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测量技术

2024-09-02

道路工程测量技术(通用12篇)

道路工程测量技术 篇1

近年来, 随着测绘科技不断发展, RTK技术逐渐被应用到工程测量领域。GPS系统是一种提供全天候、高效率、高精度测绘手段, 而RTK技术是GPS载波相位差分技术一个简称, 它不仅保留GPS技术原有优点, 在合适测量环境下, 可以进行厘米级高精度实时定位测量, 在工程测量、控制测量、地形测量等领域应用广泛。

1 RTK技术优点

由于传统工程测量方法具有耗费人力大、测量精度低、成图慢等缺点, 如今已经逐渐被淘汰。而RTK技术适应现在测绘技术。它具有以下特点:

在一个测区内RTK技术具有整体布网特点, 控制网平差计算也可以混合使用, 缩减传统测图控制点数量, 碎步测量可以与图根控制加密同时测量, 打破原来“分级布网、逐级控制”基本原则, 使工程测量工作简单化、便携化。RTK技术不受作业环境束缚, 大大减少工程测量过程, 因为实现从首级控制到最终成图一体化作业方式, 所以降低成图时间, 缩减外业工作强度。RTK技术在碎部测量方面具有更显著优势, 外业可以不分幅测量, 在内业处理时直接进行分幅和图幅接边, 不受图幅界线限制。

2 RTK技术在道路工程测量中应用

2.1 RTK实时动态定位技术介绍

这是一项以载波相位观测值作为数据依据实时差分GPS技术。这是RTK技术在道路工程测量中新突破, 具有广泛应用前景。RTK系统是由基准站以及流动站构成, 观测原理即选取点位精度高控制点作为测量基准点, 架设一台GPS接收机作为观测参考站, 然后进行实时、连续观测, 而流动站上接收机不仅要接收卫星信号, 而且还要接收基准站传出观测数据, 与此同时, 依据相对定位基本原理由计算机进行实时解算输出流动站观测精度以及三维坐标。

2.2 RTK在道路工程测量中应用

2.2.1道路中线放样

中线放样即通过测设曲线和直线要素, 在施工现场标定出道路中心线具体平面位置, 同时测定路线里程桩号, 中线放样在道路工程测量中具有关键性作用, 它不仅是道路设计、施工以及后期工作依据, 还是测量平面图以及纵、横断面图基础。采用RTK技术进行中线放样时, 不仅弥补坐标放样法以及传统放样法不足, 而且还具有精度高、观测周期短、无须通视以及坐标精度高等优点, 其作业流程如下:

(1) 线路平面设计。道路平面设计应在实地定线或是大比例尺带状地形图上完成, 并且在实地标定出中心线具体位置。将起始坐标、直线长度、曲线要素以及方位角输入计算机进行计算, 利用里程桩号算出待放样点坐标, 然后把坐标输入RTK电子手簿中。

(2) 基准站设置。RTK定位技术要求基准站接收机利用无线电信号把已知数据和观测数据传送给流动站接收机, 在设置基准站时, RTK定位结果受流动站和基准站无线电信号传播质量以及观测数据质量影响很大。流动站和基准站不能距离太远, 基准站应该安置在空间辽阔、多路径误差小切无强电子影响控制点上。安置好基准站以及接受天线, 打开GPS接收机, 进行点校正工作。若转换参数已知, 则直接输入WGS-84坐标系统以及当前坐标系统转换参数进行坐标转换, 若转换参数未知, 则采用点校正方式直接进行坐标转换。

(3) 流动站设置。打开流动站接收机, 双击“测量”图标, 点击“RTK”测量方式。此时接收机不仅接收来自基准站数据而且要实时跟踪GPS卫星信号。经过计算获取流动站WGS-84三维地心坐标, 通过与基准站相同坐标转换参数将获得WGS-84坐标输入计算机, 经计算得目标点观测坐标。

3 与CORS系统组成测量系统

CORS系统是由基准站、用户中心、地面监控中心、数据通信以及用户应用中心5个部分组成。现如今, CORS系统已经在全国范围内被广泛使用, 它具有高精度厘米级实时动态定位切连续运行等功能, 是GPS技术开发显著产物。利用一个或者多个连续运行切固定参考站, 使用数据通信系统、计算机以及网络技术组成一个解算系统, 通过GPRS无线电话向不同层次、不同需求以及不同类型用户实时提供经检验定位以及气象变化等数据信息, 以及其他相关联动态服务。

随着CORS系统建设, 不仅建立WGS-84地心坐标、国家坐标以及独立坐标系统转换关系, 还建立三维动态空间城市基础设施地心坐标参考系统, 利用全球导航定位技术以及已建立似大地水准面解算模型, 通过计算三维坐标系中大地高间接计算出正常高, 供道路工程测量直接使用, 大大缩减工程周期。

4 网络RTK在道路工程测量中应用

道路工程测量包括:控制测量、地形图测量以及道路纵、横断面测量等。一般情况下道路工程测量分为两种, 一是传统利用水准仪和全站仪等仪器, 从已知点出发, 逐点测量计算, 获得目标数据。二是如今被广泛使用网络RTK技术, 通过使用GNSS接收机, 以单基站观测模式来接收卫星传播信号, 然后进行点校正获取待定点坐标。它缺点是每次观测都必须设置基站点, 以便向流动站传输卫星信号, 阻碍流动站作业范围, 而且随着距离增大精度降低。而使用网络RTK技术进行观测时, 只需联系CORS系统, 即可进行工作, 大大提高观测精度和工作效率。

4.1 控制测量

就普通城市道路而言, 可以根据道路规划基本走向, 将RTK控制点布设在路幅外侧, 在选取点位时不仅要远离强磁场地域, 例如发射塔、高压线等, 而且还要避免仪器周围存在大面积水域、建筑群以及大片树木等。

4.2 地形图测量

地形图测量是由规划院进行道路设计选线, 并对原始数据进行充分实地解。采用网络RTK技术可以迅速采集地物点、地形以及属性信息等数据, 这种技术采集数据不仅精度高、速度快, 而且不受通视条件干扰, 降低观测难度, 提高观测速度。

4.3 纵、横断面测量

纵、横断面即向设计院提供准确地面标高数据, 作为土方量和边坡计算依据。当在RTK手簿中输入设计路线后, 就可以实时准确地解道路里程、纵、横断面方向以及至中线距离等信息。这种技术为通视条件差、高差大等区域提供便利。

5 结论

RTK技术在道路工程测量中具有诸多优点, 它具有选点方便、布网简单、不受地形影响、量测精度高、速度快等优点, 充分提高在道路工程测量中工作效率, 确保道路量测以及放样精度。现如今, 随着RTK技术不断发展以及工作软件完善, 这项技术逐渐应用于道路勘测设计以及工程放样等领域。

摘要:RTK技术具有很多优点, 如今这种技术在道路工程测量中应用非常广泛, 将RTK技术应用在道路工程测量中不但可以提高勘测效率和勘测精度还可以提高道路作业方法以及勘测方法。本文以网络RTK技术为例来进行论述, 主要论述CORS系统构成以及网络RTK技术在道路工程测量中应用。

关键词:RTK技术,道路工程,工程测量

参考文献

[1]张思秀.RTK技术在公路工程中应用[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4 (4) .

[2]李天文.GPS原理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3.

[3]黄丁发, 熊永良.全球定位系统 (GPS) 理论与实践[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3.

