculturethatmaybe consideredtobepassedon bynon-geneticmeans, esp., imitation.也就是说, “模因”是通过非遗传方式传播, 特别是通过模仿来传播的文化单位。判断“模因”的基本依据是“模仿”, 任何一个信息, 只要它能够通过广义上称为“模仿”的过程而被“复制”, 它就可以称为模因。[2]“模因”一词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各学科的广泛关注。在语言学领域里, 引用模因论来解释语言, 可以明晰语言的起源、习得以及交际运用等方面的问题。

1.2 英汉互借词和语言模因

借词 (loanword) 也称外来词, 是指从别种语言中吸收进来的词。语言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封闭的系统, 它会随着社会的进步, 经济的发展不断自我更新、完备, 从而适应时代发展, 便于人们交际。一种语言从产生发展至今, 经过数千年的自我过滤和净化, 会不断有旧词消亡, 又不断有新词产生, 以满足语言系统的内在完整性。不同语言的词汇不能做到完全对等, 便产生了词语之间的互借, 以弥补语言中词语意义的缺失, 而语言模因就蕴含在这一过程中。英汉两种语言之间互相引进外来词, 即可看成是两种语言中“模因”的相互复制模仿。从模因论角度看, 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模因。[3]语言之所以能够作为交流工具为人们所使用, 这和使用者不间断的模仿、改善和仿造活动密不可分。英语是表音文字, 汉语是表意文字, 两种语言承载着两种思维方式, 来自两种文化系统, 它们的词汇要进入对方的语言必然要经过必要的改造和规划以适应目的语的环境, 即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经过对源语言中“模因”的复制和改造再融入目的语。

二. 模因与借词的翻译方法

作为语言的模因, 只要是被复制模仿, 必定涉及两种表达形式:被复制 (模仿) 前的表达形式和作为复制 (模仿) 结果的表达形式, 前者已被定义为“模因”, 后者我们称之为“仿体”。[4]但是有些仿体会在语言的传播过程中只保留模因中最基本的、特定的“遗传”信息因子, 根据社会需要或者文化、语言习惯又被再次调整复制, 从而得到新的“仿体”。这时, 我们可以把源语言中的模因称为“源模因”;把目的语中由复制“源模因”得到的并且又在目的语中再次被模仿的仿体称为“仿模因”;把模仿“仿模因”又得到的仿体称为“变异仿体”。“变异仿体”近似于遗传学中的“可遗传变异”。可遗传变异使遗传有了新的内容, 也使生命系统得以发展、进化。同样, “变异仿体”也丰富了语言系统的内容, 对语言的更新和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互借词融入目的语首先要符合一定的目的语语言规则, 要经过翻译, 接受目的语中语音、语义、构词方面的约束, 再被目的语的使用者接受。英汉两种语言接受外来词主要有四种共同的方式:音译、音译加注、半音半意、意译。在翻译过程中, 语言模因被复制、模仿, 必然产生了变化, 下面将分析上述四种翻译方式对语言模因的影响。

2.1 音译

音译是把源模因的语音用读音相似的字或单词表达出来, 在目的语中得出一个仿体, 这个仿体不同于其在目的语中原有的含义, 只保留其语音和书写形式。汉英双语都有很多这种通过音译得到的仿体。

用音译法汉化外来词是最简洁的翻译方式。汉语中的纯音译英语外来词主要是专有名词。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日益密切, 大量的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的词语涌入汉语词汇, 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 伊拉克 (Iraq) 、法郎 (franc) 、盎司 (ounce) 、克隆 (clone) 、咖啡 (coffee) 、阿司匹林 (aspirin) 、的士 (taxi) 等。

英语中的汉语外来词模因历史久远, 以音译引入借词的方式在英语中非常常见。早期的汉语外来词有silk (丝绸) 、china (秦) 、xanadu (世外桃源) , 随着中外接触、交流逐渐深入, 又产生了renminbi (人民币) 、gai-ge (改革) 、guanxi (关系) 等词。

通过音译产生的互借词经广泛传播, 受到目的语使用者的认可后, 又可进一步派生出很多新词汇。在这一过程中, 语言就经历了“仿模因→变异仿体”的变化。例如, 汉语中的的士 (taxi) 作为仿模因, 又被模仿变化为的哥、的姐、打的等变异仿体。这样, “的”由一个无实际意义的虚词, 变成了一个与车有关的有意义的成词词缀。又如, 英语中的silk (丝绸) 作为仿模因, 被模仿变化为silky (a.柔软光滑的) 、silkiness (n.柔软光洁) 、silken (a.轻柔温和的) , silk也就由一个没有意义的语音变为了与“丝绸”有关的词根, 演化出一系列变异仿体。

2.2 音译加注

音译加注是把源模因用读音相似的字或单词表达出来后, 再用目的语中的字、词或词缀加以解释, 以明晰仿体的类属。例如汉语中的啤酒 (beer) 、保龄球 (bowling) 、沙丁鱼 (sardine) 等, 通过附加“酒”、“球”、“鱼”来解释仿体的属性, 加深目的语使用者对仿体的理解。又如英语中的WuliangyeLiquor (五粮液) 、taikonaut (太空飞行员) 等, 亦是如此。

这类互借词在模因被复制传播的过程中既保留了源模因的语音, 又使之转化为目的语中的规范词, 能够使人对它的属性一目了然, 更便于语言的交流和思想的传播。

2.3 半音半意

半音半译是指把源模因的一部分用读音相似的字或词根表达, 另一部分用目的语中的字或词释义, 多用来翻译合成词。例如汉语中的沙文主义 (chauvinism) 、水上芭蕾 (water-ballet) 、香蕉派 (banana-pie) 等。又如英语中的tong oil (桐油) 、Peking opera (京剧) 、tea pot (茶壶) 等。

这类互借词对源模因的音、义都有所保留, 同时又尽力向目的语靠近, 在交际中既方便目的语使用者运用, 又利于源语言使用者听音辨意、理解交流。

2.4 意译 (借译)

意译是指在翻译过程中保留源模因的意义, 但音、形均发生了改变, 意译的仿体完全符合目的语的构词方法和语言习惯, 不再受源模因音、形方面的制约。通过意译进入汉语的英语外来词词义明显、表达流畅。例如, 快餐 (fastfood) 、软着陆 (soft landing) 、休闲 (leisure) 等。英语中意译得到的汉语借词也有很多, 比如one country with two systems (一国两制) 、NewYear cake (年糕) 、铁饭碗 (iron rice bowl) 等。

意义仿体在生成的过程中放弃对源模因外部形式的模仿, 把重点放在对源模因内在含义的复制上, “摆脱其形, 尊重其神”。

三. 结语

互借词模因为两种文化架起桥梁, 承载不同的民族文化和社会心理, 完善语言的表达, 同时促进双方交流。互借词模因能否很好的融入目的语, 为目的与使用者所广泛接受, 与它被模仿的方式密切相关。因此, 我们要理性看待互借词模因与翻译的关系, 不断推动语言的发展。

参考文献

[1]DAWKINSR.The Selfish Gene[M].New York:OUP, 1976.192.

[2]Blackmore, S.The Meme Machin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3]谢朝群, 何自然.语言模因说略[J].现代汉语, 2007, (2) .

[4]黄缅.语言模仿之谜——幂姆的认知研究[J].外语研究, 2007, (3) :13-23.

切斯特曼的翻译模因论概述 篇2

【关键词】模因 超级翻译模因 翻译模因 翻译规范

一、引言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一个个体都不可避免会受到其它事物的影响,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复制、发生变化。这种复制或变化也正体现了事物之间的联系。在日常生活中这种例子也屡见不鲜,如:官二代,贫二代,富二代,星二代等等。实际上,这些现象都与模因有着密切的联系。

模因是通过模拟的方式进行自我复制。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试图揭示人类文化演变、传承规律的一种新理论。模因论的中心术语是模因(meme)。模因是由一个个体(人或动物)传给另一个个体的认知或行为模式,它存在于个体记忆中,是文化的基本单位。受基因这个词的启发,牛津大学教授Richard Dawkins 在其著作The Selfish Geme中创造了mimeme一词,这是一个希腊词根,意为“被模仿的东西”,为了读起来有点像gene这个单音节词,即去掉词头mi,缩写成了meme,这也暗示了二者之间的渊源。他杜撰meme一词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说明文化进化规律,倡导对社会文化做进化研究。

模因与基因一样也是不断地被复制。两者有相似但也有很大的差异,基因是生物体基因的传递,下一代被动地接受上一代基因,整个复制过程是单向的;而模因是文化的基本单位,文化模因的传递是多向的,因此与生物基因相比,其传播的速度快,范围广。此外,模因复制的结果不一定是前后一致,更非形式上的等同移植。因此,模因复制和传播的过程是一种“不等值”的过程,其或者增值,或者删减,所以并不是一切思想观念或信息单位都会得到复制和传播。

二、翻译模因论

模因概念具有较强的概括性,而最早将翻译与模因联系在一起的当属20 世纪90 年代中期Chesterman 和Vermeer 的研究。特别是Chesterman的观点,在译界引起了一定的反响。

