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外林木(精选3篇)
森林外林木 篇1
1 森林外林木
1.1 森林外林木范围界定
森林外林木这一名词出现于1995年。20世纪80年代, 随着非木质林产品和林木 (尤其是森林外林木) 在社会福利和环境方面的贡献得到广泛认可, 森林外林木的重要性开始被各界人士所认识和了解。联合国粮农组织对这一名词的定义为:“生长在森林和其他有林地以外的林木” (此处“林木”主要指树木和灌木) , 包括生长在农业用地 (含草地和牧场) 、建筑用地 (住宅和基础设施) 和裸地 (包括沙丘和裸岩) , 还包括生长在未能满足森林和林地要求的土地上的林木:①林地面积不足0.5公顷;②在原位生长到成熟时树高能够达到5米以上, 但植被存量密度水平不足5%的林木;③在原为生长到成熟后树高不能达到5米, 植被存量密度水平低于10%的林木;④宽度不到20米, 且面积不足0.5公顷的防风林带和岸边缓冲区中的林木。
1.2 森林外林木的效益
与森林相比, 森林外林木与人类的联系更加紧密, 从农林复合系统、农林牧复合系统到城市、社区林业等林木系统, 到处都有森林以外林木的存在。近些年来, 森林外林木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外研究表明, 森林外林木在保持水土、保护生物多样性、减缓气候变化、供给木材和其他林产品、保护周边环境、改善田园景观、美化环境及减少贫困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例如, 森林外林木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木质林产品、燃料、食物、水果等, 是农村居民食物、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 甚至在有些地区木材深加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木材有很多也是来自于森林外林木资源。如哥斯达黎加森林外林木除具固碳的生态价值外, 每年还为国内提供了一半以上的木材;据法国农民提供的数据, 灌木篱每年可为法国提供440万立方米木材, 而森林外林木年木材产量为450万立方米。同时, 还可提供饲料和牧草, 畜牧区的饲料树种在一些热带地区已经成为农业系统的主要贡献力量。环境效益方面, 例如, 农田上的灌木篱、小块林地, 成片的树木, 防风林等为大量动物物种提供了宝贵的食物来源和栖息场所, 也为动物迁徙提供了通道, 保持了当地和区域的生物多样性。社会效益方面,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 城市人口不断增多, 城市森林有助于身体健康, 缓解压力, 并提供了良好的教育基地;在很多地方森林外林木具有文化价值, 是文明和文化的一种象征和延续。
2 国外森林外林木的发展与经验借鉴
2.1 总体情况
长久以来, 森林外林木的价值和发展状况一直被人们所忽视。许多地区的人们依赖森林外林木提供的林产品为生, 但这些并未引起当地政府部门及社会各界的重视。
自上个世纪后期以来, 全球对森林外林木的认知和关注程度在逐步增加。一些地区的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团体等通过各种手段进行宣传, 呼吁更多的人参与到发展森林外林木的行列中来。学术界也积极开展森林外林木的研究, 包括其作用、潜能及清查评估方法等方面。联合国粮农组织已经在该领域制定出了科学规范的研究标准、体系等。
从全球层面来看, 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 许多地区尤其是少林或无林地区的人们为了满足当地乡村和城市社区对木质和非木质林产品需求, 在土地边缘、家庭园地等种植树木;一些地区和国家的政府和林业部门也逐渐开始大面积的森林种植活动, 并采取了一系列手段保护和促进森林外林木的发展。由于森林外林木的不断发展, 在全球森林覆盖不断减少的同时, 一些地区的林木覆盖面积增加明显。
2.2 印度森林外林木的发展
印度种植和发展森林外林木有较长的历史。据记载, 大约2500年前, 佛教的创始人就宣布每个佛教徒必须种植一棵树并在五年内照料它。随后, 历届印度王族都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在路旁植树。这些树木逐渐显现出了巨大的价值, 为当地人民特别是贫困人民提供了重要的食物和薪材来源, 人们开始在农场、田地边缘、庭院中植树。这些林木还成为人们膜拜的对象, 蕴含了巨大的文化价值。
