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水稻(精选12篇)
绿色水稻 篇1
绥化市北林区水稻种植面积66 666.7 hm2左右, 其中33 333.3 hm2是草甸黑土, 土质肥沃, 境内有呼兰河、诺敏河通过, 水资源充足洁净, 没有工业污染, 是生产绿色食品的天然基地。为了进一步提高北林区水稻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健康食品的需求, 笔者从2002年开始对绿色水稻栽培技术进行深入研究, 形成了由多项技术优化组装而成的配套技术。此项技术科技含量高、增收幅度大、效益显著。截至目前, 北林区绿色食品水稻生产认证面积已经达到41 333.3 hm2。
1 产地与品种选择
产地选择在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土壤未受污染的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稻区[1]。远离市区、工矿企业和交通要道, 并要求周边5 km内没有污染源。产地环境质量达到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标准。根据当地积温等生态条件和绿色食品水稻对品种的要求, 选用熟期适宜的优质、高产、综合抗逆性强的中、早熟品种, 种子质量要求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以上。适合北林区种植的水稻品种有绥粳4、垦稻12等。
2 培育壮苗
2.1 播前准备
育苗田要求选在地势平坦、无污染、土质肥沃、背风向阳、靠近水源、排水良好、土壤偏酸、无病虫杂草的田块[2]。秋做床, 建高于地面50 cm的苗床, 统一大棚管理。施入过筛无害化优质农肥10~15 kg/m2、沃必达壮秧剂125 g/m2, 与备好的过筛旱田土混合拌均匀后, 撒施在苗床上, 厚度为10 cm左右, p H值达到4.5~5.5, 浇足底水, 使土壤水分达到饱和状态。
2.2 温湿度管理
播后至出苗前密封保温管理。出苗后, 无风晴天9:00—15:00开始通风, 棚温控制在25℃。2.5叶以后, 温度控制在20℃, 做到昼揭夜盖。移栽前全揭膜, 炼苗3 d以上。遇到低温时增加覆盖物。秧苗2.5叶前基本不浇水, 有利根系生长;以后苗床缺水在早、晚及时浇透水, 利于植株生长。床面有积水要及时晾床。
2.3 施肥用药管理
根据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稗草出土后, 在水稻1.5叶时, 可用20%敌稗乳油10~15 m L/hm2对水250 kg喷雾, 喷后立即盖膜。预防立枯病, 可在秧苗一叶一心期时, 用35%清枯灵10 g对水, 喷雾30 m2苗床。秧苗2.5叶时发现脱肥, 根据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可用硫酸铵1.5~2.0 g/m2、硫酸锌0.25 g/m2, 稀释100倍液叶面喷肥, 喷后及时用清水冲洗叶面, 以防肥害。起秧前6 d撒施磷酸二铵150 g/m2, 可促水稻移栽后成活快、分蘖早, 有利于高产。追肥后喷清水洗苗。
3 适时移栽
当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3℃时, 在5月15—25日即可插秧。插秧规格:30 cm×13 cm, 每穴插3~4株。插深不超过2 cm, 否则影响分蘖。
4 肥水管理
4.1 本田无害化施肥
根据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增施有机肥, 限量、限品种使用化肥, 农肥要腐熟无害化使用, 禁止使用硝态氮肥, 有机氮与无机氮之比不能超过1∶1。可施充分腐熟有机肥30 t/hm2, 结合旱耙施入;结合水整地, 施磷酸二铵75 kg/hm2。插秧返青后每公顷追施尿素75 kg/hm2, 7月上旬水稻倒三叶露尖期追尿素15.0~22.5 kg/hm2, 一般不施粒肥, 防止贪青晚熟, 影响产量和品质[3]。
4.2 洁水灌溉, 浅灌为主
本田地要求有单排单灌设施。用符合引用标准的河水和地下水灌溉, 禁止用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灌溉, 保证灌溉水洁净无污染[4]。浅水增温, 提高米质。返青保持水层3 cm, 增温促蘖;茎数达到450~500个/m2时, 晒田2~3 d, 控制无效分蘖, 然后保持寸水;灌浆期浅水灌溉;乳熟期采用干干湿湿的灌溉方法;黄熟期自然落干。井水灌溉区要设晒水池, 延长渠道, 提高灌溉水温。早、晚灌水, 减少温差。
5 病虫草害防治
化学药剂的使用必须符合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每种有机合成农药在生长期内只许使用1次[5]。
5.1 防病灭虫
及时清除带病植株及杂草, 控制温湿度, 也可用稻田养鸭来除虫[6]。化学防治:优先选用生物农药。防治稻瘟病用生物农药2%春雷霉素粉剂30~50 g/hm2对水1 000倍液叶喷。防治负泥虫, 清晨人工用扫帚或树枝扫叶片将虫扫落水中淹死。防治水稻潜叶蝇, 发生时采取浅水灌溉, 避免叶片与水面接触, 同时除掉潜叶蝇寄生的池边草。
5.2 除草
以人工除草为主, 插前耙地灭草, 池埂封闭灭草, 插后以水层深浅交替来控制杂草, 7月10日前人工除草1~2遍。化学药剂除草:在水稻返青后, 草荒地块用60%丁草胺1.0~1.2 L/hm2加10%草克星100~150 g/hm2, 毒土法施入。保持水层3~5 cm持续5~7 d。
6 适时收获
完熟达到90%收获。做到单收、单贮, 使绿色水稻产品达到国家二级以上标准。
摘要:总结了绿色水稻栽培技术, 包括产地与品种选择、培育壮苗、适时移栽、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 以期为绿色水稻栽培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绿色水稻,产地与品种选择,培育壮苗,适时移栽,肥水管理
参考文献
[1]张栩, 薛应征, 王书玉, 等.河南省沿黄水稻优质高产无公害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 2004 (9) :15-16.
[2]苏美霞, 李晓雨.肇东市AA级绿色水稻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9) :68.
[3]杨前进, 龚平.绿色食品稻米生产技术研究初报——水稻无公害栽培稻米卫生品质表现[J].安徽农业科学, 2000, 28 (5) :598-599.
[4]冯淑杰, 刘佳东, 韩冰.A级绿色食品水稻生产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8 (1) :109-110.
[5]宋冬明, 贺梅, 孟昭河.寒地绿色优质稻米生产技术要点[J].垦殖与稻作, 2010 (5) :48-51.
[6]李伟, 崔洪云, 白云.提高水稻分蘖的主要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 2007 (7) :22.
绿色水稻 篇2
绿色防控的重要理念就在于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而绿色防控技术在水稻种植方面的推广应用,不仅能够保存生物多样性,有效降低病虫害危害,也能够减轻由于病虫害带来的损失,提高经济效益。过去分散经营的水稻种植模式,难以充分发挥出病虫害绿色防控的实效,唯有推行规模化种植,才有利于促进水稻病虫害的绿色防控,实现水稻的增产增收。分散种植模式中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存在的问题
1.1 对绿色防控认识不到位
过去农户独自承包经营的种植模式,由于各自承包面积较小,在栽培管理工作中对病虫害的绿色防控的重视度不高,许多种植户认为水稻栽培能够满足自己的口粮便可,无需劳心劳力去钻研产量与品质的提升。
1.2 田间管理不科学
种植品种众多且较为杂乱,抗病性较偏差;各种植户播种使其分布不一,3月中旬至6月下旬均有种植;田间栽培管理措施各不一样,有的农户“靠天吃饭”,有的大量时间灌水,有的注重施加多样肥,而有的则只施加氮肥。因此,水稻生长则高矮不齐,叶面颜色深浅不一,发生的病虫害类型与危害程度也存在很大差异,无法实现大规模的统防统治,甚至出现农户盲目用药等问题。
1.3 基建较差与劳动力不足
分散种植模式下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较差,导致旱不能灌,涝不能排。如今农村大量劳动力选择外出工作创业,导致在对病虫害进行防控工作中缺少劳动力,大量喷药机械无人使用。
1.4 投入不足
因杀虫灯与机防设备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予以完善,而分散种植模式中各家农户?o法承担高昂的安装成本与维护成本,导致害虫的杀灭率降低。还有部分农户认为只需安装杀虫灯便能够消灭害虫,导致对病虫害的防控工作不闻不问,导致稻飞虱、卷叶螟等害虫依旧大肆蔓延。推行规模化种植促进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的相关对策
