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离子导入

2024-09-19

电离子导入(精选8篇)

电离子导入 篇1

急性腰扭伤是指腰骶, 骶髂及腰背两侧的肌肉, 筋膜, 韧带, 关节囊及滑膜等软组织的急性损伤, 其发病机制为腰部肌肉发生痉挛造成肌紧张, 局部缺血, 从而引起腰痛及活动障碍的一种病症, 笔者近年来采用针刺及中药离子电导入治疗该病, 获得良效。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2例患者中, 男60例, 女2例, 年龄最小18岁, 最大60岁, 均为门诊患者。

1.2 诊断标准

有明显的外伤史, 伤后即出现典型的剧痛, 活动受限, 查体见局部有明显压痛, 腰肌痉挛。

1.3 治疗方法

1.3.1 毫针针刺方法

取穴:肾俞, 大肠俞, 腰部华佗夹脊, 气海俞, 膀胱俞, 委中 (双) 阳陵泉 (双) 昆仑 (双) , 根据中医辩证施治原则, 虚则补之, 寒则温之或灸之, 实则泻之, 针刺得气后留针30 min, 1次/d, 5次为一疗程。

1.3.2 药物离子电导入治疗

仪器:北京金华医疗器械研究所电脑脉冲整体治疗仪, LH27-11200型。①中药配制:当归、赤芍、丹皮、牛膝、川断、_三七、乌药、制乳香、没药加适量水, 用大火煎沸后改用文火煎10 min, 去渣, 取液备用;②常规操作:将药垫浸没泡中药后置患者双侧夹脊穴上, 适当调节治疗仪, 每次强度以患者能忍受为益, 1次/d, 每次治疗时间30 min, 共治疗5 d。

1.4 疗效标准

痊愈:疼痛症状消失, 腰部活动正常, 腰肌痉挛消失。显效:疼痛症状基本消失, 腰部活动基本止常, 腰肌痉挛消失。有效:诸症状好转。无效:疼痛症状无改善, 腰部活动受限。

2结果

痊愈44例, 占71%, 好转15例, 占24%, 无效3例, 占5%, 总有效率为95%。

3病案举例

杨某, 男, 38岁, 2 d前在抬重物时不慎扭伤腰部, 开始微痛, 第2天即觉局部疼痛加剧, 咳嗽振痛, 俯仰欠利, 动则痛甚, 被架入院治疗, 查体时发现左侧腰骶棘肌明显痉挛, 压之疼痛, 腰部活动明显受限, 两下肢无明显异常, 针刺取穴, 气海俞、大肠俞、委中 (双) 、阳陵泉 (双) 、昆仑 (双) , 起针后即觉腰痛改善, 再经中药离子导入治疗, 腰部夹脊穴后, 自己已能独立行走, 第2天复诊时自己已能轻松而来, 4次后即痊愈, 半年后随诊未复发。

4讨论

急性腰扭伤为针灸科的常见病, 多发病, 大多是由于负重, 姿势不当, 扭挫而致, 其发病机理为腰部肌肉发生痉挛造成肌紧张, 局部缺血, 中医学认为证属气滞血瘀, 《金匮翼》载:“瘀血腰痛者, 闪挫及强力举重得之, 盖腰者, 一身之要, 屈伸俯仰, 无不由之, 若一有损伤, 则血脉凝涩, 经络壅滞, 令人卒痛而不能转侧……”, 治宜舒筋通络, 活血散瘀。

针灸取穴:肾俞, 大肠俞, 腰部华佗夹脊, 气海俞, 膀胱俞, 属局部取穴, 肾俞, 膀胱俞有补肾壮腰作用, 气海俞有行气化瘀作用, 委中, 昆仑, 阳陵泉属远道取穴, 委中, 昆仑有循径取穴, 疏导太阳经作用, 阳陵泉为八会穴之一, 筋会, 有疏通经络作用。

