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语文的工具性

2024-11-14

充分发挥语文的工具性(共10篇)

充分发挥语文的工具性 篇1

在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一线小学语文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和教研方式,努力探索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促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和方法。那么,如何按照新课标的目的要求,上好每一堂课呢? 怎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师能动作用,实现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呢?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要形式,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途径,是全部教学的中心环节,因此,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上首先应坚持“四要”。

第一,教学目的要明确。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其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先决条件,在于坚持明确的教学目的,时刻注意教什么,怎样教,最后要达到什么目的。

第二,教学内容要正确。教学目的主要是通过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来实现的。目的明确之后,最重要的是要正确地掌握教学内容和正确地传授教学内容。为此,要深入钻研教材,准确理解每一个科学概念。

第三,教学方法要灵活适当。要使教学内容为学生所接受,并能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形成正确的思想观点,必须在课堂上机智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

一节课绝不是用一种固定不变的教学方法就能完成教学任务的,实际上经常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才能完成教学任务的。

第四,课堂组织要严密紧凑。良好的课堂组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是课堂中的人与人、人与物的相互关系要处理好,组织要严密,使各方面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其次,要善于将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组织得当, 环环紧扣,做到不浪费每一分钟。

经过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笔者认为,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就教师角度而言,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充分预设,提高教学准备工作的有效性

进入新课改以来,“无法预设的精彩”———“课堂生成”被很多教师盲目拔高,导致很多教师不致力于课前的精心预设,而将课堂实际效益更多的寄希望于课堂上的随机生成,从而导致课堂上教学时间的浪费。其实对于更多的一线教师,尤其是更多的年轻教师来说,课前充分的预设对提高课堂实际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提高程序预设的有 效性。备课强调 独立钻研、自主备课与 合作研究、集体备课相结合。教者首先要深入研读教材、感悟和把握住教材的内涵,自主备课时还要考虑到适合任教班级学生学法的研究与设计。在此基础上,带着自己的思考,加强同教研组教师的集体备课,共享收集教学资料,拟定教学的重点难点训练点,商讨高效的教学策略。自主备课与集体备课的有机结合,能切实提高程序预设的有效性,为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奠定坚实的基础。

2. 提高课前预习的有效性。一直以来,课前预习这个环节最易被很多语文教师忽视。没有学生高质量的预习准备,就不可能有高效的课堂教学。实际教学中,尤其是对中高年级的学生,执教者应该教给学生一些预习的方法,如“不动笔墨不读书”,并通过课堂反馈提高预习质量的达成度; 二是有针对性地提出某些预习题,比如熟读课文,学会生字词等,让学生提前进入学习状态,节省课堂上宝贵的时间; 三是进一步重视预习的课堂检查,教学即可以从预习入手,以学定教。四是指导学生学会采用不同的方法,收集与学习内容有关的资料。既有助于学习更好地把握文本,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与运用能力。

3. 对学生要相机引导。华罗庚先生曾经说过: “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引导。”所谓“相机引导”,可以理解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关键地方、关键时候,针对关键问题,适时巧妙而灵活地启发引导学生, 帮助学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加深理解、拓展思路,促使学生茅塞顿开、恍然大悟; 促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思维。

二、多元整合,提高课堂实施的有效性

教学准备工作只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基础,教师能驾驭课堂,把预设变成精彩的呈现,才是关键所在。在课堂教学中,应把握住以下几个元素,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 教学目标。首先,教师应有明确 的课堂教 学目标。目标应根据教材、课时、班级学情正确定位,三维一体的目标落实到课堂应有所侧重; 其次,教师应根据课堂的动态发展恰当地调整预设目标和生成新的目标,预设目标和生成目标应有所侧重; 再次,教师应主动对目标的达成度自我评估。

2. 师生角色。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同时教师也是自我专业成长的主体。没有教师的专业成长,就难有学生的自主发展,课堂中双主体在不同层面上不断协调和共同发展。课堂中教师应正确地定位自己的角色,并努力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角色感。

3. 教学结构。有效的课堂教学结构应是线性教学设计和组块教学设计的有机结合。前者代表传统的教学设计观,以教师的教为出发点,以教学主线为轴贯穿全课,教学设计严密,教学步骤细致具体,师生的教和学较多地受制于预设的教学方案; 后者代表现代的教学设计观,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以“教学块”或言之“学习单元”来组合构建课堂,一堂课可能是 “多块”,也可能只是“一块”,更体现一种主题学习的风格,凸现课堂中师生的交往互动,凸现课程资源的创生开发及教学目标的动态生成。我们倡导多元的组块教学设计,但也不放弃一定范围内的线性教学设计。

4. 教学方式。传统的课堂,往往只注重教师教法的研究与选择,有效的课堂教学包括教师科学地教与学生科学地学的两重标准。语文教学现行常用的方式有问题教学法与读书感悟法。我们要根据不同文章的特点来选择教学方式。问题教学法重视教师的引领,较适于比较理性的文章, 较适于对文章作粗线条的处理,以导读之; 读书感悟法重视学生的自读自悟,适于比较感性的文章,较适于对文章的精彩细部进行教学,以研读之。

