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经济效益分析

2024-07-21

综合经济效益分析(精选12篇)

综合经济效益分析 篇1

节水农业作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其他措施无法替代的作用。从目前节水农业的理论与实践来看,节水农业综合效益作为节水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研究节水农业综合效益,不仅可丰富节水农业理论,而且对规范与指导节水农业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实践证明,节水农业不仅可以减少农业用水、减少能耗、提高土地利用率、减轻劳动强度,还能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土壤环境、水环境,促进农业增收、工业增产,也能为居民提供生活用水。由于节水农业是指为获得最佳区域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而采用的一系列工程节水技术、农艺节水技术和管理节水技术的总称,因此,本文将节水农业的综合效益归纳为节水农业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综合。

1 内涵界定

节水农业是一种资金和劳动投入的过程,是典型的经济行为。节水农业经济效益指投资主体进行资金、劳动、技术等节水农业投入所获得的经济收益,它是衡量节水农业投资收益、考察节水农业在微观上的盈利能力、评价节水农业经济合理性[1]的重要指标。节水农业环境效益指节水农业实施过程中对水资源、土壤、植被、大气、生物等环境要素及其生态过程产生诸多直接或间接的积极影响。节水农业社会效益指节水农业技术实施后对社会环境系统的影响及其产生的宏观经济效益,即在获得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基础上,从社会角度出发,节水农业为实现社会发展目标所作的贡献和产生影响的程度,其本质是在确保现有水资源满足农业基本生产需求的基础上,将节约的水资源向工业生产、居民生活、城市生态环境转移所产生的效益。

节水农业具有效益的统一性。从经济角度来看,追求经济效益是节水农业的中心,也是节水农业生命力所在;从节水农业的基础来看,自然因素(环境因素)是制约节水农业实施的主导因素,追求环境效益是节水农业的基础与前提;从节水农业服务对象来看,社会因素成为制约节水农业实施的主导因素,社会效益是节水农业的目的所在,因此,节水农业应追求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做到经济上有效、生态上平衡、社会上可行和可接受。

2 节水农业经济效益

2.1 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率,减少农业用水量

在农业灌溉中实施节水农业技术,可以减少水分的深层渗漏和无效蒸发损失,达到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农业用水量、节约灌溉用水的目的。不同的节水农业技术在不同的环节发挥各自的作用。如,在输配水环节中,采用渠道防渗技术最直接的目的是减少水分渗漏损失,与土渠相比,土料类防渗渠道可减少水分渗漏损失40%~50%,水泥类与石料类防渗渠道可减少水分渗漏损失50%~60%,埋铺式膜料类防渗渠道可减少水分渗漏损失70%~80%,混凝土类防渗渠道可减少水分渗漏损失60%~70%[2]。在输配水和灌水环节中应用低压管道输水技术,输水利用率可达95%,比土渠减少输水损失90%以上,比渠道灌溉省水30%~40%。在灌水环节中应用田间灌水改进技术,其中采用喷灌灌水技术的灌溉水利用率达80%以上,比地面灌溉省水30%~50%;而采用微灌灌水技术的灌溉水利用率达85%~90%,比地面灌溉省水33%~50%。在农作物对水分的吸收利用环节中采用水稻节水灌溉技术与农艺节水技术,能减少水分无效蒸发,达到用最少的水生产最高产量的优质农产品的目的。

2.2 减少能耗,缓解工农业用电紧张矛盾

与土渠或大水漫灌相比,采用节水农业技术能提高节水装置效率,降低提水级数,加速灌溉水流速,缩短输水时间和灌溉周期,减少能耗,有效缓解工农业用电紧张的矛盾。如,采用渠道防渗技术能抬高渠底高程,减少渠床糙率,每年可节电2.7 kW·h/m2或节油1.2 kg/m2左右;而实施井灌区渠道防渗工程每年大约可节电5.6 kW·h/m2或节油3.0 kg/m2[3];采用低压管道输水技术所需的输水工作压力低,一般为0.02~0.20 MPa,比土渠输水节能25%~50%;在低压力条件下采用微灌灌水技术,使灌溉水利用率提高,而在提水灌区,节水意味着减少能耗。

2.3 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土地复垦面积

实施节水农业可节约渠道占地,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土地复垦面积。如,渠道衬砌防渗技术中,采用较陡的矩形和U形防渗渠道为沟坡,与土渠相比,该渠道断面缩小,渠道口宽变窄,支渠与干渠渠身横向占地宽度一般比衬砌前减少1~2 m[4],可省地0.2%。低压管道输水技术中,管道均埋于地下,与渠道输水相比,可节约土地7%~13%[5]。田间灌水改进技术中,采用压力管道输水,可减少农田中渠道、田埂的占地,提高土地利用率达10%~20%[6]。

2.4 减轻劳动强度,减少管理与运行费用

实施节水农业能减轻农民劳动强度,减少管理与运行费用。如,采用渠道防渗技术,可有效防止渠道冲刷、淤积和坍塌,增强渠道稳定性,减轻渠道整坡、修理和清淤的强度,减少渠闸配套管理人员和维修清理人员,从而降低渠道运行管理维护成本(比土渠管理维护成本减少70%)。低压管道输水的运行费用少,适应性强,受气候、地形、作物分区、灌水时间等因素干扰少,管理方便,且管道埋于地下,不易被破坏,技术也易于被农民掌握与使用。采用地面灌水改进技术,对土地平整程度要求不高,无需开沟、筑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灌水劳动强度,与地面灌溉相比,可节省劳动力50%左右。

3 节水农业环境效益

3.1 对气候环境的影响

节水农业对气候环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大面积的节水灌溉将会造成局部地区空气温度、湿度、水分蒸发量发生改变,小范围的节水灌溉则对农田小气候产生影响[7]。如,输水过程中水分的渗漏损失及农艺节水技术的实施,导致田块棵间水分蒸发和植株水分蒸腾减少,区域实际陆面水分蒸发量相应减少,从而导致了区域雾日的减少和空气相对湿度的减小。采用其他节水农业技术,如喷灌灌水技术,可增加近地表层的空气湿度,降低地面温度。采用水稻节水灌溉技术,白天田面以下5 cm处土温温差达3 ℃以上,田面以下20 cm处土温温差也在1.5 ℃左右[8],明显高于淹水稻田;稻田株间昼夜温差可增加1~3 ℃,株间空气湿度减小1%~5%[9]。

3.2 对区域水文循环的影响

节水农业改变了农田水文循环变化规律,采用不同的节水农业技术对水文循环的过程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如,渠道防渗、低压管道输水改变了水循环的结构和转化量,影响了区域地下水的补排关系,使地下水、土壤水和地表水的转化强度减弱,地下水水位下降,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显著增加[10,11]。采用农艺节水技术,通过充分利用土壤水,改变了降雨产流、降雨入渗和地下水补给条件。而采用地膜覆盖保墒技术,在增温保墒的同时,由于地膜对雨水的阻隔作用,使得降雨入渗减少,一方面不利于充分利用雨水,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地表径流。大面积的地膜覆盖将影响地区的水循环条件,改变原来的水文特性,甚至使水资源状况发生变化。这些影响通过改变原有水循环过程和降雨产流过程,形成新的水资源循环系统,对区域内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产生影响[12]。

3.3 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

节水农业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包括对水量的影响和对水质的影响两部分。对水量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水文循环过程中地表径流的变化,对水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灌溉回归水的排出所产生的影响。采用不同节水农业技术对地表水水质的影响表现不同,如,采用渠道防渗技术可增强径流拦蓄能力,增加蓄水量,对污染物起到稀释作用,同时水体的增加为水体中污染物的氧化、分解、吸附、沉淀和吸收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从而进一步改善了水质。采用喷灌灌水技术,可直接把水和肥料送到植物根部,避免水分和肥料在土壤的残留,减轻了地表水的恶化程度。采用地膜覆盖技术,可减少稻田的排水量,降低稻田肥料流失对水体的污染(研究表明,减少田间水的排出是降低农田氮、磷流失的关键[13])。

3.4 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节水农业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体现在节水农业实施后地下水水位与地下水水质的变化。对地下水水位的影响表现为,在渠灌区,由于减少渗漏量,相应减小了地下水水位的上升幅度;在井灌区,随着地下水开采量的减少,地下水水位得到控制,但同时由于渗漏量的减少,地下水补给减少,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王贵玲[14]对渠灌区节水农业进行研究发现,若保持现有地下水开采规模不变,10年后研究区地下水水位减缓下降10 m,即地下水水位少下降了10 m,从而证明节水农业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地下水水位的下降。节水农业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表现为由于节水农业技术的实施,减少了化肥、农药的施用及排放,从而减少了污染地下水水质的受污染水体下渗量。如,采用微灌技术可以提高肥料和农药的使用效率,减少化学物质的施用量,从而有效防止地下水污染[15]。

3.5 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节水农业对土壤空气、土壤微生物、土壤盐分、土壤物理性质和结构产生较大影响[16]。如,喷灌灌水技术的实施可能会对农田周围生态环境变异、生物多样性、微生物等造成影响;采用水稻节水灌溉技术,经常排水晒田,可增加土壤通气性和土壤含氧量,氧气还原电位升高,还原物质得到氧化,减少对稻根的危害;采用地膜覆盖保墒技术,可调节农田土壤水、热、盐及养分状况,改善耕作层土壤环境,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等[17];采用水田旱作技术,可改变土壤潜育层氧气还原电位,使好气细菌、嫌气细菌的活动产生变化,加速分解土壤有机质,并由此对水稻的生长和品质产生影响。但是,农膜覆盖、污水灌溉可能会对土壤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其中农膜覆盖后的残膜会影响土壤物理性状,抑制作物生长发育;污水灌溉会产生重金属元素(根据实验研究表明,污水灌溉的土壤中全盐及氯化物的累积均高于清水灌溉的土壤),并且作物籽实中有毒元素的积累有所增加。总体来说,由于减少灌溉用水量,一方面减少了由灌溉水带入土壤表面的盐分,另一方面也防止了因过量灌溉引起的地下水水位抬高,从而有效抑制了地下水和下层土体中的盐分向上层运移,因此,可认为节水农业有利于土壤盐碱化的防治。

3.6 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水土流失的根本原因是土壤侵蚀,而土壤侵蚀主要由外力引起,其中最常见、最普遍的外力是水力侵蚀。实施节水农业能减轻水力侵蚀引起的水土流失[18]。采用不同节水农业技术对水土保持的作用不同,如,渠道防渗具有防冲、防淤、防坍塌、稳定渠道等特性,能减少水分渗漏,抑制地下水水位的抬高,改善土壤盐碱化状况,缓解由于土壤盐碱化导致植物生长困难、形成水土流失的危机。采用喷灌、微灌灌水技术,不需平整土地和控制地面坡度,减少沟渠和田埂占地,少动土而减少土石弃方,对水土保持产生积极作用。采用地膜覆盖保墒技术,可抑制土壤水分蒸发,减少地表径流,起到蓄水保墒、保持水土的作用。施用化学制剂可以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如,采用具有强吸水性能的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土壤保水剂,能使土壤在降雨或灌水后吸收相当于自身重量上千倍的水分,并膨胀形成不易离析的凝胶,在干旱时将水释放出来供作物吸收利用,再遇降雨时重复吸水,从而减少了地面径流的形成,起到了保持水土的作用。

