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代谢标志物

2024-07-12

骨代谢标志物(精选7篇)

骨代谢标志物 篇1

随着人口日益老龄化和高龄化, 代谢性骨病如骨质疏松症已成为重要的卫生问题,骨质疏松症及其所致的骨折是引起疾病、残疾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国际骨质疏松症基金会(IOF)已发表并推荐使用骨标志物。骨骼的生物标志物是一类源于骨基质或骨细胞的代谢产物,对评估和治疗骨质疏松症具有重要意义。许多非骨骼性疾病也会影响骨代谢而改变骨转换的速率,这些标志物已成为诊断代谢性骨病、评估抗骨吸收和促骨形成药物疗效的重要指标,对骨折危险性的预测能提供有用信息,也应用于某些非骨骼性疾病的病情监测和疗效评估[1]。骨标志物不仅可以用来监测骨质疏松症患者治疗的时效性和疗效,还可以用于预测骨折的风险。N-MID-OT是在骨形成和再吸收过程中释放的骨特异性蛋白,可反映成骨细胞活性及成骨作用;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otal procollagen type 1 amino-terminal propeptide,tP1NP)是骨形成标志物,其浓度变化反映新合成的Ⅰ型胶原的变化;β-胶原特殊序列(β-crossLaps)是骨再吸收的标志物,是Ⅰ型胶原的代谢产物。因此本研究主要选择这3种具有代表性的血清骨标志物,筛选出符合标准的健康人群进行检测并建立本地区、本实验室的参考区间,以便更早应用于临床。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15例血清样本均来自于我院2010年3~10月健康体检中心健康体检人群,经综合体检无肝肾功能异常,排除糖尿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及代谢性疾病,年龄30~79岁的健康人群,平均(54±15)岁,所有人员均经骨密度仪测量并按诊断标准排除骨质疏松症。并根据年龄段将其分为5组:30~39岁组41例(男20例,女21例);40~49岁组37例(男17例,女20例);50~59岁组48例(男25例,女23例);60~69岁组45例(男23例,女22例);≥70岁组44例(男21例,女23例)。采集清晨空腹血3 ml。

1.2 检测方法

罗氏E601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标准品、质控品。β-crossLaps检测的试剂和标准品批号17970601、17971102; tP1NP检测的试剂和标准品批号18095801、18096301; N-MID检测的试剂和标准品批号18086201、18095301;严格按仪器操作规程由专业人员操作。在仪器进入稳定状态下进行定标,做两个水平质控后进行样品检测。

1.3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0.0统计软件对数据作统计学处理,正态分布数据用undefined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undefined设立参考范围。

2 结果

本研究主要对215例健康体检者按性别不同分5个年龄组对(β-crossLaps、tP1NP、N-MID-OT)3种骨代谢标志物进行检测。

2.1 男性不同年龄组3种骨代谢标志物结果显示

30~39岁组和40~49岁组这3项指标均未出现明显变化(P>0.05),随着年龄的递增,50~59岁组、60~69岁组及≥70岁组的tP1NP和β-crossLaps 2 项指标较30~39岁组和40~49岁组明显升高(P<0.05),同时结果还显示:男性N-MID-OT检测,在30~39岁组最高,以后有随年龄增高而降低的趋势(P<0.05)。

注:与30~39岁组比较,*P<0.05

2.2 女性组结果显示

女性tP1NP和β-crossLaps 2项指标,在<50岁各组没有明显变化,但从50~59岁组开始有明显增高(P<0.05或P<0.01),这与女性绝经期体内激素水平有直接影响。N-MID-OT水平随年龄增长有逐渐下降的变化,其中在60~69岁组及≥70 岁组下降明显(P均<0.01)。

由于机体骨转换标志物的水平受年龄、性别及绝经等因素影响。表1及表2各组数据经K-S检验结果表明:男女组β-crossLaps、tP1NP数据均呈正态分布,根据正态分布数据以undefined设立参考区间。见表3。

3 讨论

本研究检测了215例十堰地区健康成人骨代谢标志物(tP1NP、β-crossLaps、N-MID-OT)。参考国际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推荐的方法[2,3],采用检测结果的95%CI作为本实验室的参考范围。

