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研究

2024-10-16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研究(共12篇)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研究 篇1

一、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中的问题

1、思想认识不到位。

目前, 我国一些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人员, 麻木不仁, 对发生事故等于犯罪、施工不安全, 管施工的人也没有安全, 缺乏切肤的感受;有的对安全问题是企业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 不安全就意味着丢失市场, 失去社会诚信, 丧失人格尊严, 缺乏深刻理解;有的对我国投资主体错位, 资源割裂运行, 管理缺乏内在动力, 一旦有事, 就采取极端的不可持续的手段, 人被抓, 碗被砸, 而且上纲上线, 株连一连串的问题缺乏认知。不明白保持企业安宁, 不发生惊天动地的事情是企业管理的底线。

2、责任体系不完善, 责任制不落实。

抓安全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各个层级都要尽到自己的本分, 真正形成合力, 才能奏效。现在我国一些建筑单位领导管理能力较弱, 对施工现场的全盘情况心中无数;用人又不慎重, 拉着骡子当马骑;对重难点工程和关键工点没有认真调研, 制订切实可行的方案前并没有聘请专家论证, 打乱仗。有的工程公司领导不明白自己的岗位在现场、在项目, 第一位的责任是排查隐患, 预防预控事故易发点, 不明白现场管理失误是最致命的失误, 不能真正发现和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而是瞎忙乎。有些项目经理半瓶醋乱晃荡, 没出问题沾沾自喜, 有了隐患治理迟缓乏力, 出了问题惊慌失措;作业层的责任制更不落实, 流程缺乏控制, 违章作业, 违规操作, 偷工减料, 对出现的异常情况随意处置, 从而酿成大祸。

3、技术落后, 装备陈旧, 投入不足。

所谓专项施工能力是指对桥梁、隧道、既有线、房建、四电、市政等项目的施工效率和管理水平, 它是施工企业谋生的手段。专项施工能力的形成有四个标志:一是管理干部、技术干部、专业骨干、设备机具、队伍工艺水平等要素成龙配套;二是对同类工程有较丰富的施工经验, 能复制流程, 在复杂的情况下, 也能轻车熟路完成计划;三是能预测危机, 排查隐患, 处置异常情况, 保证安全质量;四是效率高而成本低, 熟能生巧。目前, 我国多数建筑施工企业技术落后, 装备陈旧, 并且投入资金不足, 对工程优质量完成没有可靠的技术、设备保障。

二、施工企业项目安全管理措施

1、施工安全体系及组织措施。

健全安全管理体系, 建立高效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配备足够的安全管理人员, 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安全检查制度, 成立由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检查组, 依据制定的《安全检查制度》、《安全生产检查标准》和《安全奖惩制度》, 有计划、有目的、有整改、有总结、有处理地进行检查, 及时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配备应急救援人员, 并定期组织演练;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综合管理”的思想, 克服麻痹思想, 自觉地遵守安全生产法令和规章制度。工人上岗前进行安全操作的考试和考核, 合格者持证上岗;确保安全资金的投入, 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应急救援器材。

2、加强预防预控。

第一, 要坚持技术方案领先的原则, 要聘请国内知名专家咨询, 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有预案, 确保项目实施的航向正确, 方案科学, 运作有序。对2亿元以下的项目由工程公司总经理和总工程师负责图纸审核、优化和施工方案制订, 并在项目蹲点1周以上, 直至走上良性循环, 对带病运行的项目要及时整顿, 排除隐患;第二, 企业平时应对施工现场的现状有全盘的了解, 洞悉事故发生的潜在因素, 列出危机和事故易发点评估表, 将可能发生的问题按重要性、紧迫性依次排列, 定期分析, 制定和完善相应对策, 对新开项目和即将完工的项目不能疏漏;第三, 要有抢险的预案和物资准备, 比如地质不良隧道, 要准备十排以上用钢轨加工的环形支撑, 桥梁施工要有安全网, 既有线施工要有地便梁等;第四, 要建立严格的请示报告制度, 信息即时畅通, 各集团公司要成立桥梁、隧道、既有线专家组, 发现问题要及时赶赴现场会诊, 方案要报业主和监理审查。

3、将目标和责任进行联锁。

管理的精髓是目标和责任的联锁, 安全生产是目标, 各个层级的责任必须分解、协同、联锁, 形成完整的控制体系。

集团公司对安全生产的责任是:选准项目长并对工程公司派出的项目长进行审查核准;制订正确的施工方案;购置性能可靠的大型设备;统一组织物资招标;规范施工管理流程;排查重要安全隐患, 组织抢险, 组织事故调查追究。对项目安全生产形势定期评估, 找准问题, 抓住重点, 确保重难点工程施工安全。

工程公司的责任是:选准项目长;择优录用诚信度高、有经验的队伍;制订、优化、细化施工方案, 采用先进合理的工艺;制定项目岗位责任制;指派安全监督员, 明确作业层的责任制, 排查安全隐患, 不解决问题不撒手, 总经理和分管工程的领导一年应有2/3的时间蹲在掌子面和桥墩旁, 全力以赴抓在建。

项目长的责任是:组建精干高效的项目班子;招标择优录用队伍;复核施工方案并根据现场情况适当调整, 并具体组织实施;规定施工流程, 制定安全质量保障具体措施;经常巡查现场, 及时排查隐患, 不解决问题不过夜;禁止违章作业, 严格劳动纪律。在重要工点、重点工序作业时安排技术干部旁站监督。每月进行安全质量评比, 使项目始终处于有序受控状态。

工点技术干部与工班长的责任是:落实终端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纠正违章违纪行为;及时发现现场异常情况并立即撤出人员、设备、保证人员安全。

四级责任制必须既明晰又互补, 使安全生产处于一个可控状态。

4、施工安全监测措施。

第一, 工程开工后, 由项目部组织专家咨询组及项目部有关技术、安全、监测部门认真对边坡、施工巷道、主洞室等进行施工安全分析, 根据监测项目, 以及监测断面 (测点) 、仪器 (设施) 布置方案, 编制施工期监测实施进度计划;对不良地质洞段加密监测断面和频次;第二, 根据监测方案和实施进度计划, 做好仪器、设备的采购和率定工作;第三, 各项目施工中, 监测人员及时按临时监测方案埋设监测仪器和设施, 并即时投入观测;实施过程中根据开挖揭露的地质情况, 进行监测方案的优化;第四, 确立安全监测制度, 保证观测数据及时整理、快速反馈信息、实时进行安全预报, 为工程施工提供信息服务, 保障施工安全。

5、提倡敬业和专业精神。

要保证安全生产就必须倡导敬业和专业精神;否则, 问题会层出不穷。首先, 加强年青技术干部的培训, 要相对固定专业, 使他们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 因为他们才是现场的真正负责人, 我们一定要言传身带, 引导他们走专、精、博之路, 德才兼备, 专注工作, 负起责任;其次, 要充分发掘和整合企业内部资源, 以项目为平台, 以专业化为导向, 发挥工程公司的专项施工能力, 形成自己的施工特长, 不熟不做, 省时省力。在我们施工高度分散的情况下, 如果工程公司不专不强, 安全生产就无法保证;第三, 安全职能部门的干部要成为安全工作的专家, 熟悉法规, 了解现场, 当好参谋, 精通业务, 善于化解安全风险。只有如此, 我们才可能从深层次上做好安全工作;第四, 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 忠于职守, 防止一个人敷衍了事, 两个人互相推诿, 三个人则无法成事。

摘要:本文对建筑施工企业项目安全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 提出解决措施和方案, 为建筑施工企业项目实施安全管理提供帮助。

关键词:施工项目,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黄元斌, 曹林同.加强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安全管理措施的探讨[J].建筑设计, 2012.

[2]曲维成.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新模式浅析[J].工程建设与管理, 2012.