5. 教学资源。有效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资源的过程。 教学资源包括文本资源( 教材资源与扩展阅读资源) 、媒体资源以及人的资源( 主要指师生的资源) 。课堂中教师应重视师生共有资源的开发,更应重视开发教师自身的资源。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一线小学语文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和教研方式,努力探索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促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和方法。如何按照新课标的目的要求,上好每一堂课呢?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小学语文教师能动作用,实现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呢?在课堂教学上首先应坚持“四要”:第一教学目的要明确;第二教学内容要正确;第三教学方法要灵活适当;第四课堂组织要严密紧凑。然后,教师要充分预设,提高教学准备工作的有效性;多元整合,提高课堂实施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能动作用,有效性

充分发挥语文的工具性 篇2

二十一世纪,我们进入了数字化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及计算机的大量普及给现代社会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探索具体学科素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实施中,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由开始时在优质课、示范课上的 “表演”,正式向实施素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主阵地――课堂教学迈进,尤其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真可谓“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无疑给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为改变传统的注重认知、灌输、封闭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为建立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奠定了基础。然而,如果过多过滥运用多媒体教学,就会喧宾夺主,违背了多媒体 “辅助”教学的宗旨,使学生在课堂上走马观花,无意注意过多而导致课堂教学流于形式,不能由表及里,更谈不上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课件作为一种用来控制计算机实现教学功能的计算机软件,应该以人为本,关爱教学双方,充分考虑到学生和教师的主体和主导作用,既方便教师演示,又方便学生自学。

在设计课件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围绕教学目的、内容设计,以解决教学重点、难点为切入口。

多媒体课件应用的目的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既要有利于教师的教,又要利于学生的学。所以首先关心的是利用某个课件进行教学是否有必要。

A、选取那些常规方法无法演示或不易演示、演示观察不清的内容。例如教学小学语文第五册《蜘蛛织网》一课时,学生对于蜘蛛织网的过程缺乏了解,这儿是学生认知理解的难点,可以制作蜘蛛织网的相关CAI课件(主要是动画),再加上声音的渲染,从空间概念上展示过程,让小学生仿佛来到了蜘蛛织网的现场,学生看得清楚,听得明白,溶入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教师稍加点拨,即可为学生突破难点。

B、选取课堂上用常规手段不能很好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解决教学重点、难点问题。《琥珀》一文中,琥珀的形成既是课文的重点,又是理解的难点。利用多媒体视听一体化的特点,借助CAI课件创设一种特殊的情境,再现当时的故事:松脂球形成经过清晰而具体地呈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景,很容易地理解了课文重点部分。然后给一段时间让学生自己进行归纳总结。学生容易得出四个必备条件:a.夏天,强烈的太阳光。b在松树林里c.蜘蛛扑向苍蝇,松脂下滴,正好将它们包裹。d松脂不断下滴。由此进一步懂得了这些条件缺一不可的道理。文章的难点迎刃而解。

C、提供与教学相关的媒体信息,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情景)、资源环境,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信息源。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求知欲望,愉快地学习。

课件设计时要充分体现多媒体计算机作为教学媒体的特点。利用文字、图片、动画等多种媒体,多感观,多渠道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例如教学小学语文第八册《海底世界》,作为内陆地区的.小孩子,他们对于海洋知识的探知欲是十分浓厚的,但极为有限的课本文字、插图,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大,注意力难以集中。利用形、声、色俱备的现代信息技术―― CAI课件,能立即抓住孩子的视听,给学生的认知活动提供一个最佳的情绪背景。播放的声音从“海面波涛澎湃”逐渐转入到“再往下500米深”的一片静谧;视频图像从“广阔的海面”再到“闪烁的‘小星星’(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的深海”,在极短的时间内,

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彩图的作用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课文彩图;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8-064-01

小学语文的彩图颇多,这些彩图,既形象又生动,紧扣教材内容,是课本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教材内容上占有一定的地位。笔者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个别课文的彩图为例,谈谈彩图在教学中的作用。

一、引发兴趣导入新课

从文中彩图说开去,由彩图导入新课,这种导入由于从直观的图像入手,往往比一般的导入更亲切、自然,更容易激发学生产生新奇感和求知欲。比如,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镜泊湖奇观》一文,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彩图(二)进行观赏:在一个四周漆黑而里面又极其宽敞的大洞里,有一望无际的、郁郁葱葱的森林。洞里没有天,却分外明亮,没有阳光、雨露,一棵棵大树却枝繁叶茂,充满生机与活力。同学们看完后,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这处森林在哪里呢?它是怎么形成的?树木靠什么而长得如此茂盛?里边除了树木还会有什么呢?通过这一番议论,教者一语收场道:“这处森林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来解开这个谜。”这样的导入充分利用了彩图,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引起学生急于得知谜底,从而产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说图入境绘画导入

在讲授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秋天的图画》一文时,可采用按图说话入境,绘画导入的方式进行。秋姑娘悄悄来到我们身边,你们找到她了吗?先同桌交流自己课外在小道旁、广场中、公园里、草地上观察到的秋天景象。在音乐声中,让学生们画、剪、贴,自己动手装扮教室。成熟的瓜果,金色的稻浪,南飞的大雁……,让学生在这喜人的丰收图中学习《秋天的图画》。