1.五种超级模因。切斯特曼认为,翻译中存在五种超级模因: 源语与目标语模因(source target),原文与译文之间应该是一种附加关系,当原文被翻译成译文时,译文中会存在一个复制体和译语体;对等模因(equivalence);不可译模因 (untranslatability),这种模因属于寄生模因,认为原文不可译,会对宿主产生消极的影响,但事实上原文是可译的;意译和直译模因(free- literal),认为翻译单位越小越倾向于直译,越大则越倾向于意译;所有写作都是翻译(all writing is translating):翻译可以看作是对原文的一种重写,对于这种观点在翻译界也有一些争议。

翻译模因随着时代的变化会以不同的形态出现并不断复制传播,这五种超级模因经过时间的考验,优胜劣汰,最终存活了下来,影响着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2.翻译模因演变的八个阶段。在西方翻译史上,翻译模因的演变分为八个阶段,依次为词语阶段,神谕阶段,修辞阶段,逻各斯阶段,语言学阶段,交际阶段,目的语阶段,认知阶段。切斯特曼提供的这个模因链浓缩着翻译理论的发展史。

在词语阶段翻译就是词与词之间的转换。其意义是绝对的,也是恒定的。在“神谕”阶段,重心由词转为结构。宗教文本的翻译尤其强调对语言形式的忠实,所以这一时期的译者几乎都是采用完全直译的手法。修辞阶段随着世俗文本的翻译日益增多,翻译重心由原语转向译语,翻译中更关注译语的可接受性,这一时期的翻译更像是阐释、改写甚至解释。逻各斯模因阶段翻译又开始向原语靠拢,译者的主体性凸显,通过翻译对译语文化进行创造发展。

语言学代表模因的又一新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现实生活需要翻译大量实用文体,新的翻译思想和方法便应运而生。人们强调两种语言系统之间的差别和联系,在翻译中注重研究各单位的对等。在交际阶段,翻译被比喻成信息的传递,译者目的是让信息顺利传播。翻译理论发展至此已不能局限于从语言学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翻译是一种社会交际。

目标语这个词代表翻译理论的又一新的发展阶段。目标语阶段比修辞阶段包括更广泛的翻译功能,原语地位次于译语。因而在这一阶段译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操纵目的语文化。认知阶段在目标语阶段,翻译被强调为人的一种行为,强调翻译就是思考。这一阶段的主要观点是翻译应研究译者的思维认知过程。

3.翻译规范模因。切斯特曼认为翻译是描写性的而不是规定性的,当某一翻译模因在某一时期处于支配主导地位,这一翻译模因就演化成了翻译规范,而其他翻译模因则处于被压制的弱势地位,因此,翻译规范模因对翻译理论和实践具有制约作用。他把翻译规范分为:(1)预备规范,与一定文化中的翻译政策有关,涉及社会、文化、经济甚至政治问题;(2)操作规范,指翻译过程中指导实际翻译决策的规范,如文本规范等;(3)初始规范,制约译者在原语文本与目标文本之间进行选择的规范。

三、结语

模因论是关于文化之间传承、进化与变异的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概念是模仿。翻译是一种文化传播与交流的活动,因而翻译理论遵循着模因论的发展轨迹。切斯特曼把翻译研究纳入了模因论的研究范围,从模因论的新视角,论述了五种超级翻译模因,从模因进化论的角度阐述了翻译发展的过程,系统描述了翻译规范理论,从而把一些互不关联的翻译观点联系起来,构建了一个系统的翻译模因论。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工具来探索翻译理论发展的内在规律,这不仅可以建立翻译学与其他学科,而且还可以打破不同译论之间的壁垒。

参考文献:

试论翻译中的模因 篇3

英国著名动物学家Richard Dawkins(1976)认为既然人类生命的基本构造和性能能够通过基因复制的方式得以遗传,那么人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应有可以复制传播因子。于是他在The Selfish Gene中首次将希腊语中的mimeme(被模仿的东西)简化成meme(模因),来表示文化传播的单位和模仿的单位。他指出模因通过模仿来实现人类文化的复制和传播。在复制传播中,模因之间存在竞争,感染力较弱的模因会被淘汰,具有较强感染力的模因会被保留下来,完成传承与发展。Blackmore(1999)认为模因可以指任何能够通过广义上称为“模仿”的过程而被“复制”的信息。笔者认为任何能被模仿、复制和传播的事物都是模因。人类社会之中的流行的现象、传统习俗、主流文化、思想观念、综艺节目、流行歌曲、语言、科学技术等都是模因。模因可以用来解释许多事物的发展与消亡。

二、翻译与模因之间的关系

翻译的过程既是语言复制传播的过程,也是文化复制传播的过程。翻译是译者通过目的语语言向目的语读者复制传播源语文本语言和文化的过程。翻译可以看做是语言模因和文化模因复制传播的过程。译者做为宿主具有特殊性,既是目的语和源语语言宿主,也是目的语文化和源语文化的宿主。他对原语模因进行解码和记忆,运用目的语语言模因对解码和记忆的内容进行表达与传播。译者注意到源语文本中的模因,被源语文本中的模因同化,对源语文本中的模因进行记忆,通过目的语将源语文本中的模因表达出来,翻译成目的语,将源语文本中的模因以译文的形式传递给目的语读者,完成翻译模因的复制与传递。这种解码、记忆、表达、传播的过程也是译者选择具有较强感染力的模因的过程,是优胜劣汰的过程。译文读者阅读译文,被译文中的语言和文化模因同化、对模因产生记忆、再将模因表达出来,完成源语中的模因向目的语模因的成功进化。

三、翻译中的模因

(一)基因型模因和表现型模因

Blackmore(1999)认为模因可以分为:基因型(genotype)模因和表现型(phenotype)模因。基因型模因指“内容相同形式各异”的模因,即复制和传播方式不同,但信息内容一致的模因。表现型指“形式相同内容各异”的模因,即形式相同,但其内容已经改变的模因。基因型模因在翻译中十分常见,大部分与目的语对等的事物都属基因型模因。但是当源语与目的语词汇的文化内涵不对等时,常常会出现表现型模因。例如:John Masefield的诗Ode to the West Wind中对西风的描述“It’s a warm wind,the west wind,full of birds’cries;I never hear the west wind but tears are in my eyes,…”,我们发现在英国“the west wind”象征温暖的春天。而在我国“东风”才是春天的象征,如宋朱熹的诗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如若将“the west wind”翻译成“西风”,与原文表述的意义并不相符,会产生表现型模因。这种模因往往是文化、地域、意识形态不同而造成的。

(二)完全复制的模因、部分复制模因或创造性复制模因

翻译中模因也可以按其复制的程度分为完全复制的模因、部分复制模因或创造性复制模因。完全复制的模因是理想的翻译状态,部分复制模因或创造性复制模因在翻译也是屡见不鲜。葛浩文在翻译《丰乳肥臀》中的人物名称来弟、招弟、领弟、想弟、盼弟、念弟、求弟时,直接将其音译成Laidi,Zhaodi,Lingdi,Xiangdi,Pandi,Niandi,Qiudi。这种模因的复制没有译出语言所携带的文化模因,上官家族对男孩的渴望,是模因的部分复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漏译。China Daily在2013年10月18日将“土豪”翻译成tuhao:the uncouth rich,后来的报纸中将“土豪”翻译成tuhao(vulgar rich),这些都是创造性翻译,可以说创造性翻译为语言文化增添了新的元素,注入新的活力。

四、结语

任何能被模仿、复制和传播的事物都是模因,具有较强感染力的模因在一定时间和社会环境下更能适应社会环境得到广泛的复制和传播。翻译过程是语言和文化模因复制传播的过程。翻译中模因可以完全复制、部分复制或创造性复制。模因的完全复制、部分复制使语言和文化得以传承,创造性复制会产生新模因,为语言和文化增添了活力,促使其不断发展。

摘要:任何可以被认知、理解、接受、复制、传播的因子都是模因。模因的复制传播过程可以用来解释各个领域事物的进化发展。本文分析了翻译与模因之间的关系,并对翻译的模因进行了分类。笔者认为翻译中模因的完全复制、部分复制使语言和文化得以传承,创造性复制会产生新模因,为语言和文化增添了活力,促使其不断发展。

关键词:模因,完全复制,部分复制,创造性复制

参考文献

[1]Blackmore,Susan.The Meme Machine.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2]Dawkins,R.The Self Gene.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6.

[3]Mo Yan.Big Breasts&Wide Hips.Trans.Howard Goldblatte.New York:Arcade Publishing,2012.