道路工程测量技术 篇2

关键词:市政道路建设;沥青施工技术

在我国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中,沥青道路施工技术在其间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为了保证沥青道路路面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相关工作人员在大量的工程实践中,总结、优化了相关操作技术。本文就将以沥青材料本身的特性出发,通过在市政道路建设过程当中,沥青道路施工技术的施工过程来对其施工技术进行详细的阐述。

1沥青道路路面特性

道路工程大修施工技术浅析 篇3

【关键词】公路工程;大修;施工技术

0.概述

road overhaul道路大修工程是对道路结构物使用寿命的一个延续,与改建工程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大修工程是通过工程技术手段使受损或老化的道路恢复原来的工作状态,达到原来设计标准。而改建工程,则是把道路工作状态提升,高于原来的的设计标准。每个实际工程项目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大修工程的内容也有所差异。

1.旧路结构挖除工艺

1.1路基清理与掘除

现场测量放线过程中标识出施工占地线,以人工结合挖掘机、平地机对整个路段的边沟进行疏浚、修整边坡(包括对边坡范围之内的杂物、垃圾、杂草等的清理),清表深度宜大于10cm,挖除30cm深度范围内的不适宜筑路材料,对受损的旧路肩、道牙、已发生病害的旧路路面结构有选择性的进行挖除(挖除深度至路床顶面标高),新建道路路段筑路材料集中保存,清除的杂物、垃圾以及原有病害路面结构等通过运输车辆和装载机运输至就近的弃土场,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尤其要对电力电信埋置的地缆各种地下管线设置有效的保护措施。

1.2沉陷处理的有效措施

首要进行的是对已形成沉陷、龟裂、网裂的原有路面,在进行整体铣刨前,先对旧路路面网裂龟裂沉陷段进行铣刨挖补施工,按照招标文件要求,大面积路面结构层施工整体采用摊铺机进行施工。

1.3挖补段旧路路基处理

按照招标文件及设计图纸要求,对于旧路病害段旧路结构采用铣刨机铣刨至路床,平整碾压后若出现路床弯沉值满足不了规范要求,或路基弯沉值大于等于230时,需要对路基进行呛灰处理。为保证保证路基的强度和整体稳定性,对局部湿软路段应采取加大石灰用量、增加处理深度等措施。

按照设计图纸在病害处铣刨旧路,整平碾压后如果弯沉达不到设计要求就需要进行下面的施工:

(1)根据配比含灰量使用方格网均匀布灰,石灰采用袋装生石灰粉,其符合三级灰标准。

(2)用专用灰土拌合机拌合,拌合遍数3-4遍,直至使灰土色泽一致,没有灰条、花面、无夹层为止,拌合过程中随时检测含水量,即时补水或翻晒。混合料拌合均匀后,立即用平地机进行精平,埋砖控制标高。低处进行翻松找补,严禁薄层贴补。

(3)在接近最佳含水量状态下,用振动压路机先静压一遍,振压2遍,再用三轮压路机碾压2遍,最后再用胶轮压路机碾压2遍。质检员检查压实度、平整度、宽度、厚度、中线高程和横坡,直至合格。路段成型后,进行洒水润湿,并封闭交通养生。

2.旧路铣刨处理

(1)铣刨前做好施工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其中包括:安排测量人员准确画出具体施工区域,施工前提前安排洒水车洒适量水浸润现有旧路面(防止铣刨过程中扬尘现象发生)。

(2)为了保证铣刨后路面的深度及平整度,采用1台铣刨机对现有路面进行铣刨处理。旧路面铣刨前根据交通导流方案及安全施工交通管制要求设立相关安全标志牌,建立工作区。相关人员、设备必须在保护区内作业,确保施工安全。

(3)铣刨顺序按起始端部横向铣刨一幅→中间分幅铣刨→终点端部横向铣刨一幅进行。铣刨过程中检查工作:安排专人检查铣刨深度及平整度,如偏差过大,及时通知机手以作出调整,确保铣刨质量;对铣刨面的缺陷进行及时处理,如松散部位的清除与修复,裂缝处及时灌缝等。

(4)铣刨施工的清扫工作:铣刨过程中的沥青废料用自卸汽车运至业主指定的弃土场,清扫采用人工配合清扫机对遗留铣刨料的进行清扫,防止影响后续铣刨工作及达到保持现场施工安全文明环保的要求。

3.附属工程施工

(1)整修土路肩,线位、横坡控制包括线位控制:以路缘石内侧线为施工控制基线,直线段每10米设一桩,曲线段5米设一桩,两侧路肩边缘处设指示木桩;横坡控制:每10m采用水准仪测量高差,进行路肩横坡控制;根据设计要求,按照路肩设计宽度进行宽度控制。

(2)土路肩施工,施工人员对现有地面进行复测后,按照图纸的平面位置进行测量放线,并利用白灰线撒出路肩边坡的顶口边线。路肩的线形要平顺,尽可能采用直线,转弯处要做成弧线,半径要不小于10m;路肩土方:测量人员配合进行测量路肩标高,控制路肩高程高于油面5-10cm;经过人工进行平整后,采用冲击夯配合小宝马振动压实,压实密度不小于90%,碾压夯实完成后对于局部不平整采用人工修整至设计宽度及要求坡度;进行土方回填处理过程中,采取塑料布对现有路面苫盖,以防止污染现有路面,并安排专人对施工现场进行清扫,确保路面整洁;施工完成后,要及时检查路肩宽度断面尺寸,经监理验收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4.路缘石及路肩边缘石安装施工

本工程缘石施工为12*35*74.5cm甲1型立缘石、20*10*49.5cm乙3型预制平缘石及10*(25+25)*49.5cm路肩边缘石。

(1)测量放线:恢复中线,间隔10米用铁钎定出路缘石内侧线,根据外露高度测出道牙顶面高程,标注在铁钎上,挂小线施工;弯道处适当加密控制桩。

(2)人工刨沟槽,安装时道牙下面采用商品砂浆铺砌,用橡胶锤砸实,不得留有空隙。

(3)铺砌后用水泥砂浆勾缝,保证水泥浆不污染道牙外表;并在路缘石内外肥槽回填C10混凝土并夯实,注意保湿养生。

(4)铺砌好的路缘石应缝宽均匀、线条顺直、顶面平整、颜色一致,砌筑牢固。

5.小节

道路工程大修是公路工程建设中极其重要的一项工程,随着越来越多的新建道路的老化、损毁,大修工程应当受到公路建设更大的重视。由于其涉及的分部分项工程比较零散、复杂,考虑修复后的实际使用,需要更多的实际大修工程总结施工经验,为以后的施工提供有力的借鉴。

【参考文献】

[1]武和平.公路大修改造工程施工新技术(第1版).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8.

[2]徐强.高速公路改扩建成套技术系列丛书.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旧路改善技术(第1版).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9.

道路与桥梁工程检测技术 篇4

1 道路桥梁工程检测工作的重要性概述

道路桥梁项目检验工作相对复杂, 它汇集了试验检测理论、操作测试技能、公路项目知识于一体, 详细能牵涉到项目参数、控制工程质量与施工验收评定等许多方面。道路桥梁工程检验工作特别主要, 可以对新的施工技术与新型建材实施试验与检测, 有效鉴定它们是不是跟国家规定的规范相符, 是不是跟项目设计的有关要求相符, 对于完善项目设计理论、积累工艺技术具备关键的意义, 对于推广新型建材与应用新的施工工艺也非常关键。道路桥梁工程检测可以科学地控制施工质量, 而且对施工质量作出合理的评价, 它可以评价项目存在的质量问题, 有效鉴定并避免工程质量问题。经过道路桥梁项目试验与检测工作, 能够正确地鉴定各类施工材料和半成品与成品, 有效检验其质量是不是达标, 从而控制好原材料的质量关, 这对于确保项目质量与提高企业形象和效益非常关键。

2 道路与桥梁病害分析法

2.1 结构状况性能检测和评价

为了准确地反映出桥梁构造的受力情况, 并且不能得到桥梁的有关的具体资料, 则需要实施静力或者动力实施检验。所以, 动力试验和静力实验也是现在做常用的用于构造功能的检验方法。对于部分陈旧的无损检验技术也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是, 陈旧的方法能够有效的检验出其部分构造和外观情况, 并且可以对检验的结果做出科学的分析与判断, 但是对于桥梁的整体情况不能全面的展现, 也不能体系的评估出其剩余的寿命和桥梁构造的安全程度。

