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施工测量技术管理(精选12篇)
工程施工测量技术管理 篇1
1 动工前期基础工作
在我们详细了解相关标准规范, 并且仔细研究了施工图纸、细部结构设计图等, 精确地掌握桥梁各结构部位的尺寸、数据, 而且按照一定规则, 设计恰当的施工测量方法, 明确责任后, 我们还要对地面高程控制点及导线点进行复测。对需要建立平面控制网的, 可以利用导线点形成, 以达到对桥轴线平面位置掌控的目的。
2 作为桥梁基础最基本的桩基础及挖基础是经常被采用
在使用桩基础时, 第一、了解各桩的整体格局, 确定是哪种类型, 如双排、单排还是梅花桩, 然后要统计出承台及桩顶的标高、桩距及桩的数量是多少, 还要掌握轴线和每行桩之间的联系等。第二、依据桩纵横拉线被轴线所控制, 可以以纵横拉线为起点, 轴线放到地面上, 根据桩位布置图, 依次对各个桩进行量尺定位, 钉上木桩。为了能在成孔程序中马上准确地找到桩位, 应该在每个桩中心都做好标记。值得注意的是在护筒安放之前, 应该在桩位周围设置护桩。为了能够正确地掌握桩顶的标高, 应在灌注水下混凝土之前, 再一次测量每个桩附近的标高。承台在动工之前, 首先应该做垫层, 利用垫层掌控承台地面标高, 其次依据护桩测量出轴线, 进而确立模板。最后使得桥墩的纵、横轴线与模板的中心对齐, 得到轴线位置。依据已确定的墩中心位置, 纵、横轴线及基坑的长和宽, 得到基坑的边界线。这就是明挖基础的放样。若在挖基坑时, 遇到坡度问题, 那么就依据坑壁坡度及基坑深度来确定基坑的边界线。
3 墩、台中心的确定
精确地测量墩台中心位置, 是桥梁工程施工测量中的主要任务之一。利用已确定好的桥梁轴线, 可以采取全站仪极坐标法确定桥墩位置。
3.1 全站仪极坐标法放样原则。
依据设计要求, 计算出中桩、边桩及各节点的坐标, 利用全站仪在施工线路上已设置的控制点设站, 然后进行放样, 因而对桥梁的施工起到积极的指引作用。
图1中, α为线路的转向角, 以ZH为坐标原点做切线, Α0为ZH、JD在导线测量坐标中形成的角, 进而由该两点的导线测量坐标反算得到。
3.2 墩中心测设。
如图2, 在M、N两个控制点上安装仪器后, 可以测定18B、SB进而确定墩中心A、B的具体位置。通过A、B两点可以测设SAB中心距, 然后对比设计值, 验测误差值。
墩台中心点确定之后, 根据墩台身轴线及轮廓线设立模板:
第一步用吊车把模板当场拼装;第二步采用钢管做支架;第三步校正模板底部, 以保障其底部偏差在固定标准之内;第四步在模板的支架顶端悬挂垂球, 使垂球正对墩台的中心点, 再校正模板顶部的垂直度及偏差控制在设定范围之内;第五步重复第三步及第四部, 确保模板校正后, 把模板牢牢固定, 保证模板在混凝土浇灌过程中的稳固;第六步检测平面尺寸及高程等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4 其他放样方法
4.1 测量放样的方法。
在进行测量放样的时候, 我们一定要做到下面的这几点:第一, 对图纸进行仔细的阅读, 单独为钻孔桩进行坐标设计, 然后再经过高程的计算, 只有确定计算完全正确之后才能够用这时候的计算结果去进行放样处理;第二, 在进行钻孔开挖工作的时候, 需要用到的时全球仪型的放样工具, 这时候的开挖高度基本在三十公分左右, 同时还需要对设计进行复测, 一些标准性的东西一定要经过提前安装, 这样才能够保证在实际放样过程中, 不会出现什么差错, 而且这时候再进行高程放样处理也不会出现比较大的误差;在对平面位置进行放样处理的时候, 我们必须进行多次测量, 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放样的准确性;第三, 把桩位进行放样之后, 还需要用串线去检查钻孔中的横向和纵向可能会出现的偏差;第四, 在每一个桩位控制点的位置设置好掩埋桩, 而且在每个点位需要设立四个桩子, 然后把桩子打入地下, 这样才能够更好地用水泥进行固定, 在木桩中还应该打入一些小铁钉, 这样的目的是增加桩子的稳定性, 放样的成功率也会更高。
4.2 桩基放样方法。
把我们从设计院设计出来的专用桩基位置输到专业仪器中去, 然后进行自我校对, 当保证没有问题之后, 就可以让仪器开始桩基的操作了, 这些工作都完成之后, 应该在进行一次坐标检测, 然后把侧的结果和标准结果进行核对, 当确认无误之后, 由施工队伍代为保管。
4.3 承台放样的方法。
这种放样方法, 需要施工队伍事先做好垫层, 然后我们可以把承台放到已经做好的垫层上去, 因为承台工作在地面以下, 我们不能直接观测到, 所以我们在进行观测的时候, 必须要进行交会处理。当所有的工作都完成之后, 我们就可以把承台中的一些专用线放出来, 这样就可以为以后的工作提供便利了。
5 混凝土及钢箱梁的施工测量
5.1 0号块的施工测量及可控制点设定。
墩身完工之后, 利用GPS-PTK检测全站仪架在承台的控制点上放射的0号块的纵横轴线的中心点。其他箱梁的轴线和高程控制是以0号块上的控制点为基础的。
5.2 箱梁顶控制点的联测。
若两个以上控制点联测时, 可以采用全站仪测设两点间距离, 判断控制点坐标正确与否。高程联根据两点往返测量, 通过EDM三角高程测量进行验证。通过对误差的鉴定, 从而进行合理整合。
6 GPS测量技术
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创新, GPS技术在桥梁工程施工测量中应用范围非常广阔, 特别是PTK (实时动态) 定位技术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利用GPS-RTK技术进行桥区控制网的设置, 不但内业资料少, 而且外业工作量也大量减少, 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各控制点的坐标通过GPS测量可以实时给出。这样只要在桥梁测区附近固定位置架设基准站, 移动站对已布设的控制点依次进行测量, 直接把点位坐标记录下来, 完成控制点的布设。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桥梁工程施工测量是一项十分细致而复杂的过程。随着科技技术的逐渐发展, 工程施工测量技术也在不断完善。特别是在最近几年之内, 发达测量仪器, 精湛的测量方法及逐步健全的自动化系统等, 加快了我国桥梁事业的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志文.浅谈桥梁施工测量[J].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0, 33 (8) :110-123.
[2]周延峰.桥梁施工测量中相关要点探讨[J].建筑遗产, 2013, (9) :97-109.
[3]任家芳.GPS定位技术在桥梁施工测量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 (24) :83-110.
