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换思维(精选7篇)
置换思维 篇1
髋关节置换术 (THA) 是治疗多种髋关节疾病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但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 是人工髋关节假体置换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术后发生率为1.3-25%[1]。我州地处海拔>2500m的高原地区, 由于低气压低氧环境, 使机体长期缺氧引起骨髓红细胞系统增生旺盛, 而红细胞增多造成血液的高凝状态是TVD形成的重要诱因。因此高原地区人群中血栓形成的机会较多[2]。为了探索围手术期预防DVT的有效方法, 我科对2008年1月-2010年12月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的78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护理。对实验组的患者运用前瞻性思维方法进行护理, 有效的预防了DVT的形成,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78例, 男47例, 女31例, 年龄48~8 6岁, 平均68.5岁。藏族57例, 其他民族21例, 其中老年性骨关节炎伴股骨头坏死51例, 股骨颈陈旧性骨折伴股骨头坏死26例, 双侧骨股骨头骨头坏死1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9例,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 P> 0.0 5) 。
1.2 方法
观察组运用前瞻性思维方法从患者入院起的第一时间即尽早行术前宣教并制定和实施相关的护理措施;术后加强医护沟通和严密观察。对照组按髋关节置换护理常规护理, 根据手术后天数定期常规进行锻炼, 向患者讲解下肢DVT有关的知识并给予心理护理后, 对两组发生DVT的情况进行比较。
2 结果
对照组发生DVT 8 例, 占20.5% , 发生肺栓塞1 例 , 因呼吸循环衰竭, 抢救无效死亡;实 验组发生DVT1例, 占2.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 异 (P<0.05) 。实验组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3 运用前瞻性思维制定护理模式
3.1 成立前瞻性护理小组
由护士长任组长, 由两名专业组长和3-5名经验丰富的从事骨科护理多年的临床带教护士, 具有大专以上学历, 有一定科研能力的人员组成。集中学习DVT治疗、预防等相关知识, 使大家在思想上提高对DV T的认识。
3.2 收集患者资料
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饮食习惯、居住地、既往病史等方面的资料。
3.3 护理内容
制定统一的健康教育资料、规定执行统一的实施流程。健康教育资料内容包括深呼吸、咳嗽、咳痰的方法、正确的体位放置、上下床的正确方法;功能锻炼的方法;梯形状的使用方法;助行器的使用方法等。要求从患者入院后病员及家属心情平稳后第一时间内进行。并在术前一天检查评价教育效果。
3.4 应用
3.4.1 术前基本护理措施
3.4.1.1 运用前瞻性护理思维尽早实施术前患教
①护士在患者入院第一时间就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意义的交流和沟通。通过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及时解决相关需求。积极主动的与患者建立相互依赖的护患关系。首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病区环境、主管医护人员、手术方法、麻醉方式及手术安全性, 让患者清楚手术过程而消除对手术的恐惧。②向患者及家属讲解DVT的发生原因、常见症状和危害性。生活在高原地区人群有比低海拔地区人群患DVT的更大风险和可能性。使患者认识到术后DVT的发生是THA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该并发症是可以通过医护患的共同努力预防的, 这样可以提高患者及家属对DVT的重视, 并将患者的主动性调动起来, 由被动预防转为主动预防。
3.4.1.2 尽早制定并实施护理措施
①制定统一的文字与图片结合的宣传资料,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尽早培训。内容包括:深呼吸、咳嗽、咳痰的方法、正确的体位放置、上下床的正确方法;术后功能锻炼的方法;拐杖及助行器的使用方法等。安排专人结合宣传资料, 逐项从入院开始到术前进行指导。要求患者掌握上述方法, 并由专业组长或护士长对培训的结果进行检查评价, 让患者逐项进行演示, 了解其是否真正掌握, 如未掌握以反复强化指导。②饮食安排:劝导患者戒烟酒、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等原发症。从术前开始进食、清淡低脂、高营养、高纤维饮食、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对食用酥油、糌粑等高脂和饮食单调的藏族患者, 特别指导其少吃酥油,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多样化的饮食, 多饮水以保持大便通畅和降低血液粘稠度以预防DVT的形成。③活动与锻炼:.将患者安置于骨科床, 每天进行上臂肌力锻炼, 一天3次, 每次10~20min。锻炼时间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循序渐进。本方法不仅可以增强上臂肌力有助于术后扶拐或便用助行器, 还可以达到促进全身血液循环, 预防DVT的发生的目的;教会患者踝关节伸趾屈活动, 10次/h指导患者麻醉作用消失后即开始主动锻炼, 并辅以下肢肌肉被动按摩;协助每1.5~2h内翻身翻身拍背一次, 并鼓励患者深呼吸及有效咳嗽、咳痰。达到预防皮肤、肺部并发症的同时促进全身血液循环预防DVT的作用[3] 。
3.4.2 术后基本护理措施
3.4.2.1 加强医护沟通
THA术中长时间的被动体位, 术中止血带、止血药的应用, 手术机械损伤及骨水泥的应用, 及高原地区患者多系红细胞增多, 加之行THA的病人多属高龄, 术前常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静脉血栓史等, 这些因素均可使血液成分改变, 全血粘稠度增加, 机体处于高凝状态[4] 。因此, 患者术毕回到病房后应及时与主治医师沟通, 了解术中的失血量、手术时间的长短、血带、止血药的应用等。在医生的建议下制定具有个体化的针对性护理措施。
3.4.2.2 保持有效的血容量
对禁食的患者确保输液量, 术后严格按医嘱补充输液量, 不能根据患者或护士的意愿随意减少补液量。对可进食的患者鼓励多饮水, 每日在2000-2500mL纠正血液的高凝状态, 防止DVT的发生。
3.4.2.3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THA后发生DVT的高危时期是术后24h[5], 下肢肿胀、疼痛和浅静脉曲张是下肢DVT形成的三大症状。故术后要严格交接班, 严密观察患肢有无肿胀、皮温高、局部深压痛、浅静脉曲张、末梢血运情况, 认真听取患者主诉, 认真对比双下肢是否对称、皮肤颜色是否一致等。以便及时发现并及时治疗DVT。
4 讨论
前瞻性思维是指一种有预见的思维模式 。THA是骨科的大手术。而下肢DVT是其术后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如处理不及时可能导致严重伤残、甚至危及生命。目前都认识到防止下肢DVT形成预防优于治疗, 但忽略术前预防, 重视术后预防, 使得DVT发生率高[3] 。因此, 认为运用前瞻性思维将预防提到患者入院的第一时间, 可以提高医护人员和患者及家属的重视和配合。术前训练患者提高了患者的主动性, 克服了术后因伤口疼痛不愿早期锻炼的现象。与对照组术后开始学习锻炼方法和进行锻炼相比, 术前学习患者更能接受。同时能有效的预防DVT的发生。减少病人的痛苦, 避免由于并发症的加剧给患者带来功能缺失和经济负担, 甚至危及生命。
摘要:目的 探讨运用前瞻性思维方法对高原地区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作用。方法 将2008年1月-2011年11月在我科行髋关节置换术的78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实验组运用前瞻性思维方法从患者入院起的第一时间即尽早行术前宣教并制定和实施相关的护理措施;术后加强医护沟通和严密观察。对照组按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后对两组发生深静脉血栓 (DVT) 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只有1名双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发生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对照组有8名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 5) 。实验组DV T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高原地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应该从术前开始的综合预防。
