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分类论文

2024-05-30

内容分类论文(共10篇)

内容分类论文 篇1

摘要:施工组织设计是具体对待建的房屋建筑工程, 于项目实施前针对工程实际特点和现场实际环境, 依照项目具体要求, 对项目所需施工人员、构配件及原材料、运输设备和现场临时措施, 通过分析计算、多方对比整理出的在时空两个方面分布的指导施工的纲领文件。一般包括施工方法、施工项目进度计划表、项目施工现场布置图, 施工组织设计主要是施工的实施方法, 是系统指挥项目施工前期工作和实施施工的纲领文件, 是项目施工的权威性指导文件。

关键词:施工组织,研究内容,研究分类,目标控制

一个工程项目的施工, 可以采取不同的组织顺序;每一个工作过程也可采用各异的工作方法;每一种结构构件可以采用各异的加工方法;每一种材料传送可以采用各异的方式和工具;项目施工机具、各种材料堆放、临时道路设施和水管电线路布置等可以有多种布置方式;项目实施前施工准备内容方法各有不同;使用实施方法不同, 其经济效益各不相同。如何综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合同工期、施工人员数量、机械标准程度、资源供给方法、构件采购方式等多种经济技术指标, 综合考虑技术和经济两个方面, 从多个被选的方案中选择最优的方案, 对项目施工全过程作出系统的部署, 编写实施规划和服务于项目实施的纲领性文件 (即施工组织设计) , 这是工程开工之前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1 施工组织设计的作用

依靠施工组织设计系统编写, 有利于综合考虑待建项目的各种实际实施情况, 综合的制订最优的项目实施方法, 制定合理项目进度计划、有效项目方法和最优施工人员组织;有利于提高待建项目在施工图纸优化方面更趋于经济效益合理化, 为设计文件的可行性和在项目施工上的适用性提供有效依据;是业主制定年度项目实施规划与建设企业编制分部分项工作步骤及前期准备工作要领的主要依据;有力的把待建项目的方案设计与实际施工、技术比较与经济分析、施工前线与施工管理工作有效地结合起来, 把众多企业与部门关系有效联系起来。

企业经营管理素质好坏和经营管理水平高低是承建单位的现代化管理技术两个方面的具体体现。承建单位的经营管理素质好坏包括竞争能力水平高低、应变技巧高低、技术开发水平高低和再生产水平高低等;承建单位的经营管理能力包括决策和计划能力高低、指挥和组织能力高低、协调和控制能力高低、激励和教育能力高低等。承建单位经营管理依据企业经营管理素质能力好坏和水平能力高低为基础, 它是进度目标、业绩目标、质量目标和工资利益目标的实现的有利保障;然而经营管理实施又有利于大大提高管理素质和管理水平。二者要利用于施组编写、实施、过程监督和修正来体现。

具体项目实施依赖于施工组织设计来指挥统领与修正。利用施工组织设计可以有效布置施工人员、施工机械、构配件及材料, 保证实施项目的进度和质量。严格执行该设计有利于创造安全工作环境和有序文明项目现场, 有利于创造较好工程丰碑, 对承建企业具有重大深远的历史意义。它也是对项目实施过程执行高效管理的依据, 它拥有现场布置和技术指导的两重意义。也表现了实施工程项目年度规划与施工图纸的要求。

2 施工组织的内容

2.1 工程任务。

第一部分要将本项目概况作简要说明如下:工程简况:结构形式, 建筑总面积, 概算价格, 占地面积, 地质概况等施工实际条件:项目地点, 项目总工期, 标段分期交付计划, 项目承包方式, 业主要求, 业主实际情况, 主要构配件材料资源情况, 交通运输条件及工程开工尚需建设单位解决的主要问题。

2.2 施工总方案。包括主要实施方法, 项目施工进度计划安排情况;各分享进度计划和劳动人员、搅拌运输机械及布置。

2.3 施工组织技术措施。包括工程质量控制、安全管理及环境污染防治等各种技术措施。

2.4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在项目现场设置材料堆放场所、施工机械位置、运输设备道路、临时办公生活区域、临水临电管网、防护围墙等;综合考虑安全消防扬尘控制设施。

2.5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这些指标是体现其设计是否合理标准, 包括劳动力消耗均衡性指标;项目工期指标;项目劳动生产率指标;项目机械化程度指标等。

上述的工作内容方面, 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措施是从开始到竣工的工作, 其他工作主要用于指挥施工准备方面, 能为今后施工做好各种充分准备。施工组织设计基本内容是紧密联系一起的, 各内容之间既互相依赖又相互影响, 所以, 编制时要抓住施工方案核心问题, 也要协调各内容之间的关系。其一定要涵盖三个主要方面:一图、一表、一方案。

全部项目能否按合同要求工期完成, 或者分部项目能否提前交付运营, 基本决定于施工进度计划的安排;而工程进度的布置也要依赖于项目开工前各种工作:场地周边环境, 施工劳务人员、运输起重机械设备、各种资源的供给和项目的技术水平约束。另外, 项目准备工作的程度, 施工平面设置情况, 各种资源供应计划, 都要依赖于项目的进度计划的安排, 可以说项目进度计划是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关键内容。

3 施工组织设计的分类

3.1 按设计阶段的不同分类。

它的编写一般是同施工图纸回执方案谋划阶段相配合。施工图纸按两个阶段设计时, 可以分为施工组织总设计;单位工程组织设计。施工图纸按三个阶段设计时, 可以分为项目组织设计大纲;项目组织总计划和单位项目组织计划。

3.2 依据对象范围标准分类。按编制对象范围的不同:施工组织总设计;单位组织设计;分部分项组织设计。

4 结论

施工组织总设计、单位组织设计与分部组设计三者之间相互联系, 施工组织总设计是对整个工程的总体性战略规划, 其内容和范围较为笼统;单位项目组织设计是在工程项目组织总体规划约束下, 把项目组织总体规划和现场作业打算作为编写依据, 单位组织设计是把工程项目组织整个规划内容细微化;分部分项组织设计用工程项目组织总体规划、单位项目组织设计和现场作业打算作为编写依据, 分部组织设计是把单位项目内容作业化, 它可以具体指导专业工程施工。

参考文献

[1]庄淼.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常见问题及对策[D].郑州:郑州大学, 2013:13.

[2]师成仁.浅析通信工程中通信线路光缆施工组织的设计及发展[J].科学中国, 2014 (9) :92.

[3]李万忠.金山电厂火电机组烟气脱硫项目施工组织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 2009:18.

[4]周敏, 王成钢.综合运输中理想运力分配模型[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 (4) :32-39.

[5]王耀伟, 朱昌明.浅议如何做好水利工程的施工准备工作[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08 (12) :1.

[6]何细树.关于提高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实效性的探索[J].科学时代, 2011 (10) :95-96.