工程施工测量技术管理 篇2
【摘要】本文介绍了在铁路施工测量管理方面摸索了一些经验,可供新建铁路时参考。
【关键词】施工测量
管理模式
1.概述
1.1工程概况
铁路我局管段线下工程为云南水富至盐津段,线路全长86.213KM(长链276.677m),位于四川省南缘与云南省的结合部,起点为内宜铁路水富车站K140+783.790,终点为盐津车站尾DK230+650。本段共九站八区间,隧道24.5座,桥梁65座,其桥隧总长占线路总长的61%。该段地形起伏较大,河谷成U形或V形,从而造成施工测量工作量大及作业难度大。现就内昆线局指工程科施工测量管理工作作如下介绍。
1.2测量工作特点
(1)线路长,处与处单位之间接口多(共计53个),施工测量管理难度大;
(2)线路平面复杂,本段共有曲线96个,最小曲线半径为450 ;
(3)限制坡度为:上行6‰,加力坡13‰;下行12‰,加力坡23.5‰;
(4)线路逆横江而上,地形起伏较大,沿途河谷深切,山势陡峻,桥隧相连,测量作业条件十分困难;
(5)工期短,测量精度要求高。
2.测量组织的设置
局指工程科设臵测量工程师一名,负责协调各单位接口处的测量工作,解决施工测量中的有关问题,定期对各处(公司)指挥部精测组和工程队(项目队)测量组的测量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各处(公司)指挥部和各工程队(项目队)建立与生产任务相适应的测量组织,并指派测量负责人,负责所辖管段范围内的各项施工测量工作。
3.施工测量管理
内昆线我局管段施工测量管理工作依据集团公司《测量管理办法》及根据《新建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和有关《验标》要求,结合内昆线地形复杂、工期短、单位之间接口多等具体情况,先后制定印发了中铁二局铁路工程指挥部《测量工作管理办法》、《关于桥梁墩台竣工后进行认真核对的通知》、《关于内昆线水富至盐津段竣工测量的通知》等文件。
3.1测量任务的划分
(1)综合处开工前,分担全线贯通和控制测量工作,开工时综合处将贯通和控制测量资料移交于管段内施工的专业处和综合处下属的工程队(项目队)。
(2)工程竣工后,综合处负责开工前线路复测管段的里程和高程的贯通及永久中线点(控制桩)的设臵竣工测量工作,并负责提交曲线表、断链表、中线基桩表、统一里程与施工里程对照表。
3.2测量复核制
测量复核制是保证测量工作质量和顺利完成测量任务的有机整体。在各级分工范围内的测量工作主要依靠自检复核。在各级分工衔接上需要互检复核。通过自检和互检机制协同完成施工全过程的测量任务。
我局的测量工作,实行局、处、队三级分工负责制和复核制。但由于以往各级测量组织的测量复核制不健全及施工测量管理力度不够,我局在测量工作中出现了许多测量错误,从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施工测量的三级测量复核制度尤为重要,在施工过程中严把测量关。内昆线我局施工测量管理工作针对以往的不足,特制了如下测量复核制度,确保了三级测量复核制度得以全面的实施。
(1)各级测量组织(队)及人员都必须遵循中铁二局内昆指挥部《测量管理管理办法》中的“测量复核制”的基本规定,并认真执行;
(2)局精测队负责2km 以上的隧道贯通和控制测量工作,并每掘进1km时对隧道施工的处指精测组所布臵的控制点、中线点和高程进行一次复核;
(3)局指工程科每季度组织各单位对所辖施工范围内的所有工程进行一次中线、水平复核,以及各单位接口进行一次中线、水平的联测;
(4)各级测量组必须建立测量复核制度和测量分工衔接上的互检复核制度;
(5)各专业处(公司)开工前,指挥部测量组对所辖施工管段范围内综合处移交的贯通和控制测量资料进行一次全面的复核,并将复核结果上报局指工程科和综合处测量组;
(6)处(公司)指挥部测量组定期或不定期指导工程队的测量工作,检查工程队各项测量资料;
(7)各级测量组建立测量复核工作日志。3.3杜绝常规测量事故的措施
为加强内昆线测量技术管理,杜绝测量事故发生。局指工程科每季度进行如下测量工作检查。
3.3.1测量复核制的检查
测量复核制在施工测量中尤为重要,也是测量工作中尤为薄弱的环节及容易出错之处。局指工程科从以下主要几个方面的测量复核工作进行检查,从而杜绝了测量事故的发生。
(1)(1)测量组织及测量复核制度健全;
(2)测量复核工作日志与测量资料相一致,测量和检测工作必须按照中铁二局内昆指挥部《测量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进行;
(3)每次测量后,测量成果用两组独立平行计算和相互校核;
(4)处(公司)指挥部测量组各项测量技术交底资料,必须附有工程队测量复核反馈单;
(5)工程队测量组每次测量技术交底资料签字齐全;
(6)测量外业工作必须有多余观测,并构成闭合检测条件(特大桥、大桥建立独立控制网,并进行平差计算;隧道洞内外建立主副导线控制网进行控制测量)。重要定位和放样,必须坚持用不同方法或不同仪器进行复核测量或换人测量后方可施工。利用已知点(包括控制点、方向点、高程点)进行引测、加点和工程放样前,必须坚持“先检测后利用”的原则;
(7)当贯通测量对设计曲线偏角有所调整时,在工程开工前对桥墩台资料进行重新计算和核对。
3.3.2隧道中线偏移值检查
内昆线我局隧道共24.5座,且大部分均处于曲线地段,其中2km以上隧道4座。在施工过程中工程技术干部往往未设或位臵设错隧道中线偏移值、隧道外轨加高值,为防止此类错误的出现,对每座隧道的偏移值设臵情况进行询问和实地核对,并对测量技术交底和测量记录进行全面的检查。使工程技术干部正确分清隧道中线与线路中线的关系及布臵,以及外轨加高值的正确设臵。
3.3.3桥梁中线偏移值检查
(1)实地检查桥梁工作线、墩中心线、线路中心线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否与施工设计图相一致;
(2)内昆线我局管段施工管段施工的多线桥,大部分都处于曲线地段,其桥台均为扇形布臵。在施工过程中检查Ⅱ线桥梁工作线与墩中心线之间的偏移值设臵,检查桥台胸墙线是否按照施工设计图和套用的标准图及《纪要》的有关要求进行正确的设臵;
(3)在一座桥中从一线进入多线岔心区域的桥墩,由于此类桥大部分为直线桥,工程技术干部往往对岔心区域桥墩的横向预偏心值未予以设臵,因此对此项检查进行实地核对,及时纠正测量错误。
3.3.4测量记录及资料检查
测量成果是质量记录文件之一,测量成果的原始记录,提交的测量成果都应予以严格管理。
(1)书面要整洁,记录要规范,资料要准确;
(2)观测和计算成果必须做到记录真实、注记明确、计算清楚、格式统一,并装订成册和长期保管;
(3)一切原始观测值和记事项目在现场要记录清楚,不得涂改,不得凭记忆补绘、补记,记录中不准连环更改,不合格时应重测。手薄必须填列页次、注明观测者、记录者、观测日期、起始时间、终止时间、气象条件、使用的仪器和觇标类型,并详细记载观测时的特殊情况。凡划去的观测记录,应注明原因,并予以保存,不得撕毁;
(4)每项单位工程必须有单项测量记录本,即水平仪薄和经纬仪薄;(5)测量成果必须建立复核制,否则此成果无效。测量资料必须进行整理和分类。
3.4各单位接口处检查
在各单位接口处,双方必须达成协议,签定协议书,接口处采用共同的曲线资料和共同水准点不少于2个。
4.测量技术管理达标评比
为强化测量技术管理工作,使测量内、外工作规范化、程序化,进一步提高施工测量技术水平,消除各类测量错误隐患,杜绝测量事故发生。每季度对各处(公司)指挥部测量组和工程队(项目队)测量组进行一次测量达标评比,同时对检查不合格的测量单位限期整改,并予以复查,凡再次不合格的测量单位给予罚款和通报批评处分。每进行一次测量达标总评,对总评获得优良的测量单位给予奖励和通报表扬,以促进测量技术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
5.体会和建议 5.1体会
内昆线局指工程科在全体测量人员两年多的勤奋工作和大力配合下,纠正测量错误隐患共23起,杜绝了一切测量事故的发生,确保了工程质量及铺架工作的顺利畅通,使各单位的施工测量管理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5.2建议
水利工程施工测量技术实践与探讨 篇3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测量;测量技术;施工放样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1)042-0120-01
1工程概况
某水电站主要建筑物大坝为混凝土双曲拱坝,左岸低高程崩坡体分布于坝前270m范围内,前缘高程约575m,后缘高程790m左右,前后缘最大高差约240m,纵向长约375m,平面上呈喇叭形,面积约10.6×104m2。坝线一带一般厚9~13.5m,往上游逐渐加深加厚,一般厚20~60m,最大厚度达179.9m以上,总方量约240.3万m3。鉴于本水利工程双曲拱坝对测量测量要求较高,施工测量从施工控制网加密、施工测量放样、地形测绘等进行严格组织实施。
2测量方案
1)施工测量控制网点的复测及控制点的加密。本工程测量仪器采用徕卡TCR302,按原测精度进行补设,同时对原有三角点、导线点进行检测。三角高程测得的斜距加常数改正、气象改正、投影高程的改正。平面控制均按水平角观测回数3~4测回、水平角观测、三角形闭合差的限差。结合本工程施工特点,每隔200m至500m设立一对高程控制点,并实施定期复核。
2)土石方开挖、砼浇筑的施工测量放样及验收测量。根据布设控制网点,进行开挖放线。开挖放样均采用(TCR302全站仪和卡西欧4800及4500计算器)报请监理工程师签认施工放样结果。根据工程的情况,施工过程中用徕卡TCR302仪器检查中线、边线和开口线、施工放样方法均按坐标正算和反算(卡西欧4800和4500编程),校核施工放样测量结果。
3)原始地形图和断面图的测绘。复测断面和地形均采用全站仪TCR302进行储存。横断面复测应视地形情况,结合施工放线和土石方体积计算的需要(外业采用4800及4500计算器),合理选定横断面位置和数量(填挖零点断面必须测绘)进行测量。当主体工程完工后,做好竣工测量(CASS和CAD制图)。按设计图纸要求,实测实量结构物的位置、尺寸、高程等数据。
3施工测量技术实施
1)施工控制网的检测。按照业主提供的测量控制网点,采用Leica TCR302全站仪(标称测角精度±2″,测边精度±(2+2ppm/km×D),根据《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测量规范》(DL/T 5173-2003)的相关要求进行检测,对观测成果进行检查、校核,边长、角度进行各项改正、归算后使用2002平差易进行平差计算。
2)控制点加密测量。以业主测量中心提供的首级控制点II02和II03为闭合导线网的起算边,检查II01和II05。再以II01和II05为闭合导线网的起算边,检查II02和II03。根据业主测量中心提供的首级控制点布设施工测量加密控制导线网。使用测角精度±3秒、测距标称精度为
±(2mm+2ppm)的Leica TCR302全站仪进行观测。水平角观测采用左、右角法观测三、四测回,边长与高差相向观测三测回,现场读取温度、气压并输入仪器,由仪器自动进行气象改正和距离改化,仪器高和觇标高均用钢卷尺量测二次,读至毫米,取平均值。采用严密平差计算法,严格检核各项精度指标。
3)施工区原始地形测绘。根据工程施工范围,在单项工程开工前按复测原始地形图,测图比例尺选择为1:500。测量作业前,通知测量监理,以利于测量监理安排现场作业监督、检查。在原始地形图测绘完成后、单项工程开工前及时报送测量监理审核认可,经测量监理审核认可的原始地形图,对于有明显土石分界的施工部位,必须对土方层进行开挖,开挖完成后及时通知测量监理及测量中心对土石分界测量认定,以作为土石方计量依据。开挖与开挖放样剖面图是工程量计量和工程施工的重要依据。原始地形图和土石分界测量经测量监理,测量中心认可后,及时按照单项工程结构特征和地形变化情况按5m~10m间距绘制横断面图。
4)施工测量放样及验收测量。施工测量放样贯穿整个施工过程,施工放样所采用测量点均以首级控制网点为基础,砼施工原则上直接采用首级控制点进行施工放样。各单项工程土石方开挖施工测量放样依据现场条件,控制网点的分布情况和仪器条件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边角后方交会法、后方交会法、仪器自由设站三点后方交会法等方法设置测站,主要采用全站仪自由设站三点后方交会法进行施工测量,放样点精度满足招标文件和规范的要求。
对于混凝土双曲拱坝立模放样可以分二步:首先全站仪设站首级控制点,在需放样的混凝土仓面建立测站点,测站点经内业设计计算;然后全站仪设站测站点,对立模点进行施工放样。或者设站控制网点按室内计算好的数据放样,上层形体大于下层(指凸形)本层放样偏移值、上层形体小于下层(指凹形)本层放样立模边线。立模点间距参照规范要求,所放样立模点经内业设计计算,施工现场一般不作放样计算,放样完填写测量交接单,报送技术、施工等部门并备案。坝块立模后,在开浇前拟与监理联合测量坝块立模形体,以确保坝块混凝土形体完全符合精度要求;浇筑后做好混凝土形体检查工作,并填写形体检查单,作为竣工资料备案。拱坝各分层分块的立模放样,测站点应相互独立;测站点由首级网点直接控制。放样方法的选择以满足放样点位的精度要求为原则,一般采用极坐标法。
5)竣工测量及工程量计算。竣工测量原始数据的采集工作随着施工的进展,按竣工测量的要求,逐渐累积采集竣工资料,或待单项工程完工后,进行一次全面的竣工测量。主体工程部位提供比例尺为1:1000或1:200竣工地形图或断面图。对竣工资料要严格把关,保证质量。工程量计量测量,各单项工程施工过程中,依据要求进行工程量验收测量,并将现场测量资料和工程量计算资料及时报送监理工程师和测量中心审核,作为施工阶段结算的基础资料。
4结语
鉴于基坑降排水方案的选择以及施工质量对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进度以及工程效益的重要性。本文结合笔者多年从事水利工程施工经验以及某水利工程施工实例,探讨水利工程的挡水围堰以及降排水施工需要注意的问题等对水利工程基坑降排水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
参考文献
[1]鄢文生.解析水利工程施工测量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30(01):134-135.