中药:当归行血化瘀止痛, 赤芍散瘀活血止痛, 丹皮凉血化瘀, 三七化瘀止痛, 乌药顺气止痛, 制乳香没药行气祛瘀痛, 牛膝行瘀通经, 川断壮腰健肾, 中药离子导入既有化瘀止痛, 消肿散瘀的作用, 又有理疗作用, 且可使药物直达病所或形成离子堆, 作用持久, 能促进神经, 血管及软组织无菌炎症的消散和吸收,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从而加快痛灶的修复, 所以运用针刺配合中药离子电导入治疗急性腰扭伤, 取传统的医药功效和现代高科技之长, 疗效明显,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探讨运用针刺配合中药离子电导入治疗急性腰扭伤的有效方法。方法①毫针针刺方法:取穴:肾俞, 大肠俞, 腰部华佗夹脊, 气海俞, 膀胱俞, 委中 (双) 阳陵泉 (双) 昆仑 (双) , 根据中医辨证施治原则, 虚则补之, 寒则温之或灸之, 实则泻之, 针刺得气后留针30min, 1次/d, 5次为一疗程;②药物离子电导入治疗:仪器 (北京金华医疗器械研究所电脑脉冲整体治疗仪, LH27-11200型) 。①中药配制:当归、赤芍、丹皮、牛膝、川断、三七、乌药、制乳香、没药加适量水, 用大火煎沸后改用文火煎10min, 去渣, 取液备用;②常规操作:将药垫浸没泡中药后置患者双侧夹脊穴上, 适当调节治疗仪, 每次强度以患者能忍受为宜, 1次/d, 每次治疗时间30min, 共治疗5d。结果62例, 其中痊愈44例, 好转15例, 无效3例, 总有效率为95%。结论运用针刺配合中药离子电导入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明显,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急性腰扭伤,针刺,中药离子导入

参考文献

[1]王启才.针灸治疗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3:198.

[2]孙文颖, 李晓文, 姜文聪, 等.电针夹脊穴按捺创伤痛诱发的脊髓FOS蛋白表达.针刺研究, 1996, 21 (1) :60.

电离子导入 篇2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我科自2007年1月~2008年12月,共收治眼部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术患者256例,其中双眼病例108例,单眼病例148例,男性129例,女性127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9岁,平均年龄43岁。

1.2眼部疾病的种类,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54例,眼外伤及内眼术后118例,麦粒肿42例,其他42例。

2治疗前护理

2.1心里护理:大多数患者治疗前都有恐怖、害怕心里,担心治疗过程中仪器出故障致触电危险、害怕治疗时疼痛难忍。有些老年患者担心效果不好、损失经济,针对此类患者医务人员应耐心细致的做解释工作,耐心向患者介绍本治疗的目的、基本方法、注意事项以及需要配合治疗的要点,介绍一些疗效好的病例作对照,使患者解除心里负担,愉快接受治疗。

2.2体位及皮肤的护理:患者可取仰卧位或半卧位,冬天注意保暖,嘱患者放松,治疗前应将患者眼部皮肤用温水洗净,擦干。皮肤如有破损,可用油布或薄膜覆盖。并注意除去头部所带的金属物品,如发夹等,动作轻柔,注意保护病人。

3治疗中护理

(1)治疗前做好解释说服工作,解除患者思想顾虑,指导患者做好治疗中的配合;做离子导人时护士要认真检查机器状况,以免治疗中出现尖端放电现象,治疗时电流不要调得太大,一般不要超过1mA,避免灼伤患者;治疗中护士应在旁观察病人情况,如有病情变化,立即报告医生处理。

(2)在进行直流电药物离子导人术的过程中,应加强巡视,告知患者治疗过程中眼部出现正常反应以及异常感觉,使患者能够清晰判断,是否可能出现意外,多与患者进行语言沟通,分散患者注意力,避免患者全身精力集中在眼部,导致眼部不适。指导患者假若发生全身麻木时,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或立即关闭电源或将电流旋钮至0位等应急措施,使患者配合治疗。

(3)治疗期间嘱病人注意用眼卫生,劳逸结合,避免眼睛过度疲劳;嘱患者勤洗手,搞好个人卫生,以免因感染而加重病情;要控制饮食,合理安排餐次和每餐的分量,合理选择食物搭配,避免辛辣肥腻及过量进食。指导患者按时服食药物,正确配合医生做好对本病的药物治疗。

4讨论

电离子导入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62例患者中, 男性助例, 女性2例, 年龄最小18岁, 最大60岁, 均为门诊患者。

1.2 诊断标准

有明显的外伤史, 伤后即出现典型的剧痛, 活动受限, 查体见局部有明显压痛, 腰肌痉挛。

1.3 治疗方法

1.3.1 毫针针刺方法

取穴:肾俞, 大肠俞, 腰部华佗夹脊, 气海俞, 膀胱俞, 委中 (双) 阳陵泉 (双) 昆仑 (双) , 根据中医辩证施治原则, 虚则补之, 寒则温之或灸之, 实则泻之, 针刺得气后留针30min, 每日1次, 5次为一疗程。

