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条件

2024-06-10

教学条件(共12篇)

教学条件 篇1

数学概念是数学逻辑推理的起点,是建构数学知识的基本元素.数学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教师对这部分内容处理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掌握和应用,同时也最能看出教师的教学功底.因此,概念课也是很多评优课、比赛课中比较常见的一类课型.本文以2014年12月无锡市学校管理中心市属学校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活动中同一课题的两节课为例,研究高中数学概念教学.

一、教学案例

课题:《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主要讨论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为学生数学推理的学习奠定基础.这部分内容相对独立,让学生在原有的认知结构下理解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本质,成为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以下着重介绍两节课的概念引入及讲述.

【案例一】执教:甲教师

1. 复习引入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课的四种命题的形式以及关系.

2. 概念引出

(1)给出如下四个命题,请学生判断命题的真假.

(3)等腰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

(4)若m是6的倍数,则m是4的倍数.

(2)定义两种符号

(3)分析实例

引出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定义,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3. 概念描述

给出充要条件、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的定义.

【案例二】执教:乙教师

1.概念引入

给出如下两张电路图,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析:p开关的闭合和q灯亮之间的关系.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两张电路图,开关p闭合,灯泡q亮吗?

生:图1中的灯泡亮,图2的不亮.

师:回答正确.如果把“开关p闭合,灯泡q亮”作为一个命题,则图一是真命题,图二是假命题.如果用推导符号来写,怎么表示?

师:好.从以上的问题不难看出,图1中,p开关的闭合保证了q灯亮.也就是说,条件p充分保证了结论q成立.图2中,要使q灯亮,开关p必须闭合,也就是说,条件p是保证结论q成立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研究的主题: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的关系———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2.概念讲述

生:充分条件.

生:不充分条件.

师:词典对“充分条件”是这样解释的:“具备这种条件,结果一定会出现;不具备这种条件,结果未必不会出现.”图1中“p开关闭合”就是“q灯亮”的充分条件.因为,有p开关闭合,就有q灯亮.但p开关不闭合,r开关闭合,q灯也会亮.当条件和结论满足“有它就行,没它未必不行”这种关系时,条件就是结论的充分条件.如“无锡人”是“江苏人”的充分条件.

师:继续回到图1和图2中,将“q灯亮,则p开关闭合”看作一个命题,则图1是假命题,图2是真命题.请同学们用推导符号表示这种关系.

师:图1 q灯亮,p开关不一定闭合,即q灯亮,p开关可能闭合,也可能不闭合.开关p闭合不是q灯亮所必需的条件.所以说p对q不是必要的.同学们能分析图2的情况吗?

生:图2 q灯亮,p开关一定闭合,开关p闭合是q灯亮所必需的条件.所以说p对q是必要的.

生:必要条件.

生:不必要条件.

师:词典中对“必要条件”这样的解释:“具备这种条件,结果不一定会出现;不具备这种条件,结果一定不会出现.”分析图2得出“p开关闭合”就是“q灯亮”的必要条件.因为p开关闭合,q灯不一定会亮.但q灯要亮,p开关必须闭合.当条件和结论满足“有它不一定行,没它一定不行”这种关系时,条件就是结论的必要条件.如“牛”是“奶牛”的必要条件.要是奶牛,首先必须是牛.

生:q也是p的充分条件.

3.问题探究

(1)回到电路图,利用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定义分析图3和图4中A开关闭合是B灯亮的什么条件.

(2)利用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定义分析图5和图6中A开关闭合是B灯亮的什么条件.

4. 概念描述

给出充要条件、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的定义.

二、比较与反思

1. 先入为主,情境创设贵在抓住学生的“心”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新学习的知识必须纳入原有的认知体系,并在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找到联系点,才能将新知识同化.深度学习倡导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使这些知识和经验成为学生学习的“支架”.甲教师采取了大多数新课习惯采用的情境,复习上节课相关内容引入,平铺直叙,波澜不惊,也试图找到原有知识和新知识的联系点.但这种联系略显生硬与突兀.乙教师虽然是用物理的问题作为线索引入,但学生对串、并联电路比较熟悉,更重要的是串、并联电路非常贴近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概念.整节课的各个知识点被有机地串联在一起.学生知识再现时,由于有了物理实例作为背景,理解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就会显得自然.另外,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作为概念的引入,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形象的电路结合在一起,使得学生面对的不再是空洞的概念,真正从本质上抓住了学生的“心”.

2. 课堂灵活生动,取决于学生的体验

甲教师的课堂,直接从几个零散的实例出发,直接由教师给出了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定义,学生虽然也能了解概念,但这种了解仅仅是机械式的、记忆式的了解,并不能真正纳入到自己的认知体系中,对于概念的理解剩下的只是机械的判断,根本谈不上深刻.学生整节课被教师牵着鼻子走,缺乏主动性,更别说创造性了.乙教师整节课学生的参与度非常高,从讲解完概念后再应用到电路图时,整个回答在学生的抢答中进行,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学习气氛非常活跃.这一过程遵循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由原问题生成新问题的过程,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思维能力也都得到了发展.

3. 概念教学,要自然生成,重在揭示概念的本质

甲教师和乙教师显然都重视揭示概念的本质.甲教师从四个例子入手,试图全方位展示“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概念.但在分析时还是落入了强化概念的判断方法的俗套中,注重的是“最终”产物.这样的教学,对于学生的解题虽然很有帮助,但对于概念的深刻理解和把握却略显不足.乙教师虽然只用一个例题,但是从知识结构的总体上把握了数学中的观念,形成了优化的数学认知结构.概念的给出没有任何强制的痕迹.从具体问题出发,揭示概念本质,让学生总结出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概念,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领悟了概念,可谓水到渠成.整个课堂以问题为主线,不仅解决了问题,而且学习了新的数学知识,还应用到新问题的解决中来,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条件 篇2

----某某

2014年4月23日领导来我校视察指导工作,并在第二节听了我的初二物理课《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现将上课后的一些感想和反思归纳以下几点:

1.在课前准备上,为了使这堂课能生动形象,给孩子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全班60人,分15组,前后桌4人为一组,我选取了乒乓球、鸡蛋、橡皮泥和橡胶球做为沉浮物体,由于和水的密度一样大的物体不好找,液体用的是事先调好的食盐水,使鸡蛋悬浮其中,由于食盐水经过一夜的挥发,在上课的时候有些鸡蛋还是漂浮状态,这点事前并没有想到,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

2.在课上,感觉自己还是有点紧张,在表达上,语言组织不够简练,导致时间分配上没有预想的好,在学生感受物体浮沉的时候,课堂出现没有秩序,目的性不强,这和我有直接关系,我应该把实验目的和步骤和学生说清楚,并打到大屏幕上,那样会让学生实验目的性更强,实验更有意义。预想的橡皮泥是想让学生捏成碗状,漂浮在液体上,但很多学生把橡皮泥包裹到乒乓球上,这是我没想到的,有些哭笑不得。

3.这节课上完后,暴露了一些问题,自己想了很多,课堂控制能力方面有待加强,在准备课时还需多考虑学生将会出现哪些问题和疑问,应给予及时的补充和回答,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独立的思维和想法,教师应该更多的事先预想到各种问题的出现,以便更好的在课堂上运用自如。