[2]刘书星.论测量监理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质量控制[J].人民珠江,2008,21(11):53-54.
谈桥梁工程施工测量技术 篇4
1)依施工测量规范的要求结合现场的环境条件,制定出桥梁的测量内容,误差范围,测量方案和月、季测量计划。
2)布设桥梁专用平面、高程控制网,以确保施工时墩台放样的精度和测量方便。
3)为保证工程的测量精度,需配备满足测量精度要求的测量仪器及有测量资质的专业测量人员。
2 控制测量
本工程严格执行《工程测量规范》、JTJ 062-99公路桥位勘测设计规范和国家其他有关测量规范。
2.1 接桩与复核
由业主组织对施工前期的控制点进行交桩,施工单位接桩后首先对控制桩进行复测,并将导线复测成果及水准测量复测成果报监理单位,对各测量桩点进行标识和保护;若经复测后不能满足《工程测量规范》要求,及时向业主、监理及设计单位反映。
2.2 加密导线和高程网
按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和要求布设本标段测量控制网。在桥轴线两侧交错布设两条四等导线和高程网(即桩点为坐标点及高程点),每隔150 m~250 m设一导线点,布点时考虑点位的稳定、使用的方便和便于施工期间保存。加密桩点的位置,要考虑施工放样的方便及相互间的通视情况,加密平面桩点要与控制桩点构成导线形式,按工程的精度及测量仪器的精度确定测角侧边的测回数,导线外业测量后需对所测导线进行精密平差,精度满足施工用的导线精度方可使用,水准加密点也需采用闭合或附和导线形式进行加密,对所加密水准导线进行平差,精度满足规范要求后报监理签字批复,经测量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后方可进行施工放样。
3 施工放样
1)施工放样前,需对施工图纸进行审图,对线路平面图、纵断面图、横断面图及结构细部角点坐标高程进行计算复核,确认数据无误后方可使用。施工放样内容包括墩台纵横向轴线,基坑开挖线及高程、桩基础的桩位纵横中心线。承台及墩台结构尺寸及高程、桥梁上部结构中心线及结构尺寸线和高程。
2)采用坐标法放样墩台中心点,极坐标法是指已知两个导线点的坐标,其中选定一个为架设仪器点,另一个为后视点,放样点的坐标可根据内业计算资料查找出来,然后分别计算置镜点至后视点,置镜点至放样点的坐标方位角,即可得架设仪器点和后视点、放样点间的夹角关系。为了保证放样点的精度,可另外选择两个控制点用同样的方法对放样点进行检核,也可选择直接测量放样点坐标通过实测坐标与设计坐标的比对来判定放样点是否满足精度要求。对检核无误的放样点需用钢尺检核相对尺寸,实测尺寸与设计尺寸满足精度要求,方可进行墩台的细部放样。
3)根据已定位的墩台中心,以桥纵轴线为基准,放出与桥轴纵线重合的墩台纵向控制线和与桥纵轴线垂直的墩台横控制线,在纵横十字线的每端方向上于基坑开挖线外至少1 m处各设置两个以上的方向桩,作为施工过程中恢复墩台中心位置的依据,并妥善保护。
4)桩基放样是以实地标定的墩中心位置为基点,依据设计桩位与墩台十字线相对位置设定桩位十字线。
5)在施工过程中随着墩身的不断升高,经常进行墩中心位置及标高的测量。
6)支架体系完成后,以墩柱的中心位置和标高为依据,测定箱梁底模板的位置和标高,进行调整后再进行下道工序。
7)箱梁内、外模板制造和安装的精度要求很高,在施工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模板。
4 施工监测
1)连续梁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为了检查模板支架的稳定性能,在1/4跨、1/2跨处布点进行监测底模标高。
2)墩台施工完毕后,为了了解基础的沉降情况,在每个墩台的承台顶以上2 m处布设测点进行定期观测。
3)箱梁施工完毕后,为了了解混凝土的徐变及梁的反拱情况,在每跨梁、跨中、1/4跨中共3处及翼缘板外侧布设测点进行定期观测。
4)进行检测所用仪器为精密水准仪配合铟钢尺,监测人员应根据监测结果来进行分析,并且将分析结果定期向监理、业主、设计院进行上报。
5 竣工测量
1)竣工测量基本方法和精度要求,与施工前定线放样、安装定位时基本相同,程序相反(即已知结构中线反求其与设计线路要素之误差)。
2)竣工测量包括以下内容:钻孔桩的成孔孔径、孔深,顶、底标高及沉渣厚度,孔位偏差;承台的顶底面竣工标高及顶面的竣工尺寸;墩(台)身的顶面竣工标高及其平面的竣工尺寸;墩柱的竣工标高(含支承垫石)及平面竣工尺寸;线路百米桩曲线五(三)大桩的竣工资料;竣工测量完成后应提交竣工测量成果表、竣工图、竣工测量报告。
6 测量技术保证措施
由于工程工期和施工环境的限制,施工要采用流水作业,因此不允许出现任何测量误差超出限差的情况,必须高度重视测量工作,为保证测量要求精度,特制定以下技术措施:
1)在工程开工前首先要对测量员进行测量规范、测量方案、施工方案及放样点施工要求的技术交底。在明确测量目的及精度要求的前提下进行施工放样工作。
2)测量采用多级复核制,对放样的数据采用换人计算,对工作人员放样后的放样点进行换人观测,确保放样点的准确性,施工放样高程测量必须采用闭合或附和水准测量,或采用改变水准路线的重复测量来达到检核目的。
3)相邻标段要采用线路中线及高程的联测,确保联测结果满足施工精度要求,如超出误差允许范围应分析原因,调整相邻标段控制点,以保证标段交接处衔接平顺。
4)对施工测量的仪器,必须定期送有资质的鉴定单位检校,如测量仪器不稳定,需更换测量仪器对已放样的结构点进行复核,确保施工放样点的准确。
5)注意测量资料的整理收集,施工放样要及时报监理工程师,经测量监理工程师复核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6)在拨角测距放样时,为避免拨错角度,需在放样完成后对放样点测量实测坐标,并与设计比对确保放样点的精度,对长大直线的中桩放样,需对放样点进行仪器串线,确保放样点连线的顺直度,严格按工程测量规范进行测量控制。施工中注意与各个施工单位密切配合交流,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错误。
7)控制点宜选在稳定、通视良好、不受施工扰动的地方。导线点要有明显的十字标志,水准点表面为圆球状。测量标志旁有明显持久的标记或说明,并详细记录在草图上,避免外业观测中用错点。测量标志如有损坏,立即恢复。
8)对地面导线点、地面高程点定期进行复测,保证在测量工作中随时发现点位变化,随时进行测量改正,严格遵守各项测量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确保测量结果万无一失。
摘要:结合实践经验,基于对桥梁工程施工测量技术的研究,介绍了测量技术的方案,着重对施工放样、监测及竣工测量技术进行了研究,同时提出了测量技术保证措施,以确保测量结果准确、有效。
关键词:测量,桥梁,技术,控制
参考文献
[1]冯兆祥.现代特大型桥梁施工测量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2]马真安.测量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用)[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施工测量应用管理的论文 篇5
摘要:基于2个已知点的边角后方交会,采用了测角、测边后方交会的计算公式得出计算结果并对平面部分进行精度分析与评定,测角、测边严桥按照规范进行具体操作。在此基础上按照二等施测方法施测一条闭合导线,成功地完成了完成了控制点的加密工作。
关键词:精度分析、测回数2C互差平差归零差施工控制网强制归心对向观测
前言:边角后方交会在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的施工测量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工程为一等工程,工程规模为大一型、设计洪水位标冷为1一遇,抗震烈度为6度。该工程是一座以航运、发电和改善哈尔滨市水环境为主,同时具有交通、水产养殖和旅游等综合功能的低水头航电枢纽工程。
问题的提出:在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的施工控制网加密过程中,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首级控制网点之间相互不通视或通视条件不好,为此笔者采用了后方交会的办法解决了施测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观测方法与基本原理
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在首级控制网的基础上,布设了加密控制网。根据松花江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厂房、泄洪闸、船闸土建工程所处的施工部位,本着便于整体控制,易于保存的原则,以首级控制网为基础,在施工区周围布设了JK01、JK02、JK03、JK04四个加密点。这些加密点,分布均匀,通视条件好,地基稳定且不易被破坏,对整个施工区域可以进行全方位的观测。加密控制网布设原则以首级控制点为基础,并按二等的施测方安案做了一条闭合导线。
