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训练

2025-01-10

背诵训练(精选4篇)

背诵训练 篇1

背诵是学习语文行之有效的方法, 是语文教学基本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 在应试教育的驱动下, 无论在教师那里, 还是在学生那里, 背书的观念都淡薄了。有的教师甚至认为, 要求学生背书是“死记硬背”、“老一套”, 不符合教改精神。今天, 随着素质教育的日益深入, 这种状况虽然有所改观, 但是, 忽视背诵背功, 不抓背诵背功, 至今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狠抓背诵背功是《语文课程标准》的明确规定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在“课程目标与内容”中提出: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要“背诵优秀诗文240篇 (段) ”, 其中第一学段 (1~2年级) 要“背诵优秀诗文50篇 (段) ”, 在第二学段 (3~4年级) 中提出:“诵读优秀诗文, 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 展开想象, 领悟诗文大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 (段) 。”在第三学段 (5~6年级) 中提出:“诵读优秀诗文, 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 (段) 。”

我们天天讲, 语文教学要“抓纲靠本”, 这个口号是对的。“纲”, 就是语文《课标》;“本”, 就是编者根据《课标》编写的语文课本。《课标》是教学之“纲”, 是教学活动和教学行为的指导性文件。既然《课标》都明确提出了背诵的教学要求和规定了背诵的教学任务, 那么, 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忽视背诵背功、不抓背诵背功呢?因此, 作为教师就要不折不扣地按照《课标》规定的教学要求去做, 应该“照办没商量”。

二.狠抓背诵背功是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基本需求

语文不同于其它学科, 它具有很强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而且这二者是紧密结合、融为一体的。忽视背诵背功, 不抓背诵背功, 就不能很好地或正确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造成这种局面, 究其原因, 主要是我们有些教师思想不解放, 教学观念没有转变, 对背诵背功缺乏正确的认识, 责任不在学生。

背诵作为学习语文的一种方法, 作为语文教学基本训练的内容, 它与“死记硬背”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死记硬背”指的是不能让学生充分理解和学会运用某些知识, 而只是让学生死记一些定义和术语。这种做法对掌握一门知识来说, 是有害的, 应该反对。但是, 背诵就不同了, 它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熟读成诵的过程, 也就是加深理解的过程。许多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都知道, 文章的某些好处, 往往很难百分之百地讲出来, 即使讲出来, 光听别人讲, 体会也是不深刻的。要让学生真正有所得, 就不能只让学生听老师讲, 就不能只让学生埋头题海做练习, 还必须让学生反复诵读课文才行。而背诵就是反复诵读课文的一种训练。背和不背是大不一样的。不背, 就像过眼烟云, 转瞬即逝, 就像陌生路人, 不相应援。只有会背、背熟, 才能得心应手, 左右逢源。所谓“胸藏万汇凭舌吐, 笔有千钧任歙张”讲的就是这个道理。青少年学生精力旺盛, 记忆力强, 应该趁这大好年华多记多背, 为更好地学习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储备基本的知识。

三.狠抓背诵背功是完成知识向能力迁移的重要手段

汉代辞赋家扬雄说:“能读千赋则善赋。”书读得十分纯熟, 以至于背诵, 就能达到朱熹所说的“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的境地。这样, 学生所学的知识, 才能在笔下自然而然地显涌出来。这即是“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诌”的道理。熟读尚且如此, 更何况背诵呢?由此可见, 背诵背功对于学生体验语感、训练思维、提高读写能力都是大有裨益的, 它是完成学生由知识向能力迁移的重要手段。

说背诵是“老一套”是毫无道理的。从古至今, 重视背诵背功, 并得益于背诵背功的例子举不胜举。顾炎武据说曾背下《十三经》和《资治通鉴》, 养成了过目不忘的记忆力, 而后才成为彪炳千秋的大儒。能将《古文观止》中二百多篇散文背下来的人就更多了。著名作家巴金, 他除了能背诵好几部书外, 对《古文观止》中的二百多篇散文背得尤熟。他说:“这二百多篇‘古文’可以说是我真正的启蒙先生, 我后来写了二十多本散文, 跟这个启蒙先生很有关。”著名的小说家钱仲书先生就更不用说了, 他对古今中外的名词佳句都能够做到信手拈来, 他的背诵背功可以说是无人可比的, 他所取得的突出文学成就不能说与他的背诵背功没有关系。

