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人

2024-06-01

学校人(共11篇)

学校人 篇1

一位做电视企划与采访的年轻人, 因与家人同住, 所以他每天都能听到妈妈这样的唠叨:要记得吃饭, 别太晚睡, 开车要小心等等, 他已见怪不怪, 习以为常。只是有时他会觉得不耐烦, 一见到母亲就想逃, 免得听她罗嗦半天。有一次年轻人赴花莲采访证严法师, 听到证严法师说一句话, 他觉得很有道理。她说:“如果一个父母常常担心他的孩子, 他的孩子会没有福气;因为福气都被父母给担心掉了。”师父又说:“如果父母希望他的孩子有福气, 就要多多祝福他的孩子, 而不是担心她的孩子。”年轻人听到这样的话十分兴奋, 一回到家马上转述证严法师的话给他妈妈听。从此以后, 他母亲就很少再对他唠叨了, 他看到母亲也不会再躲, 反而在下班之余, 会找母亲聊聊天, 他觉得现在他跟母亲像朋友一般自在。

看完这个故事, 我感受颇多:一件事情如果你用很大的“念力”去相信它, 它就会如你所相信的去“实现”你所相信的。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的大学生们。随着高校扩招, 全球经济的不景气, 就业竞争日益激烈, 一方面, 学校人———大学生找工作难的呼声越来越高;另一方面, 企业却在为找不到合适的人才而忧心重重。那么, 学校人如何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成功蜕变成社会人, 在职场上撑起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这就需要我们思考怎样才能从学校人成功蜕变为社会人?我认为, 我们应该仔细品读这个小故事, 学习这位年轻人的妈妈, 因为你的愿望有多大, 实践的力量就有多大!借用“吸引力法则”的说法, 就是“心想事成”。也就是说, 我们大学生们今天的思路会决定未来你作为一个社会人的出路!

1 学校创新教育———成功蜕变的摇篮

教育工作者应该尽其所能, 培养大学生具备合格、够用的文化素养、一定的动手能力以及较高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 大学生才能顺利就业, 成功蜕变, 我们的教育才能彰显其功能, 为社会人开启完美人生的第一步提供起步平台, 从而帮助他们开辟就业的新天地。

1.1 夯实文化素质培养, 创新课堂教学

社会在进步, 各行各业的迅速发展, 岗位的提升都要求大学生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文化素养包括已掌握的基础文化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基础文化知识体现在大学生的创新和创造能力、学习和探索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专业技术知识体现在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合理, 动手能力强, 适应岗位所需, 能够成为社会认可的复合型人才。因此, 一线教师应该利用课堂这个教育阵地, 努力夯实课堂教学, 培养有知识, 有文化, 懂技术, 有能力的一代合格人才。每个人的手指头长得都不一样齐, 更何况, 我们一个个活生生的大学生们。他们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 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异, 出现这种情况, 我们教师千万不能有抵触情绪, 或者是反感, 反之, 应积极探索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枯燥无味的“填鸭式”教学, 早已经成为了“过去时”。建议采用多媒体教学, 这一新媒介使学生能够以更大的学习兴趣投入到课堂学习过程中去, 同时提高快速把握新知识的能力。多媒体的优化组合, 还可以扬长避短, 互为补充, 发挥视听媒体深刻的表现力, 良好的重现力, 拓宽教学信息传输渠道, 从而显示出课堂教学系统的整体效应。多媒体教学应用到课堂教学中, 是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它具有传统教学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合理地把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教学活动中, 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全新的身临其境的环境, 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 课堂上一定要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师进行课堂教学, 使之作为一种催化剂来保障我们教学质量的提高, 保证教学效果。

1.2 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 加大技能培训的力度, 重视实践教学

今天的职业教育, 还是偏重于教育, 而不太职业。也就是说, 偏重理论教育, 轻视职业技能的培养。众所周知, 职业教育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而非研究型人才, 所以, 应按满足社会需求来制定各专业毕业生的技能培训方案。这方面, 我们应该借鉴美国的职业教育。美国职业教育非常讲究实效, 无论是专业学校还是企业办的职业技术培训, 其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都紧密结合本专业的生产和工作实际, 针对性强, 学习和应用大力结合, 吸引力大, 效果好。美国各种职业技术培训的教学内容都是先进的实用性技术, 都立足于基本技能和应变能力的培养。其教学环节实践性强, 多采用现场教学、实物教学、模拟训练、电化教学等。总之, 在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上, 特别注重理论密切联系实际, 重点是提高受教育者的整体素质, 着重技能的培训,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和动手实践的能力。鉴于此, 要想让我们的毕业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得以提高, 更加职业化, 就必须学习美国的职业教育理念, 加大我们在职业教育中实践教学的比例 (建议至少要占到总学时的50%) , 减少不必要的验证性实验, 增加技能实训, 提高实践教学的知识、技术含量。

1.3 加强校企结合, 为大学生提供实训平台

实训就像是参加工作前的实习一样, 学校应重视建立实训基地, 与社会上的一些优秀企事业联手合作, 做到人才提供与实际岗位无缝对接, 达到学与用的有效结合。实训基地要实行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方式。在校内建立实训场所或实验室, 模拟不同专业的工作、生产的真实流程, 让学生在校内进行最基本的模拟训练, 为到实训场所实际体验做好铺垫。然后, 在校外建立一些相对稳定的实训基地, 以满足高职教育作为一种开放式教育的实训要求, 即与一些企事业单位建立长久的合作伙伴关系———学校负责输送实训人员, 企业负责岗位培训, 达到校企互惠互利, 双赢共生, 相互依托。发现王国———坐落于大连开发区的一家大型主题公园, 占地之广, 耗资之巨大, 仅从国际巨星章子怡小姐亲临为其开幕剪彩便可见一斑。学校为了增加学生们对社会的了解, 把自己所学的知识更好地与实践相结合, 特别安排了相关专业的学生去实习。实训前期, 学生们在学校接受一些必要的岗位知识教育;实训中, 校企不断保持联系和沟通, 及时处理实训过程中所出现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实训期结束后, 学生们回到学校做回顾总结。从整个实训来看, 发现王国给予了我们学校和学生很高的评价, 学生们也普遍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培养并提高了自己适应岗位的能力, 甚至有的学生都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在社会上生活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没有两把刷子还真不行”。可见,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不仅可以使大学生们更加热爱自己所学的专业, 还可以为他们日后找到工作打好基础。

1.4 强调德育教育的培养

我们的教育在传授知识, 培养有文化的接班人的同时, 还必须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也就是说, 教育必须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主力军, “德”占首位, 否则, 教育就是失败的。早些时日的“苏丹红事件”、“三鹿毒奶粉事件”、2009年10月, 接二连三的三起校园血案、今年年初的“皮革奶事件”、路人昏倒无人上前救助……还有很多我们数都数不清的被媒体曝光的不道德事件, 这些都会让人“不寒而栗”!作为一名教师, 如何在课堂上既“教书”又“育人”, 把教育的功能最大化, 让我们所培养的学生懂知识, 明道理, 会做人, 能做事?我认为这是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们应该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一线教师应该坚守好自己的岗位, 利用有效的课堂教学阵地, 除了进行传道、授业、解惑之外, 还要对大学生们的德育教育和培养给予高度的重视, 适度对大学生们开展德育教育!所以, 如果每位教师都能够把课堂教学这个阵地长此以往地坚守下去———教书、育人两不误, 我相信, 不但大学校园里的暴力案件会越来越少, 而且, 走入社会后, 误入歧途的年轻人, 昧着良心赚黑钱的奸商也会越来越少, 社会也会越来越美好!我们都希望看到:教育所培养出的合格人才是“金钱的巨人”, 而不是“道德的侏儒”!