翻译模因 篇4

关键词:模因 归化 异化

一.模因的特性

模因这一概念是由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在1976年出版的《自私的基因》中提出。并且认为模因就像达尔文进化论中的基因类似,基因是传递生物信息的单位,而模因则是人类社会文化传递的单位。宣传标语、流行时尚以及人们的观点看法都可以称为模因。基因的传播是通过精子和卵子从一个身体复制到另一个身体,而模因的传播则是通过模仿从一个大脑复制到另一个大脑的过程。理查德·道金斯的学生苏珊·布莱克摩在1999年出版的《模因机器》中提出关于模因的观点,认为只要某一种信息得以模仿复制,便可以称为模因,包括音乐、地图、手势甚至表情。不同于基因的垂直传播,即父母传播至小孩,模因既可以垂直传播,也可以平行或多项传播。并且模因的传播速度也可大大超过基因传播速度。

道金斯认为模因有三个特征,分别是复制保真度,即复制得越忠实,原版越能得以保留,例如宗教的传播就有很强的忠实性;多产性,即模因的复制速度,速度越快,模因散布越广泛,例如互联网上的信息甚至可以一夜之间传遍全球;持久性,即模因复制模式存在越久,复制的数量越大,例如名著的再版,相片的反复冲洗等,很多模因甚至可以保留几千年的时间。

弗朗西斯·海利根认为模因的复制需要经过四个阶段:同化、记忆、表达、传播。同化是指模因能够感染新的宿主,并被新宿主所接受。模因要被新宿主同化必须要被新宿主注意、理解和接受。注意是指模因载体本身必须十分显著从而引起宿主关注。理解要求宿主感知到模因并且将其纳入自己的认知体系中。[1]而接受意味着宿主愿意去相信模因所传达的思想并认真对待。一个模因在经历了被宿主注意理解和接受之后,便进入复制的第二个阶段(即记忆阶段),也就是模因在宿主记忆中停留的时间。从理论上讲,模因在宿主记忆中停留的时间越长,被传播的几率也就越大。然而记忆的过程是有选择性的,不是所有模因都会停留在宿主记忆中,这主要取决于模因对宿主是否重要以及是否频繁的出现。接下来的表达阶段是指在与其他个体交流的时候,模因必须从记忆储存中跳脱出来成为可以被其他个体所感知的物质存在。人们平时进行的演讲便是表达的过程。同样的,并不是所有模因都会被表达,有一些宿主认为不重要或不值得传达的模因将不会被表达,而有的模因却可以反复被表达。最后一个阶段,传播阶段是指已表达的模因通过媒介传达给另外一个个体的过程。这些传递模因的载体被称为模因载体,包括书籍、光盘、照片等。这些模因载体通常都是稳定的,以免模因在传达的过程中扭曲失真。值得注意的是,传播过程结束后,被复制到新宿的模因又将开始新一轮的同化、记忆、表达和传播,如此往复。而在反复的过程中,一些模因得以不断复制,有些模因则被淘汰。

二.模因的传播与归化翻译

由于源语体系与译入语的体系相差甚大,再加上不同国家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价值观等有很大的差异,因此两种语言所包含的模因也同样具有差异性。在翻译的过程中,有可能出现无法解码源语模因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多使用归化的翻译策略,寻找译入语中与源语相似的模因进行解码复制传播,通过保留源语核心模因来使读者在最大程度上了解作品。在两种文化交流的早期,由于两种文化相互陌生,翻译的时候大多采用归化的方法。例如佛经在中国早期的翻译中使用了很多道教的词语如“比附”“出世”“格义”。而在中国早期刚接触外来文化时,很多人的文化水平不高,采用归化的方法可以使中国读者更好地被源语模因所感染。

除了在文化交流早期,对于中国的诗歌翻译,也常使用归化的翻译策略。中国的诗歌用词优美、对仗讲究,常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以及意象来表达感情,在翻译的过程中有很大的难度。归化翻译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译入语读者对源语文化的接触,但却可以更好的传达诗歌的思想感情,而对于诗歌来说,内容是大于形式的。例如李清照的《声声慢》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被称为“翻译界的哥德巴赫猜想”,翻译起来非常困难。

李德兰将这句使用异化的方法翻译成为:[2]

Seeking, seeking, fumbling, fumbling,

Cold, cold, pale, pale;

Chilly, chilly, cheerless, cheerless;

Choking, choking.

虽然读起来与原文音律有异曲同工之处,然而译者却没有很好的解码原文中的核心模因,即李清照所表达的清冷、凄凉、忧伤的情感,只是仅仅保留了原诗的驱壳。不同于李德兰的异化,许渊冲则将其归化翻译为:[3]

I look for what I miss,

I know not what it is.

I feel so sad, so dreary,

So lonely, without cheer.

How hard is it,

To keep me fit.

许渊冲的翻译虽然在形式上与原诗有所差异,但却完整的表达出源语的核心模因,并将其解码成符合西方人逻辑习惯的句子,从未感染读者宿主,使其充分感受源语言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在许多电影电视剧字幕翻译中,也常使用归化的翻译策略。例如在美剧《生活大爆炸》中“Its like they say-a cat can have kittens in the oven,but that dont make them biscuits.”如果直译为“猫可以把它的小猫放在烤炉里,但并不意味着会把他们烤成饼干”,虽然不是完全不可被理解,但是由于电视剧台词密、字幕转换快的特点,异化翻译不利用观众瞬间理解剧情,而归化翻译成“你可以把米放进锅里,但不代表米会成炊”能使观众宿主迅速被感染。

三.模因的传播与异化翻译

在归化翻译中,源语模因被相似的译入语模因所替代,虽然消除了读者的陌生感,但久而久之源语模因将因无法得到复制而消失。且归化翻译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文化交流,由于大量模因被替换,剥夺了读者了解其他文化的权利。在文化交流初期,核心模因的当务之急是求得生存,但随着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读者的求真心理越来越迫切,渴望了解真正的异国文化,且译者对源语模因的解码能力也会随着文化的相互了解而越来越强,同时模因复制的本性是尽可能的保持原样,在这个时候,异化翻译是大势所趋。例如,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丰富饮食文化的国家,许多食物是西方国家所没有的,比如饺子。因此在中西文化交流的初期,“饺子”被翻译成“Dumpling”,但其实“Dumpling”在维基百科上定义为由面粉、土豆或面包制作的一团有陷或者无陷的食物,有咸、甜多种口味。追溯“Dumpling”一词的最初其实是指17世纪英国的一种肉、菜和面包一起烹煮的菜式。这些菜式并非中国传统食物饺子,归化的翻译不仅模糊了饺子的核心模因,同时也无法传达附加模因,比如饺子有团圆的文化含义。但随着中西交流越来越密切,旅游以及留学的迅速发展,很多传统中餐馆在西方收到欢迎,许多在中国旅游学习的西方人将中国美食文化带回本国,越来越多的人了解饺子之后,“Dumpling”也逐渐被异化翻译为“jiaozi”。同样对于中国人来说,许多外来语比如sofa沙发、Pandora潘多拉、Internet因特网也被广泛接受。可见异化翻译不仅使得源语模因得以准确传播复制,同时还丰富了译入语模因。这种外来语的成功植入,使本族文化获得了新的生命力。

由于文化的独特性,虽然不是所有模因都可以马上感染新宿主,但译者依然要尽量坚持完整复制源语模因,不能轻易寻找相似模因将其替代。例如英语中 “go to law for a sheep, you lose a cow”,如果翻译成“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虽然读者可以被迅速感染,但却损失了一部分源语模因。因为英语原文不仅仅有得不偿失的含义,还有打官司的含义,体现了西方国家喜欢用打官司来解决问题纠纷的倾向,这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所不具备的。因此将其翻译成“为一只羊打官司,却输了一头牛”更为合适。同样的若将“In the kingdom of blind men, the one-eyed man is king”翻译成“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则无法传达源语中“盲人”“独眼”的意象。而将其异化翻译成“盲人国里独眼为王”则更加准确复制源语模因。并且这句短语也逐渐被国人所接受,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正如季羡林先生所说,“中华文化这一条长河,有水满的时候,也有水少的时候;但却从未枯竭。原因就是有新水注入”[4]这里的“新水”指得便是源源不断的外来文化。

四.小结

总而言之,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可以看做是不同模因之间的相互复制传播。而模因的传播也给归化异化之争提供了新的视角。归化翻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陌生文化的冲击,使外来文化更容易被接受,但同时却损失了很多源语模因,使得模因无法长久生存。异化翻译虽然无法使新宿主立刻被源语模因所感染,但随着文化不断深入交流,源语模因将不再变得陌生,从而慢慢被接受,甚至成为译入语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异化翻译是丰富不同文化的极好策略。然而依然不可以片面判定归化异化翻译的好坏,仍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佳的翻译策略。

参考文献

[1]王红毅,余高峰.模因传播与翻译的归化和异化[J].社会科学家,2011(8):150-151.

[2]潘家云.“声声慢”翻译赏析与试译[J].外国语言文学,2003(3):53.

[3]许渊冲.唐宋词一百首[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91.

[4]季羡林.我看翻译[A].许钧.翻译思考录[C].武汉:湖北武汉教育出版社,1998.5.

