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企业经营管理(共12篇)
交通运输企业经营管理 篇1
营运资金是企业运转效率的保障, 当前交通运输企业业务规模逐步扩展, 资金流动量越来越大, 营运资金所占比重很大。本文结合交通运输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现状发现了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进而提出了相关的改进措施。
一、营运资金管理的必要性
营运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交通运输企业来说, 当前重视并强化营运资金管理是必要的。首先, 营运资金的重要性和其自身的特点要求交通运输企业必须加强营运资金管理。营运资金是企业日常活动正常开展的资金保障, 决定着企业经营计划能否顺利实施。营运资金本身来源有限, 而且周转时间比较短, 波动性大, 存在较大的流动性风险, 加强管理与控制十分必要。其次, 交通运输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也要求其强化营运资金管理。当前市场竞争加剧, 经营压力较大, 而通货膨胀、资源紧缺带来的经营成本增加更加重了运营负担。企业在财政支持日益减少的当下, 也面临着资金融通难的问题, 因而要求企业必须利用好现有的营运资金。再次, 营运资金管理效率与企业经营绩效联系密切。通过营运资金的管理, 加大了对企业经营等活动的管控, 可以有效的提高资金的回收速度、利用效率, 保障企业日常经营的衔接和财务稳定, 极大的促进企业整体经营绩效的改善。
二、交通运输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交通运输企业的经营范围极速的扩张, 营运资金流转额增大, 流转速度加快, 但营运资金管理的投入却没有紧跟资金规模的增加而增加, 导致营运资金管理不力。
(一) 不重视营运资金运用的规划
通过预算管理预先对企业营运资金的筹集与运用进行统筹计划, 可以减少后续资金流转中的盲目性, 并且也对企业各环节的资金运用起到必要的约束作用。而大部分交通运输企业未充分的认识预算管理的深层意义, 虽然编制预算, 但编制预算形式性严重, 内容不详细、指标缺乏合理性, 而且预算的编制依据较多的是去年的经验, 缺乏前瞻性和可靠性, 要么预算过紧, 日常资金紧缺限制了经营, 而预算期末则遗留大量的资金;要么预算过宽, 日常资金支出节制性降低, 期末出现虽营运量增加但资金总量不增反减的不合理现象, 这都导致交通运输企业营运资金利用效率低下。
(二) 收入管理不规范
伴随着交通运输企业业务量的增加, 出现了一些管理工作不到位的现象。就收入管理而言, 首先, 业务规模的扩张使企业日常收支的票据凭证等资料也成倍的增加, 为了减少票据传递的频繁工作, 一般会由出纳将票据汇总后集中交到会计部门入账, 因此就出现业务发生与入账时间不一致的情况, 不符合权责发生制的要求。其次, 有些企业为求简便, 不顾牵制制度将有关的印章交予一人管理, 埋下截留、挪用资金的安全隐患。第三。有些企业不执行定期的岗位轮换制度, 财务人员上岗后三年以上都未调动过工作, 使得他们渐渐的对工作出现厌倦, 也产生不良的思想, 违规操作。而财会人员素质不高、能力不足也是影响资金安全的重要因素, 正因为有些人员素质低, 才屡次挪用企业资金, 正因为主管会计能力不足, 或者缺乏必要的谨慎性, 才能及时的发现会计凭证或票据资料中存在的造假、不规范的现象。
(三) 成本管控能力不足
当前各种成本都在持续上涨, 大大抵消了交通运输收入, 所以成本管控相当的必要。而交通运输企业当前成本管控能力严重不足。一是对车辆成本费用控制不够。一方面, 在原有价格持续上涨的国际背景下, 交通运输企业缺少危机意识, 油耗定额管理不严格, 对司机的发票申报考核不严, 油耗一直居高不下。而对于车辆维修费用也同样无法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 加大了营运成本支出;另一方面, 车辆配置能力低, 管理粗放。车辆的更新换代是无法避免的问题, 目前交通运输企业却经常出现新购车辆闲置、废旧车辆未及时处理的现象, 形成了很大的隐性成本。二是缺乏科学的人工成本控制。首先存在一定的思想错误, 一些交通运输企业就以提高工资为手段保留员工, 而这种粗放的管理带来了人工成本无形中的无序增长, 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其次企业人工成本的配置方式存在问题, 有些企业未能根据各个岗位的业务量或特殊情况给予不同的工资待遇, 对管理层的薪酬支出与操作层的薪酬支出差距过大、比例失调, 挫伤了一些员工的积极性, 人工效率损失极大。
(四) 营运资金监督不足, 风险规避能力弱
一方面, 交通运输企业未建立有效的营运资金监督控制机制, 对于营运资金的管理更多的是集中在日常会计核算过程中同步进行, 缺乏独立的监督机制。内部财务控制部门建设滞后, 未能对企业开展全面的控制, 特别缺乏动态监督机制, 及时发现内部资金管理问题的能力极差。而在期末审计工作中, 一些企业的审查重点存在较大的偏差, 典型的问题就是轻视业务收入的审查, 而过多的关注成本费用, 使企业监督与评价结果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另一方面, 交通运输企业缺乏必要的风险规避机制, 风险管理集中于事后处理而没有进行充分的风险事前的评估与防范, 考虑到了内部各种财务风险, 但未全面的考虑各种外部风险因素的制约, 因而应对外部风险的能力严重不足。
三、加强交通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对策
(一) 强化营运资金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可以为企业提供明确的管理目标, 提高企业资金利用的能力, 所以交通运输企业需要引起重视, 并不断提高企业预算管理的水平。要保障预算编制的规范性和可靠性, 财务部门要结合企业未来发展开展全面的营运资金需求与供给预测, 运用零基预算方法确定企业整体的预算目标, 并明确营运资金管理的重点, 将管理目标进行分解, 形成分层的管理目标, 分配给相关人员。企业特别要把握好预算额度, 既不能过严, 也不能过松, 以防止过严而限制企业经营开展, 过松浪费营运资金, 这对预算编制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企业可以在确立预算目标时积极征求各部门人员的意见, 然后加以综合平衡。
(二) 规范收入核算与管理
在业务量增加、业务范围扩展的情况下, 企业要严格收入核算, 规范收入核算程序。一是保证收入及时入账, 要求会计部门加强对收款员或结算员的管控, 缩短收入凭证的上报期间, 收款员或结算员要建立收入票据的详细台帐记录, 并在报账时由会计人员当场核对日期、金额等要素无误后方可入账, 以此减少收入资金在此阶段的截留与挪用。二是严格岗位责任制, 加强岗位轮换。要求各个营业点都按照相关会计职务分离的规定设置出纳、款项核算、账簿记录和票据管理、印章管理等各环节人员, 并且符合岗位回避制度。严格资金收支的审批权限分配, 建立第三人复核制度, 防止相互串通舞弊。重要岗位人员要定期轮换, 并且加大轮换企业范围, 避免一个单位内部轮换的无效性。三是加强财务人员素质教育和责任意识, 特别是财务主管人员, 要以会计真实合法为己任, 对日常各环节的会计活动进行认真的审查。
(三) 开展成本考核, 加强成本管控
首先, 交通运输企业要形成全面合理的成本管控思路。这需要企业对各种成本要素进行科学的分析与评价, 掌握各种成本对象的特点, 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法。当前企业要重点控制好车辆成本和人工成本, 对于前者, 有效的方法就是建立定额管理机制, 根据各车辆的运作范围分别确立适当的燃油成本定额和维修费等其他定额指标, 要求车辆驾驶员自觉在定额范围内开展业务, 超支自补, 并严格审查其报销发票的真实性, 不合格的票据拒绝报销, 促使其提高自我约束能力;而在车辆配备上企业要做好详细的购置与使用计划, 集体表决后再实施, 减少投资失败的可能, 定期盘查企业车辆资产的情况, 对旧车辆及时作出处理, 减少资源占用, 对未投入利用的资产查明原因, 报请管理层决定。对于人工成本, 企业首先要建立公平的薪酬制度, 坚持按劳分配, 兼顾效率的原则, 并对企业最合理的人力资源进行科学的评估, 减少冗员。其次, 要建立科学的成本考核机制, 形成必要的激励。以业务量的完成及定额成本目标的实现为考核主要依据, 对相关人员的绩效进行全面评价, 注重细节管理, 对不同岗位的人员采用区别的人工成本效率指标, 公平作出考核结论。严格责任落实, 赏罚分明, 提高奖惩的力度以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
(四) 完善营运资金监督与风险管理
在营运资金监督管理方面, 企业首先要明确资金管控的重点, 并将监督的重点集中在这些关键环节上, 强化日常检查和监督, 要求相关人员定期对重点环节的资金运动情况报告, 以形成实时的监控机制。其次, 企业要在重点监控的基础上, 全面开展营运资金审查, 对资金收支、投融资、成本开支等所有环节都要设置监督点, 避免片面的监督管理导致意外的风险。在风险管控方面, 企业要以风险识别与分析为基础, 以完善的风险防控机制为主线, 以及时的风险处理措施为目标, 建立起前中后的风险管控体系。既要对内部管理、操作、技术等风险加以有效的防范, 也要对外部市场、经济、政治等风险全面识别, 做好应对各种内外部风险的准备工作。
交通运输企业经营管理 篇2
第二批公示名单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九台市公路客运有限公司 湖州市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 湖州长运汽车运输有限公司
重庆市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盐阜公路运输集团有限公司 重庆交通运输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南京钟山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有限公司 江苏金陵交运集团有限公司 南京交运集团有限公司 银川运输有限公司 常州市公共交通集团公司 连云港海通公共交通有限公司 扬州市公共交通总公司 厦门公交集团有限公司 黑龙江天成运业集团有限公司 钦州市钦州湾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 宜昌公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省阜阳市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 宜州昌隆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 深圳市东部公共交通有限公司 广州市第二公共汽车公司 深圳市西部公共汽车有限公司 广州市一汽巴士有限公司
张家界易程天下环保客运有限公司 汕尾市汽车运输总公司 枣庄市城市公共交通总公司
德力西新疆旅客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南京硕果科技有限公司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山东滨州交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济宁市公共汽车公司 周口市汽车运输集团总公司 邓州交通运输总公司
新疆建设兵团农五师赛里木运输有限责任公司 哈尔滨市公共汽车总公司
浙江省海运集团温州海运有限公司 青岛荣进船舶管理有限公司 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 上海长江轮船公司 中远散货运输有限公司 长江航道局
上海博敦船务有限公司 华远星海运有限公司 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 上海安盛汽车船务有限公司 中波轮船股份公司
上海大新华国际船舶管理有限公司 威海市海大客运有限公司 威海港集团有限公司 威海市港航管理局 青岛顺和海运有限公司 潍坊鑫航海运有限责任公司 寿光市天丰海运有限公司 烟台瑞海国际船舶管理有限公司 海丰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中海(海南)海盛船务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省石狮市恒信船务公司 莆田市金海洋船务有限公司 福建省宁德市振业航运有限公司
