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科研训练

2024-07-25

博士生科研训练(共8篇)

博士生科研训练 篇1

自从1810年创办的柏林大学率先把科研引入教学过程之日, “科学研究”和“研究生教育”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博士生是当代国际上公认的正规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 它的教育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教育发展水平和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从科学研究培养人才角度来说, 博士生的培养过程就是使学生“在研究领域里, 成为一个训练有素的专业研究者”的过程。[1]1992年教育部制定的《博士生培养工作暂行规程》中对我国博士生培养目标作了明确规定, 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博士生应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因此, 科研训练应当贯穿博士生学习的全过程, 成为博士生培养过程中的中心环节。本文将探讨美国和日本博士生教育的科研训练特色, 以期为我国博士生的培养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美国博士生教育的科研训练

美国博士生教育自产生以来就以其严要求、高质量而闻名于世;近30年来它经常被视为“金标准”, 成为世界各国仿效的对象。人们把它的成功归功于博士生的科研训练。正如美国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领导人格林·西博格的报告中所指出的“基础研究和研究生教育是美国科学发展的关键与核心, 三十年的经验说明了美国通过大力开展科学研究来培养研究生的做法是美国科技领先、高级人才迅速成长的重要途径。”[2]在美国, 培养受过训练的科研人员, 重视博士生的训练, 通常被看作是一项国家任务。博士生教育的科研训练主要采取以下方式。

(一) 课程教学

根据博士生培养计划, 博士生入学后首先进行课程学习, 以利于掌握宽广、系统、深入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美国吸收了19世纪德国的经验, 把研讨班 (Seminar) 作为培养博士生掌握学术研究技能和方法的一个场所和授课方式。举办研讨班的教师往往只简单说明其研究情况, 再由博士生提问, 教师进行解答后, 大家共同讨论。博士生除参加研讨班外, 也需要对所修课程的有关问题进行研究。不管选修哪种课程, 课前阅读教授提供的参考书目, 准备课堂讨论都是最基本的要求。[3]有些专题课程要求学生对每个专题写一篇论文, 课程结束时, 再提交质量更高的课程考试论文, 目的是训练学生专题研究能力和论文撰写能力。由于大多数博士课程的设置主要针对从事学术的研究人员, 不能满足社会需要, 许多博士生毕业后不能找到合适的职业。“美国科学基金会”提出一个“问题为本”的博士课程创新计划, 目标是为博士生提供博士课程基金;改变课程结构;构建自成体系的博士课程;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学习专业技能, 提高科研创新能力。

(二) 实验室轮转 (Laboratory Rotation)

不同学科的科研训练流行着不同的解释。最普通的是自然科学的实验室密集型的学徒模式和人文学科的图书馆密集型的个体模式。在自然科学, 学生在为教授进行中的科研项目作出贡献时在实验室进行训练;在人文学科, 学生独立地工作, 和教授恨少或者没有接触, 除非他们作出安排, 往往几个月才有一次。[4]理工科博士生第一年在进行课程学习的同时, 一般被安排在2-3个实验室轮转, 在每个实验室停留约三个月, 每个实验室实践结束后需提交一份书面报告, 并在一定范围内口头报告自己的工作。指导轮转的老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努力程度、报告内容、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进行评分。轮转结束时博士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和自己喜爱的导师。实验室轮转为学生和导师提供了相互了解的机会, 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指导关系有利于学生的科研和论文写作。这种科研训练方式在理工科 (尤其是实验性理工科) 博士生的培养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多数实验科学领域的博士生愿意在实验室中工作, 他们认为, 实验室才是“你真正学习, 真正获得工具的地方”。[5]导师会对博士生的科学研究方法和技能进行指导。

(三) 科研项目

在美国的博士生教育中, 科研项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教授和博士生之间的中介。从20世纪70年代起, 联邦政府取消大部分研究生奖学金计划, 把研究生资助更加直接地和科研联系起来。资助机制的变革, 对自然科学中博士研究生科研训练的影响最为明显。科研资助机构把大部分科研资源以个人项目补助的方式分配给大学教授, 然后教授“雇用”博士生担任研究助理 (RA) , 参与项目研究。通过博士生教育与科研的结合, 一方面, 导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科研训练, 学生在导师丰富的经验、广博的学识、科研风格和价值观念等影响下成长, 另一方面, 研究助理 (博士生) 在从事研究的同时有经费完成博士生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 导师是“老板”, 学生是“雇员”, 学生为导师工作。工作的过程也就是博士生学习和得到科研训练的过程。在美国研究型大学中, 寻求科研资助是大学教授的生活方式, 寻求资助完成学业则是困扰博士生从入学前到毕业结束的难题。[6]

(四) 学术交流与合作

交流与合作是科研训练的重要方式之一。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加强博士生对本研究领域最新动态的了解, 拓宽了博士生的学术交流空间。美国大学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中的国际交流项目, 如耶鲁大学现有的国际交流项目主要有福克斯国际学者项目、东亚研究理事会等;大学教授积极鼓励学生采取各种方式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如提交会议论文、参加会议交流和发言等。研究生的会议论文都算作科研项目的成绩。

据统计, 美国每年有4万多名博士生毕业走向社会。和几十年前大多数博士生进入科研机构和高校相比, 现在更多的博士生选择进入政府部分或企业。而目前的博士生教育仍然主要关注于如何使学生掌握和使用学术研究方法的能力。因此博士生就业流向的变化正在促使博士生教育的科研训练作一些相应的调整。

二、日本博士生教育的科研训练特色

日本的研究生教育制度是在战后模仿美国创建起来的。但是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 美国式的课程教育并没有受到重视, 德国式的学徒制依然是博士生培养的主流。然而, 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 学徒制越来越受到质疑。近几年来, 日本的博士生培养模式, 尤其是在科研训练方面采取了一些新的举措。

