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得税费用的逻辑(共6篇)
所得税费用的逻辑 篇1
利润总额扣除“所得税费用”后的余额就是净利润。“净”的含义就是把所有的费用扣得干干净净。所得税费用的确认依据和其他费用一样,都是权责发生制原则,即把当年度的企业所得税纳税义务确认为费用。企业实际上要交多少所得税称为“应纳税额”,应纳税额怎样计算是由《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税法确定的“应纳税额”和会计准则确认的“所得税费用”本应是一回事儿:前者是税法规定的纳税义务,后者是会计准则根据纳税义务确认的会计费用。但税法和会计准则在个别的收入和费用的确认时间上存在时间差,这就造成在特定的会计期间应纳税额和所得税费用的差异,例如:
1.分期收款销售中,会计准则在货物发出时确认销售收入,而税法是买卖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确认收入;
2.产品质量担保责任中,会计准则于当期确认费用,而税法于实际发生时才确认为可扣除项目;
3.对于房地产企业的预收账款,会计准则于交房时才确认收入,而税法在收到预收款时即确认为应税收入;
4.会计准则和税法对于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的规定也不一致。税法认可直线法折旧,对固定资产的最低折旧年限,税法也有自己的规定。
这些问题造成了税法视角下的应纳税利润和会计准则视角下的税前会计利润的不一致,形成了基于会计准则的所得税费用和基于税法的应纳税额之间的差异,但这种时间性差异是暂时的,称为暂时性差异。下面我们要深入领会一下暂时性差异的影响。
一、暂时性差异
(一)永久性差异
什么纳税什么不纳税毕竟不是由会计准则规定的,会计准则也不必要评价税法制定的是否合理,只要依据税法的规定确认所得税费用的数额就足够了。当然确认所得税费用的基础是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就好像是会计领域的祖宗的传统或者家法,对于费用的确认要坚持权责发生制这个原则,会计准则是不会让步的。类似免税收入造成的会计准则的利润总额和税法的应纳税利润上的差异又称为永久性差异。其实发明永久性差异这个概念是毫无必要的,因为会计准则在免税收入等等问题上完全服从于税法,即会计准则确定的税前会计利润已经把免税收入剔除了。会计准则并不寻求和税法的对立,在所得税问题上会计准则并没有自己的政策,也就无从谈起和税法比较的问题,无所谓差异可言,故永久性差异是个不必要的概念。而“暂时性差异”作为一个小心谨慎的名词,其含义是指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利润之间的差异,这个概念想表达二者有差异,但又认为不应该有差异。
(二)应纳税利润和税前会计利润
会计准则对于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其实是想保持与税法的应纳税额相一致。例如税法规定了几种情形的免税收入,会计准则当然也不会把免税收入作为应该纳税的收入计入税前会计利润,税前会计利润与利润总额不一样,利润总额包括了免税收入,利润总额的计算并不考虑税法是怎么规定的。而税前会计利润则是纳税的依据,可以说,如果剔除了暂时性差异,税前会计利润和应纳税利润是一致的。应纳税利润则是依据税法确定的,是计算所得税的依据。
固定资产从购置到变卖出售(或者报废出售残值)的寿命期间,其实际损耗就等于购置价格与变卖价格的差额,对固定资产在寿命周期的损耗总额,会计准则与税法的认识是一致的。但是就每一个会计年度或者计税年度的固定资产损耗而言,会计准则和税法的认识有差异。固定资产原值=会计折旧总额+会计残值=税法折旧总额+税法残值。会计残值和税法残值会不一样,那么会计折旧总额与税法折旧总额也会不一样,再加上双方对于计提折旧方法的差异,自然会计的年折旧额与税法的年折旧额也会不一样。但这些差异在固定资产寿命周期这个长期内最终趋于一致,故差异被称为暂时性差异。
为更加直观地理解,我们假定会计残值和税法残值是一样的,于是会计折旧总额和税法折旧总额也是一致的,这样,在折旧问题上的暂时性差异就仅仅是指年度会计折旧和年度税法折旧的差异了。会计折旧是会计准则视角下的固定资产的理论损耗。会计准则允许使用加速折旧法,即在固定资产的寿命周期内的前期多提些折旧,后期再少提些折旧。税法折旧是税法视角下的固定资产理论损耗,税法规定只能按直线法计提折旧,即每一期的折旧额都是一样的。这个差异用图1表示。
前两年会计折旧更多,后两年税法折旧更多。但长期中,固定资产在各年度的会计损耗和税法损耗的暂时性差异之和为零,即长期无差异。可以说,每个年度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利润之间在固定资产折旧问题上形成的差异是暂时性差异。
应纳税利润=应税收入可扣除项目(其中包括税法折旧)
税前会计利润=应税收入可扣除项目(其中包括会计折旧)
应纳税利润与税前会计利润在各个年度的差异如图2所示。
二、递延所得税变动:所得税费用与应纳税额的差额
会计准则是基于税前会计利润来衡量所得税费用的。这并不是说会计准则在排斥税法,实际上会计准则反而是在努力追求和税法的一致,只不过这个一致是长期的一致,而短期即每个会计期间,会计准则因为必须坚持权责发生制而无法求得一致,因而会计准则不能摒弃暂时性差异转而追求和税法的绝对一致。
(一)递延所得税资产
在短期,会计准则认为应该按照税前会计利润来计算所得税费用。图2中第一年和第二年的应纳税利润大于税前会计利润,会计准则因此认为税法在头两年“多计了纳税义务”。虽然对于税法规定的税负企业照交不误,但会计准则认为多计的纳税义务是企业预付给税务机关的,是预付税款而不是纳税义务。预付税款像“预付账款”那样仍然属于企业的资产。但税款预付出去是拿不回来的,只能用来抵扣以后的纳税义务。逢以后要交税的时候可以说,我们先前预付过一些,就用预付税款的来抵吧,这是预付税款的递延功能,也因此把预付税款这项会计准则视角下的资产称为“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所代表的多计多交的税款可以抵扣未来的纳税义务,因为未来的会计期间总会出现相反的情况即税前会计利润反而大于应纳税利润。