总之, 背诵一些名篇佳句是《课标》的要求, 是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需要, 也是学生完成由知识向能力转化的手段。语文教学要高度重视背诵背功的训练, 语文教师要放开胆子理直气壮地狠抓背诵背功。

徐梅, 江苏省新沂市新安镇黄墩小学教师。

摘要:背诵是学习语文行之有效的方法, 是语文教学基本训练的重要内容。背诵名篇佳句是《课标》的要求, 是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需要, 是学生完成由知识向能力转化的手段。

关键词:背诵,要求,方法,积累,能力

背诵训练 篇2

1.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助莺燕的活动传达了春天来临的信息,也透露着诗人的喜悦之情,这两句诗是:。(北京市海淀区)2.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一诗中,点明游子内心愁苦深重的两句诗是:。(吉林长春)3.文天祥《过零丁洋》一诗中,运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是:。(广西自治区)4.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名句“。”与孟子“舍生取义”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广西北海)5.杜甫在《春望》中悲哀国破家亡,伤感离乱之痛,表现他爱国、眷家的美好情操。诗中能够表现他因忧愁而日益衰老的句子是:。(吉林长春)6.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达他虽感惆怅,却也达观的心绪,反映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活并没有使他消沉颓唐,现在也常以此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两句诗是:。(吉林长春)7.王教授已退休多年,仍在勤奋著书。如果要送他一幅书法作品,用曹操的诗句“。”作为内容就很合适。(福建福州)8.我国信息产业起步晚,发展快,颇有“。”之势。(用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填写)(福建莆田)9.曹操《龟虽寿》一诗中,用比喻的手法表达诗人年老而壮志犹存的诗句是“。”(广东湛江)10.在《春望》中,春天的花开鸟鸣反而使诗人杜甫生出忧国和思亲之情,即所谓“。”(广东肇庆)11.为好友送行,人们常常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广东肇庆)12.白居易在《观刈麦》一诗中深入所写对象的内心,刻画劳动人民在特定环境下近乎变态心理的句子是:。(青海湟中)13,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最后两句,将诗人因朋友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抒写到了极致,这两句诗是:。(青海湟中)14.杜甫诗“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形象地描绘出洞庭湖的壮阔之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与杜诗有异曲同工之妙。(广西桂林)1 15.在中国文学几千年发展中,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文学经典,均有独领风骚的一代宗师,这正如赵翼《论诗》所云:。(广西桂林)16.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把现实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抒发强烈爱国之情的句子是:。(福建莆田)17.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一诗中描写了“莺歌燕舞”的初春景色的诗句是:。(广西河池)18.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歌颂友谊的千古名句是:。(山东烟台)19.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中写青山绿水的两句是:。(新疆)20.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以小鸟的活动写出早春特色的诗句是:。(重庆市)21.曹操的《观沧海》中抒发诗人博大胸怀和抱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东烟台)2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崔颢登上黄鹤楼,见江雾弥漫,暮霭沉沉,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山西太原)24.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曲径通幽,写景色幽深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海市)25.人们常常引用李商隐《无题》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来赞颂那些献身事业的人。(四川省)26.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直接表现其爱国思想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川省)27.杜甫《望岳》诗中,诗人想像登上泰山之巅抒发豪情壮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川资阳)28.人们常用汉乐府 《长歌行》中的,来激励我们要发奋努力,珍惜这美好时光。

29.王维《使至塞上》中描写边塞奇特壮美景色(千古壮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河南省)30.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中表明作者超然物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河南省)3l.大自然美丽的湖光山色涤荡了我们的心胸,让我们心清如水;愉悦了目鸟的性情,使它们在山林间尽情歌唱。这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的诗句)3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关心民间疾苦,同情劳动人民,表现诗人虽身处逆境仍然能乐观向上的诗句是:“,!。

