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经济指标(精选12篇)
行业经济指标 篇1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10年间, 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连续保持10%以上的年均增速;化学工业产值超越美国, 跃居世界第一位;目前, 全行业有20多种大宗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 主要石油和化工产品的消费量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品种较为配套、基本可以满足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需要的完整工业体系。
回眸10年, 石油和化学工业走过了不平凡的道路, 跃上了发展新高点。一幅幅图景、一项项工程、一组组数据, 展示着10年的辉煌。
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2002年, 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 这一年, 石油和化工行业也取得了可喜成绩, 全行业总产值达1.5万亿元。10年间, 行业经济始终保持快速增长, 截至2011年底, 全行业累计总产值11.28万亿元, 比2002年增加6.5倍。特别是2006年至2010年的5年, 成为石化行业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除金融危机影响最严重的几个月外, 行业月产值增速均在20%以上;同时行业规模迅速壮大。据统计, “十一五”期间, 我国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新增1.2万家, 到2010年达到3.3万家, 比2005年增长59.7%。2010年全行业总产值达8.8万亿元, 仅次于美国, 居世界第二位。其中化学工业产值5.2万亿元, 超越美国, 跃居世界第一位。
主要产品产量大幅增长。10年间, 主要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 其中化肥、农药等主要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 多数产品的增长超过预期。数据显示, 2002~2011年, 主要化工产品中, 化肥产量从3665.67万吨增加到6027.2万吨;纯碱产量从1019万吨增加到2303.2万吨;乙烯产量从543万吨增加到1527.5万吨。
特别是“十一五”期间, 一些大宗产品如乙烯、甲醇、烧碱、PVC、PTA等产能翻了一番以上。2010年, 全行业有20多种大宗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其中, 氮肥、磷肥、纯碱、烧碱、硫酸、电石、农药、染料、轮胎、甲醇、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排名世界第一;原油加工量、乙烯等排名世界第二;原油产量达2.03亿吨, 排名世界第四;天然气产量接近1000亿立方米, 居世界第五。
经济效益明显提升。10年间, 石化行业经济增长的结构进一步优化, 效益进一步改善, 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2011年, 全行业利润总额8234.3亿元。而2002年利润仅为1223.3亿元, 10年间利润年均增长率为21.13%。即使是2008年,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惊涛骇浪, 在全国实现利润最多的5个工业行业中,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位居第一位,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排在第四位。
值得一提的是, 10年来,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专用化学产品、合成材料等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在化学工业利润增长中的比重不断攀升, 是提高行业经济增长质量的主要动力。
对外开放成效显著。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 石化行业的对外贸易保持了飞速发展。2002~2011年, 石化行业进出口总额从852.37亿美元上升到6071.46亿美元, 增速从16.4%上升到32.3%。
与此同时, 10年间, 石化行业在产业结构优化的同时, 也带动了出口结构的优化升级。“十一五”期间, 磷肥、醋酸、聚酯等产品由净进口国变为净出口国, 乙烯、合成树脂、合成橡胶等过去严重短缺的产品自给率也有大幅度提高, 无机盐、染料、农药、轮胎等传统优势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份额进一步强化。2011年, 我国橡胶制品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继续下降, 有机、专用化学品、合成材料等产品出口占比则保持上升趋势。
行业经济指标 篇2
1、范围
1.1 本标准规定了我国经济活动的行业分类及代码。
1.2 本标准适用于在计划、统计、财政、税收、等国家宏观管理及部门管理中,对经济活动进行的行业分类。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行业 industry
一个行业(或产业)是指从事相同性质的经济活动的所有单位的集合。
2.2 主要活动 principal activity
当一个单位对外从事两种以上的经济活动时,主要活动是指占其单位增加值份额最大的一种活动。
[注]与主要活动相对应的是次要活动和辅助活动。次要活动是指一个单位对外从事的所有经济活动中,除主要活动以外的经济活动。辅助活动是指一个单位的全部活动中,不对外提供产品和劳务的活动。辅助活动是为保证本单位主要活动和次要活动正常运转而进行的一种内部活动。
2.3 法人单位 corporate unit
具备下列条件的单位为法人单位:
—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独立拥有和使用(或授权使用)资产,承担负债,有权与其他单位签定合同; —会计上独立核算,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
2.4 产业活动单位 establishment
产业活动单位是法人单位的附属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应具备下列条件:
—在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经济活动;
—相对独立地组织生产、经营或业务活动;
—能够掌握收入和支出等核算资料。
3、原则和规定
3.1 划分行业的原则
本标准采用经济活动的同质性原则划分国民经济行业。即每一个行业类别都按照同一种经济活动的性质划分,而不是依据编制、会计制度或部门管理等划分。
3.2 行业分类的基本单位
根据联合国《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的划分原则,行业分类最理想的基本单位是产业活动单位。但由于统计目的和核算对象的不同,行业分类的基本单位也可以采用法人单位。
当采用产业活动单位作为行业分类的基本单位时,应注意以下两种情况:
a)在一个场所,主要从事一种经济活动的法人单位,其本身就是一个产业活动单位。
b)从事多种经济活动,下设多个活动场所,各有相对独立的组织形式,并能提供相应的收入和支出等核算资料的法人单位,应进一步按经济活动划分产业活动单位。
3.3 单位行业归属的确定
本标准按照主要活动确定单位的行业。
a)一个单位从事一种经济活动,即按照该活动确定单位的行业。
b)一个单位从事两种以上的经济活动,则按照主要活动确定单位的行业。如果无法用增加值确定该单位的主要活动,可依据销售收入、营业收入或从业人员确定主要活动。
4、编码方法和代码结构
4.1 本标准采用线分类法和分层次编码方法,将经济活动划分为门类、大类、中类和小类四级。门类采用英文字母编码,大、中、小类采用阿拉伯数字编码。
门类用一个英文字母表示,即用字母A、B、C……顺次代表不同门类。大、中、小类依据等级制和完全十进制,用三层四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大类代码由前两位数字组成,采用层次编码法和数字顺序编码法,打破门类的界限,从01开始依据大类分类体系的排列次序按升序赋码;中类代码由前三位数字组成,第三位为中类的顺序码;小类代码由四位数字组成,第四位为小类的顺序码。中、小类的顺序码分别从1开始,按升序排列,最多编到9。如74表示大类“商务服务业”,743表示中类“咨询与调查”,7431表示小类“会计、审计及税务服务”。
4.2 本标准的中类和小类,根据需要设立了带有“其他”字样的收容项。为了便于识别,原则上规定收容项的代码尾数为“9”。
4.3 如果大类或中类不再细分,则它们后面的代码补“0”直到第四位。4.4 各层留有一定空码,以适应今后增加或调整类目需要。4.5 本标准的代码结构图如下: О ×× × ×
(数字)小类顺序码 小类代码
(数字)中类顺序码 中类代码
(数字)大类代码(字母)门类代码
行业经济指标 篇3
[关键词] 房地产行业 循环经济 评价体系
房地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虽然在最近十年来发展极为迅速,但在产业中出现的大量资源﹑能源的不合理配置和浪费等现象,却是一个不能忽略的问题。对于这种房地产业的发展过程中的“不经济”现象,国务院在2005年的22号文件中指出:力争到2010年建立比较完善的发展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文件特别是对建筑行业提出了具体要求;建设部仇保兴部长也在全国节能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将建筑节能作为节能的重点领域。因此,将循环经济思想引入房地产行业,走房地产可持续发展道路迫在眉睫。
本文将循环经济的思想引入房地产行业,构建基于房地产业的循环经济指标体系,为政府部门做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
一、房地产业与循环经济理论的融合机理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3R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以生态产业链为发展载体;以环保生产为重要手段,达到实现物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自从上世纪60年代,美国建筑师Paola将生态学(Ecology)和建筑学(Architecture)两词合并为“Arology”,提出“生态建筑学”的新理念后,绿色建筑的概念被全球的科学家和社会各界所倡导,并将其明确定义为“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的空间,同时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可以看到,循环经济与绿色建筑的实质都体现一种“资源利用-绿色工业(产品)-资源再生”的思想,这正是将两者的融合的机理。
二、基于房地产行业的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分析
对于房地产业来说,3R原则具体表现为:
减量化Reduce:从总体上看,要求房地产业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或建筑计划,进而从经济活动的源头就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在具体生产中,房地产业减量化原则常常表现为产品的小型化和轻型化。
再使用Reuse:要求房屋的设计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反复使用。再使用原则要求抵制当今世界一次性用品的泛滥,生产者应该将房屋当作一种日常生活器具来设计,使其像餐具和背包一样可以被再三使用。再使用原则还要求制造商应该尽量延长产品的使用期,而不是快速地更新换代。对于房地产业来说,能源和资源的再利用,变废为宝是再使用原则的体现。
再循环Recycle:要求生产出来的物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而不是不可恢复的垃圾。按照循环经济的思想,再循环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原级再循环,即废品被循环用来产生同种类型的新产品;另一种是次级再循环,即将废物资源转化成其它产品的原料。原级再循环在减少原材料消耗上面达到的效率要比次级再循环高得多,是循环经济追求的理想境界。对于房地产业来说,房屋改造后的再使用是再循环原则的体现。
因此,要建立房地产行业的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应从3R原则入手:减量化Reduce分别从总体和个体两方面体现在全国资源消耗的减少和个体产业效率提高;再使用Reuse和再循环Recycle分别体现在资源的直接与间接转换。下面分别从资源消耗角度、资源转换指标两个角度来分析。
1.房地产业资源消耗指标分析
房地产不仅是一个具有高度发展潜力的产业,同时还是一个高度关联性的产业。由于其产业链横跨建材工业﹑设备工业﹑机械制造﹑化工电子等产业,因此,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必会带来相关行业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环境的污染。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建立房地产业资源消耗评价指标体系:
能源、资源指标: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效率;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效率;主要矿产资源利用率;林木资源利用率;单位工业产值能耗。
土地使用指標:建筑用地使用面积;土地改良率;土地再利用率。
环境指标:项目的环境保护占投资的比率;污染物、有害气体排放量;固体垃圾、废弃物的排放量;项目实施地区绿化改变情况;项目实施地区水质状况;环境噪音情况。
2.房地产业资源转换指标分析
房地产业资源转换指标主要是研究消耗指标中各种资源的再利用率,因此,这里同样从能源资源、土地使用、环境三个方面考虑。
对于能源资源的再利用,主要可采用以下两个指标来进行评价。
(1)能源资源回收利用率:即能源资源利用量与能源资源产生量的比率。
(2)能源资源循环利用率:即能源资源的利用量与直接物质投入量的比率。
对于土地资源的再利用主要由土地再利用率这个指标来评价。体现在直接再利用和间接再利用两方面:加固原有房屋,进而延长该土地的使用寿命为直接再利用土地,即3R原则中的再使用;拆除现有废旧的无法再使用的房屋,重新建立新的建筑是间接再利用土地,即3R原则中的再循环。
对于环境的改善主要由对废弃物的再利用和资源化。再利用是指产品多次使用或修复、翻新或在制造后继续使用,尽可能地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防止产品过早地成为垃圾;资源化是指废弃物最大限度地转化为资源,变废为宝、化害为利,既可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又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三、结论
本文基于循环经济的思想,从资源消耗角度、资源转换指标的角度出发建立基于房地产行业的循环经济指标体系,这不仅是我国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我国今后经济发展的一个战略选择。作为近年来发展极为迅速的房地产业,需要在相关技术支持和政府政策的引导下,将循环经济的理念应用到房地产业的方方面面中,以此推动房地产业的生产效率,资源综合利用率,为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的良性循环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政府做出相应决策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1]刘文强:建立循环经济指标体系[J].中国科技投资,2006(8):39-41
[2]张文红:循环型工业发展能力评价与研究[J].科研管理,2006(4):7-12
[3]顾海军:公共项目循环经济指标及评价[J].经济师,2006(8):77-78
中国行业经济运行报告 篇4
中国电力行业运行报告
2010年1~2月, 受益于工业生产的加速运行, 我国电力行业保持了较高增长速度。发电量、设备利用率相比去年显著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 电力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工业部门用电量大幅增长, 重工业用电进入旺季;工业用电需求对行业利润形成较强支撑, 利润增幅显著高于去年同期, 电力生产的强周期性表现的较为明显。
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 电力生产能力稳步提升
2010年1~2月, 我国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相比上年明显放缓, 电力行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达到672.93亿元, 同比增长6.6%, 比去年同期减缓14个百分点。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比为5.2%, 相比去年同期下降0.9个百分点。
1~2月份, 全国电源基本建设完成投资347.08亿元, 其中水电97.49亿元, 火电123.04亿元, 核电77.88亿元, 风电47.06亿元。全国电源新增生产能力 (正式投产) 954.65万千瓦, 其中水电59.18万千瓦, 火电800.73万千瓦, 风电90.93万千瓦。电网基本建设完成投资230.74亿元, 电网建设新增220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1568万千伏安、线路长度2230千米。
金额单位:亿元, %
1~2月份, 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容量84460万千瓦, 同比增长11.5%。其中, 水电16519万千瓦, 同比增长14.4%;水电65243万千瓦, 同比增长9.0%;核电908万千瓦, 与去年持平;风电1980万千瓦, 同比增长105.5%。
二.发电量、设备利用率相比去年有显著提高
工业生产回升带动了电力生产的较快增长, 与去年同期相比, 1~2月份电力生产的增长幅度明显偏高。
从累计指标来看, 1~2月份全国发电量6090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22.1%, 去年同期为下降3.7%。其中, 火电增长26.8%, 去年同期为下降7.8%;水电下降7.2%, 去年同期为增长25.5%。
从单月指标来看, 2月份全国发电量2696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7.86%, 增幅比1月份出现明显回落, 但仍比去年同期高2个百分点。
2月份, 受季节因素影响, 工作日比正常月份有所减少。火电生产量达到2298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11.38%, 仍显著高于去年同期, 但环比减少较为明显。截至2月份, 火电发电量累计完成5231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26.81%, 比上年同期加快25个百分点。
受季节因素影响, 以及西南部地区天气干旱造成的意外冲击, 水电发电量2月份为260亿千瓦时, 相比上月减少100亿千瓦时, 同比下降13.59%;1~2月份, 水电发电量累计达到562亿千瓦时, 同比减少7.19%, 大幅度落后于去年同期。
1~2月份, 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为728小时, 比去年同期增长84小时。其中, 水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321小时, 比去年同期下降79小时;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833小时, 比去年同期增长135小时。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依次为青海、宁夏、广西、北京、甘肃、四川、贵州、云南、重庆、上海、山西、陕西、湖南、新疆、河南、辽、吉林、江苏。
三.工业部门用电大幅增长, 重工业用电进入旺季
2010年1~2月, 全社会用电量达到6264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25.95%。其中, 第一产业用电量124.97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13.36%;第二产业用电量4553.75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30.18%;第三产业用电量741.71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20.15%;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843.07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12.80%。
单位:亿千瓦时, %
单位:亿千瓦时, %
单位:亿千瓦时, %
1~2月份, 全国工业用电量为4478.14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30.07%, 去年同期为下降10.4%;轻、重工业用电量同比分别为增长25.55%和31.07%。其中, 钢铁、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建材、化工行业用电量分别增长33.8%、51.2%、31.5%和36.2%, 去年同期为下降8.7%、16.8%、2.6%和15.3%, 合计工业用电量的46.9%, 比重同比提高2.4个百分点。
四.工业用电需求对行业利润形成支撑
2010年1~2月份, 电力生产行业实现利润75亿元, 同比增长36.22%, 实现营业收入1915亿元, 同比增长26.71%, 收入与利润增幅基本保持一致, 随着工业生产的迅速恢复, 电力行业的需求将进入到景气周期, 而煤炭价格的走势也将决定着电力生产行业的经营效益, 2009年四季度以来, 煤炭价格迅速上涨, 短期内电力生产企业存在消化煤价成本的压力, 从目前情况来看, 煤炭价格短期的上涨压力已经充分释放, 后期大幅上涨可能性不大, 而工业生产和出口的复苏对于电力需求的提振是支撑电力行业短期增长的首要因素, 一季度电力生产行业利润增长在30%以上。
2010年1~2月, 电力供应业累计实现利润81亿元, 同比增长了363.54%, 销售收入达到3656亿元, 同比增长29.65%, 相比2009年, 2010年电力供应企业经营效益明显提高, 预计后期销售电量的增加将为电力供应企业利润保持较快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即使上网电价不作大幅调整, 电力供应行业仍有望保持一定的利润增长。