我们要关注的是会计准则视角下多计的纳税义务,在会计准则看来是税前会计利润之外的东西,不能算作费用,不能计入所得税费用。会计准则认为只有按照税前会计利润确定的纳税义务才构成“所得税费用”,会计准则把税法按照应纳税利润确定的应纳税额这项真正的纳税义务称为“当期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与所得税费用之间的差异可称为递延所得税变动。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变动。当然图2的第一年和第二年的递延所得税变动为负数。
(二)递延所得税负债
图2中第三年和第四年的应纳税利润小于税前会计利润,会计准则又反过来认为税法“少计了纳税义务”,于是“所得税费用”就自然会大于“当期所得税费用”。虽然会计准则视角下的纳税义务超过税法规定的部分,税法并不收取,但会计准则却视为对税务机关的负债:“你要是真的不收入,那算是我欠你的吧,我先记个账。”于是记为“递延所得税负债”。
税前会计利润更大时,税前会计利润对应的所得税费用就大于应纳税利润对应的当期所得税费用。二者的差额仍然命名为“递延所得税变动”,不过变动方向转头了,这种情况下仍然是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变动。但这里的递延所得税变动为正数。[1]
“多计纳税义务”和“少计纳税义务”都是暂时的,从长期来看,税前会计利润总额和应纳税利润总额是一致的,基于长期的所得税费用总额和基于长期的应纳税额总额即当期所得税费用总额也显然是一致的。
三、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图2中前两年的税前会计利润小于应纳税利润的差异是“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表明依税法“多计的纳税义务”可用于抵扣以后年度的纳税义务。后两年的税前会计利润大于应纳税利润的差异是“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表明后两年税法比会计准则“少计的纳税义务”。这两种类型暂时性差异是从纳税的角度来命名的,然而它们都不是纳税义务的差异,而是税前会计利润和应纳税利润之间的差异。
四、资产的计税基础:资产的税法账面价值
资产的初始账面价值扣除累积会计损耗后的余额就是资产的会计账面价值。资产的会计账面价值=资产的初始账面价值-资产的会计损耗。与之对应的是资产的税法账面价值,资产的税法账面价值=资产的初始账面价值-资产的税法损耗。
以固定资产的损耗为例,资产的会计损耗包括累计会计折旧、资产减值损失和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数额。资产的会计账面价值=资产购置成本-(累计会计折旧+资产减值损失+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资产的税法账面价值=资产购置成本-累计税法折旧。因为资产减值损失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不经过税务机关认可就不能算作资产的税法损耗,因此资产的税法损耗通常只有税法折旧了。
资产的税法账面价值就是“资产的计税基础”。有了资产的计税基础这个概念以后,计算暂时性差异就更加简化:在每个会计期末,资产的账面价值和资产的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就是资产的会计损耗与资产的税法损耗之间的差异,也就是基于资产损耗而产生的暂时性差异。资产的账面价值-资产的计税基础=累计税法折旧-(累计会计折旧+减值损失+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税前会计利润-应纳税利润。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资产的损耗是一次性计入费用的,会计准则对此和税法并无差异,它们也没有资产减值损失和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因而也就没有会计损耗与资产损耗的差异。所以“库存现金的计税基础”、“银行存款的计税基础”这些概念并不涉及暂时性差异。或者说这此资产的计税基础和账面价值总是一致的。
五、负债的计税基础
从一项负债的形成是否会影响所得税的角度考虑,负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形成资产的负债。如银行借款形成了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形成了原材料等等,形成资产的负债不影响损益,不影响所得税。另一类是形成费用的负债。如欠银行利息形成财务费用,欠职工薪酬形成管理费用等等。形成费用的负债因为产生了费用而对所得税的计算有影响。[2]形成费用的负债发生时全部计入会计费用,但不是全部计入税法费用,因此造成税前会计利润和应纳税利润的差异。
和资产的计税基础的含义完全不同,负债的计税基础并不是负债的税法账面价值,而是负债的会计账面价值减去负债在未来期间可计入税法费用的金额。负债的计税基础=负债的会计账面价值-该负债未来可形成税法费用的金额。
典型的形成费用的负债是预计负债。无论是在预计时就列入税法费用还是等到未来即实际发生时再列入税法费用,从开始预计到未来实际发生这个长期来看,会计费用和税法费用是一致的,长期中预计负债不会造成税前会计利润和应纳税利润的差别。若长期最终确定预计负债的实际发生额小于初始预计数额,按会计准则也要将多预计的负债扣回来冲减费用,会计准则最终也只是把实际发生的预计负债数额计入会计费用的。
负债的计税基础这个概念是为简化计算暂时性差异而设计的。会计准则希望达到像资产的计税基础那样的效果:与负债相关的暂时性差异=负债的账面价值一负债的计税基础,而只有把负债的计税基础定义为“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扣除的金额”,才能取得期望的效果。例如预计负债200万元,其计税基础为0,则:和发生预计负债相关的暂时性差异=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预计负债的计税基础=200万元-0=200万元。表明会计费用200万元大于税法费用0万元,税前会计利润就比应纳税利润小200万元。
