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学位(共12篇)
博士学位 篇1
教育博士(Ed.D.)学位作为博士的一种研究型专业学位,有所有博士学位的共性,也有Ed.D.的个性,而作为博士学位核心要素的Ed.D.学位论文的形式与质量标准充分体现了其独特的属性和价值取向。
一、Ed.D.学位论文的价值取向
Ed.D.是作为与Ph.D.相对应的专业博士学位而设立的,因此正确认识Ed.D.与Ph.D.之间的关系,准确把握Ed.D.的属性与价值取向,是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按学位类型分类来说,Ed.D.是一种专业博士学位,它应该具有专业博士学位所具有的属性,在学位结构上发挥自己的独特功能。美国专门职业认证协会(the Association of Specialized and Professional Accreditors,ASPA)指出,所有专业博士学位的共同点包括:与学位目的相适应的专业实践水平;利用与专业相关的已有研究,对专业发展做出知识贡献;表现出对其他专业人员工作与贡献的理解和支持,具有跨学科进行合作的能力;展示出高水平的交际、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具有发现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1]大多数专业博士学位要求进行具有实际目的的独创性研究,促进来自专业实践领域的博士研究生把自己的专业实践纳入到多学科情境中进行重新审视,目的是培养“研究型专业人员”。“对于独创性的要求,专业博士学位的兴起对传统哲学博士学位所要求的‘学术原创性’观念提出了挑战,由于专业博士学位的研究以专业实践为中心,‘原创性贡献’可能出现在理论的应用方式或专业的实践性质等方面,这可能会导致‘专业独创性’概念取代‘学术原创性概念’”。[2]据此,专业实践性是Ed.D学位的基本属性,而提升专业实践是Ed.D.教育的核心价值取向。
Ed.D.学位论文选题主要选自教育实践第一线或具体岗位的实践工作,必须在实践中进行较长时间的现场行动研究。“Ph.D.学位论文更多选择教育史或教育哲学方面的研究,而Ed.D.学位论文更可能是一个教育问题的实践性研究,往往是考察一个学校系统或某种课程类型”。[3]在研究方法方面,Ph.D.学位论文倾向于实验性或准实验性的研究,使用多变量统计,具有更大的普遍性,更聚焦于某些诸如教育心理学的领域。而Ed.D学位论文包含更多描述性的研究,比如调查访谈。在研究对象方面,大多数Ed.D.学位论文关注当地的公立学校和教育机构,研究对象倾向于学生和教师,而Ph.D.学位论文更关注国内及国际教育的发展,经常使用大学生作为其他人群的代表。Ed.D.教育避免了Ph.D.教育普遍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研究领域狭窄、解决现实问题不力等诸多缺陷。Ed.D.教育聚焦于实践,目的重在提升实践能力而不是认知水平;在价值取向方面,从纯学术好奇心驱使转向职业利益导向,显然其社会适应性更强。归根结底,Ed.D.教育的核心是引导高级专业人员发展实践领域的新知识,而非进行严格设计的理论研究。例如,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要求Ph.D.学位论文对学科知识的发展做出原创性贡献,而要求Ed.D.学位论文把学术知识与专业实践问题紧密联系起来。
尽管许多大学的教育学院设置了Ed.D.学位,但长期以来在学位论文的形式与质量标准方面倾向于模仿Ph.D.,实行单一的理论性强的学位论文的毕业考核形式,审核方式和评价标准也非常相似,而对专业性和实践性重视不够,这成为Ed.D.教育的一个顽症。为此,Ed.D.学位的培养机构不断对Ed.D.学位论文的形式与评价标准进行修正与变革。
二、Ed.D.学位论文的形式
一般而言,Ed.D.学位论文不要求高深学术和理论的原创性,但要密切结合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体现出运用理论来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随着学生群体结构多样性趋势的增强,需要Ed.D.学位论文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1)较Ph.D.更为简短的学位论文,但学术水平不能降低;(2)多个研究项目的有机组合;(3)一系列能够证明水平能力的组合材料;(4)已经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4]大多数Ed.D.教育机构虽然进行坚持学位论文,但其实践取向越来越明显,而在澳大利亚Ed.D.教育毕业设计的形式变革最大,“档案袋”(portfolio)和“课题研究设计”(thematic research project)等实践性强的毕业考核项目越来越多地取代了传统的学位论文。
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教育领导与政策项目同时设置了Ed.D.与Ph.D.两种学位类型,对于两种不同学位类型的要求在学位论文方面比较充分地体现了差异性。Ed.D.学位论文主要聚焦于高等教育中的行政、管理、治理或其他应用性问题;Ph.D.学位论文要求含有原创性理论研究,需要对增长知识做出重要贡献,表明学生具备更强的进行学术研究和理论发展的能力。犹他州立大学的Ed.D.教育要求学生通过在当地教育机构进行实习获得实践经验,倡导Ed.D.研究生在实践中进行应用研究,要求论文立足于实际问题,聚焦于提高实践能力这一目标。圣路易斯大学要求Ed.D.研究生成功处理一个教育实践问题,并且提交一篇与Ph.D.同等学术水平的学位论文。哈佛大学2010年新设的教育领导博士(Ed.L.D.)项目把博士研究生的毕业考核与工作实践整合起来,废除传统的学位论文要求,改为长达1年的住校顶岗实习,要求学生充分利用他们从课程学习中获得的理论知识,检验其教育变革理论,培养学生评估和整合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以解决实际问题的创造性能力,测试他们在领导实践变革中表现出来的领导才能。
美国发起于2007年的“重塑教育博士卡内基行动”(the Carnegie Project on the Education Doctorate,CPED)创新了Ed.D.教育的毕业考核形式,从传统上高度依赖理论文献,转向强调解决相关实际问题。Ed.D.学位论文的起点不再是学术内容而是教育部门,不再是理论问题而是实践难题,以帮助学生在项目培养过程中及项目之后能在专业实践中表现出众。CPED强调Ed.D.学位论文是对一个实践问题的全面深入的反思性研究,要求Ed.D.研究生有能力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致力于解决学校教育持续面对的某些重大问题。
美国范德堡大学皮博迪学院(Peabody Col lege)变革后的Ed.D.教育的毕业考核项目更直接地联系实践,以符合21世纪学校领导所面临的期望和要求。Ed.D.教育的第3年,博士研究生进行实践性强的毕业考核项目,嵌入一个小组计划进行独立的研究和分析活动,聚焦于一个实践性问题,并从一个全国性的顾问团那里获得建议。毕业考核项目展示给学生一系列产生于外部实践者与政策制定者的实践问题,通过教师的建议和评价,选择最终的论文选题。论文要求以管理咨询报告的形式,实践取向,严格分析,便于阅读。通过毕业考核项目使学生获得分析能力、专业理解、情境知识和团队技能的提升,并将这些能力应用于工作实践,在学校组织中改善学生的业绩,提升问责和资料收集能力,构建更加有效果和有效率的治理结构。[5]
皮博迪学院的Ed.D.教育还创设了学生进步报告制度,即分多次收集个人的进步报告状况以确定群组每个成员的努力程度和贡献大小,包括进展报告、中期报告、草案报告、毕业设计报告与展示,最后的学位论文。最后的学位论文大约75页,包括9个部分:问题的确定;问题背景的分析;研究发现;对关键分析的讨论;建议;实施策略;结论;附录;参考文献。这种详尽的操作性强的培养过程对学生的发展和培养质量的保障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也正是过程性评价和制度化培养的具体体现,成为高强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南康涅狄格州立大学要求Ed.D.研究生与论文指导委员会紧密合作,按照论文指导委员会认可的研究计划,学生收集资料和数据,准备第3学年下学期的开题报告。论文要严格符合学术规范,主要对提出的问题和研究方法进行陈述。可以是应用性研究,也可以是实验、准实验或非实验研究;研究方法可以是质性的,也可以是量化的或二者兼备。强调论文必须对某一研究领域做出原创性贡献。开题报告结构包括三个章节:导言,问题陈述,选题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开题报告通过后,学生成为博士资格候选人,撰写博士论文,第4学年下学期,可以进行答辩。答辩结果分四种:无条件通过;通过但需要小的修改;通过但需要大的修改;不通过。中间的两种情况,答辩导师不签字,给出修改的最后期限,对修改的论文满意后才签字。[6]
“档案袋”引入毕业考核是Ed.D.教育变革的一个显著变化。“档案袋”包括一系列具有不同特点的课程作业,这些作业可以不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最后不需要提交一篇正式的论文,但要提交一篇简短的课程论文,从而显示博士研究生的研究意识和知识储备。“档案袋”包括一系列研究成果,允许不同形式的论文,可以满足Ed.D.研究生在就读期间更换工作。“档案袋”记载了候选人如何处理研究与实践之间的联系以及研究是如何通过实践得到检验的。“档案袋”适应了Ed.D.研究生在职学习的特点,包括更多的小组协作工作,主要分析他人收集的数据,而不是像Ph.D.研究生那样生成自己的数据和假设检验。一组Ed.D.研究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一个问题,每人撰写问题的某一个方面的论文,当这些论文汇集在一起就能够提供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的全面方案。
澳大利亚新的英格兰大学和爱迪考文大学以博士研究生的多篇研究论文(需要达到发表水平)构成的“档案袋”来代替学位论文。也有的学校既要求学生提供能够充分显示学员研究能力的“档案袋”,又要求有1篇博士学位论文,但博士学位论文字数要求相对少一些。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要求的“档案袋”包括6篇研究性论文,其中必须有4篇公开发表。
从“学位论文”转向“档案袋”回应了Ed.D.研究生的要求。传统的博士学位论文的读者局限于学科内或学科群内的学术组织和个人,而“档案袋”的读者人群更为广泛,除学术人员外,还有实践者、产业组织和社会机构等。“档案袋”是一个有组织的、旨在促进学生学术和专业的发展,并提供一个评估学生进步的基础性材料,代表学生在课程、自主学习、研究、实习和其他高级学习活动中的目标、计划和完成的深度及范围的评价工具。“档案袋”连接了学位候选人的研究与实践,把研究如何促进实践作为论文的一部分。“档案袋”既提供自我反思的工具和一个博士研究生的教育经验,又全面记录了学生通向学术和专业目标的学习经历和持续的进步。“档案袋”评价方法在美国教育学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变革实践中得到推广,并受到越来越多大学的青睐。“档案袋”已经成为创造性评价文科学术质量的主要方式,它为Ed.D.研究生在专业生活内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索提供了充分的空间。[7]
为了更加突出Ed.D.教育的实践性特色,澳大利亚一些大学还创造性地推出Ed.D.学位论文的替代样式———“课题研究设计”,使用应用性较强、篇幅相对较小的课题研究设计作为学生展现研究水平的载体。相对于传统的Ed.D.学位论文来说,“课题研究设计”的特色之处在于:研究内容更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化整为零”以满足专业实践人员在职学习兼顾工作的需要。此种做法代表了Ed.D.教育改革的一种方向,且在Ed.D.教育变革中得到推广和应用。群体小组研究取代个体研究,成为吸引教育领导者和实践者的一个显著优势。
应该说,这些侧重于实践的毕业考核,其难度一点也不低于Ph.D.学位论文,但这恰好是教育实践领域亟需的,是来自专业实践领域Ed.D.学生相对Ph.D.学生的优势所在,也正是设立Ed.D.学位的原初目的,同时也构成了Ed.D.教育的特色与优势。
三、Ed.D.学位论文的质量标准
Ed.D.与Ph.D.在学位论文形式、价值取向与评价标准的趋同成为人们指责Ed.D.的原因之一。为此,有人主张Ed.D.教育应该放弃撰写学位论文的要求。皮博迪学院的墨非(Joseph Murthy)教授等人认为,Ed.D.博士研究生不应该固守传统Ph.D.教育所要求撰写学术性学位论文的规定,而应该积极采用实证性或案例性这样实践取向的学位论文设计,以此来保证Ed.D.教育始终依循其专业学位的属性,密切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的联系。而有人则坚决反对,认为学位论文仍然是评价Ed.D.教育质量的核心指标,而且其学术严格性必须符合博士学位的标准,否则有流向“二等学位”的危险。[8]对于博士论文的性质,美国研究生院理事会(Council of Graduate Schools,CGS)强调指出,博士论文是学位获得者学术工作的开端,而不是其巅峰。博士学位论文只是一种学术训练的手段,目的是体现撰写论文的博士培养目标。据此类推,教育管理领域的Ed.D.研究生应能证明他们有能力恰当地运用研究、理论和知识来解决教育政策和实践中产生的问题。Ed.D.学位论文代表一种经验,通过这种经验,学生证明他们能够达到这种目标。就此而言,学位论文只是证明学生具备独立学术研究能力的手段,而非教育的最终目的。
Ed.D.学位论文的目的是促使博士研究生致力于一个与自己的专业目标及专长相关的实践问题的研究,聚焦于更加地方性的应用性问题。研究的应用性本质是Ed.D.学位论文的关键性特征,是与Ph.D.的不同之处。Ed.D.学位论文要求学位候选人更直接地进入与学校教育实践工作者相关的真实问题,而传统的Ph.D.学位论文经常与教育实践工作者面对的真实问题关系不大。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认定Ed.D.的学术严格性和社会地位等同于Ph.D.,具有学术性与职业性、职业导向性及实践依赖性相统一等特征。Ed.D.在类型上属于研究型专业博士学位。Ed.D.学位论文一般导向政策制定和具体行动。这意味着,所生成的研究结论必须有助于解决所提出的问题或以更有意义的方式重新审视问题,使其有助于实践行动。由此可见,Ed.D.是与Ph.D.并列的以培养专业教育实践型从业人员的学位。
按照美国研究生院理事会对博士学位的分类标准,Ed.D.与Ph.D.一样,都属于研究型学位,“研究”也是评价Ed.D.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维度,只不过这种“研究”是专业实践取向而非学术理论取向。Ed.D.学位论文强调实践意义,强调研究成果的应用性,即Ed.D.学位论文的研究与专业实践紧密相关,面向特定专业领域。Ed.D.学位论文的评价程序与Ph.D.基本一致,只是Ed.D.的导师组由学术型大学教师和实践型专业人员共同组成,学位论文评审专家的组成也吸纳相关实践领域内的校外专家参加。
四、结语
本文所论Ed.D.学位论文形式与质量标准的变化既是Ed.D.教育内外部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更是向Ed.D.学位本质的回归,这是Ed.D.安身立命和良性发展的根本所在。
Ed.D.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使教育研究有效地服务于学校变革与教育专业实践发展,为教育实践工作者提供一个尝试运用理论和综合能力来解决现实问题、提升专业实践能力的机会。因此,Ed.D.教育必须紧紧围绕教育实践工作者在工作实践中面临的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展开,Ed.D.项目必须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毕业考核、质量评价方面进行合理的设计,才能使Ed.D.真正成为一种既具有等同于Ph.D.的学术水平,又具有独特价值的学位类型。其中,学位论文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作用,我们有必要在Ed.D.学位论文的价值取向、形式和质量标准方面制定规范可行的指导性政策文件,可惜的是,我国在这方面的理论研究还非常缺乏。本文对国外Ed.D.学位论文形式与质量标准的研究,可以作为我国可资借鉴的重要参考资源。
必须指出,博士学位论文只是博士研究生教育的一个环节,尽管非常重要,但只是育人活动的一种手段而已。无论Ed.D.学位论文如何变革,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由外审同行专家的审核,对实践性知识做出原创性贡献或对理论性知识进行原创性应用,仍然是大多数机构授予Ed.D.学位的基本要求,体现了所有博士研究生教育必须始终坚持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理念。我国新兴的Ed.D.教育也必须清晰地认识到,Ed.D.教育最重要的“成果”不是学位论文,而是学生自身全面素质,尤其是专业实践能力的发展,是培育出具有高度批判性和创造性的研究型专业实践人才。
参考文献
[1]Association of Specialized and Professional AccreditorsStatement on Professional Doctorates.www.aspa-usa.org/sites/default/.../ASPA-Statement-Professional-Docs.pdf.2012-2-20.
