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题与创新(精选10篇)
审题与创新 篇1
在省教育考试院的安排下, 笔者有幸参加2012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作文的阅卷工作, 在经历现场的培训、试批、磨合、正批、批阅过程中的调整等工作之后, 我对高考这一应试作文以及作文教学形成了一些心得与思考。
一、慧眼拨云见日, 审题精准要到位
2012江苏高考作文“忧与爱”仍然是命题作文, 前面三则材料分别是唐代诗人孟郊《游子吟》的前四句, 现代诗人艾青《我爱这土地》的最后两句, 第三则为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巨人传》序言的节选。三则材料有古今, 有中外, 从不同角度、层面给予提示:材料一, “临行密密缝”是母亲的慈爱, 是对游子“迟迟归”的担忧。慈母不忍心让儿子远游, 但不得不让他出外游历、闯荡, 这是亲人间忧与爱的表现。材料二, 鸟儿对土地的歌唱, 浅层是鸟儿 (生灵) 对环境的忧与爱, 深层是儿女们对故土、民族、国家的忧与爱。而材料三, 是对所写伟人经历和品质的高度概括, 是超越种族、故土甚至国界的带有全球视野和宇宙情怀的忧与爱。
“忧”, 可理解为忧虑、忧患、忧思、忧郁、忧愁, 甚至是忧愤;“忧”的对立面是“乐”。“爱”, 可以是慈爱、友爱、情爱、博爱, 甚至是溺爱;“爱”的对立面是“恨”。而“与”的出现使得两者的关系变得复杂——忧中有爱, 爱中生忧。爱亲人、爱生命、爱社会、爱自然;忧黎民、忧生态、忧天下等等。都可用“与”来联系, 从而深入浅出的思考、探究。这些应值得考生细细揣摩, 而且是写作的一个重要提示, 更是思维的促发点, 是审题是否精准到位的关节点。在实际的阅卷过程中, 我们接触到了大量没精准审题就下手的作文, 不少考生没有去揣摩材料背后的信息, “就题写文”, 结果出现了将“忧与爱”整体打包, 或一会儿写“忧”一会儿写“爱”, 或只写爱, 或“爱多忧少”等现象, 凡此种种都是审题不够深入的表现, 拿到题就动手怎能审题到位。这些作文较多的被划归为“五类文”, 即被视为偏题甚至严重偏题。
二、扬弃陈芝烂谷, 选材立意显深刻
作文写作必须要融入中学生视野、感受和对社会生活的思考。只有平时多观察、多实践、多阅读、多思考、多动笔、多积累, 我们才能胸中有墨、下笔如有神, 也才能在考场上以不变应万变。阅卷中老师的普遍感受是;我们的考生“对得起他们家六位至亲了”——不少考生选择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作为写作的对象。从自己上幼儿园开始一直写到高考, 写他们如何担忧和关爱着自己的成长, 或叙写、议论高考前夕至亲们是如何为高考保驾护航的, 更有甚者编造至亲离世的情节, 以营造伤感的气氛, 想博得同情的分数。大凡这一类平庸的文章, 被划归为“四类文”。这些考生所写内容固然是生活的一部分, 但我们的学生就这点生活感悟吗, 就这点可写的东西吗?况且没有想到这是极烂熟的素材吗?但现场还是涌现了大批叫人拍案叫绝的好文章。它们无不显示考生对社会生活的关注, 传达了他们的思考和见解, 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爱而生忧、有因观看《舌尖上的中国》而对中国美食生态的隐隐担忧、有对城市化进程而致村庄行将消失的复杂情愫、有对中国社会道德现状的拷问、有结合实例对父母在教育子女过程中“忧与爱”度的辨析······这些内容充实、情感真挚、思维独特的文章, 无一不得到了阅卷者的青睐, 获得高分甚至满分。
三、绕离穷途末路, 构思独特出精彩
高考作文不仅考察考生的写作能力, 还要考察考生的思维能力, 考生逻辑说理能力, 考生创作的思维发散能力, 考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考生现场的机智······在“忧与爱”这篇作文构思的时候, 在大家都写父母如何担虑和关爱自己的时候, 如能从孩子的角度去写子女对父母的关爱和忧虑, 或者直接跳开这样的思维, 去想想还有什么更好的可写的内容, 向思维的横向或纵向去深入思考。一位考生在引出“忧与爱”的话题时, 就巧妙地从考场着笔, 先描述了考场的严肃环境, 接着写监考老师爱护考生而担忧瓶装水会弄湿试卷而微笑地将瓶装水置于地面的情节, 然后再由此展开, 这样的构思可谓机智而独特。对此作文阅卷负责人何永康教授有这样一句精辟的评价“亏你想得出来!”当然, 考生的语言表达, 文字书写也很重要, 今年阅卷中就有较大比例的因语言表达不够精炼的作文或书写潦草、涂改较多直接被降低一档评分、甚至是极低分的情形也不在少数。而作文的文体没有无优劣的区分, 但是那些不伦不类的“四不像”作文被视为五类卷, 如果语文素养较差者, 则可能是六类文。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 占语文半壁江山的作文不容小觑。因此, 我们不仅要注重平时的积累、训练、思考、总结, 切实提高作文水平, 还要留意前车之鉴, 努力写出语言精练、审题精准、立意深刻、选材合理、布局精妙的优秀作文, 如此, 才能成功作文, 成就高考。
参考文献
[1]罗胤.关系类话题作文备考策略[J].新作文 (高考在线) .2006 (02) .
[2]李光烈.高考作文审题立意七法[J].语文教学通讯.2011 (04) .
[3]陆鹤飞.浅谈作文的选材与立意[J].阅读与鉴赏 (上旬) .2011 (07)
材料作文写?审题与立意 篇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周末,我从学校回家帮着干农活。今春雨多,道路泥泞,我挑着一担秧苗,在溜滑的田埂上走了没几步,就心跳加速,双腿发抖,担子直晃,只好放下,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
妈妈在田里插秧,看到我的窘态,大声地喊:“孩子,外衣脱了,鞋子脱了,再试试!”