内容分类论文 篇2

销售培训内容分类--ASK 模型 Attitude(态度)。思想决定行动。销售员的第一课应该是培养他们“五 颗心”,即对客户的爱心、对事业的进取心、对细节的耐心、对胜利的信心、对 企业的忠心。态度方面具体的课程包括:公司成长史、公司文化和价值观、职业 化精神、团队合作、客户服务意识、危机意识、问题改进意识、质量意识、成本 意识、学习态度、自我激励、压力管理等。Skill(技巧)。基本销售技巧主要包括:销售前的准备技巧(了解推销区 域、找出准客户、做好销售计划等)、销售礼仪、接近客户的技巧(电话拜访客 户、直接拜访客户等)、开场白的技巧、询问与倾听的技巧、产品展示和说明的 技巧、处理客户异议的技巧、临门一脚的技巧、撰写建议书的技巧等。专业销售 技巧包括:人际沟通技巧、演讲技巧、谈判技巧、冲突管理等。更上一层的技巧 包括:渠道管理、大客户销售管理、区域销售管理、销售团队管理等等。Knowledge(知识)。薪酬福利及考勤制度、人事、行政、财务等各种规章 制度、相关法律常识、公司各部门介绍、公司产品及服务介绍、销售宣传资料的 使用、电脑软硬件知识、设备使用知识、专业知识、竞争对手分析等等。从重要性来看,Attitude(态度)是成功的支点,在三者之中是最重要的,所谓“态度决定一切”,自有它的道理。有了积极的态度,就会主动学习知识、提高技能。就像图中的扇形,如果增加“态度”的夹角,“技巧”和“知识”会 成倍放大,可以说是“四两拨千斤”。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看态度培训是如何来做的。团队精神的培训是一种典型的态度培训, 目的是使公司的不同部门或销售 队伍中的不同成员在大项目的销售过程中能够协调一致。培训可以分为四个部 分: 第一步:教师先从理论上阐述团队发展有四个阶段:成立期、动荡期、稳 定期、高产期。并分析不同阶段成员的行为特征。第二步:成立期。将学员随机分组(团队)。“破冰游戏”:设计队名,队标,口号。评出最佳创意奖。学员们在游戏中热情高涨,对团队的未来充满期 待。第三步:动荡期。给团队下达一个有难度的任务。“穿电网游戏”。这时 候,大部分团队会陷入混乱,成员间会相互抱怨。从中也体会到领导权威、分工 合作的重要性。第四步:稳定到高产期。“起步走游戏”。从中体会统一号令的重要性。“信任背摔游戏”。让团队成员增强相互信任。

态度的改变除了靠集中培训之外,更重要的是日常灌输,要“年年讲、月 月讲、天天讲”,要以身作则、树立榜样、潜移默化。ASK 的中

文翻译是“问”,就是要求企业建立勤学好问的大环境。
从培训的时间顺序来看,知识需要在入职时就开始培训;技巧可以在观察考核几个月后 因人而异、查漏补缺、选择培训;态度培养则是长期的日常工作。只有把握好 ASK 三方面培训的平衡,才能既提升能力,又留住人才


数学日记的内容分类和写法指导 篇3

[关键词]增强;兴趣;数学日记

新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体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要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数学的乐趣,而通过写数学日记就能达到这样的目的。写数学日记要记录生活中的数学,数学日记可以让学生走进生活,让学生感悟数学是现实的,同时可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它还是学生收集、处理和提取信息,运用有关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数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数学日记的内容种类

1.课堂日记。课堂日记可以写心得体会,学生在学数学、上数学课后或做数学作业时有什么想法,有什么体会、启发,有什么发现等,都可以在日记中书写。学生通常会记录下在上课时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如今天教了些什么知识以及听课情况、合作情况、思维情况、创新情况、应用情况。

2.思维日记。思维日记要记录学生上课、做作业、解决问题时的思维过程。例如一位学生写道:“这几天,老师教了我们除法的知识,也帮我们复习了乘法,我知道了除法的意义,比如:12÷3=4,可以说是把12平均分成了3份,每份是4。也可以说是把12每3个为一份,分成4份。还可以表示12是3的倍。而乘法的意义就是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老师还教了两步应用题,在解题时要写小标题,弄清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老师让我们写小标题是为了让我们弄清题中的数量关系,也是让我们理解题意,我越来越喜欢数学。”当学生有了这种思维,随即将它记录下来,不仅思维得到了锻炼,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更浓了。

3.合作日记。合作日记主要记录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与同学互相帮助、互相促进、互相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况。

4.生活日记。生活日记主要用来记录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感兴趣并有亲身体验的有关数学的情景,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当他们把亲生经历联系到数学,才会真正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5.考试日记。考试日记主要记录学生在数学考试的应试情况、考试中的做题情况和考试后的经验总结情况,让学生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改正。

6.探索日记。探索日记主要记录学生有关数学的自主探究、主动发现、实践创新的过程。

7.成长日记。成长日记主要记录学生在学习中进步情况及存在问题和改正问题的过程,可让学生的心理有进一步升华,促进学生成长。

8.故事日记。故事日记主要记录学生身边发生的或听到的一些数学小故事。

二、数学日记的写法

让学生写数学日记时,除了指点所写的内容外,还应指导必要的写法。在学生刚开始学习写数学日记的时候,可以根据所学内容要求学生写一些命题日记。这些命题日记会给学生一些启示,让学生知道应该怎样寻找素材。待学生掌握了一定方法之后便可以自由发挥了。

1.实事求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有什么心得体会、疑难问题、意见建议等都可以写。有什么就写什么,言为心声,有感而发,只要把想对教师说的内容写清楚,能使教师看明白即可。

2.不拘格式。学生在写数学日记时,就像跟老师面对面聊天,有什么说什么,想什么写什么,凡是与数学有关的内容都可以写。

3.讲求实效,减轻负担。为了不加重学生的作业负担,提高数学日记的实际效果,经过实践和摸索,教师不应强求篇幅,每周的日记篇数可以针对性地只写1至2篇。

学生写数学日记应尽他们自己的能力能写多少就写多少,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听、看学习别人的好方法,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数学日记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学习兴趣,也能促进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是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

内容分类论文 篇4

由于缓存空间的限制, 需要一个智能的方式来有效管理Web缓存内容。传统的缓存策略是无效的, 因为其只考虑一个因素, 而忽略了其他对Web缓存效率有影响得因素。因此, 现在有许多缓存策略提出, 并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支持向量机是一种监督式的学习方法, 它有许多良好的品质, 使其成为了最流行的算法之一, 在许多分类应用中, 比如文本分类、网页分类等的应用比其他算法更快、更准确。

本文提出了用支持向量机来预测稍后可重新访问的Web对象, 将这些预测的Web对象存储在代理缓存空间上, 以更有效地利用代理缓存空间。

1 支持向量机

支持向量机 (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 是Corinna Cortes和Vapnik等人于1995年首先提出的, 其在解决小样本、非线性及高维模式识别中表现出许多特有的优势, 并能推广应用到函数拟合等其他机器的学习中。

支持向量机的主要思想是使用一个高维度空间, 在这个空间中找到一个错误率最小的超平面, 进而用来对两个类进行二元划分。支持向量机是一个学习模型, 需要通过学习来运行。在学习阶段, 支持向量机学会发现几个代表学习数据的支持向量。因此, 支持向量机根据学习模型对一个给定的未知的数据集进行分类。

然而, 对于许多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想要找到一个超平面的数据进行分类很困难。对于处理非线性可分数据, 在线性情况下仍然可使用相同的公式和方法, 输入的数据只从其原始空间转换到另一个高维度空间。在这个空间里, 一个线性决策边界可以分离出正面和负面样本, 我们将这个空间称为特征空间。因此, 支持向量机的基本思想是将输入空间中的数据通过一个非线性映射将数据映射到一个特征空间里。