新课改条件下化学教学探讨 篇3

关键词:新课改;化学教学;教学探讨

中国分类号:G633.8

新课程改革以来,学校和教师不断对新课程进行着探讨。化学作为初中阶段的一门必修科目,在初中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新课改要求学生在学到化学知识的同时,能够运用化学知识更好为生活服务。本文从对新课改化学教学解读入手,阐述新课改对化学教学的要求,并分析目前在实际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反思,提出解决途径。

一、对新课改化学教学的解读

新的化学课程改革,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使学生了解知识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并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教学理念方面,新课改强调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调为学生创设体现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相互关系的学习情境。在课程目标方面,增加了“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以及增进学生对科学探究的体验”。除此之外,还增加了“安全意识”、“可持续发展观念”“敢于质疑”等重要观点[1]。

二、在实际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没有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虽然新课改强调改变旧的教学模式,要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需要,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把这改革落实好。现在的化学教学,依然以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学习知识为主。教师不苟言笑,不与学生讨论、沟通,一味让学生背诵大量的化学方程式,实验过程等。学生没有真正理解化学,从而降低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此外,教师不能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程度,确定符合实际的内容范围和难度要求,做到因材施教。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师主导整节课堂,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一方面是由于初中化学时间紧任务重。[2]由于会考、中考等的压力,教师们为了学生化学学业成绩的提高,采取题海战术,填鸭式的教学,从而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

2.2 忽视化学实验的重要性,不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最有效地途径。然而,在实际化学教学中,学校领导和教师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只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因此,化学实验流于形式,学校实验课的相关设施陈旧且不齐全[3];实验课开不足,教师占用实验课给学生讲课的现象时有发生。就算上实验课,有些教师在课堂演示实验时只强调实验现象,而忽视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和解释。更有甚者,教师讲实验而不是做实验,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不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新课改下化学教学的反思

3.1 定期开展教师培训会及教师交流会,提高教师的认识水平和教学水平

开展教师培训会及教师交流会,及时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要使教师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需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并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有体验化学的机会。同时,在化学教学中要为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使学生真正消化并理解所学内容。除此之外,还要培训教师为学生给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教师应改变“板着脸孔”上课的情形,用激励的语言、赞赏的眼神以及有形的奖励激发学生,诱导学生的学习情感。良好的情感状态可以使学生愉快地学习,是学生学习内驱力的源泉。这样,师生平等存在于课堂,最终达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完美境界。

3.2 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浓厚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应创设科学的学习情境,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生动性、新奇性、新颖性、形象性和实效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具有情境性,而且是其被应用的文化、靠山及活动的部分产物,而且知识是在情境中通过活动而产生的,学习情境的性质决定了所学知识在以后情境中再运用的可能性,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懂得某些知识,而是要让学生能真正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客观世界中的一些问题,只有在真实世界的情境中,学习才能更为有效。”[4]教师应在教学当中运用跟化学有关的实验、问题、故事、史实、热点新闻、报道、实物、图片和影像资料等,创设出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生活实际[5],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比如被蚊子叮咬后可以用肥皂水涂抹在叮咬处就不痛不痒了,自家的食醋除热水瓶底部水垢,活性炭可以除去新装修家庭里的甲醛等有害气体等,使学生体验到化学的价值,进一步感受到化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3 重视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验水平

3.3.1 转变观念,重视实验

学校领导和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重视学生的实验课,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首先,学校领导可以加大对实验室建设的人力、财力的投入,及时购置及更新化学实验设施、实验器具及化学药品。其次,建立规章制度强制要求教师开展化学实验课。最后,定期对教师进行实验培训,提高教师做实验的能力。教师应避免讲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要注重实验的可操作性,着重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使学生通过实验把课上所学化学知识进行迁移。

3.3.2 重视实验设计,鼓励学生参与

教师在上实验课前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实验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思路和方法,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比如可以让学生联系前面学习的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装置,自行设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和收集方法。

3.3.3 举行化学实验竞赛

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参加实验操作技能竞赛,提高化学教师的实验水平和教学技能。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理论赛和实验技能赛,提高学生实验技能,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新课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只有经过反复实践、积累、反思、总结,才能逐渐解决我们在化学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化学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根据社会实际需要培养学生;优化教学方法,努力每一节课都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并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用变化与联系的观点分析化学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这样才能上好每一节化学课,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版。

[2]李兰.初中化学探究教学的思考http://www.doc88.com/p-091250300054.html

[3]王文艷.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4)157-158

[4]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blog.sina.com.cn/s/blog_a5c3971001013dj3.html

教学条件 篇4

1 给予学生心灵充足光照

拉封丹经典寓言中的名篇《北风和太阳》是从北风和太阳之间的一场比赛开始, 它们要比比看谁先让骑马的人脱下外套。北风“狂啸怒吼”给世界带来灾难, 结果只是让行人裹紧外套;而太阳将阳光温和洒下, 万物复苏, 骑马的人自觉地把外套脱下。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教育启示在于:阳光的力量是它的温度和温暖, 只要没被云朵遮住, 它就会普照;其实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 只是要拨开遮蔽的云, 让他放散光芒。

日本黑柳彻子写过《窗边的小豆豆》, 小豆豆因为“淘气”被迫退学后来到巴学园, 小林校长笑着专心聆听“坏孩子”长达4小时的“倾诉”, 令小豆豆感到平生第一次遇到了真正喜欢自己的人, 小林校长就是小豆豆心中的光明使者。

我们的课堂应该倾听学生的心声, 用宽容和尊重打开学生心智之门, 学生接纳了教师, 教师才可能融入他的生活, 教育才可以有的放矢。当教师发现了学生身上的太阳, 使他发出光亮, 其实就是启动了学习的非智力因素, 我们都知道非智力因素是高效能、低投入的, 它是高效优质课堂的“发动机”。

2 给予学生思维呼吸空间

(1) 思考时空

经常看到课堂上教师采用“拖火车”的方式让学生回答问题, 本意是让更多的学生“动”起来;学生活动也是这边刚结束了小组讨论, 那边又立马开始了小组展示……课堂确实有“动感”, 但是我们活动的终极目标是学生的内化生成, 是需要“静”的, 因为“静生慧”。所以, 我们的问题需要有思维含量, 促学生把各知识点在脑海中形成思维导图, 寻到问题症结, 生成独创发现。也就是说, 教师应该给学生画出“思维导图”的时空, 允许课堂有片刻“留白”的时空, 让思维高效。

(2) 课堂留白

“踏花归来马蹄香”源于一个故事, 画家的命题是画出花香, 我们不见一朵花, 但在彩蝶纷飞的马蹄旁却是暗香流动。这就是讲究“疏可跑马、密不透风”的艺术, 这就是回味。这样的回味和韵味同样适用于我们的课堂。

(3) 课余闲暇

用手紧握和舒张状态下的海绵哪个吸水量大的答案很简单, 闲暇教育的教育价值同理。学生的闲暇时间, 让学生远离书包, 以“轻松心态”, 从拓宽领域、延伸视野方面给他们开放性的任务, 让他们放开思维。因为这样的自由呼吸时空, 才是优质高效课堂的“加油站”。