4 节水农业社会效益

4.1 对农业的贡献

节水农业对农业的贡献,表现为节水农业实施后增加了灌溉面积,提高了灌溉保证率,提高了农作物产量,从而增加农户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实施节水农业,能够按作物不同生育阶段的需水要求适时、适量供水,提高灌溉的均匀度;在总水量及灌溉面积相同的情况下,缩短了灌溉周期,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在保障原有灌溉田块用水需求的前提下,改善处于渠道末端而灌溉困难的田块或荒废田块的灌溉条件,有效扩大了灌溉面积。据江苏省农业综合开发节水技术推广示范区如皋市野树灌区[19]的实践表明,修建0.15万hm2防渗渠,可解决地势高、处于灌区尾部、高沙土漏水严重的田块的灌溉问题,扩大灌溉面积近133.33 hm2,扩大水稻种植面积400 hm2。在水分丰沛地区,修建衬砌渠道后,灌溉面积由原来的2 hm2增加到7.33~8.67 hm2。在沿海缺水地区,尤其是黄河故道、滨阜响半高地,修建防渗渠道后,灌溉面积成倍增长。王建勋的研究[20]表明,与传统的地面灌溉相比,微灌可增产20%~30%,喷灌可增产10%~20%,水稻浅湿和棉花膜上、膜下灌溉可增产5%~10%。彭世彰[21]分析了宁夏引黄自流灌区示范应用水稻控制灌溉技术,研究表明,控制灌溉的水稻产量比常规灌溉的水稻产量增产519 kg/hm2,增产幅度达5.3%。与此同时,节水农业的实施还能减少水分的渗漏与无效蒸发,降低灌溉用水定额,提高灌溉用水保证率和灌溉质量,增强了农业抗旱、抗涝等能力,在保障粮食稳产的基础上,提高粮食产量。江苏省南京市的节水农业实践表明,在出现5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的情况下,节水农业技术的实施增强了农业抗旱能力,使农业没有减产反而增产。笔者在江苏省泰兴市所作的调研表明,实施节水农业后,改善灌溉面积0.24万hm2,平均增产粮食750 kg/hm2左右。

4.2 对工业的贡献

节水农业对工业的贡献表现为节水农业实施后节约的水资源从利用效率与效益较低的农业向利用效率与效益较高的工业转移,从而增加工业产值,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工业产值的增加与水资源要素和生产要素(如设备、原材料、动力、劳务、技术等)的投入密切相关,其中水资源作为工业生产必需的投入要素之一,在工业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倪红珍[22]对北京市水资源价值的研究表明,水资源对工业总产值的贡献率为0.207,即工业用水每增加1%,工业总产值将增长0.207%。邵景力[23]对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水资源系统经济效益的研究表明,水资源对工业各行业生产总产值的贡献率从大到小依次为电力、电子、化工、冶金、食品、轻工、建材、机械、纺织,分别为35.31%,10.78%,7.99%,7.97%,5.83%,2.15%,2.90%,2.06%,1.99%,水资源对包头市工业总产值的贡献率平均为0.79,即工业用水每增加1%,工业总产值将增加0.79%。实践证明,节水农业实施后,节约的水资源向工业转移,能促进工业总产值增加,而作为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工业产值的增加进一步加快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4.3 对生活用水的贡献

节水农业对生活用水的贡献表现为节水农业实施后节约的水资源向生活用水转移,达到维持人类生命和健康、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目的。

生活用水指除农业、工业生产用水以外的所有用水,包括城镇居民家庭用水、城镇公共用水、城镇环境用水、农村居民家庭用水和牲畜用水等[24]。生活用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要素,与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息息相关。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对水的需求量也在逐渐增加,从维持人类生命的饮用水需求,到保证人类健康的卫生用水需求,到满足人类娱乐休闲的用水需求(如花园浇灌等)等[25],而节水农业对生活用水的贡献功不可没。据江苏省节水改造示范项目白屈港灌区表明,节水农业实施后,总节水量的11%用于生活用水。笔者在江苏省皂河灌区所作的调研发现,节水农业的实施有效增加了生活用水供水量,实施节水农业所节约的水资源的15%转移到了生活用水。

4.4 对城市生态环境的贡献

节水农业对城市生态环境的贡献,表现为节水农业的实施减少了中上游农田灌溉用水量,节约的水资源用于改善城市水环境,即增加城市生态用水,从而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增强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生态用水是指为维护生态系统的特定结构、生态过程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用水[26]。长期以来,我国生态环境一直处于“局部有所好转,整体正在恶化,前景令人担忧”的状态。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农业的迅速发展,挤占生态用水的现象越来越明显,生态用水危机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为了保障生态用水,近年来,我国政府和各级部门采取了多种措施,如塔里木应急调水、黑河调水、珠江引淡压咸等,均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但是这些成效大部分是通过行政手段实现的,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保障生态用水的长效机制并没有建立起来。针对目前生态用水现状,有研究[27]认为,实施节水农业是保障生态用水的最主要手段。江苏省皂河灌区节水农业的实践表明,自1998年实施节水农业以来,皂河灌区每年将节约的水资源向城市市区段古黄河补水,为黄河生态基流、冲沙及稀释净化等生态功能的维持提供了保障。

5 结 语

在水资源有限性、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的前提下,节水农业因其节水、高产和可持续等特点,成为克服水资源短缺、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实施节水农业对区域经济、环境、社会产生全方位影响,节水农业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是节水农业经济效益的有力保障,节水农业经济效益只在节水农业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良好的基础上才能够得到更好的发挥。对节水农业综合效益进行全面分析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综合经济效益分析 篇2

技术简介:

紫甘薯综合提取花青素、変性淀粉、可溶性膳食纤维产业化

一、前言

甘薯是世界上第六大作物,21世纪在解决全球粮食、能源、自然资源,及环境问题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紫甘薯是一种富含花青素的甘薯品种,1980年,我国就从日本引进培育了适合工业化提取色素的甘薯新品种,目前在我国河北、江苏、山东等省乃至全国巳普遍种植。与紫玊米和紫甘蓝相比,紫甘薯中的花青素具有较髙的稳定性、含量丰富,因此,从紫甘薯中提取花青素,具有较髙的商业价值。随着食品着色剂一合成色素安全性的较低,天然色素作为食品着色剂在世界范围内的使用量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天然色素养被开发。

0美国短蔓黑薯、日本紫甘薯王等紫甘薯新品种的的繁育推广,该品种的优奌是:【1】产量髙:春薯亩产4000-6000斤,夏薯亩产3000-6000斤。【2】品质优:其营养成分明显髙于其它甘薯。赖氨酸、钾、锌、锰的含量髙于一般红薯5-8倍,硒、碘的含量高于一般红薯20倍己上,并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胡萝卜素及维生素。具有防治消化道疾病、抑制癌症的发生,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作用,被誉为“绿色保健食品”。【3】适应性强:该品种秧短蔓粗,结薯粒高、喜水耐旱、抭病力强、髙产稳产。

二、加工工艺流程与设备投资

1、加工工艺流程:(略)。

2、设备投资(按日加工鲜紫甘薯计):649万元。厂房面积:8000平方米。

3、主要设备:甘薯前处理设备,色素提取纯化设备,膳食纤维酶法生产设备,淀粉加工干燥设备,膳食纤维干燥系统设备,淀粉、膳纤维定量包装设备,其它设备等。

三、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分析;

1、每吨紫甘薯可产天然色素20kg,淀粉200kg,膳食纤维50kg。产值10200元,原料成本1600元,升值7倍。

2、月加工(按25天/月计)1250吨,产值1275万元,原料成本200万元。

3、年加工(10月/年计)12500吨,产值12750万元,原料成本2000万元。

(二)、社会效益

甘薯是主要农产品之一,若将甘薯的种植改为紫甘薯的种植,普通甘薯的种植产值700老/亩,紫甘薯按1.5吨/亩计,商品薯每斤按0.8元计,亩产可达2400元,每亩农户可增收1700元。12500吨需土8500亩种植,不足1万庙,若利用贫困山区土地20万亩土地种植紫甘薯,产值可达30亿元,商品薯增值3.4亿元,还能解决上万农民在当地就业,对县域经济的发展也特别有利,拉动地方经济。

四、项目的创新奌

1、提取纯化天然色素;

2、生产可溶性膳食纤维;

柠条在海原县的综合效益分析 篇3

关键词:柠条;气候适应性;价值

中图分类号: S79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14-81-1

1柠条对海原县气候的适应性

1.1 柠条对海原县干旱气候的适应

海原县位于黄土高原与鄂尔多斯盆地过度带,温热不同常导致“十年九旱”、“三年两头旱”,年平均降雨量200~300毫米,7~9月份是最重要的雨季,而年平均蒸发量在2250毫米左右。柠条在干旱缺水的环境下可以正常生存和生长,即使年降水量低于200毫米,也丝毫不会影响柠条正常的生长发育,柠条强大的耐旱性与其形态外形的结构相关,同时柠条的生理特点也包括能够耐受高温、减少脱水、降低蒸发量、增加渗透压等,因此,即便在干旱高温的情况下,柠条的外形和生理特点都能保证其干旱气候的适应,而不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

1.2 柠条对海原县高温气候的适应

海原县地区的气候特点属于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0℃活动积温3100℃左右,10℃有效积温2500℃,年平均气温3.6~8.6℃,极端最高温38℃,根据相关对柠条耐热实验的数据显示,50℃是柠条可以接受的温度,因此,柠条在高温的气候中种植也可以适应。

1.3 柠条对海原县高寒气候的适应

柠条能抵御-30℃~-40℃的严寒 ,具很强的抗寒性。海原县境内地理特点复杂,低山、丘陵、谷川交错相间,海拔可从1280米跨度到3000米左右,具有春夏较短,秋冬较长的特点,最低的气温可在-20℃左右,最大冻土深度290厘米,而柠条的抗寒性较强,在-40℃的环境中仍然存活质量良好,因此柠条对海原县的严冬依然能够适应。

1.4 柠条对海原县土壤条件的适应

海原县属于黄河中游的高原地带,县中南部以水平地带性黑垆土为主,北部以灰钙土为主,自然植被稀疏;由于草原植被向荒漠草原植被过渡,在南部地带性山地灰褐土上面着生天然次生林,且pH值小于8,而柠条在pH为6.5~10.5的土壤上均能适应和存活,即便是石质山地和丘陵山地柠条仍然可以生长得枝繁叶茂,将地表完全覆盖。

因此,柠条是海原县退耕还林还草,进行荒山绿化和大面积造林的先锋树种。

2 柠条的生态效应

2.1 防风固沙

柠条的防风固沙作用非常明显,相关研究表明,柠条生长在沙区约3年时间,每丛柠条的根部就可以固沙0.25立方米左右,而生长超过5年的柠条林对地表的覆盖率可以超过72%,固沙的体积也超过1.0立方米,整个柠条林对固沙的厚度可以超过6.6米。

2.2 拦泥蓄水,保持水土

柠条的枝叶比较茂盛,当枝叶枯萎掉落后,可以帮助对降水的承纳,同时,由于柠条丛根系较密,相互交错在一起,不仅可以凝聚土壤,有效防止土壤的流失,落叶与根系等共同作用,起到较好的拦泥蓄水,保持水土的作用。

2.3 改良土壤

海原县属于高原,冬春季节地表的土壤颗粒被风蚀,较好的土壤肥力受到影响,柠条林由于枝繁叶茂,抗风效力强,有效减小风速,有效保护了地表的肥土,保证土壤肥力。由于表层土粒受到保护,加上枝叶的掉落,沙土表层机械组成变细,粉沙以下部分增加,容重变小,孔隙度加大,土壤的养分得到改善,由于腐殖质、氮、钾含量增加,柠条林起到了改善土壤的作用。

3 柠条的经济价值

3.1 饲用

檸条枝叶稠密、柔软、营养丰富、适口性好、耐啃食。传统方法只是对当年生长的柠条嫩枝幼叶放牧利用,而现今将整枝柠条机械粉碎加工成品饲料饲喂家畜,是海原县近年来对柠条饲料生产开发的新兴研究项目,据有关资料表明,饲料适当粉碎或制成饲料,利用率会大大增加,且损失率仅为1%~2%,且能极大地提高牲畜的采食量45%(绵羊)和11%(牛),正所谓“寸草切三刀,无料也上膘”,因此对现有大面积柠条资源科学的加工处理,最大可能地保持原有养分,提高柠条饲料的适口性,缓解畜牧业短缺的压力,是一项具有价值意义的技术措施。

3.2 其他

柠条除可绿化荒山、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外,还具有潜在的资源价值,如:柠条根系中有效成分根瘤菌能够抓住空气中的氮元素;枝叶在掉落腐化以后可以给土壤以养分成为绿肥;花期长达2个月,也是很好的蜜源植物;其种子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油脂资源和食用蛋白资源,可榨油、制酒,又据有关资料表明,柠条种子油因有苦味,不可食用,仅供工业用油;植物的各个部分都可以成为药用,有滋阴养血、通经、镇静和止痒等效用,属补益类药物;枝条发热量大、产柴量高,是很好的薪炭类树种;枝条亦可用于编织民用的“房笆”、“篓筐”,如将其切断揉碎,可作为加工中低密度纤维板的原料,如果从柠条资源开发利用的角度讲,柠条不仅是良好的天然绿色粗饲料资源,还是发展中草药业和建筑业的宝贵资源。

4 结语

由以上综合效益分析,对于2/3面积造林以柠条为主的海原县来说,应该注重大力挖掘草地资源内部的生产潜力,并提倡对柠条资源进行合理的综合开发利用,在降低畜牧业生产成本的同时,改变饲料严重短缺的现状,带动种草养畜主导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兆伟.柠条栽培技术及生态价值的探讨[J].China's foreign Trade,2012(9).