注:与40~49岁组比较,**P<0.01;与30~39岁组比较,△P<0.05

tP1NP在血清中的含量主要反映Ⅰ型胶原合成速率及骨转换情况,血清浓度的增高提示Ⅰ型胶原的合成速率加快,骨转换活跃。本试验显示,健康人群从50~59岁组出现血清中tP1NP浓度明显持续增高,特别是女性组,与40~49岁组比较,增高明显(P<0.01)。从年龄因素上分析:这可能与女性的绝经期有关,绝经后女性的雌激素水平骤降,而雌激素能通过细胞和体液因子机制抑制破骨细胞的活化,其水平的降低引起破骨细胞活化作用的加强而导致骨吸收率的增加,骨转换率明显增高。而且绝经后由于骨转换增加,骨丢失加速,即使在≥75岁的妇女仍可呈高转换状态。骨转换的生化标志物升高,骨丢失率增快,最终导致低骨量[4]。Cummings等[5]通过研究发现tP1NP水平降低的实验组3年后骨折的发生率要比对照组降低28%,表明骨转换率的增加导致骨质流失的加剧。而且由于骨代谢平衡的破坏,引起各项骨转换标志物的浓度也会发生变化。

β-crossLaps是评价骨吸收的特异性指标,骨吸收标志物增加是独立于骨密度预测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个指标[4],从本研究中观察,β-crossLaps在血清中的含量有随年龄增高而递增的变化,只是男性血清浓度的升高趋于平缓,这可能与男性血清中睾酮浓度的变化因素有关。而女性血清浓度明显递增主要考虑雌激素浓度的影响。雌激素对骨骼的发育和骨量维持有极重要的作用,目前认为主要通过细胞和体液因子机制发挥作用。破骨细胞由于雌激素抑制因素的削弱而激活,使破骨细胞的分化成熟加速,凋亡减缓。破骨细胞过于活跃,骨转换增加,新骨重建单位活化加速,骨吸收大于骨形成[6],骨转换生化标志物浓度升高。特别在绝经后期,雌激素浓度骤然降低,β-crossLaps血清浓度的增高更为明显。

N-MID-OT是骨转换中骨形成的一个重要的特异性指标。主要由成骨细胞产生和分泌,其生理功能主要是维持骨的正常矿化速度,可直接反映骨形成的状况[6]。大量研究表明,性激素在骨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文献报道:绝经后妇女骨质吸收速度快于骨质生成,促使骨质丢失变为疏松,这与雌激素下降有关[7,8],雌激素与成骨细胞核的雌激素受体结合后,促进特异的mRNA 合成,加强成骨细胞和胶质的合成,具有促进降钙素分泌、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和促进1,25-二羟维生素D3的合成,还有抑制甲状旁腺素的骨吸收作用。N-MID-OT是一种强有力的骨质吸收抑制剂,因此,雌激素水平降低使骨质吸收增加;而且,甲状旁腺激素是刺激骨质吸收的主要激素[9],健康人成年后随年龄增加具有免疫活性的PTH也会逐渐增加,此种变化与年龄相关的骨质丢失,以及老年性骨质疏松的发病直接相关。而雄激素是蛋白同化激素,具有促进骨基质合成的作用。雄激素中的睾丸素对维生素D的合成有促进作用,雄激素缺乏或明显低下将导致骨吸收和骨平衡失调,出现骨质疏松。本试验结果显示,血清中N-MID-OT水平与年龄呈负相关,与刘莉莉等[10]研究文献报道一致。

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早发现与早治疗,积极进行科学干预,将对提高我国中老年人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目前,WHO以骨密度(BMD)测值法中“T≤-2.5SD”为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金标准”[11]。但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BMD测量反映的是骨代谢长期累积的骨量结果,无法实时地反映当前的骨代谢情况及骨转换率的变化,尤其是骨吸收指标的测定,是预测绝经后骨折危险性的有用手段[12]。因此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l)在2004年发表了CA8—A文件建议使用骨转换标志物来了解个体骨转换率的变化情况[2]。文件同时提出临床实验室应选择合适的人群,建立骨转换标志物检测的参考区间,为骨转换标志物的临床应用奠定基础。因此我们没有直接使用Roche公司提供的参考区间,针对十堰地区健康人群建立了本实验室tP1NP、β-crossLaps、N-MID-OT 3项骨代谢标志物的参考区间,而且与Roche公司提供的参考区间比较发现存在显著差异。所以,各实验室应根据自己特定的检测系统和实验室工作环境建立适合本实验的正常值参考范围,但本研究的样本量尚有不足,今后将不断增加研究人数后进一步分析,这对提高医院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是有必要的,从而加大其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朱汉民.加强骨转换生化标志物的检测和临床应用[J].华中医学杂志,2008,32(1):1-2.