3 给予学生充足水分

学生像一粒粒种子, 在条件适宜的时候会破土萌发, 争取自己的生长空间, 这是一个不能替代的过程。

书本知识与实践不是一个线段的两个端点, 而是螺旋上升的曲线阶段性标识, 在课堂上清楚了解学生的起点, 把握学生已经会的, 自己通过学习能自己学会的, 和必须通过教师点拨才能学会的。对于那些学生能够自己通过探究可以学会的问题, 才可以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 相信学生, 大胆让学生去做, 给他们提供场所、条件、机会、资料, 引导他们自主地去尝试。学生的创新除了有创意、设想外, 更重要的是行动实践。学生在探索实践中的反思和适度调整很重要。让学生以探索的态度, 科学的方法, 活动的形式, 合作的精神开展各种活动, 获取能力和情感体验, 提升学力, 放开学生手脚, 是在适当范畴和条件下做, 不是放任。放开手脚的 (下转第70页) (上接第103页) 学生活动才能成为优质高效课堂的“高速路”。

4 留一片土壤给教师自己

作为教师, 已经不是过去仅仅具有奉献意义的“蜡烛”, 而应该在放飞学生的同时, 留一片净土给自己。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教学范例 篇5

温永宽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内容位于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书第三章第3节,内容包括: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以及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简介。本课题共需两课时,此设计为第一课时。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氧气的性质以及蜡烛、木炭、硫、磷等物质的燃烧,本课将承接上文,同时为高中要学习的“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起到铺垫作用。因此本课在教材中的作用是承上启下。

本节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较多,课题对学生即亲切又熟悉,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是学习本节内容的基础,因此在对本节教学资源的选取上注重源于生活,这样,老师在此基础上的情景创设,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便于指导学生完成本节教与学的目标。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②通过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设计对照实验,进一步学习控制变量进行对比实验探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体会学习化学的价值。②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重点难点: 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

难点:探究实验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二、学情分析

学生前面已接触了一些物质的燃烧实验,熟知了氧气的性质;同时具备了简单的实验操作技能;本课题又与生活联系紧密,生活实例较丰富,认知上比较轻松;面对将要探究的内容情绪、心理都比较好奇、兴奋。

三、教学构想

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强调:课程的设计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科学探究的学习过程,以及伴随这一过程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因此,本节课的设计以学生为中心,以科学探究为主线。

考虑到学生对本节内容的熟悉、感知程度,考虑到初中学生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所以本节课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和实验探究相结合的教学策略。通过设置问题任务,创设情景,鼓励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参与、合作,力求让学生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研究学习,体验到学化学的乐趣。

下面让我们一起沿着这条主线,通过八个环节来向大家展示我的第四个方面——教学实践。

四、教学实践:

环节1 :通过播放视频悉尼奥运会火炬水下传递,实现水火相容的壮举。引出课题燃烧到底需要什么条件?再经过讨论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接下来让学生回顾以前学的知识(物质在氧气中的燃烧)由此先得出燃烧的概念。

此环节 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又可以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环节2 :探究燃烧的条件:

这里通过分组对比实验来完成探究,实验分别是:

(1)用酒精灯分别去点燃火柴和小石块,通过此实验得出燃烧的第一个条件——燃烧需要可燃物;

(2)酒精灯加热的铁皮上,不同位置的火柴头不同时间燃烧,通过此实验得出燃烧的第二个条件——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蜡烛的正常燃烧与被烧杯罩住之后的燃烧对比,通过此实验让学生得出燃烧的第三个条件——可燃物要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由以上三个实验,得出燃烧的三个条件。在这里,由教师指导下的共同探究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环节3 :进一步认识燃烧的条件。本环节通过让学生观察分析白磷在水中燃烧实验,让学生对燃烧的条件有进一步明确、清晰的认识,知道必须三个条件同时具备,物质才可以燃烧,也就是“火三角”,这样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环节4 :探究灭火的原理。

这时老师趁热打铁,创设一个自主探究的活动场景,出示几支燃着的蜡烛模拟火灾场面,并给出一些灭火的材料和工具如沙子、水、剪刀、湿布、镊子等,让学生参与现场灭火。然后让学生归纳总结自己的灭火方法,并同时给大家说明自己是破坏了“火三角”中哪个因素来灭火的,在学生亲身实践感受中,不知不觉各种灭火的原理自然生成。通过此设计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并尽量使学生体验到学化学的乐趣。

环节5 :实践应用,火场逃生

环节6:通过做练习加强巩固所学知识。环节7:课堂小结

环节8:布置作业;布置课后调查,为下一节做准备。课后调查内容:

调查我校哪些地方放有灭火器?哪些地方应放灭火器? 调查你的家庭、学校或一些大商场的防火措施。

根据自己住宅及周边环境特点,设计预防火灾的方案(包括万一发 生火灾时需采取的灭火和自救措施)

鼓励学生走出课堂,提高自己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五、板书设计

课题3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一、燃烧条件

1.有可燃物燃

2.达到可燃物燃烧的最低温度(着火点)3.与空气(或氧气)接触(三者缺一不可)

二、灭火原理: 1.隔离可燃物

2.温度降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3.与空气(或氧气)隔绝(三者有一即可)

六、教学反思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老师的天职就是带领学生去探究未知的世界,而化学知识的点点滴滴都离不开生活,所以我们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就要时刻牢记知识、社会、生活相联系。

本节课最大的亮点在于引导探究法的灵活运用,改变学生以接受式为主的学习方式,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主动构建知识,课堂气氛活跃,教学内容丰富,体现了新课程改革中以学生为主,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精神。另外本节课所选材料,基本上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品,几支蜡烛,一些沙土,几块抹布,都取自于我们身边看似不起眼、不经意的东西。通过在课堂上的演绎、变化,实现了由现实生活向科学世界的靠拢,让学生感到化学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科学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遥不可及,只要我们积极思索,敢于创新,勇于实践,我们每一位学生都会是小小科学家。

实践教学:能力培养及其支撑条件 篇6

【摘 要】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实践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的什么能力?培养这些能力需要什么样的保障条件?本文以公共管理类专业为例,分析了在实践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交能力以及合作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培养上述能力所需要的保障条件,即课程设置、实践课时以及实践基地。

【关键词】实践教学     能力培养     公共管理类专业

一、公共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的具体内容

(一)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也可称为适应社会的能力,可以理解为个人独立处理日常生活与承担社会责任达到与他的年龄和社会文化条件所期望的程度。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途径比较多,实践教学是途径之一,主要体现在:首先,通过特定的专业实践,培养学生适应未来职业的能力,或者可以更加具体到适应某一个行业;其次,从广义的实践教学角度,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还体现在学生参与广泛的社会活动,在步入社会之前,了解和认知社会,熟悉社会环境,了解社会发展状况,为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处理社会事务提供情景认知和心理承受力;最后,从专业角度而言,公共管理是以社会为大课堂,理论和实践均源自各种社会现象,实践教学无疑是培养该专业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社交能力