33.《己亥杂诗》中表现—作者仍愿报效祖国并蕴含哲理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河北十堰)34.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有两句诗各含有一个成语,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湖北仙桃)35.友情,历来为人所珍重。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则想像了与友人剪艘夜谈酌情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湖北随州)36.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湖北襄樊)37.李商隐的《无题》中常被后人用来形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湖北襄樊)38.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常以月寄情。如唐代诗人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湖北襄樊)39.《行路难》(其一)中,表现作者对理想执著追求,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东济宁)40.刘桢的《赠从弟》中写松柏本性的两句诗是:。(湖南永州)41.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写“愁”的名句是。(湖南永州)42.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苏南京)43.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 中表明作者未建功立业,有家难回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广西南宁)44.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用“。”来表明自己奋勇杀敌,为国效力。(广西南宁)45.《过零丁洋》一诗中.表现文天祥高尚节操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从而感召后代许多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而英勇献身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苏南通)46.同为送别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了王勃乐观豁达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江苏南通)47.《次北固山下》中即景抒情又蕴含自然理趣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西南昌)48.唐代边塞诗人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梨花喻雪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海西宁)49.《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东济宁)50.杨大伟带领全厂职工进行技术改革时遇到了重重困难,他在鼓励职工们坚定信心坚持改革时引用了李白《行路难》中的两句诗。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东潍坊)51.德高望重的李老师退休后仍然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正如龚自珍在<己女杂诗)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西南昌)52.宋朝人写诗往往蕴含哲理.引人思考:王安石的《登飞来峰》、朱熹的《观书有感》、陆游的《游山西村》,都体现出这一特点;请从上述作品中任选两篇,写出其中蕴含哲理、引入思考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湖北随州)53.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文笔豪迈奔放,有江河一泻千里的气概,词中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愿望,于豪迈之外稍含不满之意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辽宁锦州)54.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这首曲中,对在离乱中遭受苦难的人们表示同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东潍坊)55.李清照《醉花阴》中形容人极度悲伤、愁苦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内蒙古呼和浩特)56.《天净沙·秋思》中,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写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云南昆明)57.晏殊的《浣溪沙》—词中直接抒发伤感情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云南昆明)58.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写道:“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而崔颢在《黄鹤楼》中也有两句诗与此意境相似,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庆市)59.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战斗场面激烈,表现义军所向披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0.同样是咏秋,刘禹锡的《秋词》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描述,写出了秋天明艳美丽的景致,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以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写尽了秋天的肃杀之气。(湖北随州)61.“我爱水,愿以水裁衣,以云织锦,做一条弯弯的川流,在斜晖脉脉时,送千帆天际;愿以山切割,以石磋磨,做一涧高高低低的急流,在猿啼虎啸中,将—叶轻舟,载过万重山。”其中画线句子分别化用的诗句是《望江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河南省)62.苏轼在《水调歌头》中望着明月遥祝兄弟平安,现在人们也常常用来祝福亲友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广西玉林)63.李清照词《醉花阴》的末尾5个字,既惜花,又自怜,既摹形,又传神。这 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4.陆游《卜算子·咏梅》中表现梅花高洁傲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吉林长春)65.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范仲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远大抱负;生命就是文天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浩然正气;生命就是龚自珍“,”的献身精神。(福建福州)66.晏殊的《破阵子》中表明季节特点的一句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6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景抒情蕴含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迁谪之远的诗句是:。(江西九江)68.《行路难》中用典表达了诗人渴望得到明君重用,成就功名的愿望的诗句是:。(安徽黄山)

69.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或起承上启下过渡作用)的诗句是:。7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中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细致入微的写出了早春的特有景色的句子是:。71.《观刈麦》中表达出诗人愧疚之情的句子是:。。72.《雁门太守行》中抒发誓死报国忠心的诗句是:。(甘肃庆阳)

