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热点事件

2024-10-22

舆论热点事件(共10篇)

舆论热点事件 篇1

一、网络舆情热点事件的舆论变化

(一) 网络舆情热点事件的发展规律

网络舆情热点事件从发生、发展、高潮到最后的落幕遵循着一定的规律, 每个阶段都有规律可循。大体上可以将整个网络舆情热点事件分为四个阶段。以2012年8月的陕西“微笑表哥”事件为例。

(1) 网络现象引起事件源头, 即舆论缘起阶段。“微笑表哥”事件缘起于一张普通的新闻图片, 时间是2012年8月26日。内容是当时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面带微笑出现在交通事故现场。因其面带微笑与故事现场形成强烈反差引起网友愤怒声讨。第一阶段的缘起阶段一般由网友首先发现或不寻常或共同关注的新闻敏感点, 先发挥传播作用的往往是网络媒体。

(2) 网络媒体传播发酵阶段。以网络现象为缘起, 迅速引起更多网友的注意力, 舆论发酵出现在这一阶段。伴随着网络开放、自由的特点, 事件几乎是在瞬间就在网络媒体上得到大量的传播。网络舆情热点事件由于自身和公众的切身利益相关, 传播速度在这一阶段呈几何级增长。“微笑局长”的图片引起网友不满之后, 有网友“人肉搜索”出杨达才佩戴名表的各类图片, 舆论发酵。

(3) 传统媒体跟进推动, 作用于现实社会。经过了舆论发酵, 事件在网络上形成一定的舆论影响之后, 传统媒体开始介入并继续跟进推动。依靠其强大的资源后盾深入挖掘, 进一步揭露事件本质。这时传统媒体和网络新媒体将形成合力, 带动舆论继续发酵。陕西省“微笑局长”这一阶段, 表现在8月31日21时30分, “花总丢了金箍棒”出现在央视《新闻1+1》节目《局长的“微笑”局长的“表”》中, 传统媒体对此事件有了回应。[1]从而某种程度上作用于现实社会, 推动事件的发展。在随后的9月21日, 杨达才因涉嫌严重违纪被撤职。

(4) 议程设置, 舆论转移。网络舆情热点事件在经历了前三个阶段以后, 已经从网络进入现实世界并有了一定结果, 事件可以说是已经告一段落。此时, 媒体新的议程设置也发挥其作用, 加速人们视线的转移。纵观近几年来的网络舆情热点事件, 都遵循着这样一个发展规律, 从有现象发生作缘起, 到引关注舆论发酵, 再到网民官方合力深入挖掘, 最后事件有结果、公众视线转移。

(二) 影响网络舆论的主要因素

(1) 主流媒体是主导力量。大众传播媒体在网络舆情热点事件中扮演的角色具有多重性。首先, 在舆论的传播过程中, 媒体资源是其传播的主要平台和渠道, 控制着传播的路径和方向。新环境下, 网络新媒体和传统媒体有融合之势, 二者相互之间的优势互补可以加速传播的畅通。其次, 在整个舆论的价值取向上, 主流媒体担负着凝聚思想共识, 引领社会风尚的职责。具有很强的引导作用。然后, 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公众的视线, 也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舆论的导向。

(2) 政府是舆论引导的权威力量。我国媒体具有“党的耳目喉舌”的使命, 也必然成为政府引导和影响舆论的主要途径。在我国的舆论现实语境中, 政府力量依旧占据着核心地位。通过所出台的政策规定、间接影响媒体和意见领袖等来引导舆论。同时, 作为“领导机关的参谋部门”, 新闻舆论主管部门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对于新闻舆论导向负有经常性的指导、监督的任务”。[2]和媒体实实在在作为舆论载体相比, 政府的舆论引导作用更多地在无形中得以实现。

(3) 网络意见领袖是新锐力量。在过去互联网迅速崛起的20年间, 网络上出现了一大批以“微博大V”等为代表的意见领袖。网络言论的公平性给了沉默的公众话语权, 使其发出自己的声音, 表达自己的意愿。意见领袖在这样的环境下产生, 被同样的“草根”阶层赋予影响力。在“7.23”温州动车事故中, 首先发声的便是一个普通乘客通过微博发出碎片化的信息, 随后被意见领袖转发得到大量传播引起关注。可以说以网络意见领袖为代表的公众意见已经成为引导舆论的新锐力量。

二、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

(一) 挖掘真相, 跟进报道

在网络舆情热点事件的缘起和发酵阶段, 传统媒体在网络媒体爆出议题之后及时跟进。依托其丰富的资源多方调查求证, 跟进并推动事件的进一步深入。凭借公众对于传统媒体较好的信任度, 网络舆情热点事件一经纸媒传播, 具有更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也从网络的虚拟环境中介入我们真实的现实社会。传统媒体较好的稳定性也易于做一系列的深度报道和追踪报道使事件的发展得到更好地推动。

(二) 层层把关,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网络舆情热点事件的报道一旦被传统媒体介入, 就自动进入了其层层的把关和过滤系统。传统媒体内具备专业素养的新闻专业主义人才在选择、编辑等方面都将考虑其舆论影响。加上传统媒体内相对严格的审查制度, 能够有效地过滤掉网络上大部分的失实、过激言论, 引导事件朝着其本身合理的方向发展。

(三) 深入反思评论, 直指现实社会

相比于网络媒体更加快捷的报道易于停在浅层, 传统媒体更擅长进行深入反思。网络舆情热点事件在网络新媒体上的缘起、发展和落幕用时很短, 在短时间内引起的关注很多。然而, 事件过后也淡出公众视线很快, 缺少深入反思。传统媒体在这些热点事件落幕之后, 常常会有专业媒体人联手专家进行细致的分析、总结和反思。以点带面, 对事件背后隐藏的社会问题进行反思, 并对我们的现实社会献谋献策, 提供预警机制。通过网络舆情热点事件直指现实社会的症结所在, 但当起社会大船的“瞭望者”。

参考文献

[1]任悠悠.网络事件传播模式研究[J].新闻知识, 2012 (6) .

[2]董子铭.权威·主导·新锐——论舆论引导力的多维整合[J].新闻界, 2014 (8) .

[3]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DB/OL].http://news.mydrivers.com/1/381/381898.htm.2015.

[4]王汉熙, 万成娜, 刘凯.网络舆情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5.

[5]喻国明.网络舆情热点事件的特征及统计分析[J].人民论坛, 2010 (11) .

舆论热点事件 篇2

【关键词】网络舆论 民间舆论群体 话语实践

本文将“华南虎事件”作为研究网络舆论相关问题的典型案例。

一、事件回放

2007年秋冬,“华南虎事件”成为网络舆论的热点话题。从陕西林业厅公布首张华南虎照片后,照片的真伪问题即成为各方争论的焦点。网友借助网络这一便捷的信息平台,自发开展“搜虎行动”。2007年11月16日,四川攀枝花网友发现首张“纸老虎”原型,称那老虎就在他家墙上的年画里,网上各路高手更是立即将年画老虎与虎照进行了比对,得出是同一只老虎的结论。以“原型年画”被找到为标志,“华南虎事件”有了根本的转折。2008年2月4日,陕西省林业厅就“草率发布发现华南虎的重大信息”发出《向社会公众的致歉信》。至此,多数网友称华南虎照片“打假”取得“阶段性胜利”。2008年6月29日,陕西通报周正龙拍摄的虎照造假。2008年9月27日,华南虎照造假者周正龙涉嫌诈骗罪和非法持有弹药罪获刑两年零六个月。

在网络世界里,“华南虎”并不是一个特例,与之前轰动一时的“陈易事件”、“虐猫事件”、“铜须门”等网络热点事件其实如出一辙:当某一言论引起大量网民关注后,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的怀疑同时发生,网民们通过网上网下的各种手段,特别是借助网络公开信息,使事件不为人知的细节一一披露。本文要研究和讨论的重点即活跃在这些网络舆论事件中的民间舆论群体。

二、网络舆论事件中的民间舆论群体

(一)网络舆论·民间舆论·民间舆论群体

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①由此我们推知网络舆论的内涵:在网络媒体上形成和传播的公众关于各种社会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

相对于传统媒体,网络舆论的舆论主体——网民在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的过程中形成了新的“群体”,本文称之为“舆论群体”,所谓群体,指的是“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②本文所研究的民间舆论群体,在现实社会里主要以网络公众为主流,就其社会心理实质而言,“是一种心理群体,并以虚拟的形式分化出来,相对独立地存在于网上”。③

因本文研究的需要,将舆论划分为官方舆论和民间舆论即普通民众的舆论两种,并专门研究网络舆论事件中的民间舆论群体。

(二)网络舆论事件中民间舆论群体的形成

我们将舆论的要素、网络的特性相结合,从网络舆论形成、发展的每个过程,具体分析民间舆论群体的形成机制。

“任何舆论都发端于个人意见。”④个人意见的表达与流传是舆论形成的起点。在网络舆论中,网友一般通过在论坛发帖的形式来表达个人的观点和意见,如果一张帖子引起了网友的激烈讨论,立刻就会有网友不断地跟帖,“网络BBS所提供的公共领域,仰仗其开放性和匿名性特征,自然而然成为各种声音的广场”。⑤因而在舆论产生的初期,BBS论坛上呈现的是网民分散和多样化的看法和观点,随着网络互动进一步加深,各种意见不断集合,当某一种意见得到多数人的赞同,就会出现集中的社会讨论,由此逐步形成若干个以话题为中心的群体舆论圈,之后,随着舆论圈不断扩大,意见传播的范围不断扩大,表意群体不断增多,个体的意见、观点逐渐成为众人的意见,并为论坛中的多数网民所接受,由此形成了一个“舆论中心”,围绕这一中心,参与群体讨论的网民因相互交流、相互感染,其意见和观点开始趋同,进而形成舆论群体。以“华南虎事件”为例,天涯社区一网友发布的《陕西华南虎又是假新闻?》的帖子引发了网友们的激烈争论。随着讨论的深入,特别是某些专家的权威意见在网上发表后,“虎照有假”的观点逐渐地显山露水,众多网民在网上开始了一场“全民打虎”运动,这时,群体舆论还处于一种相互交流、寻找相互认同的阶段。经过一段时间的互动之后,尤其是当虎照的“年画原型”被网友披露后,“照片造假”的舆论开始占据主导地位,甚至形成了舆论一边倒的状态,用理论解释就是完成了心理学意义上的“群体认同”。这个时候,可以说一个纯粹意义上以网络为中心的民间舆论群体形成了。

三、民间舆论群体的话语实践及其特征

在网络舆论事件中形成的民间舆论群体内部,其成员都说着相似的话语,有着共同的目标取向,表达着一种相似的意见或情感。民间舆论群体通过它的话语实践,间接地参与社会公共事务,试图对事件的发展和处理结果产生影响。本文将主要从政府决策、公众舆论、传统媒体等角度分析其话语实践产生的现实影响。

(一)群体批判的倾向性——监视社会环境

相对于传统媒体,民间舆论群体仰仗网络的拟态环境和匿名性特征,在表达意见时更为坦率、尖锐,其群体倾向鲜明直白,基本上偏向于问题揭露和现实批判,具体体现为以“维权”为主要价值取向的诸多舆论监督议题。华南虎事件引发的也是一场关于公众权利与政府诚信的网络大讨论。