谚语汉英翻译的模因论研究 篇5

关键词:谚语,汉英翻译,模因,翻译模因论

一、引言

在中国灿烂的历史文化中,谚语作为汉语文化结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言表达中发挥着无可取代的作用。谚语一般比较通俗简洁,同时又富含哲理,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强大的生命力。但是,国内对谚语的汉英翻译研究尚且不足,这不但影响着谚语文化的对外传播,同时也会造成谚语文化的缺失。本文将从翻译模因论视角下谚语汉英翻译方法。

二、翻译模因论和谚语的汉英翻译

最早将模因、模因学理论引入中国的是何自然,何雪林。从2003年起,有关翻译模因理论的研究文章就呈逐年递增的趋势,研究范围也在扩大。国内学者在翻译模因论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1、模因翻译理论介绍及综述,如何自然、何雪林(2003),王雪瑜(2010)等;2、模因翻译理论对外语翻译教学启示,如王斌(2004),马萧(2005)等;3、模因翻译理论对外语翻译的实践指导,如张莹(2003)等。总之,目前国内有关翻译模因的研究大多是理论性,实证性的研究数量很少。另外,在翻译模因论下对中国习语翻译方法的研究只有卜爱萍(2014),研究的是习语里的歇后语的翻译,而谚语汉英翻译的模因论研究在国内仍是空白,因此本文运用翻译模因论探究中国谚语的四种英译策略。

三、从模因翻译角度看中国谚语的英译方法

谚语所表达的内容不同,其语言特点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在翻译时,也要根据源文的自身特点选择不同的译文风格。

1、直译模因转化法

直译可以使源文文化的模因原汁原味的复制给目标读者。在直译时,要考虑译文是否符合目标语的表达习惯,是否能使目标读者产生最大限度的联想进而理解、接受译文,使读者成为模因的新宿主。不难发现很多谚语在翻译时都可采用直译的方法来复制和传播模因,例如:

(1)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As long as the green hills last,there will be wood to burn.

(2)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The cleverest housewife cannot cook a meal without rice.

以上两句谚语的翻译都采取了直译的方法,保留了源文的文化特色和特意意象,如“青山”、“巧妇”等,这些意象使模因生动形象的复制给目标读者,有利于源语文化的传播。

2、意译模因转化法

通过意译来传播模因,也是谚语翻译的重要方法。有些谚语中的意象在目标语中无法找到对应或者即便找到对应的意象,但由于文化差异直译不能使目标读者理解和接受,此时便需要译者考虑采取意译的方法进行模因的转换,使目标读者理解译文并成为模因的新宿主对模因进行再传播。很多谚语都适合使用意译的方法,例如:

(1)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Misfortune might be a blessing in disguise.

(2)宁为鸡口,不为牛后。

Better to reign in hell than serve in Heaven.

在以上的例句中,涉及到中国的典故或者历史人物,蕴含着中国特有的文化因素,比如第一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就是出自《淮南子·人间训》,比喻虽然一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第二句语出《战国策·韩策一》,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如果采取直译的方法,就会对目标读者的理解造成困难,更不可能使他们成为模因的新宿主。

3、拟译模因转化法

拟译,就是模仿翻译(imitation),简单的说,就是模仿源文的形式和内容进行重新改写,译者在运用这种翻译方法时有足够的自由度,在翻译模因论的角度下,拟译就是将通过模仿源文的内容和格式塑造新的模因的过程,这是谚语翻译的又一重要方法,比如:

(1)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The leopard cannot change his spots.

(2)虎父虎子

A wise goose never laid a tame egg.

在上面例句中,译者在翻译中充分发挥了其主体性,完全抛开了源文的风格,创造出了源文中并不存在的意象,例如“leopard”,“wise goose”,“tame egg”等,这是由于中西文化存在许多差异,是源文读者和译文读者对事物的理解存在偏差,因此在翻译时要用译入语中的意象取代源语中的意象,这样才能使读者接受源文蕴含的哲理,从而传播模因。

4、套用固有模因转换法

还有一些谚语的翻译可直接套用目标语中固有的表达方式,即借用译入语中的原有模因来传播中国谚语文化,这样不仅传达了源文的含义,同时又符合了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更容易使目标读者接受而成为模因的宿主。例如,以下几句谚语的英译都是借用了译入语的固有模因:

(1)说曹操,曹操就到。

Talk of the devil and he will appear.

(2)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One man's meat is another man's poison.

(3)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Rome is not built in a day.

从例句中可以看出,有些汉语的谚语和英语的谚语有着相近的意思,蕴含着相同的哲理,此时,译者只需采用译入语的表达来促进模因的传播即可,这就是套用了目标语的固有模因,这种方法最明显的优势就是译文表达地道、易于读者接受和理解。

四、结语

翻译模因 篇6

模因 (meme) 一词首次由理查·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 (The Selfish Gene) 中提出。道金斯将模因定义为“文化传承的单位, 假设它是类似于粒子性基因, 它在文化环境中, 凭借其表现型对自身的生存和复制的影响而被自然的选择” (Dawkins, 1982) 。模因的发音与基因相近, 基因是遗传和变异的主要物质, 而模因是“文化传播的主要单位, 或文化模仿的单位” (Dawkins, 1976:206) 。模因是通过复制或模仿传播, 传播的载体是人的大脑, 而传播的工具是语言。模因有其必然的特性, 即长寿性、多产性和复制的保真性。既然模因通过复制和模仿得以传播, 那么模因的传播就是模因的内容, 即文化信息复制和模仿的过程, 但不同文化间模因的传播就需要进行翻译。

Chesterman在《翻译模因论———翻译理论中的思想传播》 (Memes of Translation———The Spread of Ideas in Translation Theory) 中指出模因是翻译理论中的基本概念, 给出五个“超级模因”, 源语-目标语模因、对等模因、不可译性模因、意译和直译模因以及写作即是翻译模因, 并探索翻译模因进化的方法 (Chesterman, 1997) 。在提到翻译理论进化问题时, 他将之划分为八个阶段:词语阶段、神谕阶段、修辞学阶段、逻各斯阶段、语言学阶段、交际阶段、目标语阶段及认知阶段 (同上, 1997:20-42) 。每个阶段都会产生一些理论概念或思想, 但是相同的理论又有可能出现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他的模因翻译进化阶段为建立翻译模因库提供了科学依据, 也为翻译理论的发展及教学提供理论科学基础。

翻译模因的进化过程

1.词语阶段

人们最初讨论翻译问题时认为, 不同的词语对应不同的意义, 词语是意思的“储藏室”, 同时, 词也是语言的基础, 那么, 可以认为, 词语是翻译的首要单位。亚里士多德认为, 语言符号能够反映现实。翻译之所以可行, 源于事实的永恒, 即词的含义不会因以另一种形式表达而改变。Chesterman将这一时期的翻译者比喻成“泥瓦匠”, 他们用同样的“砖”将原有的“建筑”在他处重建成新的“建筑”。现在看来, 这里的“砖”并不是指词语本身, 而是指词语代表的含义。他将这一时期的翻译比喻为“translation is rebuilding”, 翻译是重组的过程 (Chesterman, 1997:21) 。这一阶段下翻译的问题很明显:不同语种的词语是否真能表达相同的含义。

2.神谕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针对宗教类型文本的翻译。宗教类型文本如圣经, 本身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而译者也对此深信不疑, 那么问题是, 神谕既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怎么能用另外的词语替代?由于宗教文本的特殊性, 致使这一阶段的翻译是在保证目标语语法正确的前提下字字对译。同时, 这一阶段还产生了对直译与意译的讨论。这一阶段的翻译可以称为“translation is copying”, 翻译是复制的过程。这一阶段的译者本身没有任何权威性, 他们要完全服从于源文本, 是源文本的复制者。

3.修辞学阶段

神谕阶段遗留下一个问题, 即是不是所有的文本都应用直译法翻译?随着时间的推移, 更多的学者认为非神谕的文本应该用更加灵活的翻译方法。翻译更像是解释说明, 译者首先要迎合读者的需求而非受制于源语文本。这一阶段翻译被看成是仿效, 而不是简单的复制。这种仿效不是模仿某个东西某个实体, 仿效的是积极创新的过程。因此, 该阶段中译者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为了翻译的目的, 可以对源语文本作适量的修改。

Chesterman将这一阶段命名为修辞阶段是因为语言学习的经典传统是修辞学的学习。在罗马的教育中, 翻译希腊语是练习修辞的重要方法, 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目标语翻译。翻译已经不是以源语为基础的复制而是以目标语为基础的修辞, 译者首要考虑的是观众是否接受。

4.逻各斯阶段

早在1680年Dryden就提出过度的仿效和直译都不是有效的翻译, 应将两者进行中和。由于这一阶段文学文本是学者们考虑的对象, 因此仿效的翻译方法已不可行, 单纯的仿效只会毁了源语文本的精髓。文学翻译的目的不是将翻译呈现在读者面前, 而是要翻译源语文本的风格, 这种风格目标语读者会感觉陌生, 于是反过头来参照源语, 读者要接受的是源语文本的精神。

这一阶段中, 语言被认为是一种创造力, 一种能使人类行为、整个世界具体化、形式化的创造力。语言就是逻各斯, 它是具有创造力的神谕。一个民族的语言就是这个民族的精神, 因此译者的作用尤为重要, 译者提供了本民族缺少的模因。显而易见, 该阶段中, “translating is creating”, 翻译就是创造 (Chesterman, 1997:27) 。

