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非连续计算方法

2024-06-30

连续-非连续计算方法(精选12篇)

连续-非连续计算方法 篇1

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discontinuous deformation analysis,DDA)是Shi[1]20世纪80年后期提出了一种模拟岩体结构不连续变形的全新数值分析方法.该方法充分考虑了岩体的不连续特性,可以模拟块状岩体的非连续变形、大位移运动情况.目前该方法在数值模拟和工程应用方面取得了较大的发展[2-10].

针对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中一些算法不能解决断续节理岩体破坏的问题,焦玉勇等[11,12]和张秀丽[13]提出了非连续变形的岩石断裂分析方法(discontinuous deformation analysis for rock failure,DDARF).非连续变形的岩石断裂分析方法虽能成功的模拟裂纹萌生、扩展、贯通、直至岩体崩塌破坏的全过程,但方法本身是通过人为输入时间步数来控制程序的终止,缺乏有效的收敛准则来自行判断程序的结束.如果规定的时间步数较少,块体系统在达到平衡状态之前就已停止了求解,得到的结果自然不是正确的,相反,如果规定的时间步数太多,虽然计算精度得到保证,但既浪费时间,又影响效率,自然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具有很大的主观性.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中,姜清辉等[14]曾提出采用块体自由度向量的2范数作为收敛准则,本文拟采用相邻时步位移差与当前时步位移比值小于某个极小值的方法来判断非连续变形的岩石断裂分析中计算程序的收敛,更为简单易解.

裂隙岩体渗流变形耦合作用的数值分析,传统上以有限元法为主,基于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的裂隙岩体渗流应力耦合研究并不多见[15,16,17].文献[18]采用路易斯(Louis)公式和达西定律分析渗流,在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计算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的裂隙岩体渗流应力耦合分析模型.但路易斯公式并没有考虑裂隙面接触压力对裂隙宽度的影响.对于裂隙岩体水力耦合的绝大多数情况而言,即使有水压力的作用,裂隙面仍存在着接触压力,而接触压力的大小则直接影响着裂隙宽度及渗透性质.张国新等[19]采用拉马斯(Lamas)给出的对数型公式计算受压裂隙的隙宽,用达西定律计算裂隙的渗流,进而与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相结合计算裂隙渗流变形的耦合作用.

本文以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为手段,采用文献[20]给出的公式计算受压裂隙的隙宽,结合二维裂隙网络渗流模型[21],对裂隙岩体进行渗流应力耦合分析.在模型中,仅考虑水在裂隙中的流动,忽略水在岩块内的渗流过程,渗流与应力耦合作用仅以裂隙网络为界面发生和进行.在裂隙网络计算中,不考虑新的裂隙的增加.

1非连续变形岩石断裂分析的改进及试验验证

1.1位移收敛准则

在非连续变形的岩石断裂分析中加入位移收敛准则,通过收敛标准判断块体系统是否达到平衡.如果块体系统达到平衡状态,块体系统则逐渐趋于稳定,块体单元步位移增量应趋于零,程序自动停止计算.假定系统由m个块体单元组成,并且块体单元i第n个时步的位移增量为∆Din,总的位移为Din,则位移收敛准则可定义为

式中,ε为收敛精度,根据工程经验取值,通常取值为10-5~10-2,∆Din和Din分别表示如下

式中,uin和vin分别为块体i内任意一点(x,y)第n个时步的位移,∆uin,∆vin分别为位移增量.

1.2试验验证

1.2.1算例1

双裂隙岩块试件尺寸为150 mm×200 mm,裂隙长度c为30 mm,裂隙中心连线的中心与试件形心重合并且中心连线长度为50 mm,裂隙与竖轴方向夹角α=45◦,如图1所示(上下裂隙分别简称裂隙①,②).非连续变形的岩石断裂分析数值模型物理力学参数如表1所示.

采用非连续变形的岩石断裂分析程序对双裂隙试块进行双轴压缩模拟试验,在模型上端施加轴向压力,在侧向施加均布压力,水平侧向压力为0.5 MPa.重点研究双轴压缩条件下双裂隙扩展演化过程.

双裂隙试件破坏过程如图2所示,加压后,原生裂隙的端部首先起裂,产生翼裂纹.随着载荷的增大,翼裂纹逐步向轴压方向扩展.原生裂隙间的翼裂纹向着另一原生裂隙扩展,最后形成一个局部的破坏核导致岩桥失稳.原生裂隙①上缘翼裂纹迅速扩展、贯通到试件顶端,同时原生裂隙②的下缘翼裂纹也迅速向下扩展,翼裂纹间产生次生裂纹并继续增多和扩展,试件很快失稳破坏.

朱维申等[22]以相似材料制作双裂隙岩体试件,对试件进行双轴压缩试验,试验得出的裂纹扩展过程如图3所示.非连续变形的岩石断裂分析数值模拟与室内试验中裂纹扩展过程的一致性,说明程序计算的收敛判据是有效的.

1.2.2算例2

某水电站地下厂房计算模型尺寸50 m×35 m,主厂房高15 m,宽10 m.模型上边界主要承受岩体自重,两侧作用有水平压应力,侧压力系数取为1.0.现模拟洞室开挖后,围岩达到平衡的时间.计算时极小值取为1×10-5.表2为计算参数,图4为数值计算模型.

加入位移收敛准则前后洞室围岩裂纹扩展对比如图5所示.改进后顶板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6所示.

从图5和图6可以看出,改进前通过时步控制程序的结束,在1 000步时平衡,改进后在627步程序收敛,围岩达到稳定,为了验证收敛准则的有效性,继续计算,算到1 000步时,裂纹形态保持不变,位移也没有变化.改进前后裂纹扩展情况基本一致,实例验证了收敛准则的有效性.

2裂隙岩体水力应力耦合的非连续变形分析模型

2.1裂隙网络非连续介质渗流模型

如图7所示,假定某一渗流区域内,有N个节点(裂隙交叉点)、M个线元,以i点为中心形成一表征单元域(如图1虚线圆圈所示),在表征单元域内,qj(j=1,2,···,N')为第j个衔接线元流进或流出节点i的流量,Qi为节点i上源(汇)项.假设岩块不透水,根据水流均衡原理(质量守恒),对于稳定渗流,表征单元域内地下水均衡方程式为

式中,N为节点个数,N'为线单元个数.

若渗流区域内有N个节点,则上述方程组可写为矩阵形式

其中

式中,P为裂隙网络的特征矩阵;H为节点的水头向量;裂隙网络中裂隙单元与节点的衔接关系用裂隙网络的衔接矩阵A=[aij]N×M来表示,该矩阵中的元素aij具体表示为

应力作用下裂隙网络渗透系数的演化反映了应力场对渗流场的影响.根据文献[23]修正的立方定律,裂隙网络渗透系数表示为

式中,Kfi为第i个裂隙的渗透系数,ηi为裂隙连通系数(如果不考虑岩块渗流,裂隙连通时ηi=1,裂隙不连通时ηi=0);γw为水的容重;bi为初始隙宽;µ为水的动力黏滞系数;Ci为裂隙面相对粗糙度修正系数.

2.2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的基本理论

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与有限元方法类似,均以块体内某一点的位移、应变为未知量.但是,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对块体的形状没有要求,既可以是凸多边形,也可以是凹多边形.

块体i内任意一点(x,y)的位移(u,v),可以用完全一阶近似的位移函数来描述,即

式中,Ti为位移变换矩阵,Di为块体i的位移矢量.

假定在块体系统中有n个块体,根据最小势能原理,联立方程有以下的形式.

式中,Di和Fi(i=1,2,···,n)是6×1的子矩阵,分别表示块体i上的位移和作用载荷,Kii与Kij(i,j=1,2,···,n)均为6×6的子矩阵,Kii由块体i的材料特性确定,Kij(i≠j)是由块体i和块体j之间的相互作用(接触、锚杆连接等)确定.

设块体i的第k条边AB上水头压力呈线性分布,A点和B点的水头压力分别为hA和hB,如图8所示,设AB边的长度为l,倾角为α,则节点A和B的压力在x,y方向的分力分别为

则分布压力在块体i上做的功为

式中

式中,Ti为位移变换矩阵,ui和vi为块体形心位移.

对式(14)两端求导,可以得到分布水头压力引起的节点A和B的载荷

式中,dri为块体i的位移变量.将式(17)代入式(11)可得到裂隙水头压力作用下的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瞬时平衡方程.

2.3基于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的渗流--应力耦合模型

裂隙岩体水力耦合分析主要通过应力场变化改变裂隙网络的水力开度,从而导致渗透压力的变化;与此同时,渗透压力的变化又进一步改造着应力场.联立式(5)和式(10),可得到基于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的裂隙岩体渗流-应力耦合作用控制方程

注意式(18)中,包含了节点水头压力向量H(渗流场方程未知量),而裂隙网络特征矩阵P中包含了块体位移向量D(变形场方程未知量),因此,两个方程是耦合的,但由于式(18)不能写成一个统一的方程求解,只能通过顺序迭代求解.

