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机理(精选3篇)
吸收机理 篇1
一、引言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掌握核心竞争力以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动力, 是企业在同行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的关键。企业实现自主创新的途径已不仅仅来源于组织内部, 而是超出了组织边界, 那些能够有效吸收并应用外界知识与信息的企业往往具有更强的自主创新能力, 在市场竞争中胜出的可能性也就更大。吸收能力是指企业评估、消化整合外部新知识并最终商业化应用的能力。由于组织外部的知识不能马上被企业应用, 需要具备一定的吸收能力才能将企业的外部知识转化为可应用的知识。因此, 研究吸收能力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机理就显得很有必要。
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机理分析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 企业为了培育自身的技术能力和市场竞争优势, 通过对内外资源的有效整合与运用, 实现产业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 培育自有品牌, 从而掌握或影响价值分配过程的基本素质 ( 李兴文, 2011)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受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影响, 其中外部环境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的外部驱动力, 也是客观需求; 内部环境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的核心动力, 也是自主创新能力形成的具体过程。因此本文从外部市场环境压力、高管认知与决策、部门间合作机制这三个方面分析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机理。
( 一) 外部环境的驱动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外部环境由市场环境、高校、研究机构、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及其他企业构成。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能否与企业自身和其他各行为组织之间的交互作用、结合方式和知识配置能力密切相关。企业外部环境为企业创新活动及时提供渠道, 使其获得相关知识配置的能力。因此, 企业所处行业的外部市场环境是企业生存的摇篮, 也是推动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动力源泉。市场环境是企业无法靠自身能力控制的, 企业只能顺应市场的需求实施相应的战略以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企业与同行业竞争者是市场利润分配的主体, 因此企业间的竞争压力是构成企业外部环境的重要因素。当企业的产品或服务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时, 随着竞争者产品与服务的不断提高, 企业就必须考虑提升自身能力获得生存与发展空间, 因此, 外部市场环境的驱动与竞争者的刺激是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诱因, 也是企业应对外部环境获得自身发展的客观需求。
( 二) 高管的认知与决策能力
外部诱因与客观需求并不能直接推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 高管认知与决策能力是企业对外部市场环境做出反应的关键, 也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的重要前提。自主创新活动是企业生存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战略, 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是企业战略的制定者, 并控制着企业战略的实施进程, 企业高层管理者的认知与决策是企业创新活动构想得以付诸实施的必要条件。企业高层管理者的抱负、远见以及对外部环境的洞察力对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企业高层管理者的这些特性与自身对外界知识的吸收能力密不可分。
( 三) 部门间合作机制
企业部门间合作机制在有效推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没有部门间合作机制的有效运行, 再好的决策与战略构想都只能落空。部门间合作机制要求企业的研发中心、生产部、营销部、财务部等职能部门之间相互协调合作, 运用企业的统筹协调机制, 合理配置企业有限的自主创新资源 ( 人力、物力、财力等) , 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提供原动力。合理的职能部门间合作机制, 不仅能有效整合内外部资源, 也能有效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 并在其形成过程中, 各部门间通过沟通交流分享经验、共享资源, 从而促进企业内外部知识在组织中流动、整合和应用, 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提供持续的保障力。