我脱了外衣和鞋袜,卷起裤脚,重新挑起担子。咦,一下子就觉得脚底下稳当了,担子轻了,很快就把秧苗挑到妈妈跟前。
妈妈说:“你不是没能力挑这个担子,你是担心摔倒,弄脏衣服,注意力不集中。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析】
这是一篇典型的材料作文,突出了“三自”作文的品格:自主确定立意、自主确定文体、自主确定标题。这样的开放性有利于同学们扬长避短,充分展露自己的才华。
【材料作文的定义】
材料作文是根据试题提供的材料,对材料进行分析、概括、提炼,表达主题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多来自历史故事或是现实生活。其形式有故事、诗歌、漫画等,可以是一则,也可以是相关联的一组,形式灵活多样。
正是因为材料作文的宽泛性和灵活性,审题立意的训练就成为材料作文训练的重中之重。高考作文评分首先看立意,一篇文章立意平庸甚至错误 ,语言结构再好也毫无意义。文章的立意明了,其它的标准就容易把握。根据笔者参加高考阅卷的感受来看,即使是命题作文(江苏省自主命题以来都出现命题作文,提示语+题目的形式),一旦审题立意的档次被确定为某类卷,表达的分数被确定为某类卷的可能性也非常大,上下浮动不会太大,可以说立意正确了,深刻了,作文就基本成功了。因此,立意的正确、高明,关系重大。更不要说从内容到形式都更灵活的材料作文了。因此,在作文备考过程中,要把审题立意的训练放在首要位置。
材料作文,“材料“的主要作用就是为同学们确定话题提供蓝本、规定范围、提示思维方向,同学们的审题、立意、行文必须以此为依据来进行。同学们在审题立意时,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和含意,要学会整体把握材料的寓意,概括出材料的中心,提炼出材料的观点,然后据此确定自己文章的中心和观点。这实际上是在同时考查同学们的阅读概括提炼能力,同学们要把自己平时学到的阅读知识和阅读能力运用到作文的审题当中去。
以本材料为例,阐述常见的几种审题方法。
1. 抓关键句
本则材料中,前三段叙述了现实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一种情况,妈妈最后说的一段:“你不是没能力挑这个担子,你是担心摔倒,弄脏衣服,注意力不集中。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显然是关键句,而“注意力不集中”、“甩掉了多余的顾虑”无疑是卒章显志的词句。据此可以立意:精神专注,心无旁骛,自然会走向成功;要学会舍弃,有舍才会有所得。抓关键句要特别注意材料的开头、对话、结语句等。
2. 因果分析
现象:我挑着一担秧苗,在溜滑的田埂上走了没几步,心跳加速,双腿发抖,担子直晃,只好放下,不知所措。
原因:担心摔倒,弄脏衣服,注意力不集中
结果:脱了外衣和鞋袜,卷起裤脚,重新挑起担子,脚底下稳当了,担子轻了。
由果溯因,可以得出立意:成功的原因是舍弃了多余的顾虑;我们做事要全身心投入。
3. 多种角度
本段材料中涉及两个人,一个是“妈妈”,一个是“我”,从“妈妈”的角度来看,“她”对“我”的指导非常有效,可立意为“家长教育的方式、方法对孩子的成功非常重要”。从“我”的角度来看,“我”吸取了“妈妈”的建议,脱了外衣和鞋袜,卷起裤脚,重新挑起担子时,脚步轻快了,可立意为“学会舍弃”等。
其实,无论用哪种方法来审题立意,都必须秉承整体把握的原则。本则材料中涉及的两个人,并不是平均用力的,显然对“我”用的笔墨要多,本文也确实可以有多个立意,但要看侧重,从而得出最佳立意。
【审题立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理清内容,提炼中心
这是作文成败的关键。一定要做到整体理解,理解材料的取向。有的材料可能会有比较明显的价值取向,情感的好恶。需要精心选取一点,来确定方向,从而确定作文的写作主题。
2. 看清要求,看题写文
读完材料,不能忽视“写作要求”。材料叙述后的要求需要细细阅读,如果有“根据材料”、“结合材料”的文字,最好作文里要巧妙体现材料的内容或影子,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引材料”,但引述材料时切忌生搬硬套;忌文章一开头即用“读了这则材料”、“看完这幅漫画”之类的话代替对材料的引述,这样一来,写作就变成回答论述题了,因为阅卷者所看到的只有答题卷部分,阅卷者就不知“这”为何云。
其实,即使没有上述文字要求,也最好能引上,尤其是议论文,一定要引上。既然是根据材料作文,就必须以材料为依据,不能对材料视而不见;也不能随意地改变材料,杜撰原材料故事或者是改写、续写。可以说,材料作文就是“戴着脚镣跳舞”。不可能无限自由。
然后再看具体的写作要求,明确作文在拟题、文体、字数等方面的限制,最后再规范地写作,做到“循规蹈矩”。
3. 立意需符合常识
一则材料往往有多个立意,但有的可能会有欠妥当。通过深思熟虑,可以选择符合大多数人都认可的认知规律或自然规律的立意。比如说2006年陕西高考卷“老鹰、乌鸦和牧羊人”的故事材料,主流观点认为寓言是批评讽刺乌鸦,因为乌鸦不可能像鹰一样抓小羊,那么,从牧羊人讽刺乌鸦这个角度立意是正确的。命题人增加了牧羊人儿子的一句话,有人认为这是题目的亮点,实际有点画蛇添足,因为它不符合基本常识。命题人可能用心良苦,意在考察同学们的求异思维能力,实际上是一个误导,也很牵强。作文立意,首先是要正确。
求异思维固然可贵,但运用起来一定要特别小心。比如有的同学在运用李白的例子时,受一些所谓专家影响,说李白是大唐第一古惑仔,用李清照的例子时,说李清照年轻时就是一个女酒鬼等,这样的“求异思维”最终结果可想而知。
4. 对材料的处理
如何引用原材料,这是很让同学纠结的一个问题。可以在开头用最简洁的文字概括,然后引出自己的立意即可,当然,在这个环节,需要注意,不能一概括材料就得出中心观点,这往往会显得很突兀,可以在简要分析原因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地引出立意。就像上面因果分析法那样,就显得水到渠成。当然在文章最后恰当地引用材料也可以。
现 场 练 兵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烧作陶器结果很难预料,有时很精美,有时由于天气条件的剧烈变化导致窑内多数陶器爆裂,只剩一窑炉灰。烧制陶器的迷人之处就在于无法预料结果, 又会有意外的惊喜。
陶器上总会留有无法避免的瑕疵。有时会出现釉料厚度内外不均匀,效果不理想。然而,正因如此,这件陶器看起来色彩层次富于变化,极富情趣。
有的陶器做工精美,甚至太完美,但是价格却便宜。因为它失去了与众不同的独特之处,让人觉得它的灵魂已经丢在了窑里。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指导:
本材料内涵相当丰富,有较多的角度可供选择。比如缺憾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美;我们不必追求完美,但一定要有独特的个性;享受过程,忽略结果等。
初中作文的审题与立意 篇3
那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审题和有效的立意呢?
一、审题要正确
审题是作文的关键性步骤,要想真正打开作文的那道窗,把握作文的“眼睛”,即审好文题至关重要。审题正确,就像“瞄准靶心,命中十环”,所写文章符合文题的要求,则高分有望;审题偏题文题的要求,下笔偏离题意,则“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全盘皆输。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该教会学生如何打开文题“那扇窗”,以写出高质量的作文。
从本质上讲,作文是开放的,无论是哪个环节都具有开放性,有很大的伸缩性,学生可以根据作文题目、材料,以及自身的生活经验和背景知识,进行审题。但是,无论从哪个角度进行审题,都必须看透题目及材料背后的内涵,判断题目和材料的主要意义。一般来说,要遵循两个基本原则:
(一)认真分析材料,把握写作的基本框架。
要想正确的审题,就必须认真分析题目或材料的基本意思和要求。这一步骤,其实也就为学生确定文章的体裁、选材范围、写作中心思想和写作方法等打下了基础,也是为下一步的立意和构思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揣测命题者的意图,全面把握文章的内涵。
毋庸置疑,在初中作文写作中,揣摩命题者的命题意图是至关重要的。具体来说,也就是要求学生从题目或者材料中,明确命题者想要学生写哪方面。只有准确地把握命题者和材料的意图,才能够准确地审题。
在实际写作中,有部分学生往往只看材料表面意思,对题目和材料的背景语有所忽略,而导致文章审题出现问题,对题意的理解片面不全,这在材料命题作文中显得尤为重要。
比如下面一则材料:哲理之于人生,时时相随,事事蕴涵,处处显现。“逆境出人才,顺境就出不了人才”?做人坚持“行方”原则,具有润滑功能的“行圆”策略就可抛弃?人生,需要我们认真思辨的哲理太多太多:德与才、苦与乐、美与丑、愚与智、荣与辱……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在这则作文材料中,如果学生不能理解命题者的出题意图,就会陷入到偏题的陷阱当中。很多学生在读材料的过程
参考文献:
[1]王林.小学语文教学中预习方案的设计.江苏教育研究,2009(35).