由于首级控制点江南SN01、SN02、SN03、02-1之间互不通视,江北SN04、SN05互不通视。受地形、通视条件的限制,采取边角后方交会的方法,加密了JK01点、JK02点,再由SN02-Jk01起算,复核JK02,在布网过程中,为了保证精度,在不同的测站使用不同仪器和由不同人员观测,采取了增加多余观测、增加测回数、强制归心等措施,后视SN01、SN02、02-1,使用徕卡TCR1800全站仪,观测9个测回,经过计算JK01点的误差为2.3mm,达到二等的精度要求。JK01与JK02、JK03、JK04、SN02构成一条闭合导线。
精度指标严格执法《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DL/T5173-)中二等控制网的技术要求。Mb<1.0”、Mp<(5~7)mm(注:Mb:测量角中误差;Mp:平面控制网点的点位中误差)。
使用仪器及观测方法。使用仪器为瑞士徕佧TCR1800系列全站仪,新建控制点采用具有强制归心装置的混凝土观测墩,水平角观测采用测回法,施测9个测回,同测回盘左、盘右所得角值较差小于4”,半测回归零差小于6”,同方向各测回互差小6”;2C值互差小于9”,距离观测采用电磁波测距(往返测),并进行了温度和气压修正。
二、精度计算与分析
1、平面部分精度计算,边角后方交会法测量测站点的精度估算公式为:
{[1+(sin2β)/(K2-sin2β)]m2s+[1+(cos2β)/(K2-sin2β)]2(s2m2β/2)}
=±2.3mm<±(5~7)mm
其中:MpJK01为测站点JK01的点位中误差,单位为mm
β=27”06”11.4722”
K=363.9389273/363.9341726=1.000013065
ms=0.0012855m
S=652.166462
Mβ=0.0392
=206265”
由于规范标准主要以点位中误差来稀量平面控制网的精度,因此,通过上式的.计算结果与规范规定的相应控制网等级相比照,得出计算结果的中误差达到二等平面控制网的精度要求。
2、控制网中导线点最弱点的点位中误差;
MpJK03=±√{m2s+[smp/]2}
=±2.4mm<
其中:MpJK03为测站点JK01的点位中误差,单位为mm
ms为测距中误差ms=0.002m
S测距边边长(平距)S=652.166462
Mβ=2”
=206265”
MpJK01与MpJK03的值均在二等平面控制网点的点位中误差限差要求;±(5~7)mm的范围内,所以平面控制网精度达到二等的精度。
3、高程部分精度分析:
对向观测高差较差:(表一)
方向
直觇高差(m)
反觇高差(m)
差值(mm)
三等限差
±35√s(mm)
SN02至JK01
-47.6403
47.632728
7.57
±28.3
JK01至JK04
-11.565461
11.558404
7.06
±23.48
JK04至JK03
-1.083775
1.080118
3.66
±12.78
JK03至JK02
12.017591
-12.01619
1.40
±20.87
JK02至SN02
48.254082
-48.271076
-16.99
±29.15
环线闭合差Mh=h1+h2+h3+h4=-0.923
环线闭合差限差:Mh容==±18.13mm
则Mh上述所有对向观测高差较差均在三等高程控制网(光电测距三角高程导线测量)对向观测高差较差的限差要求:±35√Smm的范围内,环线闭合差值也在三等高程控制网(光电测距三角高程导线测量)环线闭合差的限差要求:±12√Lmm范围内,所以高程控制精度达到三等精度。
三、结束语
通过笔者的实践与分析,文中的边角后方交会在袖珍计算机的广泛普及和应用的今天,不仅能够解决实际工作中控制点相互不通视的困难,而且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效果很好,在今天的具体工作当中会有广泛地应用。
参考文献
工程施工测量技术管理 篇6
关键词:地下铁路;地下施工测量;技术方法
地下铁路的开通,给交通带来较大便利,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将地下铁道工程作为改善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中进行一定规模的建设。发展地下交通不仅能够促进城市交通环境的改善,同时可以节省现有空间资源,将城市空间进行更加优化的使用,促进城市资源的进一步发展,对城市空间资源节约具有重要意义。
一、地下铁路工程测量技术要求
地下铁路工程测量精度设计主要是根据地铁工程各项特征和施工方法进行管理,将整个工程施工的精度进行确定,从而进行施工。在进行工程测量过程中涉及到的因素是较多的,不仅仅需要将隧道和线路之间的连通性进行保障,同时需要将线路样式和轨道铺设情况进行关注,保证地下铁路的质量和工程造价,合理进行轨道线路的规划布局,尽量的缩小误差。目前来讲,对于误差具有一定的规范,一般要求隧道横向贯通误差在50毫米之内,高程贯穿中误差在25毫米之间。
误差值的确定主要和设计的安全空隙和隧道连接处结构界限相关联,其中还包括因为仪器精准度造成的各项误差。例如,在北上广大部分地下铁路中,一般来讲给定的隧道结构界限为100毫米,在这个误差中包括施工误差和计算误差等。在这个误差中,进行喷锚暗挖施工技术时,期初支护误差为30毫米,喷射混凝土平整度误差为30毫米,变形误差为20毫米,因此100毫米误差基本上为施工方法可接受误差。
二、地下铁路地面设计勘察技术方法
(一)卫星定位系统的使用
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地下铁路的逐步的向着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形成纵横交错的地上和地下网络,这样的背景下进行传统的技术勘测花费大量的时间并且效果较差,精确度不高。因此需要采用新型技术,将三角点空间进行管理。全球定位系统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运用到实际勘察中去,将GPS技术进行推广,将控制点进行确定,不仅满足地铁较为复杂的施工情况,同时可以进一步提升原有三角网和高级控制点之间的联系,将地下铁路运行稳定性进行提升。如图一为北京某段地铁线路设计,在进行设计过程中,采用全球定位系统,使得铁路修建中的可见性和高度进一步提升,保证线路规划完整性。同时为了减少干扰,在进行误差计算中采用的是自动与手动筛选相结合方式,将异步闭合差确定在1.73-2.89之间,边长中误差确定在-2.1毫米-2.1毫米之间,点位中误差为-3.5-3.5之间,这样可以增加地下铁路系统稳定性,将技术能力进行创新。
在进行监测网点选择的过程中,选择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相互之间进行管理,采用一次布设、二级观测整体平差原则,将一级管网进行管理,在此基础上进行三角锁的加设,提升整体的精确度,保证地下铁路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二)对地铁进行精密导线网技术测量
在进行测量过程中,可以使用导线网技术。如图所示,在进行导线网设计过程中,需要配合全球定位系统使用,将导线沿着地铁的相关位置进行伸形。附合长度一般维持在5米左右,平均长度350米,在进行选点过程中将导线进行附注站点的确定,从而进一步提升设计的角度和边长,准确性得到提升,在进行实际测量中需要将导线尽量进行延伸,监测点进行增加,这样可以进一步提升精确程度,为下一步的竖井测量奠定基础。进行精密导线设计可以将线路中各个位置进行实验和测量,一旦发现不合理情况及时进行方案改进,将线路规划精确性和可行性进行关注。
(三)对地下铁路水准点进行测量
因为在施工中降水和各项自然环境的影响,水准点容易发生一定的变化,因此需要将水准点进行确定。一般来讲水准点位于地铁中心线的40米以外,不包含地形容易发生变化区域。水准点主要是以墙上标志位为主,如图所示,水准线上包括较多水准点,在进行测量过程中需要将测量方法和水准线闭合差进行确定,并将往返闭合差进行分析,满足铁路进行地面高程控制测量的精度要求。水准点确定需要借助一些精确仪器,还需要铟钢水准尺,将水准点位置进行确定和管理,进一步将地下铁路勘察准确性进行提升。
结束语
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在进行地下铁路测绘中逐渐将测量技术进行提升,将卫星定位技术和数字化测图技术等运用到实际测量中,实现数据的勘察处理,将地下铁路勘察准确性进行提升,为地下铁路的运行安全提供保证。今后的城市交通中,地下铁路是发展的主要方向,在运输上具有较大优势,因此需要将地下铁路建设技术进行保证,进一步促进城市交通那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马全明.地下铁道工程施工测量主要技术方法的应用与研究[A].测绘出版社.《测绘通报》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摘要集[C].测绘出版社:,2008:8.