[2]骆四铭.中国学位制度:问题与对策[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260.
[3]John Ashton.Other Doctorates.Everett Walters(Ed.),Graduate Education Today.Washington,DC:AmericanCouncil on Education,1965:66.
[4]Tom Bourner,et al.Professional Doctorates in England.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2001,(1):76~77.
[5]Claire Smrekar,Kristin McGraner.Peabody College Ed.D.Capstone.Peabody Journal of Education,2009,(84):48~60.
[6]http://www.southernct.edPolicy Guidelines for Doctoral E-ducationu/grad/uploads/textWidget/wysiwyg/documents/EdD_policy_guidelines_and_forms_Sept_20061_2_.pdf.2012-2-20.
[7]Tom Maxwell.Defining the(research)Professional Doctor-ate:Can the notion of the creative arts portfolio contribute?Refereed paper prepared for AARE Mini-conference enti-tled‘Doctoral Studies in Education and the Creative andPerformingArts’,Newcastle,2-4 October 2003.
[8]Ray Waddle.To Ed.D.or not?http://peabody.vanderbilt.edu/x6843.xml/.2011-11-20.
博士学位 篇2
081701化学工程
计建炳(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超重力场工程、生物质能源工程、离子液体与分离过程。联系方式:0571-88320053,jjb@zjut.edu.cn
裘俊红(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海洋生物化工及资源工程。联系方式:0571-88320850,qiujh66@126.com 董志勇(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工程流体力学、计算流体力学、环境流体力学。联系方式:0571-88323603,dongzy@zjut.edu.cn
081702 化学工艺
任杰(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石油加工与石油化工工艺、有机催化、化工过程数学模拟及装置优化。联系方式:0571-88320208,Renjie.R@263.net
081704应用化学
马淳安(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绿色化学与电化学合成、纳米材料电化学、电催化、能源电化学、环境电化学。联系方式:science@zjut.edu.cn 徐振元(男)教授。主要研究领域:环境友好农药、绿色有机合成、催化加氢。联系方式:chrc@zjut.edu.cn 许丹倩(女)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领域:催化加氢、绿色有机合成、精细化学品研究与应用研究。联系方式:greenchem@zjut.edu.cn 高建荣(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绿色精细有机合成、功能染料暨新型有机光电材料。联系方式:gdgjr@zjut.edu.cn 严新焕(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催化加氢与绿色化学。
张诚(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纳米材料与应用、功能复合材料。联系方式: czhang@zjut.edu.cn 盛嘉伟(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功能材料。联系方式:jw-sheng@zjut.edu.cn 钟明强(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新型高分子材料。联系方式:zhongmq@zjut.edu.cn
081705工业催化
李小年(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资源与环境催化、绿色催化氢化。联系方式:0571-88320409
刘化章(男)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催化剂工程与技术、C1化学催化。联系方式:0571-88320063 严巍(女)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催化氢化技术与工程。联系方式:0571-88320583 裴文(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不对称催化。联系方式:0571-88320629 任杰(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有机催化、石油加工与化工工艺。联系方式:0571-88320208 张文魁(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光电催化、金属功能材料。联系方式:0571-88320394
081721 材料化工
钟明强(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高分子合金与纳米复合材料、纳米功能材料。联系方式:0571-88320418,zhongmq@zjut.edu.cn
080201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彭伟(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机床与工具技术。联系方式:pengwei@zjut.edu.cn 赵燕伟(女)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联系方式:zyw@zjut.edu.cn 柴国钟(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联系方式:chaigz@zjut.edu.cn 袁巨龙(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联系方式:jlyuan @zjut.edu.cn 冯定忠(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制造业信息化与物流工程。联系方式:fdz@zjut.edu.cn 程成(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联系方式:chengcheng@zjut.edu.cn
080202 机械电子工程
张立彬(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农业技术与装备、机器人技术。联系方式:lbz@zjut.edu.cn 宋玉泉(男)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研究领域:超塑性与塑性加工技术与装备。
计时鸣(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精密加工技术、机器人技术,计算机控制、计算机视觉、检测与信息处理。联系方式:jishiming@zjut.edu.cn 阮健(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流体动力数字控制技术、机器人技术。联系方式:wxmin@mail.hz.zj.cn 袁巨龙(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纳米/亚纳米级加工技术与理论、机械系统信号处理及故障诊断。联系方式:jlyuan@zjut.edu.cn
080706 化工过程机械
高增梁(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机械装备的结构完整性,高效过程装备。联系方式:zlgao@zjut.edu.cn 卢炎麟(男)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机械装备的结构完整性。联系方式:yanlinlu256@163.com 刘勇(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机械装备的结构完整性。联系方式:lyyjs@mail.hz.zj.cn 蒋炎尧(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机械装备的结构完整性。联系方式:yjang@unr.edu.cn 方德明(男)教授。主要研究领域:高效过程装备。联系方式:dmfang@zjut.edu.cn 楼白杨(女)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新材料技术及应用。联系方式:loubaiyang@163.com 彭旭东(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现代密封技术。联系方式:xdpeng@zjut.edu.cn 陈学东(男)教授级高工、博士。主要研究领域:现代密封技术。联系方式:chenxuedong@hgmri.com
08110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王万良(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计算机控制与智能自动化、网络化控制与远程监控、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联系方式:0571-85290172,wwl@zjut.edu.cn 俞立(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计算机先进控制技术、计算机网络控制与管理、网络化控制系统。联系方式:0571-88320287,lyu@zjut.edu.cn 王守觉(男)研究员、院士。主要研究领域:神经网络和信息科学。联系方式:010-82304555,wsjue@semi.ac.cn 李未(男)教授、院士。主要研究领域:高速网络下的协同工作环境。
曹一家(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复杂系统优化与控制。联系方式:0571-87952702,yijiacao@zju.edu.cn 冯浩(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新型微特电机、传感与检测技术。联系方式:0573-3641897,zjhzfh@126.com 孙明轩(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计算机控制与智能自动化、电气传动与控制。联系方式:***,mxsun@zjut.edu.cn 黄德才(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计算机网络控制与管理。联系方式:0571-88320506,hdc@zjut.edu.cn 杨东勇(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生物启发计算与智能机器人技术。联系方式:0571-85290087,ydy@zjut.edu.cn 周根贵(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联系方式:***,ggzhou@zjut.edu.cn 乐孜纯(女)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光通信网络控制与管理。联系方式:0571-85290308,lzc@zjut.edu.cn
020206 国际贸易学
程惠芳(女)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理论及政策研究、民营企业国际化理论与模式研究。联系方式:chf@zjut.edu.cn 谭晶荣(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农产品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联系方式:tanjingrong2002@yahoo.com.cn 王丽萍(女)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国际物流系统优化与电子商务。联系方式:wlp@viston.com
120204 技术经济及管理
池仁勇(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技术创新与管理。联系方式:chirenyong@mail.hz.zj.cn 徐维祥(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联系方式:xwq@zjut.edu.cn 汪少华(男)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投资分析与管理。联系方式:zjut_wsh@yahoo.com.cn 周根贵(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技术经济系统理论与应用。联系方式:genguiz@yahoo.com 宣勇(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技术创新与管理。联系方式:0571-88320009 王万良(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技术管理。联系方式: wwl@zjut.edu.cn
081703 生物化工
沈寅初(男)教授,院士。主要研究领域:生物催化工程,制药生物技术。联系方式:0571-88320630 郑裕国(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生物催化工程,制药生物技术。联系方式:0571-88320630,zhengyg@zjut.edu.cn 陈建孟(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环境生物技术。联系方式:0571-88320386,jchen@zjut.edu.cn 刘维屏(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环境生物技术。联系方式:0571-88320666,wliu@zjut.edu.cn 钱俊青(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制药生物技术。联系方式:0571-88320317,qjq@zjut.edu.cn
081720 环境化工
陈建孟(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污染控制工程、环境生物技术、绿色工艺与资源化技术。联系方式:0571-88320386,jchen@zjut.edu.cn 刘维屏(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污染控制化学(水处理药剂)、手性分离技术与药物环境安全、环境分析与检测技术。联系方式:0571-88320666,wliu@zjut.edu.cn 盛光遥(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环境有机化学、污染控制化学、环境分析技术、污染生态修复技术。联系方式:0571-88320243,dansheng@zjut.edu.cn
