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文件

2024-10-01

政策文件(精选12篇)

政策文件 篇1

升学考试属于选拔考试, 是指从同类考生中挑选具有接受某级教育的人的考试[1]。升学体育考试, 是指我国普通学校升学考试中的体育考试。如“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 (简称中考体育) 等。我国升学体育考试政策有其历史渊源, 1981年, 《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会议纪要》 ([81]教体字015号) 文件提出试点“中考体育”[2], 到2008年全面实施已经有二十多年, 目前又出现“高考体育”的建议。从国外研究的现状看, 陈晓云[3]指出:英、法、德等国家高考依据高中毕业会考成绩 (含体育) ;美国、韩国等国家则采用综合评价, 有高考、高中毕业会考、个人特长等, 值得我国研究借鉴。国内研究如:于可红[4]、刘海元[5]等研究了“中考体育”的发展历程, 王金玲和宋尽贤等[6]讨论了将体育纳入高考的必要性, 这对于深入研究“升学体育考试政策”有积极的意义, 因为这方面的研究很少。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和理论分析, 梳理了我国升学体育考试文件的发展状况和政策背景, 并对“高考体育”进行政策展望, 供决策部门参考。

一、升学体育考试政策文件回顾

1.恢复高考, 推行中考, 中考到高考的升学体系逐步建立

1977年, 主管教育的中央领导邓小平发表了重要讲话:“办教育要两条腿走路, 既注意普及, 又注意提高。要办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今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 不要再搞群众推荐”[2]。恢复高考成为中国教育的重大事件。1979年9月, 上海市学校从新学年开始进行重大改革:恢复初、高中升学考试制度, 对中学毕业生择优录用。由此, “中考”拉开序幕, 从“中考”到“高考”的国家升学考试体系的雏形开始形成。

2.1981年文件提出“中考体育”试点, 1983年提出“高考体育”实验

1981年, 《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会议纪要》 ([81]教体字015号) 指出:“抓好学生考试和体育课设置方面的一些制度改革的实验, 总结经验, 为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制度做准备。经国务院批准, 高校招生今后要逐步增加体育的内容和标准的要求。现在全国已有上海、山东、河南、辽宁、湖南、北京等六个省、市和广西、福建等省、区的五个市试行重点中学招生时增加体育的内容和标准的要求”。1983年, 《国家体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 ([83]体群字35号) :“协同教育部制订‘体育标准’, 不及格者不能毕业、不能升学。在标准订出前继续搞升中学、升大学体育加试的实验。[7]”。

3.1998-2008年“中考体育”由逐步实施到全面实施

1997年, 原国家教委印发了《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教基[1997]18号) [8], 决定1998年开始在全国逐步实行中考体育。2001年, 《关于认真做好2002年初中学生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工作的通知》 (教体艺厅[2001]11号) 中指出:“体育考试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 也是培养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合格人才的客观要求。2008年, 《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和进一步完善中考改革的意见》 (教基[2008]6号) 指出:“中考改革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实验阶段的任务, 进入全面推广阶段, 2008年全国所有初中毕业生都应按新课程要求参加中考”[9]。中考 (含体育) 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4.两部委文件提出推进高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 并将此作为高考的参考依据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 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 (教体艺厅[2006]5号) 中指出:“认真组织实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工作, 体育考试成绩要按一定比例记入中考成绩总分。积极推进在高中毕业学业考试中增加体育考试的做法, 将体育考试成绩作为高校录取新生的重要参考依据”。可见, 从1981年提出“中考体育”试点到《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实施方案》确定“中考体育”逐步实施, 以及教体艺厅[2006]5号提出高中毕业体育考试作为高考的参考依据, 说明升学体育考试已进一步纳入国家高考改革的思路范畴。

二、升学体育考试文件的分析

1.学生体质不良,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薄弱环节, 是出台政策的重要背景

1979-2010年进行了七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 学生的主要体质状况不佳, 成为国家出台干预政策的重要背景。1980年, 《国家体委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体育卫生工作经验交流会议精神》指出:“一些省市高考总分上线的高中毕业生中, 体检完全合格的只有50%左右, 有的不到37%。很多地方反映, 当前, 体育是学校三大目标中的薄弱环节, 忽视体育的现象仍然比较突出。”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经验交流会会议纪要》的通知指出:“改革开放20年来, 我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取得的巨大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是, 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仍然是学校教育的薄弱环节[10]”。《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 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进一步指出:“由于受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 学校体育工作还没有摆到应有的位置, 学校体育课程、体育活动难以得到保证, 使学生体质健康方面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严重问题”。

2.教育部门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 学生体质仍然下降, 开始考虑考试手段

1979年出台的《中小学体育工作暂行规定》要求:评定学校体育工作的成绩, 最根本的是看学生的体质是否有所增强;体育课是必修课程, 是评定“三好”学生和升留级的依据之一。《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第九条规定:体育课是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科目。《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实施办法》的通知 (教体[1991]6号) 第二章第五条指出:“对学段评定不合格者, 只发给毕业证书, 并不得于毕业的当年报考高一级学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实施办法》 (教体艺[2007]8号) :“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毕业时, 《标准》测试的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肄业处理”。1994年, 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提出动用体育考试手段的原因:“体育工作首先还是应解决重视的问题, 但对‘体’的重视看来还是不够的, 以至于我们不得不用考试的办法来维持体育的地位[11]”。

3.中央领导的指示有重要的意义

1978年, 邓小平副总理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培养人才有没有标准呢?有的。这就是毛泽东同志说的教育方针。今后, 不仅大中学校招生要德智体全面考核, 择优录用, 而且各部门招工用人也要逐步实行德智体全面考核的办法”。1980年, 胡耀邦总书记对新华社关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学生体质下降、发病率上升的材料批示:“我认为这是学校历来没有搞好的一个大问题, 请你们讨论一下, 要拿出措施来。最重要一条, 就是部里和各学校领导把管好这件事当作大、中、小学校一件大事来抓”。1988年, 主管教育的国务委员李铁映提出了“高考体育”的设想。李铁映指出:“现在学校体育有些方面不如五十年代, 数、理、化是提高了, 但高智力、低体质是不行的……‘三好’中身体好是头一条。学校对体育课要像数理化一样重视。高考录取时体育至少要成为一个重要的内容”[12]。2006年, 主管教育的国务委员陈至立提出:“切实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领导, 尽快改变学校体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状况。要将体育锻炼与健康状况作为学生成长记录的重要内容, 列入学生档案, 作为毕业、升学的重要依据[13]”。

4.升学体育考试政策的利弊权衡

体育从介入升学考试就有争议。1996年, 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指出:“尤其是体育, 一提到升学就经常被挤掉, 这个问题既是学校本身的问题, 又是一个社会问题, 改革考试升学制度极为重要。[14]”柳斌又指出:“现在对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工作, 有赞成的, 也有不赞成的。主管体育的领导多数赞成, 而主管基教的不少领导不赞成。我的意见是国家教委对此已经发过文件。因此, 当前不要再争论考还是不考的问题了, 而是加紧把考试体育的有关制度和方法予以完善, 逐步做到使更多的学生和家长能接受, 应从这方面找出路”。

三、未来政策的分析与展望

“中考体育”促进了学校、家庭、学生重视体育, 产生了积极的效果。2010年全国政协会议上, 蒋效愚委员建议发挥高考指挥棒的作用, 在全国高考中增加体育考试 (中国青年报, 2010, 3.) , 引起社会舆论、教育部门的多次讨论。

1.教育理论分析

从教育理论的角度看, 考试是一种手段, 受教育目标制约, 为教育目标服务。因此, 体育与升学考试的政策变化本身就是教育目标、手段之间调整的结果。体育考试将不断强化, 体育逐步纳入国家升学考试体系, 发挥考试的选拔、激励作用。

2.考试政策的变化取决于教育的基本面、学生体质等状况

《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公告》表明:全国中小学生身体素质下滑趋势开始得到遏制。但是, 全国大学生主要身体素质、视力等继续呈现缓慢下降。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 (中发[2007]7号) 指出:“必须清醒地看到, 一方面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 社会和学校存在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 休息和锻炼时间严重不足……加快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考试评价制度, 发挥其对增强青少年体质的积极导向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中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 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招生以统一入学考试为基本方式, 结合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 择优录取”。因此, 如果“片面追求升学率”、学生体质下降的状况没有改变, 继续出台升学体育考试措施仍然可能是国家政策的选项。

建议:第一, 继续提高“中考体育”的分值。《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教基[1999]5号) 指出:“体育考试分数一般为中考总分的5%。所以早期许多城市的分数在20~40分左右。随着时间的发展, 如今许多城市增加了体育分值, 如2009年广州中考体育分值已经增加到60分, (中国教育报, 2013, 5.) 。第二, 考虑出台“高考体育”的干预政策。利用“高考指挥棒”, 促使学校、社会、学生重视体育。根据上述文件, 未来出台的高考体育政策, 应该考虑三种形式: (1) 高中毕业会考体育成绩; (2) 高考体育测试; (3) 高中毕业会考体育成绩+高考体育测试等方法。从长远政策看, 邓小平的“78讲话”更具有政策意义:“学校培养人才的标准就是教育方针, 今后不仅大中学校招生要德智体全面考核, 择优录用, 而且各部门招工用人也要逐步实行德智体全面考核的办法。”可见, 将招生制度、就业制度统筹考虑, 从社会体制上统筹解决这些问题, 具有标本兼治的意义。

政策文件 篇2

和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

财税[2010]11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

为鼓励企业运用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加大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工作力度,根据税收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进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0]25号)精神,现将节能服务公司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涉及的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通知如下:

一、关于增值税、营业税政策问题

(一)对符合条件的节能服务公司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取得的营业税应税收入,暂免征收营业税。

(二)节能服务公司实施符合条件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将项目中的增值税应税货物转让给用能企业,暂免征收增值税。

(三)本条所称“符合条件”是指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节能服务公司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相关技术应符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合同能源管理技术通则》(GB/T24915-2010)规定的技术要求;

2.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企业签订《节能效益分享型》合同,其合同格式和内容,符合《合同法》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合同能源管理技术通则》(GB/T24915-2010)等规定。

二、关于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

(一)对符合条件的节能服务公司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符合企业所得税税法有关规定的,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按照25%的法定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二)对符合条件的节能服务公司,以及与其签订节能效益分享型合同的用能企业,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有关资产的企业所得税税务处理按以下规定执行:

1.用能企业按照能源管理合同实际支付给节能服务公司的合理支出,均可以在计算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区分服务费用和资产价款进行税务处理;

2.能源管理合同期满后,节能服务公司转让给用能企业的因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形成的资产,按折旧或摊销期满的资产进行税务处理,用能企业从节能服务公司接受有关资产的计税基础也应按折旧或摊销期满的资产进行税务处理;

3.能源管理合同期满后,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企业办理有关资产的权属转移时,用能企业已支付的资产价款,不再另行计入节能服务公司的收入。

(三)本条所称“符合条件”是指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注册资金不低于100万元,且能够单独提供用能状况诊断、节能项目设计、融资、改造(包括施工、设备安装、调试、验收等)、运行管理、人员培训等服务的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

2.节能服务公司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相关技术应符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合同能源管理技术通则》(GB/T24915-2010)规定的技术要求;

3.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企业签订《节能效益分享型》合同,其合同格式和内容,符合《合同法》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合同能源管理技术通则》(GB/T24915-2010)等规定;

4.节能服务公司实施合同能源管理的项目符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试行)的通知》(财税[2009]166号)“

4、节能减排技术改造”类中第一项至第八项规定的项目和条件;

5.节能服务公司投资额不低于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投资总额的70%;

6.节能服务公司拥有匹配的专职技术人员和合同能源管理人才,具有保障项目顺利实施和稳定运行的能力。

(四)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应当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收取或者支付价款、费用。不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收取或者支付价款、费用,而减少其应纳税所得额的,税务机关有权进行合理调整。

(五)用能企业对从节能服务公司取得的与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有关的资产,应与企业其他资产分开核算,并建立辅助账或明细账。

(六)节能服务公司同时从事适用不同税收政策待遇项目的,其享受税收优惠项目应当单独计算收入、扣除,并合理分摊企业的期间费用;没有单独计算的,不得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三、本通知自2011年1月1日起执行。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政策纪律与政策艺术 篇3

这一理念实际上受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理性预期学派理念的影响。该理论认为规则的经济政策不会对实际经济行动产生影响。只有当经济体系受到预料之外的冲击时,才会使实际产量偏离其正常轨道。

中国近期的货币政策操作似乎有点这种味道,一方面坚持强调“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另一方面又强调保持“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结果令市场无从预期。

货币经济学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已有一定的科学原则和共识出现。美联储理事Mishkin曾总结为如下九条原则:1、通货膨胀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一种货币现象;2、价格稳定具有极大的收益;3、在失业与通胀之间不存在长期的替代关系;4、预期在通胀的决定中和货币政策的传导中扮演关键角色;5、在高通胀时期,实际利率需要提高,例如泰勒规则;6、货币政策受困于时间不一致问题;7、中央银行的独立有助于改善货币政策的效率;8、对一个强的名义锚的承诺对于取得好的货币政策结果非常重要;9、金融摩擦在商业周期中扮演一个重要角色。西方国家近年来纷纷推行的货币政策“通货膨胀目标制”即是对货币经济学这些科学原则的体现。

中国目前的货币政策追求多个目标,既要关注通胀,又要考虑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就业等问题,还要推动金融改革。之所以如此,中国货币当局认为是因为中国经济正处于转轨过程中,资源类商品以及生产要素价格的市场化会对货币价格和数量带来额外的影响,这些因素都会引起币值的不稳定,所以不宜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

同时,中国转轨与新兴的特征使得经济增长和就业成为国家的一个重要目标,而且中国出口导向的经济特征使得维持汇率稳定也成为中央银行的一个目标。可以预见,如此多的目标必将降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而且多目标的权衡也将导致市场对于货币政策无法预期,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将更加考验决策者的智慧,需要更大的“艺术”成分。

为了提高货币政策的效率,政策当局应该简化政策目标,提高市场对政策的预期性。货币政策作为一种短期需求管理政策,它解决的是短期问题,不是长期问题。作为短期问题,它假定资本存量是固定的,而在长期,投资会导致资本存量的变化,这种变化会导致经济增长,因此,经济增长属于长期问题,货币政策解决的是短期问题,经济增长自然不应该作为货币政策的目标。

