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艺教育

2024-09-27

机械工艺教育(共12篇)

机械工艺教育 篇1

高职教育是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能力、素质培养为中心,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的教育体系。《机械制造工艺学》是高职机械类专业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必修课。它以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金属工艺学、机械设备构造、公差与技术测量和机械设计基础课为理论依托,涉及知识面广,知识点“碎”而“杂”,而其课时量却并不富足,因此给任课老师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在其教学过程中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图文并茂,可传授信息量大,视觉和听觉冲击力强,能使教学化抽象为直观,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让学生如身临其境,拉近专业知识与现实之间的空间距离,并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引导学生更加灵活地思维,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益,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一、多媒体教学及其教学模式的特点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我们通常所说的多媒体教学是特指运用多媒体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把多媒体的各个要素按教学要求,进行有机组合并通过屏幕或投影机投影显示出来,同时按需要加上声音的配合,以及使用者与计算机之间的人机交互操作,来开展的教学活动过程。它又可以称为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即CAI)。

多媒体教学是通过计算机实现的多种媒体组合,因多媒体技术具有交互性、集成性、可控性、实时性等计算机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的技术特点,从而使多媒体教学模式具备了教学模式的集成化、教学资源的多元化、教学方式的丰富化、教学方法的综合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教学环境的个性化等特点。

二、在《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必然性

(一)多媒体教学模式能够满足提高《机械制造工艺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需要。

影响《机械制造工艺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学生基础知识差,专业实践少,缺乏感性认识。高职院校招收的学生高考成绩相对较低,基础知识参差不齐,对专业知识接触了解不多,学生上课时,对部分较难内容理解不够透彻,难以掌握。二是课程内容多而广,知识点“碎”而“杂”。《机械制造工艺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课程,涉及多门课程的知识,而其课时量却并不富足,因此给任课老师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教师总是想给学生多传授一些知识,但知识点太多,用语言描述通常空洞乏味且抽象难懂,大量的板书不仅耽误时间而且不能形象地呈现知识内涵,因此,以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传达的信息量小、效果差,教学效率不高。

多媒体教学将教学内容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避免了教师大量而繁杂的板书,教师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课堂的组织和内容的讲授中,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资源与更加到位的知识讲解,从而很好地解决《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制定的课时数与实际需要的课时数矛盾的情况,弥补某些专业知识无法向学生讲解的缺憾,进而迅速提高教学效率。

(二)多媒体教学模式能够满足增强《机械制造工艺学》课堂教学效果的需要。

多媒体技术在《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中的应用,新老教育模式的融合与互补,能使教育质量和教学效益显著提高。

《机械制造工艺学》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其理论课堂教学形式单一,内容与实践有一定的脱节,且仅用语言描述易使学生感觉枯燥无味,不利于知识的传授;《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需要讲解一些机床、刀具、夹具的构造及工作原理,且相关图形较复杂,采用挂图虽可节省时间,却因缺乏立体感,导致其动作原理的呈现需要使教师大费口舌但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我们需要将丰富多彩的专业知识直观化、形象化,利于学生去感知。多媒体教学融图、文、声、像、情、境于一体,可以足不出户地将工厂中的设备结构、加工方法、工作原理及工艺流程清晰而完整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地呈现出来,视听并举,动静兼备,促使学生始终在愉悦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得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多媒体教学模式能够满足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知识面,紧跟时代发展的需要。

《机械制造工艺学》是一门传统的机械类专业课程,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行业的需要,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的不断涌现,该课程知识的内涵更加丰富。教材上的部分内容已跟不上时代的要求,教师需在课程的基础上多补充一些专业信息。但有限的课时量和传统的教学模式极大地限制了教学内容信息量的传达。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集成性”和“实时性”,可将所需专业信息的教学影像、动画、图片等融入其中,配合讲解、展示,这样既可以节省时间,又可以适当补充一些相关专业知识和最新专业信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扩展学生的眼界,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

三、在《机械制造工艺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模式的误区及应对原则

(一)遵循合理性原则,避免步入过于夸大多媒体教学作用,忽视其它常规教学方法的误区。

如今,很多院校过于强调与推广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而忽视了其局限性。多媒体教学并非是万能的、毫无缺点的教学手段,我们不能过于夸大多媒体教学作用,而忽视其它常规教学方法。《机械制造工艺学》是一门实践性强、内容丰富的课程,从课程内容的特点,学生个体发展的角度,多媒体自身的特性,教与学的基本规律来看,多媒体教学在该课程中使用时必须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若无条件不加选择地运用就有可能适得其反。

(二)遵循互动性原则,避免步入取代教师的主导性,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的误区。

在教学活动中,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都必须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因此,在《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实践中,教师不能仅作为播放多媒体的操作者,还应充分发挥其课堂的主导性地位,把多媒体作为传播知识的工具,合理运用肢体语言、板书和其它教学手段来达到授课的最佳效果;必须注意不能让电教媒体取代学生的探索、分析、思考,要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课件不必面面俱到,更不能把应该由学生思考的问题轻易地展示出来,教师要通过课件的展示来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创造性地学习,成为课堂能动的主体。

四、结语

多媒体教学模式在高职《机械制造工艺学》中的运用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能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益,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知识面,并能够紧跟时代发展的需要。但任何教学模式都需要合理地使用、合理地补充,这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与改进。

机械工艺教育 篇2

Name: Chen YJBYS Nationality: China

The current residence: Guangdong Nationality: Han

Household registration: Guangdong body material: 170 cm 75 kg

Marital status: married age: 26

Job search intention and work experience

The type of talent: ordinary job

Position: Marketing Director / Manager / Supervisor / manager, sales director, marketing / sales planning staff:

Work experience: 4 job:

Job type: can date: a week

Salary requirements: more than 0 hope that the working area: no limit

Work experience

Company name: Guangzhou Garments Co., Ltd.

Start-stop date: -05

Company type: private enterprise industry: Garment / Textile / leather / shoes

Position: management consulting

Job description: site diagnosis related point 1, every month to the company, and corrective and preventive, at the same time, consultants and the content of the training stage propulsion and acceptance;

2, with the concept of enterprise culture and general manager of introduction, and the preparation of “corporate culture Handbook”;

3, formulating the organisational structure,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job responsibilities, clear the management job requirements;

4, to promote the flow of work table, perfect management system, is mainly to supervise its implementation and improvement;

5, responsible for training of marketing personnel, focusing on the market development, customer maintenance, network utilization, and supervise the operation of electronic commerce;

6, to assist the development of performance pay management plan, and trial operation, evaluation about operation situation, give advice.

Education background

University one is graduated from: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

The highest degree: Bachelor Degree: bachelor graduation date: -06-01

Major: mechanical process of second major: Marketing Management

Education background

University one is graduated from: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

Degree: Bachelor

Degree: Bachelor

Graduation date: -06-01

Major: Marketing Management

Self assessment

机械生产率的设计及机械工艺分析 篇3

关键词:机械生产;机械设计;机械工艺

对于一个生产企业而言,生产加工过程中的机械生产率以及机械工艺的发展,对于其今后的生存发展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为了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产企业必须在原有的生产规模的基础之上,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机械的生产率。在注重发展优化机械设计方面的工作、提高机械工艺发展水平的同时,使机械生产效率得到全面的提高。在当今经济竞争的格局中,生产企业的发展在注重创造经济利益的同时,应该更加积极的在实际中进行深入的探究,机械生产效率优化设计以及机械工艺发展方面存在的需要补充的方面,使之在生产中不断的得到发展。唯有这样,才能使生产企业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竞争环境中,获得一定的生存发展空间。