5.语言学阶段

上一阶段中, 人们关注的是文学文本翻译, 但是生活中有大量的非文学文本, 翻译也不可能只是创造。Schleiermacher曾有过这样一个比喻:两种语言就像两种数学符号, 人们只需通过简单的加法、减法就能够得到相同的效果 (Schleiermacher, 1963:46) 。因此, 翻译就是解码和重新编码的过程, 即“translating is transcoding”翻译是代码的转换 (Chesterman, 1997:30) 。

翻译理论中语言学模因的典型表现是要求严格对等的机器翻译, 机器翻译的使用者们认为, 语言的使用是有一定规则的, 否则, 不同的译者有自己特有的语言, 那么沟通就无法进行。

6.交际阶段

这一阶段, 翻译被喻为给他人传递信息的过程。之前的几个阶段, 人们不是过分强调源语就是过分强调目标语, 本阶段就是在两者之前寻求平衡———译者就像是源语作者和目标语读者的调剂者。

Reiss和Vermeer提出的目的论模因是这一阶段的代表模因, 他们认为, 翻译活动是一种行为, 而每种行为都受到其行为目的的影响。而译者被认为是独立的专家, 是文化的调剂者, 他们有权对目标文本负责。

7.目标语阶段

交际阶段中源语的地位逐渐呈弱势, 有的学者就从目标语着手研究翻译, 即研究目标文化认可的翻译。这一阶段与修辞阶段相似之处是目标语是首要的考虑对象, 但不同之处在于修辞阶段强调的是仿效源语文本来丰富目标语文化, 但目标语模因包含更为广泛的翻译功能, 且降低源语的地位。目标语模因注重翻译的本质, 同时为研究翻译本身及其过程提供途径。换言之, 这一阶段着眼于在特定的文化和特定的时期背景下, 翻译的本质和翻译的过程。这阶段被喻为“translation is manipulation”翻译是操控, 为了达成某一目的, 翻译从某种程度上是对源语文本的控制 (Chesterman, 1997:38) 。

8.认知阶段

目标语模因强调人们如何翻译, 认知阶段强调人们脑子里的思路, 因此被喻为“translation is thinking”翻译指思考的过程 (Chesterman, 1997:40) 。该阶段人们关心的问题是:译者是如何进行思维的?作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经历了什么?译者的自我意识是什么?

Wilss (1988) 年指出翻译的过程是译者的心理过程, 而不是语言学的范畴, 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标准是译者的翻译习惯问题。

翻译模因进化对翻译教学有效性研究的启示

1.翻译模因论的进化对语言教学方法的启示

如果翻译模因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那么教学法的应用在不同时期也应有所不同。例如在第一阶段“词语阶段”中, 不难看出对单个词语翻译的重视, 这一阶段也是翻译教学的最初阶段, 应从词语翻译着手, 培养学生对单词的认识, 包括单词的内涵意义, 表层意义及翻译。再如, “交际阶段”中强调译文的整体性, 突出译文的交际作用, 考虑的重点是译文的目标语读者。翻译教学中要注重译文的可读性, 同时介绍学生关于一些翻译理论知识, 如“功能对等理论”。

从翻译模因的进化, 我们得出, 不同时期或特定的文本下会产生不同的翻译模因, 某一翻译模因要想存活, 必须适应当时特定的条件。外语教学法也同样适用于此。纵观外语教学法, 从最初的“The 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语法翻译教学法 (用讲解语法和翻译句子学习第二语言) ;到18世纪的“the Direct Method”直接法 (以听说第二外语为主, 避免使用母语) ;20世纪40年代的“The Audio-Lingual or the Aural-Oral Method”听说法 (以句型转换为主, 听说领先, 通过大量的练习学习第二外语) ;再到60年代的“the Cognitive Approach”认知法 (改进语法翻译法, 注重能力培养, 注重语法教学) ;最后到70年代产生于西欧的“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交际法 (从已有的认知出发, 强调学生学习的思维意识, 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外语教学法的发展及变更遵循模因论的规律, 不同时期, 由于教学要求、社会需求等因素的不同, 产生相应的适用于该阶段的教学法。而这些教学法又不是孤立的, 是相互作用, 相互扶持的, 例如60年代比较流行的认知教学法就是在之前翻译教学法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现在比较关注的任务型教学法也是在交际教学法的基础上应运而生。

Chesterman在总结翻译模因进化的同时, 还假设了翻译模因的后续发展, 他指出今后翻译模因有两方面的发展趋势。第一个是实验性的研究, 翻译学者们对译者翻译行为的假设性命题进行验证。第二个发展趋势是, 翻译学者们继续在现有成绩上研究推算, 很有可能朝着社会文化、意识形态和道德问题方面发展 (Chesterman, 1997:47) 。以此可见, 教学法的发展也将是在现有的方法基础上, 寻找适应当代教学、社会发展及学生学习心理的方法。

2.翻译模因进化对翻译有效性的启示

之前提到过, 模因是文化进化的单位, 依靠复制得以传播, 那么模因复制的方式是什么, 是人们死记硬背地传送?我们再以上文提到的教学法为例, 上世纪70年代根据语言学家海姆斯 (Hymes) 和韩礼德 (Halliday) 的理论形成的交际法传入中国后, 中国的学者和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是否就该法生搬硬套地运用到理论和实践中?如若如此, 效果未必理想。最科学的教学法并不是机械的复述重复, 而是将方法适度地、合理地、有针对性地加以利用。简言之, 交际法传入中国后, 教师们要做的不是记住这一方法而是知道如何将这一方法有针对性地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中。例如, 翻译课的目标不是让学生学会翻译某一句话或某一段话, 而是教他们如何解决他们将要遇到的问题。为了达到这一目标, 学生必须掌握翻译特定文本的技巧和方法。这才是提高翻译有效性的办法。

结语

模因论指出模因是文化传播的单位, 传播的途径是复制或模仿。翻译模因的进化给翻译模因的发展趋势提供依据, 给教学法的发展及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理论导向。不同阶段的翻译模因应对应不同的教学方法, 掌握了适应当代的教学法, 对翻译有效性的提高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Chesterman, A.Memes of Translation:The Spread of Ideas in Translation Theory, John Benjamins (Amsterdam, 1997) .

[2]Dawkins, R.The Selfish Ge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1989) .

[3]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 《语言科学》2005年第6期, 第54-64页。

[4]何自然、何雪林:《模因论与社会语用》, 《现代外语》2003年第2期, 第200-209页。

[5]马萧:《从模因到规范———切斯特曼的翻译模因论述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第72-76页。

模因论视野下的品牌名翻译研究 篇7

模因(meme)这一术语源于社会生物学,最早见于新达尔文主义(Neo-Darwinism)倡导者Richard Dawkins在1976年所著的《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中。模因meme模仿了基因gene一词,词源上它来自希腊语词mimeme(模仿),意为“文化传递的单位”(Dawkins 1976:192)。Blackmore将模因的定义扩大化,指出任何可以通过模仿得到复制和传播的东西都可能成为模因,而携带模因的人称为宿主。模因在传播过程中,其受体(宿主)的地位不是被动的,其主体的自我选择对模因的存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品牌名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作为区别其他商品或服务的一种专用符号,这种以语言存在的文字形式承载着该商品或服务的特性,在消费者之间不断传播,其目的是使商品在市场上畅销。每一个品牌名承载着一个模因,负载着厂家和企业的理念以及所属文化特征,这种品牌名模因从一个宿主到一个宿主复制传播。当商品进入国外市场时,通过品牌名翻译,使目的国顾客认识、了解品牌,成为该品牌名模因的宿主,不断对其复制传播,然而,模因论中的模仿不是单一的抄袭,恶意的侵犯知识产权,而是一种有效传播的捷径。简言之,品牌名翻译就是品牌名模因的跨文化复制、传播的过程。

2 模因周期论与品牌名翻译

根据Francis Heylighen的理论,模因复制传播需要经过四个阶段,即:同化、记忆、表达和传播。品牌翻译也同样经过一个同化、记忆、表达并最终跨文化传播的过程。首先要有原品牌模因,由译者根据自有的认知体系解码原品牌模因,同化到其自身认知体系中。译者把同化了的模因用目标语重新进行编码、表达,形成新品牌名模因,并传播给消费者,消费者根据译者重新编码的品牌名模因根据自己的认知体系进行解码,然后通过各种媒介再进一步传播给其他人。

2.1 同化(assimilation)

同化是指呈现的模因被宿主注意、理解和接受。注意指的是模因载体特征显著,引起了受体的关注;理解指受体能将呈现的模因纳入自己的认知体系;接受是某个新的思想或现象能与这个个体已有的认知结构相连接。

在这一阶段,品牌名翻译应避免晦涩难懂的语言,即确保重组后的品牌名模因要素既要符合目的语的语言习惯,又要体现商标简洁精练、朗朗上口的特点,这样的品牌名模因才易于吸引消费者眼球,达到感染受体的目的。

2.2 记忆(retention)

这一阶段的核心强调模因在记忆中的保留时间。模因在记忆中停留的时间越长,受体受感化的机会越多。但是,记忆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只有少数模因可以存活下来。

