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循环论文(精选7篇)
基本循环论文 篇1
一、循环经济会计假设
(一) 资源的可循环性
资源是可以循环的, 科学发展使人们认识到物质具有循环利用的可能, 加之技术的进步使得这种可能变为现实。循环经济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 要求经济运行遵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发展模式, 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有效途径。因而其核心内容应该是技术能够实现资源综合高效利用、可持续消费等内容。
(二) 资源的稀缺性
循环经济聚焦于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 是一个涉及资源、经济、生态环境多方面协调、综合发展的, 集经济、技术和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有利于协调区域间的经济和环境利益关系,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生态补偿界定为“是以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为目的, 以经济手段为主, 调节相关者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生态补偿并非一种独立的经济机制, 而是作为生态经济的“副产品”, 是生态经济中的一项重要制度。生态系统的各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取得动态平衡, 以达到人、自然与社会经济相和谐。经济子系统的发展依赖于自然资源, 也就是生态系统;反过来经济子系统的发展又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起到了制约作用;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稀缺自然资源的耗竭, 反过来又制约了经济子系统的发展。因此, 循环经济理论要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 保持生态的良性循环。而生态补偿制度作为一种有效的调和剂, 正是人类的生存权、发展权与环境权之间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三) 环境 (人类) 的可持续性
可持续发展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理解, 一是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人类生存与发展需要的资源能源的可持续供给。本文仅就人类自身的发展与生存展开讨论,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不仅要保持现在人们发展对资源能源甚至是环境的需要, 而且更要满足未来子孙后代发展对资源能源及环境的需要。这里不仅仅是数量问题还包括质量的要求。自从人类进入20世纪以来, 尤其是20实际的后20年由于技术的飞速发展, 给人类的生产、消费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极大满足, 但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 这种发展是建立在对自然资源能源的疯狂掠夺与环境破坏的基础上。生物种类的灭绝、资源能源的过量开采与消耗、环境污染、极端天气等无处不显示着人类活动的盲目与过渡带来的恶果。人类的发展在可持续发展同时又必须遵循自然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规律。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自然提供的能源、资源, 离开自然的庇护, 人类将无法存活也就无从谈起发展了。企业的存在与发展是人类活动的一种有效形式, 企业的生产模式必然走循环经济发展路径, 发展循环经济必须遵循的规律是资源与能源的物资性质具有可循环利用, 即物质的循环性。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成本效益原则同样制约着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深度与广度, 对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具有激励与约束作用, 企业的内在动力就是经济效益。当然发展循环经济的前提是技术上的可行与可能, 只有当技术能够完成物资的循环利用, 同时企业又有利可图, 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就不需要国家的强制力来保障。
会计学的四项基本假设, 仍然是循环经济会计存在的基本前提。但循环经济活动具有国家强制性或发展的约束性要求, 有研究者认为会计主体不仅是微观主体还包括宏观主体, 由于资源能源的特殊性质, 为了能够正确反映计量事物的本质, 会计计量必需借助于其他计量属性才能完成。
二、循环经济会计目标与原则
(一) 循环经济会计目标
会计的目标就是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由于信息使用者在企业的权力或要求的差别, 形成了不同会计信息的需求。所有者关注的是企业是否遵循循环经济发展的三原则组织生产活动, 是否按减量化的原则做好产品生产活动, 是否按再循环的原则对生产的要素作最充分的循环利用, 是否按利用原则处理产品消费后的回收再利用, 向企业循环经济会计信息外部需求方提供及时有效的会计信息。
研究会计理论的逻辑起点是目标, 会计的目标从逻辑的内涵来分析, 即决策有用或相关。因为受托责任的最终体现还是企业所有者的决策, 并没有脱离相关性的目的。循环经济对会计的目标仍然是决策有用, 即会计信息必须满足约束条件 (经济性、技术性) 下具有决策者的有用性。循环经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主要包括国家宏观管理的有用性——宏观循环经济会计、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微观有用性——循环经济管理会计、社会公众使用国家和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信息有用性———循环经济财务会计等三个分支。本文主要以循环经济财务会计作为研究的起点, 不涉及宏观循环经济会计、循环经济管理会计内容。
(二) 循环经济会计核算原则