1.优化设计在机械生产中的作用

机械产品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机械生产效率的发挥水平。相关工作人在进行设计时,通常都是在确保产品的使用性能能够正常发挥的基础之上,再开始进行改进产品的加工工艺方面的工作。在设计当中,我们应优先选择具有良好加工工艺性能的相关材料进行加工。只有在这样,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机械的生产率,减少产品加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相关问题。我们都知道,一些相关的零件经过一定的加工工序才能够形成机械。因此,在探究如何提高机械生产率的问题时,应首先考虑对组成机械的相关零件的生产进行优化。在生产零件时,对零件的生产工艺进行一定的加工处理,能够使其更好的发挥作用,进而达到提高机械生产率的目的。在实际的零件加工过程中,我们首先可以考虑,在机械的内部增加物理形状相对简单的零部件,用以减小对零件进行加工时的难度的同时,以便于专业人员可以定期对机械设计作出适当的调整与性能检测。其次,在保证不影响零部件发挥作用的基础上,降低零部件的加工精度,也可以促进机械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高。之后,适当的调整非切割加工的零部件在总零部件中的比重。从经济性的角度考虑,还可以适当的选择技术经济耗费相对较少的切割零件。通过分析一些相关实践可以发现,机械生产中非切割零部件以及切割零部件的使用比例越大,机械的生产效率提高的幅度就越大。在机械生产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因为机械的零部件质量达不到相关的质量标准的问题,致使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从而影响机械正常发挥作用。另外,为了避免因为零部件的质量不过关而引起的机械生产效率低下,甚至造成机械提早报废的情况,在进行机械设计时,必须选择质量优良的材料进行零件的加工。在选择生产零件的材料时,相关工作人员要根据不同零部件的不同特征及其发挥作用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材料。严禁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而盲目的选择生产材料进行加工活动。

2.机械工艺对机械生产率的影响

从目前机械生产发展的状况看,我国的机械产品生产的速度相较于国际的标准而言,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在机械产品的生产方面,机械工艺的问题的表现相对明显。从生产工具、生产设计、生产计划、生产质量到供求关系等方面,涉及的范围很广泛,机械工艺的发展贯穿了产品整个生产过程。因此,它的地位在整个机械生产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在机械工艺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工艺技术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使之对机械工艺方面的工作问题,能够随时作出适当的处理。在实际生活中,每个工厂的生产设备都存在大同小异的问题,而机械工艺的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对机械工艺的发展也起着很大的作用。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有与时俱进的学习精神,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更好的发挥自身的才能,提供机械工艺的水平,进而提高机械的生产率。在进行机械工艺管理的工作时,传统的做法通常是,事先制定出适合的工艺程序、额定时间以及准备好相关的使用材料。之后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和检验工作。这一过程需要消耗一定的时间和资金,对其进行改革的难度又很大,因此这一工作的发展始终没有得到过改进。在科技如此发达的时代,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真正的生产力。在机械生产过程中,如何适当的结合实际情况、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成为提高机械的生产效率的重要工作。采用全自动化的生产线,可以在减少人工成本投入的同时降低产品的次品率。适当的利用相关的科学技术,增强毛胚材料的物理特性,通过采用热、冷挤压,经过精密的锻造工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材料的精密度,在节约材料成本的同时,也会相应的缩短生产的时间,是加工的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改进机械工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工操作在生产过程中所占的比例,从而在根本上减少产品切割的重复次数,减少加工的工序。全自动化的生产线不但可以加快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也能够对加工过程中发生的一些突发状况作出合理妥善的安排。只有在这样的生产条件下,生产企业才能够对生产进程进行全方位的监测与管理。实现在缩短生产周期的同时,提高相关产品的质量。生产企业全自动化的发展进程,可以为企业自身的发展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

3.结束语

改进加工工艺,在生产过程中减少人工操作等低效率的生产方式,减少切割重复遍数,减少拉削、滚压更传统加工方式,转而采用精磨、压造等先进的加工方式。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机械生产过程中能否有效地使用是提高机械生产率的关键,常用的先进生产工艺适用于硬度太大、太脆、韧性太低等难以加工的零、部件原材料处理上。这种方法是通过采用热、冷挤压,精密锻造,爆炸成型等先进工艺提高毛坯的精密程度,不仅能减低加工时间还能节约原材料,使加工效率提高,生产经费降低。

参考文献:

[1]阴天龙,对我国机械工艺的几点思考[J].科技资讯,2012(22)

机械齿轮加工工艺探讨 篇4

齿轮是指轮缘上有齿能偶连续啮合传递运动和动力的机械元件, 它在机械传动以及整个机械领域中的应用极其广泛。齿轮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年, 我国陕西出土的青铜器齿轮是至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齿轮;我国古代科技成就之一的司南车 (又称指南车) 便是以齿轮机构为核心的机械装置;17世纪末, 人们才开始研究能正确传递运动的齿轮形状;18世纪, 欧洲的工业革命带动了齿轮传动的应用与发展, 先是摆线齿轮, 这一技术使得齿轮的平衡性得到了加强, 然后是渐开线齿轮, 至20世纪初, 渐开线齿轮在传动中的应用已占据了优势地位。

二、齿轮的结构和种类

1. 齿轮的结构。

齿轮的结构包括轮齿、齿槽、端面、法面、齿顶圆、齿根圆、基圆、分度圆等部分。

2. 齿轮的分类。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 齿轮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常见的分类标准有齿形、齿轮外形、齿线形状、齿轮所在的表面和制造方法等。

齿轮的齿形有齿廓曲线、压力角、齿高和变位等参数。根据这些参数的不同, 可以将齿轮分为不同的类型。渐开线齿轮比较容易制造, 因而在现代的齿轮使用中所占比例较大;摆线齿轮和圆弧齿轮由于制造困难, 其实际应用范围就小。小压力角齿轮的承载能力小;大压力角齿轮承载能力较高, 但在传递转矩相同的时候, 轴承的负荷会增大, 因此仅用于特殊情况。变位齿轮的优点较多, 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类机械设备中。

按齿轮的外形可以将其分为圆柱齿轮、锥齿轮、非圆齿轮、齿条、蜗杆涡轮等;按齿现外形又可将其分为直齿轮、斜齿轮、人字齿轮、曲线齿轮等;按其所在的表面又可分为外齿轮、内齿轮等;按制造方法可分为铸造齿轮、切割齿轮、轧制齿轮、烧结齿轮等。

三、齿轮加工工艺

1. 渐开线齿轮加工工艺。

渐开线齿轮加工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仿形法, 即用成型铣刀铣出齿轮的齿槽。另一种是范成法, 也称展示法, 展示法又可分为滚齿机滚齿、铣床铣齿、插床插齿、冷打击打齿、刨齿机刨齿、精密铸齿、磨齿机磨齿、压铸机铸齿、剃齿机剃齿等。本文, 笔者主要介绍几种常见的齿轮加工工艺。

(1) 滚齿。滚齿, 又叫滚切齿轮, 是指用齿轮滚刀或蜗轮滚刀按展成法加工而成的齿轮。可以将滚齿看做无啮合间隙的齿轮与齿条的传动。当滚齿旋转一周时, 相当于齿条在法向移动一个刀齿, 滚刀的连续传动, 犹如一个无限长的齿条在连续移动。当滚刀与滚齿坯间严格按照齿轮与齿条的传动比强制啮合传动时, 滚刀刀齿在一系列位置上的包络线就形成了弓箭的渐开线齿形。随着滚刀的垂直进给, 即可滚切出所需的渐开线齿廓。

(2) 插齿。插齿, 是指用插齿刀按展成法或成型法加工内外齿轮或齿条等的齿面而得到的齿轮。从插齿这一过程的工作原理上来分析, 插齿刀相当于一对轴线互相平行的圆柱齿轮相啮合, 插齿刀实质上就是一个磨有前后角并具有切削刃的齿轮。它固定在插齿机的主轴上, 主轴有往复运动, 并围绕本身的轴线转动, 插齿刀在每一个工作行程中切去一定的金属, 在范成运动中将轮坯切成所需要的齿形。