[2]马建,孙守增,赵文义,王磊,马勇,刘辉,张伟伟,陈红燕,陈磊,魏雅雯,叶飞.中国隧道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5[J].中国公路学报,2015,05:1-65.
工程施工测量技术管理 篇7
1 工程测量技术的概念及其作用
工程测量主要是在工程建设的管理、设计、施工过程中进行测量、检验工作的方法、理论根据以及技术。
目前, 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工作中都需要工程测量技术地支持。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中, 工程测量技术可以为施工单位提供准确的数据, 为楼房桥梁等的建设提供质量保证。在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 有时还需要测量地下水的混合静止水位, 因为有些城市地下水的分布非常不均匀, 这种现象在南方的地区非常常见, 加之地下水具有流动性, 所以对地下水位的测量显得相当重要, 而工程测量技术可以有效地帮助施工人员完成这项工作。在矿山的开采过程中, 保证开采人员的人身安全是施工单位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而进行工程测量可以准确地确定开采的方向以及爆破的地点。所以工程测量是进行生产实践的重要辅佐技术, 对于我国各个领域的建设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2 地质工程测量项目中存在的问题举例
2.1 在控制测量与碎部测量中可能难以对后期工作的需求进行认真考虑, 造成后期工作的被动, 增加整体测量上的工作量。
2.2 在控制测量布网中可能使测区精度要求布局不合理。
2.3 可能使测区有的地方控制布网漏布。后期补充布网不仅会增加控制测量的工作量。还会使原有的统一性受到损害。
2.4 在片面追求节省经费、缩短工期的前提下, 抛弃分级布网
的基本原则, 采用缺乏校核条件的一次性布网形式, 其结果是缺乏误差控制方法, 造成误差的过大积累, 精度难以满足工程要求。有时甚至出现地质事故不能及时发现, 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这样, 不仅使节省经费、缩短工期的最初目的没有达到, 反而使测量工作处于极度被动的状态。
3 工程测量在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对工程质量的作用
在主体结构施工阶段, 工程测量对于工程质量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墙柱平面放线、建筑物垂直度控制、主体标高控制、楼板、线条、构件的平整度控制等。其中墙柱平面放线的精确度, 直接影响建筑物的总体垂直度, 对墙柱钢筋绑扎、模板施工的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所以每次混凝土施工完毕后, 第一道工序就是测量放线。通过了测量放线不但能够为下一道工序提供依据, 并且能及时发现上一道工序所遗留下来的问题, 使得其他专业的施工人员及时处理已经发生的质量问题, 避免了问题的累积, 最终导致质量事故。
4 测量成果精度的标准
目前, 我国工程测量人员的职业素质参差不齐, 有些人员对于测量成果的精度标准还不甚了解, 因为工程测量技术是一种实践性的技术, 需要多年的工作才能积累出工作的经验, 下面具体地介绍测量成果的精度标准。
在工作中, 还有一些小型工程测量项目, 不进行方案设计就开展测量工作, 工程测量中误差的计算方式就是取所有的观测值的真实误差平方的平均值, 对这个平均值进行开方就是中误差。中误差是一个衡量每组观测值的精度标准, 也属于允许误差确定的理论基础, 在所有的测量规范之中经常把中误差当做一个衡量施工测量关键精度的技术指标。允许误差是实际测量的过程中, 规定一个具体范围的中误差当做偶然误差的允许误差。在所有的测量规范之中, 经常会把两倍的中误差看做衡量具体偶然误差的唯一标准。相对误差是中误差的观测值与绝对值的比值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相对误差。
5 加强工程测量管理提高测量技术的措施
在工程测量之前, 要先将道路和主要建筑物确定下来, 然后在添加其余次要方面, 这样不但条理清楚, 有利于作图的准确和随时进行实物和图形的对比从而检验测量数据的准确与否。标尺要立直, 尽量避免晃动, 有晃动时, 应该选择数据最小的时候进行读取。在读数前一定要将水准仪视野的水准气泡调平 (两侧的线重合) , 否则造成的误差会很大。立标尺时, 标尺除立直外, 还要选在重要的地方。因此, 选点就非常重要, 点一定要选在有代表性的地方, 同时要注意并非点越多越好, 相反选取的无用点过多不但会增加测量, 计算和绘图的劳动量和多费时间, 而且会因点多而杂乱产生较大的误差。当用经纬仪测量角度时, 如果目标较小, 最好使单线与目标重合, 如果目标有一定宽度, 可以用双丝夹住目标。在测量时候一定要小心, 因为稍微碰了一下仪器, 就要重新调整对中水平, 否则就会导致数据错误, 也可能导致仪器的损坏。在读取数据时, 每位成员都要细心, 既要看得准, 还要果断, 不能犹豫不决, 任何一个错误都有可能导致最终的成果的报废。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 我们必须加强工程测量管理, 采取确实可行的措施, 全方位的做好施工测量放线工作, 以保证和提高施工质量。具体如下:
第一, 提高测量放线人员的素质。作为一个合格的、专业的测量员, 首先要具备吃苦耐劳、细心谨慎、团结协作的基本条件。提高读图能力, 强化质量意识, 养成事前反复考虑, 事后认真检查的好习惯。第二, 增加测量仪器的成本投入, 采取先进的测量工具, 做好测量仪器的定期检测工作。第三, 全民动员, 从领导到各专业工程师均要提高对测量工作的认识, 参与对测量放线的成果反复检查, 及时纠正错误。第四, 合理安排施工工序, 为测量放线人员提供较好的施工环境。
6 结论
综上所述, 加强工程地质测量管理及技术是我们非常重要的工作, 需要我们长期的努力。目前, 在我国的工程地质测量工作中依然存在许多的问题, 造成了测量结果的不准确, 这些问题会严重影响工程项目的质量, 这对我国将会造成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首先, 我们的首要工作便是加大工程地质测量的管理力度, 保证测量的精度, 相关管理部门要将工作落实到个人。其次, 要加强对测量人员的培训力度, 目前, 我国的测量人员的职业素质参差不齐, 不仅要完成对于集体的培训工作而且要针对个人提出培训方案, 要让他们掌握最先进的测量技术, 切实提高测量人员的技术水平。另外, 测量技术是一项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科学技术, 所以还要做好对于技术的研发与引进工作。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经济实力得到了飞速发展, 同时也为人民群众带来了殷实的生活。目前, 我国正在加强对于人民生活环境的质量改善力度, 而生活环境地改善离不开工程项目地建设, 在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工程测量技术地支持, 本文就加强地质工程测量管理提高技术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关键词:测量技术,作用,改进措施,常见问题
参考文献
[1]荆大永.关于测量误差和测量不确定度的分析比较[J].工业计量, 2006 (2) .[1]荆大永.关于测量误差和测量不确定度的分析比较[J].工业计量, 2006 (2) .