与负债相关的暂时性差异=会计费用一税法费用=负债账面价值一负债的计税基础。形成费用的负债对应的会计费用大于税法费用,税前会计利润通常就小于应纳税利润,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反之就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并非所有的负债都有计税基础,形成资产的负债因为不产生会计费用,也不产生税法费用,故和所得额没有关系,但预收账款是个例外。
税法规定房地产企业的预收账款记入应税收入,而会计准则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只能在向房地产企业向客户交房时才能确认收入。从收到预收款到交房这个长期来看,应税收入和会计收入没有差异,相关的税前会计利润总额和应纳税利润总额之间也就没有差异。会计学教科书中通常是这么说的:预收账款的期末账面价值是8000万元,预收账款的期末计税基础为0。
你不难发现你在理解预收账款的计税基础时根本无法套用负债的计税基础的定义,预收账款根本不存在抵扣问题,不存在所谓“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扣除的金额”。只是税法规定收到预收账款时就先列为收入而会计准则规定只能在交房后才列为收入,双方对于长期的应税收入总额是一致的,只是各个短期中会计准则视角下的应税收入和税法视角下的应税收入有差异,这是双方对应税收入的确认时间上的差异。
预收账款的计税基础(8000)=会计准则在预收当期计入应税收入的部分(0)+会计准则在未来交房时计入应税收入的部分(8000)。这样的表达和负债的计税基础的定义相去甚远,因为预收账款和其它形成资产的负债的不同是它还带来了应税收入。
六、计算所得税费用的方法
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变动
递延所得税变动=∑(资产的账面价值-资产的计税基础)×所得税税率-∑(负债的账面价值-负债的计税基础)×所得税税率。
七、计税基础概念的讨论
计税基础的概念是为了韶华计算暂时性差异而设计的,但很难说这个设计是成功的。(1)概念之间没有对称和逻辑上的关联。资产的计税基础与负债的计税基础两个概念之间毫无关联。资产的负债基础是一个定义,而负债的计税基础却只能用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来表示。(2)负债的计税基础概念不能解释预收账款产生的暂时性差异,那么是对预收账款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单独做个定义呢,还是对在负债的计税基础概念之上加一个例外呢,还是重新定义负债的计税基础呢?(3)资产的计税基础与负债的计税基础这两个概念居然没能囊括暂时性差异的全部,在应用计税基础概念简化计算暂时性差异时就要分为三个类别:资产、负债、其它项目。其它项目例如对于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开办费,会计准则在发生时一次性计入管理费用,税法规定要分五年摊销,即在五年内分次进入税法费用。开办费发生时企业不形成资产可能也不形成负债,就只能单独考虑了。
参考文献
所得税费用的逻辑 篇2
1.某施工企业2010年营业利润为400万元,营业外收入为50万元,投资收益150万元,捐赠支出为10万元,所得税率25%,则该企业的净利润为()万元。
正确答案:B ×
A、280 B、330 C、442.5 D、590 解析:该题投资收益150万为干扰项,而捐赠支出是营业外支出,故: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利润总额×(1-所得税率)=(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1-所得税率)=(400+50-10)×(1-25%)=330。
2.某施工企业预计应支付给工人工资共计350万元,年末应付工资账面价值为290万元,则产生的(),按所得税率25%计算,产生的()。
正确答案:A A、应纳税暂时性差异60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15万元 B、可抵扣暂时性差异60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15万元 C、负债的计税基础350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15万元
D、资产的计税基础350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15万元 解析:年末应付工资账面价值为290万元<预计应支付给工人工资350万元,即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故将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350-290=60万,产生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60×25%=15万。
3.利润表一般分为三个计算口径,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
正确答案:C A、其他业务利润 B、投资收益(或损失)C、净利润 D、补贴收入
解析: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可以将利润分为以下三个层次的指标:①营业利润;②利润总额;③净利润。