综上所述, 非线性决策边界通过转换将原始数据转换到一个更高维度的特征空间中。然而, 这种转换却从来都没有明确的实施过。相反, 支持向量机的核心函数在学习过程中不需要了解变换功能就可以计算所有的数据点。支持向量机有多个核心函数供用户选择, 以解决不同的问题。不同的核心函数适用于不同的问题类型。

2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分类方法

本文提出一个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对Web代理缓存内容进行分类的分类器方法框架, 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数据收集、预处理和学习阶段。因此, Web缓存是可以通过经过学习的支持向量机分类器来管理的。

2.1 数据收集

Web代理日志文件可以提供用户在登录到服务器后所进行的一切操作信息。笔者认为, Web代理日志文件是完整的知识体系, 是可以作为学习数据来使用的, 可有效预测下一个Web对象。

2.2 数据预处理

在支持向量机学习阶段之前, 需要对数据进行预处理, 使数据可被支持向量机学习。数据预处理包括数据跟踪准备和数据集准备两方面。

由于在日志文件中有一些无效的条目和不相关的条目, 在数据跟踪准备时需要删除这些条目。数据跟踪准备分为以下3步: (1) 数据分析。明确日志文件中连续记录之间的边界以及每条记录中的不同字段。 (2) 数据过滤。了解不相关的输入, 比如非缓存请求、错误的HTTP状态码输入等, 只考虑正确的输入。 (3) 数据定型。消除不必要的字段, 将数据确定为最终适合支持向量机学习的格式。

2.3 学习阶段

支持向量机已被广泛应用于解决各种分类问题中。在核心函数学习的帮助下, 支持向量机已经应用到了许多领域中, 并取得了成功。

3 结束语

Web缓存是提高Web系统可扩展性的有效解决方案之一。本文提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预测Web对象的智能方案, 用支持向量机预测Web对象随后是否可以重新访问。因此, 支持向量机可以有效地优化代理缓存的使用, 具有良好的性能。

参考文献

[1]郎宇宁, 蔺娟如.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多分类方法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 2010 (17) .

[2]刘成忠.两种不确定支持向量机分类性能的对比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1 (11) .

[3]张松兰.支持向量机的算法及应用综述[J].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16 (02) .

实施垃圾分类的重点工作内容 篇5

1、全民动员和培训

垃圾分类是全社会每个人的事,只有全民参与,每个人都有环保意识,掌握垃圾分类的知识和方法,才能够尽可能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培训的目的是要传播环保理念,树立全民环保意识,普及推广垃圾分类回收利用体系,让全民掌握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同时,让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县乡村三级干部都明白自己在垃圾分类工作中承担的责任和有效的工作方法。动员、培训方式可以采取会议、培训课程的方式,结合街头巷尾、农民家里的实际操作示范,以及垃圾分类回收亭点的管理、全静态好氧堆肥技术的应用等。

2、建立垃圾分类管理体系

建立积分制的垃圾分类回收激励体系,让每个人在垃圾分类工作中不仅感受到荣誉和责任感,同时可以获得实实在在的物质回报。

在每个村设立一个垃圾分类回收亭点,安排一个垃圾分类管理员,村民将按照大类分好的可回收物交回村级回收点,根据分类质量和数量确定积分(可换取相应生活用品)。保洁员负责分类收集,同时负责村庄公共区域的卫生清扫和垃圾分类。

建设村级有机垃圾(易腐垃圾)堆肥场。农村垃圾中的有机无毒废弃物(以下简称有机垃圾)约占垃圾总量的一半以上。在“户分类、村收集”模式下,有机垃圾由村里专人负责,集中处理。每个村建立堆肥场一处,采用全静态好氧堆肥技术,堆肥过程中使用少量微生物菌种发酵剂,产出优质有机肥。

村级有机垃圾堆肥场根据村庄大小不等,大约需要占地面积200到500平方米,需要引入交流电源。堆肥场同时要将渗滤液收集并进行好氧处理,可以生产出液态有机肥。

建设或改造乡镇垃圾转运站。有的地区已经实施垃圾转运填埋或焚烧,就可以将现有的垃圾转运站经过适度改造,可以满足垃圾分类回收转运的需要。从每个村庄回收的分类垃圾在转运站经过分类打包,转运到分拣加工中心。

建设县级垃圾分类分拣加工中心。循环经济要求将传统的消费型社会“资源——产品——污染物”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模式逐步转变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的循环经济模式。21世纪中后期,再生资源将成为我国资源需求的主要来源。如果产品在成为垃圾后能够作为再生资源回到新的产品生产过程中,垃圾分类就是最好最快的途径。建立并完善可再生资源分类智能回收体系,有助于整个社会的范围内形成“环保宣教—回收资源—再生资源—产品”的循环经济道路,即资源再生利用产业。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目的,运用先进的回收模式,将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转化为可重新利用的资源和产品,实现各类废物的再利用和资源化。

内容分类论文 篇6

关键词 编目 《资源描述和检索》 资源分类 可用性

分类号 G254.31

0 引言

作为新的国际编目和元数据标准,《资源描述和检索》(RDA)以《书目记录的功能需求》(FRBR)和《规范数据的功能需求》(FRAD)中的概念模型为基础编制。RDA期待能让元数据使用者更为方便地查找、识别、选择和获取不同种类的资源[1]。新标准的名字中没有出现“英美”的字样,是标准国际化的标志之一,同时体现出了标准消除英美文化偏颇的意愿[2]。

为了给元数据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RDA的新尝试之一,就是停用了第二版《英美编目规则》中的一般资料标识,而以一组三要素的资源分类取而代之,即内容类别(对应FRBR中的“内容表达”层次)以及媒介类别和载体类别(均对应FRBR的“载体表现”和“单件”层次)[3]。RDA对资源类型的分类,是以FRBR中的概念模型为基础的。然而,这一概念模型,是“对书目记录中主要反映的数据进行逻辑分析后获得的”[4]。RDA的这一分类实际上是以理论为基础的,用户对这一分类的接纳程度如何还不明确。

1 背景和文献回顾

就西文资源而言,国内无论是公共图书馆还是高校图书馆通常都采用英文作为描述性编目和主题编目的语言。包括中国国家图书馆和CALIS这两个最有影响力的机构都是如此,在描述性编目上参照AACR2,主题编目上采用国会图书馆主题标目(LCSH)。试想,如果RDA被引入国内用作西文文献的编目标准,即便RDA提供了采用非英语的脚本、数字和日期来著录资源的选项[2],国内西文文献的编目语言也不大可能突然由英语调整成汉语。否则,图书馆目录中的新RDA记录和先前的记录之间就会因语言差异而显得非常不一致。而要采用英文版的RDA作为国内西文编目的标准,就有必要测试国内读者对这一RDA分类及其采用的受控词汇的接纳程度,以了解这一分类在采用英文原文的受控词汇时,对国内读者而言是否如宣传所说的那样便于查找、识别、选择和获取资源。

Hider的两项研究[5-6]同本研究最为相关。Hider采用卡片分类法和自由列表法,比较了RDA分类和来自澳大利亚高校的最终用户的分类。在自由列表法测试中,Hider计算了各个词语出现的频率,作为衡量词语重要性的指标。由于研究设计的局限,没有采用另一项也能衡量重要性的指标,即词语出现的先后位置。同样,也没有对相似性矩阵的分析。Hider的结论是,图书馆资源是多面化的。同载体和内容这两个分面相比,其它分面(比如资源的受众及其目的)也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在他的卡片分类研究中,Hider的被试对两组卡片进行了分类。一组是之前自由列表法中获得的词汇,另一组是RDA分类中的受控词汇。Hider总结到,目录用户区分载体和内容类别这两个分面确有一定的困难。