100701 药物化学
检察博士学位论文资源综述 篇3
关键词:中国检察文献中心 检察博士学位论文 资源
博士学位论文是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的博士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对本学科前沿问题进行探讨,经过深入研究和参阅大量文献后所撰写的研究成果。博士学位论文是学术价值很高的文献,其信息量大,研究全面,是非常重要的信息资源,并且是作为衡量此学科发展水平和科研产出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对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成就与贡献的一种度量。[1]同时,博士学位论文对于教学及科研也具有重要价值。各高校及研究机构图书馆纷纷将学位论文尤其是博士学位论文的收集和后期开发利用纳入到文献资源建设的进程中来。各行业领域内的文献中心也将本专业领域的博士论文库作为资源建设的基础环节。
中国检察文献中心作为检察系统的信息资源中心,正在通过对检察博士论文的收集、整理并编制索引,建设检察博士论文库。通过检察博士论文库,用户可以全面了解检察理论或课题的研究历史和现状。同时,检察博士论文库作为重要的参考工具或原始情报资源可为用户提供文献信息保障服务。
一、检察博士学位论文资源概况
中国检察文献中心的资源收集是以检察理论体系的划分为基础,围绕检察制度史、比较检察制度、检察基础理论、检察职能、检察管理、检务保障以及检察文化七大模块进行资源建设。检察硕博士论文的文献收集方式也是如此,文献中心工作人员根据现有的文献分类标准,列出检察理论研究关键字三十余个,根据关键字进行博士论文的搜索、下载、整理和编辑。目前,文献中心工作人员通过检索知网博士论文库、国家图书馆博士论文库、北大法学院博士论文库,共搜索到检察博士学位论文175篇,并形成索引目录。
二、检察博士学位论文资源特征
检察理论多角度、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决定了检察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对象不仅包括检察权、检察制度、检察职能等方面的狭义范围,还包括宪法学、组织法学、诉讼法学、司法制度、侦查学、犯罪学、监狱法学等学科中与检察相关的课题。[2]
1.从时间脉络的发展来看,检察理论研究选题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进入博士论文作者的研究领域,相比于以刑法和刑诉法中其他选题为研究对象的博士论文,检察理论研究博士论文总量并不多。以目前收集范围来看,国内较早的检察理论研究的博士论文为1992年单民所著《贿赂罪研究》和余欣喜所著《职务犯罪通论》以及1997年李哲宇所著《日本刑事司法中的检察制度》。从2002年开始,检察理论研究博士论文进入了增量发展的阶段,而且“检察”特色逐渐鲜明,“检察”、“检察制度”、“公诉”等逐渐成为高频关键词。例如2004年王新环所著《公诉权原论》、2005年金文彤所著《中国检察官制度研究》及2012年吴常青所著《检察侦查权监督制约机制研究》等都是直接以检察机关或检察业务本身作为研究对象。
2.从论文选题和内容看,检察博士论文基本上涵盖了检察制度史、比较检察制度、检察基础理论、检察职能、检察管理、检务保障和检察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检察制度史方面的代表作有:谢如程所著《清末检察制度及实践》和余小满所著《宋代职务犯罪研究》等。比较检察制度方面的代表作有:魏腊云所著《国家最高检察机关比较研究》和李哲宇所著《日本刑事司法中的检察制度》等。检察基础理论方面的代表作有:徐静磊所著《论检察权》和张相军所著《检察一体化研究》等。检察职能方面的代表作有:高咏所著《非法证据排除程序研究》和王戈所著《职务犯罪侦查研究》等。检察管理和检务保障方面的代表作有:卓黎黎所著《中国检察管理模式创新研究》和武汝廷所著《检察机关人力资源战略管理与实证研究》等。检察文化方面的代表作有:李江发所著《中国检察文化的历史演进与当代建构》和徐苏林所著《当代中国检察文化论要》等。这些不同研究方向的检察博士论文表明了检察理论研究正在向纵深领域发展。
3.从作者的学科背景看,检察博士论文作者大多是刑法和刑诉专业的博士研究生。但随着检察理论研究的深入以及检察机关业务范围的扩大,越来越多的民诉法、环境法专业甚至管理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将研究视线投向了“检察”。这些作者以本学科为基础视角,综合运用多学科、多领域的研究成果对检察理论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例如中国海洋大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的李华博士所著《环境刑事诉讼启动程序研究》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刘慧博士所著《中国检察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研究》等。这些横跨二级甚至一级学科的检察学博士论文的出现都充分证明了检察理论“多学科、多角度”的研究方法与研究视角。
三、检察博士学位论文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中国检察文献中心不仅是储存检察知识更是发掘检察知识、创新检察知识的场所。因此,检察博士论文资源的收集和整理只是储存检察知识,如何开发和利用检察博士论文则是发掘和创新检察知识的关键所在。
(一)检察博士学位论文的实体化
新阅读时代的到来对纸质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但是许多读者仍然对纸质书情有独钟。正是基于纸质书不可替代的优势以及为了方便到馆读者的借阅,文献中心陆续将所收集的检察学博士论文纸质化。这些纸质化的检察博士论文构成了检察文献中心实体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检察博士学位论文的电子化
中国检察文献中心作为全国检察系统的信息资源中心,将通过电子信息平台为用户提供服务。因此,检察文献中心拟将收集的检察博士论文打造成特色库,方便远程用户检索和使用。
建成后的检察博士论文库除了要保证文献的数量和质量外,还将为用户提供一个界面友好、功能强大的检索平台,使用户能通过最便捷的途径,迅速全面地获得所需要的信息。由于博士学位论文不同于普通图书,用户专门从题目、著者检索论文的并不多见,更多的是从本学科专业,甚至是导师或学位授予单位等途径检索前人的研究成果。
因此检察博士论文库在论文题目、著者、分类、主题词及关键词基础上,将硕博士学位论文的学科专业、专业代码、研究方向、学位授予单位、学位授予年代及导师也作为重要检索点,以求完整地揭示硕博士学位论文的内容和特征,为读者提供尽可能多的检索途径,提高检索效率。
(三)检察博士学位论文库资源服务模式
文献查询服务是检察文献中心提供的基础服务之一。目前,除可实现用户自查自检外,中心还提供个性化代查代检服务,根据用户需要及文献资料存储特性对馆藏的博士论文提供外借、下载服务。对无法下载的博士论文,可提供文献查询索引,以供用户参考。
同时,文献中心还可为用户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包括定题检索、专题检索和文献综述等。例如,可以针对用户的检察理论研究课题提供博士论文范围内的专题查询和文献综述服务。文献中心工作人员还可以针对检察理论某一研究领域对检察博士论文库进行定题检索,并将检索结果呈现在文献中心网络平台之上,供用户查询使用。
四、结语
检察博士学位论文对深化检察理论研究,构建检察学学科体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博士学位论文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衡量学科体系建立甚至成熟与否的标志。因此,我们应加强对检察博士学位论文的开发和利用,以期发挥文献资源的重要价值。
注释:
[1]师忠凯、华薇娜:《国外知识管理方向学位论文定量分析》,载《新世纪图书馆》2004年第4期。
博士学位 篇4
一、1982 年评估———客观量化指标的 融入
在1980年联合研究委员会理事会开展博士学位点评估之前,美国已开展过多次博士学位点评估活动。但从1924年雷蒙德·休斯(Hughes R M) 首次进行的博士点评估到1969年美国教育委员会(the 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ACE)组织的涵盖131所大学和2,626个博士学位点的评估, 均无一例外地采用了主观性的声誉评估方法,单纯依靠知名学者、同行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对博士点的学科声誉进行评价,区别只在于其评估的范围和专家的选用方式有所不同。1982年评估则打破了这一惯例,首次引入客观性的量化指标,将客观数据和声誉调查结果联系起来,形成了一种更加全面的学术型博士学位点评估方法。
1976年,联合研究委员会理事会召开专题研讨会,启动了学术型博士学位点评估的前期工作。之后两年,该委员会组织专人研究以往历次评估的组织管理、采用的指标体系以及各方对评估活动的反馈意见,并着手设计新的评估方案。1980年,理事会正式任命了一个18人的委员会来具体主持这次评估工作。[2]该委员会把评估范围限定在32个学科,分为人文学科、社会行为学科、生物科学、数学和物理科学以及工程学学科等五大学科领域,共涉及228所高校中的2,699个学术型博士学位点。
该委员会认为,任何评估结果的有用性都取决于所选用评估指标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因此,他们确定了评估指标筛选的三个标准:(1)指标必须和学术型博士学位点的质量有关;(2)指标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具有可操作性;(3)指标可适用于大多数被调查的学科领域。[3]
1982年评估的一级指标包括“声誉调查结果”、“博士点规模”、“毕业生特征”和“大学图书馆规模”四个指标,另外,根据学科领域的不同,部分学科领域还包括有“附加指标”。各学科领域所使用的具体评估指标详见表1。
1982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出版社(The National Academy Press)出版了本次评估的报告———《美国学术型博士学位点评估》(An Assessment of Research-Doctorate Programs in the United States)。但是这次评估存在着一些缺陷:第一,评估设计者们并不满意已建立的这套指标,认为本次评估所用的“客观指标”大多不能令人满意,最能反映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应当是毕业生们在学术上的成就, 而这方面的信息很难收集齐全;第二,评估的范围应进一步扩大,应覆盖到其他形式的博士学位点和其他学科领域;第三,应考虑扩大评估成员的范围和类别,注意增加一些学术机构以外的人员,如近年来吸收了大量博士研究生就业的政府部门和工业界的有关人士,因为他们能从不同的角度提供关于学术型博士学位点声誉评估的意见。[5]
注:“√”表示在此学科领域评估中使用该二级指标。
二、1995 年评估———对博士点特征的 持续关注
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美国学术型博士生教育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育结构也发生了重大改变。美国联合研究委员会理事会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变化,于1990年敦促国家研究委员会尽快更新1982年评估的结果。1991年,经过认真筹划之后,国家委员会正式启动了一项为期4年的学术型博士学位点评估活动,即1995年评估。[6]
为了和1982年评估结果进行有效对比以及展现这10多年间学科领域的发展趋势,1995年评估在考虑多种因素的情况下对涵盖的学科领域进行了认真筛选,最终涉及41个学科领域、274所大学和3,634个学术型博士学位点;其评估方法与1982年评估的方法类似,采用教师的声誉调查结果与客观数据相结合的方法。不过,1995年评估更加关注博士点的各项特征,增加或改进了博士点所拥有教师的特征(分为艺术与人文学科、工程与自然科学两大类)、博士学位获得者特征等许多定量评估指标。例如,在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the 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的帮助下,增加了教师成果发表和引用方面的指标;在人文学科领域,增加了教师所获奖励和荣誉方面的指标。[7]1995年评估所选用的具体指标如表2所示。
这次学科评估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 美国国家科学院出版社于1995年出版了这次评估的报告———《美国学术型博士学位点:继承与改变》(Research-doctorate Programs in the United States:Continuity and Change),该报告被认为是学术型博士学位点评估方面的权威资料,受到广泛的认可和引用。然而,仍有不少评论者指出了这次评估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第一,评估过分强调精确的量化排名,其实评估中许多信息的来源都存在着不确定性,这种做法会鼓励一种关于准确性的“虚假推断”。第二,评估仍然过于依赖大学的声誉,从而造成评估结果的“过时”和“光环效应”的产生,即给予那些拥有“明星”教授以及知名大学的博士点比实际情况更高的评估排名。第三,评估缺乏透明性。评估指标的权重如何进行分配并没有解释清楚,而这些权重每年变化的方式也未能予以阐明。[9]还有一些批评则指出这次评估混淆了学术声誉和教育质量这两个概念;使用了过时或不恰当的学科领域分类方法;收集的数据未能得到足够细致的审查;等等。但无论如何,这次评估收集到了美国学术型博士学位点方面的大量数据 (其数据资料公布出来后有700多页),无疑是一大创举。只是由于研究经费短缺等多方面的原因, 联合研究委员会理事会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工作做得还不太充分,导致数据的使用效率和实用价值大打折扣。
三、2010 年评估———评估理念的全面 变革
在1995年评估结果发表以后,众多的专家学者都对这次评估的指标体系、学科分类方法和数据处理等方面展开了积极的研讨。2002年4月,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成立了学术型博士学位点评估方法论研究委员会,专门负责对1995年评估所采用的方法论进行深入探究,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2003年,该委员会发表了研究成果——《评估学术型博士学位点:一种方法论的研究》(Assessing Research-Doctorate Programs:A Methodology Study)。在经过充分研究和论证的基础上,2006年至2010年,国家研究委员会独立主持了第三次学术型博士学位点评估,这次评估完全是以客观性的量化数据为基础,在评估理念、技术方法、数据处理和结果呈现等各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革。2010年评估的规模也为历史之最,共涉及6大学科领域、62个学科(其中59个学科进行了评估排名,3个学科由于多种原因未进行排名评估),221所大学机构 (212所大学和9个联合开展博士生教育的大学联合组织),5,000多个学术型博士学位点,参与评估的教师人数达到87,000多名,学生人数达到11,000多名。[10]