中,只是把握住了“哲理”,而没有看到命题者的另一层意思,只将写作的层面停留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等哲理层面。但是,如果学生把握材料的内涵,就知道,材料主要反映的是“正反”的矛盾关系,因此,审题、立意就必须建立在“矛盾对立”的基础上,否则,就不符合命题者的意图。
二、立意要有效
文章是否符合命题者的要求,关键是审题。但是,要想写出一篇高质量的作文,光靠正确审题是无法实现的。而区分作文质量的关键之一,就是立意。有效的立意,具有深度的立意,才能很好地提高文章的高度,为文章加分。一般来说,学生可以采取以下两个策略:
(一)逆向思维。
雷同、模式化、没有个性,是当前初中作文存在的主要问题,也是影响学生作文质量的主要因素。那学生如何摆脱模式化的写作困境呢?方法有很多种,但是最简单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逆向入题法。所谓的逆向入题,也就是采用逆向思维,选取常规思想的反面作为文章写作的切入点。
如《谈“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这个题目,按照常规的思维,大部分学生都会根据这句俗语的正面、常规解释,即“常在河边走,湿鞋在所难免”,作为立意立足点,阐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的基本内涵。这是符合命题要求的,但是显得“模式化”,很容易给人一种“人云亦云”的感觉。此立意是正确的,但是不新颖,文章的深度可能会受到模式化的影响而有所缺失。但是,如果学生逆向思维,立论为“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从这样的逆向思维入题,往往能够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丰富内涵。
好文章的标准是内容单一,但是内涵丰富。初中学生写作文也是如此。要想立好意,就要增加文章的层次,只有通过富有韵味的内容,才能够更好地为立意找到足够的支撑点。因此,初中学生在写作时可以使用“话中有话”、“弦外之音”等方式,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内容、情节、线索等来增加文章的层次。
如2010某省中考作文题目《误会》,这是个命题作文,大部分学生都会对“误会”进行正面的解读,写“我”与他人产生了误会,产生了什么后果,经过“我”的努力,误会得以化解,这是一般立意思路,符合题目要求。但是,如果增加写作的线索,或者说内容,丰富文章的立意点,就可以让文章更深刻。如在前面所说的思路之上,学生可以再增加一条潜在的线索:在“我”想方设法消除误会后,发现“误会”不存在,只是“我”自己的判断失误。在此思路上升华———误会,有时候是我们臆想出来的。这和契诃夫的《小公务员之死》异曲同工,文章的深度和层次感就得到了丰富,立意也就更深刻。
审题和立意都是写好作文的关键点,初中学生只有很好地把握这两个方面,实现正确的审题和有效的立意,才能保证文章的质量。而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也需要不断引导学生,让学生学会审题与立意,最终提高写作水平。
[2]付明伟.小学语文课预习方法之我见.新课程(小学),
也谈作文的审题与立意 篇4
话题作文与新材料作文的命制差别不大,都分为三个逻辑段落:先是一段引论性的的文字,或是一个故事,或是一首诗歌,或是名家名言等等,其作用是引领学生走入语境,启发思考;然后是一段评论性的文字,或就以上材料而感慨,或引申开来由此及彼,其作用是引领学生打开思路,聚焦思维;最后则是话题或题目,作用是给学生框定范围,使其“带着镣铐跳舞”。
既然是“带着镣铐跳舞”就必然要考虑如何跳的更美,就要考虑审题与立意。
从话题作文与新材料作文的命题结构看,三个段落各有功用,各有侧重,阅读时首先要抓文段的中心句。所谓中心句原是阅读学的术语,指的是在一个句群中起核心作用的句子。上世纪50年代,德国人发现在一篇文章中起骨干作用的句子只占5%,其余95%的句子只是对这些句子的解释、支撑。也就是说,在一个句群中,关键的句子只有一个,其他句子是对这个句子的具体阐释。其基本形式有三种:一是中心句在开头,解释句在中间,总结句在最后,呈现为总——分——总结构(又称菱形结构);二是中心句在开头,解释句在中间,没有总结句,呈现为总——分结构(又称正三角形结构);三是解释句在前面,中心句在最后,呈现为分——总结构(又称倒三角形结构)。在审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这些知识,准确地把握材料的中心句,明确文段的主要意思。
很多时候,确定了中心句还不够,还要对关键词加以把握,抓住语言的关键信息,进行更为精细准确的理解。
比如:2009年4月江西省八校联合考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生活中,人们总想到远方去旅行。远方似乎有我们身边找不到的东西,不仅仅是风光美景、人文历史……更多的是一种梦想、一种精神的归宿,一种看不见的灵魂里涌动的向往。
生活中近的是现实,远的才是诗。所以远方总像一簇圣火,在人们心中燃烧。于是,我们总是期盼远方。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诗歌除外)。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超出材料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在第一段文字中,第一句话就是中心句,它说出了一种现象,后文则具体解释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即为什么“人们总想到远方去旅行”。
在第二段文字中,第一、第二句阐释“远方”的作用,第三句是总结句。
这里面的关键词是:总想(不是一时心血来潮)、到远方(不是在近处)、灵魂(不是物质层面的)、向往或期盼(不是一般的喜欢或愿意)。两段文字的意思概括起来就是:到远方去,那里有我们精神的追求、灵魂的向往。
所谓价值取向是指命题人在文字中流露出来的肯定或否定、赞赏或批评的情感倾向,立意时应当服从、符合这种价值取向,而不能唱反调,不能“反弹琵琶”,作翻案文章。在这个问题上,就这两段文字而言,命题人显然对“到远方去”充满了美好的情怀,认为这是一种美妙的生命体验,因此写作时就应展现这样的情感而不能是相反。假如仅仅依据自己的喜好,就大写特写远方如何不好、不能到远方去等内容,就背离了命题取向,自然也就难以得到理想的评价。
完成了上面的工作,接下来就与个人视域相关了。
在日常教学中,很多学生在写作时往往会大脑一片空白,许多已知的、已学过的、已储存的知识全然不知所去。之所以会这样,从根本上说,主要是因为目前的作文评价标准窒息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
长期以来,高考作文命题以道德、政治为着眼点,导致求同不存异,重共性轻个性,扬群体抑个体的价值取向,作文的逻辑起点已不是生活本身而是应试,学生一写作文就发愁,就看不到活生生的素材,而是习惯于以唱高调的方式来表现道德理想,以沿用成习的有固定象征意义的符号式的事件来表现脸谱化的人物,作文与做人脱节,思想与生活剥离,普遍存在“脱离现实”和“辞藻华丽”两种倾向,丧失鲜明的个性,写出来的文章如枯枝败叶一般,缺少生气,千人一面,千篇一律,无法体现青少年应该具有的强烈的现实关怀和批判精神。实际上,就写作本身来说,它固然具有社会功利性,但其本质却应是“我手写我口”,应是表达真情实感的媒介。因此,作文要向现实生活回归,要鼓励学生把自己的视野投向生活,去发现生活、感悟生活、表现生活,鼓励学生自由的表达、有个性的表达、有创意的表达。所以,笔者认为能够将自己对生活的独特的感受、见解,生动、形象、准确地表现出来的文章就是好文章。具体说就是,要善于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并形成有个人印记的理解与看法,而且用具有个性的语言——用词恰当,描写生动,叙述简洁——表达出来。换句话说就是,要打破作文思维的枷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理解生活,记录生活。
在此基础上,要教会学生两件事:一是要善于联想,由此及彼,前勾后连,阅读材料时能够迅速唤醒记忆,打开知识仓库;二是要给知识分类,像电脑分区一样,把各种知识、各种素材分为一个个扇区加以储存,写作时快速检索,迅速调出。这样的训练要不断进行,使学生养成习惯,形成理性自觉。
由于知识结构、人生经历、性格特点、思维模式的不同,面对同一个题目,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这个最感兴趣的地方就是每个人写作最能激活思维的角度,是十分珍贵的,一定要抓住它。进而沿着这个路径认真思考,调动知识储备,表达自己的见解,就会有个性的光芒闪现,进而找到一片独特的性灵天地,在那里弘扬自我,任个性之花烂漫、真切、坦荡的开放
又如:2009年5月广东省重点中学联考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南美洲的巴西,1956年,科学家从非洲引进了几十只杀人蜂,这些蜂被人不慎从蜂箱里放了出来,一场灾难降临到整个巴西。蜂群无可阻挡地飞进巴西的丛林,与当地的蜜蜂交配,生产出比非洲杀人蜂更凶猛的新一代蜂种,并迅速繁衍到十亿只。四十年来,杀人蜂制造的灾难仍频繁发生。