就其传播的功能来说,民间舆论群体这种善意的质疑和批判具有监视社会环境的功用。庞大的民间舆论群体活跃在网络上,通过自己的话语实践促使事件公开化、透明化,并形成一定的舆论影响,来自这些群体的具有建设性的看法和观点,可以“导致社会规范的巩固,因为传播媒介能把那些有悖社会规范的行为公布于众,激起社会成员对其指责,形成一种社会力量”,⑥从而能更好地监视社会环境。

(二)即时交互的群体联动——打开自由快捷的民意通道

基于网络的民间舆论群体最突出的特点在于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群体与媒体之间形成的即时交互的联动机制。为了寻找虎照拍摄原型,网上一呼百应的集体“搜虎行动”,不出几天便有了结果。之后,敏感的传统媒体开始介入其中进行采访与深度报道,于是很快形成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网友评论之间的循环交互,从而提升出更代表民意的观点与呼声。

(三)话语一边倒——设置传统媒体的议程

在网络舆论讨论中,同质化了的民间舆论群体在话语实践上表现出高度一致性,这种压倒性的一致优势几乎淹没了其他不同意见群体的声音,并在与传统媒体的反馈互动中逐渐巩固其“主导”地位。如在“虎照事件”中,大批的网民对“华南虎事件”事件背后的真相提出种种质疑和猜测,甚至将矛头直指陕西省林业厅,指责某些官员好大喜功,浮夸不实,弄虚作假,影响政府形象的不良作风。

在这种民众舆论一边倒的情势下,我们不难发现,传统媒体的关注重点也会随之发生转移和变化。民间舆论群体活跃的“电子论坛已经成为中国网络媒体中很受欢迎的版块,并正在修正与重构党报的话题议程。”⑦

(四)话语实践易陷入的两大误区:“群体极化”与“舆论绑架”

在网络复杂多变的舆论环境中,民间舆论群体作为因舆论事件临时集合的话语群体,在其进行话语实践的路途中随时有可能“误入歧途”,掉入各种陷阱。“群体极化”和“舆论绑架”现象就是其话语实践被误导的产物。

“群体极化”这一概念是美国当代法哲学家凯斯·桑斯坦在《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一书中提出的。他说:“群体极化的定义极其简单:团体成员一开始即有某些偏向,在商议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⑧这一特征在网络群体中则具体表现为“群体的盲从与偏执”,其引发的诱因多是舆论群体对突发事件、社会阴暗面等非理性的网络批评;“舆论绑架”现象常常在网络民间论坛中发生,网民群体将由某个议题引发的愤怒,集中于一个具体的对象,以联盟的方式实施集体对个人的道德讨伐甚至现实攻击。民间舆论群体的话语实践一旦陷入“舆论绑架”的误区,其错误的判断和决定会更趋极端,甚至直接导致“群体性暴力”的肆虐,如果不对群体舆论加以合理调控和引导,真实的民意将被瓦解被歪曲,曾一度自由开放的网络环境可能沦为无聊情绪的宣泄场所。

此前的“虐猫事件”、“史上最毒后妈”等事件中,网上民间舆论群体的话语实践都曾出现过这样的偏差和过失。

四、群体话语实践对当前网络舆论引导的几点启示

透过民间舆论群体及其话语实践,我们看到了网民群体在解决公共问题时所具有的素质和理性,以及网络与传统媒体积极互动中所凸显的现实民意,当然,其间可能也隐藏某些非理性、不稳定的因素,而这一切对当前网络舆论引导都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发挥网民群体在舆论监督中的作用

网民群体在网络舆论监督中是一支不可小觑的主力军。政府必须重视网民群体在舆论监督中的重要作用,面对反映现实问题的网络民意,政府要能“察纳雅言、知错能改”,而不能有任何傲慢和迟钝。网上以政务公开的形式走进各大论坛,与民众积极互动,及时了解网民的看法与观点;网下则以高效率的政府作为回应公众的合理诉求。必要时以官方的名义进行解释、澄清等,避免网民在信息不明的状况下做出一些不利于社会稳定的过激行为。

(二)构建舆论引导的媒体联动机制

“虎照风波”中,电视台、报刊与网络等各大媒体联动所营造的舆论声势无疑对事件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实际上,这种媒体间的联动也不失为一项网络舆论引导的有效方法,要想达到更好的舆论效果,应该加强多种媒体之间互相协调密切配合,由此形成引导舆论的合力效应,即构建一种舆论引导的媒体联动机制,其核心在于发挥主流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强化主流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间的协作与互动。

(三)“意见领袖”与“把关人”的双重保险

网络中的“意见领袖”在对网络舆论的最后形成起着主导作用,争取这部分网民对实现网络舆论调控具有重要意义。在复杂多变的网络舆论环境中,舆论引导需要培养一批有影响力的“意见领袖”。他们往往能以自己高超的见解、独特的魅力赢得受众喜爱或信赖,网站借他们的话语表达能有效引导、控制论坛的舆论方向。

另外,强化网站“把关人”在信息选择、引导舆论方面的作用也至关重要。

(四)提升公众的媒介素养和公民意识

网络要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受众的觉悟和意识是一个重要因素,要想从根本上提升网络舆论的监督力度,必须加强对网民公民意识的培养和教育,其核心在于权利责任意识和科学理性精神的培养,当公民面对公权力时,这种意识就是公民对这一权力的认可和监督。在这种意识的引领下,当“公共利益”被漠视或侵犯时,公众便会对社会问题显示出强烈的主体意识,用共同的见解表达这种关注,在网络上迅速集结成民间舆论群体,形成网络舆论,促进问题的解决。从某种意义上说,以健康积极的现代公民意识参与社会公共事务,能有效促进监督机制的完善,以引导网络舆论更好地传达现实民意。■

注释

①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11页。

②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9页。

③孟威:《网络互动:意义诠释与规则探讨》,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第156页。

④刘建明:《舆论传播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5页。

⑤李凌凌:《网络传播理论与实务》,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6页。

⑥沙莲香:《传播学——以人为主体的图像世界之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69页。

⑦李希光、赵心树:《媒体的力量》,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第156页。

⑧[美]凯斯·桑斯坦著,黄维明译:《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7页。

舆论热点事件 篇3

体中亦出现了以呼吁理性爱国、回归公民精神的网络呼吁。

从网络舆情数据显示:仅9月15日一天全国52个城市不同爆发反日示威游行, 充分说明了在媒体的煽情下民众的爱国热情出现了“自下而上”“从线上到线下”的情绪发泄。

此“冰火两重天”的舆论现象在舆论中呈现了较为长时间的“对立”, 这其中既有正常爱国热情的宣泄, 又有面对偏向的社会运动轨迹中媒体的自我修复。从舆情角度看此次钓鱼岛事件在深层次增强了网民的公民意识, 推动了社会化媒体理性而中道的媒体表达。但该事件也应该反思媒体在舆论的推动作用中应该始终起到理性而积极的作用, 稳定价值观, 更好地做到社会舆论中的“压舱石”, 引导舆论理性化宣泄。最后, 众多报纸包括《环球时报》在内的, 在肯定钓鱼岛主权之外, 用大量事实与态度表明了“抵制日货”的客观立年中, 网络舆论带来的负面影响愈发凸显, 从“郭美美事件”到“7·23”动车事故, 再到“我爸是李刚”“70码”等网络名词, 网络热点舆论不仅对事件的当事人造成很大伤害, 同时也让整个网络环境变得浮躁和暴力化。网络舆论的负面影响也引起了许多学者的注意并极力找寻其控制机制。但是互联网的发展日新月异, 传播方式也一再升级, 与传

场, 旗帜鲜明地反对暴力化表达。9月16日后, 媒体回归理性成为了舆论的主要走向。放大舆论细节网民理性得以肯定, 与其他几次“抗日”事件有所不同, 微博作为主要传播载体的环境下, 细节被放大, 舆论走向被更好辅助。

4定位舆情主题, 提升大学生的判

断能力

面对良莠杂陈、真假难辨的网络信息, 引导大学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显得十分必要而紧迫。社会、高校等相关部门应遵循大学生思想发展的规律、把握大学生思想动向, 把社会热点事件或热点问题转化为舆情主题, 利用舆情主题, 自主设计讨论形式, 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在舆情互动中, 要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 允许不同声音的存在, 并尽可能从正反两反面设计、定位主题, 使大学生在分析、了解各种观点的基础上保持正确的立场和观点, 坚定正确的思想意识, 唤起大学生统媒介主导舆论的时代相比, 网络热点舆论特征呈现出不同的趋势, 在传播各环节中愈发难以控制。因此, 着力探讨当下网络热点舆论的形成过程以及传播规律, 并提出行之有效的网络热点舆论引导办法, 对于加强网络管理、净化网络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1 网络热点舆论的传播规律

网络热点事件的传播是有一定规律

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正确评价客观事物的美丑、善恶, 引导他们树立健康、正确的判断理念。

参考文献

[1]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7.59.

[2]李罡.大学生网络舆情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对[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思想政治教育, 2012, 27.

[3]刘婷.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 2011 (6) .

[4]杨秀荣.网络舆情对中国民主政治的影响[D].吉林大学, 2012 (4) .

[5]包靓靓.网络虚拟时代如何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舆论的引导[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2 (4) .

[6]舆论呼吁理性爱国公民意识得以强化[N].http://www.people.com.

(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思政课部, 武汉430070)

可循的, 本文将网络热点舆论的形成过程总结为以下几个阶段:首先是公共事件引发刺激性意见。网络传播中, 网民既可以是信息的接受者, 也可以是信息的发布者, 在这种一个人就是一个媒体的传播形态中, 每个人都有可能是碎片化的信息源头。随着体制转换叠加社会转型, 社会矛盾凸现, 各种问题都有可能随时随地反映在网络上, 形成网络热点舆论的源头。由于网络媒体交互性强、空间地域不受限制等因素, 一个公共事件发生后, 网民通过简单的“转发”和“评论”, 便可高频度和快速性地参与到网络热点舆论的过程中, 并将某一热点事件的传播范围瞬间扩大, 这些个人意见的交流范围也随之扩大。

其次是意见在不断冲突中融合, 意见领袖出现。对某一事件的众多意见往往能通过网络舆论在短时间内呈现密集状态。各种意见和观点在网络平台上或是交融或是交锋便形成了一个“网络舆论集散地”。在“网络舆论集散地”中起主导作用的往往是那些掌握事件资讯、具有较高价值判断能力并且能引导网民观念倾向的人, 他们被称之为意见领袖。他们善于抽丝剥茧, 透过事件的表象深入到其本质中去, 挖掘事件深层意义和价值内涵, 然后公之于众。在这种群龙无首意见纷争的情况下, 意见领袖的具有信服力的意见往往能够左右网民的意见, 并由此主导网络舆论的方向。

最后是网络舆论扩散并形成。网络平台在进行网络热点传播过程中, 网民并不是对信息进行简单的陈述, 而是在传播过程中注入更为详尽的解释性信息大量丰富信息主体, 而被丰富了的信息又被转发至博客、BBS、SNS平台或是新闻网站等网络大众媒体中, 便形成个人媒体和网络媒体的深度融合。这样一来, 个人媒体、网络媒体交互报道最终将事件爆炸性传播出去, 网络热点事件被推到风口浪尖, 网络热点舆论引向高潮。

2 网络热点事件的舆论影响

在以微博为代表的Web2.0时代里, 网络舆论传播的影响力愈发凸显。在一些公共事件真相难辨, 谣言四起的情况下, 意见领袖代表正确的舆论方向, 起到了明辨是非, 揭露真相, 营造良好网络环境的作用。然而具有多样性、不定性、随意性的网络传播过程, 加之缺少监管网络行为, 网民在发表意见时没有太多的束缚, 网络言论时常缺少理智。