在2010年评估中,国家研究委员会进一步把学术型博士学位点的评估重点放在了学位点的质量上,不再考虑学位点声誉的主观评价。为了系统、全面地收集数据,国家研究委员会选用了包括教师发表、引用、学生奖学金、学业完成率在内的20个客观性评估指标,涵盖了学科领域的研究活动、对学生的支持与学生产出、学术环境的多样性三个维度。2010年评估中所选用的20个评估指标及其相关说明如下页表3所示。
在评估理念上,国家研究委员会对学术型博士学位点评估的认识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首先,意识到了学术型博士学位点评估并不存在统一的评估标准。因为对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教师、学生、院校、政府等)而言,他们对学位点的关注面是各不相同的,对各指标在指标体系中的重要性的看法也截然不同,所以国家研究委员会并不推崇或认可任何一种评估指标体系。相反,委员会鼓励各利益相关者根据自己的需要或偏好制定出适合自身的学位点评估指标体系。
其次,充分认识到了学位点评估工作中蕴含的各种不确定因素。他们认为能够对博士学位点进行精确排名的观念是不正确的,因为学位点的评估排名取决于选择了哪些教师作为评估者进行评估,而这些教师对学位点的看法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差异,由此造成了学位点评估指标权重的不同;取决于学位点的各项指标特征年复一年所发生的变化,从而造成学位点评估的结果滞后于实际情况;取决于在评估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统计上的误差。上述的这些不确定性意味着从本质上讲,博士学位点的评估结果不可能是完全精确的。因此,国家研究委员会决定采用评估排名区间的方法来显示评估结果的这种不确定性。[12]
在2010年评估中,评估指标的权重并不是国家研究委员会事先确定好的,而是通过对各学科领域的教师进行大规模的问卷调查而得到的。国家研究委员会在评估博士学位点整体质量排名时采用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方法:一种方法是在问卷调查过程中,要求每个学科领域内的教师都对博士学位点评估指标体系中的定量指标分配相应的权重,然后汇总计算得到各指标的权重分布,最后用这个指标体系来计算各学位点的评估排名范围。因为这种方法是以问卷调查(survey)为基础的,所以又称为“S-ranking”;另一种方法则是先在某个学科领域内选取一个群体的教师,然后选取包括若干博士学位点的样本,要求这些教师对这个样本中的学位点进行评估,再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来取得评估指标中隐含的权重分布, 最后用得到的指标体系进行该学科领域内各学位点评估排名范围的计算。因为这种方法是以回归 (regression)为基础的,所以又叫做“R-ranking”。两种评估方法所遵循的具体步骤如下页图1所示。
2010年9月,国家研究委员会发布了研究报告———《美国以数据为基础的学术型博士学位点评估》(A Data-based Assessment of Research-Doctorate Programs in the United States)。国家研究委员会也发现这种以数据为基础的博士学位点评估存在着明显的缺陷,那就是评估排名的区间范围十分依赖于输入数据的准确性,数据收集过程中存在的某些错误可能会导致评估结果的巨大差异。虽然国家研究委员会和各参评单位都对数据进行了反复的核对和审查,但错误是很难避免的,因此,运用这些数据所产生的博士学位点评估结果肯定也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失真”。
四、结论与启示
纵观美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三次学术型博士学位点评估的历程,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美国学术型博士学位点评估的发展趋势:评估的关注重点由考察博士学位点教师的学术质量向考察博士学位点的特征和质量转变,评估方法由主观性的声誉评估和客观指标相融合向以数据为基础的量化评估转变。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近30年来学术型博士学位点的评估演进历程,对我国的学位授权点评估工作有如下启示。
(一)树立崭新的评估理念,改变重视“精确 性”评估排名的倾向
我们可以借鉴美国2010年学术型博士学位点评估的经验,充分认识到学位点评估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复杂因素和不确定性,改变目前重视“精确性”评估得分和排名的倾向,树立起“评估结果不可能完全精确”的新观念,进一步改进评估方法。我们应该不再强调“精确的”评估得分和评估排名,并采用排名区间范围的方式来显示评估结果的这种不确定性,其优势在于一方面体现了学位点评估过程中存在着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另一方面也可以改变目前评估过于依赖精确原始得分的倾向,消除评估结果精确化、绝对化的错误观念。
(二)强调评估内容的高度聚焦,重点关注学 位点的质量
开展美国学术型博士学位点评估是为了检视各学科领域内学术型博士学位点的质量,但在1982年和1995年两次评估中,采用的都是专家同行对学位点的声誉评估与客观指标相结合的方法,主要的考察内容仍牵涉博士点教师的学术声誉。直到2010年评估,其关注焦点才转向博士点的各项特征和质量。我们在研究设计学位点评估指标体系时,也应该强调要把评估内容聚焦到反映学位点质量的主要特征指标上来,真正去关注影响学位点建设水平和质量的关键因素,而不再是主观性很强的学位点的学术声誉。
(三)注重利益主体的不同诉求,促使评估标 准由多样化向个性化转变
美国博士学位点评估的最终目的是为利益相关方(政府、院校、学生等)服务,但对于教师、学生、院校、政府等不同利益相关方而言,他们对博士学位点的关注面是各不相同的,对各指标在指标体系中重要性的看法也截然不同,其推崇或认可的评估指标体系自然也有所区别。然而,现行的许多评估指标体系仅仅考虑到了不同学科领域的特点,实现了不同学科领域之间评估标准多样化, 还未能顾及各个利益主体的不同诉求。因此,应进一步贯彻为评估利益相关方服务的理念,鼓励各利益相关方努力构建反映自己的需要或倾向的评估指标体系,促使评估标准由多样化向个性化转变。
(四)加强评估的科学研究,不断提高评估信 息透明度和专业化水平
无论是由美国联合研究委员会理事会主持, 还是由国家研究委员会负责的学术型博士学位点评估,都会向政府、公众详细阐明评估的目的、理念、步骤、方法和数据处理方式等信息,并且整个评估的过程和结果都高度公开、透明,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相关利益群体:高校及其博士学位点能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学位点间的横向比较,明确自身的不足和努力方向;政府能根据评估结果更好地分配教育资源;学生能根据评估结果更好地进行学业选择。而且,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学术型博士学科点评估理论和技术方法的研究工作,每次评估结束后都会对评估工作进行认真的反思和总结,并及时向社会公众、参评院校和相关人员公布研究报告和技术分析报告。这种做法一方面有利于现有评估理论和技术方法的广泛传播,增强其认可度;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集思广益,及时对评估理论和技术方法进行修正或改进, 促进其进一步发展完善。
摘要:20世纪80年代迄今,美国开展过三次大规模的学术型博士学位点评估活动。本文通过研究发现,美国1982年评估首次融入了客观性的量化指标,1995年评估进一步加强了对博士学位点特征的持续关注,2010年评估则实现了评估理念的全面变革。
博士学位论文致谢 篇5
当我写下这篇谢辞的时候,我的博士生生涯也即将落幕。在这两年多的学习中,我得到了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老师们的悉心教导,在他们的带动和鼓励下,培养了读书的兴趣,逐步形成了一定的理论功底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为毕业论文的写作打下了基础。感谢我的导师陈丰老师,他勤奋、严谨的工作作风让人敬佩。在博士生阶段,给予我学习上的指导、生活上的关照、工作上的帮助,让人心生感激,难以忘怀。
本论文是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陈老师治学严谨、学识丰富,从论文的选题、框架的确定到论文的撰写都认真给予指导,并进行了多次修改,使我的论文得以顺利完成。他为本文的写作倾注了大量心血,在此谨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深深的敬意。本文写作过程中在“新市民生活馆”进行了多次调研,论文中的一些数据和材料来源于三林镇政府以及“新市民生活馆”的实地调研,其中的领导、工作人员、广大志愿者朋友和流动人口群体的热情,对我的`调研和资料的搜集提供很大的支持和帮助,在此向他们表示感谢。本文在写作过程中,有许多同学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向他们表示感谢。感谢给予过我教诲的老师们,是他们的教导使我成长,感谢一起学习的同学,两年多的相处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最后,感谢我的家人,他们在我读博士生的期间给予了非常多的关怀和帮助,是他们的默默付出造就了现在的我。
再次感谢所有关心和鼓励我的师长和朋友们!我会继续努力,取得更大进步。
德国老人:迟来77年的博士学位 篇6
1952年春,为了免遭迫害,希尔姆和丈夫逃亡到社会主义东德。最终成为东德著名儿科学教授,且为柏林沙里泰医院新生儿科的第一任主任,在大幅降低婴儿的死亡率方面成绩优异,被东德认定为是有突出贡献的医学专家而授予国家奖章。已成业界翘楚的希尔姆,一想到自己连博士都不是,心中就有说不出的痛。去年,全球掀起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热潮,希尔姆觉得讨回公道的最后时机到了。汉堡大学非常重视老人的诉求,特地成立了以附属医院院长乌韦·科赫·格罗穆斯教授为组长的三人评审小组,专程来到老人家。希尔姆在客厅里接受相关测试和答辩了论文,让三位专家口服心服。2015年6月9日下午,汉堡大学医学中心举行特别仪式,授予希尔姆医学博士学位。
希尔姆真诚感谢母校帮她圆了青年时代的梦。她说:“博士文凭对我来说,并无实在意义,我这样做的目的,是想告诉人们,个人的荣誉是次要的,但只要一息尚存,就要坚持真理,追求正义,维护学术尊严。”
(编辑/张金余)
博士学位 篇7
1978年党中央作出英明决策,决定恢复研究生招考。我认为实现我人生理想的机会到来了,决定报考。苍天不负有心人,我被录取为清华大学建筑技术科学专业的研究生。当年清华大学建筑系共录取21位研究生,年龄参差不齐。年龄最大者为61年清华毕业生萧默与崔东元,年龄最小者为钟晓青和王贵祥。记得当时我写了两首七律,表达我重返清华读研究生时的兴奋心情。
其一是:
清华二进值重阳,梦想成真喜欲狂。
弟子研修思发愤,先生指导费周章。
十年浩劫时辰误,一代蹉跎学业荒。
决策英明崇知识,中兴教育补亡羊。
其二是:
八年海内分知己,知己今朝再比邻。
百感缠绵疑是梦,众心憧憬应成真。
方为外语迷宫客,又作西符洞府神。
别女离妻终不悔,书中景致赛阳春。
我想,这两首诗的确如实地描述了当时师生们的共同心声。我的导师为当时清华建筑系仅有的5位正教授之一张昌龄教授。他指导我从事城市噪声方面的研究。我的硕士论文工作是对17个典型住宅组团进行交通噪声实测与分析,为防噪布局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大量实测,我得出混合式布局防噪效果最佳,平行式次之,而垂直式最差的结论。该论文后来被《居住区规划与环境设计》等书所引用。在实测过程中,我设想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等方法,来预测城市交通噪声,并决定以此作为我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论文研究方向。
1981年,我获得工学硕士学位。当时国务院颁布我国首部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清华大学决定录取首批攻读博士学位的四年制研究生,共录取30位。其中建筑学院三位,即秦佑国、赵大壮和我。由于当时首批博士导师的遴选极为严格,数量极少。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仅有吴良镛教授(学部委员)获选博士导师,指导城市规划与设计方向的博士生。因此,校研究生处建议我转至吴先生门下,攻读城市规划的博士学位。我原本与吴先生并不太熟悉。我初次登门拜访吴先生,即是希望他能当我的博士导师。此前已有人向他推荐我,说我的数学物理基础很好,当年高考时,物理是满分。我见吴先生时,主要谈我打算做城市交通噪声的定量研究及防噪规划方面的研究。吴先生对此极表赞同,认为城市的安静很重要,国际学术界对防噪规划很重视,这一选题很有意义,科技含量也高。我还顺便向吴先生汇报我的业余诗词作品曾获得茅盾和叶圣陶先生的指导和称赞的事。吴先生独具慧眼,他对人才的判断自有他的逻辑。他说:“你的数学物理学得好,又擅长诗词,能得到叶圣老的夸奖很不容易,说明你是位很聪明的学生,我愿意招收你为研究生。”就这样,我很荣幸地成为吴先生的博士开门弟子。同期在他门下攻读博士学位的还有赵大壮。同时吴先生还建议我请马大猷教授(学部委员、著名声学家)作为校外导师,协助对有关声学方面的研究作出指导。
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我就曾与秦佑国到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多次听过马大猷先生的声学原理课程。征得校研究生处的同意,我就到马先生家中,向他表示校研究生处打算聘请马先生作为我的校外导师的意见。马先生也是清华大学的校友。我向马先生汇报了我对博士论文工作的设想,马先生也表示赞同,认为这一选题很有价值。他欣然同意作为我的校外导师。这样,我就很荣幸地在三位著名教授的指导下,开展博士论文研究工作(张昌龄教授仍担任我的博士副导师)。
我的博士学位论文是关于城市交通噪声的预测、计算机模拟与城市防噪规划方面的研究。这在当时国内还是新的工作。当时我看过一本关于电子流模拟方面的书,也学过“随机点过程”的数学理论。我认为车流的模拟与电子流的模拟具有本质上的相似性,都可以看作是一个随机点过程,当道路上的车流量未达到饱和时,二者均服从负指数分布。因此可以借用模拟电子流的方法来模拟车流,对车流噪声作出预报。记得当时我调用大量的车辆,在北京沙河机场上让这些车辆以不同车速行驶,在离车辆一定距离处测出车辆以不同车速行驶时的最大声压级,据此反推出车辆的声功率级。我还利用当时建筑学院购置的唯一一台苹果微型计算机,利用刚学到的计算机编程的知识,用Basic语言自编程序,来模拟计算道路上不同状况的车流对临街高层建筑的噪声影响,并通过实测来加以验证,结果发现二者吻合得相当良好。当我向几位导师汇报我的论文进展时,得到导师们的肯定。记得马先生曾问我如何得到车辆的声功率数据,我向他汇报了我在沙河机场的测试方法。马先生说:“你用的是反推法。这个办法很好。”马先生还建议我可对道路的双向车流作出一次性模拟。我向吴先生请教防噪规划的研究工作时,吴先生建议我以当时北京市新开通的二环路作为实际例子,对二环路临街建筑提出防噪规划建议,供北京市规划局参考。张昌龄教授也高度评价我的论文工作进展,认为这是在我国首次实现对临街建筑噪声影响的定量预报,很有应用价值和意义。导师的指导使我的博士论文工作进展很顺利。1984年,我完成了博士论文初稿。吴先生建议征求马先生的意见,由马先生来把关。马先生仔细阅读我的论文稿,认为已达到工学博士论文的水平,可以进行论文答辩。
1984年9月22日,建筑学院为我隆重举行了博士论文答辩会。论文答辩委员会的组成规格颇高,由马大猷院士任答辩委员会主任委员,由吴良镛院士、赵冬日、陈占祥、陈绎勤、刘小石、吴大胜、汪坦、张昌龄、车世光教授任委员。我顺利地通过论文答辩,成为我国建筑界与声学界自己培养的第一位博士。兴奋之余,我写了一首七律《获博士学位有感》诗中写道:
荣膺博士慰平生,瀚海扬帆又一程。
书到用时方恨少,学臻佳境益求精。
边缘领域拓荒始,理纬文经织锦成。
制度于今初设立,长空伫看众星明。
的确,我国学位制度的设立,培养了众多的人才。清华大学30位首批博士生中,已诞生了三位院士,即欧阳钟灿、江亿和我本人。其他博士生也都取得骄人的成就。