1.3.2 药物离子电导入治疗

仪器:北京金华医疗器械研究所电脑脉冲整体治疗仪, LH27-11200型。 (1) 中药配制:当归、赤芍、丹皮、牛膝、川断、三七、乌药、制乳香、没药加适量水, 用大火煎沸后改用文火煎10min, 去渣, 取液备用。 (2) 常规操作:将药垫浸没泡中药后置患者双侧夹脊穴上, 适当调节治疗仪, 每次强度以患者能忍受为益, 每日1次, 每次治疗时间30min, 共治疗5d。

1.4 疗效标准

痊愈:疼痛症状消失, 腰部活动正常, 腰肌痉挛消失。显效:疼痛症状基本消失, 腰部活动基本止常, 腰肌痉挛消失。有效:诸症状好转。无效:疼痛症状无改善, 腰部活动受限。

2 结果

痊愈44例, 占71%, 好转15例, 占24%, 无效3例, 占5%, 总有效率为95%。

3 病案举例

杨某, 男性, 38岁。2天前在抬重物时不慎扭伤腰部, 开始微痛, 第2天即觉局部疼痛加剧, 咳嗽振痛, 俯仰欠利, 动则痛甚, 被架入院治疗, 查体时发现左侧腰骶棘肌明显痉挛, 压之疼痛, 腰部活动明显受限, 两下肢无明显异常, 针刺取穴, 气海俞、大肠俞、委中 (双) 、阳陵泉 (双) 、昆仑 (双) , 起针后即觉腰痛改善, 再经中药离子导入治疗, 腰部夹脊穴后, 自己已能独立行走, 第二天复诊时自己已能轻松而来, 4次后即痊愈, 半年后随诊未复发。

4 讨论

急性腰扭伤为针灸科的常见病, 多发病, 大多是由于负重, 姿势不当, 扭挫而致, 其发病机理为腰部肌肉发生痉挛造成肌紧张, 局部缺血, 中医学认为证属气滞血瘀, 《金匮翼》载:“瘀血腰痛者, 闪挫及强力举重得之, 盖腰者, 一身之要, 屈伸俯仰, 无不由之, 若一有损伤, 则血脉凝涩, 经络壅滞, 令人卒痛而不能转侧……”, 治宜舒筋通络, 活血散瘀。

针灸取穴:肾俞, 大肠俞, 腰部华佗夹脊, 气海俞, 膀胱俞, 属局部取穴, 肾俞, 膀胱俞有补肾壮腰作用, 气海俞有行气化瘀作用, 委中, 昆仑, 阳陵泉属远道取穴, 委中, 昆仑有循径取穴, 疏导太阳经作用, 阳棱泉为八会穴之一, 筋会, 有疏通经络作用。

电离子导入 篇4

关键词:宫颈癌,手术,尿潴留,电离子导入

子宫颈癌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是治疗子宫颈癌的根治性手术, 术后尿潴留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术后尿潴留是指膀胱内充满尿液但不能自行排出, 或者是不能有效自行排空膀胱而残余尿量>100mL, 是宫颈癌术后常见并发症, 它可导致膀胱过度膨胀和永久的逼尿肌损伤[2], 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 我科自2011年3月采用羊城牌YC-EOⅥB型场效应治疗仪进行膀胱区药物电离子导入治疗预防妇科宫颈癌患者术后尿潴留的发生,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抽取2008年3月至2011年2月子宫颈癌患者Ⅰa~Ⅱa期手术33例为对照组, 以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子宫颈癌患者Ⅰa~Ⅱa期手术26例为实验组, 均为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其中, 实验组26例, 年龄33~61岁, 平均年龄46.64岁;对照组34例, 年龄23~61岁, 平均年龄44.06岁, 2组患者年龄、子宫颈癌分期及类型、手术方式等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术后常规留置尿管10~14d, 其中前7~l0d长期开放, 使膀胱充分休息, 拔管前3d开始定时开放与夹闭尿管, 每3~4h或有尿意时放尿1次, 并指导患者行膀胱功能训炼, 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第11~15天在患者有尿意时拔除尿管, 观察患者拔除尿管自行排尿后B超监测膀胱的残余尿量。