三、活跃课堂学习气氛

教育学告诉我们,直观性是教学的一大原则。我们如果适时利用彩图,就可以活跃学生听课的气氛,使其注意力更集中,并且可以使已被激发起来的兴趣持续下去。比如,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一文中的漓江水,桂林山的特点,学生通过阅读基本能把握住,加之编者绘出的《桂林山水》的风景图:漓江水静、清、绿;桂林山奇、秀、险。教学时,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观察这幅彩图,学生更加深了对桂林的山、漓江的水的特点的认识。在课堂上,有的同学动笔把象鼻山描绘得更加形象、生动;有的同学则在彩图边写着:“桂林,我向往的地方。”这样,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完成一节课的学习。

四、加深人物形象理解

从语文教学信息的传导方式看,图表是语言讲述与直观展示相结合的传导方式,它克服了传统教法中语言过于持之稳定的弊端。学生通过图表能对课文形成完整的印象。有图表配合语言表达,这就使教学内容更直观、形象易懂。由于能利用视觉加深记忆,学生更易记住教学内容,有利弥补学生理解的不足。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文《景阳冈》一文中,描写武松打虎的精彩片断,书中有幅极形象的画,学生将画与课文重点语句反复对照阅读,很快就记住了武松这一打虎过程,也加深了对武松这个人物形象——沉着机智、勇猛无畏的理解。再如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我的战友邱少云》等课文,注意彩图的运用,可使学生对各种人物形象更加深刻而记之长久。

五、弄清课文情节结构

对于实体性文章,可以利用相关彩图来理解文章说明的顺序及被说明事物的特征。如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长城》一文,可让学生观察两幅彩图,说说这两幅图各有什么特点,再说说作者的说明顺序,并从图上用箭头标明,这样学生就较好地掌握文章的说明顺序了。

六、发挥美育感化作用

大多数彩图有一定的欣赏价值,有些古诗配画,还是出自名家之手。即使有些说不上是艺术图画,但至少可以让学生约略知道美术与文学艺术的相通之处。比如,色彩对比与主题揭示、画面重点与文章重点联系,画面背景渲染与文章环境描写的异同。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暮江吟》图画中夕阳的余辉斜射在江水中,江水一半呈碧绿色,一半呈红色,既描绘出了夕阳西下江边的美丽景色,又与“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相吻合,学生容易加深对这一诗句的意思的理解。又如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马踏飞燕》的彩图中,浓墨中夹带几缕白光,一匹铜制骏马的艺术品活生生的呈现在学生的面前,通过对艺术美的欣赏,学生可以在审美的愉悦中领悟到美的内蕴,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由此可见,彩图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加以充分利用。

参考文献:

1与小学英语教学[OL].互联网-学术资料-小学课程教学动态-豆丁网.

[2] [初三政史地]《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OL].互联网-豆丁网.

[3] 《灯光》教学设计[OL].互联网-双小语文天地.

[4] 《穷人》续写作文[OL].互联网-小学六年级作文-优秀作文-中国儿童资源网.

充分发挥语文的工具性 篇4

自2012年秋季起, 我市教育局开展“美读、美书、美行”三美专题活动,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 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 我从中收获很多。带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结合美读教学, 尤其是经典美文的阅读教学, 可以多角度、多层次、合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借此对我们的学生进行系统的审美教育。

上学年开学初, 我向学生传达了市教育局“三美”教育的要求, 强调了经典美文阅读的重要性。尤其是课外经典美文的阅读, 内容丰富多彩, 语言生动优美, 可以让学生在享受阅读的快乐之余, 升华美的情感, 培养美的想象, 激起美的发现, 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从而达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 促进学生成才。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 可以从多方面入手, 对学生进行审美素质的培养。

一、经典美文丰富多彩的内容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

阅读一篇篇美文就像是接受一次次的精神洗礼, 我们的心灵也将会更加健康美丽!经典美文内容丰富, 题材广泛, 每篇文章都为审美教育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素材, 都是供给学生语文知识和语文素养的处女地。教师所推荐的每一篇课外经典美文都会给学生以丰富的审美体验, 通过文学作品的陶冶与熏陶, 最终铸成孩子们审美的心灵。我就曾经向学生推荐过尤天晨的美文《为母爱打开天窗》, 这篇文章清新隽永、语言文字优美动人, 读后给读者带来细细的、暖暖的、久久的感动。母爱迷路了, 儿子为它打开了心窗, 多好!舒婷的《笑靥千秋》一文, 作者以善良之心表达了希望人间充满友善、平等、微笑的美好愿望。通过阅读这样一篇篇美文, 在学生的心灵里, 播撒着真善美的种子, 这无疑是精神上的洗礼。

二、经典美文各具特色的文学形象可以熏染学生的性情

优秀的文学作品中成功塑造的文学形象往往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海量的经典美文阅读, 带给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教师有选择地向学生推荐一些人物形象鲜明的精彩美文, 带给学生丰富精神食粮的同时, 高大光辉的形象也能给学生带来情感上的感染。比如梁晓声的《真实的善良》, 这是一篇震撼人心的文章, 作者用洗练的语言再现了生活中的真实场景, 在平静的叙述中蕴含着一股强大的情感洪流;文章歌颂善举善行, 同时树起一个淳朴伟大的人物形象, 震撼每一个读者的心灵。学生通过分析, 看到人物形象身上的美好品质, 自然会萌发向主人公学习的想法, 因此, 也达到了教育学生的目的。我始终相信好的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将是久远的。