社交能力是社会交往和人际交往的总和,包含的内容比较多,如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社交礼仪、形象以及社交技巧等。笔者在此以假期实践为例谈谈实践教学对于学生社交能力中的语言沟通能力的培养。一般来讲,专业调研涉及的区域多数在农村地区,这在考验学生语言沟通能力时涉及以下因素:第一,普通话与方言的转化,调研学生听不懂农民的方言,农民也听不懂调研学生的普通话,二者要实现有效沟通,就需要学生做出改变,尽可能地适应方言;第二,书面语与口语的转化,调查问卷或者访谈提纲都是书面化的表达,学生在访谈过程中,需要及时将书面语的问题转化为当地的口语性表达,在此基础上,才能得到有效的数据;第三,开启交流之门,如何快速将访谈者和受访者联系起来,消除受访者的警惕心理,打开交流之门,是检验学生社交能力的一个重点问题。

(三)合作能力

合作能力是指工作、事业中所需要的协调、协作能力,其突出的特点是指向工作和事业,这正是许多企业、组织极端重视员工的合作能力的原因之所在。合作能力的培养需要关注以下两个要素:其一,积极参与的意识。如今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会有参与“无用论”的想法,即学生会主观地认为参加实践没有意义,起不到锻炼的作用;实践中的“消极应付”,主要表现在消极怠工、迟到早退等,并不将实践单位当作学习课堂。其二,有效讨论的能力。合作是发生在团队或者组织中的,在团队和组织中,有效讨论强调问题和观点的清楚表达、对团队成员意见的认真听取和了解、达成一致的技巧等。

二、公共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的支撑条件

(一)课程设置

专业实践课程的设置应该体现所在高校以及区域的特色,具体来讲,研究型的高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在专业实践课程上,也要注重科研型实践;对于教学型的高校,尤其是以培养服务于地方的应用型人才的高校,在实践课程设置上要关注区域发展,不能盲目模仿。如法国马赛第三大学则结合區域特点开设了与欧洲地中海管理相关的特色内容。当然,实践教学的相关课程还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及时做出调整,在美国一般每年都要淘汰掉5%左右的旧课程,增加9%左右的新课程。

(二)实践学时

关于实践学时和理论学时的分配,一直以来在国内高校备受争议,而现实情况是,国内高校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比较忽视专业实践,因此,学生的实践能力比较差。一般情况是,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实践主要集中在第六个学期结束以后的毕业实习,时间也比较短,一般是两个月,其余的实践形式化比较严重。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实践教学环节的学时比重较大。如在美国的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学时普遍占总学时的30%以上,专门培训公务员和MPA 教育院校的实践学时比重更加高。增加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实践学时,并不只是高校一方可以解决的,需要从教育体制、实践单位等多方面进行协调。

(三)实践基地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充足和对口的实践基地是关键。对于公共管理类专业来说,实践基地基本上包括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这些部门基本上属于公部门或者是准公部门。受体制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些部门接受学生实践是有限的,“实践无基地、实践无去处”是公共管理类专业实践的现实写照。另一方面,还存在实践基地“名存实亡”的现状。部分高校受专业评估以及其他因素影响,会在短期内集中建立一批实习实践基地,但实际上并没有实质意义上的实践过程,使得基地建立流于形式,各高校和专业甚至以基地的建立数量和级别为攀比对象,却较少关注实践基地的实际运用效果。因此,要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需以对口和数量合理的实践基地为保障。

【参考文献】

[1]王薇. 以“出口”为导向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教育观察,2014(9).

对话教学及其课堂实现的条件 篇7

一、对话教学的含义

对话教学是师生基于关系价值和关系认知, 整合反思与互动, 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合作创造知识和生活的话语实践。该实践旨在发展批判意识、自由思想、独立人格、关心伦理和民主的社区。[1]就其具体内涵而言, 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 对话教学中民主平等的教学

师生之间民主平等的关系是对话教学得以展开的前提, 就像福柯所说:“‘对话’的性质是受实际的权力所制约的。对话中所谓的‘真理’, 其背景乃是视之为‘真理’的社会架构。”[2]传统“独白式”的教学是集权制管理在教学上的反映, 集中表现为知识的神圣化、教师作用的权威化、学生地位的顺从化。对话教学是对课堂中的权力系统的批判反思, 致力于权利分享, 致力于创设一种让学生敢于真诚地表达自己真实声音的话语环境, 使得师生之间能够在相互尊重和欣赏的基础上进行思想和心灵的对话。

(二) 对话教学中交往互动的教学

“教学, 是拥有教学理论素养的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的文化。”[3]对话教学超越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 其交往是双向的、互动的, 既包括学生和教师, 也包括教材及其他各种学习资源。对话教学时, 在合作协商的学习氛围中, 师生之间自发进行交往, 在这一交往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既在人格上保持独立, 又彼此敞开心扉, 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和朋友, 才能在教学中进行有意义的、深层次的、参与的对话。

(三) 对话教学中一种批判反思的教学

对话教学追求的不是知识技能的掌握, 而是培养学生重新组织、组合信息逐步提升自己探究的能力。没有对话所引起的反思, 教学将会变得肤浅, 因此保持教学过程的反思性是提升对话教学效果的保障。反思既可以面对自身也可以面对他人, 带着批判意识去看待原有的中心价值理论, 就会发现其他多种特殊的、异质的现象和价值, 通过与环境、与他人、与文化的反思性相互作用形成对自我和世界的认识。

二、对话教学的价值基础

“教育是通过利用在精神层面上被创造出来的东西而兴旺发达的。”[4]这一论断指出了教育的功能不是发展和简单控制人的技术, 也不仅是知识的传递, 而是对学生思想的启迪。对话教学在西方发展由来已久, 自古希腊以来至少经历了四种思想形态:苏格拉底式对话教学, 以美国教育家杜威为代表的“民主性对话教学”, 以巴西教育哲学家保罗·弗莱雷为代表的“批判性对话教学”, 以美国教育哲学家玛辛·格林和德国教育哲学家波尔诺夫为代表的“生存性对话教学”。[5]在经历了18世纪的启蒙运动和20世纪的后启蒙运动后, 西方哲学界一方面继承了启蒙时期的自由和个性, 另一方面也逐渐反思工具理性带来的人的异化, 逐渐认识对话的重要性, 就教育而言更是“没有对话就没有交往, 而没有交往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6]

(一) 从应然人到自然人

在传统的等级性、目的性秩序的社会中, 教育哲学追求的是一种整体秩序的和谐, 讨论的是“人的本性是什么”“人应该是什么”。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 整个城邦的利益被置于最高的位置, 个人只是被当作整体的附属物。也就是说, 近代传统哲学史是从知识出发来说明人而不是从人出发来说人。[7]在18世纪的启蒙运动中, 是霍布斯首先发现了“自然人”并提出了“个人”的观念, 后经由洛克完成了个人自然权利的全面论证, 自此个人的权利得到社会的认可。

(二) 从实体哲学到关系哲学

启蒙运动发现了个体自由, 同时摧毁了原来维护整体城邦或社会目的的哲学, 在整体秩序破坏的情况下, 人类实践之间争相论证自己的目的性。近代科学的诞生既带来了论证的工具, 也带给人们对理性的自信, 人们坚信理性能够塑造生活, 人类未来将在理性的引领下走向辉煌。对理性的盲目崇拜使得人们对自然的控制无限膨胀。教育哲学也被这种主客对立的思想方式所影响, 无论是“学生主体”还是“教师主导”, 都具有二元对立的控制取向。然而伴随着主体哲学在近代遭受的挫折, 西方哲学家不断对主体哲学进行反思, 试图突破主体哲学的范式, 从孤立的“我”的哲学中走向“我—你”的关系世界中, 并试图通过“对话”来完成这一超越。