但是,后来人们发现杀人蜂在带来灾难的同时,也给巴西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杀人蜂有惊人的产蜜能力,巴西的养蜂人因此而摆脱了贫困,巴西从而一跃成为世界四大产蜜大国之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由杀人蜂授粉的咖啡,格外的香浓可口。巴西咖啡的品质也随之大大的提升。
其实,许多事情都是这样,福祸相倚,利弊并存。请以“利与弊”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内。
在第一段中,最后一句为中心句,告诉我们:非洲蜂的到来给巴西人带来灾难。
在第二段中,第一句为中心句,告诉我们:当人们看到杀人蜂具有惊人的产蜜能力的时候,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又给巴西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为:杀人蜂、灾难、利益。
所以,对材料可以这样解读:“灾难”与“利益”共存,事物的“利”与“弊”共存,这样的结果让巴西人长久地处在幸福和不安之中。扩展开来看,从人类生存的普遍景况来说,生活总处在变动之中,新的潘多拉魔盒在一个又一个地被打开,福祸相倚,如一把双刃剑。材料蕴含的观点有两个方面:一是“弊”能够转化为“利”;二是“利”与“弊”共存。而提示语中将其引申到许多事物,这就为立意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角度:
1.可以“趋利避害”为论点,阐发在生活中应当正视利弊,进而趋利避害的道理。
2.可以论述认清事物的利与弊,便于我们更全面地看待、分析事物,提高我们的辩证思维能力的问题。
3.可以阐发我们在生活中处于“弊”而无法回避时,不必过于沮丧,我们应看到“庭前花开花落,天外云卷云舒”是一种平和的人生态度的问题。
4.可以记叙生活中正确处理“利与弊”的关系而受益的事件,或不能正确处理“利与弊”的关系而失败的事件。
《庄子·渔父》云:“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真性情须有真涵养,有大识乃有大文章。所以,作文要体现自己多年学习生活的知识积累、人文情怀,展现关注生活、思考生活的思想结晶,要充分展现自己的见解。在具体写作时,一定要依据自己的特点,从个人视域出发,将论题“化大为小”“化虚为实”,针对某一具体事物、事件阐发自己的观点,如网络的利与弊、中学生出国的利与弊、高考的利与弊、科技的利与弊等。进一步说,“科技的利与弊”还可分解成更小的方面,如塑料,自从它诞生到现在,确实给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方便,但它深埋地下,不易降解,给土地资源、水资源造成巨大的污染;再如汽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它给人们的出行带来巨大的便捷,但排出有毒气体,对人类以及大气层都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正如提示语中所言:许多事情都是这样,福祸相倚,利弊并存。我们“化大为小”,选择的“小”一定是自己了解多,感受深,分析透的事物,自己了解不多的事物最好不要选择。
总之,从中心句入手,就是从材料文字的整体着眼,避免只看到某一不重要的句子,不顾其他,造成理解偏差。抓住关键词,就是进一步准确定位,精准分析文段主旨,避免理解过于空泛,造成写作无从下手。把握价值取向,就是正确理解命题的情感倾向,服从、符合材料的价值判断,避免跑调、唱反调。强调个人视域,就是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写出自己对生活的思考与评价,避免人云亦云,千人一面。上述这些是作文审题与立意之要义。
命题与半命题作文的审题与扣题 篇5
一、强化意识, 全面着眼
在作文题目中往往隐含了这篇作文的选材、结构、主题, 甚至写作技法方面的要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强化学生写作时的审题意识, 要求学生必须对一个作文题中的信息把握准确, 才能写出好的文章来。
一是选材。如作文题《这也是课堂》在选材上就有明确的要求, 所选材料就不是传统意义上课堂。老师上课讲授知识, 教育学生, 而应该把眼光放到大自然、平时生活中让自己有所收获有所感悟的材料上去, 才符合题意, 写出新意。
二是结构。2006年江苏无锡卷, 文题为《门其实开着》。“其实”这一副词, 就要求文章前后两部分有着明确的转折, 通过事件的叙述, 对于某个领域“门”的开启有一个自我发现有所领悟的过程。看清这一点, 才能使行文的结构符合要求, 胜人一筹。
三是主题。2006年无锡市中学生当堂作文竞赛题《聆听秋声》, 对于选材非常明确。着眼于秋天的声音, 然而如果仅仅不惜笔墨地描摹秋日的风景, 立意就浅了, 要想脱颖而出是很难的。其实这篇文章就要求学生在写作时能够宕开一笔, 除了写秋景之外, 对于人文也要有所关照, 做到景中有情, 情景交融, 才能别开生面, 赢得比赛。2010年作文竞赛题《落叶上的血色》就暗含了利用象征手法, 深化主题, 提升立意的要求。
四是写作技法。有些作文对于写作技法也有明确要求, 如《门里门外》就要求行文过程中要有鲜明的对比。一个同学在写这篇作文时, 以父亲为原型, 塑造了一位到城市创业的农村青年, 前后生活条件的变化, 以及这位青年前后品质的变化, 这样的鲜明的对比, 确实发人深思。写出这样的好文章, 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于题目的认真审视。
二、审好题目, 有的放矢
除了强化学生的审题意识, 让学生学会审题时应该关照的领域之外, 教师还应该讲授他们审题的方法。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应该重视命题与半命题作文的审题与扣题。下面笔者就结合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审清题意第一步是教师引领学生对于历届作文试题进行收集、归类、总结, 把握一些规律性和趋势性的要素。笔者罗列了一些最近几年中考的作文题和竞赛题目, 进行了归纳总结, 大体有以下几种命题方式:其一, 利用状语、定语命题的, 如《门其实开 着》、《我终于 理解了他》、《在 的引领下》 (哪位古人) 、《久违的感 动》、《这里也 有春天》等。其二, 利用修辞命题的, 如《宛在春天》、《文学如灯》等。其三, 利用特定含义词语命题的, 如《姿态》、《礼物》、《风景》 等, 《一张白纸》这题就明显带有象征的色彩。
不同的命题方式所透露出的写作信息往往是不一样, 有着明显的区别, 如《宛在春天》和《这里也有春天》, 一个是利用副词命题, 一个是利用修辞命题, 虽然都围绕春天, 但所体现的写作要求是明显不一样的。《宛在春天》要求的是像春天的特征或者是拥有春天的感觉, 《这里也有春天》要求的是在本没有春天的地方发现了“春天”的存在。
所以, 针对不同的命题方式,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审题。
利用副词命题的类型, 就该抓住副词的限定的概念, 如《门其实开着》就应该明确本以为“门”没有开, 后来通过一些具体的事件发现这“门”是开着的, 给人豁然开朗的感觉。利用修辞命题的类型, 就该抓住喻体特征, 如《文学如灯》抓住喻体“灯”的在黑夜给人光明和方向的特征, 那么自然就能写出文学对于我们人生的启迪和指引作用。利用特定含义词语命题, 就应该把握这个词语意义的深度和广度, 如《礼物》一题仅仅局限在一些生日礼物就太一般了, 可以挖掘到给人教益, 对自己有特殊意义的事物, 自然在文章的深度和广度上胜人一筹, 比如有位学生写在自己骄傲时父亲用半杯水教育自己, 使自己受益匪浅, 也有位学生写双胞胎姐姐陪伴自己长大, 姐姐是父母给自己最好的礼物。这样的题材处理正是出于对“礼物”一词更深层次的把握。
运用象征手法来命题的类型, 如果能从象征的事物入手, 自然会给学生更大的发挥空间。
摸清了这些规律性的信息, 采取有针对性的审题方法, 有助于学生更快更准确地抓住作文题的关键信息, 明确命题意图, 有的放矢地写作。
三、扣紧题意, 谋篇布局
审清题意是写好文章的前提, 但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 我们许多老师会发现有些学生在清楚题意的情况下写作仍然是信马由缰, 并不能按照题意进行写作, 所以我们也有必要指导学生扣紧题意进行写作。如何才能让学生扣紧题意?笔者认为可以将文章分成开头、重点段落、结尾三部分, 并以此为抓手对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指导。
例如, 一个同学在《姿态》这篇文章当中, 写了两个开头, 抄录如下:
开头1:河水经过沙漠, 绕过悬崖, 终于到达海洋, 靠的是毅力;大雁穿越寒流, 经受风雨, 最终飞到南方, 靠的也是毅力;我们人生何尝不要靠这种姿态呢?