建筑工程测量技术及测量要点分析 篇8
在建筑工程中, 工程测量所处的位置愈发的重要, 它决定了一个工程从开始施工到结束后交付管理期间的质量, 也为施工进行时的操作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和正确的方向。随着社会的发展, 现代建筑物的设计与使用要求也增加了水准, 不在局限于以往的风格与模式, 这就增加了建筑物在质量上的要求, 而一个科学完备的工程测量会为高标准的施工要求奠定扎实的基础, 引导正确的方向。所以建筑工程测量在建筑施工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以下将会对此作出论述。
2 工程测量中的控制测量
工程测量是一项科学精准的作业, 所以每个步骤都必须做到严谨, 这样才能保证最后的测量结果达到理想的状态。在期间, 要保证控制测量的科学有序进行, 从整体到局部, 从立体到平面, 方方面面都务必达到精准。测量工作一般都在施工以前进行, 所采用的测量方法大体有导线网和三角网。
3 建筑工程测量技术的应用
3.1 GPS测量技术
GPS测量技术是通过GPS接收机、数据处理软件以及终端设备组成等, 通过捕获卫星高度截止角并经过处理后得到测站点的三维坐标技术。随着GPS测量技术的应用, 其测量方法也不断更新, 目前较为常用的GPS测量技术方式主要有静态定位方法与快速静态定位方式两种。
3.2 GIS测量技术
GIS测量技术是基于地理数据采集、储存、管理与分析、三维可视化、结果输出为一体的测绘技术, 目前常用于水利工程与城市规划工程。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 由于其所具有的便捷性以及我国GIS数据库的完善, 其也应用于建筑工程的测量定位中。同时其所具有的高精度、低测量工作量、更新快捷、便于保存等工程使得其近年来在建筑工程测量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3 数字成像测量技术
数字成像测量技术是通过计算机系统在被测二维影响中提取三维信息, 通过对被测区域进行多点影响拍摄与提取得到测量工作所需信息。
4 在施工建设中合理布置测量方案, 提高测量成果的精度, 避免不必要的问题出现。
保证建筑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等方面的质量与安全。
4.1 观念的转变
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 要对建筑施工测量在现代建筑施工中的重要作用有充分的认识, 要保证先进积极的思想与时俱进。建筑施工测量工作者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坚持把质量放在首要地位。同时要有发展的眼光来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 提高作为一名建筑施工测量工作人员在建筑施工中的重要作用的意识。在新的知识环境下, 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顺应时代的发展, 要肩负起改变当前建筑施工测量现状、提高建筑施工测量水平的使命。观念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 在改变的阶段要切实加强建筑施工测量工作的领导、监督、组织管理和投入, 不断学习新的测量知识、测量方法和掌握新的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
4.2 合理配置仪器
现在对测量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 先进的测量仪器满足要求的同时, 能节约人力和物力, 因此, 在施工建设中, 要合理利用和配置仪器。
4.3 加强队伍建设
工程建设项目的主角是建设的队伍, 有一支有力的建设施工团队有利于施工质量和进度的提高, 在工程建设中, 要确保施工测量人员素质跟上测量技术的发展, 对测量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 因此, 施工单位应提高施工测量人员的素质。通过学习, 了解新的测量动态和发展方向, 掌握常规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 能进行常规的维护和保养, 掌握施工测量常用的测设方法和技能。
5 建筑工程测量要点
5.1 建筑工程中基础施工放线及复测
基础施工放线建筑物定位桩设定后, 由施工单位的专业测量人员、施工现场负责人及监理共同对基础工程进行放线及测量复核 (监理人员主要是旁站监督、验证) , 最后放出所有建筑物轴线的定位桩 (根据建筑物大小也可轴线间隔放线) , 所有轴线定位桩是根据规划部门的定位桩 (至少4个) 及建筑物底层施工平面图进行放线的。放线工具为“经纬仪”。基础定位放线完成后, 由施工现场的测量员及施工员依据定位的轴线放出基础的边线, 进行基础开挖。放线工具:经纬仪、龙门板、线绳、线坠子、钢卷尺等。小工程可能没有测量员, 就是施工员放线。注意:基础轴线定位桩在基础放线的同时须引到拟建建筑物周围的永久建筑物或固定物上, 防止轴线定位桩破坏了, 用来补救。
5.2 建筑物桩基的定位
如果导线控制网不是直接利用中线, 可以选其就近导线点对数个墩位进行交会, 拨角交会应有三个方向, 其交会角尽量接近900困难也不小于300和大于900电仪拨角跟踪测距且是直线。将点位调正到直线上后, 可以直接定出直接定位, 最好也应两个方向进行。如果中线本身就是导线, 而桩基中心, 然后置桩基中心按垂直线路900方向建立护桩 (至少三个) 或光电仪直接定出各桩基之法线护桩。
5.3 曲线的测设
曲线的测设有很多方法, 现在只列出一种简单适用的方法, 可称之为“偏角后退法”, 它与以往的前进偏角法测设方向相反。曲线五大控制桩既已确立, 曲线闭合问题已不存在。此时可以置镜于曲中点, 用圆曲线全长偏角的一半的度数对准缓圆或圆缓点, 松上盘逐次拨减固定距离之偏角, 向仪器方向后退量距定出各中心桩;测设缓和曲线可以置镜于直缓 (缓直) 或缓圆 (圆缓) 点, 以缓和曲线全长之切线偏角对准缓圆 (圆缓) 点或直缓 (缓直) 点, 松上盘, 按预先算好的各桩偏角度数进行拨角, 向仪器方向后退量距, 定出各中心桩。
5.4 水准测量问题
凡水准测量 (不是指中间点抄平) 必须进行闭合, 这应当作为一条法则来执行, 操作中, 脚尖要踩紧, 前后视距长度不应超过80m.而且要尽可能相等, 这样可以消除视准轴不平行于水准轴和地球曲率带来的误差。
6 结语
建筑工程测量贯彻了工程投资建设的各个阶段, 它对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与经营管理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测量工作质量是现代测量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点项目。工程测量企业必须要以现代测量管理与质量控制理念为基础, 积极构建测量质量管理体系, 以此保障测量工作的质量。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测量技术将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跨越性的提高, 在工程建设中, 应保证测量人员和测量仪器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 保证每一项测量成果都能达到要求, 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为测绘事业的发展做贡献。
摘要:建筑工程测量是指工程建设从规划设计、施工到经营管理各阶段所进行的测量工作, 主要是为规划设计提供完整可靠地形资料。根据其在建筑工程各个阶段的不同任务, 建筑工程测量可分为建筑规划设计阶段测量、施工阶段测量和经营管理阶段测量, 各个阶段的测量工作都影响着整个工程的施工建设和工程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测量技术,施工测量
参考文献
[1]苏登天.工程测量[M].北京:科技出版社, 2007.[1]苏登天.工程测量[M].北京:科技出版社, 2007.
[2]李小辉.论建筑工程测量的重要性[J].科技传播.2010 (.07) .[2]李小辉.论建筑工程测量的重要性[J].科技传播.2010 (.07) .
工程施工测量技术管理 篇9
关键词:工程管理,工程测试,测量技术,问题,措施
1 工程测试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如今我国的施工工程测试管理工作得到了肯定, 但从实践成果和社会反馈上不难看出, 国内的工程测试管理工作依然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由于这些问题, 施工工程测试工作并不能完善的投入使用, 这阻挡了我国施工单位测试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在施工工作测试能力管理上主要有这几层面的困惑:
1.1 管理机制不完整
工程测试管理工作没有明显的、完整的、完备的管理规制, 这就造成管理人员在做工程测试管理工作时缺少合理的科学根据, 使工程测试工作的数据有偏差, 不能确保工程测试数据的高度完整性。特别是在这几个层面上较为明显:第一, 在测试人员的管理中, 施工测试工作具有极强的流动性, 这是由于工程测试人员的测试工作的辛苦环境条件和工作量的庞大属性所决定。工程测试人员的操作能力和工作素质良莠不齐, 造成工程测试工作的质量没有后台保证, 间接为工程测试的管理工作造成了众多困难。第二, 测试设施的管理层面上, 因为施工测试工作大多在艰苦的环境下实行, 从而造成了测试设施频繁故障或消失, 众多测试设施的准确度产生误差且没有及时改正, 造成了工程测试数据和结论的偏差, 影响了施工工程的质量。第三, 表现在施工工程的质量管理中, 由于工程快结束的时候, 管理者把更多的关注放在了工程的质量上而不是测试工作的质量上, 并没有针对测试设施和测试工作人员做全面的管理, 造成测试质量下降, 测试结果出现误差。
1.2 工作人员素质不合格
拥有一定的工人资源是施工工程测试工作展开的必要前提, 工程测试工作有一定的技巧性, 需要有工作经验和技术能力的测试工作人员的协助, 否则, 就会导致测试质量时发生错误, 逐渐影响整个工期的质量安全。然而在实践操作过程中, 不难看出, 我国整体的施工工程测试工作人员操作水平有限, 在测试工作时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影响工期的顺利进行, 进而影响工程测试工作的精确性。那些没有足够经验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之前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 也没有提前对测试工具进行检查。在测试工作中, 有相当一部分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不端正, 认知差, 工作效率低, 没有把重心放在测试工程上, 造成工期延误。一些刚到岗位的新人, 没有及时的和老员工进行业务交流, 吸取经验, 不能尽快融入到工程测试这个大环境中, 影响了测试工作的顺利进行, 不能按时完成工作任务, 甚至有测量误差过大等重大问题。这不仅影响了工程测试效果, 还影响了工程质量。
1.3 测试方法管理不善
工程测试工作对测试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有很高的要求, 在实际工作中, 工作人员要善于运用高科技的, 先进的测试方法进行工程测试工作。但是, 现阶段, 很多测试单位运用的测试方法没有跟上时代的潮流, 没有和国际水平持平。且很多设施和技术手段由于没有具体科学化的管理, 使得测试结果总存在偏差, 极大的影响了测试工作的工作进度。工程质量没有后台保障, 工作存在安全问题, 对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产生不利因素。
2 提升工程测试管理的举措
工程测试管理工作不具体, 对工程测试手段的增强有消极意义。因而, 在以后的工程测试工作中, 要增强工程测试管理水平, 给施工人员一个可靠的后台保证, 具体的分为这几个层面:
2.1 完善管理规制
设立一套完整的工程测试体系, 包含人员管理体系, 设施管理体系, 技术手段管理体系。第一, 要重视人员管理体系的建立, 面对工程测试工作人员流动性大的状况, 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聘用规制, 提高工程测试人员的工作素质。第二, 提高测试设备的管理, 采用科学合理的设备使用攻略, 设备在使用之前要进行校对, 且用完之后要按时检测维修, 准时归还, 并检查归还的设备是否有破损现象, 若有问题, 尽快维修。第三, 设立完整的工程测试技术管理体制, 工程测试技术要有所创新, 对于传统的, 不合适的技术要进行及时的修整或淘汰, 主动引进领先世界水平的工程测试技术, 增强工程测试的整体布局。
2.2 提升工作测试人员的技术水平
工程测试人员的技术手段对工程测试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 在施工工程测试工作进行中, 要注意提高测试人员的技术水平, 特别是专业能力的提升, 要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技术更新和技术创新。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一项工程要想顺利完成, 不仅要保证质量, 更要保证管理测试的质量, 只有两方面同时兼顾到, 才能有效缩短工期, 提高施工工程效率。此外, 要加快步伐, 使国内技术能赶得上世界技术的同时, 积极主动的研究创新。只有如此, 才能确保有质量效果的按时完工。
参考文献
[1]张万明, 曲德本.工程测量新技术在现代高层建筑的应用[J].赤子 (上中旬) , 2014, (11) :353.