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因素: 吸收能力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不是一个静态概念, 而是由吸收能力驱动的动态能力演进过程。企业自主创新系统的知识配置能力决定着企业自主创新行为组织获得知识的速度以及企业创新资源重复浪费的程度, 进而决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而吸收能力便是企业创新系统的知识配置能力。吸收能力是组织获得、消化、转化与应用知识, 从而创造出的一种组织的动态能力, 这四种能力代表了吸收能力的四个过程, 他们相互结合相互连接产生一种动态的组织能力 ( Zahra和George, 2002) 。张韬 ( 2009) 认为价值辨识是企业获取外部知识的重要前提, 是吸收能力的重要内容。
本文综合归纳前人关于吸收能力内涵的研究结果, 将吸收能力分为五个维度, 见图1 所示的理论模型。
从图1 的理论模型可以看出, 吸收能力分为价值辨识、知识获取、知识消化、知识整合、知识利用五个维度, 而且它们贯穿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过程, 在能力发展的不同阶段发挥不同的作用, 影响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进程。本文基于知识的视角, 结合吸收能力的五个构成维度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过程, 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发展的三个阶段阐述吸收能力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机理。
( 一) 初步阶段
企业初步形成实施自主创新活动的战略决策源自于外部环境的驱动, 使企业高层管理者获得了创新活动的机会感知。其中, 价值辨识对企业高管认知与决策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价值辨识是指企业对外部信息与知识的评估活动。并不是所有的外部信息都会对企业产生影响, 企业也不可能掌握所有的外部信息, 企业必须有针对性地把握重点知识, 并对其进行分析评估。通过评估行为, 企业才能做出正确决策, 制定合理有效的发展战略。企业高管通过价值辨识对外部环境的变动作出正确的认知与决策。知识获取过程是企业吸收能力的形成基础, 外部知识获取的深度与广度将改变组织内部的知识存量, 增加组织内部的知识积累。价值辨识和知识获取过程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构成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发展的初步阶段。
( 二) 发展阶段
发展阶段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的具体阶段, 是企业利用部门间合作机制, 对获得的知识进行消化、整合和利用的过程。从动态能力的角度看, 发展阶段可以看作是机会把握。
企业获取外部知识后, 自身的知识存量增加, 组织对外部知识进行消化, 转化为自身知识, 组织内部的知识构成发生变化。知识整合可以将组织内的所有知识融会贯通, 加深对知识的认识, 提炼知识的精髓, 为知识利用打牢基础。知识利用即企业将抽象隐形的知识形象化的过程, 通过将知识赋予某种商品或服务, 实现知识的价值。组织通过进行知识消化、知识整合和知识利用, 原有的组织惯例与操作常规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各职能部门之间相互磨合、相互配合才能更快更好地适应这种变化, 同时也能合理配置企业有限的自主创新资源, 稳定过度吸收能力的每个环节, 并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
( 三) 成熟阶段
如果把初步阶段和发展阶段看作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阶段, 那么成熟阶段就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整体水平的提升阶段。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随着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与知识的不断更新, 市场对产品和服务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 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需要不断地补充完善才能最终走向成熟。吸收能力是一种动态能力, 各环节既独立又相互补充。通过吸收能力各维度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过程的循环作用,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得到不断提升完善。
四、吸收能力的决定因素
本文从企业内部和外部两层面阐述企业吸收能力的决定要素, 具体见图2 所示的吸收能力本质结构。
( 一) 内部因素
1. 企业的先验知识
企业的先验知识是决定企业吸收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企业的先验知识包括员工的基本技能、教育背景、知识的多样性和理解能力, 还包括影响该领域最新科学技术发展的相关知识 ( Cohen和Levinthal, 1990) 。企业的先验知识是企业已有知识的存量, 它代表了企业自身知识的构成维度和知识架构, 决定着企业自身的知识水平, 直接影响企业所能感知的外界知识的层次与结构以及吸收新知识的态度。因此, 企业的先验知识是企业感知获取外界知识的知识能力基础。
2. 企业的学习机制
企业的学习机制是决定企业吸收能力的重要因素。企业的学习机制分为内部学习机制和外部学习机制。其中内部学习机制主要是指企业员工对组织内部知识接受并消化的过程, 这一过程包括知识在组织中的扩散和融合以及员工对组织知识的接受程度。外部学习机制主要包括企业高层管理者通过感知外部知识进行组织的技术模仿、转移和引进。外部学习机制对学习组织人员专业知识的要求更严格, 不但要求高层管理者有敏锐的洞察力, 还要求相关技术人员有实现知识转移和引进的能力, 否则外部学习机制就无法得到有效运行。学习机制的强弱直接影响企业吸收能力强弱, 因此是吸收能力的关键影响因素。