1.5 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凡事都要有计划性。俗语说得好:“三思而后行”。一个人要想实现梦想, 必须先确定好自己的发展方向, 然后逐步制定计划, 再逐步实施, 方能少走弯路。也就是说, 个人对今后所要从事的职业性质、要去的工作单位、要担负的职务、要做的事业等一系列发展轨迹做出设想和规划, 从而为日后寻求工作, 从事哪方面的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各院校和全体一线教师都应该高度重视培养大学生有计划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因为大学四年时间对许多大学生来说, 是个漫长的学习经历。如果没有合理的规划, 这宝贵的人生四年很有可能就在无聊中虚度。如果我们教育工作者能够帮助每位大学生从一入校就制定好自己的发展目标, 那么, 通过一边学习, 一边修改, 始终如一地朝着既定目标努力拼搏, 相信学习一定会有成效, 目标也更容易实现。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一个最大的好处是有助于学生们安排各学科日常学习的轻重缓急。通过职业生涯规划, 能使大学生们紧紧抓住学习的方向和重点, 增加他们成功的可能性。可见, 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绝不只是协助个人达到和实现个人目标, 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真正了解自己, 并且进一步详细评估内外环境的优势、限制, 设计出合理且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以便将来就业。

2 学校人的思路———成功蜕变的前提

大学生在校期间应提早进行科学的职业规划, 应对就业难问题, 做足这方面的准备工作, 从而为开启自己的美好人生打下基础。

2.1 科学合理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学校人———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 从自我认识、环境评估、职业定位、计划执行以及评估反馈等环节都暴露出一些问题, 其中比较突出的是认识不够客观、规划和实施有些脱离实际、带有理想化的倾向。进入二十一世纪, 我们的邻国———日本就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职业生涯教育”。无论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大学, 都认识到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并根据其理念付诸实践, 在各阶段进行着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生涯准备的教育。我国的教育体制和现今国情决定了我们目前的教育现状, 差距的弥补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够完成的。但亡羊补牢, 犹未晚矣, 大学生们必须在此期间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目的在于提高对自我的认知程度和对未来职业岗位的认知。科学合理地进行职业发展定位, 明确日后的发展方向, 同时让你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引你日常的学习和生活, 只有这样学校人才能够在走出学校之后实现顺利就业, 不走或少走弯路。

2.2 提高专业素质, 确保拥有“一技之长”

要想成功就业, 学校人必须有所准备, 包括专业知识、岗位技能和综合素质等全方位的准备。职业发展要求大学生首先要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一技之长。专业素质包括基础文化素质和专业技术素质。基础文化素质体现在大学生的创新和创造能力、学习和探索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专业技术素质体现在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合理, 动手能力强, 能够适应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传统产业改造和大量新兴产业迅猛发展, 新型职业和交叉职业层出不穷。社会职业的发展变化使大学生们所学的专业与实际工作岗位的一致性越来越小, 职业变动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行业特征不像过去那么鲜明, 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更新周期变短, 复合程度提高, 多面手更受欢迎, 更具有竞争优势。可见, 职业的发展需要大学生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 学会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终身学习, 不断增强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靠一技之长立足社会。

2.3 提高综合素质, 力求“德、智、体”全面发展

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大学生具有良好的社会综合素质。在择业过程中, 具备了良好的专业素质、职业道德素养和社会综合素质的大学生, 往往更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并在实际工作中能更快地适应岗位。相反, 综合素质差的大学生, 在激烈的就业竞争过程中, 甚至是在投递简历的一刹那就会处于劣势, 不具备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而被淘汰。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买方市场已经形成, 并日渐完善, 消费者对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愈来愈大。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 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条文, 遵守市场规范, 强化为顾客服务的理念, 重视产品的质量和人文内涵。这使得用人单位在聘用员工时掌握的标准从单纯注重专业变为注重社会综合素质。社会综合素质包括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奉献精神、协调交际能力、文艺才能等等。大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社团活动、学生管理工作等, 对于培养其社会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 学校和教师必须在这些方面给予重视, 提供机会;另一方面, 作为学校人, 大学生们应该积极参与, 锻炼自己, 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 在不断的经历中成长, 全面发展。

2.4 摆正心态, 爱岗敬业

很多时候, 理想和现实都是有差距的。学校人首先要过心理关, 保持一颗平常心很重要。大学生涉世未深, 在工作中不愿从小事做起, 拈轻怕重, 碰到困难就不知所措, 不会灵活调整。在此建议学校人们在校期间一定要明确自己的志向, 自身的能力、经验和擅长, 明白自己适合做什么, 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用积极、正确的心态去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在找工作过程中尤其要避免眼高手低, 在工作岗位上切记不可好高骛远, 对待工作要报以持之以恒的态度, 踏踏实实, 一步一个脚印。“爱岗”、“敬业”亘古以来是职场成功的永恒定律。我们的教育应该让学校人认识到:“入一行, 爱一行”, 不能“朝三暮四”、“频繁跳槽”。现实生活中, 大多数优秀的企业, 他们都非常注重实效、注重结果, 因此, 员工的敬业精神是不可或缺的。学校人有了敬业精神, 明确了工作目标和强烈的责任心, 并满怀激情, 踏实、有效地完成本职工作, 相信梦想的实现一定就在不远处。相反, 缺乏平和的心态, 不爱岗不敬业, 这样的员工业绩再出色, 能力再强, 最终也会被企业淘汰。

3 社会人的出路———成功蜕变的必然

3.1 个人选择与社会需要相辅相成

社会人在做职业选择时, 首先要考虑用人单位的需求, 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 这样才能跟单位配对成功。多数企业的用人要求大致是:创新能力、团队精神、沟通能力、学习能力是用人单位看重的四种素质;对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并能为此做出最大的贡献, 认同企业文化, 适应企业的要求和管理, 是企业选人用人的标准;既看求职者的学习成绩, 也看他们的学习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经验的积累, 学生在校期间是否入党或参加业余党校、参与做义工或集体劳动、积极勤工助学和社会实践以及素质拓展等, 因为企业认为, 这样的学生有信仰和追求, 有集体荣誉感和危机意识, 环境适应能力强, 易于培养。总之一句话, 用人单对人才的需求是全方位的:包括吃苦耐劳、敬业精神, 意志力和自我调节力, 学习、创新、善于思考等能力, 以及合作、沟通、平衡能力、执行能力、领导能力、亲和力和诚信力等。其次, 社会需要、市场需要, 就是社会人就业选择的方向。只有准确把握社会需要, 紧跟时代发展步伐, 选择的职业才有发展潜力, 个人在职业方面的努力和投入才会增值, 个人才能获得比较大的发展空间, 自我发展才会有可靠的保障。再次, 职业选择还要符合自己的实际。每个人的性格不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 因此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和需求来选择职业。在选择职业时, 不能完全凭主观意志和愿望行事。如果个人的择业脱离了社会和市场需要, 他将很难被社会接纳。只有把社会需要与个人的理想、抱负和志趣结合起来, 才有成功的希望!

3.2 放飞梦想, 迎接职场新挑战

乘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走出大学, 步入社会。更多的挑战, 更多的困难都会在生活中出现。不要轻言放弃, 以虚心的态度去学做人、学做事, 适时地学会自省, 不断积攒能量, 在工作中不但要成为强者, 更要成为智者。生命的旅途中, 社会人要面对的会有很多, 要学习的还有很多, 任何事情皆有可能。记住:不可好高骛远, 要脚踏实地, 从小事做起, 从基层做起。要立足本职, 从点滴学起、做起、干起, 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要相信天道酬勤, 对待工作要报以持之以恒的态度。只要我们把个人选择与社会需要相结合, 用理性的眼光来看待问题, 在拥有实力的同时加倍努力, 不断学习新事物, 做到思路清晰, 行动一致, 没有什么不可以。我坚信只有这样, 社会人才能在职场这片汪洋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帆船, 扬帆远航, 实现人生理想!

参考文献

[1]苗作斌.重视和做好德育工作[J].教育发展研究, 2000 (4) .