单位:亿千瓦时, %
金额单位:亿元, %
中国石油及天然气开采行业运行报告
一、总体运行情况
1.增长分析:行业销售收入同比大幅度增长, 增速回升明显
国际原油价格整体上的回升, 使得石油及天然气开采业的销售收入增速大幅度提升, 2010年1~2月石油及天然气开采业销售收入增长快速, 增速上升明显。
2010年1~2月, 石油天然气开采业累计完成销售收入1382.37亿元, 同比大幅度增长62.99%, 改变了上年同期大幅度下滑的局面。
2.效益分析:行业利润同比大幅度增长, 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减少
2010年1~2月, 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始终在80美圆/桶的相对高位震荡, 提升了原油开采业的利润水平, 与上年同期相比, 原油价格大幅度上涨, 这使得跟原油价格息息相关的石油及天然气开采业经济效益同比出现大幅度上升。
1~2月全行业累计实现利润495.9亿元, 同比增长354.23%, 改变了上年同期利润大幅度下滑的局面。全行业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大幅度下降, 1~2月石油天然气开采业累计亏损企业亏损额有18亿元, 同比下降57.38%。
金额单位:美元/桶, %
3.成本费用分析:行业销售成本小幅增长
在行业销售收入大幅度增长的同时, 2010年1~2月, 石油及天然气开采业销售成本仅略有增加, 这使得业的赢利能力明显提升。
1~2月石油及天然气开采业累计销售成本为677.14亿元, 同比增长10.39%, 增速有所上升。与同期销售收入的增速相比, 全行业累计销售成本增长速度比同期销售收入的增速低52.6个百分点, 销售成本小幅度增长, 而销售收入大幅度增加, 使得行业利润增速明显提升。
4.资产及资金分析:资产负债水平大幅度提高, 应收帐款增速大幅度回落
2010年1~2月, 石油及天然气开采业整体的资产负债率水平比上年同期大幅度提高, 但整体上行业资产负债率水平较低。资金运用方面, 1~2月行业应收账款小幅增长, 与上年同期相比, 应收帐款增长速度大幅度回落。
1~2月石油及天然气开采业负债率水平为46.15%, 与上年同期相比, 业资产负债率提高6.97个百分点。全行业累计应收账款规模有535.02亿元, 与销售收入的规模相比较大, 应收帐款同比增长6.35%, 增长平稳, 增速比上年同期大幅度下降33.92个百分点。
二、市场供需分析
1.产量分析:原油产量同比小幅度增长, 天然气产量增速上升
2010年1~2月, 累计天然原油产量达到3198万吨, 同比小幅度增长5.76%, 增速回升, 原油产量基本稳定。全国天然气产量完成158.69亿立方米, 同比增长12.73%, 增速比上年同期大幅度提高7.62个百分点。
2.销售及库存分析:销售产值同比大幅度增长, 库存小幅度增长
2010年1~2月, 石油及天然气行业销售产值同比大幅度增长, 受原油价格回升的拉动明显。库存方面, 行业产成品的增长速度较低, 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速有所回落。
1~2月, 全行业累计工业销售产值完成1405.68亿元, 同比增长58.63%。全行业累计产成品107.43亿元, 同比增长6.24%, 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2.91个百分点。
3.进出口分析:原油进口大幅度增长
2010年1~2月, 我国原油进口同比增长较快, 全国累计进口原油3561.9万吨, 累计同比增长45.8%。进口金额方面, 原油进口金额达到197.9亿美元, 比上年同期大幅度增长160%。原油进口金额增长较快表明, 由于国际原油价格的上升, 我国原油进口的平均价格大幅度上涨, 涨幅在80%以上。
三、市场价格分析
2010年以来, 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在80美元/桶附近震荡, 由于世界经济回暖态势依旧, 原油价格上涨预期较强, 因此油价难以大幅度回落, 但世界经济回暖的基础仍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特别是对经济刺激政策的退出时机, 市场存在担心, 因此原油价格将仍保持窄幅震荡的态势, 等待经济景气进一步明朗。
四、企业经营情况
1.分规模企业经营情况
2010年1~2月, 石油天然气开采业不同规模企业中, 小型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7.37%, 比上年同期大幅度提高43.5个百分点。中型企业的收入同比增长101.19%, 大型企业的收入同比增长59.83%, 均有较大回升。
在利润方面, 小型企业累计利润同比增长28.64%, 中型企业利润同比增长96.45%。大型企业的利润同比增长658.78%。大、中型企业的经济效益回升异常显著。
2.分所有制企业经营情况
2010年1~2月, 行业内股份制企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改善, 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1.43%, 利润同比增长486.38%, 均比上年同期大幅度上升。
国有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6%, 整体实现利润7.62亿元, 改变了上年同期的大幅亏损局面。行业1~2月外资企业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7.28%, 利润同比增长1.16%, 小幅度增长。
金额单位:亿元, %
金额单位:亿美元, %
中国石油加工及炼焦行业运行报告
一、总体运行情况
1.增长分析:行业销售收入增长快速, 增速回升
2010年1~2月, 原油加工及炼焦行业销售收入增长快速, 由于上年同期的基数较低, 相对提升了今年的增长速度, 同时也反映出经济走出低谷, 行业景气逐渐恢复的势头。另一方面, 成品油价格的上涨也直接提高了行业的销售收入。
2010年1~2月, 石油加工及炼焦行业产品销售收入累计完成4016.75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65.09%, 改变了上年同期的下滑局面。子行业中, 原油加工和原油制品制造业累计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0.84%, 增速显著。炼焦业累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7.88%, 回升速度也十分明显。
2.效益分析:行业利润小幅增长, 炼焦业扭亏为盈, 原油加工业利润小幅下降
2010年1~2月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经济效益比上年同期有所改善, 全行业整体实现盈利小幅度增长, 其中炼油业由于原油价格从新走高, 利润水平小幅下降。而炼焦业整体实现扭亏为盈, 行业景气回升明显。
2010年1~2月石油加工及炼焦业整体实现盈利132.09亿元, 同比增长18.52%。其中, 原油加工制造业实现盈利109.98亿元, 同比下降7.85%, 降幅不大;而炼焦业则整体实现盈利22.21亿元, 改变了上年同期的巨额亏损局面, 经济效益明显改善。
行业亏损同比下降。1~2月全行业累计亏损企业亏损额达到18.2亿元, 同比下降64.14%, 亏损规模继续大幅度下降。其中原油加工及制造业累计亏损企业亏损额为9.82亿元, 同比下降57.36%。炼焦业亏损额为8.03亿元, 同比大幅度下降70.71%。炼焦业减亏形势良好, 带动了行业整体的经济效益回升。
3.成本费用分析:炼油行业成本压力大幅度增加, 炼焦业成本压力有所缓解
2010年1~2月, 石油加工及炼焦业成本压力明显增大, 主要是由于原油价格持续在80美元左右的高位震荡, 增大了炼油行业的成本压力, 而炼焦业行业销售成本增长速度相对低于销售收入增速, 成本压力比上年同期明显缓解。
1~2月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累计销售成本增长速度比同期销售收入增速10.9个百分点, 其中, 原油加工制造业销售成本增长速度比同期销售收入增速高16.86个百分点, 成本增速明显相对过快;而炼焦业的销售成本增长速度比同期销售收入增速低6.1个百分点, 行业景气的回升增大了对成本的承受能力, 行业整体上成本上涨的压力有较大缓解, 提升了炼焦业的经济效益。
4.负债及资金分析:原油加工业负债率明显提高, 应收帐款增速上升
负债及资金运行方面, 2010年1~2月原油加工业负债率有所提高。同时, 原油加工行业应收账款增长速度大幅度上升。炼焦业负债率水平有所下降, 应收帐款同比小幅下降。
2010年1~2月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累计资产负债率为64.04%, 与上年同期相比, 负债率提高2.90个百分点。其中原油加工制造业的资产负债率比上年同期提高4.44个百分点。炼焦业的负债率比上年同期下降0.73个百分点。
2010年1~2月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累计应收账款同比增长28.67%, 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9.04个百分点。其中, 原油加工制造业的应收账款同比大幅度增长60.75%, 比上年同期明显回升, 炼焦业应收帐款同比小幅下降4.45%, 比上年同期大幅度回落。
二、市场需分析
1.产量分析:原油加工量和焦碳产量增速均大幅度回升
2010年1~2月, 全行业原油加工量完成6561.7万吨, 同比增长23.42%, 比上年同期大幅度上升。成品油中, 1~2月汽油产量累计完成1191万吨, 同比增长11.59%, 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9.5个百分点;煤油产量累计完成263.1万吨, 同比增长40.21%, 增长快速;原油产量完成2436.67万吨, 同比增长24.89%, 回升较快。润滑油产量同比增长43.58%, 增速大幅度上升。燃料油的产量同比小幅增长7.58%, 改变了上年同期大幅度下滑的局面。炼焦业产品产量同比大幅度增长。2010年1~2月全行业累计焦炭产量完成5891万吨, 同比增长23.4%, 其中机械化焦炉生产焦炭5020万吨, 同比增长21.41%, 焦炭产量回升明显。
2.销量及库存分析:全行业工业销售产值增速大幅度上升, 炼油业库存增长快速
2010年1~2月石油加工及炼焦业销售产量同比大幅度增长, 增速回升明显。全行业产成品增长速度较快, 比上年同期明显回升, 主要是炼油业产成品增长速度上升显著, 而炼焦业的产成品同比小幅增长, 增速大幅度回落。
1~2月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累计工业销售产值完成4015.76亿元, 同比增长61.92%, 增长较快。子行业中, 原油加工制造业销售产值同比大幅度增长66.33%, 增速明显回升;炼焦业工业销售产量同比增长41.86%, 大幅度上升。
1~2月石油加工及炼焦业产成品累计同比增长速度为28.37%, 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9.77个百分点, 其中原油加工制造业产成品累计同比增长48.49%, 增速上升迅猛, 是行业库存增速上升的主要原因。
炼焦业的产成品则同比小幅增长4.68%, 增速比上年同期大幅度下降49.6个百分点。
3.进出口分析:炼油业出口增长快速, 炼焦业出口继续大幅度回落
2010年1~2月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出口同比增长较快, 全行业累计出口交货同比增长45.47%, 改变了上年同期的下滑局面。子行业中, 原油加工制造业出口交货量同比增长51.72%, 回升势头显著;炼焦业出口交货量累计同比下降42.26%, 国家限制焦炭出口的政策继续发挥作用。整体上, 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的出口规模很小, 对行业整体的影响有限。
三、市场价格分析
2010年以来, 国内成品油价格比上年同期有大幅度的上涨, 由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的回升, 国家多次上调了国内成品油价格, 使得国内成品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了30%以上。2月末, 国内市场0号油价格平均为6518元/吨, 比1月底下降0.73%;国内市场90号汽油价格平均为7038元/吨, 比1月底下降0.07%;20号燃料油价格为4567元/吨, 比1月底下降0.02%。
四、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2010年1~2月, 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全行业累计固定资产投资同比有所下降, 全行业投资累计完成189.34亿元, 同比下降16.4%, 与上年同期相比, 投资增速出现大幅度的回落。
五、企业经营情况
1.不同规模企业经营情况
今年1~2月, 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大型企业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0.01%, 增长显著, 大型企业整体盈利76.19亿元, 同比小幅下降9.53%。中型企业累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3.64%, 中型企业整体实现盈利31亿元, 同比增长66.99%, 增速较快。
小型企业收入同比大幅增长95.76%, 累计实现利润24.89亿元, 同比增速达到187.58%, 比上年同期明显回升。
2.不同所有制企业经营情况
分所有制来看, 2010年1~2月, 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内股份制企业累计销售收入实现同比增长54.16%, 增速较快;整体实现盈利64.44亿元, 同比下降30.87%。
国有企业的收入同比增长149.5%, 增长快速;整体盈利18.15亿元, 经济效益大幅度改善。
外资企业累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8.14%, 整体实现盈利19.56亿元, 同比增长127.01%, 经济效益提升明显。
中国煤炭行业运行报告
一、行业生产情况
进入2010年以来, 中国煤炭生产量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势头。2月份, 中国煤炭资源稳定增长, 当月新增资源量2.3亿吨, 同比增长15.8%。2010年1~2月累计, 全国原煤产量4.69亿吨, 同比增长30.5%, 增速同比加快26.9个百分点。全国铁路煤炭日均装车81829车, 同比增长24.9%, 去年同期为下降10.3%;完成煤炭运量3.27亿吨, 同比增长19.5%, 去年同期为下降9%。
二、行业市场需求情况
与去年情况不同, 进入今年2月份, 因工厂春节放假, 电厂耗煤量回落、煤炭库存逐步回升, 目前已达高位;另外受大风、大雪等恶劣天气因素影响, 秦皇岛港煤炭吞吐量量明显回落。
与今年1月相比, 港口煤炭吞吐量下降17.79%, 2月份仅有1天煤炭吞吐量达到了70万吨, 而是绝大多数日发煤炭吞吐量不足60万吨, 煤炭需求量快速下滑。虽然今年2月港口煤炭吞吐量环比出现快速下滑态势, 但与去年同期相比涨幅明显。在扩内需调结构政策的指引下, 中国经济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经济发展促使今年煤炭需求量远远高于去年。2010年2月秦港煤炭吞吐量1532万吨, 与去年同期1294.2万吨的煤炭吞吐量相比上涨18.37%;煤炭接卸量1726.7万吨, 与去年1418.6万吨的接卸量相比上涨21.72%。而2010年1月与2009年1月相比, 秦港煤炭接卸量与装船量分别上涨28.33%、30.86%。从工业销售值看, 2010年1~2月累计, 我国煤炭行业共完成工业销售值2649.2亿元, 同比增长45%, 销售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近22个百分点。
三、企业总体经营情况
随着产销形势的持续好转, 今年1~2月, 煤炭行业利润出现较大幅度增长, 煤炭行业利润增速下降的局面基本得到扭转。2010年前2个月, 全行业实现利润393.8亿元, 同比增长91.9%。
在煤炭行业利润恢复性增长的基础上, 煤炭行业亏损企业亏损额棉明显减少。2010年1~2月累计, 煤炭行业亏损企业亏损额20.3亿元, 同比下降33.5%。
四、煤炭进出口情况分析
据海关统计, 今年前2个月我国煤进口786.8万吨, 比去年同期增长11.5%;价值6.5亿美元, 增长46.1%;进口平均价格83.1美元/吨, 上涨31.1%。其中2月份当月进口487.9万吨, 增长73%, 价值4.2亿美元, 增长1.3倍, 进口均价87.1美元/吨, 上涨34%。
今年前两2个月, 我国出口煤510.8万吨, 下降41.6%;价值6.7亿美元, 增长6.6%;出口平均价格131.5美元/吨, 上涨82.5%。其中2月份当月出口144.5万吨, 下降51.9%, 价值1.9亿美元, 下降16.3%, 出口均价131美元/吨, 上涨74%。
今年前2个月我国煤进出口的主要特点有:
一是进出口均以一般贸易方式为主。今年前2个月, 我国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煤669.6万吨, 增长33.2%, 占同期我国煤进口总量的85.1%;以边境小额贸易方式进口111.9万吨, 下降44.9%。同期, 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煤506.3万吨, 下降41.8%, 占同期我国煤出口总量的99.1%。
二是东盟为主要进口来源地, 出口以韩国、日本和台湾省等周边市场为主。今年前2个月, 我国自东盟进口煤489.2万吨, 下降11.2%, 占同期我国煤进口总量的62.2%;自澳大利亚进口176.3万吨, 大幅增长81.4%。同期, 我对韩国、日本和台湾省分别出口煤190.3万吨、156.7万吨和131.3万吨, 分别下降35.6%、36.8%和36.5%, 对上述3个市场出口量合计占同期煤出口总量的93.6%。
三是国有企业占据进出口主导地位。今年前2个月, 我国国有企业进口煤395.2万吨, 增长98.9%, 占同期我国煤进口总量的50.2%;私营企业进口347.4万吨, 下降20.8%, 占44.2%。同期, 我国国有企业出口煤507.5万吨, 下降41.6%, 占同期我国煤出口总量的99.4%。
四是广东、北京和广西为主要进口省份, 北京出口量独占7成。今年前2个月, 广东和北京企业分别进口煤245.8万吨和195万吨, 分别增长21.6%和2.3倍;广西进口107.2万吨, 下降48.8%;上述3省 (市、区) 进口量合计占同期我国煤进口总量的69.6%。同期, 北京市企业 (含中央在京企业) 出口煤351.5万吨, 下降32.8%, 占同期我国煤出口总量的68.8%;河北企业出口111.9万吨, 下降48%。
五是无烟煤是进口主要品种, 烟煤占出口近9成。今年前2个月, 我国无烟煤进口367.2万吨, 下降3.7%, 进口均价56.1美元/吨, 上涨12.7%, 占同期我国煤进口总量的46.7%;炼焦煤进口153.6万吨, 增长82.7%, 进口均价154.5美元/吨, 上涨28.8%。同期, 我国出口烟煤452.5万吨, 下降38.8%, 出口均价122美元/吨, 上涨76.7%, 占同期我国煤出口总量的88.6%。
从出口交货值看, 2010年1~2月累计, 我国煤炭行业共完成出口交货值7亿元, 同比下降28.34%。
单位:万吨, %
单位:亿元, %
单位:亿元
单位:亿元
单位:亿元
五、煤炭价格走势分析
国内动力煤市场弱势运行, 坑口价方面:截止3月8日大同6000大卡、5500大卡弱煤下跌5~10元/吨, 至465元/吨、445元/吨, 炼焦煤继续坚挺, 无烟煤出现分化, 晋城洗小块和洗中块分别上涨25元/吨, 至730元/吨、790元/吨。
秦皇岛港煤炭价格在市场需求变化影响下再一次出现了新一轮下调, 每吨较前周下降了10元至30元, 但降幅明显趋缓。
受其直接影响, 连日来秦皇岛港煤炭场存不断攀升, 截止到3月8日, 港口煤炭场存已达到818万吨, 与年初的540万吨相比上升了近300万吨, 接近2009年煤炭场存的最高水平。
国际煤炭市场整体保持平稳。本周亚洲基准的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口动力煤价格盘整回落。据环球煤炭交易平台数据显示, 3月5日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动力煤价格在上周末96.43美元/吨的基础上下跌1.6美元/吨至94.83美元/吨, 幅度为1.66%;南非理查德港动力煤价格指数在上周83.94美元/吨的水平上继续小幅上涨0.25美元/吨至84.19美元/吨, 幅度为0.3%;欧洲ARA市场动力煤价格在上周末75.94美元/吨的基础下跌1.34美元/吨至74.6美元/吨, 幅度为1.76%。
进口焦煤价格大幅上涨。2010年的焦煤合同价格协商目前正在进行当中, BHP在与日本JFE Holdings的协商过程中, 成功将焦煤三个月合同价格上调55%, 这是首次按季度对合同定价。
2通讯篇
中国电信行业运行报告
一、主要指标发展情况
1.业务总量和业务收入
2010年1~2月, 全国电信业务总量累计完成4515.6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20.1%;电信主营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332.2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5.0%。
2.用户发展
2010年2月, 全国电话用户净增787.0万户, 总数达到107623.0万户。其中, 固定电话用户减少149.7万户, 移动电话用户净增936.7万户。
(1) 固定电话用户:
1~2月, 全国固定电话用户累计减少343.0万户, 达到31025.9万户。固定电话用户中, 无线市话用户减少366.9万户, 达到4232.5万户, 在固定电话用户中所占的比重从上年底的14.7%下降到13.6%。
(2) 移动电话用户:
1~2月, 全国移动电话用户累计净增1858.8万户, 达到76597.2万户。
(3) 互联网用户:
基础电信企业的互联网用户进一步趋向宽带化。2010年1~2月, 基础电信企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净增359.3万户, 达到10681.8万户, 而互联网拨号用户减少了143.1万户。
二、业务结构分析
1.电信业务收入构成
2010年1~2月, 移动通信收入累计完成885.9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11.0%, 在电信主营业务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从上年同期的62.87%上升到66.50%;固定通信收入累计完成446.2亿元, 比上年同期下降5.3%, 在电信主营业务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从上年同期的37.13%下降到33.50%。
2.本地电话业务
2010年1~2月, 固定本地电话通话量比上年同期下降19.0%, 而移动本地电话通话时长比上年同期增长21.3%。
三、地区发展比较
1.东、中、西部比较
(1) 东、中、西部电信业务收入比较
2010年1~2月, 东、中、西部地区电信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2%、8.3%、9.6%。
(2) 东、中、西部净增固定电话用户比较与上年同期相比
东、中、西部地区固定电话用户均有所减少, 其中东部地区下降幅度加大。
(3) 东、中、西部净增移动电话用户比较与上年同期相比
