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拍方法

2024-10-24

握拍方法(共2篇)

握拍方法 篇1

前言

在国内,许多人把羽毛球运动作为自己最喜欢的健身项目。学校体育选项课是推广羽毛球运动的重要方式,尤其是最近几年,高校参与羽毛球运动的学生成倍增长。学生在学习羽毛球技术初期进步非常快,但是越往后进步越慢。经过调查,在羽毛球技术教学中对握拍方法一笔带过, 这就限制了后期学生技、 战术水平的发展。

1、 羽毛球的握拍

羽毛球的握拍是技术学习的基础, 掌握好正反手握拍的动作要领是学好其它握拍方法的保障。 握拍分为正手和反手两种基本的方法。

1.1、正手握拍

以右手为例,左手拿着拍杆,要求拍面和地面垂直,右手虎口对着拍柄窄面的小棱边,拇指和食指贴在拍柄的两个宽面上,食指和中指稍分开,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握住拍柄,掌心不要紧贴, 拍柄端与近腕部的小鱼际肌平。

1.2、反手握拍

在正手握拍的基础上,拇指和食指将拍柄稍向外转,拇指顶点在拍柄内侧的宽面上或内侧棱上,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握住拍柄,柄端靠近小指根部,使掌心空出。球拍斜侧向身体左侧,拍面稍后仰。

2、 在比赛中,各种位置击球技术采用不同的握拍方法

在比赛过程中,球的落点可根据队员的站位分为正手位身前、 身侧、身后;反手位身前、身侧、身后六种。在不同的位置击球,采用的技术动作不同,那么每个位置的握拍方法也不同。握拍方法正确了,击球的力量、方向和落点也就有了保证。

2.1、正手位击球

(1)球在身前:如网前扑球,将正手握拍的拍面向内侧旋转,保持拍面正对前方,大拇指要握在食指和中指之间,同时握紧球拍加力击球。如果运用正手握拍击球,那么拍面是倾斜的,击出的球自然就偏向一侧,击球的局限性很大。(2)球在身侧:如抽球,采用正手握拍击球;球在微靠身后,采用反手握拍击球,能用上寸劲发力。 (3) 球在身后: 如杀、 吊球, 从正手握拍动作将拍柄向内侧旋转1度左右,大拇指要握在食指和中指之间,保持食指和中指之间要有大一点的间隙,同时握紧球拍加力击球。这样不管是击直线还是斜线球,拍面很好控制。若运用正手就必须要旋转手腕,再发力,增加了发力的难度。

2.2、反手位击球

(1) 球在身前: 例如反手网前扑球, 采用的握拍动作要领是拇指要完全伸直按在拍柄后面,其余四指靠紧握住球拍,用大拇指发力击球。如用正手击球,大拇指无法发力,只能靠手腕发力,这样无法将球击高击远,用力过猛还可能使手腕关节受伤。(2)球在身侧或身后:反手抽球或击高远球,采用的握拍同正手但略有变化,只是将正手握拍时的大拇指向上提一点按住拍子的窄面, 其它手指不变,这样能够利用到手腕的力量。如反手握拍击球,对角线球是打不出来的。

3、握拍的练习方法

教师对握拍动作要领的讲解只是感性的认识, 要经过不断地练习,熟练掌握各种握拍方法并达到互换自如,这样才能保证技术的有效发挥。

3.1、正、反手握拍练习

持拍手先向一个方向连续转动球拍,然后再换另一个方向。动作要领是大拇指和食指搓动拍柄, 其他几个手指放松使手心空出来,并配合拇指和食指的搓动协调用力,保持拍子平衡。这样反复练习,最后达到正反手互换自如,仅凭感觉就能达到所想要的握拍位置。

3.2、正、反手互换颠球和接球练习

学生将球垂直打高,利用正反手互换连续击球,在此基础上, 由教师将球从网上击向学生腰部位置附近的正反手击球区域。学生站于中后场位置,放松握拍,根据来球方向,迅速调整握拍的方向,用正反手握拍将来球击过网。务必注意正反手握拍互换的速度和正确率。