开头2:河水要汇于大海, 要经过沙漠, 绕过悬崖, 我们看到的是它不懈流淌的姿态;大雁要到达南方, 要穿越寒流, 经受风雨, 我们看到的是它“一”字飞行的姿态。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姿态面对?
两个开头相比较, 在语言表达的形式上不存在明显的差异, 然而在扣题方面很明显是第二条扣题更紧。所以, 在真正的作文实战中, 有些学生并不缺乏语言功底, 而往往是在行文过程中缺乏扣题的意识, 开头便留下离题的嫌疑, 给阅卷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开头是行文之始, 扣紧题目, 就给全文的写作定下了比较好的基调。
写好重点段落是行文的基础, 扣紧题意也是相当必要的。而有些同学在写作过程中不着重点, 离题较远。一个同学为了表现坚忍的姿态, 选择了年老的鹰为了继续生存而“磨喙拔甲”这一独到的题材。他是这样写的:
它要趁自己没有被饿死前, 对着巨石打磨自己的喙, 直至它变得尖锐, 到这, 它并不能放松, 他必须忍受痛苦, 将自己的爪子一颗一颗用新磨的喙拔除, 等到长出新的爪子时, 它便又能称霸天空。
这个本是一个很好的题材, 可是这个同学在写作过程中没能扣紧题目“姿态”, 只是叙述了“磨喙拔甲”的过程, 而没有着眼于鹰如何磨喙如何拔甲的整个姿态。若能扣紧题意写, 文章的“猪肚”部分自然能够更加充实、生动, 收到更好的效果。
扣紧题意写好开头和重点段落很必要, 结尾更不能草草收笔, 也要努力在点明中心的同时兼顾题意, 例如一个同学抓住荆轲、孙权、范仲淹三个著名历史人物, 写了一篇内容充实的文章, 只是结尾过于草率, 让人倍感惋惜。经过修改, 他给自己的文章添上了一个结尾:
荆轲通过刺秦的姿态展示了慷慨名义的侠士风范;孙权通过统领江东的姿态展示了气吞山河的帝王豪情;范仲淹通过忧以天下, 乐以天下的姿态透露的是一个心怀天下的士人的内心, 而他们的姿态, 让我膜拜, 给了我不断前行的勇气和动力。
这样修改以后, 就使文章首尾相合, 大放异彩。
高考作文的审题与立意例析 篇6
不过,两者也有明显的不同,“天空”是一个多义词,可实指,可虚指,亦可泛指;而“时尚”所指内容很明确,指实实在在的事物,只能实指,不能虚化。所以,正确地判断时尚的实与虚,是切题与否的关键。譬如,说“爱国主义”是时尚,对不对呢?错了!一位阅卷专家说得好:“爱国主义古已有之,源远流长,绝非时尚;然而,当你看奥运、把五星红旗贴到脸上时,时尚就诞生了。因为,这是一种审美行为,一种富有个性的创意,它立马‘时尚’起来了。”至于说“小平同志搞改革开放是追求时尚”、“中山先生倡导三民主义是追求时尚”、“医院里递红包、收红包是一种时尚”、“高考是时尚”等等,就更谬以千里了。
时尚主要有四个特征:审美,创意,时兴,认同与追求。时尚总是只被特定人群中的一部分人所运用,他们中的大多数只是在接受它的路上。它是一个充满矛盾的统一体,自我冲突,自我消解,希望有人模仿又惧怕所有人模仿,希望流行又惧怕长期流行,时尚的极致就是消亡或沉淀。
基于“时尚是什么”,可写的东西很多,街舞、明星、网络语言、当红文艺、山寨文化、富家子飚车等。有的考生写旗袍,“她,我们的监考老师,着一身淡紫色的丝边旗袍,旗袍勾勒出老师窈窕美妙的身躯,……这是一个怎样温婉的女子,是什么衬托出她如此可人的气质呢?‘时尚’一词便映入了我的脑海。我细细品味,她那一袭紫色,温婉清丽,品味着这时尚,缓缓忘记了考试的紧张,这时尚,如此可品。”有的写粉丝,“给明星的粉丝团命名也成了大家的热门,比如李宇春的玉米们,张峻宁的柠檬们,易中天的乙醚,于丹的鱼丸们等等。”有的写“买牌时尚,唱之时尚,头之时尚,博之时尚”。
立足于“为什么”,可以这样想,为什么要品味呢?因为时尚有妍媸美丑,需要辨别,去粗存精。假如不辩真假丑恶,全盘吸收,难免鱼龙混杂,真善美得不到弘扬,假丑恶大行其道;假如不加分析,不作改良,原样照搬,邯郸学步,同样会贻害无穷。一篇优秀作文如是说,“许多同学都喜欢周杰伦,发疯似地模仿其个性化的发型,夸张的衣饰,酷酷的话语,却鲜有看到他为创造时尚而付出的汗水与血雨,他忍受着强直性脊柱炎的痛苦在优雅的钢琴前深情地吟着迷倒众人的歌,骄傲地唱着‘为什么别人看的都是我画的漫画,唱的都是我写的歌,听妈妈的话别让她受伤’,而我却时常听到亲爱的同学在教室里大骂父母守财奴,不给钱买周杰伦才五六十元的限量版专辑,一有不爽就在家里大发雷霆,怪及妈妈无能供给他的时尚开支。试问这是哪门子时尚?”品味之必要,不言而喻。
扎根于“怎么办”。对于时尚,存在着扬和弃的问题,丑陋的、低级趣味的,要舍得割爱;高雅的、高情趣的,要努力褒扬。消失与沉淀是时尚发展方向的两极,模仿则死,创新则生。假如如过江之鲫被动地赶时髦,时尚就会过时,从而失去生命力,对于劣等事物,我们自然乐见;可是,对于美好的东西,我们希望常青。所以,为了保留、传承、发扬、涅槃某些时尚,我们需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一考生这样写,“品味时尚,不是欣赏它虚华浮夸的漂亮外衣,而是体味它深沉含蓄的内涵和本质。”“品味时尚,不能一味地模仿、复制、追风,而要给自己增加一定的内涵,创造属于自己的时尚,品味出青春永驻的时尚。”
审题与创新 篇7
一、要明确话题的类型
话题作文常以三种语言形式出现:一是以词语的形式出现, 如:“获取”“鼓励”“书”等;一是以短语的形式出现, 如:“人与自然”“百姓故事”一是以句子的形式出现, 如:“相信自己”“从我做起”这三种类型的话题, 对写作对象的限定程度是不一样的。句子型的话题本身一般都蕴涵着一个观点, 写起来难度较小, 观点容易把握。词语型的话题最为灵活, 往往需要在话题之下确立某个观点, 然后去写作。短语型的话题既有限定, 又有自由度, 写作时需要考虑限定因素, 例如:“百姓故事”就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故事”“人与自然”也不能看成“人与社会”或“动物与自然”。
二、要关注话题里的提示语
综观几年的中考话题作文的提示语, 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况:1.列举写作内容的范围。2.拓展作文题目的外延, 3.搭建学生想像的平台。
所以, 考生在平时训练时要注意培养读题的习惯, 要认真研读提示语, 以明确命题旨意, 把握文题限制和开放的方面, 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写作。
三、审题时要注意发散思维
话题作文虽不在审题上为难考生, 但是也还要注意审题时构思出新意。我们在中考作文的写作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1. 文体要新鲜。
作文时都要选择拿手的文体, 做到记叙以情感人, 议论以理服人, 说明以知传人, 这些是众所周知的。但更重要的是大胆创新, 张扬个性, 话题作文提倡“真实的体验、创新的表达。”因此写作的文体除了记叙、说明、议论外, 还可以写寓言、童话、日记, 也可以写戏剧小品、通讯报道、对话访谈、电子公告等。如重庆市中考满分作文《责任》, 某考生写了一个三幕剧, 其中有道具、场景的交代、人物语言的刻画 (包括人物的独白和旁白) , 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 多角度地反映了交通警察是如何对待事业和家庭的, 塑造了一个责任心极强的人民警察形象, 是一篇很成功的考场作文。
2. 拟题要新巧。