[2]Seibel MJ.Clinical application of biochemical markers of bone turnover.Arq Bras Endocrinol Metabol[J].2006,50(4):603-620.

[3]Kusumi T,Kusumi A.Osteocalcin/bone Gla protein(BGP)[J].Nippon Rinsho,2004,62(Suppl2):136-140.

[4]朱汉民.老年骨质疏松症在我国的流行趋势[J].实用老年医学,2000,14(3):115-118.

[5]Cummings SR,Karpf DB,Harrins F,et al.Improvement in spine bone density and reduction in risk of vertebral fractures during treatment with antiresorptive drugs[J].Am J Med,2002,112:281-289.

[6]Delmas PD,Hardy P,Gamero P,et al.Monitoring individual response to 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with bonemarkers[J].Bone,2000,26(6):553-560.

[7]Jukka P,Rissanen M,Suominen ZP,et al.Short-term changes in serum PINP predict long-term changes in trabecular bone in the rat ovariectomy model[J].Calcif Tissue Int,2008,82(2):155-161.

[8]Sorensen MG,Henriksen K,Schaller S,et al.Biochemical markers in preclinical models of osteoporosis[J].Biomark-ers,2007,12(3):266-286.

[9]Garnero P,Sornay-Rendu E,Duboeuf F,et al.Markers of bone turnover predict postmenopausal forearm bone loss over4years:the OFELY study[J].J Bone Miner Res,1999,14(9):1614-1621.

[10]刘莉莉,张忠英,陈亮,等.血清β胶原降解产物及骨钙素联合检测评价骨转换的意义[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2):268-270.

[11]章振林.骨质疏松诊断与骨密度检查报告的解读[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2):117.

[12]Allen JD,van Loevezijin A,Lakhai JM,et al.Potent and specificinhibition of the breast cancer resistance protein mul-tidrug transpo rter in vitro and in mouse intestine by a novel analogue of fumitremorgin C[J].Mol Cancer Ther,2002,1(6):417-425.

骨代谢标志物 篇2

关键词:骨代谢标志物,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分析

骨质疏松症是全球性的疾病, 主要的临床表现为骨减低、骨质变薄、骨小梁减少等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症状, 这些因素会导致患者骨脆性增加, 且骨折概率也会大幅度提高, 是一种全身性的骨代谢障碍性疾病[1]。随着人口寿命的延长及社会的老龄化, 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诊断治疗逐渐被关注。骨质疏松症是导致老年患者骨折的主要因素, 骨折后会使患者因机体功能丧失, 而长期卧床, 甚至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骨生化四项中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和骨碱性磷酸酶是反应骨吸收和骨形成的重要指标, 所以, 我院根据骨生化四项的检验结果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病情分析, 然后实行针对性治疗。通过治疗前后的检验结果验证治疗的有效性, 具体治疗过程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4 年3 月———2015 年4 月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筛选出80 例, 入院后根据骨生化四项的检查结果分为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升高组和骨碱性磷酸酶升高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升高组有患者44 例, 骨碱性磷酸酶升高组有患者36 例。80 例患者中男性47 例, 女性33 例。60~70 岁患者27 例, 71~75 岁患者33 例, 76~80 岁患者20 例, 患者的平均年龄为 (74.5±4.2) 岁。

1.2 基本标准

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经DEXA检测后诊断为骨质疏松症。

筛选标准:所有患者均患有骨质疏松症;年龄均≥60 岁;三月内未进行抗骨质疏松症的治疗;身体各脏器无严重的功能性衰竭或损伤, 无糖尿病及肿瘤等重症疾病的合并;患者及家属对调查内容有详细了解并自愿参与。

1.3 一般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初期进行骨密度的测定, 并抽取空腹晨血,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患者骨生化四项进行检测。检测项目为: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骨碱性磷酸酶、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25- 羟维生素D。将所有患者根据骨生化四项的检查结果分为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升高组和骨碱性磷酸酶升高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升高组患者采用鲑鱼降钙素和补钙手法进行治疗, 骨碱性磷酸酶升高组患者采用骨肽注射液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骨生化四项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

1.4 统计处理

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 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 资料采用t值检验, P<0.05, 认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骨生化四项检测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改善。治疗后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升高组患者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检测值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降低, t=9.44、P<0.05, 数据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骨碱性磷酸酶升高组患者的骨碱性磷酸酶的检测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也具有较大的改善, t=8.71, P<0.05, 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的检测结果见表1。