4.下列关于施工企业利润总额的公式中,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A A、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B、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C、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D、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解析: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5.税后利润可用于:①弥补以前亏损;②提取任意公积;③向投资者分配利润;④提取法定公积;⑤未分配利润;按照《公司法》,以下分配顺序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C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②-④-⑤ C、①-④-②-③-⑤
D、①-④-③-②-⑤ 解析:按照《公司法》,公司税后利润的分配顺序为:①弥补公司以前亏损;②提取法定公积金;③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提取任意公积金;④向投资者分配的利润或股利;⑤未分配利润。
6.下列属于营业外收入的是()。
正确答案:A A、固定资产盘盈 B、营业利润 C、劳务作业收入 D、技术转让利润
解析:营业外收入包括固定资产盘盈、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处置无形资产净收益、罚款净收入等。
7.公司税后利润的分配主要有:①弥补公司以前亏损;②提取法定公积金;③提取任意公积金;④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或股利;下列排序正确的是()。正确答案:A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①-④-②-③ 解析:按照《公司法》,公司税后利润的分配顺序为:①弥补公司以前亏损;②提取法定公积金;③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提取任意公积金;④向投资者分配的利润或股利;⑤未分配利润。
8.营业利润的计算中不包括()。
正确答案:D A、营业收入 B、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C、投资收益 D、营业外收入
解析: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或营业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是计算利润总额的项目。
9.按照《公司法》的规定,法定公积金转为资本时,所留存的该项公积金不得少于转增前公司注册资本的()。
正确答案:C A、10% B、20% C、25% D、30% 解析:法定公积金转为资本时,所留存的该项公积金不得少于转增前公司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二十五。
10.下列不属于法定公积金的专门用途的是()。
正确答案:D A、弥补亏损 B、扩大公司生产经营 C、增加公司注册资本 D、分配股利
解析:法定公积金的用途包括:①弥补亏损;②扩大公司生产经营;③增加公司注册资本。
11.某企业的当期营业利润为4000万元,营业收入1000万元,营业外收入80万元,营业外支出9万元,财务费用3万元,管理费用20万元,所得税按30%,则净利润为()万元。正确答案:C A、3549.7 B、3565.8 C、2849.7 D、2133.6 解析:该题营业收入、财务费用、管理费用为干扰项,分2步计算: ①先求出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4000+80-9=4071;②求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4071×(1-30%)=2849.7。
1.下列属于企业营业外收入的是()。正确答案:ABE A、固定资产盘盈 B、处置无形资产净收益 C、销售商品收入 D、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E、罚款净收入
所得税费用的逻辑 篇3
关键词:油气田企业;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计量
常规来讲,递延所得税费用就是企业为取得会计税前利润应缴纳的所得税,由于会计和税法两种计算方式、标准的差异,导致递延所得税的最终费用也呈现出一个鲜明的暂时性差异。与此同时及,企业在缴纳所得税时,已经呈交上去去的所得税如果没有被正式认定为费用,那么它就会自动转化为递延所得税资产,而递延所得税资产在一定条件要又再度转化为递延所得税费用,由此彰显税费的循环转化。
一、油气田企业可能关涉递延所得税的具体存在方式
(一)安全生产费用
我国税法明确规定,当企业实际支出一笔资金时,其所产生的费用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减企业本应缴纳的税款的所得额。油气田企业所施行的税资缴纳机制要求企业提取的安全生产费用必须在实际发生时才可抵减企业原所得税,扩大递延所得税的形成范畴,也意味着等到企业在以后年份实际使用计提的安全费用时,才可以得到相应的纳税调减。
(二)员工所得薪资
员工薪资也是油气田企业产出递延所得税的一种存在形式,其明确要求:季度末或年期末未发放给员工的薪资,将被看作本季度或年度计提数大于发放数,如果此数额在下季度或下年度再行支出时,便可以在税前进行扣除并确认成递延所得税资产;如若本季度或年度薪资实际发放数额大于规定好的计提数的话,那么这部分员工薪资将自然调整为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
(三)资产减值准备、存货跌价、坏账准备