(一) 课程教学

美国的博士生培养制度强调严格训练, 要求所有学生在入学后必须进行结构严密的课程学习。日本的博士生课程学习则较为“宽松”。多数课程学习采取研讨班的形式。研究室的每个学生几乎每个月都要轮流做一次主讲。主讲人应提前一周将报告的相关材料发给同科师生。通常主讲人宣讲45分钟, 留出45分钟作提问和解答。研讨班的气氛紧张严肃, 师生提出的问题往往都很尖锐。尽管主讲人做了精心准备, 有时也难免面红耳赤。这考查的不仅仅是专业方面的知识, 还检查主讲人是否查阅了大量的文献, 能否从大量的文献中精选出代表本学科前沿性的问题, 基础知识是否扎实, 反应是否敏捷等。

(二) 课题研究

博士生的科研训练因学科不同而有很大差异。在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 强调要求进行独立科研。大部分导师并不给博士生制定科研题目。师生接触很少, 除了每周在研讨班见面外。如果学生需要指导则需约定时间见面。相反, 在自然科学等实验性分支领域, 博士生围绕讲座主任教授建立了一个系统的和指导周密的训练系统。学生参与导师承担的比较大的科研项目的一部分。大的科研项目被系统地分成各种小题目, 指定给不同的实验小组。实验小组由一位教授、一位科研助手和几个博士生组成。导师和学生每天一起在实验室工作10个小时以上。这种艰苦工作与合作的过程, 有助于学生养成刻苦、能干和忠于他们讲座等品质。这些恰恰是工业界所需要的。不过, 目前这种科研训练风格已遭到国内有些人士的批评。他们认为, 学生很早就卷入专门化的题目, 是以基础知识和宽阔的科研经验的损失为代价。

(三) 学术团体和学习小组

为了弥补讲座制规模普遍小而不利于正规科研训练实施的缺陷, 尤其对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来说, 研究生会参加一些全国性的学术团体。通过参加这些学术团体的年会, 他们了解有关科研题目和研究方法的最新趋势, 以及如何做一个学术报告和如何回答问题。此外, 研究生经常组织他们自己的学习小组 (Jishu-zemi) , 一般是在系里, 但是有时是跨系和跨学校的组织。特别是在经济学和历史学的博士阶段, 活动更多地集中在这些学习小组而不是在正式的研讨会。[7]教授被“邀请”参加学习小组的会议, 并提出建议。有些院系甚至会资助研究生出版他们自己的学术期刊。通过参加学习小组, 博士生有机会更加广泛地探索各种思想, 和别人交流看法, 拓宽他们的学科领域知识, 提升他们的科研能力。

(四) 工业企业中的科研训练

20世纪后期, 日本工业成为应用研究以及有关的科研训练和越来越多的基础研究的发电站。日本工业企业的科研以及训练均要胜于大学, 人才培养移位于工业。一些日本企业一般更喜欢在企业范围内部提供同等的研究生训练。让年轻的工作人员在完成工业和政府的科研项目中学习科研的方法和培养科研的能力。科研活动及训练在很大程度上由工业来承担。这为其他国家提供了一个以工业为基础、连结科研与教学和学习的典范模式。一些最主要的制造业公司每年招聘数百名以上的硕士研究生, 公司对他们进行训练投资, 把它们的研究和开发人员派到国外研究生院学习, 然后回国进行科研, 允许他们提交论文, 从而在工作和研究中获得博士学位。在职人员也可以在工作岗位上通过长期努力工作、结合实际将研究成果写成博士论文, 向有博士授予权的大学提出申请, 也就是“论文博士”。

三、美、日博士生科研训练对我国的启示

博士生的创新能力不仅反映了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而且影响了一个国家的科学研究、知识创新和学术水准。整体上看, 与欧美等教育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博士生创新能力还比较弱。据2004年教育部对34所高校84位博士生导师的问卷调查, 在所列12项“博士生的问题与不足”的表现中, “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不足”评价频次占84位导师人数的26%。[8]博士学位论文是评价博士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在首届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的599篇参选博士论文中, 表征创新性的“理论方法上的创新”和“创新性成果及效益”两项指标得分在低分数段 (<75分) 比例最大, 在高分数段 (>=90分) 比例最小, 说明创新性是我国博士学位论文的薄弱环节。[9]我国博士生创新能力相对低下, 还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得到印证。

一是论文被引用次数偏少。目前国际上通常用“论文被引用次数”“每篇论文平均被引用次数”两个指标来衡量一所学校的知识创新能力、研究生创新能力状况。美国科学情报所 (ISI) 的有关数据显示:1993~2003年哈佛大学论文被引用次数和每篇论文平均被引用次数分别为2043008次、25.59次, 东京大学分别为628830次、10.58次。而北京大学仅为32797次、3.07次, 清华大学仅为24254次、2.20次。我国顶尖高校与世界一流大学在上述指标上的差距, 客观地反映了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10]

二是原创性成果少。1981年以来, 我国研究生完成的在国际上有重大影响的发现以及对国民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发明少之又少。此外, 近年来, 在Science、Nature等国际权威杂志上发表论文的研究生凤毛麟角。有学者将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不强概括为“四个简单”, 即简单移植, 只是对他人方法的应用和重复;简单揭示表面现象, 没有深入研究事物发生、发展的内在联系;简单延伸, 只是进一步证实他人的工作;简单推理, 只是采用一定的实验证实己知的结论。[12]