东部地区净增移动电话用户进一步上升, 中、西部地区有所回落。
2.分省情况
(1) 电信业务收入排名前十名的省份
(2) 固定电话用户排名前十名的省份
(3) 移动电话用户排名前十名的省份
单位:亿元
中国通信设备业运行报告
一、总体运行情况
1.效益分析
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 今年以来通信设备制造业产销大幅增加。1~2月, 通信设备行业完成产品销售收入1168.45亿元, 同比增长21.2%。
从企业效益情况看, 通信设备制造业利润保持较快增长。1~2月, 通信设备行业实现利润28.66亿元, 同比增长7.6倍, 亏损企业亏损总额15.15亿元, 同比减少66.2%。
2.成本与费用
由于销售加快, 1~2月, 通信设备行业销售成本和销售费用有所增加。其中, 通信设备行业的产品销售成本同比增长21.4%, 产品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2.9%, 增速分别较去年同期加快29.1和38.6个百分点。
1~2月, 通信设备制造业管理费用同比增长14.8%, 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20.7个百分点。财务费用控制较好, 1~2月通信设备制造业财务费用11.61亿元, 同比减少43.1%, 增速较去年同期减少160.4个百分点。百分点。
单位:亿元
单位:亿千瓦时, %
单位:亿元
单位:亿千瓦时, %
单位:亿元
金额单位:亿美元, %
金额单位:亿美元, %
3.资产及资金
从资产和负债指标看, 1~2月, 通信设备制造业资产和负债均保持较快增长。1~2月, 通信设备行业总资产为6139.24亿元, 同比增长10.9%, 增速较去年同期减少1.7个百分点;而同期负债增长10.9%, 增速比去年同期略有下降。
1~2月, 通信设备制造业应收帐款增长速度稍有加快。应收帐款同比增长17.4%, 增幅比上年同期加快1个百分点。
二、市场供需分析
1.产量
2月当月, 微波终端机产量大幅增加, 实现产量31.94万部, 同比增长1.7倍。减产较多的是程控交换机、数字程控交换机、传真机和移动通信基站设备。
1~2月累计, 全行业共生产移动通信手持机1.08亿部, 同比增长29.7%, 增速较去年同期加快40.9个百分点。产量增长较快的是微波终端机, 1~2月产量达到87.43万部, 同比增长2.8倍。
2.销量和库存
1~2月, 通信设备行业销售加快, 共完成工业销售值1193.5亿元, 同比增长11.2%, 增幅较上年同期加快15.8个百分点。同期, 行业产成品资金占用下降24.1%, 增速较去年同期减少28.3个百分点, 达到239.04亿元。
3.进出口
在出口产品中, 1~2月增长较快的是自动数据处理设备, 出口量同比增长73.9%, 出口金额同比增长56.6%;电话机和手持或车载无线电话机出口量实现较快增长, 增速超过30%, 但出口额却有所下降, 说明产品的出口价格有所下降。
在进口产品中, 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进口量较大, 同比增长61.1%。由于价格下降, 电话机进口量同比增长43.7%, 但进口额却同比减少0.1%;自动数据处理设备进口量同比增长11%, 进口额同比下降22.4%。进口量有较大增长, 但进口额有所下降, 说明该产品的进口价格下降幅度较大。
三、固定资产投资
通信设备制造业的投资与利润增长存在很强的线性相关关系。受行业效益好转的影响, 通信设备制造业的投资明显增加。今年1~2月累计, 通信设备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6.22亿元, 同比增长21%, 增速较去年同期加快12.7个百分点。
四、不同类型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1~2月, 在通信设备制造业占有绝对控制地位的外资企业, 完成工业销售值749.39亿元, 同比增长8%, 实现工业销售值占整个行业的比重为62.8%。股份合作企业经营状况良好, 工业销售值同比增长60.2%, 另外, 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增速也超过30%。
从不同规模企业的销售情况看, 小型企业工业销售值增速明显快于大、中型企业。其中, 占据主导地位的大型企业工业销售值同比增长10.3%, 是带动全行业生产和销售加快的主要因素。
中国家用电器制造行业运行报告
一、总体运行情况
1.增长分析:全行业销售收入增长快速, 增速大幅度上升
2010年1~2月, 家用电器行业延续了快速增长势头, 一方面是上年同期的基数较低, 另一方面是经济回暖势头继续, 消费保持较快增长。受国家家电下乡及以旧换新政策的刺激, 家用电器行业销售收入有望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
2010年1~2月, 家用电器行业累计销售收入完成1110.59亿元, 同比增长37.61%, 改变了上年同期的下滑局面。子行业中, 空调制造业和清洁卫生电器制造业销售收入分别同比增长66。29%和38.59%, 增长快速。厨房电器制造业和通风电器制造业的销售收入增速分别同比增长14.47%和14.06%, 增速相对较低。家用制冷电器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4.94%。
在家用影视设备制造行业方面, 家用影视设备制造业2010年1~2月累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7.69%, 增速比上年同期大幅度上升;家用音响设备制造业累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7.93%, 同样呈现快速的增长势头。
2.效益分析:行业利润增长快速, 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大幅度减少
2010年1~2月, 家用电器制造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改善, 行业实现利润同比大幅度增长, 各主要子行业的利润均取得了快速的增长。其中空调制造业和通风电器制造业利润增长最为快速。家用影视设备制造行业中, 影视设备制造业和音响设备制造业利润均实现快速的增长, 增速比上年同期大幅度上升。
2010年1~2月, 家用电器行业累计利润实现44.37亿元, 同比增长112.95%, 增速比上年同期大幅度提高111.83个百分点。子行业中, 家用通风电器制造业的利润实现同比增长558.76%, 增长异常快速;空调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175.86%, 比上年同期大幅度上升, 带动了整个家用电器行业利润增速的大幅度回升。家用制冷电器制造业和厨房电器制造业的利润, 分别实现同比增长104.19%和51.42%。家用清洁卫生电器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67.96%, 比上年同期提升47.46个百分点。
在家用影视设备制造行业方面, 家用影视设备制造业实现利润8.06亿元, 同比增长201.68%;家用音响设备制造业利润实现4.35亿元, 同比增长425.34%, 比上年同期大幅度回升。
在行业亏损方面, 2010年1~2月家用电器制造业累计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下降23.66%, 亏损明显减少, 其中制冷电器制造业和清洁卫生电器制造业亏损企业亏损额分别同比大幅度下降69.35%和60.98%。
在家用影视设备制造行业中, 家用影视设备制造业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下降46.55%, 降幅较大;音响制造业的亏损累计同比下降47.32%, 减亏形势良好。
3.成本费用分析:行业成本增长速度相对较快, 面临一定成本压力
2010年1~2月, 家用电器行业销售成本增长速度较快, 增速相对快于同期销售收入增速, 行业面临一定成本压力。家用影视设备制造业中, 影视设备制造业的成本上涨压力明显, 音响制造业成本压力不大。
2010年1~2月, 家用电器行业销售成本增长比同期销售收入增长速度快0.51个百分点。子行业中, 制冷电器制造业和清洁卫生电器制造业销售成本增长速度分别比同期销售收入增速快2.71和6.27个百分点, 成本上升速度过快。
家用影视设备制造行业中, 家用影视设备制造业销售成本增长速度比同期销售收入增速高9.33个百分点, 成本增长过快。音响制造业销售成本增长速度比同期销售收入增速低6.34个百分点, 成本压力不大。
4.负债及资金分析:家用电器行业资产负债率水平有所下降, 应收帐款增速回升较大
2010年1~2月, 家用电器行业负债率比上年同期有一定下降,
家用影视设备制造行业的资产负债率比上年同期大幅度上升。资金运行方面, 家用电器行业应收帐款同比增长较快, 家用影视设备制造业应收帐款同比大幅度增长。
1~2月, 家用电器行业累计资产负债率为65.02%, 比上年同期下降0.13个百分点。其中厨房电器制造业和清洁卫生电器制造业的资产负债率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2.0和4.43个百分点。
家用影视设备制造业中, 影视设备制造业负债率分别为66.25%, 比上年同期提高4.52个百分点, 家用音响设备制造业资产负债率为57.02%, 比上年同期小幅度提高0.46个百分点。
在应收帐款方面, 2010年1~2月, 家用电器行业累计应收帐款同比增长22.69%, 增长较快, 其中主要是制冷电器制造业和清洁卫生电器制造业应收帐款增长较快, 分别同比增长31.21%和33.4%。通风电器制造业和厨房电器制造业应收帐款增速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3.57和18.44个百分点。
家用影视设备制造业行业中, 影视设备制造业应收帐款同比增长48.46%, 音响设备制造业应收帐款同比增长44.89%, 均比上年同期大幅度上升。
二、市场供需分析
1.产量分析:主要产品产量增速均有大幅度回升
主要家用电器产品产量, 2010年1~2月家用电冰箱产量同比增长45.86%, 增长较快。空调产量同比增长27.66%, 增速回升明显。电风扇产量同比增长3.09%, 增速较低。微波炉产量同比大幅度增长79.3%。家用洗衣机产量同比增长47.53%, 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40.76个百分点, 增速表现较好。家用电热器产量同比增长20.68%, 比上年同期提高11.38个百分点。吸尘器产量同比增长16.35%。排油烟机和电饭锅产量分别同比增长23.2%和37.37%, 均比上年同期大幅度提高。
主要家用影视产品产量, 2010年1~2月累计彩电产量完成1801.3万台, 同比增长68.62%, 增速比上年同期大幅度上升;数字激光音、视盘机产量完成1103万台, 同比小幅增长4.79%。组合音响产量完成1631万台, 累计同比增长12.97%, 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55个百分点。
2.销量及库存分析:行业销售产值增速大幅度回升, 库存增速稳定
2010年1~2月, 家用电器行业工业销售产值增长较快, 增速回升明显;家用视设备制造业中, 影视设备制造业和音响业的工业销售产值均实现了快速的增长。库存方面, 家用电器行业产成品同比小幅增长, 家用影视设备制造行业产成品同比增长较快。
2010年1~2月, 家用电器行业累计销售产值完成1111.44亿元, 同比增长29.69%, 增速大幅度上升。子行业中, 主要是制冷电器制造业和清洁卫生电器制造业销售产值增长较快, 分别同比增长38.05%和45.72%, 增速均比上年同期大幅度上升。
家用影视设备制造行业中, 影视设备制造业和音响设备制造业销售产值分别同比增长45.28%和48.69%, 增速上升明显。
家用电器行业库存小幅增长, 1~2月, 家用电器制造业累计产成品同比增长8.94%, 增速较为稳定。其中主要是制冷电器制造业产成品增长40.41%, 增长较快;痛风电器制造业、厨房电器制造业和清洁卫生电器制造业的产成品分别同比下降5.47%、13.65%和5.15%。
家用影视设备制造行业中, 影视设备制造业产成品同比下降增长12.37%, 增长较快。音响设备制造业的产成品同比下降0.81%。
3.出口分析:家用电器行业出口恢复小幅增长, 视听设备制造业出口增速上升较快
2010年1~2月, 家用电器行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小幅增长, 改变了上年同期出口大幅度下滑局面。家用视设备制造行业出口交货值增长快速。
2010年1~2月, 家用电器行业出口交货值累计同比增长7.22%, 恢复正增长态势。其中空调制造业出口同比下降10.35%, 仍为负增长。通风电器制造业和厨房电器制造业出口分别同比增长23.34%和27.42%, 上升较快。制冷电器制造业和清洁卫生电器制造业出口交货值分别同比实现增长10.67%和10.49%。
家用影视设备制造业中, 影视设备制造业和音响设备制造业出口交货值分别同比下降增长39.6%和69.42%, 增速提升显著。
三、企业经营情况
1.不同规模企业经营情况
2010年1~2月, 家用电器制造业大型企业累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8.72%, 利润同比增长164.26%, 大型企业经济效益改善明显。中型企业累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9.66%, 利润同比增长35.86%, 利润增速比上年同期有所下降。小型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9.87%, 利润同比增长107.17%, 利润增长快速。
家用影视设备制造行业内, 2010年1~2月, 影视设备制造业内大型企业利润同比增长88.15%, 增速上升明显;中型企业利润同比增长393.82%, 增长快速。音响制造业内大型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89.12%, 增速提升明显。中型和小型企业分别实现盈利2.3和0.74亿元, 改变了上年同期的亏损局面。
2.不同所有制企业经营情况
2010年1~2月, 家用电器行业内外资企业累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9.23%, 累计利润同比增长86.07%, 利润增速比上年同期大幅度提升78.36个百分点。股份制企业销售收入和利润分别同比增长81.71%和200.59%, 经济效益上升明显。
2010年1~2月, 影视设备制造业中, 外资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6.54%, 利润同比增长1425%, 经济效益大幅度改善;音响设备制造业中, 外资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6.94%, 利润同比增长289.88%。私营企业利润同比增长48.06%, 增速较快。
3制造篇
中国机械设备制造行业运行报告
一、总体运行情况
1.增长分析:行业实现小幅增长, 增速大幅度回落
2010年1~2月, 机械设备制造业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 与上年同期相比, 行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大幅度回升, 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的回升幅度较大, 由于上年同期增速较低, 基数较小, 也相应使得2010年的增速较快。增长特点:
一是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长较快, 增速大幅度提高。2010年1~2月通用设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22.3%, 增长速度比上年同期提高17.8个百分点。专用设备制造业累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6%, 增长速度比上年同期提高8.5个百分点。
二是行业销售收入增长速度大幅度上升。2010年1~2月, 通用设备制造业累计产品销售收入完成3886.26亿元, 同比增长35.71%, 增长速度比上年同期提高29.8个百分点;专用设备制造业累计销售收入完成2346.34亿元, 同比增长34.45%, 增长速度比上年同期提高23.37个百分点。子行业中, 轴承齿轮和传驱动部件制造业和制冷空调设备制造业的销售收入上升势头明显, 累计销售收入增长速度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51.08和48.23个百分点。衡器制造业销售收增长速度比上年同期下降8.05个百分点。
2.效益分析:行业利润同比大幅度增长, 亏损额同比大幅度下降
2010年1~2月机械制造业行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 行业利润同比大幅度增长, 与上年同期利润滑的局面形成鲜明对比。子行业中, 轴承齿轮及传驱动部件制造业和制冷空调设备制造业的利润增长最为迅速, 起重运输设备制造业利润增速仍然较低。
2010年1~2月, 通用设备制造业累计利润总额达到216.41亿元, 同比增长54.54%, 比上年同期大幅度回升;专用设备制造业累计利润完成137.43亿元, 同比74.46%, 增长快速, 改变了上年同期的滑局面。
在子行业中, 起重运输设备制造业实现利润18.46亿元, 同比增长5.1%, 增速仍然较低。其他子行业的利润同比均呈现快速的增长。其中轴承齿轮及传驱动部件制造业和制冷空调设备制造业利润分别实现同比增长133.73%和109.35%,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锅炉及原动力设备制造业和金属加工机械制造业的利润同比分别增长61.29%和81.62%, 增速也较为快速。
亏损方面, 机械设备制造业的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大幅度下降。2010年1~2月通用设备制造业累计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下降25.52%, 改变了上年同期大幅度增长的局面;专用设备制造业累计亏损额同比下降10.82%, 减亏形势较好。
3.成本费用分析:行业成本增速相对较低, 行业成本上涨压力不明显
2010年1~2月机械制造业的销售成本增长速度比同期销售收入增长速度略低, 反映出行业成本压力相对不大。整体上经济恢复的基础仍然较脆弱, 上游原材料价格上升态势不明显, 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机械设备制造业的成本压力。
2010年1~2月, 通用设备制造业累计销售成本增长速度比同期销售收入增速低1.0个百分点, 专用设备制造业销售成本增长速度比同期销售收入增速低0.26个百分点。主要子行业中, 制冷空调设备制造业的销售成本增速比同期销售收入增速低5.21个百分点, 而包装专用设备制造业的成本压力相对较大, 其销售成本增速比销售收入增速高2.05个百分点。
4.负债及资金分析:行业资产负债率水平普遍下降, 应收帐款增长速度有所回升
2010年1~2月, 机械制造业的生产负债率与上年同期相比有一定降, 大部分子行业的生产负债率均有下降。资金方面, 行业应收帐款增长速度比上年同期有所回升。
一是行业生产负债率下降。2010年1~2月通用设备制造业生产负债率平均为58.20%, 比上年同期降1.46个百分点。其中锅炉及原动机制造业负债率水平比上年同期下降2.26个百分点, 下降较大。轴承齿轮及传驱动部件制造业产负债率比上年同期降2.99个百分点, 下降幅度最明显。专用设备制造业生产负债率为59.00%, 比上年同期下降0.96个百分点。
二是行业应收帐款增速有所回升。2010年1~2月, 通用设备制造业累计应收帐款同比增长23.33%, 比上年同期提高10.92个百分点。专用设备制造业累计应收帐款同比增长28.05%, 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0.83个百分点。子行业中, 轴承齿轮及传驱动部件制造业的应收帐款增长速度比上年同期提高36.69个百分点;包装专用设备制造业应收帐款同比增长21.55%, 上升明显。
二、市场供需分析
1.主要产品产量:内燃叉车、气动元件、气体压缩机产量增速回升最为明显, 专用设备制造业中挖掘铲土运输机械、塑料加工机械、棉花加工机械、缝纫机产量增速明显提高
2010年1~2月, 通用设备制造业工业产品产量中, 电站锅炉累计完成4.6万吨, 同比增长33.59%;工业锅炉累计完成3.4万吨, 同比增长18.75%, 比上年同期提高;电站汽轮机产量同比下降18.38%, 出现下滑;电站水轮机产量同比增31.17%, 比上年同期略有上升。
金属切割机床产量累计8.8万台, 同比增长28.39%, 比上年同期大幅度提高;其中数控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完成2.4万台, 同比增长57.69%。金属成型机床产量同比增长46.54。机床产量增长较快。铸造机械产量同比增长36.26%, 比上年同期大幅度提高。内燃叉车产量同比增长179.74%, 大幅度上升。阀门产量同比增长22.49%, 比上年同期大幅度提高。风机产量同比增长59.99%, 比上年同期明显回升。
2010年1~2月, 专用设备制造业主要产品产量中, 采矿专用设备累计产量51万吨, 同比增长25.18%。挖掘铲土运输机械产量同比增长59.74%。混凝土机械产量同比增长9.03%;金属冶炼设备产量同比增长5.48%;金属轧制设备累计产量同比增长下降9.82%, 比上年同期回落较大。粮食加工机械累计产量同比增长94.28%, 比上年同期提高50.78个百分点。大型和中型拖拉机产量分别同比增长36.13%和67.25%;小型拖拉机累计产量同比增长41.88%。拖拉机产量增速较快。农作物收获机械产量同比下降5.74%, 出现下滑。场上作业机械的产量同比增长48.46%, 比上年同期大幅度回升。
2.销量及库存分析:工业销售产值增速大幅度上升, 行业产成品增速明显回落
2010年1~2月, 机械制造业销售产值的增长速度较快, 与上年同期相比, 行业销售产值增速明显上升。库存方面, 通用设备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产成品增长速度均比上年同期有大幅度回落, 去库存过程顺利。
2010年1~2月, 通用设备制造业累计工业销售产值完成4024.26亿元, 同比增长32.06%, 增长速度比上年同期提高23.8个百分点。其中衡器制造业的销售产值增速比上年同期有所下降, 其他子行业的销售产值增长速度均比上年同期大幅度回升。1~2月, 专用设备制造业累计销售产值同比增长29.52%, 比上年同期提高14.58个百分点。
行业库存增长速度有一定下降。2010年1~2月, 通用设备制造业累计产成品同比增长3.99%, 增长速度比上年同期下降16.66个百分点。专用设备制造业产成品同比下降5.57%, 库存比上年同期有所减少, 反映出去库存化过程进展顺利。
3.进出口分析:通用设备制造业出口交货值同比仍小幅度下降, 专用设备制造业出口交货值恢复较快增长
2010年1~2月, 机械行业出口形势有一定好转, 与上年同期的大幅度下滑相比, 行业出口得到一定能够恢复。1~2月通用设备制造业累计出口交值完成395.51亿元, 同比下降1.29%, 降幅比上年同期减少7.4个百分点。专用设备制造业累计出口交货值完成234.77亿元, 同比增长15.28%, 出口增速回升较大。
子行业中, 锅炉及原动机制造业出口交货值同比下降45.59%, 下滑幅度较大。起重运输设备制造业和制冷空调设备制造业的出口交值同比分别下降27.04%和14.26%。出口增速上升较快的是轴承齿轮及传驱动部件制造业和风机风扇设备制造业, 出口交货值分别同比增长36.63%和52.03%, 均比上年同期有大幅度的上升。
2010年1~2月, 机械制造业投资增长速度比上年同期大幅度回落, 通用设备制造业累计完成投资279.48亿元, 同比增长10.8%, 比上年同期下降44.7个百分点。专用设备制造业累计投资完成211.16亿元, 同比增长32.8%, 比上年同期下降18.5个百分点。