1.2.2 实验组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于拔除尿管前后采用羊城牌YC-EOⅥB型场效应治疗仪进行膀胱区药物电离子导入治疗各1次。具体操作方法:治疗前由责任护士向患者说明治疗的目的和注意事项, 以取得合作, 选择中频脉冲治疗功能处方二, 时间20min;治疗时, 先将适量的医用棉花用生理盐水10mL加催产素10U斟湿, 将润湿的棉花放于两离子导入电极黑色胶面上, 再将两电极贴在静磁带的魔术扣上绑于患者耻骨联合上方膀胱区位置, 打开强度开关, 缓慢旋转强度旋钮, 直到患者酸、胀、麻的感觉达到能承受为止。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拔除尿管自行排尿后B超监测膀胱的残余尿量, 残余尿量>100mL者为尿潴留。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或百分比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拔尿管后尿潴留发生率比较 (表1) 。由表1可见:实验组尿潴留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注:χ2=6.763, P<0.05

3 讨论

3.1 宫颈癌术后发生尿潴留对患者的影响

宫颈癌是我国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手术是宫颈癌有效治疗手段, 术后尿潴留发生率约为4.39%~44.91%[3]。术后尿潴留造成的躯体压力和精神压力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并且由于术后尿潴留患者需要长期留置尿管和反复导尿, 这些因素导致继发泌尿系等感染, 增加抗菌素应用时间及患者住院时间和费用, 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和后续治疗的时机[4]。因此如何能降低宫颈癌术后尿潴留发生率非常重要。

3.2 膀胱功能训练对膀胱功能恢复的作用

膀胱功能训练通过有意识的会阴部、盆底肌肉及腹壁肌肉的舒缩锻炼, 能使支配膀胱的神经得到一定的恢复, 阻止膀胱肌肉的萎缩, 加强尿道括约肌的作用, 促进自主排尿功能的恢复[5]。

3.3 中频脉冲治疗功能及药物电离子导入治疗的原理及作用

场效应治疗仪是祖国传统医学中的经络学、药物学与现代理疗学理论的有机结合和应用。中频脉冲治疗功能, 其电脑中频是由低频进行调制, 所以具有中频双向电流, 可明显降低人体阻抗并可进入人体组织较深的病变部位, 不易发生电解, 还有提高生物膜通透性、镇痛及消炎作用, 具有低频电流明显兴奋刺激神经组织引起肌肉强烈收缩的作用, 具有直流电流的明显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及有条件的药物离子导入功能, 所以能有效的把药物离子导入到所需要的深层部位。能使腹部、膀胱区局部血液循环加快, 尿道括约肌松弛, 反射性刺激膀胱逼尿肌收缩, 促进排尿, 对改善子宫颈癌术后尿潴留有明显疗效。

本研究结果提示, 此仪器操作简便, 患者无任何痛苦, 易被接受, 见效快, 无不良反应, 对宫颈癌患者采用常规膀胱功能训练结合膀胱区药物电离子导入治疗的护理措施, 能有效的促进术后膀胱排尿功能的恢复, 减少术后尿潴留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孔北华, 张有忠.宫颈癌的手术治疗及并发症的处理[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1, 17 (2) :65-67.

[2]郑小琴.宫颈癌术后并发尿潴留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护理研究, 2006, 20 (10) :2729-2730.

[3]鄢家莉.宫颈癌术后病人尿潴留的预防[J].护理研究, 2006, 20 (4) :989-990.

[4]王利晓, 史惠蓉.宫颈癌广泛性子官切除术后尿潴留发生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 2008, 23 (12) :1741-1744.

中药离子导入方提取工艺的研究 篇5

1实验材料 Waters

51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CQ50超声波清洗器:上海超声波仪器厂。LA114 (0~110g/0.1mg) 电子分析天平:常熟市百灵天平仪器有限公司。电热恒温水浴锅:杭州托普仪器有限公司。丹参素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批号:110855-200506。阿魏酸: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批号:0773-9910。中药材均购于舟山存德医药公司。甲醇、冰醋酸为色谱醇, 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水为本院重蒸馏水。

2方法与结果

2.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1.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丹参素标准品10mg, 阿魏酸标准品10mg, 分别置于10ml量瓶中, 用甲醇定容至刻度, 摇匀, 配制成1mg/ml的储备液。