[3]张海燕.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建筑, 2012.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研究 篇2

摘要:搞好材料管理对于加快施工进度、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自身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并参考大量文献资料,探讨了建筑施工企业现场材料管理方法和途径,以期为有关建筑施工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材料;管理

中图分类号:TU-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2-0030-02 建筑施工企业的材料管理应该解决的问题

(1)材料供应。配合设计方确定所需材料的品牌、材质、规格,精心测算所需材料的数量,组织材料商供货。

(2)材料采购。面对种类繁多的材料采购单,必须将数量(含实际损耗)、品牌、规格、产地等一一标识清楚,尺寸、材质、模板等必须一次到位。以避免材料订购不符,进而影响工程进度。

(3)材料分类堆放。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进度情况,合理安排材料进场,对材料做进场验收,抽检抽样,并报检于甲方、设计单位。整理分类,根据施工组织平面布置图指定位置归类堆放于不同场地。

(4)材料发放。对于到场材料,清验造册登记,严格按照施工进度凭材料出库单发放使用,并且需对发放材料进行追踪,避免材料丢失,或者浪费。特别是要对型材下料这一环节严格控制。对于材料的库存量,库管员务必及时整理盘点,并注意对各材料分类堆放,易燃品、防潮品均需采取相应的材料保护措施。首先做好材料计划管理

项目开工前向企业材料部门提出一次性计划,作为供应备料依据;在施工中,根据工程变更及调整的施工预算,及时向企业材料部门提出调整供料月计划;作为动态供料的依据;根据施工图纸、进度计划,在加工周期允许时间内提出加工制品计划,作为供应部门组织加工和向现场送货的依据;根据施工平面图对现场设施的设计,按使用期提出施工设施用料计划,报供应部门作为送料的依据;按月对材料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不断改进材料供应。材料价格管理

3.1 掌握市场信息。降低材料价格

掌握市场信息,就是广泛的收集材料的市场价格。材料价格信息收集过程,就是在建筑材料市场、材料产地等进行价格信息的采集、调查过程。所采集的价格信息,必须切合市场的实际情况,能反映材料价格的一般水平。工程材料价格信息的调查和采集,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是一个复杂的信息系统。

3.2 充分利用市场,合理安排运输

运费支出是构成材料采购费用的重要因素,节约运输费用,可降低材料采购成本。因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运输费用的节约问题:材料订货时考虑运输距离远近的问题。在材料质量、性能都能满足材料采购方案,而材料价格又基本相等的情况下,就应到离施工现场最近的地点采购;材料尽量一次运输到位,减少二次倒运和装卸费用。

3.3 采取合理的采购模式

这样做使供货、保管、使用一体化,减少甲乙双方的扯皮情况;业主方可以降低部分材料价格,降低工程造价;当然还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供应模式。施工阶段现场材料的组织管理

(1)按照施工进度计划和分部分项工程,做好材料需用计划。

(2)做好进场材料堆放平面布置管理,根据不同施工阶段的特点,做好进场材料的平面布置管理是文明施工、料学管理的必要条件。

(3)施工现场材料业务管理。

现场材料的发放:材料发放是材料工作服务于生产的直接体现,也是加强现场材料管理的环节。要做到领有标准,发有依据,控制乱要多要等不良现象。

现场材料的保管:现场材料大多是露天存放,与仓管保管方法不尽相同,但都应做到安全、完整、整齐,加强账、卡、物管理,按照材料性能的不同,采取不同的保管措施,减少损耗,防止浪费,方便收、发,有利施工。做好材料现场防火

(1)施工现场应根据施工作业条件订立消防制度或消防措施,并记录落实效果。

(2)按照不同作业条件,合理配备灭火器材。如电气设备附近应设置千粉类不导电的灭火器材;对于设置的泡沫灭火器应有换药日期和防晒措施,灭火器材设置的位置和数量等均应符合有关消防规定。

(3)当建筑施工高度超过30m时,为解决单纯依靠消防器材灭火效果不足问题,要求配备有足够的消防水源和自救的用水量,立管直径在2寸以上,有足够扬程的高压水泵保证水压和每层设有消防水源接口。

(4)施工现场应建立明火审批制度。凡有明火作业的必须经主管部门审批(审批时应写明要求和注意事项),作业时,应按规定设监护人员,作业后,必须确认无火源危险时方可离开。6 周转材料的管理

周转材料,主要是指模板、脚手架等。其特点是价值高、用量大、使用期长,其价值随着周转使用逐步转移到产品成本中。所以,对周转材料管理的要求,是在保证施工生产的前提下,减少占用,加速周转,延长寿命,防止损坏。为此。一般周转材料的管理多采取租赁制,对施工项目实行费用承包,对班组实行实物损耗承包。一般是建立租赁站,统一管理周转材料,规定租赁标准及租用手续,制定承包办法。

项目费用承包是指项目经理在上级核定的费用额度内,组织周转材料的使用,实行节约有奖,超耗受罚的办法。实物损耗承包是对施工班组考核回收率和损耗率,实行节约有奖、超耗受罚。在实行班组实物损耗承包过程中,要明确施工方法及用料要求,合理确定每次周转损耗率,抓好班组领、退的交点,及时进行结算和奖罚兑现。对工期较短、用量较少的项目,可对班组实行费用承包,在核定费用水平后,由班组向租赁部门办理租用、退租和结算,实行盈亏自负。以上承包办法,都应建立周转材料核算台账,记录项目租用周转材料的数量、使用时间、费用支出及班组实物损耗承包的结算情况。建立材料员、现场材料管理制度

(1)根据工程平面总布置图的规划,确立现场材料的贮存位置和堆放面积,各种材料要避免混放和掺进杂物。

(2)材料进场前,材料员要清理现场并做好准备工作。

(3)材料进场后,材料员及相关人员根据采购合同、技术资料等进货凭证,做好进场物资的验收工作,填写《收料单》,并记入《材料明细帐》,需试验的由材料员及时通知试验员送检。

(4)现场材料应堆放成方成垛,分批分类摆放整齐,并垫高加盖,按材料性质分别采取防火、防潮、防晒、防雨等保护措施。

(5)材料员对现场材料应按《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规定》挂牌标识,并注意保护标识。

(6)材料员按“先进先出”原则定额发料,并记入《材料明细帐》。

(7)材料员定期对现场材料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项目负责人,采取纠正措施。

(8)废旧材料要统一存放,统一回收。

(9)加强现场保卫工作,防止破坏和偷盗事故发生。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研究 篇3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现场;安全

0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土地资源供应的日趋紧张,高层建筑在城市内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对于节约用地面积以及提高建筑物的社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高层建筑通常具有基础埋深较大、高空作业以及特种作业内容多、施工组织管理与施工标准要求较高以及施工工序复杂等一系列特点,因此对于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强化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已经成为高层建筑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关键内容,这也是高层建筑施工作业的顺利开展的基本保障。

1高层建筑施工现场常见安全事故分析

(1)施工现场触电事故。部分高层建筑施工现场对于临时用电管理不善,施工现场电气操作人员无证上岗,用电设施接地保护不当,临时用电控制箱缺乏防雷保护,用电线路的铺设、使用、检修以及拆除过程中违章作业,这些问题都有可能造成施工现场用电安全事故的发生。

(2)高空坠落事故。在高层建筑施工作业过程中,部分项目施工单位安全管理意识不足,临边、洞口防护措施不到位,高空作业不按照安全施工作业规范,作业人员缺乏必要的劳动防护,为高空坠落等安全事故的发生造成隐患。

(3)物体打击事故。在高层建筑施工现场,对于塔吊等大型机械设备的安装、拆除或者使用不按照技术规范作业,钢结构的高空安装工序不当,未设置施工作业安全禁区,施工作业区域缺乏安全防护网,这些问题都有可能造成施工现场物体打击事故的发生。

(4)坍塌事故。如果高层建筑施工现场脚手架、模板的支设或者是拆除不按照安全施工作业规程,基坑支护过程中违章作业,基坑支撑系统搭设方案施工不合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混乱,都是高层建筑施工现场坍塌事故发生的诱因。