[2]刘育锋.美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职业教育改革[J].职教论坛, 2003 (20) .

[3]章达友.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M].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5.

[4]李病宽, 刘启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体系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 2005 (1) .

学校人 篇2

马同民 校长六年级品德4节

刘亚峰教导主任四二班数学12教学工作

姚凤云 后勤主任三二班数学12节 安全工作

王凤梅 会计 一一班语文12节

李全堂 大队辅导员 体育14节 学校维修工作

宋绿字 体育 16节

六一班

宋朝阁班主任 数学 英语16节何艳霞语文15节

六二班

魏丽班主任语文省情品德美术老师15节 高红芬数学音乐劳技科学14节 五一班

邢秀敏班主任数学音乐美术劳技科学老师15节 张秀红语文品德省情书法老师15节

五二班

牛永英 班主任语文省情 劳技 品德老师15节 柴红彦数学英语老师16节 四一班

高丰英班主任数学劳技美术音乐老师15节 熊中华语文品德省情书法老师15节 四二班

张倩班主任 语文 省情音乐劳技老师15节

三一班

路建珉 班主任语文品德音乐美术老师15节 王凤忠数学省情科学劳技15节 三二班

贾素芝班主任语文省情品德15节

二一班

陈晓红班主任语文品德等16节 张洪艳数学美术音乐16节

二二班

胡风枝班主任语文音乐16节刘素娣数学美术16节

一一班

张爱锋班主任数学音乐16节

郑文静 六二班五一班 四一班 四二班英语14节

马双喜 书法美术12节 多媒体管理

以“成全人”的理念管理学校 篇3

关键词:办学理念;以人为本;成全;人格;个性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9-005-1

学校的办学理念直接影响着办学的管理水平,办学水平则决定了学校的整体发展趋势。我国的新课改特别强调指出,要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联系我们二附中的实际,我们认为教育是对人的成全,教育的实质就是成全和造就人格健全并富有个性的人。在具体实践中,我们一直以“成全人”的理念践行着新课改“以人为本”的要求,努力以我们的教育去成全人的生命成长、成全人的成功成就、成全人当下和将来的幸福人生。

一、“成全人”理念的本质是以学生为本,成全每一位学生

1.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在学校和班级中应当具有主体地位,学生不应被动地接受教育与管理,而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班级、学校管理的全过程。我们学校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我们积极发挥校团委和学生会的作用,每一位学生都可以报名参加学生会,通过民主竞选的方式来参与学校的日常管理。校学生会作为学生的自治组织,在团委的领导下,承担了许多学校管理的职责,如策划和组织学校大型学生活动、开展对外宣传交流活动、检查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等等。我们在管理过程中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学校和班级的管理活动,使每一位学生都可以表达自己的见解、维护自己的尊严,真正培育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2.完善每一位学生的人格品质。

学校管理的职能是培养和造就学生高尚的品德、丰富的知识技能、健康的身心、乐群的习性、美好的人生。我校特别关注学生的人格品质的塑造,强调要通过我们的教育,使每一位学生都拥有崇高的价值理想和优良的道德情操。

学校主要通过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去塑造完善每一位学生的人格品质。我校以班会课为主阵地,以“两操”为突破口,从小事、身边事做起,充分发挥学生“文明监督员”队伍的作用,让每一位学生先做到自查、自纠,然后达到自省、自觉。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根据学生特点,我校适时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如开展“勿忘国耻,圆梦中华”主题教育活动,从2014年12月1日至19日三周内通过主题班会、征文、签名、点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其中,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通过这些德育活动,我们努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把学习到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精神品质,融入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们普遍形成了团结、合作、勤奋、进取的精神,学生们的人格品质得以不断完善。

二、“成全人”理念的重点是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

1.成全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

现代教育要求我们不能用单一的色彩来衡量所有学生,作为教育者,我们要关注每个学生的特色和进步,从多种角度寻找与学生个体相适应的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切入点,创设各种不同的发展平台和空间,来满足不同个性的学生成长和发展需要,从而激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发展的动力,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为打破班级和课堂的局限,创设一种适合学生兴趣和自我发展的开放性学习空间,满足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选择性,我们每天下午活动课的时间,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学生社团活动,成全学生的个性发展。

我校目前成立了语言类、体育类、艺术类、人文类、科技类、竞赛类、技术类等七大类共50多个社团,可以称得上是缤纷多彩、应有尽有,每一位学生都可以自主地去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社团去参加。形式丰富的社团活动打开了学生的视野,极大地充实和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学生通过参与社团发展了自己的个性,社团营造的和谐氛围也促进了学生心理成熟及健康人格的发展,使学生素质得到了全面的提高。

2.成全学生做创新和实践的主人。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与“成全人”的理念也是紧密相联的。创新要依靠大胆的、独立的思考,所以必须让大脑充分地解放出来,同时,创新还要靠多参加实践,多接触社会,通过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和复杂多变的自然现象,让学生得到启发进而产生灵感。我校把创新能力作为学生素质的重点来培养,积极激发每个学生的创造欲,努力让每一位学生成为创新和实践的主人。

我校主要加强特色项目和精品课程的建设,实施精细化管理举措,强化计算机编程教育、京剧文化教育、英语口语教育等特色课程建设,积极开展“五月的鲜花”校园文艺节、阳光体育节、情景剧表演等特色项目,同时还组织学生参加“走进泰州市规划馆”“走进泰州图书馆”等社会实践活动,参加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分区联赛、江苏省作文大赛、江苏省金钥匙科技竞赛等校外比赛。丰富多彩的活动挖掘了学生潜力,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锻炼和展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学生得以实现全面发展。

三、“成全人”理念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成就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通过教育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这也是我们教育学生的终极使命。我们提出“成全人”理念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成就人,让每一位学生的生命都能通过我们的教育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我们秉持“成全人”的理念,通过关注学生生活,培养学生高尚人格;通过关注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通过关注学生未来,培养学生文化视野。坚持以增强学生的集体观、荣誉感、凝聚力为突破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文化品位和自我管理能力。

学校人 篇4

学生技能和品德既是学生个人成长的需要, 也是职业学校的活力所在。在新一轮课改和创新德育教学实践中, 《职业生涯规划》课开始走进职业学校, 并逐渐成为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一个重要抓手。《职业生涯规划》课在2008年新德育课程设置中出现, 尽管德育课教师接受过新教材的培训, 但是, 在教学过程中还是颇感压力。作为一名德育课教师, 笔者认为中职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 其教学不能囿于课本内容。在实际教学中, 德育教学必须与班主任学生管理、专业理论教学、专业实践指导以及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形成全方位的育人体系, 才能发挥好德育课程的桥梁作用, 全面提升中职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有效实现中职生由“学校人”向“职业人”的角色转换。