回顾在清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经历,我最大的体会是,研究工作应坚持学以致用,研以致用,即应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和根本目的。由于实际问题是不分学科的,有的问题虽然是从某一领域提出的,但解决问题的关键钥匙,却可能来自他一领域。此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谓也。因此你若想真正解决问题,就必须善于到其它相关学科去寻找钥匙,进行跨学科的学习。当年我在清华攻读博士学位期间,除了在吴先生、张先生指导下,认真学习现代建筑引论、城市规划史、城市规划理论、居住区规划与设计等建筑与规划类的课程外,还在马先生的指导下,学习声学、室内声学与环境声学等声学理论,还广泛听了包括复变函数、概率与统计、线性代数、计算机语言与编程以及随机过程等诸多数学与物理课程,为解决实际问题奠定了基础。因此,我的座右铭是:“半世追求谋致用,平生研究贵坚持”。我愿以此与诸位读者共勉之。
摘要:本文回顾作者1980年代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的经历。本文作者作为我国建筑界培养的第一位博士,其经历可为我国建筑教育史研究提供第一手的资料。
博士学位 篇8
2013年3月, 英国北安普顿大学授予中国皮革协会名誉会长张淑华女士荣誉博士学位, 以表彰其在皮革行业发展以及中外皮革行业交流中所作出的贡献。
2013年3月24日, 北安普顿大学在香港举!!行海外毕业典礼, 张会长参加了学位授予仪式, 并发表了感言。她说, 这个荣誉不仅仅是授予她个人的, 同时也是授予中国皮革行业的所有皮革工作者的, 这标志着中国皮革工作者已经完全融入了世界皮革大家庭中, 并成为重要一员。她强调, 皮革行业是一个化腐朽为神奇的产业, 把废弃的动物皮张变为高档时尚产品, 给社会带来享受及财富, 这是千百年来皮革工作者的智慧、汗水的结晶。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 她参与并见证了中国乃至世界皮革行业的发展。她认为自己很幸运, 为能有机会为自己所热爱的皮革行业奉献一生感到幸福。她也表示, 当今世界, 皮革行业仍然面临着很多挑战, 皮革行业必须走生态环保之路, 必须步入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才能迎来美好的明天。
博士学位 篇9
一、关于学术不端行为的操作性定义及表现形式
随着学术界或高等教育界对学术失范问题研究的逐渐增多, 出现了各种容易混淆的概念:学术失范、学术不端、学术腐败、学术越轨等等。但不管如何加以界定、区分、使用, 其目的只有一个, 即加强学术监督, 还学术界一片净土。学术不端的频繁发生是学术失范的征兆。阎光才教授从词源学、法国哲学家盖奥的概念提出、社会学家涂尔干对失范现象的研究以及默顿对失范行为的相对全面和系统的理解等几个角度分析了“失范”及失范行为的产生渊源。指出所谓学术失范, 显然是以学术规范的先天性为前提。关于学术规范的最具代表性的论述是默顿所谓普遍主义、公有主义、无私利主义以及有条理的怀疑主义四原则的“默顿范式”。但默顿的四原则在严格意义上反映的是早期学术人的传统精神气质和价值取向。因此, 在厘析失范概念的基础上, 阎教授把学术失范界定为:在特定时期, 对学术共同体成员而言, 因为学术文化和伦理与制度设计价值取向间存在不平衡, 从而使得学术规范处于一种低效或失效的状态[1]。也就是说, 学术失范不单是代表个体犯下的一种技术性过失, 更是学术界的一种整体混乱或无序的状态。而学术不端可以看作是学术上的越轨, 它不等于学术失范, 但是, 两者之间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越轨一般表现为个体性或小范围内的群体行为, 正如涂尔干对自杀现象的理解, 个别的自杀行为虽然构成了一个事件, 但并不见得是一个可以值得关注和研究的“社会事实”[2]。如此看来, 学术失范与学术不端两个称谓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范围。学术不端代表的是学术不道德, 一般为个体行为, 主要表现为抄袭, 但也是学术界要坚决反对、彻底批评的行为。
二、博士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的数据分析
(一) 样本数据说明
样本数据的基本情况为:进行检测的论文共352篇, 在学科类型上, 文科专业为54.8%, 理工科专业为45.2%;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9大学科门类、25个一级学科、87个二级学科。
(二) 样本数据分析
博士学位论文一般篇幅较大、字数较多, 因此, 检测系统使用绝对字数, 即检测文献与对比资源库的总重合字数作为检测结果的核心指标。如图1所示, 样本数据中总重合字数少于1万字的占总篇数的77.8%, 总重合字数少于2万字的占89.7%,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样本数据中绝大多数博士生能够遵守学术规范。同时, 也确有一些论文存在着与对比资源库比较严重的文字重合情况, 尽管这些论文所占比例较小, 但却反映出严重的学术不端倾向, 不容忽视。
从学位论文的学科分布看, 如表1所示。总重合字数少于1万字的论文占本学科门类检测论文总数的比例呈现显著差异。其中, 工学、文学、理学的总体状态较好, 法学、经济学、哲学较差。而且, 总重合字数超过3万字的学位论文有16篇, 主要分布情况如表2所示, 绝大多数为文科专业。
从学位论文的指导教师层面看 (见表3) , 无论导师指导几篇学位论文, 其总重合字数少于1万字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字数区间, 并且呈现递减趋势。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导师确实履行了职责, 起到了质量把关的作用。但总重合字数超过1万字的论文中指导教师指导4篇、5篇论文的比例明显高于指导3篇及以下的。指导论文的篇数应该与导师所花费的精力成正比, 因此, 出现这一比例实属正常。但也恰好说明, 在精力有限的情况下, 指导论文篇数越少越能更好地发挥指导职能, 保障论文质量, 反之, 容易因疏于指导而导致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
总重合字数在该检测论文中所占的比例被称为总文字复制比。它与总重合字数一样, 也是评价检测结果的核心指标。疑似段落数则反映了重合文字在学位论文中的分布情况, 一般来说, 疑似段落数越多, 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可能性越大。为达到研究目的, 笔者随机抽取了总文字复制比存在显著差异的10篇博士学位论文, 对其重合文字的疑似段落进行了分析 (见图2) 。结果表明, 样本论文的总文字复制比与疑似段落比、疑似段落最高复制比以及疑似段落最低复制比总体呈递增态势,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部分学术不端行为是故意而为之的, 并且, 个别论文的疑似段落比甚至占到了论文总段落数的90%, 可见, 其学术不端行为的程度已极为严重。
学位论文一般分为摘要、文献综述、正文和致谢几个部分, 正文中又可分成现状陈述、问题提出、理论支撑和结论建议等几个部分。总的来看, 样本数据中, 无论文理科专业, 重复文字最多的为绪论、文献综述和结论建议部分。表4随机选取的5篇学位论文对这一现象做了罗列。
对学位论文的学术不端行为检测, 还有一个现象不可忽视, 即引证的是作者本人已公开发表过的科研成果, 但未作引证而直接使用于学位论文之中。如表5所示, 5篇论文所被检测出的重复文字均出自作者本人已公开发表过的科研成果, 根据学位论文撰写的相关要求和常规做法, 这属一种合理引用, 但不够规范, 正确做法是所有的引证文字均应标明出处, 即使是本人文献。
(三) 数据分析结论
通过上述对样本数据的研究, 可以看出:学术不端行为在博士生学位论文中确有存在, 但仅为个别现象, 绝大多数博士生能够遵守学术规范。存在不端行为的学位论文以文科居多、理工科较少, 这与学科特点有着高度的关联。理工科专业的学位论文撰写基本上要依靠做实验, 而实验是在导师的指导及监督下完成, 所以篡改伪造数据等现象较少。相反, 文科专业论文中大块的内容就是文字, 因此, 引证占有一定的比例不足为奇。如, 历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学科, 由于其研究内容多涉及伟人的理论或史料, 缺少这些辅证, 论文就显得苍白无力。在美国, 学者通常是有言必注, 惟恐哪句话别人说过而未加指明。在整篇学位论文中, 绪论、文献综述和结论建议部分的文字复制的比例较高。应该说, 绪论和文献综述部分多为陈述前人已做过的科研成果, 所以也应当允许有适当比例的引用。而结论建议应该是通过理论研究和实验、数据等的分析而得出的符合论文主题的改进性建议, 代表的是作者本人的研究观点, 应当最具有创新性, 因此, 这部分有过多比例的引用应当是一种故意行为, 确属不端, 它反映了学生的学术诚信的缺失。随着网络信息搜索的便捷, 学生论文中抄袭的文字来源广泛, 也增加了导师指导的难度。因此, 导师必须对学位论文投入较多的精力, 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学识, 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此外, 在论文引证上也有待加强, 一方面, 有些论文使用了作者本人已公开发表过的科研成果, 但未作引证, 根据学位论文撰写的相关要求和常规做法, 适当的有标注的引用是合理的, 相反, 过多的引用就成了重新发表, 也是一种学术不端行为。另一方面, 有些论文对引证文字作了标注, 但标注不规范。这些都反映出加强学术规范教育的必要性。
但也应该看到, 系统毕竟是系统, 具有不可避免的机械性, 因此, 会出现一些假象, 比如对提供检测的论文的文字、图表等做技术修改, 系统则检测不出。但对大段的文字重合、复制比较高的论文, 系统还是起到了监督的作用, 因此, 在实际应用中, 高校须对系统检测的结果进行甄别、分析。
三、遏制博士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的探索性建议
博士学位论文是博士生研究成果的总结, 是能否毕业、能否授予学位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 亦是博士生学习阶段科研能力与学术水平的集中体现。因此, 学位论文的原创性极为重要, 它代表的不仅是一个人的品行, 更是一种学术规范。如何在撰写论文中形成并保障这种规范性的行为状态呢?笔者认为, 应当结合学位论文中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动因, 从与此行为紧密关联的三个角度:学生、导师、职能管理部门出发寻求遏制解决此问题的最佳路径, 从而使得作为国家最高学历层次的博士生们自觉遵守学术规范, 使得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仅成为技术辅助性工具。
(一) 博士生要树立诚信意识、学习学术规范
从上述的样本数据分析结论可以看出, 博士学位论文中确有学术不端行为发生, 且个别情节较为严重。因此, 博士生有必要树立诚信意识, 学习学术规范。首先, 要积极参加学校或学院组织的各种关于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讲座和报告, 认真阅读学习《研究生手册》, 知晓并遵守学位论文的撰写要求。其次, 要有扎实学习、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坚韧不拔、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和学术精神。努力学习专业知识, 积极参与导师的课题工作, 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只有自己的学识提高了, 才会在撰写论文时思如泉涌, 才会具有自己的创新性的观点。第三, 《礼记》言:“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因此, 要为自己的论文或著作负责, 包括观点、材料和对材料的诠释, 学会归认来源。如果发表研究数据或实验结果, 一定要真实, 千万不能伪造。第四, 如确有发生抄袭剽窃行为, 要真诚道歉, 勇于认错, 最大限度减少负面影响。
(二) 导师要切实履行指导和监督的职责, 注意发挥榜样的作用
对博士生学位论文中的学术不端行为, 博士生导师负有一定的责任。导师是开展研究生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的重要力量。导师的最大职能莫过于两方面, 即言传和身教。导师的讲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最直接途径, 因此, 导师应将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作为重要的学术指导内容加以传授。加强对博士生论文写作和发表的指导, 告诉博士生论文写作的基本规范和应遵守的基本规则, 对博士生的论文进行认真评阅、严格把关, 确保自己所指导的博士生论文写作和发表过程中不出现学术失范问题。并且, 导师要以身作则, 发挥榜样作用, 通过自我对学术规范的严格履行来感召和影响学生。
(三) 各级职能部门应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对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教育和管理
负责研究生工作的各级职能管理部门应采取多种途径加强对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教育。首先, 将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纳入新生入学教育, 使学生从一开始就树立良好的学术规范意识。其次, 学位论文的学术不端行为中具有学科专业、重复文字的章节的差异性, 因此, 应该按照学科或者专业制定成文的研究生学术规范细则, 罗列深入了解本学科学术规范的参考资料和参考期刊, 使学生能随时获取具体的指导信息;分层次分学科分专业地开展通识性的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主题讲座和报告, 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同时, 注意加强学生学术规范相关规定的宣传, 建议通过网站、宣传栏、BBS等途径, 加大对相关文件的宣传力度, 提高对此类文件的知晓度, 以及学生对其的了解程度。第三, 在导师遴选和新上岗导师培训中, 增加有关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内容, 增强导师对其的责任感。第四, 建立信任制度和推荐免检制度, 检测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而且, 绝大部分论文是能够遵守规范的, 因此应该建立信任制度, 通过导师和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来把关推荐免检。第五, 制定学术不端行为的认定标准及处罚措施。对于学位论文抄袭剽窃的处理, 涉及数量认定和性质认定两大环节。不可盲从检测系统, 要根据抄袭、剽窃的字数多寡, 分段确定, 而且甄别抄袭、剽窃部分在学位论文中的作用, 分类定性, 并将其作为影响处理结果的情节。对于学位论文不端行为的处理, 涉及当事学生的重大权益, 因此, 要注意处理标准与处理结果的合法性、合规性。对此, 各校采取的做法不尽相同, 有的制定明确的相似度指标及处理措施, 有的并没有依赖它对学生做出学术不端的结论以及道德层面的判断, 只是在发现相似度指标较高时给予导师和学生一个反馈及修改论文的提示, 从实施过程看, 相似度高的往往确有问题, 绝大部分同学都重新修改了他们的论文。
参考文献
[1]阎光才, 张银霞.高校学术失范问题的探索性实证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0 (04) .