循环经济会计核算的内容必须遵循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的原则。 (1) 循环经济会计核算的经济性原则。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学规律和经济学规律构建的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友好为核心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把资源的消耗严格限制在阈值内, 倡导“最优生产、最优消费、最低消耗、最少废弃”。以物质循环、能量梯次使用为特征, 以清洁生产技术、资源回收利用技术和环境无害化技术为载体, 通过清洁生产、产业生态园区和产业生态链建设等, 使物质在社会经济系统内部得以循环利用, 让生产和消费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 努力实现环境的低污染甚至零污染。 (2) 循环经济会计核算的效率性原则。循环经济追求的目标是使得整个产品生产、使用和废弃的全过程像生态系统一样形成全封闭循环, 最终达到资源的零输入和废物的零排放, 使生产系统自持。循环经济在企业微观层次上, 通过企业纵向延长生产链, 从生产产品一直延伸到废旧产品回收处理和再生;横向技术体系拓宽, 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和无害处理。实现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小循环”、“中循环”和“大循环”。 (3) 循环经济会计核算的效益性原则。发展循环经济使企业获得更大更长远的经济效益, 实施污染预防和全过程控制的环境保护战略, 可以不产生或少产生污染物, 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既节省了企业为满足环保法规要求而花费的末端污染治理费用, 又节省了由于污染超标而向社会缴纳的罚款、排污费等;而且, 当废物的再生利用使废物排放被减少或消除时, 节约的原材料、能源还可以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产品, 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三、循环经济会计核算对象与内容
(一) 循环经济会计核算对象
循环经济下的会计对象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消费过程中, 能够进行计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等交易或事项所引起的价值或物质流动。循环经济会计的对象是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中关于发展循环经济的经济行为的价值运动。这种行为 (价值运动) 在会计主体中占有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需要独立作出会计核算, 独立编报会计报告。作为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利益相关者十分关注企业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社会责任。
(二) 循环经济会计核算内容
循环经济模式要求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遵循生态学规律,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 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 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 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循环经济模式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 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 采用全程处理模式, 已达到减少进入生产流程的物质量、以不同方式反复利用某种物品和废弃物的资源化目的, 是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 实现从“排除废物”到“净化环境”到“利用废物”的过程, 达到“最佳生产, 最佳消费, 最少废弃”。作为信息使用者关注的信息内容是:减量的幅度、再利用的能力、再循环的效益等构成的信息系统。
(1) 投入核算账户。原材料、治理污染投入、技术改造投入、生产流程再造、信息生产投入等, 可以通过“原材料”、“环境成本”、“环境资产”、“环境费用”等账户核算。
(2) 资源利用核算账户。通过核算产品成本、循环利用材料占总成本的比重等, 设置“循环利用材料”成本核算项目, 设置“回收商品”等账户进行核算。
(3) 能源循环利用核算账户。通过设置“废品损失”、“下角材料”、“生产设备”等账户核算。
(4) 能源循环效益核算账户。设置“循环收益”、“残料收入”等账户核算产品在消费者使用中需投入的各种辅助材料、产生的各种废弃物, 产品最终报废时可回收价值。
(5) 宏观效益核算账户。通过国民经济核算 (绿色GDP) 的统计指标完成。
(6) 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账户。不能采用量化指标披露的, 但该内容对信息使用者具有相关性的, 可以采用非财务信息的方式加以披露。
四、循环经济会计计量
(一) 货币计量
财务会计的前提假设之一就是货币计量, 因此需要企业将非货币的信息转化为货币计量的信息, 这需要借助于有关的价值评估方法, 如劳动价值论计量技术和边际价值计量技术的应用。传统会计要素都以货币进行计量, 循环经济会计却不能只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来反映生态资源状况。在有些情况下, 用货币计量反而不能说明问题。但对于财政转移支付、生态建设的项目投资, 又必须用货币计量。困难的是如何把这两种计量统一在循环经济会计的核算体系里, 如何使两者在需要的时候进行转换。
(二) 混合计量
循环经济条件下会计核算内容在计量上具有模糊性、不确定性特征, 环境资源中没有凝结人类劳动, 无法按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方法确定其价值, 难以确定一个统一的估价标准。若仅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 就不能客观地反映会计主体的环境状况。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 循环经济下的资产、负债、费用、收入和利润有些需要采用非货币计量, 如废物的排放量等, 也即循环经济对会计提出了多重化计量的要求。循环经济会计的计量可采用定量和定性计量相结合、计量的精确性和模糊性结合、数字与数据结合的办法, 使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对象质和量的规定性具有较客观的认识。
五、循环经济会计报告
(一) 循环经济会计披露的内容
循环经济模式要求遵循生态学规律,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 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 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 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信息使用者关注的内容应该是:减量化的幅度、再利用的能力、再循环的效益等方面的指标体系。
(1) 循环经济资产。由于消耗资源过多或污染环境引起的资产减值, 包括因污染引起的土地资产减值, 消耗能源过多或排放污染物较多的机器设备因其导致较高的成本或治污费用而降低的资产价值等。
(2) 循环经济负债。应披露重大负债项目的性质、清偿时间和条件, 当负债的金额或偿还时间很难确定时, 应对这一事实加以说明;任何与已确认负债的计量有关的重大不确定性及可能后果的范围;如果采用现值法作为计量的基础, 应披露对估计未来现金流出和确认负债起关键作用的所有假定, 包括清偿负债的现行成本的估计金额、计算负债所使用的预计长期通货膨胀率、预计清偿负债的未来成本等。