2.1 做好稻田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规模化水稻种植需投入一定的资金用于将土地整平,并构建完善的沟渠灌溉体系,通过考察科学放置水管,达到适时排灌的目的,从根本上解决个体户分散经营种植模式中的排灌矛盾,在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后能够改善稻田长期处于灌深水的局面;规模化种植的推行还需要利用大量的农机设备开展耕地、播种、插秧、收割等工作,而农机下田作业需要确保道路畅通与平整,离不开对稻田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而这些建设改造工作都能够为后续的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打好基础。
2.2 大力推广水稻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
推行规模化水稻种植,目的是利用种植面积的增大去降低单位面积的种植成本,进而提高生产效益,因此规模化种植大户会更重视对新品种新技术的采用,进而选用高产、优质且抗病虫害性高的水稻品种,选用生产效率高、成本低且能够控制庄稼少生病虫害的设备,如机插、工厂化育秧、机播、等轻型栽培技术。此外,规模化种植大户还更重视肥料的利用效率,更愿意接受根据测土配方去进行肥料的配制与施加,有效减少肥料盲目施加带来的污染,缓解农田土壤酸化等不良情况,进而有效促进水稻病虫害的绿色防控。
2.3 加强水稻健康栽培
推行水稻的规模化种植,有利于对冬季闲置田与水稻收割后的早稻田进行大面积统一的灭螟、灭卵工作,同时对稻田展开彻底消毒,将众多土传病菌与地下害虫予以消除,进而全面降低稻田害虫基数。对稻种要做好拌种、浸种处理,栽培出更多未受病虫侵害的健壮秧苗,以科学合理的栽植、肥水管理去加强水稻的健康栽培,进而强化植株的抗性,通过全面改善稻田生态环境去达到降低病虫害发生的条件,进而有效促进绿色防控的实效性。
2.4 科学实行绿色防治
规模化种植的推行,也确保水稻种植的品种、播种期、肥水管理技术等一系列栽培手段均相同,所以水稻发生病虫害的时间、类型以及危害程度等因素也大体相同,基于此便更容易对大面积爆发的水稻病虫害展开预报预测,以此为依据去对所预测的病虫害信息提前做好物理、生物及化学等方面的绿色防治准备。如采用诱杀虫灯对虫害进行诱杀;采用性引诱药剂对害虫进行诱杀;采用稻田蜘蛛、青蛙等害虫天敌去进行抑制害虫增长;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药剂对病虫害进行防治;采用井冈霉素、枯草芽孢杆菌等生物药剂对病虫进行控制;采取稻鱼共育及稻鸭共生措施进行除草治虫等等。正因为规模化种植在绿色防控方面为统一开展,所以能够保证诱杀虫灯与性引诱药剂的布局合理性、生物药剂与化学农药的配置科学性、生态环境得到良好保护,可见能够全面提升绿色防控实效,也可杜绝分散种植模式因随意用药而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发生。
2.5 提升农机作业效率
规模化种植的推行,对于病虫害便可采用大型喷药机予以防治,比如烟雾机以及小型无人机等,能够大幅提升农机作业效率,实现水稻种植的机械化生产。同时,规模化种植也确保有固定的植保人员对农机进行操作与管理,对设备的性能及操作技巧要比以往的普通农户更加熟悉,不仅能够提高机械使用效率,并且在专业人员的科学使用与保养下,能够确保农机使用寿命得以延长,良好解决了以往打药人员劳动力不够的问题,提高病虫害绿色防控实效。
2.6 助推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的有机融合随着规模化种植的推行,越来越多的统防统治服务专业组织得以发展,水稻病虫害的绿色防治工作也慢慢由过去种植大户一人承担转变为由服务能力更强、专业程度更高的防治组织承担,通过专业绿色防治组织统一选用植保药械与绿色防控产品,进而全面提高绿色防控实效,同时避免了劳动力不足难题的出现。
绿色食品水稻栽培技术 篇3
【关键词】 绿色食品 水稻栽培技术
1.环境条件选择
绿色食品水稻生产的首要条件是防止环境中有害物质的污染,包括大气、土壤和灌溉水源的污染。
2.栽培技术措施
2.1品种选择
以“熟期适宜,抗逆性强”为原则,选用经审定通过的,具有多抗性的高产优质品种。
2.2育苗技术
2.2.1整地作床选择在环境质量符合标准的背风、向阳、水源方便、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块作为苗床地。规格为小棚:床宽1.8m,棚高0.4m;中棚:床宽2~4m,棚高1.5m;大棚:床宽5~6m,棚高1.7~2.0m。長度根据所需面积确定,一般秧田比例1:80~120。旱育苗应秋翻10~15cm,然后碎土、捞平、镇压。于3月底至4月初土壤化冻10~15cm时作床,每m2苗床施腐熟优质农肥10~15kg,浅翻10~15cm,碎土后每m2施0.75%福·甲双微粒剂0.6~0.9g。钵育苗每m2苗床施腐熟优质农肥10~15kg,浅翻10~15cm,然后将床土调制剂(0.75%福· 甲双微粒剂)施用总量的30%与床土混拌均匀耙细整平。取粘性壤质旱田土或水田与山地腐殖土按容器3:1比例混合后,用网眼筛过筛,再与剩余的70%床土调制剂混拌均匀。一般561钵盘用土量约1.7kg,434钵盘用土量约2.2kg。
2.2.2种子处理稻种经过用比重为1:13的盐水选种、浸种后,直接进行催芽,将浸泡好的稻种置于28℃~32℃条件下破胸,时间24~26小时,以芽长10mm左右为宜。播种前用稀释50倍的多抗霉素再浸泡15分钟。播种时将浸种后的药液均匀喷于苗床,可提高防治水稻立枯病和恶苗病效果。
2.2.3播种播种期在4月5~20日。采取人工播种或使用定量定位播种器方式播种。旱育苗播芽籽150~200g/m2,简塑盘钵育苗每钵体播芽籽2~4粒。
2.2.4苗床管理播种到出苗期要密封保温,为防止冻害晚上可用防寒帘覆盖,出苗后白天床内温度控制在23℃~25℃,最高不超30℃,夜间温度不低于5℃。三叶期后转入自然炼苗,秧苗2.5叶前尽量控制水分,如床面干裂或打卷可浇一次透水,2.5叶后不能缺水,由其是钵育苗,每天至少早、晚各浇一次透水。应用床土调制剂一般不需追肥,秧田肥力不足时,于秧苗1.5叶期和移栽前用硫酸铵每100m2苗床用量2kg,对水喷施后再用清水冲洗一次。复合肥每100m2苗床用量50ml对水稀释500倍液喷一次。将多抗霉素原液稀释500倍后,于秧苗1.5叶期每m2苗床喷洒2.5kg防立枯病。人工拔出杂草。
2.3本田移栽
2.3.1本田整地整地前清理好排灌渠系,保证水流畅通,建好方条田,池田面积1000~2000m2。秋翻地深度在15~18cm,也可进行旋耕,做到翻旋结合,旋两年翻一年。于3月中下旬进行早耙地,整平耙细,平好垅沟,打好池埂,旋耕地块只进行水整地,早放水,早泡田。插秧前4~5天进行水整地,做到池内水高低不过寸,寸水不露泥,肥水不排出,单排单灌。
2.3.2本田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如施用化肥,化肥必须与有机肥配合施用,且有机氮与无机氮之比不超过1:1。禁止施用硝态氮肥。ha施用细优质农肥30m3,结合旱耕一次施入。结合整地每ha施用磷酸二铵150kg加硫酸钾50kg,或硫基三元素复合肥350kg。
2.3.3本田移栽移栽期5月10~25日,可采用人工或机械移栽方式。高肥力地块每13~18穴/m2,一般地块18~25穴/m2,每穴1钵。
2.4稻田管理技术
移栽后立即灌水至苗高2/3,保持水层3~4天,深水护苗,缓苗后浅水增温 (水深不超过3cm,1钵育苗移栽,当田间总茎数达到计划总穗数的80%~85%时,需进行晒田7~10天控制无效分蘖。有效分蘖终止期到乳熟期“浅——湿——干”交替灌溉,孕穗期若遇17℃以下低温,应深灌20cm护胎,黄熟期撤水。插后到分孽前,ha追返青分蘖肥尿素75kg,7月10~15日,ha追穗肥尿素30kg。
3.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3.1防治原则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态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通过选用抗病品种,培育壮苗,精耕细作等农业措施。利用灯光、颜色诱杀、机械人工捕捉害虫等物理措施。利用生物多样性生态措施。选用低毒生物农药,释放天敌等生物措施。有限度地施用部分化学合成农药,每种农药在水稻生长的一季当中只允许使用一次,把病虫害危害降到最低。
3.2农业防治选用抗菌、虫品种,清除病、虫、草源。将当年稻瘟病重地块的稻草及病秕粒及时清除掉,纹枯病和稻曲病重地块,泡田时在下水口打捞菌核,稻曲病发现中心病株时要及时拔掉病株。结合积肥清除田边杂草,清晨浓露时用小扫帚将叶片上幼虫扫落,连续扫3~4天即可灭虫。秋后深翻抑制草籽发芽,清除水渠、池埂、田边杂草,在稗草2~3叶时,深灌5~10天灭稗,或在稗草成熟前将其穗剪掉,低洼地块6月下旬排水晒田除掉小茨藻、龙须、眼子菜等,中耕消灭杂草。
3.3生物防治
3.3.1虫害用赤眼蜂防治二化螟,在成虫高峰期分两次放蜂防治虫卵,每ha放蜂15万头,间隔5~7天。用性诱剂诱杀成虫,在稻田内每ha设15个诱捕器,每个诱捕器内放一个诱芯。
3.3.2病害立枯病、恶苗病可用多抗霉素100倍液,每m2苗床2.5kg喷雾,或将已浸好的种子用50倍液再浸泡15分钟后播种;稻瘟病可在叶瘟达二级时ha喷洒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0.9kg对水75kg,严重时再喷一次。在出穗率达1/3时同样方法喷施防治穗胫瘟,严重时再喷一次,或用2%农抗120水剂喷施。纹枯病每ha用5%井岗霉素水剂1500g对水75kg,在发病率达到20%时喷于稻株中下部,也可用10%井岗霉素可湿性粉剂每ha750g对水进行常规喷雾。稻曲病在水稻出穗前7~10天,用10%井岗霉素可湿性粉剂每ha750g或5g水剂2.25L对水常规喷雾,可同时防治穗腔瘟。