博士学位 篇10
一个学科的博士学位论文是该学科呈现其前沿性研究的重要途径,对高等教育博士学位论文中研究方法的调查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从某个侧面认识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研究方法的使用状况。 田虎伟在2005年对2000—2004年度研究高等教育的博士学位论文中的研究方法进行了调查分析[4],然而最近十年却没有相关研究, 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学不断向前发展, 研究方法使用状况也应有变化。 故笔者对2005— 2014年近十年我国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分析,这有助于了解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研究方法的使用现状和变化趋势,同时也利于高等教育学位论文中研究方法的改善,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学位论文水平。
一、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1. 文本来源与抽取 。 2015年2月5日笔者从中国知网的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以学科名称为高等教育学搜索从2005—2014年近十年的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论文,一共检索到286篇相关论文。
2. 研究方法的分类。 事实上,学术界对于教育研究方法的分类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本研究采用潘懋元先生在其著作《高等教育研究方法》中对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分类[5],具体分类方法及含义见表1。
3. 资料的统计与分析。 一般来说,博士论文中对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作了专门的阐述,但是也有些论文并未明确提出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因此要找出研究方法需要仔细阅读和判断。 阅读286篇博士学位论文, 首先从论文方法论层面判定属于定性还是定量维度进行统计,对于归类于定性的论文,再判断它属于思辨研究还是质性研究, 进而确定其具体的研究方法。 对于归类于定量的论文, 再判断它是否运用了实验法、准实验法或调查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博士论文的研究方法多数超过1种,笔者在计算时把每种研究方法出现1次计为1频次 ,因此 ,研究方法使用的总频次大于研究论文的篇数。
二、研究结果的呈现
笔者首先对近十年这13种具体的研究方法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通过横向比较反映出各个研究方法使用的多寡。而后在方法论层面通过纵向的历史比较,发现定性论文和定量论文内部各个研究方法使用的走势与变化。 通过横向和纵向的分析,力求展示近十年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研究方法的运用状况。
1. 近十年各具体研究方法使用的整体情况 。 根据本文对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分类,高等教育总共有13种具体的研究方法, 笔者对每篇论文所使用的具体的研究方法逐年进行了统计分析, 得到从2005年到2014年各具体研究方法的使用频率,具体见表2。
由表1我们可以看出近十年使用最多的研究方法是语义分析法,总共286篇论文中有274篇用到了语义分析方法, 其次有268篇用到了文献研究法,二者使用比例均达到了90%以上, 因为一般博士论文写作都会对概念做语义分析和进行文献梳理。使用最少的则是准实验和实验,这可能与这两种研究方法的使用难度较大有关。总的看来,除了调查研究,使用最普遍的是思辨性质的研究方法,其他研究方法使用偏少。
2. 近十年方法论层面上定性与定量研究的走势。 笔者对每篇论文在方法论层面属于定性还是定量逐年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从2005年到2014年两种方法论使用的情况与走势,具体结果见图1。
由图1看出近十年定性研究依然是高等教育研究的主旋律,每年定性研究占所有研究的比例均在80%以上,定量研究比例最高的年份也只有17.5%。 从历史的走势来看这十年定性类研究有所减少,定量研究所占比例在上升, 但上升幅度较小。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方法论层面还是以定性为主。
3. 近十年定性研究中思辨与质性研究的走势。 定性研究又分为思辨研究和质性研究,笔者对定性研究类每篇论文中使用了思辨方法或者质性方法研究逐年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从2005年到2014年二者的使用的总体情况与走势,具体结果见图2。
从图2我们可以更细致地看出近十年定性研究中最主要的依然是思辨研究,思辨研究占比最低的年份也达到了63.9%。 然而,从近十年走势来看质性研究增幅 较快 , 在其占比 最高的年 份甚至达 到了36.1%。 由此看来 ,质性研究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与使用。
4. 近十年定量研究中三种研究方法的走势 。 定量研究中具体研究方法又可以分为实验研究、准实验研究和调查研究。 笔者对定量研究类论文使用的实验、准实验或者调查研究逐年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从2005年到2014年三个研究方法使用的总体情况与走势,具体结果见图3。
从图3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近十年定量研究中最主要的仍然是调查研究,实验和准实验研究非常之少,在有些年份几乎没有被采用。
三、近十年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特点和不足
通过统计结果的呈现可看出近十年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方法不断趋向完善,比如说实证类研究有一定程度的增加,质性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同时, 我们亦可发觉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方法中存在的一些不足。 总的来说,近十年来高等教育研究方法呈现以下3个特点与不足。
1. 思辨类研究仍占大多数,实证类研究偏少。 由图1可以看出,近十年尽管定量类研究在增多,但增加幅度有限,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方法论层面仍然以定性研究为主。对表1进一步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思辨研究在定性类研究中占了主要部分。如果从另一个侧面进行分类,依据“无论量还是质的研究,一般都被统称为实证或经验研究,其研究结论总是要诉诸经验方可获得与验证。 ”[6]我们把质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统称为实证研究,可以发现近十年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思辨类研究仍占大多数,实证类研究偏少。 思辨研究的特点是以概念或理论为起点通过逻辑推理、层层演绎到另一个理论或概念, 是一种书斋式的研究方法。 这种研究能帮助厘清高等教育学中的诸多概念内涵及其之间关系,构建理论体系,明确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等,因此,思辨研究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十分重要。 但是,任何研究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定义域和局限性,思辨研究也不例外。首先,思辨研究往往忽略现存的客观教育事实,论文往往是研究者主观经验的总结或逻辑推导, 这导致其研究结论带有较大的主观性, 主观色彩导致其研究结论往往既不能被证实也不能被证伪,因而不具有重复性和可验证性,这就使得思辨研究缺乏科学性。 再者,思辨研究结论往往只是阐明了教育的应然状态, 却无法提供具体实现方法,在高等教育的具体实践中操作性低,对于解决高等教育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略显无力。而实证研究是研究者运用适当的研究技术对研究对象进行大量社会调查,收集相关资料,为提出理论假设或检验理论假设而展开的研究,实证研究的长处恰恰能弥补定性研究与思辨研究的短处。 事实上, 自19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孔德等人提出“社会科学应以自然科学为标准模式建立统一的知识体系,并由此开创了实证主义社会学研究传统,且在很长一段时间成为社会学乃至整个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主流。 ”[7]目前国外的社会科学研究中,实证研究是最基本和普遍的。思辨与实证研究二者应该是旗鼓相当、齐头并进、相辅相成的,但遗憾的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研究中实证研究仍然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
2. 质性研究逐渐受到研究者的重视 。 尽管目前高等教育领域实证类研究偏少,但让人感到欣喜的是实证研究在慢慢增多,尤其是质性研究呈现出较快增加的情况。著名学者邓金和林肯对质性研究所作的经典性的定义是:“在研究对象的实地背景下,试图对人们赋予意义的现象做出理解和阐释。 ”[8]我国学者陈向明对质性研究的定义为:“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的整体性探究,从原始资料中形成结论和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9]质性研究的兴起与量化研究本身的局限性是密不可分的。研究者愈加发现:“在将复杂的教育现象归结为量的过程中,人们必须对其进行控制和简化,以便按量化的标准去揭示变量之间的关系。在这一过程中被舍弃的是教育现象中一些无法用变量之间的关系说明的因素和信息。 ”[10]质性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由陈向明等学者陆续介绍进入我国,社会科学的研究者慢慢意识到质性研究的价值,在高等教育领域,质性研究亦同样受到了不少学者的提倡。有研究者指出质性研究对于高等教育的特殊价值,“质性研究方法为高等教育研究开辟了新的视域、提供了新的视角、获取新的资料、发现高等教育实践中的新问题”[11]。 正由于质性研究本身的优点,越来越多的高等教育研究者采用此方法也是顺理成章的。
3. 研究方法总体还较为单一 , 定量研究数据有待深入挖掘。 通过对每年博士论文文本的比较,笔者发现高等教育研究方法逐渐多样化,一些以前不常用的研究方法逐渐被研究者采纳。 如2009年王春春在其博士论文《美国精英文理学院研究———对麦克莱斯特学院的文化人类学研究》[12]中使用了典型的民族志研究,李锦奇2010年在他的毕业论文《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研究———以辽宁省为例》[13]中采用了行动研究,2013年于汝霜在博士论文《高校教师跨学科交往研究》[14]中很严格地使用了扎根研究。与之前相比,研究者们采用了更加多样的研究方法,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方法使用呈现多点开花的趋势。从表1我们可以发现目前大多数研究还是采用思辨方法,少有的质性研究主要还是集中于个案调查,定量的研究更是以调查研究为主,实验和准实验研究几乎没有,因而总的来看研究方法还是比较单一的。 同时笔者发现,大多数的调查研究论文的数据分析只是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当然并非每篇论文都需要进行推断性统计,如果通过描述性统计就能说明问题亦可。但不少论文完全可以不局限于使用百分数统计、频数分布或者平均数等描述性统计,如能采用诸如相关分析、方差分析或者回归分析等更高级的推断性统计可得出更多研究结论,从而达到对数据更充分的利用与挖掘。 即使在为数不多的推断性统计中, 比较常见的是相关分析、 方差分析等,对数学要求更高的多层线性模型、多变量分析的使用十分少。 有研究者就指出“从定量研究的角度来讲, 现代数学迟迟未被引进到教育科学中来。 ”[15]事实上,在其他诸如经济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社会科学的量化研究中,使用高级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的情况已经十分普遍,并且已经开始使用复杂的数学建模进行数据分析,相比之下,高等教育领域中开展数据分析的量化研究有待深入。
四、建议与对策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近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在研究方法上取得了不小的进步,许多新的研究方法被运用在研究中。 但是,高等教育研究方法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据此提出3点建议与对策。
1. 提倡实证研究 , 加强定量研究中的数据分析水平。 2001年,美国研究报告《教育的科学研究》强调通过实证研究增强教育研究的科学性, 这本书指出: “实证证据是对研究结果的不同解释进行正确排除 (鉴别)的基础,也是得出合理推论从而积累新知识的基础。 ”[16]目前西方社会科学中的定量与实证类研究十分普遍,高等教育学界亦然。 我国高等教育学的发展需要思辨研究为我们厘清基本概念, 提出价值追求。但同样需要大量的实证类研究深入细致地研究高等教育的实然状况, 并据此提出有效的建议与对策, 从而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更科学的发展。在提倡实证类研究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注意完善实证研究的资料分析方法,尤其是量化研究中可使用更加复杂的数理统计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能发现更多的高等教育规律和结论。
2. 改变研究方法较为单一的现状 , 提倡混合研究方法的使用。目前我国教育研究方法的使用还比较单一,诸如民族志、扎根理论、行动研究和实验研究还十分稀少。事实上,任何一种研究方法都不是万能的, 每种研究方法都有局限性。同时每种研究方法都有自身的优势,研究者应该根据不同的研究问题选择最合适的研究方法。 并且,同一个研究问题可以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相应的研究结果之间可以相互验证。 更为重要的是,各种研究方法的结合能提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这些年国外出现了定性和定量研究之外的混合研究方法,它被称作“第三种教育研究范式”[17]“第三次方法论运动”[18]。 在这之前的单一方法论或纯粹论的阵营相信:“由于哲学基础和范式不同,同一研究只能使用单一方法范式进行。 ”[19]混合研究摒弃了非此即彼的单线思维, 强调在同一研究中以问题为中心,综合使用多种技术方法,力求对研究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有学者指出:“许多研究问题和综合性问题最好是主要通过混合研究的方式来解决。 ”[17]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问题往往较为复杂,混合研究的使用能提高其研究的效度。
博士学位 篇11
关键词:德国;学位论文;管理利用;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 G255.9;G259.516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1968/tsyqb.1003-6938.2015083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PhD programs in China, the universities witness a stable rise in the production of graduation theses. The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dissertations/these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efficient, user-friendly database have acquired vital importance. It would maximize the academic resources and foreground the pioneering role of M.A. and PhD theses in research. Given these circumstances, the German experience is beneficial, since over the years it has developed a comprehensive system to preserve and manage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 with archives ranging from state/university libraries to various databases. The present essay aims to shed light on the problems in the Chinese system by introducing the circumstances in Germany and conducting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systems in the two countries. The essay advocates the establishment of a comprehensive database with specified regulations and an emphasis on the principle of openness.