综合经济效益分析 篇4

一、关于城市轨道交通功能目标的分析

1 轨道交通的运行是建立在高度安全的调度管理机制的基础上, 围绕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行, 将轨道交通各个系统进行集成和互联, 提升轨道交通监控自动化水平, 从而满足现阶段轨道交通工作的开展, 保证其安全性及其高效性。通过对综合监控系统的应用, 可以提升轨道交通运行的整体安全性, 有利于提升乘客的舒适性, 从而做好灾害情况下的乘客疏散等工作, 提升其及时性及其高效性, 从而进行灾害情况的损失降低。

这离不开机电设备综合监控平台的设计, 进行轨道交通系统的统一性的编制, 进行软硬平台的统一管理, 实现多专业的系统集成、资源共享、信息互通, 提高运营管理效率。并以灵活的操作员角色配置功能给运营调度操作提供方便。充分发挥系统集成的优势, 通过网络的开放性和互联性, 实现系统信息资源的共享, 确保相关系统间安全、可靠、快捷的业务关联与事件联动功能, 快速、高效地应对火灾、阻塞和其它事故等突发事件, 提高服务质量。

2通过建立共享数据库, 实现各相关子系统数据的统一管理, 提高数据利用层次, 为进一步的数据挖掘和运行优化提供条件。这可以进行自动化系统的结构的简化, 提升系统的整体可靠性, 保证其安全性的提升, 进行系统运行及其维护成本的控制。以减少综合投资。通过统一的综合监控信息平台, 可以提供设备档案管理、系统维护管理的基础信息和基本网络条件。

二、关于综合效益应用的分析

1为了保证运营管理手段的高效性、方便性, 可以进行综合监控系统的建立, 保证其相互独立性, 保证其统一性及其协调性, 保证调度指挥系统体系的健全。保证各个子系统的积极调度管理, 做好作业的协调工作, 保证系统之间调度程序的紧密性, 从而为调度员进行全面资讯等功能的提供, 满足轨道交通运营指挥工作的要求。

通过对综合监控系统的应用, 可以实现不同子系统的数据处理, 进行数据的分析及其报表管理工作, 进行调度管理功能的体现, 从而进行各种事件的有效反映及其处理, 保证管理自动化程度的控制, 提升系统的整体安全可靠性。这里可以进行硬件平台及其软件平台的应用, 做好专业的信息综合数据库应用环节, 保证各个总控室的操作环节的优化, 更好的进行数据库的访问, 进行不同应用程序结果的分析, 保证不同专业的信息沟通, 保证系统资源的良好共享。

2 一般来说, 综合监控系统的整体主干网系统规模是巨大的, 这就使网络系统具备良好的管理性, 通过对网络设备的管理平台控制, 更有利于进行网络设备状态的分析, 这离不开网管平台的监控, 这需要进行网络管理平台的处理工作, 进行网络管理效率的提升。网络系统具备较强的功能, 其能够进行故障的诊断, 有利于进行过滤设置等, 为了满足管理及其维护的需要, 可以进行集成程度高、模块化、通用性产品的应用。

总的来说, 其可扩展性是非常强的, 但是在该系统的应用过程中, 需要进行符合国际标准的通用产品的应用, 这种系统的应用过程中, 可以进行开发式、分布式计算机系统的应用, 软件进行模块化系统结构的应用, 保证功能及其容量的扩展, 从而有利于软件的运营及其维护。

通过对综合监控系统的分析, 可以得知其具备自检的功能, 进行了系统工程师工作站及其诊断工具的应用, 系统内部进行电子日记模式的应用, 记录了系统不同部分的工作结果, 如果发生了故障也能进行自动报警, 并且能够进行系统故障的自动记录, 从而有利于系统的维护。这种数据库的接口设计让系统具备更强的扩展能力。

在综合监控系统的应用过程中, 进行成本的控制是必要的, 从而满足计算机网络设备的工作需要, 这需要进行系统软硬件的统一配置, 保证独立监控系统的信息有效交换, 做好共享资源及其系统冗余备份的有效配置, 进行系统前期建设环节的优化, 满足后期运行维护工作的要求, 保证了独立监控系统各个子系统的协调性。

3 这也需要进行综合监控系统的可操作性的优化, 一些ISCS系统进行了工业控制级产品的应用, 其连续运转时间是比较长的。进行了双机冗余设计工作的开展, 进行了硬件设备的应用, 进行了系统平均修复时间的降低, 提高了系统的可操作性。各项指标要满足综合监控系统各种功能的需要。综合监控系统提供良好的人机交互式操作界面, 便于调度人员操作。随着时代进步, 对运营安全和管理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 运营过程中被监控对象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复杂。

结语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的应用, 对于信息采集及其处理实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离不开运营过程中的监视环节、控制环节、操作环节、管理环节等的协调, 从而提升运营的安全性及其可靠性, 这对于资源的共享及其信息共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就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 做好资源共享数据、信息共享数据的有关工作, 综合监控的价值以及综合效益会越来越大。

摘要:综合监控系统建立一个统一的运行平台和集中监控体制, 这需要进行乘客、环境、设备防灾及其安全性的分析。做好安全行车及其调度指挥环节, 从而进行应急处理方案的应用, 保证其丰富信息的提供。提高轨道交通监控自动化水平, 保证轨道交通运行的高效性, 满足轨道交通服务工作及其管理工作的需求。

关键词: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GB 50157-2013, 地铁设计规范[S].

综合经济效益分析 篇5

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直属于教育部,由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人大经济学实力强大,大师辈出,吸引了众多考生报考经济学研究生。

人大绝大部分经济类专业专业课考试科目为“802经济学综合”(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部分经济类专业专业课考试科目为“834经济学”)。

一、适用专业

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网络经济学;企业经济学;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国际贸易学;数量经济学;国防经济;城市经济学

财政金融学院:财政学;金融学;金融工程;保险学

国际关系学院:世界经济

环境学院: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商学院: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商业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经济学

社会与人口学院: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公共管理学院:劳动经济学;房地产经济与管理

·初试考试科目为“802经济学综合”的学院非常多,考生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后期确定所报院校和专业。比如,环境学院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往年分数都为人大经济类最低分,只要上线,一般能被录取。

·人大财政金融学院非常强大,但是考试竞争也非常激烈,报考该院的考生一定要足够强大。

·人大每一年除了给出经济类复试分数线,每个学院还给出分数线(分数线一般高于经

济类复试分数线)。因此,考生后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所报院校和专业。

二、参考用书

人大经济类专业自2008年统考“802经济学综合”以来,不再指定参考书目。结合之前年份指定参考书目和考试难易程度(从最近几年“802经济学综合”考题来看,难度越来越大),推荐重点看以下教材:

1.《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该书非常经典,被众多高校(包括科研机构)相关专业指定为考研参考书目,是考研必备教材。最为重要的是,该书结构和条理清晰,概念明确,特别适合应试考试。

2.《微观经济学-基本原理与扩展》(上课所用教材,备受人大老师青睐。2012年人大“802经济学综合”宏观经济学部分最后一道计算题,就来自于曼昆《宏观经济学》

综合经济效益分析 篇6

[摘 要]海洋资源是海洋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海洋资源及其开发效益关系到海洋经济发展水平,是海洋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通过构建海洋资源开发综合效益评价模型,运用均方差权重法,探讨2002—2013年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综合效益的时间演变趋势。结果表明,区域海洋资源综合效益呈现波动增长趋势,区域间增长速度存在差异,各区域的综合效益排名随着时间变化而发生变动。结合局部自相关分析法研究沿海地区2013年海洋资源开发综合效益的空间积聚特征,将区域划分为H-H型、L-L型、H-L型和L-L型四大类型区,针对不同的区域应采取不同的海洋资源开发策略。

[关键词]海洋资源开发;综合效益;局部自相关分析法;空间关联

[中图分类号]P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6)02-0045-07

被誉为“蓝色国土”的海洋,是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基础。海洋资源是指与海底、水域以及海面直接相关的,在现在和未来,可被人类开发利用并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物质、能量和空间的统称[1]2。海洋资源是海洋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海洋资源的开发程度及其利用效益直接关系到海洋产业的现实竞争力和未来发展潜力。我国海洋资源丰富,包括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化学资源、滨海旅游资源、沿海空间资源和海洋新能源资源等多种类型,与陆域资源有着较好的互补性[2],为海洋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资源基础[3]。进入21世纪,我国沿海地区充分利用海洋资源优势发展海洋产业,海洋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贡献日益显著。

但与此同时,盲目投资、过度开发、围填海活动、海上溢油事故等人为因素造成的海洋污染,以及频繁的海洋自然灾害[4]对沿海经济发展、海洋生态环境、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等都带来了巨大威胁,降低了海洋资源的开发效率,阻碍了我国海洋开发进程。据调查数据显示,我国53个沿海城市中,有近90%的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当前我国滨海湿地面积较20世纪50年代丧失了57%,海洋经济动物资源面临着严峻形势,近海渔业资源整体处于衰退状态[5]。

中共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海洋强国”国家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思想,《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5)》重点指出发展海洋经济、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等是新时期我国海洋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随着我国海洋资源的开发以及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资源开发也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海洋资源含义及分类研究[6]、资源调查与评价[7]、价值评估研究[8]、资源开发负外部性与影响评价[9]、资源开发利用现状[10-11]、综合实力评价[12]和法制管理等[13],但海洋资源开发效益评价定量研究不够深入,缺乏针对我国沿海11个省、市、自治区的海洋资源开发效益演化研究及地域差异比较分析。为此,本文将以我国沿海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海洋资源开发综合效益评价模型,全面分析我国沿海11个省、市、自治区的海洋资源开发的资源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综合效益及其时间变化特征,并利用局部自相关系数深入探讨其空间分布特征,积极探索海洋资源开发效益提升策略,从而达到合理配置海洋资源、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海洋经济发展、促使海洋产业高效发展的目标。