“题好一半文”,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一个靓丽夺目的题目, 能为作者行文提供一个明确的中心点, 也能使阅卷老师对你的作文一见动心。因此可以让学生多拟一些借鉴引用式、辞格口语式、悬念奇语式的题目, 让题目有充足的“韵味”。例如以“美丽”为话题的作文, 有的考生拟了这样一个题目“有一种美丽叫希望”, 的确让人们耳目一新, 为之一动。
3. 立意要新颖。
“意犹帅也”, 决不可忽视, 构思时要做到“人无我有, 人有我新”, 要从侧面、多向把握时代脉搏, 关注社会热点, 体现思维的个性特征。同时要注意告诉学生, 尽管话题作文的话题均有“立意自定”的提示, 但这类文章在立意上都设有立意底线, 写什么内容可以不尽相同, 但立意只能是对真善美的追求, 而决不能是对假恶丑的选择, 切不可盲目进入反面立意的误区。
4. 切口要小巧。
话题作文最忌大而空, 所以写作时一定要化大为小, 从小处切入。一般说来, 需要在原话题下找出适宜自己写作的子话题, 然后构思立意, 定题写作。比如以“自然” (黑龙江) 为话题写作, 我们马上会联想到自然环境的恶化, 想到环保的重要。由“自然”想到了“环保”, 写作对象就已经缩小。那么怎样体现环保的重要性呢?一个考生写了一篇《小鸟的诉说》, 用拟人化的手法, 让小鸟对破坏自然的人类进行了诉说, 表达出新一代青少年对环保工作的重视, 紧扣话题, 表现了一个有意义的主题。
当然, 写好话题作文的技巧很多, 只有在平时的作文写作中注意有意识的对照训练, 才能做到熟能生巧, 在考试时写出优秀的一类作文来。
参考文献
[1]周文忠.给中考作文加些亮点[J].作文教学研究.2007.
[2]陈法.供材料题意作文的审题方法指导[J].作文教学研究.2007 (05) .
[3]江云翔.话题作文立意创新指导[J].作文教学研究.2007 (05) .
[4]张娉婷.写好话题作文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作文教学研究.2007 (05) .
审题与创新 篇8
一、细心观察,心领神会
阅读是审题的前提,学生只有仔细阅读,才会对题目有所了解,进而选择自己认为简便的解题方法。很多学生之所以审题能力差,就是由于阅读时不仔细,不能够做到细心观察,因此对数学内涵理解不准确,解题方法自然也就会向错误的方向发展。为了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好习惯,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教师要训练学生能够读准题目,使其养成认真阅读的习惯。例如,在课堂训练中,可以要求同学们大声读、轻声读、重复读,读通句子不漏字、不添字。通过阅读能够分清条件与问题,进而理清题干结构,这样会提高审题的准确性,因为题干中的任何一个字都可能导致错误的意思。其次,教师要教会同学们对重点词语做标记。对于某些重点词语,如“多”“还”“除”“除以”这些敏感易混淆的词,还有某些应用题中的“一共”“增加”“减少”等,学生必须能够勾画出来。这些词语可能就是解题的关键所在,在整个题干中经常起到纽带作用,同学们可以根据这些特点选择相应的解题策略。最后,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看图文的能力。
二、重视概念,夯实基础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数学概念,这些基本概念都会通过教师的表述在学生的头脑形成知识。所以,教师千万不要小看自己对基本概念的表述,更不能让学生简单地去记概念的定义。在进行概念讲述时,一定要突出重点,将概念中的关键点指出来,和同学们一起分析交流,帮助学生加深对基本概念的印象。当学生对基本概念熟悉以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分析概念的本质,使学生自己能够在心中构建数学知识体系。例如,在学习“有余数的除法”这一节内容时,学生会接触到一个新的数学概念即余数。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较差,因此,教师在讲解概念时可以应用一些实例帮助学生记忆概念。余数这个名词对于学生而言,可能十分陌生,但是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小故事使学生印象深刻。比如可以运用分苹果的例子:某个班级有20名同学,而教师有41个苹果。将这些苹果平均分到各位同学的手中,即要求每位同学有2个苹果,这样教师就会剩下1个苹果,那么剩下的这个数字1就是余数。通过这个小例子,可以让同学们对余数有个大致的理解。然后,在此后的教学中,逐步渗透余数的深层概念,如余数总是小于除数、余数的大小与被除数完全无关等。这些内在隐含的条件,需要在今后的实例分析中进行讲解,教师不断与同学们分享交流。
三、比较题型,祛除定式
思维定式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学生利用好,就能为解题带来极大的便利。但是一旦学生形成的思维定式是一种被误导的思维模式,那么这样的后果会很严重。它不但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消极心理,也会让学生失去创新的本能,不能够根据具体的题目来解决相应的问题。思维定式总会左右学生的审题思维,很多同学在审题时,看到一半就不继续读题,因为他觉得这道题目他做过,再读下去只是浪费时间。其实,有的题目在后面改变了条件,那么解题方法自然也就大相径庭。因此,消除学生的思维定式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以通过题型对比的方式,让同学们意识到审题的重要性。例如,可用这样的题目来对比训练学生的思维。(1)修路队修一条长为45千米的公路,已经修好了34千米,还有多少千米没有修?(2)修路队修一条长为45千米的公路,已经修好了3/4,还有多少千米没有修?这两道题极其简单,只是题干中给出的条件有稍微改变。很多同学有做第一类题的经验,所以就会出现审题不仔细的情况,直接认为第二题中是已经修好了3/4千米,使得解题失败,这是多么大的失误。在教师提醒之后,学生才恍然大悟,认识到审题的重要性。这就提醒同学们,无论是多么简单的题目,都要做到一丝不苟、认认真真,要以正确的心态面对遇到的每一道题目。
四、结束语
总之,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审题能力,教师要不断进行创新,丰富数学课堂内容,吸引学生注意力。采取科学、灵活且有一定力度的训练方式,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自觉自主地去训练自己的审题能力,养成正确的审题方式。
参考文献
[1]林传忠.重视数量关系教学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J].教学与管理,2011(26).
[2]徐灵华.低年级学生数学审题能力培养四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4(35).
[3]张卫星.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审题能力的训练[J].教学与管理,2008(12).