(3) 剃齿和磨齿。剃齿和磨齿这两种齿轮的加工方式都属于精加工的范围。剃齿使用剃齿刀对齿轮或涡轮等的吃面进行精加工;磨齿是指用砂轮按展成法或成型法磨削齿轮或齿条等的齿面。剃齿在热处理前进行, 磨齿在热处理后进行。剃齿以平行轴剃齿和对焦剃齿最为常见, 此外, 近几年, 径向剃齿也开始逐渐发展起来。由于径向剃齿制作径向进给运动而省去了轴向或者对焦的进给, 因此大大地提高了剃齿的效率。磨齿作为高精度齿轮的加工手段, 具有重要的地位, 但是与以前相比, 磨削方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瑞士马格公司的双砂轮磨齿机的磨齿方式已经成为了历史, 取而代之的是蜗杆砂轮磨齿和成形磨齿技术

3. 其他齿轮加工工艺。

除了上述的滚、插、剃、磨这四种主要的齿轮加工工艺外, 还有倒棱、倒角、内齿套零件加工、小模数花键冷轧以及硬面加工等工艺。倒棱是指对钢锭的棱边轻轻锻压, 以清楚棱角的一道加工工序。倒角是指把工件的棱角切削成一定的斜面。内齿套零件加工有两方面要求, 即加工间隔缺块和倒锥齿。小模数花键冷轧工艺的加工方法分为内外两方面, 外花键主要有铣、滚、插、磨等工艺, 内花键主要有插和拉等工艺, 一般模数小于2 mm, 齿形角大于25°的都能轧制。硬齿面加工则除了磨齿和硬齿面滚齿外, 还有车齿、硬剃和珩齿。

四、结论

机械工艺基本知识 篇5

一、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

生产过程是指从原材料(或半成品)制成产品的全部过程,对机器生产而言包括原材料的运输和保存,生产的准备,毛坯的制造,零件的加工和热处理,产品的装配、及调试,油漆和包装等内容。生产过程的内容十分广泛,现代企业用系统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组织生产和指导生产,将生产过程看成是一个具有输入和输出的生产系统。能使企业的管理科学化,使企业更具应变力和竞争力。

在生产过程中,直接改变原材料(或毛坯)形状、尺寸和性能,使之变为成品的过程,称为工艺过程。它是生产过程的主要部分。例如毛坯的铸造、锻造和焊接;改变材料性能的热处理[1];零件的机械加工等,都属于工艺过程。工艺过程又是由一个或若干个顺序排列的工序组成的。

工序是工艺过程的基本组成单位。所谓工序是指在一个工作地点,对一个或一组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构成一个工序的主要特点是不改变加工对象、设备和操作者,而且工序的内容是连续完成的。例如一个零件,其工艺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两个工序:

工序1:在车床上车外圆、车端面、镗孔和内孔倒角;

工序2:在钻床上钻6个小孔。

在同一道工序中,工件可能要经过几次安装。工件在一次装夹中所完成的那部分工序,称为安装。在工序1中,有两次安装。第一次安装:用三爪卡盘夹住 外圆,车端面C,镗内孔,内孔倒角,车外圆。第二次安装:调头用三爪盘夹住外圆,车端面A和B,内孔倒角。

二、生产类型

生产类型通常分为三类。

1.单件生产 单个地生产某个零件,很少重复地生产。

2.成批生产 成批地制造相同的零件的生产。

3.大量生产 当产品的制造数量很大,大多数工作地点经常是重复进行一种零件的某一工序的生产。

拟定零件的工艺过程时,由于零件的生产类型不同,所采用的加方法、机床设备、工夹量具、毛坯及对工人的技术要求等,都有很大的不同。

三、加工余量

为了加工出合格的零件,必须从毛坯上切去的那层金属的厚度,称为加工余量。加工余量又可分为工序余量和总余量。某工序中需要切除的那层金属厚度,称为该工序的加工余量。从毛坯到成品总共需要切除的余量,称为总余量,等于相应表面各工序余量之和。

在工件上留加工余量的目的是为了切除上一道工序所留下来的加工误差和表面缺陷,如铸件表面冷硬层、气孔、夹砂层,锻件表面的氧化皮、脱碳层、表面裂纹,切削加工

后的内应力层和表面粗糙度等。从而提高工件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加工余量的大小对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均有较大影响。加工余量过大,不仅增加了机械加工的劳动量,降低了生产率,而且增加了材料、工具和电力消耗,提高了加工成本。若加工余量过小,则既不能消除上道工序的各种缺陷和误差,又不能补偿本工序加工时的装夹误差,造成废品。其选取原则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使余量尽可能小。一般说来,越是精加工,工序余量越小。

四、基准

机械零件是由若干个表面组成的,研究零件表面的相对关系,必须确定一个基准,基准是零件

工艺基础的基本概念

一、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

生产过程是指从原材料(或半成品)制成产品的全部过程。对机器生产而言包括原材料的运输和保存,生产的准备,毛坯的制造,零件的加工和热处理,产品的装配、及调试,油漆和包装等内容。生产过程的内容十分广泛,现代企业用系统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组织生产和指导生产,将生产过程看成是一个具有输入和输出的生产系统。能使企业的管理科学化,使企业更具应变力和竞争力。

在生产过程中,直接改变原材料(或毛坯)形状、尺寸和性能,使之变为成品的过程,称为工艺过程。它是生产过程的主要部分。例如毛坯的铸造、锻造和焊接;改变材料性能的热处理[1];零件的机械加工等,都属于工艺过程。工艺过程又是由一个或若干个顺序排列的工序组成的。

工序是工艺过程的基本组成单位。所谓工序是指在一个工作地点,对一个或一组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构成一个工序的主要特点是不改变加工对象、设备和操作者,而且工序的内容是连续完成的。例如一个零件,其工艺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两个工序:

工序1:在车床上车外圆、车端面、镗孔和内孔倒角;

工序2:在钻床上钻6个小孔。

在同一道工序中,工件可能要经过几次安装。工件在一次装夹中所完成的那部分工序,称为安装。在工序1中,有两次安装。第一次安装:用三爪卡盘夹住 外圆,车端面C,镗内孔,内孔倒角,车外圆。第二次安装:调头用三爪盘夹住外圆,车端面A和B,内孔倒角。

二、生产类型

生产类型通常分为三类。

1.单件生产 单个地生产某个零件,很少重复地生产。

2.成批生产 成批地制造相同的零件的生产,

3.大量生产 当产品的制造数量很大,大多数工作地点经常是重复进行一种零件的某一工序的生产。

拟定零件的工艺过程时,由于零件的生产类型不同,所采用的加方法、机床设备、工夹量具、毛坯及对工人的技术要求等,都有很大的不同。

三、加工余量

为了加工出合格的零件,必须从毛坯上切去的那层金属的厚度,称为加工余量。加工余量又可分为工序余量和总余量。某工序中需要切除的那层金属厚度,称为该工序的加工余量。从毛坯到成品总共需要切除的余量,称为总余量,等于相应表面各工序余量之和。

在工件上留加工余量的目的是为了切除上一道工序所留下来的加工误差和表面缺陷,如铸件表面冷硬层、气孔、夹砂层,锻件表面的氧化皮、脱碳层、表面裂纹,切削加工

后的内应力层和表面粗糙度等。从而提高工件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加工余量的大小对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均有较大影响。加工余量过大,不仅增加了机械加工的劳动量,降低了生产率,而且增加了材料、工具和电力消耗,提高了加工成本。若加工余量过小,则既不能消除上道工序的各种缺陷和误差,又不能补偿本工序加工时的装夹误差,造成废品。其选取原则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使余量尽可能小。一般说来,越是精加工,工序余量越小。

四、基准

机械零件是由若干个表面组成的,研究零件表面的相对关系,必须确定一个基准,基准是零件

上用来确定其它点、线、面的位置所依据的点、线、面。根据基准的不同功能,基准可分为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两类。