但是,作为集体主义文化的东方国家,中国图书馆读者同澳大利亚的相应群体相比,在文化和语言上有很大的差异,他们对相同测试的反映也就可能会不一致。因此,考虑到RDA的国际化定位,在其它文化下测试这一RDA分类很有意义。

在Library,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Abstracts(LISTA)中没有找到其它类似的研究(仅包括英文文献)。国内研究中,在CNKI和维普数据库里也未能找到类似的研究。RDA相关文献中,仅刘丽静和陈瑞金[7]的研究是以RDA的内容、媒介、载体分类为主,他们对三种类别进行了概述性和实务性介绍。国内RDA相关的文献通常是从编目员的角度对RDA进行研究的。很少有研究人员的文献(比如高红和靖翠峥[8],林明[9])从元数据用户(读者和参考咨询馆员)的角度进行研究,而且均未采用定量的方法。

2 研究设计和研究问题

卡片分类法的目标是生成“以用户为中心的分类”[10]。自由列表法被用以发现特定知识领域的内容,范围和边界[11],但是在双语环境下采用自由列表法显得复杂、操作性不强。因此,本研究只采用卡片分类法。卡片分类法有开放式和封闭式两种。我们最初打算采用只有英文受控词汇的开放式卡片分类法,因为开放式卡片分类法能获取到更多的信息,并且是信息架构研究中更常用的设计[12],在RDA还没有官方中文译文的情况下,贸然引入受控词汇的中文翻译可能因译文措辞的随意性而引起结果的偏颇。我们进行了一次小规模的预先测试(开放式卡片分类,受控词汇以英语原文给出,在线进行)。有两位被试者参加了测试,且均具有英语口译的硕士学历。她们反馈说分类测试难度过大,且均未完成分类测试。因此我们对研究设计进行了较大的调整,以便测试能顺利完成。

调整后的研究采用问卷的形式。受控词语排列成一排,每个词语后面共四个选项,包括内容、媒介和载体这三个类别,以及一个词语难以理解、分类的选择。问卷要求被试者在每个词语后只勾选一个选项,这样调查问卷就和封闭式卡片分类非常类似了。

为了让被试者在分类前对内容、媒介和载体类别有一定的预备知识,问卷前面给出了内容、媒介和载体类别的示例。示例包括了书籍、网络视频流和音乐激光唱片这三种资源的内容、媒介和载体类别,以帮助其顺利完成问卷。示例中的受控词汇既给出了英语原文,同时也给出了非官方的中文译文。

问卷中共出现26个受控词汇,包括4个媒介类别词汇、12个载体类别词汇和10个内容类别词汇。选取受控词汇的方法是:媒介类别全选,内容类别只选奇数行,载体类别只选行数能被三整除的词汇。这是为了确保选取的词汇能较为全面地反映出RDA的这一分类设计,最终获得一份共26个受控词汇的列表。

nlc202309041005

根据受教育状况和回答问卷的版本,被试者分为三组。第1组为复旦大学的本科学生(非英语或图情专业);第2组为天津财经大学和西南政法大学的英语教师,或四川大学的英语系的硕士研究生;第3组为四川大学的本科学生(非英语或图情专业)。第1、2组回答版本A的问卷,其中待分类的受控词汇仅给出英语原文(但问卷前的示例包括中文译文)。问卷鼓励被试者使用工具书来尝试解决难以理解的词语,同时要求被试者对经过努力尝试后仍然难以理解或分类的词语不要勉强,而是在问卷上向我们反馈难以理解、分类这一情况(即勾选第4个选项)。第3组回答版本B的问卷,受控词汇同时给出英语原文和中文译文。问卷要求被试者依靠中文译文的帮助对原文的英语词汇进行分类。中文解释消除了被试因为欠缺语言技巧而在回答问卷时感到困难的情况。参照Tullis[13]的研究,每一组的样本数都大于15(第1组21人,第二组20人,第三组16人),这样既确保了研究结果可靠准确,又使得研究易于操作。

给出受控词汇中文译文的原则是尽量简洁,同英语原文结构尽量相似。中国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在准备RDA印刷版的中译本[14]。但是,除了该中译本即将出版的消息外[15],研究期间未能找到更进一步的相关信息。不过,在我国台湾的一家公共图书馆网站上,我们找到了一份RDA常用术语的翻译列表,这一术语列表旨在为台湾图书馆交流RDA时提供方便[16-17]。本研究的问卷中采用的受控词汇译文就是以此为基础的。考虑到中国大陆同中国台湾在语言习惯上的差异,我们的译文在台湾译文的基础上有所变动,以方便被试者理解。(比如”video”的译文从“录影”变更成了大陆地区更常用的“视频”)。同时,台湾译文中的繁体汉字均被调整成简化汉字。

研究的主要目标是测试RDA的这一分类能否被中国读者接纳。这是研究的第一个问题,即:RDA的内容、媒介和载体类别分类能否被中国读者接纳?

这一问题将通过分析问卷的分类结果进行解答。另一方面,如果RDA的分类能被中国元数据用户接纳,那么用户群体的分类结果与RDA中的分类越一致,就说明这一读者群体对RDA的分类理解得愈好。后面分析的数据证实了这一设想的可行性,于是我们使用计分方式(“一致性得分”)来衡量每份问卷中读者分类和RDA分类的一致性。

以英语原文形式呈现给被试者的受控词汇,在分类时可能因为其复杂的措辞而增大分错的机会。为了了解相对复杂的英文措辞是否影响英文版RDA在国内的可用性,同时考虑到第2组被试者的英语水准较高,第3组被试者在回答时有中文译文辅助,我们拟检验下列两个研究假设:

研究假设(Ha1):第2组的一致性得分平均数比第1组高。

研究假设(Ha2):第3组的一致性得分平均数比第1组高。

接受或拒接这两项研究假设,能帮助解释第二个研究问题:即RDA受控词汇复杂的英语措辞是否影响其对中国用户的可用性?

3 数据分析

问卷中的数据被编码并录入到Excel表格中,经转换,再使用SPSS来进行分析。

首先,剔除包含极端结果的问卷。如我们发现一份问卷中只有4个词语被归类,其余的词语全部被标识为难以理解、分类,与其他问卷的结果截然不同。该问卷的结果被剔除,后面的数据分析中均不包含该份问卷结果。

根据被试者使用的问卷版本,我们将其重新分组。A组使用版本A的问卷(无中文译文);B组使用版本B的问卷(含中文译文)。即A组相当于先前的第1、2组,B组相当于第3组。考虑到问卷形式和封闭式卡片分类的相似性,我们采用Tullis[18]提出的方法来处理和研究与问题1相关的统计。对每一个词汇,我们都分别计算出被试者归入内容、媒介和载体类别的比率。比率最高的那个类别,就是被试者最倾向于将该词汇归入的类别。然后,我们将这一用户分类结果同RDA的实际分类进行了比对。问卷上无受控词汇中文译文的A组,共4个词语的分类结果与RDA不一致(下文简称之为“误分类”),如表1所示。