三、经典美文富含哲理的语言可以浸润学生的心灵

阅读是件快乐的事, 尤其是那些经典美文, 备受学生喜爱, 蕴涵哲理的经典美文, 令人掩卷遐思, 有的文章读后甚至会让人产生醍醐灌顶之感, 学生从中获取精神上的力量。我曾经给学生推荐过毕淑敏的哲理短文《暴风雨是个筛子》, 文章语言朴实自然, 很多学生都有同感。其实生活也是筛子, 它筛去了软弱的人, 留下了坚强有毅力的人。再如给学生推荐美文《心在高处》, 点题的语段让学生清楚地明白了:从小就要树立远大志向, 坚定信念, 矢志不渝, 奋力拼搏, 时刻让心站在高处, 这样才能收获成功的人生。优秀的经典美文总会开阔学生的视野, 冲击着学生的心灵, 坚持阅读就会积淀学生的精神世界, 内化为学生人格的底蕴。

充分发挥语文的工具性 篇5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科功能;语文素质;提高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7-381-01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语文学科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一定要遵循语文学科的特点,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强化语言功能,开发语文潜能。语言具有交际功能、思维功能、情意功能、审美功能以及文化功能等,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充分发挥语言交际功能,创设教学语境,让学生在课堂上和社会实践活动中,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活动,凭借对课文语言的品味、学习,提高学生口语交际和书面语交际能力,鼓励学生有创意地表达;充分发挥语言的思维功能,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充分发挥语言的情意功能,培育学生创新的情趣;充分发挥语言的审美功能,增强学生语言艺术的感受力和表现力。语文教学的现代化必须充分注意到语文教学的综合性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发挥语文学科功能,才能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一、发挥学科的认知功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学科的认知功能与其他学科不同,其他学科的学习目的主要是获得本学科的知识和能力,而语文学科的认知功能却在于让学生掌握语文本身的字、词、句、段、篇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语文能力,获得语言能力;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和学习能力;获得各种文化科学知识。通过语文学习不仅能获得语言,还可以获得各种文化知识和思想。当孩子们能识字、阅读以后,不仅会丰富知识,而且会促进内部言语的发展,会提高认识能力。通过识字、阅读还要培养学生说话、作文能力,把自己要说的话,要做的事,用口头和文字表达出来,进行思想交流,达到相互理解的目的。所以说,学好语文学科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

正因为语文学科具有获得再学习的功能,语文学科才具有工具性。语文教学要遵循学习语言文字的规律,充分发挥语言功能,开发语文潜能,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语言的功能是多维的,它包括语言和思维两大基本功能,还蕴涵情感功能、审美功能以及文化功能等。充分发挥语言的这些功能,可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因为社会处处皆语文,社会生活处处用语文,语文是最开放的、最容易和社会生活发生联系的学科。应该打破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壁垒,使其成为一泓活水,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长才干,学做人。从而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独立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使他们会读书、爱读书、会作文,养成读书、作文的良好习惯,为培养高水平的读写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发挥学科的思维功能,激活学生思维能力

任何学科都有教育功能,教学的教育性是教学的一条客观规律,这是教学的共性。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因为语言是载体,它所载负的文化科学知识,都具有一定的思想、情意内涵及审美价值,所以语文有交流思想、情感的功能。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不仅表现在再认知方面,而且还表现在其表情达意的作用上。语言把人们的思维活动、认识活动的成果,用词及词组成的句子记载下来,整合起来,使人类社会的思想交流成为可能,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语言体现思维。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一方面进行思维活动,另一方面通过语言的学习,又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语言能力的提高是与思维能力培养同步的。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就是要在语文教学过程渗透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语文教学中,要培育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先要建立语言与思维的联系,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语言的品味,激活思维,拓展思维,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以求得多种设想、方案和结论,使语言的学习与思维的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如《草原》》一文有这样一句:“到处翠色欲滴,轻轻流入云际……”翠色怎么会流动呢?由于学生没有草原的生活经历,一时无法理解,教师三言两语也讲不清楚,我们可以让学生反复阅读,边读边想象,在头脑中逐步产生一幅画面:整个草原,翠绿色的草连成一片,没有明显的界线,就像绿色的海洋。绿草在微风中摆动,给人以流动的感觉,文中的语言文字材料转化成学生的思维材料。

三、发挥学科的语言功能,陶冶学生道德情感

语言是与思维相联系的,语言和思维、思想是又是对立统一的。语言是体现情感的符号,一篇文章通过语言的描述所塑造的动人情节或优美景色,往往会给学生情感的陶冶。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语句的语义、情感是不同的,我们朗读这句话时使用的语气、语调也应该不同,这就是语言的情意功能。教学中我们要强化语言的情感功能,设法让学生能进入角色,“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感受课文中描绘的情境,体验到文本所蕴含的情感。现行语文教材大都以抽象的语言反映活生生的生活画面,以饱含情感的符号表达对社会人生的认识,有的内容丰富,有的情节生动。我们要充分利用文章中的优美语句、精彩片段,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全身心地诵读,激活语言,让语言所抒发的感情溢出纸面,从而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和情感共鸣。

语文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篇6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高中学生心理上的主体意识较强,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独立性具体表现在:自主、自尊、自信、自我调控、独立判断、自觉自理等方面;主动性表现在成就动机、竞争意识、兴趣和求知欲、主动参与等方面;创造性表现在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等方面。没有这种主体性,就不能实现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和学生的个性化。那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怎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一、尊重学生,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