四、企业经营情况
1.不同规模企业经营情况
通用设备制造业内, 2010年1~2月小型企业累计销售收入和利润分别同比增长38.84%和45.71%, 增速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21.28和28.96个百分点。大型企业经济效益改善明显, 销售收入和利润分别同比增长32.99%和46.36%, 上升明显。中型企业收入和利润分别同比30.67%和80.14%, 利润增长最为快速。
专用设备制造业内, 小型企业2010年1~2月累计销售收入和利润分别同比增长35.47%和44.14%, 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12.09和36.85个百分点。大、中型企业的经济效益比上年同期上升明显, 利润增速分别达到178.52%和75.98%。
2.不同所制企业经营情况
分所有制类型来看, 机械设备制造业内私营企业和外企业的规模比重较大, 2010年1~2月通用设备制造业私营企业累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0.52%, 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1.37个百分点, 利润同比增长52.73%, 增速比上年提高26.51个百分点。外资企业累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0.99%, 利润同比增长94.52%, 外资企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改善。股份制企业累计利润出现同比下降33.51%, 下滑幅度依然较大。
专用设备制造业内, 2010年1~2月私营企业累计销售收入和利润分别同比增长32.94%和41.67%, 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8.12和24.07个百分点。外资企业累计销售收入和利润分别同比增长47.7%和87.49%, 上升明显。股份制企业利润同比增长80.64%, 增长迅速。
中国船舶行业运行报告
单位:亿元, %
单位:总吨, %
一、生产运行情况
1.主营业务收入增长情况
2010年1~2月份, 我国船舶工业保持了持续、平稳发展势头。造船完工量, 实现了年初开门红。1~2月, 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49亿元, 同比增长20.3%, 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23.6个百分点。其中船舶制造业648亿元, 同比增长19.6%;船舶配套业93亿元, 同比增长24.1%;船舶修理及拆船业101亿元, 同比增长21%。
2.产量分析
2010年1~2月份, 全国造船完工量918万载重吨, 同比增长168.4%, 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26个百分点;新承接船舶订单572万载重吨, 虽然比2009年的66万载重吨增长了7.7倍, 但新船成交还未恢复正常状态。由于造船完工量继续大于新承接船舶订单, 手持船舶订单继续下降, 截止2月底, 手持船舶订单18695万载重吨, 比2009年底手持订单下降0.6%。据国家统计局统计, 2010年2月份, 我国规模以上造船企业生产民用钢质船舶369.4万总吨, 1~2月累计产量达790.8万总吨, 同比增长95.38%。
根据英国克拉克松研究公司对世界造船总量的统计数据, 按载重吨计算, 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46.1%、51.9%、37.6%, 与上年同期相比, 造船完工量提高了22.2个百分点, 新承接订单、手持订单分别增加了0.8个百分点和1.7个百分点。
二、销售增长情况
数据显示, 2010年2月, 新承接船舶订单量572万载重吨, 约为去年同期订单量的8.7倍, 占世界市场份额51.9%, 其中出口船舶占总量的54%;截至2月底, 手持船舶订单量18695万载重吨, 比2009年底手持订单下降0.6%, 占世界市场份额37.6%, 其中出口船舶占总量的88%。从工业销售值看, 2010年1~2月累计, 我国规模以上船舶制造业共完成工业销售产值表累计工业销售产值增长823.5亿元, 同比增长21.85%。
三、进出口情况分析
海关统计, 2010年1~2月, 我国船舶及浮动结构体出口金额67.2亿美元, 同比增长65.8%, 增幅提高7.9个百分点;进口金额2.2亿美元, 同比增长24.6%, 增幅下降14.8个百分点。今年1~2月全国造船完工量918万载重吨, 同比增长168%, 占世界市场份额46.1%, 其中出口船舶占总量的82%。
2009年1~2月, 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395亿元, 同比增长27.4%, 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0.3个百分点。其中, 船舶制造业328亿元, 同比增长30.1%;船舶配套业13.7亿元, 同比增长51.1%;船舶修理及拆船业47.5亿元, 同比增长8.7%。
四、利润总额增长情况
国际金融危机对航运和造船市场影响还将继续蔓延和加深, 造船市场复苏明显滞后于经济复苏。2010年1~2月, 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1.49亿元, 同比增长15.14%, 增幅较上年同期高出8.7个百分点。
当前新造船价格已达到13年来的最低点。2010年在产能逐步释放、订单维持相对低位等因素影响下, 船价继续下行, 市场竞争加剧, 企业亏损情况仍比较普遍。2010年1~2月, 行业亏损企业亏损额为7.26亿元, 同比增长74.22%。
五、发展预测
1.新船价格持续下行
根据英国克拉克松研究公司统计, 2010年1~2月份, 世界新船成交量79艘、658万载重吨, 月均329万载重吨, 同比增长84.7%, 但是, 与去年全年月均水平相比, 仅提高14.6%;主流船舶新船价格持续下行, 好望角型散货船和VLCC油船已经分别探至5400万美元和9700万美元, 综合反映油船、散货船、集装箱船和液化气船的克拉克松新船价格综合指数继续维持在136点低位。总体上看, 国际造船市场仍处于低位运行阶段。
2.国际船舶市场出现新的变化
近期市场的特点和出现的一些新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船东需求的重点仍在散货船, 在今年成交的订单中, 散货船占订单比重份额高达85.5%。其次, 订造船东发生明显的变化, 过去一年订造者主要以非主流船东为主, 但近几个月主流船东, 甚至一些老牌大船东开始活跃, 如日本NYK和商船三井均重新开始下单。第三, 手持订单加速消化使得越来越多的船加入"抢单"阵营, 多数船也已由过去的"有选择接单"转变成"饥不择食, 见单就接"。
3.船舶市场未来发展趋势
从趋势看, 散货船作为成交的主力船型不会发生变化, 预计将会出现若干批量订单;油船成交量需求回升相对平稳;集装箱船短期内出现订单的可能性不大, 但下半年或明年年初将会出现一定程度改观;液化气船市场近期会出现明显起色。从新船价格变化趋势看, 新船价格逐渐探底, 原材料成本, 劳动力成本进一步上升, 特别是近期韩元强劲升值和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断增大, 一定程度上缩小了船价进一步下跌的空间。此外, 从摊薄成本和提升船队竞争力的角度出发, 预计更多的主流船东会重新考虑继续订造新船。
单位:亿元, %
单位:亿元, %
行业经济指标 篇5
循环经济建材行业在行动-发展循环经济经验介绍
实践循环经济做好工业废弃物处置工作 北京水泥厂有限责任公司 付秋涛 北京水泥厂有限责任公司在国内率先使用双掺粉煤灰生产工艺取代黏土配料,现在年可消化利用粉煤灰20万吨以上,可节约黏土资源9万m3;生产线配备高温布袋除尘系统,烟囱粉尘排放浓度仅为3.17mg/Nm3.,北水被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确立为全国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
作 者: 作者单位: 刊 名:中国建材 PKU英文刊名:CHINA BUILDING MATERIALS 年,卷(期): “”(11) 分类号: 关键词:宏观经济下行 行业运行平稳 篇6
行业基本情况
2013年1~5月,纺机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39.77亿元,同比增长9.03%;资产总额为877.50亿元,同比增长12.53%;企业数为712户。
从成本费用结构来看,1~5月, 纺机行业成本费用总额为407.63亿元,同比增长8.15%。其中,主营业务成本368.26亿元,同比增长8.31%;主营业务成本占成本费用总额的比重为90.34%;营业费用为12.09亿元,同比增长10.22%,营业费用占成本费用总额的比重为2.97%;管理费用为22.64亿元,同比增长6.22%,管理费用占成本费用总额的比重为5.56%;财务费用为4.63亿元,同比增长0.22%,财务费用占成本费用总额的比重为1.14%。(见图1)
2013年1~5月,纺机行业实现利润总额为27.54亿元,同比增加4.12亿元;亏损企业亏损额为2.13亿元,同比增长34.4%,亏损面为15.45%。其中,浙江省、上海市等10省市同比为负增长。
2013年1~6月,纺机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32.03亿元,同比增长40.25%;纺机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占纺织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重为3.37%,新开工项目为208项,同比增长23.08%。
重点地区运行情况
江苏、山东、浙江等省为我国纺织机械主要的生产省份,和去年同期相比,2013年1~5月三省规模以上企业总计489户,占全行业比重为68.68%,且三省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均与上年同期持平。
从主营业务收入来看,2013年前5个月三省主营业务收入占全行业比重由去年的71.67%下降到69.66%。浙江省主营业务收入出现下降,其他两省均保持增长态势。
从三省利润情况看,2013年1~5月三省利润总额为1832796万元,占全行业71.78%,较去年同期下降0.33个百分点。同期,三省成本总额为25231447万元,占全行业比重65.49%,其中江苏省为11518224万元、浙江为4785958万元、山东省为8927265万元。分析来看,江苏省是三省中唯一个主营业务收入上涨但成本总额下降的省份。
进出口同比下降
2013年1~6月,我国纺织机械进出口累计总额为32.44亿美元,同比下降0.21%。其中:纺织机械出口11.74亿美元,同比增长7.41%;进口20.70亿美元,同比下降4.07%。
1、进口情况
2013年1~6月,共从51个国家和地区进口纺织机械,进口总额为20.70亿美元,同比下降4.07%。
从进口产品类别看,化纤机械进口排在第一位,进口总额为4.22亿美元,同比增长4.34%,占进口总额的20.41%。辅助装置及零配件进口金额4.05亿美元,位居第二,进口金额同比增长12.53%;织机产品进口总额3.28亿美元,是全部进口产品中金额同比增幅最大的一类,增幅为17.83%。非织造布机械进口同比下降幅度最大,同比减少58.55%,具体情况见表1。
从纺机进口主要国家和地区情况看,2013年1~6月,纺织机械进口的主要国家和地区以德国、日本、意大利、比利时和台湾省为主。进口前五位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总额为17.44亿美元,同比下降4.81%,占进口总额的84.28%,以进口德国纺织机械居首位,进口额为6.87亿美元,同比下降8.39%。其中化纤机械的贸易额为2.25亿美元,同比增长46.53%,化纤机械中以进口税号为844400900的其他化纤挤压、拉伸、切割机器居首,进口额为1.31亿美元,同比增长1713.07%。
从各省市进口情况看,2013年1~6月,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有29个省市有不同数量的进口。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福建省和上海市位列进口总额的前五名,占进口总额的82.86%。江苏省进口总额排在第一位为6.21亿美元,同比下降17.73%,占比为30.01%;其中云南省、宁夏、江西省、内蒙古、青海省、辽宁省、新疆、安徽省、山东省、河南省、黑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重庆市、福建省的同比跌幅高于平均水平。
2、出口情况
2013年1~6月,纺织机械出口11.74亿美元,同比增长7.41%。
从出口产品类别看,针织机械出口额为3.18万美元,同比增长14.99%,占比27.07%,位居第一,依次为辅助装置及零配件、印染后整理机械、纺纱机械、织机、化纤机械、非织造布机械,除织机、化纤机械和非织造布机械为负增长外,其余均为正增长。各类别纺织机械出口情况,见表2。
从出口的主要贸易伙伴看,2013年1~6月,我国共向158个国家和地区出口纺织机械产品,出口前五位的国家和地区分别为:印度、印度尼西亚、越南、孟加拉、巴基斯坦。此前五位占比为50.19%。出口到印度总额为2.36亿美元,同比增长15.89%,占全部出口总额的20.08%。对越南出口大幅增长,达到129.95%。
饮料行业经济运行态势 篇7
一、饮料制造业运行情况
(一)行业规模
2008年1~11月,我国饮料制造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5541.98亿元,同比增长24.12%,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36个百分点。去年11月末,我国饮料制造业资产总计为5671.44亿元,同比增长18.70%,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85个百分点;企业数为4807个,比上年同期增加了577个;从业人员年均人数为107.41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了9.23万人。其中:酒精制造业、酒制造业、软饮料制造业、精制茶加工业企业数分别为210、2220、1433、944个,占行业比重分别为4.37%、46.18%、29.81%、19.64%。酒精制造业、酒制造业、软饮料制造业、精制茶加工业从业人员年均人数分别为4.91、63.86、30.78、7.86万人,占行业比重分别为4.57%、59.45%、28.66%、7.32%;酒精制造业、酒制造业、软饮料制造业、精制茶加工业人均资产总计分别为69.50、51.42、58.89、29.78万元/人,比行业平均水平分别多16.70、少1.38、多6.09、少23.02万元/人。酒精制造业、酒制造业、软饮料制造业、精制茶加工业累计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348.90、2796.92、2115.06、281.10亿元,占行业比重分别为6.30%、50.47%、38.16%、5.07%;累计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分别为2 7.4 7%、24.58%、22.49%、28.11%,比行业平均水平分别高3.35、高0.46、低1.63、高3.99个百分点。酒精制造业、酒制造业、软饮料制造业、精制茶加工业资产总计分别为341.02、3283.67、1812.75、234.01亿元,占行业比重分别为6.01%、57.90%、31.96%、4.13%;资产总计同比增长分别为28.15%、15.00%、23.94%、20.72%。
(二)产销情况
经济增速逐季放缓,对饮料行业产销情况开始产生负面影响。2008年1~11月,我国饮料制造业累计工业总产值为5696.90亿元,同比增长25.35%,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32个百分点;累计工业销售产值为5514.96亿元,同比增长24.14%,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65个百分点;产销率为96.81%,比上年同期减少了-1.09个百分点。去年11月末,产成品资金占用为391.56亿元,同比增长24.76%,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4.26个百分点。由于粮食价格以及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价格增速大幅下滑,我国饮料制造业工业品出厂价格增速在4季度也逐月放缓。其中:2008年10月,我国饮料制造业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104.06,比上年同期提高2.82点,比同期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低2.54点;2008年11月,我国饮料制造业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103.64,比上年同期提高2.42点,比同期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高1.64点;2008年12月,我国饮料制造业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103.04,比上年同期提高1.52点,比同期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高4.18点。
(三)成本费用结构
2008年1~11月,我国饮料制造业累计成本费用总额为4902.1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020.77亿元。其中,累计产品销售成本为4020.54亿元,同比增长25.75%,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05个百分点,累计产品销售成本占成本费用总额的比重为82.02%,占比较上年同期减少了0.63个百分点;累计产品销售费用为581.65亿元,同比增长22.20%,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2.58个百分点,累计产品销售费用占成本费用总额的比重为11.87%,占比较上年同期增加了0.61个百分点;累计管理费用为249.63亿元,同比增长25.16%,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7.05个百分点,累计管理费用占成本费用总额的比重为5.09%,占比较上年同期减少了0.03个百分点;累计财务费用为50.31亿元,同比增长34.09%,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7.75个百分点,累计财务费用占成本费用总额的比重为1.03%,占比较上年同期增加了0.05个百分点。其中:酒精制造业、酒制造业、软饮料制造业、精制茶加工业成本费用总额,分别为340.74、2359.22、1945.98、256.19亿元, 占行业比重分别为6.95%、48.13%、39.70%、5.23%。
(四)盈利情况
受经济增长放缓、成本上涨影响,2008年软饮料制造业利润增速大幅下滑,行业亏损额增速加快。2008年1~11月,我国饮料制造业累计利润总额为468.3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81.77亿元,同比增长21.15%,比上年同期41%的增速下滑了将近20个百分点;而同期,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为45.95亿元,同比增长25.44%,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7.03个百分点。去年11月末,我国饮料制造业亏损面为16.27%,比上年同期减少了0.19个百分点;亏损深度为9.81%,比上年同期增加了0.44个百分点。分行业来看:酒精制造业、酒制造业、软饮料制造业、精制茶加工业累计利润总额分别为14.51、275.36、161.28、17.18亿元,占行业比重分别为3.10%、58.79%、34.44%、3.67%。酒精制造业、酒制造业、软饮料制造业、精制茶加工业亏损企业亏损总额分别为3.44、26.07、15.31、1.13亿元,占行业比重分别为7.49%、56.74%、33.32%、2.46%;亏损企业亏损总额同比增长分别为30.50%、6.74%、65.71%、241.04%,比行业平均水平分别高5.06、低18.70、高40.27、高215.60个百分点。酒精制造业、酒制造业、软饮料制造业、精制茶加工业亏损面分别为25.24%、16.17%、18.49%、11.12%,比行业平均水平分别高8.97、低0.10、高2.22、低5.15个百分点。酒精制造业、酒制造业、软饮料制造业、精制茶加工业亏损深度分别为23.71%、9.47%、9.49%、6.57%,比行业平均水平分别高13.90、低0.34、低0.32、低3.24个百分点。
二、主要产品生产情况
(一)发酵酒精
累计生产情况。2008年1~12月,我国累计生产发酵酒精681.27万吨,同比增长4.13%,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3.74个百分点。
月度生产情况。2008年10月,我国生产发酵酒精58.70万吨,同比增长-3.36%,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7.92个百分点。去年11月,我国生产发酵酒精52.27万吨,同比增长-13.68%,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4.27个百分点。12月,我国生产发酵酒精64.11万吨,同比增长-4.08%,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9.81个百分点。
(二)饮料酒
累计生产情况。2008年1~12月,我国累计生产饮料酒4882.29万吨,同比增长7.03%,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7.64个百分点。
月度生产情况。2008年10月,我国生产饮料酒376.94万吨,同比增长10.23%,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了4.29个百分点。去年11月,我国生产饮料酒317.84万吨,同比增长9.07%,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53个百分点。12月,我国生产饮料酒308.77万吨,同比下降2.45%,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4.34个百分点。
(三)软饮料
累计生产情况。2008年1~12月,我国累计生产软饮料6415.10万吨,同比增长19.10%,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70个百分点。
月度生产情况。2008年10月,我国生产软饮料488.26万吨,同比增长10.29%,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6.31个百分点。去年11月,我国生产软饮料483.37万吨,同比增长26.78%,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48个百分点。12月,我国生产软饮料546.40万吨,同比增长28.20%,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了8.30个百分点。
(四)碳酸饮料