通过裂隙岩体渗流应力耦合分析,发现裂隙网络水力开度的变化对裂隙岩体水力耦合分析影响较大,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采用马钺[20]提出的等效水力开度进行计算.如下式所示

式中,em为平均水力开度,等于(e1+e2)/2,e1和e2分别为块体边上节点处的水力开度,r=e1/e2.

基于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的裂隙岩体渗流-应力耦合过程分析如图9所示.

2.4试验验证

数值计算模型与文献[24]的室内试验模型相同,试验采用两组正交贯通裂隙网络来研究水的流动.该试验模型被裂隙切割成28个块体,裂隙间距相同,均为20 cm,初始裂隙宽度为0.4 mm.计算模型的左侧为定水头边界,水头值为2.9 m,在模型底部有一出水口,定水头值为2.375 m,其余边界均为隔水边界.计算模型如图10所示.

将数值计算结果与室内试验模型相比较,如图11所示.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室内试验结果相吻合,验证了本文建立的二维裂隙网络渗流模型是合理的,具有较高的精度.

耦合和未耦合的渗流场区别分别如图12和图13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耦合和未耦合的水头等值线都向出水口移动,这与室内试验结果一致,并且与工程实践经验相吻合,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基于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的裂隙岩体渗流应力耦合模型的可靠性.考虑耦合作用时的水头值比不考虑耦合作用时大,说明考虑耦合作用下的岩体更容易发生变形,边坡更容易失稳.由此可见,对于裂隙岩体而言,进行渗流与应力耦合研究对于工程安全来说尤为重要.

为了研究离散介质岩体渗流规律,边界条件与室内试验相同,仅改变模型底部出水口的边界条件,令Q=100 cm3/s.按以下工况分别计算渗流场的变化:

工况1:所有裂隙隙宽均为0.4 mm;

工况2:改变1∼5号单元的裂隙隙宽,变为4 mm,其余裂隙隙宽不变;

工况3:改变1∼7号单元的裂隙隙宽,变为4 mm,其余裂隙隙宽不变.

计算结果如图14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工况1中,裂隙均匀分布,从而渗流场也均匀分布;而在工况2和3中,渗流主要集中在宽大裂隙单元以下,只是在6∼7单元位置,工况2与工况1相比渗流场有还原趋势.这说明主干裂隙起到了较好的控渗作用,并且使岩体的渗透特性呈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显著地改变了渗流场的分布,这与郑少河[25]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

3结论

(1)在非连续变形的岩石断裂分析中加入位移收敛准则,非连续变形的岩石断裂分析数值模拟与室内试验中裂纹扩展过程的一致性,以及改进前后裂纹扩展情况基本不变,说明程序计算的收敛判据是有效的.

(2)通过数值分析,对裂隙岩体渗流规律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主干裂隙控制着渗流场的分布,并且使岩体的渗透特性呈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

(3)数值模拟结果与室内试验结果相吻合,说明本文提出的基于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的裂隙岩体渗流应力耦合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考虑耦合作用时的水头值比不考虑耦合作用时大,说明考虑耦合作用下的岩体更容易发生变形,边坡更容易失稳.由此可见,对于裂隙岩体而言,进行渗流与应力耦合研究对于工程安全来说尤为重要.

(4)本文采用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对裂隙岩体渗流应力耦合进行了初探,由于问题的复杂性,计算时并没有考虑裂隙的扩展,改进渗流应力耦合模型并进行渗流应力耦合作用下断续节理岩体的扩展问题是将来的重点研究内容.同时发现裂隙网络水力开度的变化对裂隙岩体水力耦合分析影响较大,初始裂隙宽度和变形过程中裂隙等效水力开度的计算有待进一步研究.

摘要:首先,采用位移收敛判据对非连续变形的岩石断裂分析进行改进并程序实现.其次,将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和裂隙网络渗流模型结合起来,建立了渗流应力耦合分析模型,研究了裂隙岩体变形对渗流的影响以及渗流与应力耦合作用下裂隙岩体的变形破坏特征.研究发现,主干裂隙控制着渗流场分布,考虑耦合作用时的水头值比不考虑耦合作用时大,说明考虑耦合后坡体更容易变形失稳.改进前后裂纹扩展形态基本不变,表明程序计算的收敛判据是有效的.

关键词:裂隙岩体,渗流应力耦合,位移收敛判据,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

连续-非连续计算方法 篇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深挖非连续文本教材内涵,尊重文本编者意图,构建非连续性文本知识体系,打破以往教学 篇章安排,插入非连续文本,在非连续性文本教学中渗透非连续性文本知识内涵,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遵循非连续性文本特点,从具体――抽象――具体的思维习惯中,编排小学语文教材,创建非连续性文本,加强文本挖掘。

2、注重非连续文本渗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非连续文本教学中,实现文本间的互为转化,引导学生加深对非连续文本的认识,引导学生能够运用表格信息,运用非连续性文本,来展示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实现实现跨学科间的“勾连”。将很难用语言表述清楚的内容,从图文等非连续文本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利用非连续性文本展示出来。依据呈现现象,尝试分析推理,确保学生在学会提取信息、整合信息的基础,尝试简单的推理。如《奇怪的东南风》这篇语文教学中,爸爸得了一种奇怪的“咳嗽病”,经过仔细观察发现爸爸的咳嗽好像和东南风有关,根据记录情况,引导学生展开推理,推论爸爸咳嗽情况。针对统计图表,多是以数据以及箭头来反映问题,故此对于这类非连续性文本教学中,提升学生在阅读时可以进行纵向、横向比较,深化非连续性文本结论,迅速得知非连续性文本所反映的内容。

3、注重实践教学。

非连续性文本语文教学中,学以致用,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生活中历练,,指导学生通过非连续性文本中图表、知识树整理知识点,用自己喜欢的非连续性文本形式去记录小学语文课文重点,呈现观点、归纳摘录、统筹整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提高。非连续性文本语文教学中,使学生可以通过了解文本大意,找出非连续性文本中有价值的信息,在想象中找非连续性文本规律,找准非连续性文本关键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推理分析非连续性文本成因,得出结论,最后依据科学道理作出对非连续性文本的准确判断,培养学生推理能力。 如在大商场、公园游玩中,指导学生看懂平面示意图这种非连续性文本,使学生可以结合生活经历,从小培养血神对非连续性文本的应用能力。

4、优化创新教学理念。

跨越“非连续性” 篇3

为什么读EMBA的创业者失败率高?因为他们听到了太多教授的理论,每个人都说得有道理,就不知道该从哪入手了。在创业或者企业创新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你自己要找到第一因。找到了第一因,你做事就会很踏实。

找到你的第一因

笛卡尔说:“如果一个人有一篮子苹果,他担心其中有一些烂了,想把它们挑出来……他应该先将篮子倒空,再逐个检查苹果,将确定无疑不坏的那些放回篮子。”当你找到第一因之后,你会特别舒服。我去斯坦福大学学习,就是为了寻找创新的基础理论。当我找到“非连续性”,发现人类做的所有事情就是在两个非连续性的点之间找因果性。

按照牛顿的推理,两道一样速度的光,彼此是静止的。但是爱因斯坦从16岁开始想这个问题,想了10年突然想出:不管你怎么追,光速永远不变。通过光速不变,他推出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达尔文22岁坐船去远航,观察生物变化,得出的第一个结论是:生物的进化是有变异的,但是只有变异解释不了进化。读《人口论》让我终于明白:因为资源有限,为了生存,需要竞争。变异和竞争合起来,就出来“自然选择”。

所以,当你找到了第一因,就通畅了。你只有掀开一个维度,才能创造新的价值。要从“How to be different”发展到“How to think differently”。今天,我们为什么在互联网应用方面能超过美国?是因为一二十年以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底层技术没有变化。但从未来看,人工智能、生命健康都是大的底层技术创新。

那么,我们要创造什么东西呢?如果你要创造价值,一定要往下面的深层次去看。能否跨越非连续性,是企业兴衰的第一因。

以诺基亚为例。

诺基亚曾经已经把脚跨到智能手机了,最后又把脚缩了回来。那么,诺基亚如何看待智能机?诺基亚还是把智能机当作更高级的功能手机,一个附加了上网功能的功能手机。而苹果的理解呢?苹果对智能手机的理解不是一个带有娱乐功能的通话设备,是一个带有通话功能的移动娱乐设备。

2007年,苹果一代手机问世的时候,这一石破天惊的大事并没有惊动诺基亚,因为苹果手机“不抗摔”。诺基亚认为自己最大的对手是摩托罗拉,而不是根本不懂通信的苹果。

那么,诺基亚如何看待自己的塞班操作系统呢? 在诺基亚眼中,塞班是成本中心,每卖出一部手机,诺基亚就要给塞班钱;对苹果和谷歌来说,IOS和安卓是利润中心。因为诺基亚的盈利模式是硬件,苹果的盈利模式是软件硬件一体化,安卓的盈利模式是软件。诺基亚的商业模式是工业时代高毛利思维,苹果和谷歌尤其是谷歌是移动互联网时代零毛利率思维。

2011年,诺基亚放弃塞班系统。2014年,塞班彻底死亡。后来,诺基亚采取自救,先和英特尔合作操作系统,再和微软合作操作系统,但始终不和安卓合作。诺基亚就是一个上一个时代的贵妇,不愿意和新一代的年轻人在一起。诺基亚的失败,归根到底,是在互联网时代依然用工业时代的范式。

不难想象,所有错误的决策,都是在身处行业历史顶峰的时候做出来的。因为领先者身处顶峰的时候,也是不连续性开始的时候。在同年(2007年),苹果发布手机,谷歌推出安卓系统。2007年,就是不连续性时刻。

再以乔布斯为例。

乔布斯回到苹果,1998年推出了iMac,2001年推出iPod,2007年推出iPhone。从iMac、iPod、iPhone,都是属于非连续性创新。不是乔布斯神勇,而是他的切入点抓得好。乔布斯最不可思议的事情是从PC操作系统跨越到移动端的IOS。微软(从PC系统到移动系统)、英特尔(从PC芯片到移动芯片)、诺基亚都没有跨越过去的曲线,为什么乔布斯都连续跨过去了?