(5)其他安全事故。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如果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不当,也容易出现起重机械伤害事故、火灾爆炸、中毒窒息或者是其他作业伤害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2高层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技术

2.1基坑土方安全施工技术

由于高层建筑基坑施工大多属于深基坑施工技术,施工安全隐患较多,因此对于基坑土方施工应该强化安全管理。首先,应该做好基坑监测分析,按照高层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基坑监测方案,对深基坑开挖进行全程的监测,以便于及时的发现安全隐患。其次,应该做好基坑的临边防护,基坑周边应该设置全面的防护栏杆,一般使用钢管、扣件搭设防护栏杆,同时确保栏杆离地高度在1-1.5米左右,为了确保安全防护功能,必须在安全防护栏杆上安装防护安全网。此外,为了确保基坑土方施工作业的安全进行,应该严格控制基坑周边的荷载,在基坑周边1m范围以内严禁堆土、堆料或者是停置机具造成基坑坍塌事故的发生,同时及时检查基坑周边排水管道的排水情况,确保基坑周边排水管道的畅通。

2.2主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

对于高层建筑主体施工中钢结构、混凝土等工种施工作业时应该使用脚手架,严禁在高层建筑墙体以及模板上行走,混凝土的浇筑采用泵送以及吊运相结合的施工作业方式,对于混凝土振捣应该单独设置操作平台,严禁在模板或者是支撑上操作。对于高层建筑的框架梁、柱以及剪力墙的施工应该设置操作平台,同时应该将施工作业现场的建筑垃圾及时的清理出场,以免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

2.3腳手架以及模板安全施工技术

首先对于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脚手架的搭设方案必须经过计算以及技术负责人的审批,在脚手架的搭设过程中,应该确保脚手架立杆基础的坚实、平整,在脚手架的立杆下应该设置枕木或者是混凝土块,同时避免脚手架下出现积水问题。对于脚手架立杆的横向间距以及纵向间距应该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控制,在脚手架的平面内应该设置连续的剪刀撑。对于悬挑脚手架应该确保建筑物刚性拉结点的稳固,在施工过程中要确保脚手板必须满铺,并严格控制脚手架的每平米负荷。对于模板工程,必须确保支模应该严格按照施工工序进行,在模板没有固定之前不得进行其他工序的施工,对于高度超过5m的模板必须搭设脚手架,同时设置安全防护栏杆,对于模板的安装应该遵循“先墙柱,后梁板”“先内墙,后外墙”“先非标准板,后标准板”的原则,对于模板的拆除则应该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标准之后,按照墙模拆除、顶板模板拆除、支撑杆拆除的顺序进行模板的拆除,以确保施工作业的安全。

2.4塔吊以及垂直运输设备施工作业安全技术

在塔机安装施工作业之前,应该提前做好塔机基础的施工,确保塔吊基础耐力满足要求,对于塔机的安装应该由专业的拆装队进行施工作业,为了确保施工作业的安全顺利进行, 必须要求塔吊安装吊臂变幅、吊钩高度、超载等限位装置和吊钩、卷筒保险等必要的装置。在塔吊安装完成之后,应该进行塔吊的调试运转,同时对各种安全保护装置和限位开关进行调节。塔吊操作人员必须具有上岗证书,同时经过安全操作技术培训,在塔吊开机作业前应空车运转,检查各控制器转动装置有无毛病,确保制动器松紧适当,能够有效制动。对于施工电梯等垂直运输设备,应该确保电梯的底座基础平整牢固,垂直运输架的架体应该采用安全网封闭,防止物体掉落,对于施工电梯的卷扬机必须设置接零接地,并确保制动器可靠灵敏,电源进线必须加套管防护,同时应该设置防雨防砸棚,以免物体坠落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2.5施工现场用电安全技术

对于高层建筑施工现场的用电管理,应该严格贯彻《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中的相关要求,采取统一用电的管理规则,在工程施工现场设置配电室,对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进行集中控制。对于高层建筑施工现场的电动机械设备,应该确保“一机一闸一保护”,并做好接地与接零保护,对于每处的接地电阻应该实测实量。对于高层建筑施工现场的停、送电应该严格按照安全技术规程要求操作,施工作业现场的电气线路应该按安全规定进行架设或者是埋设,规范分离,严禁私搭乱接现象的出现。

3高层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除了安全技术措施之外,针对高层建筑施工作业建立安全管理体系,也是确保高层建筑施工作业安全顺利开展的关键。首先,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单位应该按照安全施工作业技术规范等要求,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明确工程施工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管理目标,同时成立专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小组,由施工单位的安全员以及技术员作为主要执行负责人,制定相应的安全施工组织设计,特别是对于临时用电、脚手架、模板工程、起重吊装作业等内容,必须细化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并将施工组织设计落实到施工过程之中。此外,在高层建筑施工作业过程中,应该强化安全检查,并制定安全事故紧急处理预案,以实现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制度化以及标准化。

结语

高层建筑作为现代城市建筑的主流形式,也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反映。由于高层建筑施工作业组织管理技术复杂,施工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较多,因此施工现场的各种安全隐患较多。这就要求项目施工管理人员总结分析高层建筑施工现场主要安全隐患,进而按照安全隐患等级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制定管理措施,以确保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作业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张馨.浅析高层在建工程施工现场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及对策[J].河北工业科技 ,2011(11).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研究 篇4

关键词:建筑企业,施工,安全管理,对策

建筑施工具有难度大、强度高、事故多的特点, 正是由于这一个方面的原因, 其属于安全管理的一个重点领域。在建筑施工过程中, 存在相对较高的安全事故率, 大多数是由管理不足而引起的。所以, 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关系到社会发展和稳定, 相关单位一定要注重该项工作。本文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展开探讨, 阐明其中的有效策略, 希望能够对建筑企业做好该项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一、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缺乏足够的重视

企业管理过程中, 没有把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放在第一位, 没有充分把握该项工作的重大责任, 同时尚未掌握政府在这一方面的规则制度、法律等, 无法尽快将相关政策制度想哥哥施工现场传达, 更谈不上充分执行了, 缺乏有效的检查, 同时处罚不到位, 一些管理者平时只是注重事物工作, 仅仅是将文明施工与安全生产停留于口头上, 或仅仅做表面文章以应付相关检查, 最终无法充分保障其安全。

(二) 缺乏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现阶段, 安全生产体系仅仅是一个形式, 相关部门名存实亡, 安根本不会积极开展这方面的工作。没有严格贯彻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 并且没有逐级落实相关指标, 企业没有和职工逐级签订责任制, 除此之外, 还缺乏相应的考核。

(三) 相关从业者素质相对较低

首先, 企业安全管理工作者相对较少, 整体素质相对偏低, 无法满足项目管理需求, 导致该项工作落实不力。其次, 施工现场从业者总体素质相对较低, 多数现场工作者尤其是农民工甚至连最为基本的安全知识都没有, 他们的安全意识与技能不高, 同时对他们的技能培训严重不足, 使得他们缺乏安全意识, 不能形成良好的自我保护能力。

(四) 施工技术欠规范

技术管理属于建筑项目施工安全管理的重点内容, 对相关条例、法律等不熟悉, 使得监理方在技术操作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得不到发挥, 施工现场具有许多安全隐患。比若说, 搭设脚手架欠妥当, 有的项目甚至还没有搭设;塔吊使用不科学;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网不达标;许多临时用电等不满足相关, 等等。

(五) 施工条件恶劣

现实中, 建筑施工条件相对恶劣, 存在诸多不利因素, 例如高空作业、露天作业、若干工种交叉等, 同时该项目的规模往往比较大, 其场地相对较小, 使得施工条件变得愈发恶劣, 非常易于发生一些事故。