68
福建省南安市船务有限公司 福建东方海运有限公司
福建八方海上旅游客运有限公司 漳州海达航运有限公司 厦门闽台轮渡有限公司 厦门侨航船务有限公司 重庆轮船(集团)有限公司 太阳鸟游艇股份有限公司 大连港湾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 上海中化思多而特船务有限责任公司
交通运输企业节能减排优秀贡献、推进个人
第二批公示名单
1.张绍辉
青岛荣进船舶管理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2.霍桂勇
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
船机主管 3.薛明元
海丰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集运体系总裁 4.凌启明
贵州白层港新港港务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5.孙伟
潍坊鑫航海运有限责任公司
经理 6.王国栋
威海市港航管理局
副局长 7.纪建立
厦门侨航船务有限公司
经营部经理 8.王胜平
厦门闽台轮渡有限公司
船长 9.陈剑钟
福建东方海运有限公司
总经理 10.陈瑶生
福建八方海上旅游客运有限公司
总经理 11.伍小民
福建省南安市船务有限公司
总经理 12.郑卫和
福建省宁德市振业航运有限公司
总经理 13.张立
莆田市金海洋船务有限公司
总经理 14.林火抱
福建省石狮市恒信船务公司
总经理 15.娇春光
漳州海达航运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16.丛建波
威海港集团有限公司
董事长
17.辛华
威海市海大客运有限公司
总经理 18.**兴
中远散货运输有限公司
船管总经理 19.陈晓敏
上海大新华国际船舶管理有限公司
董事长 20.孙敏
中波轮船股份公司
总经理 21.张庆胜
上海博敦船务有限公司
机务经理 22.吴昌正
中海(海南)海盛船务股份有限公司
总经理 23.栾文生 24.李跃先 25.佟雪峰 26.王德明 27.邵周亭 28.张学工 29.张守军 30.徐晨
31.丁涛
32.赵吉美 33.李波
34.黄育森 35.兰松
36.金煜鹏 37.汪昌辉 38.崔志波 39.王钦波 40.芦献雄 41.王玉玺 42.楼雅璋 43.栗振佐 44.杨德泉 45.戚建忠 46.姜宏涛 烟台瑞海国际船舶管理有限公司
太阳鸟游艇股份有限公司
大连港湾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
青岛正和航运集团
青岛顺和海运有限公司
上海中化思多而特船务有限公司
深圳市东部公共交通有限公司
湖北宜昌交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宜昌公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荆门市城市公共交通总公司
广西瑞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
厦门公交集团有限公司
扬州市公共交通总公司
常州市公共交通集团公司
南京交运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金陵交运集团有限公司
黎川县驾友汽车驾驶员培训有限公司
海口市公共交通总公司
广西现代运输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巴士公交(集团)有限公司
九台市公路客运有限公司
嘉兴市公共交通公司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汽车运输分公司海南海汽运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总经理 董事长/总裁 总经理 总裁
船舶管理公司总经理董事长/法人代表 董事长 驾驶员 总经理 总经理 总经理 技术部经理 总经理 处长 总裁 总裁助理 董事长
副科长 总裁 副总经理 董事长 总经理 总经理
总裁
47.胡志涛
昆明松骋汽修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经理 48.孙海功
周口市汽车运输集团总公司
副总经理 49.刘卫民
新乡市公共交通总公司
总经理 50.许怀洲
邓州交通运输总公司
总经理 51.马忠宝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奎屯旅客运输公司 52.马跃进
德力西新疆旅客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安技科科长
总裁
53.张建伟
山东滨州交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主任 54.张启云
深圳市西部公共汽车有限公司
董事长 55.赵铜庄
新疆建设兵团农五师赛里木运输有限责任公司
总经理
56.杨佑显
哈尔滨市公共汽车总公司
副总经理 57.王海龙
奎屯胜震商贸有限公司
技术员
交通运输企业节能减排优秀成果(产品)公示名单
1.MD环保节油剂
海南明德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2.HF节能环保柴油、SL03型柴油节能剂、TG02型汽油节能剂
杭州桐庐洪风新技术新燃料开发有限公司 3.车载太阳能辅助双温空调系统
南阳宛运集团有限公司
4.新余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新余市春宇汽车运输(集团)长青有限公司 5.使用单轮三联轴挂板车
玉溪市鹏程运输有限公司 6.ZCO型电子示功器
武汉铸诚科技有限公司 8.红外线节能喷漆房
绍兴亚大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9.道路运输节能减排统计分析系统(软件)
开封市第二运输总公司
10.舜能陶瓷合金润滑油
天津舜能润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1.南宁公路主枢纽西乡塘客运站节能减排系统
南宁桂宁运输有限公司
12.常州公交“柴改气”项目
常州市公共交通集团公司
13.集约化经营
江苏金陵交运集团有限公司 14.爱凯驰牌智能微型涡轮增压器
昆明富安福盛商贸有限公司
7.润中润(RZR)固液相复合型内燃机油增效剂
济南润中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15.公交GPS智能调度系统
济宁市公共汽车公司
16.对转桨全回转舵桨在船舶上的应用 17.船舶新型节能照明系统应用 18.“士帕能”节油装置 19.“金魔”牌金属抗磨修复剂
无锡东方长风船用推进器有限公司
厦门蓝月海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珠海亚门节能产品有限公司
南京俩湖科技有限公司
20.变频技术在克令吊上的应用
福建融工海洋工程装备有限公司 21.青岛港集装箱码头装卸工艺优化系统22.港口轮胎式起重机“油改电”技术应用 23.燃油均质机(燃油微化机)
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
珠海中远海陆机电有限公司
煤炭铁路运输企业成本优化管理 篇3
煤炭企业;铁路运输;成本管理;经济效益
最近几年,煤炭铁路运输业在我国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也取得了不错的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的经济效益,由于受当前世界经济危机因素的影响,煤炭企业经济效益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中得到提高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样的经济经济环境影响下,要实现煤炭铁路运输业的经济效益的丰收,对煤炭铁路运输的成本控制管理就成了煤炭企业的当务之急。由于受传统的成本管理理念及管理方法影响,在实施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着成本控制达不到理想的状态等诸多问题,这就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煤炭铁路运输业的发展。[1]
1.铁路运输在煤炭领域的重要性
据统计,2004~2006年,铁路货物运输总量从21.7亿t增力p到28.7亿t,增幅13%以上;其中煤炭运量从9.9亿t增加到13.8亿t,增幅超过16%。煤炭占铁路货物总量的比重,也从2004年的45.7%,提高到2006年的48%。这几年铁路对缓解煤电油运瓶颈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有目共睹。
目前全国铁路营业总里程为7.9万km,其中约2/3是改革开放前所建。近十几年来,我国新增铁路里程仅为每年2%,远低于(8~9)%同期国民经济的增长率,这就造成了铁路的运输能力十分紧张最根本的原因。在2001年之前,铁路在我国的日均装车一直处在9万辆之内,到了2003年终于突破了10万这个大关,到了2006年,形成了快速增长的趋势,增长到了12.8万车。根据数据可知,我国在展示发展铁路去的了骄人战绩之际,同时也意味了我国的铁路运能在潜力空间上已经变得越来越小了。[2]
2.影响煤炭铁路运输成本管理的重要因素
在成本管理上侧重考核成本水平,忽视了成本效益水平。现代成本管理的目的,应当是提高成本效能或成本效益。无数事实已经告诉我们,缺少分析和盲目地降低成本水平有时是很有害的,而目前煤炭铁路运输成本控制的方式大多是从上到下下达成本降低目标,缺少成本效能分析。每年的运输成本总是从紧安排,收支管理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不够健全和完善,落实还不到位。这样,一方面安全生产必须的成本补偿得不到满足,拼设备,吃老本,设备欠修、失修的状况日益严重,潜在的安全隐患令人担忧。另一方面,由于政策导向偏差,以及制度的局限,对本单位的“双增双节”成果所带来的既得利益不直接,不尽合理,计划的编制仅是在上年实际数的基础上进行调整,鞭打快牛,从而压抑了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因此,不讲求成本效能和成本效益,往往会使铁路运输业忽视对成本支出过程的分析,不利于改善运输生产,造成没能很好地深挖引起成本变动的原因,使成本控制处于表面状态。
企业成本管理的机制尚未完善。在运输生产计划既定的情况下,运输成本效能分析反映在财务工作中是运输成本核算向各个运输作业成本核算的转变,从而为运输成本管理创造基础。但是,从现有运输成本核算系统在成本项目设计和信息提供方面看,跟这一目标的匹配性还不够,还没有真正形成以财务管理为中心全面优化成本管理的机制。再加上有些管理者不懂财务知识,只关心财务结果,不掌握生产经营过程的财务动态,不及时采取措施堵塞管理上的漏洞。以致只重安全生产,而轻视管理,疏于管理,以致损失浪费、乱列成本、违反财经纪律等现象仍然存在。这些是造成成本居高不下,甚至导致经营性亏损的重要原因。
3.从煤炭运输需求出发,对煤炭铁路深化运输改革的建议
煤炭铁路运输作为一项生产力,决定了其在我国的运输市场中是一种垄断资源;由于我国铁路具有垄断性和公益性这两种特点,而且又要面对我国竞争的同时又要走向市场,因此造成了协调改革与利益是十分艰难的事情。[3]
对我国在煤炭运输方面已实行的改革方案进行分析,我国煤炭铁路的运输管理显示了趋于集中化的优势。这主要得益于我国煤炭铁路在运输观念的整体性布局思路,集约化的程度在铁路的运输管理中得到了显著提高。但是这样也带来了新的问题,比如进一步的加剧了行业中的垄断管理,对于这个问题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对其进行观察。为了缓解煤炭运输的压力,我国对煤炭铁路的建设规模空前盛大,在此大背景下,对煤炭铁路的运输体制的改革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把握运输资源的市场化所有的优化配置以及市场走向在运输企业的变化,在最紧要的环节上使有限运力得到充分的利用。使煤炭铁路运输所具有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以及国家的运输结构可以协调发展。