2.2 桥梁的受力特点不一样的检验重点

通常而言, 我们能够依据桥梁的种类来对检查的重点位置进一步的进行确定, 这些重点的位置是能够关键集中在部分具备跨区域的裂缝和桥梁的主梁连接位置的安全状况与道路桥梁的外观质量等等。目前愈来愈多的高新技术与材料持续应用到桥梁建设的行列中来, 当中对于钢筋与混凝土是应用最为普遍的, 当中对于钢筋混凝土的构造一般是以钢筋的强度来确定的, 检验人员要可以及时对钢筋质量的问题实施及时排除, 并在施工以前要可以使用一定的措施实施有关的问题材料试验, 从而可以保证道路桥梁的安全稳定性。

2.3 内部缺陷的检验

道路桥梁的检验工作不但包括外表的检验, 还包含内部的检验。许多道路和桥梁外表看起来完好无损, 但其实内部已经受到严重的破坏, 导致在应用的经过中容易发生碎裂、分层、蜂窝、环境侵蚀等各种问题。对于这种内部缺陷, 普通的外观检验是非常难发现的, 所以需要借用别的检验技术, 探测出道路桥梁内部的缺陷。

3 道路与桥梁工程的无损检测技术

3.1 超声波检测技术

超声波检测技术之所以能够检验道路桥梁的缺陷问题是由于运用超声波检验仪所发出的声波在道路桥梁中所表现的传播速度、波幅、主频率等参数实施检验, 这些参数和规范参数实施比较检验是不是有缺陷。最常用的运用超声仪器检验的方法就是穿透测试法, 尽管非常方便, 但是在应用时有限制, 在应用这个技术实施测试时不可以测评隧道混凝土的构造。因为超声波检验是运用声波的穿透实施检验, 而对于仪器可不可以捕捉到缺陷信号也是这个技术发展的重要问题。因此在用超声波检测技术对道路桥梁实施检验时, 经常使用把多测点数据实施对比的方式, 运用概率统计原理对检验数据实施处理, 之后对缺陷情况实施评估, 所以超声波检测技术的直观性相对差, 为了得到相对高的检测精度需要实施多点检测。

3.2 探地雷达检测技术

探地雷达关键是把高频电磁脉冲波由发射天线以宽频带短脉冲方式送入地下。在地下传播的经过中, 这脉冲将会遇到不一样电性介质的交界面, 一些能量将会被反射到地面被天线接收。地下介质的特点是项目人员经过反射波到达地面的时间和反射波的波幅来反映的。探地雷达可以准确测定缺陷区的大小、形状与深度, 具备快速度、方便操作、不受四周环境影响、能够在大区域内运用检验等优点。探地雷达关键是对道路基层密实性、道路路面厚度、基层厚度和含水以及挡土墙病害的检验等, 还能应用于道路材质、湿度、裂缝、桥梁构造等检验。

3.3 声发射法检测技术

因为材料内部构造不平均或者存在不一样性质的问题, 部分应力的集中会造成不稳定的应力分布, 材料在出现裂缝、出现塑性变形和断裂过程中, 会把一些应力释放出, 让其以应力波的方式向周围扩散, 就是声发射。道路桥梁中的混凝土构造在荷载作用下出现变形, 当超出设计要求的变形时, 就会发生裂纹, 能量以波的方式释放。应用声发射法对道路桥梁实施检验时, 在需要检验的位置放置声发射器, 经过检验不一样部位收到的声波时间差, 就能够清楚确定产生缺陷的部位。应用声波发射法实施检验能够具体、正确、迅速地认识桥梁内部构造的改变。在分析研究缺陷部位之后, 裂纹的品种、大小、开裂速度等都能够相对具体地分析出来。因为这种检验方法容易受到四周噪声的影响, 会造成检验精度的下降;另一方面, 这种方法是运用道路桥梁内部缺陷, 所以能够实施连续的动态检验。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道路桥梁的检测工作是非常复杂与主要的, 它不但需要检验技术人员具备丰富的现实现场经验, 同时还需要一个体系的理论作为其检验的基础, 及时吸取外国的优秀检验技术, 发现并处理好道路桥梁存在的安全隐患, 保证道路桥梁检测得正确无误, 从而有效保障道路桥梁质量, 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唐永斌.道路桥梁的工程检测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6, (1) :135.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 篇5

专业简介

1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掌握道路与桥梁工程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岗位职业能力,从事道路与桥梁工程生产一线技术与管理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2专业核心能力:道路与桥梁工程现场的施工技术和工程管理能力。

3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道路工程制图、工程力学、土力学与基础、水力与水文、公路建筑材料、工程地质、道路工程、桥涵工程、道桥工程计量与计价、道桥工程施工技术与施工组织、道路建筑材料、公路勘测技术、公路养护与管理、道桥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种操作训练、课程设计、工程实践、岗位实习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4就业面向:面向公路交通部门,从事公路、城市道路、桥梁及隧道工程的勘探设计、试验检测、养护维修的技术与管理工作。

其他:面向公路交通部门从事公路、城市道路、桥梁及隧道工程的勘探设计、试验检测、养护维修的技术与管理工作。

5.主干课程和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1)主干课程

高等数学、道路工程制图、工程力学、结构力学、道路建筑材料、道路工程测量、工程地质与土质、土力学地基与基础、公路设计、公路施工技术、水力学与桥涵水文、结构设计原理、桥涵设计、桥涵施工技术、公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公路工程造价、公路工程招标投标、公路施工项目管理、工程经济分析、公路工程结构检测技术、道路养护技术

(2)主要实践环节

道路工程测量、公路设计、公路施工技术、结构设计原理、桥涵设计、桥涵施工技术、公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公路工程结构检测技术、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6、在校学习期间,学生可在下列证书中,根据专业方向、个人兴趣、经济条件确定一种或两种以上技能证书。

《土建预算员证》

《土建工长证》

《CAD二级证》

《计算机二级证》

刍议道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 篇6

摘要:软基处理是道路工程建设的难点和重点。在道路施工之前,应该针对软土特性和施工要求找到合适的处理方法,提出并实施软基处理的具体施工技术,为道路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基础。只有集结所有建设者的智慧,汇集所有建设者的努力,中国的道路建设事业才会逐步完善,并一步步走向辉煌。

关键词:道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

1.软土路基概述

软土路基主要由粘土和粉土等细微颗粒含量多的松软土、空隙大的有机质土、泥炭土以及松散砂等土层构成。它们的成因、结构和形态虽然不同,但都有含水量大、压缩性高、强度低和透水性差的特点。软土路基不能简单的只按路基条件确定,因填方形状及施工状况,有必要在充分研究填方及构造物的种类、形式、规模、路基特性的基础上判断是否应按软土路基处理。在公路建设过程中,有些软土地基填筑过程中就因路基变形,无法定型铺筑路面;有的勉强铺筑了路面,但软基变形。未待交工验收,路面就开始失稳;有的在运营中变形,不但要年年整治,耗用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影响行车安全,中断交通。在软土地基上修建道路,首先要进行加固处理。因此,加强对软基处理效果的研究,对于确保道路工程质量意义重大。

2.影响软土路基处理的因素

2.1需要考虑道路性质

道路等级越高,对施工质量的要求也越高,对软土路基处理措施的要求也就越高。如果道路等级比较低,可以铺设简易路面,在地基沉降后再铺设常规路面,以节省工程资金。道路的高度、宽度、形状等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通常低、宽的路堤使用换填法可能会出现局部破坏,而高、不稳定的路堤使用压重法也会受到限制。路堤的宽度和高度越大,引起黏土层发生沉降的可能性和程度也就越大。

2.2需要考虑路基状况

地基构成和土质条件情况影响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选择。通常黏性土使用压实法,以尽量降低对地基的扰动,砂性土使用振动压实法或挤实砂桩法,以改善砂性土性能。