试论图式理论与数学审题教学 篇9
[关键词]数学审题 图式理论 启示
[作者简介]付茁(1959- ),男,土家族,重庆彭水人,长江师范学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主要从事数学学科教学论研究。(重庆408003)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1-0107-02
一个数学问题由初始状态、目标状态和解题规则组成。解决数学问题,就是从初始状态出发,按照某些规则,经过一系列中间状态的转化,最后达到目标状态的过程。认知心理学把在解决一个问题过程中所达到的全部中间状态以及全部算子统称为问题空间或状态空间,解决问题就是对问题空间的搜索,以找到一条从问题初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通路。数学审题是指对数学问题初始状态、中间状态、目标状态和解题规则的理解与解释活动,是解数学题的孕育准备阶段,是寻找数学问题的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路径的思维过程。这种思维过程不仅被数学问题的规定性框架所限制,也被解题者的心理初始状态所规定。因此,有必要深入考察数学审题中的心理图式的作用,并探讨审题心理图式在数学审题教学中的运用。
一、图式理论与数学审题
“图式”最初是一个哲学概念,20世纪初以后,这一概念逐渐进入心理学领域。后来,随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图式概念获得了更新、更丰富的含义。直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计算机、控制论和信息论的理论深入到心理科学之中,使心理学中关于人类知识表征的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之后,现代图式理论才出现,并被运用于研究阅读、理解等心理过程。
德国心理学家巴特利特认为,图式是个体已有的知识结构。而知识结构是学习和实践在人心理,特别是在思维过程中形成的知识体系,这个知识结构对于个体认识事物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认知过程中,个体只有把新刺激与已有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才会理解它。随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发生和发展,图式理论也不断得以丰富和完善,并被广泛用于阅读、理解等心理过程的研究。现代认知心理学家鲁默哈特把图式称之为认知的建筑块料(或“组块”),他认为,图式理论是一种关于人的知识的理论。所有的已有知识在头脑中经过整理内化形成一定的组织,这种组织就是图式。图式不仅包含知识本身,还包含有关这些知识如何被运用的信息,即图式的启动。在认知过程中,图式的主要作用是用来说明人的理解过程的。理解时需要个体已有的图式中相关知识的加入,通过分析、推理、比较、综合等心理过程,达到知识的应用,从而解决问题。具体到数学审题活动中来,根据图式理论,数学问题不具备任何意义,意义蕴藏在解题者的头脑里,取决于解题者审题过程中对大脑中相关图式的启动状况,解题者审题完毕,寻找到了一种解题途经,说明解题者具有与该数学问题相关的图式,并且这些图式提供了打通数学问题的初始阶段与目标状态的通路的解释说明。也就是说,解题者成功地启动了相关的图式。如果解题者头脑里不具备相关的图式,或者虽具备了相关图式,但没有启动它,新的刺激与已有的知识就无法沟通,数学题就不能得到解决。
每人都有许多关于数学的图式,审题中如何启动一个合适的图式去解决数学问题?认知心理学认为,图式的启动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自上而下的,就是指顶层的图式知识可以用来对数学问题进行预测、推理,比如,由方程联想到等式、未知数、一元一次方程等;反过来,低层次的图式活动又可以引起高层次图式的反应,因为这些较低层次的图式是较高层次图式的一部分,这就是自下而上的启动。
在数学审题过程中,两种启动方式是在各层次同时发生并相互补充的。当数学问题与解题者的图式知识相匹配时,例如,解题者做熟悉的数学问题时,自上而下的概念驱动可以促进两者的同化;当解题者做陌生的数学问题时,自下而上的启动就能发挥作用,从而帮助解题者利用己有的图式重组,选择合理的解题方法。因此,这两种启动方式的相互补充对于解题者的审题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审题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随着数学问题的每一个刺激,审题解题者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启动相应的图式,这些心理图式经过解题者的内部心理整合,不断成为一种常态的反应模式。相应于当前的审题活动来说,先前的心理图式便成为解题者的准备状态,并在审题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无论解题者是否觉察,这种心理图式在审题活动中都客观地存在着。而正是因为它的存在才使审题活动能够顺利进行,并呈现出丰富的个体差异性与创造性。
二、数学审题中心理图式的作用
数学审题中心理图式在表现形态上是极为复杂的,主要有三个不同的作用:
1.图式的推测作用。图式来自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在审题中,可以运用已有的定义、定理、公式、法则、方法去推测,并确定试题外延的有关情况。在审题中,当一个图式对数学问题的某一信息进行解释时,解题者并不需要去接触这一信息的方方面面,而是接受某一刺激产生的图式。当启动某些图式去理解说明数学问题的某一内容时,有些图式是解题者的感性信息,有些则来源于头脑中已有图式的推测。审题过程也是一种选择过程,指在图式推测的基础上对那些从知觉中选择出来的最小的语言线索进行加工,形成暂时的预测和判定,这种暂时的预测和判定在进一步的解题过程中得到证实、排斥或提炼的过程。
具体地说,在数学审题活动中,解题者的心理图式的推测作用表现在:一是解题者的心理图式对数学问题的类型有推测作用。在审题开始时,试题的类型首先在解题者心理上唤起一系列关于数学问题类型的图式知识,即希望看到某种数学问题类型所具有的特征出现。二是心理图式会根据数学问题的初始状态产生不同的产生式,在审题初始,数学问题中的初始状态或特征会在解题者心理上唤起一系列关于相关初始状态的产生式系列。三是心理图式对数学问题的初始状态或目标状态产生预测作用。
当解题者的审题图式的推测同数学问题答案的内容一致时,图式将促进对数学问题的迅速解决。相反,图式就将阻碍对数学问题的求解,但如果这种不一致得到调整同化,又会扩展解题者的心理图式,丰富其解题经验。
解题者审题图式的推测作用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有关:首先是与解题者解题实践、解题经验、审美情趣等有关;其次,与一定的数学修养有关,即与解题者对数学问题的类型识别、解题技巧、解题方法等有关;第三,与解题者的年龄、性别、气质等生理特征有关。例如,在数学的审题中,女生的推理往往与眼前的初始状态、目标状态有关,且推理细致,而男生思考往往具有跳跃性。
2.图式的补充作用。多数情况下,数学问题对有些隐含的初始状态省略不述,这是因为这些初始状态是命题者与解题者所共有的。审题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解题者能够发挥心理图式的补充作用,与所解数学问题中的各种刺激相互交流,得到新的产生式系统。也就是说,由于心理图式的补充作用,这些被省略不述的部分在解题者的记忆中呈现出来并参与解题活动。
例如:计算1+2+3+……+100的值。审题时,能够很容易地补充出许多原题中没有的信息,比如:关于整数的加法,后项数比前项数多1,是一个首项为1,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前100项的和等。以上信息并没有在数学问题中呈现过,而是通过解题者在审题过程中,根据这个特殊的和式图式补充出来的。可见,在审题过程中,解题者并不是机械识记数学问题的表面形式,而是运用已有的图式知识对数学问题进行理解、消化、建立起意义表征,其中包括数学问题不曾直接叙述而由图式补充出的内容。
但是,在审题活动中,也常常会出现虽然启动了相应的心理图式,并且该图式也发挥了一定补充作用,但由于解题者经验不足,数学修养差,或数学问题的初始状态较隐秘等原因,使解题者启动的图式对数学问题的表征不佳,图式的补充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就会使解题者感到难度大,或造成曲解。
3.图式的选择作用。审题心理图式的选择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在审题过程中有关的图式被激活后,它不断地从自身储存的信息中选择最合适的部分来解释数学问题的有关内容;另一方面是指在审题完成后,图式对试题中出现的新信息进行有选择性的整理、类化和吸收。
从图式理论看,数学中的审题过程可视为是由预测、选择、检验、证实等一系列认知活动构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图式一旦被激活,其所有信息都处于一种准备状态,但并不是所有信息都能参与理解过程。图式总是首先对数学问题的各个方面进行预测,然后选择认为最合适的部分与其相互交流。在审题过程中,如果一条信息被证明是错误的选择,它就会被放弃,图式将重新选择,如果新的选择能给予数学问题更合理的解释,那么旧的选择也将会被抛弃。从某种意义上说,审题过程就是一个不断选择信息、检验信息,并对信息进行肯定或排斥的过程。