3 讨论

骨代谢标志物是诊断患者骨质疏松的标准, 其检测结果与血、尿中骨代谢检查指标结合后, 能够进一步明确患者骨组织的代谢情况, 对骨代谢状态、骨质疏松症的分型、骨折风险的评估及治疗药物的选定和疗效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人的老龄化, 老年人体内的成骨细胞功能会发生紊乱, 骨细胞不断产生再吸收的平衡状态被破坏, 从而导致骨质疏松症状。

骨代谢标志物包含骨形成标志物、骨吸收标志物两类。骨生化四项的检查内容为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骨碱性磷酸酶、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25- 羟维生素D。其中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是由破骨细胞分泌的, 反应患者机体内的骨代谢情况;因为骨碱性磷酸酶是由成骨细胞生成的, 所以, 骨碱性磷酸酶的检测结果可直接反应成骨细胞的活性;而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也是由成骨细胞合成的, 在血液中的含量可以直接反应成骨细胞活性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人体维生素D的主要储备和运转形式即是25- 羟维生素D的合成, 反映人体内维生素D的饱和状态。这四项指标的检查结果能够完整的反应出患者骨骼的变化情况, 为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并有针对性的治疗提供了临床依据。对骨质疏松症进行有效的治疗能够大幅度地减少由此所导致的骨折疾病。

本次的调查结果证明, 骨代谢标志物的检测能够明确的显示出骨骼的健康状态, 可以指导临床治疗对症用药, 为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诊断、治疗及后期的疗效判定提供科学依据。根据检测结果对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不仅能够促进患者的康复, 还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临床中值得推广[2]。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 (2011年) [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011, 4 (3) :2-17.

骨代谢标志物 篇3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激素,骨代谢相关细胞因子,骨代谢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在临床上主要归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表现为机体代谢紊乱,同时血清中存在的抗甲状腺激素可刺激甲状腺细胞分泌过量的甲状腺激素[1]。另外,甲亢患者机体除表现出甲状腺的症状体征及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外,较多其他因子也可随之波动,对其进行研究可以进一步为甲亢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1,2]。以往较多研究认为,甲状腺激素与骨成熟、发育有关[3,4,5]。本文笔者就甲亢患者骨代谢相关细胞因子及骨代谢指标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5月~2011年1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64例甲亢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进行体检的64例健康者为对照组。观察组中,男31例,女33例;年龄14~57岁,平均(38.4±10.1)岁;病程15 d~28年,平均(12.0±1.4)年;其中,轻度18例,中度25例,重度21例。对照组中,男32例,女32例;年龄14~60岁,平均、(40.3±11.6)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未有肝、肾功能障碍,骨骼以及其他内分泌疾病史,同时无近期应用容易引发骨质疏松的激素类、维生素D及钙剂等药物的情况。

1.2 方法

检测两组患者的甲状腺激素、骨代谢相关细胞因子及骨代谢指标水平并进行比较。两组患者均在采集血液前12 h禁食,次日晨起空腹采静脉血4 mL。甲状腺激素采用化学发光法进行检测,检测指标包括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甲状腺旁素(PTH)及促甲状腺激素(TSH);骨代谢相关细胞因子采用上海彩佑实业有限公司的相应酶联免疫试剂盒进行检测,检测指标包括白介素-6(IL-6)、降钙素(CT)、肿瘤坏死因子(TNF)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骨代谢指标包括钙离子(Ca2+)、碱性磷酸酶(AKP)、骨钙素(BGP)、Ⅰ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ⅠCTP)、Ⅰ型原胶原氨基端前肽(PⅠNP)及骨密度(BMD),其中,Ca2+、AKP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BGP、ⅠCTP、PⅠNP采用上海彩佑实业有限公司的试剂盒进行检测,而BMD则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仪进行检测,检测部位为L2~3。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独立样本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甲状腺激素水平比较

观察组FT4、FT3、PTH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SH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重度患者FT4、FT3、PTH水平均高于中、轻度患者,TSH水平低于中、轻度患者,差异显著(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轻度患者比较,&P<0.05;与中度患者比较,#P<0.05

2.2 两组骨代谢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观察组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CT、TNF、IGF-Ⅱ水平明显降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重度患者IL-6水平明显高于中、轻度患者,CT、TNF、IGF-Ⅱ水平明显低于中、轻度患者,差异显著(P<0.05)。见表2。