对于油气田企业来说,企业所开展的一切与税法相关的活动都要按规定准则办事,先是企业先前年度及当年年度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查看其是否在后续的会计计算期内出现折旧损耗的情况,一旦出现这种折旧损耗,企业就要依照税法制度将它与企业税前支出视确认好的资产进行求差,竭力将差异额度转回,行之有效的调整已经确认好得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同时做好油气田企业的存货跌价、坏账准备等工作。
(四)某种因素导致的油气资产折耗与财务费用
一般情况下,油气田企业在生产运营过程中会比较难产出油气资产折耗与财务费用,这与企业自身特殊的性质紧密相关,但它如果在不经意间受到某种因素(如弃置义务)的影响,企业内部的一些条件便会发生变化,油气资产折耗与财务费用问题相应也会产生,此时企业唯一的出路便是跟进税法要求,将这部分的支出在企业缴纳所得税之前便予以扣除,减少企业资金费用转化为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概率。
(五)可结转以后年度亏损与未利用税款抵减
众多油气田企业,旗下不乏有可独立纳税的子公司,公司中当期或之前年度所发生的累积亏损,依据税法规定,如果能准确判断它在税前弥补期限内已经得到弥补,那么就会被定为递延所得税资产;如果在税前弥补期限内没有被弥补,因某种因素被搁浅,或者存在享有某种税收优惠的情况,那么便可以应允结转以后前度税前扣除的支出,同时被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
(六)资产折耗年限的改动
我国政策明确规定,油气资产可不留残值,最低税收折旧年限为8年。仔细对比,可发现这与会计处理中折旧年限存在出入,因此必须确认为递延所得税。此外,油气资产折耗方法的变动,导致油气资产折耗又存在一定差异,所以其也要被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
二、油气田企业递延所得税费用的确认与计量
论及油气田企业递延所得税费用的确认与计量,其绝非易事,确认与计量之先就必须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尤其要将上文出现的多种存在形式递延所得税进行整合,并予以合并确认,统一计量,随后按部就班、循序渐进的开展计量工作。那么如何才能做好递延所得税费用的确认与计量工作呢?可分为五个环节步骤:1、切实查清油气田企业中可能出现或引发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深层原因,做好计税的准备工作,在工作中运用统一整合确认、协调计量的办法对资产数据进行处理,打破传统单调逐笔一一确认的方法。2、所角度、多层面的核算企业递延所得税资产与负债的账面价值,将这两个具体数值额度与计税工作初的数据进行比对和求差,认真核算其间差异,有针对性的确定本季度或年末的暂时性差异合计数。3、依照税法规定,对已得的差异合计数进行调整。4、差异合计数经过调整之后,它便具备了一定的可信度、科学性,此时再将这些差异合计数与企业纳税之先所预计的数额向比较,分析这其中差异数额产生的原因,随后仔细全面的核查,得出本季度或年度递延所得税资产与负债之间应得的余额。5、最后一步,也是十分重要的一步,即油气田企业在获得必要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及负债余额之后,要进行一定的调和与整理,努力将工作转移到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具体额度的确认和转回,在此基础上按照抵减后的净额确认费用与收益。
当然,油气田企业在开展这些工作时,一定要谨慎小心、周密细致,竭力盘获每一处细节和要点,适当进行预测,确保油气田企业递延所得税费用的确认与计量工作成效显著。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上文所提到的递延所得税费用的确认与计量方法步骤皆为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分析、归纳、总结而来的,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可操作性。除此之外要注意的是,会计核算与税法核算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所以两者核算之后所得出的递延所得税费用存在偏差,油气田企业在选择核算方法时务必要谨慎,密切关注两种方法所计算得出的费用差异缘由所在。
浅议基于企业费用的所得税处理 篇4
一、提高允许扣除金额的纳税筹划措施
(一)对亏损结转的应用
根据我国最近的所得税相关法律法规,企业在确定其往年出现的资产损失属实之后,就可以将损失的金额追补到该款项所发生的时间内进行扣除,而且企业有5年时间使用追补金额和权力。对此,纳税人可以对该规定进行充分的应用,除了能够将以前年度的亏损进行大幅度的弥补,还能够使得该年度的企业所得税明显降低,以实现高效的纳税筹划。
(二)在固定资产折旧方面的应用
目前企业对于固定资产的折旧计提的会计处理方式存在着很多种,但是按照我国的税法规定,都必须按照直线折旧的方式进行计提折旧,然后把其与会计这就处理方式之间出现的差额调整每年的应纳税所得额。此外,我国还规定如果企业的固定资产因为技术发展等因素,导致需要加速进行折旧,可以将折旧年限缩短,或者是使用加速折旧的方式。采取了加速折旧方式的固定资产的最低折旧年限应当要大于等于税法所规定的折旧年限的60%以上。其中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这两种折旧方法是固定资产想要加速折旧所可以选择的方法。此外,如果企业的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需要改变,是必须在事前通知税务部门,并且获得税务部门的批准的。
(三)在存货成本方面的应用