2.1.2 样品溶液的制备

准确称取已粉碎好的丹参、川芎粗粉各50g, 加12倍水浸泡0.5小时, 煎煮2次, 第1次煮沸1.5小时, 第2次加10倍水煮沸1.0小时, 合并两次煎液, 静置12小时, 过滤, 浓缩至1∶1.5 (药液∶药材) , 作为样品溶液。

2.2 测定方法

2.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Diamonsil ITM C18 (250×4.6mm, 5μm) ;流动相:甲醇-0.5%冰醋酸水溶液;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81nm (检测丹参素) , 320nm (检测阿魏酸) ;柱温:30℃;进样量:10μl。

2.2.2 丹参素、阿魏酸标准曲线的制备

取丹参素标准液、阿魏酸标准液配制成浓度均为60.6、30.3、15.15、7.57、1.51、0.30μg/ml的标准溶液, 溶剂为甲醇。分别精密吸取丹参素、阿魏酸的标准液各10μl进样测定, 以峰面积 (y) 为纵坐标, 样品浓度 (x) 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得丹参素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5.9673x+0.8597, r=0.99991, 阿魏酸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42.4824x+6.1532, r=0.99993, 各物质在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2.2.3 精密度试验

取丹参素15.15μg/ml标准液做为测试溶液, 于1日内连续进样5次, 记录峰面积, 计算RSD, 结果峰面积的RSD=1.13%;取阿魏酸7.57μg/ml标准液做为测试溶液, 于1日内连续进样5次, 记录峰面积, 计算RSD, 结果峰面积的RSD=0.97%。

2.2.4 加样回收率试验

采用加样回收法, 分别精密量取已知含量的同一批次的样品溶液于10ml量瓶中, 按高中低3个量加入对照品溶液, 用甲醇定容至刻度, 混匀后放置24小时超声提取30分钟, 放置至室温, 测定峰面积并计算回收率, 结果见表1。

2.2.5 干膏得率测定

精密量取样品提取液30ml, 置已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 在水浴上蒸干后, 于110℃干燥2.5小时, 置干燥器中冷却40分钟, 精密称定重量, 按下式计算干膏得率。干膏得率=W1V/30W2×100% (W1为30ml药液的干膏重量;V为提取液的体积;W2为药材重量) 。

2.3 正交实验设计

采用L9 (34) 正交设计表, 以方中丹参和川芎的有效成分丹参素和阿魏酸的含量、干膏得率为指标, 考察浸泡时间、加水量、提取时间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正交因素水平表见表2。

2.4 正交试验结果及方差分析

按中药离子导入方处方比例, 称取丹参、川芎、延胡索、红花共9份, 按1~9号试验条件进行提取, 测定提取液中丹参素、阿魏酸的含量及干膏得率, 并进行多指标综合评分。评分时以各指标的最大值为参照将数据进行归一化, 再给出不同的权重。丹参素、阿魏酸的权重系数分别为4和4。设干膏得率的权重系数为2。结果见表3~4。

F0.05=19.0;F0.01=99.0

以丹参素、阿魏酸含量为评价指标, 以综合评分为标准, 直观分析表明, 在所选因素范围内, 各因素作用主次顺序为C>B>A, 即提取时间>加水量>浸泡时间, 各因素的最佳水平为A1B2C2, 即浸泡时间0.5小时、加水量12倍、提取时间1.5小时。

2.5 验证试验

按处方比例称取药材3份, 根椐筛选得到的提取工艺A1B2C2, 进行正交验证, 得丹参素含量42.26mg/g, RSD=3.12% (n=3) ;阿魏酸含量为1.07mg/g, RSD=4.76 (n=3) ;干膏得率23.42mg/g, RSD=4.18% (n=3) 。表明正交试验优选的工艺条件经济、可行, 且结果稳定、可靠。

3讨论

中药离子导入方为我院外用中药复方制剂, 考察生产工艺的优劣主要是通过考察提取液中有效成分的含量进行的。方中丹参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之功效;川芎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之功效;联合延胡索、红花应用则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作用。因此将方中丹参和川芎中的有效成分丹参素、阿魏酸作为本品制备工艺的考察指标, 与本品的功效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可以较好的反映本品的质量。

因处方药材中含有大量水溶性有效成分, 为了保持该处方药的特点, 充分发挥复方功效, 故在制备上采用水提工艺。本次实验通过对丹参素、阿魏酸和干膏得率3者的结果进行检验, 在最后正交工艺考察时, 采用综合评分的方法进行考察, 其中加水量及提取时间影响较显著, 浸泡时间不具有显著性影响。结果表明, 正交试验确定的最佳工艺水平是科学、合理、可行的, 有利于实际生产, 降低成本, 缩短制备时间, 可保证中药离子导入方临床疗效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兰顺, 叶冬梅.HPLC测定复方川芎胶囊中阿魏酸的含量.中成药, 2004, 24 (10) :18.