(六) 监理不力

当前, 一些监理方在建筑施工中的工作落实不力。有的监理工作者对安全监理的认识不明确, 同时他们缺乏足够的积极性, 无法积极对施工进行监理。监理企业无法在工作中取得好的效果, 没有尽快找出其中的事故隐患, 无法尽快督促施工方对其做出相应的整改, 同时没有尽快将该情况报给业主以及主管机构, 使自身的安全监理功能无法得到发挥。

二、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 形成以人为本的新理念, 落实安全责任制

首先,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意义重大, 关乎社会稳定和发展, 同时决定着施工企业的不断发展。主管部门以及业主必须统一思想, 高度重视施工安全管理, 将其当做核心工作来抓。现阶段, 应当加大力度对施工安全管理相关条例进行宣传, 使施工安全意识不断提升, 使得各个相关方能够积极面对该项工作, 形成较强的责任感。同时, 应当加强领导, 进一步弄细化安全生产职责, 加大管理力度, 坚持以人为本, 将人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其次, 以对生命高度负责的态度, 逐渐构建起系统全面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将责任具体到每一个人, 构建安全档案, 将安全生产和利益进行有机结合, 使管理进一步规范, 充分确保建筑施工安全。

(二) 不断提高相关工作者的素质

首先, 应当提高监理工作者素质, 应当提前编制监理内容、及其标准, 统一安全监理资料, 在施工过程中逐渐对其进行规范, 使其监管水平不断提升, 使他们树立良好的安全监理意识, 从而使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其次, 不断提高施工者的综合素质, 认真做好各项基础工作, 尤其是注意加强对一线工作者的培训, 经常性的培训他们安全理论与基本技能, 同时需要培训他们相关法律条例, 使他们既基本专业理论和技能, 还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除此之外, 应当对那些特殊工种实施针对性的教育, 贯彻执行持证上岗制度。

(三) 提供良好的施工条件

施工条件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安全生产的质量, 工作者处于相对恶劣条件下工作则非常易于诱发安全事故。所以, 应当高度注重这一问题, 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条件。例如, 在夏季作业时, 应当避开中午的高温期, 在高空作业时, 应当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布设防护网, 当发生降雨的时候, 应当停止施工等等, 从而为他们的安全提供坚实的保障。同时, 施工环境应当选择较为舒适的色彩, 使他们工作的时候能够尽量降低他们的眼睛疲劳。除此之外, 应当尽可能的降低粉尘、噪声等的影响, 以充分确保他们处于较好的条件下工作。

(四) 加强动态管理

首先, 积极更新观念, 认识到该项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必须实时进行管理, 容不得半点的松懈思想。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非常繁琐, 一定要彻底将现阶段的陈旧管理机制改变, 使其动态性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其次, 及时找出事故隐患并尽快进行整改。施工方负责管理工作的人员应当认真总结实践经验, 发现施工中的顽疾, 在此基础上, 制定针对性的整改方案。在平时施工过程中, 当发现有事故隐患的时候, 应当接着分析其中根由, 迅速指正, 限期整改, 并要检查其整改状况。

(五) 加强安全监督, 规范施工

安全监督不规范属于事故发生的其中一个根源, 应当切实加强现场监管。监理工作者应当根据相关技术标准与法律条例, 不定期检查施工现场, 并进行指导, 使各个流程均能够根据相关规程进行, 比若说科学使用塔吊、合理搭设脚手架、做好临时用电的安全防护等。对施工过程中发现的违规违法操作活动, 应当会同业主单位限期让相关方进行整改, 最大限度地避免因施工工作者的操作失误而造成的事故。

(六) 加大投入

首先, 业主单位应当加大投入, 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来进行施工安全管理工作, 会同监理方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 责令施工方认真做好安全施工工作。其次, 监理方应当加大投入, 配备高素质的监理人员, 同时配备专车, 确保每天都在现场进行监管, 及时发现问题。再次, 对于施工方来说, 尤其是应当高度重视安全工作, 加强对安全培训的投入力度, 同时做好各种安全防护, 积极引入先进安全、适用的技术以及设备, 尽快将那些落后的方法与设备淘汰。这样, 通过相关方的共同努力, 从而使建筑施工顺利进行和良性发展。

三、结语

毋庸置疑, 对于建筑业来说, 其生命线是安全生产, 施工安全事关重大, 关乎生命财产安全以及整个社会的稳定及其健康持续发展。近年来, 伴随我国经济状况的日益提高, 政府对建筑安全的重视程度愈发提升, 为进一步巩固当前取得的成果, 充分确保建筑施工安全进行, 应当把握以下策略:形成以人为本的新理念, 落实安全责任制;不断提高相关工作者的素质;提供良好的施工条件;加强动态管理;加强安全监督, 规范施工;加大投入力度。

参考文献

[1]袁文清.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J].科技传播, 2014, 7

[2]吴尚华.浅谈如何做好建筑施工管理[J].广东科技, 2011, 16.

建筑施工管理优化研究分析论文 篇5

作为建筑施工管理人员,质量乃是管理的重点,同时质检人员管理水平、监管力度成为质量管理的重点。①进行现场的监督,对于每一道施工工序,都应该在现场进行有效检查,并给予有效的纠正。在选择检查方法过程中,采用整体观感、实际测量相结合的模式,一旦发现问题,则必须整改。②需要召集现场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中的问题进行实际指明,做好技术交底工作。③需要编制质量控制预案,对可能或已经发生的问题进行详细说明,并责令项目部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整改。

3.2建立和完善竞争、激励、约束和监督四大机制

要致力于建立和完善一套有效的竞争、激励、约束和监督机制,在建设一流工程的同时,努力造就一支一流的施工队伍。建立竞争机制,广泛实行竞争上岗制度。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在竞争淘汰的同时,不断引进优秀人才,补充新鲜血液、使机构保持旺盛活力对于施工质量的管理,需要要对职工进行质量重要性教育,强化全员质量意识。建立质量管理的重奖重罚制度,用铁的手腕,铁面精神和铁的纪律来确保施工质量。为更好地发挥质检部门和质检人员的监督检查作用,提高质检员的责任心和荣誉感,建立施工质量档案管理系统,落实质量终身负责制。通过四大机制相互制约,保证建筑施工管理的质量与效果,提升施工管理的水平。

4总结

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包括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进度管理等内容,但从现阶段我国建筑施工管理的现状来看,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施工管理整体的效果。基于此,必须对施工管理进行有效的优化,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落实责任制度,建立竞争、激励、约束、监督四大机制,为建筑工程发展保驾护航,促进我国建筑行业健康发展,为人们创造出更加优越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田志金.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措施探析[J].房地产导刊,,24(8):20~24.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研究 篇6

关键字: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管理

建筑工程是现代社会的重点行业,也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撑。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高低优劣不但能够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质量、强化企业竞争力,同时也涉及到施工人员的自身安全保障问题。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中还存在着一些棘手问题,需要切实执行好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以确保建筑施工正常、高质量的开展。

一、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目前所存在的问题

(一)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是建筑工程中必须要面对的现实因素,包括多个方面,有属于不可抗力因素的技术环境方面,如施工时所遇到的天气、地质、水文环境;也有施工过程中的内外部管理环境,如质量管理体系、安全保证制度等等;另外还有施工单位向施工人员提供的劳动环境,如施工工地环境、施工工具、劳动合同等;同时也要考虑到施工工地所处的人文环境,如社会治安、风俗人情等等。随着我国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飞速演进,施工工程在各处如火如荼地展开,建筑工程项目中所遭遇的环境问题也愈来愈多,施工工地扰民造成周围居民与施工单位紧张的新闻屡见不鲜。由于城市化、建筑业的急遽膨胀,施工单位良莠不齐,能够帮助建筑工程施工与环境、生态协调发展的统一举措还没有出现。而目前建筑施工扰民、破坏环境的现象也非常多和典型。