德育课程教学要与班主任学生管理工作的结合

引导学生克服不良心态, 促进学生养成健康心理笔者在职业学校从事了十几年的德育教学和班主任管理工作, 其间接触了很多家长。在与家长交流的过程中笔者发现, 不少家长认为孩子上职业学校无前途, 只因孩子年龄小, 无法学手艺, 才无奈选择职校, 他们不求孩子成才, 只求其成人。这种想法无形之中给孩子造成了心理上的阴影, 导致他们在学校就选择了得过且过式的逃避方式。通过问卷调查也发现, 不少中职生本身缺乏自信, 甚至自卑、怯懦, 他们认为自己学习成绩不好, 是背着学业“被否定”的包袱“被选择”来职校, 甚至还有学生认为自己是“双差生”, 只能破罐子破摔。谈及好好学习专业知识, 掌握专业技能, 成为专业人才时, 他们认为是天方夜谭。因此, 在一年级的《职业生涯规划》课上, 德育教师必须利用大量的案例或者请优秀毕业生返校做讲座, 才能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的疏导。当然, 这项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并且仅靠德育课是不够的, 还需要班主任的配合, 需要随时抓住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帮助学生重塑自信, 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学习、面对未来的职业生涯, 有效实现由“学校人”到“职业人”角色转变。另外, 笔者在与中职生谈起对未来的设想时, 发现部分学生表现的又过于自大, 背离实际, 好高骛远甚至爱慕虚荣, 如要求“月收入比白领”, 轻松成“大款”;工作不愿进地方企业, 要求在苏南或者大城市就业;嫌一线工人太累、太丢人, 要坐办公室等等, 仿佛未来无需付出, 就会收获。因此, 德育教师和班主任还要让学生认清目前就业形势的严峻性, 教育学生从自身实际和本地区域经济的发展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切勿好高骛远、眼高手低;教育学生要从适合自身能力的职业岗位起步, 从基层岗位做起, 落实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不应梦想初次就业就谋取到理想的工作岗位, 应先就业, 再择业, 通过努力奋斗实现职业理想, 实现人生价值。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与学习习惯, 塑造学生良好的职业品德当今, 用人单位的员工招聘不仅看重技能, 更看重综合职业素质, 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等, 即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那如何提高从业者的综合职业素质呢?其主要途径就是使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于中职生而言, 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是他们的“软肋”。因此, 作为中职德育工作的直接承担者———德育教师和班主任应多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 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发现问题, 引导、提醒学生逐步改掉陋习, 从点滴生活小事做起, 慢慢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为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塑造良好的职业品德奠定基础。

关注学生兴趣的培养、性格的调适和能力的提高, 使学生主动适应职业要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对工作的兴趣与其成就的大小密切相关。研究表明, 一个人如果对他所从事的工作不感兴趣, 在工作中只能发挥其全部才能的20%~30%;反之, 他就能发挥出自身全部才能的80%~90%。因此, 在考虑自己未来发展方向时, 学生应尽可能地在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群中,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岗位就业。笔者曾对初入学的中职生进行过调查, 发现不少学生对所学专业的了解只限于字面, 选择专业只是家长的安排, 谈不上感兴趣, 也有一部分学生回答专业是自己选择的, 但并没有在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群中找到自己可能感兴趣的职业。其实, 初入学的中职生之所以对专业不感兴趣, 主要是他们对这些专业以及专业对应的职业群不够了解, 许多成功人士并非一开始就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感兴趣, 而是在后来接触过程中才逐步了解, 通过了解开始喜欢, 在喜欢的基础上, 才产生了兴趣。德育教师在一年级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课上, 就应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学专业, 增强学习专业技能的兴趣, 还应与班主任密切配合, 关注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 引导学生对所学专业产生兴趣。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播种一种行为, 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 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 收获一种命运。”不同的职业要求从业者具有与之相适应的性格。一个人的性格对职业生涯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比如, 我们让类似“张飞”性格的人去做文员, 一定会让上司头痛;让类似“林黛玉”性格的人去开拓市场, 业绩肯定不会太理想。但人的性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具有可塑性。在德育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关注引导专业已经定向的中职生, 尽可能地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性格的职业岗位, 并实现岗位成才。

从心理学角度看, 能力是指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具备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 它是我们评价一个人的重要标准。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人的工作和学习的效率。中职生要顺利实现“学校人”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 获得首次就业的成功和未来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就必须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特别是适应社会和融入社会的能力。中职生在校就要培养自己与别人交往、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学会自我控制、自我推销的能力;提高自己抗挫折的能力等等。当然, 这些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学生平时在学习、生活中的训练, 需要学生在积极参与学校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得到提高。

德育课程教学要与专业课程教学的结合

促使学生了解、认识专业, 增强自信, 激发兴趣, 学好专业技能中职一年级的《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应强调“向前看”, 让学生在认识“现在的职业社会”过程中思考“未来的我”及其实现过程。不少中职生是背着学业被家长、教师乃至社会否定的包袱进入职业学校的, 他们缺乏自信, 在“没有前途”、“混日子”的思想主导下, 缺乏“前途在哪”的目标和“我要上进”的动力。那么, 德育教师该如何在教学中给予学生需要的宽容氛围, 科学、客观地引导,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认识所学专业, 认识社会, 给自己定好位, 找准坐标呢?很显然, 切入点不应定在文化课上, 而应是专业课。因为中职新生在专业上基本都是零起点, 只要在自己的专业上起好步, 很快就会进入学习角色。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正视自己, 找回自信, 德育教师应加强与专业课教师的沟通, 了解学生的专业学习情况, 甚至在专业课教师指导学生专业实习时, 可以亲临现场去看看学生的干劲儿 (笔者发现越活跃的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往往越强) , 及时跟学生谈实践感受, 捕捉学生在专业学习、实践中的闪光点, 让其在专业学习与实践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进而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规划当前的学习生活。另外, 中职生虽然专业已基本定向, 但普遍缺乏对专业的认识, 他们对有关科目与专业的联系不理解, 对专业的发展走向则更为模糊。面对这一状况, 德育教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和学习兴趣呢?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与专业课教师共同努力, 对学生在起步阶段进行专业认知指导, 让学生了解专业, 认识专业, 认清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群, 进而经常搜集自己所学专业对应职业群的相关信息, 关注相关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从而有的放矢地去学习, 去完善自己, 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 做好由“学校人”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

切合学生专业特点, 做好职业生涯指导, 有效实现学生角色转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中职生的优势不是学历, 而是实践能力。能证明这一优势的重要凭证是职业资格证书, 它是中职生求职的“敲门砖”, 因而“取证”就是增强中职生就业竞争力的一个手段。但多取证不等于乱取证, 学生所学专业不同, 求职意向不同, 所对应的证书系列也有差别。中职生在进行“取证”选择时, 要从个人实际出发, 与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中职德育教师多数缺乏职场实战经验 (专业课教师经常下企业锻炼, 实战经验一般优于文化课教师) , 课堂教学停留在“纸上”与“表面”, 难以切合中职生的就业领域, 这就影响了学生对职业与职场的全方位认知, 导致其职业生涯规划理想化, 对困难估计不足, 过于乐观。所以, 在教学时, 德育教师应多查阅资料, 多向专业课教师取经, 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更“贴近实际, 贴近学生”, 才能给予学生更具体、更实际的职业生涯指导。

德育课要与社会实践活动课的结合

中职生要顺利实现“学校人”向“职业人”的角色转换, 必须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准备, 提高自己的社会能力。尽管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可以锻炼学生的能力, 但学校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如人际关系不复杂, 学生在学校遇到的问题和矛盾比较简单。而到了工作岗位后, 学生最直接、最明显的感觉就是人际关系变得相对复杂, 要想顺利融入集体, 适应社会, 团队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团队意识是“职业人”应具备的素质之一。具有团队精神, 在团队中明确自己的位置, 处理好与团队其他成员的关系, 是成功“职业人”的重要特征。中职生应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 在校期间应多参加各种活动, 特别是社会实践活动, 在活动中融入集体, 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在活动中提高自己的团队意识、合作意识, 在社会实践中了解自我、了解职场, 提高自己的社会能力。

作为德育教师, 我们应努力培养学生做职业生涯的赢家, 有效促进学生由“学校人”向“职业人”的角色转换, 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安排各种实践活动, 来提高学生的社会能力。如: (1) 参观。带领或推介学生亲临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场所, 使学生了解工作要求、工作流程, 感受职场氛围, 树立职业意识。 (2) 社会调查。围绕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和要求指导学生完成社会调查, 使学生在调查中了解就业环境和企业用人要求, 发现职业生活的丰富内涵, 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和创业观。 (3) 专业实习。学校的专业实习课以进行基本操作为目标要求。德育教师要善于抓住教学资源, 让学生在“亲自动手”过程中, 认识本专业工作对人的要求, 以专业实习为起点培养职业素质, 为实现人职匹配打好基础。 (4) 规划职业生涯。在教师指导下, 学生要自主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 让学生在动笔过程中, 让学生学会理清思路, 发现自己文字组织、生涯规划等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 并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

大浪淘沙, 适者生存。中职生做好从“学校人”到“职业人”角色转换的准备, 就能在就业后更快地适应职业生活, 从容地应对不再单纯的职业环境, 抢先站稳脚跟, 更快更好地在职业生涯的阶梯上攀登。而讲授中职一年级《职业生涯规划》课的德育教师更是任重而道远, 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本课程资源, 架桥铺路, 形成全方位的育人体系, 不断提升中职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职业素质, 争做职业生涯教育的赢家。

参考文献

[1] (美) 加里D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 (第4版) [M].易东平, 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2]蒋乃平.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3]王黎明.美国中学的生涯规划教学与管理[J].教学与管理, 2004, (4) .