2.3 两组骨代谢指标水平比较

观察组Ca2+、AKP、BGP、ⅠCTP及PⅠ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BMD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重度患者Ca2+、AKP、BGP、ⅠCTP及PⅠNP水平均高于中、轻度患者,BMD水平低于中、轻度患者,差异显著(P<0.05)。见表3。

3 讨论

甲亢是由于甲状腺本身或甲状腺以外的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增多,患者普遍表现出神经、循环、消化等各系统的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5]。除此之外,机体血清中的多项代谢指标也可随之发生变化,其中,临床研究认为,此类患者多存在明显的代谢异常,主要与甲状腺激素对骨生长过程的影响有关,其可有效促进骨骼的发育[6,7],但是当其量较大甚至超量时可起到相反的作用,即通过对骨骼的直接作用,使骨转换加快,骨吸收和骨形成均加强,并且主要以骨吸收最为突出,导致骨质疏松情况的发生[8,9],因此对于此类患者应给予此方面的重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轻度患者比较,&P<0.05;与中度患者比较,#P<0.05

临床中较多研究认为,IL-6具有促进破骨细胞生成的作用[10],在甲状腺激素的协同作用下可导致骨吸收加快,而大量的IL-6又可抑制TNF的分泌,同时TNF在血液中的半衰期较短,故在甲亢患者中可表现出降低的趋势。另外研究肯定了甲亢患者CT水平的降低,其主要与血液中Ca2+的异常有关。IGF-Ⅱ被认为是影响细胞生长发育的重要因子,可参与骨重建等,故可以作为监测骨代谢的相关因子之一。

骨代谢的过程中Ca2+、AKP、BGP均是临床中具有较高价值的代谢反应指标。ⅠCTP是反应骨吸收的最佳指标之一,在骨代谢的过程中被释放入血,故其为有效的骨代谢指标。PⅠNP是反应新骨形成的价值较高的指标,可有效反应骨代谢过程中骨转换的活化程度,因此临床较多应用其监测骨代谢情况。

本文笔者就甲亢患者骨代谢相关细胞因子及骨代谢指标的变化规律进行观察,并与健康人群进行比对,研究显示,甲亢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波动与以往较多研究基本一致,而骨代谢相关细胞因子中也以IL-6的升高和CT、TNF、IGF-Ⅱ水平的降低为主要表现,同时通过对患者骨代谢指标的研究,进一步肯定了甲亢患者骨代谢异常情况的存在,表现出血液中Ca2+、AKP、BGP、ⅠCTP及PⅠNP的升高和BMD的降低,说明了甲亢患者骨代谢,尤其是骨吸收更为活跃的状况。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甲亢患者可表现出骨代谢相关细胞因子及骨代谢指标的明显变化,在此类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对此方面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轻度患者比较,&P<0.05;与中度患者比较,#P<0.05

参考文献

[1]李杨亮,陈烽,刘柳.Graves甲亢治疗中动态监测血清TPOAb的临床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9,30(10):960-962.

[2]李政芳,明庆华,涂汝昌,等.甲状腺疾病与骨钙素[J].中华骨质疏松杂志,2008,6(2):26-27.

[3]Rotteveel J,Schoute E,Delemarre-van HA.Serum procollagenⅠcar-boxyterminal propeptide(PⅠCP)levels through puberty:relation to height velocity and serum hormone levels[J].Acta Paediatr,2004,86(2):143-147.

[4]姜海红,刁迎斌,赵宏,等.Graves病患者甲状腺激素与骨密度及骨转换指标的相关[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0,16(7):480-482.

[5]仇颖,邹艾贵,刘艳梅.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骨代谢变化[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8,9(12):1296.

[6]袁园,卫红艳,刘萍,等.甲状腺功能亢进对骨代谢影响[J].临床荟萃,2012,27(3):206-208.

[7]陈少珍,黄沛隆.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PICP、ⅠCTP和BGP等骨代谢指标水平的变化[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2):1306-1308.

[8]李启欣,李玮煊,陈斌鸿,等.不同化学发光检测系统FT3,FT4,TSH结果的可比性和偏倚评估[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9,30(8):790-791.

[9]费成英.血清TT3,FT3,TT4,FT4联检评价甲状腺功能及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31(2):121-123.