关键词:前瞻性思维,高原地区,髋关节置换术,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
参考文献
[1]王学谦, 张铁良.实用骨科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89.
[2]温志大, 郝景坤.高原临床外科学[M].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9:310-316.
[3]廖淑梅.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J].重庆医学, 2009, 38 (11) :6.
[4]张瑞芳, 许红璐, 周雪梅, 等.高龄病人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 2002, 18 (2) :28-29.
[5]吕厚山.人工关节外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8:184-185, 370-372.
置换思维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3年10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70例需行老年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有患者数量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骨水泥髋关节置换术,实验组患者给予混合髋关节置换术。
对照组患者35例: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在68~79岁,平均年龄为(72.25±1.93)岁。其中股骨头坏死患者15例,股骨颈骨折患者10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0例。实验组患者35例: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在70~80岁,平均年龄为(73.17±1.99)岁。其中股骨头坏死患者14例,股骨颈骨折患者10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1例。两组患者经过血液以及其他检查可得,实验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的血液系统、神经系统均健康正常。比较实验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组间差异较小(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之间具有良好可比性。所有患者以及家属对于本次研究具有知情权,并且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1.2 一般方法:
所有患者均实施硬膜外麻醉,并且患者采取健侧卧位,取外侧切口并且髋关节囊显露后,把股骨头向后脱位,完成骨线后使用电锯将股骨颈截断,将股骨头取出并且将髋臼软骨面磨削,然后露出松质骨和软骨下骨,最后用脉冲冲洗软骨下骨。对照组患者给予骨水泥髋关节置换术,在髋臼底部钻5个左右柱孔,将骨水泥填充进入,最后将生物学假体植入安装。实验组患者实施混合髋关节置换术,用生物学假体植入髋臼,在植入时需要高度注意前倾角和外展角,锉磨股骨髓腔,待股骨颈复位后查看患者的双下肢的松紧程度和长度是否正常。
1.3 观察指标:比较实验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Harris评分的改善差异。患者的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实验研究结束后,将实验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结果数据情况均准确地录入到SPSS17.0软件中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患者的研究结果中95%作为可信区间,并且结果中P<0.05表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实验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Harris评分的改善差异:从研究结果可得,实验组患者治疗前Harris评分为(53.86±2.11)分,治疗后Harris评分为(93.71±2.03)分,对照组患者治疗前Harris评分为(54.01±2.09)分,治疗后Harris评分为(86.76±2.04)分,实验组患者治疗前后Harris评分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老年人群一般都有缺钙的现象,因此大部分老年人群都有一定程度的骨质疏松,女性患者常多于男性患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严重,越来越多的老年患者需要进行老年关节置换术。临床医学技术在不断发展,手术方式也在不断变化,老年关节置换术的形式也越来越多。生物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以及混合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等等都是临床上常用的置换手术,其中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以及混合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临床上的应用率最高。
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容易形成长度较长、直径较粗的血栓,并且在手术过程中对手术技术的要求较高,摆放外展角以及髋臼时难度很高,不易取出假体,甚至容易造成脱位。骨水泥型髋臼假体的磨损碎屑容易把巨噬细胞激活,并且会诱发骨的溶解,使得巨噬细胞把细胞因子释放,降低了髋臼假体的稳定性,使得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会有所增加。而混合型人工关节置换术避免了上述弊端,临床效果较好。不仅减少了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并且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患者康复速度较快,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了压力性溃疡、尿路感染等疾病的发生。
在本次研究结果中可得,实验组患者治疗前后Harris评分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混合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关节置换中的临床效果良好,并且不会对假体的寿命造成影响,安全可靠,深受患者青睐,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摘要:目的 研究并探讨混合髋关节置换在老年关节置换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3年10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70例需行老年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有患者数量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骨水泥髋关节置换术,实验组患者给予混合髋关节置换术。比较实验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arris评分差异。结果由统计结果可得,实验组患者治疗前后Harris评分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混合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关节置换中的临床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关键词:混合髋关节置换术,老年关节置换,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高惠临.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侧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探讨[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11):167-168.