1.设计基准

在零件图上用以确定其它点、线、面位置的基准,称为设计基准。轴套零件,各外圆和内孔的设计基准是零件的轴心线,端面A是端面B、C的设计基准,内孔的轴线是外圆径向跳动的基准。

2.工艺基准

零件在加工和装配过程中所使用的基准,称为工艺基准。工艺基准按用途不同又分为装配基准、测量基准及定位基准。

(1)装配基准 装配时用以确定零件在部件或产品中的位置的基准,称为装配基准。

(2)测量基准 用以检验已加工表面的尺寸及位置的基准,称为测量基准。如内孔轴线是检验外圆径向跳动的测量基准;表面A是检验长度L尺寸l和的测量基准。

(3)定位基准 加工时工件定位所用的基准,称为定位基准。作为定位基准的表面(或线、点),在第一道工序中只能选择未加工的毛坯表面,这种定位表面称粗基准.在以后的各个工序中就可采用已加工表面作为定位基准,这种定位表面称精基准。

五、拟定工艺路线的一般原则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大体可分为两个步骤。首先是拟定零件加工的工艺路线,然后再确定每一道工序的工序尺寸、所用设备和工艺装备以及切削规范、工时定额等。这两个步骤是互相联系的,应进行综合分析。

工艺路线的拟定是制定工艺过程的总体布局,主要任务是选择各个表面的加工方法,确定各个表面的加工顺序,以及整个工艺过程中工序数目的多少等。

拟定工艺路线的一般原则如下。

1、先加工基准面

零件在加工过程中,作为定位基准的表面应首先加工出来,以便尽快为后续工序的加工提供精基准。称为“基准先行”。

2、划分加工阶段

加工质量要求高的表面,都划分加工阶段,一般可分为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三个阶段。主要是为了保证加工质量;有利于合理使用设备;便于安排热处理工序;以及便于时发现毛坯缺陷等。

3、先孔后面

[1] 对于箱体、支架和连杆等零件应先加工平面后加工孔。这样就可以以平面定位加工孔,保证平面和孔的位置精度,而且对平面上的孔的加工带来方便。

4、主要表面的光整加工(如研磨、珩磨、精磨等),应放在工艺路线最后阶段进行,以免光整加工的表面,由于工序间的转运和安装而受到损伤。

上述为工序安排的一般情况。有些具体情况可按下列原则处理。

(1)、为了保证加工精度,粗、精加工最好分开进行。因为粗加工时,切削量大,工件所受切削力、夹紧力大,发热量多,以及加工表面有较显著的加工硬化现象,工件内部存在着较大的内应力,如果粗、粗加工连续进行,则精加工后的零件精度会因为应力的重新分布而很快丧失。对于某些加工精度要求高的零件。在粗加工之后和精加工之前,还应安排低温退火或时效处理工序来消除内应力。

(2)、合理地选用设备。粗加工主要是切掉大部分加工余量,并不要求有较高的加工精度,所以粗加工应在功率较大、精度不太高的机床上进行,精加工工序则

要求用较高精度的机床加工。粗、精加工分别在不同的机床上加工,既能充分发挥设备能力,又能延长精密机床的使用寿命。

机械加工工艺和技术研究 篇6

关键词:机械加工;工艺;技术

根据机械加工工艺的相关规程,制定合理的零件加工设计方案和操作方式,在实际的生产环境中,运用合理的操作方法来对产品的生产进行规范化指导。机械加工的工艺规程是机械加工中的重要文件,主要对于加工过程进行管理和指导,而机械加工的工艺流程和技术主要就是保障生产的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注重生产中的每一个环节,提高生产环境的安全系数。随着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于机械加工技术的推动作用,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因此需要对于机械加工的各方面进行更新,保障整个机械加工领域的持续性发展。

1.机械加工工艺

1.1加工工艺的制定考虑到零件的要求

在制定科学合理的加工工艺的的时候,机械加工的相关技术人员需要对于加工零件的各项性能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确定零件表面的加工方式,根据零件的设计需求进行标准的定位,严密的划分零件加工过程中的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阶段,对于加工过程中的工序集中和分散部分合理安排。有些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流程较为复杂,可以提前拟定多个加工方案,对于这些方案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比较,选择最优化的加工方案。

1.2.由实际的生产经验制定工艺流程

机械加工的每个步骤都会有详细的参数分析,在制定合理的工艺流程时必须依据现代的工艺加工原理以及工艺加工实验分析总结,然后通过实际的生产验证进行确立。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的均衡性,对于现代的科学技术和实际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如果加工流程的制定没有参考实际生产经验,可能会出现零件加工质量下降,生产效率降低等现象,技术人员通过长期的工作实践总结的加工经验是非常有实际价值的,能为企业带来巨大的效益和创造性价值。

1.3.全面系统制定工艺流程

生产线路全面系统的分析,提出多个具有可行性的加工方案,根据企业的实际生产加工条件以及企业的流动资金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衡量,在不断地考察过程中对其中的一些细节进行调整,确定最佳工艺加工方案。全面的分析主要是针对的是零件的图纸要求、加工尺寸、形状、精度、表面设计,以此来确定零件的材料选择和处理方式。系统的分析主要针对的是零件的加工顺序、加工分散度、零件的质量检测,保障零件的整个加工过程的有序化。

2.机械加工设备

2.1.引进国外先进设备或者自主研发新设备

随着现代的科学技术社会生产生活各个领域的应用,机械加工设备不断地更新换代,有些设备从国外引进,有些来自我国的自主研发,数控机床、智能化机床等现代化的机械设备不断出现,它们在实际的生产加工工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效地发挥了它们的巨大优势,保证生产的高质量、高效率的同时还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占据一席之地。

2.2.在实际应用中实现设备的价值

在企业的实际生产中,对于机械加工设备的选择也是很重要的,并不是每种机床都可以适应该企业的发展需求,要考虑到机床的加工范围,加工精确度,实际的生产周期,要选择出的机械加工设备能够在该企业实现它的最大价值。

3.机械加工技术

先进的设备引进为我们带来的就是先进的加工技术,在现代化的加工过程中,质量好的零件不是检测出来的,而是良好的機械加工设备和技术生产出来的,生产过程中的主要技术对于整个生产过程都有直接的影响。先进的机械加工技术需要优秀的机械加工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他们是机械加工过程中的骨干力量,保证零件加工的高质量,低成本。同时,先进的加工技术在不断的推广和发展过程中势必会不断的更新,变得更加具有优势,对于同类产品的加工在保障质量和成本的前提下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有效地提升生产效率。

4.结束语

目前,我国的机械加工行业正在向着智能化,开放化,微型化等方面发展,在借鉴国外设备和技术的条件下设计出高性能的数控机床,组织一批强大的机械研发设计和制造队伍,为祖国的工业持续性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高性能的机械设备,科学合理的机械加工工艺和技术的支撑下,机械加工能够有效地保障产品质量,降低产品的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保障整个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林建华.现代机械加工技术与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年02期

[2]佟晓飞.机械加工精度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措施初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9期

[3]李经民.机械加工车间设备布局模型及其评价算法的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2年08期

[4]冯亚东.我国机械加工技术的发展概述[J].机电信息.2011年18期.