企业按照国家会计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所能使用的成本发出计价方法有先进先出、移动加权平均以及个别计价和月末一次加权平均等方法。而企业按照国家税务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则是可以选择个别计价、加权平均、先进先出等方法,计价方法是不可以随意变动的,所以需要认真确定。所得税受到计价方法的影响根本是物价存在变动,先进先出法是不适合被应用在物价上涨的阶段的,主要是因为后期存货成本计价会上升,导致本期的应纳税所得额也随之上升;加权平均法可以被应用在物价稳定或者是持续上涨的阶段,如此可以保证每一个时期的应纳税所得额波动不大。而先进先出法则更适合被应用在那些价格容易下跌的的存货上。所以作为企业,在选择成本发出计价方法的时候需要慎重,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四)在业务招待费用方面的应用
在我国企业每年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其中支出费用占总额的60%可以进行扣除,但是不可以超过当期的企业销售收入的千分之五,所以需要先计算出业务招待费用节税的极值,才能够充分的应用扣除项目。而且企业在实际的经营过程中,业务找到费其实还包含了会议经费和业务宣传费等诸多费用,互相之间存在着重叠,所以可以从这些地方寻找所得税纳税筹划的切入点。业务招待费中的部分费用可以转入业务宣传费用。例如,一般企业在进行礼品的采购时候,相关费用应当计入业务招待费,但是如果企业将礼品上印上企业的名字和Logo,那么这些费用就可以被计入业务宣传费用,那么就可能使得业务招待费用处于法律规定的可以扣除的范围之内了,而且能够全额扣除企业该期内发生的业务宣传费和广告费用,最终实现节税的目标。但是在进行业务招待费、业务宣传费以及广告费这三种费用的转换时候,需要确保合理,而且要满足国家的相关法规。
(五)在捐赠方面的应用
我国的税法相关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不超过年度利润总额的12%的企业该年度公益性捐赠支出是可以从应纳税所得额中进行扣除的。我国对于公益性的捐赠主要是指通过我国境内的非盈利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向民政、教育等公益事业的捐赠以及对贫困地区和受灾地区的捐赠,在捐赠之前,企业纳税人需要根据企业自身情况进行合理预算,将税收负担尽可能的降低。如果该年度企业的捐赠达到了限额,可以将其分为多次进行捐赠,或者是将其调整在未来,在以后的纳税年度进行捐赠。
(六)在利息费用方面的应用
如果企业在运营的过程中,出现的借款费用无需资本化,而且符合相关规定,则允许在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但是如果相关借款是应用到规定资产的购置、建造以及无形资产等,所出现的借款费用都需要归入资产的成本,这些费用不可以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如果企业借款利息超过了相关的规定,也无法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所以企业在进行资金的筹集的时候,贷款方应当选择金融机构,或者是由金融机构帮助发行债券,尽量不要选择借高利贷,这样会导致借款利息超出税前可扣除金额。
二、总结
广告费、业务宣传费等都可以在企业缴纳所得税之前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我国还为“三新”提供了相关的税收优惠,此外,企业如果对残障人士进行工作安置,那么也可以将残障人士的工资从应纳税所得额中进行加计扣除。所以,企业需要对这些优惠政策等进行充分的利用,以求达到降低所得税的目的。因此,企业需要从自身内部加强纳税筹划意识的培养,从根本上进行税务筹划工作。
摘要:企业的所得税纳税筹划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基于允许扣除项目进行的,对扣除项目进行纳税筹划,能够让企业借助合法的节税来获得最大的利益。本文尝试从企业的多项成本和费用等方面切入,研究分析企业如何进行纳税筹划才能够合理的提高企业的税前扣除金额,进而达到节税的目的。
关键词:企业费用,所得税,纳税筹划
参考文献
[1]华忠.企业研发费用所得税会计处理存在的误区[J].财会月刊,2010(05).
所得税费用的逻辑 篇5
1、固定资产不得计算折旧扣除:
(1)房屋、建筑物以外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
(2)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3)以融资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
(4)已足额提取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5)与经营活动无关的固定资产;
(6)单独股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7)其他不得计算折旧扣除的固定资产;
2、无形资产不得计算摊销费用扣除:
(1)自行开发的支出一再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的无形资产;
(2)自创商誉;
(3)与经营活动无关的无形资产;
所得税费用的逻辑 篇6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 费用扣除 综合分类所得税制
一、引言
自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我国“实行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的改革方向,已历时11年之久。这段时间内,个人所得税经过费用扣除、税率调整,但其课税模式还是分类所得课征,实行综合分类所得税更多的是在研究讨论阶段。个人所得税改革之所以推行缓慢,与获得个人全部收入信息(包括财产与所得)、合理设置费用扣除体系的困难是分不开的。