教学过程是师生感情交流的过程,民主、平等、自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必要条件。语文课上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主动读书,做事,回答问题,参与辩论。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相信学生,相信他们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自己的看法、见解。即使学生的见解看法与自己的思路不相一致,也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看法和体验。如按照教参中的标准答案,苏教版高中课文《雷雨》中的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是虚假和伪善的。又如《项链》的主题是批评小资产阶级妇女的虚荣心,但有的学生觉得周朴园的爱也有真诚之处;觉得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玛蒂尔德也有着诚实和吃苦耐劳的美德。对于学生的不同回答,甚至与教师、教参不同,但只要能讲出道理,教师就要予以保护,因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难能可贵的,教师的责任是鼓励、帮助、扶持。

常新,就是因为笔墨中饱蘸着作者的思想感情,情动而辞发,甚至凝聚着心血和生命。教学时我们就要充分注意和运用这个特点,通过讲读的训练,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使文章如出我之口,如出我之心。

4.思。学习内容能激发学习兴趣,而学生智力活动本身能激发学生更浓的兴趣。在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实用性和肤浅

二、采用灵活的教法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教材的不同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法,多层面设计问题。如在语文阅读课上,阅读方式要多种多样,如自由读、分组读、轮换读、领读等,以免造成枯燥无味的结果。此外,还要对学困生有耐心和适度的宽容。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书读得不好,问题回答不准确,甚至答非所问,这些都是正常现象,在这个时候学生最需要的就是教师的耐心和宽容,不要嫌他们耽误时间,不要怨他们答不出准确的答案。对于惰性较强和条件较差的学生,老师宜不露痕迹地加以暗示,架设桥梁,给他们创设成功的机会,使他们在成功中发现自己的闪光点,体会自主学习的好处,获得成功的满足。有一次,我去县里学习一个星期,临行前要求学生自学3篇课文,不要任何老师来看管和辅导。回来检查,学生基本都掌握了,只用了一节课时间就解决了遗留下来的问题。由于在课堂上,学生有事可做,虽然没人看管,但纪律很好,就连靠近的班级,也不知道我班一个星期的语文课没有老师。

三、指导学生,采用最优的学习方法

大家公认的学法: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做好笔记→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质疑问难→系统小结→课堂反馈→课外延伸,运用这种学习模式和方法,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高效率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

如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在讲解之前,首先要求学生先浏览全文,对教学内容进行预习,并在预习中发现问题,然后在课堂上大家共同讨论,集中解决。受知识面和阅历的局限,对于文本的理解学生可能还是在浅层次上,因而教师要针对学生不懂的问题或者是理解得不深不透的地方,发挥主导性作用,加以讲解或拓宽认识,加深学生的理解,在课堂上表扬积极发言的学生,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这样的课堂教学,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对于自读课文,教师可以利用自习课让学生自主阅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锻炼自主学习能力,这样有些课文便不需要老师讲解,学生自己就可以领会了。这对学生终身学习有着长远的影响。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就是这个道理。

四、给足时间,提高自主学习的质量

强调自主学习,没有时间保证,就等于一句空话。只有学生获得了大量的自主学习的时间,才能真正地做到自主学习。要想有时间,教师首先要备课充分,高屋建瓴地理解《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从整体到局部,居高临下地系统性地吃透教材,把握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对教学方法作出准确的选择,对课堂教学效果的预设性和非预设性都要有心理准备;其次要合理安排课堂教学结构,精讲精练,多给学生预习、自学、质疑等主动学习的机会,自主学习,当然不是放任自流,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必须体现。

《高中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性虽占有一定的位置,但由于他们的大脑功能进一步完善,接触事物进一步广泛,他们对事物的本质、规律性和知识会产生探讨的愿望,故而我们要高度重视他们“思”的锻炼和发展。

总之,高一新生学习语文,只要有语文老师的爱心陪伴,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学有兴趣,那么他们就会学习情绪高涨,意识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素质、能力、智力获得有效的培养和锻炼。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采用灵活的教法,指导学生采用最优的学习方法,给足时间,提高自主学习的质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充分发挥语文的工具性 篇7

为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 我试从以下几方面探索。

1. 更改观念, 拉近师生情感距离

心理学认为, 情感是认知活动启动、发展和维持的动力, 是构成心理因素的重要成分, 没有情感, 就没有智力, 充分认知自己的情感, 感知他人的情感, 这正是语文教学应培养的情感品质。情境的创设, 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陶冶情操, 培养健康的心灵和完美的个性。另一方面, 学生从情境中看到文本与自己的联系, 从中获得自主的情感体验。因此, 语文教师首先要热爱学生, 热爱语文教育, 只有这样, 教师才会有和蔼可亲的语言、举止, 才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教育教学工作。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让学生如沐春风, 师生情感相投, 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油然而生。

教学是一个生动变化的世界, 学生主体是活的。教师光有广博的知识储备是远远不够的, 知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非常注重“知”与“行”相结合。他说:应当注意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施加渗透性的情感影响。运用情感管理法则进行教学和管理课堂时, 应授之以法, 动之以情, 让学生的大脑保持高度的兴奋, 思维高度活跃, 探求知识的热情高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教师就要“动用”自己的“人格”去影响学生。