一、我国海洋资源开发综合效益评价模型

根据海洋资源与环境系统所具备的多样性、脆弱性和复杂性等特点,以实现海洋资源可持续性开发利用为目标,借鉴已有研究成果,选取能够综合反映开发效益的28个指标,包括资源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等四个方面[14],构建我国海洋资源开发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运用均方差权重法和局部自相关分析法,以我国沿海11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国海洋统计年鉴》(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2014年)和《2014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中的统计指标,提取各指标数据样本,从时空角度对海洋资源开发综合效益进行定量研究 。

二、我国海洋资源开发综合效益的时序分析

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受到经济、社会、自然、生态和区位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而不同地域不同时间段所产生的效益存在差异。先根据公式(1)-(6)计算得出结果(见表2),再对资源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综合效益进行时间演化特征分析。

(一)海洋资源开发的综合效益

我国海洋资源综合效益呈现波动增长趋势,从2002年的0.2927上升到2013年的0.4163,年均增长率达到3.25%。各区域总体保持增长趋势,但区域间增长速度存在差异,各区域的综合效益排名随着时间变化而发生变动。从增长速度来看,上海、天津、山东、广东、江苏、辽宁增长速度较快,充分表明该区域发挥经济、政策与区位优势,有效利用海洋资源,科学发展海洋经济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河北、广西、浙江、海南和福建的综合效益发展趋势相对平稳,表明区域海洋资源开发有序发展,但是发展速度和开发力度有待提高。福建综合效益年均增长速度为1.3%,在沿海地区最低,在沿海地区的排名由第2下降到第9,反映区域海洋资源开发综合效益较低,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不深,开发水平有待提高,亟须相关发展政策的支持,规范沿海海洋产业开发行为,减轻环境污染的负面影响,促进区域海洋资源综合效益的提升。从沿海各区域综合效益数值来看,2002年各区域海洋资源开发综合效益数值处于[0.2584,0.3286],其中浙江、福建、广东、海南高于沿海地区平均水平,2013年各区域海洋资源开发综合效益数值上升为[0.3440,0.4844],其中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广东海洋资源开发综合效益数值高于沿海地区平均水平,并且山东、上海、天津、江苏、辽宁在沿海地区的排名有所提升,浙江、福建、海南在沿海地区的排名有所下降,河北、广东、广西在沿海地区的排名保持不变。

(二)海洋资源开发的分类效益

1.资源效益

我国海洋资源开发的资源效益具有不平稳发展特征,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资源效益从2002年的0.0653上升到2013年的0.0977,年均增长率为3.73%。从区域发展速度来看,各区域海洋资源资源效益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山东年均增长速率高于沿海平均水平,广东、浙江、福建、广西、海南海洋资源效益平稳增长。从各区域发展水平来看,2002年沿海各区域海洋资源开发资源效益数值位于[0.0242,0.1023],其中辽宁、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的海洋资源开发资源效益高于沿海地区平均水平。2013年数值上升为[0.0512,0.1415],其中浙江、辽宁、山东、广东、广西、海南、福建海洋资源开发的资源效益高于沿海地区平均水平。2002—2013年浙江海洋资源优势显著,其海洋资源效益水平最高,持续排名第1;天津海洋资源效益一直位于最低水平,表明天津受到自然条件限制,海洋资源开发基础薄弱,海洋资源开发效益有待提高;河北持续位于第8,海洋资源开发缓慢而稳定;山东海洋资源开发的资源效益水平从第7上升到第2,广东从第5上升到第3,辽宁从第6上升到第4,福建从第3下降到第6,广西从第2下降到第5,海南从第4下降到第7,上海、江苏分别在第9、第10交替。

2.经济效益

2013年我国海洋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值在四大类效益中得分最低,说明我国海洋资源开发经济效益有待提高,海洋资源开发经济价值仍需深入挖掘。从时间范围来看,沿海各区域经济效益均呈现增长态势,年均增长率为7.83%,天津、上海、江苏、山东、河北的增长速度较快,增长率均高于沿海地区平均水平,表明区域海洋产业经济效益逐年增长,开发进程加快,在未来的海洋产业发展格局中将会占据重要地位。辽宁、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的增长速率相对较低,表明区域海洋经济效益增长缓慢,有待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增强海洋产业竞争力,提升海洋经济效益。从各区域经济效益数值来看,2002年各区域海洋资源开发经济效益位于[0.0175,0.0742],其中福建、天津、上海、浙江、广东、海南排名前6,并高于沿海地区经济效益平均水平,2013年上海海洋资源开发经济效益最大,达到0.1944,广西经济效益最小,为0.0451,排名前6的其他地区有天津、河北、江苏、广东、辽宁。

3.社会效益

我国海洋资源开发的社会效益从2002年的0.0697增加到2013年的0.0945,呈现逐年增长发展趋势,总体上以2.8%的年均增长率不断发展。其中发展速度最快的为广西,年均增长率达到5.54%,其次为辽宁、江苏、浙江、山东、广东、广西,增长率均高于沿海地区平均水平,表明区域实施海洋发展战略、大力开发海洋资源为区域社会的就业、教育、海洋科研等方面带来了越来越多的贡献。社会效益数值方面,2013年上海海洋社会效益持续第1,广西始终排名最后,其他排名前6的地区有江苏、河北、山东、天津、广东。

4.环境效益

我国海洋资源开发的环境效益总体呈现增长趋势,年均增长率为0.8425%。广西、山东、广东、辽宁、河北、浙江、福建的环境效益增长较快,增长率均高于沿海地区平均增长率,表明区域海洋经济开发的同时更加注重海洋环境保护投资,从而提高污染处理水平和综合利用效率。天津、海南的海洋环境效益也呈现增长趋势,但是增长速度较慢,低于沿海地区平均水平,表明区域海洋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意识有待增强。上海、江苏海洋资源开发环境效益呈现负增长态势,表面区域海洋资源开发给环境带来负面影响,使区域呈现降低趋势,应加强海域管理,加大海洋资源保护力度。环境效益数值方面,2013年河北、广西、江苏、山东、浙江、广东排名前6,表明区域海洋环境得到治理或保护,而上海因在有限的海域空间高强度开发,福建因沿海海洋灾害,导致两省海洋环境效益保持在较低水平,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灾害监测预警机制有待加强。

三、我国海洋资源开发综合效益的空间特征

我国海洋资源开发的综合效益较高,空间差异显著。综合效益排名前6的地区包括山东、上海、广东、天津、浙江、江苏,综合效益值均大于0.4257,均高于沿海地区综合效益平均水平,表明区域海洋资源综合利用程度较高,产生的综合效益较大。河北、辽宁、福建、广西、海南综合利用效益均低于沿海地区平均水平,海洋资源开发效益有待提升,亟须调整海洋产业结构,完善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体系。为进一步分析海洋资源开发综合效益的空间积聚相关特征,这里运用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将2013年海洋资源综合效益的得分值作为基础数据代入公式(7)(8),计算沿海11个省、市、自治区的局部自相关指数,并将其划分为四个区间(见表3)。

(一)H-H型高值积聚区

即LMIi>0,且Zi>0,主要包括上海、江苏、浙江,集中在长三角地区。表明3个省份海洋资源开发的综合效益值在空间上的积聚效应高于周边区域,并且被具有较高综合效益的区域所包围。另外该区域内部的省份之间具有较强的空间正相关性,呈现积聚型空间格局,可视为我国海洋资源开发效益的核心发展区域。

上海海洋资源开发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高,但是资源效益和环境效益较低。上海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充分利用其区位优势、区位集聚效应、经济基础和科技实力[16],促进了海洋经济的快速提升。2013年上海海洋及其相关产业总产值和海洋产业贡献率在沿海地区排名靠前,分别为第3和第2,但是区域资源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优势并不突出。浙江的资源效益和环境效益较高,综合效益得分值排名第5。浙江的海岸线长度在沿海地区排名第1,海洋资源丰富,特别是海岛资源、渔业资源在我国均处于优势地位,海洋资源效益排名第1,但海洋产业经济贡献和社会贡献程度不高。江苏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对较高,综合效益得分值排名第6,海洋资源具有开发潜力,海洋经济效益及其经济地位有待提升。

总体上来看,区域内各省份的经济发展加大了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同时更应加强海洋资源优化配置,以环境保护为前提,保护沿海自然保护区以及河口、湿地、海湾和海岛生态环境,限制近海捕捞强度,合理规划和开发沿海和海岛旅游资源,严格控制海域围垦以及海域环境污染行为,建立健全海域预警机制,进一步提高海岸防灾、抗灾能力,从而推动区域海洋环境质量的提高;加强区域合作,促使区域经济实力、基础设施条件、海洋科技水平和海洋人才队伍等资源共享,贯彻落实区域海洋发展规划和海洋发展战略,促进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升海洋产业集群效益。

(二)L-L型低值积聚区

即LMIi>0,且Zi<0,仅辽宁省位于该区域。表明辽宁的综合效益值在空间上的积聚程度低于周边区域,相邻区域具有较高的空间正相关,呈现积聚型空间格局。辽宁的各项效益得分值处于中等水平,综合效益在沿海地区排名第6。辽宁具备优越的资源、气候和区位条件[17],再加上“海上辽宁,科技兴海”战略的贯彻实施,辽宁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加大,产生了显著的资源效益,在区域排名第4,增强了辽宁的海洋综合竞争力。辽宁省应加强海洋资源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强海洋经济实力,深化区域合作。

(三)H-L型高值离散区

即LMIi<0,且Zi>0,包括天津、广东、山东。表明区域发展较好,海洋综合效益值高于周边区域,但其周边区域数值较低,相邻区域的空间负相关性较高,呈现离散型发展模式。天津海洋产业地位日益提升,海洋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较高,资源效益和环境效益相对较低。2013年,天津海洋产业贡献率在沿海地区排首位,达到31.69%,应积极推进滨海新区建设,以资源和环境保护为潜力,不断提升海洋资源开发综合效益。广东海洋资源丰富,海洋经济实力一直在我国沿海地区居于优势地位,海洋资源开发的综合效益排名第3,资源效益和经济效益较高,但是由于其海洋产业贡献率处于中等水平,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待提升,应发挥资源优势、经济基础条件和科技实力,加快建设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重点培育新兴产业,增强海洋产业对周边区域的带动效应。

山东海岸线长度居全国第3,海洋资源种类多样,海洋资源开发综合效益优势显著,排名第1。特别是“海上山东”战略的实施以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建设,极大地推动了山东海洋资源开发,海洋资源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在沿海地区排名靠前。但其邻省河北、江苏的海洋资源开发综合效益相对较低,使得山东海洋资源开发未能形成集聚效应。

本区域应以发展海洋经济为主,统筹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在区域各项海洋规划以及政策法规的指导下,加强海洋资源的开发力度,积极发展滨海旅游和海岛旅游,加快海洋产业和科学实验基地建设,进一步提高区域海洋资源的经济效益,同时严格规范海岸围填海工程,促进沿海地区实现经济、社会、自然和环境效益的和谐快速发展。

(四)L-H型低值离散区

即LMIi<0,且Zi<0,包括河北、福建、广西、海南。表明区域的综合值低于周边区域,相邻区域具有较高的空间负相关性,呈现离散型空间格局。河北海洋经济总量较小,海洋产业层次不高,海洋经济效益、资源效益处于劣势,应积极创新海洋产品,提升海洋资源开发综合效益。福建是我国海洋资源大省,海洋经济发展日益受到重视,但是存在海洋灾害频发、海域污染严重等问题,阻碍了海洋经济效益的增长,应实施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积极发挥海洋产业集群效应,提升福建海洋经济效益。广西和海南的海洋经济实力并不突出,但其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增强,政府及相关部门应更加重视海洋资源开发,加大资金投资和政策支持力度,实施海洋发展规划与国家发展战略,如《广西海洋产业发展规划》《海南岛国际旅游岛建设》等,加快海洋经济发展速度,增强海洋资源开发综合效益。