3.4化学防治
3.4.1除草可选用吡嘧磺隆、苄嘧磺隆、丁草胺、灭草松、恶草酮等除草剂防治杂草。剂型、用量及使用方法如下:
吡嘧磺隆 10%可湿性粉剂 150~255 g/ha ,毒土撒施。
苄嘧磺隆 10%可湿性粉剂 195~375 g/ha,喷雾或毒土。
丁草胺 60%乳油 1275~2100 g/ha ,喷雾或毒土。
灭草松 48%液剂 2250~3000 ml/ha ,喷雾。
恶草酮 12%乳油 3000~4050 ml/ha, 喷雾或毒土撤施。
3.4.2防病治虫稻瘟病可选用三环唑、稻瘟灵等进行防治。剂型、用量及使用方法如下:
三环唑 75%可湿性粉剂 300~450 g/ha,喷雾。稻瘟病 40%乳油 1050~1500 ml/ha,喷雾。或可湿性粉剂 1050~1500 g/ha, 喷雾。水稻二化螟可选用杀虫双进行防治。
4.收获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篇4
水稻的绿色防控技术,即为采用稳健栽培的方式,使水稻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增强,在充分做好农业防治的基础上,在重要的关键时期,选择合理的药剂进行防治,配备先进的施药器械,改变以前落后的施药方式,组织专业队伍进行专业化的统防统治,以增强防治效果,达到保护天敌、降低成本、增加收入、控制病虫害、提高效益、保障粮食安全等。
1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病虫害防治的原则为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树立起科学防治、公共防治、绿色防治的理念,采取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与化学调控相结合、合理用药等综合技术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在提前对病虫害进行预测预报的基础上,主要采取农业防治的方式,辅以必要的药剂防治,再结合一定的物理与生物防治的方式。掌握好所使用药剂的安全间隔期,确保收获时水稻中的药剂残留符合我国无公害农产品的要求,保证水稻生产的安全。
1.1 农业防治
一是选择对病虫害有较强抗性、通过国家或者兴宁市当地审定、在兴宁市当地经过示范取得较好效果的水稻品种,如五丰优615、五优308等,购买由正规厂家生产、符合GB 4404.1—2008标准的水稻种子;在同一地方种植的品种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定期根据需要轮换,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几率。二是加强田间管理,营造出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环境。将晚造收获后,尽早降低残茬的高度,进行生犁晒田;初春时节,尽早往田间灌水,以将田间的三化螟等虫蛹消灭。三是采取合理的轮作方式,以水旱轮作的方式较好,如早造种植黄豆、晚造种植水稻等,也可采取种养结合的方式,可以使病虫害的发生几率大大降低。四是适当降低种植密度。不同的品种,适宜的种植密度有所不同,一般不可过大,以18万~26万穴/hm2为宜,使田间的通风透气性良好,降低病虫害的发生。五是科学进行施肥及灌溉处理。施肥上要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适当提高磷钾肥的比例,不可过多施入氮肥,采取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合理配合施用氮磷钾肥;灌溉上水质要保证清洁、无污染,符合国家对农业灌溉水质的要求,返青期田间的水层易浅,当田间群体的苗数达到有效穗数的60%以上时即可进行晒田处理,切记不可重晒,要采取多次轻晒的方式,防治纹枯病的效果较好,可增加田间有效分蘖率,加快根系的生长,促进水稻苗长势健壮。水稻进入灌浆期后采取间歇灌溉的方式;为了保证收获时田间操作方便,要在收获前1周左右断水[1,2]。
1.2 物理防治与生物防治
利用害虫对灯光的趋向性,可在田间安装频振式杀虫灯或者黑光灯等,高度控制在1.8 m左右,一般2~3 hm2大田安装1盏,对鳞翅目害虫的诱杀效果较好,且还可对水稻象甲起到一定的监控效果。生物防治上,一是采取稻鸭共作的模式,在大田水稻植株进入拔节期后,在田间饲养一定数量的鸭群,密度控制在300只/hm2,在水稻抽穗后停止饲养,可对田间的稻飞虱、螟虫等虫害起到很好的控制效果;为了对田间的植株、青蛙等病虫害的天敌进行保护,可在田埂上种植黄豆等作物。二是释放一定密度的赤眼蜂。在水稻田间1代螟虫产卵高峰出现的前期,释放赤眼蜂。三是选择适宜的生物农药进行防治。如为了对纹枯病进行防治,可选择井冈霉素等;选择爱苗等药剂防治稻曲病等,效果较好。
1.3 化学药剂防治
在水稻进行破口的关键时期,选择合适的化学药剂(符合GB4285—1989《农药安全使用标准》)进行统防统治,在保证防治效果的基础上,尽量减低用药量及次数,重点对水稻稻飞虱、三化螟等进行防控,且加强对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根据预报,在病虫害的发生初期及时防治[3,4]。
2 保障措施
兴宁市政府通过科学设置防控示范点,加强对统防队伍进行培训、提高其服务水平等措施,积极推广水稻绿色防控技术。示范点的选择上一般要求集中、连片,地势较平、没有污染、排水及灌溉方便、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丰富、地下水位低。组织专业的人员进行防治统治,并配备先进的机械等装备,在广大农村地区广泛宣传,积极提高农户的积极性,做好水稻的绿色防控,对于示范点要采取各种形势及时做好相关的培训工作,以发挥出示范的带动作用[5,6]。
3 效益分析
兴宁市通过示范、推广水稻绿色防控技术,使农药的使用量及使用次数减少,降低了病虫害的发生几率,保证了水稻生产的安全,获得了较好的增收、节支效果。2013年,兴宁市被评为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单位。通过2013—2015年在兴宁市推广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累计可节约资金1 220万元/hm2以上,提高了药剂的利用效率,减少了农药的浪费,不仅使防治效果提高15%以上,而且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水稻总产可增加9 600 t左右,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均较为明显。通过在示范片推广水稻绿色防控技术,对面上水稻大田生产发挥了明显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了示范片水稻生产的绿色化、标准化,取得了最佳的综合效益,不仅降低了生产的成本,还实现了水稻的优质、高产[7,8]。
摘要:从提高水稻品质、保证我国粮食安全生产的角度出发,推广水稻绿色防控技术意义重大。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与生物防治、药剂防治等方面总结了水稻绿色防控技术,阐述了保障该防控技术推广的措施,并对取得的效益进行了简单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效益
参考文献
[1]彭忠明.水稻绿色防控技术[EB/OL].(2015-09-16)[2016-06-06].http://www.farmers.org.cn/Article/Show Article.asp?Article ID=632058.
[2]王策,王立平,葛茂苑.水稻绿色防控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4(18):155.
[3]张开朗,谷爱娣,游树立,等.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在建湖县的应用实践与效益评价[J].中国植保导刊,2011,31(5):17-21.
[4]李丹,刘红梅,何海永,等.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防效评估[J].贵州农业科学,2012,40(7):123-128.
[5]朱红军,徐庚鸿,赵德明,等.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J].安徽农业科学,2013(7):2924-2925.
[6]董建萍,杨坚,李永明,等.陇川县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体系的集成及推广成效[J].现代农业科技,2013(17):184-185.
[7]王桂霞.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与应用[J].吉林农业,2014(9):81.