(3) 循环经济成本与费用。发展循环经济的资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 如何合理地对其划分将是影响企业会计核算盈余的重要会计判断。
(4) 循环经济收益。发展循环经济的收益指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 因减少污染物排放量而出售的剩余排污权的收益, 以及因有效治理污染而节约的排污费等。包括:第一次生产的废弃物回收的收益, 如废品损失、材料的边角、生产设备的循环辅助材料的回收等;第一次废弃物的再循环利用收益, 如企业可以再利用、自然可接受的、对自然有害的物质等的再利用;产品最终报废时可回收价值;通过对发展循环经济各种指标的分析, 分析降低的幅度、比率等。
(5) 法规执行和环境质量。我国法规中有很多对污染费用处理的规定和要求, 如《循环经济促进法》、《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污染源治理专项基金有偿使用暂行办法》等。企业应充分披露和本企业经营活动相关的法律规定, 并客观披露企业的执行情况。
(6) 治理和污染项目。主要披露污染治理项目完成情况、污染处理能力、企业所建立的环境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的情况、污染物回收利用情况、企业制定的环保规定、职工环保培训等。
(二) 循环经济会计披露的方式可选择拓展财务报告和单独列报的方式进行披露。
拓展财务报告包括: (1) 循环经济会计报表。可以在会计报表内增加合适的项目, 对发展循环经济信息进行单独的披露。在资产负债表中设置“循环经济资产”、“循环经济资产累计摊销”项目, “循环经济固定资产”账户中设置“循环经济设备”明细账, “长期待摊费用”账户下设“长期待摊循环经济费用”等资产类科目专门核算;负债类核算, 在“循环经济负债”账户中设置“应付循环经济补偿费”、“应交矿产资源补偿费”、“应交资源税”等账户;所有者权益, 在“实收资本或股本”账户下设“循环经济资本”账户, 设置“循环经济基金”账户, 作为“盈余公积”账户的一部分。“利润分配”中也相应设立“循环经济利润分配”账户。在利润表中的营业利润之后, 非常项目之前, 可综合列示一项“循环经济收入与支出”, 披露内容有循环经济设施的折旧费用, 循环经济机构及人员的常规性费用, 排污费等与本期相关的费用和收益。 (2) 循环经济会计报表附注。报表附注中应揭示以下信息:一是重要会计政策, 如循环经济资产的计价与摊销政策, 循环经济收益的确认政策;二是循环经济会计变更事项, 包括循环经济会计方法的变更、会计估计的改变等;三是循环经济核算中会计职业判断, 在企业根本无法全部或部分地估计循环经济负债的金额时, 企业应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无法作出估计的理由, 并披露由于存在不确定因素而难以估计循环经济负债的事实。在现金流量表的附注中说明因循环经济预防和治理而造成的本年度的现金支出净额。 (3) 发展循环经济情况说明书。循环经济活动业绩有助于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 为企业树立良好的环保形象。财务情况说明书中应包括:企业对环境损害情况及其治理措施, 企业控制污染的措施及其效果, 企业治理环境的长远目标及行动, 环保责任制的落实情况, 企业对国家环保政策的执行情况, 主要污染物种类和排放量, 环境质量的达标情况, 废弃物的利用情况, 员工的环保教育与环保制度的建立情况, 以及企业对外部环保组织和环保运动的态度和参与情况等。
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编制单独的循环经济报告。单独列报需要制定《循环经济会计列报》作为单独报表的要件。完善的制度循环经济报告就是对企业在一个会计年度内发生的涉及到循环经济支出及循环经济管理方面的资产、负债和损益以及现金流入、流出的有关的综合报告。独立的循环经济会计报告的内容应包括:企业简介、发展循环经济方针;循环经济会计核算标准;废弃物、污染排放等信息;循环经济发展的业绩信息;环境审计报告等。可以编制循环经济会计资产负债表、循环经济收支明细表、循环经济损益表、企业环境影响报告、污染物排放表和治理成本费用表等, 用以详细反映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所引起的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情况和环境活动的收支情况。
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核心是经济利益, 资源的再利用必须做到“经济循环”。循环经济会计正是基于这样的要求而产生的, 只有正确核算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成本效益, 准确核算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社会效益, 完整核算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环境效益, 才符合循环经济会计的本质要求。循环经济会计可以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完整的、连续的、及时的循环经济会计信息, 为资源能源的合理流动与投放提供决策依据。
参考文献
[1]张蕊:《循环经济下的企业战略经营业绩评价问题研究》, 《会计研究》2007年第10期。
[2]许家林:《创建资源会计学科的基础理论问题研究》, 《审计与经济研究》2008年第1期。
基本循环论文 篇2
循环经济的基本原理和数学模型
1从经济学的.资源配置说起 经济学所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是稀缺资源的配置问题.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凡称得上资源的东西都是稀缺的.如果资源不稀缺,就没必要谈它的经济性了.
作 者:崔源声 作者单位: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100083 刊 名:新世纪水泥导报 英文刊名:CEMENT GUIDE FOR NEW EPOCH 年,卷(期): “”(z1) 分类号:F06 X11 关键词:基本循环论文 篇3
根据《加快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交通运输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要全面覆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运输装备应用、运输组织体系建设、科技创新与信息化建设、行业监管能力建设等五个方面;另一方面,要树立全寿命周期成本理念,将节约能源资源要求贯彻到交通基础设施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养护和管理全过程。
同时,提出了加快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节能环保运输装备应用、集约高效运输组织体系建设、科技创新与信息化建设、行业监管能力提升等五方面22条具体任务,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政策激励力度、开展试点示范、强化考核评价、培育绿色文化、深化交流合作等六条具体措施。