(三) 从强调中心到强调多元

传统的教育哲学强调的是自循环, 是一个封闭的系统, 由于缺乏不同价值之间的交流, 人们的活动局限于狭隘的范围。而回忆的实践与展望的时间交织在一起并形成了更小范围内的个体选择的背景, 这种社会结构为其范围内的人提供了一种普遍的参考框架。[8]在这一范围内, 人们按照规范的统一标准进行活动, 任何脱离这一标准的活动由于“离心力”的作用被置于边缘。随着民主社会中权力的分享以及知识权威的动摇, 人们不再去苛求统一的、恒常的价值标准, 逐渐认识到价值的多元, 开始强调文化的关联。新的教育哲学不仅尊重各种多元的价值标准, 而且努力追求世界与人类本然的多元和差异。

三、对话教学课堂实现的条件

对话教学是一种新的教育哲学, 是对传统教学的革新, 然而这一理念的实现还需要立足于教育实践, 最终落实到课堂上, 因为所有的教学理论都可以还原为教与学的关系。[9]新课程改革以来, 教师也逐渐认识到传统“独白式”课堂存在的控制取向、效率取向、等级取向和科层取向等, 他们开始对课堂中的权力分配情况进行批判反思, 努力创设一种让学生敢于真诚地表达自己真实声音的话语环境, 使得教学建立在个性自由和民主精神的氛围之上。但仅是改变外在的教学环境并不能保证对话教学的合理实施, 只有真正把握对话教学的内涵和实施条件, 改变教师和学生的态度和思维方式才能使对话教学发挥其意义。

(一) 不断的学习精神是对教师的要求

对话教学是以教师智慧作为前提和基础的, 教师本身的知识修养与教学智慧是对话教学实施的关键因素。对话教学要求创造探索的氛围, 要求课堂具有足够的丰富性、开放性, 以便接纳多重观点、问题和解释。这对每一位教师来说都是新的挑战, 因为教师的民主精神决定了对话教学的开放性、平等性, 教师对多元的赏识态度决定了学生学习的动机, 教师的知识储备及运用的灵活性决定了对话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 认真研读教材, 合理地利用多方面的教学资源, 主动地探究教学策略, 才能对学生不同的观点进行理性的引导。因此, 对话教学的合理实施需要教师不断地进行学习, 深化自己对对话学习的理解和把握, 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从而增强教师驾驭对话教学的实践能力。

(二) 批判的思维意识是对学生的要求

“过强的规范性”正是我国传统的教育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 长期的学习生活使得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对话教学中的多元和开放。学生习惯于接受有序的、有准备的教学活动, 希望所有问题都能有唯一确定的答案, 对话教学中的不确定因素使得学生产生疑虑和不安, 这必将影响了他们在课堂上的积极性, 学生并没有认识到对话教学中的不确定性和开放性是自己发挥创造能力的必要条件, 这就需要学生具有批判意识, 摆脱长期以来的中庸思想, 因为“作为一种根本性的思维态度和方式, 中庸强调的是综合的而非分析的, 全面的而非片面的, 中和的而非激进的, 和谐的而非对立的思想”。[10]转而发展自己的思辨能力, 从而能够在教师创造的民主的“中立空间”中充分、合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并理解他人的观点和想法, 更好地欣赏世界的独特、差异和多元。

(三) 共同体的学习方式是对师生的共同要求

开放课堂是对话教学实现的一个重要途径, 开放课堂中教师从权力垄断者变成权力分享者, 教学资源从原来的教材、教参到整个生活资源, 教学参与人员从原来的师生到校长、学科专家、学生家长、社会相关人士。著名教育学者塞尔乔万尼认为, 人们只有把学校视为一个共同体, 而不是组织机构, 学生的学习生活才能得到根本的转变。[11]这里所说的共同体不仅仅包含共享和同一, 而且还具有更加开阔的宽容视角, 共同体当中具有更加丰富和复杂的价值标准, 在这一团体中没有了核心与边缘的概念, 最重要的是共同体当中个人的实现。对话教学的实践不仅需要师生之间的联合与团结, 还需要以民主为基础, 充分尊重每个人的个性与自主, 宽容不同的声音。通过学习共同体的联合, 每个人能够得到更广泛的宽容和尊重, 每个人都能够合理地行使自己的话语权,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理解、合作的对话中进行交流。

摘要:对话教学并不是特定的教学模式, 而是一种新的教育哲学, 对话既是教学手段、原则, 也是其最终目的。对话教学内在价值的实现不仅需要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 更重要的是教师和学生在思维方式和态度上的转变。

关键词:对话教学,课堂,权力

参考文献

[1][6]张华.对话教学:涵义与价值[J].全球教育展望, 2008 (6) :7-16.

[2]钟启泉.从后结构主义看后现代课程论[J].全球教育展望, 2002 (10) :53-58.

[3][9]钟启泉.对话与文本:教学规范的转型[J].教育研究, 2001 (3) :33-39.

[4][德]卡尔·雅斯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M].王德峰,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7.

[5][日]池野正晴.走向对话教育——论学校教育中引进“对话”视点的意义[J].钟启泉, 译.全球教育展望, 2008 (1) :3-7.

[7][美]A.J.赫舍尔.人是谁[M].隗仁莲, 安希孟, 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4.

[8][美]伊斯雷尔·谢弗勒.人类的潜能——一项教育哲学的研究[M].石中英, 涂元玲, 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24.

[10]石中英.教育学的文化性格[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1999:285.

地理创造性教学的条件分析 篇8

一、地理教师

地理创造性教学的各种措施和途径, 首先离不开在教学中占有主导地位的地理教师的实践和努力。现代教学论认为,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他们是一群有思想、有情感、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面对这样生气蓬勃, 并肩负开创未来伟业的一代人, 地理教师不但要自觉接受终身教育的思想, 主动了解地理科学的前沿动态, 更新知识, 而且要具备勇于开拓的精神, 随时把握时代的脉搏, 以丰富的地理教育内涵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以自身的创新形象来激励学生的创造精神。

二、地理教材

地理教材是地理教与学的主要依据, 其内容和形式对地理创造性教与学具有重要的作用。

1. 地理教材内容

地理学科与社会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因而地理教材内容应充分表现出生活化、现实化、本土化和全球化的现代教材改革趋向。所谓生活化就是要求地理教材注意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如让学生调查超市, 分析商业区位。所谓现实化就是要求地理教材直面社会现实, 紧密联系社会生活, 如介绍某一个国家, 重点放在介绍活生生的地理现实, 而不是位置、面积、人口等资料堆砌。所谓本土化就是要求地理教材关注本国、本乡土的地理教育, 如可在讲世界地理时适时地与中国比较, 做到“站在世界看中国, 用中国眼光看世界”。具有生活化、现实化、本土化和全球化特点的地理教材能为学生分析、解决地理问题提供鲜活而又充满启迪意味的素材, 为学生思考地理问题提供思路和视角, 从而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