总体而言,本区域应以海洋资源开发为重点,树立预防为主的环境保护意识,加强科技和人才资本投入,规范开发秩序,增进区域间合作,综合利用海洋矿产资源、旅游资源、渔业资源及生物资源发展海洋产业,积极创新新兴海洋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同时加强海岛、红树林和珊瑚礁生态系统与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高资源开发综合效益,进一步增强区域海洋经济竞争优势。

四、结论

1.构建了由资源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四个方面28个指标组成的海洋资源开发综合效益评价模型。运用均方差方法,从时间维度分析2002—2013年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综合效益的演变趋势;结合局部自相关系数,从空间角度探讨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综合效益的区域空间积聚程度和相关机理。对于其他地区的海洋资源时空评价具有借鉴意义,并为区域海洋资源可持续开发提供决策依据。

2.我国海洋资源综合效益呈现波动性增长趋势。总体来看,各区域间增长速度存在差异,各区域的综合效益排名随着时间变化而发生变动。2002—2013年,我国海洋资源开发综合效益年均增长率达到3.25%,其中上海、天津、山东、广东、江苏、辽宁增长速度较快,增长率均高于沿海地区平均水平。沿海各区域综合效益数值方面,2002年海洋资源开发综合效益数值高于沿海地区平均水平的有浙江、福建、广东、海南4省,2013年则为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广东6省,表明我国各区域海洋资源开发综合效益总体得到提升。我国海洋资源开发的资源效益年均增长率为3.73%,其中浙江、辽宁、山东、广东、广西、海南、福建海洋资源开发的资源效益高于沿海地区平均水平。经济效益增长最快,年均增长率为7.83%,2013年海洋资源开发经济效益排名前6的地区有上海、天津、河北、江苏、广东、辽宁。社会效益方面,年均增长率为2.8%,2013年排名前6的有上海、江苏、河北、山东、天津、广东。我国海洋资源开发的环境效益增长最慢,年均增长率为0.8425%,河北、广西、江苏、山东、浙江、广东排名前6。

3.根据局部自相关系数计算结果,分析我国海洋资源开发空间分布特征,并将沿海11个省、市、自治区划分为四个类型区。1.H-H型高值积聚区,即LMIi>0,且Zi>0,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区域海洋资源开发的综合效益值在空间上的积聚效应高于周边区域,并且被具有较高综合效益的区域所包围;2.L-L型低值积聚区,即LMIi>0,且Zi<0,仅包括辽宁省,其综合效益值在空间上的积聚程度低于周边区域,相邻区域具有较高的空间正相关,呈现积聚型空间格局;3.H-L型高值离散区, 即LMIi<0,且Zi>0,包括天津、广东、山东,其海洋综合效益值高于周边区域,但周边区域数值较低,相邻区域的空间负相关性较高,呈现离散型发展模式;4.L-H型低值离散区,即LMIi<0,且Zi<0,包括河北、福建、广西、海南,其综合值低于周边区域,相邻区域具有较高的空间负相关性,呈现离散型空间格局。

总之,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具有一定的资源优势、经济基础、产业背景和政策保障,但各区域海洋资源开发存在区域差异。我国应针对不同区域实施不同的发展战略,进一步树立海洋资源保护意识,提高海洋资源开发管理水平,规范海洋资源开发秩序,从而提升我国海洋资源的综合竞争力,推进我国海洋强国建设步伐。

参考文献

朱晓东,李杨帆,吴小根,等.海洋资源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楼东,谷树忠,钟赛香.中国海洋资源现状及海洋产业发展趋势分析[J].资源科学,2005,27(5):21-22.

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课题组.中国海洋发展报告[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0:3-9.

国家海洋局.2010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R].2011:4.

李永祺.中国区域海洋学:海洋环境生态学[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2.

孙悦民,宁凌.海洋资源分类体系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9,26(5):42-45.

河北省国土资源厅.河北省海洋资源调查与评价综合报告[R].北京:海洋出版社,2007:492-500.

王静.海洋资源价值评估理论与方法研究—以填海造地宗海估价为例[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17-19.

吴珊珊,刘容子.渤海海洋资源价值量核算的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2):70-75.

于定勇,王昌海,刘洪超.基于PSR模型的围填海对海洋资源影响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11,41(7/8):170-175.

殷克东,黄娜,王冰.我国海洋资源综合实力评价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1(9):29-33.

张润秋.辽宁省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及应用[J].海洋湖沼通报,2010(4):23-33.

李亚楠,张燕.辽东湾顶部区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机理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3(03):19-21.

李佳璐,胡昊,贾大山.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数的构建及实证研究:以上海为例[J].海洋环境科学,2015(6):942-948.

方叶林,黄震方,王坤,涂玮.基于PCA-ESDA的中国省域旅游经济时空差异分析[J].经济地理,2012,32(8):149-154.

徐长乐,向云波,张艺钟,等.上海海洋经济发展战略[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18(6):501-507.

张耀光,韩增林,刘锴,刘桂春.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以辽宁省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10,25(5):785-794.

建筑外墙保温体系综合效益分析 篇7

关键词:外墙外保温,夹芯保温,节能效益,经济效益,热桥

建筑节能对节约能源有着重要的意义,其中建筑外墙保温体系的研究和应用至关重要。目前墙体保温类型主要有:外保温、夹芯保温、内保温3类,本文针对我国东北严寒地区正在推广使用的外墙外保温墙体和夹芯保温墙体进行综合分析,明晰了夹芯保温墙体在节能与经济方面的优势,建议有关部门尽快制订该类墙体的相关技术,以促进复合节能墙体大规模推广应用。

1 外墙保温技术的发展

1.1 外墙外保温的系统构成及特点

外墙外保温体系是由承载墙体(基层墙体)和保温节能墙体(保温墙体)复合组成(见图1)。基层墙体分为砌体材料结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和框架填充墙结构,有空心黏土砖、烧结黏土空心砖、页岩砖、煤矸石砖、普通混凝土小型砌块和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等。

该系统的特点是:外墙外保温既适应于需冬季采暖的工程,也适应于夏热冬冷地区的空调建筑,更有利于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外保温结构中导热系数低的保温材料将建筑包了起来,消除了“热桥”,减少了空气、风及湿气的侵入,避免了室内结露、霉斑等现象,减少了对建筑主体的冷、热冲击,缓冲了因冷热变化引起结构变形产生的应力,起到了保护作用,增加了建筑物的使用年限。在东北地区采用外保温,每户居内使用面积增加2%~5%,并有利于室内的装饰装修[1]。

1.2 外墙夹芯保温的系统构成及特点

夹芯保温复合墙体由结构层(内叶墙)、保温层、保护层(外叶墙,有时也作为结构层)组成,有时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设置空气层(见图2)。目前,我国的这种墙体有2种复合形式:多孔砖夹芯墙体和混凝土砌块夹芯墙体。

外墙夹芯保温系统的特点是:夹芯墙具有良好的受力性能和抗震性能。夹芯墙由于其夹芯层为上下连续贯通(除极少数金属连接件或网片),这种构造可做到按保温隔热的需要改变其厚度,满足和适应各种节能墙体指标的要求,而且这种作法可基本达到无热(冷)桥,效能极高。夹芯墙的外叶墙可按需要由各种装饰功能的砌块组成,尤其是采用高强高密度装饰劈离砌块,可满足室外最苛刻的耐久性要求。外叶墙和夹芯层除装饰、保温功能外,另一个更重要的作用是对内叶墙的防护。这种保护极大地减少了内叶墙受外界气候的侵蚀,对承重结构的耐久性、消除或减少砌体的裂缝具有积极意义[2]。

2 节能效益分析

2.1 连续稳定供热时外保温体系与夹芯保温体系的节能效益分析

对于24 h集中稳定供热系统,当室外计算温度和室内计算温度为定值时,系统可以近似看成稳态导热过程。表1是以沈阳地区为例,室内采暖计算温度取18℃,室外采暖计算温度取-19℃近似稳态过程的外保温墙体与夹芯保温墙体的比较[3],多孔砖导热系数取0.58 W/(m·K)、EPS保温材料导热系数取0.04 W/(m·K),当墙体的保温材料种类和厚度相同时,根据Q=Δt/R(式中:Δt=18+19=37℃)计算出的2种墙体的单位面积传热量差别很小,即单位面积墙体的节能效益基本相同。

2.2 非连续供热时外保温体系与夹芯保温体系的节能效益分析

当用户处于非连续供热运行时,由于墙体材料的热惰性[4]和蓄热特性,导热状态不稳定,从节能角度考虑,外保温体系和夹芯保温体系效果存在明显的差别。以非连续供热建筑的外墙为例,房间供热使用时的温度为18℃,非供热使用时为5℃。

研究条件:结构层取多孔砖(外保温取370 mm,夹芯保温内叶墙取240 mm、外叶墙取120 mm),保温层用EPS保温材料,厚度40 mm,忽略内外装饰层和粘结层。图3、图4分别为外保温墙体和夹芯保温墙体的温度分布。

对于外保温和夹芯保温,室内由5℃升至18℃,对于每平方米的墙体达到近似连续稳定导热前所要多吸收的热量Q。根据Q=m·Cpm·Δt,式中Cpm表示定压质量比热,Δt为平均温度变化。

对于外保温QZ=Q1+Q2,式中:Q1为保温层变化过程单位面积墙体多吸收的热量;Q2为结构层变化过程单位面积墙体多吸收的热量。对于夹芯保温QZ=Q1+Q2+Q3,式中Q1为240mm内结构层(内叶墙)变化过程单位面积墙体多吸收的热量;Q2为保温层变化过程单位面积墙体多吸收的热量,Q3为120 mm外结构层(外叶墙)变化过程单位面积墙体多吸收的热量。2种保温体系每平方米墙体达到稳态导热前所要多吸收的热量见表2。

从表2的对比可明显看出,外保温墙体重新回归到18℃的使用状态时,墙体升温需要的加热量为2524.84 k J,夹芯保温墙体只需要1342.22 k J。如果室内间歇采暖时温度与室外温度相同为-19℃,采暖时室内要保证18℃,这种差别将会更加明显。可见,对于非连续供热的房间,夹芯保温比外保温节能效果明显。

3 经济效益分析

3.1 工程基本费用

采用外保温或夹芯保温时的单位面积基本费用如表3所示。

从表3的对比可以看出,夹芯保温比外保温的工程基本费用降低了13元/m2。节省工程费用较明显。

3.2 经济效益[5]

当工程采用外保温或夹芯保温墙体时均可节省的费用:(1)减少30%暖气片,可节省工程费用7.2元/m2。(2)每年可节省采暖煤、电费6.30元/m2。(3)其它费用:由于其满足国家有关节能政策,并取代了黏土砖,按政策可免收5.00元/m2的黏土砖使用费,并可减免5%的投资方向调节税,若按600元/m2造价计算可减税30元/m2。由此可见,2种保温墙体都有较明显的经济效益。

4 结语

夹芯保温墙体在降低工程费用和房间处于非连续供热状态下的节能效益优于外保温体系。该保温体系的应用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和环境、节约能源、实施资源综合利用,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因此,尽快制订该类墙体的相关技术规程,对促进复合节能墙体大规模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得信.建筑保温隔热材料[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160-162.

[2]周丽红,王竹茹.夹芯保温复合墙体研究与探讨[J].砖瓦,2008(9):111-114.

[3]GB50176—93,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S].

[4]杜艳新,郭海丰,陈萍,等.建筑墙体保温的节能分析[J].节能,2005(8):31-33.