这几年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管水平有所提高,人们纳税意识逐渐增强,实行个人所得税综合分类模式已较之前有了更好的环境基础。加之2015年2月3日,《税收征收管理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截止,明确提出建立纳税人识别号,这一措施的实行为税务机关掌握个人全部收入提供了良好的可行基础。但这一问题解决后,还要加快对费用扣除的科学完善,才能体现出综合分类个人所得税制的优越之处。
二、费用扣除的内涵
(一)从费用与收入的关系看,费用是取得收入过程中的经济利益流出,收入减除费用即为所得
从收入、费用、所得的关系来看,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的内涵是:为取得收入必须支付的成本和费用。这说明,只有与收入(所得)有关的、必须的费用,才能在计算纳税人应税所得时扣除,否则,就不得扣除。至于如何界定“必须”的费用,又可做出如下区分:
1、费用与收入相关,即与该部分收入直接相关的费用才是必须费用,费用是收入所引起的额外经济利益流出
此时,费用扣除的内涵,就依收入的性质与种类而定,费用与收入体现出一一对应关系。如劳务收入,对应的费用扣除就是劳务成本;个体经营者的收入,对应的费用扣除是经营过程中发生的成本费用;捐赠收入、中奖收入,就因没有相对应的费用而没有费用扣除。
当收入与费用能准确对应时,就能区别不同的费用扣除,就能实现对相同数额不同类收入计征所得税时的公平。在此费用扣除的内涵下,选择分类所得税制是较好的做法。但是,经济现实中各种收入与费用并不往往体现出绝对的、直接相关关系,有一些支出并不是与某一种收入直接相关,但它却是纳税人取得收入必须发生的成本,比如生活费用。还有一些收入,并没有发生费用支出,最典型的例子是接受捐赠收入。
2、费用与收入相关,指的是与纳税人全部收入相关,费用与收入的相关性包括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费用有直接费用与间接费用之分,必要支出与辅助支出之别
从纳税人全部收入出发来界定费用,是符合现实的。此时费用扣除的内涵,与纳税人全部收入相对应,包括取得收入的直接费用与间接费用,必要费用与辅助费用。正如大多数学者提出,费用扣除要包括生活费用、必要费用、社会费用。在此费用扣除的内涵下,选择综合所得税制是较好的做法。
(二)从费用与个人所得税的关系来看,费用扣除是个人所得税发挥收入分配调节职能的重要手段
个人所得税是以自然人取得的各类应税所得为征税对象而征收的一种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在我国现实下,最主要的是要体现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促进社会公平。最理想的税收公平,应该是将个人全部收入,包括经常性收入和偶然性收入、连续性收入与分次收入、显形收入与隐形收入、金钱收入与实物收入、劳务收入与资本收入等,按取得收入的全部相关费用进行扣除后,就净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这当然是无法实现的。而较接近理想的税收公平,就是将个人一段期间内的全部经济利益流入,按科学合理、可准确核算的费用进行扣除后,就净所得来计征个人所得税,这是可以做到的。
在个人所得税中,费用扣除是体现量能课税的重要手段,即体现税收公平。除此之外,费用扣除还要照顾低收入困难群体,让其享受一定的税收优惠,所以费用扣除要高于人们基本生活费用支出。要充分体现个人所得税中费用的内涵,实行综合所得税制是较好的选择。
综上,个人所得税综合税制较分类税制更能体现出费用扣除内涵,但从我国税收征管制度与经济现实来看,并没有弃分类税制的必要,实行完全综合税制也尚不可行,因此,实行“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是较优选择。
三、现行个人所得税中费用扣除的弊端
(一)费用扣除内涵不统一
个人所得税11个税目的费用扣除体现出三种不同的内涵:第一种是日常生活必要开支,如工资薪金所得费用扣除额3500元;第二种是取得收入直接相关成本与必要费用(含生活费用),如个体经营所得的费用扣除;第三种是取得收入付出相关成本,可以是核准成本额或实际成本额,如财产转让所得、劳务所得、稿酬所得等。
由此可见,因实行个人所得税分类税制,导致各税目下的费用扣除内涵并不统一。生活开支,对于工薪所得来说是并没有必然关系,不管是否取得工资薪金,生活开支都是必需发生的。个体经营所得的费用扣除与企业所得税中的费用扣除具有相同的性质,即个体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相关的成本与费用,对个体经营者取得收入来说是必须的、必然的。
有学者提出,现行个人所得税中的费用扣除体系,实质上是通过工资薪金所得扣除体现生活开支,其他所得的费用扣除体现取得收入的相关费用,是合理的费用扣除体系。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大部分纳税人,尤其是中低收入群体,都只固定且单一地取得“工资、薪金所得”,没有同时取得个体经营所得与劳务报酬等,因此,在计征个人所得税时,其收入相应的费用扣除就只会有体现日常生活开支的3500元,不会有与收入相关的其他成本费用扣除,如参加培训的开支。
因此,不管是从不同税目下的费用扣除情况来看,还是个人收入的实际情况来看,现行个人所得税的费用扣除内涵是不统一,不合理的。
(二)费用扣除标准不科学
我国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不科学,一是采用“一刀切”的费用扣除标准不利于税收公平。全国各地,不管地区发展程度、生活成本、消费水平等差异,均采用统一的费用扣除,由此导致区域间不公平,纳税人税负不公平。北京与上海人均收支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贵州与甘肃等地人均收支又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各地区的纳税人工薪所得均按3500来进行扣除,明显是不公平的。