73.在《赤壁》中,作者杜牧对赤壁之战的历史结局进行判的句子是:。(北京海淀)74.《泊秦淮》借用典故来表达内心充满国仇家恨的郁闷的诗句是:。75.《相见欢》中形象地描绘离愁的绝妙之笔的句子:。76.范仲淹的《渔家傲 秋思》中与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境相似的词句是:。(四川绵阳)77.《浣溪沙》中被后人誉为天然奇遇的词句是:。(四川内江)78.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明作者对陈同甫寄予希望且直接表达他的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句子是:。(青海西宁)79. 李清照的《武陵春》化无形为有形,写出深重愁思的诗句是:。(四川资阳)80.《醉花阴》中直抒胸臆,写出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的诗句是:。(甘肃天水)

参考答案:

背诵训练 篇3

可幸的是,在新的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了语文教学“要重视背诵,背诵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阅读能力,锻炼记忆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方法,培养提高作文能力。”这一要求就充分肯定了背诵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所以,很多的声情并茂、经典的诗文在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中得到了编排,并要求学生背诵。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就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7-9年级学生背诵80篇优秀诗文。实际上,远不止这个数目,以苏教版语文课本七年级下册为例,要求学生背诵的诗文就已经达40篇,这些数字都可以看出背诵训练在当前语文教学中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其作用有如下两点:

一、读书百篇,其义自见

语文学习的规律,基本过程就是朗读、背诵、理解、写作。如果没有背诵这一中间环节,没有一定量的储存积累,那么,理解、写作就变得几乎不可能。而实际上,背诵是我国传统的读书方法,宋代的朱熹就特别强调“自然诵”,他认为“读书无甚巧妙,只是熟读。”而怎样才算是熟读呢?“熟”须是“十分烂熟”,那么要读多少遍呢?朱熹也未作规定,只是说:“但百遍时,自是强五十遍时,二百遍时,自是强一百遍时。”那么,也就是要一读再读反复读,直到文章内容了然于心,并达自成背诵的境界,而自然成诵的过程就是不断体验名家名篇思想感情的过程,不断领悟名家名篇语言能力的过程。这一过程,读者就把书的营养化为自身的血肉,将所知化为所有,使其附着渗透于自己的心理结构中。

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还有一种说法“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我们的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背诵的诗文,既有千古传诵的名篇,也有典范的现代文。这些诗文,语言规范,用词准确,文句优美,行文畅达,学生们一经熟读背诵,把这些丰富的字词句式、文章结构、行文气势等知识储存在脑海中,在他们平时口头表达或写作时,就会自然而然地涌到舌头或笔尖,使他们的所思所感,逐渐地达到一个全新的境界。因此,只要教师加强对学生的背诵训练,使学生潜心背诵名篇佳句,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深刻领会文字的意思,而且可以成就他们“锦心绣口,字字珠玑”的才思。正如著名作家巴金先生说的:“有几百篇文章烂熟于胸,就好比打仗时有千军万马在身旁,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当然,我们提倡的背诵不是死记硬背,在我们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读书文化的过程中,还是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即在读书时,既要继承背诵名家名篇的传统,又要抛弃古代私塾教学中的死记硬背,如不应出现像鲁迅先生的散文名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所描绘的学子们读书的情形: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连句读都分不清,其中的意思更不用说理解了,这样的读,这样的背,在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中是应该舍弃的,那么,在语文教学中该如何对学生进行背诵训练呢?