骨代谢标志物 篇4

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推荐Ⅰ型原胶原氨基端前肽( P1NP) 和Ⅰ型胶原羧基端肽 β 特殊序列( β-CTX) 为敏感性较好的两个用于骨质疏松疗效监测的指标,这项推荐也被纳入《2011年中国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

随访性研究表明,中国人群中,健康年轻女性骨形成标志物P1NP平均值为40 ng /ml,骨吸收标志物 β-CTX平均值为0. 26 ng /ml。骨质疏松患者治疗重点在于将BTM浓度值控制在标准范围内。BTM确切功用在于疗效监测,可作为患者抗重吸收治疗或促骨吸收治疗的监测指标,增加依从性,评估治疗不应答患者,判断骨质疏松治疗失效后的重新治疗时机。此外,BTM可鉴别非连续服药或疗效差的患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采取适当措施预防骨折,是对骨质疏松患者临床管理的有效工具。

近年研究表明,维生素D与众多骨性并发症及代谢性疾病均密切相关,但目前尚无关于维生素D官方指南及被广泛认可的判读标准。通常临床以血清25羟维生素D( 25( OH) D) 浓度来评判维生素D是否充足。全球一般把维生素D不足浓度判定为 < 30 ng /ml( 75 nmol/L) ,这是基于健康的参考值,是目前要求临床治疗需达到的最佳浓度。

针对从维生素D检测中受益的高风险人群,专家已达成一致性意见,认为维生素D检测应于基线及3月间隔期进行,直至获得理想浓度。检测25( OH) D水平的难点在于维生素D具有天然疏水性,且各平台标准化差异、批间差异都很大。临床医生应特别重视检测标准化和一致性,尤其在解读25( OH) D检测结果时,需慎重考虑检测方法。

在临床常用的维生素D检测方法中,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 与液相色谱法-质谱联用( LC-MS /MS) 检测结果准确可靠,但仪器昂贵,技术要求高,检测速度不适于临床大批量标本。荷兰第三方研究证实,相较LC-MS /MS方法,几种全自动化检测平台中,Elecsys  Vitamin D total检测结果表现出最小的维生素D结合蛋白( VDBP) 浓度依赖性差异。

骨代谢标志物 篇5

1 骨质疏松症的防治现状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坏, 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如得不到及时治疗, 将引起骨质疏松性骨折 (多发于脊椎、髋部) , 给患者造成巨大危害。因此, 骨质疏松症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 至少需1年以上的治疗才能降低骨折风险。而临床治疗中, 骨转换标志物检测在帮助临床快速监测骨质疏松疗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发现治疗不应答患者的优势日益显现。

2 骨转换标志物的临床意义

2.1 监测骨质疏松症疗效

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是骨代谢过程中重要的核心细胞, 前者形成新骨, 后者吸收旧骨。这种骨质的新陈代谢称为“骨转换”。通过检测血、尿标本中骨转换标志物的变化, 可间接反映骨骼代谢的状况。骨密度检测一般在起始治疗后1~3年出现较显著的变化, 而骨转换标志物检测在起始治疗后数日至3月就可快速反映治疗疗效。同时, 骨转换标志物检测还可早期发现对于治疗无应答的患者, 成为骨质疏松疗效监测的重要指标。

2.2 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需频繁服药、服用方法复杂、担心胃肠不良反应、缺乏正向疗效反馈及患者教育等是造成患者依从性差的原因。美国一项调查显示, 骨质疏松症患者长期治疗依从性仅为50%, 由此导致治疗效果不佳, 骨密度大幅下降, 骨折风险增加及高额治疗费用。国内调查表明, 约87%的骨质疏松症患者服药时间不足3月。《2011年中国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指出, 骨转换标志物可在药物治疗后1-6个月发生明显变化, 通过测量其变化情况有利于预测疗效, 增加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3 指南推荐:P1NP和β-CTX

国际骨质疏松症基金会 (IOF) 推荐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 (P1NP) 和血清1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 (β-CTX) 是敏感性较好的2个指标, 这项推荐也被纳入《2011年中国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

骨基质中90%有机成分为骨胶原, Ⅰ型胶原占97%以上。P1NP为最敏感的骨形成标志物之一, 对合成和抗重吸收治疗的疗效监测有效。合成治疗中, 患者在特立帕肽 (teriparatide) 治疗开始3月后, 总P1NP比基础值增加>40%表示治疗成功。β-CTX为较灵敏的骨吸收标志物, 可作为监测骨吸收的指标。抗重吸收治疗中, 双膦酸盐治疗的患者在开始治疗3月后β-CTX比基础值降低超过35%~55%表示治疗成功。有效治疗患者的β-CTX将持续维持在较低的浓度;停止治疗患者的β-CTX会立刻升高;疗效差或未治疗患者的β-CTX维持在基础浓度。