严格的管理运价。主要对国家管理系统的煤炭铁路的运价体制进行落实,对运输实施明码标价的措施,参考并且借鉴其他的垄断性的服务行业所采取由银行来收费的做法,运用网银的代收模式来获得运输费用,并且要实现使煤炭企业与其的调度得到优化。首先可以对煤矿代收的负担得到缓解;其次可以通过实行异地付款的方式来提高收费的效率;再者可以有效的降低由煤炭企业采用代收代垫方式所带来的的风险;最后可以防止乱收费的现象,有效的完成了预防监督的效果。要想使煤炭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有一个新的格局,必须转变煤炭铁路系统现在所实行运输管理以及经营的观念,用合同与供需之间的关系来使运输与市场主体彼此之间所存在利益关系更加规范。煤炭运输企业也必须以《合同法》作为基础,合理调节运输企业与之之间的合作性关系,用合同来对供需双方在市场中的行为进行规范。以合同为基础,货物流动的格局和车流的服务将会慢慢的形成,最终运输合同将会真实的反映出供需关系所存在的情况。[4]
要有效的缓解煤、电、油、运之间的矛盾,对重点线路与重点物资的运输有帮助。通过对煤炭铁路运输所具有的优缺点,使国民经济在发展中所占重要地位与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对煤炭的生产布局进行分析,应做到对国家煤炭重点生产基地所产的煤的运输状况有利。以煤炭运输时中转过程的角度进行分析,应做到对我国的煤炭运输中的七大港口的煤炭运输以及中转有利。从消费以及需求的角度进行分析,应着重去解决我国在华南、华中、华东等地区所需煤炭运输问题。
要积极的引进并且利用我国现代的管理理念和技术以及科研成果来对三级管理运行效率进行提高。煤炭运输的合同计划也可以利用互联网的方式进行上报,这样就免除了煤矿企业曾经的奔波之苦,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只有提高煤炭铁路系统的管理水平以及实作能力才能落实铁路局的直管站段实行,适应真正的客运需求。
要防止新一轮体制壁垒的产生。应当小心新设路局所带来跨局的运输计划与资源之间衔接难的问题。尤其是煤炭铁路的运输垄断没有彻底消除、煤炭运输十分紧张的状况下,这会大大增加煤炭运输之间调度的难度,使煤炭得运输效率降低,损害了煤炭企业尤其消费者的利益。
在吸收社会资源的同时要对煤炭铁路建设有利。尽快的实行煤炭铁路以股份形式来投资进行工程建设的试点,增加地方的铁路建设与运营之比,推动煤炭铁路的运输资来兼并其他的产业资本的步伐,实行体制改革来对社会资源进行整合,横向联合不同的产业资本并使之壮大,对以前煤炭铁路运输所带来瓶颈制约在根本上得到缓解。
[1]鲁 斐等.铁路运输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探讨,2009
[2]刘永平.1978~2009年煤炭工业投资分析与对策建议,2010
[3]王云生等.从煤炭运输需求谈铁路深化运输改革的建議,2010
交通运输企业管理创新探究 篇4
现阶段,我国交通运输业在改革的过程中或者呈现出好的改革效果持续时间短,或者是在本质上没有根本变革,最终改革效果不理想,甚至导致企业效益滑坡现象的产生。交通运输业企业管理这种问题的存在比较普遍,经过调查发现经济亏损的交通运输企业中有4 /5 的企业是由于管理不当导致效益亏损。另外,国有企业的交通运输管理受计划经济的影响,特别是对人的管理方面,不再适应市场的发展要求,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效果不理想。
2 交通运输企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管理创新就是创造出一种更有利于资源配置、改变传统企业管理弊端的策略,经过管理创新能够提升企业在市场的占有率,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可见,管理创新对交通运输企业的管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必须加强对交通运输企业的管理创新。交通运输企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2. 1 交通运输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由单一所有制向多种所有制并存、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从封闭管理向开放管理的转变。这种经济发展的转变,使得企业之间引进了竞争机制,大量的私有和个体企业加入了交通运输领域,再加上国有企业长期受政府保护的约束影响,交通运输业市场出现了供过于求的现象,很多交通运输企业出现了亏损的问题,其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2. 2 交通运输企业自身发展的特殊性
交通运输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行业,受我国体制的约束和管制,其发展具有地理环境的依附性,同时,由于其进入市场的壁垒较低,面临激烈的竞争。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运输企业的消费市场变得更加广阔,其中包括人们的生活性消费、生产性消费以及行政性消费。交通运输业的作业单位呈现流动性强、涉及点、线、面多的特点,交通运输业发展的信息来源较多。由此可见,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对交通运输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交通运输企业管理创新的内容和策略
交通运输企业的管理创新内容主要集中体现在经营理念、经营战略、组织、制度、安全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文章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为交通运输企业的管理创新提供策略指导。
3. 1 交通运输企业管理思想的创新
交通运输企业管理思想的创新主要体现在管理中应用并行工程思想。并行工程思想主要是指集成的、并行的设计产品及其相关的各种过程的系统化方法,这种方法要求有关人员在产品开发的初始阶段要考虑产品的整个使用周期寿命以及产品最后报废处理的方方面面。这种方法的应用能够减少管理的反应时间,提升交通运输企业的运行效率。
运输管理企业在生产活动中具有流动、分散、点多和线长等方面的特征,需要多个过程和多个工种的联合工作。在其管理中运用并行工程的管理思想,一方面能够帮助运输企业制定和规划发展的系统、长远观点,帮助交通运输企业根据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来提升自身运输网络建设的整理水平。另一方面能够正确处理现实发展和未来发展、发展和资源关系等方面的问题,减轻短期行为的发生,实现在统筹坚固的基础上对交通运输业的协调发展。
3. 2 交通运输业经营模式管理的创新
3. 2. 1 加快发展快速货运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对交通运输的货运速度、质量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有关快速货运企业加强管理模式的创新,为人们提供更多优质、高效的服务。在具体的操作中,可以将传统运输货运企业转向现代物流服务业、发展特色服务业中,其中快速货运就是其中的服务类型之一。
加快发展快速货运要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趋势:
第一,实现网络化发展。利用网络开展快速货运是其发展的基本条件,基于货主要求范围较大的服务,完善的网络能够降低其发展成本,提升仓库的利用率。第二,实现国际化发展。伴随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我国快速货运企业要想获得发展,就要站在全球角度进行思考,不断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3. 2. 2 加快发展快速客运
首先,要做好分析预测工作,对客流进行充分调查,及时掌握旅客的流向、流时和流距,根据旅客的喜好合理测定运价。其次,要加强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对从事该工作的人员实行聘用制,并定期对人员各项技能进行培训和考核。最后,要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将全球定位技术应用到高速客运运输服务中,及时解决客运管理中的一系列问题。
3. 2. 3 开展物流服务
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使得运输企业的采购、仓储、销售以及配送等环节变得更加复杂,企业间的竞争也加入了物流竞争。但是我国物流业运输存在一些问题,因此,为了促进交通运输业经营模式管理的创新要发展物流服务,根据公路运输企业的规模、能力以及服务内容不同,交通运输企业可以分为单功能型和多功能型企业。根据企业类型的不同,可以开展不同的物流服务。其中,对于单功能型的运输企业开展的物流服务应采取集中有限资源的发展战略,通过提升服务理念实现和工商企业的伙伴合作,为工商企业提供集成物流服务。对于多功能型运输企业开展的物流服务应该重视巩固和提升资产的专用性,增强规模经济的壁垒,强化垄断力量,实现综合物流服务的发展。
3. 3 交通运输业组织结构和管理方法的创新
交通运输业组织结构和管理方法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对业务流程的再造。现今我国运输企业内部部门的利益关系划分不合理,由此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因此,需要根据业务流程再造对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方法进行创新。业务流程再造的对象是企业的流程,传统的企业绩效评估和部门管理主要是以职能部门为单位进行的,使得企业员工不注重满足顾客需要,而是一味地讨好上司。业务流程再造能够从本质上消除这种问题,因此,这种运行机制下,绩效评估对象转变为业务活动,打破了部门间的界限,优化了企业目标的实现。流程再造的主要任务是对企业流程的反思和再设计。这种反思是以提升顾客附加值为主要方向的,能够建立一个新的流程以及管理组织结构。
3. 4 交通运输业经营战略的创新
交通运输业经营战略的创新主要体现在推行产销一体化的生态营销管理。其中,生态营销管理是指将生产经销作为生态系统来进行管理,就是将客户、供应商、生产厂家等组成一个群体,从而加强各个部门和环节的合作和联系,适应全球化的经济发展需求。交通运输企业的这种管理创新是适应全球化经济的必然要求,通过将供应链上下各部分的企业和运输服务企业组成同盟,实现对其有效的管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规避经营风险。
4 结论
交通运输企业要想在新的经济市场环境下实现健康、稳定发展,提升企业的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就要加快对其管理制度的创新,结合自身的发展状况,对内部管理进行有效规划,从而更进一步地促进交通运输企业的优化发展。
摘要:交通运输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对交通运输业企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影响。文章在分析交通运输业管理创新意义的基础上,针对现阶段我国交通运输企业管理发展存在的问题,从思想、经营模式、组织结构和管理方法以及经营战略等方面探究交通运输企业管理的创新。
关键词:交通运输业,企业管理,管理创新
参考文献
[1]王炼.BPR在交通运输企业中的应用分析[J].交通企业管理,2005(4):52-53.
[2]姚超雄.论新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J].管理世界,2004(3):148-149.
交通运输企业经营管理 篇5
运输企业车辆信息管理系统哪个好?
对于运输行业企业,不管是货运车辆还是危化运输、渣土运输、罐车运输,都必须要使用运输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对车辆进行管理,所以许多企业选择使用运输企业车辆信息管理系统。
有的运输公司在管理过程中,换了无数个运输企业车辆信息管理系统,最后甚至放弃了使用软件的念头,究其原因是因为没有找到选择好软件的方向。
那么作为运输企业,如何根据自身的管理问题和需求来选择运输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呢?