在记忆阶段,重组后的品牌名模因需要符合目的语文化特色,削弱甚至消除读者对新模因的陌生感及排斥感,迎合其文化心理,使消费者自然接受该模因。如方太(厨房用品)的品牌名翻译为FOTILE,这个词在字典中是查不到的,其相近的词“futile”意思是“无用的、无效的。如品牌名翻译成futile,将不易被目标消费者接受,将很难存活在记忆中,即可被消除。

2.3 表达(expression)

模因需要从记忆存储中提取出来赋予能被他人所感知的物质外形,达到个体与个体交流效果。受体接受源语是解码原模因,成为宿主,结合自己认知对原模因进行重新编码。

品牌名翻译过程中,原品牌名模因要与新品牌名模因核心内容要保持一致,充分体现产品或服务所承载的模因,如clean&clear,其原模因寓意非常好,充分体现了产品的功用,并且朗朗上口,而其中文翻译“可伶可俐”是对原模因的形式和发音的模仿,保持了模因核心一致。此外在中文中,“伶俐”有机灵、清爽之意,中国消费者经常使用此词,甚至很多女孩子的名字中都带有这两个字。所以“可伶可俐”这一品牌就极易受到消费者接受。其简单且有力的模因载体就会在消费者脑海中留有深刻的印象,从而加大传播的可能。

2.4 传播(transmission)

此阶段是指模因借助各种载体扩大传播范围,对表达阶段的延扩。表达呈现为有形信号,将模因物质化,然后再解读还原,实现传播。为了传播给另一个受体,表达需要有形承载或媒体,它们应具备一定的稳定性以保证表达的传递不过于失真、走形。

以上四个阶段构成了一个环路(loop),周而复始。选择贯穿于整个四个阶段。品牌名模因经过传播最终表现为两种形式,即:原品牌名模因和新品牌名模因。如果新品牌名模因经过这四个阶段会成功存活下来,并得到广泛流传新品牌名被目标国消费者接受并得到广泛传播,我们把它称之为是强势品牌名模因,而在传播的过程中,没有引起消费国顾客认可、注意或没有得到理想传播被淘汰,我们把它称之为弱势品牌名模因。

3 强势品牌名模因的创建

模因具有保留性、变异性和选择性。每一个模因既是对原模因的复制和继承,又会在复制和传播的过程中发生一定的变异。耳熟能详的国际品牌名的选取皆是在不同文化、文明的环境下进行择优选择,从而形成自己的品牌名。Heylighen提出一个模因成功经历这四个阶段要符合四个选择标准,即客体标准(objective)、主体标准(subjective)、主体间标准(intersubjective)和模因自我选择标准(meme-centered)。

首先,客体标准要求品牌名模因要有三方面特征,即:独特性(distinctiveness criterion)、稳定性(invariance criterion)和可控制性(controllability criterion)。新品牌名要以独特的表达感染受众,令其过目不忘,又要与原品牌名的核心理念一致,保持稳定性和可控制性。如BMW仅是一个汽车工厂(Bavaria Motor Works)的名字缩写,并没有特别意义,在品牌名翻译时,考虑到中国文化背景,将其译为“宝马”,保留了原品牌模因中的首字母BM在汉语拼音中的模因重组,又采用了中国人熟悉的交通工具“马”,与汉语中“千里马”意义相通,从而达到了既定效果。

其次,主体标准选择要求品牌名模因要新颖(novel)、简易(simple)和高效用(high utility)的特点。新品牌名应用词简单,没有晦涩难懂的词语,便于消费者理解、记忆和传递。例如:品牌名“Proctor&Gamble”源于宝洁公司两位创始人的名字,如直接音译为“普洛斯特和盖姆”冗长难记,而“宝洁”就符合新颖、简易的特点,且“洁”字充分体现了日用消费品的高效用的特点。

再次,主体间选择指群体对新模因的选择,可从模因的权威性(authority)、明晰(formality)、广泛性(publicity)方面进行考查。如中国名酒“杜康”酒,在中文中寓意极好,根据历史传说,杜康被周平王封为酒仙,杜康酒被定为宫廷御酒,英文品牌名直译为“Dukang”,违反了明晰性和广泛性要求,因为此种翻译受众无法成功解码。将其创新翻译为“Bacchus”,因为Bacchus是希腊神话中酒神的意思,新品牌名就可以满足以上三个条件。

最后,模因自我选择指模因为使自身得以传播的内部机制,体现在它与同等品牌或相近品牌的符合度和集体统一方面。如饮料品牌名模因大都含有快乐、健康、幸运之意,如可口可乐(Cocacola)、百事可乐(PepsiCola)、乐百氏(Robust)、高乐高(Cola Cao)、娃哈哈(Wahaha)、七喜(Seven-up)等。女性化妆品牌名多含有象征女性美丽的“琳”、“莲”、“雅”、“兰”等词,如玫琳凯(Mary Kay)、美宝莲(Maybelline)、雅诗兰黛(Estee Lauder)、欧莱雅(L’Oreal)、兰蔻(Lancome)、玉兰油(Olay)等。

4 结束语

模因论为品牌名翻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每一品牌名即是模因的载体,模因传播周期的四个阶段也是品牌名翻译、传播的过程,而模因选择贯穿始终,能够成功经历四个阶段称之为强势模因。带有强势模因的品牌名传播能力会更引起受众的注意,易于被记住和传递。了解模因的复制及传播方式将不断完善跨文化品牌名模因解码和传播。

参考文献

[1]Heyighen,Francis.Selection Criteria for the Evolution of Knowl edge[C].Proc13th Int.congress on cybernetics,Namur.1993.

[2]陈琳霞,何自然.语言模因现象探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2).

[3]何自然.何雪林.模因论与社会语用[J].现代外语,2003(2).

翻译模因 篇8

关键词:模因,文化词,翻译,《红楼梦》

一、引言

牛津大学教授理查德·道金斯 (Richard Dawkins) 在1976年所著的《自私的基因》中首次提出模因这个概念。该理论从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出发, 是用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理论。道金斯认为模因是文化模仿或传播的单位[1], 苏珊·布莱克摩尔 (Susan Blackmore) 在著作《谜米机器》中进一步发展了模因论, 她认为:“任何一个信息, 只要它能够通过广义上称为‘模仿’的过程而被‘复制’, 它就可以称为模因了。”[2]“meme”一词也被牛津字典收录其中, 英文解释为Meme:An element of culture that may be considered to be passed on by non-genetic means, esp.imitation.从这个定义不难看出, 作为文化传播基本单位的模因, 模仿是其传递的主要方式。目前, 模因研究主要分为三个流派:模因信息观、思想传染观和文化进化观。

在我国, 随着吉林人民出版社翻译出版了理查德·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 以及苏珊·布莱克摩尔的《谜米机器》, 模因论逐渐引起了国内一些学者的关注。研究范围从一开始介绍模因论的相关概念及内容, 到后来逐步将这一概念引入到文化传播、翻译、语用学、人文社会科学等领域。

二、成功模因的基本标准及传播过程

在一个模因库中, 并不是所有的模因都可以成功被复制、传播。和基因一样, 模因彼此之间也存在竞争关系, 争夺大脑有限的注意力和记忆资源。道金斯认为模因能够成功被复制和传播, 需要具有复制保真度、复制多产性、复制长寿性这三个特征。这些特征都为模因在异文化环境中的成功复制和传播提供了重要保证。

Heylighen教授分析并将模因的生命周期分为四个阶段, 即同化、记忆、表达及传播[4]。在同化阶段, 个体理解并接受模因, 成为新的宿主。在记忆阶段, 那些在宿主大脑中长时间停留的模因才更有可能被复制和传播给其他宿主。模因的表达阶段是指模因通过语言、行为或其他形式表现出来并为其他宿主所注意的过程。在模因的传播阶段, 特别强调载体的稳定性。一个模因要想成功被复制传播, 则必须经历上述四个阶段。

三、模因与翻译

芬兰学者安德鲁·切斯特曼 (Andrew Chesterman) 最早把模因论引用到翻译的研究中, 他把翻译本身及理论的相关概念系统归为模因, 提出翻译模因库中有五种超级模因, 即源语-目标语模因 (source-target meme) , 对等模因 (equivalence meme) , 不可译模因 (untranslatability meme) , 意译-直译模因 (free-vs-literal meme) , 以及写作即翻译模因 (Allwriting-is-translating meme) [5]。同时, 他将翻译理论发展史划分为八个主要阶段, 并探寻翻译理论的形成和进化规律。翻译模因库中的模因在传播过程中会发生变异, 又在变异中得以发展, 因此翻译模因呈现出一个动态发展过程。

通过前文所述的模因复制和传播的四个阶段, 我们可以很好地理解翻译也是其复制传播的途径之一。作为模因复合体的原作品, 它承载着原作者的思想及相关的文化信息。在翻译的过程中, 译者首先需要理解和接受原作品所表达的文化信息, 成为宿主。其次通过译入语找到能有效传达源语模因并为译入语读者所接受的方式进行翻译。最后, 译入语读者对翻译进行解码, 理解源语文本中的信息, 获得与源语言相似的感知, 成为新模因复合体的新宿主[6]。