通过P1NP与β-CTX联合监控, 将3月后的水平值与开始治疗时设立的墓础值对比, 可更早评估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疗效, 有效增强患者依从性。对于疗效显著的患者, 继续维持目前的治疗方案, 每6~12月监测1次。对于P1NP与β-CTX无明显变化的患者, 可考虑调整治疗方案, 采取适当措施预防骨折。由于骨转换标志物受昼夜节律、节食等因素影响, 每次标本采集应清晨空腹, 在同一时间和情况下进行。

骨代谢标志物 篇6

1 骨质疏松症的防治现状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坏, 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如得不到及时治疗, 将引起骨质疏松性骨折 (多发于脊椎、髋部) , 给患者造成巨大危害。因此, 骨质疏松症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 至少需1年以上的治疗才能降低骨折风险。而临床治疗中, 骨转换标志物检测在帮助临床快速监测骨质疏松疗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发现治疗不应答患者的优势日益显现。

2 骨转换标志物的临床意义

2.1 监测骨质疏松症疗效

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是骨代谢过程中重要的核心细胞, 前者形成新骨, 后者吸收旧骨。这种骨质的新陈代谢称为“骨转换”。通过检测血、尿标本中骨转换标志物的变化, 可间接反映骨骼代谢的状况。骨密度检测一般在起始治疗后1~3年出现较显著的变化, 而骨转换标志物检测在起始治疗后数日至3月就可快速反映治疗疗效。同时, 骨转换标志物检测还可早期发现对于治疗无应答的患者, 成为骨质疏松疗效监测的重要指标。

2.2 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需频繁服药、服用方法复杂、担心胃肠不良反应、缺乏正向疗效反馈及患者教育等是造成患者依从性差的原因。美国一项调查显示, 骨质疏松症患者长期治疗依从性仅为50%, 由此导致治疗效果不佳, 骨密度大幅下降, 骨折风险增加及高额治疗费用。国内调查表明, 约87%的骨质疏松症患者服药时间不足3月。《2011年中国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指出, 骨转换标志物可在药物治疗后1-6个月发生明显变化, 通过测量其变化情况有利于预测疗效, 增加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3 指南推荐:P1NP和β-CTX

国际骨质疏松症基金会 (IOF) 推荐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 (P1NP) 和血清1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 (β-CTX) 是敏感性较好的2个指标, 这项推荐也被纳入《2011年中国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

骨基质中90%有机成分为骨胶原, Ⅰ型胶原占97%以上。P1NP为最敏感的骨形成标志物之一, 对合成和抗重吸收治疗的疗效监测有效。合成治疗中, 患者在特立帕肽 (teriparatide) 治疗开始3月后, 总P1NP比基础值增加>40%表示治疗成功。β-CTX为较灵敏的骨吸收标志物, 可作为监测骨吸收的指标。抗重吸收治疗中, 双膦酸盐治疗的患者在开始治疗3月后β-CTX比基础值降低超过35%~55%表示治疗成功。有效治疗患者的β-CTX将持续维持在较低的浓度;停止治疗患者的β-CTX会立刻升高;疗效差或未治疗患者的β-CTX维持在基础浓度。

通过P1NP与β-CTX联合监控, 将3月后的水平值与开始治疗时设立的墓础值对比, 可更早评估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疗效, 有效增强患者依从性。对于疗效显著的患者, 继续维持目前的治疗方案, 每6~12月监测1次。对于P1NP与β-CTX无明显变化的患者, 可考虑调整治疗方案, 采取适当措施预防骨折。由于骨转换标志物受昼夜节律、节食等因素影响, 每次标本采集应清晨空腹, 在同一时间和情况下进行。

骨代谢标志物 篇7

一、基因调控与骨代谢

1. 维生素D受体 (VDR) 基因与骨代谢。

VDR基因位于12号染色体, 长度超过100kb, 由9个外显子和8个内含子组成。VDR等位基因能被限制内切酶Apa I切断的为隐性, 用a表示;反之用A表示, 为显性。这样, 各等位基因的组合产生了AA, Aa和aa三种多态性。同样, 由Bsm I产生的多态性为BB, Bb和bb;由Taq I产生的多态性为TT, Tt和tt。BMD是评价骨质疏松症的可靠指标之一, 它的改变受环境和遗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VDR基因约占遗传因素的75%。关于VDR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关系的研究, 据对美国墨西哥裔100例健康青春期前女孩的研究表明, AA型者比aa型者股骨颈骨密度低2%~3%, 腰椎骨密度低8%~10%, 差异均有显著性。但是Garnero等研究发现, 法国妇女VDR基因Apa I位点多态性与椎体、股骨颈、桡骨远端、无优势前臂等全身BMD均无关联, 与妇女骨折之间无相关性。对于VDR基因ApaⅠ位点多态性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 各地学者的研究结果不一致, 其原因可能与种族差异、生活环境、研究方法、样本量等多种因素有关。