1979-1980年间, 印度政府开展了社会林业项目, 在国内大规模种植森林外林木, 使得这一资源得到了迅猛的增长。其中35%-40%树木的种植通过政府分发树苗, 由个人、团体组织等在私人土地完成, 相关政府部门也在公共土地—公路、铁路、运河旁等栽种林木。此次大规模的社会林业项目之后, 印度林业部门又分阶段继续实施造林和再造林工程, 一些地方部门将植树计划分配到个人, 有效促进了森林外林木的增长。与此同时, 一些私营公司和私人组织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开始, 一些当地的林业企业与农民签订协议, 吸引农民在农场或家庭园地种植树木, 并到期如约向农民收购木材和林产品, 以满足企业自身对原材料的需求。这种方式引起了许多林业企业的效仿, 大大促进了当地的造林进程。
2.3 国外森林外林木发展的借鉴意义
综合来看, 国外森林外林木的发展, 特别是印度森林外林木的发展对于我国的林业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总结如下:
(1) 森林外林木正在受到高度重视。
森林外林木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但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却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所以关于这一资源的数据资料大量缺失。然而, 上个世纪后期以来, 为了更加科学的利用和促进森林外林木的发展, 许多国家加强了对这一资源的管理, 突出体现在开始对其进行信息量化和评估, 一些国家已经建立了森林外林木清查和评估体系。获取森林外林木信息的途径主要有实地抽样, 空中摄影, 遥感, 实地抽样和遥感结合, 相关几个部门的二手资料等。其中, 信息的采集主要通过三个阶段实现:土地利用分类和绘图, 林木覆盖的识别, 以及林木特征的度量。卫星图片和区域照片适用于前两个阶段, 而高清晰的卫星图片能够识别单一的树木并为大面积的森林外林木建立数据库。在印度, 随着在森林外土地上大规模开展植树活动, 有关部门实施了针对森林外林木的清查评估活动, 并逐步探索科学的方法和途径, 有效掌握森林外林木资源的状况, 将森林外林木与森林资源的发展动态变化结合在一起, 进一步加强了这一资源在印度林业中的地位。
(2) 政府制度管理和立法。
通过政府制度及法律的强有力手段能够促进森林外林木的发展, 许多国家在这方面做出了大量的努力。例如, 肯尼亚政府鼓励在半城市化地区植树, 并且砍伐树木会受到严格管理。同时, 对森林外林木的管理需要并对各相关部门进行合理的分工, 因为森林外林木可能涉及林业, 园林, 水利等多个部门, 有序的管理模式和制度才能够避免利益的冲突而使森林外林木得到有效管理和利用。
(3) 政府的政策扶持。
第一, 为了推动森林外林木的发展, 印度林业部门将种苗免费发放给农民, 鼓励他们在自己的土地边缘种植。第二, 政府提供大量的科学扶持, 帮助农民解决种植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 农民负责林木的看护, 照料等工作。第三, 政府利用行政调控等手段影响木材市场价格, 维持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并对其种植树木的品种进行引导。
(4) 私人力量的作用。
以盈利为目的的私人公司或组织与包括农民在内的社区为了共同获得林产品利益而建立合作关系, 从而间接的促进了森林外林木的发展。这种方式在许多地方受到了关注。在印度森林外林木的发展过程中, 政府以外的力量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正如上文所述, 许多私人林业企业也开展有计划的林木种植活动, 他们提供种苗委托农民种植, 与农民签订合同到期如约收购林产品。这种方式不仅为企业自身带来了原材料, 也为农民带来了切实的收益, 更为当地带来了森林物质和生态效益。
(5) 提高公众意识。
在美国, 非政府组织, 如美国森林组织的宣传和引导, 使公众认识到森林外林木的发展带来的好处。同时, 提高公众意识还有其他很多的途径。例如, 政府官员的带领行动能够感染公民的意识;菲律宾某城市的8万个居民, 在参与一项大的再生林工程中意识到了都市林业所产生的好处。
3 对我国发展森林外林木的建议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 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社会经济发展对森林资源的需求逐渐增多, 甚至超出了森林资源的承载能力, 造成我国森林资源严重破坏、木材供求矛盾及环境恶化。而森林以外林木资源在木材供给、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都可有效缓解这一矛盾问题。同时, 与森林资源相比, 我国的森林外林木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另外, 在我国, 虽然平原林业和城市林业有一定的发展历史, 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和体系, 也积累了相当的发展经验, 但总体看, 还存在森林外林木发展并没有引起国内高度重视;对森林外林木整体发展状况缺乏足够的认识;深入系统的相关研究较少;大量的技术和资源都用于森林资源清查中, 对森林外林木的监测评估较为匮乏;以及相关的政策和法规都严重滞后等问题。因此, 借鉴国外森林外林木发展经验, 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和改善我国森林外林木资源的管理, 促进其发展。