中国货币政策的实践也说明货币政策不能以经济增长为目标。在1995年以前,我国实施以经济增长为主要目标的货币政策,直到1995年通过《中国人民银行法》才确立了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为“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1995年我国货币政策目标调整以后,无论是经济增长率的波动,还是价格总水平的波动均明显下降,经济的稳定性明显增强。

中国货币政策的实践充分说明,任何一个国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应该将经济增长直接作为货币政策的目标,不应该把长期问题短期化。货币政策的目标菜单中不应该包括经济增长。

同时,我国正处于经济赶超时期,人们都想更快发展经济,加上市场机制的约束力还不够强,如果把经济增长列入货币政策目标,则人们很容易把主要的精力放到发展经济方面,过多地上马基建项目,不利于币值的稳定。

政策文件 篇4

近年来,在WTO的多边谈判中,关于贸易自由化、环境保护和知识产权保护之间的协调性问题越来越成为政策争论的焦点。一方面环保主义者认为贸易自由化会破坏环境,这是因为,贸易使得一国开放国内市场或扩张利用非友好的环境技术进行生产的产品的产量,从而增加污染。因此主张用污染税和绿色关税政策的组合来保护环境。另一方面,知识产权的保护也是贸易自由化过程中的一个争论焦点。知识产权保护者认为,由于落后国家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制度不完善或执行不力,贸易自由化会导致落后国家侵害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因而,一些环保主义者主张将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与环境保护问题和自由贸易问题联系起来,通过不同的政策组合来协调贸易自由化、环境保护和知识产权的保护。

在对贸易自由化、环境保护和知识产权保护这三者关系的研究中,Markusen(1993)第一个探讨了企业选址与环保政策间的关系,在其模型中,包括两个国家(本国和外国)、两个企业。企业通过比较在本国和外国的选址成本、运输成本和环保政策而决定在哪个国家投资建厂。此时企业有三种选择,或根本不进入市场,或在国内建厂而服务于两个国家,或在两个国家分别建厂同时分别服务于两个国家。其研究表明,环保政策对于企业的选址决策具有很强的影响[1]。而Michael Porter(1995)则研究了对于R&D的环保管制而产生的正外部性。他指出,环保政策通过所谓的竞争优势能促使国内企业开发绿色技术,以加强其长期盈利[2]。但C.Carraro和D.Siniscalcl(1994)则认为,更严厉的环保政策会对利润产生两个效应,一是增加生产成本的直接效应,一是通过刺激创新而降低可变成本的间接效应,通过比较这两个效应,他们得出环境管制不一定能增强产业竞争力[3]。而Alireza Naghavi(2006)则把贸易自由化、各国环境政策的协调性、企业选址和减污R&D放入一个模型,研究了这些因素的在规范环境中的相互作用。他建立了一个包括不对称环保标准的两国模型来检验绿色关税或者环保标准的一致性是否能刺激更多的减污R&D投资和更洁净的环境[4]。分析表明,绿色关税能增加发达国家(环保标准更严格的国家)企业的市场份额并导致其增加减污R&D投资,同时,认为贸易自由化并不一定导致企业的重新选址,绿色关税能降低企业重新选址的激励并鼓励企业增加R&D来作为减少成本的一种替代。由更高的减污R&D投资带来的更低的单位排放和更低的竞争程度以及由绿色关税引起的更少的全球污染,增加了人们对于环保协调性和贸易自由化的双重政策的有效性的怀疑。

但是,笔者认为Alireza Naghavi的模型存在以下两个缺陷:一是没有考虑到进行减污R&D投资时所带来的知识外溢和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这是因为,由于知识外溢而且由于发展中国家(South)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不完善,企业进行减污R&D投资以应对污染税、绿色关税时可能并不有效,South国企业能轻易的对其技术进行模仿或复制,从而使North国企业的技术优势及成本优势丧失,进而降低其减污R&D投资的激励。二是没有考虑到两国间的成本差异,如果North国和South国的成本差异过大,足以弥补由于绿色关税所引起的成本差,那么North国仍然有重新选址的激励。因而,笔者在Alireza Naghavi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了成本差异和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以使模型能更接近于现实并更具解释力。

在模型中,笔者通过构建南北双方的博弈论模型,比较了企业在不同政策组合下的产出水平和减污R&D投入水平等行为。相对于已有研究,本文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一是探讨了环保政策、贸易政策和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之间的协调问题,这在国际上是首次;二是用博弈论和赋值法相结合来求解相关问题,这是方法上的创新;三是得到了一些富有价值并与现实相符的结论。

2 模型的基本假设

模型包括两个地区,North国(发达国家简称N)和South国(发展中国家,简称S),N国对产品征收污染税来实施环保标准,而S国可能征收,也可能不征收。此时,存在三种可能的政策环境:政策Ⅰ为N国征收污染税,但S国不征收污染税,这时,N国对S国产品征收绿色关税作为惩罚;政策Ⅱ为N国征收污染税,如果S国征收同样的污染税,则N国对S国免征绿色关税;政策Ⅲ时,N国和S国都征收污染税,但N国需考虑S国是否具有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假设,S国并不存在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故N国为保护本国企业,增加本国企业的减污R&D投资有可能采取措施对S国产品征收知识产权保护税,即在S国征收污染税时,N国对来自S国的产品征收知识产权保护税。模型同时假设有两家企业即N企业和S企业,分属于两个国家,他们生产同质产品并以Cournot寡头形式竞争。N企业、S企业决定其在不同政策下的各个市场的最优产量和最优减污R&D投资。

企业的需求曲线为线性,即

i=N、S,Qi是第i个国家的总的需求量,N代表N国的需求量,S代表S国的需求量。每国的总的需求量为:

i=N、S;k≠i,j=E、F、D.第一个下标代表生产企业,第二个下标代表其产品销售市场。E(export)表示N企业在N国生产并部分出口到S国,F表示N企业在S国进行FDI并供给S国,D(delocation)表示N国企业完全在S国投资生产并出口到N国。在N国生产的非污染相关的单位成本为CN,在S国生产时其单位成本为CS,且CN≥CS(因为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成本要低得多),与S国企业一样,成本被假设为固定,与规模无关。与单位产出相联系的污染排放为

i=N、S,且Ai≤e02.e0为每单位产出的基本排放,与排污投入无关,Ai为i国的减污技术水平。式(3)表示技术越高,污染排放越少。不存在技术外溢或S国有着严格而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时(假设当N企业采取E即出口形式时不存在技术外溢),有

x为企业投入的减污R&D金额,A0为自然技术存量,为分析的方便,假设A0=0,Ai是个递减函数,表示投资的边际收益递减。当存在技术外溢(假设当N企业采取F或D形式或且S国保护知识产权不力时存在技术外溢),此时N企业的技术函数有:

但对于S企业来说,它可以模仿或复制N企业,从而其技术函数为:

δ为技术外溢并被S企业模仿的程度。表示S企业的减污技术来自于自主投资和由于技术外溢带来的技术进步.

3 企业在各种政策下的产出和减污R&D投入

3.1 政策Ⅰ下的产量和减污R&D投入

政策Ⅰ下,由于N国与S国政府未能就环保达成一致协议,此时N国由于实施严格的环保政策而对在该国生产的每单位产品征收污染税τ,但S国由于环保措施较宽松,对本国产品不征收污染税。N国政府为平衡由于污染税带来的成本差和向S国施加环保压力,故对来自S国的每单位出口产品征收绿色关税,税率为t,此时,N企业在E(即在本国生产并部分出口到S国)条件下的利润函数为:

式(7a)表明N企业要为其全部产出支付污染税。当N企业在S国建立分厂,进行FDI时,它只对在本国生产的产品支付污染税,此时,N企业的利润函数为:

Γ为N企业在S国进行FDI时的固定投入。如果N企业完全搬迁到S国进行生产,此时它可以规避污染税,但其产品返出口到其母国N国时,每单位要被征收t绿色关税,此时,N国的利润函数为:

S国企业的利润函数则为:

j=E、F、D;cN、cS分别为N国、S国企业的单位成本。可以据此求出企业在各种条件下的产量和减污R&D投资x.

(1)N企业采用E方式时,此时不存在技术外溢,各自产出为:

N企业采用F方式时,它维持在国内的生产以供应国内需求,同时在S国投资以供应S国,此时,各自的产出为:

在D下,N企业完全在S国生产,而返出口回本国,S企业也在S国生产,此时存在技术外溢效应,且各自的市场供给为:

比较(8a)、(8b)、(8c)可以看出,当N国在国内生产以满足国内需求时,绿色关税t能降低从S国的进口并增加N企业在本国的生产;同时,在D下,绿色关税的存在能减少S国产品出口到N国,这就是说,绿色关税在减少污染排放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还可以看出,污染税τ能降低E、F下N企业的产出,但会增加S企业的产出。但污染税在D下不起作用,原因是N企业搬到了不征收污染税的S国生产。在E、F下,成本方面的差异也对各自的产出有影响,对方企业的成本对己方的影响是正的,而己方成本对己方的产出影响是负的理由是对方成本越高,其产出越少,因而己方面临的竞争压力就越低,从而可以产出越多,而己方的成本将直接降低己方产出。S国成本越低,产出由N国转移至S国的数量则越大,即从“洁净国”到“脏国”的产出转移越多,从而世界变得越不洁净,这从发达国家的高污染产业不断的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现实可以看出。由此,得到

结论1绿色关税能降低从南方市场(“脏国”)的进口,使世界变得环保;而成本差异会使污染产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使世界环境恶化;不对称的污染税亦恶化世界环境。

(2)在第二阶段,企业决定其减污R&D投资以减少污染排放和降低生产成本。从企业的利润最大化算式和式(8)的产出结果中,可以得出E时减污R&D投资为:

在F下,存在技术外溢效应,S企业可以模仿或复制N企业在S国的技术,如果不存在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的话,N国将降低减污R&D投资的激励,此时,各自的减污R&D投资为:

在D时,由于S国不征收污染税,此时企业都没有进行减污R&D投姿以减少污染排放从而降低成本的激励,故有

在E、F下,对于非污染密集产业来说,xNE和xNF关于τ呈单调递增,因为此时减污成本不高,且τ对于量只具有边际影响;但对于污染密集产业来说,减污R&D关于τ呈倒U型(1)。对xNE和xNF关于t求导,有,这表明,绿色关税能促使N企业进行环保技术投资,其原因是t减少了从S国的进口,使得N企业在国内的供应增加,而进行减污R&D投资能降低N企业由于污染税而产生的成本。xNE和xNF关于cS求导,有,这是因为cS的存在降低了S企业的生产,增加了N企业的市场供应量,从而使N企业有激励通过环保研发投资来减少因污染税而带来的利润损失,但cN越高则会降低N企业进行减污R&D投资的激励。(1)由此,得到

结论2绿色关税能有效刺激N企业减污R&D投资,而N企业成本上的劣势却会减少其减污R&D投资的激励以应对国内的污染税。但绿色关税对于S企业锦污R&D投姿没有作用。

3.2 政策Ⅱ下的产出与减污R&D投入

如果S国与N国就环保政策达成一致,采取一致的环保措施,即对在本国生产的每单位产品征收污染税,此时,N国不再对S国的出口产品征收绿色关税,此时N、S国在E、F、D下的利润函数分别为:

其中,j=E、F、D,利用企业的利润最大化求解,可以得出D时的各自产出为:

(1)在N企业进行E方式时,此时不存在技术外溢,通过计算有:

在F下,则存在技术外溢,此时,各自的产出为:

在D时,N企业全部在S国生产但返出口回本国,S企业在本国生产并出口N国,此时,存在技术外溢,且各自的市场供应为:

比较(11a)、(11b)、(11c)可以看出,N企业在E、F、D下其国内的供给相同但考虑成本差异时,E、F下要低于D时其对国内的供应,原因是D时在S国的生产成本较低。另一方面,减污技术的高低对产出的影响是正相关的,减污技术越高,产出越高,因为由此能规避更多的污染税。由此,得到

结论3在环保政策协调一致即各国都征收对称的污染税时,决定各国企业产出的是成本差异和减污技术的差异,成本越低的国家其产出越高,减污技术越高的企业其产出也越高;同时,成本差异是导致污染由发达国家转移至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原因(假设cN>cS)。

(2)在E下,不存在技术外溢,i=N、S,把它代入式(11a),可以得到。在F、D时,分析的结果是相同的。另一方面,在F、D时,存在知识技术的外溢,外溢效应为δ,把式(6)代入式(11b)和式(11c),并把QFN、QDN关于δ求导,有,即技术外溢程度越大,N企业的产出越低,而S企业的产出越多,这是因为由于技术外溢,使得S企业收益,从而降低其污染成本,增加其产出;而S产出的增加会导致N产出的降低。由此,得到

结论4在环保政策对称下,一国企业增加其减污技术投入,会增加自身的产出,而减少竞争国的产出。技术外溢程度越严重,技术领先国的产出会由于技术外溢而降低,而技术落后国的产出会因为技术外溢而增加。

(3)把式(11)和式(5)、式(6)代入式(10),通过求解,可以得出在E时企业的减污R&D投资xNE、xSE(此时,不存在技术外溢);以及在F、D下,由于存在技术外溢,S企业能模仿N企业的排污技术,即S企业的每单位产出的排放为,经过计算可得出xNF、xSF、xND、xSD值的函数形式(2),并对其进行数值模拟。可以发现:xNE和xSE关于τ呈倒U型(即在τ较小时,,但在τ较大时,其导数小于0,投资随τ的增加而减少),对xNF、xSF,xND、xSD关于τ的函数亦呈倒U型,原因与政策I时的论述类同。在E下,没有技术外溢,所以此时技术模仿程度不会影响企业的减污技术投资。对xNF、xND、xSF、xSD关于δ求导,其导数都小于0,即随着技术外溢、模仿程度的提高,各企业都会降低其减污技术的投入,原因是对于N国企业来说,技术外溢程度越高,它投资于研发的外部性越大,投资越多,并不能为其带来越大的竞争优势,相反还好因为技术外溢造就竞争对手竞争力的提升,使自己的市场份额下降,故N国企业没有减污技术投资的动力;对于S国企业来说,模仿的可能性越大,其进行自主研发创新的激励就越低,因为模仿比创新的成本低。在成本差异情况下,对xNE、xNF、xND关于cN求导,对xSE、xSF、xSD关于cS求导,其导数都小于0;对xNE、xNF、xND关于cS求导和对xSE、xSF、xSD关于cN求导,其导数也大于0。可得到

结论5在环保政策对称时,污染税的提高会加大各企业对减污技术的投资(在污染税率较低时),但技术外溢程度δ的提高会降低各企业减污技术的投资;同时,成本对企业的影响与环保政策不对称时是一样的。

3.3 政策Ⅲ下的产出与减污R&D投入

N国和S国实行协调对称的环保政策,都对单位污染征收污染税τ,此时N国不对S国征收绿色关税,但由于存在技术外溢问题,N国对S企业出口到N国的产品征收知识产权保护税η,但对N企业的返出口不征收知识产权保护税。此时N、S企业在E、F、D下的利润函数分别为:

其中,j=E、F、D.