3.3、松紧握拍发力练习

发力动作练习是羽毛球技术练习中最精巧、最细腻,也是最关键的,通过它可以控制击球力量并掌握击球落点。训练中应加强松握拍和使用寸劲发力练习这一内容。

4、握拍方法要与技术动作合理运用

在羽毛球教学中,大都是以技术教学为主,但没有良好的握拍作为基础,就无从谈起良好技术的掌握。而良好的握拍影响击球的隐蔽性、力量及准确性,没有正确握拍,即使脚下很快移动到击球点,技术再好,也很难将球击到预想位置,尤其是后场反手击球,如果你想打对角线网前,运用反手握拍击球,明显的拍面转不过来, 就是技术再高也打不到位置。因此,技术是建立在良好握拍基础之上的,由此说明不同的握拍方法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所不同的是要根据教学的安排各有侧重点,一般情况下,握拍方法是结合技术教学的,不同的技术学习之前,要先进行握拍方法的教学,这样更有利技术的掌握和发挥。

5、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握拍是羽毛球运动的基本功,是击球的方向、力量和落点的保证。在高校羽毛球教学过程中,不同技术有不同的握拍方法,教师应重视握拍方法的教学,并把它贯穿于技术教学的整个过程当中,而且必须把握拍与技术教学联系起来,正确的握拍方法能提高技术水平的发挥,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学生对握拍的学习兴趣会更高,各种握拍方法的掌握会更熟练,运用更灵活,技术水平也会更高。

握拍方法 篇2

随着1920年羽毛球运动传入我国以来,喜爱并参与到羽毛球运动中来的人越来越多,如今在我国,羽毛球运动已是一项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体育运动,但是羽毛球技术的复杂性和对动作细节要求的严谨性却不为许多羽毛球爱好者所知,以至于在学习羽毛球时技术得不到提高和突破。正确的握拍手法是打好羽毛球最重要的基础,也是后场击球战术中得分的关键,不同的握拍手法也直接影响着运动员在移动取位、引拍和挥拍击球三个阶段的动作质量,掌握正确的握拍手法可以使运动员在战术转换时迅速变换握拍手法,提高击球的稳定性和得分率。本文旨在探讨不同握拍手法对后场击球动作质量的影响,如何正确地变换握拍手法以使羽毛球技术得以充分发挥,并对常见错误动作的产生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并提出科学有效的纠正方法。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体育教育专业羽毛球运动员和羽毛球运动爱好者的不同握拍方法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大量有关羽毛球握拍方法与后场击球的相关资料,分别从正确的握拍手法,握拍手法对于羽毛球技能的重要性,正手后场高远球、反手后场高远球、正手吊球、反手吊球、正手杀球、反手杀球战术中不同握拍方法对于动作效果及击球效果的影响这几方面来对文献资料进行参考,为本论文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2.2.2 问卷调查法

本次调查问卷以多选题的形式,主要从运动损伤、握拍技能、后场球技术这几方面来进行问题的设置。随机抽取校园内200名羽毛球爱好者进行当场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为188份,有效回收率94%。

3 掌握正确握拍技术的重要性

3.1 掌握正确握拍技术的意义

羽毛球的握拍方法主要由两种:正手握拍和反手握拍,正手握拍一般是用正拍面接打位于身体右侧的球,右手的虎口对准拍柄上的第二条棱抓拍,拇指和食指呈“v”字形贴在拍柄两侧的宽面上,其余的三个指头握住拍柄;反手握拍是基于正手握拍的基础上用反拍面来击球的手法,一般是接打位于身体左侧的球时才使用,在正手握拍的基础上将球拍柄稍微向外旋,食指稍向拍柄宽面下靠,拇指贴住第一条棱旁的宽面上或者顶贴在第一、第二条棱之间的窄面上。两种握拍方法都要求掌心与拍柄之间留空隙,力度适宜,尽量放松手指,当需要发力时才握紧。

发力质量、击球质量以及动作质量都与握拍手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握拍过于紧和打球时握拍一成不变都会使挥拍质量变差,手腕不能储蓄更大的动能。球速、球路以及球的落地点是握拍手法和肢体发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错误的握拍方法既影响动作质量也影响击球质量,普遍得分率不高;正确的握拍可以获得最佳的拍面朝向,最佳的球与拍面的接触点以及最佳的击球角度,同时还可以正确发力,把最大的手腕力量及肢体的带动力传递给球,以击出不同方向、不同弧度、不同速度、不同落点的球去控制对方,为自己创造进攻得分的机会。

3.2 影响击球质量

要求标准组在场地的一端发球,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用正反手握拍法来击后场高远球、吊球和杀球,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队员的击球方向,击球力度以及球路。通过观察发现对照组队员的握拍方法普遍不规范,其弊端显而易见:在比赛中一些很容易接的球,因为在跑动过程中球拍由于振动位置发生了变化,因此在接球时拍面就发生了变化,就会出现觉得可以过网的球却没有过网,不应该出界的球却到了界外的情况。由此可见,握拍手法的生疏和错误极易影响握拍的稳定性,从而影响击球质量。