[2]杭志刚,张立新,郝明,等.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关节置换假体选择探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4):375-376.
城市资本置换探讨 篇3
一、城市资本置换范围
城市资本置换范围很广, 主要有盘活城市资产, 实现把城市资产由公益财产向可经营资产的转变, 对构成城市空间和城市功能载体的各类资本进行聚集、重组和经营, 并把经营收益重新投入城市建设, 形成投入——产出——再投入的良性循环。
城市空间和城市功能载体是城市资本置换的重要领域。城市空间是指城市规划范围内的区位、地上、地下所形成的多维空间, 每座城市都是在一定范围的空间中生存发展。城市空间中所拥有的自然生成资源——区位、土地、山丘、河湖、森林等, 都是城市资本置换的资本。城市功能载体是指在城市中具有某种使用价值的人力作用资产——道路、桥梁、房屋、车船等, 用以满足城市生产与生活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求。
城市无形资本依附于有形资产之上的无实物形态的资产, 如开发权、使用权、经营权、冠名权、广告权、特色文化等。这些也是城市资本置换的重要领域。
城市资本置换的基本作用在于推进城市资本的保值、升值和增值;扩大城市的经济实力, 完善城市的多种功能, 优化城市的生态环境, 提高城市的品位, 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能力和知名度。
二、城市资本置换的具体形式
(一) 搞好土地资产营运。
要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 通过科学规划, 合理划分城市功能分区, 协调城市空间布局, 优化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配置, 促进城市资源价值的有效发挥。根据城市发展和房地产业的需求, 城市规划要按年度有计划地明确城市经营性建设用地, 尤其是住宅和商业用地投放数量、具体地块和规划技术要求, 有效调控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从根本上改变土地盲目投放的状况。强化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的能力, 加大对土地市场的监控力度, 实行“政府规划、土地储备、计划供应、招标拍卖出让”的运作和交易模式, 防止土地资产的流失。积极推行“净地出让”, 提高土地价值。
(二) 积极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市场营运。
对城市大桥、隧道、管廊等有明确收费对象、可经营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 要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确定投资者或经营者, 实现市场化运作, 提高经济效益。对城市管网和某些特殊性设施的养护也应实行市场化运作, 提高效益, 降低财政补贴。推向市场营运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 其经营方式可以通过实行特许经营、租赁经营、托管经营、授权经营以及转让部分股权等途径进行。对经营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企业, 要加快改制步伐, 规范企业运作, 并根据经营的不同项目和特点, 实行企业分立, 打破经营垄断。同时要加强城市基础设施推向市场的监督管理工作, 充分发挥城市公共设施的综合效益。
(三) 大力推进市政公用事业产业化经营。
按照“投资多元化、经营产业化、管理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的要求, 将城市公用事业所有权、经营权和养护管理进行有效剥离。要在坚持统一服务质量标准、统一市场准入制度、统一价格收费监管制度的前提下, 根据行业的不同特点和所承担的社会职能, 切实做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企事分开。城市的供水、供气、排污、垃圾收集和处理, 以及已建成市政公用设施的经营管理, 除管网部分主要由国家投资建设外, 其他部分要通过招标方式推向市场, 吸引各种社会资金直接投资建设和经营。城市公交行业可以将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 通过招标拍卖, 出让公交线路有限期的经营权。城市环卫作业、市政养护维修、绿化养护等通过招标实行企业化经营。对现有自来水、水处理、供气等经营城市公用事业的单位, 要深化改革, 转换经营机制, 可通过吸收各种经济成分, 改制成为多元投资主体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自来水、污水处理、供气等公用事业统一收费服务, 简化收费手续, 方便市民, 降低收费成本。
(四) 建立多形式、多渠道的城市建设资金投入机制。
要大力推进城市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 除国家法律、法规明确限定外, 允许国外、国内各类机构和个人投资建设、经营城市基础设施。要按照“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 采取股份合作制、股权融资、境内外发行债券和BOT等形式, 扩大招商引资, 吸纳社会资金。进一步盘活城市公共无形资产、实行政府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特许经营, 其经营所得统一缴财政专户, 专项用于公用设施建设。对城市户外广告标牌等经营权, 要实行公开竞标拍卖出让。可以借鉴外地市场经验, 应从以下渠道筹措城市建设资金:抓住当前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扩大内需的机遇, 加大项目力度, 争取项目资金扶持;建立重点工程项目库, 把城市建设的大型项目包装起来, 面向市场招商引资, 并把城市建设项目纳入国际融资的范围, 有重点的利用外资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要敢于让利招商, 使内外客商感到投入县城建设有利可图, 达到“双赢”;实行社会融资和载体融资, 对福利性质、社会效益较强的建设项目推行社会义务捐资, 并为捐资者树碑立传, 调动其积极性。同时充分发挥城市载体的功能, 将部分商业广告位置向社会公开拍卖;利用综合开发融资。根据老城区建设水平较低, 配套差, 但土地商业价值高的现实情况, 对综合开发项目进行公开招标, 用拆迁安置余额进行配套建设, 使旧城改造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有机的结合起来。
三、城市资本置换中政府职能的转变
转变城市政府职能, 实行城市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城市资源的配置方式已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调拨, 向市场调节转变。因此, 城市政府必须明确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对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对公共活动的服务。凡是应由市场解决的问题和处理的事务, 政府就“不该管”也“管不好”, 必须放权。但是, 我国长期存在的政企不分的体制, 严重制约着城市资源的市场化运作。例如城市的公用事业, 以前都是市政府一元化投资形成的国有资产。公用事业管理局垂直领导其所属企业, 并垄断公用事业所有环节的经营权。以致出现公用事业的经营者凭借其垄断优势, 按企业的个别成本报价, 而不按社会的平均成本报价。结果企业既没有降低成本的压力, 又缺乏激励提高运营效率的机制。因而使企业长期处于低效率、低效益、微利甚至亏损的状态。这表明, 必须用竞争的、市场经营的机制来改革现行的管理体制。近年来武汉、石家庄、深圳等城市, 已在环卫作业的市场化经营方面进行体制创新, 成效显著。