《指导意见》要求,要积极争取各级政府支持,主动加强与相关政府部门的协调,发挥政策叠加优势,突出政府主导作用;要更加注重优化交通基础设施结构、运输装备结构、运输组织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更加注重提升行业监管能力和企业组织管理水平,充分挖掘结构性和管理性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潜力;积极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着力改善法制环境,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建立部省共同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新机制,推进区域性和主题性试点,深化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专项行动,树立行业典型,以点带面,推动全行业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循环经济法的基本制度探析 篇4
循环经济规划是国家为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而对循环经济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等进行的总体的安排和全面的计划。循环经济规划制度是关于循环经济规划的编制、程序、实施及相关责任等一系列规定的总称。
《循环经济促进法》第6条、第12条对循环经济规划制度进行了概括性的规定, 明确的规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职能部门和具体内容和要求等。但该规定过于原则, 尤其是对循环经济规划的具体实施、法律责任等都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所以, 具体到某一行业、某一地区, 循环经济的规划的可操作性有所欠缺。因此, 对循环经济规划的实施的责任主体、监督、实施后效果评估机制都要有具体明确的规定, 以确保规划的实施。
在实施循环经济规划制度的同时要特别强调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该制度是将环境因素与重大宏观经济决策进行综合的考量, 对各类重大开发、生产力布局、资源配置等提出更为合理的战略安排, 从而避免布局性的环境隐患和机构性的环境风险的有效的环境风险防范机制。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已将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从建设项目扩大至政府规划, 但并未设定对政府经济决策的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规制要求, 规定的原则性使得在实践中对规划环评的监督和责任的追究存在障碍。同时, 由于规划环评注重的是长期的全局利益, 与部分追求短期局部利益的地方利益相冲突也会容易使规划环评流于形式。所以, 对发展循环经济的规划及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问题应做出专门规定, 强化其可操作性, 以发挥其在循环经济决策中的作用。
二、循环经济法中的公众参与制度
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公众参与, 是指在循环经济的建设与实现过程中, 社会公众有权通过一定的程序或途径参与一切与循环经济有关的活动, 并有义务承担循环经济发展的责任, 最终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法规定公众参与制度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需要, 也是现有立法体系完善的需要。国外丰富的循环经济立法经验和循环经济发展实践表明公众参与的制度化, 公众参与决策、实施消费和进行监督等方面大大促进了循环经济法制化进程。
目前我国循环经济法制建设中公众参与呈现出参与意识不强、参与形式单一、参与领域较窄、参与效果不明显、参与的制度化不明显等特点。公众参与的制度化建设存在着一定的障碍, 使得循环经济建设中公众参与未能达到应有的深度和广度。其中, 最主要的障碍来自于循环经济法制建设的不健全。
首先, 关于公众参与循环经济, 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过于原则, 操作性不强。《循环经济促进法》作为循环经济的基本法, 规定了公众参与循环经济的权利, 但在参与的具体条件、具体方式、程序上还缺少明确细致的规定。公众的参与权, 知情权, 决策权, 监督权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其次, 公众参与循环经济建设的相关法律制度和配套措施相对滞后。虽然《循环经济促进法》规定公民有权了解政府发展循环经济的信息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但该规定仅明确了公民有了解循环经济信息的权利, 以及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权利, 但对权利的内容、权利如何行使、权利行使的保证都没有相应的规定。相关信息获取的管道不畅通, 公众虽有参与的热情, 却苦于不了解相关信息、缺乏相应的参与途径, 其参与热情难以转化为循环经济发展强有力的推进力量。公众参与循环经济决策制度的具体实施方法和程序等方面, 并没有作进一步明确规定, 因此造成了公众参与决策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往往流于形式。监督权是有效实施公众参与决策制度的重要保证, 但是相关法律法规对监督权的实施方法、程序、法律救济等方面尚没有明确的具体规定。
所以, 应通过循环经济立法明确在循环经济领域, 公众的知情权、决策权、监督权、参与权、听证权和获得救济的权利等, 同时明确权利的主体、客体和具体内容以及权利的救济途径和方式。同时, 为增强循环经济法的可操作性, 需要制定与完善相关制度和措施, 强化其对循环经济的促进和保障作用。
三、循环经济责任制度
循环经济责任制度是指在循环经济的发展过程中, 国家、政府、企业和公众等各类主体所应当履行的法律义务及违反义务所应当承担的不利法律后果等问题的规定。
《循环经济促进法》第三条确立了政府推动、市场引导, 企业实施、公众参与的方针。但是对于循环经济责任制度的规定还不够细化, 为了更好地操作, 还需进一步完善, 根据责任公平的理念, 使国家、地方政府、企业和公众合理承担各自的责任。
(一) 政府循环经济目标责任制
虽然《循环经济促进法》规定了国家和政府在循环经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但责任主体的责任如何实现则是一个很概括和模糊的问题。目前, 许多地方不可持续发展的背后, 总能看到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子。因此通过法律法规的修订, 明确和细化地方政府的循环经济的发展责任, 明确谁主管谁负责, 并以循环经济目标的完成情况作为评定政府工作成绩和领导政绩的依据之一, 这样有利于把各级领导的责任层层分解并真正落实, 加强循环经济的管理。