通过对美国博士生教育中的科研训练特色的梳理与我国博士生教育的科研水平状况的描述, 可以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 充分发挥研讨班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研讨班制度最早创设于19世纪德国的柏林大学, 在美国和日本的继承和发展下, 如今已经成为一个开展学术研究的专门场所和形式。针对我国博士生科研能力薄弱的现状, 研讨班应成为博士生教育的一种重要的授课方式。在上研讨班之前, 学生要查阅文献材料, 并对材料进行提炼, 以期从一个新的角度去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并进行深入研究。研讨班通常要求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陈述自己的主要观点, 并提出关键的论据。在场教师和同学参与评点与讨论。研讨课的目的, 主要不是达成某种共识。因此, 师生在进行评价时可提出质疑, 甚至提出反对的意见, 在讨论和交流中逐渐把问题引向深入。通过研讨班的授课方式, 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开阔学生思路, 而且有利于培养、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这对于提高博士生的科研能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 积极为博士生提供科研实践机会

科研实践是提高博士生科研能力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前教育部部长周济指出:“要充分发挥科研项目尤其是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人才培养作用……积极鼓励和支持研究生参与科技创新, 在科技创新实践中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虽然也有一些博士生参加了导师的科研课题, 但他们在课题研究中通常仅承担课题前期的调研、资料的收集等工作, 而对于后期的材料分析、研究以及研究报告的撰写等环节却很少能参与。因此, 导师应积极申请本学科领域前沿的重大科研项目, 放手让博士生走到科研的第一线, 让他们独立负责部分或整个课题的设计与实施工作, 为博士生提供一个科研训练的平台。此外, 教育行政部门和培养单位要为博士生设立更多的专项科研项目, 使其在经费充足的前提下独立承担课题研究, 这对于培养博士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重要意义。

(三) 鼓励和资助博士生参加学术交流

德国著名物理学家维尔纳·海森堡曾说过:“科学扎根于交流, 起源于讨论”。学术交流可以使博士生在与他人的思想“碰撞”中产生新的构思和设想, 是培养博士生科研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学术交流通常有两种途径:一是“请进来”;二是“走出去”。学校可设立博士生学术交流专项基金, 用于聘请国内外著名专家来校做学术报告, 为博士生创造一个学术交流与讨论的良好平台。此外, 参加学术会议, 尤其是高水平的国内外学术会议, 也是获取本学科领域学术动态和前沿知识的一条有效途径。学校和导师应为博士生参加这种高层次学术会议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对于被邀请参加学术会议的博士生, 应给予经费上的支持。

(四) 建立博士生科研组织

国外许多大学早已成立了研究生的科研组织, 如日本的研究生组织了“学习小组”;美国许多科研机构成立了由本科生、研究生和教授组成的“研究之家”, 共同做实验研究;匈牙利在一些城市建立了青年学生科学研究俱乐部, 为研究生的科研提供交流的场合。我们也应当成立一种类似于这样的中介组织, 由社会、科研机构、企业、学校四方共同参与, 其任务是为博士生提供科研机会, 营造学术氛围, 促进学术交流, 推动成果转化。[12]

参考文献

[1]徐希元.当代中国博士生教育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6:200.

[2]潘文利.美国博士生教育的质量保障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硕士论文, 2005.

[3]陈学飞, 等.西方怎样培养博士——法、英、德、美的模式与经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243.

[4][5][7] (美) 伯顿.克拉克.研究生教育的科学研究基础[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294, 297, 391, 393.

[6]刘凡丰.美国博士生教育的模式及改革动向[J].中国高等教育, 2007, (5) :61.

[8]孙燕.高校博士生培养现状与对策[J].大学教育科学, 2006, (5) :105.

[9]刘桔, 林梦泉, 侯富民, 王战军, 任增林.从首届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看我国博士学位论文质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0, (2) :28.

[10][11]吴宏翔, 等.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的表现[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5, (9) :34.

[12]崔秋灏.在校硕士研究生科研训练的问题与建议[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2, (1) :83.

博士生科研训练 篇2

记者今天获悉,东营市将成立博士协会,以进一步挖掘我市博士硕士科研潜力,促进研究成果转化,构建为党委政府重大决策建言献策的平台,提升服务东营市经济社会和实施国家战略水平。

据了解,近年来,东营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市、科教兴市战略,先后出台多项人才引进政策,汇聚到东营市的博士硕士越来越多,为进一步挖掘我市博士硕士科研潜力,东营市科协拟成立“东营博士协会”。

东营博士协会主要由在东营工作的`博士和部分硕士组成:博士会员必须取得博士学位;硕士会员必须是全日制学习并取得硕士学位。

清华博士逃离科研的三重叩问 篇3

清华博士生逃离科研而执教中学的变故, 让社会舆论陷入纠结之中。有人为博士生“大材小用”的人才浪费而惋惜, 有人诟病当事者自私怕苦的功利选择, 更有人为年轻人追求兴趣的个性张扬叫好。笔者以为, 这起绝非一般的“改行”与“跳槽”, 不失为对时下教育模式的有力叩问。无论是对于我们的大学生、小学生还是教育工作者, 都具有反思效应。

首先, “理想”教育莫要天真。

长期以来, “科学家”作为一个令人心驰神往、又稍带几分神秘的神圣称谓, 曾被多少学龄孩子奉为“神明”与理想。但又有谁真正知道, 在追求理想、攀登科学巅峰的道路上, 充满荆棘、劳累、孤独与乏味。萧杨的半途而废, 让人们见证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所言不虚。我无权对萧博士的选择说三道四, 只想告诉我们的老师, 告诉那些怀抱“科学家”梦想的孩子, “理想”教育莫要天真, “追梦”征程充满艰辛。引导孩子在树立远大理想的同时, 还应培养其吃苦耐劳、百折不挠的坚韧性格。