2. 地理教材表述形式

地理教材应具有创新的表述形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理应在地理教材编写形式上有一定突破, 应以明快、新颖的编写手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启发创新思维。而现有一些地理教材总的看来仍是追求地理学科系统性和规范性, 开篇是“绪论”, 正文中也往往是概念定义在前, 举例、说理在后;对一些地理分布、形成原因、演变过程等知识往往是文字图像重复表现, 并且叙述全面细致, 不留“思维空间”;“思考与练习”较多的是“说出……”, “列出……”, “什么是……”等再现知识的形式, 这些无疑不适合以培养创造性素质为核心的地理教学改革的需要。如果我们多引入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地理事实, 多提供一些利用阅读地理图表获取知识的机会, 多设计一些引导学生思维碰撞的问题, 等等。

三、地理课堂教学环境

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地理课堂教学可以是: (1) 创设情境, 促使学生积极开展开放思维 (方向多种多样变化的思维) 。教师经常从不同角度向学生提问, 启发学生从不同的方面来思考问题是有效的方法。 (2) 向学生提供开放的信息, 即不完整的信息。地理教学讲究“布白”艺术, 在讲课中不讲全、讲绝、讲死, 而是留有余地, 让学生自己去利用想象来填补空白;对学生的提问采取“问而不答”, “答而必问”, “以问代答”, 让学生有机会自己去闭合开放的信息。 (3) 帮助学生归纳整理开放思维中形成的各种想法。当学生在开放思维中收集了丰富的开放的信息, 接下去的重要任务就是闭合信息, 形成具体结论。教师给学生整理观点的线索和方法, 课堂教学环境应该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尊重人格, 尊重创造性, 互相交流思想, 互相鼓励创新。

教学条件 篇9

一、多媒体教学在网络课程中的优势

多媒体教学在网络课程中存在诸多优势, 其中最为显著的优势就是具有优越性, 计算机课程本身就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软件课程, 在对其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将理论性的知识内容作为基础, 从而可以将多媒体教学中的优越性完全发挥出来。在网络课程中, 传统形式的黑板、粉笔教学方式完全无法满足该教学的需求, 因此可以将多媒体教学技术充分应用到计算机网络课程当中, 理论性内容作为教学的重心, 不会太过依赖对计算机网络的操作, 因此, 在进行讲解的过程中, 需要将概念性的知识内容与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通过多媒体教学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实现理论内容与课件同步开展。

二、网络课程设计的理念

在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中, 必须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已经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 所有的教学资源都必须围绕学生学习来进行优化配置,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源泉, 最大的知识源泉是网络资源, 教师的任务是指导学生如何获取信息, 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问题, 并帮助学生形成一套有效的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的地位也应该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 学生应该成为知识的探究者和意义建构的主体。学生的头脑不再被看作是一个需要填满的容器, 而是一支需要点燃的火把。多媒体网络学习环境不再是教师讲解的辅助工具, 而变为帮助学生探索、发现、学习用的认知工具。网络教学应该围绕如何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发展、组织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来展开。

三、多媒体教学在网络课程中的应用

1. 课堂教学中应用。

(1) 调动学生兴趣。开展教学过程中将学生作为教学的重心,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通过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中的文字、声音、图片、图像、动画等多种表现方式, 让学生通过多种不同的感官来同时吸收知识内容, 将趣味性、创造性、知识性等诸多特色全部有效地融入到该项学习的环境当中。例如:讲授课程实验, 可通过画出相关示意图, 通过播放动画、视频等方式告知学生在实验中应注意哪些操作步骤。 (2) 培养学生能力。将实验教学的技能通过模拟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 让学生感触到实验操作与真实生活中的关系、状态、情境以及重要性等, 有效培养学生在操作方面的能力, 同时加强理论知识内容的理解。 (3) 突出知识重点。在开展教学之前, 教师需提前准备好课件, 在进行制作的过程中与课本上的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 在课件当中将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进行突出。例如:在对概念性的内容进行讲解的过程中, 课件中的相关重点内容可以将字体放大、加粗或者标红等, 告知学生该项知识内容为重点或者难点, 并在讲解的过程中进行重点讲解, 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4) 提高课堂质量。在课堂中采用相关课件进行讲解, 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可以专心的听教师对内容进行讲解, 并将知识点进行正确的理解和消化, 无需浪费大量的时间做笔记而没有听教师的讲解, 在课后可将课件下载下来, 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复习, 或者再对笔记进行记录, 这样的上课方式将课堂教学的质量进行了全面的提高。

2. 实践教学中应用。

(1) 展示教学素材。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将网络上的相关信息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 按照不同的信息对其进行分类, 在授课过程中只需进行检索就可寻出大量的相关教学素材。例如:在对实验操作进行教学时, 教师可用客户端控制学生的网络计算机, 并进行现场的操作, 让学生看清楚每一个操作步骤。 (2) 了解学生情况。多媒体可以将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第一时间的汇总和统计, 教师可根据统计出来的结果对不同掌握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方式, 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四、多媒体网络课程的特征

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 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网络课程还要考虑到由于教育信息的传播方式发生了改变, 进而产生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学方法等的极大改变, 通常多媒体网络课程具有以下三方面特征: (l) 多媒体网络课程能够适应远程学习者需求, 重视多媒体教学互动和学习支持服务。多媒体网络课程能够通过远程网络资源, 实现教学互动, 使老师和学生在时空分离, 传递教学内容。 (2) 网络课程是基于资源的学习, 基于情境的学习, 基于协作的学习。 (3) 网络课程是指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主要特征的课程。

四、多媒体网络课程发展的趋势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多媒体网络课程在教学应用方面, 强调网络教学模式的探索和研究, 网络课程学习资源逐步走向多样化、多媒体化、知识点细化和一体化, 如利用通信工具协作学习模式, 基于活动的学习模式, 利用虚拟情境探究学习模式等的研究;在技术研究方面, 网络课程强调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应用;在开发平台方面, 网络课程强调操作简便, 学科特点突出, 能提供开放性、协作式功能的开发平台的研制;在理论基础方面, 多媒体网络课程强调教学系统设计理论的应用。

多媒体网络课程今后研究的热点仍然是精品网络课程的开发、设计和网络课程的具体实践及研究成果的应用。在设计方面, 多媒体网络课程新的教育理念、活动设计等新的学习设计思想将成为指导精品网络课程建设的理论基础, 而Web2.0等多媒体新技术的发展也必将为网络课程平台的开发提供新的动力和支持。因此, 随着网络多媒体理论和新技术的不断发展, 网络精品课程在今后的教育中必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摘要:多媒体络课程能提供学生丰富的相关教学资源, 师生间定期开展辅导、答疑、讨论等网上互动。本文根据多媒体网络教学应用系统的网络教学实践, 探讨了在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条件下, 最优化网络教学模式与策略的设计思路。

关键词:多媒体,网络课程

参考文献

[1]罗东芳, 马杰.多媒体教学条件下学习策略研究[J].软件导航, 2013, (3) :169-171.

[2]陈庚, 丁新, 袁松鹤, 等.网络课程要素分析及建设[J].开放教育研究, 2008, (6) :73-78.