3.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 是企业发展的精神支柱。开放良好的企业文化能有效地鼓励组织员工学习和共享企业知识资源, 促进知识在企业各部门中流动的通畅性, 并与各部门的日常工作惯例较好地融合, 协调各部门, 鼓励跨部门、跨组织的团队合作, 从而有效提高企业的吸收能力。此外, 良好的企业文化鼓励员工积极开展技术经验与工作交流, 通过员工之间的交流沟通, 有效完善组织内部的知识结构, 提高组织员工之间的信任度和凝聚力, 从而有效提高企业的吸收能力。
( 二) 外部因素
1. 网络组织关系
企业所处的网络组织决定了企业的知识构成, 不同网络组织的企业往往具有不同的知识构成, 对外部知识的需求层次与吸收能力也不同。随着商业环境日益复杂, 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传统的企业间的个体竞争模式逐渐被结盟企业间的网络组织模式所替代, 在新竞争环境下, 企业要想获得持续发展, 就必须向网络组织中的其他企业学习, 以获得知识。而企业所处的网络组织关系直接决定企业获得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因此直接影响企业的吸收能力。
2. 知识网络位置
知识网络是指由多条知识链构成的, 集知识共享与知识创造等功能于一体的网络体系。企业感知的外部知识所处的网络位置决定了其来源渠道及属性。外部知识属性对企业获取、消化、整合和利用外部知识起着基础性的重要作用。处于知识网络中的知识链是知识与知识间的组合体, 更是企业获取外部知识的来源, 处于任何知识链的外部信息都有可能影响企业的运营模式, 尤其是那些难以发现难以被模仿的隐形知识, 更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来源。因此, 企业只有确定知识网络位置, 才能更好地感知外部信息, 从而更好地发挥吸收能力。
五、基于吸收能力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实现机制
( 一) 建立学习型组织
首先, 企业的全体成员要有一个共同愿景。具有凝聚力的共同愿景可以促使个性各异的企业员工朝着共同的愿景前进, 形成组织整体的前进力量, 这种力量远大于企业单个员工的力量之和。其次, 组织结构扁平化。扁平化组织结构可以减少管理层次和下放权力, 这种权利的下放可以使员工获得充分授权, 拥有一定的自决权利, 这种权利使员工认识到自己要对产生的后果负责, 能有效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感和使命感, 使员工更有动力提升自我, 为公司创造更大价值。最后, 营造良好的自主创新氛围。在良好的自主创新氛围中, 企业员工能够以更加开放积极的心态分享知识和交流经验, 不断获取知识并创造新知识, 增加企业内部的知识存量, 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从而增加企业对外部环境的快速应变能力, 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 二) 开展标杆学习活动
标杆学习是一个过程, 即实施一系列行动、步骤、功能或活动促进企业自身对典范的识别和引进, 以提高绩效。标杆学习要求企业学习典范企业的隐性知识, 从客观的角度来观察自身的工作或业务进行方式, 从而对自身的作业逻辑或工作方式进行改善, 并通过这种持续的改善不断提高自己强化自身竞争优势的过程。标杆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企业发挥自身吸收能力的过程。企业向典范学习改善自身过程的同时, 不断进行价值辨识、知识获取、知识消化、知识整合和知识利用, 吸收能力的发挥促使企业标杆学习活动顺利进行, 同时也不断推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进程, 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 三) 实施产学研合作创新战略
在产学研合作创新过程中, 企业和学研机构掌握不同类别知识的程度存在差异, 企业掌握着相对较为丰富的市场知识和生产知识, 技术与理论知识较为缺乏, 而学研掌握着较为丰富的技术知识与理论知识。因此, 产学研合作创新能使企业与学研机构的知识实现优势互补, 丰富企业整体的知识结构与水平, 从而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水平。
实施产学研合作创新战略要求企业选择合适的学研合作伙伴, 合作双方要有优势知识互补性, 还要有优势知识的一致性和兼容性, 这样才能对对方知识有一定程度上的认知, 才会有意愿学习对方知识, 对对方的人员予以重视和合理的组织。此外, 还要营造良好的组织包容、认同、信任氛围, 使来自不同机构的人员间关系融洽。最后, 产学研组织间要营造积极的组织学习氛围, 促进合作创新参与人员间相互探讨、主动学习, 共同为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创造价值。
六、结语
本文基于知识的视角, 对吸收能力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 分析发现吸收能力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是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因素。企业吸收能力受企业内部组织管理、外部网络组织管理和知识网络位置影响。企业应在战略规划指导下, 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进行标杆学习和采取产学研合作创新方式, 合理利用吸收能力有效整合利用内外部知识, 更好地推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进程, 以实现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韬.基于吸收能力的创新能力与竞争优势关系研究[J].科学学研究, 2009 (3) .
[2]王国顺.企业理论:能力理论[M].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6.
[3]陈琦.高技术企业自主创新战略形成的一个理论框架[J].财务与金融, 2010 (4) :50-54.
[4]余陈金.外部知识获取、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D].2012.