2. 雌激素受体基因与骨代谢。

雌激素主要通过雌激素受体α (ESRα) 基因和雌激素受体β (ESRβ) 基因起作用。Bord等研究证实骨组织大量表达ESR, 皮质骨和松质骨都存在α、β受体, α受体在骨皮质中起主要作用, 而松质骨中β受体占优。对雌激素受体α基因多态性和骨质疏松症的研究由来已久, 但由于不同国家、地区、人种的影响, 研究结果并不一致。

John等对5 000多例大样本的meta分析时发现, XbaⅠ多态性和不同部位的骨密度有关。然而有研究显示, 韩国人群中骨密度与PvuⅡ和XbaⅠ之间不存在相关性。我国周正纲等人的研究也表明, 我国山东半岛地区绝经女性ESRα基因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不存在相关性。雌激素对骨量的获得和维持有着重要作用, 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与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有关。雌激素受体α基因突变在临床上都可表现为骨量极度丢失和BMD下降。

3. 其他相关基因与骨代谢。

目前, 已经阐明了骨代谢受多种基因的共同调节, 除VDR等位基因和雌激素受体基因外, 对于相关基因的报道较少, 近期研究较多的还有Ⅰ型胶原基因、载脂蛋白E (Apo E) 等位基因、脂联素基因等。Ralston等对来自欧洲的20 786例对象进行研究发现, Ⅰ型胶原基因第一内含子Sp1位点多态性与低BMD值有关, 且与女性椎

体骨折易感性有关。研究表明, 载脂蛋白等位基因与骨质疏松关系密切, 骨质疏松组及骨质疏松骨折组携带Apo E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 骨质疏松性骨折组携带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骨质疏松组。Apo E基因已经成为原发性骨质疏松尤其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一个标志物。

二、体育运动与骨代谢

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全世界越来越关注的疾病之一, 而运动作为影响骨代谢的一种非药物作用方式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陈一冰等通过大鼠试验结果显示, 运动后大鼠骨转化增高, 在轻度骨吸收增强基础上骨形成显著增加, 骨形成大于骨吸收而使骨量增加。另外, 研究显示, 不同运动方式、运动强度对骨代谢的作用也不相同。郑庆云等通过建立SD大鼠纵跳运动模型, 模拟了纵跳对大鼠骨代谢的主要生理刺激。测试结果显示, 大鼠血清骨代谢指标表现为纵跳比游泳能有效促进骨形成、明显提高股骨、椎骨骨密度, 并且纵跳运动能够促进生长期大鼠腰椎、股骨的发育。曹鹏的研究表明, 低、中强度的跑台运动是一种适合于老年女性的健身方式, 可以减缓伴随增龄而发生的骨量丢失, 起到预防老年性骨质疏松的作用。

三、基因多态性对健骨运动效果的影响

关于基因多态性与健骨运动效果关系的研究较少, Suuriniemi等研究表明, 对不同雌激素受体 (ER) 基因型影响健骨运动的效果来说, ER-Pp对运动的骨性反应超过其他基因类型的人, 说明ER-Pp基因型的人在相同运动量的情况下BMD比其他基因型的人容易维持和提高。Remes等通过对芬兰的中老年男性进行4年的健骨运动试验发现, 运动组中ER-PP或Pp基因型携带者腰椎BMD明显增加 (分别增加了6.5%和5.1%) , 而ER-pp基因型受试者腰椎BMD几乎不变。另外, 对VDR基因FokΙ位点多态性的关系的研究发现, F等位基因对于运动促进骨代谢的效应优于f等位基因。国内彭朋等的研究首次揭示了Apo E基因多态性与运动防治骨质疏松的关系。他们的研究结果显示, 骨矿含量ε4组运动前后的变化率高于ε2组 (P<0.05) ;第2—4腰椎BMD运动前后无显著变化;髋部BMDε4组运动前后的变化率显著高于ε2组 (P<0.05) 。这说明ε4等位基因携带者对于健骨运动效果更加明显。

上一篇:畜禽病防治下一篇:文件交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