1、什么是运输企业车辆信息管理系统?
智百盛运输企业车辆信息管理系统是根据运输企业的特点,提供运输企业车辆信息、车主档案的录入和打印;单据的查询和统计;代办业务的添加、修改、删除、查找、打印等;为运输企业量身定做的管理软件。在设计过程中最大限度满足用户的要求,因此,该系统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本系统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可维护性强,功能完备。
2、为什么要使用运输企业信息管理系统?
智百盛软件经过长期调研,深知对于运输企业管理来说,运输企业信息管理是一项琐碎、复杂而又十分细致的工作,工作量很大,一般不允许出错,如果实行手工操作,须手工填制大量的表格,这就会耗费工作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计算机在单据计算工作,单据核算准确无误、快速输出,而且还可以利用计算机对汽车服务站各种信息进行统计,同时计算机具有着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企运输企业管理的效率,也是运输企业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
3、如何选择运输企业车辆信息管理系统? 数据维护方便
智百盛运输企业车辆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测试采用800万条数据,系统反应速度与只有少量数据比较没有明显降低。强大的系统定制能力
智百盛运输企业车辆信息管理系统具有很强的定制功能,方便用户使用,您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自由设计单据和报表,按照自己的爱好改变报表模板、单据样式、显示界面和数据的显示风格,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是我们为您专门定做的软件。
灵活迅捷的业务操作方式
智百盛运输企业车辆信息管理系统摒弃了一般管理软件遵循严格操作步骤的做法,使业务操作更灵活、方便、省时。您完全可以按照具体业务需要执行各项业务。智能报表功能
智百盛运输企业车辆信息管理系统提供丰富的图形报表功能,直观、简明地体现业务状况,协助您准确地预测市场,及时做出经营决策。与Excel完美结合
智百盛运输企业车辆信息管理系统的所有报表都可以完全导出到Excel,方便您做各种您所要的报表。一旦拥有就不必再为报表输出格式而烦恼,您可以很方便地将报表导出到Excel,做出系统将不能提供的报表给您。强大的自定义数据打印功能
交通运输企业经营管理 篇6
铁道运输系统转换经营机制的改革,是铁道部对国务院作出的承诺,这项改革对铁路运输企业(包括现有的铁路局和控股的合资铁路公司)必将产生重大影响。根据铁道部已经明确的改革思路,铁路运输企业将实行“多元化经营、一体化管理、全口径核算”,按照这一思路,铁路运输企业必须重新谋划、完善内部控制管理的各项制度,而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是铁路实施多元化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实现企业内部控制目标的必然要求。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以企业经营目标为中心,通过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控制和考核,实现对企业生产经营有效控制的科学管理方法。运输收入预算是铁路运输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定企业效益预算目标的重要基础。在当前形势下,铁路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建设,加强铁路运输收入预算管理和控制,对于保障铁路建设资金需要、提高铁路运输企业的总体效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多元化经营环境下,传统的运输收入预算管理范围、模式都存在着诸多的不适应,需要认真加以分析和研究。
1. 推行运输收入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
1.1是铁路运输企业实现经营目标的必然选择。
铁路运输企业要想获得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取得收入,按照“收入来自市场”原则,虽然运输收入具有受市场影响的不确定性,但是合理确定运量预算、由此推出收入预算,进而倒逼成本预算,是一个现代运输企业必须进行的决策过程。否则企业则无法真正实现经营目标。
1.2是铁路运输企业实现全面预算管理的基本要求。
铁路运输企业实现全面预算管理,如果没有运输收入预算则全面预算根本无从谈起,虽然铁路实行的收支两条线管理,但收入管理仍然是铁路运输企业的重要任务,并不是由其他中介机构来对收入进行分配,从铁路现行的清算办法看,客运按担当清算,货运按管直清算,这两个清算的资金来源就是铁路运输企业在市场上取得的收入,而多元化经营后,将还有一部分从市场上取得的收入直接进入铁路运输企业的收入中,这就是非运输企业经营收入。这种多元化的收入构成,如果没有有效的预算管理机制的约束,必须影响铁路运输企业的经营决策。
1.3是实现铁路运输企业走向市场参与竞争的重要手段。
铁路运输企业如果要想在激烈的运输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和取得发展,“以收定支、以收定效(益)”,是决策层必须采取的原则之一,而运用这一原则的基础,必须建立在实施全面运输收入预算的管理之上。通过实施预算控制,合理调配运力,以收入预算原则指导运输生产,使有限的运力发挥出更大的增运增收的效果。
2. 现行运输收入预算与铁路多元化经营存在的不相适应的问题
铁道部《关于推进铁路多元化经营的意见》(铁办〔2011〕48号)规定,将铁路运输企业管理模式从以前的“多元经营与运输主业长期共存、相辅相成、互为促进”调整为“一体管理、分类指导、协调发展、规范核算”,同时也明确了在财务管理上实行“多元化经营、一体化管理、全口径算账、分主体核算”的创新思路,这实际上不仅是对财务管理提出的要求,也是对运输收入预算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原来的运输收入预算管理从思想上、体制上、制度上均与这一新的要求存在着巨大的差距,面临着多方面的不适应。
2.1传统的收入预算管理思想制约着新的思路的落实。
实行收支两条线,是铁路运输企业长期以来的做法,其历史可上溯到改革开放以前甚至更长,而非运输企业与运输企业的分割管理也是由来以久,从非运输企业成立就是如此。如此久远的体制渊源,造成人们在思想上已经习惯了运输收入预算很难与一个铁路运输企业的全面预算结合在一起,更不敢想像把非运输企业收入预算与运输企业的收入预算一起编制和下达。
2.2现行体制也阻碍着多元化经营下,运输收入全面预算管理新思路的落实。
从铁路全行业来看,多元化经营一只是以非运输企业自行管理为主,从未有过将非运输企业收入预算纳入运输企业管理范畴的政策依据。从铁路运输企业层面,全面预算的管理将收入预算分别划分为运输清算收入预算、运输收入(进款口径)预算、其他运输业务收入预算和非运输企业运输收入预算,而这些在新思路下影响整个运输企业效益的收入指标的管理又分属于财务、收入和多元集团公司等多个部门和单位,这些部门和单位在各自的管辖范围内,管理着权限的收入预算的编制、下达和分析、考核。
2.3制度缺失,是推行多元化经营环境下运输收入全面预算管理的现时困难。
虽然在铁道部层面已经确立了多元化经营、一体化管理的新思路,但是在制度层面,一些旧有的规章制度并没有废止和更新,铁路运输企业在推行新思路的过程中,必然要受到这些制度的影响,有些制度带有较强的政策刚性,铁路运输企业时刻担心会触碰到相应的红线,影响企业经营考核。从企业本身层面,虽然实行新思路决心很大,但完善操作层面的制度,也需要一个过程。例如:分散在不同部门管理着不同运输收入预算的人员如何整合?非运输企业运输收入如何纳入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等都需要一个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的过程。
3. 多元化经营环境下,实行运输收入全面预算管理需要解决的几个具体问题
3.1合理确定多元化经营环境下运输收入全面预算管理的范围。这是推行运输收入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理论基础问题。多元化经营环境下,实施运输收入全面预算管理,归根结底是要明确运输收入的的概念。从铁路运输企业来说一切围绕着铁路运输产品所取得的收入都应该归属于运输收入范畴。铁路运输企业的产品按照传统的解释就是人和货物的位移,用通用的指标衡量就是人公司和吨公里,统称为周转量。铁路运输基本定价原则也是按照这一指标原则确定的,即人公里票价和吨公里运价,在多元化经营条件下,运输收入增加了一个物流服务收入和运输代理收入,这也是非运输企业最重要的收入来源,是必须要纳入到运输收入预算管理范围的重要内容。
3.2加快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这是推行运输收入全面预算管理的可靠保证。在体制改革方面,要站在运输企业取得经营收入这个“大收入”的角度,重点解决部门分割和条块分割的问题,要把运输清算收入和运输进款收入有机结合,对运输企业财务部门和收入部门职能进行合理统筹,对非运输企业运输收入实施跨地区、跨企业的政策引导,以实现真正的全程物流服务的经营模式,使铁路运输企业,能真正以一个大物流企业的姿态参与运输市场的竞争,提高核心竞争力。
3.3强化运输市场调查。这是提高运输收入预算编制质量和重要途径。铁路运输企业对当前客货运输市场竞争加剧要有充分的认识,在高速公路、管道运输、水路运输和空运发展越来越迅猛的形势下,实行多元货经营,给铁路带来了一定的生机和活力,但是如果做不好市场调查,也编制不出适合实际的预算方案。调查要以全面、深入和最大限度减少不可知因素为目标,采取深入实际、现场调研的方法。在经营方式上,要充分发挥多元化经营优势,变坐商为行商,定期、不定期地对市场开展调查研究,对客货运的重点市场进行动态跟踪,对客货市场进行细分、研究,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重点掌握预算期内直接关系到铁路运量走势的各项经济运行指标及相关产业政策,旅客货物流量、流向波动趋势,以及新线开通、增减开行客车对本区域收入的影响等。此外,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等高科技手段,在铁路运输企业与客户间逐步建立起方便快捷的信息网络通道,以低成本、高效率,及时准确地掌握和捕捉运输市场的变化情况。
参考文献:
[1] 铁道部《关于推进铁路多元化经营的意见》(铁办[2011]48号).
[2] 杨毅《基于多元化经营环境下建立铁路运输企业一体化财务管理体系的探讨》(《铁道财会》2012第2期).
[3] 王明轩《铁路运输企业收入管理》2009(4):197-223铁路运输企业收入预算.