政府在城市资本置换中进行宏观管理, 围绕城市的发展重点, 把城市中可经营的资源, 如土地、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文物古迹和旅游资源等有形资产, 和依附其上的名称、形象、知名度及城市特色等无形资产纳入经营范围, 通过对其使用权、经营权、冠名权等相关权益的市场化运作, 最大限度地盘活存量与促进增量, 广泛地吸收与利用各种资本进行城市建设, 实现城市资源配置效率的最优化和效益的最大化。这样, 城市建设与管理以城市资源资本化为着眼点, 以社会公共产品实行企业化管理和投资主体多元化为手段, 通过城市资产的自我滚动、积累与增值, 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进而实现城市的现代化。
在管理体制创新方面, 建议重点抓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全面推进城建事业单位向企业的转制, 重点实行政事公开, 明确职能。凡具有经营性质的事业单位, 都转制为企业, 把原来的行政职能交还给政府部门;二是实行政企分开, 形成政府调控市场, 市场引导企业参与竞争的运作机制, 并真正使企业面向市场、自主经营、自我发展、以费养人。实现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市场化运作的格局。当然, 在当前的经济转型期, 由于旧体制的惯性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 城市的发展在许多方面还离不开政府强有力的组织和协调, 但政府本身一定要认识到自己这种角色的过渡性, 其每一次行政干预都应是为了以后不再干预, 要有意识地淡出, 并积极培育社会中介组织, 促进民间组织系统的发育成熟, 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 使其参与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公益事业中来。
四、结语
资本置换是资本运营的一种优化资本配置机制, 是实现社会资源的再度重组和配置, 是把一个社会所拥有的有形无形存量资本变为可以增值的活化资本, 在政府政策和市场的作用下, 通过流动、组合、裂变、出租、转让等各种方式进行有效运作, 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增值、获益、盈利, 并将其作为再投资、再循环的滚雪球效应。政府职能真正转变到用市场经济的办法来经营城市, 在坚持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有机统一的基础上, 把搞好资本经营贯穿到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的全过程, 从资本的保值、增值和积累的角度出发, 在整个城市范围内实现资源配置和效益的最大化、最优化。
目前, 国际旅游岛建设是海南省发展的大战略, 对海南省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海南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城市积累了相当规模的资本, 为城市化与城市经济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 必然使资本运动成为经济运行的一种主要方式, 通过资本重组来配置社会资源, 在城市化过程中推行资本置换模式。
参考文献
[1].罗君名.对政府经营城市的一般解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05, 2
[2].刘洪玉, 郑思齐.城市与房地产经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3].王雅莉.城市经济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10
[4].孟祥林.城市化进程的经济学分析[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8
[5].逄锦聚.政治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6].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置换思维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共收治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8例, 其中, 男36例, 女32例, 患者的平均年龄为 (65.6±3.2) 岁。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31例, 陈旧性股骨颈骨折患者20例,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者9例, 髋关节炎患者8例。以临床护理方式的不同为依据将该组患者进行分组, 即对照组中的34例患者中, 男18例, 女16例, 其平均年龄为 (65.8±3.3) 岁;观察组的34例患者中, 男18例, 女16例, 平均年龄为 (65.2±3.1) 岁。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34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4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包括术前护理与术后护理的护理干预,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与临床护理满意度。
1.3 统计方法
该组研究采用SPSS1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18%, 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7.06%, 并发症发生率为2.94%, 与对照组患者的76.47%、73.53%和14.71%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 讨论
髋关节置换术是临床中十分重要的手术, 极为常见, 然而, 手术后极易导致患者出现关节脱位等并发症, 进而影响其下肢功能, 增加患者的2次手术率, 不仅增加其经济负担, 且为患者带来较大痛苦。该研究中对患者进行的护理干预措施如下。
3.1 术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股骨颈等骨折的治疗中极为有效, 其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病痛, 并增加关节的活动量, 进而满足患者的日常生活需要。然而, 不少患者在手术前均会担心手术疗效, 进而出现焦虑、不安等情绪。护理人员应该及时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手术的基本流程、麻醉方式、注意事项以及以往成功手术的病例等, 最大限度的消除患者的顾虑, 使其安心准备手术, 进而配合医生顺利完成手术[2]。