(1)求解式(12),可以得出E、F、D下,N、S企业的产出为:

从式(13)可以看出,η对N企业的影响是正面的,η的增加能促使N企业生产更多,而η却能有效的抑制S企业的生产,这是因为,η是针对S企业征收的一种知识产权保护税,能有效的保护N企业,抑制S企业的侵权行为。同时,也可以得出,η的实施,会减少N国的产品供应,但对于S国的供应却没有影响,原因是η的征收是单向的,不对称,只对S国企业出口到N国的商品征收(考虑成本差异时,有QNE<QNF<QND,QSE>QSF>QSD.)。由此,可得到

结论6当两国采取对称一致的环保政策,为保护知识产权,N国对S企业征收不对称的知识产权保护税时,其影响是不对称的,能有效的降低S企业的出口,增加N企业的产出。

(2)求解此时的环保研发投资可以得到xEN、xES、xFN、xFS、xDN、xDS值的函数形式。并且,在政策Ⅲ时,对xEN、xES、xFN、xFS、xDN、xDS关于τ求导,可得出与政策Ⅱ下类同的结论,即在τ较小时各导数大于0,τ较大时,其导数小于0,原因亦与政策I/Ⅱ下类同。τ对xFN、xDN、xFS、xDS关于δ求导,其导数都小于0,即随着技术外溢、模仿程度的提高,各企业都会降低其减污技术的投入,这结果与政策Ⅱ下类同,原因亦类同。对xEN、xFN、xDN关于η求导,其导数都大于0,即;对xES、xFS、xDS关于η求导,其导数都小于0,即。因而,可以得到

结论7在政策Ⅲ时,污染税率和技术外溢水平对各企业投资的影响与政策Ⅱ下类同,即污染税的提高会使得各企业增加减污技术投入,技术外溢水平的提高则会降低其投资激励。而不对称的知识产权保护税则会抑制S企业的减污投资,增加N企业的减污投入。

4 不同政策环境和生产方式下企业的产出及R&D投资比较

不同的政策会使得企业出口选址的条件发生变化,为减少问题的复杂性和论文篇幅,假设企业进行选址的条件是满足的(选址问题,读者可参考Alireza Naghavi(2006)的模型,在该模型中已有很好的论述);同时,为突出比较不同政策对企业产出的影响,略去对不同国家企业差异的分析,即假设cN=cS=0(当考虑成本差异时,结果并不受影响);且,假设污染税税率τ、绿色关税税率t、知识产权说税率η是相等的,即τ=η=t,a=1。

4.1 在E时和政策Ⅰ、Ⅱ、Ⅲ下的企业投资和产出的比较

(1)在N国企业采取E策略且cN=cS=0,τ=η=t,a=1时,比较式(9a)、(11a)、(13a),并对N国企业在政策Ⅰ、Ⅱ、Ⅲ下的投资进行赋值比较(1)。从中可以看出xEⅢN>xEⅡN>xEⅠN,即N国在政策Ⅲ下的减污投资大于政策Ⅱ下的,政策Ⅱ的大于政策Ⅰ的(污染税、绿色关税和知识产权保护税一般都较低,现实中不会超过20%)。同样的,对S国企业的投资也进行赋值比较可以看出xEⅠS<xEⅢS<xEⅡS,即S企业在政策Ⅰ的投入最小,政策Ⅱ下的研发投入最多。加总N、S国在E时和政策Ⅰ、Ⅱ、Ⅲ下的减污投资并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在税率较低时,政策Ⅱ的投资最多、政策Ⅲ居中、政策Ⅰ最少。但随着税率的增加,Ⅲ政策下的总投资会逐渐超过Ⅱ的总投资。

(2)在N国企业采取E策略时,由式(8a)可得出政策Ⅰ下企业N和企业S的产出:

在政策Ⅱ下各自的产出为:

在Ⅲ下各自的产出为:

对式(14a)、式(14b)、式(14c)中的N企业和S企业在政策Ⅰ、Ⅱ、Ⅲ的产出分别进行赋值比较,可以看出,N企业在政策Ⅲ的产出最多,Ⅰ的产出最小;而S企业在政策Ⅰ时的产出最多,Ⅲ最小。这是因为,政策Ⅲ对N企业的保护最大,而对S企业的征税最严重,政策Ⅰ时则正好相反。加总N、S企业在三种政策下的产出并进行比较可得,政策Ⅰ、Ⅱ、Ⅲ的产出依次递减,这是因为政策Ⅰ、Ⅱ、Ⅲ下企业的税收负担依次加重,使得企业的经营成本增加,故会降低其产出。因而,可得到

结论8随着税收政策的加重,N企业的减污投资和产出会逐渐增加,但S企业的投资在政策Ⅱ时最多。加总的产出随税收政策的加重而递减,但减污投资会递增。

4.2 在F和D时,N和S企业在政策Ⅰ、Ⅱ、Ⅲ的投资和产出比较

根据赋值法,得出和4.1节相同的结果,即N企业在政策Ⅰ、Ⅱ、Ⅲ的减污研发投资依次递增(F和D情况下走势相同);而S企业在政策Ⅱ下的投资最多,Ⅰ下的投资最少。N企业在F和D时的产出与在E时的产出类似,都是在政策Ⅰ、Ⅱ、Ⅲ下其产出递增,而S企业在正好相反,其产出依次递减。总和的减污研发投资在F和D时都是在税率较低时政策Ⅱ的投资最多,政策Ⅰ最少,政策Ⅲ居中。而总和的产出与E时的情况类同,都是政策Ⅰ产出最多,政策Ⅲ最少,政策Ⅱ居中,其原因与E下类同。因而以得出

结论9随着政策力度的加强,N企业都会享受政策的保护所带来的竞争优势,其产出会随保护的增强而增加,其投资的激励也会加强。但S企业的产出则会递减,其研发投资以政策Ⅱ时最多。总和的减污研发投资以政策Ⅱ最多,总和的产出以政策Ⅰ时最多,政策Ⅲ最少。

5 各种政策下的世界总体污染水平的比较

5.1 E情况时政策Ⅰ、Ⅱ、Ⅲ的总体污染程度比较

世界的污染水平由各国企业所排放的污染物的加总决定,加总的污染物越多,世界的环境状况越差,总体的污染程度越高。由前面的分析可以计算出E情况下政策Ⅰ、Ⅱ、Ⅲ的总体污染程度PⅠE、PⅡE、PⅢE.对其进行赋值比较后,可以得出E时,政策Ⅰ、Ⅱ、Ⅲ的世界污染状况,其中,政策Ⅰ下的污染最严重,政策Ⅲ下的世界最洁净,而政策Ⅱ居中。这是因为,政策Ⅲ下的环保政策最严厉,政策Ⅰ下的环保政策最缺少约束力,故政策Ⅲ下的世界最洁净,这与直觉是相吻合的。

5.2 F情况时政策Ⅰ、Ⅱ、Ⅲ下的世界污染状况比较

经计算,可得:PIF、PⅡF、PⅢF,对其进行赋值比较,可得出F时,政策Ⅰ、Ⅱ、Ⅲ下的世界污染状况,有PIF>PⅡF>PⅢF.

5.3 D时政策Ⅰ、Ⅱ、Ⅲ下的世界污染状况比较

经计算,可得:PⅠD、PⅡD、PⅢD,对其进行赋值比较,可知D时政策Ⅰ、Ⅱ、Ⅲ下的世界污染状况为PⅢD<PⅡD<PⅠD,原因同E时。由此得出

结论10世界的总体污染水平在政策Ⅰ时最严重、政策Ⅱ时居中、政策Ⅲ时最低,即随着政策的越来越严厉,世界会变得更加洁净。

6 结论及研究展望

本文研究了不同的贸易政策、环保政策和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的组合对于企业减污投资水平、产出水平和世界污染状况的影响。通过研究分析,本文得出了10个具有很强逻辑及和现实一致结论,表明了不同的政策组合会产生不同的治理结果。因此,一方面,要努力协调好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贸易、环保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政策,使之既有助于世界污染的减少,也能促进技术在发展中国家的传播;既能增加总产出和增加对技术的投资,又能促进环境的保护。另一方面,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也要努力协调好国内的贸易、环保和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使这三者间的冲突降到最小,同时,也要在与发达国家的谈判中,加强理论的研究,有理有据地表达有利于中国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政策主张。

由于计算的复杂和篇幅的限制,本文未能分析企业在E、F、D之间进行选择所必要满足的条件,只是简单的假设了满足该条件;同时,本文也未能分析各情况时的各政策下的社会总体福利(包括企业利润、消费者剩余、政府税收和环境洁净水平)及政府应该选择的最优税率及各种税率间的组合,而这是把这些问题简单地留给了后续的研究。后续的研究应该加入本文所忽略的上述内容,同时,还可以加入不确定条件下的政策组合问题。

参考文献

[1]Markusen J R,et al.Environmental policy when market structure and plant location are endogennous[J].Journal of Enviro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1993,24:69~86.

[2]Michael E.Porter,Claas van der Linde.Green and competitive:Ending the stalemate[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5,1:1~16.

[3]Carraro C,Siniscalcl D.Environmental policy reconsidered:The role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4,38:545~554.

科技创新政策文件选编 篇5

南京市栖霞区科学技术局 南京市栖霞区知识产权局 二○一三年十月

目录

1、江苏省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和管理办法 苏科高〔2013〕260号.....................................1

2、南京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确认实施细则 宁科规〔2013〕3号.......................................11

3、南京市应用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宁科规〔2013〕4号.......................................16

4、栖霞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专项扶持资金使用管理办法

宁栖政字〔2012〕261号...............................28

5、栖霞区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 宁栖政字〔2012〕262号...............................31

6、栖霞区、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创业家培养计划资助资金管理办法(试行)

宁栖政字〔2013〕233号...............................35

7、栖霞区、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扶持资金管理办法(试行)

宁栖政字〔2013〕234号...............................39

8、栖霞区、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专利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试行)

宁栖政字〔2013〕235号...............................45 江苏省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和

管理办法

苏科高〔2013〕260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科技创新工程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的意见》(苏发〔2011〕10号)、科技部《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和管理办法》(国科发高〔2010〕680号),引导我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健康发展,提升其管理水平与创业孵化能力,进一步营造科技创业企业良好成长环境,培养科技创业人才,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科技企业孵化器(以下简称“孵化器”)是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家为宗旨的科技创业服务载体,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是江苏特色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

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2、落实科教与人才强省战略,以孵化器为载体,以培养科技创业人才为目标,构建并完善创业服务网络,持续培育、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创业人才,吸引海内外科技创业者服务于创新型省份建设。

第六条

鼓励企业、科研机构等建立专业孵化器,形成专业技术、项目、人才和服务资源的集聚,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提升行业竞争力。

专业孵化器是指围绕特定技术领域或特殊人群,在孵化对象、服务内容、运行模式和技术平台上实现专业化服务的孵化器。

第三章 认定与管理

第七条

申请认定省级孵化器,应具备以下条件:

1、地方政府重视孵化器建设,已制订扶持

按省科技厅要求,上报相关统计数据,且数据齐全、真实;

8、形成了创业导师工作机制和服务体系,能够提供创业咨询、辅导和技术、金融、管理、商务、市场、国际合作等方面的服务,具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专业化服务能力。

第八条

在孵企业应具备以下条件:

1、企业注册地和主要研发、办公场所须在本孵化器场地内;

2、申请进入孵化器的企业,成立时间一般不超过24个月;

3、属迁入的企业,其产品(或服务)尚处于研发或试销阶段,上年营业收入不超过200万元人民币;

4、在孵时限一般不超过42个月(从事生物医药、集成电路设计、现代农业等特殊领域的创业企业,一般不超过60个月);

5、企业成立时的注册资金,扣除“知识产权出资”后,现金部分一般不超过300万元人民币

3、被兼并、收购或在国内外资本市场上市。第十条

省级孵化器申报实行常年受理、分批认定的方法。申报省级孵化器,应首先向所在省辖市科技行政主管部门或国家高新区管委会提出申请,经审核同意后,报送省科技厅。省科技厅依据本办法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对符合条件的孵化器,以文件形式认定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第十一条

被认定为省级孵化器的单位,其产权和隶属关系不变。

第十二条

经认定的省级孵化器,每年应按要求向省科技厅报送工作总结、统计报表及相关材料。

第十三条

各孵化器应坚持“服务为主”的方针,将做好企业服务、创造社会效益作为业务工作的基础,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完善服务功能,重点加强对孵化企业的投融资服务与技术公共服务,促进孵化企业健康快速发展。专业孵化器要着力提升公共技术服务功能,为孵化企业提供低

进行品牌输出,加快全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建设和发展。

第四章 扶持与促进措施

第十九条

各孵化器所在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订专门的扶持政策,在规划、用地、资金及税收优惠等方面加大对孵化器建设的支持力度。

第二十条

对省级孵化器,各级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及国家高新区管委会在科技计划项目立项、人才引进及培养、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及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布局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对运行高效、发展良好的省级孵化器,优先推荐申报国家级孵化器。

第二十一条

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市、县(市、区)政府、省级以上高新区等建立社会公益性孵化器,引导和推动地方创新体系建设。鼓励各类非政府组织、企业和个人创办企业科技园、国际创业园等多种形式的孵化器,并按市场化方

10(1)依法在南京市范围内登记注册;(2)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或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

(3)企业具有一定规模的研发经费投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或专有技术;

(4)企业研发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5%以上。

3.对满足第二条第1点或第2点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可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其中,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科技企业;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以下、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科技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科技企业。

第三条

科技型中小企业资格确认须提供以下材料:

1.科技型中小企业资格确认申请书(见附件3);