绿色水稻 篇5
根据中共XX县委XX县人民政府《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实施意见》(邱发[2020]1号)文件和好“X农工组办[2020]X号”文件精神,现将XX县XX乡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一)总体要求
以品牌经营为引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政策扶持和科技支撑,实行良种良法集成、农艺农机配套和节本增效、优质高效同步,主攻单产,提升品质,优化布局,创建品牌,提高基地建设水平,推进基地建设绿色高质量发展,促进我乡水稻生产再上新台阶。
(二)实施目标
2020年在XX村、XX村、XX村、XX村4村建立4万亩XX县XX乡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单产较全乡平均单产水平增产5%以上、稻米品质提高一个等级(达到二级以上)、卫生质量安全达到优质“绿色食品”标准、实行优质粮食订单生产,产业化经营,创建名牌农产品。实现亩均效益净增120元以上,新增加经济效益480万元。
二、面积规模
总面积4万亩。在XX村建设一个2000亩的核心示范区。
三、建设内容
1、选择优质高产品种
选择具有二级米质以上,经国审或X审或省引种批准的适合在本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合法品种。
2、推广先进生产模式
主推模式:优质中籼稻——优质弱筋小麦、优质中籼稻——优质双低油菜、龙虾——优质中籼稻、优质中籼稻——绿肥。
3、主推先进技术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水稻机械精量穴直播技术、秸秆粉碎全量还田技术、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有机无机协同与化肥减量增效配合使用技术等。
四、实施步骤
1、完善到户清册
有关村根据分解的任务,加强宣传,引导农户尤其是种田大户参与示范基地建设,划定示范基地范围,落实示范基地面积,完善到户清册备案。充分征求农户与订单企业的意愿选择优质高产示范品种,原则上要求一村一品,核心示范区统一一个品种;与企业签订订单生产合同(一式四份),企业、农户、乡政府、县农业农村局各执一份。
2、加强投入品专供点建设
为了加强投入品使用控制,依据有关文件精神,我乡建立2个农业生产投入品专供点,实行市场化运作,专供点内对绿色食品生产用投入品销售实行台账登记管理,确保“原料基地”内种植户使用安全的农药、肥料。
3、推行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农户在签订订单生产合同时,同时发放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明白纸,指导农户按标准化技术规程要求进行农事操作。
五、加强组织领导
乡政府成立了XX县XX乡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领导组,加强对基地建设工作的领导;农综站负责基地建设工作的专业指导,培训示范区农户,指导解决生产中的建设难题。
六、资金使用
示范区内按8元/亩标准物化补贴统防统治农药,核心示范区优质良种再补贴35.7元/亩。
附件:XX县XX乡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领导组名单
附件:
XX县XX乡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领导组名单
组
长:XX
(副乡长)
副组长:XX
(农综站站长)
XX
(财政所所长)
成员:XX
(农艺师)
XX
(助理农艺师)
XX
(XX村书记、主任)
XX
(XX村主任)
XX
(XX村主任)
XX
(XX村主任)
浅谈绿色水稻标准化栽培技术 篇6
【摘 要】东丰县位于吉林省中南部,属季风区中温带湿润气候。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符合绿色水稻生产基地标准。东丰县横道河镇已审核通过建成了20万亩绿色水稻生产基地。本文简要介绍东丰县绿色水稻标准化栽培技术要点。以期能够为我国东北部绿色水稻栽培技术提供参考借鉴作用。
【关键词】绿色水稻;标准化;栽培技术
1.技术简介
选择优良生态环境和抗逆性强的优质品种,以施用有机肥为主,科学排灌,采用生物或物理方法防治病虫害。
2.基地建设
建立绿色水稻种植基地,选择生态环境优良,外界隔离条件好,水源充足,排灌分家,沟系配套,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无污染,历年来病虫害发生少,集中连片,便于规模化生产的水田。
3.品种选择
选用优质高产品种。选用抗逆性好、抗病虫害、分蘖力强、偏大穗,适宜大棚旱育苗,超稀植栽培模式的优质高产稳产中、晚熟品种,种子质量在二级以上,发芽率95%以上,纯度98%以上,播前进行发芽试验,达不到标准的不能做种子。在东丰县适宜选择安全出穗期8月5日能够安全出穗,≥10℃积温2650-2750℃,生育期135-140天的中熟品种和中晚熟品种。主推品种:超级稻吉粳88、丰优307、丰选三号、丰选四号、通95-74、吉利521等中熟品种。
4.耕作制度
一熟连作。
5.播种育秧
5.1秧田选择与基肥施用
选择无污染、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排水良好、水源方便、土质肥沃疏松的中性旱田地做秧田。苗床土在夏天备好,伏天高温造肥,消灭病源菌、虫卵、杂草籽等,用编织袋装好,放在避雨处存放。苗床地采用秋浅翻20-25厘米,秋做床。早春解冻10厘米时开始细做床,达到平、净、暄。结合做床每平方米施入10-15kg腐熟的农家肥料,每12-15平方米床面均匀撒施水稻育苗灵1kg(东丰县兴农配肥站研制生产),每30-40平方米均匀撒施水稻生物肥2公斤,用耙子轻轻挠几遍,使之与苗床表土混拌均匀。
5.2 种子处理
播种前晒种2-3天,盐水选种,然后用1%石灰水浸种,20℃条件下浸种5天,15℃浸种6-7天。再用清水把种子洗净后,催芽至破胸露白即可。
5.3播种方法
当气温稳定通过5-6℃时进行播种。东丰县一般在4月8-15日播种,不育5月苗,稀播育壮秧,提高秧苗素质。旱育苗每平方米播种量控制在100-150g。简塑盘育苗每盘播种量控制在50-60g。隔离层育苗每平方米200g。2.4.4秧田管理。①温度管理。出苗前密闭,当80%秧苗出齐时,立即揭开平铺地膜,并开始通风练苗,床温控制在30℃以下,1.5-2.5叶期床温控制在25℃以下,2.5-3.0叶期温度控制在20℃以下,3叶期后,只要无霜,昼夜都要揭膜通风,适应气候,进行大练苗。②水分管理:3叶期前一般不补水,3叶期后随通风量的加大,看苗补水,缺水时在上午7时前一次性补透水。③施肥:水稻秧苗叶龄苗床施用“富源牌”水稻生物肥2公斤均匀撒施在50平方米苗床,撒施生物肥后浇水。④匀苗:三叶后间密补稀,除稗。
6.大田管理
6.1翻耕整地,施足基肥
①精细早整地。大田翻耕整地要求土地平整,耙碎耙细,每个田面内高低差不过寸。翻耕深度为秋翻20-25厘米,春翻15-18厘米,冷浆地深些,砂土地可浅些,要求扣垡严,不漏耕,精细整地,水找平,达到寸水不漏泥。②一次性全层施肥。翻耕前每公顷大田施用腐熟的优质农家肥3万公斤,鸡、鸭粪2250公斤,稻草灰2250公斤作基肥,结合整地每公顷施用磷酸二铵150公斤、硫酸钾50公斤,或每公顷施用25%“节本牌”水稻有机无机复混肥(东丰县兴农配肥站生产)750-900公斤或用每公顷40%“节本牌”复混肥500公斤做底肥一次性施入,做到全层施肥,以减少肥料污染,提高稻谷品质。
6.2适时移栽
插秧也要突出一个早字,不插6月秧,插秧要做到边起秧、边插秧、浅插秧,提高标准,提高地温和水温,增加有效分蘖率,促进水稻根系良好发育。东丰县最佳插秧期为5月20日至25日,插秧密度为9×6-8寸,每穴插基本苗2-3棵。抛秧技术每平方米抛秧密度严格控制在12-20穴。
6.3灌溉技术
洁水灌溉,科学用水。绿色食品水稻必须采取洁水灌溉,绝对不能用生活污水、工业用水灌田,在水层管理上总的原则是以浅为主,以水增温,以水促控,以气养根,以根保叶,达到活秆成熟。具体灌水方法:返青阶段灌3-4厘米深水护苗,分孽阶段2-3厘米浅水,以利提高地温,促进分孽;水稻分孽末期至成熟期采取以浅水灌溉为主,实行间歇灌溉,每隔3-5天灌一次跑马水,黄熟期排水,以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根系活力,保证后期成熟。水稻孕穗阶段,一般在7月20日左右,如遇17℃以下低温时,要灌水层10厘米深水保护幼穗,气温回升后逐渐落浅。安全度过低温期,防御障碍性冷害。
6.4合理追肥,促进发育
水稻分孽始期(6月5日左右)每公顷施尿素75公斤,7月10-15日每公顷追施30公斤尿素做穗肥。
7.综合防治病虫草鼠害
7.1害虫防治
7.1.1农业防治
①选用抗病虫强的品种;②灌水灭蛹:清明前灌水3寸以上,保持2-3天;③提倡健身栽培,增强抗病虫能力。
7.1.2物理防治
①在稻飞虱或稻蓟马发生田块,利用黄色粘虫板诱杀;或用捕虫器具捕杀稻蓟马。②根据害虫趋光性特点,每隔15亩田安装一盏25W黑光诱杀螟虫和稻纵卷叶螟成虫,可降低害虫产卵量。
7.1.3生物防治
大力推广以鸭治虫,亩用小鸭10羽左右;保护利用稻田害虫天敌(青蛙、蜘蛛);提倡稻田养鱼治虫。
7.1.4化学防治
在准确测报表基础上,采用治水田保大田,不达到防治指标不打药,保护利用天敌。在螟虫和稻纵卷叶虫低龄期,亩用苏云金杆菌100亿活芽孢/微升悬浮剂200-400克喷雾,A级也可用18%杀虫双水剂250克/亩喷雾;在稻飞虱发生盛期,A级,亩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20克,或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5-30克喷雾,安全间隔期为20天。
7.2病害防治
稻瘟病:A级在稻瘟病发生初期亩用40%富士一号乳油70-100克喷雾,安全间隔期20天,或亩用70%三环唑可湿性粉20-30克喷雾,安全间隔期30天。
纹枯病:A级和AA级亩用5%井岗霉素水剂450毫升喷雾。
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A级在病害发生初期,用77%氢氧化铜(杀菌得)可湿性粉剂喷雾。
稻曲病:A级和AA级在稻曲病发生初期可亩用井霉素水剂450毫升喷雾。
7.3杂草防治