(二)人为问题

人为问题包括施工单位管理者和施工人员自身的行为。有些施工单位对工程质量不够重视,造成近几年来各地出现建筑、大桥等坍塌事件,导致伤亡甚重;许多施工单位在承揽项目时的投标方式也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正规渠道,在施工过程中,对质量和安全管理工作掉以轻心。建筑工程质量具有多重性的特点,因此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建筑工程质量区别于一般产品质量,除具有一般产品的适用性、耐久性、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以及与环境的协调性。而这些特性互相交融、互相依存,不同的建筑突出不同的特性,但这些特性缺一不可。[1] 正是因此,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才成为难点和要点。而对于该项工作的落实,主要体现在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身上。

(三)材料问题

施工材料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物质条件,也是施工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保障。施工材料是否满足质量要求,直接导致建筑项目在日后能否安全地长期使用。我国地震后加强了对房屋材料的筛选,从一个侧面说明建筑材料在施工中的重要性。有些工程承建单位为了节省成本,使用劣质建筑材料,或者采购人员为了拿回扣而采用不符合技术规格的材料,这些都导致施工过程中存在着质量安全隐患。由于建筑工程设计到的材料种类众多,用料量庞大,无法对各种材料、各个细件进行逐一检查,给材料违规留下了巨大的灰色空间。

(四)市场问题

目前我国建筑市场的秩序还不够完善、稳定,尽管国家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在项目承包、施工质量上还存在着大量的“掺水”现象。建筑工程承包过程中的巨额利润促成了市场的灰色竞争,不具备资质的建筑单位或包工头通过走后门、攀关系拿到重要的建筑施工项目;有些新成立的建筑企业对技术规范、建筑法规、安全知识也知之甚少;还有建筑单位为了最大化谋取利润,延长施工人员工作时间,导致工人疲劳作业,极容易出现质量安全问题……等等市场问题都加大了施工中的隐患。

二、优化质量与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优化施工单位管理方式方法,建立完善的质量安全管理、监督体系

由于建筑工程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物质环境,因此国家应该针对施工单位资质、工程承包途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标准、施工安全保障体系、施工人员权力与义务等各个方面制定、出台法律法规,从立法上对建筑工程加以明确地规定和法律保障,从而促进我国建筑市场行业运行的规范、稳定。施工单位在开工前必须对工程质量形成的全过程进行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并形成质量手册、作业指导书、报告、表格等,明确质量管理体系人员,各项工作要有专人负责,责任明确,层层把关。主要项目或重点部位要进行专项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2]

(二)提高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素质水平

施工从业人员自身的素质是决定建筑行业本身质量与安全的最重要因素,施工从业人员包括建筑工程环节从上到下、各个环节的人员:建筑承包人要有严格的法律意识,带动市场的良性竞争;设计人员要有优秀的技术水平,根据施工要求设计出安全、稳固、美观的建筑;建筑单位管理人员要确保对承揽的施工工程有足够的资质和能力完成,负起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的责任;现场施工的技术人员与工人要有质量安全意识,减少操作失误或大意马虎所造成的施工疏漏。施工单位要定期、定时对岗位人员进行业务培养和思想教育,提高施工管理人员与工人的思想意识,紧跟时代发展,建全法律观念。

(三)保证施工环境的安全性和施工工序的质量

建筑单位要尽量为一线施工人员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作业环境,同时协调好与周边邻里的关系,让施工人员放心地投入工作,集中精力提高施工水平。施工企业要大力贯彻建筑行业安全法规,协调好施工工程中的工序衔接,节省资源、提高效率、降低失误率。在施工过程中要及时追踪每一道工序的完成情况,坚持自检与互检。施工完成后,由本单位的质检员检查验收,自检合格后向监理申请检查验收,并且严格按照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质量检查,每一道工序都坚持这种检查流程,合格签字后再进入下一道施工工序。

(四)加强材料的质量与安全管理

建筑单位一方面要节约成本,一方面要保证、提高施工质量,就需要大量掌握材料信息和材料市场的先进动态,广开门路采购质量上乘、价格优惠的材料。在采购材料时,尽量选择有信誉保障、能提供合格说明的供货厂家,建筑单位要对采购回来的材料进行定期评测和追踪考察。在施工现场,技术人员要对材料进行现场勘验,以确保材料符合技术规格。特殊材料要出具实验报告,进行复试和取样实验,以保证材料的可用性和品质。

三、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与意义

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是影响建筑物外观及使用功能的主要因素,它直接决定了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结构和信誉度的提高。一旦建筑工程的质量发生问题,轻微的可能会影响建筑物结构的使用安全,严重的可能危害人们的财产和生命安全。质量问题影响工程寿命和使用功能,增加工程维护量,浪费国家财力、物力、和人力,给使用单位和人民生活带来困难。[3]

我国的《建筑法》已经从法律方面明确规定了建筑许可、从业资格、工程的发包与承包、工程监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建筑设计、建筑施工资料等方面,正是为了保证建筑工程中施工质量与安全因素,由于施工工程是一个牵扯面广、极其复杂的建筑过程,除了当时的现场施工质量与安全之外,还牵扯到建筑物日后的使用问题,因此务必要重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与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 任渝萍.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J]. 建筑安全,2012(6)

[2] 刘玉珍.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的几点思考[J]. 科技向导,2012(18)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研究 篇7

关键词: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安全意识,安全教育

众所周知,建筑施工现场是一个安全事故频发的场所,这不仅会影响工程的顺利实施,而且更严重的是它威胁到了建筑工人的生命安全。在现在这个以人为本的社会中,人的生命高于一切,并且只有一次。所以作为一个劳动力密集的场所,建筑施工现场更应该重视安全生产问题,切实做好防范措施,在给工人提供安全生产环境的同时,为自己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在清楚自身存在的问题之后,积极寻找正确解决方法并努力完善。

1 当前建筑施工现场存在的问题

1.1 建筑施工单位的负责人忧患意识不强

单位领导的责任感缺失,安全防护意识差。只在乎可能获得的经济利益,不能明确自己的责任,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加强安全管理,漠视危险因素。有些施工单位甚至连最基本的安全保证责任书都没有,完全没有按照有关部门的要求,贯彻落实相关政策。也有些建筑企业根本就没有安排专职的安全人员,使得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管不到位。这些现象的出现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建筑施工单位负责人的责任感不强,安全意识差,忧患意识不足,没有看到安全对单位的重要性,目光不够长远,紧紧盯着经济利益而没有考虑过安全隐患将来可能会带来的危害。有些领导人甚至会抱着侥幸心理,觉得发生事故是几率很小的事件就不去重视,但是有句话说的好,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当事故真正发生时后悔就来不及了。

1.2 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保护措施缺失

建筑施工单位的从业人员形形色色,数量繁多,各方面素质高低不同,这在管理上有很大的难度。在一些工地上,材料任意丢弃、施工工具随意摆放、没有明确的施工计划、操作步骤不合理等现象屡屡发生。这些都是因为施工单位没有按要求对安全管理投入成本,没有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使得单位的安全管理模式粗放,远远低于标准化程度[1]。有的施工单位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在购买建材和施工工具等方面偷工减料,这样一来施工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就增大了。有些单位虽然设有安全监管部门,但没有明确的管理和惩罚制度,让那些部门形同虚设。同时有些单位的机器使用年限超期,设备落后,防护网防护栏没有及时检修,这些也是诱发安全事故的一些潜在因素。

1.3 建筑工人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落后

与其他行业相比,建筑施工现场的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农民工居多。由于自身文化程度低、法律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差等原因他们往往忽略了自己的人身安全[2],再加上有些施工单位一心追求经济效益,没有对工人开展安全教育,看着领导都不重视安全问题,工人在工作时大都没有约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操作,也有些工人为了获得高额的工资,不顾自己的身体健康,拼命加班没日没夜的工作,施工单位为了工程进度也不劝阻,安全事故往往就是在这些时候发生的。

2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有效对策

安全重于泰山,要做到防患于未然。针对建筑施工现场目前存在着的一系列问题,具体解决措施如下:

1)加强建筑单位领导人的责任和安全意识。一个建筑工程的成功与否和建筑单位领导对安全问题的关注程度有很大的关系,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3]。只有当单位领导真正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并将它落到实处,企业才能够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始终占据有利地位。为加强企业领导的安全责任意识,其所属部门的上级领导可以建立并加大对安全监管责任人在施工现场发生安全事故时的惩罚制度,让其始终把安全生产牢记心头并在行动上积极实施,努力做到知行合一,为企业长期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为工人们的生命安全增加保障。山西六建集团是一家经营良好的建筑公司,在国内国际都有一定的知名度。它的成功离不开企业领导人的忧患意识,始终明确坚持把施工现场和经济市场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在保证员工安全的基础上创造高品质的劳动成果。

2)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安全防护设施。建筑施工现场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这与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有很大的关系。常言道: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人人都能够按照要求严于律己,才会有良好的制度秩序。但要让人们按制度办事,首先就要有一套完善可行的制度供其参照。因此建筑施工单位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置专门的安全监管部门,招聘专业人员,制定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4]。并根据季节、时间、地点等因素的变化,及时调整和更新相关的制度,切忌一成不变,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责任明确落实到具体的人身上,防止发生安全事故时,有关责任人相互扯皮推脱责任的现象出现。同时也要加大对安全事故的处罚力度,通过巨大的代价来让负责人认识到忽视安全管理问题的危害性,时刻把安全意识放在心中,从制度减少或避免不安全事故的发生。除此之外,还要定期检查安全防护设备,及时修补或更换破损或已经不能再使用的设备,把不安全因素扼杀在未成形之时,减少后顾之忧。

3)入岗前对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定期对工人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在新来的工人进入建筑施工现场工作之前,要对工人开展专业的安全知识教育。这些安全教育主要包括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事故的地方、施工工具的使用方法和维护,以及安全防护措施的具体做法等。另外,要定期开展一些安全教育活动,请专业的人员为工人们讲授安全知识,培养工人的安全意识[5]。只有工人自己的安全意识真正提高了,才能从根本上防范危险事故的发生,否则领导人再怎么强调工人不重视也无济于事,这也就要求建筑施工单位一定要重视安全生产,切实做好安全宣传工作,让工人明白生命比金钱更重要,没有了生命赚再多的钱也是白搭的道理,把安全知识熟记于心,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在工作中时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对于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建议还有很多,如政府要发挥自己的职能,加强监督作用、施工单位加大对安全管理的资金和设备投入、强化领导和工人的法律意识等等。任何一条建议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不能只是纸上谈兵。

3 结语

建筑施工现场是建筑行业的核心场地,它的安全管理对建筑单位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必须被重视。目前建筑施工现场还大量存在着建筑施工单位的负责人忧患意识不强、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保护措施缺失、建筑工人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落后等问题,这些不安全因素都危害到了企业和个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解决这些问题是刻不容缓的大事。对于人来说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了,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与否,关系到每个从业人员的健康和生命,我们所要做的不只是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更为紧要的是要让安全意识深入人心,做到经济与安全并抓,在保障工人人身安全的同时,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带来经济效益的附加值。

参考文献

[1]王跃军.刍议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7):222-225.

[2]赖水源,高水军.试论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建筑安全,2013(5):6-8.

[3]黎利红.浅谈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存在问题及管理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179.

[4]任云红.关于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探讨[J].河南科技,2013(12):146-147.

新时期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研究 篇8

建筑业是国家基础产业, 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建筑施工特点是参加施工人员多, 立体交叉作业多, 同时生产周期较长, 在生产过程中会受到来自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特点决定了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危险性大、不安全因素多, 安全管理的难度大等。在我国各行业安全事故中,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位居第三, 紧排在交通和矿山行业之后, 是事故多发行业。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 习惯性违章以及重复性事故的发生, 阻碍建筑业的生产顺利发展, 也给人民群众以及广大的施工生产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

1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问题

安全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管理的关键, 安全管理质量与水平直接影响着建筑建设质量以及施工企业盈利和形象。为此, 加强对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研究, 有着重要的作用及其深远的意义。总体来讲, 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安全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低。安全管理人员是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关键以及重点, 他们的素质与水平直接影响到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质量, 但是由于他们综合素质较低, 安全管理意识薄弱, 加上责任意识不足, 直接影响着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第二, 安全管理制度机制不健全。任何管理工作都必须在一定的安全管理机制作用下才可以正常开展, 但是, 很多企业为了节约成本或者出于某种原因, 在安全管理制度机制建设上存在问题, 安全管理制度机制不健全, 甚至在执行力上也存在问题, 安全管理制度机制执行力不足, 这些也是安全管理存在的重要原因。第三, 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很多企业在施工安全管理方面, 往往存在监督机制建设不健全的问题, 缺乏对于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监督, 导致领导层对于施工安全管理问题无法做到全面了解, 无法对于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导致施工安全问题百出。

2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策略探析

2.1 建立施工安全教育培训机制

目前, 我国大部分建筑施工人员属于农民工类型的, 他们素质以及文化水平都比较低, 对于施工方面也是存在问题, 安全施工意识淡薄, 使得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安全事故。为此, 施工企业应该努力地建立完善的安全教育培训机制, 强化对于施工人员安全教育培训, 提高他们的安全技能, 让他们清楚安全教育以及培训的意义和责任, 掌握最基本的安全知识与技能, 从而提高他们的安全责任意识以及安全技能。另一方面, 施工企业还应该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关心机制, 努力改善施工企业人员的劳动条件以及工作环境, 实现工作人员工作以及生活的标准化。建立安全教育培训机制, 以及安全管理关心机制, 做好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实际安排。

2.2 创新安全管理方式, 加强安全管理监督

建筑建设工程的施工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经历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施工人员要积极创新技术, 淘汰一批落后的、妨碍工程管理效果的旧材料、旧工艺和老设备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建筑安全施工。建筑建设工程规模比较庞大, 牵涉到的技术要点和施工方法较多, 所以说对其管理需突出难点、抓关键、紧抓管理当中的薄弱环节。企业应明晰安全岗位管理的责任, 避免相互扯皮、推诿现象的蔓延, 定时定期对全体施工者和监督人员进行必备的安全生产质量保障培训, 推行科学施工、文明施工。施工企业应赋予每一位施工者必要的监督管理权限, 以此在作业实践中对整套工程的设备、原材料以及器械等方面进行监督, 保障施工顺利有序开展下去。

2.3 制定建筑施工安全应急预案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安全应急预案的设计以及实施, 是做好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的重要方式。安全应急预案在建筑工程施工各个环节的原则基本一致, 但是根据不同的施工环节, 安全应急预案的设计以及实施也是不同的。做好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安全应急预案的设计以及实施, 首先要对建筑工程施工进行相应的调查, 根据不同的施工安全程度, 进行相应的应急预案的设计以及实施, 保障建筑工程施工做好基础。其次,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设备保养。各种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转, 是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的有力保证, 定期对建筑工程施工设备进行相应的保养, 可以提高建筑工程施工速度以及效率。

2.4 加强施工人员职业安全道德教育

良好的职业安全道德是施工人员队伍素质的一种表现。施工人员只有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才能够遵守职场的道德规范, 才能够按纪律办事, 才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为此, 企业可以采用开展各种各个样的职业道德教育活动的形式进行, 让施工人员在实际的职业道德教育活动中进行学习, 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知识以及新的体会, 从而提高企业员工的职业道德水平以及安全管理意识。在平常的工作中, 施工企业领导还可以多和施工人员进行交流, 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 减轻他们的工作心理压力, 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同时也让他们在施工企业中有一份归属感, 从而让他们更加愿意为施工企业奉献, 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