2.3需要考虑周边环境

道路工程施工需要考虑施工时地下水变化、泥水散落、噪声、振动等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如果施工现场附近,尤其是路堤坡脚周边有民居等建筑时,必须控制总沉降量,避免发生过大的隆起、沉降。难以有效控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时,需要主动与群众进行沟通,事先对民居等建筑采取保护措施,否则需要考虑使用高架桥梁的方式代替路堤。

3.软土路基的处理技术及措施

软土路基是道路工程中经常遇到的一种路基。对透水性差的浅层软土,采取挖淤换填,清淤后换填透水性比较好的砂砾;对地下水比较丰富,含有较多角砾且透水性良好的浅层软土,采用渗水盲沟方案,盲沟采用土工布包裹级配碎石,在填土荷载的作用下形成良好的排水通道,达到良好的固结排水效果。一般软土路段(水田)采取挖淤换填,清淤后换填透水性材料。山坳谷地挖淤后,在坡脚处开挖宽度不小于1m的台阶,分层回填透水性材料。水塘挖淤后,换填材料适宜采用中粗砂。

3.1基底处理。根据施工路段的地质情况修筑必要的施工便道,为挖掘工作提供一定的施工作业面。在开挖淤泥时,挖机一般采用倒退法施工,同时自卸汽车由施工便道进入淤泥开挖地段,将挖出的淤泥装车后运至弃土场区。开挖过程中如果渗水较大,则在挖淤路段两侧采用开挖深土沟和集水坑,通过潜水泵抽水的方法排除地下渗水。淤泥全部挖除后,将地面压实,通过检查后方可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透水性材料的换填。透水性材料采用天然级配砂砾料,其最大粒径应小于50mm,水塘段软基换填材料采用中粗砂。砂砾层分层摊铺压实,宽度宽出路基边脚50cm,两侧用片石护砌。同时在摊铺砂砾时要避免粒料离析。

3.2管式渗水盲沟施工。施工前先清理施工场地,进行施工测量放样,对含水量偏大的路段,在路基两侧开挖临时排水沟做好排水工作。施工时先挖除地表的淤泥土,然后根据地层的土质情况进行回填透水性材料,然后用土工布包裹有孔的硬塑管,管壁四周按照设计填以大于硬塑管孔径的级配碎石,形成渗水沟。土工布先在底部和两侧沟壁铺好就位,并预留顶部覆盖所需要的长度(包含搭接长度20cm),并拉直平顺紧贴底层,所有纵向搭接缝交替错开,搭接长度不得小于300㎜。出水口地面标高应高于沟外最高水位0.25m。盲沟的埋置深度要根据施工现场的水文地质情况调整,但应满足渗水材料的顶部(封闭层以下)不得低于原有地下水位的要求。另外渗沟进出口应采取反滤措施。

3.3填筑施工。正式填筑前应规划好作业区段、施工程序和各种机械作业路线。按“四区段”(填、平、碾、检)、“八流程”(施工准备、测量放样、分层填筑、摊铺平整、碾压夯实、检测签证、路基面整形、边坡修整)组织施工,按试验段确定的松铺厚度和碾压遍数等施工参数,以纵向分段、水平分层的方式进行填筑。填筑前,应检测填料的含水量,若含水量超过时,晾晒至符合要求再碾压。若含水量过小洒水至达到要求再碾压。碾压前要先用平地机进行填筑面的整平,再用振动压路机进行纵向反复辗压4~6遍。振动压路机碾压时,行驶速度宜用慢速,最大速度不宜超过4km/h,碾压时先静压一遍,弱振2遍先慢后快,振动频度先弱后强,直线段由两侧向中间,小半径曲线段由內侧向外侧纵向进退错行进行,行与行的轮迹重叠后轮宽度的1/2,横向同层接头处重叠0.4~0.5m,前后相邻两区段纵向重叠1.0~1.5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处错开3m,达到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均匀。用灌砂法检测填料的压实度,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复查,方可进行下层填筑。对于不同性质的填料,应水平分层、分段填筑。同一层水平路基宽度范围内采用同一种填料,不得混合填筑。每种填料压实后的连续厚度不宜小于500mm.填筑路床顶最后一层时,压实后的厚度应不小于100mm。并且每种渗水土填在非渗水土上时,非渗水土层面应有向两侧2~4%的双向排水坡,同时采取相应的防水措施。当原来地面纵坡大于12%或横坡陡于1:5时,应根据设计和规范要求将原地面挖成台阶,台阶宽度应满足摊铺和压实设备操作的需要。或者设置成4%-6%的内倾斜坡、且不得小于2m的台阶。填方路基必须按路面平行线分层控制填土标高;填方作业应分层平行摊铺;保证路基压实度。每层填料铺设的宽度,每侧应超出路堤的设计宽度300mm,以保证修整路基边坡后的路堤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完成路基填筑后要安排机械和人工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边坡修整,凿除宽填部分,使其边坡顺直、圆顺、美观。另外要对路基顶面进行整平、压实并埋设中线水泥桩,并纪录好相关初始的测量数据,为后续工作提供施工测量依据。

4.结语

在进行城市道路软体路基的实际设计过程中,对于软土路基处理而言,必须选择正确的技术进行施工,必须结合工程实际以及道路基本情况进行施工,并且进行综合选取最终的处理措施,或是单独技术施工,或者是联合处理,在保障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节约投资金额,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参考文献:

[1]注双杰,张留俊,刘松玉等.道路不良地基处理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2]冯仲仁,朱瑞赓.我国道路软基处理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武汉工业大学学报,2011,(1).

[3]薛国臣,黄苏宁.浅谈CFG桩复合地基[J].林业科技情报,2009,(4).

[4]徐思宏.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6)

道路工程测量技术 篇7

1 市政道路路基工程中施工的质量要求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逐渐加快,对路基工程的要求也在逐渐的提升当中,主要体现在:第一,路基工程的结构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路基工程作为市政道路的基础性工程,需要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才能够保证后续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如果路基工程的结构存在着一定问题,将会导致该道路投入到正常使用之后,在车辆的荷载作用下,发生相应的变形和整体失稳问题。第二,路基工程还需要保持水温稳定性。路基工程长期处于复杂的自然环境之中,会受到地下水和地表水的侵蚀,水分的作用会影响到市政道路的正常使用效果,只有保证路基工程的施工状况具有良好的水温稳定性,才能够保证其正常发挥作用。

2 市政道路路基工程的具体施工技术

2.1 施工测量技术

市政道路路基工程在进行实际施工之前和施工过程中需要做好施工测量工作,这样能为后续的施工提供良好的数据支持。在进行施工测量的时候,首先需要对施工现场的道路中线进行恢复,针对相关构造物的位置进行良好确定。对路基工程进行施工测量,还需要对导线、中线以及水准点进行测量,测量时候工作人员需要对图纸进行充分掌握。

2.2 路基填方技术

在进行全面的路基填方施工之前,可以选择一段路基进行试验,这样能保证后续填方工作顺利进行。针对土质的松铺系数、压实遍数以及设备的具体使用情况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测试,在此基础上进行后续的路基填方,能够起到良好的实际效果。同时还需要注意到摊平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每一土层的填筑进形控制,保证排水能够有效进行。

2.3 路基填筑技术

在对路基工程进行填筑的时候,采用的是分层进行的方式,针对每层填筑的土层厚度进行控制,保证填筑的土石方厚度能够比路堤的宽度要大,这样能够有效提升路基的压实度。路基的压实度,还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确定和控制,选择合适的数值。

3 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技术质量控制技术的方式

3.1 建立健全完善合理的技术质量管理体系

进行技术质量的管理工作,需要建立起完善合理的技术质量管理体系,这样能够保证市政道路路基工程在进行质量管理的过程中有良好的规范作为指导。建立健全完善合理的技术质量管理体系,需要对建筑市场中的各类企业进行资格认证,保证从事市政道路路基工程建设施工的企业都是有相应资质作为保证,另一方面还需要对路基工程的招投标制度进行完善,路基工程在尽心招投标的过程中,很多企业凭借不正当的方式获得施工资格,这样会对路基工程的施工质量造成影响。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技术的监理制度,对于施工技术能够起到良好的监管作用。监理制度主要是对路基工程施工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和指导,针对其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及时提出,及时进行改进,这样能将安全隐患扼杀在摇篮之中。