累计生产情况。2008年1~12月,我国累计生产碳酸饮料1107.40万吨,同比增长10.42%,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5.02个百分点。
月度生产情况。2008年10月,我国生产碳酸饮料75.23万吨,同比增长17.46%,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了5.34个百分点。去年11月,我国生产碳酸饮料70.00万吨,同比增长26.05%,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了2.86个百分点。12月,我国生产碳酸饮料111.02万吨,同比增长34.41%,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6.35个百分点。
(五)果汁及果汁饮料
累计生产情况。2008年1~12月,我国累计生产果汁及果汁饮料1182.51万吨,同比增长12.23%,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9.10个百分点。
月度生产情况。2008年10月,我国生产果汁及果汁饮料101.62万吨,同比增长6.66%,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3.40个百分点。去年11月,我国生产果汁及果汁饮料93.88万吨,同比增长16.94%,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4.32个百分点。12月,我国生产果汁及果汁饮料101.58万吨,同比增长14.80%,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38个百分点。
(六)瓶(罐)装饮用水
累计生产情况。2008年1~12月,我国累计生产瓶(罐)装饮用水2475.58万吨,同比增长23.93%,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了7.58个百分点。
月度生产情况。2008年10月,我国生产瓶(罐)装饮用水206.71万吨,同比增长19.75%,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9.98个百分点。去年11月,我国生产瓶(罐)装饮用水212.07万吨,同比增长46.49%,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了28.65个百分点。12月,我国生产瓶(罐)装饮用水206.97万吨,同比增长46.43%,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了34.60个百分点。
三、行业热点与政策变化
(一)餐饮业启动扩大内需10项行动,重点扶植中小型企业
中国烹饪协会宣布,全行业正式启动扩大内需10项行动,行业协会将争取政策性资金扶持,重点扶植100个中小型餐饮企业健康成长,规范发展。中烹协秘书长冯恩援介绍,行动计划主要包括:通过指导企业调整经营方式,大力开展大众化餐饮服务;加快连锁企业配送中心和社区早餐服务网点、主食厨房的建设;引导和规范网络订餐;树立农家乐、渔家乐、美食街区等餐饮服务品牌,打造便民、亲民的餐饮行业整体形象;举办美食节、小吃节等节庆活动。为扩大餐饮就业渠道,中烹协还启动在全国餐饮企业200个青年创业见习基地建设项目,为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以及其他社会青年提供餐饮专业技能培训,促进就业。餐饮业启动扩大内需,将对酒类以及软饮料等行业形成利好,带动销售额持续增长。
(二)质检总局发布固体饮料产品质量抽检公告
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固体饮料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质量公告。该报告指出: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固体饮料行业健康发展,国家质检总局组织对固体饮料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共抽查了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海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14个省、直辖市126家企业生产的150种产品(不涉及出口产品),产品实物质量抽样合格率为96.9%。此次抽查依据《固体饮料卫生标准》、《可可粉固体饮料卫生标准》、《果香型固体饮料》、《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等国家标准规定的要求,对固体饮料产品的蛋白质、水分、苯甲酸、山梨酸、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总砷、铅、日落黄、柠檬黄、亮蓝、胭脂红、苋菜红、糖精钠、甜蜜素以及标签等20个项目进行了检验。针对抽查中发现的主要质量问题,国家质检总局已责成各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严格按照产品质量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抽查中产品质量不合格的企业依法进行处理,限期整改。同时,对抽查中质量较好的企业,加大宣传力度,引导消费。国家质检总局将继续对固体饮料产品质量进行跟踪抽查,促使固体饮料行业整体质量水平的提高,为消费者创造放心满意的消费环境。
(三)酿酒业振兴,白酒消费税可能下调
《轻工业振兴三年规划草案》已经提交国家工信部,并由国家发改委会同审议后上交国务院。白酒与酒精行业消费税有望随之降低,该政策出台将对二三线白酒构成利好。白酒与酒精行业消费税有望随《轻工业振兴三年规划》出台而降低。同时降低的还有化妆品、贵重首饰、手表等商品的消费税。目前白酒消费税达20%。而有媒体此前称,“中国酿酒工业协会根据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以及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要求,现正制订酿酒行业振兴规划。酿酒行业振兴规划主要包括:酿酒行业现状、当前形势、政策措施、规划实施等方面。同时,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充分考虑金融危机给酿酒行业带来的影响,以加强食品安全防范、提升食品安全检测水平、促进节能减排、推广企业品牌为重点,向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中轻联提出《2 0 0 9~2011年酿酒行业振兴规划》。此外,有消息人士称,具体措施可能会涉及增值税的返还等,主要是白酒与酒精行业,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目前正在与财政部等多部门进行协商。有研究人士认为,白酒本身属于高利润行业,且行业本身对解决就业贡献不大,从刺激经济、平衡预算的角度,国家应该不会调整目前高达20%的白酒消费税。此外,尽管遭受金融危机冲击,相对而言白酒行业所受影响较小,因此国家产业政策支持应该不会向该行业倾斜。
(四)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案反垄断审查进入第二阶段
国家商务部新闻办向《第一财经日报》证实,目前“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案依旧在审理过程中。这意味着针对可乐并购汇源案的反垄断审查已经进入第二阶段。而可口可乐和汇源要约到期的时间是今年3月23日。按照反垄断法相关规定,审查将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为期30天的初步审查阶段。如果在完成第一阶段审查以后,认为该并购案影响市场竞争的可能性比较大,就会进入第二阶段审查。第二阶段审查为期90天,必要时第二阶段审查还可延长60天。一般案件往往第一阶段便能出结果。此前,商务部反垄断局局长尚明在中国政府网回答网友提问时表示,可口可乐方于2008年11月19日提交最后一次补充材料后,整套申报材料已经达到了规定标准。从2008年11月19日至今,已然超过30天。可口可乐和汇源双方昨天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电话采访时均表示,反垄断审查还在进行中,双方会配合商务部的工作。不过,调查时间的延长并不意味着该案失去了希望。美国相关资料显示,2007年美国反垄断审查机构一共接到2201个申报,其中63个案件进入了第二阶段审查,进入第二阶段审查的并购案中,也有部分企业接受限制条件后继续完成并购。而中国反垄断法实施时间较短,到目前为止并无相关数据可参照。
商业行业经济运行态势 篇8
一、行业总体运行情况
(一)市场销售增长较快,增速逐步提高
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并波及实体经济,我国投资、出口都受到一定影响,出现下滑态势。在此情况下,我国消费市场保持较快增长,对宏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起到了保障作用。当前是我国自1998年实施扩大内需方针以来消费增长最快的时期。
去年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886亿元,同比增长22.0%,比上半年增速加快了0.6个百分点。分商品类别看,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吃、穿、用商品类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3.3%、25.9%和28.6%。其中,粮油类增长28.6%,肉禽蛋类增长25.6%,服装类增长26.5%,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21.6%,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18.0%,日用品类增长19.3%,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9.6%,家具类增长28.0%,化妆品类增长2 3.6%,金银珠宝类增长42.9%,通讯器材类增长4.4%,汽车类增长29.1%,石油及制品类增长46.4%,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同比减少5.7%。
(二)城、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稳较快增长
分地域看,去年前三季度城市消费品零售额53165亿元,同比增长22.7%;县及县以下零售额24721亿元,增长20.6%。
(三)批发零售业增长2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加速
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65573亿元,同比增长22.0%。从增速上看,2008年以来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同样呈现出加速增长的态势,7、8、9各月增速与上年同期相比提高了6.2~6.8个百分点,在2008年以来各月中,增速也处于高水平。
2008年上半年,批发零售业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增速持续减缓的态势,在2月份投资增速达到近两年来的最高点的39.2%后,前6个月累计增速下降到21.3%,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1.5个百分点,也是一年来首次低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速。去年7月份以来,批发零售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加速,逐月回升。去年前三季度累计增速25.6%,但仍低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两个百分点。
(四)住宿和餐饮业持续高增长
去年前三季度,我国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1055亿元,增长24.8%。前三季度,住宿和餐饮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183.61亿元,同比增长32.5%,增速比上半年提高了1.9个百分点。与批发零售业相同,住宿和餐饮业固定资产投资从7月份也开始加速增长,不同的是,住宿和餐饮业固定资产投资始终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增速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速。
(五)城、乡居民收支增速较上半年提高
据6.5万户城镇居民家庭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去年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65元,同比增长14.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5%。虽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速下降了5.7个百分点,但与上半年增速相比提高了1.2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19731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056元,同比增长18.3%。
去年前三季度,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8346元,同比增长12.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8%。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前三季度农村居民现金收入人均3971元,同比增长19.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0%,实际增长率比上半年提高了0.7个百分点。其中,农民的工资性收入人均1358元,同比增长19.2%;出售农产品收入人均1717元,同比增长20.1%;农民家庭二、三产业生产经营现金收入人均507元,同比增长10.7%;农民财产性现金收入人均101元,同比增长20.9%。
(六)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回落
在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及国际价格涨幅回落的共同作用下,自去年5月份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涨幅逐月降低。
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上涨7.0%,涨幅比上年同期高2.9个百分点,但比上半年下降了0.9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6.7%,农村上涨7.7%;食品类价格上涨17.3%,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2.8%,衣着类价格下降1.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上涨2.7%,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3.2%,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下降1.0%,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下降0.8%,居住类价格上涨7.0%。
(七)企业景气下降
全国企业景气调查结果显示:去年三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23.8,分别比二季度和上年同期回落11.0和19.2点。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家信心指数分别为165.5、119.3、124.3、127.7、123.7、131.2、96.4、113.6、146.2和122.3,比二季度回落3.5、13.6、9.1、5.9、8.2、7.8、22.0、9.5、13.0和2.3点。与上年同期相比,除采矿业外,其他行业企业家信心指数全面下降。
(八)预计全年消费需求有所放缓
去年四季度,国民经济继续面临国内外不确定因素的严峻考验,尤其是世界经济增长周期性变化和国内周期性因素相叠加,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压力明显增加。但是, 我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内在条件没有改变,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劳动力和资金供给总体充裕,储蓄率较高;国内市场广阔,发展潜力大,有较大的回旋余地;企业竞争力和活力不断提高,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增强。随着宏观经济政策出现的积极变化,第四季度经济增长速度将比第三季度明显上升,预计全年GDP增长9.8%,增幅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比前三季度下降0.1个百分点。
四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有可能有所放缓。主要因为:一是收入增长明显放慢,将导致未来一段时间内消费增长减速。去年前三季度,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比去年同期回落了5.7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回落了3.8个百分点,居民收入增长放缓将影响未来居民购买力水平。二是随着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就业将更加困难,居民收入和预期收入更加不乐观。三是股指大幅下降和房价回落将形成较明显的财富负效应。房地产和汽车两大消费热点退潮后在短期内很难由其它消费热点替代,新购房家庭减少已经使家用电器、家具、装修材料等商品销售增幅下滑;其他耐用消费品消费增长有可能明显减速。
综合以上因素,考虑到由于物价水平回落,预计四季度消费仍将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但名义增速将有所减缓。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21.5%,比上年提高4.7个百分点,比前三季度回落0.5个百分点。
二、行业热点问题
(一)9月份千家核心商业企业零售指数同比增长20.1%
据国家商务部市场运行司监测,去年9月份重点商业企业零售额增速小幅回升,千家核心商业企业零售指数同比增长20.1%,增幅较8月份提高0.4个百分点,1~9月累计同比增长20.2%。零售、餐饮企业增速双双回升。9月份核心零售企业零售指数同比增长20.2%,增幅较8月提高0.4个百分点,1~9月累计同比增长20.6%;核心餐饮企业零售指数同比增长19.7%,增幅较8月提高0.3个百分点,1~9月累计同比增长18.4%。家用电器和金银珠宝增幅继续领先。9月份,家用电器和金银珠宝继续保持旺销态势,同比分别增长39.8%和32.3%,增幅继续位居前两位。建筑及装潢材料、化妆品、食品分别增长18.6%、18.6%和18.4%,其中化妆品增幅较8月提高4.7个百分点。
专业店零售增速明显快于其它业态。去年9月份,专业店零售指数同比增长31%,较8月份提高7个百分点,百货店、大型综合超市零售指数同比分别增长19.2%、17.8%,增幅居零售业态二、三位。中西部地区增速高于东部地区。9月份,东、中、西部地区核心商业企业零售指数同比分别增长1 9%、24.2%和21.3%,中、西部地区增幅分别高于东部5.2和2.3个百分点。1~9月份东、中、西部地区零售累计同比分别增长19.6%、23.1%和22.2%。
外资企业增幅高于内资企业。去年9月份,内、外资核心商业企业零售指数同比分别增长21.0%和16.2%,增幅较8月份分别提高了0.4和0.9个百分点;1~9月累计同比分别增长20.6%和19.9%。10月份迎来假期改革后第一个黄金周,核心商业企业零售额增长幅度将有所提高。
(二)“十一”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超4200亿元
去年“十一”黄金周恰逢奥运会、残奥会成功举办,各级商务主管部门和企业精心筹备,全国商品市场供应充足,销售旺盛,秩序井然,价格平稳。据商务部监测,9月29日至10月5日,全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00多亿元,比上年“十一”黄金周增长21%,增幅提高5个百分点。一是准备充分,市场秩序井然,商品供应充足。二是客流量大,商家促销有力,销售大幅增加。三是金银珠宝、家电、体育用品畅销,文化消费受热捧。四是餐饮市场火爆,婚宴、特色宴唱主角。去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各地结婚喜宴多,特色餐饮旺,餐饮市场呈现难得一见的火爆场面。据监测,陕西、四川、青岛、吉林重点餐饮企业营业额较上年“十一”黄金周分别增长30%、25%、24.9%和19.7%.上海市共有2.5万对新人在“十一”期间举办婚礼,各类餐饮企业接待婚宴约30万桌,由于市内婚宴成本较高,许多新人把婚宴搬到郊区或临近省市,带动了当地的婚宴市场。吉林长春有6000对新人举行婚礼,比上年“十一”增长近一倍,一些酒店推出自助式婚宴,既节省了时间,又减少了浪费,受到市民青睐。陕西西安饭庄接待各类包饭4800余桌,营业收入比上年“十一”增长58%,西京国际饭店接待婚宴150余桌,比上年“十一”增长36%。修缮后的北京前门大街迎来第一个“十一”黄金周,在全聚德、都一处、月盛斋等老字号餐饮店前,等候的游客排起了长队,一些老字号的营业收入比上年“十一”增长一倍以上。重庆陶然居、秦妈火锅、顺风123等特色餐饮店餐餐爆满,营业额普遍比上年“十一”黄金周增长一成以上。青岛登州路、云霄路等特色餐饮街区吸引了众多游客光顾,餐饮营业额比平日增长30%以上。
(三)零售业三季度业绩增长四成
截至去年10月29日,有两市45家零售类上市公司公布三季报。零售业公司业绩依然保持稳定增长,45家公司去年1~9月共实现净利润29.98亿元,同比增长约41%。不过,在经济下滑、收入减少的预期下,零售业的高景气或难持续,业绩前景不甚乐观。业内人士表示,相比上半年受关注的CPI上涨,经济下滑以及收入减少的预期, 显然将给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而受预期通胀率下降的影响,名义零售额增幅可能出现更大程度的下降。此外,零售商加大日常生活必需品类占比的应对措施, 还将影响企业的毛利率水平。
根据WIND统计,45家公司去年前三季度共实现营业总收入923.75亿元,同比增长23.07%;营业成本为734.66亿元,同比增长21.69%;实现净利润29.98亿元,同比增长40.91%。不过,去年第三季度零售业的营业总收入约为284.90亿元,同比增长约18%;实现净利润7.07亿元,同比增长近17%。可以看出,零售业第三季度的业绩增幅已放慢。
此外,零售业从2008年起开始施行25%的所得税率,也成为推动行业业绩提升的重要动力之一。此前,大多数零售业公司所得税率为33%。虽然去年前三季度零售行业业绩仍然增长较多,但在经济下滑、收入减少的预期下,零售业2008年第四季度以及2009年的前景也黯淡起来。