电离子导入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8例腹泻病患儿均为我科住院患儿, 将患儿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及治疗组, 各24例。2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常规给予补液、抗感染、调节肠道菌群及对症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中药穴位贴敷、离子导入辅助治疗, 穴位选神阙、大肠腧, 每天1次, 每次20min, 直至大便成形。

1.3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评定[1], 显效:治疗72h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 全身症状消失;有效:治疗72h粪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 全身症状明显改善;无效:治疗72h粪便性状、次数及全身症状均无明显好转或恶化。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 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小儿腹泻病是儿科常见疾病之一, 病因上分为感染性、非感染性两大类, 而感染性疾病中, 近几年病毒感染发病患儿逐渐增多, 在城乡卫生条件较好的地区, 超过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病毒感染腹泻以大量稀水样便为特征, 因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 西医常采用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保护胃肠黏膜、调节肠道菌群等治疗措施。感染性腹泻易引起全身中毒症状, 西医以抗菌素治疗为主。中医认为人体皮肤腠理与五脏六腑真元相贯通, 药物可以通过体表、腠理到达脏腑, 起到调整机体、抗病祛邪的作用。中药穴位离子导入就是将药物通过皮肤各层, 进入体循环产生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此方法尤其适用于儿童, 儿童的皮肤对药物的透皮吸收性很好某些药物制成外用制剂后, 儿童患者比成年患者皮肤吸收性好、起效快, 可以不经过肝脏的“首过效应”和胃肠道的破坏, 且皮肤间层还有储存作用, 使药物浓度曲线平缓, 提供了可预订的和较长的作用时间, 因而可维持稳定持久的血药浓度, 且无皮肤过敏、起疱等不良反应。综上所述, 中药穴位离子导入辅助治疗小儿腹泻病, 起效快、药效强, 疗程短、方便患儿, 易被患儿及家长接受, 有临床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 观察中药离子导入辅助治疗小儿腹泻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48例小儿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 对照组常规给予补液、抗感染、调节肠道菌群及对症处理,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中药穴位贴敷、离子导入辅助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中药穴位离子导入辅助治疗小儿腹泻病, 起效快、药效强, 疗程短、方便患儿, 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小儿腹泻,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疗效

参考文献

电离子导入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4例住院病例中,男62例,女22例。最大年龄63岁,最小年龄22岁,平均年龄(37±5.2)岁,病程最长10年,最短3个月,平均(5.4±2.5)年。文化程度:高中以上65例,初中以上15例,小学及以下4例。均有食欲不振、乏力等临床症状,排除其他胃肠道疾病。

1.2 诊断标准

符合2000年西安肝病会议所定的乙型肝炎诊断标准,病程1~10年。

1.3 治疗方法

1.3.1 药物组成

按常规保肝药物治疗,另加中药离子导入,1~2个月为一个疗程。采用的中药以茵陈、丹参、鳖甲、当归、茯苓、白术等药物组成。有健脾除湿,理气活血的功效。

1.3.2 操作方法

笔者所在医院使用仪器型号为NP6NPD-4AD的中药离子导入治疗仪。首先选择期门、肝俞等穴位为治疗部位,然后将中药溶液浸湿药垫,挤去多余的水分,将药垫紧贴于治疗部位的皮肤,其上放置电极板置于仪器的正负极板上,然后用固定带固定。电流量缓慢调至患者耐受程度,通电治疗30 min,每天治疗1次,1~2个月为一个疗程。有电疗敏感、高热、肝区肿瘤、严重心脏病、活动性结核、出血疾患、中药过敏者禁用。