网络热点传播具有双重影响。网络热点传播的积极影响有以下两点:一是提供民意表达的通道。网络给网民提供了一个表达意见甚至是宣泄愤怒的平台, 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现实生活的暴力事件发生。意见领袖的正确舆论领导可以为网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有利于个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以及社会和谐共进。网络热点的传播还具有促进舆论监督的积极作用。网络作为直接的民意渠道, 每当重大公共事件发生, 网民总是通过网络平台发表意见、参与讨论并挖掘事件真相。网民意见在一定程度上行使了舆论监督的权利, 对社会及相关部门施加舆论影响并且促使社会公职部门能够自我规范, 做到真正为人民服务。如“微笑局长”事件中的杨达才因一张事故现场的微笑照片引发了一场关于反腐的大讨论, 并得到相关部门的关注, 最终迫于舆论压力将杨达才撤职。

同时, 网络热点传播不乏消极影响。网络平台的草根性也造成了网民鱼龙混杂的状态。如少数个人或组织缺少自律, 发布虚假信息颠倒黑白, 言论偏激, 夸大现实中的社会矛盾, 引发网络舆论动荡, 甚至危及社会稳定。尤其是意见领袖发布的不实或偏激言论, 由于其较高的关注度和一定的权威性, 网民会在未加论证和思考的情况下转发其言论, 便加速了虚假信息的扩散和影响。不仅对事件的负面影响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对相关当事人以及整个网络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危害。

3 如何应对网络热点舆论传播

一是官方透明化运作。如今, 传播方式日益升级, 每个人都是传播主体, 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新媒体, 传播可以做到随时随地爆炸性传播。人的主体意识和公众的维权意识也日益增强。公职部门的一举一动都在广大网民的监督下, 并随时可能被传播到网上, 官方运作透明化显得尤为必要。“没有知情权就没有理性, 当民众不能获得事实真相时, 各种非理性声音的存在是必然的。”公职部门只有本着人民公仆的心态主动发布信息让公众参与讨论, 才能取得舆论引导的主动权。

二是培养意见领袖。由于互联网的草根性, 任何人都可以作为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并且由于实时传递信息这一功能的实现, 网络舆论信息的传播更具个体性。而热点舆论中, 网民可能因其突如其来, 所发布的信息缺少客观冷静的思考而存在与事实真相的偏离。网络意见领袖影响舆论的能力由此日益凸显。因此, 网络中需要真正具有正确价值判断的意见领袖, 这些意见领袖可以是现实中的名人, 也可以是网络中名气较高的人。意见领袖肩负着引导网民走向良性话语环境, 带领网民逐步树立理性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的使命, 从而从根本上改善网络的信息环境, 营造一个和谐的网络社会。

三是提倡网民自律。网络基于“用户生产内容”, 往往能将谣言或不当言论迅速扩散放大, 让人信以为真。为了更好利用互联网平台, 及时了解信息, 合理表达观点, 网民需要提高自身的是非判断能力和正确价值评判标准, 发表言论懂得拿捏分寸, 做一个理性网民, 成为自己网络言论传播的把关人。

但是, 就目前对热点舆论传播的引导来看, 主要的限制手段是进行技术性的封锁, 如删除某些不良言论。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 网络的监管应该更多依靠网络舆论的参与者自我规范意识的形成。封锁只会造成言路不畅、矛盾深化, 形成潜在的社会危机。

由“豫花”事件看经济舆论的引导 篇4

事件回放

2004年10月10日,湖北省黄石市某报以《拉网式围剿有毒特精粉》的醒目标题,刊载了“豫花”牌面粉惨遭“围剿”的报道。文中说:“10月1日,知情者向工商部门举报;4日,这名知情者干脆花110元钱,买了两袋“豫花”牌特精粉,然后花170元检测费委托卫生部门检测。”

同日,湖北一份很有影响的报纸在第十三版上以《大批“毒面粉”流入黄石》为题,报道“豫花”牌“毒面粉”流入市场,工商部门全面清查的情况。报道说,“黄石市疾控中心抽检化验,昨日作出检测报告表明,这种面粉过氧化苯甲酰(俗称“增白剂”)每公斤含0.089克,而国家标准含量每公斤不能超过0.006克,(实际应为0.06克,编者注)超标14倍。”同时相关报道指出,“过氧化苯甲酰人一旦食用后会损害肝脏、脾脏,严重的会导致死亡。”

10月11日,该报纸又以新闻追踪的形式发表了《黄石彻查“豫花”面粉》一文,在文章的最后一段写道:“国家规定的面粉食品中过氧化苯甲酰每公斤不得超过0.06克,前日引用数据误为0.006克,根据抽检结果,该面粉实际超出国家标准0.4倍,系不合格产品。”然而,在该报头版显著位置,却仍然刊登了《60吨可疑面粉流入武汉》的大标题,报道中仍称“超标14倍”。

短短两天,“豫花”面粉生产厂家河南省大程面粉实业有限公司猝不及防,一方面派有关人员赶赴武汉协调,另一方面,湖北省质量检测部门也在当地对公司的产品进行了抽样检验,结果全部合格。正当公司以为事情即将过去的时候,10月15日,央视《东方时空》以记者连线的形式报道了查处“毒面粉”的新闻。从而,“毒面粉”举国皆知。一时间,在黄石市、湖北省乃至更大的范围内,人们谈“豫花”而色变,很多人连面食也不敢吃了。

由此带来的后果是,被定为“毒”面粉的“豫花”牌面粉生产厂家河南大程面粉实业有限公司被停产检查,“豫花”在湖北黄石、武汉、赤壁等地市的所有销售门店都被查封,已售出的面粉也被有关部门勒令追回。该公司负责人说,“我们的这个品牌已经苦心经营了五年,被国家评为‘放心面’,经过无形资产评估,有3000多万元的品牌价值,公司有3.5亿元人民币的资产,怎么会在一夜之间成了‘毒面粉’?”

事实上,从10月10日“豫花”面粉遭受围剿起,全国各地的质检部门纷纷对“豫花”面粉质量进行检验检测。10月11日,武汉市粮油食品中心检验站对“豫花”小麦粉的检验结果是过氧化苯甲酰每千克0.06克;10月14日,武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对“豫花”特精粉的检验结果是过氧化苯甲酰含量为每千克0.03克;10月20日,重庆万州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的检验结果是每千克0.04克。过氧化苯甲酰的含量全部低于或等于国家标准规定的每千克0.06克。河南省驻马店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和上蔡县质量技术监督局也迅速对“豫花”牌特精粉、精制粉、馒头粉等作了抽检,检验结果显示,过氧化苯甲酰含量全部合格。

经过23天的停产阵痛之后,国家粮油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判定“豫花”牌面粉“过氧化苯甲酰的含量完全符合国家标准”,为“豫花”面粉彻底洗清不白之冤。11月4日,河南大程面粉(集团)实业有限公司所有的三条生产线已全面恢复运转,“豫花”风波终于告一段落。

这次“毒”面粉风波给大程公司造成了数千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豫花”品牌遭受的无形损失却难以估量。

经济新闻与经济舆论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是经济新闻的主要报道对象之一。企业舆论和消费舆论是经济舆论的主体,在经济新闻中产生。

第一,经济新闻产生企业舆论。企业舆论,是企业活动过程中有意和无意形成的公众舆论。在现代社会,企业经济活动是一种面对消费者的社会活动,它需要根据消费者的要求、意见和需求决定自己经济活动的方向、政策和手段。而且,从一定程度上说,企业总是与消费者相对应、对立,甚至相冲突地存在着。企业的产品需要消费者购买,消费者觉得它的产品好就会买,不好完全可以选购别的,“顾客即上帝”也一直是诸多成功企业生产销售所遵循的金牌理念。经济新闻报道尤其是批评性报道将视线转向企业,一方面可以督促企业检点自身行为,另一方面也提醒消费者注意保护自身权益。竞争是市场经济最基本的法则,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势必担心失去一部分消费者而使自己的利润受损。因此,企业要想赢得消费者,赢得市场,就必须以高层次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来武装自己。

第二,经济新闻产生消费舆论。所谓消费舆论,指的是由于公众之间的消费互感而形成的一种消费“风气”。消费者在进行消费时,需要借助或遵循一定的消费引导,而其所见、所闻、所感知的一切信息和气象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心理都会形成一种消费舆论,成为其消费引导。这些信息和气象可以来自媒体的经济报道(包括批评报道),也可以来自消费者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但后者其实也主要来自媒体的经济报道。因此,可以说,媒体的经济报道是形成消费舆论的主要渠道,它对消费者的行为会产生极大影响。

在“豫花”面粉事件中,由于媒体报道的错位,同质媒体在报道中一拥而上,其他媒体迅速转载,以及相关部门解决不力,在公众中立刻形成了该面粉有毒的舆论,致使这个形成已五年之久的品牌被无情地摧毁。

正确引导经济舆论的主要措施

经济新闻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重要,它与人们的吃穿住行关系越来越密切,经济新闻充当着人们经济生活的向导,需要正确引导经济舆论。对经济舆论的正确引导,笔者以为要把握以下两点:

第一,提高经济新闻记者的素质,报道遵循经济规律。在采写经济新闻时,记者只有充分认识市场经济的不确定性,在不确定中做好深入调查研究,在尊重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对经济新闻信息进行分析、加工,才可能写准、写好经济新闻,尤其对事件重大、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新闻内容,更要准确再准确;只有时刻关注市场动向,并用丰富的经济学和社会学等专业知识充实自己,才能在经济舆论的引导中掌好“舵”;此外,经济新闻记者要有广阔的思维和眼界,能立足本地市场,放眼全国乃至全世界,尤其是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的进一步深入,国外竞争者拥入国门,竞争更加激烈,更要求经济新闻记者素质的全面提高。

第二,报道要遵循行业规律。首先,新闻行业要充分认识到经济新闻对经济行为的监督与其他社会监督机制(如法律监督、行政监督等)相比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和更好的效果,但如果把握失当则会出现极大的“杀伤力”;其次,要认识到经济生活中各行业均有自己不同的行业目标和需求,比如食品加工行业对食品内在“质”的要求就大于对其“量”或外在服务的要求,而服务性行业则更注重其外在形象、服务质量等,只有掌握不同行业的生存、发展规律,经济新闻报道才能“事事报到点子上”;最后,遵循新闻报道的微观规律,事前做好新闻策划,把握新闻报道的发展进程,防止出现无法控制的局面。

注释:

①②《流泪的豫花面粉:河南有毒面粉真相调查》:http://www.hexinstock.com/2004/10-26/92114.html

舆论热点事件 篇5

“自媒体” (We Media) 的概念由美国的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两位学者提出。2003年7月, 美国新闻学会媒体中心发布了由这两位学者联合提出的“We Media (自媒体) ”研究报告, 里面对“We Media”下了一个十分严谨的定义:“We 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 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自身的事实、新闻的途径。”[1]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 在中国当下的社会环境中, 自媒体已成为包括微信、微博、博客、播客、论坛BBS网络社区等在内的新闻载体。截至2016年6月, 微博用户规模为2.42亿, 使用率为34%。[2]截至2016年2月, 微信月活跃用户达到6.5亿, 汇聚公众号超1000万。[3]这样的数据, 决定了当下中国自媒体以微博和微信为代表。