情感教育中,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该是亦师亦友, 让学生敬重你、亲近你。当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以后, 教学过程就会成为师生共同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学识渊博, 循循善诱, 更重要的是要言传身教, 通过榜样的力量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在学生的眼中, 教师具有不容置疑的威信, 是真、善、美的代言人, 是可效仿的榜样。这样的老师, 他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他的言行, 就会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影响。这时, 我们可以说, 他已经用自己的人格对学生施加了渗透性的情感影响。在他的课堂里, 学生就会乐学、好学, 情操得到陶冶, 审美能力得到发展, 受益匪浅。

2. 通过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对学生的情感领域施加影响

体验指心理活动中一种带有独特色调的觉知, 是直接或间接地感知或自觉地理解他人行为的结果[1], 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 才能不断地改造自己的情感品质, 提高自己的情感水平, 丰富自己的情感内容。在语文教育中, 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进行, 从而使学生的情感体验成为教师用以对学生情感领域施加影响的重要途径。引导学生情感体验的常用方法有:心理复苏法、再现情景法、诵读法。

2.1 心理复苏法

简单地讲, 心理复苏法就是帮助学生唤醒或找回自己内心体验的方法。比如讲史铁生的《合欢树》时, 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母亲, 唤醒学生对母爱的深切感受, 再结合创作背景, 让学生理解史铁生双腿瘫痪后, 在他悲观绝望之时, 是他的母亲对他不离不弃, 不仅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怀他, 更在精神上鼓励他, 文中母亲对儿子深挚的爱, 儿子在母亲去世后深深的愧疚之情, 是我们理解作品的关键。学生对母爱的体验与作者的体验交织在一起, 产生共鸣, 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

2.2 再现情景法

再现情景法指教师以语言、教具等为手段, 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再现课文情景的方法。比如在讲《荷塘月色》时, 教师用优美的语言或多媒体播放, 把学生带入月夜荷塘的美景中, 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想象, 亭亭玉立的荷叶像舞女旋转的裙, 荷花像羞涩的少女一般, 微风过处送来的缕缕清香, 像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通过情景再现, 一幅幅优美的画卷展现在同学们面前, 让他们得到美的享受。

2.3 诵读入情法

朗读吟诵是情感体验的一种方法, 它不仅可以使学生在读中受到感染, 感受作品内蕴的情感之美, 而且能逐渐形成语感。教师应引导学生合理诵读, 有感情地诵读, 采用录音配乐与范读相结合的方法, 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 从而渗透情感教育。如读《诗经》中的《关雎》, 通过反复诵读, 学生们可以理解一位青年男子对一位采摘荇菜的姑娘真挚热烈的爱, 没有丝毫的虚伪、造作, 自然而纯真。诵读舒婷的《致橡树》, 可以体会女诗人一开始就掷地有声地否定了传统把女性作为男性附庸的那种庸俗的爱情观, 女诗人在诗中深情地咏唱: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女诗人对平等独立爱情的追求在诵读中体现得非常充分。再比如, 通过反复诵读艾青的《我爱这土地》, 结合背景理解作者艾青把自己比喻成一只鸟, 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表达了对惨遭日本帝国主义铁蹄侵略的祖国的深切的爱, 在反复诵读中让学生体会爱国主义情感。

总之, 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 才能让学生“亲其师, 信其道”, 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 用美好的感情感染学生, 让其受到美的熏陶, 塑造美的心灵。

参考文献

充分发挥语文的工具性 篇8

一、从创设情境入手,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一是注重教学导入环节的创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一定要注重对教学导入环节的创新, 营造浓厚的教学情境, 有效增强学生的探究欲望, 为接下来的新课教学打好基础。笔者在《云南的歌会》教学导入环节, 结合教学内容, 从《同一首歌》栏目视频节目中选取了精彩的片段进行播放, 并播放少数民族歌会场景, 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说一说它们之间的不同。以这样新颖的教学导入, 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丰富了课堂教学氛围, 有助于新课教学的有效开展。

二是注重重点领悟环节的启迪。在初中语文探究模式教学过程中, 教师一定要抓住重点内容, 营造和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氛围, 深化学生的内心感知, 产生情感上面的共鸣, 进一步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笔者在《风筝》一文的教学中, 重点指导学生理解文章准确的用词, 感悟其中的妙处, 专门安排了学生, 针对文中“掷”、“踏”用法与“扔”、“踩”进行演示与比较, 感悟其中的不同之处, 以这样的情境来帮助学生加深对兄弟之间手足情深的理解, 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是注重拓展环节的渗透。初中语文教学中需要向学生渗透思想教育, 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其中营造良好的情境可以有效提升思想教育效果。笔者在结束《风筝》内容教学环节, 向学生介绍了网络上较为火爆的《天下最无私的爱:暴走妈妈》等宣传材料, 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探讨, 学生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许多学生听完这个真实的故事之后, 眼中闪闪发亮, 思想教育成效非常明显。

二、从启发引导入手, 培养自主探究能力

一是探究题设计要精辟。在探究模式教学之中, 教师的教学活动离不开探究题这一有效载体, 探究题设计到位就能够对教学活动产生引领作用, 教师在设计中不仅要兼顾到内容的全面性, 还要注重体现对学生思维的启迪以及引领。笔者在《风筝》教学中, 设计了这样一组教学探究思考题:1.兄弟俩产生小冲突的原因是什么?两人对放风筝的态度有什么不同?2.对课文进行补充, 分别站在哥哥和弟弟的角度, 补充一段对白。3.自习斟酌、感悟“掷、踏”和“扔、踩”之间在意义与情感方面的差异。4.说一说鲁迅小时侯对弟弟做法的思考与体会。这样, 探究题就较好地兼顾到了教学内容的全面性与重点性, 同时注重了对学生思维的启发性与引导性, 设计较为合理。