简析机械加工工艺 篇7

(1) 机械加工工艺定义。工艺是指使用机械加工的方法使各种原材料、半成品成为成品的过程。工艺过程是指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通过铸造、锻造、冲压、焊接、铆接、机械加工、热处理、电镀、涂装、装配等方法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等, 使其成为半成品或成品的过程。

(2) 机械产品的生产过程。

1) 产品设计。产品设计的好坏是企业产品开发能否成功的关键, 产品设计必须保证产品利于生产, 成本较低, 质量较高的特点, 从而增强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2) 工艺设计。工艺设计的基本任务是在规定的产量规模条件下, 采用经济的加工方法, 制造出符合要求的合格产品, 这就要求制定成本较低, 合格率高, 高效的产品制造工艺规程。

3) 零件的加工。零件加工的步骤, (1) 仔细研究图纸 (2) 选择适合的原材料 (3) 确定加工工艺的线路, 选择定位基面。 (4) 确定各工序所使用的设备, 检查设备的使用情况是否良好。 (5) 确定各工序所采用的器具。 (6) 确定各主要工序的生产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 (7) 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 计算工序尺寸和公差。 (8) 确定切削用量。 (9) 确定工时定额。

4) 检验。确定加工出的各个零件, 组件和部件等是否符合规定。

5) 装配调试。机械产品都是由若干个零件、组件和部件组成的。经各个零件, 组件和部件, 按照程序配合或连接, 使之成为机械产品。只要装配中采用适当的工艺方案, 也能使产品达到规定的要求。装配是机械产品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 常见的装配工作内容包括清洗、连接、校正与配作、平衡、检验和试验。除上述工作外, 还包括油漆和包装等工作。

6) 入库。企业生产的成品、半成品及各种物料为防止遗失或损坏, 放入仓库进行保管, 称为入库。入库时应进行入库检验, 填好检验记录及有关原始记录;在储存时注意做好防锈, 防潮处理, 保证货物的安全。

2 机械加工工种分类

2.1 冷加工 (机械加工) 工种

(1) 钳工。普通钳工, 装配钳工, 模具钳工, 修理钳工, 工具钳工。 (2) 车工。普通车床, 落地车床, 立式车床, 数控车床, 六角车床。 (3) 铣工。升降台式铣床, 无升降台式铣床, 工具铣床, 龙门铣床, 数控铣床。 (4) 刨工。牛头刨床, 液压, 龙门, 插床。 (5) 磨工。磨削加工方法:外圆磨削, 平面磨削, 内圆磨削, 万能磨削, 工具磨削, 无心磨削。6) 加工中心操作工。除上述工种外, 常见的冷加工工种还有钣金工、镗工和冲压工等。

2.2 热加工工种

(1) 铸造工。铸造种类很多, 按造型方法习惯上分为 (1) 普通砂型铸造。 (2) 特种铸造。按照成型工艺可分为 (1) 重力浇铸。 (2) 压力铸造。 (2) 锻造工。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 分别为:初级 (国家职业资格五级) 、中级 (国家职业资格四级) 、高级 (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技师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高级技师 (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 (3) 热处理工。就是在热处理工序上来进行热处理操作的岗位。此项工作特点为集体劳动, 要求操作人员有较高的个人专业素质和心理素质, 并且要求相关的材料力学知识和简单的检验能力。技术等级为最高八级 (车, 钳, 铣工为八级, 钻, 刨, 锻等工为六级) 。是一项较为重要的工种。

2.3 其他工种

(1) 机械设备维修工; (2) 维修电工; (3) 电焊工; (4) 电加工设备操作工。

参考文献

[1]赵宏立.机械加工工艺与设备[M].人民邮电出版社.

[2]周增文.机械加工工艺基础[M].中南大学出版社.

机械工艺教育 篇8

《机械制造工艺》是机械工程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它是一门研究机械制造的工艺方法和工艺过程的技术学科, 它既不同于基础课程, 又不同于专业课程, 更接近操作技能的理论化。本课程内容涉及到热加工工艺、冷加工工艺和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三大部分的基础知识, 是一门实用性、专业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的课程。

《机械制造工艺》课程尽管内容庞杂, 知识点很多, 但可以用一线、两段、三重点、五要求来概括。

“一线”是指整个课程内容贯穿着从毛坯制造到加工成产品的一条主线, 这与实际生产的工艺路线一致。用这样一条线来引导学生学习就使知识有了系统性。

“两段”是指产品的制造过程可分为毛坯制造与机械加工两个阶段。在一般工厂或企业中通常称之为“热加工”及“冷加工”。热加工的主要基础理论是“铁—碳平衡图”, 而冷加工的基础理论则是“金属切削原理”。

“三重点”是学生学习必须理解与掌握的基本知识, 它与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密切相关。其一是了解常用工程材料的种类成分, 组织性能与热处理方法。二是了解铸造、锻压、焊接等热加工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工艺特点, 培养学生具有分析零件毛坯制造工艺性的初步能力。三是领会并掌握机械零件的各种常用加工方法的实质、工艺原理与生产特点, 以及加工所用设备、工卡量具的工作原理与安全技术知识, 培养学生具有分析零件结构工艺性和选择加工方法的初步能力。

“五要求”是如下几点: (一) 了解毛坯制造及零件切削的主要工作内容、工艺特点、工艺装备和应用范围等基础知识; (二) 了解各种主要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和使用范围; (三) 掌握选择毛坯制造、零件切削加工的方式方法的基础知识; (四) 对常见典型零件能合理确定其加工工艺过程; (五) 了解装配的基本知识和典型机械部件的装配方法。

通过对《机械制造工艺》的分析和教学大纲的要求, 不难看出本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概念性强, 与生产实践关系密切。因此, 教师要教好《机械制造工艺》这门课程, 就必须从多方面努力。

2《机械制造工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陈旧

该课程的内容多又相互独立, 学时少而且有些内容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日显陈旧;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变化与原有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能完全相适应, 必须探索一套与之相辅相成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课程实践性强、学生实践经验少, 难以保证在较少学时内既完成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又能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2 教学方式陈旧

在教学方法上采取灌输式教学, 对于教材内容的教授面面俱到, 惟恐学生不能完全掌握。结果导致学生只有死记硬背, 没有独立思考的余地, 并且对于每一章中的“精髓”没能很好地把握。此外, 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停留在从书本到书本的狭隘教学方式, 不能拓宽视野, 获取的信息量较少, 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显然很难培养出具有创造性的高素质的人才。

3《机械制造工艺》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探讨

3.1 通过直观教学, 提出问题, 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现在学校的学生, 多数在过去的在校学习中, 根本没有机会接触现代化的工业生产, 不了解生产中的机床设备和操作要点。如果按照过去的教育模式一张嘴、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进行教学, 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无法形成感性认识, 渐渐的就会所学课程失去兴趣, 而形成恶性循环。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上课前或授课过程中, 根据教学内容领学生到实习基地观看, 及时地通过生产现场的现象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3.2 根据教学内容, 分块打包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把十几门学科的教学内容浓缩在一起, 分为冷加工、热加工和机械制造工艺规程制定三个部分, 在教学中每个部分都要进行“打包”, 既为应知理论包、应会技能包、能力应用考核包;应知理论包, 就是以够用为度, 以机械加工部分为例, 在教学中把各种机械加工方法中所用到的机床的组成、工作原理、加工内容、运动形式、刀具、夹具的形式作以详细介绍并进行认真对比, 掌握特点, 使之有效地掌握机械加工的基本知识。应会技能包就是突出技能, 根据现在学生的特点 (易跳槽) , 企业生产的需求 (复合型人才) , 在进行课堂教学的同时, 到生产现场结合实际进行教学, 在以车削加工练习为主的基础上适当进行其它类型机床切削方法的模拟练习。通过对比练习, 进行多方面的技能培训。能力应用考核包, 就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实例让学生找出设备事故原因、产品质量差的原因, 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工艺措施。

3.3 结合专业特点, 进行教材的相应处理

由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 就决定了学校对学生的培训目标的不确定性。在《机械制造工艺》教学中, 对不同专业的学生, 有不同的侧重面。机械加工与数控专业的学生应以各种机床的切削加工为主, 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则应以车、钻、磨为主。因为一个好的钳工, 不仅要对钳加工的教学内容达到应知应会, 对常用的通用机床也应有一些了解和掌握。另外在机械加工和钳加工中所采用的刀具不同, 运动形式不同, 在授课时都进行相应的比较, 使学生更多的了解和掌握。