根据两位学者的定义和实践运用, 自媒体表现出如下特性:一是平民化。自媒体的发布者为普通大众, 他们可能是专业的新闻机构, 或者专业的新闻从业者。但在大部分情况下, 自媒体内容的发布者, 并不需要专业的新闻素养, 也可以不是专业的新闻从业者。二是个性化。在自己的“媒体”上, 想说就说, 想写就写, 想分享就分享。无论是国家大事还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 每个人都可以利用自媒体, 找到自己想要的产品。三是互动强、传播快。得益于数字科技的迅猛发展, 自媒体的门槛低, 易操作, 可以随时随地发布信息, 并迅速将信息传播给受众, 虽然信息质量良莠不齐, 但毋庸置疑, 其时效性远超传统媒体。同时, 受众也可以及时反馈信息传播的效果, 这种交互性更是传统媒体望尘莫及的。可以说, 自媒体时代, 内容发布者和受众之间的距离几乎为零, 可比拟面对面的信息传递与沟通。

凭借这些特性, 自媒体时代人人皆记者, 人人皆媒体。自媒体上的内容很容易成为引爆舆论的炸弹, 比如王宝强离婚事件。

二、首曝——谁是把关人

“把关人” (gatekeeper) 又称“守门人”, 这一传播学概念最早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库尔特·卢因在研究群体中信息流通渠道时提出的。1947年, 卢因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书中系统论述了这个问题, 他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 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管道。20世纪50年代, 传播学者怀特将这一概念应用于新闻研究, 提出了新闻传播的“把关”过程模式。怀特认为, 新闻媒介的报道活动不是“有闻必录”, 而是对众多的新闻素材进行取舍选择和加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传播媒介形成一道关口, 通过这个关口传达给受众的新闻或信息只是少数。[4]

2016年8月14日0点21分, 王宝强在新浪微博上发布离婚声明。非常直接地指出离婚原因是“妻子马蓉与经纪人宋喆存在不正当性关系”, 郑重解除与马蓉的婚姻关系, 同时解除宋喆的经纪人职务。

按照传统的把关人理论, 媒介的“把关”是一个多环节、有组织的过程, 其中虽有记者、编辑个人的活动, 但是“把关”的结果在总体上是传媒组织的立场和方针的体现。但在自媒体时代, 媒介的把关作用日益弱化。利用自媒体, 王宝强充当了一次传媒组织, 发布了一条引爆舆论的新闻。从草拟离婚声明, 到修改、定稿, 再到发布, 中间虽然可能有团队操作的痕迹, 但最后的把关人是王宝强自己。他在发布这一微博时, 因发布的内容, 必然引起舆论的强烈反应。所以, 如果其在内容上有所偏差, 最后为此付出代价的, 必然是王宝强自己, 也就是这条微博的把关人。

当然, 这并不意味着在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利用自媒体, 随心所欲地发表言论, 否则就会得到与初衷相违背的结果。在王宝强离婚声明发布几个小时之后, 当天早晨5点07分, 马蓉也通过微博予以回应:欲盖弥彰, 善恶自有真相, 不是不爆, 时候未到。这种回应, 因为没有提供确切的证据, 虽然在短短的一天时间里, 也有近10万次转发, 270多万次评论, 但看评论内容, 以谩骂、批评、质疑为主。在自媒体的回应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后, 8月16日, 自称“马蓉好友”的知情人士主动联系腾讯娱乐, 通过新媒体公开展示了自己手中王宝强出轨的“证据”, 包括其与所谓“小三”的微信聊天拍屏图片, 对方的护照照片、王宝强银行余额等信息。但这些信息公开后, 反而引起了更多人的质疑。所以, 这些信息虽然在把关人——也就是马蓉那里通过了, 但并没有起到扭转舆论的效果, 而这一点, 正是把关人抛出相关信息的目的。

个别自媒体人更是在自媒体上发表不实言论, 甚至违反法律, 这种行为除了被舆论谴责外, 更会受到法律的制裁。2013年5月3日5点, 安徽庐江一女青年袁某在北京京温服装商城坠楼身亡。此案在当时轰动一时。随后, 网上出现袁某系被商城保安强奸后跳楼的谣言, 引发群众关注。案发6天后, 北京警方通报, 袁某死因排除中毒、性侵害及他杀可能, 系自主高坠死亡。同一天, 北京警方将在微博上散布谣言的一名犯罪嫌疑人马某 (女, 28岁, 北京市丰台区人) 抓获。所以, 在自媒体时代, “自己把关不严, 误用甚至滥用权利, 必然会伤及社会, 最终也会伤到自己”。[5]

三、引爆——谁是舆论领袖

舆论领袖又叫意见领袖, 在卡茨和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所建立的“二级传播论”中, 舆论领袖是一个核心概念。大众传播的内容基本上是由大众传媒流向舆论领袖, 然后由舆论领袖传向他们想要影响的受众。舆论领袖既是受众中的一部分, 同时又能够影响一部分受众。舆论领袖在传播过程中的这种特殊地位, 决定其具有十分巨大的影响力, 同时也决定了这一角色并不是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可以胜任的。其必须“具有某些专长和对某些问题见解深刻。舆论领袖能够向人们提供建议和解释, 改变他们的态度和影响他们的行为”。[6]

传统媒体时代, 舆论领袖更多地存在于人际传播中, 他们通过自己的能力, 接触媒介传播的信息, 整合、解读并对其所在圈子中的受众传播这些信息。但在自媒体时代, 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自由进入网络世界, 受众不再是普通的信息接受者, 而是成了再加工者、整合者和解读者, 并且通过微博、微信等自媒体, 受众会把这种再加工后明显带有受众自身烙印的信息发布出去, 并通过层层转发传播, 让更多的受众思考并接收这些信息, 这就使每一个普通人都有成为舆论领袖的可能。

王宝强通过微博发表离婚声明后, 该消息瞬间引爆舆论。短短几小时, 王宝强的这条微博评论数就已经超60万。截至当天13点, 也就是王宝强发布离婚微博12个小时后, 转发已超过50万, 评论超过130万。[7]又过了一天时间, 王宝强离婚微博转发近62万, 微博下有近200万评论和422万点赞。王宝强发布离婚微博, 正是里约奥运会如火如荼开展期间。但在微博指数上, 以“奥运会”和“王宝强”为关键词检索当月的信息分布, 8月14日当天, “王宝强”直线上升的搜索和讨论热度, 几乎已经两倍于奥运话题。[8]

微博首曝之后, 以朋友圈、公众号为代表的微信自媒体, 开始持续发力, 彻底引爆舆论场。以“王宝强离婚”为关键词, 在国内制定各类互联网、新媒体、大数据排行榜的权威平台——清博大数据 (清博指数) 上进行搜索, 相关文章达到49000多篇, 总阅读量达到2.6亿+。截至8月16日15时, 10万+文章数高达353篇。[9]而据另外一个以提供微信公众号内容数据价值评估为主业的第三方机构——新榜每日持续监测的24万公众号样本数据显示, 从8月7日到8月14日, 一周之内提到“王宝强”的微信文章有13420篇, 但8月14日, 也就是王宝强微博宣布离婚当天, 提到“王宝强”的文章就占到11069篇。若将这些文章的标题进行词频统计, 会发现“王宝强离婚”“火遍朋友圈”“震惊”“离婚内幕”“最新”“炸了”“太狗血”“宝宝不哭”等高频词。这些高频词以及背后的文章充满了情绪化的表达。如果说, 此时的舆论场还处于无序状态的话, 那么很快, 舆论领袖出来了。只不过, 传统语境下的舆论领袖, 通过人际传播表达观点, 影响受众。而在自媒体时代, 尤其是朋友圈和公众号上, 舆论领袖是通过文章表达观点, 传递信息, 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赢得阅读量以及点赞量和转发量, 最终聚拢追随者, 成就自己舆论领袖的地位。

据新榜统计显示, 8月14日当天出现的这1万多篇微信文章中, 有293篇阅读量突破10万+, 总阅读量高达1.2亿, 更有11篇文章点赞上万。这些文章从不同角度对王宝强离婚事件进行解读。比如, 《王宝强:我买得起爱马仕却买不起爱情》《王宝强离婚:不嫁给爱情的人真的很惨。》《从王宝强事件看婚姻:如何爱, 才体面?》等, 焦点集中在对婚姻的思考上;公众号“六神磊磊读金庸”则推文《有的事情可以不用周知天下》, 提到王宝强如此分手, 没有必要, 也由此引来颇多争议;公众号“刘备我祖”的推文《史记:王宝强婚姻惊变记》, 以文言史记笔法, 叙述此事件, 认为“丑男自难得美妻, 此事不关贫与富。且女子嫁人不能两全, 则许其一, 许富贵则从富贵, 许颜值则从颜值, 忍寝陋而谋富贵, 从而苟且, 则所谓淫也。男子娶妻, 亦然”。[8]

一场明星婚变, 引起舆论广泛关注。传统媒体、新媒体、自媒体全部裹挟而入。勤奋的自媒体人在跟进事件的同时, 也在传达各自的态度与价值观, 或赞或贬, 或惋惜, 或愤怒。作为普通受众, 对于这一场明星婚变, 我们也在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我们的态度。这种态度和情绪的传递和表达, 并不一定是洋洋洒洒的长篇大论, 也并不一定是动辄10万+的阅读量, 一个表情符, 一个点赞的手势, 都在传达着自己的观点。动动手指, 你就是自媒体人, 传递的信息, 自己把关, 自己承担责任。同样, 如果你的观点能引起更多受众的关注, 那么你就有可能成为一个舆论领袖, 哪怕在实际生活中, 你是一个慎行沉默的人。

参考文献

[1]邓新民.自媒体:新媒体发展的最新阶段及其特点[J].探索, 2006 (2) :134-138.

[2]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DB/OL].http://www.cnnic.cn/gywm/xwzx/rdxw/2016/201608/t20160803_54389.htm, 2016-08-03.

[3]2016年微信影响力报告[DB/OL].企鹅智酷, http://www.199it.com/archives/451833.html, 2016-03-21.

[4]魏少华.零门槛的隐忧:草根新闻与把关人理论[J].新闻界, 2009 (3) :67-68.

[5]自媒体有传播就有责任[DB/OL].人民日报http://opinion.people.com.cn/n/2013/0511/c1003-21445189.html, 2013-05-11.

[6]付晓星.新媒体时代下的舆论领袖[J].新闻传播, 2013 (5) :35-36.

[7]王宝强离婚事件各大平台数据呈爆炸式增长[DB/OL].新榜数据, http://edit.newrank.cn/detail.html?uuid=1B4831C2FC10CDA4206DA3091083230C, 2016-08-14.

[8]王宝强半夜宣布离婚, 20篇10w+熬夜推送, 小编心里也很苦啊[DB/OL].新榜数据, http://edit.newrank.cn/detail.html?uuid=2F018C6875463D33D1662BEFF3683012, 2016-08-15.