采用人工除草或生物除草为主,提倡延晚翻地和精细耙地防除已萌生的杂草。插后深水扶苗,控制杂草生长,人工拔除剩余杂草。人机畜相结合防除杂草。杂草基数高的田块, A级可在移栽后5-7天,每公顷用10%草克星150-250克兑60%丁草胺1500-2000毫升,以毒土(砂)法或毒肥法撒施一次。保持水层3-5厘米5-7天。AA级禁止施用农药。以上各种有机合成药剂在水稻生长期内只允许使用一次。
7.4鼠害防治
有条件的地方提倡养猫防鼠。人工布放鼠夹,每亩5个,防治鼠害。
8.适时收获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 篇7
1 实施地点及基本情况
实施地点:我区沈高镇 (河横、双徐农场) 、桥头镇 (卢滩农场) 3个示范基地, 基本情况:实施面积244hm2, 辐射面积1.71万hm2, 以种田大户为主, 机插稻。
2 明确重点防控的病虫害种类、制定预案
在核心示范区系统监测病虫发生动态, 如纹枯病、稻曲病、病毒病、稻瘟病、纵卷叶螟、飞虱等。针对不同防治对象制定相应的物理、生防等绿色防控措施。
3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试验示范研究与应用
3.1 开展稻鸭共作药剂控减技术研究与应用
示范区选择在江苏省姜堰区沈高镇双徐基地, 供试水稻品种为南粳46, 为稻麦轮作, 前作小麦, 5月5日落谷 (肥床旱育) , 水稻于6月10日移栽, 土壤质地为勤泥土, 肥力中等。除病虫草防控与面上不一外, 其它各项措施均一致。放鸭品种为:麻鸭。禾生绿源 (甜核·苏云金杆菌) 、龙生绿源 (纯天然植物生长强壮剂) 、粒粒劲 (嘧菌酯) 、BM (50%吡蚜酮) 均由南京尊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提供。防控对象: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水稻纹枯病、杂草等。
试验处理:稻鸭共作+生物药剂防控区;常规施药处理;不用药空白对照。不同处理用药各项指标如表1、表2。
3.2 开展稻鱼共作技术研究与应用
示范区选择在泰州姜堰沈高镇河横村汉土农场。试验处理:稻鱼共作+生物药剂防控区;常规施药处理控制对象: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杂草等病虫草的危害。示范面积5.33hm2, 于水稻移栽后10天左右投放塘鲺鱼鱼苗, 每667㎡投放330尾左右。充分利用原有沟渠, 在原有稻田四周加高田埂60cm (可在害虫高峰期最大限度调节水位, 让鱼更好的消灭害虫) , 形成深60cm、宽60cm的“V形沟”。在田埂上用网目为0.2~0.4cm, 高为80cm的拦鱼栅围起来, 下端插入田底土层20cm深处, 以免水流过大时冲走田中软泥, 造成栅栏与田底之间有空隙而发生逃鱼。栅栏两边要嵌入田埂, 以防止蛇、鼠等敌害侵入及成鱼逃跑。
3.3 利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水稻害虫研究
2012年7月上旬在示范区安装了35台频振式杀虫灯, 基本覆盖了核心示范区120hm2的水稻, 诱杀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水稻重大害虫。同时将杀虫类所诱集到的害虫作为鸭子和鱼的饲料, 形成生态循环。
3.4 开展农药增效减量试验
示范区选择在泰州姜堰沈高镇河横村汉土家庭农场。试验处理:按病虫情报全额、减20%用药加助剂、减30%用量加助剂;按配方全额、减少20%用量加助剂共5个处理。控制对象: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杂草等病虫草的危害。
3.5 进行毒氟磷超低容量液剂等新药剂“高工效”绿色防控水稻病毒病试验的研究
在2012~2013年进行了水稻黑条矮缩病“高工效”绿色防控新技术试验, 为水稻病毒病绿色防控提供技术依据, 供试水稻品种:淮稻5号;播栽方式:移栽和直播。供试药剂:10%毒氟磷超低容量液剂;1%噻虫嗪缓释性颗粒剂;600g/L高巧拌种用悬浮种衣剂;25%吡呀酮悬浮剂。
4 绿色防控技术效果
4.1 稻鸭共作的防控效果
对稻飞虱的效果:水稻生长前期亩放鸭15只基本能控制稻飞虱的危害, 7月12日和26日稻鸭对稻飞虱的防效分别达到69.5%和59.6%;对稻纵卷叶螟的效果:基本能控制2、3代稻纵卷叶螟的危害, 8月24日之前鸭子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均在50%以上, 8月24日鸭子离田后, 每667㎡用禾生绿源 (甜核·苏云金杆菌) 30g, 药后14天保叶效果为93.3%, 较对照药剂3%阿维·氟铃脲80g防效高6个百分点;对纹枯病的控制效果:8月5日前每667㎡放鸭15只能控制水稻纹枯病的危害;水稻孕穗后, 每667㎡用龙生绿源 (纯天然植物生长强壮剂) 16g+粒粒劲 (嘧菌酯) 20g, 第1次药后15天病情指数防效达到70.76%, 第2次药后20天其病指防效达到78.53%;对稻田杂草的防效:鸭子的食性较杂, 浮出水面杂草成为鸭子的饲料, 另外通过鸭子在田间的活动 (脚踩、嘴拱等方式) 使部分杂草踩入泥中腐烂, 部分杂草种子埋藏过深抑制萌发。同时, 还由于鸭子在频繁活动, 使稻田水体浑浊, 透光性差, 影响稻田水体底部杂草的光合作用, 抑制杂草生长, 减少杂草的数量。鸭子的除草效果可达96.1%。
4.2 稻鱼共作的防控效果
稻鱼共养防治虫害、草害, 大幅度提高稻田综合效益。在水稻田中利用放养的鱼类来消灭害虫和杂草, 减轻虫草危害。据示范基地调查放养鱼的稻田与未放养鱼的稻田比较, 枯心苗减少61.5%, 稻飞虱减少50.90%, 杂草减少61.1%, 水稻后期无效分蘖减少20%, 农药平均少施3次以上。在养殖稻田的四周安装杀虫灯, 夜间用来诱杀害虫以供稻田内鱼儿取食。这些田块在大田生长期内基本未用化学杀虫剂。同时由于鱼的排泄物具有肥田的作用, 还能促进水稻健壮生长, 增强抗病性。
4.3 杀虫灯的控虫效果
(1) 稻纵卷叶螟:在绿色防控示范区调查, 五⑶代蛾量示范区高峰期蛾量380~590头/667㎡, 而大面积在560~850头/667㎡, 六⑷代蛾量示范区高峰期蛾量750~931头/667㎡, 而大面积在910~1023头/667㎡, 蛾量减少约20%左右。 (2) 稻飞虱:多点次调查, 百穴混合虫量368~680头, 略低于面上440~790头的虫量, 说明杀虫灯对稻飞虱的诱杀效果不及稻纵卷叶螟。 (3) 螟虫:示范区内未见大螟危害, 而面上大螟危害呈上升趋势, 每667㎡有螟害塘1.5~8.5个。可见杀虫灯对大螟的诱杀的效果较为明显。
4.4 农药增效减量效果
在增加助剂的基础上每667㎡减少农药用量20%的水稻病虫防治效果与全额用量的没有明显差异。而每667㎡减少农药用量30%的防治效果与全额用量的差异明显。在保证防效的前提下, 每667㎡每次节约药本20%, 每年节约农民农药投入50元左右。开展水稻病虫害农药减量有效地减少了农药使用量, 促进了农业生态环境和粮食优质、安全、高效的可持续发展。
4.5 绿色防控水稻病毒病试验效果
从试验结果看, 移栽和直播稻防效一致, 防效70%左右。移栽和直播两种方式, 播种前撒施2%噻虫嗪缓释性颗粒剂与复合肥, 每667㎡用量为1kg, 同时用4g30%毒氟磷拌1kg稻种, 并在水稻2叶1心期和分蘖期, 采用30%毒氟磷可湿性粉剂 (60g/667㎡) 和25%吡呀酮悬浮剂 (24g/667㎡) 混合施药的处理对水稻黑条矮缩病有较好的控制作用。
5 取得成效
5.1 经济效益
绿色防控示范区平均单产612.5kg/667㎡, 由于不施用化学农药, 稻谷无农药残留、口感好、米质好、价格高, 售价4.0元/kg, 总收益2450元/667㎡;常规防治区平均单产564.5kg/667㎡, 售价3.0元/kg, 总收益1693.5元/667㎡。绿色防控区采用太阳能杀虫、无纺布等材料费, 比常规用药区多投入112元/667㎡。常规防治区投入药剂平均约120元/667㎡, 绿色防控区约92元/667㎡。扣除投入成本, 绿色防控区仍比常规用药区多收入672.5元/667㎡。
5.2 生态效益
运用稻鸭、稻鱼共作加生物药剂, 及农药增效减量防控技术, 一方面可大幅度降低稻谷农药残留, 以及农药对土壤、大气、水源的污染, 另一方面, 稻田天敌种群的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加, 对害虫的自然控制能力提高, 生态效益明显。
5.3 社会效益
实施稻鱼共养和生物药剂防控等绿色防控技术, 特别是稻鱼共养技术, 可有效减少农药使用量, 提高防治效果, 对普通农户而言, 既可减少购买农药的成本, 又能减少施药防治的人工投入, 省工, 省力。同时, 养鱼又可带来额外效益。再者, 实施绿色防控可有效防止农药生产性中毒事件的发生, 进一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畜安全, 生产的优质、无农药残留稻谷受到消费者青睐, 以高于区场价格出售, 社会效益显著。
6 问题存在与思考
(1) 水稻病虫暴发性强, 发生发展速度快, 而杀虫灯、稻鸭、稻鱼共作等生防措施杀虫速度慢, 尤其是病虫害大发生时, 有时会影响防治效果, 甚至可能会导致水稻产量上损失, 一般农民难以理解和接受。
(2) 水稻生防、综防技术的开展需有大规模的土地流转的配合。适度规模经营, 组织植保合作社, 开展综防防治, 才能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优质稻米, 这项技术才能得到较好的应用。
(3) 农户更多看到的是短期的效果, 看不到生态平衡、生态控制等长期效果, 需要通过培训、引导等多方面的支撑。
(4) 以专业化统防统治为平台是实施综合防治技术的保障。综防技术的实施必须有较强的植保技术, 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也可能加大综防技术的普及和实施。
摘要:研究了稻鸭共作 (稻鱼共作) 药剂减量技术、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水稻害虫技术、加助剂减量农药使用量增效技术、毒氟磷超低容量液剂等新药剂“高工效”绿色防控水稻病毒病技术, 并对这些技术产生的效益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与思考。
冀北绿色食品原料水稻生产技术 篇8
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原料水稻生产的产地条件选择、种子及其处理、轮作、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及产品质量等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河北北部绿色食品原料水稻生产。在气候正常年份,按本标准实施,产量可达到600kg/667m2以上。