Key words Germany; dissertations; management and utilization; database
1 引言
我国每年招收50多万硕士研究生,6万多博士研究生,这些研究生最终成果——学位论文在我国社会发展、科技兴国、科学研究中究竟发挥了多大作用,一直是教育界、科技界十分关心的问题。有研究表明,我国学位论文在科学研究论文的引文中所占比例不到1%[1],试想,国家花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培养了研究生,他们的学位论文在学术研究中的作用却如此之小。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状况,是我们的学位论文质量问题,还是学位论文的交流渠道不畅,亦或是我们的学位论文在管理上存在问题,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由于笔者曾在德国学习交流工作过,德国的学位论文管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此,本文将通过中德两国学位论文管理和利用的对比,提出我国学位论文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众所周知,德国是现代学位制度的起源地,自1810年德国著名学者威廉·冯·洪堡按照新人文主义的思想创建了柏林大学起,德国学术界就将“学术自由”和“教学与科研统一”确立为德国大学的办学指导思想,强调大学应着眼于专门知识的研究和科学学术水平的提高[2]。德国高校明确规定所有获得博士学位者必须提交一篇对科学发展有贡献的学位论文作为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严格的学位制度促进了德国高校向科研型机构的转变。同时,要求学位论文选题须涉及国内外研究前沿,要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因此这样的规定推动了德国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快速发展。
当前,学位论文作为我国学术资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受到学术资源建设商、研究生培养机构的广泛重视,如何促进学位论文的科学管理和共享利用也成为我国学者十分关心的问题。贺德方等[3]对2006年以前的国家学位论文管理状况进行了分析,并针对状况给出了相应对策;胡沈秋等[4]分析了美国杜克大学的学位论文管理,并从得到了对我国学位论文管理与利用的启示;陈传夫等[5]对欧美学位论文的版权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分析;王林军[6]介绍了德国的电子学位论文图书馆;龚芙蓉[7]对高校涉密学位论文的保存管理进行了探析;尤利方[8]对中日两国学位论文收藏情况作了对比分析等等。
从上述研究可以看出,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学位论文的管理和利用进行了探索,但这些研究普遍较早,对当前学位论文的管理与利用存在问题尚无针对性的研究,尤其是大数据时代,如何更有效地管理、利用学位论文这一学术资源,这是我们应当重新提起的课题。本文将借鉴德国学位培养机制中对学位论文的管理模式,探讨我国学位论文在管理与利用方面应当如何改进。
nlc202309051500
2 德国学位论文的管理现状
2.1 博士学位培养与博士论文呈缴机制
在德国,获得博士学位是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入门条件。申请攻读博士学位有两种途径,一是导师制:在与导师进行沟通时申请人就必须提交自己的博士论文课题,此课题如能获得导师认可,申请人方才有机会开始博士学位的学习和科研,因此,学位论文是导师的研究课题或博士自主申请的科研课题;二是研究院制,研究院是综合大学为了培养科研后备力量而设立的机构。它为博士生提供机会,将个人的博士论文与一个科研项目结合在一起。这个科研项目可能有多位科研工作者共同承担,通常涉及到多个学科。研究生院设立的课程,其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博士独立的开展科研能力,并促进他们之间的学术交流。可以看出,德国的博士学位论文均受到相关科研基金的资助,奠定了博士学位论文的前沿性和应用价值。
德国博士学位授予规定:申请博士学位的学生必须在德国公开出版其博士论文才能被授予相应学位。目前,公开出版的形式有多种多样,除了由德国出版社出版纸质论文并获得统一的ISBN号以外,学位申请人还可以在网络上以电子出版物的形式出版其论文。这种公开出版受到来自全社会和整个学界的监督,促使着每一位申请者必须注重水平和质量;另一方面,学位论文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呈缴。德国的学位论文必须要向大学图书馆提交,同时也必须向国家图书馆呈缴。
获得发表的学位论文根据不同学校的要求,必须呈缴一定数量的纸质版或电子版出版物给大学图书馆。2006年,《德国国家图书馆法》的颁布赋予了国家图书馆对于出版物(包括网络电子出版物)的法定呈缴权利,进一步推动了其对于学位论文的收藏和利用[9]。德国国家图书馆由莱比锡国家图书馆、法兰克福国家图书馆和德国国家音乐档案馆组成,自1912年起就开始进行德国学位论文的采集、编目、存储与流通工作。相关统计显示,2006年以前德国国家图书馆莱比锡馆区共收藏学位论文940712篇,法兰克福馆区共收藏学位论文666040篇[10]。目前,1913年以来所有的博士学位论文都可在德国国家图书馆进行检索。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位申请人选择向大学图书馆提交电子版学位论文,大学图书馆则作为缴送方为德国国家图书馆传送学位论文及元数据,这种由点汇集的采集形式确保了德国国家图书馆对博士论文的统一管理,也为学位论文的开发利用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从德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博士学位论文数量的统计(见图1)可以发现,德国国家图书馆各年博士学位论文电子版的收藏量仍在逐步增加,说明该图书馆始终在不断地将呈缴上来的纸质博士论文加工成数字化学位论文。
2.2 学位论文的推广
德国在学位论文的开发利用上奉行透明原则,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作为公开记录,被视为可以获取,也就是说,任一篇学位论文都可以在德国国家图书馆或本校图书馆获取到,这样的原则促进了学位论文在高校内部、高校之间乃至全社会的流通。
一方面,德国是全世界最早的大学图书馆诞生地,大学图书馆不仅对本校学生也对其他公民开放,已经发表的学位论文作为图书馆的藏书供大家借阅。同时,图书馆内设有复印室和照相室,所需材料可以当场免费复印或拍照带走。更为重要的是德国图书馆之间的馆际互借系统非常完善,借阅人可以通过电脑远程查阅其他图书馆的书目并提出借阅申请,这种互借系统大大提升了学位论文的利用效率,也使得学位论文资源在全国范围最大化的流通。
另一方面,博士论文一旦由出版社正式出版,就不仅可以在授予学位的大学图书馆得以利用,也通过书店、网上商城等进入流通领域。博士论文出版后,除了一部分呈交大学图书馆用于收藏以外,还需要向国家图书馆呈缴,其余由出版社发行推广。德国以主办大型图书博览会而闻名于世,每年春秋两季,莱比锡图书博览会、法兰克福图书博览会成为新出版的博士论文的推介会,博士论文会按照其学科分类与其他相关书籍在展会上进行宣传,扩大博士论文的学术影响。这样不仅增强了博士论文的社会流通性,也提高了其商业价值。
2.3 学位论文的数字化
德国从1998年开始探寻电子学位论文规范管理应用模式,并启动了多个学位论文电子化项目,具有代表性的是Dissonline方案、Opus系统和法兰克福图书馆方案。其中最有成效的是Dissonline方案,该项目以建立德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为目标,依托德国国家图书馆专门成立博士学位论文在线协调中心(Co-ordination Agency Dissonline),先后邀请到全国73 家大学的参与,大大促进了德国学位论文电子化的发展。截止到2015年7月,德国国家图书馆已经收录了逾 159928篇电子版本博士学位论文,为全欧洲之最。德国电子学位论文数据库的优势在于它主要依靠高校建立电子学位论文图书馆,通过学位授予必要条件将电子学位论文传输的任务交给学位申请者,同时高校对学位论文作者采取有利措施,促使作者自发按照国际标准格式向电子图书馆传输论文,高校图书馆则负责对电子学位论文进行数字签名以确保其不得更改,再向德国国家图书馆传输元数据。国家图书馆利用专门的代码确认学位论文正文的真实存在并存入Dissonline系统同时在互联网上提供学位论文服务。
3 我国学位论文管理与利用现状分析
3.1 学位论文呈缴
我国学位论文的收藏单位主要有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科技信息所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其中国家图书馆收藏所有的学位论文,中国科技信息所和中国社会科学科学院分别收藏理工和社会科学学位论文。近几年开始要求学位获得者必须同时呈缴纸质和电子版学位论文。以国家图书馆收藏为例(见图2),可以发现博士学位论文呈缴量在逐年增加,这与我国博士招收规模不断扩大相吻合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培养机构呈缴上来的学位论文数量与国务院学位办公布的每年的学位批准数量还是有一定差距,说明学位论文的呈缴机制还需要完善,需要通过一种机制确保所有学位论文都能够呈缴到相应收藏单位。需要关注的是,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除了编目加工的时滞或耽搁以外,更多的是因为许多学位论文涉及到科技保密。
nlc202309051500
3.2 学位论文版权
欧美高校虽然承认学位论文是作者的版权作品,但一般会对作者的专有权进行限制。很多高校规定:“所有博硕士学位论文都必须是开放文档。在论文提交给研究生院并符合无限制获取条件之前,研究生院委员不会推荐授予博硕士学位。”[5]这就意味着作为授予学位的条件,学生必须授权学校可以对论文进行免除版税的复制和公开发布。德国高校为学位论文作者和开发机构或出版社搭建平台,通过制定相关版权政策,鼓励或要求作者与学位论文开发机构签订授权协议,在与出版社签订论文出版合同时,也明确规定出版社享有对该论文进行发布、宣传、复制的权利。
我国学位论文在版权使用授权过程中存在学位论文版权协议签订标准不一和不规范的现象,往往对学位论文的著作权人以及转授权没有做出明确规定,学位授权机构单方指定的条款造成不同培养机构对学位论文的版权规定各不相同,进而无法明确学位论文收藏单位对学位论文的服务范围和开发利用模式。
3.3 学位论文利用
我国在学位论文的管理中一直重藏轻用,各高校图书馆主要以对学位论文进行存档为主要工作,学位论文公开传播的意识偏弱[12]。虽然近几年高校开始要求研究生签署学位论文电子版使用授权书,然而在论文提交的当年,授权发布全文比例相对国外大学还是较低,学位论文在本校以及全国范围内全文利用的比例也远远低于国外大学。而图书馆在收集到学位论文后,由于只有少数学生许可进行网络传播,那么可全文利用的学位论文就无法形成规模,也阻碍了学位论文数据库的建设和应用。近些年,有几家学术资源建设商(如万方数据、中国知网)对学位论文提供数字化全文服务,但由于版权等问题,各家的收录都受到一定限制,影响了学位论文的整体学术影响力。
如,在CNKI中以“认知语言学”为关键词对学术论文进行检索时我们发现,在命中的49883篇学术论文中,硕博士学位论文为14720篇,占30%左右,但如果我们按被引次数排序显示的话,前240名中竟然没有一篇是学位论文。如此之低的学术影响力,使我们不得不发出这样的疑问,究竟是我们的学位论文质量出了问题,还是学位论文的交流渠道出现了问题。
4 德国学位论文管理模式对我国的启发
4.1 严格执行学位论文呈缴机制
针对我国目前学位论文的提交现状,应从根本上制定公开化原则,将学位的获取与学位论文的公开化结合起来,规定学位论文在提交过程中和完成后不仅应对本专业、本校公开,也对全社会公开[13]。将学位论文的公开出版作为授予学位的前提条件,学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纸质版本或电子版本发表论文,在出版的同时必须以电子文档的方式将学术论文呈缴给统一的管理部门。
大学图书馆接收电子版学位论文时,必须进行数字签名,以保证学位论文在系统中未经批准不能更改,确保学位论文的真实性[14]。同时还要完整保存学位论文的相关信息以及作者资料,再向国家图书馆发送学位论文元数据和电子版学位论文全文。
4.2 制定统一的学位论文开发利用细则
学位论文由于涉及到国家、培养机构、导师和学生四个主体,常常因为其版权使用和授权过程的不规范导致开发利用的效率低下,在对学位论文进行电子采集时应明确版权转移的细则,确保允许高校图书馆、出版社和数据库对学位论文进行审核、复制、推广等服务工作。高校图书馆作为采集学位论文的基础机构,应在对学位论文行使管理职能的同时促进学位论文的流通和被利用,尤其应构建跨区域、跨领域的高校图书馆资料互通模式,使学位论文快速有效地进入可查阅、可利用的流程。
4.3 建立一体化学位论文数据库
我国学位论文数据库尚处于各自为阵的局面,至今仍未形成一个在国际具有影响力的专属性的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建立学位论文数据库应从全局入手,由国家图书馆统一规划并协调,以各高校图书馆作为电子学位论文的采集和传输单位,将出版学位论文和呈缴电子论文作为获取学位的条件之一,并由图书馆负责对采集的论文进行数字签名和收集作者信息,最后完成向国家图书馆数据库传输元数据的工作。国家图书馆接受电子论文并审核通过后,继续推进论文的文献资源服务利用工作,通过学位论文专有的门户网站推广资源,使得学位论文的利用可以完全实现在线获取。这种由“分-总-分”的模式可以确保学位论文采集工作的全面,同时又能有效提高学位论文的利用率。
5 结语
学位论文代表着各科研领域学术研究的前沿成果,对于学术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力。我们在对学术论文的管理中应该明确管理不仅仅是起保管作用,而是为论文资源的利用提供服务。学习德国学位论文管理利用的模式,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明确管理细则、合理分配各管理方的任务、协调学术论文从采集到发布过程的各项工作,最终将其应用到一体化的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从而最大化地发挥学位论文的学术创新作用,也带动高校各领域的科研工作进入良性循环模式。
参考文献:
[1] 苏新宁.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影响力报告(2011版)(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9-11.