舆论热点及导向分析 篇6

>前期监测

前期监测是本期舆论热点分析, 下期舆论走向预测的基础和依据, 主要针对平面和网络媒体, 要求掌握尽量全面、具体的媒体报道信息, 建议企业最好与专业监测公司合作。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对于平面媒体, 需大量订阅全国各地的报纸、杂志, 及时收集、记录行业相关信息, 尤其是国家政策导向类信息、重量级媒体所发布的报道。对所收集信息进行分类汇总, 并记录信息出处、报道时间、报道记者等, 确保信息的全面、准确;

·对于网络媒体, 需由专人进行实时监测, 尤其是对新浪、搜狐等影响力较大的门户网站、行业网站需要随时关注其更新内容和舆论走向, 在监测过程中一定要及时捕捉、获取相关信息, 随时查询, 确保无遗漏。因为信息越全面、越准确, 最后的计算结果就越精确。

前期监测是所有后续工作的基础和依据, 然而, 在现实中, 很多企业和机构对该阶段工作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导致后续工作得出的结果与现实情况有较大差距。

>后期测算

后期测算是整个舆论把握和导向分析中最关键的环节, 测算结果是前期监测工作的体现、后期预测工作的依据。同时, 在测算的过程中, 不仅要求测算人员熟悉整个测算期内的舆论状况和舆论话题, 而且还要具有定量分析的能力。建议经验较丰富的专业人士来完成此环节的工作。具体步骤如下:

·测算之前首先需熟悉前期收集的信息, 并对其进行整理, 在众多信息中初步剔除对话题的舆论热度无影响或影响较弱的因素, 提取直接或间接影响舆论热度的因素, 同时对其进行标准化, 以使之转化为后续计算可利用的数据;

·对经过初级加工的数据进行二次加工。通过相关性等专业分析, 提炼出对舆论热度最具影响力的几个因素, 对这几个因素最具影响力的因素……以此类推, 直到经过初级加工可直接利用的数据;

·对经过二次加工提炼出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利用前期提炼出的多组数据, 进行回归计算, 确定出各因素对舆论热度的影响力度系数, 同时在计算中再次对上一步提炼出的因素进行检验, 剔除非真实相关的因素, 保留重要的、真实相关、可信的因素, 并计算出各话题的舆论热度, 最终按各话题的热度值排列出一段时间内最热的舆论焦点。

例如, 汽车涨价说, 经过上面对海量数据的处理和计算, 我们得一个舆论热度的计算公式, 并找出了两个对舆论热度影响最关键的因素——核心媒体参与报道量、该话题本月比上月报道增加值。针对汽车涨价说, 与其他舆论热点相同, 其核心媒体参与报道量很大。不同的是, 该话题环比增幅远高于其他话题, 达到了1000%, 这在很大程度上确立了其在月度舆论话题中最热的地位, 在高核心媒体报道量、高环比增幅、高环比增量的强力拉动下, 汽车涨价说热度值达到了8.2分。

如图二, 经过对2008年3月份的数据监测与整理分析, 得出了汽车业当月相关舆论热点的热度值, 并对前十大舆论热点进行了排序。

经过整月对全国报纸、杂志及网络媒体的监测及对大量数据的整理、计算, 发现核心媒体对某话题的传播量、该话题本月舆论比上月的增加值、该话题上月热度是影响舆论热度的三个最关键因素。而该话题本月比上月传播量增加值和增加幅度是该话题本月舆论比上月增加值的确定因素。经过标准化、相关性、回归性等分析之后, 最终找出了3月份的前十大舆论热点话题, 及其舆论热度, 并根据各话题热度进行了排列。

>导向分析

导向分析是在企业对本期舆论热点全面掌握的情况下, 根据本期舆论状况预测下期舆论走势的过程, 为舆论分析中的“高端产品”。此环节需要积累大量的国家政策走向、国际政治关系、舆论传播信息、以往传播经验、媒体运营模式、媒体传播偏好、消费者心理等等各种信息, 并对这些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得出舆论走势分析结果。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 根据本月各舆论热点在传播中呈现的舆论热度、核心媒体传播调性、整体传播调性、领袖、中坚、新锐记者所持观点等信息, 在二维坐标中确定各舆论热点所属级别及具体位置, 并将各话题相连成闭合区域。级别从-5到+5级, 即从负面舆论全面爆发、不可控制, 到媒体全面参与报道, 舆论呈一边倒态势各级别 (具体划分标准见图三) 。

其次, 根据宏观政治、经济环境, 中观媒体、舆论、行业状况, 微观话题特点、传播情况等各种信息, 综合以往传播经验、舆论走势等因素, 对各话题未来传播走向作出预测。预测时尽量确定各舆论话题下期传播中所处位置, 并相互连接, 形成闭合区域, 以便与本期传播状况进行对比。

例如, 下图为3月份舆论现状及4月份舆论导向分析。在对2008年3月份汽车业10大舆论热点整理之后, 我们又进一步对其中5个话题的舆论走势进行了预测3月份汽车“涨价说”居舆论热度之首, 核心媒体传播、整体传播均以消极报道为主, 各类记者多持批评态度, 传播量大, 负面影响深远, 已经达到了3月份汽车“涨价说”居舆论热度之首, 核心媒体传播、整体传播均以消极报道为主, 各类记者多持批评态度, 传播量大, 负面影响深远, 已经达到了-3级的危机爆发边缘。而经过厂商“不涨价”的回应, 及进入4月份后汽车价格并无明显上涨, 预计在4月份车展等新话题的吸引下, 媒体的注意力将会逐渐转向其他话题, “涨价说”的热度会逐渐下降, 相关企业舆论将回归到一种较为平和的状况, 舆论有望回归-1级的一般性负面报道态势。

注:1、-5到+5舆论级别的划分如图三;2、热点话题分析重点研究从产品层面到企业层面的各个不同环节及各自热度、焦点;3、绿实线为3月份舆论热点话题及舆论状况;4、红虚线为4月份的舆论导向分析。

>实践中校正

误差是任何科学计算中都会存在的, 我们要尽量减小结果中存在的误差, 因此在舆论热度及舆论导向分析结果的基础上, 仍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并校正。这是对结果极度精确的进一步追求, 为“更高端产品”。

检验, 即检验计算结果正确与否, 一般分析员即可胜任;校正, 即根据实际情况对计算结果进行微调, 需要实施者丰富的经验与入微的观察。校正后的结果与原计算结果相差很小, 实践中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因此, 一般情况下, 企业在分析与计算中较少进行校正。

长江游轮翻沉事件舆论总结 篇7

目前,救援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展开,救助人员在紧急而有序地忙碌着,国家高层领导政要赶赴现场指挥救援。沉船事故发生后,各大舆论场给予了高度关注。总体来看,舆论关注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龙卷风究竟有没有出现,是否与沉船有关

“6月1日深夜11点多,一辆载有400多人的客轮突遇龙卷风,在长江湖北石首段倾覆。”央视新闻6月2日的这一报道引自获救船员的说法——“据获救的一个船员描述是遭遇了龙卷风,所以这个船是剧烈颠簸,忽然倾覆了”。这是龙卷风致沉船说的第一次出现。

而后,长江海事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称,“东方之星”大型豪华游轮翻沉,是因为突然遇到了龙卷风。同日,湖北省气象局也发布消息称,可能是龙卷风引起的局地大风天气,风力12级以上。6月2日上午,中国气象局专家组也证实事发时段当地确实出现龙卷风,风力12级以上,持续时间约15~20分钟。

但之后相关信息却发生了冲突。6月2日下午,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张祖强表示,这次主要是出现了比较强的强对流天气,降水的强度很大,但不能最终确定是否发生了龙卷风,但肯定是出现了强对流天气。

目前,经国家气象局专家认定事发时段当地确有龙卷风出现,但龙卷风是否与沉船有直接关系,是否是造成沉船的主要原因,还有待进一步证实。

龙卷风究竟有没有出现,这有赖科学团队去研究证实。舆论比较关注的是,为什么第一时间就将罪责推给龙卷风?在先期报道中,无论是监管部门还是游轮运营公司都一直将事故矛头对准龙卷风这一“天灾”,似乎很少认识到自己的责任。诚然,天气因素可能有影响,甚至是决定性影响,但人为因素也不可能一点都没有。当舆情出现后,涉事机构在回应舆情时应谨记:速报事实,坦诚态度,谨慎定性,持续发布。

二、搜救工作为何难以铺开?以至于截至目前才生还15人

6月2日,长江海事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东方之星”大型豪华游轮突遇龙卷风,在一两分钟之内倾覆倒扣在水中,当时船上大多数人都准备休息,目前船已沉入江中,呈倒扣状。

据媒体报道,“东方之星”号客轮上的老年团为“白天停靠游玩,晚上开船赶路”。当日21时28分事发时,“船上大多数人都准备休息”,客轮在一两分钟内瞬间倾覆倒扣江底,自主逃生机会渺茫。另外,“东方之星”号沉船前没有发出求救信号,至1日23时51分,相关部门才接到电话报警。当时正值大风大雨天气,江水浑浊,给救援工作造成极大困难。据海事部门介绍,在海事搜救中有“黄金四小时”的说法,即发生事故后四小时是最佳搜救时间。网友表示“如果不是翻沉这么快,应该有更多人获救”。轮船的瞬间倾覆倒扣是造成生还人数过少的主要原因,2200吨“东方之星”号倒扣江底,在附近无大型救援设备,该区域雨水过大,江底浑浊的情况下,救援工作很难展开。

三、救援人员牺牲自我救人,这样的救援方式值得鼓励吗

6月2日2点15分,在湖北监利长江客轮翻沉事件救援现场,海军工程大学的潜水员官东将自己的救生设备交给沉船内发现的幸存者使用,返回江面后,官东双眼通红,耳朵胀痛,鼻孔流血。

对于此举,人们多正面肯定“真正的英雄、好样的”“最可爱的人”“向英雄官东致敬”。官方往往希望通过树立典型,凝聚人心、催人奋进。在历次重大事故中,不难看到救援人员舍身救人的画面。但以鼓励救援人员的自我牺牲来救援,是否值得,此举是否可取?我们不禁发出这样的质疑:“用450个潜水员换被扣在船里面的游客,这是人道主义行为吗?”以救援人员的生命换取被救人,本就不是救援的初衷,如果没有准备好救人装备,那贸然下水救人又有何用?是否缺乏专业的救援素质?官方在做相关报道时,应吸取教训,即使为救人也不要再鼓励牺牲了!