[4]王文圣.构建中学职业生涯教育模式的理性思考[J].[2011-09-19].http://www.ycqz.cn/ftproot/xinlizixun/xueshukongjian/构建中学职业生涯教育模式的理性思考.htm.

[5]王美凡.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现状及实施途径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 2008.

[6]姚贵平.职业生涯设计教育的途径与方法[J].职业技术教育, 2006, (1) .

[7]董中信.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探索[J].商品与质量, 2010, (10) .

写人作文:我们学校的门卫 篇5

写人作文:我们学校的门卫

你可曾注意过每天站在学校门口的叔叔?那不管大风大雨都依然坚守岗位的门卫叔叔,不论早上还是晚上,都能在校门见到他们挺拔的身姿。

我依稀记得,内宿的同学曾跟我说过这样一件事:那天中午下雨,同学们想出去买饭,可没带伞,便向门卫叔叔借伞,他也没有,因为伞早已被借出,可他听了原因后,毫不犹豫,冒雨冲向了门外。而当他回来时,身上的衣服已经湿透„„听到这里,我不禁深思——他,一个普普通通的门卫,却做了一件不普通的事。为了不让学生们挨饿,他没有一点犹豫,冒着感冒的可能,冲向雨中。

写到这里,我的脑中不禁呈现起一些画面——下雨了,天凉了,家长们担心我们身体着凉,纷纷送来外套,可学校的规定是家长不能进学校,只能将物品放置门卫室,而就是他,我们的门卫叔叔,为了让同学们更快穿上外套,不论多大风、多大雨,总能在校园里看见门卫叔叔撑伞行走的身影,上完初一楼还要上初三楼,直到将手中大包小包的东西交给同学们,而后,他还要继续坚守岗位。他是多么的辛苦,而这一举一动却只为了同学们„„

还记得初一刚入奎光学校时,我笨到连教学楼都找不到,他耐心地给我指点;还记得放学后,同学们与他打闹时的场景;还记得他在雨中奔走劳累的场景;还记得他中午下午放学时,站在校门,目送我们离开的场景;还记得他的那一句“我能和同学们在一起,我觉得自己变得young了”。

学校人 篇6

本月4位女教师请产假

中小学里女教师占比过高是普遍现象。目前,昆明市中小学、幼儿园的教师,超过80%是女教师,许多幼儿园更是清一色的“娘子军”。其中,25岁至35岁的年轻女教师占到相当大的比例。

“二孩”政策全面放开以后,昆明市某知名中学校长忧心忡忡。这所中学女教师居多,尤其是30岁左右的年轻女教师较多,该校长很担心女教师们今后会扎堆生育。“特别是以前一些不符合二孩政策的老师,现在也开始考虑或者准备二孩的事情,有的女老师甚至早早就来请假,表示下学期要回家休产假。”该校长告诉记者,仅仅12月初,已先后有4位女教师来递交产假申请,她们的预产期多在明年三四月,其中有3人是生二孩。

“她们一休假,下学期就得安排其他老师去代课。以前没放开二孩时,一遇到老师生孩子,学校就会缺老师,现在可以生二孩,就更缺老师了。”该校长透露,最近学校已经开始紧急公开招聘新教师,且要求新教师必须在明年3月新学期就到岗,及时补上几位休产假女教师的空缺。其中,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招聘范围也是仅限具有教学经验的在职教师。

部分学校开出10万年薪

事实上,类似现象已不是个案。记者从昆明十余所中小学了解到,大多数受访学校都存在女教师生二孩的现象,其中不少还是主科教师或骨干教师。多所学校负责人均表示,如果确实打算生育,学校会支持二孩妈妈,而对面临的实际困难,学校只能积极克服。

记者采访发现,一旦出现“产假式”缺员,临时聘请代课教师“替补”,已经成为不少学校最常见的应对办法。不少学校在近期招聘信息中都标注了“紧缺”“急需”等关键词,意在尽快招到合适的教师进行补位。其中部分民办学校还直接给出了待遇,动辄近10万元的年薪很是诱人。而对于一些公办学校来说,招聘教师的自由会受到编制的限制,情急之下,也只能临时聘用代课教师。一些受访校长普遍表示“压力较大”,一位小学校长打趣道,“妈妈想生二孩,最发愁的是谁?其实是我!”

此外,也有一些学校是采取灵活调整的办法,即临时抽调校内其他在职教师支援,暂时缓解燃眉之急。甚至还有学校临时找不到合适的老师,只能返聘已退休教师重返讲台。

建议

挑选准毕业生临时代课

如何解决可能出现的“产假式”缺员,同时又保证教师队伍的质量?昆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沙丹建议,中小学可以和师范院校联合,挑选一些优秀的准毕业生临时担任代课工作,他们不仅具有较好的理论基础,还受过专业的教学技能训练。“这样相当于师范生提前实习,既帮助他们积累了教学经验,增加了求职砝码,也缓解了一些中小学师资紧缺的局面。”

学校管理要做好“人”的文章 篇7

一、尊重教师, 关心教职工的生活

要树立学校管理新观念, 把培养教师作为学校管理的重要职能之一。必须确立“学校不仅是学生发展成长的场所, 更是教师发展成长的基地”的观念, 把满足教师需求列入行政议事日程和工作计划, 使学校在培养学生和培养教师两项工作上一起抓。如果在学校管理中忽略教师作为发展主体的地位和需要的话, 就无法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尊师方能兴教, 这就要求管理者必须要学会尊重, 尊重教师的工作, 尊重教师的合理需要, 除了加强教师专业培养外尤其要关心体谅教师。

笔者认为, 有时精神的抚慰和关怀胜过物质的给予, 即使教职工的物质需要得不到更多的满足, 他们都会感受到集体的关怀和温暖, 努力把工作做好。平时校领导除了掌握每一个教师的工作情况外, 还要悉心了解他们的生活和身体状况, 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家庭生活和子女教育等多方面的问题, 对年老和体弱多病的教师在工作上要适当照顾, 经常嘘寒问暖。教职工遇到婚丧嫁娶等事时, 学校要组织班子成员前去祝贺或慰问;教职工生病住院时, 学校领导应该前去探望。

二、正确引导, 促进教师实现自我价值

人本管理的实质就是保护人的自尊、激励人的情感、彰显人的价值。学校要坚持“无情决策, 有情操作”的原则。制度是严肃的、刚性的, 但制度以外可以有理解和关怀, 只有刚柔并济的管理, 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才能使人积极向上。“人性化”管理要求管理者宽容教师的不足与过失, 采用“表扬在会上, 批评在谈话中”的方式。多些表扬, 少些批评;多一些鼓励和信赖, 少一些指责和轻视, 这样教师的心就和管理者的心拉近了, 教师的情感就得到慰藉了。温暖胜于严寒, 学校领导者在管理中要运用“温暖”法则, 尊重和关心教师, 以教师为本, 多点人情味, 使教师真正感觉到领导的关心, 从而激发工作的积极性, 积极投身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自身的理想和价值。