(1) 应加强对森林外林木的清查和评估。
我国对于森林资源的清查已经有较长的时间, 而对森林外林木的数量和分布情况却缺乏全面的认识。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监测体系或定期抽样调查制度, 监控和评估城乡用地上森林外林木的动态变化, 并在此基础上估算森林外林木的各种效益, 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和立法部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提供科学依据。另外, 森林外林木资源的清查需要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 尤其需要地理信息系统和卫星图片等技术的应用, 因此跨学科的研究和技术支持就显得非常必要, 应加大投入。
(2) 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基于目前尚未对森林外林木资源引起足够的重视, 还没有真正意识到森林外林木在改善城乡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重要性, 以及森林外林木管理、利用及保护方面立法还较为薄弱和不完善的状况, 应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适合中国国情的森林外林木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的法律法规。
(3) 制定相关激励政策和制度。
为促进森林外林木资源的发展, 还应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进一步明晰森林外林木资源的所有权, 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采伐利用制度, 规范森林外林木资源的利用和管理。
(4)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鉴于森林以外林木资源在农区和城市社区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应加大对森林外林木重要作用的宣传教育力度, 提高公众参与和保护意识。
(5) 加大研究开发力度。
针对森林外林木开发利用现状, 应加大对这一多样性资源的潜力和潜能进行开发与研究, 以从森林外林木资源中获得更多可利用的价值。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 我国森林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从世界范围来看, 森林外林木作为一种林木资源, 所发挥的作用却越来越明显, 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与重视。在简要介绍森林外林木资源概念和作用的基础上, 通过对国外森林外林木资源发展及经验的介绍与分析, 为我国今后森林外林木资源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国外,森林外林木,发展
参考文献
[1]Ronald Bellefontaine.森林以外树木[G].罗马, 2005.
[2]Unasylva[C], FAO, Vol.51, 2000, (1) .
[3]Trees outside the forest:Towards Rural and Urban IntegratedResources Management.FAO, 2006.
湘乡市森林林木碳汇量分析 篇2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森林碳汇功能, 指森林生态系统通过植被光合作用、土壤动物和微生物固定碳素的功能[1,2]。森林生态系统在调节全球碳平衡、减缓温室气体浓度上升以及维护全球气候等方面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保护森林资源, 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 是维护地球碳库、促进生态平衡的重要途径之一。