交通运输企业档案管理的研究 篇7
一、把握交通运输企业档案工作的现状
市运输管理处是对全市公路交通运输 (含出租运输、公交运输) 、水路交通运输、机动车维修、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搬运装卸、运输服务等行业实施培育和监督管理的行政事业性单位。主要负责行业发展的规划、调控, 开业、停业的审批, 各类运输证照的发放、管理, 经营行为的监管等工作。其管理方式和经营范围和一般的企业有着很大的差异, 如何对交通运输业的档案进行分类管理、有效管理和科学利用, 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首先, 要深入到交通运输企业当中去, 对现存的交通运输业的档案的内容、数量、特点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其次, 征求各个交通运输企业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第三, 在前两项工作的基础上, 对部分交通运输企业进行细致地调查, 召开专门的档案工作座谈会, 交流企业现状、业务范围、档案管理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探讨交通运输业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以及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途径等问题。
二、建立规范的档案管理体制
企业档案是企业在各项活动中形成的全部档案的总和, 以科学技术档案为为构成主体, 其中包括计划统筹、科技改造、合同管理、经营销售、物资供应、财务管理、劳动工资、教育、卫生以及党政工团等方面的档案, 为了准确地反映交通运输业的科研、建设以及基本管理方面的各项内容的真实性和历史内容, 档案挂满了工作必须形成一定的规律性。这就要求档案工作实行统一的领导和管理, 建立相应的档案管理体制。
1、建立完整的管理网络
首先档案管理部门要负责好本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 各个单位都要设置专职的档案管理人员, 负责本单位档案的日常管理工作以及档案管理工作中涉及到的具体事务, 对于交通运输管理处监督下属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要予以业务上的指导和监督, 同时也要认真接受上级领导的监督和管理。各个部门都要设立完整的档案管理网络, 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
2、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
根据上级有关档案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 制定本单位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把各个门类、各个载体的档案, 对上级下发的文书、科技类为难材料, 要统一立卷并及时进行整理归档, 编制检索工具和专题汇编材料, 争取让档案的管理工作为企业管理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同时对于已经超过保管期限的档案及时进行鉴定销毁。打好基础, 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正规化发展, 逐步完善档案管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
三、档案管理工作在交通运输业的服务作用
1、提高交通运输业的信息化水平
现代交通运输业的最大特点就是需要信息的流通, 信息系统是交通运输业的依托, 企业的档案记载着企业相关的各类信息, 档案的信息化水平直接决定着企业的信息化水平。现代交通运输行业要注意研究档案管理信息化与企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问题, 对于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 要统一进行规划, 进行同步实施和同步发展, 争取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比如对于我们运输管理处来说, 我们在建立档案的同时还要十分注重信息管理体系的建立, 以货运为例, 首先要把库房、货场、租赁、运输、配送、装卸等工作中形成的租赁、运输、责任等方面的合同、提货单、入库单、同行单等档案信息要进行计算机管理;其次要防范收集相关行业的信息以及相关的信息资料, 建立交通运输业信息网络的流通。
2、档案管理的开发利用
保存档案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利用档案, 否则就失去了保存档案的价值。所以要积极开发利用现存的档案为领导进行决策提供服务。 (1) 编制切合实际的检索工具, 积极去了解各个部门对于档案的需要, 开展档案管理的编制和研究工作, 为企业的运输规划、运输管理提供切实可信的服务; (2) 扩大档案的利用范围, 除了集中利用档案以外, 还要抓好档案的平时利用工作。遇到关于行业发展的规划、调控, 开业、停业的审批工作时, 集中提供利用, 还要同时兼顾其它工作, 为平时的档案利用提供服务。 (3) 一旦发现问题, 及时提出整改措施, 从而促进交通运输行业档案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
为了促进交通运输行业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发展, 使档案管理工作为交通系统提供最大限度地服务, 发挥档案管理工作的积极作用, 作为交通运输业的档案管理者, 我们要根据新形势发展对档案的需要, 努力学习档案管理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 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 在现代化改革的特殊阶段, 摆认清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对自身的工作做一个准确的定位, 发挥本职工作对于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 为交通运输业的长足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摘要: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和基础工作, 具体职责是为企业收集、保管和提供档案资料, 为维护企业真实的历史面貌和企业权益而服务。在交通运输事业中档案管理也是在生产建设和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依据和必要条件, 加强档案业务建设, 提高档案管理水平能够更好地为交通管理工程建设服务。
关键词:交通运输企业,档案管理
参考文献
[1]高磊:《试论交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4, (11) 。
[2]谷丽霞、谷丽红:《面向21世纪交通档案工作者的自我更新势在必行》,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03, (05) 。
[3]吴晓芳:《交通重点工程档案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浙江档案》, 2004, (10) 。
[4]高磊:《交通建设工程档案工作管理初探》, 《山西科技》, 2004, (06) 。
运输企业交通安全管理探析 篇8
近年来, 我国道路运输交通安全形势日趋严峻, 给企业和国民造成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而产生道路交通安全的风险构成因素是多方面的, 主要包括人为因素、车辆因素、道路因素和交通环境因素。其中人为因素是唯一的主观因素, 它包含驾驶员和行人两方面的责任, 但驾驶员的因素占主导地位, 在交通事故原因的占比中很高。在驾驶中违章操作, 不遵守交通规则超速行驶、疲劳行驶、强行变道等违规行为, 以及安全意识淡薄是人为因素构成的重要内容;车辆因素与维修、保养不善密切相关, 很多运输企业和驾驶员从经济利益和节省时间的角度考虑, 对车辆的零部件疏于检测和检修, 从而导致爆胎、转向失灵、制动力下降、电气失火等问题的出现, 极易发生交通事故, 影响交通安全;道路因素主要包括违规占道、路面的坡度、弯度、附着条件和安全设施等几个方面存在着道路交通安全隐患, 当前我国很多道路从设计、施工到运行环节都存在诸多问题, 亟待政府相关部门加以管控和修缮;交通环境因素包括交通秩序、天气状况、道路视线效果等几方面, 相关事故调查显示, 交通拥堵、恶劣天气以及视觉效果不佳, 不仅给驾驶造成困难, 同时也对驾驶员的心理产生相当的影响, 是交通事故发生的重要影响因子。
对于以上四种道路交通安全的风险构成因素, 首先要提高驾驶员和行人的主观安全意识, 并通过内因和外因敦促和引导道路运输企业增强控制交通安全风险的能力, 同时包括交管部门在内的相关政府机构, 也要加大资金投入, 建立起科学的管理机制, 有效的降低道路交通安全的风险程度。
2 运输企业交通安全管理问题分析
2.1 安全管理流于形式
交通安全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 需要具备相当业务能力的专职人员科学、系统的加以管理。但当前很多运输企业交通安全风险管理意识淡薄, 安全管理流于形式, 把安全管理机构或部门的作用弱化, 往往将其当做闲职指派不具备安全管理资格和能力员工担当, 安全监督和管理工作的不到位, 导致企业的安全生产存在重大隐患。安全风险管理意识淡薄具体体现在, 一方面包括驾驶员在内的员工对安全管理不重视, 他们对工作环境和经济收益更加关注, 认为交通安全管理是领导层应该考虑的问题, 自己只需要把车开好便是;另一方面企业领导层对交通安全的风险管控重视程度不高, 更多关注的是车辆的日常组织和运行, 企业交通安全风险管理能力弱。
2.2 车辆疏于管理维护
车辆是运输企业最为重要的生产要素, 其里程数和使用频率都远远超过普通车辆, 车辆的损耗极为严重, 因此它们的日常维修保养工作是保障道路运输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运输企业和驾驶员往往从经济利益出发, 并不严格遵守相关部门制定的车辆检查制度, 检测、保养不按时、不及时, 为了省钱而使用劣质、代用的零部件的现象十分普遍, 很多车辆出现带病上路, 超期使用, 性能下降等等问题, 是运输企业交通安全事故频发的重要诱因。
2.3 缺乏有效安全管理机制
一个高效、科学的安全管理机制是运输企业良性、有序运营的保障, 但大多运输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都简单停留在车辆的管理、驾驶员的分配、生产检查、事故处理等基础层面, 并没有将其上升的机制构建的高度。当前大多数运输企业的交通安全风险管理工作仅仅是一个就事论事的过程, 发生问题才查找原因、总结不足, 填补漏洞。而一个完备的风险管理过程包含车辆在整个运输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部交通安全信息, 企业安全管理机制的缺失, 导致无法全面、有效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判断交通安全风险的程度和潜在性, 企业控制和降低交通安全风险的能力严重不足。
3 运输企业交通安全管理对策探析
3.1 完善交通安全管理模式
利益最大化是运输企业追求的目标, 交通事故的发生对整个社会和企业自身都造成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 因此完善交通安全管理模式是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一个科学、有效的交通安全管理体系, 应当是建立在对交通安全构成因素的全面分析和研究基础上的相应处理机制。驾驶员、车辆、道路和环境等安全影响因素既包含主观因素也包含客观因素, 有针对性的采取企业内部约束机制和外部管理部门保障制度, 是降低交通事故率的有效途径。内部约束机制的制定可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 企业在整个运输生产过程中应对所有影响交通安全的因素加以干预和控制, 将不可控转化为可控;而外部保障制度则包括交管部门在内的与道路交通运输相关的行业和机构, 通过一系列监督、监管、保障制度的建立, 从法律法规、交通安全设施、交通环境等方面, 加强对运输企业的管理和规范, 提升企业交通安全管理水平。
3.2 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交通安全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环节, 近年来国家和交通运输部都对安全生产工作十分重视, 并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的措施和办法, 积极推进运输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建设,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效果, 交通事故数和死亡人数连年下降。但仍有一部分企业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并没有完成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相关工作, 交通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不高, 存在着较大的交通安全隐患。因此交通运输相关管理部门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严厉打击和督促安全生产标准化不达标的运输企业, 使企业从主观和客观上都认识到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对企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积极主动的开展和实施相关标准化建设工作, 将交通安全管理措施和制度不断完善, 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和标准。
3.3 构建交通安全诚信体系
诚信是秩序的保障, 运输企业的发展必须遵循诚实、守信的市场规则, 不能为了经济利益而忽视交通安全。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构建交通安全诚信体系是有效控制交通事故, 监督和制约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 也是营造良好交通运输环境的最佳途径。推进交通安全诚信体系的建设, 能够增强运输企业的诚信意识, 主动自觉的规范安全生产的行为, 确保道路运输安全, 真正担负起维护和谐社会的企业责任。交通安全诚信体系一方面能够提高行业管理部门的决策和管理效率, 提升企业应对安全风险的能力, 另一方面也能够及时惩治和处理那些不守诚信、事故频发的运输企业, 实现市场的优胜劣汰和良性发展。交通安全诚信体系的构建应当从安全管理制度、操作与执行力、交通事故率、安全监管水平等几个方面对企业予以评估和考核。
4 结语
综上所述, 运输企业只有不断完善交通安全管理模式, 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化建设, 并最终构建起行之有效的交通安全诚信体系, 才能使道路交通安全状况得到改善, 运输企业真正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生命线。
参考文献
[1]钱毅, 陈凯.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管理对策研究[J].北方交通, 2014 (6) :127-130.