其次, 缺乏“兴趣”难以成功。

应该说, 萧杨弃研从教的选择是“兴趣”战胜了“天赋”, “理智”战胜了“盲从”。在自由择业的今天, 这种对从业的个性选择无可厚非。毕竟, 没有兴趣便没有激情, 更谈不上事业上的成功。而在我们长期实行的“听话”教育中, 孩子们的兴趣爱好被忽略, 个性棱角被千篇一律的教育磨平了。于是, 统一答案、千人一面就成为教育的常态。但深埋于心的“兴趣”犹如伺机萌发的种子, 终归是要发芽的。萧杨厌恶科研而选择逃离, 就是“兴趣”的力量在驱使。

其三, “功利”心态应当反思。

尽管萧杨以“我也很喜欢教会别人知识的那种成就感”解读其弃研从教的选择, 但透过这种似乎是在强调个人价值、否定“大材小用”的回应, 人们不难窥测其急功近利的心态。因为传授知识的“成就感”是现实的、显性的、立竿见影的, 而科研的成果则是遥远的、隐性的、不确定的。有些人可能致力科研一辈子都难以功成名就, 只不过是充当了人类科研探索的“铺路石”而已, 但谁又能够否认他们未竟的“成就”和甘为人梯的奉献呢。这或许正是我们愧对“钱学森之问”的症结所在。

博士生科研训练 篇4

而在推进海洋深水油气开发装备创新开发的道路上, 有一个人不得不提, 他是国内进行深水研究最早的学者之一;是海洋深水油气开发装备的设计研发及其动力学理论与分析方法研究的坚守者;是多项国家海洋深水油气开发装备发明专利的获得者;是坚定目标后, 就不轻言放弃, 始终坚守在科研第一线的开拓者。他就是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黄维平。

特殊时代的上下求索

1954年3月出生的黄维平, 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洗礼, 也在炼油厂做过工人, 但勤奋好学的他始终没有放弃对知识的追求。直到1977年恢复高考, 他的人生轨迹从此发生了巨大转变。通过刻苦努力的学习, 他如愿考取了大庆石油学院石油矿场机械专业, 也就是现在的东北石油大学。

在学校, 黄维平如同海绵般吸取着专业知识, 大学毕业后, 他又回到了熟悉的炼油厂, 但这次是从事设备研究工作, 为了实现自己科研报国的梦想, 他在四年后又考取了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专业研究生, 毕业后留校工作, 主要从事结构振动、结构抗震和试验力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同时, 他还完成了结构工程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学习, 随后进入西南交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 研究方向为结构振动控制技术。1998年至今在中国海洋大学工作, 主要从事海洋工程结构振动控制与健康监测、深海浮式结构/立管/系泊系统的动力分析理论研究。2005年至2006年在美国Texas A&M University作访问研究, 主要从事深水立管的动力分析研究。

回忆起在学校学习时期的点点滴滴, 黄维平说道, 他总是十分珍惜每一个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他没有因为比别人年长而妄自菲薄, 而是用自己的实力说话, 最终凭借着丰富的阅历选择从事了与所学专业看似毫不相关的海洋工程工作, 对此, 他说“结构本身是相通的, 只是荷载和用途不同”, 意思是只要基础扎实, 触类旁通便不是问题。他还说“本科的石油专业背景给了我科研和教学的知识支撑。研究生的力学和结构专业基础给了我科研和教学的理论支撑, 使我能够在海洋工程领域游刃有余, 而中国海洋大学给了我施展才能的舞台, 我深深地感谢这些培养和支持我的母校。”

而正是凭借着扎实的基础和对科研的热爱, 黄维平在深水油气开发技术与装备研究领域取得了斐然的成绩。先后主持和参加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项目和企业委托项目;获得多项国家级和省市级科技进步奖。近十多年, 他的研究主要聚焦深水浮式平台和立管系统的设计研发及其水动力性能研究, 设计研发了新型Spar平台和张力腿平台, 在海洋工程涡激振动与涡激运动研究领域取得了一些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获国家发明专利31项, 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 完成学术专著2部、教材1部。在促进海洋油气产业发展的同时, 也使自己的价值得到无限放大。

创新时代的开拓进取

科技进步和创新是重要的驱动力, 国家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和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 作为海洋经济的支柱产业, 海洋油气更是进入大发展期, 这将为我国船舶工业和海洋工程装备拓展发展空间带来大机遇。如何努力突破制约海洋经济发展和深水油气开发的科技瓶颈, 成为当前和未来海洋经济面临的重要挑战, 关键要在深水、绿色、安全的海洋高技术领域取得突破, 尤其要推进海洋经济转型过程中急需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性技术的研究开发。

其实, 我国早在2005年便开始了大规模的深水油气开发技术与装备研究, 经过“十一五”和“十二五”的发展, 现已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很多技术与装备可谓是从无到有。黄维平在海洋工程领域探索了十余载, 不仅能冷静的审视我国在海洋工程领域的发展, 同时也为其创新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黄维平介绍说, 由于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尚未实现大规模的商业化应用, 石油作为主要能源仍然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全球大多数沿海产油国的陆地探明油气资源已开采殆尽, 尚无有工业开采价值的新发现, 而海洋油气特别是深水油气发现却屡屡见诸报端。据资料显示, 世界海洋石油资源量占全球石油资源总量的34%, 约1000多亿吨。其中已探明的储量约为380亿吨。目前, 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在进行海上石油勘探。其中, 有50多个国家已经开展了深水油气勘探, 我国也位居其中。南海的深水油气储量令世界瞩目, 也令一些国家垂涎三尺, 已经有我国的三大国有石油公司和受邀的国外石油公司在南海开展深水油气勘探。

然而, 由于我国目前尚不能完成独立自主地开发深水油气田, 为了保障能源安全和国家资源不被蚕食, 我们只能采取与国外合作开发的方式来加速南海的深水油气开发。殊不知, 合作开发的代价是出让部分油气资源, 这意味着我们用油气资源换取了部分先进技术。在新能源没有完全取代传统能源的条件下, 油气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使得这个代价略显昂贵。“所以, 我国应加快自主开发深水油气田的步伐, 尽早建立试验工程”, 黄维平表示。