云龙桑栽培的综合效益分析 篇8

1 云龙桑的栽培技术研究

1.1 生产干花枝条栽培技术

1.1.1 苗木繁殖:

选用健壮、枝条饱满、无病虫害的云龙桑种条作接穗, 于春季发芽前进行嫁接。云龙桑苗的培育与普通桑苗培养方法相同。

1.1.2 栽植:

于当年的11月初至土壤封冻前或第二年的3月下旬到4月中旬, 将施足基肥、平整好的田块按株行距为40×60cm, 亩栽2800株左右进行栽植。

1.1.3 田间管理:

云龙桑为多年生植物, 一次栽植可连续收割6~7年。因此要想获得连年高产, 必须加强田间管理。

1.1.4 选留种条:

当年栽植云龙桑每株保留2~3根健壮枝条, 其余除掉, 以后每年每株保持3~4根。当桑条大多数长至25cm高时进行, 去除过大及过小的枝条, 使保留的枝条平均一致。

1.1.5 病虫害防治:

影响云龙桑产量和品质的害虫主要有:桑天牛:啃食云龙桑树皮, 造成枝干破损形成无效条。防治方法: (1) 在7、8月份成虫盛发期, 特别是在雨后, 可以人工捕捉成虫后杀死; (2) 化学防治。7~8月成虫活动期喷施5%溴氰菊酯微胶囊剂2000倍液、2.5%溴氰菊酯1000倍液防治。桑瘿蚊:幼虫吸食顶芽汁液, 造成枝条封顶, 致云龙桑侧枝丛生分叉, 严重影响云龙桑品质。防治方法:于5月底6月初, 每1000m2撒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5~10kg, 或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0.3~0.5kg, 拌土或细沙撒入桑园后中耕翻入土中。

1.2 绿化苗木栽培技术

在绿化树种中, 枝条自然弯曲带来美感的树种极为珍稀, 目前除曲柳外, 新推出的云龙桑为枝条自然弯曲的稀有景观绿化树种增添了新的珍品。云龙桑极具观赏价值, 曲枝与肥大的绿叶相衬、别具风格, 可作景观园林中观枝与观叶并举的点缀之乔灌木, 其枝条节间与节间呈剧烈弯曲状向前延伸生长, 其叶片有若腾龙龙体夸张的鳞片闪耀发光, 生动活泼, 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和极高的观赏价值。无论是着叶期还是落叶后, 都十分好看。已被高档园林及城市绿化工程大量采用, 效果很好。可培养成中干树形、丛干树形、高干乔木, 成片、成行、散植、孤植均宜。云龙桑苗需经过3年以上的培养, 才能成为成品树。

1.2.1 按每667㎡800~1000株 (株行距80×100cm) 栽植, 定干高度为1~1.5m。

1.2.2 园林云龙桑的树形必须呈圆形, 才能显示其优势。因此, 要建立中心骨干枝树形体系。第一年, 在统一主干高度的基础上, 确保主枝上部3~4个生长芽的健康成长。第二年, 开春时节, 按主、侧有序适当修剪。发芽后, 每枝上留2个生长芽。第三年, 仍采用上一年的方法修剪培养。在去、留生长芽时, 应根据树形整体要求, 灵活掌握。同时, 去掉重叠枝和细弱枝, 这样, 就形成了基本树形骨架。

1.2.3 绑扎:配合修剪, 当枝条过于稀疏或偏向时, 可通过采用铁丝绑扎造型的措施, 促进发枝和调整枝条合理分布, 使之更趋向理想的树形结构。

1.2.4 管理措施:云龙桑幼树期的管理, 比育苗期简单省事得多。只要及时做好浇水、追肥、除草、防虫等管理, 保障正常快速生长, 就能按期成形。

2 干花制作工艺

干花的原材料云龙桑取之自然, 制作也效法自然, 绿色环保、质朴耐用、不腐不烂, 因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干花在国外主要用于室内装饰及圣诞节, 需求量极大。据了解, 国内的干花生产企业并不多, 廖若灿星, 不存在饱和。干花的市场前景广阔, 是一项异军突起, 前途无量的可持续发展产业。沭阳县有干花生产企业30多家, 干花产品近百种, 产品95%以上出口到欧美、日韩等国家, 年产值12000万元。

2.1 收割分级

于冬季霜冻后, 桑叶基本脱落即可进行收割。割下的桑条按1.2~1.5m、1.5~1.7m、1.7m~2.0m、2.0m以上等几个等级进行分级捆装。

2.2 脱皮

将云龙桑枝条脱皮方法有3种:一是刚收割的新鲜云龙桑条直接手工脱皮, 此法较费力, 适宜小批量处理;二是成捆放入河里, 用重物压入水中沤制, 半个月后皮腐烂捞出脱皮.三是用厚塑料膜密封或放置房间内, 通入高温蒸汽蒸煮一段时间后脱皮。此法简单方便, 适宜大批量处理, 但需购置锅炉等设备, 成本较高。

2.3 漂白

云龙桑条脱皮后放入漂白池中进行漂白, 漂白剂为双氧水或84消毒液等化学药剂。

2.4 染色

根据客户要求和自己创意, 将云龙桑条染成适宜的颜色, 也可用胶带缠贴等方法, 在云龙桑条上制作图案或不同颜色, 成为纯天然的干枝。

2.5 干燥

根据生产需要, 将漂白或染色后的云龙桑条干燥。一是利用太阳光自然干燥;二是码在货架上, 放入干燥房内进行干燥。

2.6 叶片脱肉

将广玉兰、丁香等叶片放入脱肉剂中脱去外层绿色叶肉, 只剩下网状的叶脉。

2.7 干花制作

将网状叶脉染成需要的颜色, 制作成花瓣或叶片的形状, 贴在漂白或染色的干枝上, 就成了干花艺术品。如果再在花瓣里配上彩灯, 插入容器内, 效果更好, 价格更高。

2.8 环保措施

按照环保要求, 对漂白、染色、脱肉等化学药剂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后再进行排放, 防止环境污染。

3 经济效益分析

3.1 干花枝条经济效益分析

每667㎡每年可产有效枝条9000根, 每根0.6元, 除去定苗、施肥、防治病虫害等成本, 净收益4000元, 且云龙桑枝条1次栽植, 能连续收获6~8年。如果能制作成天然干花艺术品则效益更高。

3.2 养蚕经济效益分析

云龙桑叶片大, 产叶量较高, 秋季养秋蚕时枝条已木质化, 可全部采收, 每年亩产桑叶1500㎏左右, 可养秋蚕3张, 收获蚕茧120㎏, 平均每1㎏26元, 计3120元, 净收益1200元。

3.3 绿化苗木经济效益分析

经过3年以上标准化精心管理, 可收获胸径5cm以上绿化苗木500株, 按每株50元计, 计25000元, 每年每亩净收益5000元。

4 结论

云龙桑是新兴农业, 经济效益较高, 收效快, 一次性栽植投入后, 可多年连续收益。经效益分析, 每年通过取叶养蚕、枝条加工, 或培育园林绿化苗木, 每亩云龙桑可净收入5000~6000元左右, 其投入产出比高达1:5, 是高效农业。发展云龙桑栽培及综合利用, 其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显著, 前景广阔, 是以农业为主导的苏北地区发挥高效农业效能, 促进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的好项目。

参考文献

[1]苏州蚕桑专科学校, 桑树病虫害防治学 (第二版) [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2.

[2]苏州蚕桑专科学校.桑树的栽培及育种学 (第二版) [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89.

港口经济综合评价指标的因子分析 篇9

1.1 港口经济综合评价指标的选取

通过对港口经济指标进行分类, 然后收集整理出各港口样本的截面数据, 就可以用因子分析法对港口经济综合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港口经济综合评价指标涉及港口产业链从上游高端服务业到下游低端产业的全部环节, 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1.1 港口运营

X1 港口货物吞吐量:体现了港口规模, 并与港航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鉴于港口管理若干指标都与港口货物吞吐量息息相关, 故选取货物吞吐量代表港口的发展运营状况。

1.1.2 经济活力

X2 固定资产投资:城市固定资产投资的领域包括临港工业园区以及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等方面, 为城市未来经济的增长注入新的活力。

X3 进出口总额:直接反映了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的价值, 体现了一个港口临港产业的发展情况以及进出口产品的结构体系。

X4 实际利用外资:外资的进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国沿海主要港口建设资金的短缺状况, 迅速改善了集装箱码头的现代化程度, 特别是集装箱、原油、矿石等码头泊位建设的多元化筹资和效率经营效果比较明显。

1.1.3 产业链上游发展状况

X5 邮电通信

X6 金融机构贷款余额

X7 保险业收入

本类指标代表了上游产业的经济状况。港航产业链的枢纽是港口, 其上游包括了信息产业 (以邮电通信业指标反映) , 以及为现代国际航运提供融资保险、海事仲裁、海事规范、海事咨询、国际性航运交易、技术标准等非航运直接经营业务的服务内容, 是现代航运服务产业中最为重要的部分。航运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 在基础设施建设、船舶制造、航运管理与交易等各方面均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 金融服务业对航运业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5,6]。所以X6和X7反映了经济成分中金融和保险业的运行情况, 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2 样本数据收集和整理

根据上述指标以及可操作性的考虑, 选取了在2008年中国港口综合竞争力指数排行榜前25位的港口, 采用港口所在城市2009年的各项经济数据为样本值。考虑到数据的可获性和港口间的可比性, 这里去掉了排在第22位的芜湖港, 第23位的黄骅港, 第24位的重庆和第25位的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宁波——舟山港的数据是根据两市的统计数字加总而成。具体信息见表1所示:

数据来源:2009年各省市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 实证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是多元统计分析法中的一种, 是研究如何以较少的信息丢失将原有的众多变量浓缩成少数几个有实际解释意义的因子。在因子分析模型中, 共同因子是各个原始变量所共有的因子, 其作用是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原始变量与公共因子间的相关关系用因子载荷表示。因子分析模型结构如下:

Zj=aj1F1+aj2F2+aj3F3+…+ajmFm+Uj (j=1, 2, 3…, n, n为原始变量总数)

对表1中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因为数据量庞大, 这里借助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计算。有关SPSS软件的使用和操作过程, 请阅读参考文献[10]。

2.1 因子分析计算过程

2.1.1 KMO测度和Bartlett球形检验

KMO是取样适当性量数。KMO测度的值越高 (接近1.0时) , 表明变量间的共同因子越多, 研究数据适合用因子分析。计算结果见表2所示。其中, KMO值为0.832, 用因子分析效果好。Bartlett球体检验的目的是检验相关矩阵是否是单位矩阵, 如果是单位矩阵, 则认为因子模型不合适。一般说来, 显著水平值越小表明原始变量之间越可能存在有意义的关系, 如果显著性水平很大 (如0.10以上) 可能表明数据不适宜于因子分析。本例中, Bartlett球形检验的χ2值为186.792, 伴随概率值为0.000<0.01, 达到了显著性水平。因而拒绝零假设而接受备择假设, 即相关矩阵不是单位矩阵, 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2.1.2 提取公共因子

在总解释方差表的Initial Eigenvalues (初始特征根) 中, 给出了按顺序排列的因子得分的方差 (Total) , 在数值上等于相关系数矩阵的各个特征根λ, 因此可以直接根据特征根计算每一个因子方差百分比 (% of Variance) 。由于全部特征根的总和等于变量数目, 故第一个特征根的方差百分比为80.867, 其余依此类推。然后可以算出方差累计贡献率 (Cumulative %) 。一般情况下我们提取的原则是满足λ>1或是累计贡献率在85%以上。表3中这两个原则的结果有所不同, 所以需要借助下面的碎石图来辅助判断合适的公共因子数目。

从碎石图可以看出, 从第2个因子开始, 以后的曲线变得比较平缓, 最后接近一条直线。所以第2个λ值是一个明显的折点, 这说明选取的因子数目为1比较合适。因此, 本例提取第一个因子作为公共因子提取出来。