三、知人善任, 给教师搭建展示自己的舞台

我们常说, 学生是一座宝藏, 教师便是那个挖矿人。其实学校的管理, 校长不也应该是那个慧眼识珠、知人善任的伯乐吗?决策者要根据教师的学识个性、爱好特长和能力水平合理配置, 优化组合, 人尽其才, 整体高效, 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位教师的聪明才智。青年教师往往积极上进, 多才多艺, 爱好广泛, 愿意为学校的发展尽力, 渴望有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根据他们的特长, 可以委以重任, 比如可以让文字功底扎实的教师协助教导处工作, 长于宣传设计的教师负责板报设计工作, 喜欢电脑知识、有较强网络管理能力的教师担任校园网管理工作……平时在教育教学中大力依靠中年教师, 尊重老年教师。学校就会形成“人人有事干, 事事有人管”的良好局面。

四、人人参与, 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

学校发展的愿景也好, 存在的问题也罢, 每个教师不是旁观者, 也不是被动的执行者, 而应该是亲历亲为的决策者和实践者。学校应该把教师置于主人的地位, 变“领导制定管理制度”为“教师自己制定管理制度”。教师自己制定制度会增强对管理制度的认同感, 更有利于增强遵章守纪的自觉性, 使学校管理制度对教职工真正起到积极的引导、激励和鞭策作用。

学校人 篇8

社会相对于学校会比较复杂, 这对于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难免会不适应。为了适应社会必须积极调整心态建立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这对大学生顺利度过适应期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良好的第一印象是职业形象的成功开端, 在职业生涯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1.1 仪表端庄仪表是职业形象的基本外在特征, 端

庄的仪表会给人良好的第一印象。初到工作单位, 要注意穿着符合自己的经济状况和显示身份。

1.2 举止大方刚毕业的大学生在同事面前一定要举

止文明, 不可高傲自大。对于一些新问题、新情况应当虚心向老同志以及老师傅请教来学习他们的好经验。谦虚的品格不仅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还能促进其他方面的快速增长。

1.3 诚实守信不失信的诚实守信是一种美德, 不仅

是大学生爱岗敬业的表现, 更是团结同事、尊敬同事的表现, 以良好的品质赢得别人的信赖和尊重。

2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大学生只有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才能处理好工作中的同事关系以及领导之间的上下级关系,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2.1 提高自身素质, 培养自身能力刚走上工作岗位

的大学生应当通过努力钻研业务知识来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以适应工作环境。往往一些人在刚刚走上职业岗位后, 自认为文化水平高, 学历高, 看不起别人, 尤其是看不起工人师傅, 眼高手低, 放不下架子虚心学习, 结果自己的书本知识用不上, 实践能力又没有, 反而被别人看不起。

2.2 表里如一, 增强自身魅力毕业生初到工作岗位,

要注意自我仪表, 适当的打扮一下, 使自己外貌尽可能的漂亮起来, 避免拖拖拉拉, 毫不讲究, 使人生厌。然而, 外貌不是万能的, 随着人际交往的不断深入, 外貌的作用会不断减弱。人们在注重外貌的同时, 会更加注重人的道德品质。因此, 毕业生应当在塑造良好外表的同时, 尽力美化心灵, 做到表里如一, 不虚伪;尊重他人, 不清高;平等待人, 不厚此薄彼;热心助人, 不见利忘义, 以内在美的更大魅力, 赢得更持久的、更深层次的喜爱与接纳,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3 主动随和, 心胸宽广在交往过程中, 要想拥有一

个良好的人际关系首先要谦逊随和, 给人以亲近的感觉, 让大家愿意与你交往。其次, 严以律己, 宽以待人, 以各种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 但是对别人要多一些谅解而不斤斤计较。比如在工作中出现失误或者过错时, 要用于剖析自己, 主动承担责任;当同事做错了事或者造成损失时, 要善意的指出, 热情的帮助。这都是律己宽人的表现。

2.4 与人相处, 切忌独来独往, 孤陋寡闻初到一个新

的环境, 走上新的职业岗位, 大学生们要适应它, 即要以一个积极的态度来应付它。由于性格、爱好、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不同, 一些大学生一开始会有些“不合群”, 表现为与他人的志趣不相投, 很难与人相处, 经常独来独往, 孤陋寡闻, 其结果往往导致人际关系的疏远。

2.5 尊重上级, 服从安排在工作中一定要尊重领导,

服从安排, 力争圆满的完成任务。对于难以完成或领导不足时, 应当单独找领导解释以维护领导的威信, 这样才能得到更大的肯定, 处理好领导关系。

3 积极适应职业角色

从一个角色到另一个角色能否很好的转变关键看态度, 积极的态度可以快速的适应环境的变化。

为了形成一个科学的职业观念, 应当从以下几方面树立意识:

3.1 独立意识由于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经济不独立以

及不承担完整的社会责任, 因此, 大学生依恋性很强。而走向社会后就成为了社会人, 不但要生活自理还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3.2 团队意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人们的密切

合作, 由于大学环境相对封闭, 因此大学生缺乏协作精神。在社会工作中一个大型的项目或一个科研项目需要很多人共同协作完成, 因此, 为了创造一个友好的合作氛围, 一定要具有团队合作意识。

3.3 主人翁意识进入工作后一个人工作的好坏往往

影响着整个部门甚至单位的荣辱兴衰, 因此, 要树立主人翁意识, 立足本职, 做好工作。

参考文献

[1]刘进.浅析大学毕业生角色的转换[J].中国成人教育, 2007 (09) .

[2]张兰.大学毕业生角色转变中的适应问题及其调适体系研究[J].文教资料, 2011 (09) .

学校人 篇9

传承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 也是一个与现实紧密相关的实践问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是文化形态, 其核心是人, “人亡歌息, 人去艺绝”, 随着人的消失, 原形态的非物质文化也就不复存在。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要使其依然是活态的文化, 是有生命力的传承, 而“传习人”就是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传授, 掌握某项技术技能, 并有可能成为新的传承骨干的人。因此, 深入研究传承、实践传承、深刻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是职业艺术学校探索培养“江南丝竹”音乐传习人的出发点。

一、“江南丝竹”音乐的传承现状

“江南丝竹”音乐的传承目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很多:如何唤醒非遗传承的意识和文化自觉, 根据社会发展的新形势, 借助现代元素、技术等改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 赋予时代性和现代性。同时兼顾社会对复合型人才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双重需要, 将技能培养和传统技艺传承无缝对接, 融入地域特色, 打造专业品牌等等。“江南丝竹”音乐起初由于在民俗环境中演奏, 音乐风格缺乏生气, 结构篇幅冗长, 技巧简单, 乐曲的情绪和色彩比较单调。现代演奏将技巧、风格, 创作手法和曲式结构进行改进, 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演奏技术, 对传统乐曲进行了专业化的艺术处理, 以适应“江南丝竹”音乐进入专业演奏厅, 欣赏人群层次发生变化的现代化需要。比如传统乐队配置的是二胡、竹笛、琵琶、扬琴, 现代乐队配置会加入低音乐器和色彩乐器, 如古筝、中胡、中阮以及打击乐器, 丰富了音乐的音响效果和表现力, 创新了“江南丝竹”音乐的表现形式。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将以往采用齐奏形式的乐曲, 不断地加入了复调的织体手法。现代演奏中还尝试注重乐曲的表现意图、音乐的整体效果以及充分发挥每件乐器的技巧特点, 突出主奏乐器和个人演奏风格。

二、“江南丝竹”音乐传习人培养模式探索

中等职业教育是在高中教育阶段进行的职业教育, 目的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技能型人才, 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培养传习人是一个传承机制的问题, 从学校的角度出发, 意味着教育是传承机制的重要手段。在基础教育阶段, 特别是当“江南丝竹”音乐传习人培养纳入中等职业艺术院校的专业教学体系时, 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同特质探索传习人的培养模式, 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思维, 要把传习人培养落实到实处, 更需要有新的思路与方法。