2 基地生产条件
环境条件: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土壤无污染,远离工业矿区,农业生产环境条件良好,区域环境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
土壤条件: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深厚,质地疏松,理化性质良好,有较好的保水保肥能力,耕层养分含量为:有机质10g/kg,全氮0.08g/kg,碱解氮60~70mg/kg,速效磷10~12mg/kg,速效钾100mg/kg。
水源条件:农田上游没有工矿业污染的可用地表水,地下水灌溉取水深达30m。
3 技术管理要求
3.1 秧田管理
品种选择:生产绿色食品,应选择抗逆性强,优质,高产,经过审定推广的优良品种。如五优一,富源四(生育期140~150天)通系103(生育期130~135天)等。
精选种子:浸种前晒种2~3天后风选去杂质,30%浓度泥水或10%盐水进行水选除去秕粒。
种子催芽:1mm为宜,即刚破胸为宜。
秧田地选择:应选择背风向阳的旱地,地下水1m以下,要求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
秧田地培肥及土壤调酸:(1)秧田培肥。每1m2施1kg酵素菌肥进行三遍刨床应注意在下种前7~10天进行。(2)土壤调酸。用调酸肥使10cm厚的土层,p H值达到5~5.5之间,有利于水稻根系生长,防止立枯病。
播种:(1)播种时间。一般在4月中旬。(2)播种量。每1m2播催芽种子200~250g,667m2用种量2.5㎏。
秧田温湿度管理:分四个阶段:(1)播种至出苗。以保温保湿为主。白天温度控制在28~32℃且不可超过35℃,夜间注意保温,播种后3~4天喷一次齐苗水。(2)出苗至一叶一心。控温保湿,期间喷一次水,保持床土湿润,膜内温度控制在25℃左右,最高不超过30℃。(3)一叶一心至二叶一心。此期控温控水,控上促下,协调生长,防止秧苗徒长或青枯,一般不喷水,膜内温度控制在20~22℃为宜。(4)二叶一心至移栽。管理目标是稳健生长,增氧促蘖,进入二叶期喷一次透水,因大通风每天早8~9时适量喷水,晴天无风可昼揭夜盖,插秧前三天可撤膜,为防治潜叶蝇移栽前可喷一次1.8%爱福丁乳油,每667㎡用30ml兑水60㎏喷雾。(8)壮苗标准。苗龄28~30天,苗高不超过12cm,茎扁平,叶直立。地上部百株干重3.0~3.2g,根系10~12条,带蘖率30%以上。
3.2 本田管理
整地施肥:为减轻病虫草害应在每年秋季进行翻地,机耕20㎝,春季早整平耙,整平整细,达到寸水不露泥的水平。基肥应在平整地前施入,施肥后再耙平,达到全层施肥。亩施农家肥3000㎏的基础上,依据土壤保肥能力施尿素3㎏。
插秧:适时早插,延长分蘖期,提高成穗率。一般在5月中旬开始,5月下旬结束,插秧规格为30cm×16cm、30cm×12cm土壤肥力差的地块可插8×4寸或8×3寸,每穴2~3株或3~4株,插深2~3cm确保行直、穴匀、棵准,插后不漂秧。
水肥管理:(1)水分管理。插秧后返青前浅水管理,水深2~3㎝,以利秧苗扎根立稳。避免漂秧。分蘖期水层3~4㎝,以利水温地温,促进根系吸收营养,促早发快长。有效分蘖终止前3~5天进行晒田,达到田间有裂缝,地面见白根,叶色转成淡绿,晒5~7天后恢复正常水层。孕穗至抽穗期采取浅深水交替管理,孕穗期中间生殖细胞减数分裂期如出现低温情况(夜间低于18℃),用15~18㎝深水护苗,白天恢复浅水,低温过后恢复正常灌水。抽穗后20~30天采用间断灌水,促根系吸收养分,从而达到养根,活秆活穗成熟,减少病害。蜡熟期即收割前七天停止灌水。(2)追肥。绿色水稻生育期氮素化肥总量应控制在5㎏纯氮左右,追肥视土壤肥力和苗情而定,以确保形成适量的有效穗数,促成大穗,防止群体过大造成倒伏和加重病害。多采用分期追肥法,插秧后15~25天应追分蘖肥尿素3kg/667m2。抽穗前25天(扒开主茎小穗长2mm)
4 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
4.1 物理防治法
(1)采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鳞翅目、直翅目、鞘翅目等害虫成虫;(2)糖醋液诱杀成虫,按水、糖、醋、酒比例为3:1:1:1配比诱杀蝼蛄、金龟子、潜叶蝇;(3)黄色诱杀板:可用自制的纤维板或三合板(20 cm×30cm)涂上黄漆及柴油诱杀潜叶蝇。
4.2 生物防治法
使用生物农药防治病害:(1)立枯病。用0.3%科生霉素80~100倍液喷施苗床防治立枯病;(2)稻瘟病。2%春雷霉素液剂100g/667㎡,即500~700倍液防治稻瘟病、纹枯病;(3)稻曲病。在水稻孕穗破口前7~10天,667㎡用5%井冈霉素水剂200ml兑水喷雾,防治稻曲病;(4)纹枯病。一般在水稻分蘖末期开始发病,拔节至抽穗期盛发。发病初期667㎡用5%井冈霉素水剂100ml,兑水50㎏喷雾;(5)潜叶蝇。用1.8%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喷雾防治水稻潜叶蝇;(6)稻水象甲。在秋末水稻收获后翻耕整地,破坏幼虫的越冬环境,可杀死大量幼虫。在成虫盛发期,在它最活跃的清晨或傍晚在稻苗上喷洒2.5%功夫乳油3000倍液,或40%乙酰甲胺磷乳油1500倍液喷;(7)负泥虫。主要发生在分蘖期,用5%来福灵15~20ml∕667㎡兑水50㎏喷雾,隔7天喷一次,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结合人工除草可摘除卵块或成虫,带出田间深埋处理;用1.8%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喷雾防治稻蝗。
减少化肥用量,不用化学农药,保护害虫天敌青蛙等。
4.3 人工除草
水稻纹枯病发生及绿色防控措施 篇9
菌源是发病的基础, 纹枯病病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 也能以菌丝体在病残体上或在田间杂草等其它寄主上越冬。翌春春灌时菌核飘浮于水面与其它杂物混在一起, 插秧后菌核黏附于稻株近水面的叶鞘上, 条件适宜生出菌丝侵入叶鞘组织为害, 气生菌丝又侵染邻近植株。水稻拔节期病情开始激增, 病害向横向、纵向扩展, 抽穗前以叶鞘为害为主, 抽穗后向叶片、穗颈部扩展。早期落入水中菌核也可引发稻株再侵染。
2 纹枯病流行因素
2.1 菌源数量
越冬菌核决定初发病程度及分布相, 进而影响后期病情扩展蔓延程度, 因此菌核数量是决定发病的主要原因。每公顷包含90万粒以上的菌核, 遇适宜条件就可引发纹枯病的流行。由于纹枯病菌核在土壤中或田间杂草等寄主中越冬, 春季或秋季整地耕层较浅, 或不整地, 且每年都有该病发生, 田间稻草打捞不干净等, 使得田间菌源大量累积, 为下一年纹枯病的发生提供了大量的菌源。
2.2 气候条件
纹枯病属于高温高湿病害, 高温高湿是主要的发病因素。气温18~34℃都可发生, 以22~28℃最适。发病的相对湿度为70%~96%, 90%以上最适。菌丝生长温限10~38℃, 菌核在12~40℃都能形成, 菌核形成最适宜温度28~32℃。相对湿度95%以上时, 菌核萌发就可形成菌丝, 6~10d又可形成新的菌核。日光能抑制菌丝生长促进菌核形成。水稻纹枯病在生长前期雨水多、湿度大、气温偏低, 病情扩展缓慢;中后期湿度大、气温高, 则病情迅速扩展;后期高温干燥可抑制病情。气温降至20℃以下, 田间相对湿度小于85%, 发病迟缓或停止发病。
2.3 栽培管理
长期深水灌溉有利于纹枯病的发生, 氮肥施用量过大, 迟施或偏施, 往往会加重病情。种植密度高低与病害发生也有一定关系, 水稻郁闭、徒长促进纹枯病发生和蔓延。
2.4 品种及生育期
纹枯病在不同品种间均有发生, 但不同品种的抗性决定纹枯病发生轻重。矮秆阔叶型比高秆窄叶型品种感病, 生育期短、早熟品种比生育期迟熟品种感病重。
3 纹枯病防控措施
3.1 降低或消除菌源
水稻纹枯病应引起高度重视, 加大防治宣传, 并从品种筛选、栽培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综合防治。菌源基数的多少与稻田初期发病程度密切相关;因此, 在生产中要有效降低菌源基数, 减少初侵染源。首先铲除田间杂草, 减少寄主菌源。二是打涝菌核。在秧田或大田灌水耕耙时, 因大多数菌核浮在水面上, 混在“浪渣”中, 可用筛网、簸箕等工具, 打涝“浪渣”并带到田外烧毁或深埋, 以减少菌源、减轻前期发病。三是原来已发过病的稻田, 其稻草不能直接还田, 只能燃烧或垫厩;若需做肥料时, 须经充分腐熟后才可施用。
3.2 选用良种
水稻对纹枯病的抗性是水稻和病原菌互相作用的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的结果, 水稻植物具蜡质层、硅化细胞, 是抵抗和延缓病原菌侵入的一种机械障碍, 是衡量品种抗病性指标。因此, 根据黑龙江垦区稻作区的生产特点, 在注重高产、优质、熟期适中的前提下, 宜选用分蘖能力适中、株型紧凑、叶型较窄的水稻品种, 以降低田间荫蔽作用、增加通透性及降低空气相对湿度、提高稻株抗病能力。
3.3 加强田间栽培管理
水稻纹枯病发生的程度与水稻群体的大小关系密切;群体越大, 发病越重。因此, 适当稀植可降低田间群体密度、提高植株间的通透性、降低田间湿度, 从而达到有效减轻病害发生及防止倒伏的目的。水分管理上, 可根据水稻的生育时期和气候状况, 合理排灌, 改变长期深水、高温环境, 是以水控病的有效方法;尤其在水稻分蘖末期至拔节期前, 适时搁田, 后期采用干干湿湿的排灌管理, 降低株间湿度, 促进稻株健壮生长, 能有效抑菌防病。在施肥上, 应坚持有机肥与无机肥结合;氮、磷、钾肥配合;并贯彻和力求做到配方施肥, 切忌偏施氮肥和中后期大量施用氮肥。在施肥比例和时期上, 提倡“施足基肥、控制蘖肥、增施穗肥”原则。
3.4 化学防治
水稻分蘖后期, 如遇温度在25~31℃, 湿度达到90%以上, 且田间菌核量达到90万粒/hm2以上时, 可采用化学方法来防治水稻纹枯病, 施用药剂可采用5%井冈霉素1500mL/hm2对水750L/hm2喷雾进行防治。但采用药剂防治要注意四点:一是药液要喷施到稻株中下部;二是用药时田间必须建立浅水层3~5cm, 确保药效;三是高温季节施药注意用药安全, 宜在上午9点前或下午5点后施药;四是禁止使用甲胺磷等高毒高残留农药。
参考文献
[1]钟旭华, 彭少兵, ROLAND J.BURESH, 等.影响杂交水稻纹枯病发生的若干植株群体指标[J].中国水稻科学, 2006 (5) :535-542.