翻译的过程也就是模因传播的过程, 一方面, 译者对原文学作品中的文化模因同化、保存、表达并最终完成跨文化传播。另一方面, 成功模因的特点和复制传播的过程影响并指导着文学翻译实践, “译者总是不断地从翻译模因库中寻找合适的模因, 结合具体的翻译语境或保留或变异, 而模因的选择性要求译者必须遵循选择最适合模因的原则”[7]。

因此, 在信息从源语到目标语的转化过程中, 其实是一种非对等的复制和扩散, 包括意译模因、节译模因、略译模因、译述模因等模因变体。无论采用哪种方法, 最终的目的都是使一国文学作品中的模因成功复制传播到异国文化中。

四、中国传统文化模因的复制与传播

以《红楼梦》中文化词汇的翻译为例,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在海内外读者心目中具有经久不衰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该小说包含了丰富而浓郁的中国文化, 讲述了贾氏家族的兴衰荣辱, 以及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纷繁复杂的尘世爱恋。

《红楼梦》的研究和海外译介工作从未停息。目前该文学作品已经有六十个译本, 被译成了二十三种语言, 仅英语的版本就有十一种。其中以杨宪益、戴乃迭的英译本, 以及英国学者大卫·霍克斯 (David Hawks) 的译本最为有名和广被接受。

胡文仲曾对文化词汇给出定义:“文化词汇是指特定文化范畴的词汇, 它是民族文化在语言词汇中直接或间接的体现。”[8]这些文化词包含了丰富的民族文化信息和含义, 《红楼梦》一书中出现了大量的文化词, 如何处理这些富含中国传统文化的信息对于译者来说是一个不容小觑的挑战和难题。这些文化词都是一个个模因, 在复制传播的过程中, 必须最大限度地适应异文化环境, 得到新宿主的认可, 感染他们, 最终成功实现复制和传播。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 帮助西方模因宿主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模因, 尽可能展现其全部内涵和特征, 有效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海外传播。例如:

(1) 《红楼梦》中人名的翻译

《红楼梦》作为一部大部头的文学巨著, 里面出现了大量的人物, 且不少人物都有自己鲜明的性格特色。对于有些人物的取名, 作者曹雪芹赋予了其深刻的内涵, 和人物的性格相得益彰。

在翻译过程中, 大量的人名是译者首先要处理的问题, 霍克斯对于有的人名采取了音译的手法, 如贾雨村, 他翻译为Jia Yu-cun, 而对于有些富有内涵的名字, 他则采取了意译的手法, 比如红楼梦中的王熙凤是一个雷厉风行泼辣的女人, 她的丫鬟平儿的名字, 霍克斯就翻译成Patience, 体现出平儿温婉隐忍的鲜明个性。又如一直服侍贾母, 誓死不嫁的丫鬟鸳鸯, 霍克斯将她的名字翻译为Faithful。

西方读者在阅读中国文学作品时, 往往对其中的人名难以理解和记忆, 霍克斯对于有的人名的翻译采取的意译策略, 很好地将此类模因所蕴含的主要信息加以传递, 将其和人物的性格结合起来, 有利于西方读者理解和记忆。

(2) 《红楼梦》中有关风俗礼仪词汇的翻译

中华民族自古便是礼仪之邦, 在《红楼梦》一书中, 贾府存在较为严格的等级分别, 长幼尊卑有序, 婚丧嫁娶有礼, 各种描绘社会礼仪、风俗习惯的词汇层出不穷, 打上了浓厚的中国色彩。对于这类模因, 如果西方读者不对中国封建礼仪有所了解, 就很难理解其词汇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杨宪益在翻译这类模因时, 更多采用意译, 明示词语背后的文化内涵, 帮助西方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中国传统社会中的礼仪风俗词汇。

例如第三回中“雨村一面打恭, 谢不释口”和第九回中的“早进来三四个大汉, 打千儿请安……”“打恭”和“打千儿”都是礼仪用词, 为满族男子下对上通行的一种礼节, 杨宪益分别翻译为“bowed”和“fell on one knee”。又如第六十三回中“贾珍下了马, 和贾蓉放声大哭, 从大门外便跪爬进来, 至棺前稽颡泣血, 直哭道天亮喉咙都哑了方住”, “稽颡”是古代一种跪拜礼仪, 屈膝下跪, 以额触地。该成语指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向前来致哀的宾客哭拜并致以谢忱。杨宪益翻译成“kowtowing and lamenting all the way”。

(3) 《红楼梦》中其他文化词的翻译

例如《红楼梦》第七十九回出现了“若不趁热灶一气炮制烂煮, 将来必不能自竖旗帜矣……”杨译为“She decided she must strike while the iron was hot and tame him completely, or she would never be able to have her own way.”

“趁热灶一气炮制烂煮”从字面翻译很难被西方读者理解, 并且难以传递背后的文化信息, 因此杨宪益在翻译上述两个举例时, 采取近似的翻译策略, 力求复制出源语核心模因, 用西方文化中的独角兽和“趁热打铁”这一谚语尽可能向西方读者传递其能接受的文化信息。

又如第十二回中有一句话“贾瑞一把抓住, 连叫菩萨救我。”“菩萨”是佛教中的一个重要人物, 但是对于西方读者, 百分之八十都是基督教信徒, 因此霍克斯将菩萨翻译为“Holy one.”, 这种淡化源语本身宗教色彩, 转换带有基督教色彩的词汇的归化翻译策略, 在模因海外传播的初期是有利的。目的是为了西方读者更好地理解, 从而保证模因的生存和更广范围的传播。

五、结语

模因论的出现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模因的传播过程并不是一种完全的复制, 而是源语模因和目的语模因结合, 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变异, 更好地在异文化环境中生存。

从模因论视角下看杨宪益翻译《红楼梦》, 实际上就是在译入语中以恰当的模因复制源语核心模因的过程, 如果译入语中有相似的模因可以借用, 则可以直接复制进行翻译, 如果没有, 则要采取其他翻译策略, 进行文化转换, 力图将源语的核心模因表达出来。

从《红楼梦》在海外的成功译介可以看出, 杨译版本很好地再现了该文学作品中的文化模因, 并得到了西方宿主的认可, 接受复制和传播, 为西方读者了解认识中国文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也为日后其他富含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作品的海外译介工作提供了借鉴, 为中西文化的交流及融合起到了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Dawkins, R.The Selfish Gen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6.

[2]Dawkins, R.The Extended Phenotype.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2.

[3]Blackmore S.The Meme Machin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4]Heylighen Francis.What Makes a Meme Successful·Selection Criteria for Cultural Evolution[Z].Proc.15th Int.Congress on Cybernetics.

[5]Chesterman A.Memes of Translation:the spread of ideas in translation theory.

[6]叶苗.应用翻译语用观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9.

[7]魏李隼.论模因论与文化翻译的关系[J].丽水学院学报, 2011 (4) .

模因论视阈下新闻语言的模因现象 篇9

模因 (meme) (1) 概念是英国生物学家Richard Dawkins于1976年在他的著作《自私的基因》中提出的。模因是一个文化传播单位或模仿单位, %meme使人联想到memory (记忆) , 也让人联想到法语词même (同样的) , Dawkins认为曲调、概念、流行语、思潮、搭建房屋等都是meme, 就像基因一样由精子和卵子从一个个个体传到另一个个人中进行繁殖, meme是通过传播的形式从一个大脑传到另一个大脑, 在meme库 (就像基因库) 中繁衍滋生观点、观念、话语结构等。模因是任何两个个体或多个个体之间的传播, 可以是顺时的, 也可以是共时的或逆时的。基因的传播需要一代人的时间, 而模因的传播是即时或瞬时就可以完成的。陈琳霞、何自然在研究中提供了定义: (1) 《牛津词典》给模因定义为文化的基本单位, 特别是通过模仿进行传递; (2) Dawkins把它定义为文化的传递单位, 它通过一个过程从一个人的头脑跳入另一个人的头脑。广义而言, 这个过程可以称为模仿, 因此模因的传播方式是模仿。如一个人可以把自己听到的、看到的内容讲给其他人, 比如教师的观点讲给学生, 学生再把观点传递给其他人, 甚至某观点或某思想被大多数人关注进而得到传播和流行, 被传播的观点就是执行语言或思想的模仿。

模因论与新闻语言

何自然发表在《现代外语》上的《模因论与社会语用》一文首次将模因论引进国内, 之后国内语用学者对模因论的研究逐渐增多。我们发现新闻语言中的模因现象带给我们许多启发。春节晚会上《英雄的母亲》台词中有“司马光砸缸”一句, 扮演母亲的演员总是把这句话说成“司马光砸光”, 导演一遍又一遍地纠正, 最后导演也说成了“司马光砸光”。可见, 语言中的模因有一定的传染力。新闻语言中的模因现象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Who Moved My Cheese?》一书的译本于2001年由中信出版社出版, 其中文书名《谁动了我的奶酪?》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家喻户晓, 成为人们竞相模仿的对象, 并派生出了许多语言模因:谁动了我的名字? (河南电视台、大河报报道) ;谁动了我的驾照 (山东电视台公共频道%民生直通车追踪报道) ;谁动了我的童话? (2004年6月17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社会记录) ;谁动了我的爱车? (2008年1月2日%哈尔滨电视台新闻中心都市零距离) ;谁动了我的银行卡? (2008年3月27日河南电视台新闻报道) ;谁动了我的电脑? (2009年11月24日CCTV1《今日说法》, 撒贝宁主播) 。以上例子均模仿了“谁动了我的……”句型, 起到了良好的传递效果。