表1 A组中被误分类的受控词汇

通过计算被反映难以理解和分类词汇的比率,我们发现“microopaque”被反映难以理解和分类的比率比其被归入载体类别的比例还要高。尽管这一词语在内容、媒介和载体类别这三项中归入载体类别的比率最高,同RDA的实际分类一致,但是其被反映难以理解、分类的高比率,提示这一术语的措辞对中国用户相当生僻。“overhead transparency”被反映难以理解、分类的比率同其被错误归入媒介类别的比率刚好一样。B组也有4个词汇被误分类(如表2所示)。其中“microscopic”被误分类成内容类别的比率同其被反映难以理解、分类的比率刚好也一样。结果表明,A组和B组中,被试分类结果同RDA的实际分类不一致的词汇数量均为4个,一致的词汇数量为22个。

表2 B组中被误分类的受控词汇

现在,问卷分组又回到先前的第1组、第2组和第3组。对每个问卷而言,被试者每正确分类一个词汇,就记1分。也就是说,如果一份问卷上的词语分类同RDA完全一致,该问卷就记26分;反之,如果一份问卷得分越低,其同RDA分类的一致性,也就是相似程度就越低。使用SPSS计算每一组的平均得分,结果如表3所示;同时采用了K-S检验来测试每组的样本是否为正态分布,结果如表4所示。

表3 每组一致性得分的统计信息

表4 正态分布检验

结果提示,第2组和第3组的算术平均数均高于第1组,同预期一致。第1组中的一致性得分,D(21)=0.12,p>0.05,第2组的一致性得分,D(20) =0.14,p>0.05和第3组的一致性得分,D(15)=0.18,p>0.05,均为正态分布。于是,我们执行了两次独立样本的t-检验,来比较第1组和第2组,以及第1组和第3组的得分。结果如表5和表6所示。

nlc202309041005

表5 独立样本t-检验(第1组和第2组)

表6 独立样本 t-检验(第1组和第3组)

结果表明,第2组的平均得分(M= 14.05,SE=1.24)高于第1组(M=12.86,SE=1.07),但是该差异并不显著,t(39)=-0.73,p>0.05(1-tailed),r =0.12。第3组的平均得分(M=15.47,SE=0.79)高于第1组,此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意义,t(34)=-1.82,p<0.05(1-tailed),并且具有中等的效应量,r=0.30。

4 讨论和结论

数据分析显示,在A组和B组中,26个受控词汇分别仅有4个被误归类,表明在有设计合理的示例提示帮助下,参与研究的中国被试者的分类结果与RDA所预先规定的分类非常相似。这一结果证实了RDA分类设计的合理性,至少从本研究的结果来讲是如此。在A组中,被试者反映对“overhead transparency”和“microopaque”的理解、分类较为困难;以“dataset”结尾的两个词语均被误归类为载体类别,而不是RDA所规定的内容类别。但在B组中,“dataset”结尾的词语均被正确分类,相反,以“three-dimensional form”结尾的词语均被误分类,同时还有“microscopic”和“object”。在这一组中,“microscopic”还被反映难于理解、分类。

含“dataset”的词语在A组中的错误分类,以及其在B组中的相反结果可能是被试者错误理解英语单词“dataset”的结果,表示被试者缺乏对英文“dataset”的相关图式。这一猜测可能也适用于A组中的其他被误分类或被反映难以理解、分类的词语。B组中,所给出的“three-dimensional form”和“tactile three-dimensional form”这两个词汇的中文译文分别为“立体形式”和“触感立体形式”, “microscopic”所对应的译文为“显微”,它们被误分类或反映为难以分类、理解,可能是其中文译文的问题。这些译文从中国台湾的翻译中直接引用过来,未作调整,虽然较为准确地传递出了英语受控词汇原文的含义,但确实较为拗口。不过考虑到目前尚无更为贴切合适的中文译文,加之即便如此B组的分类结果同RDA的分类也相当一致,对RDA分类可用性的结果还是相当积极的。

两个独立样本的t-检验表明,应当拒绝研究假设Ha1,并接受研究假设Ha2。据此我们得出结论,更高的英语教育水平并未能带来更高的一致性得分,但提供中文译文对提高得分确有效果。

这些证据表明,RDA复杂的英语措辞确实给参加研究的中国被试者带来了困难。即便部分被试者接受过更好的英语教育,有些甚至就在从事英语教学工作,但这一优势并未对其理解RDA分类有明显的帮助。另一方面,只需简单地向被试者提供中文译文,而且译文中的一少部分还有些拗口,被试者回答问卷的结果就会有显著的区别。如果今后RDA要被应用到中文语言的编目中,这些受控词汇的中文译文就必不可少了。否则,以RDA英文受控词汇构成的目录,对于英语水平较低的用户将会有非常糟糕的体验。RDA如果要应用到国内的西文编目中,也应当考虑通过在联机目录中同时提供图标和英文受控词汇,或者将英文受控词汇进行调整等方式,以用户友好型的式样来呈现这一分类体系,方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虽然我们目前从中国台湾的这份翻译和我们在研究中所采用的译文来看,要将RDA的这些受控词汇“完美”地用中文表达出来还不太可能。(“完美”是指既自然顺口,又容易理解的中文。)从翻译研究中Reiss的文本分类来看,这一翻译的原文本质上是“信息型”(informative),而非“表情型”(expressive)或“操作型”(operative)文本。因此,翻译这些受控词汇,应当主要寻求语义上的对等,而不是其美学上的或者是超语言的(extralinguistic,比如劝说性质的)效果[19],以达到让RDA的这些受控词汇真正为中国用户查找、识别、选择和获取资源服务,而不是得到形式优美但使用效果差的中文译文。

本研究的局限在于参加的被试者都是从高校中选取的教师和学生。这一设计为研究带来了很多便利,让研究过程更加易于操作和实施,但是我们的样本选择也由此有了偏颇。独立样本的t-检验这一部分,由于被试者的外语水平无法人为操纵,故采取了准实验(quasi-experiment)的手段,在研究中对被试者的外语水平这一变量实际上采用的是伪操纵(pseudo-manipulation)的方法。这一因素,使得我们得出“更高的英语教育水平并未能带来更高的一致性得分”这一结论的证据还不够确实。这些因素成为本研究的局限所在。故可以考虑采取具有更高信度和效度的方法,并在其他RDA可能成为未来元数据标准的地区进行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 1 ] Joint Steering Committee for Development of RDA.

RDA:Resource Description & Access[S]. Chicago:Am-

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2013.

[ 2 ] Paradis, Daniel. RDA:A Cataloguing Code for the Di-

gital Age[EB/OL].[2014-01-07].http://spectrum.library.concordia.ca/7672/1/RDA%2C_a_cataloguing_code_for_digital_age.pdf.