[5]陈劲, 蒋子军, 陈钰芬.开放式创新视角下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影响因素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 2011 (5) :71-83.
吸收机理 篇2
在总结大 量相关研 究工作的 基础上,Rmheld和Marschner将植物的 耐缺铁机 理划分机理Ⅰ、机理Ⅱ两种方式。双子叶植物和非禾本科植物采用先酸化根际土壤、将Fe(III)还原成Fe(II)再吸收的机理Ⅰ方式适应低铁环境[5],禾本科植物则采取分泌铁载体螯合Fe(III)后直接吸收铁载体-Fe(III)复合物的机理II方式应答缺铁性胁迫[6]。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 ,人们对植物尤其是机理 Ⅰ 植物适应缺铁胁迫机理不断深入。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机理Ⅰ植物根系铁吸收及缺铁感应信号研究进展,为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解决植物缺铁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1 缺铁条件下,机理Ⅰ植物根系形态变化
研究发现轻微缺铁就能诱导甜菜(Beta vulgaris L.)的转移细胞和根毛的发育。此外,垂叶榕(Ficus benjamina)的高铁还原酶(FRO:FERRIC REDUCTASE-OXIDASE)主要位于亚根尖的根毛发育区。所以有学者认为缺铁信号诱导植株增加侧根数量、促进亚根尖区域的根毛发育、分生区转移细胞,进而增加根系吸收面积、提高根系对铁的吸收效率[3]。随着生物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FRO活性在野生型和少根毛突变体之间没有差异[7],FRO等缺铁应答基因受生长环境铁有效浓度诱导,只有在叶片极度失绿的情况下,才能检测到根毛FRO,因而推测根毛形成可能只是缺铁胁迫的一个表型,而不是适应性表型[8]。
2 机理Ⅰ植物根系铁吸收过程
如图1所示,在缺铁条件下,机理I植物采用酸化、还原、吸收3个过程吸收根际铁。
2.1 机理I植物酸化根际土壤、增加铁的生物有效性
AHA2是H+-ATP酶 ,位于机理I植物质膜上,受缺铁信号诱导分泌质子[9]。缺铁诱导的质子分泌集中 在根尖区 域[10],Rmheld和Marschner的研究证明即使在pH7.8的碱性土壤中,花生根尖区域根际土壤的pH为5.5~6.0。说明在土壤中,机理I植物通过酸化作用将根尖区域根系土壤维持在低pH状态,确保这部分根际土壤中铁的有效性[3]。
2.2 铁的还原
高价铁在还原之前发生螯合反应,所形成的螯合物不但能够将不溶性高价铁溶于水,而且能够自由进出细胞质外体,有助于机理I植物吸收铁[9]。螯合剂具有品种特异性,黄素(flavins)是烟草、蒺藜状苜蓿的螯合剂。在培养基不含酚类物质条件下,铁不能在 红车轴草 (Trifolium pratense)根系质外体移动,说明酚类是红车轴草的铁螯合剂[11]。黄素(flavins)、苯丙素(phenylpropanoids)等酚类(phenolic compounds)是拟南芥铁吸收所必需的化合物[12]。
对于大部分机理Ⅰ植物来说,缺铁信号能够强烈诱导FRO,该酶所催化的高价铁还原是机理I植物吸收铁的限速步骤[9]。近年克隆的机理I植物FRO基因。FRO是一类跨膜蛋白,通过血红素功能团传递细胞质内NADPH的电子,将质外体的Fe(III)鳌合物还原成为Fe(II)螯合物[3]。拟南芥FRO2属于一个跨膜转运电子的b2型细胞色素超基因家族,编码产物含有8个跨膜结构域,胞质可溶部分含有FAD结合位点、NADPH结合位点[5]。AtFRO2过表达显著地增强株系对缺铁胁迫的耐受能力。AtFRO2功能缺失突变体frd1在低铁条件下极端失绿,甚至不能吸收可溶性Fe(III)螯合物[13]。AtFRO2在根表皮细胞中高度表达,在花药花丝中能检测到表达信号。上述研究说明AtFRO2的正常表达是拟南芥启动吸铁级联反应的前提[3]。拟南芥有8个FRO基因,除了AtFRO1、AtFRO6,其余6个FRO基因编码蛋白都具有Fe(Ⅲ)还原酶活性[5]。AtFRO3受缺铁信号强 烈诱导,主要在根 中表达。AtFRO8受衰老信号诱 导,不受缺铁 信号诱导,在根、茎、维管束、花、长角果中表达[14]。应用荧光显微技术发现AtFRO3、AtFRO8共定位在线粒体上,暗示着这两个基因可能在维持线粒体铁动态平衡中发 挥作用[13]。AtFRO5、AtFRO6、AtFRO7不受缺铁信号诱导[13],只诱导AtFRO6基因表达[15]。虽然AtFRO5在根中高表达,不过在茎中也有清晰的表达信号[13],AtFRO6、AtFRO7在茎、花、长角果中表达。这些研究结果说明AtFRO5、AtFRO6、AtFRO7可能在维 持地上部 分不同组织铁动态平衡中发 挥作用。fro7是AtFRO7功能缺失突变体,叶绿体含量比野生型减少了30%,因而光合能力减弱、萌发幼苗不能在碱性土壤中生长。fro7能在正常条件下生长,暗示着叶绿体 可能存在 着两种途 径,分别吸收Fe3+、Fe2+[16]。
除了拟南芥,在豌豆、番茄、黄瓜等机理Ⅰ植物中克隆到FRO基因(见表1)。豌豆Fe(III)还原酶基因PsFRO1在根、根瘤及叶中表达。PsFRO1在根表皮细 胞高表达,受缺铁信 号诱导;PsFRO1在根瘤固氮 区的表达 可能参与 固氮作用[17]。番茄Fe(III)还原酶基因LeFRO1在根、子叶、叶片、花、幼果中表达。黄瓜Fe(III)还原酶基因CsFRO1只在根中表达[13]。