四、后续赔偿事宜该怎么做

6月2日,据保监会网站消息称,中国保监会决定启动保险业重大突发事件三级响应程序,并要求有关保监局和保险公司迅速响应、全力配合,做好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目前,包括中国人保健康、泰康人寿、中国平安等在内的多家保险公司已启动应急服务举措,为保险理赔提供便利。

每当发生重大事故后,相关保险理赔事宜在国家领导、媒体舆论关注下都会迅速跟进。此次,保监会第一时间出面,督促保险行业迅速响应为理赔提供便利,同时也要严加监督赔付流程,避免某些人将事故赔偿事宜变成向上级表功的机会。

据保险专家称,在数百、数千人同时遭遇不幸的重大事故发生后,由于人数过多,各家保险逐一排查本公司投保游客、旅客的工作量相当耗时耗力,若投保人、被保险人本人或家属能主动联系保险公司,告知具体的身份信息,则非常有利于保险公司在第一时间进行个性化、有针对性的救援与救助服务。因此,个人在面对重大事故发生后,首先要确定是否购买了保险,以及保险种类。其次,主动联系相关保险公司,提供相关保险证明,以便能尽快得到赔偿。

五、为何热衷于第一时间给事故定性

6月2日上午,湖北日报报道:长江海事局有关负责人刚在紧急会议上介绍,截至目前,国务院把这次事故定性为“因大风大雨造成的‘东方之星’沉船事件”。

6月2日17:21,湖北日报又澄清称,今天早上发布的《国务院表示事故为“因大风大雨造成的沉船事件”》源于一次内部会上专家的阶段性分析,不准确、不权威。

舆论热点事件 篇8

“机制”是事物内部组织和运行变化的规律。网络群体事件的舆论传播机制则是指:网络群体事件在发生发展传播过程中, 事件舆论的内部生成、组织及运行变化的规律, 它具体表现为一连串不可分割的前后延续过程, 即舆论的潜伏阶段———扩散阶段———爆发阶段———蔓延阶段——终结阶段。

一、“微笑局长”事件

2012年8月26日, 陕西前安监局局长杨达才在延安特大交通事故现场陷入“微笑”门而被网民围观, 又因回应言辞欠妥, 陷入诚信危机;继而被扒出戴名表和豪华眼镜等奢侈品, 舆论焦点转向对杨的腐败追查, 强大的网络舆论最终促使相关部门对其作出撤职调查的处理。该事件发生之后迅速在网络上传播散开, 引发广大网民在各大网络社区、微博上热议。见下表:

说明:以上数据中各论坛只算原帖数, 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则包括原帖和跟帖。数据统计时间截至2012年11月29日止。

由发帖数据统计可以看出, 该事件受到网民关注的强度比较大, 而且形成整个八、九月份的舆论焦点, 而消息传播和舆论形成的主要场地也由之前的网络论坛转移到微博。但是, 以上数据统计只能整体体现事件被关注的程度, 而不能呈现事件在不同时间段, 网民关注的强弱度和舆论的基本走势。因此, 我们还要查看事件的百度指数图:

通过此图我们可以看出, 媒体与网友的关注度几乎是同步发展。关注度高峰主要集中在9月6日前后纪委对杨达才调查的质疑, 以及9月21日对杨达才的撤职处理。随着事件进展变化, 由于各种“戴表照”不断被曝光, 关于杨达才“政坛神童”、财产公开的讨论以及后期对事件的各种讨论分析, 在8月30日、9月4日、9月25日几个时间节点涌现几个小高潮。据此, 我们可以将事件舆论传播分为:潜伏阶段 (8.26———8.27) 、扩散阶段 (8.28———9.16) 、爆发阶段 (9.17———9.21) 、蔓延阶段 (9.22———10.10) 、终结阶段 (10.11———11.30) 。

二、网络群体事件舆论传播机制的五阶段

1. 舆论潜伏阶段。

这一阶段是事件已经发生, 网络中关于事件的各种话题已经传播, 但不广泛, 传播尚处于分散阶段未形成舆论关注点, 社会也还未出现群体集合现象, 是事件的原初阶段。在这个阶段及时进行引导和调控能获得最大效果, 但同时也是事件最难被察觉阶段。在对事件的披露中, 既可能是传统媒体首先报道, 进而在网络上广为流传形成网络舆论, 也可能是网络率先发声, 传统媒体跟进。不管率先披露的是什么媒体, 对于处在不易觉察但有可能发展为网络群体事件的话题和事件, 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在事件尚处初发阶段就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调控, 否则事态就会继续升级发展。

网友“@JadeCong”在翻看“8·26”陕西延安特大交通事故的现场图片时被一名官员的笑容激怒后, 于16时35分发微博称:“事故现场官员满面笑容, 情绪稳定。”并附上了相关截图。该微博被广泛转发后, 36人死亡的惨剧与冷血官员的微笑形成鲜明对比。此后一场针对当事人的人肉搜索大幕拉开, 网友不仅公开“局长”的个人资料, 还陆续曝光其在不同场合佩戴不同款式的豪华手表, 对5块手表进行估价的微博成为关注重点, 被转发14531次, 引发评论5350条。杨达才因此也被网民戏称为“表哥”, 事件继续升级发酵。

2. 舆论扩散阶段。

对于那些已备受网民关注且网上流传的话题或事件, 如果缺乏权威消息来源, 当地媒体又三缄其口的话, 关于事件的不同流言便会找到滋生和传播的温床, 网络便会呈现出舆论搅拌机和放大器的作用。网民的集体无意识在网络的扩散传播中得到混合和放大, 最后由量的积累产生质的变化。这一阶段是网络事件控制和引导的关键点, 一方面广大网民在各种传言的误导煽动下, 不断积蓄大量的抱怨、困惑甚至是愤懑情绪;另一面, 被压抑的情绪尚未爆发, 局势仍在可控范围。这时如果引导得当就有可能化解危机, 如果引导不当或者不作为任由事态发展, 结局就是舆论的“雪崩”。

面临日渐升温的网络质疑, 与其他无视网民指责、躲避媒体采访的官员相比, 杨达才选择了迅速回应。8月28日晚, 杨达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尽快对网友的质疑作出回应。29日21时至22时, 杨达才主动在新浪微博中回答网友提问并就事件进行解释, 向网民致歉。30日, 陕西省纪委回应称将对事件作认真深入的调查。9月1日三峡大学学生上书要求陕西省财政厅公开杨达才财产信息。9月2日, 《新快报》记者刘虎爆料杨达才兼任省纪委委员事实, 引发网民对陕西省纪委的调查质疑。9月5日, 湖北新亚特集团公司董事长爆料称, 杨达才从参加工作到任县委常委仅仅用了2年零8个月, 是“政坛神童”。9月6日后, 部分媒体陆续从杨达才的豪华手表到眼镜再到腰带挖掘爆料, 直到9月17日舆论大爆发前的20多天里, 各方意见和观点进行了激烈交锋、博弈、扩散。

在此次事件中, 反腐职能部门和陕西省财政厅由于未能准确研判舆情、及时回应网民关切, 因而成为舆论质疑的主要对象。如在网上要求杨达才公开个人收入自证清白的呼声未能得到回应后, 湖北三峡大学在校学生于9月1日即向陕西省财政厅提交要求公开杨达才工资的申请, 却在20天后收到了个人工资收入事项不属于政府信息公开范围的答复。而杨达才的及时回应却又未触及财产和实质问题, 更不能自圆其说, 这让杨“低调、诚恳”的正面评价演化为诚信危机。越来越多的表的曝光, 也让杨达才从“微笑局长”晋升为“表哥”和“表叔”。

3. 舆论爆发阶段。

当事件在前两个阶段未能得到较好控制和引导, 或者相关管理部门处置失当, 迅速升温的网民情绪便会在短时间内迅速聚集、强化、感染, 引发大规模的网络集结, 甚至是社会骚乱或社会运动。这一阶段, 由于大量的传统媒体强势介入, 网络论坛、社区、微博广泛传播热议使得事件在短时间迅速演变为焦点事件, 潜舆论也转为强势显舆论。因此, 有研究者提出处置突发事件的“‘黄金四小时’观念, 要求及时发布新闻, 政府第一时间发声, 第一时间处理问题, 做突发事件的‘第一定义者’”[1]。

如在“微笑局长”事件中:由于事件前期的舆论积蓄和扩散, 9月17日, 《钱江晚报》刊文《局长天天在正常上班》。该消息被凤凰网转载后, 点击量高达33913人次。9月21日《I时代》刊文《大学生申请公开“微笑局长”工资遭拒》, 《河南商报》微博:《媒体称陕西拒绝公布工资信息“微笑局长”笑了》, 网友直呼:“表哥就是势大, 靠山不一般呐!!”评论直指山西财政厅和省纪委。《中国日报》、《京华时报》、《法制日报》等多家报纸及人民网、新华网、搜狐、新浪、网易等主流网站及其他网站围绕财产公开被拒展开热议和讨论, 甚至嘲讽挖苦, 迅速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同日, 山西省纪委在其官方网站公布对杨达才撤职的处罚决定。据百度数据统计, 该日网民关注度高达23020。而据新浪微博数据统计, 事件在该日获得的微博帖数数量更是多达262808个, 事件舆论走向高潮。

此外, 舆论爆发阶段的另一个特点是网络谣言的大量滋生传播。因为担心事态的继续恶化, 或者是出于消除管理部门的负面影响, 往往对网络舆论采取压制措施, 封锁消息来源, 使处于焦虑愤懑中的群体因获知真相的信息渠道受阻。压抑与愤怒的社会情绪在网络与现实中迅速弥漫开来, 关于事件真相的各种猜测、谣言便会迅速在人群中传播散布。当网络上的网民围观演化为现实中的群体聚集时, 相关部门就会动用警察、公安、特警对聚集群体进行驱散弹压, 网络世界的舆论对立就会演化为现实的冲突斗争。在群体无意识、情绪的相互感染, “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驱使下局面迅速恶化, 这时只要有人点上哪怕一点点火星, 群体聚集就会马上转为群体暴力。

4. 舆论蔓延阶段。

有些网络群体事件在爆发之后并不是马上就消解和终结, 而是经历一个比较长的蔓延期。具体表现为随着事件致因的消除, 网络关注度逐步降低, 舆论在经过爆发期的各种观点交锋之后逐步趋于稳定。传统媒体、网民、相关机构、专家学者纷纷从各自的视角出发探讨研究事件的性质、影响和启示, 共同推动舆论的发展走向。需要注意的是, 并不是每一件网络群体事件都必须经历蔓延阶段, 只是那些具有代表性的, 关涉群众利益而相关部门又处置失当的事件, 才会在经历爆破式的释放之后影响仍继续延伸。那些在事件传播中被网民概括出的具有象征意义的网络流行语和网络热词也将继续传递着特定阶段的网络情绪。如“俯卧撑”、“打酱油”、“躲猫猫”、“洗脸死”、“蒜你狠”、“桥修修”、“表哥”、“房叔”等等。

在“微笑局长”事件中, 9月21日后, 舆论关注度迅速下降, 舆论逐步趋于平稳。但25日又陆续有消息爆出“微笑局长”存款超1600万, 名表83块, 使本来逐步平稳的舆论又出现一个小高潮, 此后舆论开始降温回复平稳。10月10日, 大学生刘艳锋正式就两机构拒绝公开局长工资提起行政诉讼。随后“表哥”事件关注度继续平稳下降, 但其影响仍继续存在。网民、相关部门及专家学者纷纷就事件从各种视角作伦理、学理、法理等的探讨和现实批判。网络热词“表哥”、“微笑局长”成为事件当事人的身份符号, 在网络空间流行。

5. 舆论终结阶段。

舆论终结期中, 舆论强度下降, 媒体对事件的关注度持续减弱, 事件本身由于得到解决以及新的网络议题的出现, 事件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在“微笑局长”事件中, 随着当事人被处理, 中日钓鱼岛之争、莫言获诺奖以及十八大召开在即等新鲜话题和兴奋点的不断出现, 转移了人们的视线。10月10日以后, 事件基本上处于渐行渐远的终结状态。虽然如此, 但是事件的影响并没有完全消解, 并且还会在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而网络热词“表哥”、“表叔”也被用来移指与此事相似的其他人。譬如网民把“手戴5万雷达镶钻手表, 腰系15000元的爱马仕腰带”的某官员称为“表叔”, 把拥有21处房产的广州城管蔡彬称为“房叔”等等。

三、小结

由以上分析可见, 网络群体事件的舆论传播机制同一般事件的舆论传播机制既有相似的地方, 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尤其是网络群体事件舆论的发展期, 有时舆论发展的时间延续较长, 有时则可能仅仅在一两个小时之内就使事件升级。但不管怎样, 其基本的传播机制是沿着一条有迹可循的轨迹发展的。在进行诸如此类事件的舆论引导时, 我们只要掌握了其舆论传播的基本机制和规律, 就能依据各个阶段的舆论特征, 实施有的放矢的引导工作, 从而最终使舆论朝向正态方向发展。当然, 网络传播只是现实生活在网络环境中的映射, 网络群体事件最终的解决, 靠的仍是现实生活环境的改善。