二是费用扣除标准未与物价水平挂钩,脱离经济发展现实。我国物价水平持续上涨,但与此相关的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却往往数年不变,不符合经济现实。个人所得税中工薪费用扣除额历经几次变动修改,2011年提高至3500元,但每一次费用扣除的上调都滞后于物价上涨,导致费用扣除相比收入偏低,虚增纳税人税收负担。
(三)以个人为计算单位的费用扣除不能全面反映纳税人税收负担能力
现行个人所得税以个人为纳税主体,费用扣除以个人为计算单位,不符合我国社会生活实际。家庭支出是纳税人支出的主要形式,但费用扣除不考虑家庭人口数量,由此导致个人费用扣除偏低,税收负担加重。以家庭为纳税单位,更能体现依纳税能力确定税收负担的公平原则。
(四)费用扣除的内涵在分类税制下不能得到科学体现
分类征税模式最大的缺陷在于不能全面衡量纳税人收入水平,不同种类收入适用不同费用扣除,等额的收入适用不同费用扣除额,容易导致税负不公。
从费用扣除与收入的关系来看,由于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收入形式可能是多样的,而一些费用也常常难以区分与收入一一对应,所以采用分类税制并不是好的选择。从费用扣除与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来看,需就个人全部收入考虑费用扣除,所以采用分类税制是不科学的。我国现行个人所税征收模式,使得费用扣除内涵不能得到科学体现。
四、完善费用扣除,推行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建议
(一)明确费用扣除内涵
费用扣除与纳税人收入紧密关联,为了合理衡量纳税人真实纳税能力,费用扣除应与纳税人全部收入相对应,这与我国当前个人收入差距加大、个人所得税主要发挥调节收入分配之职能的现实是契合的。因此,费用扣除应包括纳税人生计开支、经营费用、资产成本等,这样,不管是单一收入形式的纳税人,还是有多种收入的纳税人,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都可以就各种必要费用进行扣除。
(二)科学设置费用扣除标准
针对目前费用扣除标准存在的问题,在科学设置费用扣除标准方面,一是以家庭为单位,全面合理地计算纳税人费用扣除额中的必要生活开支;二是让费用扣除与物价联动,在物价上涨时有利于减轻中低收入群体,特别是困难群体的负担,体现社会公平;三是可设置合理的费用扣除额区间,不同地区可根据各自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物价水平因素,采用差异化的费用扣除标准,来保证地区间税负公平。
(三)加快综合分类税制改革
不管是费用扣除内涵,还是费用扣除标准,要想进一步完善合理,都需要以加快实现个人所得税综合分类税制为前提。就综合分类税制中所得的分类,学者们提出很多划分的方法,大多数学者主张,把劳动所得、经常性所得作为综合征收所得,把资本所得、非经常性所得作为分类所得。本文从费用扣除的内涵出发,结合各类所得中收入与费用的关系,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将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偶然所得、其他所得作为综合征收所得。主要的费用扣除为家庭必要生活开支、子女教育费用。综合所得征税实行按年征收,按月预缴,年终汇算。
二是将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作为综合征收所得。其费用扣除主要是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发生的,与经营所得相关的成本费用,同时也要考虑经营者家庭,扣除家庭必要生活开支与子女教育费用。
三是将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作为分类征收所得。其费用扣除则是与取得直接相关,可准确核算的成本。分类征收所得按次或按月征收,年终不再汇算。
五、结语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就有明确规定,“税务机关有权了解、收集个人所得税纳税人的银行存款、大额资产信息,金融机构、公安、国土管理、房产管理、知识产权管理等机关应按照税务机关要求的内容、格式、时限、口径提供本单位掌握的个人所得税纳税人的银行存款、大额资产信息”,这为税务机关搜集个人收入信息提供了制度保障,此次提出的纳税人别号制度,进一步为税务机关了解个人收入信息提供了现实可行条件。近年来,居民纳税意识增强,我国在税收征管制度做出的积极创新与完善,实行综合分类课税制度已具备了可行性。在个人收入信息可得的条件下,优化费用扣除是推行个人所得税综合分类所得税制必须解决的另一重大问题。本文从费用扣除与收入、费用扣除与个人所得税的关系出发,明确费用扣除内涵,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推行个人所得税综合分类所得税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吴旭东,孙哲.我国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的再思考[J].财经问题研究,2012(1):82—88
[2]杨卫华,钟慧.强化个人所得税对居民家庭收入的作用[J].税务研究,2011(3):36—40
[3]崔志坤.中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
[4]贾康.我国个人所得部改革问题研究[J].财政研究,2010(4):2—13
[5]杨卫华.我国个人所得税减除费用的性质与标准[J].中山大学学报,2009(4):195—200
【所得税费用的逻辑】推荐阅读:
所得税费用06-26
企业并购的所得税筹划07-12
递延所得税的核算07-29
银行抵债资产的会计核算与所得税处理08-24
所得税模型07-17
所得税改革07-19
所得税处理10-21
所得税模式05-20
所得税核算06-04
所得税条例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