3.4 通过开放型习题教学, 纵横对比开阔思路, 确定最佳加工方案

《机械制造工艺》同其它学科不同, 虽然章节很多, 知识面很广, 但计算题数量很少。如果始终采用讲解——观看的教学方法, 难免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热情。在每个部分的内容结束后, 上一次开放型习题课, 通过纵横对比, 开阔思路, 确定最佳加工方案。传统的习题课就是老师按照例题的形式改几个数、换个问法, 让学生多做几道题, 熟练的掌握解题思路, 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而在《机械制造工艺》的教学中, 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是没有意义的。我通过多年的探索, 有一定的收效, 就是全学期只上三次开放型习题课 (在每个部分完成后进行) 。因为教学是一种特定的情境中的人际交往, 通过创设、探究的情境激发学生探索、需求和兴趣。在探索——发展的教学模式中, 启发学生主体性参与的动力。

3.5 提升自身素质, 做合格的双师型人才

机械工艺教育 篇9

1 机械的制造工艺

机械科学合理制造工艺旨在确保机械生产质量, 节省不必要的成本浪费, 设计中规中矩, 减少能耗, 若应用的制造工艺精准完善, 企业生产加工, 质量监管, 生产储备或计划调度等方面才有如像多了一盏指路明灯, 指导着各个环节向着和谐有序的方向运行, 且合理科学制造工艺为经济效益提高, 产品与技术升级更新必要因素, 接下来本文就对机械的制造工艺进行一下简单陈述:其一, 生产过程:在相关工艺中, 所谓生产过程即将原料与半成品加工为成品一系列过程, 实际操作时, 先将前期准备相关工作做好, 这其中包含有诸多方面, 比如像原料或半成品储藏, 运输, 或零部件与产品调整, 配试与检测等[1]。实际加工时, 对零部件等尺寸, 形状与相互位置, 性质等因素都需要进行严丝合缝的调配, 不然一个环节监管不到位, 可能会使整个生产过程前功尽弃, 像毛坯制造亦或机械加工时, 就应当对上述操作严格遵照, 实际作业时对毛坯形状, 尺寸与表面质量进行调整, 使生产零部件满足要求。其二:零件装夹:对零件进行加工以前, 应当把它放置在基床或夹具这些位置上, 位置固定后, 为保障加工精准, 还要采取固定措施, 特别是零件夹装对于零件生产具有不可替代重要作用, 稳固夹紧与位置固定环节不可以有任何疏漏, 不然可能对生产速度与质量构成毁灭性打击, 严重的时候可能造成安全故障, 通常情况下夹装模式可划分成直线找正, 划线找正与夹具夹装几种[2]。其三:定位:机械制造方面, 对于零件加工精准方面有着极高要求, 定位是确保零件精确加工有力手段, 实际操作时, 对加工工件具体情况应该了若指掌, 并以此为基准来合理定位, 即点线面方面在工件与加工工具间寻找基准, 对这几方面要把握得当, 最终科学定位。

2 机械合理化设计策略

2.1 着重考虑加工工序设计

重视加工工序设计, 讲科学合理作为核心内容。机械的设计加工涵盖加工工序众多, 只有工序设计达到合理科学的标准才可有效保障产品加工质量, 并减少产品生产成本与提升生产效率。对于机械进行设计加工基础是依据制定规范标准工序流程加工, 这点企业应当充分联系自身加工水平与能力, 采取相应标准工序, 加工零部件时配合全面细致工序计划, 需要加工人员依据规范流程让加工操作按部就班进行下去, 而达到减少加工成本, 简约加工与批量生产的目的, 从而有效保证产品加工质量, 这部失为一种明智之选。

2.2 选取加工材料

材料选取为设计加工基础, 只有将基础抓好才可最终确保成本与质量得以控制, 向着科学合理的方向运行, 加工材料选取并非要一味考虑材质最优, 需要做的是参照设计加工使用需要与需要达到性能, 按需分配, 选取最适合材料。而机械生产加工企业就应当以客户与市场需求为准绳, 根据加工方法选取价格, 性能, 质量与性价比等综合满足条件材料, 而不应当将思维限制在某一方面, 在实现客户需求前提下达到加工成本下降, 自身经济效益提升的最终目的[3]。值得一提的是, 现如今绿色概念渐渐深入人心, 对于机械制造业同样也不例外, 也需要将绿色概念贯穿始终, 确保每一环节都要合乎环保要求才行。

3 结语

综上所述, 面对当前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市场, 只有将产品质量提升上去才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不二法门。尤其是对机械设计制造行业, 机械设计制造时还是存在许多可对产品质量与企业发展形成制约问题, 这些问题是企业科学稳定发展的最大阻碍, 因此亟待提出针对性策略对其加以解决, 旨在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实力与产品质量, 就像文章中虽然所列举内容也还只是冰山一角, 但还是可起到一定借鉴作用。但是, 值得一提的是机械在进行设计制造过程中应当注意机械制造相关工艺属于动态性的, 随着经济科技发展与用户喜好等是在时时变化的, 所以就需要企业充分联系自身, 与时俱进, 掌握好最流行制造工艺技术, 使自身机械设计方面更加趋于合理化, 综合提升产品质量同一时间将企业经济效益与竞争实力提升上去, 为企业未来画出一幅更加美好的蓝图。

摘要:伴随科学技术不断迅猛发展, 人们也在不断提升自身要求, 而针对于机械的制造工艺自然也不会例外, 进一步企业想要抢占市场先机, 便应当尽量提升机械的合理化设计水平, 并提高对产品的制造标准与设计要求, 促进产品有序可持续生产, 为消费者使用目的与审美标准而努力。但是, 对机械进行设计制造时还是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存在, 凭借对制造成本和制造工艺做多考虑以后, 已经知晓对机械进行合理化设计时对于材料, 生产标准水平与润滑剂等都有极高要求, 换句话讲对机械进行设计制造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入手, 才会最终提升机械产品合理化设计质量与水平, 从而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下去。

关键词:机械制造工艺,合理化,机械设计

参考文献

[1]崔永波.基于机械制造工艺简析合理化的机械设计[J].科技风, 2014, 21:119.

[2]薛健男.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应用程序的多元化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 15:98.

机械制造工艺规程设计 篇10

1工艺规程设计

1.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毛坯是机械制造工作中的主要结构, 它的确定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整个机械产品的性能、质量和效益。在目前的零件材料生产中, 常采用的材料为35钢, 而经常所采用的器械毛坯件主要包含了铸件、型材、冲压件、焊接件等, 在工作中考虑到了零件加工过程中的交叉性变载荷以及冲击荷载要求, 我们在工作中应当选择合理的锻件, 并且采用金属纤维来尽量的进行控制, 使得其在工作中不被切断, 从而保证工作的科学、可靠进行, 且零件的轮廓上尺寸能够得到有效的保证, 故此在工作中采纳这种锻造模型技术。

1.2基面的选择

基面是机械制造工艺规程设计中的核心内容, 它在工作中选择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在工作中一旦基面的选择不科学, 其所生产成的产品必然存在着许多的弊病, 同时生产工艺也会产生许多的漏洞和问题, 甚至是造成零件的无法正常生产。在目前的基面选择工作中, 我们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

(1) 粗基准的选择

在基材选择工作中, 在粗基准定位和选择主要目的在于保证加工产品的精准性, 同时还要明确的规定其中各方面的控制要求。粗基准的选择在工作中应当遵循以下几方面原则:首先, 选择能够满足加工机械毛坯表面精确度要求的基准线;其次保证加工表面与零件位置尺寸的一致性;再次, 保证工件某一表面在研究上存在着余量均匀且能够达到预计定位基准要求;全部表面都需要进行深入加工, 且选择出余量较小的表面作为基准面;最后在铣床上加工换挡叉选择的时候应当以φ15.8mm内控作为主要的基准线, 从而达到预计工作标准要求。