3.1.2 健康宣教和体位护理
术前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健康宣教具有重要意义, 护理人员应该告知患者多食用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等易于消化的食物, 以不断提高机体抵抗力, 从而增强手术耐受性。手术前训练患者在床上进行大小便, 以防止手术后患者因体位不习惯而无法排便, 进而出现尿潴留和便秘等不良反应。
不良的体位极易导致患者出现关节脱位等并发症, 因此, 护理人员在患者术前应该告知其正确体位的重要性, 即患髋关节的伸曲<45°, 且尽量避免侧卧, 两腿之间应放置软枕或“△”字枕等, 必要时可以运用矫形鞋。
3.2 术后护理
3.2.1 一般护理
一方面, 护理人员应该贯彻翻身规定, 以防止其术后出现关节脱位和压疮等并发症。患者术后翻身时应该伸直其术侧的髋关节, 并保持旋转的中立位;向健侧翻身的时候, 也应该伸直术侧关节, 且两腿之间应放置软枕, 以避免髋关节内收而引起脱位[3]。另一方面, 指导患者运用健侧的肢体抬臀, 以有效的减轻皮肤压力, 从而降低压疮的发生率。
3.2.2 康复锻炼指导
患者手术后可指导其进行早期功能锻炼, 以有效避免其发生髋关节脱位和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手术后第1天, 护理人员可适当的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静止性收缩训练和踝关节背身训练、足趾训练等。功能训练的基本原则为循序渐进, 以患者不感到疲劳为宜。手术后第7天, 开始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被动运动仪器训练, 并坐起进行髋关节伸曲训练等, 术后第3周可扶拐杖行走。
3.2.3 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时, 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家属继续锻炼的重要价值以及锻炼时应该注意的有关事项, 并为患者制定详细的术后功能锻炼计划。告知患者半年内禁止下蹲、坐矮凳以及盘腿坐等, 髋关节禁止内收、外旋等, 以防关节脱位的发生。患者出院后定期对其进行电话随访, 若发现异常情况立即返回医院进行处理。
综上所述, 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包括术前护理和术后护理的护理干预, 有助于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临床护理满意度,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赵建梅.护理干预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置换关节脱位中的应用[J].现代护理, 2011, 8 (2) :102-103.
[2]卜令梅.护理干预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置换关节脱位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 2011, 6 (14) :211-212.
置换思维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0年11月~2011年11月以来,于我科治疗的120例髋部病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患者76例,女性患者44例,患者年龄最大为39岁,最小为71岁。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对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的护理方法,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之上制定实施系统化护理。
1.2 护理方法
术后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与切口是否有渗血,以及切口引流管的引流情况,和患肢其肢端血循环的情况等。实施护理干预主要有如下五方面。
1.2.1 需向患者详细介绍手术成功的案例,以及术后可能会出现的临床并发症与需要注意的事项,让患者充分了解其术后对体位的要求以及功能锻炼的方式方法,从而配合临床治疗与护理。
1.2.2 嘱患者尽量戒掉不良的生活习惯,便于原发病的治疗。从而加强患者其心血管功能所需的耗氧锻炼,以及关节附近的肌肉所需进行的力量训练。
1.2.3 嘱患者熟练下肢的肌肉训练,在术后其患肢需保持外展的中立位,其两腿之间可放置梯形枕予以隔开,从而使膝关节能够充分的屈曲。在搬运时则需托住患者患侧的髋部以及下肢,便于保持其患侧髋部的稳定性,并对患者体位进行严格控制。
1.2.4 当患者麻醉苏醒之后,则可选择踝关节与股四头肌以及臀肌先进行收缩与舒张的运动,还需选择对股四头肌进行等长收缩的练习;以及对臀肌进行收缩与舒张的练习。
1.2.5 患者通常在术后的3~4周即可出院,其患肢的功能恢复则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
1.3 统计学处理
选择SPSS17.0(服务及产品其统计学的解决方案)对数据予以统计及处理,其中(x±s)用以表示数据,同时选择t检验来进行计量资料的统计,再将χ2检验用作计数资料的统计,而于两组间实施相互对比则选择q检验,以其P值在0.05以下系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全部患者术后3个月对髋关节依据Harris进行评分,观察组42例优(占70.0%),18例较好(占30.0%),而对照组24例优)(占40.0%),36例较好(占60.0%)。观察组疗效较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依据Harris对髋关节进行评分为(97.65±3.11),而对照组为(74.85±2.93),两组相较,差异呈显著性(P<0.05),详见表1。
3 讨论
3.1 由于人工髋关节的置换术,不仅创伤大,而且部分患者均为年老体弱,在术后早期往往需要预防临床并发症[5,6]。而患者术后在早期出现的临床并发症为:患者关节脱位,出现下肢的深静脉血栓,同时还会出现感染以及疼痛等。因此髋关节的置换术后,其主要的护理目标为防治临床并发症,特别以防止患者置换关节的脱位为主。
3.2 髋关节脱位其主要因素包括有患者的自身因素,与手术操作的因素,以及术后的因素等,由于手术操作的因素涉及不到临床护理人员,因此则无需展开分析。而患者的自身因素以及术后因素同临床护理也密切相关,其主要包括有:患者与家属对护理知识的缺乏,以及搬运不当,和体位的控制不严格等[7,8]。在防止术后的髋关节脱位需要注意如下几方面:在术前对患者的原发病变予以改善,同时加强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从而合理的进行肌肉锻炼,以防止肌肉的萎缩,同时患者术后其肌肉的正常恢复也得到了保证[9,10]。并且还需依据90°角的原则。之后加强术前以及术后患者对相关知识的学习,不断增加患者对所做手术的认识。而护理工作者则需对关节置换术之后出现关节脱位情况的预防熟练掌握并指导患者进行早期的活动以及正确的上下床方式,同时告之患者及家属髋关节脱位后的临床表现与家庭康复的护理方法。