[2]吴国全, 吴心星.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之我见[J].交通企业管理, 2014 (5) :15-16.
交通运输企业经营管理 篇9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通过相关的调查研究发现,现阶段较多交通运输企业都在改变自身的粗放型管理模式,尝试着吸收和借鉴国外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成功经验,在交通运输企业中实施精细化管理,但是传统的粗放型财务管理模式已经根深蒂固,所以要想提高财务精细化管理的绩效就必须掌握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基本特点,根据交通运输企业的实际运行情况和战略目标有计划的实施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笔者就现阶段交通运输企业财务管理精细化的特点进行了论述。
通过相关的总结研究发现,目前交通运输企业财务管理精细化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是以细致的核算、精准的数据为基础的;其次, 财务管理的精细化是以科学的管理手段和制度规范为根本的,此外,财务管理的精细化是以不断的拓宽交通运输企业财务管理深度和广度为前提的,以上就是交通运输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的三个基本特点。
二、新时期提高交通运输企业财务管理精细化管理水平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新时期是市场经济时代,交通运输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也在不断的复杂化和多样化,而交通运输企业的特点又使其相对于其他企业来说,财务管理的内容也相对复杂,即交通运输企业以提供相关的服务,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实现交通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为宗旨;第二,交通运输的部分企业承担了一些政府授权的行政管理职能;第三,交通运输企业按照公路、航道设置机构,点多线长,并且在不断的完善和优化。
其次,从交通运输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来看,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一些交通运输企业的财务核算的监督力度不够高,很多企业重核算轻管理;第二,因交通运输财务管理较工业财务处理简单,财务入行门槛低,财务会计人员多为非财务专业出身,整体素质偏低;第三,一些交通运输企业领导不重视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整体意识淡薄,更没有良好的纳税筹划意识。上述问题不仅降低了交通运输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其他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运行。
此外,交通运输企业实现财务管理精细化,不仅能够使上述问题得到有效的缓解,而且还能够改变交通运输企业财务管理的理念,进而能够营造一个全员参与的财务管理气氛,为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精细化财务管理中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能够从根本上提高交通运输企业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此外,精细化的实施不仅能够提高交通运输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 而且还有利于企业长远目标和综合目标的实现,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由此可见,交通运输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实现精细化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三、新时期交通运输企业财务管理精细化的要点
财务管理的精细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首先需要交通管理部门要调动企业的全部工作人员参与到财务管理精细化的过程中来,并且要全程的参与到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其次,需要交通运输部门需要制定和完善配套的制度规范,需要有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和激励制度;第三,需要以全局化为标准,细化各个目标,为实现交通运输企业的长远发展和进步而共同努力;第四,财务管理的精细化要强调数据化和精确性,以提高交通运输企业财务管理精细化的效率和质量,以上四点就是交通运输企业财务管理精细化的基本作用原理。
四、强化交通运输企业财务管理精细化水平的措施
笔者自从2002年7月进入杭州长运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开始,一直从事交通运输企业的财务活动,多年的工作经验不仅使我熟知了一个公司完整的财务运作流程,而且积累了较多关于分公司财务、子公司财务的工作经验,所以本人就多年的工作经验和相关的调查研究总结出以下几点切实可行的新时期强化交通运输企业财务管理精细化水平的措施,具体内容如下所述:
(一)健全和完善现有的财务管理体系
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是强化交通运输企业财务管理精细化水平的基础和关键,这就要求交通运输企业首先以高经济效益为目标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以经济责任制为根本来强化执行的力度,完善配套的监管机制,实现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管和控制;其次,要优化交通运输企业的预算管理机制,现阶段交通运输企业的产品有着较多的“免费乘车者”,大大提高了交通运输企业的投资成本,所以以既定的财务管理制度为目标,完善和细化各种财务预算,建立配套的考核机制来强化交通运输企业的预算管理机制是十分重要的;此外,要建立现代化的资金管理制度,鼓励交通运输企业通过市场机制来筹资和投资,适当的调节自身的资本运营机制,进而提高企业自身资金的利用率,减少交通运输企业精细化财务管理工作中不必要的损失和风险。
(二)加大信息化的建设和使用程度
现代社会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互联网技术对各个行业的影响正在逐步的深化和发展,对于交通运输企业来说亦是如此,所以充分的利用和完善信息化技术也是强化交通运输企业财务管理精细化水平的重要举措之一,同时也是新时期的必然要求,所以交通运输企业首先要积极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并以此为契机,实现交通运输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和系统化;其次,逐渐完善和优化原有的财务信息处理系统,解决财务信息处理滞后的现状,提高财务处理工作的绩效;此外,要以交通运输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实际运行情况为根本,建立高速财务信息分析系统,使得财务数据根据准确及时,为决策者更好更快的提供决策依据。
(三)优化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财务管理对于交通运输企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任何风险的存在都可能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后果,所以为了能够从根本上提高交通运输企业财务管理精细化的水平,优化自身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就显得尤为迫切,所以,首先交通运输企业的管理层要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并以身作则,做好相关的宣传和引导的作用;其次,要善于捕捉和监视各种财务风险的迹象,主动提出应对财务风险的措施,将风险扼杀在摇篮里;此外,提高科学决策水平,降低失误决策和判断的风险,提高交通运输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自身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提高其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配合配套的奖惩机制从根本上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
五、结束语
总之,交通运输企业担负着国家公路、沿线桥隧及其附属设施的建设、养护、管理以及其他方面的工作,是我国的支柱型产业,对于交通事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当前改革与反腐并进的新形势和新常态下,如何提高交通运输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 实现交通运输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逐渐成为了企业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重点研究和关注的课题之一,所以本文愿意抛砖引玉,使更多的人关注和重视新时期交通运输企业财务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摘要: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在交通运输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精细化管理以提高交通运输企业的效率和效益为目标,以规范和标准交通运输企业财务管理的每一个细节为本质,以细化、量化、分解和落实交通运输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为思路,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评价问题为方法来实现交通运输企业财务管理的精细化,是提高交通运输企业财务管理能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以本文就财务精细化管理的特点进行了论述,分析了新时期提高交通运输企业财务管理精细化管理水平的必要性,探究了新时期交通运输企业财务管理精细化的要点,进一步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强化交通运输企业财务管理精细化水平的措施,以期能够提高交通运输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促进交通运输企业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交通运输,企业财务管理精细化,特点,必要性,要点措施
参考文献
[1]王勇.新时期推进企业财务管理精细化的策略分析[J].金融经济,2015
交通运输企业经营管理 篇10
作为一个国家发展的支柱性行业, 交通运输行业在其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一个国家经济发展速度与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都与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息息相关。交通运输行业主要是指在国民经济中专门从事运送货物和旅客的社会生产性部门, 包括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运运输、航空运输、客运运输等几大交通运输部门。在交通运输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 主要是人力资源管理作为推动社会持续发展的职能动力, 是对组织活动的管理和协调产生重要作用的一种组织能力, 它直接决定了组织内部活动的效率以及效果, 同时交通运输企业作为一个效率性很高的行业如何加强内部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就显得至关重要。因此本文拟从以下几方面对交通运输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进行研究, 首先是分析我国交通运输企业的现实状况;其次是分析我国交通运输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哪些问题;最后是对我国交通运输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1 我国交通运输企业现实状态分析
我国交通运输企业发展现状包括如下:
1) 铁路运输企业, 铁路运输在我国交通运输行业中发展历史最悠久, 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重要的工具之一并且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必须的前提条件, 铁路运输在我国交通运输行业中应用最广, 适用范围最宽, 无论是铁路客运、铁路货运还是其他方面都可以以铁路运输作为必要载体, 但是目前我国铁路运输还处于短缺状态, 很多地区仍然没有覆盖到铁路线路, 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生活环境没有带来一定的改善, 作为我国骨干地位的铁路运输行业应该更大地发挥它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 公路运输企业, 现代经济的发展为我国公路运输企业带来了全新的契机, 传统的公路运输局限于长途运输以及客运服务上, 但是现代经济发展以及城市建设规划的发展使得公路运输企业打破传统业务的僵局, 产生了覆盖全国网络的公路运输企业;
3) 水路运输企业, 水路运输在我国历史上就对我国的经济业务以及贸易往来产生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水路运输企业也由此应运而生, 我国水路运输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 业务主要集中于远洋运输业务以及客运旅游线路上, 水路运输行业的高速发展也带动了相关的制造型产业以及国际贸易往来业务的剧增, 很多从事其他运输类型的企业也会去开辟水路运输业务;
4) 航空运输企业, 我国的航空运输发展起步较晚, 但是发展速度较快, 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国内的航空公司从几家发展到了几十家, 航空运输企业的服务业务增长点主要在于航空运输贵重金属产品以及价值量较大的产品, 普通的客运并不能为其带来较多的业务增值利润, 因此我国航空运输主要利用货运来保持住自身的利润增长点等。从上述分析来看, 我国目前的交通运输行业主要包括以上几大类, 占据了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主要地位。
2 我国交通运输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分析
人力资源管理在我国现代企业发展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在我国交通运输企业中如何掌握好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交通运输企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在我国的交通运输企业中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交通运输企业内部人才缺失严重, 在企业内部人才分为三个层次, 主要包括高层次的管理型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中层次人员主要包括中层的管理人员等、还有一般型工作人员, 在我国交通运输企业内部对于高层人才方面主要是缺失高级工程师人员、高级技师人员和高层管理人员, 导致难以对交通运输企业进行合理的管理, 对于中层人员的缺失导致无法按照上层决策合理的指挥下属员工进行合理的工作预期, 使得企业内部结构断层, 对于基础性员工的缺失导致在工作的实际实施阶段无法准确完成, 由于人员自身能力以及管理安排问题导致严重影响交通运输企业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2) 交通运输企业内部员工搭配不合理, 主要是在我国交通运输企业内部由于年龄结构、自身能力、员工质量等问题导致交通运输企业内部出现严重的内部管理问题, 同时由于职工学历或者能力问题导致交通运输企业出现工作被严重拖拉或者工作出现缺失效率的情况。
3 针对我国交通运输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针对我国交通运输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人才缺失短缺等问题提出以下的对策, 首先是在招聘人员时要综合考虑相关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综合实力, 其次是在选择好合适的人员之后要对其进行岗前培训, 对于所学知识要学会在具体工作中的实际应用, 对在工作中如何有效地解决日常问题以及遇到的各种突发问题等都要进行系统综合的培训, 以便员工上岗工作时能够尽快地进入工作状态, 同时也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提高员工的竞争意识, 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工作岗位, 成为交通运输业的综合管理人才。第三是在交通运输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可以为员工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接触更多更新的东西, 使员工在经济全球化和竞争日趋激烈的交通运输行业中, 具有更强的竞争实力。因此如何合理调动内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使各项工作取得效率和效果是每个企业增值和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 在我国的交通运输企业中应该提高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 而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招聘, 这样才能保证交通运输企业的不断发展和提高。
摘要:交通运输行业是一个国家发展国家经济, 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基本支柱性行业, 交通运输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于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通过理论分析的方法分析我国交通运输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存在哪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研究结果表明交通运输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在其中发挥着实质性作用, 如何认清我国交通运输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改进对于改善我国交通运输企业内部管理具有重要的实际性作用和改进意义。
关键词:交通运输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与对策
参考文献
[1]赵艳杰.交通运输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思考[J].人力管理实践, 2009-6-61.