森林碳汇功能是森林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衡量区域生态建设的主要标准之一, 也是现代林业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湖南省湘乡市位于湖南省中部, 北靠韶山, 东邻长沙, 为长株潭城市群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重要工业基地和休闲旅游城市, 目前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 成为湘乡市林业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湘乡市生态文明城市的创建, 林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湘乡市依托自身的地理区位条件, 以及自然资源优势, 坚持将加快城乡绿化、发展森林城市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积极改善城乡生态状况,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使得湘乡市森林事业快速稳定的发展。
2 湘乡市森林资源现状分析
2.1 湘乡市主要森林类型面积现状
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湘乡市, 拥有丰富的植物种类。常见的树种主要有:樟树、杉木、马尾松、国外松、石栎等。基于省林科院2014年森林资源统计年报数据, 笔者采用典型调查法对湘乡市的杉木林、马尾松林、国外松林、速生阔叶树林、中生阔叶树林以及慢生阔叶树林进行研究。研究的林地共9506.5hm2, 约占湘乡市总面积的84.41%, 基本覆盖整个湘乡市的林地面积。其中杉木林地6289.4hm2, 占林地总面积的66.16%;马尾松289.2hm2, 占林地总面积的3.04%;国外松772.6hm2, 占林地总面积的8.13%;速生阔叶林地887.8hm2, 占林地总面积的9.23%;中生阔叶林地87.2hm2, 占林地总面积的0.92%;慢生阔叶林地1190.3hm2, 占林地总面积的12.52%。湘乡市森林类型主要以杉木林为主, 其次为慢生阔叶林, 中生阔叶林地最少仅占总林地0.92%, 林地形式较为单一。湘乡市的林地结构中, 主要以人工林地 (杉木林、马尾松林、国外松林) 为主, 约占林地总面积的77.33%, 而天然林地较少, 仅为林地总面积的22.67%。一方面, 推动了湘乡市林业种植户的经济收入, 但另一方面, 这种林地结构形式也阻碍了湘乡市的林业多样性、稳定性的发展。
2.2 湘乡市主要森林类型林龄现状
通过数据收集, 按幼、中、近熟、成熟林来对湘乡市主要森林类型现状进行统计, 见表1。
hm2
注:“-”表示统计年报没有该数据
由表1可以得出, 湘乡市不同林龄林地主要以中龄林和幼龄林为主, 其中, 中龄林6664hm2, 占林地总面积的70.10%;幼龄林2470.5hm2, 占林地总面积的25.99%;近熟林307hm2, 占林地总面积的3.23%;成熟林较少, 仅为65hm2, 占林地总面积的0.68%。从中可以得出湘乡市的林龄林地主要处在中龄林和幼龄林, 占总林地的96.09%。未来几年, 在合理的保护和管理机制下, 湘乡市森林资源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
2.3 湘乡市主要森林类型蓄积量现状
通过对湘乡市二类资源清查相关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得到湘乡市主要森林类型蓄积量基本情况, 见表2。
3 湘乡市森林类型林木碳汇量分析
3.1 不同森林类型林木蓄积量分析
本文采用蓄积量法对湘乡市森林碳汇进行研究。根据对森林主要树种抽样实测和森林的总蓄积量求出生物量, 再根据生物量与植物固碳量的转换系数, 来求出森林植被的固碳量。不同森林类型单位面积蓄积量, 见表3。
由表3可以得出, 湘乡市主要森林类型林木单位面积蓄积量平均为44.65m3/hm2, 其中慢生阔叶林单位面积蓄积量最高为59.55m3/hm2, 其次为杉木林, 单位面积蓄积量为48.61m3/hm2, 速生阔叶林单位面积蓄积量最少为3.27m3/hm2, 其它森林类型林木单位面积蓄积量依次为国外松林39.55m3/hm2、中生阔叶林39.38m3/hm2、马尾松林38.00 m3/hm2。从不同林龄层的不同森林类型的林木单位面积蓄积量来看, 幼龄林的慢生阔叶林单位面积蓄积量最高为110.98m3/hm2, 其次为成熟林的国外松林71.88 m3/hm2。其中, 幼龄慢生阔叶林、中龄杉木林、中龄慢生阔叶林、近熟杉木林、国外松林、以及成熟杉木林和国外松林均高于湘乡市林木单位面积蓄积量的平均水平。
不同森林类型的单位面积蓄积量随林龄、森林类型不同呈现不规律性, 这与湘乡市的林地结构以及湘乡市林木的种植方式有较为紧密的联系。但从总体来看, 湘乡市森林林木单位面积蓄积量随着林木的生长成上升趋势。
3.2 不同森林类型林木生物量分析