[ 3 ] Hart, Amy. The RDA Primer:A Guide for the Occas-

内容分类论文 篇7

一、室内设计的内容分类

室内设计是一门专业含阔面极为广泛的综合性学科, 对室内设计的内容分类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部分:

(一) 对使用空间状况的进一步设计

就是对原建筑物所提供的内部空间格局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与处理, 在建筑原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原建筑的空间尺度与比例, 对原建筑物所提供的不合理的空间布局进行规划与再划分, 使之能更加进一步的满足各空间的衔接、对比、统一等空间效果, 并同时满足各区域的使用要求。对原建筑物空间状况的设计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结构空间:就是通过利用对结构外漏部分的观赏, 来领悟结构构思及营造技艺所形成的空间美的环境;

动态空间:就是通过引导人们从动态的角度观察周围环境, 来把人们带到一个由空间与时间相结合的第四空间;

静态空间:就是通过对空间的封闭、序列的终结、室内陈设比例、色调的和谐及视线的平和的处理, 来使空间造成一种静态效果;

开敞空间:就是使室内空间无侧界面, 完全暴漏于自然之中;

封闭空间:就是利用限定性较高的围护实体包围起来的、无论是视觉、听觉、小气候都有很强隔离性的空间;

悬浮空间:就是对垂直方向的划分采用悬吊结构所营造的空间;

流动空间:就是把空间在水平和垂直方向采用象征性的分割而使空间保持最大限度的连续;

共享空间:就是把空间设置为含有多种的空间要素和设施, 使人们在精神上和物质上都有挑选性;

子母空间:就是把原空间用实体限定出小空间。

(二) 对室内的装饰设计

就是按照空间处理的要求把空间围护体的几个界面 (包括墙面、地面和天花等) 进行设计处理, 使之达到更加的美观与合理;

(三) 对室内的物理环境的设计

就是对室内的体感气候、采暖、通风、温湿调节等方面的设计处理;

(四) 对室内的陈设艺术设计

主要是对室内家具、设备、装饰织物、艺术品、灯具、绿化等方面的设计处理。

二、内室设计的基本要求

室内设计类型包含众多, 专业的内容含扩面广, 如何通过设计协调处理好, 要求设计师必须高度的艺术修养并掌握现代科技与材料、工艺知识并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对设计师的室内设计要素提出几项基本要求:

(一) 空间要求

空间合理化并给人们以美的感受是设计的基本任务, 我们要勇于探索时代技术赋于空间的新形象, 不要拘泥于过去形成的空间形象。

(二) 色彩要求

室内色彩除对视觉环境产生影响外, 还直接影响人们的情绪、心理。科学的运用色彩有利于工作, 有助于健康, 色彩处理得当既能符合功能要求又能取得美的效果。室内色彩除了必须遵守一般的色彩规律外, 还随着时代审美观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三) 光影要求

人类喜爱大自然的美景, 常常把阳光直接引入室内, 以消除室内的黑暗感和封闭感, 特别是顶光和柔和的散射光, 使室内空间更为亲切自然。光影的变换, 使室内更加丰富多彩, 给人以多种感受。

(四) 装饰要素

室内整体空间中不可缺少的建筑构件如柱子、墙面等, 应结合功能需要加以装饰, 可共同构成完美的室内环境。充分利用不同装饰材料的质地特征, 可以获得千变万化和不同风格的室内艺术效果, 同时还能体现不同地方的历史文化特征。

(五) 陈设要素

室内家具、地毯、窗帘等, 均为生活必需品, 其造型往往具有陈设特征, 大多数起着装饰作用。实用和装饰二者应互相协调, 争取求的功能和形式统一而有变化, 使室内空间舒适得体, 富有个性。

(六) 绿化要素

室内设计中绿化已成为改善室内环境的重要手段。室内移花栽木, 利用绿化和小品沟通室内外环境、扩大室内空间感及美化空间。

综上所诉, 以上一些关点是常年来工作与实践所对室内设计的一点感悟, 在多年的室内设计经验中自身深深体会到只有掌握了室内设计的内容分类及设计的基本要求才能满足最广大人群的审美关念。任何时代的设计都带有明显的社会时代特征, 中国当代室内设计已经逐渐成熟, 并且行业队伍也在扩大, 我们的专业设计队伍正以新的步伐快速地迈向灿烂的明天。

摘要:自从人类有了建筑活动, 室内就是人们生活的主要场所, 并开始对室内环境有所要求。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人们对室内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更新发展与不断丰富。室内设计的主要任务就是综合运用各种新科技等技术手段, 并且要考虑周围环境因素的作用, 充分利用有利条件, 积极发挥人类的创作性思维, 来创造一个既符合人们生产和生活物质功能要求, 又符合人们生理、心理要求的室内环境。

内容分类论文 篇8

一、中学物理前沿知识特点分析

中学物理知识具有复杂性和时代性特征, 与宇宙天体运转和最新科学技术密不可分。前沿知识的复杂性特点, 一方面, 指的是物理现象自身的复杂性, 例如单摆的大角度摆动就属于此类复杂性较高的现象, 在解释该现象时需要混沌理论和非线性理论共同解析; 另一方面, 指的是解释现象的过程较为复杂, 在解释某一单一现象时需要用具有前沿性的物理知识来解释, 如对光电效应的解析, 该问题本身并不属于前沿知识, 但结合中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识掌握情况来看, 想要完全解释该现象却极为困难。对光电效应进行解释的过程中, 需先向学生介绍粒子运动学和光量子等知识, 因此, 光电效应也应归纳到中学物理教学前沿知识中。前沿知识的时代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为所讲述知识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前沿性, 如黑体与光电效应等, 这些知识点始终是物理学家研究的重点课题, 理应将其归纳到前沿知识中; 其二, 自课改后, 某些知识虽并不属于前沿知识, 但因新课改后加入了此类知识, 所以这类知识也应该归纳到前沿知识行列。例如, 课改后提出的量子化概念和相对论概念等。

二、前沿知识分类方法的具体描述

物理知识所涉及范围较广, 中学是学生初涉物理知识的时间段, 教学内容中前沿知识渗透方式多出现于教学过程中, 导致知识点的传授很难满足系统化需求, 这就给中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带来的诸多不便之处。结合上文提到的物理教学前沿知识特征, 笔者仅将个人梳理的知识分类方法做如下介绍:

中学物理教材主要包括量子化、量子场论、相对论、引力论、场论等, 诸多非经典的物理知识穿插于正本教材中, 教学过程中讲解这些非经典的知识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能丰富学生的知识贮备, 使学生更加清晰的捋顺物理学发展脉络。中学阶段的前沿知识主要有人造地球卫星的机械能转化、火箭、夸克构成质子、中子等强子、重力的相互作用、万有引力、黑洞、时间与空间等。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需用物质知识解释的现象, 如水流导光、全息照相和激光应用、黑体规律和光电效应。与科学技术相关联的前沿知识有声与信息、塔式太阳能电站、GPS、输电新技术、立体电影和偏振光、激光的应用与全系照相、寻找地外文明等。中学物理教学中积极传授前沿知识是新课改的愿景, 是提高我国物理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石, 归纳并整理中学物理教学前沿知识, 有利于提高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质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中学物理前沿问题教学的优势

1. 坚持贯彻人本主义原则, 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新课改教材呈现出知识多元化的特点, 教材更多关注于对科学前沿问题的剖析, 一方面, 新课改能够促使教师积累更多的知识, 扩展视野, 从而应对学生无法满足的求知欲; 另一方面, 当代教育学理论也借鉴了物理学发展成果, 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对具有前沿性的知识较为敏感, 能在接受前沿知识的过程中发现另辟蹊径的教育理论, 从而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与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 教师应更多地去了解最新的物理前沿资讯, 多参与各种带有学术性质的物理知识交流会, 以便于全方位的提升自身专业素质。