乔布斯说:“我们做这样的转型非常重要,正如克莱顿·克里斯坦森所说的‘创新者的窘境’,即发明了某个事物的人往往是最后一个看到它过时的,而我们当然不想落在后面。”乔布斯如何发现新曲线的?为什么没有受限于市场和客户?

我认为最重要的答案:乔布斯坚守自己的第一性原理,即“产品至上”。什么叫“第一性原理”?也就是不管是什么和产品发生冲突,都要保护产品。

乔布斯从iPod看到了音乐的增长,就想到如果手机也采用这个功能,就会影响iPod的市场,于是就和摩托罗拉合作。但是摩托罗拉做得很复杂,乔布斯就决定自己做手机。他不管能不能赚钱,反正就是要做这个产品。但是,诺基亚怕智能机会影响功能机的销售,于是就把智能机做砸了。但乔布斯就没有这个局限。到了2012年,iPhone的收入占到了苹果总体收入的58%。

“产品为王”四问

首先,自问:你的公司里面,销售人员,还是产品经理有话语权?

在乔布斯的传记里面,强烈抨击销售员文化:“像IBM或微软这样的公司为什么会衰落,我有我自己的见解。这样的公司干得很好,它们进行创新,成为或接近成为某个领域的垄断者,然后产品的质量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这些公司开始重视优秀的销售人员,因为是他们在推动销售、改写了收入数字,而不是产品的工程师和设计师。因此销售人员最后成为公司的经营者。”

“IBM的CEO约翰·埃克斯是聪明、善辩、非常棒的销售人员,但是对产品一无所知。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施乐。做销售的人经营公司,做产品的人就不再那么重要,其中很多人就失去了创造的激情。斯卡利加入后,苹果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那是我的失误;鲍尔默接管微软后也是这样。苹果很幸运,能够东山再起,但我认为只要鲍尔默还在掌舵,微软就不会有什么起色。”

再者:流程重要,还是产品重要?

nlc202309090435

流程是为了提高效率,是为了更好地创造产品,但是做着做着,就忘了产品。这个世界,光靠流程和制度做不出好产品。乔布斯会舍弃一切,他的眼里只有:产品、产品、产品。流程、管理、财务都很重要,是不是这些好了,公司就好了?乔布斯会说,这都错了,产品才是第一因。乔布斯是商业领域第一个把产品作为第一因的人。

再问:技术重要,还是产品重要?

我们不能一味钻研技术,然后再考虑可以把它用在什么产品上,以及用什么办法把它卖掉。我们必须首先从客户体验出发,继而再回头考虑技术上的可行性。苹果有没有突破性技术创新?虽然苹果手机综合了所有创新技术,但都是整合的。要知道,诺基亚和微软的产品研发费用都高出苹果的两倍之多。在乔布斯的眼里,产品胜过技术。

再问:功能重要,还是产品体验重要?

乔布斯在1997年重返苹果之前如此评论苹果:“苹果的产品糟透了,它们没有灵魂!”乔布斯在苹果的股票只有1个点左右,他是真地在用纯粹的心做一件纯粹的事。

在位公司的产品通常问题是:繁。新进公司的产品制胜之道是:简。因为,技术会遏制不住地变复杂,但不是功能更多就会嬴。我们最需要学习的不是乔布斯的成功,而是他的思维方式。过于崇拜乔布斯的坏处,是你认为只有他能做,而丧失了学习他的动力。

所有创造大价值的人,都具备以下一个或两个能力:在连续性中看到非连续性;在非连续性中看到连续性。事实上,所有非连续是无法跨越的,你必须换一个视角、维度、方向,从那个视角、维度、方向去发现一条连续性的桥梁。所有颠覆性创新不是扭过去的,而是搭一座桥,顺着走过去。

乔布斯找到了自己的桥:产品。乔布斯的思维是怎么来的?答案:从不同的角度看到世界。大众的思维,永远是连续性的。

所谓的颠覆,是价值网的颠覆

1.管理or创新?

对于在位企业来讲,其运营核心是管理,缺乏的是创新,业已存在的东西是创新精神的主要障碍。

2.颠覆or延续?

对于新进公司和在位企业,谁更有创新力?研究表明,新进入者所采取的创新是已在位企业的2倍多。但在日常机制中,在位企业是新进企业的20多倍。新进企业和在位企业都在创新,但属于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创新。

延续性创新是常规创新。

比如,苹果手机的迭代,都是延续性创新,一个企业的97%是延续性创新。我们平常所学的管理、运营、规模经济、降低成本、生产瓶颈、提高收益等等,都是延续性创新,是管理者和功能导向型工程师的世界。

突破性创新是纯技术问题,要有科技人才、资金支持和技术洞察力。

颠覆式创新。

颠覆式创新不一定需要技术突破,但它挑战或颠覆其他企业的商业模式。它的要点是以一种新的视角看待技术的应用,把技术和资源连接,也就是刚才说的搭桥。

这三种创新各自有什么优势呢?

对于大公司而言,企业创造的大部分利润来自于常规式创新(延续性创新),而且越垄断越有优势,看英特尔和微软即知。此外,突破性技术创新依然是大公司的优势,大企业愿意投入资源、资金和人才,英特尔把20%收入放到研发中,因为生产量大,因此可以形成规模经济。

今天传统的互联网已经是BAT的天下。所以,在位企业,一定要有主导方向,同时管理不同创新(延续性创新、突破性技术创新、颠覆式创新)。在位企业擅长常规性技术和突破性技术,新晋企业怎么办?

机会在于Mark1。但是现实生活中呢?三分之二的新进企业会在延续性创新领域和大企业竞争,只有三分之一者开拓了颠覆式创新的曲线出来。小公司在延续性创新的竞争中,成功率6%,在颠覆式创新的竞争中成功率37%,颠覆式创新的规模和回报是延续性创新规模、回报的100倍。

管理大师德鲁克说:“企业家当然存在着他们不会成功的风险。但是,如果他们只是勉强成功,那么回报将足以抵消可能存在的风险。因此,我们应该相信企业家精神的风险比锦上添花的最优化更小。事实上,没有比优化各领域的资源更有风险的了,因为在这些领域中,正确而有利可图的途径就是创新,即在这些领域中创新的机遇已经存在。从理论上说,企业家精神应该是风险最低的而不是最高的行为。”

3.更好or不同?

新兴的价值网和不连续的时期,是创业者的价值宝地,而不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不求最好,但求更好”“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亮剑精神”“我能!”创业是为了嬴,不是为了拼,是为了活,不是为了死。正面阵地战,需要勇气。颠覆式创新,需要智慧。

4.主流or异端?

延续性技术定位于主流,颠覆式创新定位于异端(非主流,一开始质量很差,风险也很高、利润低,来源于市场边缘,但是它会越来越大,最终颠覆整个行业)。

凯文·凯利说:“当出现第一艘蒸汽机船的时候,大家都嘲笑这些蒸汽机船说很可笑,很滑稽,很没有效率。它们经常出故障,然后成本也很高。大家把它们称作玩具,它们的确是玩具,因为它们没有用。但是它们做了一件帆船做不到的事,那就是往上游走。”

不仅仅是蒸汽机船,所有破坏性产品刚出来的时候都很烂。1876年,电话发明的时候,英国邮政局总工程师说:“美国人需要电话,但我们不需要,我们有足够的邮差。”汽车发明的时候,美国人说:“马匹不会过时的,汽车是一时的玩意。”

5.价格战or技术战?

很多人把颠覆式创新等同于价格战。判断颠覆式创新有三大关键标准:在位企业是否在利润上对新进企业的细分目标不感兴趣?新晋企业能够利用新商业模式在细分中获利(且利润足够可观)?小公司是否具有让它们能承接更大更复杂项目的先进技术(即能够进入市场上游,即使你变大了,和原来的在位企业在成本结构也不同且更低更有优势)?

所以,颠覆式创新和价格战是截然不同的。

6.混搭or跨界?