综上所述,对行THR(人工髋关节的置换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其所置换关节发生脱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由.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护理综述[J].中外健康文摘,2010;7(29):130~131
[2]连素文,林秋萍,章映丽,等.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9;11(11):184~185.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1.205
[3]喊应,段福桂,杨华.27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护理探讨[J].中外健康文摘,2011;8(13):381~382
[4]任西宁.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护理和康复指导[J].中外健康文摘,2010;7(27):272~273
[5]荣卫平,王丽,严宁艳,等.高龄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护理及并发症预防[J].西南军医,2009;11(3):544~545.DOI:10.3969/j.issn.1672-7193.2009.03.095
[6]张连英.床旁护理在髋关节置换术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5):788~789
[7]娜仁高娃,冯朝霞.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护理及康复指导[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8):89~90
[8]石立群.临床护理路径对髋关节置换术护理效果的影响[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9;2:12~13
[9]顾兰苹.髋关节置换术护理初探[J].华夏医学,2003;16(5):652~653
置换思维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99年1月至2012年9月共7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对比研究,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 A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 B组行半髋关节置换术。
A组:共32例, 其中男15例, 女17例;年龄57~90岁, 平均74.5岁。GardenⅢ型19例, GardenⅣ型13例。合并慢性支气管炎、冠心病、糖尿病、脑梗塞后遗症等内科疾病14例。
B组:共40例, 其中男19例, 女21例;年龄55~92岁, 平均78.5岁。GardenⅢ型29例, GardenⅣ型11例。合并慢性支气管炎、冠心病、糖尿病、脑梗塞后遗症等内科疾病16例。
A、B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Garden分型、术前合并症等资料比较经χ2检验, 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后采用髋关节外侧入路。术后行皮肤牵引或穿防旋“丁”字鞋, 患肢外展。预防性抗生素治疗2~3 d。根据《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预防指南》, 术后使用抗凝剂10~12 d, 同时监测凝血指标。48 h内拔出引流管。术后第1天即开始肌肉等长舒缩功能锻炼, 术后第2 d行髋关节X线检查, 如假体位置良好则行患肢CPM功能训练。CPM训练髋关节屈曲达100°后可扶拐下床站立、行走。
1.3 评级标准
观察两组手术时间, 术中、术后出血量。出院后随访患者采用Harris评分标准进行髋关节功能评价, 总分为100分, 90~100分为优, 80~89分为良, 70~79分为可, 小于70分为差。术后进行随访, 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 计量资料以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率比较用χ2检验, 两组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和术后出血量比较
A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明显高于B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两组术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见表1) 。2.2髋关节功能比较A组优18例, 良8例, 可4例, 差2例;B组优20例, 良12例, 可6例, 差2例,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u=0.41, P=0.676) 。
2.3 并发症
术后随访5~6年, 平均5.2年, 全髋组1例假体松动, 2例慢性疼痛, 2例髋关节脱位, 并发症发生率占15.6%。半髋组1例假体松动, 3例慢性疼痛, 2例髋臼磨损, 并发症发生率占15.0%, 两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065, P=0.798) 。
3 讨论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骨折, 其并发症多, 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较高, 目前多倾向于手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手术的目的在于重建髋关节功能, 缩短卧床时间, 减少并发症, 提高生活质量, 手术的方法包括内固定和髋关节置换。对于老龄股骨颈骨折患者, 预计生存期相对短、活动能力要求不高。一些患者常有严重的心肺脑合并症, 所以对手术的耐受力明显下降。因此选择一种安全有效能满足近期生活需要的治疗方式尤为重要。
3.1 内固定术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方法主要有内固定术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两种。内固定组的主要优点为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 因此手术风险相对较低, 适用于合并症较严重、不能耐受较大手术的高龄患者, 但内固定手术治疗不能早期下床活动, 长期卧床易导致肺部及尿路感染等多种并发症, 且骨不连及股骨头坏死率很高[2,3]。毕晓扬等[4]研究发现高龄股骨颈骨折螺钉内固定术后因骨不连或股骨头坏死需二次手术患者的发生率近50%。采用髋关节置换术重建髋关节功能可有效避免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术后患者能早期下床活动, 有效避免了因术后卧床带来的相关并发症。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功能的恢复较内固定快是目前治疗股骨颈骨折比较理想且可靠的方法[5]。由于髋关节置换术在老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 目前已经成为一种常规有效的治疗方法, 但全髋置换术与半髋置换术的选择仍存在争议。