(二)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生产者延伸责任制度是传统的“污染者付费原则”的深化和延伸, 要求生产者对产品废弃后的环境管理承担部分或全部责任。就是指生产者不仅要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负责, 还要对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对环境的影响负责, “生产者延伸责任”并不仅强调生产者的责任, 它实际强调了以生产者为责任核心的社会不同角色在产品整个生命过程中共同分担责任的问题。强调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回收者、中央及地方政府通过有效机制共同承担循环经济发展的责任。
目前, 生产者的环境责任已经从直接的生产责任扩大到生产之外的延伸责任。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即企业不仅要对其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承担责任, 而且还要对其产品被使用后的回收和利用承担责任。例如, 《循环经济促进法》第15条规定了生产者的回收和再利用责任, 明确规定了产品生产企业除了要承担产品质量责任以外, 还应该承担生产产品延伸的环境责任, 包括产品完整生命周期中的污染责任、生态破坏、资源和能源高效和合理利用责任等。
但总体而言, 我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建立的时间不长, 没有形成完整统一的规范, 有关的规定也过于原则化, 缺乏可操作性, 尤其是对相应的法律后果规定是不完善。因此, 需对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的回收处置责任、费用分担等问题做出明确规定, 对各个主体间的责任做具体的划分。
(三) 公民的循环经济责任
《循环经济促进法》在规定了生产者的产品回收利用和处置责任的同时, 也在第15条第3款规定:对列入强制回收名录的产品和包装物, 消费者应当将废弃的产品或者包装物交给生产者或者其委托回收的销售者或者其他组织。因为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不仅仅涉及到生产者的责任, 还涉及到产品的流通及使用环节。消费者在整个流通和使用环节中消费了产品, 从产品中受了益, 那么消费者、生产者及销售者就应承担共同的责任。但是, 从承担责任的程度上而言, 三者应有所区别, 因为消费者的受益程度、能力、技术等原因, 消费者承担将废弃产品或包装物交给生产者或其委托回收的销售或者其他组织, 不能擅自丢弃的义务是合理的。但是具体到消费者如何交付, 法律还没有具体规定, 缺乏可操作性, 有待于配套法规的完善。
同时, 对公民循环经济责任的规定现行立法在对公民日常生活行为中的规范是缺失的。例如, 水、能源等资源的减量化的义务, 家庭垃圾的减量化及分类收集等义务缺乏规定。
四、循环经济信息公开制度
为适应循环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对信息公开的要求, 有必要对信息公开的范围和主体、方式和程序、监督和责任等做出明确的规定, 通过企业循环经济信息报告制度、政府循环经济信息公开制度以及公众循环信息查询获取制度的建立以实现循环经济信息公开制度, 保障公众的知情权。
(一) 企业循环经济信息报告制度
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 是循环经济的主要参与者和推动者, 通过污染物的防治、资源的综合利用、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清洁生产等相关信息的公开与披露, 可以有效满足社会公众对企业循环经济信息的需求, 并借助公众舆论和社会监督, 是企业在污染防治、技术改造和革新、清洁生产、资源的回收利用、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等方面有所改进, 从而降低企业经济活动中对环境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 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也可以对其他相关企业的生产行为及公众的消费行为起到引导作用。
目前, 企业需要在各种环节向政府部门申报环境信息, 如在申报项目时都要作环境影响评价, 需要向环保部门申报包括排污量等环境信息。但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资源的综合利用以及清洁生产等方面的信息的公开是一个不完善的地方, 在现实中也存在着障碍和阻力。因此, 需要完善企业循环经济信息报告制度的范围、内容、方式、程序、不公开的责任等方面做出明确的规定并采取措施加大施行力度。
(二) 政府循环经济信息公开制度
在政府循环经济信息公开方面, 一是明确公开的循环经济信息的范围及对象。目前,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也存在一定的障碍, 如尚未对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没有严格的界定, 所以容易成为不公开的借口。所以, 对于哪些情况属于国家秘密, 哪些情况属于商业秘密, 这些信息是否能成为政府公开的信息的一部分都是需要明确的问题。二是对于公开的方式、程序也应进一步完善。三是建立起各项监督制度, 以便公众依据相关条款对的信息公开情况进行监督。四是对不依法公开环境信息的行为可以进行举报并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明确救济途径。
(三) 公众循环信息查询获取制度
在公众循环经济信息查询和获取方面, 要以最容易获取为原则, 明确获取的资格、获取的信息范围、获取渠道、获取程序和获取的费用等内容并采取各项激励措施鼓励公众参与。目前, 我国公众参与的能力是有限的, 应通过宣传教育鼓励公民去申请信息公开, 鼓励公众对不当的不公开和违法的不公开予以揭露, 包括采取司法手段, 这样最大限度地发挥公众对相关企业和政府行为的监督。对各种非政府组织力量一直是推动信息公开的重要力量, 也能积极推动和促进其参与, 充分发挥其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引导性。
摘要:《循环经济促进法》根据循环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内在需求确立了若干基本制度, 对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规范引导作用。但由于循环经济在中国处于探索发展阶段, 社会基础和制度化方面仍存在一定障碍, 如有关制度的规定原则性过强、责任规定的不明确、地位不突出等问题都影响其作用的发挥。因此, 我们需要通过相关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以适应循环经济法制建设发展的内在需求, 达到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和两型社会的建立的目的。
关键词:法律制度,循环经济,生产者责任,信息公开
参考文献
[1]、孙佑海.循环经济法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制度论纲[J].法商研究, 2007 (3) .
[2]、李冰强.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公众参与:问题与思考[J].中国行政管理, 2008 (12) .
[3]、蔡守秋.《循环经济法》的原则和制度[J].美中法律评论, 2006 (8) .
[4]、吴神保.循环经济建设初探[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5.