参考文献

舆论热点事件 篇9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意见领袖;维权表达;舆论

[作者简介]王路炜,四川大学。

中国当前社会结构变动及思想观念的变化,导致各种利益群体或社会阶层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不断凸显并日益尖锐。因此,一部分人群为了表达对某一共同事件的诉求,或为了实现某种共同利益要求,临时聚集在一起采取含暴力和低暴力的维权表达方式。从建国初期至今,此类行为的称谓及社会性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直到21世纪初期,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此类事件才最终确定为“群体性事件”。

当下,大量群体性事件的出现是中国在转型期、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相伴随的一种较为突显的社会现象。在空间上,它不是中国某个区域的问题,而是一个总体性的问题;从时间上看,不是短时期内的问题,是一个可能将持续并长期存在的问题;从影响上看,不仅仅是有关社会稳定的问题,而且是涉及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等诸多层面的制度建设问题。

从微观上讲,当事群众非法聚集、表达权利、诉求利益,乃至于暴力抗争,说到底大多是沟通出了问题;从宏观上讲,当事群体怨愤郁积、诉求无果、上访无门,缺乏表达自身权利的渠道或媒介,说到底是不健全的舆论环境所导致的。同时,舆论始终是先于行动而出现的,往往成为行动的指引和导火索。因此,把控住舆论的生成和走向,便是掌控住了群体性事件的全局。下面,笔者将对当下群体性事件的信息传播机制和其所处的舆论环境作相对细致的剖析。

一、群体性事件的动力机制

群体性事件中的动力机制是推动和牵引群体舆论形成,进而引发群体性事件爆发的结构形式,是群体性事件产生的根本原因和社会背景。

为深入了解群体性事件中的信息生产和舆论形成,笔者将引入社会学领域中的几种动力机制来分析群体性事件的产生原因和发展过程。具体而言,群体性事件生成的动力机制,包括边界激活机制、非制度化的环境机制和迅速启动的动员机制。

1. 边界激活机制

边界激活就是从众多的身份中挑选出两种相反的身份。我们-他们边界的激活经常促进伤害性的互动。具体而言,人们因为各种原因被客观地或主观地划分为相互对立的社会群体,而且群体之间普遍缺乏信任,而且至少一方对另一方持有不同程度的怨恨情緒。平时大家相安无事,一旦某个偶然事件激活人们的边界意识,加剧双方的怨恨,很容易导致群体性冲突。

2. 迅速启动的动员机制

迅速启动的动员机制为加速群体性事件的爆发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从大量事例来看,笔者发现大多数群体性事件处于萌芽状态时,完全可以避免其最终触发。那么,在短时间内要聚集大量人员集体参与,最终激化该事件,至少需要几个条件:

第一,熟人社会的互助互惠机制。具体而言,在农村,尤其是在乡镇及县级城市的范围内,仍然是一个较为封闭的熟人社会,人们运用互助互惠的方式组成各种利益共同体。一旦某个家庭或某个家族的利益受到较大损害,各种亲情、乡情或友情纽带就成了有效的动员资源;而加入与否,往往成为检验人际关系亲疏远近的试金石。

第二,基于命运共同体的认同机制。这种机制发挥作用是以某种历史记忆或长期的结构性怨恨的积累为前提的。例如,农民工在外地打工自发成立的“同乡会”,既能以有形组织的形式存在,也可作为一种情感归属存在于每个老乡的内心。它便在这个陌生的环境中为多数成员维护并争取权利和利益。

第三,高效的网络动员机制。互联网及社会化媒体的崛起,让人际联系变得更加密切。当事人所遭遇的任何事情都能在第一时间传达利益相关者,并形成互动。2011年轰动中国舆论的“郭美美事件”便是网络快速动员机制的最好例证。

3. 非制度化的环境机制

这是指缺乏制度化的利益协调机制,即让矛盾各方没有确定的制度可以依据,而使得各方的行为充满不确定。这种不确定,是造成集体暴力的重要原因。在有效的利益协商渠道缺失的情况下,暴力就变成了最直接可行的自力救济方式。

造成这种非制度化环境机制的深层原因,首先是普遍存在于地方政府中的“压力型体制”。这种压力型体制靠各级行政组织从上到下规定各种指标任务,并靠这些规定的指标任务来考核选拔干部。具体而言,在压力型体制下,社会稳定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其次,在压力型体制下,闹事或集体暴力往往成为民众增加自身谈判力量的重要筹码。

二、群体性事件中的传播机制

我们在研究社会行为和舆论的关系时,时常把舆论视为一种社会控制的机制,把它作为一种对个人和群体具有强大约束力的“力量”来探讨它的形成和社会作用。早在1974年,德国学者诺尔-诺依曼在《传播学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阐述了“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这个观点。在她看来,舆论在双重意义上是“我们的社会皮肤”:它是个人感知社会“意见气候”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环境适应行为的“皮肤”;不仅如此,它又在维持社会整合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就像“容器”的外壁,防止由于意见过度分裂而引起社会解体。

群体性事件作为社会行为的一部分,其群体舆论对事件产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谓群体舆论,是利益相关者对某一社会问题的共同意见和情绪的集合,是群体对特定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基本一致的看法。

1. 群体性事件所处的舆论环境

在新闻传播学意义上,群体性事件又称作“集合行为”。这是一种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社会集合现象。该类行为多以群集、恐慌、流言、骚动的形态出现,往往会造成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干扰和破坏。作为一种反常态的社会行为,其舆论环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nlc202309041707

其一,结构性压力。由自然力或社会制度所造成的社会危机,例如长期持续扩大的贫富差距、官僚体系的贪污腐败、大量失业、物价不稳、政治动荡等状况,导致社会上普遍存在不安心理和紧张情绪,这些结构性因素是导致群体舆论走向激化的温床。社会阶层的进一步分化,边界机制的存在是产生结构性压力的重要动力。

其二,触发性事件。群体行为一般都是由某些突发性事件或突然的信息刺激引起,例如在社会底层群众普遍仇富的结构性背景下,一桩豪车肇事逃逸案便能迅速激活群众心底积压已久的怨愤。

其三,正常的社会传播系统功能衰减,非常态传播机制活跃化。例如,人们对报纸、电视等大众传媒的正式新闻报道失去信任,更倾向于相信来路不明的流言,如网络论坛、某些个人微博、QQ群等信息渠道。此时,网络的高效动员机制将成为群体性舆论爆发走向集合行动的直接动力。

2. 群体性事件中的传播流

所谓传播流,是指信息由传者发出,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受者的社会过程。群体性事件中信息的创造与分享、传送与反馈、流动与阻滞,均是在各中间环节的影响下进行的。美国农村社会学家罗杰斯于1962年在他的《创新与普及》中调查了新农药、新良种是如何在农村中得以推广和使用的,并将传播过程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作为信息传递过程的“信息流”;二是作为效果形成和扩散过程的“影响流”。

群体性事件中的信息传播往往表现为,信息在群体内部的传播异常活跃。一个触发性事件或一则流言都会激发群体内部的大讨论。此时,信息在群体内部循环往复,一方的刺激成为另一方的反应,而另一方的反应则又反过来成为这一方的刺激的循环往复过程。在此过程中,信息主要通过人际交流、演讲等形式进行扩散,一个人面对几个、数十人甚至数百人进行传播,这会使信息伴随大量个人主观意见和情绪以异常的速度影响到群体成员的态度。

群体事件发生后,往往缺乏正面的主流声音,以至于群体成员通过各种非正式渠道获取信息,导致流言四起,加剧了群体内部的恐慌和骚乱。当这种舆论氛围一旦形成,整个群体将会处于亢奋、激动的精神状态,这使得他们对周围的信息失去了理智的分析批判能力,表现为一味的盲信和盲从,往往对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破坏性后果。

3. 群体性事件中的意见领袖

群体事件中舆论的导向,很大程度上受到“意见领袖”的影响。意见领袖的行为和态度往往成为该群体态度的风向标。罗杰斯“两级传播理论”中的“影响流”多是通过意见领袖的二次传播得以实现的。“意见领袖”就是那些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人物。根据拉扎斯菲尔德在《个人影响》和罗杰斯在《创新与普及》中的概括,意见领袖在群体事件中大致具有以下作用:

其一,他们往往与被影响者处于平等的社会关系。也就是说,意见领袖未必是大人物,但他们对群体成员的生活很熟悉,与被影响者处于相对平等的社会地位,如亲戚、朋友、邻居等。正因为这种贴近的心理距离,让他们的意见和观点更有说服力。

其二,在群体性事件中的意见领袖多为“综合性”的非专家人物,例如,一些在当地有威望的家族对当地群众有普遍影响。

其三,这类意见领袖往往社交广泛,拥有较多信息渠道,知识丰富。这样的人物在群体中有较强的说服能力。

三、群体性事件的舆论引导策略

虽然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极易对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破坏性后果,但在当下这个转型时期,此类事件已成为利益受损群众维权表达的一种常态。只要基层政府能够适应新的执政环境,善于对公共舆论进行必要的引导,很多群体性事件都是可以化解的。导向的本质是干预人们的心理选择意向,指导人们做出有价值、合理的、健康的选择。

1. 化解群体舆论产生的动力

群体舆论是由社会矛盾触发的,我们只要找到群体舆论产生的动力源,就能消除群体事件滋生的动力,避免其发生。群体舆论的动力源是群体对社会的各项需要及其满足程度。这种社会需要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生存需要,一种是发展需要,如尊重、自我实现等。

群体性事件这种破坏性的维权表达方式是某些人或群体迫于无奈的最后选择。然而,破坏始终是弱者的武器,他们需要用这种方式来引起政府对他们自身利益和权利的重视,实则不是为了打击后者而是要向后者寻求救济。如果群体舆论没有制度性的释放和表达渠道,集合性事件则成为他们触手可及的自力救济方式。

面对不断上演的群体性事件,政府首先要退出基层利益的争夺,秉承公正,回避利益的过度分配,同时打开舆论疏通渠道,让公众情绪能够得到合理释放。只要基层政府能够了解社情民意,洞察社会矛盾,及时化解纠纷,就能够消除群体舆论产生的动力源,控制此类事件的发生和扩大。

2. 确保信息互动的及时畅通

在群体性事件发生之后,社会环境处于不确定的状态,信息高度不对称。一个自信的政府和开放的媒体是没有什么可隐瞒的。此时,官方媒体渠道所提供的信息应该是最权威的、最准确的,它能够遏制谣言的传播,让公众了解事实真相,及时消除无端猜测和质疑,稳定社会情绪。所以,在群体性事件初期,政府应该在第一时间通过官方渠道向社会公布信息,抢占舆论高地,发挥首因效应。

与此同时,在网络媒介遍布全球的今天,当局应充分重视公众的言论表达,为关注该事件的媒体和公众提供沟通渠道,预留足够的言论空间,为群体性事件的解决提供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

3. 接受舆论监督并正确引导舆论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是需要每个成员共同参与的社会。中国政府也在加快转变自身职能,打造服务型政府,让更多的群众和社会力量参与进来共同管理、共同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舆论监督,是利用公众和媒体的话语力量,监督、制衡政府权力的重要手段。群体性事件的背后往往存在不公正的社会弊病或利益纠葛。这些导致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源泉只有置于舆论的“阳光”之下暴晒才能被充分“消毒”。然而,群体舆论通常是在短期刺激下迅速聚集而成的,带有严重的非理性色彩,充满着各种偏见和流言,将对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正确的舆论引导显得至关重要。這不仅要求各类媒体形成合力,还要尽可能用事实说话,选择有利于缓和舆论的事实进行报道,站在不同的利益角度来讲述事件的真相。

也许更重要的是,舆论监督要落到实处。政府应及时对该事件及当时人采取实际行动,并呈现在媒体上。这样的监督才是有效的监督,这样的舆论引导才能深入人心,赢得群众的信任。

4. 建立与意见领袖的谈判机制

对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意见领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他们的态度和价值观牵引着事件的发展和走向。因此,赢得意见领袖的信任和支持便把控住了群体舆论的走向,为群体性事件的解决赢得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和对话空间。要发现某事件的意见领袖,媒体将起到关键作用。媒体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机构,它是事发后群体成员表达意见的一个重要渠道,在采访过程中能迅速发现意见领袖,并及时了解到他们的态度。

然而,意见领袖往往是某个群体的中坚或顽固分子,态度异常坚决。面对这样的群众,不能居高临下,应保持理性,充分照顾其所代表群体的利益,积极引导当事人回到解决问题的法治轨道上来。待意见领袖情绪冷静后,相关部门应逐一回应他们的诉求和抱怨,依法维护他们的正当权利和利益,引导其劝说参与者,消除大伙心中的怨愤和不满。

[1]肖唐镖等. 维权表达与政府回应[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2(07).