二是启发式引导要到位。相对于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而言,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作用, 将单向灌注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启发引导下的自主探究教学。这就需要教师对教学流程的组织进行创新, 建立起以学生学习小组研究为主要方式的探究模式, 向学生出示探究题纲, 对学生给予必要的重难点点拨, 其余内容全部由学生通过相互之间的合作研究来完成学习目标。在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学习的同时, 教师一定要注重对学生的思维点拨引导, 发挥授人以渔的作用。

三是梳理性归纳要科学。在探究教学中, 完成了分组探究之后, 就进入了学习成果汇报交流环节, 在这一环节中, 教师一定要强化对学生归纳梳理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学习成果科学性。一般来讲, 都要先安排学生分小组汇报交流, 然后引导学生进行交流, 指出其中需要补充与纠正的地方, 以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成效, 而且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梳理归纳能力。

三、从开展活动入手, 拓展语文教学空间

一是组织读写活动。在教学中, “读”和“写”是拓展语文教学空间的有效途径。在“读”的方面, 要通过形式多样的“读”来引导学生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尤其是对教学主题的感悟, 教师范读、配乐朗诵、以及分角色朗读等模式, 都能提高学生对文章内涵与主题的理解, 提高教学成效。在“写”的方面, 主要是通过读后感、仿写等方式强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如模仿《背影》手法描述自己的父母, 增强学生情感感悟, 提高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二是组织体验活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完全可以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机结合, 通过搭建体验活动平台的方式, 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提高情感感悟效果, 深化教学活动。

三是组织实践活动。课外实践活动对于深化语文教学成效的作用也比较明显, 在教学《中国石拱桥》之后, 笔者要求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大型桥梁和具有重要标志性的建筑, 仿照文章的写法进行描绘, 并在班级开展展览活动, 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 加深了对文章写作技巧的掌握。此外, 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对社会热点开展调查, 撰写专题调查报告, 进一步深化语文教学成效。

充分发挥语文的工具性 篇9

有一个阶段我班学生作业本上的字明显马虎了, 我费尽口舌讲道理, 可收效甚微。一次听低年级一位老师上教改课, 当看到他一笔一画在田字格里给学生示范, 学生认认真真摹写时, 我意识到平常我在黑板上的龙飞凤舞起了“示范”作用, 导致学生书写的马虎, 我不禁汗颜了。

“凡希望学生去实践的, 教师一定要实践;凡劝诫学生不要做的, 教师一定不要做。”于是在以后的语文课上, 只要动笔我总会一笔一画认真书写, 在黑板上我留下端正娟秀的字迹, 留下或严谨或创意的板书设计, 此举给学生的示范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学生的作业书写质量明显提高。“身教第一”呀, 所以课堂上教师要工整美观地书写粉笔字, 不能图省事而用字卡代替, 学生作业上的评语更要有体有样, 时刻发挥示范作用, 久而久之, 学生就会有意无意去模仿, 写一手漂亮的字。

二、示范, 让学生声情并茂朗读

很多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常常在课堂上放录音, 而很少自己入情入境地读上一段, 还总埋怨学生读得不到位, 却没有发现录音的示范性远不如课堂上老师的示范作用。请看我们很多名师, 尤其是满头银发的于永正老师, 在他的语文课上总能听到他字正腔圆、声情并茂的范读, 他的范读把学生带入了文本所描绘的情境, 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也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掌握了朗读技巧, 因此我们总惊叹短短四十分钟, 名师们施了什么魔法让我们课始还朗读平平的孩子们, 读得摇头晃脑, 读得抑扬顿挫, 下课了还舍不得离去。我想这就是示范的神奇力量。

的确课堂上老师的朗读示范性强, 朗读时的一皱眉, 一挥手, 一个会心的微笑……都传递给学生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教师的范读随机性强, 张口即是, 可以是一句、可以是一段、也可以是全文;教师的范读自主性强, 录音只能传达朗读者对文本的一种理解, 而课堂上教者可以通过范读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解读文本, 读出自己对文本的独特理解;教师的范读指导性强, 对于朗读的重音、停顿、语速等技巧, 可以凸显出来, 还可以反复示范, 让学生易于掌握。所以, 老师开口范读, 学生才能读得声情并茂。

三、示范, 让习作真情流露

习作是让大多数孩子头疼的事, 虽然每节习作课我们都会不遗余力地引导学生审题、选材、讲写作技巧, 但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孩子视写作为畏途。此时教师的下水文则起着不容忽视的示范引路作用, 三年级写《我的自画像》, 我花了整整一节课讲, 结果很多孩子像填空一样, 我的兴趣是……我的优点是……无奈之下我选择了几个有特点的孩子以他们的身份写了几篇作文, 在班上朗读后, 孩子们眼睛亮了, 充满童真童趣的文章让我欣喜不已。又有一次让学生写《偷偷……》, 结果发现大多数孩子选择的事情不错, 有的还很有新意, 但却读不出趣味, 于是我写下了自己小时候瞒着妈妈偷偷干的一件事, 文中我写出了自己偷干时的紧张、兴奋、手忙脚乱和当时幼稚的心理活动, 孩子们听了若有所悟, 奋笔疾书, 交上的文章字里行间流淌着他们的真情。