[2]敬甫松, 李兴谦, 徐昌能.纹枯病株在杂交稻田的空间分布型的研究及其应用[J].植物病理学报, 1983 (4) :27-35.
绿色水稻 篇10
1 土壤修复与净化
首先保证土壤没有污染, 或继续加重污染, 在此基础之上对土壤进行修复和净化, 采取相关的措施降低土壤中污染物的浓度或者是将土壤中残留的污染完全的清除, 从而给绿色水稻的生产创造一个洁净的生长土壤。主要包括以下的一些措施:
1.1 翻耕
在土壤中有较低的污染物的时候, 可以采用深耕的方法来降低污染, 通过深耕将土壤中底层没有收到污染的土壤翻到上层, 和有轻微污染的表层土壤进行混合, 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表层土壤污染的浓度。这种方法比较简单、经济, 但是仅仅局限于土壤污染比较轻微的前提, 如果整体污染浓度很高, 这种方法就没有什么作用。
1.2 施用客土和换土
在一些地势比较低洼的位置, 可以用没有受到污染的土壤进行覆盖, 从而有效的降低原有土地污染的浓度。如果受到的污染比较严重, 无法有效的稀释降低浓度, 可以将受污染的土壤挖出、运走, 再利用没有被污染的土壤进行回填, 从而达到净化土壤的目的。这种方法效果较好, 但是如果受污染的面积较大, 这种方法的工程量大、成本太高, 且受污染的泥土的处理是个问题。
1.3 施用改良剂
针对一些特定的污染, 主要是土壤受到重金属的污染, 为了使土壤的碱性提高, 可以在其中使用石灰, 石灰与土壤中的金属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氢氧化物, 可以有效的避免重金属被水稻吸收。还可以在土壤中掺入磷酸盐, 与土壤中的重金属发生反应, 产生不溶于水的磷酸盐, 这样也可以减少水稻在生长的过程中对重金属的吸收。具体应该采取以下的一些措施:
1.3.1 调节土壤pH值施用石灰
为了有效的提高土壤的碱性值, 可以在土壤中使用碳酸钙、硅酸钙等石灰类改良剂, 从而使其与土壤中的重金属发生反应, 产生沉淀, 从而达到改良土壤的目的。
1.3.2 增施有机物质
为了使土壤中所含的盐分的浓度降低, 增加土壤自身的缓冲能力, 可以在土壤中增加有机物的含量, 同时也可以对正负粒子进行有效的吸附, 减少重金属离子进入水稻的体内。
1.3.3 化学沉淀和吸附
采用相应的措施, 使重金属自身的毒性下降, 可以使其与其他的物质发生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盐。可以在土壤中使用磷酸类的改良剂, 使其在土壤中与重金属发生反应, 产生不易溶于水的沉淀。有些黏土类的土壤能够明显的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毒性, 如红壤、砖红壤可以使土壤中的砷的毒性很大程度的降低。还有一些具有吸附性质的物质, 如活性炭等, 可以有效的降低土壤中的铜造成的污染。
1.3.4 离子拮抗
所谓的离子拮抗是指在对一种离子吸收的时候能够明显的降低对另一种离子的吸收, 二者之间呈一种此消彼长的状态。如, 镉和锌之间就明显的存在着离子拮抗作用。因此, 如果土壤受到镉的污染, 可以使用适量的锌, 这样可以很大程度的降低水稻对镉的吸收。一般来说, 应该尽量采用轻金属对重金属离子的拮抗。
1.4 重金属元素按调节土壤氧化还原电位 (Eh) 和水浆管理
1.4.1 淹水栽培
保持有水状态进行水稻栽培, 可以有效的提高土壤的还原性, 特别是受到镉污染的土壤, 保持淹水的状态进行栽培可以有效的提高土壤的还原性, 降低水稻中的镉的含量, 同时也可以对同污染的土壤起到较好的净化作用。砷在还原性的状态下会转化为毒性更强的亚砷酸, 因此对于受到砷污染的土地, 必须要降低土壤的还原性, 避免砷转化为亚砷酸, 降低对水稻的污染。
1.4.2 施用促进还原的物质
为了提高土壤的还原性, 可以在土壤中增加有机质的含量。不同种类的土壤的还原状态各不相同, 可以根据不同的土壤的种类, 采取对应的改良剂来提高土壤的还原性, 达到降低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目的。
1.4.3 施用硫磺
土壤中含有一定的硫可以产生适量的硫化氢, 硫化氢与土壤中的重金属进行反应可以生成硫化物, 从而有效地降低土壤的重金属污染。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在土壤中适量的使用一些含有硫磺的物质, 可以有效的提高土壤的还原性, 促进金属硫化物的行程, 降低危害。
1.5 栽种特定的植物
很多植物可以有效地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 从而可以有效的降低土壤中残留的金属含量, 最终达到净化土壤的目的。例如在受到锌污染的土壤中可以种植蕨类植物, 可以有效地对土壤进行改良, 且不容易产生二次污染。
2 土壤中残留农药的去除
在常规耕作措施或一般气候条件的影响下, 残留农药从土壤中的去除过程一般较为缓慢。为了迅速净化土壤, 可根据土壤残留农药的化学组成、土壤的饱和程度和土壤特性、作物类型及其栽培技术等因素而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主要措施如下:
埋入活性炭可降低磺乐灵或伏草隆在土壤中的活性。接种某些微生物种于土壤, 可促进草乃敌、麦草畏和草灭平等除草剂在土壤中的分解。施用农药降解菌可降解土壤中残留的农药。施入大量有机肥和植物残茬, 可减轻残留农药的毒性。垃圾堆肥和绿肥也有明显的减轻残留农药毒性的作用。利用化学添加剂控制土壤中残留农药的累积。化学添加剂通过改变农药的吸附、吸收、迁移、淋溶、挥发、扩散和降解, 以减少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累积。例如, 利用表面活性剂可以调节农药在土壤剖面中的渗透深度、活性和持留性。施入大量的三氧化二铁可使土壤中的含砷农药毒性降低。石灰硫磺合剂可加速西玛津在土壤中降解。施用石灰, 通过改变土壤pH值, 可以调控一些农药在土壤中的持留时间。
3 土壤改良与培肥
在稻田土壤中大致有四种类型需重视改良与培肥:一是漏水沙壤土。二是低洼冷浆田。三是草炭土。四是盐碱土。土壤是一种无法再生的自然资源, 由于人们长期过度耕作, 使土壤的品质逐渐变劣, 最终导致水稻产量的不稳定性, 进而影响稻米品质, 因此, 应针对不同土壤类型进行土壤改良和培肥。无论是海滨盐碱土还是内陆苏达盐碱土, 均适于增施农家肥, 各种富含有机质肥料, 适当注意翻耕、淋溶盐碱。重视施用酸性肥料, 如磷石膏、腐殖酸肥料、增产素、含酸土壤调理剂、硅复合肥、钙镁磷肥。建立畅通的灌溉与排水系统, 栽植中壮秧, 选用耐盐碱性强的优质新品种。在灌溉方法上要灵活掌握, 前期以浅湿为主, 适当晾田, 封行之后, 可以适当采用浅、湿、干交替灌溉, 后期切不可早断水防止造成逼熟产生劣质米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于自身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重视, 其中绿色食品的在人们餐桌上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稻米构成了人们饮食结构中十分重要的部分, 绿色水稻的生产需要良好的农业生产环境。但是纵观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 存在很多的问题, 如水资源污染、农药残余、土壤污染等给绿色水稻的种植带来了很大的阻碍, 这使得对水稻的种植基地的环境进行净化和改良, 从而生产出高品质的绿色大米。
关键词:水稻种植,环境,净化
参考文献
[1]李雪莲, 李同华, 米志鹃.绿色水稻的生产原则[J].农业与技术, 2010, (01) .