3.2 对路基工程施工技术中的关键性要素进行管理

路基工程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有很多的关键性要素会影响到最终的施工质量,包括施工原材料、设备以及施工人员等方面,对这些要素进行控制和管理,能够全面有效的促进施工技术得以不断提升,从而有效保证施工效果能够满足市政道路工程的要求。对使用原材料进行管理,需要对材料的来源、质量、数量和规格进行全面控制,对施工设备进行管理,主要保证正式投入到现场施工中的设备具有稳定的使用效果,不会影响到实际施工。同时还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管理,施工人员的工作状态会影响到最终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人员需要具有良好的技术和专业知识,能够有效应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在对施工人员进行管理的时候,可以在进行施工之前对人员的专业水平进行初步的检测,并针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

4 结语

市政道路路基工程在进行施工建设的过程中,有着较高的要求。路基工程需要具有一定的强度。当路基超出自身所能承受的强度范围之后,将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形和毁损情况,因而在进行实际施工的时候,就需要保证路基工程具有良好的强度,保证其能够承受住较大的荷载,这样才能够满足实际需求,为城市建设发挥作用。

摘要: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能够有效促进城市经济建设的发展。当前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为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创造了良好的前提条件。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技术质量会影响到工程的实际使用效果,因而需要对路基工程进行全面有效的质量控制,通过质量控制,减少其中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本文主要从市政道路路基工程中施工的质量要求入手,针对市政道路路基工程的具体施工技术,对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技术质量控制技术的方式进行全面有效的说明和介绍。

关键词: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技术,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何德华.浅析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技术[J].科技与企业,2016(3).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关键技术探析 篇8

1道路工程设计的要点

1) 道路工程的设计需要反映出道路的功能特点。

在现在的城市中, 对道路而言, 很多都不仅仅是对交通运输的要求, 在现代化的都市中, 我们更多的是关注道路设计是否对城市的美化起到作用。现在的公路还需要兼备生活性和娱乐性。在符合了人们对交通性的要求外, 生活性和娱乐性是设计人员必须要考虑的。

2) 道路的设计需要突出城市的特色。

一个城市留给外界的第一印象就是城市的特色, 拥有与众不同的风格会让人感觉耳目一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城市个性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 所以在设计中, 设计人员应该考虑市民对城市个性化的需求, 尊重城市的文化, 注重城市整体的构造, 这样不仅仅可以突出当地特色, 也能在工程设计过程中带来不小的收益。

2道路工程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1) 城市道路按照道路在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的服务功能等, 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四个等级, 需要符合相关的规定。但是, 在设计过程中很多设计人员都不够重视这些问题, 更多的都在关注城市未来的发展上, 争取更多的利益。我们需要考虑公路的等级、密度和宽度的标准等问题, 在道路设计上更多的优化。比如:快速路我们应中央分隔、全部控制出入、控制出口间距及形式, 应实现交通连续通行, 单项设置不应少于两条车道, 并设置配套的交通安全与管理措施。在很多情况下, 设计人员都忽略了安全措施这一项, 安全是很重要的, 绝对是不能忽略的。

就现在而言, 我国道路方面的设计更多注重主干道和立交桥上, 在支路方面的投入不够, 这样就不能形成完善的网络体系, 这样一来, 主干道的压力就越来越大, 交叉路口车辆的拥堵现象也越来越严重, 不利于城市的交通。所以,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应该关注这样一些现象, 支路的设计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对于城市道路交叉口而言, 最佳的解决方案是为各条道路建立专用系统, 以彻底地解决普通平面路口的混行交通所导致的交叉冲突。但由于城市的资金限制、城市景观、总体规划、路口间距和占地等客观条件的限制, 完全采取修建立交桥的方式来解决平面交叉路口中人车干扰冲突的问题并不现实。因此, 只有通过对交叉路口进行交通渠化, 才能降低各种交通流发生冲突的机会并提高路口交通的安全性。在城市道路的渠化设计中, 为了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需要结合汽车行驶性能及交通工程原理进行综合考虑, 设计方案必须有利于提高通行能力、保证行车速度和交通安全。

2) 设计过程中不注重交通的分析。对交通的分析主要是指对车辆流量流向的分析, 还有车速以及行进的车辆组成等等。对交通的分析需要系统性的规划, 在道路的设计过程中, 这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是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 很多的设计人员都忽略掉了这些问题, 设计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所以, 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该把交通安全和城市目前的需求放在首位, 而不要一味的追求怎样能符合城市未来的发展, 形成更好的交通体系。

3) 横、纵断面的设计不都完善。横断面的设计主要是根据车道的宽度来决定的, 道路的纵断面主要跟道路的美观以及行车的舒适性、排水效果相关。在对公路横断面的设计中, 很多道路的宽度都高于道路所规定值, 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根据相关的规定值来涉及道路, 这样不仅降低了成本, 而且也有利于我们的交通安全。对于纵断面的设计, 很多道路的设计都不能及时的排水, 我们应该按照相关的规定, 设计相应的排水设置, 确保道路和周围环境能够相协调。

4) 在道路设计工作中, 很多设计人员都把道路设计的美观性给忽略了, 只是更多的去关注道路的安全以及结实程度。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美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所以一个具有美的设计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我们应该多注重美的设计。

3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城市都会走进都市化的建设。在此过程中, 对道路要求的设计就会越来越严格, 所以我们应该在设计中不断地探索, 积极地改造公路建设, 全新的投入到研究中去, 为我国的道路设计贡献一份力量。

摘要:为适应我国城市道路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规范城市道路的设计, 我们必须对城市道路的设计做出相应的规范。城市道路的设计过程中也存在着相当多的困难和问题, 需要探究相关的技术, 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道路工程,道路工程设计

参考文献

[1]熊广忠.论道路美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9.

[2]苏志忠.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9.

[3]张金水.道路勘测与设计[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9.

[4]尤晓韦, 张恩杰, 张青喜.现代道路交通工程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2008.

基于道路工程的施工技术分析 篇9

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就得到了快速发展, 同时也使得我国各种运输事业迅速发展, 无形中加大了我国交通的压力, 使我国道路结构安全性问题日益突显, 交通事故也日益增多, 因此, 为了更好地延长我国道路的使用寿命, 防止不安全交通事故的发生, 我国就必须不断提高我国道路工程的施工技术, 以更好地促进我们具交通事业的发展, 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2、如何更好地提高我国道路工程的施工技术

2.1 做好道路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对于道路工程提高其施工技术至关重要, 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道路工程的施工技术, 道路工程施工单位就必须做好相应的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收集道路施工地的气候条件、地质条件以及与其相关的水文条件, 然后由专业人员进行详细的分析, 总结出来变化规律, 同时道路工程施工单位的施工人员要注意道路施工地是否位于地质多发地段, 以做好相应的施工策略;为了更好地提高道路工程的施工技术, 道路工程施工单位要提前做好施工的应急措施, 以防止发生突发事件时及时处理, 特别是遇到高温天气或阴雨天要采取应急措施防止施工受到影响, 并且还要不断地跟踪道路工程具体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情况, 防止出现施工过程中出现材料的浪费。

2.2 道路工程在施工中混凝土面层的设计

为了更好地提高道路工程的施工技术, 道路工程施工单位的施工人员在进行道路混凝土面层的结构设计的时候, 首先要对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调查, 并且同时要预测底层结构的外界影响程度, 使设计结构更好地符合混凝土接缝的条件, 并且混凝土要满足最小施工厚度的要求, 同时要确保上层与下层之间连接处于良好的状态;同时为了更好地提高道路工程的施工技术, 道路工程施工单位的施工人员要采用低温抗变性能力比较好的混凝土材料, 并且施工人员同时要控制好混凝土材料的搅拌工作, 控制好混凝土材料搅拌的质量。