2.5 加强建筑施工全过程安全管理

建筑工程全过程安全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有效管理的关键。加强建筑工程全过程安全管理是有效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建筑工程全过程安全管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 建立安全管理交底制度。在每一个项目施工之前, 安全管理人员都应该根据规章制度做好安全管控工作, 做好相应的安全管理交底工作。其次, 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作业指导书。对不同的机械、材料、环境以及方法进行相应的监控, 确保按照作业指导书进行建筑工程安全控制。再次, 执行安全管理样板制度, 在进行大面积的建筑施工之前, 建筑工程企业应该实施样板间、样板房制度, 保障房屋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得到有效提升。

3 结语

建筑安全事故每年都给国家、家庭和个人带来巨大的损失, 但安全事故并非不能预防。根据国内外理论研究和大量的实践证明, 提高企业现代安全管理水平是减少安全事故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较, 我国建筑安全管理还有很大差距, 但有很大的潜力可挖。在理论上深入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建筑安全管理方法, 于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提升与推广, 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尽管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但是在实际的普及应用中, 很多问题仍然存在。为此, 建筑施工企业应该深入研究自身安全管理现状, 创新安全管理策略, 为新时期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在安全管理得到进一步发展, 提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赵惠娟, 云娟.谈建筑施工安全应重点解决的问题[J].陕西建筑, 2010 (01)

[2]卫涛.浅谈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不足[J].科技信息, 2009 (31)

[3]王斌.浅析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1 (23)

[4]蒙安平, 汤亚东.建筑业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剖析与对策[J].安全生产与监督, 2009 (06)

住宅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研究 篇9

关键词:住宅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0 引言

在进行住宅建筑的施工过程中, 部分企业为了加快施工时间、节省投资经费, 所以常常看重质量的提升, 而不顾安全管理, 以致安全事故频频发生, 导致目前的住宅建设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 施工人员的安全保障严重缺乏。因此首先需要对住宅建筑的施工特点进行分析, 然后根据施工特点找出安全管理问题, 最后实施相应的措施来解决种种问题, 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个安全管理水平。

1 住宅建筑的施工特点

1.1 面积较大, 结构简单

一般的住宅小区结构形式相对比较简单, 面积较大。大面积的住宅小区给物业管理带来的不便较多, 因此住宅建设的规模开发一般采用成片开发, 住宅面积少则几万平方米, 多则几十万平方米以上, 不过单体数量一般都在两位数。

1.2 施工企业杂多

由于住宅建筑的特殊性, 一般建筑都需要电信、电力、天然气、自来水等配套单位,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交叉作业比较多。因为单体数量较多, 所以需要多个施工单位同时进行施工, 所以造成了大量的交叉施工。

1.3 工作人员较多

由于施工单位较多, 且住宅小区的单体需要的施工较多, 因此施工现场作业人员也较多。工作人员在施工期间的一定阶段内人数较多, 且属于不同的施工企业管理, 因此给企业的管理工作带来许多不便。尤其是到了施工建设的后期, 需要的施工企业较多, 需要的人员更多, 因此施工过程中管理较复杂。

1.4 施工企业的资质较低

由于住宅建设的工程造价偏低, 并且施工企业的利润也比较低, 因此中标的往往是一些资质较低的施工企业, 或者是资质较高的施工企业派去的实力较弱的一些项目组。由于企业的资质较低, 因此现场操作的工作人员多为一些企业聘用的农民工, 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普遍综合素质较低。由于住宅建设的施工过程比较简单, 因此竞争的施工企业比较多, 所以中标的企业多为一些资质较低的企业, 导致这些施工企业的利润也相应地降低。

2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工作人员无安全意识

由于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 且未受过专业的安全训练, 因此这些工作人员没有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 严重缺乏必要的建筑安全知识和技能。另外, 管理人员没有设置防护设施的意识, 如一些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场所没有设置具有提醒功能的安全标志, 对一些高级设备的使用没有进行规范化培训。

2.2 现场设施的管理较复杂

由于施工的需要, 在有限的场地上需要集中大量的施工设备以及建筑材料。在施工的过程中, 有时需要在地下、地表、高空同时进行作业, 这就需要比较多的施工设备同时运行。而塔吊、脚手架等这些施工机具危险性较大, 因此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难度也较大。

2.3 施工设备不规范

部分企业为了追求效率, 在对施工设备进行设计制造时没有按照规定的法律法规来执行, 导致设备的安全系数较低, 因此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另外, 部分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往往偷工减料, 导致消费者和施工人员都存在安全隐患。除此之外, 部分企业对施工人员没有配备规范的防护设备, 给施工人员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由于施工设备花费的经费较多, 部分企业为了节约经费, 因此对施工设备建设的投入较少, 施工人员使用一些安全性不高的设备, 或是没有经过国家标准生产的设备, 导致施工过程中常常由于设备的不完善而发生安全事故。

2.4 对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够

由于现场管理人员不重视安全管理, 因此对现场工人的违章操作没有进行及时制止, 导致了伤亡事故的发生。另外, 一些企业并没有制定安全防护设施以及管理措施, 且对突发事故没有应急预案, 导致安全事故较多, 损失较大。除此之外, 由于部分管理人员责任感不强, 并没有将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下去, 导致施工人员对安全管理制度毫不熟悉。

2.5 对安全管理的认识不够

企业经常采取降低经营成本的方法来提高经济效益, 这就导致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常常忽略了安全管理, 使安全事故的发生越来越多, 而处理安全事故常常需要大量的经费。但是这些经费本可以用来加强安全管理, 投入到安全建设中可以降低灾害的发生率。由于企业对安全管理没有足够的认识, 导致了安全事故的恶性循环, 最后安全管理的经费有可能不足以处理安全事故, 因此安全管理的认识不够有可能危及企业的整个管理。

3 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措施

3.1 完善安全责任体系

建立严密的安全责任体系, 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责任意识, 确定各级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明确职责和分工, 同时严格执行奖惩制度, 确保安全工作落到实处。企业和项目部、劳务作业班组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 制定具体目标和要求, 细分安全管理目标, 从实际可操作的角度落实安全管理。完善安全管理奖励和处罚制度, 形成环环相扣的安全管理网, 覆盖全员、全过程、全管理, 才能真正实现安全管理。

3.2 落实安全经费

安全经费应进入企业整体运行的资金预算中, 同时设立专户, 专项审批, 确保安全投入不打折扣。施工现场项目部制定安全管理资金计划, 应该针对项目的特点编制, 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专职安全员等等人员参与编制, 同时把好资金落实, 确保全部投入。

3.3 加强安全教育

为了提高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 必须对全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对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重点培训。管理人员除了掌握安全法规外还需要熟知一些安全常识, 施工人员除了有比较强的安全意识外, 还需要提高执行规范和操作规范的能力。对于农民工, 应当组织强制性的教学培训, 重点对其进行安全知识、建筑知识培训。另外, 对管理人员也需要组织一定数量的安全教育培训。

3.4 加强施工设备的安全性

施工现场的布置也是保证安全的重要手段。如施工现场的料具应该堆放整齐、安全标志标识清晰。除此之外, 对施工现场应该进行更细致的安排, 如根据当天的天气状况或其他的可变因素制定当天的生产计划。

3.5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通过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保证施工过程的每个环节和阶段都能够安全。安全制度的内容除了包括安全措施外, 还应该对管理人员的职责、权限以及任务进行具体安排。有了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后, 管理者还应该落实制度的有效实施, 并且定期地组织工人进行学习。另外, 在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还应该推行安全生产责任制, 将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具体岗位、具体人员, 从而增强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在责任制有效实施之后加强监督力度, 制定监督体系, 检查出各个部门或者各个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

3.6 落实隐患排查

安全生产是企业平稳运行的底线。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排查应在思想上高度重视, 落实在具体的日常管理工作中。住宅建筑施工中, 因地基较深, 楼座较高, 作业面分散, 人员多且分散, 实际隐患较多, 管理者抓细抓实排查整改应形成全员管理, 具体操作者应亲力亲为, 形成排查与整改、落实相互监督, 真正实现消除隐患, 降低生产风险。