在曲线转化的时候,骑墙策略根本没有未来。诺基亚想要保证从功能机到智能机用户体验的一致性;新浪微博想要保证从PC端到手机端用户体验的一致性;手机QQ想要保证从PC端到手机端用户体验的一致性;苏宁易购想要保证从线下到线上价格、货品、仓储的一致性。而微信出来的时候,是完全基于手机的。

跨界和混搭有什么区别?我个人的理解是,混搭是技术层面的混搭,新技术用于老客户,新瓶装旧酒。有三种生产方式:耕耘传统、追求高科技、降维攻击(即跨界)。我建议的颠覆式创新就是第三条路:跨界打劫、降维攻击。凯文·凯利说:“最主要的颠覆常常来自于行业边缘。”

今天,有很多互联网企业属于降维攻击,如Uber(互联网降维到出行市场)、360(互联网降维到软件)、小米(互联网降维到手机)、特斯拉(互联网降维到汽车)、微信(互联网降维到运营商)、蚂蚁金服(互联网降维到传统金融)……

为什么说未来生命健康是大行业?是因为把大数据降维到健康行业,不仅能换你的心肝肺,还能换你的基因。但是,现在创新的问题是什么呢?如果你的新技术不是独一无二,而且容易被竞争对手所获得,就得要求时效性很强,不断更新迭代,时效性和快速反应是根本决定因素。

因此,所谓的颠覆,不是技术的颠覆,其实是价值网的颠覆。价值网的不连续性,就是颠覆式创新。

连续-非连续计算方法 篇4

1 新问题

在实际的典型应用中,C6455将外接64 MB的DDR,其基地址为0x E0000000。应用程序一部分置于内部RAM中,还有一部分(如通信协议)则置于DDR中,如图1所示。

应用程序代码存放在0x00810000~0x009FFFFF的片内RAM中,协议栈的堆(HEAP)空间则放在0x E0000000~0x E27FFFFF的DDR中,协议栈代码空间被分配在0XE2800000~0XE3FFFFFF的DDR内。按照TI公司提供的二级加载,理论上可以有两种实现方案:

(1)方案1:直接移植TI的Boot Loader的示例程序。TI公司的Boot Loader示例程序采用汇编代码编写,主要分为EMIF初始化、代码搬移和程序跳转三部分。代码搬移是从Flash搬移到片内RAM,而本应用还需要搬移一部分代码到DDR,需要增加PLL和DDR初始化代码。其程序流程如图2所示。

(2)方案2:重写Boot Loader代码。重写Boot Loader程序代码,依据存储器分段情况进行分段加载。首先初始化PLL、EMIF和DDR;然后将应用程序代码搬入内部RAM、把协议栈和用户数据搬入DDR;最后跳转到C代码的入口地址开始执行。其程序流程如图3所示。

方案1实现起来软件更改较少,实现较容易,但需要的Flash存储器的资源比较多,按照图1所示的分配,0x E4000000-0x810000=0x E37F0000,需要3.8 GB的Flash来存储代码,显然是不合理的;方案2需要大于60 MB的Flash资源,存储器资源开销可以接受,但是由于限制在1 KB的程序空间,受在1 KB程序空间内要实现PLL初始化、EMIF初始化、DDR2初始化以及分段拷贝功能空间的限制,代码优化难度巨大。

由此可见,方案1除了对硬件资源非常浪费外,由于加载的无效代码量大,加载速度很慢;方案2虽然对Flash资源的消耗大大降低,启动速度也会相应加快,但是代码本身的开发难度比较大,而且没有可扩展性。因此,本文提出三级加载的方法。

2 三级加载方案

三级加载Flash空间分配如图4所示,总共需要用到的Flash空间资源为20 MB多。DSP代码分为三级结构:第一级是TI公司提供的二次加载Boot Loader解决方案;第二级是3次加载的管理程序manager;第三级为应用程序代码app。

(1)第一级加载

系统上电后,6455自动加载1 KB的Boot Loader代码到0x00800000~0x00800400内部RAM中,开始执行BootLoader代码。

(2)第二级加载

Boot Loader配置EMIF,将manager代码加载到0x00800400~0x00810000内部RAM中,开始执行manager代码。Boot Loader程序流程如图5所示。

(3)第三级加载

Manager代码初始化PLL、EMIF和DDR,接着将应用程序代码搬入内部RAM,再把协议栈和用户数据搬入DDR,最后跳转到应用程序的入口开始执行,如图6所示。

介绍了一种基于TMS320C6455的大尺寸非连续的代码加载方法,较传统的二级加载方式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更高的Flash利用率。连续加载只是分段加载的特殊情况(即分段数为1),该加载方法对于连续代码加载同样适用。虽然该加载方法是基于C6455设计实现的,但是对于TI公司的其他型号DSP也有很好的借鉴作用。这种三级加载方法已在航空电子系统上得到应用,实践证明该方法是一种使用可靠的加载方法。

参考文献

[1]TMS320C6455 fixed-point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S].Liter-ature Number:SPRS276C,March,2006.

小学语文非连续性阅读方法 篇5

题型:综合上述文本,简要概括主要内容。

答题方法:首先查看标题,了解文本的阐述方向;其次快速浏览全文,概括每则材料和图表在内容和观点上的共同点,从而归纳出文本的主要内容。

2、理解文意,提取、整合信息

题型:(1)“__”一词是什么意思?(或:请简要谈谈对“__”词语的理解)

(2)人们对该事件(现象)有哪些观点?请简要概括。

(3)请概括某则材料的主要信息。

(4)阅读文本,选出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错误)的一项。

(5)概括或推断这种问题或现象出现的原因。

(6)有关部门在“__”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题方法:

①仔细审读题干,确定答题范围,在文本中找到相关信息的确切位置。

②在信息区间筛选关键词句,提取有效信息,分条归纳作答。

③对于选择题,要在文本中找到每个选项的出处,仔细比较选项和原文的差别,注意有无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时态、答非所问、无中生有、强加因果等问题。

3、品味文本的语言

题型:(1)文中的加点词有什么含义?

(2)画线句的作用或表达效果是什么?

答题方法:非连续性文本里面包含了若干个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这些材料多采用记叙、议论、说明等表达方式,所以赏析文本语言时可以从表示修饰限制等作用的词语、句式特点、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说明方法、论证方法等角度入手。

4、结合文本内容,解决具体问题

题型:(1)就“__”问题或现象、事件,谈谈你的看法。

(2)结合生活体验,谈谈材料给你的启示。

(3)请根据材料,提出几点建议。

答题方法:

①表达自己的看法、认识或感受,要结合文章相关内容精练清晰地表达自己的看法,组织答案时可以采用总分结构,即“我认为……,理由是……”。

②启示类答题时要注意联系文本的主题思想,看文中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不能反其道而行之。针对文中出现的问题、现象,着重回答应该怎么做。

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策略 篇6

关键词:非连续性;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384-01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三学段的“学段目标与内容”中,增加了这样一个目标:“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那么,“非连续性文本”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文本?“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实践的价值何在?我们又该如何开展“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

一、非连续性文本的实践价值

“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叙事性强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它基本是由数据表格、图表和曲线图、图解文字、凭证单、使用说明书、广告、地图、清单、时刻表、目录、索引等组成,具有直观、简明、醒目、概括性强、易于比较等特点。在现代社会被广泛运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须臾不离,其实用性特征和实用功能十分明显。“非连续性文本”这一篇章形式,在以下四类阅读材料中均会出现:

1、个人信件、小说、传记以及满足好奇心而阅读的信息性材料——为了个人应用而阅读;

2、规章、通知、布告、计划方案等等——为了公共应用而阅读;

3、课本、地图、纲要等——为了继续学习而阅读;

4、手册、报告、说明书、计划表、备忘录、项目表等——为今后的工作而阅读。

可见,学会从非连续文本中获取我们所需要的信息,得出有意义的结论,是现代公民应具有的重要阅读能力之一。

二、“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策略

1、选好文本,开发课程资源

(1)用好教材中的各种资源

①如从课文插图中发现课文内容的重要信息,并得出自己阅读插图的信息或结论,再阅读课文,从而验证自己的语言文字信息。从金钥匙中也可以依据书本文字的描述提取信息。从目录入手提前了解全册课文内容吗,进行分类、复习。从封面、封底等了解出版情况等。

②也可以对课文内容进行增补。比如写景类文章,像在学习《长城》《颐和园》等文章时,可以增补相应的导览图,和文章介绍的写作顺序相配合,一方面让学生借助导览图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一方面也可以增加阅读的趣味和应用性。

③再如说明性文章,像在学习《鲸》《太阳》这类文章时,可以配以图表、数据,让学生在鲜明的数据和形象的图表中感受事物的特点。

④在综合性学习单元,也可以根据文本的特点,编制独立思考题,引发学生阅读思考。

(2)关注课外、关注生活中各种资源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是非连续性文本资源。除了各种即时新闻报道,有广告类的如药品、产品的说明书、商业图标,有各种理财类图表如标注电费、水费、电话费的存折、表格、单据等,还有各种调查表、各种调查问卷、各种调查报告等等。这些非连续性文本,我们可以常常指导学生关注并搜集,安排课堂时阅读并讨论。

(3)整合学校各种资源

首先是加强与其它学科中的合作与渗透,如科学、数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等,也会遇到图表等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语文教学中,可适当选取这些图表来让学生阅读,重点在培养学生从图表中获取信息,分析解释信息,并作出评价,汲取有价值的信息。