2. 有利于促使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把握教学尺度

经笔者了解, 新课改后很多教师抱怨中学物理教学的前沿知识过于复杂, 不利于课堂讲学与学生理解。但笔者认为, 这种论调根本不成立, 布鲁纳针对微积分能否交给六岁儿童的质疑, 曾指出儿童接受的是儿童微积分, 而成人接受的是成人微积分, 也就是说虽然知识具有共性特点, 但不同阶段的人却具有差异性特点, 因人身份不同, 所以对知识的理解也会有所偏差, 但这并不是阻止知识传播的理由。在传授前沿知识过程中, 教师必须把握好度, 应以渗透为主, 将教学重点放在方法与思想的熏陶上, 不要可以去强调公式推导的重要性, 只有这样, 才能避免物理教学变成呆板化。

3. 采取简单明了的方式传授物理前沿知识

物理知识具有较高的复杂性, 其中抽象问题较多, 再加之各种物理公式和假设论调,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习与理解物理知识的难度, 如不将复杂问题简单化, 则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无法更好地认知物理学。但如果能将复杂的物理理论简单明了地讲解出来, 则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例如, 教师在讲解混沌理论时可以先讲解大角度单摆, 然后在逐渐深入, 由简入繁, 使学生逐步掌握知识要点, 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自我成就感。

四、结语

综上所述, 教师要想提高中学物理教学质量, 首先应充分了解中学物理教学前沿知识的特性, 然后根据其特性归纳、总结前沿知识, 找出教学过程中前沿知识的教学方法。除上述方法外, 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增加课外阅读量,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日常活动, 使学生在生活中体悟物理知识带给人们的帮助,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了解与掌握。

摘要:“学好数理化, 走遍全天下”。虽然随着教学科目, 新兴技术的不断涌现, 这句话已经不能满足21世纪人才培养的目的, 但是, 仍可从侧面证明数理化对学生日后升学与发展的重要影响。如何学好科目前沿知识, 掌握最新的前沿资讯, 对提高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重点介绍中学物理教学中前沿知识的分类和教学事项, 仅供读者参考之用。

关键词:中学物理,前沿知识,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唐香玉, 邓昭友, 陈鹏, 唐利强.中学物理教学内容中的前沿知识分类探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5, (06) :9-12.

[2]郑丑生, 唐利强.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物理前沿问题教学探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 (01) :1-2.

[3]吴勇灵, 朱增辉, 赵华, 刘树平, 王文江.民族地区高师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法的教学模式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2, (07) :349-351+390.

内容分类论文 篇9

“当今, 业务相关的HTTP流量正在不断增加, 但是由于大多数企业对这类流量缺乏可见性, 使得企业无法识别业务关键应用和那些可能有害的应用, 更不必说在诸如社交网站和网络视频这类内容中进行识别了”。IDC企业通信架构和数据中心网络副总裁Cindy Borovick表示, “企业必须能够用一种细致并且可以随着新内容和应用的增多而扩展的方式明确的区分网络流量”。

借助WebPulse实现即时感知

PacketShaper现在可以利用Blue Coat WebPulse™云服务来对网络应用和内容进行实时感知和分类, Blue Coat WebPulse™云服务是一个拥有7000万用户, 并通过共享信息来提供综合网络感知的社区。此次与Blue Coat WebPulse™的融合使得PacketShaper可以将数以百万计的网站和数以十亿计的URL分类成80个合理并且可管理的类别, 因此企业可以对相似的内容进行整体管理和策略应用。

通过WebPulse云服务, 企业可以根据四种不同的类别对每个URL进行分类, 使得对网络应用和内容的管理更精确。例如, 企业可以允许用Facebook聊天和更新状态, 但是限制Facebook游戏的带宽。

以可扩展策略应对未来的应用

通过对URL类别分类的整合, Blue Coat PacketShaper设备可以帮助企业将现有策略自动应用于新发现的内容和应用之上, 而不需要下载新的签名、改变配置或者创建新策略。例如, 当PacketShaper发现一种新的网络游戏时, 会自动将它分至游戏类, 然后按照已经设定的策略直接进行控制。

传统的解决方案是根据域名发现应用, 这种方法显然缺乏足够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来跟上网络应用和内容的迅速发展。这些解决方案需要一个IT经理为每一个新的网络游戏创造一个新策略, 尽管这个策略和已经存在的策略相同。由于缺乏为一个内容相似的群组创造和管理策略的能力, 这些解决方案变得极度占用资源, 而且当内容和应用增长时它将会变得难以管理。此外, 对于想要根据不同类别分别进行管理的企业, 这种方法并不能对类似于Facebook这种包括诸如邮件、聊天、视频和游戏等多种应用的网站进行精确的区分, 并有效地控制流量。

“和WebPulse的整合给PacketShaper带来了一种对网络内容和应用的综合的、动态的视角, 这使得企业能够保持领先”。Blue Coat系统公司大中国区产品市场经理申强表示, 这种与强力的带宽和应用控制相结合的感知是Packet Shaper设备的基础, 它使得企业能够预测关键业务的Web应用的性能, 并且可以灵活地为其它Web内容设置策略。

新设备性能超越前人两倍

通过软件升级, 新的URL分类功能可以在所有的PacketShaper设备上使用。此外, Blue Coat还发布了一款新的高性能PacketShaper设备, 它的性能是PacketShaper 10000的两倍多。新推出的PacketShaper 12000设备能够为典型的企业流量管理高达3Gbps的总吞吐量, 为现今的复杂混合应用和内容提供一个高容量的平台。

为企业提供可伸缩的报告

内容分类论文 篇10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不仅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实践, 更需要与之配套的教科书做基础和后盾。教科书历来被看作是一种学习工具或媒体, 用来呈现课程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知识[1]。限于纸制教科书容量有限, 且修订和出版周期较长, 难以及时更新内容, 急需网络上日新月异的海量资源作为学科学习的支持和后盾。随着因特网的发展和硬件条件的普及, 中学师生也渐渐习惯于从网络检索信息、获取知识[2], 但是对于网络资源的应用仍然存在低效和缺乏针对性等现象, 需要教科书等权威资料的指引。

国内部分中学化学教科书渗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 已经在不断深入的教改中逐渐付诸实践。尤其是高中人教版《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教科书在个别章节的习题、活动中设置了与分子图形学软件、网络检索相关的开放式作业, 尝试性地引导教科书使用者从因特网上获取物质结构相关信息, 以获得不断更新的知识, 充分体现了编写者提倡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物质结构教与学的意图[3];美国的化学教科书从栏目设置到习题呈现大多关注信息技术应用, 以《化学与社会》 (Chemistry in Context:Applying Chemistry to Society, 又译为“背景化学:将化学应用于社会”) 为例, 专门建设了配套的“在线学习中心” (http://www.mhhe.com/physsci/chemistry/cic/sss/) , 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教学或学习工具;教科书中提供网络习题、在线交互式插图、推荐优秀网站链接并设计相应学习活动, 教科书中渗透网络技术的其它教学活动也丰富多彩, 不同程度地安排了上网搜索某主题的活动任务, 使学生在化学学习中, 学会运用查阅资料手段获取信息, 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指导使用化学专业插件协助分子可视化,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的习题拓展[4]。

九年级是化学启蒙教育的开端, 教师面对着对化学一知半解甚至一无所知的学生, 需要借助信息资源了解研究进展、学习同行经验、拓宽教学思路;学生也需要通过网络这种快捷、方便的手段, 及时、大量地获取新知, 拓展学科视野。粤教版九年级化学教科书[5]在利用网络资源方面拓宽化学学习视野尤其富有特色, 专门设置“网上学”栏目, 对旧版的“网上游”栏目进行了一定改进, 为师生分章节提供了与教学主题相关的网站地址, 或提供了拓展信息的检索指南, 极大地丰富了教科书本身的外延;就数量而言, 修订版削减了部分章节的网络资源, 主要是考虑到部分资源站点的不稳定和针对性不强。