(一) 团队导师制教学

中等职业艺术学校的“江南丝竹”音乐传习人培养可以结合传统音乐在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 制定“团队导师制”的传习人培养教学体系, 即整合“江南丝竹”的社会文化资源, 把国家级、省级传承人和专家请进学校课堂, 由传承人和专家担任导师, 学校青年教师骨干担任助手, 联合共同指导专业学生, 构建教学、研究、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同时, 也将传统的师徒式、口传身授的技术传承方式纳入现代中职教育体系, 实行单一指导和集体指导相结合的团队导师制模式, 以适应单件乐器技术教学和器乐作品合奏教学的双重需要。并充分利用每个导师的学术专长, 提高专业学生教育的决策和管理水平, 通过定期学术交流、监督、检查培养计划的落实情况, 克服传统的艺术教育“一带一”师徒模式的不足。具体举措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每类乐器配备专业技术导师, 每位导师配备青年教师骨干做助手, 每个专业学生配备导师教学, 由“导师—骨干—学生”构成教学研究小团队, 解决演奏技术的精准传授, 完成单件乐器技术教学的需要。

第二层次:每位导师带领的教学研究小团队相互进行技术合作、教学研讨、作品分析、合奏训练等, 完成器乐作品合奏教学的需要。

第三层次:导师、专家、青年教师骨干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 共同研究制订“江南丝竹”音乐传习人的培养方案, 包括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围绕“江南丝竹”四大件乐器, 构建专业核心课程 (二胡、竹笛、扬琴、琵琶技术课程和组合课程) 体系;完成“江南丝竹”传统八大曲目的校本教材;建立专业技能考证制度等。

(二) 无缝对接实训

实训基地是促进职业技术教育发展, 培养高素质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关键, 它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科研等多种功能于一体。中等职业艺术学校遵循器乐教学过程中成本高、耗时长、实践性强的特征, 探索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育方式, 搭建国内外实训平台, 实现课堂和舞台对接、专业导师和专业学生对接、教材曲目和演出曲目对接、学校和社会艺术院团对接、国内外艺术交流对接等, 提供一体化舞台实践。国内实践训练可以进行大量舞台实践, 如师生同台、以演带练、以赛代评等;海外实践训练可以采用艺术观摩、文化交流的方式, 感受文化共融。这些举措能大大缩短职业艺术学生到职业音乐传习人的过渡时间, 将学校音乐传习人教学和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无缝对接。

(三) 拓展传承路径

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内在动力, 对当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的真正基础在学校和社会, 目前展示型的活动较多, 而培养保护意识型的活动较少。中等职业艺术学校在唤醒文化自觉上需要做大量的基础工作: (1) 开办传承和保护“江南丝竹”为主题的系列讲座, 宣传其悠久历史和文化价值, 引导校内民乐专业学生向“江南丝竹”职业传习人方向发展; (2) 组建“江南丝竹”专业乐团, 以反映民族文化、区域文化和先进文化为艺术基调, 注重编创具有地方特色的作品, 积极参与国内外艺术比赛, 组织研究型教师积极参加学术研讨, 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的文化规格; (3)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面向社会举办公益性音乐会, 组织社会培训以及对业余乐团技术指导, 不失时机地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的传承和保护教育, 扩大受众人群和社会公众基础。 (4) 积极拓展对外交流, “以艺为媒”, 推进国际化办学的深度合作, 筹划与对接院校的艺术交流合作, 承办国内外各类重要的艺术交流, 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在海外的宣传和影响力。

三、结语

学校人 篇10

一、被异化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建设、教育实现的重要保障。但是, 目前我国校园文化的发展进入到“单向度”的误区和泥淖, 使得校园文化背离了其原初的样态和作用。这主要表现在:

(一) 重物质建设, 轻精神引领与教化功能。

物质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近些年来物质建设在校园文化中的比重不断加大, 甚至有主宰校园文化之势。这在高校发展中尤为明显。在巨资投入下, 学校面积快速扩大, 校内高楼林立, 极尽豪华。人们慢慢忽视了学校更为重要的在精神引领和灵魂教化等方面的功能。物质建设固然重要, 但它们只是学校和教育发展的工具性、附属性的条件, 不是学校和教育的灵魂性、主体性的条件。校园文化的建设更重要地在于通过学校精神的营造, 实现校园文化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引领。

(二) 重制度建设与科层管理, 轻文化氛围营建。

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的成长。校园文化在这方面对学生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 有时甚至超过对学生知识传授的影响。但是, 在近些年的校园文化发展中, 更多地关注把学校作为一个管理机构而进行的行政管理和制度建设, 科层制的模式体现明显, 而学校文化环境的创建却被当作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这使得学校在成为一个有效的管理系统的同时, 背离了学校的文化和教育本性, 导致了学校功能的异化。

(三) 重自上而下的权威推进, 轻多方参与、共同建构。

皮特逊 (KentD.Peterson) 教授曾指出:“学校文化是一组规范、价值和信念、典礼和仪式, 象征和事迹, 这些因素构成了一所学校不同于其他学校的个性。”[1]在目前的校园文化的营建中, 更多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命令式的推进。权威文化强劲, 构建主体单一化, 非权威文化被排挤, 非权威文化只是作为客体被物化的存在。这样的校园文化呈现为权威文化的单质性。因为真正的校园文化只有在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参与下, 多主体各尽其力, 才能营造饱满、充盈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校园文化何以被异化

(一) 对教育本质、学校本质理解的褊狭。

正确理解教育本质与学校本质是营建校园文化的重要前提。雅斯贝尔斯曾言, 教育是促进人的“整全发展”的活动, 是“人的灵魂的教育, 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2]而学校正是这样一个有组织、有计划地以促进人的“整全发展”为目的的重要场所。相应地, 校园文化的建设必然是围绕着人的发展而展开的。校园文化的重要意义就在于通过其独特的、潜移默化的渗透性引领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 对校园文化认识的不足。

近几年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呼声愈加高涨。更有甚者, 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学校的规章制度规定下来以彰显重视。但事实上, 很多学校所谓的校园文化更多地只是停留在口号层面和装饰层面上。而对到底什么是校园文化, 其作用究竟何在, 一知半解, 其结果便是校园文化成了追求分数和管理绩效的外包装。当真正遭遇与分数、管理绩效的冲突时, 所谓校园文化往往无条件让步。

(三) 权威文化的强势。

从外部来看, 在我国目前的学校建设模式中更多地是自上而下地以行政命令为表现的权威文化的推进, 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校园文化更好地与主流文化同轨前进, 有利于学校发展方向、教育发展目标在国家的统筹安排下有序发展。但是,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学校自身文化个性的培养。从学校内部来看, 诸如校长负责制等单线管理模式, 使得行政力量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占主宰地位, 直接决定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和目的定位。

三、被异化的校园文化中“人”的困顿

(一) 在“麻木”中走向“畸形”的学生。

校园文化渗透在学校的各个方面。“单向度”的校园文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学生的发展。当前我国的中小学教育虽然在理念定位上“倡导”学生的“全面发展”, 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 依然是牢固的应试教育模式。对升学率与及格率的盲目追求、对知识学习的单一强调、对素质教育的虚假应付、对“应试精神”的暗度陈仓地执着等, 都使得学生被胁迫在单向度的教育模式中。

(二) 尴尬而又无奈的教师。

教师在校园文化营建中是一个既复杂又尴尬的角色。一般看来,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是一个自主性较高的角色。也正是基于此种认识, 很多的教育问题最终被追溯在教师身上。但其实, 在目前我国的教育教学环境中, 教师更多的是作为权威文化的传递者、行政命令的实现工具而存在。因此, 在我国的教育教学中, 不仅学生是被规训与控制的客体, 教师也是被控制与规训的对象。因此, 面对单向度发展的校园文化, 教师更多的是无奈地执行, 自身的创造性和自主性被压制, 成为单向度的群体之一。