(2) 精基准的选择

精基准的选择在目前的机械生产和制造中也是最为关键的一部分, 它在应用中需要从加工精确度角度出发, 同时在工作中考虑到选择的方便性和加工结构的简单性要求, 在选用的时候需要遵循以下原则:首先在选择中尽可能的选择一些零件基准较小的尊则, 且精确度较为良好的工作流程, 在工作中尽可能的避免重复和重合引起的定位误差问题;其次尽可能的满足工件表面的加工要求, 采用统一的定位基准和精确度来进行控制, 达到最基本的基准统一要求;再次, 当零件表面的加工位置精确度要求严格的时候应当采用互换基准为主。最后, 在零件加工的时候所选用的精基准是以φ15.8mm内孔为主的, 并且在其前后侧面添加加工换挡叉叉口。

1.3制定工艺路线

工艺路线的制定可谓之整个机械制造工艺中的关键内容, 它在工作中主要的内容和任务在于选择出合理的表面加工方法和加工方案, 确定各个表面的加工工序和加工组合内容, 同时它在工作中基本的选择定位与基准线密切相关。在制定工艺路线的时候, 我们需要以这一技术和基础方案为出发点, 以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位置以及技术标准为要求进行合理分析, 且在生产中对生产纲领、确定条件、应当考虑的机械、工序集中要求、生产效率为核心技能型管理, 除此之外我们在工作中还需要控制生产效果, 使得整个生产成本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1.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确定

(1) 15.81F8内孔

毛坯为实心, 不冲出孔。内孔精度要求IT7, 参照《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 (以下简称《工艺手册》) 表2.3-9确定孔的加工余量分配:

(2) 叉口两内侧面

由于两内侧面对于R28.5中心线有平行度等位置要求, 所以可以将其看作内孔来确定加工余量, 即 的孔。毛坯为实心, 已经有孔, 精度要求为IT8, 参照《工艺手册》表2-3.9确定加工余量的分配:

为简化模煅毛坯的外形, 先直接取叉口尺寸为46.5mm。表面粗糙度要求, 需要精铣, 此时粗铣单边余量z=2.0mm, 精铣时单边余量z=0.25mm。

(3) 15×56两侧面

由于是在卧式铣床上两把刀同时铣床上两把刀同时铣, 所以可以把两侧面的余量用双边余量来计算。现毛坯长度方向直接取11mm。表面粗糙度为R26.3μm, 需要精铣, 此时粗铣单边余量为z=2.0-0.2=1.8mm, 精铣时单边余量z=0.2。

2夹具设计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 保证加工质量, 降低劳动强度, 根据设计任务书, 决定设计加工变速器换档叉顶端16x56两侧面的铣床夹具。本夹具用于卧式铣床, 刀具为φ40mm高速钢镶齿三面刃铣刀, 同时对2个面进行加工。

2.1定位基准的选择

叉口两端面对φ15.81孔有位置度要求。为了达到夹紧定位要求, 在同一工件的各道工序中, 应尽量采用同一定位基准进行加工, 所以应该选择φ15.81孔作为主要定位基准面, 同时以叉口两内侧面作为辅助定位基准。

2.2定位分析

工件在心轴、档板、螺栓及支承钉上实现完全定位。其中心轴限制了工件在Z轴上的移动及转动自由度和Y轴的移动自由度;档板和螺栓连接限制了工件在X轴上的移动自由度和转动自由度及;支承钉限工件在Y轴上的转动自由度, 又由于是两个平面同时加工, 所以实现了完全定位。

2.3定位误差分析

夹具的主要定位元件是一心轴, 所以定位误差主要就是心轴与工件孔之间的装配误差, 即轴与孔的配合误差。孔的尺寸为, 所选择的配合轴的尺寸为。

所以定位误差为mm, 而孔的公差为IT8=0.572, 所以, 即最大侧隙能满足零件的精度要求。

结束语

制造技术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也是国际间科技竞争的重点。工艺规程作为保证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 为此我们有必要在工作中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以保证机械制造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赵家齐.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1]赵家齐.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

[2]李益民.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4.[2]李益民.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4.

机械加工工艺技术探讨 篇11

【关键词】机械加工;工艺加工方法;加工方案;加工工序

机械零件的加工质量作为保证机械产品质量的基础,其包括零件加工的尺寸精度与表面的质量。我国机械加工现状:一方面是传统的切削和磨削加工技术仍然在不断的发展,加工的精度水平也日益提高。精密加工和超精密加工技术已经进入到实用阶段;另一方面加工技术面向自动化的方向进行全面的发展,正沿着数控、柔性制造系统、计算机成品制造系统的台阶向上攀登。

1.概述

1.1工序

工序是指一个或者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对一个或者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进行的连续完成该部分工艺的过程。区分工序的主要依据就是工作地点或者设备是否变动,以及完成的那部分工艺的内容是否是连续的。

1.2安装与工位

在工件加工前,在机床或者夹具上先占据一正确的位置,然后再进行夹紧的过程称为装夹。工件或者装配的单元经过一次装夹后,所完成的那部分工艺的内容称为安装。为了完成一定的工序内容,在完成一次工件装夹后,工件或者装配单元与夹具或者设备的可动部分一起相对刀具或者设备的固定部分所占据的每一个位置,就称为工位。

1.3工步与走刀

工步是指被加工的表面或者在装配时的连接表面与切削或者装配工具不变的情况下,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的工序。在一个工步内,如果被加工的表面切去的金属层很厚,需要分几次切削,每进行一次切削就为一次走刀。一个工步可包括一次走刀或者几次走刀。

2.表面加工方法、方案的选择

在拟定零件的工艺路线时,首先,要确定各个表面的加工方法与加工方案。表面的加工方法、方案的选择,应当同时满足加工的质量、生产效率、经济性等各方面的要求。对于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首先需要保证加工表面的加工精度及表面粗糙度的要求。

因为获得同一精度的表面粗糙度的加工方法通常有若干种,在实际选择时,还需结合零件的结构形状、尺寸大小及材料与热处理的要求做全面考虑。如:对于IT7级精度的孔,采用铰削、镗削、拉削、磨削均可达到加工的要求,但是箱体上的孔,一般不宜选择拉孔与磨孔,然而常选择镗孔或者铰孔;在孔径大时,应选镗孔,在孔径小时,应取铰孔。对于一些要经淬火的零件,在进行处理后,应当选择磨孔;对于有色金属的零件,为了避免在磨削时堵塞砂轮,则应当选择高速镗孔。

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首先除了要保证质量的要求外,还须考虑生产效率、经济性的要求。在大批大量生产时,应当尽量的采用高效率的先进的工艺方法,如:拉削内孔和平面、同时加工几个表面的组合铣削或者磨削等。这些方法都能够大幅度的提高其生产率,以取得很大的经济效果。但是,在年产量不大的生产条件下,如果盲目的采用高效率的加工方法与专用设备,就会因设备的利用率不高,造成经济上较大的损失。同时,任何一种加工的方法,可获得的加工精度与表面质量均有一个相当大的范围,但是,只有在一定的精度范围内,才是经济的,该范围的加工精度即为该种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在选择加工方法时,应根据工件的精度要求进行选择与经济精度相适应的加工方法。如:对于IT7、表面粗糙Ra值为0.41um的外圆,虽然通过精心车削可以达到要求,但是在经济上就不及磨削合理。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还需要考虑现场的实际情况,如:设备的精度状况、设备的负荷、工艺的设备、工人技术水平等。

3.工艺规程制订的原则

工艺规程制订的原则是优质、高产与低成本,即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来争取最好的经济效益。在进行具体制定时,还应当注意以下问题:

3.1技术上的先进性

在制订工艺规程时,需要了解国内外本行业工艺技术的发展,通过必要的工艺试验,尽可能的采用先进适用的工艺与工艺装备。

3.2经济上的合理性

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可能会出现几种能保证零件技术要求的工艺方案。此时,应当通过成本核算或者相互对比,选择确定经济上最合理的方案,使得产品生产成本最低。