再次是充分利用班级的管理工具。班级的管理工具中有功课表、作息时间表、点名表、值日表、评比栏等许多图表及多种材料,可以当做非连续性文本进行阅读教学。

另外,学校作为义务教育达标校,创建过程中留下的很多软硬件方面材料也可作为非连续性文本加以利用,进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

2、渗透方法,指导阅读策略

(1)发现有价值的信息

在非连续文本中文字和统计图表结合是人们常见的文本形式,阅读图表必须注意的事项为:①标题。标题是对整个图表内容的概括,反映了图表的主题。②分类、图例。统计图表首先要确定统计的类别。③读数据。统计图表以数据或箭头反映问题,阅读时要进行纵向、横向比较,从中得出结论。④解析。要重视审读配合图表而出现的解释分析的文字内容,图标和文字结合,它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把握图表所要传达的重要信息。

(2)进行信息整合

说明书是常见的非连续性文本,信息如何整合?以《感冒清热胶囊》药品说明书为例。①通读,知大意。浏览,知道该说明书的组成部分:性状、成分、功能主治、用法用量、注意事项、不良反应、贮藏、保质期。②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找准项目。青霉素过敏的三岁儿童能服用吗?可以服用的话,请告诉服用的方法。根据这一问题,选择条目“用法用量”“注意事项”仔细阅读。③选择信息进行整合。在两则条目中选取信息针对问题进行整合,回答。

(3)尝试简单推论

在学会提取信息、整合信息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进行简单的推论。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连续-非连续计算方法 篇7

连续潮流法通过不断地预估一校正策略,能够克服常规潮流计算在功率极限点附近Jacobi矩阵奇异、潮流求解困难的问题,是追踪电力系统静态行为的一种有效工具[1,2]。通过连续潮流计算,绘制系统PV曲线,能够直观给出各负荷节点维持电压稳定性能力强弱的关键指标——负荷点的临界电压和极限功率[3]。

连续潮流法主要包括预测、参数化、校正和步长控制4个环节。其中,预测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校正环节中对实际潮流解的求取。预估解越接近实际解,校正步骤的迭代次数越少。若预估解与实际解相距较远,则会造成校正步骤中的迭代次数增加,耗时增多,甚至出现不收敛的情况。预测的方法主要分为线性预测(包括切线预测和割线预测)和非线性预测,鉴于P-V曲线是近似的二次曲线,在利用线性预测求得3个准确潮流解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步长,根据多项式插值函数进行拉格朗日二次插值运算,可以更准确地预测出下一个潮流解,并减少迭代次数。这种方法可以采用较大步长以提高曲线追踪速率[4,5],克服线性预测时为减小线性化误差,在P-V曲线极限点附近要求选取小步长的问题。然而不同连续参数的选取,将构造出不同的二次插值多项式,从而影响预测解的准确性以及潮流计算的效率。

目前,多数研究方法采用单一连续参数选取的方式来进行预测。对于电力系统PV曲线追踪来说,连续参数只限于从负荷参数或电压幅值变量中选取[6,7,8,9]。文献[11]将负荷参数作为连续参数,存在极限点附近潮流解振荡的问题。文献[7]和文献[9]介绍了将求解过程中电压下降最快的节点(又称主导节点)电压作为连续参数的方法,采用此方法构造拉格朗日插值二次多项式求解连续潮流时,在P-V曲线较平坦区域潮流解容易发生振荡或发散。

本文提出了一种在连续潮流计算中基于混合连续参数选取的拉格朗日插值预测方法,结合相应的步长控制策略,选取正交参数化增加一维方程,利用牛顿法求取系统潮流解,并与基于单一连续参数选取的预测方法得出的结果进行对比,计算实例证明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鲁棒性和适用性。

1 改进型拉格朗日插值预测法

连续潮流计算中,负荷参数λ与节点状态变量x在二维平面内的投影近似满足二次关系[10,11](见图1)。

欲得到第i个预估解[xiλi]T,则在已知其前3个准确潮流解[xkλk]T,(k=i-3,i-2,i-1)的基础上,通过连续潮流法在[xλ]T中选取不同的连续参数s,可以构造不同的拉格朗日插值系数来求取,插值系数为:

其中si=si-1+σ,σ为步长。则预估潮流解值为:

在每次潮流计算前,选取节点电压幅值V (记为Vf)以及负荷参数λ中实时变化量最大的变量作为连续参数s,即:

其中,Δλ和ΔVf分别为上一步潮流解中λ和Vf的变化量。当s=Vf时,每步潮流追踪都要重新选取连续性参数Vf来预测其它状态变量和负荷参数[12,13,14]。

为得到预估解[xkλk]T,由前3个已知的潮流解[xkλk]T,(k=i-3,i-2,i-1),根据式(2)分别求取拉格朗日插值系数为:

式中:Vf,i、λi分别为节点电压幅值和负荷参数的预估值,且Vf,i=Vf,i-1+σ,λi=λi-1+σ,σ为步长,Vf,i-1、Vf,i-2、Vf,i-3分别为变量Vf的3个已知值。进而获得下一工作点预估潮流解为:

采用该方法预测时,步长σ依据式(6)进行选择。

式中:ΔVp为步长常数,一般情况下,其取值范围介于(0.002~0.08)之间;K为步长上限,取值在(0.3~0.8)之间。该变步长方式,能够随曲线形状的变化而调整步长:在PV曲线较平坦区域,步长σ满足K≥σ>ΔVp,且PV曲线越平坦,其取值越大,此时不但达到了大步长的需求,而且可以避免|Δλ/ΔV|>>1时,步长过大导致潮流发散的问题;在潮流极限点附近,步长σ=ΔVp取值较小;在上述两区域的过渡阶段,|Δλ/ΔV|→1,因此σ>逐渐趋近于ΔVp,从而实现了步长的自然过渡。

2 计算实例与分析

2.1 IEEE 39节点算例

以IEEE 39节点系统为例,采取单节点负荷增长方式,分别采用以负荷参数λ、电压幅值变化最快的变量Vf作为连续参数的拉格朗日插值法以及本文提出的改进型拉格朗日法预测潮流解,结合相应的步长策略,求解连续潮流,绘制P-V曲线分别如图2~图4所示,并进行结果分析与对比。

由图2可见,令负荷参数λ作为连续参数进行拉格朗日预测时,在P-V曲线平坦区域,预测值较为准确,收敛速度较快,但在鼻尖点附近容易出现数值振荡现象,即迭代结果交替出现在临界点两侧,无法绘制完整的P-V曲线,这是由于在非常接近临界点时,以某一高解作为起点,得到的估计值收敛后位于低解,此时Δλ仍为正,下一个工作点又回到了高解,出现了振荡现象,因此,在连续潮流计算中,使用λ作为连续参数进行拉格朗日预测的方法求解P-V曲线下半支困难,该方法的应用也受到了限制。

利用Vf作为连续参数进行拉格朗日预测时,在鼻尖点附近,其预测值较为准确,收敛速度较快,但在PV曲线较平坦区域收敛性较差。

由图3可以看出,首次利用拉格朗日预测(对应于工作点4)时,计算得到的潮流解便发生振荡,即求得的潮流解4回到了切线预测求出的潮流解2之前,并由此值继续计算,具体潮流数据如表1所示。表1中,P为总负荷,V3、V4、V7、V12分别第3、4、7、12节点电压幅值。

出现此现象是由于该P-V曲线上半支初始部分非常平坦,ΔVf较小,使用Vf作为连续参数,极易导致拉格朗日插值系数误差增大,预测不准确而造成潮流解振荡。且此时绘制P-V曲线计算所需的工作点较多,计算时间较慢。

由图4可见,在相同的线性预测基础上,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克服P-V曲线鼻尖点附近潮流解振荡问题,且相较于选取变化最大的电压幅值变量作为连续参数的拉格朗日预测方法,能有效解决在P-V曲线较平坦区域潮流解发散问题,只需较少的工作点即可绘制出完整的P-V曲线,且仍能保持各工作点迭代次数不多于3次。

2.2 IEEE 14节点算例

以IEEE 14节点系统为例,采取全局负荷增长方式,即负荷节点的有功功率P和无功功率Q同步增长,并且保持初始工作点时的功率因数和各节点间的比例不变,增加的负荷由各发电机根据当前出力多少,按比例分配,平衡机的出力不限制。分别对比基于采用以电压幅值变化最快的变量Vf作为连续参数的拉格朗日插值预测法和本文提出的改进型拉格朗日预测法求取的潮流结果,并绘制相应的P-V曲线分别如图5和图6所示。

从图5中可以看出,以电压幅值变化最快的变量Vf作为连续参数的拉格朗日插值法进行预测,在下半支较平坦的区域,求得的潮流解发散。这是由于在P-V曲线相当平坦甚至接近于直线的情况下,采用该方法预测时,拟合的二次曲线是类开口向左或向右的抛物线,在准确解位于抛物线下半支(上半支)时,若预测值在抛物线的上半支(下半支),则预估值就会发生振荡,导致迭代次数增加甚至潮流发散,可见,基于该种连续参数选取的预测方法不利于在P-V曲线较平坦区域进行潮流计算。