[2]薄建平, 薄建新.浅谈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J].中国商界 (上半月) , 2010 (9) .
[3]蔡斌军.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4) .
交通运输企业经营管理 篇11
煤炭铁路;人力资源;运输企业;管理
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战略性资源,对于煤炭铁路运输企业走出困境、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间的竞争最终表现为人力资源的竞争,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必须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充分实现人力资源的价值。煤炭铁路是国家经济的重要产业,是一个庞大的联动机,煤炭铁路运输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机车电工等多个部门多个工种的多个员工通力协作才能完成。因此,人力资源影响着煤炭铁路运输的生产安全,人力资源决定了煤炭运输企业能否在未来的铁路市场中取得胜利,这对我国铁路人力资源的管理问题深刻的探讨与研究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1.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在煤炭铁路运输企业中存在的问题
配置不科学。结构调整不够合理、配置不够科学、在人力资源的管理方面缺乏战略思考是我国铁路企业存在的关键问题,具体表现在:缺乏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结构比例不协调。截止到2007年,在管理方面的人员数量已经达到了26.1万,占其企业全部人数的12.6%,其中有144730的人员为专业技术人才,占企业全部人数的7.2%;1451043工作人员为生产人员,占企业全部人数的70.7%,但是工人技师和高级技术人才总共才29400人,只是生产技术人员的1.98%;服务方面的人员以及其他人员总共为142602人,占企业全部人数的7.1%;内部退养人员、长休、长学等非在岗不能长期上班的人员有195232人,占企业全部人数的9.6%。因此从以上数据我们可知,铁路企业在人员的配置上有一下特点:普通人员过剩,专业的技术人员以及高技能的人才十分缺乏;在人员的结构上,机关以及后勤的服务人员过剩,生产岗位的人员缺乏,尤其是高技能的人才和在关键的生产岗位上的人员更是显得不足。[1]
岗位工资制度不合理。煤炭铁路运输企业的生产特点是指挥的高度集中、生产活动的联合协调和作业的高度分散,而且运输企业内部的车、机、工、电、辆工作性质有很大差异,即便在同一专业在不同岗位上劳动特点性质也有很大差异,并且各岗位的劳动量都很难准确计量,个人的劳动量在企业的经营成果中很难直接体现。另外煤炭铁路运输企业的生产还受国铁运输计划、煤炭客户需求、煤炭生产量的不均衡制约[2]。
激励机制落后。煤炭铁路的运输企业在工资的分配制度方面比较落后,工资最大的作用具有保障职能以及激励职能的特點,但在铁路企业中,目前实行的岗位技能的工资制度是在传统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下所产生的,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基本工资和工龄工资以及各种的津贴项目。铁路实行的所有权和经营权进行分离,在股权的激励方面却没有实行任何措施。这种按人数来进行支付工资的手段和方法,主要是对工资在保障职能特点方面有了很好的体现,而把激励职能的特点放在了比较低的地位上,这样的分配模式造成的结果就是:职工对岗位的忠诚度和对劳动的积极性有所降低,而高技能员工的报酬水平却远远低于在市场中其他同类人员的平均水平使得人才流失十分严重。[3]
不注重企业文化。大多数的煤炭企业对企业文化的概念理解不到位,认识不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核心经营、管理原则,只有通过企业文化的影响,才能评价和指导企业各项行为的准则。这些煤炭企业或是干脆就没有企业文化,或是忽视了企业文化提出的根本性目标。虽然具有企业文化但企业文化的理念只停留在高级管理层面,而普通的员工却根本不知道其所在企业的企业文化的基本内容,或是为了盲目的追风而设定了企业文化,他们设定后企业文化既不符合企业的发展要求,也得不到广大员工的认可,它的收效往往是在对外方面赢得认可,制造对外形象工程。以上这种情况都使得企业文化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没有达到人力资源管理所提出的企业文化的目的。还有一部分企业虽然建立了企业文化,但企业文化繁多,这一问题在国有大中型煤炭集团公司中更加明显,在煤炭主体单位中存在企业文化,但在非煤炭主体单位中同时存在着另一种企业文化,同一集团公司的各厂,各单位都存在着自己的小文化、小风气,由于缺乏横向交流和制约机制,各小单位的企业文化难以融合。导致了企业文化纷繁多样,又杂乱无章的局面。
2.煤炭铁路运输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施对策
煤炭铁路运输企业要想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谋求生存和发展,必须解决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实施新的人才战略对策,从人力资本理念、选拔、激励、考核、培训及人才建设等六方面着手,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树立人力资本理念。煤炭铁路运输企业必须确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点,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建立和完善专业技术人才引进、选拔、培养机制帮助职工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专业技术人才的成长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从管理体制和政策措施上为人才成长创造有利的发展条件,使企业具有强大的人才聚集力量和人才辈出的环境。
建立合理的岗位效益工资制,精细化管理岗位价值。岗位工资的实质通俗来讲就是给岗位来定价格。其前提首先是对岗位进行合理定员,岗位定员的要求主要是“以事定岗,减员增效”,合理的确定并且划分管理岗位、生产技术岗位以及辅助运行维护岗位。要想给岗位合理的定价,还要客观全面公正的进行各岗位的劳动差别评价,岗位评价时要打破“只有一线操作人员才创造财富”的传统思想,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新观念,强调管理、技术岗位人员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综合评价。各管理岗位要突出责任、素质因素、生产技术岗位要突出技能、经验因素、辅助运行维护岗位要突出劳动条件、劳动强度等因素。[4]
2011年,铁运公司按照“舆论先行、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思路,以全面预算为总纲,以市场化管理为切入点,积极推行岗位价值精细化管理“541”模式,建立了公司内部之间市场经济关系,按照打造铁运特色的岗位价值精细化管理品牌和实现岗位增值、企业增效、员工增收的目标,不断推进岗位价值精细化管理工作,经过一年的运行和完善,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管理模式,公司的生产效率、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应明显提高,管理水平、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改进激励机制。现在,煤炭铁路企业中仍然存在很多的弊端,例如:人员的流动十分艰难、不能出只能进、不能下只能上。大部分的煤炭铁路企业的职工仍然认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是个“铁饭碗”,虽然在工资收入方面不是很理想,但是只要不违抗任何法律,没有重大的错误发生,自己就不会被企业解雇,也不会严历的处分自己,即使在工作的表现上不如意、绩效也不高,对自己所带来的影响也不是很大。因此,如何设置科学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企业处在一个人力资源决定成败的时代,新形势下煤炭铁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煤炭铁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任务,如何吸引和留住人力资本己成为企业面临的一大挑战。煤炭铁路企业必须通过制定合理的选拔、激励、考核、培训及人才引进管理制度,才能为煤炭铁路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基础保证。
[1]鲁 斐等.铁路运输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探讨,2009
[2]铁路运输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研究,2007
[3]木妮热·吾布力等.提高职工素质的几点建议,2010
铁路运输企业经营管理的创新路径 篇12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发展, 习惯于传统计划经济模式的铁路行业日益暴露出行业性的整体发展迟缓态势。其中, 铁路运输管理方式和运营机制陈旧落后、铁路运输企业的竞争意识和忧患意识不足、营销手段和市场攻略陈旧滞后等多方面因素已经严重制约铁路行业在市场经济宏观背景下的发展。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和严峻的市场经济形势, 铁路运输企业从自身经营模式方面进行深刻反思和彻底革新的举措已经势在必行。因此, 铁路运输企业必须努力寻找除旧革新的正确方式方法, 积极寻求改革路径的探索和尝试, 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 在市场竞争中提升核心竞争能力。
1. 铁路运输方式在整个运输体系中的权重变化引发自身反思性的除旧革新
伴随着其它运输方式的飞速发展, 铁路运输方式原本在整个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受到严重动摇, 其在整个运输体系中的绝对权重优势已经悄无声息的发生了变化。“美国铁路运输的重要性相对下降是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 我国目前也有这样的趋势, 主要是其他运输方式的竞争, 货运方面有更好的服务或成本优势的公路运输和管道运输, 而在客运方面, 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飞机作为出行的交通工具。”[1]这一事实迫使铁路运输方式必须重新审视自身情况, 寻求新的竞争优势, 从自身出发认真反思除旧革新的有效措施。
2. 国内外经济形势迅猛发展形势催生铁路运输企业尝试与时俱进性的除旧革新
国内外经济形势的迅猛发展态势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铁路运输企业进行管理体制和经营方式等环节的改革进度。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必须具备强劲有力的竞争实力和发展动力。而获取这些优势的方式只有通过不断的除旧革新, 以现代化的企业管理理念改造企业原有的陈旧观念, 以科学合理的制度机制变革旧有的运作方式,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预计目标。因此, 及时醒悟, 未雨绸缪是我国铁路运输企业与时俱进的应有之义。
3. 铁路运输企业陈旧落后的管理模式愈发加速其机制性的除旧革新
据统计, 铁路行业从1994年开始连年亏损。其中, 一些长期困扰铁路运输企业的问题, 主要体现为:铁路企业内部机构松散, 运输材料浪费严重, 运输成本长期居高不下;客货运输服务管理水平较低, 致使其丧失与其他运输方式同台竞争的先机和优势等等。总之, 传统计划经济的弊端还大量的残存在于铁路经营管理模式当中, 这成为困扰铁路行业的主要问题。时代发展的主流思想倡导以现代管理方式经营现代化的企业。然而, 铁路行业的落后管理模式却与这种主流思想格格不入。因此, 铁路行业想要真正摒弃落后陈旧的内部管理模式, 非改革创新所不能。