3.2全髋置换与半髋置换全髋关节由于髋臼与假体股骨头匹配精度高, 摩擦系数低, 术后因假体摩擦导致的慢性疼痛发生率低且程度较轻, 不会出现髋臼软骨磨损及股骨头中心脱位, 假体使用寿命长且翻修率低, 尤其适合术后活动较多的老年患者。顾剑华等[6]认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功能明显优于半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此外支持全髋关节置换者认为股骨颈骨折采用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后, 股骨头假体难以与骨性髋臼完全匹配, 容易在骨性髋臼负重区产生应力集中, 从而引起髋部及大腿行走时疼痛, 长期因骨性髋臼磨损, 将导致股骨头中心性脱位, 需要进行二次手术。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股骨头假体得到不断改进, 半髋置换术的疗效不断提高, 并发症的发生率不断降低。罗亚平等[7]报告应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4年内随访优良率达94.1%。此外半髋关节置换术操作简便、手术创伤小、时间短、患者可早期下床活动、功能恢复快。因此半髋关节置换既能很好满足老龄患者的功能要求, 又具有手术安全性更高的优点。李雪寒等[8]报告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手术时间短, 能早期恢复髋关节功能, 尤其适用于活动水平普遍较低, 同时合并有其他系统疾病的老年患者。可避免全髋置换在高龄患者治疗上的不足之处, 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手段。
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 全髋关节置换术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半髋关节置换术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全髋关节置换组术后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及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与半髋置换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因此我们认为:半髋关节置换术除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等优势外, 术后5年内在髋关节稳定性、术后慢性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上与全髋关节无显著差异, 而且5年内半髋关节置换术后因髋臼磨损, 而造成股骨头中心脱位, 需全髋翻修的发生率较低。在我们的研究中有2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出现髋关节脱位, 其中1例是因为髋臼外倾角和前倾角的安放出现问题, 1例为脑梗塞后遗症患者。Lee等[9]认为, 尽管全髋关节置换术能减轻疼痛和恢复髋关节功能, 但是其假体脱位发生率高于双极半髋置换。对于具有神经肌肉性疾病、帕金森病、老年痴呆等行动不稳定的老年人, 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优于其他治疗方法。对于偏瘫肢体股骨颈骨折, 患者伤前生活质量及骨质疏松情况是选择术式的重要考虑因素, 伤前患侧髋关节自主活动少, 合并严重骨质疏松和多系统合并症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 也多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 以双动人工股骨头为宜[10,11]。
总之, 笔者认为两种手术方式对于股骨颈骨折的治疗都是行之有效的, 能显著改善髋关节功能,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半髋置换与全髋置换相比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 对于高龄、预计生存期相对短、活动能力要求不高、术前合并严重内科疾病、手术耐受力差的股骨颈骨折患者, 应首选半髋关节置换术。
参考文献
[1]卡纳尔, 卢世壁.坎贝尔骨科手术学[M].第9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293-465.
[2]Keating JF, Grant A, Masson M, et al.Randomized com-parison of reduction and fixation, bipolar hemiarthro-plasty, and total hip arthroplasty.Treatment of displacedintracapsular hip fractures in healthy older patients[J].J Bone Joint Surg (Am) , 2006, 88 (2) :249-260.
[3]Martin JH, Cecilia R, Frede F, et al.Internal fixationversus arthroplasty for displaced femoral neck fractures:What is the evidence[J].J Orthop Trauma, 2009, 23 (6) :395-402.
[4]毕晓扬, 李晓辉, 于建华.股骨头双极假体置换与空心钉内固定治疗80岁以上高龄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8, 16 (8) :581-584.
[5]王万忠, 黄海, 付启桥, 等.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120例[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0, 25 (8) :724-725.
[6]顾剑华, 沈灏, 陈云苏, 等.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Meta分析[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 2010, 4 (4) :500-506.
[7]罗亚平, 王勤业, 冯夏莺, 等.人工股骨头假体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J].实用骨科杂志, 2007, 13 (10) :619-621.
[8]李雪寒, 刘劲松, 王恩才, 等.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疗效分析[J].实用骨科杂志, 2011, 17 (11) :1030-1031.
[9]Lee BP, Berry DJ, Harmsen WS, et al.Total hip arthro-plasty for the treatment of acute fracture of the femoralneck:Long-term results[J].J Bone Joint Surg (Am) , 1998, 80 (1) :70-75.
[10]刘永光, 胡云洲, 杨运梁, 等.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J].实用骨科杂志, 2010, 16 (2) :93-95.