2.3 混凝土的生产

道路工程的施工离不开混凝土, 为了给道路工程施工提供高质量的混凝土, 道路工程的施工单位要加强对混凝土的检测和控制, 每天混凝土在开盘之前, 道路工程的施工检查人员首先要检测的混凝土含水率, 并要根据检测出机口和浇筑仓面的混凝土坍落度, 仔细计算坍落度, 以防止比较大的损失;在道路工程施工的时候, 严格控制用水量。

为了给道路工程施工提供高质量的混凝土, 道路工程的施工单位要注意充分发挥拌和站操作人员的职能, 规定拌和站操作人员要定期校验拌和系统的称量精度, 而且还要随时检查拌和站的运转情况, 以更好地确保拌和系统的稳定;注意使拌和站的生产能力满足混凝土浇筑强度的规定要求, 完善拌和站完整而合格的计量设施, 在拌和站投入生产之前, 计量器具或设备均要有计量部门的率定。

2.4 不断加强道路工程施工材料的检测

修建工程永远离不开质量比较好的材料, 道路工程的施工当然也不例外。所以, 为了更好地提高道路工程的施工技术, 道路工程施工单位首先就必须把好材料的关, 采购那些合格优质的建筑材料, 同时招聘工艺比较成熟且技能比较熟练的工人, 以更好地确保道路工程建设的质量。对我们道路工程常用的材料, 比如水泥、钢材、粉煤灰、混凝土、砂、碎石等材料, 道路工程施工单位的工作人员首先必须知道对这些材料必检的项目, 才能更好地对材料合格与否做出更加准确的判断。

水泥在道路工程施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要以同厂、同标号同生产时间, 而且它则是以50t为一批进行详细的验收, 而且要用生产厂家的质量证明书, 因为水泥碰到水容易板结, 所以质量证明书十分重要。

其他材料的检测方法和水泥的很相似, 依旧是生产厂家, 生产日期及时间, 说明书, 质量保证书等注意事项, 从这些方面仔细检测进而更好帮助道路工程施工的质量。

2.5 道路工程要加强在施工中所用材料质量的控制

要提高道路工程的施工技术, 保证道路工程施工的质量, 我们在道路工程施工的时候就必须把住路基施工材料质量的控制关, 研析出许多质量控制的方案, 并在具体的道路工程具体施工的过程中, 更好地落实, 首先道路工程施工单位要努力加强对地方料源的质量控制, 尤其是加强对监理承包人的计划开采中一些料场的地点、材料的名称、材料的材质和规格以及开采流程、生产流程的检测, 同时道路工程施工单位要在采料场的开采阵地和生产阵地分别采取旁站监督管理措施, 用开采料加工成的样品进行相应的建筑试验, 对这些样品的材质进行验证, 从而做到以样本估计总体, 如果道路工程施工单位所抽样品验证结果是合格的, 道路工程施工单位便可以允许承包人的开采计划方案, 进行正常的开采工作;并且道路工程施工单位要设置相应的监理职能, 使监理始终控制着开采现场的时刻了解和监测开采人员的技术能力以及他们的开采加工必需证件, 以从道路工程建筑材料开采和生产中把好材料质量的关, 为道路工程的施工提供优质材料, 高质量的建筑材料, 从而为提高道路工程施工技术提供更加优质的建筑材料。

3、结束语

我国道路工程不断提高施工技术, 有利于不断完善我国交通体系, 有利于更好地促进我国综合运输体系的建设, 进而不断实现我国交通的多元化和高速化, 并且不断提高我国交通事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促进我国交通事业的国际化水平, 更有利于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提供更加便利的交通条件, 从而更好地提高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进而有利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摘要:如今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交通已经越来越是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促进我国商品流通和物品的重要通道, 更是促进我国经济繁荣, 提高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前提, 但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交通的发展, 就必须不断提高我国道路工程的施工技术, 为我国道路交通更好地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所以, 本文将重点分析和研究基于道路工程的施工技术问题。

关键词:道路工程,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1]佟彩霞.市政道路设计应注意的问题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 (15)

[2]石永峰.浅论提高市政道路管理与质量[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下旬刊) .2013 (01)

顶管技术在市政道路工程的应用 篇10

近年来, 非开挖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顶管技术作为非开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需要开挖或只开挖工作井和接收井, 也就是通过管道非开挖技术铺设与更换地下管线, 一般将其顶管直径控制在DN800—4500, 利用工作井在土内顶入要埋设的管道, 工作井内管子地下穿行的长度应超过1 500 m, 穿行时也可做曲线运行, 这样可躲开障碍物。

作为市政施工中一种非开挖掘进式技术, 顶管技术的特点为对附近环境影响小或无影响, 施工不需要较大的场地及噪音污染低等。与开挖埋管技术相比, 该技术能够深入地下工作。现阶段顶管技术已经较为成熟, 其工作原理为工作井垂直于地面, 随后通过高压液压千斤顶, 向地下顶入水泥及钢制管道。该技术利用主顶油缸与管道间中继间等推力, 从工作井内把工具管或掘进机穿过土层向接收井内推送、吊起。随后在两井之间埋设管道, 为非开挖敷设地下管道施工提供便利。

2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顶管技术的应用

随着市政道路建设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 市政工程质量问题也得到了人们的关注。在市政道路使用期间, 往往会出现大面积翻浆、沉降、坑槽等水损坏问题。市政道路质量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对城市交通质量与经济发展将造成极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工程案例, 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流程进行了分析, 在做好施工准备的基础上, 施工单位必须规范施工流程, 提高施工技术水平, 完善市政道路王, 提升市政道路整体质量。

2.1 工程案例

某工程管道全长13 km, 截流泵站为1个, 污水泵站2个。遵循管道埋设深度、管道穿越地层的水文情况等, 全线施工选用的施工方法包括:开槽施工、顶管施工及架空施工, 选用smw方式作为顶管基坑施工, 3 688 m为顶管管道总长度。

2.2 施工流程

1) 管材运输与吊装。由供货厂家对管材进行运输, 到现场后管材可通过运输车自带吊机卸车, 在堆管场均匀排列管材。在工作井边设置堆管场, 并进行槽钢、滚杆铺设, 采用人工方式向工作井边放置管材, 选用小型吊车进行施工。吊装施工前, 应检测吊装设备的质量, 确保其质量符合相关规定后, 才能进行施工。

2) 安装顶管设备。安装施工前期必须全面检查相关起重设备, 如卷场机、电动葫芦等, 确保其质量符合施工要求后, 才能开始操作。完成安装起重设备工作后, 应进行试吊工作, 与地面距离10 cm位置时, 应对重物、设备的安全性进行检测。同时还要检查安装前期的液压油泵、液压管路等相关设备, 并遵循顶管坑设计规定, 对高压油泵、管路等进行安装。

3) 工作井与接收井施工。遵循该段顶管工程的具体情况, 工作井设有7座, 接收井设有9座, 全部选用C30现浇钢筋混凝土矩形井结构, 工作井内净空6.5 m×5 m, 接收井内净空4 m×4 m。每个井位都具有较为稳定的地质情况, 地下水贫乏, 因此开挖时选用由上到下的方式分层作业, 孔洞预留到管道进出洞位置, 并做临时封堵施工, 一般选用砖材作为施工材料。

工作井地面应设置和顶管施工有关的设备, 如气压系统、液压系统等。选用2台电动空压机气压系统可生产压缩空气, 随后净化存储后向管道内输入, 鼓风机的作用为排烟与确保施工人员呼吸安全。高压油泵、控制阀等都是组成液压系统的重要部件, 其功能为将压力油提供给主顶千斤顶与中续间千斤顶。一般将2台45 MPa高压油泵配备到各个工作井内, 确保两个联合应用。泥浆池、搅拌机及注浆泵等都是压浆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该工程选用4.7 t重单节管子, 选用门式吊机重量为10 t。