3.3 影响动作的一致性和隐蔽性

在羽毛球技术中,有很多动作方法都是类似的,在击球时利用动作方法的相似性来隐蔽真正的战术动作就叫做动作的一致性,动作的一致性能够使对手难以判断球的性质,还可以给对方造成错觉,形成错误的判断,增加回球的难度。羽毛球技术基本是由移动取位、引拍和挥拍击球三个环节构成的,每一环节都有一套系统的技术动作,若握拍手法不正确,会极大地影响这三个环节动作的充分发挥,以致影响动作的一致性,极易在击球前就将战术动作暴露给对手。

正确的握拍手法可以提高动作的隐蔽性,通过做假动作让对手判断不出球的性质及球路而为自己创造得分的机会。而错误的握拍手法由于握拍手感不佳,且各关节活动的局限性和相互制约性,在准备阶段就会将战术暴露给对手,在挥拍击球时球路也会一下子就被对手看透,在比赛中就很容易处于被动的局势。

4 不同握拍方法对击后场球动作及击球质量的影响

4.1 对高远球动作质量的影响

4.1.1 正确的握拍手法对高远球动作质量的影响

在击正手高远球时,实验组的队员的握拍手法较为规范,即小指、无名指和中指自然并拢,食指与中指稍稍分开,自然弯曲并贴在柄上,手掌下部靠在球拍的握柄底托部位,虎口对着球拍框。在击球时手腕由放松转变为紧握球拍,此时位于腕关节下侧的桡尺远侧关节在做旋转运动时将手臂负载的力量传递给桡腕关节,桡腕关节充分内收,肌肉处于紧张状态,腕骨间关节、腕掌关节的韧带绷紧,此时各运动关节的动量都可以达到一个最大值,在击球的瞬间便可以通过拇指和手掌末端的小鱼际肌作为杠杆发力的支点,其余手指作为发力点将积蓄的力量都传递到球拍上,因此实验组的队员击出的球动量比较大,具有飞行速度慢但飞行弧度高,落地时间长且落地点较远的特点。

4.1.2 错误的握拍手法对高远球动作质量的影响

在击正手高远球时,笔者发现对照组队员通常都会把球拍在引拍阶段就已经握紧,这时腕骨间关节和腕掌关节的韧带没有从一个放松状态过渡到紧张状态的预发力环节,不利于击球时的发力,击出的球动量普遍不大,且还没有飞到后场区就开始下落,与预期的落地点还有一定距离,或是击出的球飞行弧度不高,极易被对手在半场区就拦截下来。此外,笔者还发现对照组的队员在接打一些频率较快的球时握拍手法很容易就变成了苍蝇式握拍,失去了拇指对于球拍的固定作用,手掌末端的小鱼际肌也起不到发力支点的作用,球拍在手中极易变换位置,导致击出的球飞行弧度不高,容易偏离预期的线路。

4.1.3 正确与错误握拍手法对击高远球的影响对比及原因分析

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击球效果,可见握拍正确性对于后场击高远球的重要性。正确的握拍手法有利于控制各关节的运动幅度继而控制击球力量和球路,使得击出的高远球飞行弧线高、远且滞空时间长;而错误的握拍方法会影响手腕各关节之间的协作能力,降低各关节之间的动能传递和挥拍击球的初速度,使得击出的球质量不高。正确的握拍手法与错误的握拍手法之所以在击球质量上有很大的不同,是因为在击球时,桡尺关节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桡尺关节的稳定性影响挥拍击球时的发力支点的稳定性,掌握正确的握拍方法有助于桡尺关节在来球准备阶段和挥拍击球阶段都处于稳定状态,在击球时球拍不会因为支点的不稳定而发生拍面的偏移,继而可以保证击球方向、角度和线路的正确性。桡尺关节的旋转角度也会影响手臂力量的传递,通过观察,实验组的队员在击球时其桡尺关节旋前角度较大,即手腕内收幅度较大,进行鞭打式击球,击球时力量都能充分地发挥出来,而对照组队员桡尺关节和手腕内收幅度都没有达到最大值,故而不能很好地发力,将全部的动能都传递到挥拍击球上。