在网络条件下进行作文教学的尝试 篇10

一、借助网络丰富的资源, 培养学生采集、储存写作材料的习惯

现在不少学生由于迷恋网络游戏, 阅读量少, 再加上生活面狭窄, 阅历肤浅, 写作时“无米下锅”, 思想苍白, 语言贫乏。教师在提出写作要求后, 尽管反复提示、启发、引导, 学生还是无从下笔, 常有“无话可写”之感。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它时效性强, 信息量大, 其中有极其丰富的信息资源可供开发享用, 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它的查询功能和储存功能为我们的作文服务。我指导学生通过网络查询和阅读所需图书、文章, 扩大阅读面, 还向学生介绍一些好的网站, 如中国语文网、中华电脑书库等。建立班级资源库, 让学生把从网上下载的中外名言警句、优美段落、高考佳作、技巧讲座、写作素材、社会热点新闻等都收集到资源库, 或者自己的mp4里, 以便感悟和借鉴。网络上涉及课文内容的素材比比皆是, 利用网络资源, 可以让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 找到写作的源泉。比如, 学了《道士塔》后, 让学生上网了解“中国文化流失”的情况, 以“荣辱”为话题, 写一篇作文, 学生很快就找到了写作材料和思路。学了《我的呼吁》后, 让学生观看下载的几幅照片:《非洲饥饿的儿童》、《阿富汗的难民》、《无钱治病、濒临死亡的老人》、《汶川地震灾害》……面对这几幅照片, 学生内心深受触动, 最终真正领会了“敬畏生命”这个主题的含义。作文时, 学生不但激情澎湃, 而且思想认识加深。在今年的高考备考中, 我布置学生上网搜索冬奥会、校园遭袭等社会热点新闻, 然后进行筛选、分类、储存, 提炼出其中蕴含的主题, 作文时学生左右逢源, 很快就打开了写作之门。

二、借助网络开放自由的空间, 满足写作的需求, 促进学生思考和思辨能力的提高

网络环境不仅广泛地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审美取向, 而且还影响到学生作文的思想倾向。上QQ群、发帖子、进入论坛、建立博客、阅读网络文学都是中学生交流思想的方式, 同时也是他们接触各种信息的渠道。据了解大部分学生经常光顾班级群校园论坛和宾阳吧”, 并且喜欢在上面发表见解。在2010届高三毕业班三月份模拟试前, 根据网络上热议的话题, 我布置他们讨论下面几个问题:1.我县两位女生为情跳楼值得吗?2.如何看待富二代?3.如何看待女大学生愿嫁黄世仁?4.当今社会陶渊明品格是否值得学习?学生在网络上谈自己的看法之后, 我把上面问题引入课堂讨论, 启发学生着重思考两个主题:关爱生命何等重要;应当正确摆正奋斗与享受的关系, 并以此作为备考的训练作文。还鼓励学生在校园BBS论坛上对热衷的网络文学作品进行讨论, 最后写成读后感。从作文中发现, 学生思想逐渐走向成熟, 价值取向趋于完善。今年高考全国语文卷一的作文题正好涉及我们关注的第二个主题, 备考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实践告诉我们, 这种“网络+课堂讨论+作文”的学习模式, 就是进行人文关怀, 培养能够适应高度发展的社会需求, 具有健康的人格品质的人才的渠道。

三、借助网络作文平台, 反馈信息, 传达意见, 取长补短

批改学生作文, 是对学生写作情况的一种反馈。传统的做法是老师批改, 学生被动地接受。赞可夫说:“如果班级里能够创造一种推心置腹地交谈思想的气氛, 孩子们就能把自己的各种印象和感受、怀疑和问题带到课堂上来, 展开无拘无束的谈话, 而教师以高度的机智引导并且参加到谈话里去, 发表自己的意见, 就可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现在我们不妨利用电脑网络开辟新型的评改方式。我的做法是:学生初作成文后, 教师浏览, 并按训练重点和作文要求, 选择反映共性问题的好、中、差作文数篇, 用扫描仪将其扫描到校园网上。批改时打开校园网, 或教师示范改, 或师生评议作者改, 或学生多人“接力”改等, 然后各人对照标准对自己的作文进行重新审视和修改, 使单一的教师批改方式变为“师媒生三元反馈方式”。还把每次月考的低分作文收入网络资源库, 让学生分析优缺点。教师还可以借助校园BBS论坛, 或学生制作的个人作文网页, 发动学生对作文及某些问题进行评价和讨论, 将课内讲评延伸到课外, 从而实现远距离的作文讲评教学。这种利用网络、师生共同参与的评改方式既调动了学生的热情, 又具有实效性。

教学条件 篇11

我们针对河南财专的300名学生,随即抽取了信息、国贸、国商、电子商务等专业的学生进行了一次网络自主学习元认知能力调查和使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学习的调查。总共发放试卷248份,有效问卷225份,问卷有效率为91%。因为该校为文科院校,有效问卷女生占179份,大一学生150份,大二学生75份问卷。专业学科为文科142份问卷,理工科83份问卷。这2份问卷有一些内容上的重复,但是不影响学生作答,都能为最后的分析提供更有效的資料。

一、对学生使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学习的调查

下面是使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学习的调查分析报告。

图一数据显示超过半数的学生网龄在1到3年,说明学生的网络技能还是可以的,都是比较熟悉网络应用。而且绝大部分学生每天上网的时长可以达到1到3小时,满足了上网学习的时间,3小时以上学生也比较多,时间较宽裕。

图二显示调查中上网地点以寝室居多,现在许多有条件的学生都配备了电脑,学校提供网络,学生方便上网查找资料进行预习、查找内容等等。在上课时间进行网络学习时间也比较长,有40%左右的学生选择了机房。但是图书馆上网不方便,不能很方便的查阅馆藏图书内容,也是一个弊端。

图三数据显示调查中有接近90%的学生认同网络对学习有帮助,因为网络可以方便快捷查找资料,拓宽知识面,有效利用学习时间,所以深得学生喜爱。对老师进行网络教学奠定了基础。

图四,调查中97%的学生认为对自己在网络学习中获取的资料还比较可信。网络中有许多免费的教学资源,其中不乏有名大学的视频教学,实训题目,论文等等,这些都是可靠的,都是通过官方网站上传的,非常有时效性,比如说一些英语学习网站还有一些听力,历年试题等等,可信度非常高。

图五调查中显示,学生主要是因为个人需求和专业需求才使用网络学习,目标不是太明确,教师以后要多注重这方面的练习,由教师引导,提出相应的目标等等,会让网络学习更有目的性。

1.您愿意使用网络学习(E-learning)的原因是

调查中学生基本认同网络信息量大,内容更新快,容易紧跟专业前沿,而且方便快捷等好处。网络学习可以作为其他学习方式的补充,而且绝大部分网络学习资源是不收费的,就是收费也是比较便宜的。

2.您希望网络为您提供什么样的资源

调查中绝大部分学生希望能提供一些和专业相符的资料,尤其是一部分学生面临毕业,还希望有一些就业相关的培训。教师也可以在一个平台,比如说QQ群,在这个自由平台,教师可以把课件上传,同时也可以和学生交流一下学习感受。