二、影响铁路运输企业发展的成因分析
1. 铁路行业整体科技创新水平滞后是制约铁路运输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21世纪是知识经济, 这样的时代背景更呼唤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持续性创新。目前, 我国很多铁路运输企业已经建立起相对完备的技术创新体系。但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铁路技术装备水平仍然相对滞后, 这是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当前, 我国铁路运输行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如下方面:首先, 铁路运输的机车车辆装备技术不先进, 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相当距离。其次, 有关铁路运输理论的基础研究工作起步较晚, 发展较慢, 缺少在国际领域处于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再次, 铁路运输行业尚未建立高速铁路的智能一体化技术, 对于高铁的检查施工方面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最后, 铁路行业整体存在信息化、智能化、科技化的现代企业管理水平低下的全行业问题。
2. 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相关制度的缺失是制约铁路运输企业发展的关键原因
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提倡以财务管理为核心和依托, 通过财务制度的科学化管理带动企业整个经营运作过程。“在运输生产计划既定的情况下, 运输成本效能分析反映在财务工作中是运输成本核算向各个运输作业成本核算的转变, 从而为运输成本管理创造基础。但是, 从现有运输成本核算系统在成本项目设计和信息提供方面看, 跟这一目标的匹配性还不够, 还没有真正形成以财务管理为中心全面优化成本管理的机制。”[2]事实上, 我国铁路运输企业的很多经营负责人往往只关注显示盈亏的财务结果, 却不在意生产经营的动态财务过程。这导致这些短视的经营者忽视生产经营过程存在的漏洞和不足, 没有亡羊补牢的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3. 财务成本核算方面缺乏科学性是制约铁路运输企业发展的首要原因
“经营效能是指企业通过经营耗费所获得的使用价值与所付经营的比值;经营效益也即经营收益, 指经营利润与经营成本的比值。”[3]当前, 我国很多铁路运输企业在成本核算时都将关注点集中在考核经营水平是否达到预定目标, 但却忽视了对经营效益水平的达成程度进行精确的分析和测算。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核心是提高企业的整体经营效能或经营效益指标, 只有达成这个预期目标才能真正说明企业的盈亏状况。然而, 我国大多数铁路运输企业存在的通病就是每每提及成本控制必然将矛头指向某一确定的成本降低标准, 而这一标准的确定又往往是缺少成本效能分析作为前提的盲目性指标。当前, 我国众多铁路运输企业每年年初制定的全年运输成本指标总是在一个较为局限的范围之内滚动调整, 对于收支管理的双向调节机制和约束激励机制严重缺位。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本应支出的确保安全生产的必要成本被人为不合理的降低。与此同时, 由于政策导向偏差, 调节机制不够健全, 出现很多“鞭打快牛”的状况, 严重抑制了铁路员工主观能动性的调动和发挥。
三、铁路运输企业经营管理的创新路径分析
1. 维度一:科技创新路径
针对我国铁路运输行业整体科技水平发展现状, 应当将科技创新的路径定位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 研发投入方面要舍得大手笔斥资, 在锁定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方面, 企业要真正做到自主研发, 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一流的成套技术。第二, 在铁路行业科技创新方面, 要分清主次, 部署铁路行业科研方面的前沿领域和具体的研究方向, 关注科技创新能力的持续性提高。第三, 政府相关部门要适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和配套机制, 确保对铁路行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性倾斜力度。对于铁路企业科技创新而言, 除了要明确铁路企业科技创新的思维路径以外, 还应当进一步明确科技创新具体应当涵盖哪些领域。对此, 已有学者指出, 我国铁路科技创新领域应当包含下列内容:“1.重大技术领域。铁路科技创新可以我国十一五铁路科技发展目标为指导, 重大技术主要包括以高速动车组技术、客运专线列车运行控制技术、客运专线修建技术、牵引供电技术、旅客服务技术、客运专线系统集成技术为主的客运专线成套技术;包括机车同步控制技术、重载机车、货车技术、重载线路技术、重载运输组织技术、重载运输通信信号技术的重载运输成套技术。2.专业技术领域。专业技术领域的创新主要包括装备技术、信息技术、运输组织与客货服务技术、安全技术及节能环保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 在信息化发展越来越迅速的当下更应该加强创新。如:行车调度指挥及信号技术、专业信息系统和信息安全及共享技术。3.基础技术领域。铁路运输企业要提高铁路持续创新能力, 需要对铁路基础理论进行系统研究, 加强试验基地、试验手段和信息数据库建设, 建立健全铁路技术标准体系, 重视政策理论和管理科学研究。以基础理论的研究创新为例, 高速与重载轮轨的关系、高速弓网关系, 安全分析评估理论与信息安全技术等方面都需要创新研究。”[4]
2. 维度二:经营理念创新路径
知识经济要求以知识为基础, 通过高科技发展带动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 推进经济稳步、快速、可持续增长。铁路运输企业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始终保持强劲的竞争实力, 实现的路径只有通过企业经营者适应时代要求及时更新经营理念, 创新管理模式, 持续性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其中, 这里所说的“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是针对铁路企业所具有的相对于其对手而言的, 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一贯和稳定的保持某种其他人所不具备的得天独厚的自身条件和资源优势。为此, 铁路企业必须创新经营管理理念, 以使企业具备真正意义的竞争优势。企业更新经营理念最终取决于经营者是否能够及时更新自身观念, 而经营者更新管理理念的基本前提就是其思维方式的先一步转变——铁路运输企业的经营者不能够再像以往那样单纯一味的追求业绩指标, 而要将眼光放得更加长远, 在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方面、管理层科学决策方面、先进管理知识的吸收和应用方面、建立高品位的人性化服务方面、完善高效率的科技创新理念方面、健全高利润的资本运作模式方面、构建高品质的产品研发团队方面、树立高效益的团队协作方面等都要敢为天下先, 积极的做到与时俱进。
3. 维度三:内部管理方式创新路径
内部管理方式的创新路径应锁定在营销管理创新、质量管理创新和财务管理创新三个方面。首先, 实现铁路行业的内部管理创新路径的第一环节就是营销管理创新。实现营销管理创新需要我们以市场为导向, 提高营销管理的现代化程度。为此, 我们应当面向市场, 建立起高效运作、指挥得力、反应及时的一整套营销攻势策略和保障性制度机制。其次, 实现铁路行业的内部管理创新路径的第二环节就是质量管理创新。当前, 我国铁路行业部分企业已经先发制人的引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国际标准, 试图通过外部咨询认证方式, 建立健全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 完善和提升自身的质量管理水平。最后, 实现铁路行业的内部管理创新路径的第三环节就是财务管理创新。
实现铁路行业整体性的财务管理创新必须通过如下几个具体途径:第一, 实施现代化的财务成本管理。目前, 很多铁路运输企业普遍存在高能耗、低增长、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这些现实问题导致铁路企业陷入长期亏损的恶性循环。要想摆脱困境, 非“兴利除弊、除旧革新”不可!因此, 我们认为, 铁路企业只有通过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改造企业的原有制度, 才能控制费用, 降低成本, 真正实现低能耗、高效益的良性循环目标。只有将资源消费控制在一个较低的合理化水平, 企业才能够实现核心竞争力。第二, 完善已有的生产经营财务计划。当前, 我国铁路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还体现为生产经营方面的财务计划制定的不合理、不科学。在市场经济中, 经济的发展应当遵循以市场调节为主导, 国家宏观调控为指导, 通过精确科学的预算制定出合乎企业发展的财务计划指标。计划指标不能脱离科学的预算。只有经过周密细致的财务预算所制定的企业生产经营计划才能够真正关注企业发展的整个过程, 强调企业发展的全方位和多层次, 凸显财务评价结果和合理性和科学性。铁路行业的财务计划一般是刚性的硬指标, 但这样的硬性指标往往会缺乏实际可操作性。为此, 强化企业财务生产计划融入预算内容, 可以改变以往刚性、一成不变的思维定势, 使计划真正变得人性化、客观化、科学化, 真正为企业的特定情况或者突发事件留有余地。第三, 推行成本控制的目标责任制。只有将责任落实到人头, 才能保证成本控制目标的达成。目标责任制不属于新生事物, 但是以铁路行业的成本控制为导向的目标责任制却能够实现指标落实的个体化和经营管理的全民化。只有将铁路企业全员参与意识提升至一定高度, 做到人人肩上有成本控制指标, 个个心中有经营管理意识, 才能在推行成本控制目标责任制的路上向前跨越出具有质的一步。第四, 建立铁路企业内部财务经营管理的内控制度。
摘要:铁路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环节, 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国民经济命脉。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 铁路运输行业在激烈严峻的市场竞争形势面前, 开始认真反思如何能够持续性提高管理水平, 如何能够除旧革新的改变自身不科学、不合理的弊端问题。本文以此为契机, 从我国铁路运输企业经营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分析入手, 深入剖析制约我国铁路行业经营管理水平发展的诸多桎梏因素, 尝试性的从技术创新、经营理念创新、内部管理方式创新的三个维度进行除旧革新的路径探索, 以期为我国铁路运输行业在引入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提高行业整体管理水平、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等方面给予相关完善建议。
关键词:铁路运输企业,经营管理,创新
参考文献
[1]王婷婷.铁路运输企业管理创新[J].发展, 2000, (6) :96.
[2]翟军.铁路运输企业管理模式与营销方式[J].时代经贸, 2008, (3) :221.
[3]铁道部.铁路货物运输管理规则[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0, (6) :87.
【交通运输企业经营管理】推荐阅读:
交通运输企业发展05-08
交通运输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试卷答案07-25
交通运输企业先进人物演讲稿05-16
公共交通运输管理06-21
关于对2009年度全国交通运输企业文化08-31
公路交通运输管理研究10-19
公众参与交通运输管理06-30
交通运输经济管理08-15
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