根据森林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 植物在每生产1t的干物质需要固定1.63t的CO2, 同时释放出1.19t O2[3]。方精云等人研究了我国多种森林类型蓄积量与生物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在对每一种森林类型函数关系研究中采取的样本多, 所得函数相关系数基本都在0.95以上, 方程拟合效果好。本文结合其森林类型函数方程来推算生物量, 所得结果在允许误差范围内。见公式 (1) 、 (2) 、 (3) 。
式中:V为植被蓄积量;B为植被生物量;R为相关系数;n是样本数。
由公式 (1) 、 (2) 、 (3) 即植物生物量与蓄积量之间的转换关系, 可以得出, 湘乡市不同森林类型林木单位面积生物量。见表4。
t/hm2
由表4可以得出, 杉木林的单位面积生物量为41.98t/hm2, 马尾松林的单位面积生物量为19.76t/hm2, 国外松林的单位面积生物量为20.57t/hm2, 速生阔叶林的单位面积生物量为93.05t/hm2, 中生阔叶林的单位面积生物量为115.63t/hm2, 慢生阔叶林的单位面积生物量为128.25t/hm2。从而得出湘乡市不同森林类型林地单位面积生物量平均为69.87t/hm2。从不同林龄层的不同森林类型的林木单位面积生物量来看, 幼龄林的慢生阔叶林单位面积生物量最高为160.42t/hm2, 其次为中龄林的慢生阔叶林121.44t/hm2。其中, 不同林龄阶段的阔叶林单位面积生物量均高于湘乡市不同森林类型林地单位面积生物量平均水平, 而不同林龄阶段的杉木林、马尾松林和国外松林单位面积生物量均低于湘乡市不同森林类型林地单位面积生物量平均水平。其中, 幼龄林的马尾松林单位面积生物量仅为1.87t/hm2。
由图1可以得出, 湘乡市不同森林单位面积生物量因林种的不同, 呈现不规律性。湘乡市不同森林类型单位面积生物量表现为:慢生阔叶林 (128.25t/hm2) >中生阔叶林 (115.63t/hm2) >速生阔叶林 (93.05t/hm2) >杉木林 (41.98t/hm2) >国外松林 (20.57t/hm2) >马尾松林 (19.76t/hm2) 。
3.3 不同森林类型林木碳汇量分析
根据植物光合作用反应方程式, 植物每制造1t干物质需要固定1.63tCO2, 其中CO2中碳占27.27%t。因此, 湘乡市不同森林类型林木单位面积碳汇量情况, 见表5。
t/hm2
由表5可以得出:湘乡市不同森林类型林木单位面积碳汇量因森林类型以及林龄的不同而不同。从不同的森林类型来看, 湘乡市林木单位面积的碳汇量不同, 具体表现为:慢生阔叶林 (57.01t/hm2) >中生阔叶林 (51.40t/hm2) >速生阔叶林 (41.36t/hm2) >杉木林 (18.66t/hm2) >国外松林 (9.14t/hm2) >马尾松林 (8.78t/hm2) 。从不同的林龄层次来看, 不同林龄阶段的慢生阔叶林林木单位面积碳汇量都较其他森林类型的林木单位面积的碳汇量高。这与林木本身生长特性有关。不同森林类型按林龄看, 其蓄积情况见表6。
由表6可以得出:从总体来看, 湘乡市不同森林类型森林林木总碳汇量为2331137.43t。从不同的森林类型来看, 杉木林总碳汇量最高为117367.40t, 其次为慢生阔叶林67856.28t, 马尾松林最少仅为2540.67t。从不同的林龄阶段来看, 中龄林最高为159815.55t, 其次为幼龄林63701.93t, 成熟林最少为1023.27t。从整体来看, 中龄林的杉木林总碳汇量最高为96440.84t。这与湘乡市林地现状结构, 以及林木本身的生长特性有关, 因为湘乡市现有林地中中龄林的杉木林地较多, 而有些林龄阶段的不同森林类型的林地较少, 可以忽略不计。
t
摘要:指出了森林碳汇是森林生态效益的组成部分, 是衡量生态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指标之一。以湘乡市主要森林类型为研究对象, 利用蓄积量法对湘乡市森林林木碳汇量进行了分析。以期挑选出固碳能力强、碳汇效益好的骨干树种及森林群落类型, 为湘乡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和林业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基础。
关键词:碳汇,生态文明城市,蓄积量法,林木碳汇量,湘乡市
参考文献
[1]贾治邦.积极发挥森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重大作用[J].资源与环境, 2008 (4) :50~51.
[2]Lashof D A.The dynamic greenhouse:feedback proccsses that may influence concentrations of atmospheric trace gases and climate change[J].Climate Change, 1989 (14) :213~242.