2.企业营业执照副本、税务登记证书(复印

2为其提供融资需求信息发布、对接等科技金融服务。

第五条

科技型中小企业资格的确认程序:符合规定条件的企业,在自愿申报的基础上,按要求向各区科技局提交申请材料进行初审,合格后统一报市科委高新处,每年6月和12月前市科委组织审核,正式发文确认,并报省科技厅备案。溧水、高淳县和高新区(一区多园)管委会制定本辖区内科技型中小企业确认实施细则,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资格确认工作,并报市科委、省科技厅备案。凡经确认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统一颁发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证书,填写《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表》,并登录省科技金融信息服务平台(网址:)。

第六条

对确认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将作为科技管理工作的重点服务对象,纳入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定期考核。对已不符合本办法第二条要求的企业,取消其科技型中小企业资格,不再纳入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

415大共性、关键性、公益性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项目。在实施中重点突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促进产学研紧密合作。

第四条

专项资金的支持对象是在南京市行政区划内注册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单位。

第二章 管理体制与职责

第五条

市科委与市财政局建立项目查重和协调机制,加强专项资金与市其它科技计划的有效衔接,避免重复立项。

第六条

管理专项资金的各方职责:

(一)市科委

1、提出经费预算建议方案;

2、组织项目申报和评审或评议;

3、会同市财政局确定专项资金计划框架,并根据实施情况动态调整;

4、会同市财政局开展经费管理使用的监督检查;

5、建立适合本专项资金特点的专家咨询评审

(四)项目承担单位

1、编制项目经费来源与支出预算、决算;

2、落实项目匹配经费及其它配套条件;

3、执行项目经费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

4、按要求提供项目预算执行情况和有关财务资料;

5、接受市科委、市财政局、项目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指导。

第三章 经费管理

第七条

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坚持集中财力、突出重点、专款专用、规范管理的原则。

第八条

市科委根据全市部门预算编制工作的要求,编制资金预算,送市财政局审核。市财政局批复后,除与国家及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配套资金外,市科委根据项目评审和招标项目的具体情况会市财政局逐批拟定相关计划并按规定报批,经批准后按照项目进度将资金划拨至项目主管部门所在地的财政部门。

9费用。主要包括:项目承担单位为项目实施提供的现有仪器设备及房屋折旧,日常水、电、气消耗,有关管理费用的补助支出,以及绩效支出等。

直接费用中的劳务费是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支付给项目团队成员中没有工资性收入的人员(在校研究生)和临时聘用人员等的劳务性费用。

严格控制设备购置,鼓励共享、租赁专用仪器设备以及对现有仪器设备进行升级改造。

间接费用不得超过项目资助额的20%,绩效支出不超过直接费用的5%。

(二)贷款贴息补助方式使用的资金,为针对计划项目发生贷款产生的利息补贴。

第四章 项目预算编报与实施 第十二条

每年年底(年初)开始分批受理下一(当年)项目的申请(具体时间、要求参见市科委编制的计划申报指南,在市科委和市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网站上同时发布)。重大项目采取随时申请、随时受理的方式,市科

1评估。需采用招投标方式确定项目承担单位及其预算的,按《南京市科技项目招投标实施办法(试行)》执行。

第十五条

经批准立项的项目,其经费预算一般不作调整。项目承担单位应当按照科技计划项目合同书的要求落实匹配资金,并严格执行项目预算。经费预算确需调整的,应按项目预算审批程序重新报批。

第十六条

未完成项目的结余的财政性专项经费,结转下一继续使用;已完成并通过验收的项目的结余经费,报经市财政局核定后,可用于补助项目承担单位研发支出。

第十七条

项目因故终止,项目承担单位应当及时清理账目与资产,编制财务报告及资产清单,报市科委、市财政局。结余资金归还原渠道,剩余资产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置。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十八条

专项资金可采取一次性拨付或者

3进行。重大项目验收,以验收组会议审查或通讯审查方式进行;一般项目验收,一般以验收组通讯审查或总结方式进行。

第二十四条

项目验收时,项目承担单位除提供技术、经济、成果报告外,还需提供项目经费使用情况总结报告。重大项目验收前,必须提供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对计划项目经费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的报告,并由监理单位提交监理报告,具体按照有关科技项目专项经费的审计规定执行。

第二十五条

项目验收组由市科委或项目主管部门邀请技术、财务、管理等领域的专家组成。已通过技术、成果鉴定或委托中介机构对研发成果进行客观评价的计划项目,验收时由市科委或项目主管部门邀请管理人员和经济(财务)专家为主组成。

第二十六条

项目验收以申报的计划项目申报书、项目合同所约定的内容和确定的目标为基本依据,参考项目其他有关材料等作出客观的、5第三十条

本办法自2013年5月22日起施行,原《南京市应用技术研发与产业化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宁财行[2005]162号宁科[2005]68号)自本办法发布之日起作废。凡参照《南京市应用技术研发与产业化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执行的文件均以本办法为准。

栖霞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专项扶持资金使用管理办法

宁栖政字〔2012〕261号

第一条

为进一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加快全区科技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区政府决定设立栖霞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专项扶持资金(以下简称“平台扶持资金”)。为加强平台扶持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的科技创新平台是指科技企业孵化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和各类科技公共服务平台。

第三条

平台扶持资金由区财政设立专户,每年安排500万元,由区科技局、财政局共同管理。

第四条平台扶持资金的使用和管理遵守国

8面向社会提供产品设计、技术检测、知识产权、技术交易等各类服务。所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按其建设水准和服务绩效给予一定奖励。

第八条

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在我区各科技创新载体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科技公共服务平台。

所建市级以上的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科技公共服务平台需租用科技创新载体用房的,其租金三年内给予每年20%的补助,最高不超过10万元。

第九条

坚持专款专用,接受补助或奖励的单位应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并向主管部门报送平台建设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

第十条

对于提供虚假材料、骗取财政资金或未按规定使用专项资金的,相关部门有权收回政府支持资金并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第十一条

区科技局依据本办法制定相应实施细则,由栖霞区科技局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0理。

第四条

成果转化资金的使用和管理严格按照突出重点、择优支持、专款专用、注重效益的原则,鼓励和引导高校、科研机构、科技企业、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等共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第五条

成果转化资金支持的项目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我区产业定位,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物联网、生物技术与新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及现代农业等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第六条

成果转化资金优先支持能体现国家水平,获得国家资助的重大科技项目;优先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含量高、成熟度高、处于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且市场容量大、产业带动性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有望形成较大规模和较强竞争能力的新兴产业;优先支持有风险投资等社会资金投入的项目进行转化。

第七条

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的实施以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科技中介为主体。成果转化资

(七)对高校、科研院所在本区范围内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一年内实现就地转化项目达到10项以上的,经过认定,给予一次性奖励。

(八)对帮助我区企业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且一年内转化科技成果5项以上并实现产业化的科技中介机构,经过认定,给予一次性奖励。

(九)对定期评选出的科技成果转化“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给予奖励。

第八条

专项资金必须专款专用,接受资助或奖励的单位必须配合区财政局、区审计局、区科技局对资金使用情况和项目产业化情况的监督与检查。

第九条

对于提供虚假材料、骗取财政资金或未按规定使用专项资金的,相关部门有权收回政府支持资金并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第十条

区科技局依据本办法制定相应实施细则,由区科技局负责解释。

第十一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4霞区财政、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财政承担。

第四条

资助资金的管理坚持“突出重点、绩效导向、专款专用、规范管理”的原则。

第二章

资助对象及标准

第五条

对在区内申报入选南京科技创业家培养计划的人才,在享受南京科技创业家培养计划扶持政策的基础上,给予50万元的一次性资金奖励。

第三章

资金申请、审批和拨付 第六条 科技创业家奖励资助须提供以下材料:

(一)科技创业家奖励资助申请表;

(二)南京市科技创业家认定相关文件;

(三)企业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复印件并加盖企业印章);

(四)企业纳税证明、企业当的财务审计报告(申请企业当年纳税额应达到20万元);

(五)企业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证明(复印件

6第十一条

对于提供虚假材料、骗取财政资金或未按规定使用资助资金的,相关部门有权收回政府支持资金并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第五章

第十二条

对适用本办法的人才自入选南京科技创业家培养计划之日起一年内有效。

第十三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由栖霞区科技局、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局负责解释。

栖霞区、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高新技术企业扶持资金管理办法

(试行)

宁栖政字〔2013〕234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鼓励和支持栖霞区企业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大高新技术企业扶持力度,积极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结合栖霞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栖霞区高新技术企业扶持资金(以下简称扶持资金),用于资助科技型企业加强研发活动、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发展成为高新技术企业。扶持资金的使用,坚持目标明确、程序规范、专款专用的原则。

第三条

扶持资金根据企业实际落户地的隶属关系,分别由区财政、开发区承担。

9术产品证书(复印件并加盖企业印章);

(四)其他证明材料

第八条

对于符合条件的企业,按照实际落户地的隶属关系,分别由区科技局、开发区科技局负责受理,并会同财政等部门进行审核,资金拨付按财政部门相关规定办理。

第九条

扶持资金的申请、审批和拨付工作,于次年三月份集中开展,受理期结束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完成。

第四章 资金管理与监督

第十条

扶持资金实行专款专用,主要用于受资助企业研发活动。区科技局、开发区科技局同财政局将对资金的使用情况、企业技术研发情况进行跟踪,保证专款专用。

第十一条

对于提供虚假材料、骗取财政资金或未按规定使用专项资金的,相关部门有权收回政府支持资金并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

142度指标,由区科技局(知识产权局)、开发区科技局提出经费预算,经区财政局、开发区财政局审核后拨付专项资金,并随经济发展情况逐年适度调整。

第五条

专项资金分别由区科技局(知识产权局)、开发区科技局进行管理和使用。

第六条

专项资金使用范围:

(一)专利奖励和资助;

(二)重大专利技术二次开发和产业化实施、专利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

(三)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培育、贯彻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

(四)创建专利数据库和有效专利池、知识产权联盟和专利技术联盟建设;

(五)知识产权交易、信息开发利用、保护示范街区、人才培养基地、知识产权服务中心等平台建设和优秀专利奖等专项奖励;

(六)知识产权业务培训和普法宣传、教育等活动;

(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专利保险的补助;

(八)知识产权中介机构培育;

4上。

第八条

对申请地址属本区内的单位和个人所交的专利代理费给予定额资助。发明专利每件资助1500元,实用新型专利每件资助500元。以上奖励70%作为补助给予专利申报人,30%作为奖励给予单位知识产权管理团队。

第九条

当年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并纳入本区内统计的单位和个人授权专利给予定额资助。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授权发明专利每件资助1000元,企业和个人的授权发明专利每件资助2500元。以上奖励70%作为补助给予专利申报人,30%作为奖励给予单位知识产权管理团队。

第十条

专利代理机构为本区申请人申请提供代理服务,年代理总量达100件以上200件以下,奖励5000元;达200件以上300件以下,奖励10000元;达300件以上,奖励20000元。

第十一条

对在本区内申请专利的中小学师生的专利代理费、印刷费给予全额资助。

第十二条

对获得国家、省、市优秀专利奖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配套奖励。

第十三条

财政政策与投资政策 篇6

今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明显地在逐月走缓。对GDP贡献约4成的出口,1~4月仅增长6.9%,其中4月仅增长4.9%;进口1~4月仅增长5.1%,其中4月仅增长0.3%。固定资产投资1~4月亦仅增加20.2%,加上消费增长疲弱,4月消费品零售总额仅增加14.1%,为2006年11月以来新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同告减速,首季经济增长虽仍有8.1%,但第二季以后,乃至全年,能否保八,很有疑问。

如何解读?当然可以从两方面观察分析。一是影响出口最大的外在形势。由于受金融海啸重创,中国四大出口地区,除美国略见恢复元气,及东盟因10+1自由贸易区启动效应,中国与美国、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尚能维持个位数增长(分别为9.1%及6.7%)外,中欧及中日之间,竟出现了零增长(0.3%)及负增长(负1.5%)的情况。其次,是内在形势。出口乏力自然也影响投资,加以楼市调控尚未完成,部分地区建设项目叫停,均减弱了内需的动力。更值得注意的是外商直接投资(FDI)的明显放缓,迄3月为止,FDI已经出现连续6个月下跌。FDI指标的趋势性变化,反映的是中国中长期投资环境中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及地价下跌恶化。这样的内外在形势,让人不得不担忧中国的经济会以何种方式着陆。是软着陆?还是硬着陆?答案要视乎我们对外在及内在形势未来走向的判断。

先看外在形势。总的来说,不太乐观,不全是因为欧、美、日现在及未来的指标不被看好,更重要的是几乎所有国家的政策工具箱里都已经空了。其实,打从一开始,金融海啸爆发之初,主要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就没什么空间了。以美国为例,利率早已调降到接近零的水平,以至于只能靠量化宽松(QE)等后遗症很多的非常规政策一再救急。至于财政政策,不是早已到了举债上限(美国),需要一再调高上限,就是早已面对主权债务危机(欧洲)被信评机构调降评级,以至于无论欧美,都必须履行紧缩财政。但紧缩财政又面临民意及在野政党的强烈反弹,从而进一步陷入到政坛纠结的泥沼与困境之中。这样的形势,不爆发新的危机已属万幸,要期待短期内出现大的转机,难之又难。所以,中国面对的外在形势显然并不有利。

那么内在形势又如何?应该说,中国还是蛮幸运的。中国除了有一个全球最大规模的潜在内需市场外,更重要的是,中国在政策调控及体制改革上还存在着相当巨大的空间。但必须提醒的是,相关的调控与改革需用心,不宜粗糙为之,更不宜滥用。可简单具体说明一二:

(一)货币政策。这在通常情况下是最容易被想到及被操作的政策,尤其CPI目前已经降到了3.4%的水平,更容易产生采取宽松货币政策的冲动。但必须短期有利于刺激增长的政策,在长期,都往往会因为要素价格的普遍大幅上升而恶化投资环境(如FDI的下降)从而不利于增长。货币政策的角色更多地应是在稳物价而非保增长之上。

(二)中国在宏调上拥有更多优势的主要是财政政策,这包括:(1)推动更多有利于平衡发展的基建,(2)大规模地进行有利于调结构及提升生产力的减税。

(三)中国的另一巨大优势在投资政策,这包括三个部分:(1)大幅降低垄断性行业的准入门槛,引导民企及外资进入;(2)大幅放宽医疗、教育等民生行业对民企及外资的限制;(3)慎用货币政策,持续改善投资环境,维持中国市场对FDI的吸引力。