班主任基本功竞赛面试循环问答题 篇5
班主任基本功竞赛面试循环问答题
一、讨论提纲一
你新接一个班级,担任这个班的班主任,开学第一周应该做一些什么工作? 教师发言
第一周应该重点抓好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了解学生的个性、兴趣及爱好,要选拔和发挥班干部的作用,把“绳头”搓好,有利于今后的工作开展。
介绍学校的情况,逐步了解学生。由学生写出自我特长,兴趣爱好情况。
选好班干部,开展相关活动,形成班级的共同体和凝聚力。在新的起点上,确立新的奋斗目标。
要让学生静下心来,稳定思想情绪。向学生介绍学校的荣誉,民主讨论形成班规。要让学生了解班主任班级管理的理念与措施。要让学生了解《规范》及《守则》。
二、讨论提纲二
如果你班有几个“头号人物”,你准备怎样教育管理他们? 教师发言
组织课外的兴趣小组,组织“头号人物”参与,经常与他们谈心接触,在学习上多鼓励、多辅导。了解学生情况,指出问题的严重性,处理必须要冷静,态度不能粗暴。采取疏导学生的方法。
①也要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小孩一样去关爱。②了解“问题学生”具体情况,找出原因和诊结。③恩威兼施。
了解他们形成原因,从关心学生成长的角度去感化他们。以交朋友方式,多谈心。
安排班干部随时跟踪、监督、关注。
三、讨论提纲三
当你发现班级里有近一半的学生是离异或留守学生时,你怎样管理这些学生? 教师发言
尽量去发现他们的优点,尽量把他们的才能展示出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学校要加大班主任心理学方面知识的培训。
多家访、多谈心、多给予关爱。
消除他们自卑的心理,让他们走出家庭离异的阴影。
四、讨论提纲四
你班里有个别学生的家庭袒护孩子而且对你的教育方式不接受,并且表现得很不配合,你的班级管理时,你怎么办?
教师发言
首先,班主任要反思自己的行为,动员任课老师和家长,达成共识。和家长多沟通,尽量取得家长的理解,对学生暂时进行冷处理。
五、讨论提纲五
你班里有个别学生表现出对你的管理持反对意见,而且处处跟你作对,这时你怎么办? 教师发言
放在班级内进行大讨论。
班主任要反思自己的管理方式,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意图。
作为班认行在管理上要有方法,也可以做一些准备工作,了解学生的具体原因所在多帮助、多鼓励学生,在平常的工作中多反思。
与学生私下交流,多倾听学生意见。
六、讨论提纲六
刚踏进办公室就有一位你班的科任教师向你告状:“你班的学生怎么怎么了”,这时你怎么处理?
教师发言
第一步要与任课教师联系;第二步查出学生的原因;第三步正确处理好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及学生关系。
必须先倾听课任老师的意见,然后到班上了解情况。
①了解情况;②在处理过程中做到公平、公正;③任课教师要心态好,不要有过急情绪。了解班级学生产生问题的原因,与科任教师交换意见。
①任课教师要分析自身的原因;②班主任要安慰任课教师的情绪。任课教师自己妥善解决,有利于树立自身的威信,班主任不要随意介入。
七、讨论提纲七 班级日常管理过程中,你怎样去发现你班学生的异常情绪?发现后你怎样处理? 教师发言
小学生的注意力往往很难持久集中,课堂上容易发现异变,下课时必须找到这个学生及时了解,要对症下药。
通过家访的形成了解学生的平时情况,发现问题后认真地分析处理。安排班干部多留心。
八、讨论提纲八
你发现班里有几个调皮学生正在形成班级的非正式群体时,你怎样处理? 教师发言
做好关键学生的思想工作,然后各个击破。教师要多加引导,一分为二地对待这种问题。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
九、讨论提纲九
班里老是有几个学生喜欢吃香糖,而且吐得教室和楼道都是印迹,你怎么处理这类事件?
教师发言
提高学生环境意识及班级集体荣誉感。建议该学生向学校“爱心银行”捐款。
让学生在家中体验,认识乱吐口香糖清扫的程序。
十、讨论提纲十 班里老是那么几个学生迟到,影响班级的流动红旗,你怎么处理? 教师发言
流动红旗只不过是一个标志,重点是了解学生迟到的原因。通知家长,相互了解反馈情况,抓好诚信教育。查明原因,让家长多督促,增强学生班级集体意识。
了解迟到的原因,若是因为做家务事,建议家长适当安排孩子的家务活。
十一、讨论提纲十一
近段时间你班的纪律涣散,各科教师反映强烈,这时你怎么处理? 教师发言
①开展相关的活动,增强集体荣誉感。②制定评价制度,班干部要带好头。了解纪律涣散的原因,抓住主要学生与家长联系,共同教育。加强班干部的培训,提高班干部的管理能力。
先从任课教师了解,再从自身的管理上寻找原因。提高班干部的积极性,做到及时处理。
十二、讨论提纲十二
你班的男生比女生多,而且男生十分好动又特别喜欢放学后成群去电子游戏厅,你准备怎样管理这样的班级?