(三) “高处不胜寒”的管理者。

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管理者是外界权威文化的代表, 同时又是学校内部权威文化的主体。校园文化的建设更多由管理者主导。但是, 因为长期以来学校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制度模式, 管理者更多地被限制在科层的顶端。一般人看来, 这是一种“最大的自由”。但实际上, 往往因为科层制的严谨和等级的明确, 使得管理者与非管理者之间存在着一种距离感与隔阂感。而这恰恰是校园文化营建中的一个较大的制度性、构成性障碍。因为校园文化是在多方参与, 在共契、磨合与博弈的过程中不断营建而成的。而上述的管理模式恰恰是割裂了这样的一种有机的模式与过程。

综上所述, 目前的校园文化发展由于人们对教育管理本质、教育本质与学校本质的理解褊狭、对校园文化认识的扭曲、权威文化的强劲和受功利主义的影响, 陷入了被异化的泥沼。而这也直接导致校园文化中的人的困顿。因此, 了解校园文化发展的现状和困境, 分析背后的原因及其导致的后果, 是校园文化实现改观和新发展的重要基础。

摘要:目前基于人们对教育本质理解的褊狭、对校园文化认识的不足等原因, 校园文化处于被异化的困境。这将直接制约教育管理的效用, 影响着教育教学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

关键词:校园文化,异化,学生,教师,管理者

参考文献

[1]KentD.Peterson.PositiveorNegative[J].Journalof-Staff Development, vol.23no3summer, 2002:5-15.

学校人 篇11

一、刚性制度——学校管理的规矩方圆

滔滔江河,碧波荡漾。堤岸看似桎梏,实则是对一泓清水“爱的呵护”。制度亦然。“非规矩不能成方圆,非准绳不能定曲直”,制度看似羁绊,实则是维护一个集体存在与发展的最根本要素。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所学校,都需要刚性的制度来制约。

1.有章可循

制度是管理的基石。每一所学校都应该有自己的规章制度。要在充分考虑学校发展大局、教师根本利益的前提下,逐步建立并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努力做到事事“有法可依”,面面“有章可循”,不给管理留死角,不让制度有缺陷。

在制定完善规章制度时,一定要注意广泛征求教师意见,让每一条制度都成为集思广益后的民主集中,成为严谨条文下的公正合理。例如:在制定《教师值日护导制度》时,我们先形成初稿,然后分别召开了班子会、座谈会、教代会等,征求各方意见,进行多次修改,最终才形成这项规定。

2.有章必循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在执行环节,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提高执行的自觉性。制度具有约束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是人们认可它、信服它,愿意遵守它。因此,每一项制度出台后,我们都会利用各种机会进行正面宣讲,让老师们了解它的作用、意义和价值,发自内心地接纳,从而自觉地执行。二是发挥制度的示范性。喊破嗓子不如作出样子。只有领导干部一马当先,率先垂范,这些制度才会转化为无形的执行力和感染力。在我们学校,校领导注意在各方面成为教师的表率:要求教师7点45分到校,我们一般7点10分左右都到校了;要求老师终身学习,我们几个领导带头参加网上非学历培训……三是维护制度的权威性。西方著名管理学理论“热炉效应”告诉我们,规章制度应当成为一座烧红的“热炉”,谁碰到火红的“热炉”,谁就会被灼伤。在我校,不管是谁触碰了制度这条“高压线”,都会受到相应的惩处。

3.循章必公

公生明,偏生暗。公平、公正能保证学校和谐。在执行制度时,学校努力做到:学校制度高于一切,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没有人为因素,没有人情偏颇,没有暗箱操作,没有远近亲疏。在管理过程中,我们努力做到: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一位老师,不戴“有色眼镜”看人,不用不同的标准去衡量同一类人。对那些爱岗敬业、认真负责的老师充分肯定,评优评先时优先考虑;对那些偷懒耍滑、不负责任的老师给予批评教育,不让他们钻空子得好处。在处理问题解决矛盾时,更是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让公平公正成为促进学校发展的有力推手。

二、柔性管理——凝聚人心的内在动力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它告诉我们,“柔”的无形威力往往大于“刚”的坚固。柔性管理采用的是非权力性手段,能拉近双方的心理距离,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对教师产生长久深远的精神激励作用,成为凝聚人心的内在动力。

1.注重精神领航

在软管理过程中,学校要注重为教师提供精神上的引领。要从学校现实出发,为师生描绘学校发展的蓝图和愿景,展示学校自身的生长圈,让师生心驰神往;要引导师生基于共同的认识、信仰以及价值感,发扬学校的优秀传统,采用源于校本的“内生”方式,整合、提炼学校核心价值观,并通过多种活动、多维互动深入人心;要通过学习共同体等方式,为教师搭建成长的平台,提供展示的机会,帮助教师焕发生命的活力,品尝实现人生价值的愉悦和自豪。

2.实施民主管理

北田光男先生始创的“金鱼缸”法则告诉我们:在学校管理过程中要注重民主参与,增加透明度,才能提高管理效益。为此,我校十分重视民主管理,以促进相互监管,共同经营学校。我们采用教代会决策制,学校的重大事务,如学校的文化设计、绩效分配方案等都通过教代会,集中全体教师的智慧;实施校务公开,将发展规划、岗位设置、评优晋级等公开,接受教师的监督;广泛征求教师的合理化建议,以更好地倾听、吸纳民意,凝聚人心。

3.关注情感需求

人是情感动物,教师的情感更加细腻敏感,情感需求特别强烈。因此,在管理过程中,我们特别注重投入真情,让教师置身于情感的磁场中,使教师产生依恋感、归属感,以积极的心态更好地工作。我们经常深入办公室广泛接触教师,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喜怒哀乐;通过个别访谈等形式加强沟通,把握教师的思想脉搏、内心世界;真诚地关怀教师,时时处处站在教师的角度考虑、安排,为教师提供生活、工作上的便利。例如:生日当天,校长会把亲自书写的贺卡送到老师手中;老师身体欠佳时,午间可以到休息室躺椅上小憩……这一件件小事,拉近了双方的心理距离,营造了融洽的工作氛围,提高了管理实效。

三、刚柔并济——学校和谐发展的双翼

制度的执行是一种外显的行为控制,具有强制性,有时会给人带来伤害,从而产生抵触情绪。管人重在管心。要想实现学校管理的从容自如,游刃有余,就应该在刚性的制度中加入柔性的管理,使两者如同张开的双翼,助力学校腾飞。

1.让刚性制度成为柔性管理的落脚点

柔性管理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是在尊重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基础上的非强制方法,它以人文关怀为手段,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柔性管理没有完善的规范、体系,没有硬性指标,仅凭个人的感受、体验进行管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现代学校管理的实践也证明,没有健全的规章制度,仅凭人文管理,学校便无法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就会出现管理的无序状态以及“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局面。同时人文管理对教师的个人素质具有一定的要求,如果教师的思想尚未达到自律的境界,往往无法保证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因此,柔性管理必须以刚性制度为落脚点,通过制度管理维持正常的工作秩序,调节各种利益关系,确保学校协调、有序、健康地发展,保障师生更好地学习、工作和生活。

2.让柔性管理成为刚性制度的内驱力

刚性管理以规章制度为中心,用生硬的制度约束人。它过于强调机械统一,往往会使人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形成阳奉阴违、工作消极、爱做表面文章的“颓废文化”。教育是生命的对话,心灵的交流,教师从事的是精神创造的工作,在文化和价值日趋多元的今天,教师们更注重主体性需要和个体价值的实现,更注重心理相容,人际和谐,因而刚性制度便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在这种背景下,刚性的制度必须借助柔性管理的力量,将各项规章制度的内涵、意义通过教师个体认知结构,合理地理解、内化为指导自己行为的内隐理念,通过情感作用,促使教师自我教育,产生内在影响,实现从他律走向自律,从自律走向“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上一篇:教育点亮孩子的心灯下一篇:信息可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