2.3 铁的吸收
铁转运体 (IRT:Iron-Regulated Transporter)位于质膜 上,属于ZIP(ZRT,IRT-like protein)家族的二价 金属转运 体,运输还原 获得的Fe(Ⅱ)螯合物进入细胞内部(见图1、图2)。拟南芥irt1是IRT功能缺失突变体,在缺铁条件下,叶片严重失绿、苗期致死[18],说明AtIRT1也是根系吸收铁所必需的基因。酵母fet3Δfet4Δ 是铁高亲和、低亲和双重突变体,AtIRT1的转基因系能够转运Fe2+、Zn2+、Mn2+和Cd2+等多种二价金属离子,不过对Fe2+的亲和性最高,且不能转运Cu2+。AtIRT1由高尔基体合成,运输至质膜行使功能,且很快就 被泛素化 失活。AtIRT1胞质环上有4个泛素化位点,只有K154、K179在IDF1(the RING-type E3ubiquitin ligase IRT1Degradation Factor 1) 作用下泛 素化的AtIRT1[19]才能内吞进入高尔基体内部的分类核内体(sorting endsome),部分泛素化AtIRT1经由晚期核内体 (late endosome)进入液泡 (vacuole),部分泛素化的AtIRT1脱泛素化重新返回质膜行使功能[20]。其余泛素形式的AtIRT1则滞留在质膜上,导致植株过量吸收铁或其它二价金属离子、延迟植株 生长[9]。FYVE1过表达株系AtIRT1大多积累在质膜上、细胞内核体含量很少[20]。SNX1功能缺失阻碍了AtIRT1由高尔基分类核内 体向质膜 再运送途 径,进而提高 了AtIRT1降解比率[21]。 这些研究 结果说明FYVE1、SNX1可能调节相同的AtIRT1运输步骤(见图2)。
3 机 理Ⅰ植 物 根 应 答 缺 铁 胁 迫 的 调 节网络
番茄FER是第一个克隆到的应答缺铁胁迫的调节子。FER定位在细 胞核,编码根特 异的bHLH蛋白,在缺铁条 件下,FER诱导IRT1、NRAMP1等缺铁应 答基因表 达[22]。FIT1、FRU、HLH029是拟南芥FER同源基因。后期研究证明它 们其实是 相同基因,因而统一 命名FIT1 (FER-like iron-deficiency-induced transcription)[23]。AtFIT1定位细胞核,编码产物属于bHLH(helix-loop-helix)蛋白。 在缺铁条 件下,AtFIT1是诱导AHA2、FRO2、IRT1等基因高表达所必需的调节子,因而AtFIT1是机理Ⅰ植物应答缺铁胁迫调节网络的关键基因[24]。AtFIT1需要与四 聚体Ib bHLH (bHLH038、bHLH039、bHLH100、bHLH101)其中一个亚基结合才能行使功能。缺铁信号诱导bHLH的编码基因在叶片中高度表达[23]。
GRF11(Growth Regulation Fac-tor11)基因位于NO信号途径下游(见图3),编码的根特异表达的14-3-3蛋白[25]促进AtFIT1转录,转录产物反馈结合启动子E-box原件上调GRF11基因表达,GRF11不参与FIT转录调节。此外,NO还能够延缓蛋白酶体调节的FIT降解、增强FIT蛋白稳定性[26]。
乙烯信号转录因子EIN3(ETHYLENE INSENSITIVE 3)和EIL1(EIN3-LIKE1)与FIT结合(见图3),正向调节AtFIT1转录,从而促进铁吸收[27]。
MED(Mediator)连接RNA polymerase II和位点特异转录因子,调节缺铁应答基因。MED16功能缺失突变体的FIT、FRO2、IRT1表达水平很低,对缺铁胁迫表现出超级敏反应。MED16与MED25形成二聚体(见图3),而MED25与乙烯信号转录因子EIN3/EIL1结合[9]。MED16促进FIT –bHLH复合体结合FRO2、IRT1启动子。MED16亚基直接 作用生物 钟 (circadian clock),可能是昼夜节律和缺铁应答基因之间的连接桥梁[28]。
4 缺铁胁迫感应信号
在植物的根 部、茎部都存 在着缺铁 感应信号[29]。粗略估计,拟南芥经过缺铁1d处理之后,大约40个信号传导相关基因表达量发生改变。其中MAP激酶、MAP激酶 (MEKI)、转录因子(Nitf)以及14-3-3蛋白等基因表达量受铁、磷、钾快速诱导,且可维持一段时间,说明这些基因是铁、磷、钾诱导途径共用的信号,且在早期电子传递链中发挥作用[1]。BHLH100是缺铁应答反应的标记基因,即使在铁充足条件下,该基因在尼克酰胺(NA:nicotianamine)缺陷突变体nas4x-1叶片表达量上调,暗示着螯合剂NA是信号感应缺铁胁迫所必需的。frd3基因编码MATE家族运载体,负责向根木质部装载乙酸-铁复合物,FRD3失活突变体组成性吸收铁[30]。
有的研究者推测参与植株缺铁胁迫的激素、一氧化氮(NO)可能是缺铁应答信号。在铁含量充足的条件下,NO并不能诱导番茄根系产生缺铁相关响应;但缺铁条件下,根表皮细胞NO含量明显提高。应用NO清除剂能够显著抑制番茄应答缺铁胁迫,而外源施加NO供体极大地提高了植株应答缺铁胁迫能力[31],说明NO正向调节根系吸铁过程(见图4),且植株NO快速合成过程先于缺铁应答反应[9,30]。
研究发现在缺铁条件下,向日葵根系的IAA含量显著提高。吲哚-3-丁酸(IBA)或IAA能够诱导正常生长植株FOR表达。IAA极性运输缺陷突变体即使在缺铁条件下也不能诱导FIT及下游基因表达[32]。IAA极性运输抑制剂显著抑制缺铁植株FOR活性、质子分泌、亚根尖区域的根毛发育等缺铁应答反应[1]。上述试验结果说明IAA是地上部感应信号[1],正向调节植物缺铁应答反应[9]。
缺铁植株根 系乙烯含 量显著提 高,而乙烯合成抑制 剂极大地 钝化植株 应答缺铁 反应能力[1]。Lingam等研究证 明乙烯促 进根系吸 收铁(见图4)[27]。