首先,教师应指导学生必须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来背。但实际教学中,许多学生对背的前提---读对和理解却有所忽视。他们往往只是活生生地死记硬背。前面说背诵有助于课文理解,反过来,对课文的理解得透彻,学生背起来才会流畅。为了让学生背得容易,那么教师在课堂上分析课文时就应该对需要背诵的部分的重要性加以强调,分析时尽量让其充满趣味性,并指出文段的规律性来点拨引导。如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要求学生背的是课文第二段即描写春夏秋三个季节的百草园的无限趣味。那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应该重点讲解,并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让他们想象:百草园春天时的“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夏天时的“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秋天时的“油蛉低唱,蟋蟀弹琴。翻开断砖来,有蜈蚣、斑蝥”。再列出写作的顺序:先写“静物”,再写“动物”;写“静物”由低到高,写“动物”从高到低。教师这么一引导,不但使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也激发了学生背诵的兴趣,学生背起来自然也就不难了。

对现代文如此,对古诗文也一样,如教师在要求学生背柳宗元的散文名篇《小石潭记》之前,应使学生先理解课文大意,再结合内容分析写作顺序:发现小石潭(闻乐伐取见)——潭中景物(水石树鱼)——小潭源流(溪形岸势)——小潭氛围---记下同游者。这样下来,学生就可以很快根据这一提示把课文背下来,课外稍加巩固就行了。

其次,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注意让学生读对课文中的字音、句读、语气、句调等,如果学生读得不对,那么即使他们花九牛二虎之力把课文背下来,背熟的也是错的东西,无益学生知识的学习。

总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背诵给予足够重视,在实际教学中加强背诵教学,使学生更好地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更好地吸收民族文化智慧,使他们终生受益。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培养与训练学生的背诵能力 篇4

著名学者程千帆说“背诵名篇, 非常必要。这种方法看似笨拙, 实质巧妙。”诸多古代先贤、现代大家何尝不是从“背”起步而走向辉煌的?巴金十二三岁能将《古文观止》倒背如流, 吴晗13岁以前背完了十三经, 郭沫若的背功更是尽人皆知令人惊叹。这都为他们后来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语文学习的规律来看, 读、诵、悟是一个连贯的基本过程。显然, 在这一过程中, “诵”与其他环节是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的, 是其中很关键的一环。因此,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对背功给予足够的重视, 应当在大力提倡背诵的同时对学生导之以法, 助之以力, 鞭之以策, 并且最好能够以身作则, 以己为范, 师生互励互动, 优质地完成“背功”训练。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教学中可以从多方面着手。首先教要甘于下水, 必要时在“备课”的同时也要“背课”, 这样做, 一方面可以躬亲示范做好表率激励学生, 另一方面可以增强自身教学素质, 而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可以亲身体验文章的难点、要点和背诵的最佳方式及途径, 这样就可以指导学生高效而轻松的背诵。此外, 教师要对学生导之以法, 助之以力, 变“硬背”为“巧背”, 要帮助学生理清背诵线索, 确立关键词语, 抓住重点句段, 这样学生根据线索、关键词语、重点句段进行背诵, 背起来必定事半功倍。当然, 加强“背功”训练是提高学生背诵能力的主要途径。为此, 教师可以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来搞活背诵教学, 使学生背出兴趣来。

本人教学过程中, 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指导学生背诵。

一、“跟进法”

即教师选择领起重点语段中任意一句, 学生立即跟进背完整个段落。

二、“接力式”

即当前一位学生背诵部分刚结束, 教师快速点出另一位学生以接力的形式顺着文章往下背。

三、“挑错背”

即教师先指定一位学生开始背诵, 一旦背诵过程中出现错误, 别的学生马上纠正错误并继续背下去, 以此类推。这样整个背诵过程紧张而又活泼。

四、“对仗背”

这种办法大多适用于古诗文。即教师出上句, 用此法可以强调性地检查背诵古诗文中的重点句以加深学生的记忆。

以上几法适用于课堂训练, 这些形式的背诵过程中, 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 情绪持续高涨, 气氛一直活跃, 在这种状态之下, “背功”训练无疑会有很好的效果和较高的效率。但是, 学生背诵能力的培养仅靠课堂上的训练是不够的, 需要的是持之以恒, 因此还必须养成课外背诵的习惯。教者为了调动学生的背诵兴趣, 开展“成语接龙”“名言警句集锦”等活动。

上一篇:中西禁忌语对比分析下一篇:终身学习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