黄维平在一次试验中的偶然发现, 让他将学术研究聚焦到了深水浮式平台和立管系统的设计研发及其水动力性能研究, 以及海洋工程涡激振动与涡激运动。涡激振动是个传统的学术问题, 虽然已有比较成熟的理论和大量的研究成果, 但深水油气开发装备的出现仍然使它应对不暇。大长细比的弹性结构和刚性或弹性柱群涡激振 (荡) 动都是传统涡激振动研究不曾涉及的范围。其最大的区别在于流固耦合的强弱。经过十余年的研究, 终于设计研发了新型Spar平台和张力腿平台, 在海洋工程涡激振动与涡激运动研究领域取得了一些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1、建立了钢悬链式立管的大挠度曲线梁模型及其流线段的弹性基础梁模型、建立了钢悬链式立管与浮式平台的系统结构模型, 提出了考虑刚体摆动的钢悬链式立管出平面运动模型, 并建立了相应的水动力学分析方法, 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 (ZL200910225764.X/ZL2011102807 79.3/ZL201110291378.8) 。

该项成果更准确地描述了钢悬链式立管弯曲变形特征、与浮式平台同步运动特征和出平面运动的动力学性质, 以及与海床土相互作用的分布特征, 解决了目前钢悬链式立管设计分析中只能采用欧拉梁或集中质量模型分析问题、不能考虑惯性耦合和刚体摆动问题, 以及与海床土相互作用的分布作用问题。基于该模型开发出了钢悬链式立管分析程序, 如果该程序商业化, 则可填补国内空白。

2、提出了考虑大位移流固耦合的深水顶张式立管涡激振动的非线性涡激力模型和参激与涡激耦合振动的分析模型, 建立了深水顶张式立管涡激振动非线性时域分析方法, 获国家发明专利6项 (ZL201110290806.5/ZL201110291358.0/Z L 2 01110 2 91359.5/Z L 2 01110 2 913 6 1.2/ZL201110161221.3/ZL201110161089.6) 。

该项成果更准确地描述了深水顶张式立管涡激振动的大位移流固耦合以及与参激振动耦合的特征, 解决了大柔性圆柱体涡激振动以及与参激振动耦合振动的数值模拟问题。基于该模型开发出了顶张式立管涡激振动分析软件和Spar平台涡激运动分析程序, 如果该程序商业化, 则可填补国内空白。

3、提出了圆柱体涡激振动和涡激运动的试验方法, 发明了相应的试验装置, 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 (ZL201110161115.5/ZL201110161125.9/ZL201110380046.7/ZL201210478551.X) 。

该项成果提出的试验方法可完成涡激振动相似性试验, 解决了用模型试验研究原型涡激振动性能的问题。

4、提出了尾流圆柱体涡激振动的分析模型和试验方法, 建立了尾流圆柱体涡激振动分析方法, 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 (ZL201110291371.6/ZL201110291373.5/ZL201210107704.X/ZL2012 10107718.1) 。

该项成果用数学方法描述了串列圆柱体的涡激振动和涡激运动性质, 解决了深水立管系统中下游立管的涡激振动和多立柱浮式平台的涡激运动分析问题。

5、开发了多款新型深水浮式平台和海上风电场基础结构, 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 (ZL200910001662.X/ZL200910136581/ZL 2 0 0 91013 6 5 8 2.5/ZL 2 0 0 91014 8 3 3 9.5/ZL 20 0 9 20270 923.3/ZL 20 0 920270 922.9/ZL200920270921.4) 。

该项成果开发的深水浮式平台打破了国外专利封锁, 解决了我国自行设计建造开发南海深水油气资源装备的问题。

逐梦时期的辉煌成就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 黄维平先生总能从宏观角度看待问题。例如, 近几年低迷的油价时期, 让当时的海洋油气开发特别是深水油气的勘探开发就像进入了寒冷的冬季, 海洋工程也面临严冬的考验。而他却能从另一个方向考虑问题, 他说, 低迷的油价在另一种意义上也给了我国海洋工程行业难得的发展机遇, 因为工程项目的减少给了海洋科技工作者更多的研发时间, 让我国能够借此契机加快深水油气开发装备的自主研发进程。这也是黄维平多年来始终追逐的梦想。

通过不断的研究积累, 黄维平提出, 当设计全新结构或提高结构性能较为困难时 (现有的几大类浮式平台都已经历了两个高油价时期的大密度、高强度研发) 。可以从降低结构或建造以及海上安装成本出发来开发新结构, 从而达到自主设计建造的目标, 降低结构成本是通过优化设计来降低结构自身重量, 从而提高结构的承载比, 降低建造成本则是通过结构优化设计来简化结构的建造工艺, 从而缩短建造周期, 降低海上安装成本主要是将上部组块和下部壳体的集成规划在码头完成。从而避免海上安装时使用大型起重安装船并缩短海上作业时间。正是基于这些理念, 他提出了S-Spar、Tri-Truss Spar和S-Cell Spar三种新型Spar平台以及新型延展式张力腿平台的概念。并且在已经获得的31项发明专利中, 有近2/3是这两个领域的创新成果。

黄维平把这些归功于这个时代——深水油气开发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 创新的灵感来自于深水油气开发, 创新的成果依托先进的计算机及其计算技术。同时, 他和科研团队谨慎而持续地进行理论和试验验证, 以确保研究成果经得住时间的考验, 保证专利的真实可靠性。提到专利, 他认为这是影响我国自主开发深水油气田以及深水油气开发装备发展道路上的一个不利因素, 要规避专利的封锁, 创新是关键, 特别是结构的创新, 它可以带动其他装备技术的发展。