针对此类情况,不少零售商都已开始做出相应调整。相对抗跌的超市企业也有不少开始调整商品结构,由过去重日用品外延消费转向加大日常生活必需品类的占比。尽管如此,分析人士对于零售前景仍不太乐观。有业内人士预计,未来6个月内零售企业受宏观经济回落影响,出现业绩放缓将较为明显;其次,外部资金压力及供应商、房产出租人等经济情况恶化,导致企业外部扩张速度放缓将不可避免。
(四)零售企业加速向二、三线城市渗透
去年7月份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放缓的趋势已经逐渐明朗,但由于消费的抗周期性特征,经济下滑对消费的影响也相对滞后,尤其是二、三线城市。为此,在全球金融海啸的袭击下,这里成为零售企业普遍看好的转移地带。
去年10月26日,家乐福集团在成都宣布将投资5000万元在南充开店。这意味着,家乐福1999年进入四川以后首次将网络布局延伸到除成都以外的四川二线城市。按照家乐福集团全球副总裁白恩杰的说法,未来三年内家乐福希望在四川新增五家以上的门店,而他们将继续保持每年在中国新开20家以上门店的速度。无独有偶,沃尔玛也将眼光盯紧了娄底、芜湖、湛江、茂名、韶关等三线城市。去年沃尔玛在中国开设了30家店铺,其中只有3家位于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其余都开在了省会或其他城市。据调查获悉,仅韶关一地,目前就云集了沃尔玛、大润发、屈臣氏、广东益华百货属下乐家超市等中外零售巨头。湛江广百在2007年底租赁期满后停止营业,近日广百股份重新与该业主签约,新项目预计2010年开业。继南京、无锡三家新店大获成功后不久,以平价、时尚著称的国际知名时装零售巨头第7家门店在常州开业。根据美国科尔尼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在去年报告中的预测,到2017年,75%的中级市场将出现在中国二、三线城市中。然而,二、三线城市也存在较高风险。“跨国零售巨头在二、三线城市布局,更多出于战略考虑。”家乐福一位人士透露,受通胀影响,一线城市土地、房价越来越高,跨国零售企业为摊薄整体开店成本,于是会在一线、二线、三线城市中均衡布局,以拉低总体成本。基于此,跨国零售企业在二、三线城市布点不可能密集设置,最多开3~5家门店。中国城市差异化较大,这些二、三线城市分布较散,难以在物流、当地供应商方面获取最大资源整合。因此虽然前期开业成本较低,但盈利较难。
相比较来说,中国本土零售企业受实力影响,尚难跨区域发展。但他们具有区域性优势,比如苏果、物美、民润在江苏、京津、深圳具有很强的渗透力,而外资需要很大力气才能挤入他们的地盘。这些区域零售企业立足本区,深耕深挖,不断通过规模优势降低成本。如今他们又牵手资本市场,比如广百股份、茂业国际、步步高、江苏时代陆续在内地、香港资本市场上市。可以预见,通过增发公司的股票、再融资、兼并收购等形式,这些区域的零售企业将在二、三线城市中成为中国流通业最核心的力量。
纺织行业经济运行态势 篇9
一、纺织业运行情况
(一)行业规模
2008年1~8月,我国纺织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3105.29亿元,同比增长16.31%,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5.44个百分点。去年8月末,我国纺织业资产总计为14514.78亿元,同比增长12.24%,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03个百分点;企业数为28771个,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122个;从业人员年均人数为612.20万人,比上年同期减少了1.11%。
(二)资本/劳动密集度
2008年8月末,我国纺织业人均产品销售收入为21.41万元/人,比上年同期增加了3.22万元/人;人均资产总额为23.71万元/人,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91万元/人;单位产品销售收入为4555.03万元/单位,比上年同期增加了332.74万元/单位;单位资产总额为5044.93万元/单位,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16.29万元/单位。
(三)产销情况
2008年1~8月,我国纺织业累计工业总产值为13699.94亿元,同比增长16.63%,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5.30个百分点;累计工业销售产值为556.45亿元,同比减少4.44%;产销率为4.06%,与上年同期的97.41%相比有很大差距。8月末,产成品资金占用为1300.14亿元,同比增长15.55%,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88个百分点。
(四)成本费用结构
2008年1~8月,我国纺织业累计成本费用总额为12611.7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847.59亿元。其中,累计产品销售成本为11736.26亿元,同比增长16.17%,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5.20个百分点,累计产品销售成本占成本费用总额的比重为93.06%,比较上年同期减少了0.93个百分点;累计产品销售费用为324.69亿元,同比增长17.90%,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50个百分点,累计产品销售费用占成本费用总额的比重为2.57%,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01个百分点;累计管理费用为362.00亿元,同比增长12.80%,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39个百分点,累计财务费用为188.7亿元,同比增长23.04%,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03个百分点,累计财务费用占成本费用总额的比重为1.50%,比较上年同期增加了0.07个百分点。
(五)盈利情况
2008年1~8月,我国纺织业累计利润总额为468.3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52.74亿元;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为79.66亿元,同比增长49.55%,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30.31个百分点。8月末,我国纺织业亏损面为19.67%,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74个百分点;亏损深度为17.01%,比上年同期增加了3.02个百分点。
(六)行业运营绩效
成长能力。2008年1~8月,我国纺织业销售收入增长率为16.31%,比上年同期减少了5.44个百分点;利润总额增长率为12.69%,比上年同期减少了17.86个百分点;资产总额增长率为12.24%,比上年同期减少了3.03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12.99%,比上年同期减少了1.82个百分点。行业成长能力大幅下降。
盈利能力。2008年1~8月,我国纺织业毛利率为10.45%,比上年同期增加了0.36个百分点;销售利润率为3.57%,比上年同期减少了0.09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为3.71%,比上年同期减少了0.11个百分点;资产利润率为3.23%,比上年同期增加了0.02个百分点;净资产利润率为8.24%,比上年同期减少了0.04个百分点。行业盈利能力勉强维持一般水平。
偿债能力。2008年1~8月,我国纺织业资产负债率为60.87%,比上年同期减少了0.50个百分点;利息保障倍数为3.48倍,比上年同期减少了0.20倍;产权比为1.56, 比上年同期减少了0.03倍。
经营能力。2008年1~8月,我国纺织业总资产周转率为90.29%,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85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为1.78次,比上年同期增加了0.05次;产成品周转率为9.03次,比上年同期增加了0.17次。2008年1~9月,我国纺织业累计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 154.03亿元,同比增长3.50%,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1.80个百分点,增幅比同期制造业投资总额增速低2 9.9 0个百分点。纺织业累计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重为3.56%,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02个百分点。
二、行业企业规模结构
(一)产品销售收入
2008年1~8月,我国纺织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3105.29亿元,同比增长16.31%,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5.44个百分点。其中:大型企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316.00亿元,同比增长9.65%,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6.54个百分点,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低6.66个百分点。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国的17.67%,比上年同期上升了0.26个百分点;中型企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836.07亿元,同比增长9.64%,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5.98个百分点,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低6.67个百分点。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国的29.27%,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60个百分点;小型企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6953.23亿元,同比增长22.93%,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4.93个百分点,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高6.62个百分点。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国的53.06%,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34个百分点。
(二)利润
2008年1~8月,我国纺织业累计利润总额为468.30亿元,同比增长12.69%,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 7.8 6个百分点。其中:大型企业累计利润总额为101.69亿元,同比减少2.67%,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3.89个百分点,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低15.36个百分点。累计利润总额占全国的21.72%,占比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98个百分点;中型企业累计利润总额为116.36亿元,同比增长0.26%,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4.75个百分点,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低12.43个百分点。累计利润总额占全国的24.85%,占比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71个百分点;小型企业累计利润总额为250.25亿元,同比增长28.32%,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5.38个百分点,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高15.62个百分点。累计利润总额占全国的53.44%,占比比上年同期上升了4.68个百分点。
亏损企业亏损额。2008年1~8月,我国纺织业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为79.66亿元,同比增长49.55%,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了30.31个百分点。其中:大型企业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为8.74亿元,同比增长153.51%,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17.56个百分点,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高103.96个百分点。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占全国的10.97%,占比比上年同期上升了0.4 7个百分点;中型企业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为34.57亿元,同比增长55.69%,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了46.41个百分点,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高6.14个百分点。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占全国的43.40%,占比比上年同期上升了5.13个百分点;小型企业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为36.35亿元,同比增长31.65%,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了7.07个百分点,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低17.90个百分点。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占全国的45.63%,占比比上年同期下降了5.60个百分点。
亏损面。2008年1~8月,我国纺织业亏损面为19.67%,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74个百分点。其中:大型企业亏损面为22.40%,比上年同期上升了2.40个百分点,比行业平均水平高2.74个百分点;中型企业亏损面为28.86%,比上年同期上升了6.29个百分点,比行业平均水平高9.19个百分点;小型企业亏损面为18.70%,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29个百分点,比行业平均水平低0.96个百分点。
三、纺织行业运行态势分析
(一)影响纺织行业运行的因素分析
虽然国家调整了出口退税率,石油等原材料价格也开始回落,但纺织企业面临的现状仍然是很严峻的。多重因素导致纺织行业业绩下滑,去年上半年主要是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原材料成本的提高。下半年则变成了美国的次贷危机,外需萎缩。实际上我国的纺织企业基本上50%需要靠外需来消化。
美国金融危机成为影响纺织行业运行的主要因素之一。去年美国次贷危机逐渐演变成金融海啸席卷全球,世界金融动荡和全球性经济衰退威胁加剧;国内宏观经济变数增加,政策调整“保增长”成为政府工作重点。在此情况下,我国纺织行业运行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国际市场需求严重疲软,出口难度加大;人民币持续升值,压力没有缓解;生产要素和劳动力成本全面上涨;国家从紧货币政策效应显现,融资困扰加剧。这一系列困难使得我国纺织行业盈利能力明显下滑、亏损企业不断增多。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受到最大冲击的是我国的出口型工业制造产业。金融危机将造成发达国家居民消费需求疲软,进口商偿付能力下降,用于国际贸易支付的主要货币汇率波动,对出口型行业形成不利因素。在中国的纺织企业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长三角地区,大大小小上千家纺织企业中,以内销为主的纺织企业在这次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冲击较大的主要是一些以外销为主的企业。其次,实际上年初的雪灾已经开始影响纺织行业。据在当地调查了解到,规模较小的纺织企业早在油价疯涨的时候就已经倒下了一批,另外有几家比较大的外贸型纺织企业也停了一部分机器。
政府继续提高出口退税率直接带来利润。纺织行业出口的困境已引起了政府高度重视,自去年8月1日起,国家将纺织服装出口退税率先提高了两个百分点,去年11月1日,国家再次出台政策,将纺织服装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4%。根据相关的研究表示,若按照去年行业出口的15%增长率来计算,出口退税率每1%的上调可为纺织行业直接带来13亿美元的利润,此次退税率的调整,可带来约40亿美元的利润。
纺织企业采取的应对措施。一是加强用工科学化。从去年开始我国正式实施新《劳动合同法》,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成本呈直线上升,用人成本的上升,使纺织企业这类劳动密集型企业无形中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从年初开始,珠三角地区不少出口制造行业开始裁员降薪,亏损进一步扩大的纺织企业也在所难免。在公司困难的时候,降低成本或许是最有效、最快速的方法,其中用工效率最大化是最常用的方法,原来5个人完成的一道工序,现在要求3个人完成,因此对员工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二是内销重点放在中高档市场。虽然政府继续提高出口退税率,不过由于外贸订单减幅很大,因此提高出口退税率对企业的实际意义并不是很大。现在最主要的还是内需,而现在国内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中高档的客户中。金融危机的冲击使从中低收入消费者中获取的利润不断减小,而高端产品利润依旧很大。很多纺织品公司正在改变策略,开发中高档消费市场,生产中高档产品。三是采购由粗放到精打细算。纺织企业很重要的一环就是原材料的采购,这也是成本控制中的一个环节。在企业有大量的订单的时候,景气的环境让纺织企业对原材料的采购不是十分重视,一般对于原料采购采取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在成本压力不断增大时,企业也开始精打细算。很多原本从江苏、上海等地采购现在转移到了东北地区。
(二)纺织行业趋势分析
纺织出口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由次贷危机引起的美国金融危机,正向世界其他地区蔓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在加深,对我国出口的影响也将逐步显现。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经济体的经济放缓趋势更加明显,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以及人民币升值等波动都较大,国际市场需求还难以预测,国际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将导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从总体看,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仍具有竞争优势,国际市场需求减弱趋势对去年后几个月纺织出口将产生较大影响,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长步伐将持续放慢,对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市场出口减速趋势难有改变。
要素成本上涨压力依然存在,下游价格难以消化提升。一是原料、能源成本明显上涨。我国棉花、化纤原料进口依存度高达40%~60%。去年1~8月,我国进口化纤原料、棉花单价同比分别上涨了18.8%、19.6%;我国工业品的燃料动力价格上涨12.2%;而同期,我国纺织品的商品零售价格仅仅上涨了0.5%,服装鞋帽类产品甚至下降了1.6%,纺织行业还无法将要素成本的上涨压力传导出去。二是财务成本大幅上升。去年1~8月,我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利息支出增长27.5%,超过销售收入增速12个百分点。三是劳动用工成本大幅增加。纺织劳动用工密集,近两年工资涨幅超过15%,广东、江苏、浙江一带达到30%,去年以来纺织用工成本进一步增长。迫于成本压力,不少企业已减少用工,这也是去年以来我国纺织行业用工萎缩的重要原因之一。
煤炭行业经济运行态势 篇10
2008年,全国原煤产量完成262183.2万吨,同比增长12.8%,增速高于2002~2007年年均增速,但去年四季度各月原煤产量增长明显趋缓。截至去年12月末,全国煤炭社会库存2.01亿吨,同比增长3 4.9%;其中电力直供电厂库存4332万吨,增长90.84%。2008年,大型煤炭企业原煤平均售价357.03元/吨,同比增长34.10%,煤价在去年前8个月同比大幅上涨60%以上的基础上,去年四季度各月环比增速均为负增长。受此影响,煤炭行业企业景气指数四季度直线下降,下滑幅度高于采矿业。
一、行业总体发展现状及预测
(一)煤炭产、运、销量增长趋缓,库存增加
2008年,全国原煤产量完成262183.2万吨,同比增长12.8%,增速高于2002~2007年年均增速(10.66%)。但从月度来看,去年10、11、12月当月原煤产量增长明显趋缓,增速大幅下滑,12月当月原煤产量增速出现同比负增长。煤炭工业协会统计显示,2008年,全国商品煤销售260179万吨,同比增加17224万吨,增长7.0 9%,增幅比2007年下降1.51个百分点。其中,原国有重点煤矿销量132933万吨,同比增长9.14%,增幅比2007年下降4.1 6个百分点。2008年,全国铁路煤炭运量完成134477万吨,同比增加12396万吨,增长10.2%,但增幅比上年1~11月下降1.6个百分点。全国主要港口完成煤炭发运50951万吨,同比增加4607万吨,增长9.9%。