2 结果

治疗2个疗程后,本组84例临床显效75例,总有效率为89.3%,随访3个月,显效72例,总有效率为85.7%。2例发生皮肤瘙痒,停止中药离子导入后症状消失。

3 护理

3.1 情志护理

慢性肝炎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病程长,反复,因此,部分患者对治疗信心不足,产生悲观忧郁的心理,对接受新的治疗手段顾虑因素多。此时护士以诚恳热情的态度关心体贴患者,多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需求,根据不同的文化层次,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述疾病的发展、治疗、转归以及情绪和疾病的关系,耐心解答各种提问,与其一起回顾已取得的进步,克服不良情绪,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宣传工作,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护理。

3.2 中药离子导入的护理

中药离子导入是一种无痛苦的治疗方法[1],当药物通过汗腺管导入皮肤时能温热皮肤,使患者有一种微麻舒适感,因而乐于接受。由于输出电流调节是以患者所需值或能接受的适当值为准,护理人员应严格掌握仪器的性能,熟悉操作规程。耐心地向患者解释治疗的目的、作用及仪器工作原理,帮助取舒适卧位。中药液温度适宜,以36℃~38℃为宜,温度太低易使患者感冒,受凉,太高易引起烫伤[2,3]。治疗中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及仪器的工作情况,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并及时调节和控制电流量,仔细观察患者治疗部位的情况,如有无皮疹、疼痛及痒感等,如患者感觉电极下有局限性疼痛或烧灼感时,应立即治疗,并检查原因,经妥善处理后,方可继续进行。因此,告之患者及陪护不能自行调节,以免引起烫伤。告诉患者治疗完毕,电极放置处的皮肤发红属正常,若皮肤出现红疹,及时报告医生。若皮肤破损或出现水疱则可能是烫伤引起,要及时处理,暂停治疗。

3.3 健康教育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以卧床休息为主,因卧位时流经肝脏的血流是站立时的一倍。适度活动,以不觉疲劳为度。保证睡眠充足,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情绪紧张,保持心情舒畅有利于疾病的好转。饮食以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为主,忌肥、厚、甘、腻,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补充机体所需维生素。根据天气变化随时增减衣物,预防感冒的发生。忌烟忌酒,做好自我保健。

4 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在临床表现上以胃肠道症状多见,如恶心、厌油、食欲不振等,同时伴有乏力,故在治疗上以健脾除湿,理气活血为主。笔者所在科通过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发挥了中药、针灸、直流电疗三方面作用,使药物直接导入病灶部位,增加局部的药物浓度,增加治疗效果,使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情好转,临床症状减轻。值得注意的是,直流电和药物对人体软组织的电解过程产生的酸碱度,会使少数人放置电极板的局部皮肤有瘙痒或起皮疹,应嘱患者勿用手抓挠,可用酒精棉球涂擦或涂抗过敏药膏,另防止药垫与电极板的震动,避免电流击伤肌肤[4,5]。

慢性肝炎临床治疗时间长,效果缓慢。在疾病早期采用综合治疗,辅以相应的情志护理,指导患者日常保健及健康教育,对提高疗效、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叶德勤.直流电中草药离子导入疗法.中医杂志,1994,36 (3):176.

[2]郝劲松,郑俊明.药物经皮离子导入的转运机制.沈阳药科大学学报,1995,12(2):151-166.

[3]刘靖宇.李楠,史海立.肝复康离子导入治疗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中医外治杂志,2002,11(4):54-55.

[4]张凤瑞.中药离子导入法临床应用概况.中医药信息,1994,11 (3):9-11.