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

作为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黄维平还承担着学校本科生的《专业概论》、《结构动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建造与施工》、《海洋工程结构动力分析》等课程的教学, 以及研究生的《有限元方法》、《结构动力学》和《深水工程》等课程的教学, 如今已经培养了50余名研究生。

作为一位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 黄维平始终坚信下一代象征着希望, 他们肩负着发展我国海洋装备技术的使命, 而他有责任和义务做好这些学生的引路人。除了在学习上教会学生知识, 更要在生活中教学生如何做事做人。做研究的时候, 黄维平喜欢让学生在学术讨论中反驳自己, 因为这样能够激发他深入地思考。他还经常对学生说:“不要只学习知识, 要培养运用掌握的知识认知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这才能称得上的合格的学生”。他就是这样通过言传身教, 让每一个从自己这里走出去的学生都能够为祖国的“创新强国梦”贡献一份力量。

博士生科研训练 篇5

建站以来, 累计引进博士后研究人员11名, 留用1名, 目前在站5名, 承担省级、市级项目19项, 获得资助6项, 发表国家级核心期刊论文33篇, 受理授权专利9项, 累计新增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近4亿元, 连续4年被授予“河南省优秀博士后工作站”, 有效推动了油田持续健康发展。

一、建立健全制度, 保证博士后工作站规范运行

1. 建立完善管理组织。

成立了博士后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由油田主要领导担任, 成员由副职领导和相关部门与单位的负责人组成, 并明确了各部门相关工作职责。每年召开会议, 对博士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 对重大事项进行决策。

2. 完善引进培养制度。

着眼于博士后全过程管理, 对博士后进站标准、研究方向、研究内容以及达到的目标都作了明确规定并抓好落实, 有效地把牢博士后的质量关。

3. 完善激励制度。

通过建立博士后在站期间的评估、奖励机制, 对博士后的课题立项、开题报告、出站考核等进行科学规范管理, 对博士后的高水准研究成果和论文进行政策倾斜和奖励资助, 激发博士后科研热情, 确保了科研成果的含金量。

4. 完善量化考核制度。

对博士后实行四项考核:进站考核、阶段检查、中期考核、期满出站考核。各阶段针对不同的考核内容, 实行量化打分, 按分数确定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档次, 考核结果与博士后薪酬兑现挂钩。

二、以科研项目为依托, 促进科技创新及人才培养

1. 充分发挥博士后的科研优势, 增强油田的科研活力。

在博士后选题方面, 油田根据《中国石化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规定的中国石化核心技术、专项技术和前沿技术及应用基础研究等领域, 按照油田急需、优势互补、难度适中、周期适宜的原则, 重点在勘探地质、开发地质、石油工程等专业领域选择适合博士后的研究课题, 重点攻克制约油田发展的关键和瓶颈技术, 使博士后工作站成为提高河南油田科技进步水平, 催生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孵化器”。

2. 以科研项目为牵引, 提升学科专业水准。

鼓励博士后着眼于油田勘探开发的紧迫需要, 确立科研课题和研究方向, 指导博士后找准科研课题的结合点, 真正做到引进一个、影响一批、带动一片。注重以重大科研项目或课题为牵引, 将博士后作为课题负责人, 用具体工作来调动博士后的科研积极性和创造性。其中, 郝春雷承担的《微生物技术改善原油流动性的研究》课题, 通过反复的研究、实验, 筛选培养出了降粘率高达63.6%的复合降粘菌种和防蜡率高达69.7%的复合防蜡菌种。在赵安4005、赵安泌336等三口油井进行现场试验后, 有效降低了原油粘度和产出液表面张力, 实现增油395吨。何勇明博士主持的《低孔低渗油藏渗流机理研究及应用》课题研究, 针对宝浪油田开发中遇到的渗流问题, 首次应用先进的恒速压汞技术和核磁共振技术对储层物性特征、可动流体饱和度及驱油效率进行了研究, 深入分析宝浪油田开发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所产生的根源, 通过拟油藏条件的相渗曲线对比研究, 提出了“分段启动压力梯度”等新认识和适合宝浪油田提高油相渗透率的“油井解水锁、水井降压增注、缩小井距”综合治理方法、技术措施, 该课题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对所有低渗特低渗油藏的开发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研究成果基础数据和方法已被多个内部项目所引用。

3. 举办技术讲坛, 建立高层次人才队伍的苗圃。

建站至今, 我们分别邀请在站博士后作了28场学术专题报告, 开展学术交流12次, 培训专业技术骨干2640多人次, 有效提高了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 使博士后工作站成为河南油田建立高层次人才队伍的“苗圃”, 发挥了良好的带动效应。

4. 配备博士后助手, 拓展人才培养渠道。

为每名进站博士后选配思想政治素质高、专业对口、业务能力强、勤学好问、有培养前途的青年技术骨干2~5名, 作为博士后助手协助在站博士后开展科研工作。同时, 博士后确定助手的培养目标、内容和标准, 对其工作及时进行安排、检查、督促, 并给予指导和帮助, 从而促进博士后助手的尽快成才, 形成新的人才培养方式。

三、加强环境建设, 着力营造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

1. 发挥资源优势, 为博士后打造成长平台。

充分发挥油田三个科研单位技术人员密集、科研设备完善的优势, 倾其所能地为博士后提供成才的平台。为保证博士后在站期间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根据课题方向, 以博士后为主组建项目组, 工作站和分站、合作流动站分别为博士后选聘博士导师, 配备助手, 协助处理科研日常工作;提供实验室、工作用车、现代化办公设备等。