由图6可见,在相同的线性预测基础上,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绘制完整的P-V曲线。在P-V曲线较平坦区域,选取负荷参数λ作为连续参数,拟合的二次曲线为类开口向上或向下的抛物线,在已知3个准确解预测预估解时,所拟合曲线具有接近直线的特性,更加符合P-V曲线在此区域的形状特点,因此预测准确,潮流计算收敛速度快。而在潮流极限点附近,采用Vf作为连续参数,所拟合的二次曲线形状与P-V曲线在此区域内类开口向左抛物线的特性相同,因此也能得到很好的预测效果。

综上计算实例,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改进型拉格朗日预测方法的正确性、快速性,以及更好的鲁棒性和适用性。

3 结论

连续-非连续计算方法 篇8

1 变压器计算各指标确定

变压器电磁计算方案在确定前具有一定的固定参数, 如铁心直径D、线圈匝数W以及线规 (a*b) 等, 该方案的计算可行性要求变压器短路阻抗在标准要求偏差范围之内, 其空、负载损耗及绕组温升分别以规定偏差小于标准值。若本次计算目标函数为主材成本且材料固定则电磁方案的优劣便由变压器内部所应用硅钢片及电磁线重量决定[1]。

本文主要以35kv双绕组无励磁调压电力变压器为例对电磁方案可行性予以验证说明。首先确定该变压器的基础参数, 其中额定电压为U, 额定电流I, 铁轭截面与铁心柱及连续式线圈结构相同, 铁心损耗主要是指变压器空载损耗, 硅钢片单位损耗以PFe表示, 铁心重量以GFe表示, 空载损耗附加系数以KFe表示, 铁心损耗计算公式为:PFe=KFeGFepFe。若硅钢片密度为PFe, 铁心窗高为Hw, 铁心柱中心距Mo, 铁心截面At其与铁心直径呈正比, G△为三相角重, 则铁心重量工程计算式为:GFe=pFe (3Hw+4Mo) At+G△。

绕组导线填充率主要是指绕组铜线在绕组纵断面的填充程度, 可用KT表示, 其中绕组幅向尺寸可以C表示, 线圈高度以H表示, S指绕组空间大小 (S=HC) , 绕组匝数W, 导线截面积S, 以△表示电流密度[2], 则KT=WS/HC*100%, △ =I/S=IW/HCKT. 在具体产品应用时, KT与设计方案呈反比, 而根据△可知, 若KT一定, 则△基本可确定。

变压器负载损耗多指电阻、引线损耗等。若 ρ 为电磁线电阻率, 绕组平均半径以r表示, r与D及C相关, 则负载损耗为:

同时根据研究可知, 变压器铜材成本与线圈高度、绕组匝数以及铁心直径等具有非常重要的相关性, 绕组电流密度及线圈高度等均决定变压器绕组温升, 绕组幅向尺寸可决定铁心柱中心距大小, 绕组高度决定铁心窗高大小。

因此, 此上可知, 磁通密度与绕组匝数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 若以主材成本作为目标函数则绕组匝数、铁心直径、线圈高度以及绕组幅向尺寸均可对电磁方案的可行性予以影响, 决定其优劣性[3]。

2 变压器短路抗阻计算

以35kv双绕组无励磁调压电力变压器为例, 各数据因素分别为:铁心半径R, R至低压线圈绝缘距离ao;主空道绝缘距离及平均半径分别为a12及r12;低高压线圈内半径、幅向尺寸及平均半径分别以R1、R2, a1、a2, r1、r2表示。

后可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变压器短路电抗标志, 如下所述:

其中, 最大磁通密度为Bm, Hx为线圈电抗高度, 为漏磁面积。实际变压器中a1a2接近, 则

其中, Sx及S12分别为低压线圈内侧至高压线圈外侧圆环横断面积, 以及主空道圆环横断面积, 则根据以上公式可计算线圈幅向尺寸a1=a2= (R1-R-a0-a12) /2, 后可针对具体相关数据对系数予以修改。

根据计算可知若以主材成本为目标函数, 则变压器电磁方案的可行性及优劣性均以铁心直径、绕组匝数以及线圈高度所决定, 故而在具体方案应用前, 需要对以上三因素进行确定[4], 后依据此类因素计算绕组及铁心尺寸, 后在绕组尺寸内以排线规则实现绕组排线后确定线规, 以此简化计算过程。

3 结束语

以上主要对双绕组线圈电力电压器结构予以分析, 针对现有的变压器电磁计算方案予以新方案研究, 变压器短路阻抗性指标直接应用于计算, 以线圈高度为新型设计变量, 按照一定的相关原则计算并确定影响因素, 得到计算结果, 提升电磁计算效率, 使其计算方法得到有效优化, 最终实现最优解。

参考文献

[1]周惠良, 梁芬, 姜宏伟.双绕组连续式线圈电力变压器电磁方案计算方法[J].电气制造, 2014 (08) :76-79.

[2]姚陈果, 陈昱, 李成祥等.基于李萨如特性在线监测电力变压器绕组变形的方法, CN104154854A[P].2014.

[3]李金辉.超高压电力变压器绕组短路电磁力的计算与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 2014.

揭开非连续文本神秘的面纱 篇9

一、掘教材, 得方法

“非连续性文本”虽然是个新名词, 但早已存在于我们的教材中。基于“非连续文本”阅读的寻找信息, 解释原因, 思考文本内容等独特的阅读任务, 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围绕教材中出现的非连续文本, 引导学生获得阅读的方法。如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九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文中, 一开始就出示了四个图形:A圆, B直角三角形, C椭圆中一小椭圆相割, D半圆。提出一个问题:从下列四个图形中, 找出一个性质与其他三个不同的图形来。这就是一题典型的非连续文本题, 如果不看分析让学生去选, 答案五花八门, 有的选择的理由却不充分。其实这一题任选一个都是正确的, 我们仔细分析图形的构造, 从不同的标准中就能得到不同的答案。选A, 它是没有角的图形;选B, 它是唯一一个由直线构成的图形;选C, 它是非对称图形;选D, 它是唯一一个由直线与曲线组成的图形。由于看图形的角度不同, 四种答案全部正确了。所以通过非连续文本的阅读训练,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很好的训练。

二、品生活, 重实践

语文的课堂不能局限于校内, 生活处处是语文, 而非连续性文本, 它的阅读主要体现为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评价信息的能力, 测试要考察的是学生根据材料提供的线索和情境获取、分析和解释信息, 对新信息做出判断和评价的能力。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应该是缘于生活的, 与生活紧密相连的。

(一) 边吃边学

学生都喜欢吃零食, 但很少有孩子去关注食品包装。周末放假, 让孩子逛超市, 观察喜欢的零食的外包装, 寻找从外包装上获得的信息。回校后, 在课上交流, 学生分别对自己感兴趣的零食进行了汇报交流。一个喜欢德芙巧克力的学生说:“我看了配料表, 知道了巧克力应该放在清凉、干燥的地方。温度≤22℃, 湿度≤55。看来, 我妈妈把巧克力放在冰箱里也不对, 因为冰箱湿度太大了, 得放在一个食品柜里。”学生在交流中再次巩固了对非连续文本的解读技巧。经过这节语文实践课, 学生更加关注包装上的文本, 笑着说:“吃也要吃个安全与明白。”

(二) 边读边想

表格能够将大量的信息隐藏其中, 能更全面地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处理信息和运用信息等多种能力。有一则材料, 把不同年代的不同材质情况的阅读情况作了一个调查, 如下图:

学生从这则非连续文本材料中能提取的信息:1、随着时间的推移, 纸质文本的阅读逐年下降;2、随着时间推移, 电子类阅读逐年上升。这时我让学生提取两条信息, 他们只是摇头。后来我提醒:在阅读表格类非连续文本时习惯上从左到右, 试着纵向看看有没有发现。学生稍一动脑, 立即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类材质的阅读百分比差距越来越小, 电子类甚至超越纸质类。最后跳出文本, 我们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 科技在进步, 人们的阅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通过这则材料的研读, 学生对非文本材料的阅读可以说已经深得要领了。

三、读加写, 用中进

除数据、表格等材料外, 可以引进包含图示、地图、表、曲线图等的文章, 增加学生阅读非连续文本的兴趣。比如, 整理课文重点是学生最烦的, 费时费力, 易引起厌烦情绪。如果指导孩子用图表的形式来整理知识点, 让学生把课文重点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记录, 用这样的方式来提炼观点、归纳摘录等, 既省力, 又能把关键的内容显现出来, 孩子们很喜欢这种练习。同时, 孩子们的学习效率也提高了不少。在非连续性文本组织教学中, 引导学生读懂文本信息, 训练学生以连续性文本的形式表达出来。学以致用, 这才是非连续文本阅读的终极目标。