“我的……我做主”语言结构模因:我的电视我做主 (2005年9月4日, 新浪网, 信息时报) ;我的节日我做主 (2009年12月21日晚上11:30宁夏卫视:倾听) 。Blackmore基于“模仿”概念的基础上认为, “任何一个信息, 只要它能够通过广义上称为‘模仿’的过程而被‘复制’, 它就可以称为‘模因’了”。那么, 可以说语言本身就有模仿, 人们一开始在学校学习从声音、声调到内容离不开模仿。这些模因语言中礼貌因素主要是传承了礼貌语言信息。具有礼貌信息传递的语言模仿了中国传统和现代“礼”的理念、观点, 同时也模仿了生活中的话语结构。人们为了增加交际或者传递信息的有效性, 总会在交流和传递信息中遵守一定的话语原则。我们主要依据Leech的礼貌原则和顾曰国的礼貌原则从礼貌角度探析新闻语言模因类型。Leech在基于Grice的会话合作原则基础上提出的礼貌原则 (得体准则、慷慨准则、方式准则、谦虚准则、一致准则、同情准则) 弥补了合作原则中的不足, 顾曰国在研讨了Leech的礼貌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礼貌原则 (贬己尊人准则, 称呼准则, 文雅准则, 求同准则, 德、言、行准则) 。这些礼貌原则为我们分析新闻语言提供了理论基础。

新闻语言模因类型

句子模因。例如2009年12月21日23:30 CCTV新闻《地球环境之旅“痛并快乐着”》

(1) 澳门逍遥游自行车队员。记者采访其中一位越野队员的问题。

记者:你们到了哪几个地点?

队员:……马镇、桂林、张家界、北京……古语都说“不到长城非好汉”, 我们到了, 很开心。

例 (1) 中是语言的复制和模仿, 让观众听了、看了感到简单明了易懂, 模仿恰当, 看者、听者都很舒服, 表达的从模因语句本身及其前后的语境可以推出其礼貌规约含义。用简明的句子模因或者语言复制, 简单明了准确地表达所传递的信息, 交流中的简单明了就体现了礼貌语言的基本特征。

成语模因。模因是语言中的普遍现象。“语言的任何部分 (词语、句段、篇章) , 只要通过模仿得到复制和传播, 都有可能成为语言模因”。当然新闻语言中的成语模因也广为大家所熟悉。

例如 (1) 2009年12月9日20:50%CCTV艺术人生的标题

艺术人生:“七面”成龙。

(2) 2009年12月11日18:50广东卫视报道

A:“四马难追”警察街头狂奔险翻。 (先显示字幕)

马跑到了大街上, 警察前去处理。

B:“猪肉西施”很甜美 (2)

例子中的语言模因符合Leech和顾曰国的部分礼貌原则。雷克夫提出“礼貌”是人类交际的一个语用原则 (他提出的另一个语用交际原则是“清楚”) 。Lakoff认为这两个原则 (清楚和礼貌) 对语言 (或非语言) 交际起制约作用, 当说话者遵守一定的礼貌规则时, 就容易被对方理解。不礼貌的语言听者不易接受。这些新闻语言自然符合Lakoff的第三条礼貌规则 (增进双方友情) , 是观众和听众易于接受这些模因语言的表达方式。

诗歌模因。在研究中我们发现诗歌模因也是礼貌交际中的常用策略。诗歌模因 (3) 可以使交际者感到简洁、清楚、礼貌。

例如2009年12月26日12点左右的%CCTV新闻

播音员:朝辞武汉白云间, 千里广州一日还。

这是对我国武广高铁的赞誉。2009年12月26日9:56从武汉出发, 12:47到达广州, 车速提升了, 给乘客带来了方便, 就像记者在武汉采访的从广州到武汉坐首趟武广高铁的一位先生所说:“我们从广州到这儿只有3个小时左右, 舒服、安全, 尽管开得那么快, 但特别平稳。”一句模因高度概括了武广高铁的多种优势。模因在此显得礼貌、得体、高效 (就像武广高铁一样) 。此处说话者模仿了唐代李白的诗《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中的两句“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用“武汉”代替了“白帝”, “广州”代替了“江陵”, 这不仅是模因的创新, 还有“言外之意”, 用语言“礼”赞铁路提速的设计者, 同时让观众和听众与播音员同时产生赞美的共鸣。

此处模因诗句恰到好处, 话语的合作原则、礼貌原则以及言语行为理论均可在此两句诗歌中找到共知共享的信息, 可谓妙言。

其他模因。语言符合德、言、行礼貌准则, 容易被交际对象接受, 也容易被人们自觉传播。“做人要厚道”是我们大家熟悉的语言, 这是电影《手机》里的一句台词, “做人要厚道”符合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做××要厚道”成为新闻媒体上×语言模因现象。

例: (1) 明星, 做广告要厚道 (《新闻晨报》2004年8月24日)

(2) 做明星要厚道 (环球娱乐网2004年6月29日)

(3) 做数码要厚道疯狂炒作之下的市场令人失望 (数码时尚导购网2004年7月7日)

(4) 做人要厚道做生意也要厚道 (《华西都市报》2004年2月6日)

这些传播新闻语言传递出许多礼貌信息, “做××要厚道”起到了礼貌语言的一定效用, 也是言语行为理论的言之意、言之行、言之果的自然体现。

人们在日常交际中经常模仿电视中的一些语言以实现交际效果, 并传递礼貌信息。

例2: (1) 2009年12月26日%CCTV7访问嘉宾周中会。

主持人肖东坡:大家都是农民, 差别咋这么大呢?

观众: (笑)

“差别咋这么大呢?”是主持人肖东坡对河南南阳市邓州陈堂村党支部书记周中会带领党员、群众代表参观学习、转变思想, 采用“四加二工作方法”、“四议通过做好事”、“科学决策见成效”等方法推进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的夸赞语, 在此语境中用模因语言“差别咋这么大呢?”增强了此话语“差别咋这么大呢”的礼貌效果, 自然产生了对听话者的赞美之意。

(2) 2009年12月11日12:30%BTV北京%主持人在谈到小沈阳、赵本山、郭德纲等将参加12月24日的活动时, 男主持人的话语。

男主持人:原来的“草根”也变成了今天的“人参” (说的同时有字幕)

%“草根”、“人参”都是修辞格中的比喻模因, 夸赞参与者的水平提高很大。运用了新的礼貌语言表达起到交际效果。这里用“草根”、“人参”比喻人的发展以及价值感的提升, 蕴涵夸赞之意。

(3) 2009年12月25日晚上10:23旅游卫视:行者:《三笑拍案惊奇》

电视播音员:明天同一时间请继续收看《三笑拍案惊奇》。

这是来自电影名《三枪拍案惊奇》的改编, 播音员不失幽默, 用礼貌的方式与观众道别。

新闻媒体中的语言模因具有研究价值, 已有研究者专门研究电视小品语言模因现象。今后新闻语言模因现象也将会有更多的语用学者关注。

结语

模因除了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播外, 还通过电视、广播、报纸、书籍等进行传播。语言模因主要是通过直接套用如“痛并快乐着”等和类推如“做明星要厚道”等形式进行传播。新闻语言给人们模仿语言提供了平台, 人们的生活语言为新闻语言奠定了基础。研究新闻语言模因对人们日常生活语言的运用具有启发和指导意义, 对语用学研究也有借鉴和参考价值。[本文为河南省二零一一年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编号112400450386) 部分研究成果]

摘要:基于模因论可以解释许多语言现象, 启发我们从不同角度去探究语言、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本文主要探讨语言模因与新闻语言的关系。首先厘定模因概念, 然后探讨模因论与新闻语言的相互关系, 再者分析新闻语言中的语言模因类型, 并从礼貌视角探讨新闻模因语言类型。研究新闻语言模因对社会大众使用语言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模因论,新闻语言,礼貌原则

参考文献

[1].陈琳霞、何自然:《语言模因现象探析》,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6 (2) 。

[2].何自然、何雪林:《模因论与社会语用》, 《现代外语》, 2003 (2) 。

[3].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语言科学》, 2005 (6) 。

[4].何自然:《语言模因及其修辞效应》, 《外语学刊》, 2008 (1) 。

[5].刘全花:《刍议赵本山小品语言》, 《新闻爱好者》, 2010 (8) 。

[6].徐盛桓:《米姆与文学作品互文性研究》,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5 (1) 。

[7].顾曰国:《礼貌·语用与文化》, 中国语用学研究论文精选, 2001年。

上一篇:正常人体学解剖教学下一篇:智能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