3.3良好的劳动条件、避免环境污染

在制订工艺规程时,要注意保证在工人操作时有良好的、安全的劳动条件。所以,在工艺方案上,要尽量的采取机械化或者自动化措施,从而减轻工人繁重的体力劳动。此外,要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法的有关规定,避免污染环境。

产品质量、生产率与经济性三个方面有时会相互矛盾,所以,合理的工艺规程应当处理好这些矛盾,体现这三者的统一。

4.机械加工工序的安排

在安排加工顺序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零件的功用与技术要求:先把零件的主、次要表面进行区分开,然后再着重考虑主要表面的加工顺序。

(2)当零件需要分阶段进行加工时,首先安排各表面的粗加工,其次安排半精加工,最后再安排主要表面的精加工与光整加工。

(3)零件加工一般首先从精基准的加工开始,然后再以精基准定位进行加工其他主、次要表面。

(4)为了缩短工件在车间内的运输距离,以避免工件的往返流动,加工顺序应当考虑车间设备的布置情况。

5.结语

随着国际机械加工工艺技术水平不断的提高,我国的加工技术也在迅猛的发展。为尽快提高我国机械加工技术的水平,增强其竞争力,要在现代综合集成制造技术的基础上,融合先进的管理理念与信息技术,研究数控制造车间的体系构架与模式,研发快速的制造计划,执行管理系统,建立基础工程数据库,从而提高数控加工的效率,最终获得质量、精度合格的零件。 [科]

【参考文献】

[1]李国栋.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的拟定[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9):272-272.

[2]苏文玉.浅谈机械加工的工艺规程[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8):313-314.

机械工艺教育 篇12

关键词:合理化,机械设计,机械制造

在我国的社会发展进程当中, 机械制造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行业, 如今社会在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机械制造的规模也呈现出了不断扩大的趋势, 与此同时, 制造工艺也变得愈发精湛, 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但是就目前的社会整体发展形势来看, 市场竞争变得愈发激烈, 机械制造行业如果想在这种竞争环境下求生存、谋发展, 必须要重视制造工艺, 使用适当的措施来设计更加优化的制造工艺, 确保工艺质量水平。

1 制造工艺的流程概述

1.1 加工原料

完成原材料以及半成品的保管, 毛坯制造, 加工各个零部件, 热处理, 加工部件并装配, 调试、检测以及最终包装。完成原材料的加工工作, 可以给之后的一系列制作工艺打下良好的基础。

1.2 工件装夹

把工件准确地放置于机床或者是合适的夹具位置上, 保证定位正确, 之后把工件夹紧, 这一过程就是工件的装夹。比较常用的方式是直接进行装夹找正、使用划线方式进行找正等, 需要结合工件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当的方式, 确保最终装夹的效果, 最终切实有效地提升工件的加工质量水平, 有效降低消耗成本, 提升机械制造整体效益。

1.3 定位

工件的定位也是一项比较重要的工作内容, 它将会直接对工件加工精度产生影响。首先, 按照工件的具体情况来将基准进行精确定位, 确定工件以及加工工具间存在的相互位置关系, 给顺利加工奠定良好的基础。常用的几种定位方式有直接找正、夹具装夹以及划线找正等, 需要在实际操作中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适的选择。

1.4 加工精度

所谓加工精度, 它是进行加工制造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一项内容, 同时也是实际制作工作重要的一个目标, 能够对工件质量水平以及产品性能等形成比较重要的影响。加工的进度主要体现在形状、尺寸、表面质量以及位置4个具体方面, 需要采用切实有效的措施来保证各个方面的具体精度, 以此来提升加工精度。比较常用的方式包括调整法、试切法、定尺寸刀具法以及自动控制, 在实际的制作工作当中, 需要按照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选择, 以此来提升加工制造精度, 保证机械加工制造的质量水平。

2 如何对机械制造工艺进行优化

想要切实有效地提升机械设计的整体水平, 并且提升设计工作的水平, 保证机械设计高效和精准, 必须要在设计当中进行合理规划统筹。结合机械制造工艺相关要求, 针对不同的部分展开科学合理的安排, 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2.1 使用科学且系统的加工方式

进行机械设计的工作当中, 需要结合机械制造的相关需求, 保证每个阶段的工作能够顺利地完成。掌握不同的制造要点, 明确要注意的各项事项, 了解系统且科学的方式进行设计。保证每个细节的工作都能够得到良好的处理和妥善的善后, 进而有效提升设计的整体水平。

2.2 提升加工的精度

机械设备使用广泛, 且使用种类也变得越来越多。制造工艺上有较大差异性, 在运作的过程当中, 机械设备会发生很多问题。因此必须要对机械展开合理设计, 分析出现差异的原因, 寻找解决手段, 只有这样才能够使用对应的防范方式来降低差异, 有效提升生产零件精准程度。机械制造工艺当中, 零件进度和加工设备之间有非常密切的联系, 使用标准且先进的工具进行测量, 可以提升加工的精度, 降低误差, 进而保证制造工艺质量水平。

2.3 提升加工表面的质量水平

机械加工的表面质量水平指的是在零件进行机械加工之后在其表面形成的微观平整程度, 它也被称作是粗糙程度, 其加工表面质量的水平直接决定产品零件化学性能以及无力性能等, 甚至还可能会直接对产品性能和可靠性产生影响。借助对刀具的几何角度进行改变来降低残留面积的高度, 能够显著地改善粗糙程度。借助工件的热处理来改善细化晶粒等, 也能够有效降低零件表面的粗糙程度。除此之外, 改变切削的具体用量继而降低在切削过程当中出现的塑性变形, 按照加工阶段的不同来选择合适的切削液进而起到降低摩擦和降低温度的方式等, 也能够显著降低粗糙程度。除此之外, 为了能够保证零件加工表面的整体质量, 强调刀具选择也非常有必要, 加工刀具需要按照加工件属性的差异, 来尽可能选择合适的型号和大小, 可以提升工件和刀具之间的适应性, 确保加工表面质量水平。

2.4 提升绿色制造的水平

就目前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来看, 机械制造可能会对其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的污染, 与此同时, 在制造的过程当中可能会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而不断地消耗各种各样的资源, 但是却不能因此而保证机械制造更高的效益。因此, 在进行机械设计的合理优化过程当中, 还需要坚持绿色观念来进行工艺的完善, 强化绿色制造的相关工艺, 择取绿色且环保的材料当做原材料来投入生产。为了能够切实有效地提升原材料实际利用的效率, 还需要适当地强化机械制造工艺进程当中相关管理的工作内容, 对机械制造的工艺行为进行适当规范, 保证原材料能够在拥有良好的环境适用性基础之上, 充分地满足生产工艺相关要求, 进而有效降低能源消耗量, 提升能效利用效率, 降低环境污染的影响。

3 结语

对我国而言, 机械制造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最大助力, 其产品质量和机械制造工艺之间有较大的联系, 最近这些年, 我国在机械制造方面的工艺水平有了飞速的发展和提升, 促进经济水平的发展。发展机械制造业的基础之上, 机械设备自然会增加, 而且制造工艺也会变得更加繁琐,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影响下, 我国的机械制造行业需要对机械制造进行合理设计, 保证其基本精度与质量水平, 与此同时强化绿色制造的水平, 才能够有效促进机械制造工艺进步和发展, 提升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唐维动.基于机械制造工艺的合理化机械设计探讨[J].工业c, 2016 (6) :66.

[2]张炜, 马永青, 陈绍志.基于机械制造工艺的合理化机械设计[J].时代农机, 2015 (5) :22-23.

[3]袁桂珍.基于机械制造工艺的合理化机械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5 (10) :3068.

[4]谢有龙.关于基于机械制造工艺的合理化机械设计探讨[J].商, 2015 (46) :287.

上一篇:水平轴开沟机下一篇:初次分配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