非连续文本的阅读教学探讨 篇10

一、前后串联,紧扣目录,把握阅读教学的方向

教材中的目录是教材编著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较为熟悉的部分。往往因为熟悉,就使得教学一翻而过,最终熟视无睹。事实上,目录不仅可以为学生检索课文提供有效的帮助,还可以为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把握课文的重点提供明确的辅助。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目录,让学生了解到:整册教材共有7个单元,计26篇课文。由于当下教材是按照主题单元进行编排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研读教材,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出每个单元的价值倾向,推测课文所属的价值类型。对教材目录的合理使用,可以让学生在学期之初形成对教材的整体把握,为本学期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

在具体教学每一单元时,教师也应同样借助目录,让学生对单元形成鸟瞰式的阅读,以便于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初就明确方向,而在单元教学之后要进行及时有效地梳理总结。以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例,学习之初,学生通过《黄山奇松》《黄果树瀑布》《莫高窟》三篇课文,思考出本单元是呈现自然人文风光的,教师应随之提示这一类文本的学习要点,为学生深入学习课文提供方法积累。在单元教学完毕后,教师还可以运用目录,让学生通过对三篇课文的比较辨析,区别写作方法的异同,为学生整合梳理奠定基础。

二、图文对照,借助插图铺设,感知细节的路径

图文并茂是现行语文教材的鲜明特点,而之于阅读教学的运用却常常为教师所忽略。事实上,根据课文类型的不同,教材配置的插图也有不同的教学功效。唯有准确理解插图在文章中的意义,才能真正发挥插图的教学价值。有的插图意境深远,与诗词意境相得益彰;有的插图凸显人物,是文本语言的交相辉映;有的插图凸显细节,是对教材文本的有效补充。教师应让学生图文对照,充分理解插图的含义,阅读教学才能在图画的关照下实现教学效益的再度飞跃。

例如,在教学《清平乐·村居》时,教师要紧扣词眼“醉”字,引导学生在古诗词的世界中徜徉,在诵读、品味、联想中,学生的“醉”意渐浓。此时,教师出示教材中的插图,引导学生理性思考:为什么会如此之“醉”呢?学生在词作的感召下,对应着教材的插图,不难发现:一家人居住的环境如此优雅,老两口关系如此亲密,三个儿子懂事可爱。正是插图,让学生深入有效地感知了词作所表达的意境,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

三、高效转化,依托练习,把握阅读教学的重点

教材中的非连续文本,很多教师容易忽视课后的思考练习题。这些练习题既有生字词的描红练习,也有精妙语句的品读体悟,还有与文本主题价值息息相关的练习尝试。对这些练习题如果运用得当,就是对非连续文本的有价值尝试。

例如,在教学《陶校长的演讲》一文时,教师紧扣课后的五道题,以实现读写结合的整体思维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因此,教师在教学伊始引导学生研读课后题目,并根据题目内容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1)重在感知大意的基础上提升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2)高年级学生依然要注重写字的常抓不懈;(3)重视关键词语辨析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4)注重对语篇整体感知能力的训练。

通过对课后练习的有效转化,非连续文本的内容就成为指导学生整体感知的重要纽带,阅读教学就有了更鲜明的指向,学生的学习目标也就呈现出更加清晰的路径。

四、拓展延伸,利用资源,丰实阅读教学的厚度

大语文教学观告诉我们,阅读教学不能仅仅关注一本教材,也不能将学生的思维禁锢在一间教室中。作为教师,应该胸怀更为广阔的天地,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洞开别样的天地,让更多更好的非连续文本成为语文学习的有效资源。

例如在教学《司马迁发愤写 < 史记 >》一文时,如果仅仅依靠课文的文字描述,对于司马迁写《史记》的历史背景、艰辛历程以及《史记》在历史学,甚至是文学史上所占有的地位是难以形成全面认知的,这也对感悟司马迁人物形象形成了较大的障碍。这时,教师则应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这方面的信息,并在学生交流信息的基础上,出示《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的内容,让学生在综合了各种信息之后进行思考:阅读这些材料有什么收获?由于有了各种信息的补充延伸、印证关照,学生对于课文描述的内容也就有了更为丰富的价值认同,从而为学生多元化、全面化感知课文内容,提供了扎实有效的平台。

阅读教学以连续性文本为主,教材中的非连续性文本虽然不多,但却能起到画龙点睛的妙用。因此,阅读教学要求教师要善于开掘教材中非连续性文本的有效资源,为语文阅读教学提供平台,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摘要:非连续文本的阅读对于学生现实生活、语文阅读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阅读教学中,要善于开掘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资源,为阅读教学拓展全新的教学思路。

“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策略探究 篇11

【关键词】非连续性文本;图表;策略;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世界每天都在变化,而且变化得还挺快。作为一位语文老师,更需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以适应教学内容的变化。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增加了这样的教学目标:“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什么是非连续性文本?它是指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多数是由数据表格、图表和曲线图、图解文字、凭证单、使用说明书、广告、地图、清单、时刻表、目录、索引等组成,其特点是直观、简明,概括性强,易于比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通常会围绕一个主题,把相关的文字材料、图片、表格等结合在一起,要求考生通过阅读分析、理解、比较,进而提取主要信息,并且用简明的语言表达出来。很多考生面对该类试题,未能较好地把握各则材料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筛选不出要点信息;或者理解偏颇,答不到点子上,所以失分较多。

我们期望通过对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探究与教学实践,提高学生的非连续文本的阅读能力,同时重视拓展探究非连续性文本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我们的语文教育从课标的层面上向学生提出了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要求,我们语文教师一定要充分重视,传授给学生解题的方法,让学生更好地学习。下面我谈谈关于“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策略。

一、讲解非连续性文本,让学生理解非连续性文本的概念、种类

我们广州市增城区石滩镇港侨中学,是一所农村学校,我们学校的学生对什么是非连续性文本,可以用一无所知来形容(这从我们做的调查可以知道)。然而,他们其实几乎每天都在接触非连续性文本。教科书上的插图、图形图表、卫生轮值表、上课时间表、成绩单、地图、漫画、招牌……各种各样的非连续性文本,数不胜数,学生们每天都与它亲密接触,只是不知道它们就是非连续性文本。经过我们的讲解,学生们对非连续性文本的概念、种类有了初步的了解。

二、激发学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其实,学生是十分喜爱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只是他们之前不知道这叫“非连续性文本”)。例如学生十分爱看《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连环画;喜欢阅读各类幽默漫画;喜欢刷微信朋友圈……只要我们适当引导,激发他们阅读其他种类的非连续性文本的兴趣,增加阅读量,扩大知识面,掌握解题方法,就能提高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与解题能力。

三、教给学生阅读、解答非连续性文本的方法

学习没有捷径,但运用有效的学习方法,对提高学习效率是很有帮助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进行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才能提高阅读能力、解题能力。以下是非连续性文本常见题型的解题方法。

(一)图文对照,分析比较,解读图表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主要技能,就是能把图片、图表等提供的信息和文字材料结合起來,通过阅读分析、比较研究,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

解读图表时,首先要理解清楚图表标题的含义,然后根据考题的要求,进行图文对照,分析与比较,重点比较最多与最少的数据,还有数据的变化趋向,进而提取出最关键的信息,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出观点或看法。例题:根据下面的调查表,概括其主要信息,不超过36字(2012年广州中考题)。

近两年我国国民阅读方式倾向: 。

解答这道题时,首先要弄懂标题的含义——中国国民倾向于哪些阅读方式。其次结合图表内容,进而知道分两种阅读方式:纸质图书阅读方式、网络(电子)阅读方式。接着比较二者的数据:横向比较,纸质图书阅读方式比例远超网络(电子)阅读方式数据,也既是说以纸质图书阅读方式为主,网络(电子)阅读方式为辅;纵向比较:纸质图书阅读数据80.2、76.3,呈逐渐减少趋势;网络(电子)阅读数据19.8、23.7,呈逐渐增加趋势。所以,综合以上分析,得出以下答案:以纸质图书阅读为主,现已有所下降,网络(电子)阅读则逐步上升。

(二)分析比较,找出(材料的)共性与个性

如果几则材料讲述的是同一个主题,那么既要探究共性,也要探究个性;另一些材料好似主题不同,实际上只是形式不同而已,实质主题是一样的。我们要认真分析、比较,求同存异,透过表象发现材料的内在联系,得出结论。例题:仔细阅读下面几则材料,把握文意,找出共同点,写出结论性的话。

材料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材料二:天空容留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山容留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故山雄伟壮观。(佚名)

材料三:有人批评林肯总统“你为什么让政敌变成朋友?你应该消灭他们!”“当我们与政敌成为朋友时,政敌就不存在了。”林肯温和地说,林肯再度当选美国总统。

这些材料告诉我们:

解题思路:首先要读懂题目要求:“找出共同点”,也就是说要找出这几则材料的共同点。材料一:海接纳、容留百川才能壮大,成为大海。材料二:天空容留每一片云彩,才能广阔无比,山容留每一块岩石,才能雄伟壮观。材料三:林肯宽容、接纳他的政敌,与政敌成为朋友,才能两度当选美国总统。由此可见,三则材料的共同点是宽容(容留)、接纳,才能壮大,成就大业。由此可得出结论:胸怀博大者,方能目光高远;宽容他人者,更能成就大业。