3.在学校时学校提供的学习支持平台

调查中看到学校几乎只提供了internet网上教学、视频教程,比如虚拟教室系统、移动学习系统等没有涉及到。

二、多媒体教学条件下存在的教学问题

(一)学生有更广泛的学习利用手段

学生利用的学习手段多了,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解决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很显然,学生对教师面对面的教育需求就会减弱,现在的问题是学生利用多媒体等手段解决的是什么问题,与所学专业又有多大关系?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又该如何指导学生采用各种网络教育资源。一些学生在利用现代信息手段时,误入歧途或被某一方面的东西所迷惑,结果导致人格的缺陷或心灵的扭曲,犯下了不该在大学阶段犯下的错误。

(二)网络的诱惑

调查中半数学生只能在网络学习中基本完成学习任务,在完成学习任务之余,能拓宽知识面的学生并不是占多数,学生应要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不能仅仅局限于基本的学习任务。

调查中把传统的面授学习和网络学习相比较,65%的学生认为网络学习形式自由,学习资源丰富,其余学生认为网络中专业资源还不丰富,不实用。每个学校应该加大在网络上共享学习资源,以方便所有学生的需求。

三、问题分析

1.什么情况影响了大学生网络学习

调查中许多学生认为网上信息过杂(干扰性信息过多)、学生缺乏使用网络的技能技巧(使用网络不方便)、一部分网上资源要收费(比如说百度文库、中国知网等等)、专门的学习网站比较少、长期使用电脑对身体有负面影响等因素影响了网络学习。相对应学校应加大力度购买一些学习资源,对学生免费开放。

2.学生网络自主学习活动都在干什么

调查中学生进行的网络学习活动主要包括直接在网站上下载相应的专业学习资料、完成课堂上要求的网络上课后作业、浏览教师上传到校园网的专业课课件、观看其他名校相关专业课程的网络视频、相关的应用学习软件操作等等。

调查中90%的学生认为如果正在学习的专业课程配有网络课程和相对应的学习网络资源,都表示很有兴趣。这方面学校应该加大专业课程的互动交流平台,让学生和教师零距离接触。

四、如何在多媒体教学条件下改进教学方法

(一)提升在校大学生的网络自主学习能力

调查中提升在校大学生的网络自主学习能力主要可以在以下方面进行提升:教师在课程讲授过程中介绍一些网络自主学习能用到的技巧、网络学习方法等等;学校建造有知识趣味网络资源,加大对学生的吸引力;老师留一些课外作业,鼓励学生自主查阅网络资料,进行完成作业。

调查中96%的学生都会选择在网上搜索学习资料,因为网上搜索比较便捷、学习资料较多,筛选空间较大。因为网络查找资料的快捷性,很多学生都会选择。所以各个院校要把网络资源提供做足。

调查中大约半数的学生选择听课时做笔记,边听边整理。一小部分选择拷贝笔记。边听边记可以把课堂知识与个人理解相结合,加深记忆,但是这种对写字慢的学生来说不适用,这样知识点会有遗漏。

(二)拓宽学生学习的知识面

调查中,超出半数的学生会在网络上和朋友探讨学术问题,剩余的学生不会讨论。各个学校应该构建交流平台,不仅供自己学校的学生交流,也可以让学生和其他学校的学生进行学术交流,扩宽知识面。

调查中有90%的学生接受网络上西方许多知名大学的公开课,这样可以开拓自己的视野,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只有小部分学生不接受。学校应该上传一些这样的课程,让学生能自主学习。

(三)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

针对学生学习手段的多样化、接触知识层面的多样化、解疑问题的多样化,教师的教学方法必须与时俱进,否则就会出现教学的滞后性,教师必须在自己的层面上进行提高,在综合分析问题能力上提高。

新课改条件下田径教学之我见 篇12

一、当前田径教学面临问题

(1)学生的身体素质逐年下。近年来,学生身体素质在整体上是不断下降的。很多学生对体育运动很少参与,田径课程的基础更是非常薄弱,基本上很难找到田径项目的特长,对田径课程的理解也不够深入和全面,这就使得学生很难在第一时间建立起田径课程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同时,由于田径运动对学生的体能素质、耐力素质和爆发力具有较高的要求,而学生很少经历正规的训练,身体素质的低下往往很难适应一些难度较大的教学项目,如跨栏、跳高等。此外,有些学生的个性比较强,自我管理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在田径课堂上的抗挫力不强,稍微有点身体上的疲劳和学习中的障碍,就开始请假或偷懒,最终影响到田径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和学生田径成绩的提升。

(2)体育场地与教学设备上的缺陷。体育教学场地和教学设备上的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学生的增长与体育教学设施的增长不成比例,不利于各项田径教学活动的开展。很多学校在扩建过程中,存在临时或长期占有运动场地的情况,导致学校的体育教学人均占有场地面积急剧下滑,甚至出现不同班级共用一块教学场地的情况,从而使学生失去了正常开展田径学习和田径运动的先决条件。此外,还有一部分学校忽视了对田径体育教学设施的有效维护、管理和定期的更新、补充,使得田径教学设施过于落后,甚至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影响了体育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田径教学的改进策略

(1)重视田径课程的积极宣传和田径项目形象的塑造。为了让学生对田径运动有一个全面、深入、科学的认识,进一步提高田径运动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和知名度,体育教学部门需要对对田径运动项目和田径课程的宣传工作给予更高的重视,做好田径项目的形象塑造工作。一方面,要对田径运动的综合价值和功能进行宣传,让学生全面了解田径运动的本质、价值和重要性,提高学习田径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树立利用田径知识为社会服务的理想,迫求田径的价值;另一方面,要对田径课程的特点、授课形式、考核办法等相关内容进行详细地宣传,让学生提前了解田径课程的主要特征,消除对田径运动的传统偏见和厌恶心理,建立参与田径运动的自信心和勇气。体育教育工作者只有想方设法在学生心目中塑造出田径运动项目的良好形象,才能为田径运动在学校中的开展奠定更好的基础。

(2)拓展学校体育田径课程的综合功能。鉴于当前学校体育田径教学中气氛不够活跃、学生参与度差等方面问题,处于教学一线的体育教师一定要重视田径课程教育功能的综合开发,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和教学途径提高田径课程的健身性、教育性与趣味性,增强田径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首先,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实现竞技理念与健身理念的有效融合,在田径课堂上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竞技素质,更要凸显田径运动的健身功能,并将健身功能作为学校田径课程教学的主线。其次,为了确保学校田径教学成果与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丰富田径教学的方式方法,延伸田径运动项目的趣味性,为田径课程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教师在授课时要多选择幽默、友好、激励性的语言;在锻炼学生的跑、跳、投等能力时可以同体育游戏教学有效结合起来;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则应当多采取游戏教学、分层教学、互助教学等互动性、趣味性比较强的形式,只有不断提高田径教学的健身性、娱乐性和趣味性,才能让学校田径课堂变得更加精彩。第三,还可以将田径教学同学生的耐力训练结合起来,如在长跑运动中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耐力等素质,实现田径教学教育功能的拓展,这时往往可以收获更多的教学成果。

上一篇:中美视角下一篇:曲线桥梁的平面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