教师发言
发现学生在中午时间较多。联系家长要求控制孩子来校时间,注意午休共同配合处理。多开展一些有益的兴趣活动,细心引导,同时监督学生上课出席情况。分析弊利,认识打游戏的危害性。
校园电视台多宣传有关上网打游戏的案例,让学生认识到它的影响与结果。
十三、讨论提纲十三
怎样才能使你班的学生坚持穿校服,不违背学校对学生在仪容仪表的要求。教师发言
建议学校校服的设计要美观、新颖。平时随时检查督促,树立学生班集体意识。校服只有一套,不好换洗。
十四、讨论提纲十四
你怎样设计你的班级文化,营造浓厚的学风,形成你的班级特色。教师发言
征求学生意见,共同设计。发动学生智慧,要适合学生的口味。学校要提供资金和物质的保证。本预览:
班主任基本功竞赛面试题(陆慕高级中学计大丰)
一、精彩亮相:一分钟自我介绍
二、脑力激荡题:怎样看待问题学生 参考答案: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作为发展中的人,也就意味着 不成熟的,不完善的。学生的这种不完善是人的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2、赏 识学生的独特性。班主任要发现每个学生的特长,并提供机会促进学生特长的发 展。
3、允许学生犯错误。
4、为学生创造发展的机会。作为班主任,应该相信学 生的确是潜藏着巨大发展能量的,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因此要多 为学生创造发展的机会。
5、用现代的眼光看待学生。班主任要正确引导学生以 学习为主,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做人。
三、情景应对题: 考察方向:
1、班 主 任 对 各 类 具 体 情 况 的 反 应 和 处 理 ;
2、班 主 任 对 相 关 政 策 法 规 在 事 件 中 的 把 握 和 灵 活 运 用 ;
3、班 主 任 在 应 对 班 级 事 件 时 的 教 育 智 慧。第 一 题 :你 刚 大 学 毕 业,当 了 高 一(2)班 班 主 任,第 一 次 站 在 全 体 学 生 面 前,你 很 紧 张,有 老 师 跟 你 说 要 利 用 这 第 一 次 机 会,树 立 自 己 的 威 信,你 应 该 怎 样向学生介绍你自己呢? 参考答案:
作为新老师,第一次站在学生面前介绍自己,首先,套句话说,就是战略上要“藐视” 学生,战术上要“重视”学生。所谓“藐视”,就是走进课堂不要紧张,要有信心,不躲避 学生的眼光。所谓“重视”,就是课前要充分了解学生情况和班级情况,不打无准备之仗。通过自我介绍,不刻意造作,交谈中很交心,很容易很自然地与学生融合在一起。1
第二题:课间,你和同事在办公室谈论一些班级和学生问题时,有同学在 场,你应该有所顾忌吗? 参考答案:
需区别对待。
1、若 是 谈 论 整 个 班 级 的 情 况,其 实 不 必 回 避,听 见 谈 论 的 部 分 同 学 对 消 息 的传播,有可能让整个班级同学意识到老师的良苦用心,有利用班集体的建设;
2、若 是 谈 论 某 一 个 学 生 的 缺 点,应 该 回 避,因 为 这 涉 及 到 个 人 隐 私。第 三 题 :这学期你常常在放学后把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留下来,给他们补课,但这也使得家 长不能及时接学生回家,家长颇有怨言,针对这种情况,你应该怎么办? 参考答案:
基本循环论文 篇6
一、为何需要发展经济循环
1. 超越了传统线性经济
相比较新型经济发展, 传统增长方式的流程是资源到产品、产品到废弃物的单线程方式, 这种方式对于资源的利用不足, 同时污染排放比较多。但是循环经济确实资源到产品、产品到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模式。传统方式对于资源的保护极低, 长此以往就会导致资源的枯竭, 但是循环经济却没有这种问题。
2. 对人们的现实问题能够有深刻理解
构建循环经济的机制, 可以让人们关注自身以及周围的问题, 只有人们意识到了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 就可以对传统经济模式所产生的危害有所感受, 只有人们对现实问题有了深刻理解, 这样才能自发性地改变行为, 并不需要外界国家对此进行宣导或者干涉。
3. 对今后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
我国的经济发展目标始终未可持续性发展, 对此, 循环经济正是, 满足了可持续发展, 同时也是最佳的发展模式, 这个模式已经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地推广。同时, 加快了循环经济发展的研究桀纣, 并且迎合实际情况的发展方式, 对于今后的经济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途径
1. 资源开采
需要对资源的开展综合开发以及提高回收利用率, 要做到这个要求, 就需要对国内的矿产资源的开发进行统一安排规划, 对于其中伴生、共生的矿产资源进行综合开发以及实际利用, 不光如此, 还需要做到综合勘察、开发、利用, 并且对于矿产方面有关的工艺进行改良, 其中包括选、采、冶, 这是为了能够将加采率以及综合回收率大大提高, 对于采矿贫化率降低, 延长矿山可以开采的年限。
2. 资源消耗
开采率提高的同时, 对于资源的利用率也需要跟上提高, 将各行各业中的能源、原材料、水等资源进行合理管理分配, 做到能量的梯级使用、高效利用以及循环利用, 对于各类机械制造行业, 因为大部分产品更新换代速率比较快, 所以尽可能使用高利用率的资源、排放污染较少、容易回收废弃品的技术。
3. 废弃物处置
这就需要对于资源进行综合利用, 对于容易产生废弃物并且污染状况较重的行业进行合理管理, 将其废弃的废水、废弃、废渣, 使用对应的综合利用的技术。对于建筑行业中的废弃物以及农业废弃物也需要做到综合利用, 同时还需要提高城市污水再生利用设备, 提高废水利用率, 对于城市垃圾也需要相应的技术配合。这就是为了能够做到废弃物的循环利用, 达到循环经济的目的。
4. 再生资源
对于废旧资源进行循环利用, 其中包括废弃有色金属、废塑料、报废轮胎、废弃钢铁、废纸、废旧的电子产品、废弃的纺织品、废旧的机电产品、包装袋, 对于这些内容都是需要进行回收再利用。同时也要对于类似发动机之类的废旧机电产品做到再制造。对于垃圾需要做到分类收集以及分选, 将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体系不断地提高并且完善。
5. 社会消费
对于日常用户的消费, 需要倡导绿色消费的模式, 将可持续发展的消费观念灌输给每一位消费者中, 这既是对社会负责, 也是对人类负责。告诉他们有助于节约资源以及保护资源的生活与消费模式的重要性, 使用绿色产品, 并且降低包装对于自然资源的保护有多么重要。同时产生的消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 尽量不用一次性产品也是每个消费者的应尽责任。
三、推动循环经济的对策
1. 战略对策