二、粤教版九年级化学教科书“网上学”栏目内容分类

1.基于关基于关键词提示的检索

一般化学教科书中虽然设置了与主题相关的拓展任务要求利用网络检索, 但往往因为师生不清楚搜索目的或使用检索词不当, 导致不能有效获取补充资源。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如今的中学教师大多熟练网络资源检索, 而中学生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应用网络技术技能, 但未必能够准确把握与指定主题相关的字眼。教科书编写者有必要对于检索任务加以提示, 引导师生清晰检索用意;或提供范例, 帮助检索者迅速达到目的。

表1 呈现了粤教版九年级化学教科书“网上学”栏目的检索任务[1], 从章节主题、搜索对象和关键词提示三个角度解构任务的背景、目的和支持。

上表1 所展现化学教科书的检索任务侧重于促进学生思考化学知识与生活、社会的联系。提供的关键词只是一种范例, 而不是需要采用固定的步骤进行检索。教师可以根据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近况来给予相应的提示, 而学生也可以联系自身见闻开展相关的补充。

2.基于检索信息的思考和交流

如果学习中只限于获取资源, 那么学生还不能真正地将网络信息转化为自己的知识。特别是中学生学习中普遍存在一种不良倾向:简单地复制网络文字作为作业交差, 浅层了解网站化学资源的表层信息。因此, 检索栏目的思考指引显得尤为重要。

粤教版教科书在“网上学”栏目中部分任务中要求在检索信息的基础上, 开展进一步的高阶思维活动。例如:针对空气污染变化情况做出分析;针对火灾事故报道分析发生原因、提出整改建议, 并写成文字材料开展交流;针对金属材料价格的调查分析决定金属价格高低的因素;对食物中毒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等。

3.基于官方权威网站的推荐浏览

教材里特别推荐了一些政府部门网站或行业网站作为学习参考 (如表2) , 通过这些网站可以了解化学相关的重要新闻事件、与化学相关的官方政策或法律文件, 虽然这些网站范围还比较局限, 但是具备一定权威性, 不易以讹传讹。这些网络资源呈现出非正式科学学习资源特征。学生离开校园后, 都可以利用这些政府部门、科学中心网站进行终身学习, 获取超越教材本身的知识视野, 甚至得到在社会生活中应用的支持。

4.基于化学游戏网站的实践活动

教学游戏可创设出一种富有趣味性和竞争性的教学环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使学生在富有教学意义且教学目标明确的游戏活动中得到训练或是有所发现, 取得积极的教育效果。粤教版九年级化学教科书副主编钱扬义教授作为国内化学游戏开发首屈一指的专家, 在教科书编写中也融入了他的作品“化学扑克牌”——作为“怎样书写化学方程式”的“网上学”栏目内容, 与以上内容不同的是, 其为学生提供了化学游戏网址作为练习的平台。

三、基于化学教科书的网络资源应用的思考

1.化学教化学教科书配套网络资源建设需要思考的问题

“网上学”栏目是我国化学教科书中首次开辟的网络信息资源特色的专题栏目, 试图融入信息技术元素助力化学学习。各初高中版本的化学教科书在开发和改版时, 不妨借鉴国外教科书配套网站建设及教科书, 在融合信息技术开辟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可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 既然学生为学习的主体, 那么, 当他们在学习中发现疑难、需要查漏补缺, 如何才能通过“网上学”这类栏目获取最全面的信息指引?

(2) 当学生对于课堂实验产生思维火花、萌发创新思路时, 如何通过配套网站获取最权威的指导?

(3) 如何通过配套网站的平台与教材编写者直接对话来表达他们对于使用教材学习的意见?

(4) 当使用教材的学校缺少足够的仪器和药品开展实验教学, 那么, 配套网站如何以视频或更先进的形式提供学生实验的示范指导?

(5) 如何在教科书中提供更新颖更实用的技术工具指引, 为学生提供用技术解决化学问题的思路, 实现教科书适应信息时代功能的变革?

(6) 已有网络资源丰富多彩, 有的虽然与化学教学主题相关, 但内容艰深、专业性强, 不适合九年级学生领会甚至对于化学教师来说也有一定难度;大量资源分散在因特网上, 不成体系, 难以集中起来助力化学学习。怎样的分类导航能够真正促使化学网络资源来服务于教学实践、网络学习?

2.化学教师应对网络资源需要思考的几个问题

一线化学教学中的网络资源应用承担了最直接、最重要的任务, 他们一方面要从网络资源中汲取营养、学习研究, 另一方面还要根据课标和教科书内容, 兼顾学科和教育两个层面的要求, 筛选出合适的网络资源供给学习者需求。网络资源的优劣和应用价值的发挥都依赖于化学教师的工作, 因此, 建议化学教师进一步提升信息素养, 全面、科学理解技术对化学教与学的支持作用, 教师可通过以下几个问题充分反思自己的网络资源应用习惯。

(1) 自己获取网络化学资源是否高效?是否能迅速定位自己需求并检索获得相应资源?

(2) 平时获取网络资源的类型是否单一化?是否局限在应试的试题资源或开课使用的现成课件资源?

(3) 网络上与化学相关的新闻报道、化学史、生活应用案例等是否真实可信?是否能根据学科知识或实验探究加以判断?

(4) 应用网络资源创设情境, 是否思考资源和学科主题的真实联系和可利用性?

(5) 是否有目的地通过网络浏览国外化学信息, 并仔细思考这些信息对于自己课堂教学的利用价值?

(6) 平时是否有分类、整理、收藏化学资源网站和下载资源的习惯?

(7) 是否有过主动开发化学教学网络资源的经历?是否尝试将其应用于自己的教学?

(8) 是否已对教学中所呈现的网络资源进行可靠性验证?是否为学生提供科学导引?

(9) 有无将网络上化学主题的游戏、虚拟实验室程序、互动动画技术应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

(10) 有没有对学生进行调研, 以了解他们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化学的经历?

在化学教学中获取和应用网络资源的方法、行为、态度, 无论对于化学教育还是教育技术领域来说都是有意义的研究话题。本文提出很多问题, 权当抛砖引玉, 也作为本课题组开展相关研究的开始。感谢华南师范大学钱扬义教授赠予最新修订版粤教版九年级化学教科书作为我们的研究对象。

摘要:以粤教版九年级化学教科书“网上学”栏目为例, 对其中网络资源应用进行分类及分析, 并对化学教材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化学教师应用“网上学”栏目提出可参考的发展性提问。

关键词:网络教学资源,化学教学,网上学,信息技术

参考文献

[1]吕永林, 字正华.网络教材设计的思考[J].开放教育研究, 2002, (2) :47-48.

[2]王玉兰, 钱扬义.中学化学教科书配套网站的设计与开发——北京科学版和粤教版网络资源“化学网上课堂”介绍[J].化学教育, 2008, (5) :52-55.

[3]鲜华, 陈凯, 柳闽生.高中化学新教材中的信息技术教育[J].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7, (12) :13-14.

[4]陈凯, 陈维维.美国化学教材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特点分析及启示——以《化学与社会》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 2012, (7) :118-121.

上一篇:甲醇回收下一篇:煤泥干燥系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