(三)拆合法接写对联

所谓拆合法也即是把一句拆成若干个词组,分别作对,最后又把分别对出的组合成一句。例题:请为“白云山下草如茵”写一个下联。(注:白云山是广州著名景点之一。广州名胜很多,还有如广州塔、天后宫、海心沙、荔枝湾等等)

白云山下草如茵,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路:“白云山下草如茵”就可拆为“白云山—下—草如茵”三段。“白云山是广州著名景点之一”,很明显是地点名词,这样可以迅速地对出“天后宫—广州塔—海心沙—荔枝湾”等;“下”是个方位名词,这样我们可以对出“畔—上—边—旁”;“草如茵”是主谓结构,而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于是我们可以对出“云似山—柳如烟—花似海—烟如雾”等等。由此我们可以对出“海心沙—畔—柳如烟”“天后宫—旁—花似海”“广州塔—上—云似山”等好对。

非连续性文本还有其他的题型,篇幅所限,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四、整合各种资源,广泛阅读非连续性文本,提升阅读能力

(一)整合各学科教材中的资源

例如:从历史课文插图中,可以了解到课文的大致内容;从地理的人口分布图中,可以知道中国哪里人口多、哪里人口少:从目录入手提前了解全册课文内容,按文章的体裁进行分类;从封面、封底等了解出版社、发行情况等。

(二)整合学校各种非连续性文本资源

首先,强化与其他学科非连续性文本资源的合作与渗透。数学、政治、物理、化学、历史、地理中,也有很多的图表、数据、地图、表格等多种材料组合在一起的非连续性文本。语文教学中,可选取有用的、合适的非连续性文本,让学生广泛阅读,重点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提取主要信息的能力。其次,充分利用班级日常管理的表格。例如把课程表、作息時间表、点名表、值日表、成绩单,评比栏等,作为非连续性文本教学资源,进行阅读教学。因与学生息息相关,学生学起来更有兴趣,所以学习效果更好。再次,学校在进行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建设了许多软件、硬件方面的设施,也可作为非连续性文本资源加以利用。例如:文化走廊、业绩成果宣传牌匾,评比宣传材料、宣传栏的图表等,都可作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资源。

(三)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非连续性文本资源,并进行整合

日常生活中,非连续性文本资源随处可见。例如:新闻报道,报纸、招牌的广告、各种商业、公司的图标;药品、工业产品的说明书;电费、水费单据、表格;种类繁多的调查表、调查问卷、调查报告等等。这些非连续性文本,我们老师应该指导学生关注并进行搜集,然后大家进行阅读、交流、讨论,甚至争辩。随着时间的流逝,学生的非连续性文本知识的不断积累,厚积而薄发,学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能力就能不断提高。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语文老师对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还有待更加深入的摸索、探究,钻研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各位语文教师应互相学习、交流,共同探讨,大家一起努力,完善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方法,促进非连续性文本教学能力的提升,更好地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傅登顺.“非连续性文本”的缺失与教学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2(12).

[2]陈金湘.要善于用非连续性文本让课堂绽放别样精彩[J].语文天地,2015(12).

[3]邱荣珍.非连续性文本的备考策略[J].中学语文教学,2015(4).

[4]周永俐.浅谈倡导生活化阅读的非连续性文本[J].语文教学通讯,2012(10).

[5]林其雨.非连续性文本价值归正及教学策略[J].语文建设,2015(10).

[6]郭剑波.遵循“四性”:实现非连续性文本教学价值的原则[J].语文天地,2015(10).

[7]陆志平.关于非连续性文本问题的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2013(15).

[8]张年东,荣维东.从PISA测试看课标中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J].语文建设,2013(13).

[9]周永俐.浅谈倡导生活化阅读的非连续性文本[J].语文教学通讯,2012(10).

[10]李清.非连续文本阅读与中学语文教学[J].中学语文,2012(01).

“非连续性文本”教学四题 篇12

第一个关键词:简单。但“简单”不是“容易”

五、六年级的孩子虽然在认知水平和解读能力上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提供的文本简单一些实属应该,但笔者认为,简单也是要有分寸的。分寸的把握应与年级匹配。确切地说,简单应该是适宜。也就是说,提供的非连续性文本,对五、六年级学生来说,是“刚好”的。这其实跟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是一样的,即文本的难易应该与学生的程度“一致”。可是,从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实践看,有的教师真的把“简单”看简单了,权当做“容易”来对待和把握了。如五年级的一堂课,教师提供的文本是类似于如下的五个材料:

笔者认为,这样的文本材料,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过于容易了。不但不利于学生当下阅读能力的提升,对后续学习也会形成障碍,因为到了第四学段就要求学生“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这无疑就很难实现有效的阅读衔接。

第二个关键词:找出。但“找出”不是“概括”

这是阅读非连续性文本与阅读连续性文本的根本区别所在。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概括”是重要的训练项目,特别是到了高年级即第三学段,概括能力已经成了衡量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标尺。所以,到了高年级,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是任何一位语文教师都不可以轻视、怠慢和“绕开此道”的。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没有这方面的要求,它要做的事情是“提取”,即“找出”。也就是说,非连续性文本的整个阅读过程,就是要让学生在视觉上(当然也需要大脑的配合)通过作用于文字(即书面语言)把所需要的信息找出来。所以,“找出”既是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手段,也是目的。

当然,“找出”也并非机械地没有任何技巧地让学生到文本中去“死抠”。高明的教师往往能够以“高明”之举,让学生找得轻松,找得有趣,找得有效。如一位教师教学《暑假出行小能手》一课,呈现了《2012年蓝巨星夏令营招生方案》这一非连续性文本。在教学中,教师便利用“火眼金睛”的方法让学生发现文本中的有价值信息。具体做法是先让学生独立阅读文本,然后出示判断题,让学生判断其陈述到底是对还是错。

1.身心健康、具有一定独立生活能力的学生都可以报名参加夏令营。()

2.活动从7月10日开始,到8月7日结束,中间分三期,每期共七天,你可以任意选择其中的一期。()

3.报到第一天下午三点之前,火车站将有教练来迎接。()

4.如果临时想调节班次,可以QQ咨询或电话问询老师。()

5.温馨提示每个营员必须准备一件道具。()

这些判断题都跟《2012年蓝巨星夏令营招生方案》这个文本中的“有价值信息”密切相关,所以,学生对这些判断题作判断的过程就是“提取”(即找出)文本中有价值信息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既是对学生学习的帮助,也是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既是学生与文本的有效对话过程,也是课堂的有效生成过程。可见,在“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上,教师的教学策略运作跟连续性文本的教学一样,也是十分重要的。

第三个关键词:有价值。但“有价值”不是“有意义”

可以说,任何一个文本,一旦进入课堂,它的每一个字都是有意义的。有意义是针对文本的构成而言的。非连续性文本虽然没有连续性文本在“文脉”“文意”和“文路”上的鲜明性,但是,非连续性文本毕竟也是“文本”,其整体性抑或完整性也是明摆着的。它的每一个部分(或者说每一个板块)都是作为文本的整体构成而存在的,所以,绝对不可以说这部分有意义,那部分没有意义。而价值呢,就有区别了,它是文本中“最有用”的部分。也就是说,为了实现对文本“所告知”的真正驾驭,文本中的有些文字是可以“视而不见”的,但有些文字就绝对不可以忽略,这便是那些“最有用”的。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在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上便有了“找”这个字。

举个例子。某教师执教《有趣的硬币小魔术》一课,用了三个文本:《硬币的“缩身术”》《随心所欲的硬币》《硬币的“隐身术”》。其中,《随心所欲的硬币》这个文本是:

随心所欲的硬币

硬币竟然能够像孙悟空一样随心所欲地变大缩小,是不是很神奇啊?现在就要让你亲眼见识一下硬币的魔法。

工具百宝箱:

●一把镊子●一盒火柴●两根长钉

●一块泡沫●一枚硬币●一支蜡烛

魔术步骤:

1.把硬币放在泡沫上,在硬币边缘插上两根钉子。

2.移动硬币,调整到两根钉子之间,硬币正好可以通过。

3.点燃蜡烛,用镊子夹住硬币,放在蜡烛上烧一会儿。

4.把硬币放在两根钉子之间,试着让硬币通过钉子之间的空隙。你会发现硬币变“胖”了,无法再通过钉子之间的空隙。

5.硬币冷却后,又能通过钉子间的空隙了。

魔术中的科学:把硬币放在蜡烛上烧了一会儿,硬币受热膨胀,体积就会比原来的大。这时把硬币放到两根长钉之间,自然会被卡住。稍待一会儿,硬币因冷却恢复了原状,便又能从钉子间通过了。

显然,文本的“有价值”部分应该是“工具百宝箱”和“魔术步骤”。但是,“最有用”的文字呢,无疑是在“魔术步骤”里头。譬如,步骤1中的“边缘”,步骤2中的“正好”,步骤3中的“烧一会儿”,步骤5中的“冷却后”。因为,如果不对这些“最有用”的文字加以关注和把握,魔术就会失败。因此,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需要很好地领会“有价值”,并需要悉心地“找”。

第四个关键词:信息。但“信息”不是“旨意”

上一篇:企业风采下一篇:机电创新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