森林资源林木资产评估报告研究 篇3
4 评估方法现状分析
4.1 林木资产评估
(1)市场价到算法,林木资产评估中的市场价到算法仅适用成熟林或过熟林。它能把林木资产现有的市场情况客观的反应出来,可从市场中直接获取评估参数和评估指标。而评估结论更能准确的反应出市场价格,其结果就非常容易被评估的各方人员所接收和理解。
(2)现行市场法,应用现行市场法一定要合理选择可参照的案例,选定几个适合的评估案例是这种评估方法成功的关键所在。要保障调整参数的正确测定,进行评估的林地尽量保持与案例林状况一直的局面,其交易时间必须以接近评估基准日为准;另外,受到发育不充分的森林资源资产市场的影响,找到一个近期评估案例是很困难的,若以参照以往不同日期的评估案例,就必须以当时物价指数和评估基准日为基础对物价指数进行相应的调整。
(3)收获现值法,所谓收获现值法就是用于中龄林和快成熟的林木用以资产评估时以折现率的计算投资效益的一种方法,进行评估时。要将林木经营成本的前期投入的金额价格扣除,再对调整系数进行测算,并进行实证分析。就拿中龄林木来说,进行收获现值法测算得出的结果可直接反应出林木资产的价值,所得结果非常合理且受到市场的`欢迎。
(4)重置成本法,这种方法只适用幼林和未成熟林木的造林地进行资产评估。利用重置成本法进行资产估算时,一定要考虑在林木经营过程中由于技术改良或技术推广时所造成的原有价值的相对减少问题,再加以成本的测算与投资收益的合理确定后与其他方法协调进行方可。
4.2 林地资产评估
(1)现行市场法,此方法是林地资产评估的基本方法。使用该方法最关键的是要选择适当的评估案例,所选的被评估林地条件和参照案例要求林地条件必须相似。但在实际评估过程中寻找与其资产评估相仿的参照案例非常困难,各个参照案例的价格成交时均要做相应的系数调整,现行市场法还要具备能够获取较多交易实例资料的活跃市场,且要保障进行交易的案例合理与真实。
(2)期望价法,利用林地期望价法对林地进行评估时所具备的前提条件是:一是林地属于无限年期的经营方式,永续作业中的林木经营的主伐林龄要相同;二是林地期望价法最适用于薪炭林、疏林地、防护林、灌木林地、采伐迹地与火烧迹地及国家规划中的宜林地林的资产评估,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该方法对林地进行评估时的参数确定还缺少客观的参考依据。
(3)年金资本化法,该方法适用于那些年租金相对稳定的林地进行资产评估,其方法计算比较简单,进行估算时仅仅涉及到年平均租金和总投资收益率。但在年平均地租金和投资收益率的计算时,要注意将通货膨胀带来的影响从平均地租租金中扣除,在投资收益率的确定方面也应考虑到这个问题,若在地租租金中没有扣除通货膨胀因素,那么在采取投资收益率时就必须包含通货膨胀。
(4)林地费用法,此方法通常适用于像苗圃类型的林地进行资产评估,最主要方面是用在比较明确的林地购入费且购入后只采取了改良措施而并没有进入经营阶段的林地。但在林地资产中林地购入后单单做了改良而未进行经营的情况甚少,因此,此方法在林地资产评估使用当中用的最少。
5 结论及建议
森林资源在进行资产评估所选取方法的过程其实就是要求评估人员以遵守客观事实或一定的约束为基础条件对待定资产进行的理论分析、论证、比较的过程。并对资产评估的价值以最大程度上实现其认可度与公允性,其方法的科学合理性是决定评估结果真实、可靠的关键因素。目前,我国森林资源资产的评估当中所选取的评估方法的实证研究非常少,大多数仅仅偏向于资产评估的理论研究上,且这种理论研究也不够规范。建议在今后有关森林资产评估的研究工作中更应重视对其评估方法的实际案例研究,尤其要对我国森林资源中的经济林、防护林和竹林等林木资源的评估方法的选取上与参考应用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为以后我国森林资源资产在评估方法科学合理的选择上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6 结束语:
近年来,尽管我国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稳步推进。但森林资源资产进行目的性的经济行为也越来越多,如转让、合资、抵押贷款、合作与股份经营等。实践中还存在林权流转与操作不规范,资产评估市场极为混乱,导致我国的国有森林资源在大量流失。现有的资产评估机构尚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业务需求,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理论与实践的改革依然任重道远,还需相关人士进行更深一步的探究。
参考文献
[1] 郭超,用材林林木资产评估决策支持系统的研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 郭保香,我国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发展历程、问题及对策研究[J].林业经济,(8):86-89.
[3] 朱龙章,刘少雄,刘尔平等,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技术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0(24):204-206.
[4] 孙晶波,李玮.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理论、方法在实践中的探索[J]北京:林业科技情报,(2):23-26.
[5] 刘豪,沈茂斌.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实证分析[J].林业调查规划,,34(6):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