[2]高连科.加强建筑施工管理, 提高建筑工程质量[J].中国建材科技, 2015, (2) :212+222.
[3]张鑫.工程测量实习内容设计及其管理评价系统研制[D].西南交通大学, 2014.
工程施工测量技术管理 篇10
本文介绍了北京市怀柔区某镇土地整理项目中采用RTK与全站仪联合数据采集在地形图测绘方面的应用情况。
1 RTK与全站仪数据采集基本原理
1.1 GPS-RTK工作原理
GPS-RTK技术即实时载波相位差分技术, 是实时处理两个测点载波相位观测量的差分方法, 它分为两类:差分法和修正法。差分法是将基准站采集的载波相位发送给用户, 进行求差解算坐标;修正法是将准站载波相位修正值发送给用户, 改正用户接收到的载波相位。基准站实时地将测量的载波相位观测值、伪距观测值、基准站坐标等用无线电传送给运动中的流动站, 流动站通过无线电接收基准站发射的信息, 将载波相位观测值实时进行差分处理, 得到基准站和流动站坐标差△X、△Y、△H。坐标差加上基准站坐标得到每个点的WGS-84坐标, 通过坐标转换参数转换得出流动站每个点的平面坐标X, Y和海拔高H。RTK工作原理见 (图1) 所示。
基准站和流动站同时接收到5颗或5颗以上卫星信号以及基准站发出的差分信号;基准站和流动站要连续接收卫星信号以及流动站能接基准站发出的差分信号。即移动站迁站过程中不能关机、不能失锁, 否则RTK须重新初始化;基准站要选在地势较高, 交通方便, 周围无高度角超过10°的障碍物, 有利于卫星信号的接收和数据链发射的位置;防止数据链丢失及多路经效应的影响, 基准站和流动站必须设置在周围无GPS信号反射物 (大面积水域、大型建筑物) , 无高压线, 电视台, 无线电发射台等干扰源;流动站安置于周围无高度角超过15°的障碍物, 有利于卫星信号和基准站发射无线电信号的接收的位置。
1.2 全站仪基本原理
全站仪是全站型电子速测仪的简称, 又被称为“电子全站仪”, 它是一种兼有自动测距、测角、计算和数据自动记录及传输功能的自动化、数字化的三维坐标测量与定位系统。广泛应用于控制测量、地形测量地籍与房产测量、施工放样、工业测量及近海定位等的电子测量仪器。测量时用仪器照准棱镜, 通过望远镜成像, 然后经过仪器内装识别器, 将信号进行放大和数字化后, 即可得到读数值。
如 (图2) 所示, 将全站仪安置于测站点A上, 选定三维坐标测量模式后, 首先输入仪器高h, 目标高i以及测站的三维坐标值 (X A, YA, HA) ;然后照准另一已知点B设定方位角;接着再照准目标点P上的反光镜;按坐标测量键, 仪器就会按下式利用自身内存的计算程序自动计算并瞬时显示出目标点P的三维坐标值 (XpYp, Hp) 。
式中:S为仪器至反射棱镜的斜距;α为仪器至反射棱镜的竖直角;θ为仪器至反射棱镜的方位角。
2 RTK与全站仪联合数据采集应用实例
2.1 测区概况及作业目的
本文以RTK与全站仪联合数据采集在北京市怀柔区某镇土地整理项目中地形图测绘上的应用情况为例。
测区内大多是旱地, 农业种植以粮食作物、大棚蔬菜和果树为主;村庄周围有大量村边林和成片果园, 几个村庄由于是蔬菜种植专业村, 村庄周围及旱地里90%都是2米余高的温室大棚, 这些都给测量工作带来诸多不便。本次作业目的是为该镇土地整理项目的规划设计提供前期的规划图件资料和土地利用现状的数据资料。
2.2 资料及仪器准备
项目开工前, 收集到项目区的1∶10000土地利用现状图, 可以作为野外测量的参考;测区内及附近的3个GPS C级控制点, 为北京测绘院2007年建立, 保存完好, 精度满足要求, 以该3个C级点为起算点建立首级控制, 用GPS-RTK技术布设首级控制网点。
本次地形图测量采用的仪器有:Topcon GPS接收机, 主要用于前期的控制点布设和碎部数据采集;Topcon GTS 3套, 主要用于碎部数据采集, 同时根据需要从GPS控制点布设较低级别的控制点。作业前所有仪器均经过专业部门检测、校正, 性能和精度均符合标称精度, 能够满足本次测绘的精度要求, 可以使用。
2.3 野外测量
2.3.1 控制测量
首级控制网采用GPS静态定位, 布设整个测区, 以便于控制网的加密及数字化测图。由于测区范围较大, 我们为了能满足测量精度及后期工程施工的需要, 共在测区内布设GPS点6个作为首级控制点。
在首级GPS控制网的基础上, 利用RTK进行了图根点的测绘, 并用全站仪进行了部分导线测量, 以便进行检查和碎部点测量。在本次测量中, 点位设置除了顾及方便测图使用和便于RT K操作外, 还需满足RTK测量对外界观测条件的特殊要求:基准站的设置应尽量避开高压线、高大建筑物、高密的树林、大面积水域、远离强电磁波发射源等。为了增大基准站无线电发射的距离, 要尽可能把基准站放在地势较高、开阔的地方;对RTK所测图根点在全站仪使用时进行检查, 以保证图根点的精度。
2.3.2 碎部测量
该镇土地整理项目测区内有大量的果园, 村庄边有大量的村边林及部分村庄有大量的温室大棚等因素, 造成通视条件较差。同时由于该项目时间紧、任务重, 单纯用常规全站仪测量方法来施测工作效率太低, 完全采用RTK进行碎部采集虽然效率高, 但由于对工作环境有要求, 部分地区存在信号盲区, 因此在测量时, 采用RTK与全站仪联合测量, 取长补短, 以确保能高质量、高效率地按时完成该项目。
全站仪与RTK在同一区域联合测量, 根据实地情况分工进行碎部点的数据采集。利用RTK技术的优势, 进行道路、河流、独立地物及高程点等的测量;全站仪主要利用首级控制点以及RTK加密的图根点测量影响RTK信号的有大量村边林的村庄外围线、RTK信号盲区地物、地类界等。每天外业结束, 将全站仪及RTK野外采集数据导出至笔记本电脑, 统一转换成*.dat数据格式, 在南方cass7.0中展点, 根据野外绘制草图或编码进行数字化成图, 最后对地形图进行整饰和精度检查。
m
m
2.4 精度分析
为了检核RTK测量精度, 与静态GPS测量进行了比对, 以首级GPS控制网的平面点位与GPS C级点联测的高程值为真值进行对比分析。对6个首级GPS控制点进行了R T K测量, 最大平面点位中误差为±0.024 m, 最小为±0.015 m;最大高程误差为0.023 m, 最小为0.015 m。 (表1) 列出部分点位精度比较结果。
1∶500, 1∶1000, 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 (GB/T 14912-2005) 中规定:丘陵、应满足 (表2) 。
根据以上数据精度分析, 所测图根控制点可以用来进行全站仪碎部测量, 精度完全满足测图需要, 而且误差分布均匀, 不存在误差累积问题。
3 结语
R TK与全站仪联合数据采集, 避免了单纯的全站仪测量容易受到地形、植被覆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RTK测量中卫星接收和外界干扰的问题, 互补优缺, 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因此, 将两者有机结合, 充分发挥各自优点, 对加快工程进度, 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本文案例将为从事相关工作的工程和技术人员提供有益借鉴。
摘要: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工程测量的相关工作经验, 以西安市某镇工程测量项目为研究背景, 分析了RTK技术在城镇工程测量方面的应用情况, 探讨了RTK与全站仪联合数据采集在地形图测绘方面的优越性, 并对其精度进行了分析。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 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能有所裨益。
关键词:工程测量,RTK,地图测绘
参考文献
[1]徐绍铨, 张华海, 杨志强, 等.G PS测量原理及应用[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3.
[2]聂上海, 段立琼.GPS-RTK技术在数字化地形图的应用试验[J].测绘通报, 2 00 5 (3) :3 0-31.