此外,IAA和乙烯对IRT1拓扑影响效果截然相反,由于IAA能够促进侧根发育、在转录水平影响AHA2活性,因而推测IAA通过不同的途径调节缺铁应答反应[9]。研究证明外源IAA促进植株体内乙烯、NO积累[1],说明IAA可能在乙烯、NO信号途径 上游调节 植株对铁 的吸收[9]。
赤霉素 (GA ) 正向调节BHLH038、BHLH039、FRO2、IRT1转录,但不能诱 导FIT表达[33]。目前知道GA正向调节缺铁应答反应,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才能确定GA是否直接调节铁吸收反应[9]。
ABA、细胞分裂素(cytokinins)、茉莉酸(Jasmonic acid)负向调节植株缺铁应答反应,且这种调节不受FIT表达量影响[9]。BR通过抑制乙烯合成降低 缺铁黄瓜 (Cucumis sativus)FRO2活性。
综上所述,虽然目前发现了很多缺铁感应信号,但铁营养调控信号相当复杂,还存在着很多未知的问题需要研究者解答。
5 结论与讨论
吸收机理 篇3
关键词:集群自主创新,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内在机理
当前,自主创新已经成为科技界、产业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学习发达地区先进技术和管理的过程,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提升落后地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捷径。纵观世界各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绝大多数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过程。目前,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在我国仍然是一种新生的事物。迄今为止,学术界对于自主创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家和企业层面,很少有学者从集群层面探讨自主创新,以及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角度探讨集群自主创新问题。因此,基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探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自主创新的内在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 相关研究回顾
1.1 自主创新
目前,关于自主创新问题的研究,学者们主要关注国家层面和企业层面。从国家层面,陈至立(2005)从宏观的国家层面认为自主创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涵义:一是加强原始性创新,努力获得更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二是加强集成创新,使各种相关技术有机融合,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三是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积极促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1]。从企业层面,学者们对企业自主创新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企业自主创新概念的界定方面,傅家骥等(1998)认为自主创新是指企业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探索产生技术突破,攻克技术难关,并在此基础上依靠自身的能力推动创新的后续环节,完成技术的商品化,获取商业利润,达到预期目标的创新活动[2]。周寄中等(2005)认为自主创新是指通过提高科技原始性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能力,而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一种创新活动[3]。李伟等(2009)认为,企业自主创新是指本土创新企业通过技术资源积累和创新能力培育,进行研发活动,形成长期竞争优势的创新活动,其进程包含了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集成创新、原始性创新三个阶段[4]。
1.2 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