截止到2008年12月末,全国煤炭社会库存2.01亿吨,比2007年同期增加5196万吨,增长34.9%;比上月末增加300万吨,增长1.51%。其中,煤炭生产企业库存5092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1175万吨,增长30.0%;比上月增加332万吨,增长6.97%。电力直供电厂去年12月末煤炭库存为4332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2062万吨,增长90.84%。主要煤炭中转港口存煤为1975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562万吨,增长39.77%。
(二)煤炭价格持续环比下降
2008年,大型煤炭企业原煤平均售价357.03元/吨,同比提高90.79元/吨,增长34.10%,比去年1~11月下降2.17元/吨,降低0.60%;原选煤平均售价467.55元/吨,同比提高133.95元/吨,增长40.15%;比1~11月下降5.65元/吨,降低1.19%。
回顾2008年,国内煤炭市场价格经历了大起大落。中国人民银行企业商品价格监测情况显示,去年前8个月各月煤炭价格环比涨幅都在3.3%以上,同比涨幅逐月提高,8月份煤炭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61.2%。从去年9月份开始,情况发生了急剧转变,9月份煤炭价格环比涨幅仅0.4%,与前几个月相比大幅下降。此后,煤价深幅下调,四季度各月环比均为负增长,环比增幅分别为-4.5%、-7.6%和-6.2%。
从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来看,去年四季度以来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连续下降,且与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的差距不断缩小。2008年10、11、12月,我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141.13、132.65和126.92,分别比同期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高34.53、30.65和28.02点。
(三)煤炭出口量增加
2008年上半年,在国际煤炭价格上升带动下,我国煤炭出口大幅上升,去年1~7月煤炭净出口数量达到534万吨。在出口增加同时国内供求失衡的情况下,去年8月20日,国家开始对烟煤等能源产品征收10%的出口暂定关税,同时将炼焦煤等产品的出口暂定税率也提高至10%。此外,国家对煤炭出口配额进行了有节奏控制。
2008年上半年,国家下发了第一批煤炭出口配额3180万吨后直至去年11月初才下发了第二批1590万吨的煤炭出口配额,使得12月当月煤炭出口数量反弹至447万吨,尽管如此,全年累计出口量仍然同比下滑。2008年1~12月,我国累计出口煤炭4543万吨,同比增长-14.6%,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4个百分点;累计出口额为524026.5万美元,同比增长58.9%,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69.4个百分点;出口单价为115.35美元/吨,比上年同期增加了53.37美元/吨。
2008年1~12月,我国煤炭累计进口量为4040万吨,同比增长-20.8%,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54.2个百分点;累计进口额为350910.6万美元,同比增长44.9%,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4.7个百分点;进口单价为86.86美元/吨,比上年同期增加了3 9.4 0美元/吨。2008年1~12月,我国煤炭实现贸易顺差173115.9万美元,比上年同期87389.3万美元,增加了85726.6万美元。
(四)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增加
虽然在供求关系转变、煤价下跌影响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固定资产投资在去年第四季度增速下降,但从全年来看,仍然延续了几年来的高增长势头。2008年1~1月,我国煤炭开采及洗选业累计固定资产投资额为2410.79亿元,同比增加605.74亿元,同比增长33.60%,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了9.90个百分点,增幅比同期采矿业投资总额增速高2.10个百分点,比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7.5个百分点。煤炭开采及洗选业累计固定资产投资额占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重为34.87%,占比比上年同期上升了0.63个百分点。今后一个时期,仍将有大量新建产能逐步释放。
(五)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继续好转
2008年,全国煤矿企业生产事故1954起,同比减少467起,下降19.3%;全国煤矿企业生产事故死亡3215人,同比减少571人,下降15.1%。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1.182,同比下降0.303。其中,原国有重点煤矿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0.330,同比下降0.053;原国有地方煤矿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1.162,同比下降0.107;乡镇煤矿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2.374,同比下降0.650。2008年,大型煤炭企业吨煤提取安全生产费用27.28元,同比增加3.98元,增长17.08%。
(六)2009年煤炭供求关系趋向宽松,行业利润增速将大幅放慢
目前,与煤炭行业紧密相关的电力、钢铁、建材和化工行业产品产量呈下降趋势,短期内煤炭需求下降,这在煤炭价格上也有所体现。去年2月1 9日,秦皇岛煤炭平仓价格6000大卡的大同优混煤在580~600元/吨,5800大卡的大同优混煤价格在570~590元/吨,这一价格与春节期间相比下降了9%~10%。预计短期内煤炭价格将呈弱势下行趋势,但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不大。从全年看,煤炭价格不会重复2008年的大起大落,将在当前的较低水平上相对稳定运行。
近年来,中国采取了紧缩煤炭出口的政策,煤炭出口配额逐年减少,2003年,中国煤炭出口配额一度达到1亿吨,在2004~2006年三年中,煤炭出口配额一直稳定在8000万吨,2007年减少到7000万吨,2008年继续下降为4770万吨。预计2009年煤炭出口配额将基本保持不变。另一方面,受金融危机影响,国际能源需求萎缩,若国内企业采取压低价格的方式扩大出口,将导致国际煤价进一步走低,反过来对国内价格造成压力。而由于全球经济不景气导致煤炭需求下降,美国最大的煤炭生产商皮博迪能源公司日前也宣布2009年减少位于澳大利亚和怀俄明州矿区的煤炭产量。皮博迪公司在其网站上表示,2009年美国煤炭产量将从2008年的2亿吨下降至1.9亿~1.95亿吨之间;澳大利亚2009年的煤炭发运量将从2008年的2400万吨下降至2200万吨到2400万吨之间。由此来看,2009年中国煤炭出口量不容乐观。
2009年,在宏观经济增长放缓的基础上,煤炭需求有所下降,上半年形势尤其严峻。但在煤炭价格低位运行期间,预计全年生产煤炭28亿吨,同比增长5%~8%。由于煤价持续在较低水平运行,加之国家推行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煤炭资源税率提高等将使煤炭企业成本有较大幅度上升,预计2009年煤炭行业利润增速将大幅放慢。
二、行业运行情况
(一)行业规模
2008年1~11月,我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3621.03亿元,同比增长63.38%,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31.72个百分点。去年11月末,我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资产总计为18149.22亿元,同比增长36.27%,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1.21个百分点;企业数为8109个,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043个;从业人员年均人数为474.07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28万人。
(二)资本/劳动密集度
2008年11月末,我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人均产品销售收入为28.7万元/人,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0.53万元/人;人均资产总额为38.28万元/人,比上年同期增加了9.45万元/人;单位产品销售收入为16797.43万元/单位,比上年同期增加4957.87万元/单位;单位资产总额为22381.58万元/单位,比上年同期增加了3619.36万元/单位。
(三)产销情况
2008年1~11月,我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累计工业总产值为12820.95亿元,同比增长55.96%,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29.05个百分点;累计工业销售产值为12576.95亿元,同比增长56.41%,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2 9.6 1个百分点;产销率为98.10%,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09个百分点。去年11月末,产成品资金占用为549.69亿元,同比增长63.34%,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42.57个百分点。
(四)成本费用结构
2008年1~11月,我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累计成本费用总额为11203.8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3885.24亿元。其中,累计产品销售成本为9287.75亿元,同比增长56.08%,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24.01个百分点,累计产品销售成本占成本费用总额的比重为82.90%,占比较上年同期增加了1.39个百分点;累计产品销售费用为423.06亿元,同比增长26.39%,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2.38个百分点,累计产品销售费用占成本费用总额的比重为3.78%,占比较上年同期减少了0.77个百分点;累计管理费用为1293.64亿元,同比增长45.35%,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2 2.8 9个百分点,累计管理费用占成本费用总额的比重为11.55%,占比较上年同期减少了0.66个百分点;累计财务费用为199.40亿元,同比增长59.35%,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6.72个百分点,累计财务费用占成本费用总额的比重为1.78%,占比较上年同期增加了0.04个百分点。
(五)盈利情况
2008年1~11月,我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累计利润总额为2000.0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144.29亿元;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为20.05亿元,同比下降28.50%。去年11月末,我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亏损面为9.51%,比上年同期减少了2.42个百分点;亏损深度为1.00%,比上年同期减少了2.02个百分点。
三、行业热点问题
(一)全国能源工作强调大力推进煤炭发展方式转变
今年2月3日~5日,国家能源局在北京举行了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分析了当前我国的能源形势:认为,我国能源发展既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和任务,也存在着重大调整和发展的机遇。强调要把结构调整作为下一阶段我国能源工作的主线,重点抓好以下工作:(1)加快电力工业结构调整:一是建设大型煤电基地。二是继续推进电力工业“上大压小”。三是发展热电联产。四是大力发展核电。五是加强电网建设。(2)大力推进煤炭发展方式转变:一要加快大型煤炭基地建设。二要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三是抓好安全生产。四是促进煤炭运输新通道建设。(3)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一是积极推进水电开发利用。二是促进风电规模化发展。三是加快推进太阳能开发利用。四是推进生物质能开发利用。
(二)新疆继续维持煤炭临时限价干预措施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发改委公布,新疆煤炭临时限价干预措施于4月15日到期后,将继续顺延执行。今年继续对电煤、热煤和居民生活用煤实施临时限价干预,出矿价最高不得超过每吨120元。为防止煤价波动过大,保持新疆煤炭价格稳定,去年8月25号到今年4月15号,全疆范围内的电煤、热煤和居民生活用煤实施临时限价干预措施。当前正值冬季供煤、供暖高峰阶段,自治区发改委要求各生产企业要加大煤炭生产,严格执行煤炭价格政策,确保市场供应和煤炭价格的稳定。煤炭市场价格如发生异常波动,应立即启动相应预案,物价部门将严厉查处违反政府限价、擅自提高价格、通过降低煤质、以次充好等欺诈手段变相涨价、不执行电煤供应合同、将重点合同煤转为市场煤销售等行为予以严肃查处,对查处的典型案件予以曝光。
(三)煤电博弈僵局未破,电煤合同难签
由于电煤消费占目前国内全年煤炭消费量比例高达50%以上,因此近几年来,每年年底的“煤炭订货会”广受社会关注,签订的电煤供货合同对年内煤炭、电力等行业运行影响重大。受2008年火电行业整体亏损影响,同时基于2009年煤炭供应过剩的判断,五大电力集团抱团出击,拒绝电煤涨价要求,并咬定电煤合同每吨降价50元,从而与煤企的报价出现100至150元的价格差距。由于价格上的互不相让,2008年底,历时7天的“2009年全国煤炭产销衔接合同汇兑会”未能打破近年来煤电博弈的僵局,双方一单未签。但从根本上讲,煤、电矛盾根源在于体制,只有推进体制机制创新,通过理顺能源产品价格关系、改革财税价格体系才能解决问题。
(四)潞安集团煤基合成油示范项目成功出油
中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基合成油示范项目2008年12月22日,在山西潞安矿业集团屯留循环经济园区正式出油。这标志着中国“煤制油”项目向着产业化生产又迈出了一大步。潞安集团16万吨煤基合成油示范项目,是目前中国煤间接液化自主技术产业化的第一个项目,也是通过国家级项目招标确定的国内首个间接液化煤基合成油示范工厂,被国家发改委列入国家煤化工中长期发展规划和“863”高新技术项目。目前,潞安集团已形成了一系列国际领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炭间接液化核心技术,获得了40多项国家专利。煤基合成油示范项目成功出油后,潞安集团计划在2009年到2012年,建成首个年产300万吨的产业化工厂,单套年产能达到40至60万吨;2012年至2015年,建成第二个年产3 0 0万吨的产业化工厂。到2020年,将建成总规模1500万吨的“煤制油”产业化基地。
(五)我国第一条跨省煤层气输送管道项目批准建设
保险行业发展与经济增长 篇11
关键词:经济增长;保险费用;协整估计
一、 引言
鉴于保险行业具备风险转移,风险分散化和金融中介的作用,其在全球经济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13年,全球保险业的险金总额已经达到4.6万亿美元,平均保险密度,即人均保险额为652美元;保险深度,即保险费总额与GDP比率为6.3%(sigma,2013)。
理论上来说,保险业主要能够通过下列渠道刺激经济增长:
(1)保险业能够为公司和家户提供风险转移和分散化的渠道,从而改善金融市场稳定性。通过购置保险,公司和家户只需要定期支付小额的保险费用,就能够在遭受意外的巨额损失时得到赔偿和报账。保险公司的运作实际上是基于大数定理,通过将不同区域不同风险特征的公司和家户所面临的潜在风险进行整合,实现相互担保,从而更有效的管理风险。
(2)健全的保险业能够有效地促进投资,从而加快资本积累和创新实践。在存在保险保障的情况下,公司不用闲置大量的保障资金来应对潜在负面状况。相反,这些资金可以被用来投在到产生更大净值的投资项目上。尤其是对于外部融资渠道受限的小型企业,内部的资金是企业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除此之外,企业要想实现开发和创新,必须愿意承担相应的风险。如果在没有保险的情况下,企业可能会由于风险承受能力不足而放弃进行创新开发。但是保险能够帮助不同的企业去分散风险,从而提高了企业的创新动机。比如,医药企业可以通过责任保险来共担新药开发的风险。
(3)保险能够很好地替代社会保障,帮助缓解社会保障压力。随着老龄化问题的持续加剧,很多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都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商业保险,尤其是人寿险和健康保险可以很好地替代社会保障。而且相对于社会保障,商业保险能够提供更大的覆盖面和回报率。
(4)保险,尤其是人寿险,作为一种新型的储蓄方式,能够给投保人带来更大的投资灵活性。比如,大多数人寿险产品都是长期的,这就意味着在投保人申请偿付之前,这些险金可以被用来投资在基础设施,房地产和资本市场上的长期投资项目上。
(5)保險能够帮助监督企业和家户的行为,改善企业和家户的风险管理。比如,一个人购买了机动车险,由于如果本年度发生事故,他需要在下一年支付更高的险金,所以在驾驶时他就会格外小心更加注意安全。保险公司会设计出很多类似的激励机制,例如共同保险和免赔额度,来改善投保人自身的风险管理动机。
(6)保险能够帮助平滑消费,确保相对稳定的生活质量。比如,住房保险和其它财产损失险会在发生意外事件时为投保人提供保险赔付;人寿保险,尤其是年金形式的寿险在投保人从公司退休之后提供规律的现金流;健康和意外险在投保人产生需要时帮助支付医疗和手术费用。因此,投保人能够通过灵活地利用不同类型的保险来确保自己在遭遇一些不好的情况时生活质量仍然能够得到保障。
(7)保险业还能够刺激进出口,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比如货物和贸易保险能够为那些和境外的公司进行贸易往来的公司提供贷款和担保,这些公司也因此更容易从合作公司获得信用额度。
虽然理论上来看,保险业能够从以上多个角度刺激经济的发展,但是截至目前从实证上验证保险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的研究仍然很少。本文利用最新的面板时间序列的计量方法,采用1983年~2012年27个OECD国家的数据考察了这一问题。
二、 文献综述
正如Ward和Zurbruegg(2000)所说,虽然已经有很多研究考察银行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但是很少有研究集中考察保险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由于保险业在风险转移和金融中介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系统地考察保险业对经济增长的具体影响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根据已有研究所采用的数据和计量方法,我们可以将已有研究划分为两大块。保险业的发展水平通常由保险金总额来度量,经济增长则通常由GDP增长率来度量。一部分研究采用时间序列数据来考察保险业发展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Ward & Zurbruegg,2000;Kugler & Ofoghi,2005;Adams et al.,2005;Ching et al.,2010)。Ward和Zurbruegg(2000)首次采用这种方法,他们的实证结果显示,在美国,奥地利和英国保险市场和经济增长不存在协整关系,而在加拿大,法国,意大利和日本,保险市场和经济增长存在协整关系。Kugler和Ofoghi(2005)对有关英国市场的结论提出了质疑。与Zurbruegg(2000)不同,Kugler 和Ofoghi(2005)并没有采用保险金总额,而是采用包括长期保险的险金和一般商业险的险金在内的分类险金数据来考察这一问题。他们的实证结论显示英国的保险业发展和经济增长实际上是存在协整关系的。Ching等(2010)则验证了在马来西亚的保险业和经济增长存在同样的协整关系。Adams等(2010)采用VAR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考察了瑞典1830年到199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发现保险行业发展对GDP和银行业有显著影响,但是反之格兰杰因果关系并不成立。
另一部分研究采用面板数据来考察这保险业对经济的影响(Arena,2008;Curak et al.,2009;Han et al.,2010;Avram et al.,2010;Chen et al.,2012)。Arena(2008)采用面板数据计量模型和GMM的方法考察了55个国家在1976年~2004年里保险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Arena(2008)指出动态面板数據模型的时间跨度相对较长,所以他计算每个变量的五年内的平均值,将变量的均值代入模型中。他的实证结果显示人寿保险和非人寿保险都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相对于发展中国家,非人寿保险对高收入国家的影响更加显著。Avram等(2010)采用了和Arena(2008)同样的计量方法,但是样本量从55个国家扩大到93个国家,时间跨度为1980年~2006年。他们发现保险密度(即人均保险金额)对静静增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保险深度(即保险金与GDP的比值)对经济增长没有显著影响。同时,他们还强调了健全的法律体系和产权保护对于保险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Arena(2008)不同,Han等(2010)和Chen等(2012)并没有采用五年平均的方法,而是将年度数据代入动态面板计量模型中,他们的实证结果同样验证了保险业对静静增长的显著正向作用。Curak等(2009)首次指出,当动态面板的时间跨度相对较大时,会存在平稳性问题。所以,Im,Pesaran和Smith(2002)在研究中对每一个变量进行了单位根检验。他们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一步验证了人寿保险和非人寿保险都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三、 实证结果