2. 加大科研投资, 为博士后打造支撑平台。

近年来, 油田投资1000万元增添了科研仪器设备, 投入400万元作为科研启动资金, 并在资助博士后出版专著、发表论文、参加学术会议和联谊活动方面给予特殊政策, 为博士后出高水平成果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支撑。积极协助在站博士后申请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和省博士后项目资助金, 有2位博士后获得省博士后项目资助金, 1位博士后获得国家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3. 实施安心工程, 为博士后打造服务平台。

我们努力改善博士后的生活条件, 在油田新建住宅中, 选择10套100平米的单元房作为博士后公寓, 并配齐家电、家具及生活用品, 安排博士后免费居住;为每位在站博士提供了10~12万元的年薪, 并按在职职工同等条件建立各类保险;每年为博士后组织一次健康体检。全力做好博士后在站期间的组织、协调及家属随调、子女入学等方面工作, 及时了解和解决博士后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保证博士后全身心地投入科技研究。

四、严格考核制度, 保证博士后培养质量

1. 严格初审。

接到博士后的进站申请后, 首先由工作站对其所学专业和特长进行初审;通过初审后, 由工作站安排到相关单位、工作分站进行课题结合。

2. 进行能力鉴定。

经工作分站与博士进行座谈、课题结合, 双方达成初步意向的, 由工作站组织相关专业专家对博士进行能力鉴定, 通过能力鉴定的方可撰写开题报告。

3. 做好开题报告两级论证。

博士完成开题报告后, 即先由工作站分站进行初步论证, 再由工作站与流动站组织专家进行最终论证, 通过后方能进站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设站7年以来, 已有近100名博士向我油田提交了进站申请, 有50余名博士先后来我油田进行考察、课题结合, 其中有11名博士进站, 其余博士因专业不对口、没有合适的课题、未通过油田的能力鉴定等原因, 而未能进站。油田依据《博士后在站管理办法》和《博士后考核办法》由工作站组织在站博士后的中期考核、期满出站考核, 考核方式仍采取两级论证的考核方式, 考核内容以“品德”和“业绩”为重点, 对在站博士后进行全方位考核, 综合考核结果与博士后薪酬兑现挂钩。

五、加强与院校合作, 资源互补, 打造产学研培养基地

1. 与相关高校签订培养协议。

油田先后与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 、西北大学、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长江大学等8所石油高校签订了联合培养博士后协议。

2. 加强博士后的联合培养。

充分利用高校的信息优势, 工作站定期邀请合作流动站导师来油田参与博士后考核工作、举办学术交流会, 在站博士后在研究工作中遇到难题时, 及时向合作流动站导师进行请教, 或到合作流动站查找相关资料, 在实验条件受到限制时, 可利用高校实验室开展研究。

3. 加大宣传力度。

博士生科研训练 篇6

博士后研究方向: (一) 远距离无线自组网式安全监控系统 (1人) ; (二) 矿山尾矿库溃坝灾害防治或矿山采空区灾害探测技术研究 (1人) ; (三)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与协调过程组织行为规律研究 (1人) 。

截止日期:2008年12月30日联系人:张英喆, 裴春雁联系电话: (010) 64941348 (兼传真) , 64941358

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西街17号,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100029)

博士生科研训练 篇7

1 转化医学的内涵

1992年,美国《科学》杂志首次提出“从实验室到病床(Bench to Bedside,简称B to B)”的概念。1996年,在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上,第一次出现了“转化医学”这个新名词。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 Medicine)的诞生,在基础与临床研究间构架了一座桥梁,解决了这一困扰科学界良久的问题。转化医学又称转化研究(translational research),包括两个方面,即所谓双向通道(two-side way):① 从实验室到临床(bench to bedside),促进基础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诊疗,包括新型标志物的发现、新药的研发;② 从临床到实验室(bedside to bench),以病人为基础的研究,旨在深入了解病机及探索新的治疗策略[2]。转换医学倡导从临床工作中发现和提出问题,由基础研究人员进行深入研究,然后再将基础科研成果快速转向临床应用,基础与临床科技工作者密切合作,以提高医疗总体水平的理念。因此,转换医学研究主张打破以往研究课题组单一学科或有限合作的模式,强调多学科组成课题攻关小组,发挥各自优势,通力合作。

转化医学的研究过程是一个没有终点的良性循环,使治病救人的医学研究跨越了临床应用鸿沟。短短两三年,美国已有38所大学和医学院建立了转化医学中心或临床转化科学中心,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正以每年5亿美元的资助力度推进转化医学研究[3]。相比之下,转化医学在我国进展缓慢,真正意义的转化型医学研究中心在国内还是空白。

2 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转化医学发展中的作用

医院博士后工作站作为医院吸引和培养高端人才的高地,促进了人才、科研成果与市场的结合。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建立,架起了医院、科研机构等和企业之间的人才、技术、项目合作的桥梁,成为医院项目攻关、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促进了医院的科技实力的跃升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4]。同时,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也成为医院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在转化医学的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1 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可为转化医学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政策上的支持

博士后制度规定,博士后研究人员是流动的“正式工作人员”,享受所在单位正式工作人员相应待遇。博士后制度的精髓就是流动,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作为博士后制度实施的载体,逐渐发展成为各类人才流动的有效渠道。众所周知,人才扩散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最有效的办法。当前,人力资源开发的一个最大的问题是人才流动,也就是人力资源配置。人才流动存在户口问题、房子问题、配偶和子女的工作或学业问题,涉及工资、职称、编制、人际关系,最后还要考虑生活习惯,这么多的制约因素,使得一个人一旦在一个地方停留下来,就很难再流动。应该说到目前为止,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和公务员制度没有根本解决人才流动问题,而博士后制度真正实现了人才的流动。