王立军(2007)在综合国内外关于技术引进论述的基础上,认为技术引进是当事人通过国际之间贸易行为,建立传授专有技术,转让或许可工业产权的契约关系,通过引进、消化、创新和扩散四个过程来实现生产要素、生产条件的重新组合,以此获得最大效益的过程[5]。刘吉昌等(2007)认为,技术引进通常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引入国外的软硬件技术及智力(人才),以迅速提升本国的技术水平,缩短与发达国家技术差距的过程[6]。消化吸收是指领会引进技术的技术原理、结构和设计思想,掌握设计中的关键技术,学会同类产品的设计方法;掌握制造方法和工艺的诀窍;掌握原材料和配套件的特点以及使用[7]。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最近20年左右,我国引进了大量的国外先进技术,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总体上,我国对引进的技术缺乏有效的消化吸收及再创新,最终导致“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恶性循环。谢伟(1994)在探讨技术引进和技术积累特点的基础上,认为企业动力不足是导致消化吸收不够理想的主要原因,同时政府应该给予相应企业政策支持[8]。傅强和杨秀苔曾用模型说明,中国要想弥补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必须有引进技术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发展创新的阶段,否则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不但存在而且还有逐步扩大的趋势[9]。李力(2005)认为缺乏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的联动机制是导致消化吸收不力的另一主要原因,只有营造有利环境、采取激励政策、加大投入力度、实施“试点工程”、探索有效途径,才能提升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10]。
1.3 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与自主创新的关系
关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与自主创新的关系,学术界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11]:一种认为,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之间是替代关系,技术引进对自主创新有“挤出效应”[12]。另一种观点认为,技术引进能够促进国内企业的自主创新,二者具有互补关系。万君康(2000)认为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具有很强的关联性,一方面通过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反求工程训练了科技队伍,不断提高R&D能力,有利于推进自主创新;另一方面自主创新作为一个技术内在突破的过程,将带动该系统向学习型、知识型转变,有利于敏捷地搜索引进吸纳外界的先进技术[13]。徐冠华(2006)指出,坚持自主创新绝不是排斥技术引进,而是把在技术引进基础上的学习和再创新作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路径,并强调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要积极地促进消化吸收[14]。李磊(2007)以上海大中型工业企业为例,研究了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的关系,通过实证结果表明,二者具有互补关系,但在不同类型的企业中,二者关系稳定程度不同[15]。孙建等(2009)通过对替代互补关系的数理刻画,研究了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替代互补关系,认为总体而言我国工业企业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之间具有较弱的互补关系,科技人才是影响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的重要因素[11]。总之,技术引进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对引进的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实现再创新,进而推动自主创新,达到提升组织的自主创新能力;反过来,如果组织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了,则有助于提高技术引进的成效,进一步促进组织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最终提升组织的竞争能力。
2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自主创新的内在机理:基于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观点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集群自主创新。
目前,学术界关于企业自主创新和国家自主创新进行了大量的探讨和研究,而从集群层面来考察和探讨自主创新的文献则比较少见,对集群自主创新概念的界定就更少。集群自主创新是指集群创新主体在市场竞争中,以掌握集群产业核心技术为标志,以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主要实现形式,以培育和提升集群核心能力、获取持续竞争优势为目的,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方式有效整合集群内外的各种创新资源、促进创新知识在集群内部创造、扩散和应用而产生的创新行为[16]。