2.1.3 计算因子载荷及因子综合得分

在表4中给出了因子载荷, 每一列载荷值都显示了各个变量与有关因子的相关系数。以第一个变量为例, 0.977实际上是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与主成分的相关系数。其他的指标系数值依次递减。港口竞争力得分的因子载荷最低, 为0.788。从因子载荷可以看出我们选取的指标具有高度的内在关联性, 只需要用一个因子就可以反映所有的指标大多数的特征情况, 而且相关度很高。

由上表可以得出港口经济发展水平的因子分析模型, 通过SPSS17.0软件自动生成各个港口经济的综合得分。最后整理出各港口的综合经济得分以及排名, 连同已经标准化的货物吞吐量及排名数据一起并入表5。

2.2 因子分析结果

港口经济综合评价体系中的指标具有高度的主成分共性, 只需要提取一个公共因子就大致可以反映出所有指标的情况。这充分说明我们选取的综合评价指标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因而可以被用来有效地分析各港口的经济运行情况。接下来, 根据表5中的港口经济综合得分和标准化的港口货物吞吐量绘制二者之间的散点分布图。

在图2中, 横坐标是标准化后的港口货物吞吐量, 纵坐标代表各港口经济的综合得分。从图中可以看到, 大多数港口货物吞吐量排名和港口经济得分排名无显著差异。但也有少数港口的综合经济得分很高, 但货物吞吐量相对不足, 比如南京、深圳。另一些港口经济的综合评价得分对于其货物吞吐量而言相对较低, 比如秦皇岛、营口和日照。

3 结语

从上述分析结果可以看出, 影响整个港口经济的因素是多元化的。港口城市在港口规划时不能仅仅考虑港口自身的规模因素, 还必须统筹考虑港口经济的综合指标体系。如果只发展港口企业而忽略了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那么港口就会因为缺乏有效支持而停滞不前, 甚至在将来很可能因为种种不确定因素, 面临高风险和更大的经营压力。

上海的各项港口经济指标得分大幅度领先其他国内竞争对手。较之于上海, 其他港口的情况各有不同。像秦皇岛、营口和日照等港口在经济综合指标中的得分不高, 今后应该着力改造和提高港口经济活力和进出口规模, 同时大力发展金融、保险、通信等现代服务业。而南京等城市虽然经济发展很好, 但是港口货物吞吐量不高, 今后应该加快港口集疏运网络的建设, 促进港口与腹地经济的联系。其他发展较均衡的港口则应该继续合理优化临港产业规模, 加快产业集群的建设步伐, 进一步提高整条港口产业链的整合程度。

参考文献

[1].任娟, 汪传旭.上海港口经济驱动因素和演化过程分析[J].中国航海, 2007, (2) :75-78

[2].李丽, 刘志平, 肖汉斌, 等.基于因子分析法的环渤海湾港口竞争力分析[J].物流技术, 2007, 26 (5) :52-54

[3].汪玲, 王诺, 佟士祺.港口与城市环境及资源的协调发展度研究[J].中国航海, 2008, (4) :410-414

[4].陈红娟, 孙桂平.港口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评价——以秦皇岛市为例[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9, (4) :15-16

[5].李南, 刘嘉娜.临港产业集群的经济特征与国际经验[J].水运工程, 2007, (5) :35-38

[6].王列辉.高端航运服务业的不同模式及对上海的启示[J].上海经济研究, 2009, (9) :99-107

[7].大连海事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2008年中国港口综合竞争力指数排行榜报告[R].2009.

医院信息系统的综合效益评价分析 篇10

1.1 评价指标的指数化

综合指数法是利用指数和权重两个常数对多个指标进行评价, 成为一个代表医院信息系统综合效益好坏的评价值。为在综合计算中, 将各个指标综合在一起, 需要对不同单位的指标进行指数化处理。方法是将评价指标与其相对应的对照值相比 (相除) , 使之变为相对数, 即指数化。评价指标转化为评价指数, 即离开了原指标的数据, 不再代表原事务的量, 成为经过处理后的评价值[1]。指数化选择对照值十分重要, 本文采用各指标算术平均值作为标准值。

1.2 指标指数化的同向化处理

在进行指标指数化时, 对那些高而优的指标 (如治愈好转率、科研成果评分、患者满意率、医生人均每日负担的住院床日等) 采用与对照值相除即可;而对那些低而优的指标 (如平均住院日、门诊处方流失率、住院病人欠费率等) 在与对照值相除时, 要将分子分母调换, 统一处理为指标高而优, 以解决反向指标 (低优指标) 的同向化问题。

1.3 对极端值的处理

在指标指数化的过程中, 往往会遇到一些医院具有某一方面的优势而使指标值偏高。用相当高的指标值与较低的对照值 (如同行平均水平) 相比, 会因比值过高而淹没其他评价指标的作用。采用指数相减, 差值排序赋值的方法, 可取得较好地应用效果。具体处理是: (1) 将指标值与对照值相减, 得其差值; (2) 按差值的大小进行排序; (3) 以排序后的位置赋值:位置居中的赋值1;位置居前的赋值>1;位置居后的赋值<1。其相邻位置赋值之差为该项指标权重除以评价医院的个数。

2 评价指标的综合计算

2.1 评价指标的综合计算方法

综合效益评价的基本参数是综合评价指数与权重。前者是评价指标值与对照值相比后的比值, 后者是各评价指标在整个效益评价中作占的比重。综合计算就是通过各评价值指标指数与相应的权重相乘并求和, 将多个评价指标综合成一个评价值, 以此高低来评判医院综合效益的优劣。综合计算分两种, 一是自身纵向对比的综合计算, 二是横向同行对比的综合计算。本文对照值选择用单次评价的所有样本的同类指标数据均值作为各次评价的标准值。在进行综合计算时, 由右边最底层 (单指标评价指数) 向左边最高层 (医院信息系统综合效益评价指数) 逐层计算。基本步骤是:

(1) 计算人力资源、工作效率等6个主体指标的评价指数:如:工作效率评价指标=医生人均日负担的诊疗人次评价指标*0.0963+医生人均日负担的住院床日评价指标*0.0963+平均住院日评价指标*0.2495+门诊病人人均就诊时间评价指标*0.5579。

(2) 计算业务评价指数和经济评价指数:如:业务评价指数=人力资源指数*0.0910+工作效率指数*0.4545+工作质量指数*0.4545。

(3) 计算医院信息系统综合效益评价指数:医院信息化系统综合效益评价指数=业务评价指数*0.5+经济评价指数*0.5。

2.2 医院之间横向比较的综合效益值计算

本课题研究对象的8家医院分别隶属于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 (4家三级医院, 4家二级医院) , 时间跨度为三年。本文按年度将样本分为3组 (2000年8家医院、2001年8家医院、2002年8家医院) 计算综合效益值。综合指数法评价结果是越大越好。共获得3组 (24个综合效益值和48个分效益值) 数值。 (见表1, 综合效益分值见表2至表4)

3 医院信息系统综合效益评价结果趋势分析

纵观2000年~2002年调研的8家医院综合效益评价值, 综合效益的三年变化趋势呈现几种形式: (1) 持续上升型:有2家医院 (信息化程度较高的B、E) 三年综合效益值的变化是持续上升的, 占总体医院的25%。其中B医院累计增长率较高, 2001年和2002年的综合效益值增长率分别为7.91%和4.10%;E医院综合效益值增长率分别为3.83%和2.12%。 (2) 先扬后抑型:有1家医院, 即A医院综合效益值在2001年呈上升, 至2002年出现下降, 占调研对象的12.5%。2001年比2000年的综合效益值增长率分别为7.76%;2002年比200年的综合效益值降低6.26%。 (3) 持续下降型:8家医院有5家在三年中综合效益值持续下降, 占总数的62.5%。其中有2所医院 (D、H医院) 2001年综合效益比2000年降低超过10%, 占持续下降型的40%, 分别为10.91%、10.04%。其余医院3年持续下降比例分别为:C医院2.87%、2.18;F医院2.68%、3.04%;G医院7.4 7%、1.0 4%。

4 评价结果的等级划分

经对8家医院信息系统三年的综合效益评价, 获得了三个年度组, 每组8个综合效益值, 每个综合效益值都代表了该评价对象的综合效益相对优劣。为了解评价对象的综合效益值优劣的例数, 将效益值划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

首先计算每组综合效益值的均值和标准差, 用±0.6745S的值为划分综合效益等级的分界值[2]。单位综合效益大于+0.6745S者为第一类 (最高) , 单位综合效益小于—0.6745S者为第三类 (最低) , 单位综合效益介于两者之间的为第二类 (中等) 。经统计8家医院2000年综合效益均值=0.9983, S=0.0 41 7;20 01年综合效益均值=0.97 82, S=0.0 52 1;2 0 02年综合效益均值=0.96650, S=0.0 5 6 8。

从上述计算看出, 在高综合效益段, 没有一家医院三年综合效益值都分档于此段;C医院三年综合效益值都分布于中综合效益段, 占总体医院的12.5%;A、E医院2000年处于中效益段, 经大面积实行信息化后, 2001年和2002年都处于高效益段, 占总体医院的25%;D医院三年综合效益持续下降, 分别从2000年的高效益段降至2001年的中效益段, 直至2002年的低效益段;F医院由2000年的高效益段跌至2001和2002年的中效益段;G、H医院则从2000年的中效益段, 降至后两年的低效益段, 占总体医院的25%。总之, 大面积实行信息化的医院在三年中的综合效益都在增加, 相反, 只有局部应用信息化的医院综合效益都有所下降, 信息化对医院的综合效益的影响是巨大的。

摘要:目的:通过调查和分析的相互医院信息化系统带给医院效益分析;方法:通过实际调查法、文献评阅法以及统计分析法对文献资料和调查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在调查的8家医院中, 信息系统的综合效益有明显的分别, 之间也存在着不小的差异;结论:大面积实行信息化的医院在三年中的综合效益都在增加, 相反, 只有局部应用信息化的医院综合效益都有所下降, 信息化对医院的综合效益的影响是巨大的。

关键词:医院信息系统,综合效益,评价

参考文献

[1]傅征, 任连仲.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3.