在理解数学题的过程中,图式的选择作用体现在对信息的提取上;在理解完成后,图式的选择作用则体现在对信息的加工储存上。某一图式一旦被激活,就会给信息的加工储存提供一种框架。但是并非所有的信息都能被图式吸收储存起来。只有那些符合解题者心理图式的信息才容易被组织起来,获得巩固的记忆,至于那些不符合解题者心理图式的信息则很容易被遗忘。
图式在吸收新的信息时,会按它们的概括性大小加以归纳、类化。一些概括性大的信息会被组织到图式结构中较高的层次上去,同时被纳入长时记忆中去,而另外一些概括性小的信息则被整理在较低的层次中。
三、图式理论对数学审题教学的启示
通过对图式理论与数学审题中心理图式作用的分析,可以看出,心理图式的推测、补充、选择作用在数学审题过程中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由此可得出图式理论对数学审题教学的如下启示:
1.运用挖掘法,使解题者能够发挥心理图式的补充作用。因为很多数学问题对有些隐含的信息是省略不述的,或寓于概念,或存于性质,或含于图中。审题时,要注意深入挖掘这些隐含的信息,这些信息往往是突破难点的抓手;而隐含的信息常常隐藏在关键的字词中,只要抓住关键字词就会发挥图式的补充作用,进而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因此,审题时,学生除了熟悉问题的整体背景图式外,要特别抓住题目中数与式的特征,注意初始状态与目标状态,分清各量之间关系的关键词。要启发学生运用发散思维,在与所解数学问题中的各种刺激相互交流、比较、辨别、分析后达到对数学问题的正确表征。另外,直观图也能挖掘、补充出许多省略掉的信息,一旦数学问题与数轴、单位圆、图像、几何图形等产生联系时,就可通过直观图来帮助分析、思考数学问题, 甚至根据直观图可直接找到对数学问题的正确表征。因此,要养成利用直观图分析数学问题的思维习惯。
2.运用转换与化简法,使解题者能够发挥心理图式的选择作用。学生审题心理图式的选择作用体现在审题过程中数学问题图式的激活与选择,学生要从储存的信息中选择最恰当的信息来表征数学问题。这就要求审题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的思维不只停留在原题信息上,而应积极地转换与化简数学问题,从储存的信息中选择最恰当的内容将其表征成熟悉和易解的问题空间。有许多数学题给出的初始状态或目标状态的形式比较复杂、繁琐,审题时,要善于抓住关键信息将其转换,使数学问题化繁为简,然后再选择恰当的数学语言进行表征。数学语言包括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像语言,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功能。将文字语言、符号语言转化成图像语言,有利于用图像的直观性来找到简捷的解题途径;将符号语言转换成文字语言有利于弄清其实质。在审题中,对最初的数学问题空间的表征,要进行判断,当此种表征难以解决问题或繁杂时,则转换或选择另一种表征形式。其转换方法常有:把具体问题转换表征成数学问题;把几何问题转换表征成代数问题;把代数问题转换表征成三角问题。因此,在审题时,要注意发挥心理图式的选择作用,善于转换与化简。
3.运用咬文嚼字法,使解题者能够发挥心理图式的推测作用。一个数学问题由初始状态,目标状态和解题规则组成,而初始状态,目标状态和解题规则是由概念组成的。学生只有理清了数学问题中概念的上位概念、下位概念或同位概念这些关系后(即形成概念学习图式),才能很好地理解数学问题,从而启动相关的数学图式,无论是自上而下的,还是自下而上的启动,都离不开对概念的正确表征。在数学问题的初始状态、目标状态和解题规则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容易看错的,或易被忽视的,或容易误解的概念,如果粗心麻痹,就会导致对数学问题空间的错识表征。因此,要善于“咬文嚼字”,认真思考,弄清数学问题含义。一个题目的初始状态与目标之间存在着一系列的中间状态和算子,初始状态、目标状态、解题规则、中间状态和算子必然相互联系,启动这些联系是由初始状态通向目标状态的桥梁。启动哪些联系,需要根据这些联系所遵循的数学原理确定。在有些题目中,这种联系十分隐蔽,必须经过认真分析,发挥心理图式的推测作用,才能启动相关的数学图式。往往抓住了目标状态,思维与推理也就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也就易于启动相关的数学图式,以获取有关信息,指导解题。
[参考文献]
[1]喻平.数学解题过程的理论分析[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4).
[2]张向葵,关文信.图式理论在语文阅读理解中的应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4).
[3]郑淑杰.社会图式理论述评[J].内蒙古师大学报,1996(2).
[4]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5](苏)A.A.斯米尔诺夫.苏联心理学的发展与现状[M].李沂,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审题与创新 篇10
一、重视审题过程
有的同学对审题重视不够,匆匆一看题就急于下笔,以至题目的条件和要求都没有吃透.其实在解题过程中有可能会遇到三次审题.
第一次是拿到题目时,耐心仔细地审题,把握条件的关键词,包括括号内一些不起眼的条件,从中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迅速找出解题方向,这是最关键的“第一次”,第一次尽可能的看清看全;第二次是在解题受阻时,应再次审题,看有没有漏掉什么条件,想想有什么隐含条件,再去考虑解题策略;第三次是在解完题后,再次回顾题目,看看所得解答与题目要求是否吻合,是否合理.
如果只知道一味地要快,结果题意未清,条件未全,便急于解答,岂不知欲速则不达,结果是思维受阻或进入死胡同,导致失败.应该说,审题要慢,解答要快.审题是整个解题过程的“基础工程”,题目本身是“怎样解题”的信息源,必须充分搞清题意,综合所有条件,提炼全部线索,形成整体认识,为形成解题思路提供全面可靠的依据.而思路一旦形成,则可尽量快速完成.
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关键,是对题目进行分析、综合、寻求解题思路和方法的过程,审题过程包括明确条件与目标、分析条件与目标的联系、确定解题思路与方法三部分.
1. 条件的分析
一是找出题目中明确告诉的已知条件,二是发现题目的隐含条件并加以揭示.
2. 目标的分析
主要是明确要求什么或要证明什么;把复杂的目标转化为简单的目标;把抽象目标转化为具体的目标;把不易把握的目标转化为可把握的目标.
3. 分析条件与目标的联系
每个数学问题都是由若干条件与目标组成的.
解题者在阅读题目的基础上,需要找一找从条件到目标缺少些什么?或从条件顺推,或从目标分析,或画出关联的草图并把条件与目标标在图上,找出它们的内在联系,以顺利实现解题的目标.
4. 确定解题思路
一个题目的条件与目标之间存在着一系列必然的联系,这些联系是由条件通向目标的桥梁.用哪些联系解题,需要根据这些联系所遵循的数学原理确定.解题的实质就是分析这些联系与哪个数学原理相匹配.有些题目,这种联系十分隐蔽,必须经过认真分析才能加以揭示;有些题目的匹配关系有多种,而这正是一个问题有多种解法的原因.
题目本身是“怎样解这道题”的信息源,而其中的信息往往通过语言文字、公式符号,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间接地告诉我们,所以审题一定要逐字逐句看清楚,力求从语法结构、逻辑关系、数学含义等各方面真正看懂题意,弄清条件是什么(告诉我们从何处入手)?结论是什么(告诉我们向什么方向努力)?它们分别与哪些知识有联系?解题实践表明条件预示可知并启发解题手段,结论预告需知并诱导解题方向.凡是题目未明显写出的,一定是极为重要的隐含条件,通过细致的审题才能挖掘出隐含条件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从而打开了解题之门.
二、解题的程序化
审完题后,也就找到解题方法后,书写要简明扼要,快速规范,不要拖泥带水,罗嗦重复,更不要画蛇添足,主要是写出“得分点”.一般说来,一个原理只要写出一步即可.至于不是题目要求直接考查的知识结论,特别是有关的初中知识,可以直接写出结果,高考中允许合理地省略步骤.但总体来说,解题是可一定的“程序化”的.
实践证明,将数学题的解答尽可能程序化,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学生解答数学题的难度.中学教学中有较多的数学题的解答都可以分解为若干个解题步骤,将看似杂乱无章的数学题的解答变得有规律可循,有方法可依,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学生学习高中数学的难度.现举例如下.
用定义法证明函数的单调性
1. 取值:任取x1,x2∈D且x1
2. 作差:f(x1)-f(x2)变形,尽可能变出“x2-x1”式子
3. 判断
证明:函数在[2,+∞)上是增函数.
证明:(1)任取x1,x2∈[2,+∞)且x1
(2)作差,变形,有,由x1
摘要:本文从高中数学审题与解题两大部分进行论述,提出要特别重视第一次审题,审题过程包括明确条件与目标、分析条件与目标的联系、确定解题思路与方法三部分.解题主要写出得分点,注意总结解题步骤,将常用解题步骤“程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