2.1.2 集群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
迄今为止,学术界对于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家层面和企业层面,很少有学者从集群层面探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问题。王立军(2007)分析了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与地方产业集群升级的关系[5],但对集群技术引进、集群技术消化吸收等概念未进行明确的界定。在借鉴相关文献对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等概念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集群自身的特点,本文认为,集群技术引进通常是由集群内少数技术实力强劲的龙头企业和机构充当“技术引进代理人”,通过嵌入全球价值链、与集群外部技术源互动,学习发达集群先进的技术和管理,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并在集群内部转移、扩散引进技术进而转化为集群技术,以迅速提升本集群的技术水平,从而缩短与发达集群技术差距的过程;集群消化吸收是指集群“技术引进代理人”针对引进的技术进行分析、熟悉、消化和掌握并进行再创新,进而把创新技术向集群内其它企业进行传播、扩散的过程。
2.2 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自主创新的作用机理
纵观世界各国的创新,尤其是高技术产业方面的创新都以集群的形式出现。目前,关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与自主创新的研究多集中在宏观层面和企业层面,而很少有学者从集群层面来探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与集群自主创新的关系以及其自主创新的内在机理。王立军(2007)分析了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与地方产业集群升级的关系,认为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促进集群产品结构调整、实现集群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有效途径,是提高集群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有力武器[5]。刘帮成(2009)从知识战略视角探讨了技术引进对组织创新能力的作用机理,并通过对企业的实证研究,认为要想通过技术引进实现再创新,企业应该展现出一种积极主动的知识战略来匹配和指导[17]
在借鉴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与自主创新关系相关研究以及李琳(2005)相关研究[18]的基础上,结合集群自主创新的特点,本文通过引入集群“技术引进代理人”,探讨基于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自主创新的内在机理。Cohen 和Levinthal(1990)认为,通常采用“看门人”机制来探讨组织外部技术的获取问题[19]。在集群环境下,那些具有较高技术吸收能力的集群行为主体(如企业家、企业或机构) 通常扮演“看门人”角色,本文称之为集群“技术引进代理人”,而集群内技术吸收能力相对较低的行为主体则扮演“非看门人”角色,即集群“非技术引进代理人”。集群技术吸收能力主要取决于群内“技术引进代理人”的吸收能力,同时还受到“技术引进代理人”与“非技术引进代理人”之间的交互作用强度的影响。
在集群技术获取与扩散过程中,集群“技术引进代理人”充当外部技术的“接受器”、“分析器”和“消化器”的作用,其对外部技术的获取能力是集群潜在技术吸收能力的重要表现。在集群“技术引进代理人”获取并消化外部技术后,集群内各行为主体,特别是“技术引进代理人”与“非技术引进代理人”之间非线性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着集群将外部技术源扩散到集群内其他行为主体的效率,这是集群现实技术吸收能力的主要表现。集群现实技术吸收能力越强,集群技术积累和创新能力就越强。因此,集群潜在技术吸收能力和现实技术吸收能力的有效整合共同决定着集群对外部技术获取与扩散程度,最终决定集群自主创新能力。总之,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环境下,集群“技术引进代理人”的技术吸收能力及其与“非技术引进代理人”之间非线性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着集群对外部技术的获取、扩散、积累和创造性地再开发外部技术的能力,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自主创新。
3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