电离子导入 篇8

关键词:中药,外敷,离子导入

盆腔炎性疾病是以腹痛, 发热, 带下量多, 月经异常, 经期延长, 盆腔包块不孕等为主症。属于中医学的“妇人腹痛”“带下病”“月经不调”“痛经”及“不孕”等范畴。是临床上非常普遍的妇科疾病, 大部分慢性盆腔炎患者以湿热瘀结型居多。西医学认为是女性盆腔腹膜、内生殖器官及其周围结缔组织发生的炎症, 既往分为急性与慢性, 若急性盆腔炎患者病情未得到及时控制或者由于体质较差导致病情迁延形成慢性盆腔炎。慢性盆腔炎患者若抵抗力较差或者病情顽固可导致急性发作, 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3月~2015年2月在我院进行盆腔炎性疾病治疗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确诊, 主要临床症状包括下腹疼痛、腰痛下坠, 经带异常、盆腔包块、发热、神疲乏力等。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各40例。对照组, 年龄20~56岁, 观察组的年龄2 0~5 5岁, 两组患者的年龄、病情等资料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行西药治疗外增加中药口服及中药外敷, 中药口服内治有以下几种症型[2]。湿热淤结证治疗:以清热利湿, 化瘀和络为主。方药:加味红藤败酱散。热毒壅盛证治疗:清热解毒, 利湿化瘀。方药:五味消毒饮合大黄牡丹汤加减。气滞血瘀证治疗:活血化瘀, 理气止痛。方药:隔下逐瘀汤加减。寒湿凝滞证治疗:祛寒除湿, 活血化瘀。方药:少腹逐瘀汤加减。气虚血瘀证治疗:益气健脾, 化瘀散结。方药:理冲汤加减。院内协定方中药外敷方法及方剂如下:艾叶15 g、透骨草30 g、红花15 g、当归12 g、千年健15 g、花椒15 g、独活15 g、白芷15 g。上药装入布袋中, 蒸热后趁热敷于下腹部, 2次/d, 15 min/次, 10~14天为1个疗程。

1.2.2观察组患者西医治疗及中药口服与对照组相同, 中药外敷方剂与疗程也相同。由于新增加了中药离子导入仪, 所以将中药外敷方浓煎 (2付/d药浓煎成1付) , 离子导入1次/d, 20~40 min/次, 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调节。仪器使用方法:将药垫用浓煎药液浸透, 药液的温度控制在40℃左右, 放置于下腹部, 上压治疗电极板, 将电极板压放于药垫之上, 并用松紧带固牢 (“红头”连接的电极板为正极板, 通常放于病灶处, “黑头”连接的电极板为负极板, 通常放疼痛部位或相关穴位) 。仪器参数的调整:将“状态”开关调至“导入”模式导入时间 (20 min) 热度 (春夏秋季1-2档, 冬季5档) 强度 (50左右) , 根据患者耐受力随机调节强度, 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主诉。用药期间禁食辛辣、刺激、生冷油腻等食物, 生活起居有节等。

1.3 评价标准

痊愈标准:下腹疼痛、腰痛下坠缓解, 经带正常、无发热等症状消失, 妇科腹部检查盆腔包块较前缩小或无包块、无压痛。无效则为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较前加重。见表1。

1.4统计学方法

文中所用资料数据应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均治疗两疗程后, 观察组患者治愈28例, 有效10例, 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患者治愈15例, 有效16例, 总有效率为77.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随着时代快速发展, 人们对性观念的转变以及环境的污染, 使得该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临床应用抗生素结合中药外敷治疗虽然有效, 但是难以令人满意, 复发率仍然处在较高的水平[3]。治疗慢性盆腔炎10~14天为1个疗程, 本次研究以患者治愈或有明显缓解进行对比统计, 最多以14天为限。由于盆腔炎性疾病容易复发, 我们也对于出院后患者进行了随访, 了解出院患者的一般情况, 并且进行中医的养生及生活起居饮食等健康宣教, 以及复发率的统计, 本次观察组复发2例, 为治疗后2月再次入院进行治疗, 这2例患者为慢性盆腔炎复发次数较多的患者, 考虑可能与患者自身抵抗力差有关系。对照组复发5例, 为治疗后1~2月复发再次入院治疗, 入院再次治疗给予患者改用中药离子导入仪导入治疗, 患者主诉比外敷效果明显, 症状较前缓解快。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疾病带来的痛苦。

本次研究证实, 中药离子导入通过直流电将药物离子导入局部病灶深处,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改善局部营养状况, 提高新陈代谢, 改善组织缺氧, 减轻组织的张力和水肿, 以利炎症吸收和消退。

中药离子导入作为中医综合治疗的一部分, 已在临床使用多年, 是患者乐于接受的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4], 其操作简单方便, 疗效显著, 是一种安全、有效、优化的治疗方法。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徐丽萍.中药内服配合外敷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疗效观察[J].药物与人, 2014, 27 (10) :89-91.

[2]刘玉兰, 任春丽, 暴宏伶, 宋春侠, 马春艳, 李莉, 张素环.盆炎平方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研究[J].大家健康 (学术版) , 2014, 8 (24) :56-57.

[3]黄碧青, 魏汉贤, 郑丽娟.中药离子导入、臭氧结合综合护理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 2013, 5 (9) :87-88.

上一篇:预防施工事故的关键下一篇:膝关节重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