置换思维 篇7
关键词:膝关节单髁置换,全膝关节置换,选择,远期疗效,对比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为慢性骨关节疾病, 在中老年人中比较常见, 应用手术方案治疗, 可改善预后。单髁关节置换与全系关节置换均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1], 为探讨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远期疗效, 该研究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入住该院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 比较察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远期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入住该院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50例, 将其分成实验组25例, 对照组25例。实验组:男女比例8:17, 年龄51~82岁不等, 平均 (71.2±5.5) 岁, 体质量59~75 kg不等, 平均 (65.2±2.5) kg;对照组:男女比例9:16, 年龄52~83岁不等, 平均 (71.3±5.5) 岁, 体质量59~76 kg不等, 平均 (65.6±2.6) kg;入选病例均自愿参与该研究, 排除活动量大、过度肥胖、明显静息痛、以及多关节疾病患者, 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 差异无统计意义 (P>0.05) 。
1.2 一般方法
1.2.1 实验组
行膝关节单髁置换术, 在患者大腿上部用电动气囊止血带, 于膝关节正中做纵向切口, 长度以8 cm为宜, 打开关节囊, 于髌骨内侧入路, 切除内侧增生骨赘, 应用髓内定位法固定胫骨、股骨, 在避免损伤交叉韧带的基础上截除部分胫骨 (切除胫骨平台约7 mm) , 后行股骨截骨, 术中保持力线0度或轻度内翻, 给予试模测试, 使其达到软组织平衡后, 植入Preservation假体, 应用骨水泥固定, 术毕。
1.2.2 对照组
行全膝关节置换术, 术中常规应用电动气囊止血带, 切口及入路方式同实验组, 将增生半月板、骨赘切除, 采用髓内定位法处理胫骨、股骨, 胫骨平台切除9~12 mm之间, 股骨远端截骨时保持外翻5~7°, 松懈后侧关节囊及内侧挛缩软组织, 借助试模调试直至组织平衡, 置入Nexgen假体, 借助骨水泥固定, 术毕。
1.3 疗效评定
比较两组关节主动屈曲≥90°所需时间、末次随访关节活动度、膝关节评分 (HSS评分) 、疼痛缓解优良率 (用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系统对疼痛评价[2], 优90~100分;良80~89分;中70~79分;差<70分) 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方法
借助软件SPSS13.0处理相关数据, 计量数据进行t检验, 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计数数据χ2检验, 以[n (%) ]表示。
2 结果
2.1 两组关节主动屈曲≥90度所需时间、末次随访关节活动度统计
对两组患者进行6~36个月的随访, 平均随访时间 (20.22±3.11) 个月, 实验组关节主动屈曲≥90度所需时间平均 (6.24±1.87) d, 对照组 (11.52±3.55) d,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术后实验组关节活动度为 (108.32±10.63) °, (100.24±8.99)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表示与对照组比较P<0.05。
注:*表示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HSS评分统计
随访结果显示, 实验组末次随访评分 (86.44±7.85) 分, 对照组对应为 (85.63±7.98) 分,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 (P>0.05, t=1.521) 。
2.3 两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疼痛缓解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
实验组疼痛缓解优良率为96% (14例优, 10例良, 1例可, 0例差) , 高于对照组的的92% (13例优, 10例良, 2例可, 0例差) , 但组间差异无统计意义 (P>0.05) 。从并发症看, 实验组1例患者出现感染, 1例轻度疼痛。对照组1例深静脉炎, 1例术后感染, 2例轻度疼痛, 1例中度疼痛, 比较并发症发生率,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关节翻修、假体松动、关节不稳以及严重疼痛等并发症。
3 讨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为临床常见病, 对膝关节内侧间室、外侧间室以及髌骨间室均有一定的影响, 严重困扰着老年人的日常生活。
有研究指出[3], 人工单髁置换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疗效佳, 较全膝关节置换术具有差血少、创伤小、费用低、恢复快的优点。有学者[4]观察了人工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单间室退变的临床效果, 入选病例均甲级愈合, 未见假体松动、假体周围感染、剩余间室退变患者, 本研究结果显示, 实验组关节主动屈曲≥90°所需时间为 (6.24±1.87) d, 末次随访关节活动度为 (108.32±10.63) °,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 以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近似于相关报道[5], 进一步表明人工单髁置换术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过去, 临床医师常为年龄>60岁、活性量低、无明显肥胖的老年人应用单髁置换术, 但手术失败率较高, 近年来, 单髁置换在手术技巧、手术器械、假体设计方面有了不断改进, 其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越来越佳, 临床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与全膝关节置换术相比, 单髁置换术术中可保留前后交叉韧带, 截骨量少, 更为接近膝关节生物力学, 且该手术方法创伤小, 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快,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本体感觉恢复效果佳, 有研究人员[6]对单髁置换术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6~10年的随访, 结果显示, 10年优良率高达92%, 还有学者[7]对患者进行20多年的随访, 获得了较高的假体生存率 (可达86%) 。
值得注意的是, 相对于全膝关节置换术而言, 单髁置换术的适应证较狭窄, 术前应根据患者症状、影像学检查、体查了解患者是否具备手术适应症, 此外, 还应行膝关节镜手术, 为避免引发对侧间室的加速退变, 术中内翻畸形时不能过度矫正。
综上所述,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远期效果优于全膝关节置换术, 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催, 陈游, 张春雷, 等.单髁置换术与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单间室骨性关节炎近中期疗效的对比研究[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2010, 8 (2) :192-197.
[2]刘晓东, 凃意辉, 蔡珉巍, 等.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治疗严重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0, 9 (23) :1941-1944.
[3]刘传成, 郭林, 田丰德, 等.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单间室退变的24例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 2014, 8 (2) :75-76.
[4]彭侃, 姚舒馨, 马建兵, 等.人工单髁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骨关节炎[J].实用骨科杂志, 2013, 6 (2) :106-108.
[5]杨曦, 许红林, 李天鹏, 等.膝关节单髁置换术的临床应用初步结果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3, 8 (5) :511-513.
[6]李坚, 陈孙裕, 肖展豪, 等.关节镜辅助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3, 11 (12) :1146-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