转化医学人才培养,除了鼓励现有医生与科学家的交流沟通之外,以医、理、工结合的方式培养临床医学科学家也十分重要,既要增强基础研究人员对临床知识的重视,又要提供临床医生进入实验室探索基础研究的机会,使双方均能不断熟悉对方语言,最终将转化医学变成双向通道从实验台到床旁,再从床旁到实验台,以此良性循环。目前,我国大多数临床工作者接受正规基础科研训练较少,每日直面病患,但临床医生最了解什么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往往也是最有意义的科研课题。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博士后合作导师有一定的科研项目和经费,通过博士后制度可以吸引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从事研究,把一些大型研究项目进行合理拆分,将专业技术很强的工作交给“专业人员”来完成,项目完成之后这些人员留去自由。

2.2 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可为转化医学发展中的学科交叉融合提供机会

当前,一些重大疾病研究的复杂性已经远远超越了人们的预料,临床问题解谜最终已经不能由单一专业的科学家来完成。以癌症相关研究为例,需要不同技能和学科背景的专业人员紧密合作,只有(生物学家、工程学家、计算机专业多学科交叉的团队家、临床专家等等),才有可能揭示环境、生活方式、遗传因素、分子机制对癌症发生的相互作用。转化医学希望将生物医学研究的关注点放在如何将实验室的研究发现转化导向为有利于疾病诊断、治疗方法的提高上,实现这一战略的重要手段是践行多学科交叉的新概念。我国博士后制度从它诞生开始就为交叉学科的研究打开了方便之门,1985年关于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申请办法的通知规定:为促进学术交流和人才交流,避免学术上“近亲繁殖”,相同学科应设两个以上的流动站,保证流动。本单位培养的博士生不得进入本单位流动站,但可在流动后回本单位工作,所以博士后从事交叉学科的研究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2.3 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可为临床科研成果转化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证

近年来,我国虽然科技成果累累,但成果的转化率不高,大约只有15%-20%,而发达国家通常为60%-80%。成果转化是一个艰苦而又复杂的过程,生产第一线的情况错综复杂,成果转化的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要有敢于承担风险、百折不挠的精神。博士后作为我国的高级科技人才承担科技成果转化的责任义不容辞。目前,我国设立的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就是要把博士后推向生产第一线,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推动博士后成果转化步伐的重要举措。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做为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的一种形式,真正让医院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把医院知识创新资源与企业技术应用平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医院与企业作为创新价值链上两个重要环节的作用,促进医学科技成果转化,有利于发挥医院作为技术创新投入与行为的主体作用。

2.4 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医院与企业合作,促进转化医学开发的平台

实践证明,要将科学技术充分转化成生产力,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是必然选择。医院博士后工作站加强了医疗单位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联系,通过博士后建立起了产学研的联合,可以做到优势互补、互利互惠。针对生命科学研究相关企业有资金而没有找到好的有市场前景的项目的情况,医院博士后工作站积极配合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相联系,进行“短平快”专利项目的开发,鼓励刚毕业的博士带着专利项目进站“孵化”,可以说医院博士后工作站发挥了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中介组织作用。同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企业招收博士后时,国家规定它必须与高校、科研院所博士后流动站联合培养博士后,实行的是双导师制度,即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分别选聘导师,企业博士后导师有利于博士后在企业顺利进行科研活动,流动站的导师有利于在理论方面对博士后的指导,联合培养有利于博士后充分利用高校、科研院所完备的科研设施等。通过医院博士后工作站,医院得以在全社会范围内运用人才和技术资源,对其优化配置, 增强医院的竞争能力,促进科技优势逐步转化成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促进医院转化医学的发展。

3 结语

新世纪医学的发展,转化医学必将扮演重要的角色。21世纪医学研究的“路线图”计划强调在病人、医生和科研人员之间建立新型合作关系,努力建立和完善介于基础和临床研究之间的“转化研究”[5]。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强化转化医学意识,加强学科建设,为新世纪医学的发展增添新的动力,充分发挥医院博士后工作站在转化医学发展中的作用,将博士后研究纳入转化医学的轨道,注意开展不同专业、不同学科间的科研协作,消除阻碍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治疗手段的屏障,最终达到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多更好的诊断和治疗手段之目的。

参考文献

[1]洪琪,郭进,刘媛,等.转化医学:新世纪医学发展新动力[J].医学教育探索,2009,8(3):339-341.

[2]Marincola FM.Translational medicine:a two-way road[J].Transl Med,2003,1(1):1.

[3]桂永浩.转化医学:用多学科交叉策略推动医学发展[J].复旦教育论坛,2007,5(6):86-87.

[4]周元敏,许宏武.探索提高博士后培养和使用质量的途径[J].中国博士后杂志,2008,60(2):14-16.

博士生科研训练 篇8

近年来, 南阳市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 着力打造创新型南阳, 切实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推进工程纳入全市中长期人才规划, 作为重大人才工程强力组织实施。截至目前, 先后设立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1家、博士后研发基地12家, 累计进站博士41名, 出站博士22名, 在站博士19名, 先后获国家、省、市各级科研成果奖励67个, 受理、授权专利284项, 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41篇, 出版专著5部, 累计新增经济效益、社会效益32亿元。通过“筑巢引凤”, 实现了产学研有机结合, 带动了高层次人才培养, 加快了高新技术成果转化, 提升了自主创新能力, 壮大了支柱产业, 催生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南阳市人社局)

又讯:

近日, 河南省人社厅公布了2014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名单, 南阳市共有5名优秀人才获此殊荣, 分别是河南赊店老酒股份有限公司王贤、南阳二机石油装备 (集团) 有限公司刘俭、南阳防爆电气研究所有限公司张刚、南阳天冠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王林风、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方家选。他们都是在专业技术和高技能工作岗位上取得了突出业绩, 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业绩、成果和贡献得到同行和社会认可的优秀高层次人才。

上一篇:烧结钕铁硼下一篇:中学唱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