[2]杨国林, 李学成.AA级绿色水稻高新技术研究报告[J].北方水稻, 2010, (01) .
绿色水稻 篇11
大会开幕式由庆安县委副书记、县长李立新主持。他说,这次盛会就是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形式,采取订货展销、经贸洽谈、媒体推介、学术研讨、考察观光等多种途径,进一步传承庆安的绿色水稻文化,宣传推介庆安的绿色产品、历史、人文和生态环境,以及庆安的资源、基础、优势和经济发展环境,从而实现让中国了解庆安,让庆安走向全国。也通过与中国网库合作,加速供给侧改革,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三产融合,促进庆安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为本次节会题词“庆安绿色有机水稻,关爱人民身体健康”,为节会祝贺。
庆安县委书记李英男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词。他说,“创绿色伟业,建美好家园”是庆安人民的光辉梦想。具有百年沧桑历史的庆安地处小兴安岭和松嫩平原交汇地带,是世界上仅存的三大黑土地之一。这里寒地黑土文化赋予绿色食品经济发展的独特魅力,“三山环绕”、“九河汇流”的独特生态环境和“七山一水二分田”的独特地貌特征,为发展绿色食品经济创造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我们从上世纪90年代初就着手开发绿色食品,迄今已有25年的历史,庆安也因绿色大米而名扬海内外,成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绿色食品A级水稻生产基地、全国首家绿色农业示范区,享有“中国绿色食品之乡”、“中国绿色名县”和“中国最美绿色生态旅游城市”等美誉。绿色大米作为庆安著名的名优特产,获得了国家域名商标和国家地理标识产品保护。特别是围绕绿色食品水稻的深度开发,如今绿色食品有机水稻面积已达5万亩,绿色食品产业已发展到五大类53种产品。“以米为媒盛交天下宾朋,以节会友同谱绿色华章。”举办此次盛会,就是搭建经贸合作、文化交流的媒介和平台,充分展示绿色食品的魅力、展示城市发展的魅力、展示产业升级的魅力、展示大美龙江的魅力。节会期间,我们将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特别是通过大型O2O订货会,推动互联网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加速实现绿色食品水稻由“种得好”向“销得更好”转变。
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农科院原副院长、研究员、博导章力建在开幕式致辞中说,庆安举办此次节会,是以实际行动落实中央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要求。通过活动,庆安把“互联网+农业”落到了实处,为农民和消费者都带来了实惠。
黑龙江省贸促会会长鄂忠齐在开幕式上说,庆安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和多年农业发展形成的良好基础,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品牌建设和营销体系建设都处于全省前列。此次节会,为全省水稻产业发展升级,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 “粮头食尾”、 “农头工尾”要求,推动“种得好”更要“销得好”上探索新路子。
绥化市委副书记、市长曲敏在开幕式上指出,庆安县作为全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典型样板,始终立足扬长生态环境和产业基础优势,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水稻种植、加工、品牌、销售都位居全市、全省领先水平,庆安大米通过瑞士通用公证行检测,达到欧盟有机标准,被誉为中国绿色食品之乡、中国优质大米之乡。希望庆安以本次盛会为契机,实现借力发展,借势腾飞,把绿色水稻产业做大做强,真正成为全国绿色水稻发展的领头雁。
作为此次文化节主办方之一的中国网库集团董事长王海波在开幕致辞中提到,此次文化节的首要目标是将庆安县等地的优质大米推广到全国,并实现“正品优价”,无论是大米产业网的上游或下游,都将获得互联网的红利,并且全国的大米从业者也都能提升产业价值,全国人民都能吃上健康好米。
庆安县米业协会会长陈海彬代表供应商发言,表达了要把庆安大米事业做大做强,让优质的庆安大米销售全国,走向世界的决心和信心。
节会前,绿色水稻文化节组委会通过网络和微信等平台,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最美稻乡”、“最美水稻代言人”、“最美稻农”评选活动,获得“最美稻乡”前三名的是:第一名,黑龙江省庆安县;第二名,江西省余干县;第三名,江西省铅山县。韦茜女士获得“最美水稻代言人”称号;王瑞昌获得“最美稻农”称号。
国家商务部原副部长、全国政协外事委副主任、中国外经贸企业协会会长周可仁,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农科院原副院长章力建,人民大会堂管理局办公室主任娄山良,绥化市委副书记、市长曲敏,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主任骆国正,黑龙江省农委副主任白雪华,黑龙江省贸促会会长鄂忠齐,以及绥化市、庆安县相关领导和中国网库集团董事长共同启动了本次水稻文化节暨订货会。
绿色水稻 篇12
关键词:水稻,害虫,绿色防控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品种,稻米是全国60%以上人口的主食,保持水稻产量的不断提高对应对我国人口不断增加有重要的作用。
1生物防控法
1.1释放拟澳洲赤眼蜂控螟
1.1.1繁殖及释放赤眼蜂
赤眼蜂是一种重要的寄生性天敌,对螟虫的防控有重要的作用,且对水稻害虫的目标性较低,但赤眼蜂的繁殖难度很大,成本较高,因此长期以来无法大面积使用。在二化螟越冬代蛾的始盛期和稻纵卷叶螟进入代蛾高峰期时开始释放拟澳洲赤眼蜂。
1.1.2效果
赤眼蜂对于一代二化螟的防控有着明显的效果,在越冬二化螟代蛾始盛期释放赤眼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一代二化螟的虫害。二化螟虫害较重时,可以改为代蛾盛期放蜂并在卵孵励期加Bt控制,或者在发蛾盛期放蜂并在枯鞘团盛期施加化学药剂的方法,这2种方法都能提高防控效果。
1.2施放蛙类
充分利用害虫的天敌进行更多的生物防控,如,可以大量的对蛙类进行保护和人工繁殖,开发更多的害虫捕食天敌,可以对稻飞虱和稻叶蝉进行提早防控,能够在这些害虫入侵早期就得到控制。
另外还可以通过稻鸭进行防控。
2物理防控法
2.1性信息素诱剂诱捕二化螟
在二化螟越科代蛾始盛期施放性二化螟性信息素诱芯,一直到水稻收割时间。将信息素诱芯放入诱捕器中加入水,水中放入少量的洗衣粉可以提升杀蛾效果,诱捕器置于高于作物表面10cm左右的位置。
2.2灯光诱杀技术
灯光诱杀技术是虫害防控中重要的物理技术。通过技术提高研究者们研发了扇吸式的益害虫分离诱杀灯,克服了灯光诱杀中对于益虫的伤害性以及操作繁琐性,保证害虫搏杀效果的同时还能有效的保护稻田益虫。
另外,还有诱虫板等技术可以投入使用。
3高效低毒药剂的化学防控法
10%四氯虫酰胺SC、20%氯虫苯甲酰胺SC、6%阿维·氯苯酸SC、25%甲维盐·茚虫威WG,5%甲维盐WG,30%甲维·毒死蚌EW、30%甲维盐WG、10%阿维·氟酰胺(稻腾)SC、20%氯氟氰虫酰胺SC、40%噻虫·茚虫威SC、24%甲氧虫酰肼SC、20%阿维·二嗪磷EC、20%甲维盐·茚虫威SC、30%茚虫威WDG、48%毒死蜱EC、4%阿维菌素EC、10%醚菊酯悬浮剂、25%吡蚜酮WP等药剂效果不一,但都属于对环境较友好的药剂。运用这些药剂,对稻田施放不同量的药剂,通过测算结果可以对药剂的效果进行基本的评估。要从虫害防控和稻叶保护效果2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计算。
通过试验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氯虫苯甲酰胺、氟酰胺(稻腾)、甲氧虫酰肼和四氯虫酰胺等单用对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和大螟都有很好的防控效果;茚虫威、甲维茚虫威、噻虫茚虫威等单用对纵卷叶螟和稻飞虱有较好的防控效果,在这些试验的结论分析后得出,对水稻绿色防控可以进行一药多治和一药兼治。
4农业防控措施
农民可以在选种时选择优质高抗的良种,在播种之前进行种子消毒,通过健身栽培等规范化技术提高种子本身的成活率。
健身栽培法是指旱育、浅植、宽窄地拉绳技术,可以有效的控害。要施足底肥,肥料多使用有机肥、磷钾肥,尽量少用氮肥。要为稻田创造一个有利生长、不利害虫生长的环境,使植株抗逆性增强,病虫害减少。
5结语
通过技术培训、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控、多管齐下,充分运用生物、物理、化学、农业等各种措施,对水稻进行绿色防控,保证水稻的高产、优产,保障粮食的产量安全和信用安全。
参考文献
[1]谢军.王正坤水稻害虫“三位一体”绿色防控配套技术[J].植物医生,2014(2):41-42.
【绿色水稻】推荐阅读:
水稻绿色防控技术07-19
绿色食品水稻09-22
绿色高产水稻栽培技术10-12
绿色食品水稻栽培技术08-28
北方水稻10-18
覆膜水稻10-19
水稻生产05-15
直播水稻05-17
水稻育秧06-11
水稻管理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