(四)还有,持续推动包括金融改革、收入分配改革在内的所有体制改革。

可信电子文件与电子文件可信管理 篇7

关键词:电子文件,可信管理,审计认证

电子文件本质上是档案,只是载体形式不同于传统档案,因此其本质属性必然也是原始记录性。从电子文件内容上看,是形成者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原始地记录和反映着形成者从事某一社会实践活动的实际内容与客观过程;从电子文件形式看,是其形成者当时当事使用的原始文件的直接转化物,原样地保留着形成者当时的工作痕迹以及当时的照片、录音录像等,是形成者的原稿、原作、原声、原貌。因此,电子文件同传统档案一样,都是历史活动的最真实可信的原始记录,是后人查考历史事实的最确凿可靠的原始凭证。

从电子文件出现直到现在,虽然其研究取得了很多进展,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然而还有许多档案人员甚至包括一些档案专家在内对电子文件依然不认可。问题的根本在于电子文件的真实性是否得到了保障,档案管理人员是否能提供电子文件真实的充足证明。

一、可信电子文件

可信的电子文件是指真实性、完整性与长期可用性得到确认的电子文件[1]。这里使用了“确认”一词,而非常见的“保障”。二者的区别在于“确认”不仅表明电子文件真实性得到了保障,还能对其真实性提供证明,从而满足社会对电子文件真实性要求的主观认知,电子文件是可信的,也就具有了法律效力。因此,可信电子文件是真实性、完整性、长期可用性得到保障并能进行真实性证明的电子文件。

二、电子文件可信管理工作内容

1. 档案管理工作的本质。根据档案的本质属性———原始记录性,可以明确档案管理的本质是保障其真实性、完整性,维护其长期可用性,档案管理的所有作用工作都应该围绕这个“保障”、“维护”来开展。只有真实性得到了保障,长期可用性才有意义。离开了真实性,长期可用性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档案管理的首要任务是保障档案的真实性并证明其真实性,其次是维护其完整性与长期可用性。

首先对传统档案管理进行简单分析。传统档案管理工作主要内容大体为八项:收集、鉴定、整理、保管、检索、提供利用、统计、编研。这八项内容从理论上划分为两个基本方面:即档案实体管理与档案信息内容的开发利用[2]。

这两大方面主要考虑的是档案的完整、齐全与可用性,基本没有涉及档案的真实性问题。内容信息的开发利用自不必说,实体管理依然没有考虑档案的真实属性问题。如收集工作主要是保证归档和进馆档案的齐全完整,维护全宗和全宗群的相对完整性。保管工作是指对已经整理好并排架入库存放的档案进行日常维护,一是维护档案实体的管理秩序,使档案在库房存放与使用时始终有序;二是保护档案实体不受损害,尽量延长档案实体的“自然寿命”。前者实际上是为了下次的查找利用方便,后者则是为了档案的长期可用。鉴定工作是指对档案价值的鉴定判别,以此来决定档案的存毁。

整理工作基本任务是建立档案实体的管理秩序,使档案实体有序化、条理化,最终目的是方便查找、方便利用,整理中的逻辑方法或历史方法均指的是如何实施实体档案有序化管理,即库房中档案的排列问题,实质上是档案分类方案的确定问题。可以说,整理工作关注的是实体的排列,而非档案信息的真实性问题。实际上,由于信息与载体的分离以及计算机强大的处理能力,电子文件可以同时有多个分类方案,当然,历史方法的分类方案应是最基本的方案,但完全可以同时具有逻辑方法的分类方案。从这个意义上,电子文件实体排列的重要性急剧降低,也就是说,其整理工作主要是制定分类方案。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传统档案工作关注档案的完整性与可用性,但基本没有考虑档案的最本质属性——真实性。这应该不是档案学者的疏忽。由于载体与信息不可分离的特性造成了纸质档案真实性不言自明。很可能正是这种不言自明、所见即所得的明显感觉, 使得档案学者没有考虑纸质档案的真实性管理问题,纸质档案管理工作也就忽略了真实性保障与真实性证明方面。但由于在档案工作没有做到真实性保障与真实性证明的同时,社会却依然认可了纸质档案的真实性,这种忽略并没有影响纸质档案的法律效力。因此传统档案管理可以不涉及真实性保障与证明工作,从管理理论到实践几乎都没有这方面的思考与行动。但电子文件呢?信息与载体分离的电子文件其管理工作是否还可以不考虑真实性问题呢?电子文件管理还按照传统档案管理的工作内容来进行就能满足需求吗?答案是否定的。

2.电子文件可信管理。

(1)电子文件管理的常规性工作。电子文件的本质是档案,必然遵循档案管理的规律。其工作也应该包含档案管理的八项内容,但有一定的变化。

收集,同纸质档案收集工作一样,其基本任务是将电子文件集中到档案机构中。不一样的是,后者除了收集电子文件本身,还要收集其元数据,这些元数据对以后的长期保存有着重要作用。考虑到电子文件对软硬件的依赖性,常用“捕获”一词来替代“收集”,以表明元数据收集、实时归档等方面的主动性与必要性。该项工作对电子文件全程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本课题重点分析的内容之一。

整理工作的重心不再是实体的排列上架,而是多种分类方案的制定与相关元数据的补充,并将这多种分类方案固化在管理系统中。

与传统档案保管工作极为重视载体不同,电子文件保管工作则将实体与信息本身均作为其管理对象,即不仅对载体进行保管、保护,更重要的是对信息内容进行保管、保护。实际上由于载体的容灾备份与可以在其寿命终结前将信息迁移到新的载体上,载体保管的重要性在电子文件长期保存中急剧降低。

鉴定工作除了对电子文件价值进行鉴定判别外,还需要实施技术鉴定,即“双重鉴定”。对于检索工作而言,最重要的是进行著录、标引工作。需要注意的是,该工作需对元数据与传统档案著录项进行区别、区分。

(2)电子文件可信管理必须包含的两个内容。除了传统档案工作的八环节外,电子文件管理还应包括两方面的工作:一是保障电子文件的自然属性——真实性、完整性与长期可用性,二是证明其真实性。相对于纸质档案管理工作而言,这两方面工作是全新的,也是至为关键的。

1对电子文件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电子文件从生成开始,除了文件属性,还具有自己特有的文件类型、格式、生成环境等技术属性;在流转过程中,可能还会有数字签名、电子签章、流转的流程记录等;转化为档案后,可能还有保存位置、存储介质等属性;在长期保存过程中,还会有格式迁移、介质迁移等。这些因素都会对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与长期可用性产生影响,必须用全生命周期管理来解决这三性的保障问题。

前述常规工作实际上就是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工作环节与工作内容。除了这些常规工作,至少还应有文件捕获、格式管理、元数据管理(非著录工作)、跟踪审计等和可信保障密切相关的工作。可信的收集与归档、可信OAIS电子文件库、可信保存流程等是电子文件生命周期管理中的关键环节与关键问题。

2对电子文件管理实施审计认证。前述分析,电子文件具有法律效力,要证明其真实性,就要对电子文件的真实性进行确认,常见方法是对电子文件管理过程进行审计跟踪,施加数字签名、水印、电子签章等技术手段,进行认证。电子文件管理依赖于软硬件系统,数字签名、水印、电子签章以及审计跟踪的信息也全部保存在电子文件管理系统中,为了确保这些信息能够产生并能被正确保存,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就必须满足相应标准。证明系统满足管理标准, 首先需要有认证机构(可以是政府机构,最好是中立的第三方)对系统进行认证。如果使用了未经认证的系统,很有可能满足不了对电子文件的审计跟踪,这种系统产生与保管的电子文件其真实性就难以得到证明。只有满足了认证的系统,才可以实现对电子文件真实性的管理保障。

档案管理中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大量的智力劳动,因此电子文件管理系统需要人机交互,不能完全自动运行。人机交互的程度、不同档案人员的操作能力不同,系统运行的结果存在不一样的可能。因此,满足认证的系统是电子文件真实性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还需要对电子文件管理过程进行认证,也就是对电子文件管理系统运行进行认证。

最后一个认证是保管机构的文件保管能力认证,包括管理人员的职业能力、规章制度、软硬件条件、管理规范、运行维护等的投入资金等等。只有经过认证的机构才有资质、有能力管理电子文件。

税前扣除政策及税收优惠政策运用 篇8

《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 (国税发[2009]88号) 对资产损失税前扣除进行了明确, 即企业发生的损失, 减除责任人赔偿和保险赔款后的余额, 依照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的规定扣除。一年一度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马上又要开始了, 企业要注意资产损失的扣除事项。

第一, 注意区分自行计算扣除范围还是需备案管理。企业实际发生的资产损失按税务管理方式可分为自行计算扣除的资产损失和需经税务机关审批后才能扣除的资产损失。属于由企业自行计算扣除的资产损失主要包括: (1) 企业在正常经营管理活动中因销售、转让、变卖固定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存货发生的资产损失; (2) 企业各项存货发生的正常损耗; (3) 企业固定资产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而正常报废清理的损失; (4) 企业生产性生物资产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而正常死亡发生的资产损失; (5) 企业按照有关规定通过证券交易场所、银行间市场买卖债券、股票、基金以及金融衍生产品等发生的损失; (6) 其他经国家税务总局确认不需经税务机关审批的其他资产损失。除此以外的资产损失, 属于需经税务机关审批后才能扣除的资产损失。因此, 企业在发生损失时, 首先要对照上述规定, 看实际所发生的损失究竟是属于可自行计算扣除范围还是需要报税务机关审批。如果属于自行计算扣除的应及时扣除, 避免延误时间;如果不在上述规定以内, 则要报税务机关审批后方可扣除。

第二, 注意损失报批的时间。 (1) 损失发生的年度与实际扣除的年度应一致。国税发[2009]88号规定, 企业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时申请审批的, 经负责审批的税务机关同意后可适当延期申请。因此, 企业应于2011年2月15日前将需要报批税务机关的资产损失及时向税务机关进行申请, 损失发生的年度与实际扣除的年度应一致。如, 某企业2009年10月25日发生一起事故, 价值120余万元的设备发生爆炸, 该设备已计提折旧70万元, 企业实际发生固定资产损失50万元。对此项财产损失, 企业直到2010年6月才请有关单位对此损失进行鉴定和审核, 并报主管税务机关确认和审批。这样, 企业的该项损失不能在2009年度所得税税前进行扣除, 而只能在2010年度扣除, 损失了资金的时间价值。

(2) 过期未申报扣除的损失处理。因各类原因导致资产损失未能在发生当年准确计算并按期扣除的, 经税务机关批准后, 可追补确认在损失发生的年度税前扣除, 并相应调整该资产损失发生年度的应纳所得税额。调整后计算的多缴税额, 应按照有关规定予以退税, 或者抵顶企业当期应纳税款。《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以前年度未扣除资产损失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 (国税函[2009]772号) 明确, 企业以前年度发生, 按当时企业所得税有关规定符合资产损失确认条件的损失, 在当年因为各种原因未能扣除的, 不能结转在以后年度扣除, 但可以追补确认在该项资产损失发生的年度扣除, 而不能改变该项资产损失发生的所属年度。所以, 企业对于当期的损失应早作处理, 属于自行计算扣除类应及时在当期申报时进行扣除, 属于税务机关审批类要尽早报批。

(3) 损失补偿收益可在以后进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 (财税[2009]57号) 明确, 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已扣除的资产损失, 在以后纳税年度全部或者部分收回时, 其收回部分应当作为收入计入收回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据此, 纳税人在发生财产损失时, 可先按有关规定将损失进行税前扣除, 在实际收到补偿时再确认收入或所得计算缴纳所得税。假设某企业2010年11月购入材料70万元, 运输途中发生盗窃, 损失计30万元, 当地公安机关出具了相关证明, 但有关财产保险证明票据不知去向, 故未申请税前扣除。2011年7月, 公安机关破获该盗窃案, 企业保险票据也被发现, 获得保险公司20万元赔偿, 企业才申请扣除。如果企业及时申请扣除, 可在2010年少缴纳企业所得税7.5万元。

第三, 注意相关资料的报备及处理。 (1) 发生属于自行计算扣除的资产损失, 应按照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要求, 做好资产损失的确认工作, 并保留好有关资产会计核算资料和原始凭证及内部审批证明等证据, 以备税务机关日常检查。 (2) 按规定报税务机关审核的损失, 应提供能够证明资产损失确属已实际发生的合法证据, 包括: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证据和特定事项的企业内部证据。

第四, 其他注意事项。税前扣除的资产损失应该是实际处置后产生的损失, 对于企业未实际处置的减值损失在财务上可以作为利润的减除项, 但在企业所得税前则是不能税前扣除的事项。权益法计算的股权投资损失不能在税前扣除。企业无法辨别事项应尽量减除自身责任。企业发生的资产损失, 凡无法准确辨别是否属于自行计算扣除的资产损失, 可向税务机关提出审批申请。

(文/韩萍梁仁琼廖永红)

租赁合同提前终止未摊完装修费可税前扣除

甲公司于2007年初租用一个门店, 租赁期5年。为适应经营需要, 甲公司对门店进行了一定的改造和装修, 费用是80万元, 会计与税务上均作长期待摊费用处理。2010年底, 因该门店面临拆迁而导致租赁合同提前终止, 长期待摊费用尚有余额16万元。对这项未摊销完的长期待摊费用余额如何处理, 甲公司内部产生了意见分歧。

一种意见认为, 未摊销完的装修费应作为资产损失在2010年底前做税前扣除。另一种意见则认为,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 (财税[2009]57号) 及《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通知》 (国税发[2009]88号) 均采取列举的形式, 对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的审批、认定等事项进行了明确, 所列举的资产损失不包括长期待摊费用损失, 因此, 未摊销完的长期待摊费用余额不能作为资产损失在税前扣除, 而应在合同约定的剩余租赁期限分期摊销, 即应在2011年底前做税前扣除。到底哪种意见更符合税法规定呢?