综合经济效益分析 篇11

关键词:生态公益林;分类:效益

中图分类号:F326.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5-0249-1

1凤城市生态公益林发展现状

风城市生态公益林面积357.2万亩,其中国家级公益林115.1万亩,省级公益林面积242.1万亩。随着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政策的逐步深入,实施了生态公益林保护工程,采用了国家标准《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T18337·3-2001,生态公益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逐渐明显。

2生态公益林的分类

2.1特殊生态公益林

一般是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和生态环境极端脆弱,需要特殊保护的生态公益林。主要是指国家自然保护区及其他有国家级保护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的自然保护区内的生态公益林;未经开发的地带性顶极群落;经国务院批准的自然与人文遗产和具有特殊保护意义的生态公益林;江河源头;山体坡度46度以上的地段的森林、林木、林地;严重荒漠化(岩石裸露发≥51℃)地区的植被生长区。

2.2重点生态公益林

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和生态环境极端脆弱的重点保护区域的生态公益林。江河源头,江河两岸自然地形第一层山脊以内或平地2000m以内;大型水库正常水位周围自然地形第一层山脊以内或平地1000m以内的森林、林木、林地;坡度36度以上、土壤瘠薄、岩石裸露、森林采伐后难以更新或森林生态环境难以恢复的森林、林木、林地;国有铁路,国道和高速公路两旁自然地形第一层山脊以内(陡坡地段)或平地100m以内的生态公益林;以掩护军事设施和作军事屏障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林地等。

2.3地方公益林

是指由各级地方政府根据相关规定而划定,并经林业主管部门审核认定的公益林地,地方生态公益林根据生态区位的差异性可划分为重点生态公益林和一般生态公益林。

3生态效益

3.1森林蓄水效益

由于森林树冠截水,地表枯枝落叶保水,可有效涵养水源,使降雨大部分缓缓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一小部分慢慢流入小溪,注入江河。所以森林素有“绿色水库”之称。

3.2森林保土保肥效益

按每亩保土4t计算,生态公益林林区森林资源保土能力为1428.8万t。森林不仅具有保土作用,而且大量枯枝落叶的腐烂分解,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据测定一般森林土壤含有机质1.12-2.6%、氮0.059-0.126%、磷0.034-0.126%、钾0.52-2.53%,经过计算可知,由于避免了水土流失而挽回的有机质损失为26万t,折合过磷酸钙1万t,钾21万t,氮化钾1万吨。全市生态公益林可定量分析的主要生态效益,每年可达54336万元。

4社会效益

4.1气候条件得到改善

生态公益林保护和管理后,可使管护区域的林分质量大大提高。据研究表明,森林的生态环境与无林区相比,夏季的白天温度低0.2-0.5℃,夜间则高0.1 -0.4℃;夏季湿度白天高2.2%,夜间高4.8%;而且其无霜期长5-15d。因此,通过采取一定措施對生态公益林进行保护和管理后,管护区内最终将形成高质量的有林地、灌木林,将极大改善区内气候条件,从而有利于植物的生长与农副业的发展。

4.2净化空气和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质量比较高的森林能够有效净化空气、防治污染、增加空气的氧气含量等。据统计,每亩森林可滞尘2.4t,每亩森林每年可向大气排放氧气0.05t。因此,通过重点防护林及特用林工程建设,将明显改善空气质量,使人们的健康水平也有所提高。

4.3改善生态环境

如果对生态公益林采取保护和管理措施后,林地面积将不断扩大,森林质量提高,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的功能增强,将会使野生动植物物种灭绝的速度和自然灾害发生频率逐渐减轻,在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中,会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这将促进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同时也为改善投资环境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优良的条件。

4.4促进农村产业化进程和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由于森林植被增加,良好的生态环境保障了农业的稳定高产,农民可在获取农业增产增收的同时,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多种经营收入,提高全民经济收入的总体水平。

5经济效益

枣树综合效益分析与发展规划 篇12

1 枣树的经济效益

枣树在佳县生长约有1 000年的历史。随着社会的发展, 枣树的生产栽培也不断发展, 并逐步形成一定规模。目前全县已有枣树5.3万hm2, 大部分分布在黄河沿岸的各行政村。过去盛产的红枣只是作为粮食的补充, 人们用来糊口充饥, 因此枣树为维持佳县人民的生活和生存做出了巨大贡献。改革开放以来, 党的好政策给枣树的发展带来勃勃生机。正是由于枣树的蓬勃发展, 使佳县黄河沿岸的各乡镇农村率先打破自然经济的格局, 向着市场经济迈进。红枣作为一种商品进入市场, 才体现其经济价值[1]。红枣价格的提高更加激发了广大农民栽植枣树的积极性。从1980年开始各乡镇就把栽枣树、发展红枣生产作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来抓。截至2013年底, 全县枣林面积5.3万hm2, 其中挂果面积4万hm2, 人均1 333.3 m2以上的乡 (镇) 有8个;人均666.7~1 333.3 m2的乡 (镇) 有10个;人均666.7 m2以下的乡 (镇) 有6个。沿黄一带群众的温饱得到解决, 过上小康生活。2012年全县红枣产量达23万t, 产值逾6亿元。农村红枣种植户有1.5万户, 建成小康村100多个, 一部分群众依靠红枣产业已经走向富裕。

佳芦镇云石峁村是位于黄河岸边的一个偏僻山村, 自然条件十分险恶, 群众生活极其贫困。该村从20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栽植枣树, 到现在已有枣林94 hm2, 2010年全村产红枣400 t, 产值100万元以上, 人均纯收入5 000元。近年来, 该村依靠枣树产业自筹资金逾50万元架通了农电, 修通了公路, 接通了无线电话、安装了电视地面卫星接收设施、吃上了自来水, 过上了社会主义的新生活。朱家坬乡33个村2 520户, 9 308人, 2010年红枣总产量3.5万t, 产值1 400万元, 全乡人均红枣收入1 504元, 占入均纯收入的84%。该乡南吕岩村64户210人产值60万元, 纯收入43万元, 人均红枣纯收入2 017元, 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2%。据调查, 2010年全县红枣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就有600户以上, 像朱家洼乡的强家村、脑畔圪塔村, 木头峪乡的牛圈沟村, 佳芦镇的王家焉等村, 仅红枣一项人均年收入就超过3 500元。不少农户红枣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 个别大户达到20万元以上, 这使庄稼户望尘莫及。由此可见枣树的收入远远高于其他作物。而且枣树的收入比较稳定, 可以旱涝保收。即使是大旱之年也可稳产、高产。据记载, 佳县1965年、1978年、1995年3次大旱, 粮食所收无几, 但红枣却获得了丰收, 可见红枣已成为佳县农民的一项稳定收入。枣树在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发展给佳县人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2 枣树的生态效益

2.1 防风固沙

佳县距毛鸟素沙漠很近, 每年冬春季节常有扑面的风沙袭来, 佳县的土地不断遭受风沙的侵蚀, 抵御风沙迫在眉睫。枣林和其他防护林一样具有防风固沙的功效。在过去的“三北”防护林工程中, 虽然没有把枣树列为主要营造的树种, 但佳县的枣林对防风固沙起到了很大作用。枣树高大的身躯、旺盛的枝叶阻挡了风沙南下, 一片片的枣林如一道道的天然屏障减小了风力, 防止沙漠南移。

2.2 防止水土流失

目前, 佳县的枣树栽植有3种形式:一是单一栽植枣树;二是枣草间作;三是枣粮间作。无论哪一种栽植形式, 都有效地控制了水土的流失。枣树的枝叶, 遮天盖地, 可减少雨水直接对地面的冲击, 使地面表层泥土不易被冲刷。特别是一些密植枣园和标准化枣园, 枣树的栽植密度大, 更有利于阻挡雨水对地面的冲击[2]。枣树的根系, 虽不比其他灌木发达, 但其根系可以铺满地上的浅土层, 主根可扎到地下2~3 m, 可以牢基固土, 强大的根系网络固结着土壤, 保护土层不被洪水破坏。枣树的吸水力强, 需水量大, 可减少雨水的流失。枣树的生长、开花、结果需大量的水分供养, 这些水分大部分由其根系从地下吸收而来, 而地下的水一般来自雨水, 因此枣林地一般都很干燥。即使雨水使庄稼地已经饱墒, 但枣林地还远远不够, 充沛的雨水很快会被枣林地的土壤吸收、渗透, 即使是大雨也不易造成水土的流失 (特大暴雨除外) 。人们常说“山上多栽树, 等于修水库, 有雨它能吞, 无雨它能吐”, 就是这个道理。此外, 枣树可栽植于不同地形, 利于水木保持。荒坡石洼栽植枣树都有大鱼鳞坑, 可保护树与树之间的植被不遭破坏;山坡地栽植枣树, 人们把地块延等高线修成水平带, 一道接一道[3], 改变了地表泾流形成的条件, 一旦地表泾流形成, 又不易过分汇集, 减少流量, 而且整地后的土壤疏松, 水分下渗快, 难以汇积到引起流失所需容积的水量;在梯田、坝地、台田等平地栽植枣树, 能积蓄大量的雨水。在枣粮间作的土地上, 保持水土的效果更好, 每年的大雨季节, 正是枣树和农作物生长的茂盛时期, 枣林地庄稼的枝叶也能阻挡雨水对地面的直接冲击, 庄稼的根系密集, 吸水量大。当庄稼收割后, 正是深秋, 雨水减少。在无庄稼的冬春季节, 雪雨滋润万物, 不会造成水土流失。近年来, 沿黄一带的农民, 在枣林集中区打水窖积蓄雨水, 浇灌枣园, 人们把这种方式叫做窖灌枣园, 每个水窖的容量一般在30~50 m3。佳县的佳芦镇在1998年以后就建造了1 860眼水窖, 像这种形式蓄水, 既可灌溉枣树, 又能减少洪水流量。据测定, 枣树林带防护区内, 风速降低30%, 水分蒸发量减少10%以上, 水汽相对湿度提高10%;枣粮间作区风速降低20.9%~62.1%, 气温降低1.2~5.8℃, 水汽相对湿度提高2.5%~11.3%, 土壤含水率提高4.5~5.1%, 蒸发量减少8.0%~44.7%。

2.3 调节气候, 美化环境

枣树通过光合作用, 吸收二氧化碳, 释放氧气, 使混浊的空气变得新鲜, 减少空气污染, 有利于人类的健康。枣林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调节气候, 保持生态平衡。枣林庞大的根系从土壤深处源源不断吸收地下水, 并把它蒸腾到大气中, 使干燥的空气变得湿润, 使炎热的夏季变的凉爽, 使寒冷的冬天变得暖和, 还可防止效应热的产生, 预防灾害性天气的出现, 扭转“南涝北旱”的局面。大面积枣林带来大量的湿润空气, 容易形成降水, 使得区域气候宜人。枣林还可以美化环境。在枣树花盛开的季节, 枣林区花香迷人, 蜜蜂飞舞, 人们可尽情享受浓郁的花香。秋季的枣林更是让人陶醉, 一树树紫红色的枣子房前屋后、田间路旁、山里、沟里满地都是, 秋季的枣林成为佳县的一大美景, 可供游人参观。

3 发展规划

枣林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枣树已成为佳县的一大资源优势。其综合效益是任何一种林木都不能比拟的, 适宜于在佳县大面积栽植。在佳县营造的枣林, 直接减少了泥沙黄河流入量, 降低了黄河的水位, 保护了黄河, 保障了黄河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 为佳县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奠定了经济基础, 使国家建设四化的总体规划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按期实现。县委、县政府提出到2018年建成6.7万hm2枣林基地的战略规化符合佳县实际, 也符合国家建设的总体规划。要坚定不移地付诸实施。在营造枣林时, 要因地制宜, 宜枣则枣, 宜草则草, 枣草间作, 枣粮间作。在沿黄一带的荒坡石洼, 适宜于枣草间作, 打鱼鳞坑栽植枣树, 不破坏原来的植被, 使草木和枣树共同生长。必要时, 可采取人工种草, 填补树距之间的无草空白。也可在枣林地带混交一些水土保持能力强的灌木林带, 这样既可获得经济效益, 又可起到水土保持的作用。在其他地区适宜于枣粮间作, 就是在枣林地耕种庄稼, 或者是粮田地上栽植枣树, 一举多得[4]。随着科学技术和红枣产业的发展, 进一步加强标准化枣园建设, 增加枣树和其他植被密度, 会发挥更大的生态经济效益。只要按标准、按要求全面实施佳县红枣基地建设规划, 就能改善生存环境, 改善人民的生活, 将家园建设得更加富饶美丽。

摘要:从枣树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2个方面介绍了枣树为佳县带来的巨大综合效益, 不仅大大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而且改善了生态环境, 并展望了进一步发展枣林来造福佳县的战略建设前景。

关键词:枣树,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发展规划,陕西佳县

参考文献

[1]袁宝财, 单巧玲.沙枣树经济价值与栽培技术[J].林业实用技术, 2001 (8) :36.

[2]刘孟军.国内外枣树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和建议[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0 (2) :76-80.

[3]曹艳华, 邵秀玲.山坡地枣树丰产提质管理技术[J].中国园艺文摘, 2010 (1) :147-148.

上一篇:LED旋转显示屏下一篇:中泰文化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