千斤顶为井内顶进设备, 这也是顶进系统的重要设备。通过顶进计算, 预计将2台油压千斤顶 (2 000 k N) 配备到顶管主站, 布置形式为左右对称, 通过电动油泵向主顶油管供给油压, 1 500 mm为千斤顶行程。导轨、千斤顶托架、顶铁等其主要设备, 如图1所示。

4) 顶进施工。该工程应对淤泥质粉土进行穿越, 为降低管道顶进阻力, 除将改性石蜡涂抹到管外, 该工序必须在下管前完成。因大部分管道高程处于地下水位以下, 必须对施工中一次单向顶进长度加以控制, 确保其最大长度为221 m, 该情况下可选用长距离顶管方式进行作业。其施工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 顶管出洞。完成井内外准备工作后, 可在导轨上吊放机头, 先将方向调好, 在进行顶管出洞作业。将机头与管道出洞洞口预留到工作井前壁位置, 为避免预留洞口和机头外壁缝隙有井外水或土向工作井流入, 可将密封装置设置在预留孔洞和管道之间。其主要设置在井壁预留孔位置, 并进行钢结构内套环的制作。止水板设置在套环内圈, 在预留孔与管节之间安装套环, 在孔的预埋钢板上焊接外围, 内圈橡胶与管节贴紧。当机头前端进入洞口密封圈后, 就可以破墙出洞。选用砖砌体对工作井预留洞口进行临时封堵, 在顶进前通过风镐将内层部分封堵墙体凿除, 随后通过机头前端刃口将外层墙体破除, 并向土体内切入, 当工具管向土体内顶入后, 将其尾部预留部分 (300 mm) 在导轨上进行放置, 缩回千斤顶活塞杆, 将替顶、分压环卸除, 并进行管节安装, 随后进行管道顶进施工。

(2) 注浆减阻。长距离顶管施工中, 可利用压注触变泥浆将管道附近孔隙进行填充, 以此形成一道泥浆保护套, 达到地层支撑的目的, 并对地面沉降量进行有效降低, 以此起到顶进阻力减少的作用。施工过程中, 压浆应先从顶管机头尾部进行, 于此同时还要进行顶进工作, 随后在中续间与混凝土管道相应位置进行技术补浆, 降低顶进施工中泥浆损耗量。一般选用膨润土 (400 kg) 、水 (850 kg) 、纯碱 (6 kg) 、CMC (2.5 kg) 、稠度 (12~15) 的比例配制触变泥浆。如土层具有较高含量的粉粒或粉质黏土, 渗透系数一般, 具有较慢泥浆扩散速度时, 应确保泥浆相对密度在1~1.3的范围。为降低摩阻力, 必须在地面注浆系统配制后对注浆浆液进行充分搅拌发酵, 在利用液压注浆泵向输浆总管与管节上的环形分管进行传送, 压入管节内的注浆孔形成管节外围泥浆套。

(3) 中续间设置。在长距离顶管施工中, 中续间是指中间增设的推力系统, 短行程千斤顶组、壳体与千斤顶紧固件等都属于中续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图2所示。中续间的工作原理就是在高压油路作用下, 中续间千斤顶组以后管道作为后支承点, 不断推进其前段管道, 距离控制在30 cm, 随后主千斤顶在推后管道向前30 cm左右, 分段逐步向前推进管道, 进而达到长距离顶管施工的目的。在管道分段安装位置中续间的确定可利用阻力进行计算, 机头正面阻力与管道外壁阻力主要通过第一号中续间进行有效克服, 同时进行安全顶力储备的大量预留。遵循相关计算方式得出, 推力为4 000 k N时, 顶进距离为70 m。因此, 一号中续间应在机头20 m位置进行留设, 随后遵循50 m间距设置中续间。完成顶管施工后, 必须由一号中续间逐渐将千斤顶组、操作管线撤除, 最后将钢筋笼、钢管内模设置在中续间空挡内, 并进行混凝土填充浇筑。

5) 管道接口。外套环橡胶止水带与软木衬垫构成管节接口。应确保从加工位置到现场运输吊装施工过程中, 钢套管不能出现变形情况, 不能损坏接口, 应确保对接施工中管节内不会出现橡胶带移动、翻转情况, 应保证管节的密封性符合施工要求。在进入施工现场后, 应做好钢环套的防腐工作。为避免橡胶止水带出现老化现象, 应确保其表面的清洁, 并在阴暗位置进行存储。选用强力胶水将橡胶止水带在混凝土管口凹槽位置进行粘贴, 并确保其稳固性, 为降低摩阻力, 可将无腐蚀性润滑油涂抹到管节对接位置, 避免止水带出现任何问题。

3 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国市政工程事业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作为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重要技术之一, 顶管技术施工是否符合施工要求, 对其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提高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 必须建立与完善其施工技术体系, 选用科学有效的技术进行施工。在提升顶管施工技术水平的同时, 施工单位应规范施工流程, 做好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工作, 才能为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整体质量的提升提供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浅析道路工程机械化施工技术 篇11

【关键词】公路工程;机械化施工;科学管理

当前,由于科技的发展,机械设备不断应用在工程项目中,并且它能够帮助施工单位减轻人力、财力的投入,代替人力做危险性工程,有效的保证了施工的质量,它比传统的施工具有独特性,所以,在现代施工中,对于技术、管理、质量等都有非常高的要求。由于公路的施工涉及的技术方面以及地域范围都非常广,所以在公路工程施工中,一旦出现失误,不仅不能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而且还会造成生命安全等极大损失,从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另外,在道路工程中投入机械设备还关系到施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以及有效的发展。当机械设备投入到工程中时,就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控制,从而保证工程安全有效的进行。所以,施工企业在接收到工程项目之后,将机械设备投入到工程时,必须要严格对每个劳动者的安全问题进行保证,认真做好防护工作,尽量减少和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以保证企业健康、快速的发展。目前,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在工程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引入机械设备与劳动者协助完成,比如土石方开挖、运输材料、填筑混凝土等。所以,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机械化进行严格的控制与管理,从而保证施工的安全以及工程的质量。

1.合理配备施工机械进行施工

当前,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及建筑工程的规模不断扩大,机械施工的出现已成为必然趋势,它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公路建设的高要求。通过实践,要想提高道路工程的施工效率以及技术水平,就需要在施工中引进机械设备,从而有效的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当前,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公路工程的建设规模都非常大,监管部门对于工程的质量以及技术水平也有非常高的要求,并且工程项目的建设周期也非常短。在这样的情况下,施工企业更加需要注重自身的经济、社会效益,保证工程的质量,而引进现代化机械设备来建设道路是日后发展公路建设的必然趋势。

2.装载机和挖掘机施工应用

2.1在施工过程中300m以内运距的土石方开挖、运输、填筑或废土,采用铲运机施工比较合理

配备足够的铲运机施工,能降低施工成本,它将松土、铲土、运土、卸土及初平这几个工序溶为一起,是短距离土石方开挖、填筑的理想设备。一般有3台组成一个机组比较合理。铲斗容量大能提高产值,平整采取1台推土机或1台平地机平整,压实采用1~2台15吨以内振动压路机。

2.2运距超过300m,开挖普通土、松土

采用装载机或挖掘机配备一定数量自卸车进行施工。关于所用自卸车的数量,应根据土石方调运的距离及施工道路的好坏而定,原则是只能汽车等机子装土,不能让装投设备熄火等汽车,这样产量是提不上去的。另外在装法上,即装载机和汽车如何配合好,是制约产量的一个方面,采取装载机直线装运比较合理。装载机在铲第一斗时,车辆进入预备状态,在装载机后退时,车辆就位,装载机立即跟上卸土,之后在装载机后退的过程中,车辆往前移一个车身,装载机前进铲土,完成一个循环。如此重复,可减轻操作手劳动强度,提高单位时间内产量。挖掘机装土,车辆可停置装料,这种施工方法在挖掘机能施工的条件下应大力提倡,可减少设备投入,降低施工成本。