笔者认为第一种意见更符合税法规定, 即因租赁合同提前终止而未摊销完的装修费, 可以作为资产损失在2010年底前做税前扣除处理。理由如下:

首先, 未摊完的长期待摊费用余额, 税法规定可以作为资产损失处理。对于改变房屋或建筑物结构的装修费,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八条规定, 应按照合同约定的剩余租赁期限分期摊销。这种按支出受益期限确定的税前扣除方法, 体现了支出扣除与取得收入的相关性原则。那么, 如果合同提前终止, 未摊销完的装修费能否作为资产损失处理呢?根据财税[2009]57号文件和国税发[2009]88号文件所列举的资产损失, 其中并不包括长期待摊费用损失, 这是否就意味着未摊销完的长期待摊费用不能作为资产损失在税前扣除呢?同样未在上面两个文件列举范围的还有无形资产损失, 而在国家税务总局对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的复函, 即《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关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有关涉税诉求问题的函》 (国税办函[2010]535号) 中明确, 只要发生的无形资产损失真实存在, 损失金额可以准确计量, 报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批、认定后, 可以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因此, 认为未摊销完的长期待摊费用余额不能作为资产损失在税前扣除, 这种观点显然是不恰当的。

其次, 税法未明确规定的事项, 可以暂按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计算。因租赁合同提前终止而未摊销完的装修费如何进行扣除, 目前税法没有明确的规定。对于税法没有明确规定的事项,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2009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的通知》 (国税函[2010]148号) 明确,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及应纳所得税时,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不明确的, 在没有明确规定之前, 暂按企业财务、会计规定计算。而会计上, 无论是执行《企业会计制度》, 还是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 对租赁房屋的改良支出都作为资产处理。

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 根据《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 (财会[2003]10号) 规定, 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 应单设“经营租入固定资产改良”科目核算, 并在剩余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 采用合理的方法单独计提折旧。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会计科目说明, 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应在“长期待摊费用”科目核算。而无论是《企业会计制度》还是新《企业会计准则》, 对“资产”的定义都强调了“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当租赁合同提前解除, 已在“长期待摊费用”核算的装修费也将不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入, 会计上当然不能再将其确认为企业的一项资产, 而应将其确认为企业当期的一项资产损失。税法对此事项没有明确规定, 根据国税函[2010]148号文件规定, 则可以参照会计上的规定处理。合同解除时, 即2010年纳税申报时将该项未摊销完的装修费余额作为当期资产损失在税前扣除。反之, 如果将其在2011年继续摊销, 则会被认为是与当期收入无关的支出而不被允许。这里还应注意, 根据国税发[2009]88号文件的精神, 企业实际发生的资产损失按税务管理方式可分为自行计算扣除的资产损失和需经税务机关审批后才能扣除的资产损失, 而文件采取列举的方式明确了可以自行计算扣除的资产损失, 尚未摊销的装修费不属于所列举的可自行计算扣除的资产损失, 因此企业在纳税申报时应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审批申请。

(文/赵新贵)

免税收入认定注意事项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在《税收优惠明细表》中均有体现。其中, 《税收优惠明细表》“免税收入”栏目下共有4项税收优惠:国债利息收入;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其他。本文从税收优惠政策应用的角度出发, 对《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 (附表五) 列示的项目进行系列筹划, 通过典型案例揭示其税收风险控制点, 帮助纳税人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免税收入政策

《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规定, 企业的下列收入作为免税收入:国债利息收入;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对上述规定中的免税收入进行了细化。其中, 国债利息收入是指企业持有国务院财政部门发行的国债取得的利息收入。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是指居民企业直接投资于其他居民企业取得的投资收益。《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第 (二) 项和第 (三) 项所称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不包括连续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个月取得的投资收益。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 不包括非营利组织从事营利性活动取得的收入, 但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非营利组织企业所得税免税收入问题的通知》 (财税[2009]122号) 规定, 非营利组织取得的下列收入为免税收入:接受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捐赠的收入;除《企业所得税法》第七条规定的财政拨款以外的其他政府补助收入, 但不包括因政府购买服务取得的收入;按照省级以上民政、财政部门规定收取的会费;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孳生的银行存款利息收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收入。

[例]市区某物流公司是2008年底成立的内资企业, 2009年度主要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 当年取得公路运输收入800万元, 对外打字复印收入20万元, 门面房出租收入20万元。另取得国债利息收入10万元, 对境内非上市公司的投资收益50万元。 (2) 全年营业成本450万元, 营业税金及附加28.60万元, 发生销售费用50万元, 管理费用100万元 (准予列支80万元) , 财务费用40万元, 营业外支出中列支通过青少年基金发展会向农村义务教育捐款10万元, 税收罚款8万元, 滞纳金2万元。 (3) 经审核, 公司当年利润总额211.40万元。允许税前扣除的销售费用50万元, 管理费用80万元, 财务费用40万元, 营业外支出10万元。

根据上述资料, 计算该公司2009年度应该缴纳的企业所得税。

分析: (1) 公司2009年的销售 (营业) 收入=800 (提供劳务) +20 (其他业务收入) +20 (其他业务收入) +10 (免税收入) +50 (免税收入) =900 (万元) ; (2) 公司当年应纳税所得额=900 (收入总额) - (10+50) (免税收入) -450 (成本) -28.60 (税金) -50 (销售费用) -80 (管理费用) -40 (财务费用) -10 (营业外支出) =181.40 (万元) ; (3) 应纳企业所得税=181.40×25%=45.35 (万元) 。

从上述该公司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计算过程来看, 一方面, “免税收入”作为收入总额的组成部分, 构成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的计提基数;另一方面, 对国债利息收入, 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等“免税收入”, 直接作为企业当年收入总额的减除项目予以税前扣除, 体现了“免税收入”全额免征的立法精神。

申报注意事项

将“免税收入”与“不征税收入”、“减计收入”、“减、免税项目所得”、“加计扣除”和“抵扣应纳税所得额”等直接作为纳税调减项目, 在“纳税调整后所得”之前扣除。并且, 相关调整的数据通过《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 (附表五) 填列反映, 最终汇集到年度纳税申报表主表中。这样, 无论企业是否盈利, 这些项目都可以在当年税前扣除, 直接减少所得额或增加当年的亏损额。

税收风险提示

提示一:税法所称国债利息收入, 不包括持有外国政府国债取得的利息收入, 也不包括持有企业发行的债券取得的利息收入, 仅限于持有中国中央政府发行的国债, 即国务院财政部门发行的国债取得的利息收入。

提示二: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免税, 意味着当投资企业的税率高于被投资企业或被投资企业享受减免税优惠政策时, 对投资企业从被投资企业取得的股息、红利收入不需再补征企业所得税, 即国家放弃了部分税收收入, 这可能引发投资企业向享受低税率或定期减免税优惠的企业增加投资, 并通过转让定价等方式向被投资企业转移利润, 从而达到规避纳税的目的, 影响国家的税收利益。因此, 对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免税需要符合以下两个条件。第一, 仅限于居民企业直接投资于其他居民企业取得的投资收益。既排除了居民企业之间的非直接投资所取得的权益性收益, 又排除了居民企业对非居民企业的权益性投资收益。第二, 不包括连续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个月而取得的权益性投资收益。连续持有被投资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的时间不足12个月的投资, 具有较大的投机成分, 因而不在优惠范围之内。

提示三:税法所称符合条件的能够享受免税优惠的非营利组织, 必须是在成立时依法履行了有关登记手续的组织;必须是从事公益性或者非营利性活动的组织;非营利组织在财产运用、归属、处置等几个方面必须符合规定要求, 才能够享受免税优惠, 否则不予免税。同时, 对从事营利性活动取得的收入则要征税。

提示四:免税收入和不征税收入有区别。免税收入是纳税人应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是国家为了实现某些经济和社会目标, 在特定时期或对特定项目取得的经济利益给予的税收优惠照顾, 而在一定时期又有可能恢复征税的收入范围。而不征税收入不属于营利性活动带来的经济利益, 是专门从事特定目的的收入, 这些收入从企业所得税原理上讲, 应永久不列为征税范围的收入范畴。如政府预算拨款, 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等。

(文/缪为民吴清亮)

分支机构享受低税率如何汇总纳税

案例:甲公司设有A、B、C三个分支机构, 其中A在西部地区从事国家鼓励产业享受15%的税率, 甲公司和B、C都是25%的税率。2010年第一季度, 三个分支机构应纳税所得额分别为500万元、300万元、200万元。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 (国税发[2008]28号) 规定, 总机构统一计算的当期实际应纳所得税额, 50%由总机构预缴, 50%在各分支机构间分摊预缴, 各分支机构再依据经营收入、职工工资和资产总额三个因素及相应权重, 计算分摊比例。A、B、C三个分支机构按规定计算出的分摊比例分别为20%、30%、50%。甲公司的汇总纳税计算过程如下:

1、计算划分各机构应纳税所得额: (1) 总机构500万元 (1000×50%) ; (2) A机构100万元 (1000×50%×20%) ; (3) B机构150万元 (1000×50%×30%) ; (4) C机构250万元 (1000×50%×50%) 。

2、按总机构和各分支机构所在地适用税率计算应纳税额: (1) 总机构125万元 (500×25%) ; (2) A机构15万元 (100×15%) ; (3) B机构37.5万元 (150×25%) ; (4) C机构62.5万元 (250×25%) 。

甲公司预缴所得税总额为240万元。

甲公司上述计算的总机构和各分支机构应分摊的所得税额对不对呢?

对于总分支机构适用税率不一致时如何进行汇总纳税, 《跨省市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分配及预算管理暂行办法》 (财预[2008]10号) 规定的处理原则是“分别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额, 分别适用税率缴纳”。此后, 国税发[2008]28号文件又作了进一步明确, 即先由总机构统一计算全部应纳税所得额, 然后按文件规定的比例和各分支机构三个因素及其权重, 计算划分不同税率地区机构的应纳税所得额, 再分别按总机构和分支机构所在地的适用税率计算应纳税额。甲公司的计算虽以该文件为依据, 但根据此后相关文件的进一步解释, 还要看甲公司是内资企业还是外资企业, 因为, 内外资企业的汇总纳税的方法和结果是有区别的。

如果甲公司为内资企业。根据《关于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 (国税函[2009]221号) , 总分支机构适用不同税率时, 根据国税发[2008]28号文件计算的总机构和各分支机构应纳税额, 并不是各自应就地预缴税额, 而应该将计算出的各机构应纳税额加总后, 再按照规定的比例和各分支机构三个因素及其权重, 向总机构和分支机构分摊就地预缴的企业所得税额。

如此, 甲公司在汇总纳税时就应以国税发[2008]28号文件规定的比例和三个因素及其权重为依据, 进行两次分配。首先对全部应纳税所得额进行分配, 以得出企业应纳税总额;然后对应纳税总额进行分配, 以确定各分支机构就地预缴的企业所得税额。那么甲公司的上述处理就只完成了第一步, 即计算出了企业应纳税总额为240万元, 接下来还应继续对应纳税总额进行分配, 以确定总分支机构就地预缴的所得税额: (1) 总机构:240×50%=120 (万元) ; (2) A机构:240×50%×20%=24 (万元) ; (3) B机构:240×50%×30%=36 (万元) ; (4) C机构:240×50%×50%=60 (万元) 。

这种计算方法既可防止企业将利润由高税率地区向低税率地区转移, 也有利于均衡各地税收利益。

如果甲公司为外资企业。新税法实施前, 外资企业以法人作为纳税主体, 但根据《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分支机构适用所得税税率问题的通知》 (国税发[1997]49号) , 外资企业设在我国境内的从事产品生产、商品贸易、服务等业务的分支机构, 其生产经营所得应适用该分支机构所在地同类业务企业适用的税率, 由总机构汇总缴纳所得税。如果A是在2007年3月16日之前设立的且依据原外资企业所得税法的优惠规定已享受有关税收优惠, 同时符合《国务院关于实施企业所得税过渡优惠政策的通知》所列政策条件的,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若干问题的通知》 (财税[2009]69号) , A可以单独享受企业所得税过渡优惠政策。优惠过渡期结束后, 再统一依照国税发[2008]28号文件的相关规定执行。

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篇9

财政政策是指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 减轻经济波动, 防止通货膨胀, 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 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做的决策。变动政府支出指改变政府对商品与劳务的购买支出以及转移支付;变动税收是指改变税率和税率结构。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以及通过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货币政策包括再贴现率政策、公开市场业务和调整法定准备率。

根据主流的凯恩斯主义者的观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能调节国民收入, 从而稳定物价, 实现充分就业, 达到经济稳定增长。不过财政政策直接影响总需求的规模, 不需要通过中间变量来发挥作用;货币政策要通过利率影响总需求, 间接发挥作用。

二、我国当前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分为扩张性的和紧缩性的。总体上来说,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会增加货币的供给和需求;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会减少货币供应, 降低总需求。

随着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迅速传播, 金融危机席卷全球, 我国许多沿海发达城市的经济都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冲击。并且国内也面临着通货膨胀加剧的危机, 物价飞速上涨, 货币贬值。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 必须要结合实际, 运用合理的经济政策来调节中国的经济, 保障人民的安定生活。所以从2008年以来, 政府密切关注国际国内的经济动向, 适时的对经济政策进行合理的搭配。

2008年以来我国实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先后经历了从“双稳健”到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接着转向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过程。财政政策对国内经济的调节起的作用大于货币政策, 而货币政策善于解决我国与外国的经济往来中所产生的问题。08年以来, 我国经济发展内忧外患, 所以最终采取双松的经济政策, 以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解决国内的通货膨胀问题, 以稳健性的货币政策拉动经济的发展:

(一)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1. 减少所得税:

税收是国家收入的重要来源, 也是企业盈利的重要影响因素, 通过减少所得税可以减轻企业的负担。我国自金融危机以来修改各种税法制度和实施了结构性减税方案, 合理利用税收的杠杆效应, 使得企业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能够有较为充足的资金进行自我周转及盈利。并且减少所得税能够增加消费、减少投资、改善通货膨胀, 对国民生产总值产生正的影响, 所以这无疑是最为便捷也最有成效的政策。

2. 增加政府开支:

根据凯恩斯理论, 政府投资主要是通过乘数效应刺激经济增长, 包括增加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政府购买支出的规模直接关系到社会总需求的增减, 在经济面临冲击的情况下, 政府可以增加购买支付水平。例如举办公共工程等, 一方面增加了社会总需求, 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就业, 一箭双雕更益于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政府转移支付是指政府在社会福利保险、贫困救济和补助等方面的支出, 是一种货币性支出。增加政府转移支付, 使得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增加, 从而刺激消费, 社会有效需求因而增加。

3. 投资津贴:

投资津贴是指政府对企业的投资进行一些补贴, 这会降低企业的成本, 激励企业进行投资, 刺激经济的增长。企业投资的增加, 会刺激消费, 带动经济的增长。这在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为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1. 扩大货币供给:

扩大货币供给会使得利率下降, 人们就会将用于储蓄的钱更多的用于消费。并且利率的降低使得企业的借款成本降低, 企业会增加投资。投资的增加和消费的扩张都会刺激经济的发展。扩大货币供给无疑是促进经济发展又快又有效的措施, 但是过度使用会使得市面上流通的纸币增多, 从而导致货币贬值, 加剧通货膨胀。

2. 降低法定准备率:

中央银行有权决定商业银行和其他存款机构的法定准备率。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准备率, 实际上等于增加了银行的准备金, 使得银行有更多的资金进行放贷和融通。在为银行创造更多效益的同时, 流通资金的增加促使消费增加, 促进经济的增长。不过变动法定准备率有时滞, 并且作用太激烈, 可能会使经济陷入强行扭转轨迹的误区。

3. 降低再贴现利率:

再贴现是指商业银行等向中央银行借款。降低再贴现率, 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的借款会增加, 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就相应增加, 货币供应也会增加, 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但是贴现率政策是一个相对来说效果并不明显的政策, 因为再贴现的时间短, 所以通常只能解决临时性的资金周转问题, 并不能长期的进行经济的调节;况且再贴现率政策不是一个具有主动性的政策, 如果商业银行并未申请再贴现, 那这个政策就是无效的。所以现实中这个政策的运用不是很广泛。

4. 公开市场业务:

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通过公开买卖政府债券等来控制货币的供给和利率, 这是目前中央控制货币供给最重要也是最常用的工具。当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购进政府债券时, 相当于增加了货币供应。另外, 公开市场操作会引起交易市场上债券的供给和需求的变动, 从而影响债券价格以及市场利率, 影响经济的发展。利用公开市场业务, 中央银行可以连续的、灵活的进行公开市场操作, 自由决定债券的数量、时间和方向。公开市场业务具有其他政策所不具有的优点, 所以采取的比较多, 并且效果比较好。

三、未来应采取的财政货币政策

目前, 我国经济形势进入新常态。从消费需求看, 要求采取正确的政策, 释放消费潜力, 使消费继续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作用。从投资需求看, 要求采取措施, 消除投资障碍, 使投资对经济发展发挥关键作用。根据凯恩斯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结合当前的经济形势, 我们的国家想要继续发展壮大, 未来依旧要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这样才能活跃经济。中国人的传统就是喜欢存钱而不善于消费, 投资更是不活跃, 所以鼓励消费和投资, 始终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如今我国的经济前景一路看好,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互搭配, 会使得中国经济的发展如虎添翼。

综上所述,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各有优点和缺陷, 如果能够进行合理的搭配使用, 会比单纯的运用一项货币工具更有效果。就当前的国民经济形势来看, 政府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稳健性的货币政策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发展结果, 顺利的度过了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 并且使得我国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结合国情, 我国应该继续坚持扩张性的政策, 推动经济的发展, 提高国民收入。

摘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一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支柱。根据西方经济学的IS-LM模型, 若能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合理的搭配使用, 能使经济政策的效果事半功倍;若没有进行良好的协调, 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关键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扩张型,稳健型

参考文献

[1]高鸿业.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01月.

论土地政策与房地产政策博弈 篇10

1.1 近年房地产政策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情况越来越热, 房价过快上涨, 出现了有很多闲置的房子卖不出去, 而老百姓又买不起房子的情况。根据这种情况, 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2005年3月5日, 当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语气平和但坚定地宣布:2005年物价工作的重点之一是抑制房价的过快上涨。从此, 拉开了调控房价的序幕。

3月27日, 国务院办公厅给各省市自治区下发了一份关于控制房价的电报, 提出了八条建议, 史称“老国八条”。

又过了一个月, 4月27日, 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专门讨论房地产市场的调控问题。随后出台了七部委的文件 (简称“国八条”) 。“国八条”是一个纲领性文件, 之后, 各部门根据该文件的要求制订了具体的实施细则, 在5月份之后, 这些政策措施逐步得到落实。

总之, 2005年的房地产市场关注的焦点就是政策。

2006年, 是国内房地产市场出台政策最多的一年, 先有国六条, 然后有国六条细则, 以及土地出让金转让制度、土地监察制度、限制外资准入、二手房交易个税征收、落实新建住房结构比例要求、整顿房地产市场秩序等文件。尽管每一项政策都十分温和, 但是已经显示了中央政府调整国内房地产市场的决心。

1.2 土地政策工具

实行的土地增值税“清算制”向外界传递了一个信号:税费政策成为2007年加强和改善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重要工具。在房价高位运行、“且调且涨”的背景下, 2007年房地产税费调控的大幕开启。

2007年1月1日起, 城镇土地使用税税额标准在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规定的基础上平均提高2倍, 其中交纳税费最高的大城市土地使用税, 每平方米年税额由以前的0.5元至10元调整为1.5元至30元。同时, 新批准新增建设用地的土地有偿使用费征收标准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1倍的政策也正式实施。自此, 土地增值税清算、土地使用税和新增建设用地使用费提高, 三者构成了土地环节的“一费二税”上调政策。2007年房地产市场税费政策调控正式启幕。

房地产研究专家顾海波指出, 联系到以往一系列税费政策对房价影响甚小甚至反向影响的事实, 人们不能不担心税负被转嫁到消费终端。税务总局规定, 对于无房屋原值凭证、不能计算应纳税额的, 税务机关可按住房转让收入的1%至3%核定征税。结果, 地方在操作中, 所得税基本都按1%或2%的税率征收, 离20%的法定征收税率相去甚远。核定征收的本意是不给逃税者可乘之机, 地方在具体“落实”中, 恰恰将其变成了“合理避税”的对策。

“这不能不引起重视。”顾海波说, “税收调控能否起到预期效果, 关键还是执行。”

自2004年以来, 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土地政策, 这些政策具有连续性和整体性, 旨在通过对土地市场的监管力度, 从源头上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的供给, 防止土地的盲目开发以及房地产价格的过快增长。下面我们对重要的土地政策做一个简要的回顾:现实经济形势表明, 正确运用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 对制止部分行业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产生了釜底抽薪的效应, 是国家宏观调控措施凸显成效的关键因素所在。

2 利用土地政策宏观调控房地产

房地产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因此国家宏观调控应该包括促进房地产业稳步、健康发展的目标, 所以需要有相应的政策工具。从我国多年发展实践来看, 房地产业的失衡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土地市场的失衡, 另外当前我国许多地方的经济过热与低成本土地供给密不可分, 因此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已是势在必行。

利用土地供应政策进行宏观调控, 其实质是以中央政府为主的国家各级政府通过对全国或本辖区内土地资源的供应总量和结构的干预, 对一定范围内宏观经济总体运行进行引导和调节的过程。

2.1 土地政策对房地产宏观调控作用

2004年始, 国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大力整顿土地市场, 国家颁布的土地政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杜绝协议出让土地、彻查开发区与大型项目、完善各项土地制度。土地政策作为中央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具有一定的现实必要性。各地地方政府也相应出台土地政策, 例如上海市人民政府2004年6月颁布《上海市土地储备办法》 (即上海市25号令) , 明确土地储备是政府行为, 并于同年8月1日实施。这是政府将加强土地市场管理、预备大力征购或回收土地的明确信号, 大量征购、收回土地资源成为政府的既定目标。土地政策 (尤其是有关土地储备的政策) 的宏观调控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1.1 增强政府对土地市场的调控力度

通过土地的征购、收回、储备和有计划地投入市场, 既充分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 也保证城市规划的有效实施。作为城市运营发展的最大资源, 土地极为宝贵, 因此, 土地资源应该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出台储备办法就是要增强政府对土地市场的调控力度。

2.1.2 完善土地供应方式

将现行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毛地出让”转变为“熟地出让”, 增加土地成本的透明度。土地成本的透明度对购房者来说十分重要, 从中可以非常清晰地估算一块土地上商品房的建设成本, 从而评估房价是否合理。

2.1.3 平衡政府对土地的收入和增值收益

从城市有效运营的角度讲, 地方政府出台土地政策, 将有利于地方集中土地办大事, 做大规模的规划。

2.2 土地市场治理的绩效

我国运用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 对制止部分行业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产生了积极效应, 促进了经济平稳快速增长。1999-2003年, 我国购置土的面积和开发土地面积的差额逐年增大, 1999年土地开发面积为购置土地面积的77.9%, 到2003年这一指标降至62.1%, 房地产业“圈地”成风。

2004年4月底, 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深入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 要求各省集中半年左右时间, 继续深入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

土地市场的治理整顿取得了很大成效, 土地开发面积增幅回落, 2004年全年购置土地面积3.98亿平方米, 比上年增长5.4%, 增幅比上年下降14.8个百分点。2005年全国房地产土地购置面积比2004年减少4%, 房地产开发用地供应总量比上年减少了20.2%。“2006年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要点”中强调, 今年在土地供应上, 要科学编制和严格实施土地利用年度计划, 继续从严控制农用地转用。今年还将根据居住用地价格变化状况, 调控土地供应。加大对中小户型、中低价位商品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房的土地供应, 严格控制低密度高档住宅土地供应, 继续停止别墅类用地供应。

此前,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 土地新政提高了土地成本, 短期内将造成房价上涨。但甘藏春对此表示, 建设用地取得成本的变动不会给房价带来影响。他说, 从目前大中城市的具体情况来看, 房价主要是由需求拉动的, 而土地成本在房价当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因此政策出台后, 用地成本可能有所提高, 但只要市场供求关系不变的话, 房价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甘藏春说, 我国宏观调控政策是一个多种政策体系的有机结合体, 必须将货币政策、财税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等政策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 才能有效地遏制固定资产过度增长的趋势, 所以不能把所有宏观调控的重任都寄托在土地政策上。

“除了遏制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外, 土地政策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优化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 甘藏春说, 我国一直在用低成本的土地资源进行招商引资, 造成了产业布局雷同。对此, 今后土地供应政策将确定不同的主体功能区。

3 房地产政策展望

3.1 调控的重点由房地产的投资规模转向房地产价格

2003年以后, 我国宏观经济指标中, 投资率和投资增长速度都偏高。宏观调控的着力点放在调控投资规模上, 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思路是控制两个闸门:一个是信贷闸门, 一个是土地闸门。但调控的结果并不理想, 控制土地的结果是地价不断上涨, 刺激了房价的不断上涨。房价的不断上涨必然使房地产行业利润率增加, 而暴利的存在就会冲破任何行政和法律的约束。事实表明, 2003年之后, 大量的资金通过非银行的渠道进入房地产行业, 企图通过控制土地和信贷的方式调控房地产很难取得成功。因此, 今年对房地产宏观调控从投资规模转向了控制房地产价格的做法是及时而正确的。

3.2 要加大加快适用房建设

我国1998年以前的住房制度属于高度福利化的住宅制度, 1998年出台的住房制度改革的目标是要把高度福利化的住房制度改革为以市场化为导向的住房分配制度。由于国家财政的压力, 政府希望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解决城市住房问题。在此过程中, 政府为了解决低收人人口的住房问题, 也实施了相应的住房保障制度, 如采取了实物配租、租赁住房补贴、经济适用房等政策。但我们更多地将这些政策作为暂时的过渡性措施来对待, 没有对公共住房保障制度给予应有的重视。建设部等有关部门规定, 每个地区每年都应有一定比例的经济适用房, 但国家统计局提供的资料表明, 经济适用房一路衰退, 1996年全国经济适用房的比重是16.6%, 到2001年降为11.3%, 2003年锐减至6.1%, 2004年则不到5%。因此, 经济适用房政策在我国当前的住房制度中并不占有重要地位, 它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数目众多的低收人群体的住房问题。

3.3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鼓励地方政府兴建普通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 并非“新八条”或者地方政府纷纷出台细则就能一蹴而就, 真正理顺“市场”与“管制”,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形成一套关于住房全方位的社会保障制度才是根本之举。获得适当的住房是公民的基本人权, 实现“居者有其屋”是政府对公众最起码的承诺。从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看, 完全依靠市场力量将无法实现上述目标, 因此政府必须干预市场, 保障公民的基本人权。一些国家把享有住房的权利写入了宪法。英国《住宅法》, 日本《公营住宅法》等, 这些都是通过立法建立住房社会保障制度的先例, 只有向着这个方向努力, “新八条”这个房产新政的创新才能成为具有历史意义的进步之举。

参考文献

[1]姜爱林.改革开放前新中国土地政策的历史演变[J].中州学刊, 2003, (3) :77-82.

[2]范恒山.关于中国土地政策改革的思考[J].理论视野, 2006, (4) :11-12.

[3]刘维新.中国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回顾与展望[J].城市开发, 2006, (7) :6-8.

[4]范志勇.中国房地产政策回顾与探析[J].学术交流, 2008, (8) :60-66.