四、示范, 把讨论引向深入

语文课堂上自主、合作、探究也需要教师的示范, 比如课堂上我们经常让学生对重点的语段反复读, 并在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 我们会发现大多数学生会写下“这段话很感人”、“这个词用得很好”等浮浅的认识。这时就需要我们教师发挥自己的示范作用。在教《天鹅的故事》一课时, 我让学生画出老天鹅破冰的句子, 然后我在“像石头一样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这一句旁写上“把柔弱的老天鹅比作石头可见老天鹅为了生存不顾一切, 使出了浑身的劲儿, 我仿佛看到了这只勇敢无畏的老天鹅正在破冰”, 学生从我的示范中明白了该如何写自己的感悟, 也能深入文本写出自己的独特见解了。

初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时, 我们会发现很多学习小组其实就是每个同学轮流发表自己的看法, 没有赞成、没有反对、更没有深入探究。于是我加入他们中的一组和他们合作探究, 让其他组的同学观摩, 在我的示范中学生明白了:小组合作探究, 不光是各自发言, 还要用心倾听, 对于认同的观点给予肯定, 对于反对的观点给予否定, 并阐述自己的观点, 对于仍有分歧的, 小组内要展开讨论, 从而把讨论引向深入, 真正走进文本。示范让合作探究有序而高效。

充分发挥语文的工具性 篇10

一、重视朗读在传统教育中的地位

纵观历史,“读”的训练曾在教学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批批从私塾中成长起来的文豪,在儿时,他们从早到晚做的最多功课就是“读”。对晦涩难懂的四书五经,私塾先生很少细析字义、文义,而是让他们反复地诵读,直至背诵下来,最终达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毫无疑问,诵读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一代代文豪。小小私塾通过诵读培育了无数的名人圣贤。现在看来,诵读依然是值得发扬的优良传统。文章每读一遍,就会有一遍收获,对文义就会有深一步的领悟。

二、诵读能引领学生充分品味母语的精美

许多教师习惯让学生听朗读磁带,但不能以此取代学生自己读,否则就剥夺了学生在课堂上朗读的权利。

语文教材中有多少名家美文,不读怎能去充分感受文章的字字珠玑,节奏的舒缓张弛,语句蕴含的哲理呢?如《荷塘月色》《春》一类的散文,情境交融,清新隽永,适合学生朗读,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能体会文中所描述的情境,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在此基础上,教师只需微微点拨,学生便会心有灵犀了。

尤其是古文、古诗词,沉淀了中华几千年文化的精华,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才能感受语言的错落有致,音韵的优美和谐,真正欣赏到语言的美,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

如《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言简义丰,韵律和谐,读来朗朗上口,可以放手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来领会其主旨,感受到古文的语言美。

三、诵读能有效地抵制不良语言现象对学生的冲击

学生在课堂上多朗读,能丰富并规范他们的口语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抵制社会上、媒体中不良语言的影响。

报载,中学生在网虫中所占比例极高,而通行的网络语言有些是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扭曲与伤害,应该让学生朗读优美的文章,让他们通过朗读,充分领悟祖国优秀文化的魅力,自觉抵制不良语言现象。

四、朗读能提高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心理学认为:熟读成诵就是对文章反复感知的结果,能够储存到长期记忆中去,再经过大脑的整合和同化,成为有序的记忆组块,在进行语言交流和表达时,就能够准确地再现和进行矫正。朗读的过程是多种感官参与活动的过程,在朗读时,眼看,心想,嘴念,耳听,对提高记忆力有很大帮助。朗读对提高学生的口头或书面表达能力有重要作用。学生在朗读时,特别在熟读之后,对文章留有较深的印象,就会在词句上、文章的表达上有积累,最终实现灵活运用。

多让学生在课堂上朗读,是丰富学生语言仓库的有效途径,学生每读一遍,都会有一批好词佳句在大脑中沉淀下来,为日后的写作提供丰富的语言素材。同时,当众朗读,也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朗读既能提高学生说普通话的能力,又能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丰富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的情怀,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指导应纳入课堂的学法指导中。

那么,我们应如何指导学生朗读和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呢?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朗读有明确的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积累,发展语感,加强体验与领悟。”

1. 教师多给学生创造在课堂上朗读的机会,把学生从教师无尽的讲析与提问中解放出来,这也应该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朗读的方式很多,可单人朗读、领读、分组朗读、分角色朗读、齐读、伴读等。

2. 教师指导学生的朗读技巧。让学生在课堂上朗读,不能撒手不管,教师要提出朗诵的要求,加强朗读的指导。应给学生提出这样的朗读要求:朗读课文时要用普通话,咬字准确,带感情朗读,注意停顿和重音,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文章的韵味。朗读可按照正确朗读,流利朗读,情感朗读三步进行。朗读要正确是指不读错字音,不丢字添字,不重复,不读颠倒,不吃字,读得字字响亮,做到心到、眼到、口到。朗读要流利是指在做到朗读正确之后,从容不迫地读。不能一字一拍地读,也不能一口气连读下去。要速度适中,口齿清晰地朗读。朗读要有感情是正确理解课文的结果,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刻的理解,读的时候就能做到真挚自然,不矫揉造作。

上一篇:多孔氧化铝膜下一篇:地理双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