实现循环经济需要从最根本的思维模式进行改变, 这其中就包括了资源型经济模式转向为循环性经济模式, 非生态效益型经济转向为生态效益型经济, 非环境优化型经济方式转向为环境优化型经济方式。这就需要减少物质无效率的消耗模式, 将无形、边际效益不断递增的知识资源用以替换掉古老的有形边际效益低贱的物质资源;对于以往的投入高、污染高、消耗高、以及收益低的模式进行改变, 改造会如今合理需求的效益模式;保护环境减少物质消耗以及污染排放量。
2. 鼓励参与
循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公众的鼓励与支持, 这就需要所有人都积极参加到循环经济的建设中来, 对于日常消费形成绿色的需求, 做到可持续的消费。同时需要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或者科学普及, 甚至是媒体等多种形式, 将目前循环经济发展进行宣传, 从而将人民根本的生态理念以及环境意识进行提高, 为人民建立现代化生态化的价值观, 同时宣导科学、绿色、文明的生活以及消费概念, 引导绿色消费的浪潮。
3. 政府的调控
所以政策以及经济模式改革, 都需要政府作为推动发展的主体, 这在循环经济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对策之一。政府应当根据现状, 利用其所具备的的行政、经济、财政、法律等各种方式手法, 将循环经济进行规范化、保障可持续发展能够顺畅实行。同时, 政府还需要对政策体系实现完善化, 并且使用经济刺激以及鼓励的方式。而且因为循环经济如果要实现资源的合理化有效化配置, 就必须建立相关的绿色保障体制, 这些种种内容都是需要依靠政府的行为来实现, 少了政府的支持, 一切都只能作为纸上谈兵。
4. 法制建设
循环经济目前在飞速发展的同时, 也需要有对应的法制建设, 目前在此方面的法制尚未健全, 这就需要加快循环经济的立法速度, 为实现循环经济能够得到法律支持以及保护。这其中就需要有关部门根据国情以及目前所处的状况对于如何建立循环经济的法制体系进行研究, 并且在各行业、政府、人民之间对于循环经济立法进行宣导工作。政府对于循环经济法规的设立应该更多给予提倡以及支持鼓励的态度, 但尽可能不要强制性的法规, 这样可能会产生负面作用。同时在各个行业中, 对于资源的综合利用以及有效利用率、废物的处理以及再生设立相关的规章制度。人们应该对此进行配合, 只有这样, 才能让的循环经济不断进步。
5. 加大投资
改革就需要资金, 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 改革的进度也就会拖延, 尤其是经济模式上的改变。为此, 需要积极建设循环经济的发展资金以及基金, 创造真正公平竞争的秩序以及环境, 建立有关的多元化融资方式与体系。在中国已经加入WTO的情况下, 提高与国际社会的合作并且交流, 吸取他国的经验, 同时也争取国际机构的援助, 这样能够更加有效地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6. 绿色技术
作为循环经济中重要的一环节就是再生资源以及废弃物的利用。这就需要对于相关的绿色技术进行大力积极地开发, 同时需要建立发展相关的生态化工业园区, 其主要的目的就是在于能够大范围地进行循环经济, 将不同行业的企业联动起来, 构成资源共享以及副产品相换的产业链模式。这样也能促进之后的产业结构的改变, 有效地推动了绿色生产技术。
四、结语
我国经济建设的根本在于可持续发展, 对于循环经济的推广以及发展, 也是我国成长总的必经道路, 这是为了能够使得我国将生态文明进行建立、资源有效率用、改变如今不佳的环境状况。一旦建立了循环经济型社会以及经济状况, 可以将人与自然完美结合, 将目前的污染大量减少, 美化了环境, 在经济建设的同时, 不影响人们的居住以及生活的环境。这才是成为一个和谐社会的重要之处。
摘要:随着国内经济不断提升, 以往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进步的需求, 随着需求不断在提升, 发展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是目前势不可挡的趋势。在这样的大环境下, 循环经济就孕育而生, 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发展方式, 对其的发展可以使得可持续发展战略继续贯彻。本文就循环经济进行相关介绍, 并且对目前这种新兴经济发展模式所面对的问题进行分析且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循环经济,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罗义军.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与对策[J].城市建设, 2010, (12) :413.
[2]杨胜刚.发展循环经济与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 2014, (11) :111.
[3]石玲玲.关于滨海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 (27) :273.
[4]龙小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J].党政干部论坛, 2014, (9) :15-16.
基本循环论文 篇7
《苏州市“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是《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确立的重点专项规划之一, 也是苏州市“十二五”期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抓手。江苏省发改委高度重视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把苏州市作为江苏省该项规划的先行试点, 在规划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发展重点和空间布局等方面给予了充分指导和帮助。苏州市委、市政府把发展循环经济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专门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规划编制领导小组, 对专项规划编制工作进行周密部署, 并组织精干力量, 进行深入广泛的调研, 编制完成了规划评审稿。
专家组经过评审, 一致认为该规划的定位准确、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得力, 规划确定的“完成一个转变、实现两个现代化、彰显3个特色、突出4个重点”的循环经济发展基本框架, 符合苏州市的发展实际, 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是苏州“十二五”期间循环经济发展的纲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