工程施工测量技术管理 篇11
【关键词】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技术;工程测量;应用
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简称GPS)是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的用于军事部门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是一种可以通过定时和测距进行空间交会定点的导航系统, 可向全球用户提供连续、实时、高精度的三维坐标、三维速度和时间信息。
1.GPS系统的组成
GPS定位系统由GPS工作卫星组成的空间部分、若干地面站组成的地面监控部分及以接收机为主的用户部分组成。三者具有独立的功能和作用, 又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系统。
1.1空间星座部分
空间部分由7颗试验卫星和24颗GPS工作卫星组成。
1.2地面监控部分
地面监控系统由1个主控站、3个注入站和5个监测站组成。
1.3用户设备部分
用户设备部分包括GPS接收机和数据处理软件等。
2.GPS系统的卫星定位原理
GPS定位的基本原理是根据高速运动的卫星瞬间位置作为已知的起算数据,采用空间距离后方交会的方法,确定待测点的位置。
3.GPS测量的特点
3.1测量精度高
GPS观测的精度明显高于一般常规测量,在小于50km 的基线上,其相对定位精度可达1×10-6,在大于1000km 的基线上可达1×10-8。
3.2测站间无需通视
GPS测量不需要测站间相互通视,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点位,使得选点工作更加灵活方便。
3.3观测时间短
进行GPS测量时,静态相对定位每站仅需20min左右,动态相对定位仅需几秒钟。
3.4仪器操作简便
观测人员只需对中、整平、量取天线高及开机后设定参数,接收机即可进行自动观测和记录。
3.5全天候作业
GPS卫星数目多,且分布均匀,可保证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连续进行观测,一般不受天气状况的影响。
3.6提供三维坐标
GPS测量可同时精确测定测站点的三维坐标,其高程精度已可满足四等水准测量的要求。
4.GPS在工程测量中的实施
4.1选点与建立标志
选点应满足以下条件:点位应选在交通方便、易于安置接收设备的地方, 且视场要开阔;GPS点应避开对电磁波接收有干扰的物体。
4.2外业观测
GPS外业观测主要包括天线安置、观测作业和观测记录等。天线安置的内容包括对中、整平、定向和量测天线高。观测作业的主要任务是捕获GPS卫星信号对其进行跟踪、接收和处理, 以获取所需的定位信息和观测数据。观测记录是GPS定位的原始数据,也是进行后续数据处理的唯一依据, 必须要真实、准确。
4.3成果校核与数据处理
5.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工程测量主要应用了GPS的两大功能: 静态功能和动态功能。静态功能是通过接收到的卫星信息, 确定地面某点的三维坐标; 动态功能是通过卫星系统, 把已知的三维坐标点位, 实地放样地面上。利用GPS静态定位技术和动态定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可以高效、高精度地完成公路平面控制测量。当前, 用GPS静态或快速静态方法建立沿线总体控制测量, 为勘测阶段测绘带状地形图、路线平面、纵横断面测量提供依据; 在施工阶段为桥梁, 隧道建立施工控制网。
5.1建立工程控制网
采用GPS定位的方法建立工程控制网,具有点位选择限制少,作业时间短,成果精度高,工程费用低等优点。可应用于建立工程首级控制网,变形监测控制网,工矿施工控制网,工程勘探、施工控制网,隧道等地下工程控制网,等等。
5.2变形监测
变形监测主要是监测像大桥、水库大坝、高层大楼等建筑物、构筑物的地基沉降、位移以及整体的倾斜等状况。监测工作的特点是被监测体的几何尺寸巨大,监测环境复杂,监测技术要求高。GPS技术在该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5.3实时动态(RTK)定位技术
实时动态(RTK)定位技术是GPS测量技术发展的一个新突破, 在公路工程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实时动态定位(RTK)系统由基准站和流动站组成,实时动态(RTK)定位有快速静态定位和动态定位两种测量模式, 两种定位模式相结合, 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可以覆盖公路勘测、施工放样、监理和GIS(地理信息系统)前端数据采集。速静态定位模式一般应用在控制测量中, 如控制网加密;工作。
5.4动态定位
动态定位模式在公路勘测阶段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可以完成地形图测绘、中桩测量、横断面测量、纵断面测量等工作。且整个测量过程不需通视, 有着常规测量仪器(如全站仪)不可比拟的优点。
工程施工测量技术管理 篇12
1.1 内业准备
在实施RTK外业测量前, 应事先收集测区的小比例尺地形图, 必要时进行野外踏勘, 根据城市测量的特点完成内业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 根据工程项目, 设定工程名称; (2) 若已知坐标转换参数, 则输人手簿 (一般此参数未知) ; (3) 若无坐标转换参数, 应整理测区的已知控制点资料, 控制点应尽可能均匀分布在测区周围, 使得所测点均在已知点的包围之内, 尽可能避免从一端向另一端无限制的外推。控制点所处的位置和周围的条件应符合GPS作业的要求; (4) 实施工程放样时, 内业输人每个放样点的设计坐标, 以便野外实时、准确放样。
1.2 求定测区转换参数 (一般采用此种方法)
城市测量是在地方独立坐标系上进行的, 这就存在WGS-84坐标和地方独立坐标系的坐标转换问题。
由于R T K作业要求实时给出当地坐标, 这使得坐标转换工作非常重要。根据总体规划和工程需要, 求定测区转换参数可按如下步骤进行:首先在测区以GPS静态方式布设均匀分布的高等级GPS控制点, 获得各点的WGS-84坐标和地方坐标系下的坐标, 利用同一点的两种坐标求出转换参数。
注意, 为提高转换参数的可靠性, 最好选用4个以上的点进行观测和求解, 这样可通过多种点的匹配方案, 检验转换参数的正确性及精度。
1.3 基准站的选定原则
数据传输系统由基准站发射电台和流动站接收电台组成, 它们是实时动态测量的关键设备。基准站安置应满足下列条件。
(1) 基准站可设立在有精确坐标的已知点上, 也可设在未知点上 (最好设在已知点上) 。 (2) 基准站安置应选择地势较高、视空无遮挡、电台有良好覆盖域的地方, 城市测量首选测区高大建筑物上。 (3) 为防止数据链的丢失和多路径效应, 基准站周围应无GPS信号反射物 (大型停车场、大型建筑物、车辆拥挤的街区等) , 200m范围内无高压电线、电视台、无线电发射台等干扰源。 (4) 考虑到南北极附近是卫星的空洞区, 电台的天线应架设在GPS接收机的北方。
1.4 RTK施测步骤
野外作业时, 基准站安置在选定的控制点上, 打开接收机输人点号、天线高、WGS-84的已知坐标;设置完毕检查接收的GPS卫星数大于等于5颗。检查电台发射指示灯是否正常, 基准站设置完成。流动站选择与基准站电台相匹配的电台频率, 检查电台接收指示灯是否正常, 检查接收卫星颗数) 4颗, 流动站可开始测量任务。先联测1~2个已知控制点, 评定测量精度, 满足设计要求后开始测量任务。实时动态RTK数据处理相对简单, 外业测量采集的实测坐标通过手簿的数据传输系统, 直接下载到计算机内。经整理、分类、判断形成文件后直接打印出来。
2 城市测量应用实例
2.1 测区概况
某工业园是某市规划建设的新区之一, 是今后几年某市城市基础建设的重点地区。该测区地势相对平缓, 高大建筑物较少, 对视空影响不大。除个别地方外对RTK作业无大的影响。
2.2 确定转换参数
为保证转换参数的精度, 共加进5个高等级GPS控制点 (A, B, C, D, E) , 通过多种点的匹配方案, 选择残差较少、精度较高的一组参数为最终启用参数, 见表1。
2.3 定位精度比较分析
(1) 测区位于某市东南方向, 测区地势平坦, 多路径效应小, 大车路纵横交错, 交通极为便利, 适合RTK作业。重复测量同观测点的坐标较差统计表, 见表2。
根据工作应用来看, RTK作业既可以实时提供点位坐标和高程, 又可实时知道测量点位精度, 能够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只要在作业过程中加强检核、采用对中误差较小的支架、远离无线电发射电台、避免多路经效应, RTK测量完全能够满足城市建设的需要。
3 结语
RTK实时动态测量技术是继GPS全球定位技术之后, 测量领域又一次技术革命。它改变了传统的测量模式, 能够实时提供厘米级定位精度, 在不通视的条件下远距离传输三维坐标。应用于城市测量中, RTK能够快速准确的布设导线网, 弥补由于城市日星月异的发展造成的低等级导线点的毁坏, 减轻由于城市高速发展而给测绘人员造成的时间压力。R T K测量需要的测量人员少、作业时间短, 工作效率高, 并且RTK测量成果都是独立观测值, 不会像常规测量造成误差积累。当然, RTK技术快速、灵活的作业方式有赖于足够的卫星数、稳健的数据链、较小的多路径效应等外界条件, 在城市环境下更显得突出, 有时会出现无法正常作业的情况, 这就需要不断完善RTK技术, 探讨先进作业方式。随着RTK技术的日趋成熟, 必将更好地服务于城市测量。
参考文献
[1]沈学标.工程测量专业发展的探讨[J].现代测绘, 1996 (4) :37~38.
[2]21世纪我国工程测量技术发展研讨会, 会议纪要[J].北京测绘, 2001 (4) :45.
【工程施工测量技术管理】推荐阅读:
航道工程施工测量07-09
水利工程施工测量资料07-16
道路施工测量技术分析05-27
桥梁施工的测量技术08-18
施工测量的质量管理07-15
曲线建筑施工测量技术05-19
公路施工的测量技术07-12
现代工程:测量技术08-20
道路工程测量技术09-02
公路工程测量技术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