2-3运距超过300m,开挖硬土、风化石采用推土机松土,装载机配备一定数量自卸车进行施工,这种情况对推土机的施工要求较高,推土机松动后的场地应平整,便于装运料;松动的土应保证装载机装卸,保证产量。推土机在松动土时应有讲究,分层设平台进行工作,一般取20m长一个台比较好,刀片吃土深度根据设备动力和刀片高度、宽度而定。

3.施工前的准备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很多,这里主要强调施工前的基准线的设置、洒水和卸料工作。

3.1基准线的设置

它是施工28em水泥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关键。面层是在稳定土基层上施工的,因此采用双侧挂线为基准的办法进行施工,每5m设一个线架,相邻3个线架的接线刻度高差不能大于±1.5em。在弯道及超高路段则要每隔5m设置一个线架,其相邻高度差可适当放宽。钢丝绳的张紧度应合适,一般为800N的拉紧力,放线时不要过长,一般为150~200m,防止出现较大的误差,两段基准线间应有10m以上的重合段,待找平传感器滑过重合段后才能拆除旧线。

3.2卸料

自卸车的卸料也是常常被忽视的工序,在施工中经常出现施工机前堆料过多使施工机行走困难的现象,有时布料过少,使振捣箱内的混凝土量不足,路面厚度得不到保证。这种施工机前混凝土或多或少的现象,会严重影响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

3.3施工机的合理使用

(1)震捣棒的分布,即震捣棒间隔距离的确定。对混凝土的密实度产生直接的影响,其间隔一般在厂家安装的时候均加以调整、确定。这使操作人员忽视了震捣棒使用过程中再次定位。

(2)边模板的调整。

边模板的升降是通过液压缸来调整的,在实际使用中,边模板与基层间的距离约为2~3cm较为合适,太小会使边模与基层直接摩擦而加大阻力,如太大会产生漏浆严重。施工机行走过程中随着基层的变化边模会直接与基层接触,使边模形成了支承点,严重影响了成型模对混凝土的挤压成型,坍边严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及时调整边模高度。

3.4施工后的切缝时间

开始切缝时间指混凝土抹平成型后所经历的时间。实际施工中影响混凝土铺筑坍落度形成不仅是温度这一条件,还有湿度、风速、路面厚度以及混凝土本身添加剂的含量等重要因素,其中风速对施工难度造成的影响很大,风速较大的地方应根据情况来确定切缝的时间,如不考虑风速,通常切逢时间较晚,混凝土强度较高,切缝速度慢,切割机及刀片损坏率高,一般施工规范而言,昼夜平均温度10℃时,其开始切缝时间为4天,平均温度每增加5℃,其开始切缝时间减少1天。

4.结语

通过上述,在道路工程施工中引入现代化机械设备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会由于失误或者其他原因造成安全隐患,以致于工程的质量得不到保证。对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总的来说有内因与外因,内因主要是机械自身的管理,外因则包括人为因素以及自然因素。在进行机械化施工过程中,对于机械设备的管理是重中之重,只有对其安全管理,才能够有效的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才能保证施工的质量,并且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鲁永茂,姜乃利.浅谈公路工程施工机械的合理选择[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19).

市政道路雨水排水工程施工技术 篇12

1 市政道路雨水排水工程施工的重点

1.1 管道材料的选择

管道材料质量对整个工程起着决定性作用, 合适的、质量好的管道持久耐用, 但现在市面上也不乏粗制滥造的管道材料。因此, 选择管道材料时一定要本着为整个工程、整个城市负责的态度, 切不可选择那些质量差, 甚至不具备合格证书的管道材料。选择管道材料时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1) 弄清管道材料是否出自正规厂家; (2) 查看管道材料具备相关部门出具的出厂合格证书以及相应的力学实验检验报告等相关资料; (3) 检查管道材料的外观, 比如查看管道材料是否完整, 是否存在开裂、脱皮、破损等缺陷。

1.2 开挖前的准备工作

事先了解地下管线的位置, 这样在开挖时可避免出现破坏管线的情况。有些管线的布设要经过加宽的沟塘和过路的管道, 这时应清淤、回填, 保证不破坏原有构造。除此之外, 还应对当地原有的排水系统, 比如沟渠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在此基础上制订排水工程施工计划, 这样便可对原有的沟渠设计加以利用。有时施工过程中会出现特殊情况, 因此必要时需设计临时排水沟, 加强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

1.3 管道安装

管道安装是市政道路雨水排水工程的重中之重, 安装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 由于管道中存在垃圾等杂物会对工程施工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安装管道之前应先清理掉这些杂物, 保证沟槽清洁; (2) 要基于基础之上放出管道中线; (3) 在管道安装过程中可以采用“由低处向高处施工”的策略, 但要保证承插与流水保持方向的一致性; (4) 橡胶圈应套在管节插口中间, 这样才能保证密封圈与承口紧密相贴。

1.4 排水检查井施工

排水检查井施工也是整个工程的重点之一。在进行排水检查井施工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 排水。排水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 带水作业是工程施工中的大忌, 因此, 工作人员应事先在检查井10 m之外挖好排水井, 以便排水。 (2) 基础施工。有些排水检查井属于不落地井, 对于这一类井, 井基础浇筑应与管道基础浇筑同步。 (3) 砌筑井体。施工之前, 将砖块或原砌体浸湿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节。此外, 要同步砌筑井内流槽和井壁。在粉刷井内外壁时不能随意粉刷, 必须按照事先制定好的计划进行, 且井内外壁粉刷工作要在回填土之前完成, 万万不可马虎打乱顺序。 (4) 回填土。回填土工作应该在现浇混凝土或砌体水泥砂浆的强度达到事先设计规划的强度后进行, 否则严禁回填土。 (5) 安装井框。安装井框之前要先加固井周围。井框安装好之后, 还应调整检查井盖标高。

2 雨水排水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2.1 地下水流溶洞的处理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问题, 比如地下水流溶洞问题。事实上, 很多地下水流溶洞体积很小, 水流不是很快, 且孔内水位比较稳定。对于这一类水流溶洞, 则可采取抛填片石法处理。抛填片石时也有考究, 比如, 为加强溶洞区内桩孔四周填片石的密度和强度, 可以在抛填时掺入一些碎石土、絮状物或水泥。

2.2 沉泥井施工

沉泥井主要用于沉积雨水井内的淤泥。具体操作流程为:测量放样—开挖坑槽—坑槽底部加固处理—下沉安放井框—回填井框与坑槽间的空隙。

2.3 交工验收

工程施工后期的交工验收也是十分重要的。在交工验收时主要查看工程设计和工程施工质量, 市政道路雨水排水工程也一样。一般排水工程遵循“结合防排堵”的治理原则。整个工程施工中有很多薄弱环节, 比如会出现施工缝、变形缝等, 这就需要加强改进薄弱环节, 保证整个工程的完好性。

2.4 其他施工技术要点

隧道施工中的初次支护十分重要。初次支护承担着整个工程的全部地下荷载, 因此强度要求很高。除此之外, 还要有较强的刚度和较高的抗渗性, 以防周围岩石变形、避免地表下沉。排水工程施工的另一个技术要点是提高喷射混凝土的密实性, 最大限度地减少混凝土收缩、变形、裂缝, 以防雨水渗漏。混凝土的密实性与用料有很大的关系, 控制好水灰比、精心选择用料都很重要。另外, 要注意保护防水层, 因为防水层极易受到损坏, 防水功能降低。

3 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现代化建设步伐在不断加快, 城市规划中的道路雨水排水工程施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这说明排水工程在市政建设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肩负着如此重大的使命, 做好本职工作义不容辞。况且排水工程原本就与我们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因此, 在排水工程中实行严格的质量管理很有必要。不管是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还是施工后的日常保养修护, 我们都不能忽视质量问题。做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可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奠定稳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沈荣康.当前市政道路雨水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3 (06) :185-186, 197.

上一篇:物理教学中的学生评价下一篇:特别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