[2] Rudolf Stichweh. 德国大学的制度结构[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7):40-49.
[3] 贺德方,姜爱蓉,曾建勋,等.国家学位论文资源管理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情报学报,2006(5):531-539.
[4] 胡沈秋,卿蔚,方春燕.杜克大学的学位论文管理——与我国学位论文管理的比较分析[J].情报杂志,2011(7):41-44.
[5] 陈传夫,吴钢,唐琼.欧美高校学位论文开发利用版权政策调研及启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12): 63-64.
[6] 王林军.德国的电子学位论文图书馆探析[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7(6):100-101.
[7] 龚芙蓉.高校图书馆涉密研究生学位论文管理初探[J].图书馆学研究,2006(11):53-56.
[8] 尤利方.中日学位论文收藏比较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3):73-75.
[9] 罗博,吴丹.德国电子学位论文元数据XMetaDiss及对我国的启示[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3):85-90
[10] 辛欣.德国国家图书馆学位论文资源建设及对我国的启示[J].图书馆学刊,2014(2):137-138.
[11] DEUTSCHE NATIONAL BIBLIOTHEK.ANGABEN ZUR STATISTIK[EB/OL].[2014-12-30].http://www.dnb.de/DE/Wir/Kooperation/dissonline/dissonlineStatistik.html;jsessionid=04CC99364EC3920A2C1030EEA56D25ED.prod-worker3.
[12] 陈淑云. 美国学位论文开发利用的做法及对我国的启示[J].图书馆建设,2006(8):81-85.
[13] Statistisches Bundesamt.Studierende an Hochschulen[R].Wintersemester,2009/2010:1-75.
[14] BASE[EB/OL].[2014-12-30].http://base.ub.uni-bielefeld.de/en/about_sources_date_dn.php?menu=2.
博士学位 篇12
一、认清高校将学位授予与发表论文挂钩的真正原因
研究生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的要求一般都是由学校自己做的规定, 国家并没规定取得学位必须发表论文。高校对博士论文的要求有四个共同点:对发表文章数量的要求, 一般要求就是2-4篇;对发表刊物要求, 一般要求至少一篇被SCI或EI检索, 或至少要发表在核心期刊上;对作者的要求, 即博士生应为第一作者, 或博士生为第二作者, 但第一作者为本校导师;对发表单位要求, 一般要求必须署名为本校。那么学校设立这样规定的初衷是什么?
(一)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导向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体现
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 学位授予的质量问题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研究生水平的高低的体现是有一定滞后性的。研究生的工作能力, 科研水平的体现往往要到研究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由用人单位来做出评价, 研究生教育质量如何来衡量。目前评估专家只能将目光瞄准培养过程, 用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的表现来衡量研究生教育的质量。2002年国家开展了全国性的学科评估试点, 2003年、2004年分别组织了第二批与第三批评估与排名。在学科点评估指标体系中, “人才培养”作为评估的四大指标之一, 研究生在读期间和毕业后两年内取得的学术科研成果是其重要的参考数据。另外中国目前在评比高校办学水平时, 把各个高校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和被引用次数作为大学排名和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为了提高学校排名, 各高校对博士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均有一定的要求。作为各高校来说在总结研究生教育质量时, 也不经意地将在校研究生发表的学术论文数与研究生教育水平相挂钩。
(二) 加强研究生培养的有力手段
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分为课程学习和论文工作两个阶段。课程学习是研究生掌握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 为进行科学研究打基础的过程;论文工作则是研究生提供进行科学研究的平台。科研能力的培养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如何促使研究生从入学开始就加强科研能力的自我锻炼, 并且实行有效的过程监控呢?而在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就成了高校用于解决这一难题的既公正、公开, 又省心、省力的办法。
二、当前对研究生发表论文要求存在的问题
对于是否要求研究生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存在着不同看法, 发表文章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研究生专心学问, 搞好本职研究工作, 但也造成了很大的弊端, 带来了许多问题。
(一) 不管学科差异全部一刀切
复旦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周鲁卫教授提到研究生是否要发表文章才可获得学位时, 表示:这涉及到确定什么是学位的最低标准, 涉及到怎样评判是否达到这个标准, 这是一个学术问题。由于学科差异性很大, 不同的一级学科也会给出不一样的答案。不管学科差异, 全部一刀切在看似公平的幌子下, 会造成不少博士研究生压力加大, 学术研究等效果下降。
博士研究生一般在校时间是三年。在最初的半年要学习学位课程和专业课程, 一般不具备科研和发表文章的条件。在校的最后一年需要准备毕业论文和答辩, 中国期刊文章的发表周期一般为一年左右, 即便博士研究生有文章投寄也难以在毕业前发表, 所以最后一年投寄的文章大多为无效文章。除去这些时间, 剩下用于写作发表文章的时间为一年半。按学位博士发表两篇论文, 以70%计, 每在一年半内要写三篇, 平均6个月一篇。对于一个边学习边研究的博士生来讲, 具有相当大的压力。实际上, 在很多高校, 对博士研究生发表文章的要求甚至要高于其导师。另外, 要求博士研究生在短时间内发表如此大量的文章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博士研究生深入研究问题、广泛博览群书的时间, 使其被迫腾出大量时间拼凑文章, 这违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中规定的原意。
(二) 重结果轻过程, 发表论文形式化
依据现行高校博士研究生发表论文的要求, 只要满足在高校指定范围的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 其收益效果是相同的。不同的核心期刊有不同的影响力, 它们对收录文章的质量要求也不同, 所以在核心期刊之间存在不同的录用风险问题。对于博士研究生来讲, 他们知道学校规定的期刊范围和期刊对投稿文章的质量要求, 于是, 他们总是寻找付出最少而收益最大的选择。为了达到学校的要求, 他们更倾向于选择写作时间短、质量一般的文章。同样在投稿选择上, 更倾向于选择对稿件质量要求较低的核心期刊, 以降低录用风险。
现在为了发表文章而发文章, 已经不只是研究生的问题了。发表文章越来越向着功利性甚至商业性转变, 这与要求发表论文的初衷相去甚远。急功近利地发论文, 不利于学生真正潜心学习、思考, 也不利于国家整体学术水平质量上的提高, 往往是造成学术的“低水平重复”。
(三) 盲目推崇SCI
SCI (Science Citation Index) 是美国科
学信息研究所于1963年建立的一种大型期刊文献检索工具, 是对期刊和论文进行客观评价的一种工具, 在其刊源上发表的文章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该学科的国际学术前沿。但SCI也并非是一把绝对正确的尺子。除了学术偏科问题外 (注重基础学科) , SCI本身也存在着语言、地域、政治、经济等诸多问题。在SCI刊源中一些高水平的中国科技期刊由于语言限制而没被SCI收录, 从而直接导致了SCI对中国学者的报导偏少, 因此很难用SCI一个评价标准涵盖大部分中国学者的科研工作和成果。以SCI为参照, 鼓励部分科枝人员向世界最高水平冲刺和评价科技工作者的科研成果是相互联系又不尽相同的两个方面。混淆二者的区别, 就可能导致将SCI标准滥用, 非但不能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反而可能导致群体科研信心的散失。
三、对学位与发表论文关系的一些设想
处理好学位与发表论文的关系, 就要树立正确的学术评价观。要明确研究生培养的目标是在于培养人才, 发表文章只是个重要的副产品。以复旦大学张跃进 (2002) 研究来看, 博士生在读期间是否发表论文与其后续的学术成就没有相关性。但我们要认识到发表论文是对研究生培养过程的一个有效训练与培养手段。
(一) 学校不应将发表论文与学位挂钩
国家对学位授予的条件已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并无要求获得学位者必须在在读期间发表学术文章的具体条款。复旦大学周鲁卫教授提到校学位委员会给出的只是一个能拿到学位的最低标准, 如果低于这个标准就不能授予学位, 这实际上就是一条底线, 但具体要不要发表, 要什么层次, 由各个学位分委会做出规定。这实际上是将对研究生的具体要求交给了导师来把关, 这样更有利于尊重不同学科间的差异, 发挥导师对研究生培养的作用。周鲁卫教授提出, 在发表文章的规定上, 渐渐地做到由各院系在校学位委员会的框架内自主规定, 也可在其框架之外考虑那些特殊人才。应从研究生教育的基本要求与人才成长的客观规律的结合上来考虑发表文章的问题。
(二) 通过加强导师建设来提高研究生培养水平
研究生是在导师的指导下, 通过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 熟悉相关研究方向的基本理论及研究现状, 逐步提高学术研究能力。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和高校自身的良好的科研环境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途径, 导师队伍是影响研究生培养的高校行为诸因素中最直接、最关键的因素。通过加强导师遴选, 来确保导师质量, 优秀的导师不仅能予以研究生学术研究上的指导, 还能从科学探索精神、治学态度等品德和作风诸方面影响着研究生。所以提高研究生培养水平的关键是在导师, 而不应该由文章来把关。
(三) 个体区别要分别对待
杨振宁就曾说过, 中国按部就班把知识给孩子, 平均起来是好的, 可中国教育有个不好的地方, 就是对特别好的, 占总数5%的最聪明的学生比较不利。因此, 对于那些本身素质很好的5%的同学, 就不能拿这个标准去压制。不少课题的周期就一年至两年, 再加上现在国内不少期刊杂志的出版周期比较长, 因而, 一味地要求研究生必需发表论文才能授予学位对于不少研究生由其是理工科的研究生是个不小的压力, 这样会使学生急功近利, 不利于学生潜心学习、思考。因此, 这样死板地要求研究生在校期间要发表论文, 会影响人才的培养, 不利于一些有造诣的学生的成长, 应该根据学科特点、学生个人发展情况具体要求, 对于一些已经在培养过程中显示出其发展潜力, 并已取得了相应成果的学生就要在制度上有一定的弹性范围。
(四) 建立激励机制变“压”为“导”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对于学生学习来说应该是有利的事情。因为通过撰写可以提高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也是对研究生全面训练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 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可抛开硬性规定, 通过将发表论文作为评选优秀学位论文或优秀毕业生等的条件来引导学生积极发文。
四、结论
实际上, 从事科学研究和撰写学术论文的能力是本科高级和硕士阶段课程训练的基本要求。中国博士研究生, 绝大部分早在入读前就已经发表过文章, 为了进一步提高博士生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让他们接触现代科学研究前沿, 严格要求学位论文的做法难以避免道德风险, 诱发炮制应景文章、迎合杂志口味、粗制滥造等投机行为。孙莹 (2006) 提到麻省理工大学只要求博士生修够学分, 写出符合要求的毕业论文即可。相比之下, 这种做法更能提高博士研究生的研究能力。
参考文献
[1]、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EB/OL].http://www.edu.cn, 2004-11-18.
[2]、张跃进.关于博士研究生必须发表论文规定刍议[J].国际学术动态, 2002 (1) .
【博士学位】推荐阅读:
博士学位年龄09-18
教育博士学位12-14
博士学位论文06-10
博士生学位11-04
脱产博士申请学位09-14
博士学位毕业论文01-04
荷兰留学博士学位申请05-16
博士学位论文评语08-17
申请博士学位个人信息11-20
教育博士学位论文答辩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