文件、文件夹有变化 我立刻知道 篇11

Log Monitor 1.4.2是一个免费的绿色小软件,但功能一点都不含糊,可以定时监控本地电脑或局域网中任意一台电脑中的共享的文件或文件夹,检查它们是否有变更,当有变化时发出通知。Log Monitor监控的对象即可利用于本地用户,也可用于网络用户。

实例1:文件变动,立刻通知我

比如在局域网的公共服务器上有一个Excel文件是各班的成绩单(在其中设置了不同的权限及口令,各班只能编辑本班的工作表),要求各班及时把本班的期终考试成绩输入进来,那可以使用Log Monitor来监控它。

第1步 添加监控文件。

双击解压后的文件夹中的logmon可执行文件启动Log Monitor,接着单击工具栏上的“+”号按钮,打开“添加文件”对话框,单击“文件监控”(后面的小按钮,打开服务器上要被监控的文件,如\server高一各班成绩统计表.XLS。再在“文件描述”项后输入框中输入“监控高一各班成绩统计表”(这个内容可以自行输入)。

第2步 设置监控条件。

选择“添加文件”对话框中的“条件”标签,选中“执行动作”下的“如果文件改变”选项,再选中“如果共享文件被锁定是正在被其他用户使用”复选框,然后选择“等待解锁”(见图1)。

(1)

第3步 设置监控时间间隔。

单击“选项”标签,进入设置监控时间间隔项,在“检查文件变动时间间隔”后的输入框中,可以直接输入秒数,也可以单击旁边的下拉列表按钮,从中选择时间间隔。时间间隔设置得越小占用的系统资源越多。

第4步 设置通知动作。

单击“应用”标签,进入通知动作设置,单击“新建”按钮,会出现一个动作下拉列表,从中选择一个报警动作,其中有六种报警动作方式可供选择,如创建列表、执行程序、弹出窗口、播放音乐、操作文件、终止程序,可根据自己设定的监控条件来选择多种报警动作方式,如在这儿我选择“弹出窗口”报警动作方式,此时会打开“动作配置”对话框。单击“注释”文本框,在后面输入“提醒用户更改文件”(此项仅用来说明本操作,后面的操作中不会使用本消息),再单击“消息”文本框,在后面输入“注意!已经有新内容加入此文件!”。为了更方便监控,在文件发生改动后出现提示窗口,又发出声音,可以继续利用“新建”按钮来创建一个报警动作方式。这样如果被监控有更改就会弹出窗口和播放提醒声音(提醒声音只支持WAV文件)。

实例2:文件夹内容变化,请通知我

Log Monitor不仅能监控文件,也可以监控文件夹,一旦发现设置文件夹下有某一文件改动,则可以报警。这一功能非常实用,给我们的工作、学习带来很大的方便。设置方法与上面类似,只是设置通知动作稍有差别:单击“动作”标签,接着“新建”按钮,选择一个报警动作并进行相应设置。在这儿我仍选择“弹出窗口”报警动作方式,此时会打开“动作配置”对话框。单击“注释”文本框,在其中输入注释信息;再单击“信息”文本框,在后面输入“注意,有文件被添加、删除或更改!”。接着把光标放到“消息”后的输入框中的相应位置,单击“消息”文本框最右边的%号,在其下拉列表框中选择“%File─完整的文件名有路径”,即让“消息”文本框中的内容变为“注意,有文件%File%被添加、删除或更改!”。

(2)

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关系协调研究 篇12

一、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一般关系

(一)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的概念界定

产业政策是指政府为实现一定的经济和社会目标而对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进行干预的各种政策的总和。主要包括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技术政策和产业布局政策以及其他对产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法规和政策①。现实中,我国产业政策的侧重点在于政府有形之手对产业结构的调节。产业政策可以分为选择性产业政策与功能性产业政策。选择性产业政策是指政府为实现经济赶超的目标, 而对特定产业进行保护和支持的政策。选择性产业政策强调政府配置社会资源,因此,常常会挤压甚至代替市场正常发挥作用。功能性产业政策,是指为弥补市场缺陷,政府通过研发补贴、人力资本投资等形式提高产业竞争力的政策。功能性产业政策没有特定的产业指向,是与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基本相容的产业政策。

竞争政策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竞争政策,主要是《反垄断法》及其配套法规和政策②。它主要规范垄断协议行为、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经营者集中和行政垄断行为。广义的竞争政策涵盖了为维持和发展市场竞争机制所采取的各种公共措施,包括产权改革政策、垄断行业管制政策、政府补贴政策、贸易自由化政策等③。竞争政策是一般性的经济政策,它保护的是市场竞争机制,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在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竞争政策是基本经济政策④。

(二)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一般关系

1.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相容性。首先,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都是国家公共经济政策,两者最终目标就是要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实现经济运行协调、稳定与发展等社会公共利益⑤。政策的理论基础都是为了弥补“市场失灵”。此外,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在特定情况下,有一定的互补性。比如,产业组织政策通过规范企业的市场行为和控制市场结构,实现产业的有效竞争。在这一点上,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是一致的、交叉的。其次,一般来说产业政策主张扩大企业规模,鼓励产业集中,追求规模效益。而竞争政策虽然反对有市场支配地位企业滥用其支配地位的限制竞争行为,但并不反对企业市场支配地位本身。也就是说,它并不否定,也不可能否定规模经济,它不反对在竞争过程中逐渐成长起来的大企业,因此,在规模经济与市场竞争相协调的“有效竞争“状态下,两种政策可能实现协调⑥。

2.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冲突。产业政策,尤其是选择性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之间存在矛盾和冲突。首先,政策的目标和出发点不同。竞争政策,尤其是其核心《反垄断法》是为了修正近代民法所维护的形式上的合同自由以及因此而导致的限制合同自由与营业自由的结果,而通过保护市场竞争自由,以保障参与市场交易活动的经营者的实质合同自由和营业自由⑦。政府实施竞争政策的目的是,反对由来自政治和经济领域权力而产生的各种垄断和限制竞争行为,以维护自由、公平市场竞争秩序,保障市场正常运作,合理配置社会资源。而产业政策,尤其是选择性的产业政策目的常常是实现国家的赶超经济战略。它试图依托政府产业政策直接干预市场,依靠后发优势,使本国产业结构趋近于现代国家的产业结构。

其次,社会资源配置的方式不同。竞争政策中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是一种适应性干预,是体现市场规律的干预,目的是让市场正常发挥作用,本质是通过市场配置社会资源。它几乎适用于所有的经济领域,是基础性的经济政策。而产业政策往往是政府计划对市场的替代,是政府对特定行业和地区的直接促进、扶持或者限制,本质上是政府行政权力进行的社会资源配置。

再次,竞争政策更多体现竞争和自由,产业政策更多体现政府的计划和偏好,作用范围往往彼此消长。竞争政策最早产生于美国,它是由下往上,是基层人民争取经济自由、经济民主,反对垄断的产物。美国把竞争政策的核心反托拉斯法,称为“自由企业的大宪章”。产业政策产生于日本,作用方向是由上往下,它往往有意无意地限制了民间的经济竞争和自由。产业政策向每个行业和地区政策倾斜的做法,对其他行业和地区构成一定程度的不公平竞争,而且产业政策往往伴随着鼓励产业内的垄断协议等限制竞争行为。在一些情况下,两者表现为上述的互补相容的关系。但更多情况下,竞争政策和选择性产业政策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即竞争政策的作用范围大,则产业政策的作用范围就小,反之亦然。

二、我国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实施中的问题

(一)产业政策实施中的问题

自1986 年我国“七五”计划正式提出“产业政策”的概念以来,利用发达国家在产业的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借助后发优势,我国实施了一系列产业政策,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目前产业政策仍然在我国经济政策中占有主导地位。但是,我国市场经济改革已经进入新阶段,产业政策仍然在经济政策领域占重要地位,就带来许多问题。

1.导致市场扭曲,产能过剩,而且抑制创新。我国目前实施的选择性产业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是计划经济的遗留物,它往往表现为政府对市场的直接替代,破坏正常的市场运行,同时也抑制创新。譬如,实践中,一些地方政府为招商引资,对部分行业项目提供土地、财税等优惠政策,结果严重扰乱了市场价格,扭曲了市场供求,造成社会资源的误配,行业产能过剩,也达不到调整产业结构的目的。而且这种产业政策还使企业将过多的注意力放在争夺政府资源上,从而忽视了创新。

2.受困信息问题。产业政策预设一个全知全能的设计者,它要求政策制定者对市场需求、消费者偏好等信息有着充分的掌握,但由于信息分散及信息的不对称性,政策制定者不可能及时、充分地掌握重要的市场需求信息,也就是说,全知全能者是不存在的。为此,类似的产业政策很难保证可行性。实践也证明,我国的许多产业政策是不成功的。例如,我国汽车行业长期执行向大厂倾斜的产业政策, 而现在在市场最有竞争力的汽车企业,却是当年无法受产业政策支持,甚至受产业政策限制的小型民营企业⑧。

3.行政垄断问题。行政垄断是政府及其授权的机构,滥用行政权力限制市场竞争的行为。行政垄断包括行业垄断和地方垄断。行政垄断可能是具体行政行为,也可能是抽象行政行为。《反垄断法》37 条规定,“行政机关不得滥用行政权力,制定含有排除、限制竞争内容的规定。”实际中,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选择性产业政策往往构成了对其他经营者的竞争限制,从而构成了行政垄断形成及维持的一个重要基础。

(二)竞争政策实施中的问题

2007 年颁布的《反垄断法》第九条规定,国务院设立反垄断委员会,研究拟订有关竞争政策,第一次在法律上明确提出了“竞争政策”的概念。从近几年反垄断法实施的情况来看,主要碰到以下难题⑨。

第一,缺乏一个统一、权威、独立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反垄断执法的对象,一般都是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包括大型国有企业),而行政垄断主体又是政府,因此,统一、权威、独立的反垄断执法机构是行政执法的保证。而按现行《反垄断法》规定,实践中,真正的行政执法机构分别是,国家工商总局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局、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和商务部反垄断局。这些执法机构均隶属国务院部委,级别低,权威小、独立性差。很难满足反垄断执法的实际需要。

第二,行政垄断处理难度大,案件少。反垄断法实施以来,针对各类企业的限制竞争性为,执法机构处理了不少典型案件。可与对企业的垄断行为执法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尽管我国反垄断法禁止政府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由于政府介入经济较深,实际中行政垄断行为很多,但这方面处理的案件却极少。

三、日本、欧盟的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

(一)日本

1947 年美国主导日本颁布了反垄断法,成立公平交易委员会。但美国结束对日本的占领状态后,从1952 年到1977 年,日本政府不断强化产业政策,弱化竞争政策。采取的具体措施有:政府通过行政指导协调企业达成垄断协议;制定相关法律引入反垄断法除外适用制度,鼓励企业联合合并;通过修订反垄断法放松对垄断行为的规制,大力实施产业政策

随着经济的发展,日本逐步意识到竞争政策的重要性。从1977 年开始,日本不断强化竞争政策,相应弱化产业政策。为了转型为以内需为主导的经济,政府开始逐步放松管制,引入竞争,修订反垄断法,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大量废除适用除外制度;不断强化公平交易委员会职责;逐步弱化产业政策的作用。从上世纪90 年代开始,日本产业政策的作用范围只限于确立经济发展规划和对全局性基础性问题的统筹与引导,尽量避免政府直接干预市场运行,从而使经济运行从“官主导”变为“民自律”⑩。

日本为确保竞争政策的基础作用,其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的主要方式有:(1)明确反垄断法的普遍适用,取消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日本目前取消了绝大多数的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除非有法律规定,行业不能排除反垄断法的适用。(2)建立经济政策事前协商机制。在制定或修订有关法律和政令时,如可能有排除和限制市场竞争的内容,其主管部门应当与公平交易委员会相协调,确保竞争政策的主导地位。(3)反垄断执法机构研究发布竞争评估报告。执法机构根据最新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对相关领域的竞争状况进行评估。

(二)欧盟

欧盟的产业政策主要表现为国家援助控制制度。国家援助是指欧盟成员国及各级行政机关通过财政投资、低息贷款、优惠地价等各种形式,利用国家公共资源对企业或者产品生产给予补贴的行为11。首先,欧盟原则禁止国家援助行为。《欧盟运行条约》第107(1)条规定,“由欧盟任一成员国提供或者通过任何形式的国家资源,以任何方式对某些特定企业或特定产品的生产给予补贴,从而破坏竞争或者给竞争带来威胁,并因此影响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均被视为与共同体市场不符。”其次,欧盟将国家援助行为严格控制在市场失灵的领域,可以给予国家援助的有两种情形:一是自动许可的情形,包括向消费者提供的无差别社会援助和为补偿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件损害而进行的援助。二是需要由欧盟进行审查的情形。包括:针对贫困地区的援助、为推动符合欧洲共同经济利益重要项目实施或防止成员国经济严重动荡而实施的补贴、为发展特定经济活动或特定经济区域而实施的补贴,以及保护文化遗迹的补贴。再次,欧盟由竞争总司对国家援助行为进行审查。所有的国家援助措施均需向欧盟委员会提前申报,由后者对该项援助是否有助于实现欧盟利益、援助措施设计是否适当、援助措施破坏竞争的效应等进行评估,并作出是否允许援助的决定。

显然,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政策处于主导地位,产业政策是在竞争政策的框架下发挥辅助的作用。

四、我国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

(一)确立竞争政策的基础地位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竞争经济,市场通过竞争形成的价格调节市场供求关系,配置社会资源。维护自由公平的竞争秩序,就是维护良性的市场秩序。因此,市场经济必然要求竞争政策居于基础和优先的地位,产业政策的设计及实施应当在竞争政策所确定的框架内进行。

(二)为保障竞争政策的有效实施,应当将三个反垄断行政执法机构整合为一个统一、独立、专业的执法机构。

反垄断法是竞争政策的法律形式,是实施竞争政策的直接载体。一定意义上说,反垄断法的实施也是与产业政策等经济政策相互碰撞和相互协调的过程。目前的三足鼎立的反垄断法执法机构,具体执法的反垄断司、局,缺乏独立性,而且这些机构之间还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种矛盾或者管辖权的冲突,执法成本必然过高,为提高反垄断法实施的效率,国家应当尽快整合商务部、发改委、工商总局三家的反垄断执法权,可以考虑建立直属国务院反垄断局,也可以考虑将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充实、改造为反垄断执法机关,强化其专业性,增强其反行政垄断的功能。

(三)通过适用豁免制度进行协调

豁免制度是各国实现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的基本方式12。各国反垄断法都规定了不同范围的豁免制度。豁免指的是对于违反竞争政策的行为,由于其符合反垄断法规定的免责条件,因而反垄断法对其不予禁止。我国《反垄断法》第15 条规定了垄断协议的豁免、第27 和28 条规定了经营者集中审查的豁免,为政府实施产业政策预留了空间。当然,法律对经营者赋予的证明责任(行为对市场竞争的影响,消费者能够分享利益等),使产业政策考虑的空间有所限制,产业政策的实施应该止步于“未严重影响市场竞争”的门槛之外。

(四)事前协商制度

在竞争政策处于优先政策地位的情形下,为了预防政策可能出现的冲突,保证两者的协调,借鉴国外经验,我国应当建立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进行协调的事前协商制度,事前协商可以在产业政策制定时或者执行前进行。

注释

1石俊华.日本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关系及其对中国的启示.经济研究,2008(3)

2王先林.对近期我国反垄断执法的观察和思考.中国工商报,2014.10.15

3俆士英.反垄断法实施面临功能性挑战--兼论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竞争.政策研究,2015(7)

4许昆林.逐步确立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价格理论与实践,2013(10)

5刘桂清.反垄断法中的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5页

6于良春,张伟.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关系与协调问题研究.中国物价,2013(9)

7黄铭杰.公平交易法之理论与实际---不同意见书.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5-6页

8许小年.自由与市场经济.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35页

9王晓晔.我国反垄断法实施的成就与问题.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14(9)

10国家发展改革委价监局竞争政策处.日本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关系的发展演变.中国价格监督检查,2014(1)

1111国家发展改革委价监局竞争政策与国际合作处.欧盟反垄断的有关做法及启示.中国价格监管与反垄断,2015(1)

上一篇:移动互联网视频为王下一篇:卫生医疗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