本文的数据来源为OECD所建立的垫子数据库,样本区间为1983年~2012年,涵盖下列27个OECD国家:澳大利亚、奥地利、比利时、加拿大、捷克共和国、丹麦、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爱尔兰、意大利、日本、韩国、卢森堡、墨西哥、荷兰、挪威、波兰、葡萄牙、斯洛伐克、西班牙、瑞典、瑞士、土耳其、英国和美国。
用各个国家保险总费用的对数代表保险业的发展水平,GDP的对数代表经济发展水平。图1 刻画了每个国家保险费用用GDP的动态趋势。图1显示,每个国家的保险费用和GDP都在1983年~2012年经历了告诉的增长,同时,我么也看到保险费和GDP呈现相同的增长趋势,这也意味着二者之间可能存在很强的协整关系。
本文参照Im Pesaran和Shin(2003)和Madala和Wu(1999)中的方法对两个量之间的关系进行面板单位根检验。表1呈现了两种方法的检验结果,两种检验方法都显示保险费和GDP之间是I(1)关系。
表3呈现了协整估计的结果。结果显示,从长期来看,保险费用每增加1%,GDP平均增加0.617 3%。
本文采用VECM中的脉冲反应函数来考察保险业对经济增长的短期作用。图2中呈现了面板VECM中的脉冲反应函数。图2中的结果显示,dlnGDP发生一个单位标准差的偏离,对dlnprem没有显著的影响。但是dlnprem发生一个单位的标准差的偏离,对dlnGDP有显著的正的影响,而且这一影响持续到3年之后消失。
四、 结论
本文采用最新的面板数据计量方法考察乐保险业发展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1983年~2012年27个OECD国家的数据,我们发现保险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直接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协整估计发现,保险费用增加1%能够在长期上带来0.617 3%的GDP增长。从短期上来看,保险费用的差异每产生一个单位标准差的偏离,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影响,这个影响在3年后消失为0,然而短期上GDP的波动并不会对保险业产生显著的影响。综上所述,这篇文章验证了保险业的发展在短期上和长期上都能够刺激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 Pedroni P.Purchasing Power Parity Tests in Cointegrated Panels.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2001,(83):727-731.
[2] Kugler M.and Ofoghi R. Does Insurance Promote Economic Growth? Evidence from UK,2005.
[3] Avram K., Nguyen Y.and Skully M.Insurance and Economic Growth: A Cross Country Examination,2010.
[4] Boon T.K.Do Commercial Banks,Stock Market and Insurance Market Promote Economic Growth? An Analysis of the Singapore Economy,2009.
作者简介:张韵(1990-),女,汉族,安徽省铜陵市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宏观与金融经济学。
白酒行业经济运行态势 篇12
一、白酒制造业运行情况
(一)行业规模
2008年我国白酒制造业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发展速度较上年有所加快。去年1~11月,我国白酒制造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411.90亿元,同比增长29.94%,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4.09个百分点。11月末,我国白酒制造业资产总计为1492.03亿元,同比增长19.63%,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5.36个百分点;企业数为1228个,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11个;从业人员年均人数为32.79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了4.59万人。
(二)资本/劳动密集度
2008年我国白酒制造业人均产品销售收入、人均资产总额、单位产品销售收入、单位资产总额较上年有较大的提高。去年11月末,我国白酒制造业人均产品销售收入为43.06万元/人,比上年同期增加了8.37万元/人;人均资产总额为45.51万元/人,比上年同期增加了5.23万元/人;单位产品销售收入为11497.58万元/单位,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739.77万元/单位;单位资产总额为12150.09万元/单位,比上年同期增加了821.62万元/单位。
(三)产销情况
2008年我国白酒制造业产销情况良好,产销率总体较高。去年1~11月,我国白酒制造业累计工业总产值为1463.38亿元,同比增长29.82%,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01个百分点;累计工业销售产值为1389.94亿元,同比增长28.40%,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95个百分点;产销率为94.98%,比上年同期减少了1.06个百分点。去年11月末,产成品资金占用为109.35亿元,同比增长31.48%,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2 0.4 0个百分点。
(四)成本费用结构
2008年,由于原材料和劳动力等成本不断增加,我国白酒制造业的成本费用有所提高。去年1~11月,我国白酒制造业累计成本费用总额为1150.5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83.76亿元。其中,累计产品销售成本为928.70亿元,同比增长33.86%,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12个百分点,累计产品销售成本占成本费用总额的比重为80.71%,占比较上年同期减少了0.27个百分点;累计产品销售费用为131.58亿元,同比增长20.35%,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3.01个百分点,累计产品销售费用占成本费用总额的比重为11.44%,占比较上年同期增加了0.43个百分点;累计管理费用为80.26亿元,同比增长32.71%,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6.14个百分点,累计管理费用占成本费用总额的比重为6.98%,占比较上年同期减少了0.04个百分点;累计财务费用为10.05亿元,同比增长21.29%,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2.83个百分点,累计财务费用占成本费用总额的比重为0.87%,占比较上年同期减少了0.12个百分点。
(五)盈利情况
2008年我国白酒制造业实现利润总体向好,亏损情况也不容乐观。去年1~11月,我国白酒制造业累计利润总额为186.4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50.15亿元;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为4.40亿元,同比增长49.72%,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06.15个百分点。去年11月末,我国白酒制造业亏损面为10.26%,比上年同期减少了1.74个百分点;亏损深度为2.36%,比上年同期增加了0.24个百分点。
(六)盈利能力
2008年我国白酒制造业盈利能力总体较好,但毛利率同比下降。去年1~1 1月,我国白酒制造业毛利率为34.22%,比上年同期减少了1.37个百分点;销售利润率为13.20%,比上年同期增加了0.66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为16.20%,比上年同期增加了0.43个百分点;资产利润率为12.50%,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69个百分点;净资产利润率为2 2.5 7%,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31个百分点。
二、主要产品生产情况
(一)累计生产情况
2008年我国白酒产量保持了较为迅速的增长。去年1~12月,我国累计生产白酒569.34万吨,同比增长15.79%,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6.4 1个百分点。
(二)月度生产情况
2008年10月,我国生产白酒51.29万吨,同比增长12.95%,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5.85个百分点。去年11月,我国生产白酒56.17万吨,同比增长16.73%,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27个百分点。12月,我国生产白酒68.75万吨,同比增长14.20%,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00个百分点。
三、重点地区行业运行情况
(一)重点地区行业运营状况
产品销售收入。2008年1~11月,我国白酒制造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411.90亿元,其中,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前5个省(市、区)是四川、山东、贵州、河南、湖北,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524.89、154.86、100.70、87.73、77.99亿元,其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合计占全国的比重为67.01%。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集中度比上年同期(68.71%)下降了1.70个百分点。去年1~11月,我国白酒制造业累计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9.94%,其中,累计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较快的是辽宁、云南、江西、福建、湖北等省(市、区),累计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分别为72.98%、58.81%、57.90%、57.64%、56.25%,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3.04、28.87、27.96、27.70、26.31个百分点。
利润。2008年1~11月,我国白酒制造业累计利润总额为186.43亿元,其中,累计利润总额前5个省(市、区)是四川、贵州、河南、山东、江苏,累计利润总额分别为64.97、62.30、11.76、9.73、7.23亿元,其累计利润总额合计占全国的比重为83.67%。累计利润总额集中度(CR5)比上年同期(82.52%)上升了1.15个百分点。
亏损面。2008年11月末, 我国白酒制造业亏损面为10.26%, 其中, 亏损面较大的有新疆、陕西、青海、甘肃、福建等省 (市、区) , 亏损面分别为50.00%、45.00%、33.33%、30.43%、25.00%, 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9.74、34.74、23.07、20.17、14.74个百分点。
亏损深度。2008年11月末,我国白酒制造业亏损深度为2.36%,其中,亏损深度较大的有陕西、天津、广西、云南、河北等省(市、区),亏损深度分别为38.12%、24.45%、22.86%、20.52%、18.82%,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5.76、22.09、20.50、18.16、16.46个百分点。
(二)重点地区产品生产情况
2008年我国白酒累计产量为569.34万吨,其中,累计产量前5个省(市、区)是四川、山东、河南、辽宁、湖北,累计产量分别为111.76、76.55、57.90、43.17、32.39万吨,其累计产量合计占全国白酒总产量的56.52%。2008年,我国白酒累计产量同比增长为15.79%,其中,累计产量同比增长较快的地区是福建、湖北、广西、湖南、海南等省(市、区),累计产量同比增长分别为117.27%、58.85%、57.33%、52.41%、45.10%,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 0 1.4 8、43.06、41.54、36.62、29.31个百分点。
四、市场竞争状况
(一)企业规模结构
产品销售收入。2008年1~11月,我国白酒制造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411.90亿元,同比增长29.94%,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4.09个百分点。其中:大型企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673.92亿元,同比增长24.28%,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5.84个百分点,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低5.66个百分点。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国的47.73%,占比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10个百分点;中型企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30.42亿元,同比增长29.11%,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了0.68个百分点,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低0.83个百分点。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国的23.40%,占比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94个百分点;小型企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07.56亿元,同比增长41.32%,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6.65个百分点,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高11.38个百分点。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国的28.87%,占比比上年同期上升了2.04个百分点。
利润。2008年1~11月,我国白酒制造业累计利润总额为186.43亿元,同比增长36.79%,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3.47个百分点。其中:大型企业累计利润总额为1 3 3.7 8亿元,同比增长33.96%,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7.40个百分点,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低2.83个百分点。累计利润总额占全国的71.76%,占比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58个百分点;中型企业累计利润总额为25.00亿元,同比增长30.02%,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65.01个百分点,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低6.77个百分点。累计利润总额占全国的13.41%,占比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79个百分点;小型企业累计利润总额为27.65亿元,同比增长60.82%,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2.15个百分点,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高24.02个百分点。累计利润总额占全国的14.83%,占比比上年同期上升了2.37个百分点。
亏损企业亏损额。2008年1~11月,我国白酒制造业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为43999.20万元,同比增长49.72%,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06.15个百分点。其中:大型企业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为20621.40万元。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占全国的46.87%,占比比上年同期上升了46.87个百分点;中型企业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为6 4 2 2.0 0万元,同比增长-34.55%,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了33.93个百分点,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低84.27个百分点。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占全国的14.60%,占比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7.84个百分点;小型企业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为16955.80万元,同比增长-13.39%,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了5.34个百分点,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低63.11个百分点。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占全国的38.54%,占比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9.03个百分点。
五、白酒制造行业热点
(一)部分酒类生产技术被限制出口
为规范我国技术出口管理,引导企业的技术出口行为,商务部、科技部发布了修订后的《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其中限制出口技术内容包括茅台酒生产工艺等酒类生产技术,于2008年11月1日正式施行。该《目录》是在2001年12月发布的《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的基础上,综合了国务院各部委、各行业协会和地方商务主管部门的修订建议,经百余位技术和贸易专家多次评审,并经中国工程院专家审定后确定的。《目录》共列入技术150项,涵盖了农、林、畜牧、渔业、纺织、化学原料及饮料制造业、化学制品制造、医药制造等34个行业。其中,禁止出口技术33项,限制出口技术117项。根据《对外贸易法》和《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列入《目录》的禁止类技术不允许出口,限制类技术实行许可证管理。《目录》实施,对规范技术出口管理、引导企业技术出口行为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而饮料生产技术在最新公布的《目录》中被列入限制出口部分,其控制要点包括:非酒精饮料生产技术,酒精饮料生产技术两部分。被限制的酒精饮料生产技术主要包括:运用计算机勾兑调味川酒技术、茅台酒的生产工艺、黄酒生产制曲、酒药生产工艺技术等内容。
(二)浓香型白酒标准化进程加快,白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浓香型分会成立
2008年12月26日,全国白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浓香型白酒分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一次委员大会在五粮液集团总部召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四川技术监督局、宜宾市政府、五粮液集团、剑南春集团等相关领导出席了会议。目前,浓香型白酒已成为我国产量最大、市场占有率最高的白酒主体酒种。2007年,全国白酒产量达到493.95万千升,其中70%以上为浓香型白酒。在出口方面,浓香型白酒更是独领风骚,仅五粮液集团一家就占整个白酒行业出口量的90%以上。此次全国白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浓香型白酒分技术委员的成立,是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订“标准以企业为主导,面向国际竞争”宗旨的成果,是浓香型白酒行业发展的契机。全国白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一届浓香型白酒分技术委员会由来自五粮液集团、水井坊股份有限公司、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剑南春集团的25名委员组成,五粮液集团董事长王国春任主任委员,五粮液股份公司总经理陈林任秘书长。秘书处承担单位为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主要负责浓香型白酒领域的国家标准制度修订工作。浓香型白酒分技术委员将围绕食品质量安全、产品质量、技术安全、环境友好、工艺规范、健康绿色等目标系统地开展浓香型白酒标准的研究制定,提高产品质量、规范生产过程,起到规范产业行为、促进白酒行业健康快速发展的作用;同时,提高浓香型白酒标准化水平,加快我国白酒标准国际化进程,进一步促进中国白酒走向国际市场。
(三)《食品安全法草案》出炉
【行业经济指标】推荐阅读:
行业经济01-18
煤炭行业循环经济12-15
饮料行业经济运行态势05-19
煤炭行业经济运行态势06-04
商业行业经济运行态势07-26
中国行业经济运行报告07-28
软件行业经济运行态势11-22
金融行业经济运行态势11-22
建筑行业的经济管理论文05-08
房地产行业经济管理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