4.2 对吊球动作质量的影响

吊球时一般以球贴网下落在前场往前区域为宜,即把对手的战斗力从中后场拉至前场,造成对手后场区空荡。吊球不同于高远球和杀球,同样具有威胁性和隐蔽性。通过观察实验组队员和对照组队员的握拍手法与击球质量发现:实验组队员在正手吊球时的握拍正确率为97.3%,击球到位率为95.8%,在反手吊球时的握拍正确率为93.1%,击球到位率为91.5%;而对照组队员在正手吊球时的握拍正确率为66.5%,击球到位率为50.3%,在反手吊球时的正确握拍率为42%,击球到位率为21.7%。由此可见:实验组队员和对照组队员都是正手握拍法掌握的比反手握拍法要好,击球质量也相对较高;实验组队员握拍手法正确率和击球到位率相差不大,说明实验组队员的握拍手法较为规范到位,击球时能够很好地进行协调发力;对照组队员的正确握拍率不高,且正确握拍率与击球到位率相差较大,说明对照组队员在调整握拍时虽然握拍手法到位了,但是对握拍手感不熟悉,影响了挥拍击球阶段的发力,进而影响了击球质量。

4.2.1 正确的握拍手法对吊球动作质量的影响

在正手吊直线球和斜线球时,实验组队员在正手握拍的基础上,将拍柄稍向外转,使得拇指斜贴在拍柄内侧的宽面上,食指第二指关节和其他三指的指根贴在拍柄外侧的宽面上。在击球的同时实验组的队员手用力握紧球拍,以四指为支点,拇指轻微将拍面倾斜一定的角度来包切球托或者球侧面,同时桡腕关节传递手臂的力量配合手指发力,摩擦球托的同时将球击出。笔者发现实验组队员击出的球飞行弧度比高远球低,球路较为平直,几乎挨着网在前场区域自由垂落。

4.2.2 错误的握拍手法对吊球动作质量的影响

在正手吊球时,对照组队员普遍拍柄没有及时外转,还是保持正手高远球的握拍手法,因此在倾斜拍面击球时,拍面的倾斜度和手腕手指的发力不易控制,不是过大就是过小,且沿用正手高远球的握拍手法即意味着在击球时还是拇指来发力,这极易造成拍面往下压,影响包切球时摩擦力的有效控制,吊出的球或者没过网或者动量太大落到了中后场区。笔者认为在吊球时,握拍一定要注意调整拇指放置在拍柄的位置,且在包切球时手腕和手指要控制力量,动作应该柔和一些。

4.2.3 正确的握拍手法与错误的握拍手法对吊球的影响对比与原因分析

正确的握拍手法有利于在包切球时迅速把拍面倾斜到合适的角度,且倾斜的角度适宜手臂、各关节力量的传递以及手腕手指的协调发力,可以对球托进行适当力度地摩擦,使得吊出的球以较为平缓的速度贴网落下;反之,不规范的握拍方法会影响拍面朝向的精确性,使得摩擦球托的力量不好掌握,同时也会影响手臂传递到手腕和手指的力量效率,易造成包切球时的力量过大或过小。吊球时,桡尺关节会内旋或外旋一定的角度以配合手臂发力把力量传递到腕关节,正确的握拍手法有利于桡尺关节控制好内旋和外旋的角度,同时配合上手指对于拍面的调整,使得拍面倾斜的角度不会过大也不会过小,并可以与手臂的运动协调一致,使得力量可以连带有效地传递到手指。

5 结语

不同的握拍方法和多样式的羽毛球技术组合成了羽毛球实战中的对抗战术,对握拍方法有正确的认识,充分了解不同握拍方法对于击后场球的动作质量的影响和击球质量的影响,掌握正确的握拍方法,才能实时迅速变换握拍手法,有效控球,以达到制胜对手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肖杰.羽毛球运动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1.5.

[2]张搏,邵年.羽毛球握拍技术探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13.

[3]乌尔里希费舍尔.羽毛球不同握拍技术教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7.

[4]林建成.羽毛球入门与提高[M].福建: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

[5]刘杰,骞子.羽毛球实战技巧:技战术图解[M].北京:北京体育出版社,2013.1.

[6]肖作界.掌握羽毛球抓拍方法的探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4.

[7]陆淳.羽毛球技术训练与战术运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7.

[8]陈振.浅谈少年羽毛球运动员技术动作结构规范性[M].安徽:安徽体育出版社,2004.4.

[9]程勇民.中国羽毛球男子双打项目技术诊断[M].北京:中国体育科技出版社,2009.6.

[10]王禾,李秀莲.羽毛球正手后场教学技术分析[M].福建:福建体育科技出版社,2008.10.

[11]仲达,解祥梅.优秀羽毛球男子双打运动员第三拍技术的探讨[M].北京:首都体育学院出版社,2008.9.

上一篇:工程咨询工作下一篇:学术研究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