[2]肖支群. 论传媒的社会心理教育功能[J].当代传播,2007(02).

舆论热点事件 篇10

1 利用网络平台制造热点

网络传播范围的快速扩大, 减少了受众对于报纸以及电视等传统化的媒体接触。“围观改变中国”成为当下的流行语, 它十分形象的说明了网络热点对于社会舆论的巨大影响。对于这种现象, 电视新闻工作者们既不能不参与围观, 又不能仅仅是加入围观的行列。作为主流媒体就要深刻地思考两个问题:一是把围观者引导到哪里?二是如何引导?要取网络之长, 补自己之短, 利用网络媒体受众的大范围以及较强的互动性的优势, 利用播客以及微博等网络工具, 在网络平台上进行事件的展示以及真相的传导。如南京广电集团就充分利用了自己的小微视频网, 及时上载热点事件和热点新闻, 让网民及时得到事件的真相, 了解事件的进程和结果, 这样可以将原本只能通过电视才能收看到的新闻节目推广到网络中, 让网名通过网络收看电视, 不仅能够扩大受众的范围, 还具有针对性的加强了网络对热点舆论的引导。

(1) 要在突发事件中凸显出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2012年21号被玛雅人预言为所谓的“世界末日”, 不少网友在网络上散发传言, 引起公众的恐慌, 全球都很关注这一天, 网络上甚至拍摄了很多有关预测世界末日的视频, 古玛雅的预言, 只是一个传说。如今, 它已经变成了一场狂欢, 大家纷纷以末日的名义, 以娱乐的心情来迎接这一天。虽然说电视新闻上并没有过多的报道这个, 但是其借助了网络平台, 先后通过播客以及微博发了相关的信息。那么像在这样的事件中, 主流新闻媒体特别是电视媒体就需要把准脉搏、站稳脚跟。即既要准确把握网络热点的特征和规律, 又要在海量的网络信息中找准自身的定位。既不能听风就是雨, 又不能麻木不仁毫不参与, 而是要通过传播科学的理念和判断, 对“世界末日”这样的的惊世谣言进行有力的回击。央视这一点做得非常出色, 请出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天体专家王思潮进行科普解读, 使观众觉得可信、靠谱、踏实!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们的内心恐慌和焦虑。

(2) 要挖掘出社会的热点, 抢占舆论的制高点:一年多前的春夏之交, 南京城最热门的话题就是“小龙虾疑致横纹肌溶解综合症”事件, 为了消除社会大众的恐慌情绪, 南京的主流电视媒体在进行客观报道的同时, 还通过播客以及微博平台, 发布了《南京市公布关于小龙虾疑致横纹肌溶解综合症的初步意见》、《小龙虾流通被上“紧箍咒”》、《聚焦小龙虾:抱团取暖抵御产业风险》等一些相关的新闻消息, 向大众及时解释致病的原因以及相关部门对于这件事的处理措施, 通过有节、有序、不胡乱炒作, 不仅在电视屏幕上以及网络媒体上, 都很好的起到了传统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网络的时代, 传统的主流媒体要善于发现网络热点, 制造出话题, 在网络媒体还没有形成热点的时候就需要抢占先机, 占据舆论的制高点, 成为网络舆论的主导者、把控者。前不久南京媒体报道的《南京管理教师出新规着装暴露也算教学事故》, 新闻视频被推广到了优酷以及新浪、搜狐等热名网站上, 引起了大量网友的关注, 视频也被大量的转载, 最后被新浪、网易以及腾讯等网络门户作为了当天的头条推荐视频, 而且江西卫视的《新闻早报》等节目还引用了这个话题, 最终导致了在全国的范围内引发出了一场对于学校教师正规着装的热点讨论话题。

(3) 对于重大时间要实现网络同步直播, 这样可以增强新闻节目的传播力度:对南京阿育王塔的开启南京电视台与香港凤凰卫视联合做了现场直播, 这样对于不能到考古挖掘现场观看电视的人也可以感受到现场激动的气氛;以此同时, 南京的主要电视媒体还与新浪网以及酷六网等网络媒体相结合, 在网上同步进行直播, 这样不仅能够从电视上进行观看, 还吸引了大部分的网民群体。同样, 上海世博会江苏活动的盛大召开, 江苏广电就将开幕式的场景通过新浪微博以及酷六网的同步直播, 让更多的群体能够详细的了解到江苏、感受世博的气氛, 这样才能够更大范围以及有效的给江苏活动周营造出一个热烈喜庆的氛围。

2电视新闻要努力把个体传媒者纳

入到自己的导向中来

面对视频网站、播客的冲击, 传统电视媒体如果视而不见, 必将被受众与时代抛弃。电视新闻应当对播客、博客等新传播方式兼容并蓄, 以提升自己导向的影响力。美国电视媒体CNN首先提出了一种“我报道”的模式, 从2006年8月开始, CNN用开辟邮箱和网站专门频道的办法扩大和延伸通讯员队伍, 借助社会力量为我所用, 形成视频合力。这些社会通讯员遍布世界各地, 补充了记者报道力量的不足。当2006年9月泰国发生政变时, CNN最先报道的电视画面, 来自曼谷居民的DV。当2007年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发生枪击事件时, CNN播出的第一声枪响, 就是被在现场的学生贾马尔采用诺基亚手机N70拍摄到的。CNN网站总裁吉姆说:“观众们越来越自然地走进新闻生产队伍, 成为我们的最佳延伸”。中央电视台借鉴国外同行的成功方式, 把“我报道”这种模式在主题新闻宣传中成功地加以运用。例如, 2009年3月, 在央视新闻频道《我在“两会”上》栏目中, 连续播出了9位全国人大代表拍摄的DV作品。这是编辑从近三千位人大代表中选出近20位当观察员的代表, 帮助拍摄的一批DV作品。这些作品采用第一人称叙述, 以代表的视角记录“两会”, 履行职责, 原生态印记极强, 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由于有些作者本身就是播客写手, 等于把关注他们的网友拉进了电视队伍。《“两会”有我》特别节目每天也以百姓关注为视角, 以网络、手机信息等为民意集纳渠道, 以多媒体互动为特色, 展现民意、关注民生, 使观众通过参与节目互动, 达到关注“两会”, 参与“两会”的效果。

3结语

在如今人人都是发布者, 个个都是“新华社”的全媒体时代, 传统媒体通过吸收网络媒体的优势, 利用网络, 创造出一个既能“抢占”又能“把控”的双赢局面;同时将传统媒体跟新网络媒体相互融合在一起, 最终实现对信息资源进行创造性的互补并不断强化对电视媒体之外的多媒体平台的搭建和推广。

1前言

随着资讯时代的到来, 涌现了海量的信息, 引起了电视新闻的变革, 因此催生出了多层次、大容量并且满足观众需求的电视新闻的新形态。我们正在步进一个以知识资源的配置、占有、分配、使用、生产为最重要的因素的知识和经济的时代。知识和经济时代的到来将会给新闻传播业带来很多新的挑战和新的发展机遇, 因此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这个机遇, 并且迎接挑战。在文化创造、传播观念、体制建设、人才培养等一些方面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才能使新闻传播业得到更快、更大的发展, 来适应时代的需要。转变新闻观念成了节目的主宰, 电视新闻由此开始出现人本化、服务化趋向。

2 新闻媒体当前的现状与问题

2.1 职业道德缺失、功利意识严重新闻的生命是真实, 如果歪曲了事

实, 也就是篡改了历史。有些传媒机构盲目赚取广告收益、追逐商业价值、唯利是图, 以商业伙伴或者是倾向性的声音为关系户, 并宣传不真实的报道, 损害了公众的知情权。在追求眼前效益的当下一些媒体为讨噱头而博得关注擅自杜撰事实、制造新闻, 事不对人、文不对题。

2.2 角色定位不准, 舆论导向错误

社会化进程的集中转型使一些民生问题不断出现, 在一些涉法涉访案件上, 媒体仰仗信息传播优势助长煽动不正之风, 甚至一些新闻媒体以舆论监督为借口, 强行干预法律、阻扰正常执法, 对政府的新近政策, 妄加指责、混淆视听, 引述权威观点时断章取义, 影响社会安定团结。

2.3 采访报道浅薄, 忽略价值导向

一些新闻媒体为了抢占独家报道来扩大品牌影响, 互相挖墙脚, 延误了采访的最佳时机。另外由于一些新闻的时效性, 造成了报道缺乏系统洞彻的评析, 浪费了大量优质选题。更有甚者, 一些新闻媒体为迎合观众喜好, 作品粗制滥造、庸俗浅显, 也有一些新闻媒体为了另辟蹊径, 故作清高, 最终导致脱离群众。

2.4 内容形式重复, 跟风模仿严重

新闻媒体人员没有积极思索资讯信息, 形成独特的见解, 而随流效仿, 导致新闻千篇一律, 缺乏创新能力。在一些地方行政单位授意新闻媒体依照提供的样本宣传空乏的新闻, 这也是导致新闻模式单调化。

2.5 管理方式老旧, 采访设限现象频发

新闻的报道需要宽松的新闻采访, 宽松的采访环境对记者全面、准确、真实的搜集题材信息至关重要, 也关系到人民群众对事件的真实情况作出了解以

关于新闻变革的论述

文丨富莹

摘要:新闻的规制是对新闻的发展的引导、保障、规范、服务作用的坚实的基础和可靠的前提。新闻媒体作为服务大众的机构, 人们要求决定了新闻媒体规制的变革。作为新闻媒体, 应该把“人民媒体服务人民”的理念切实落到实处, 坚持与时俱进, 改革创新。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变化, 顺应人民群众的意愿, 就应该做到公平、公正的报道事实, 成为真正的“人民的喉舌”, 这样社会才能有序发展媒体才能增强公信力。

关键词:央视新闻改革;人民媒体服务人民;以人为本;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陆玉方.有效介入掌控导向——浅谈“传统主流媒体如何介入网络热点舆论”[J].传媒观察.2011 (04)

[2]戚昌慧, 孙群正.拓展广电媒体新空间——从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变谈起[J].新闻前哨.2007 (Z1)

[3]李轩.电视新闻节目如何介入网络热点舆论[J].视听界.2011 (01)

上一篇:介入治疗大咯血下一篇:教育的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