3.7 加强应急管理

施工现场应急管理应形成长效机制。管理者的预防意识应超前, 未雨绸缪。住宅建筑施工现场施工周期较长, 操作层流动性大, 工种多且交叉作业, 造成隐患发生几率较高。现场项目部可针对性的开展应急演练, 如火灾、触电、高坠、坍塌等, 在基坑开挖时组织进行土方坍塌应急演练, 在主体施工可开展高坠、触电、火灾等应急演练, 组织劳务操作层重点进行。同时开展前应当先培训, 逐步由认识、熟悉到掌握具体措施, 循序渐进。真正做到应急管理的应而不急, 有条不紊。

4 加强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4.1 促进安全管理的发展

随着住宅建筑的增加, 建筑安全的管理工作也得到进一步发展。但由于各种原因, 建筑业的安全管理水平较低, 经常在施工现场发生安全事故, 这不仅阻碍了施工建设的发展, 也限制了国家基本建设的发展。因此, 增加控制手段、加强安全管理可以有效地促进住宅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发展。

4.2 加强管理者的安全意识

由于大部分管理者认为加强安全管理会牺牲企业的效益, 因此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 所以对安全事故没有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控制。通过加强安全管理, 提高员工和管理者的安全意识, 从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最后提高企业的效益。

4.3 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由于部分施工人员缺乏一定的施工技术以及安全意识, 因此往往由于施工人员的不规范操作导致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并且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也比较高, 作业人员的安全状况较差。通过加强安全管理, 可以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从而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5 结语

随着我国的住宅建筑产业越来越发达, 住宅建设的施工也越来越复杂, 因此提高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是管理者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问题。首先应该分析产生安全问题的根本原因, 然后找出能够解决问题的措施, 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并建立健全安全的管理制度, 对管理者以及施工人员进行不同的安全教育, 从而杜绝住宅建筑施工现场上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童道龙.住宅建筑施工现场安全识别管理系统初探[J].现代商贸工业, 2007, 19 (5) :207-208.

[2]王志娟.住宅建筑施工现场安全识别管理系统初探[J].华人时刊 (中旬刊) , 2014 (10) :48, 64.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 篇10

建筑施工常处于露天作业环境中, 具有施工周期长、人员流动性强以及施工工序繁复等方面的特点, 尤其是高层建筑, 常需要借助建筑吊塔进行高空作业, 这种施工环境的复杂性以及施工特点导致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安全风险因素, 极易威胁到建筑工程质量、进度以及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 必须要加强对其中安全风险因素的管理和控制, 以保障建筑工程质量。

1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与工厂流水线产品相比, 建筑工程不仅由多个分部工程构成, 且其属于隐蔽性施工工程, 这就导致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 一旦忽视某个分部工程或者是施工环节的安全问题, 就很难在整体工程检验中发现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进而影响到整体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此外, 建筑工程在施工建设过程中, 其既不存在现存的模具可以参考, 又凝聚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 因此存在众多的不确定性, 一旦出现安全问题, 不仅可能会给建筑施工单位带来较大的经济及信誉损失, 亦有可能造成较为严重的社会影响;同时, 人员作为建筑工程施工主体, 其专业技术水平高低以及安全意识直接关系着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 但纵观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现状可以发现, 其现场施工人员多由农民工构成, 而多数农民工并没有经过正式的专业技能培训及安全教育, 这就导致其在建筑工程现场施工过程中, 多会受到主观经验和认识的影响, 很容易出现施工操作行为不规范、安全意识低下等方面问题, 使得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存在众多的安全隐患, 最终威胁到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和质量。

综合上述可知, 主要有两种因素影响到建筑工程的安全风险管理:一是主观上的人为因素, 即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二是客观因素, 如建筑工程施工自身存在的特点以及自然环境因素等。因此, 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 有必要加强对建筑施工的安全风险管理, 以有效规避由主观及客观因素带来的施工安全风险问题, 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

2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相关措施分析

为有效提高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质量, 规避安全风险, 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过程中, 要针对存在的主观安全风险因素以及客观安全风险因素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 具体表现如下:

2.1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及安全教育, 提高其安全意识

施工人员操作行为的不规范性以及安全意识的欠缺是导致建筑工程施工存在安全风险的重要因素。因此, 在建筑工程安全风险管理过程中, 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操作技能培训及安全生产教育, 具体措施包括:一是加强对建筑特殊工种施工人员的安全技能培训, 如在施工过程中面临较多安全风险的电气安装工程人员、高空作业的架子施工人员等, 既要加强对其的岗前技能培训和考核, 亦要对其进行定期的在岗安全技能培训, 以不断规范其实践操作行为;二是加强对建筑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 因此, 既要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岗前安全意识培训, 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亦要结合建筑工程施工进度以及施工程序变化, 对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动态化的安全教育, 以便于其在施工过程中能够及时意识到存在的新问题, 及时消除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2.2 健全建筑工程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完善建筑工程安全风险管理体系

完善的安全风险管理制度是确保各项安全管理行为“有章可循, 有据可依”的重要制度性前提。因此, 在建筑工程安全风险管理过程中, 首先要不断健全建筑工程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并在此基础上, 根据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要求, 完善建筑工程安全风险管理体系, 具体措施包括:一是建立起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将安全生产落实到每个工作岗位和生产环节上, 并将其与员工的绩效考核紧密结合在一起, 营造一种全员安全管理的生产局面, 以加强对建筑工程各施工环节的安全风险管理和控制;二是建立起完善的安全行为管理制度, 加强对施工人员各施工操作行为的约束力, 规范员工行为, 以有效降低因失误性操作行为带来的安全事故;三是建立其完善的原材料管理及机械设备维修制度, 加强对原材料的采购、进场以及使用等各个环节的质量检查和控制;重视机械设备的日常及定期维修, 以确保其工作性能的稳定性, 以有效降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2.3 做好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防护措施, 制定相应的应急方案

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 为更加有效的规避安全风险因素, 建筑施工方要提供相应的安全防护设施设备, 并建立起相应的应急方案, 具体措施包括:一是在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下, 向施工作业人员提供一些基础的防护性设备, 如安全帽、安全防护绳、安全带以及安全网等;二是在相关要求及规定下, 在对建筑工程进行实地考察之后, 综合考虑建筑施工过程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风险因素制定出相应的应急救援方案, 以便安全事故发生时, 能够更加迅速、高效、有序以及全面的进行安全救援, 将安全事故损失降低到最小。

3 结束语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研究 篇11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创新;绿色

前言: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建筑企业千方百计,目的是提升对施工质量的有效管理,强化监督的作用,达到对成本的高效管理与控制,提倡环保设计,推广绿色施工,以实现对建筑业的良性推动,又达到对环境的有力保护,实现建筑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存。

1、对施工管理进行创新以及开展绿色施工管理的必然性

1.1对施工管理进行创新的意义

对于建筑企业来讲,很多现状促使其必须进行施工管理的创新,如行业竞争比较激烈,不同类型的施工企业给建筑业带来无形的压力,因此,施工企业要对自身的思想和观念进行更新,对管理模式进行深入研究,保障工程项目能够保质保量、如期完成,只有这样,才能在行业中获取市场份额,在竞争中求得发展。同时,管理的创新能够对建筑行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对市场进行规范,形成良性的竞争模式。在管理创新的推动下,行业发展能力得以提升,为施工管理指明了方向。

1.2绿色施工管理的价值

随着整个社会对经济发展趋势的理解,人们的思想发生转变,逐渐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这也是建筑行业追求的目标,因此,绿色施工管理势必成为未来施工管理创新的主要趋势。目前,经济发展较快,使得资源问题比较突出,与此同时,给环境造成巨大危害,环境的反作用力的影响在增强,这些因素的存在,阻碍了经济的正常进行。因此,宏观措施的调整势在必行,国家逐渐加大对绿色事业的重视,建筑行业也积极进行绿色施工管理,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实现施工与环境的良性融合,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进行建筑施工管理创新的具体举措

对于建筑施工管理创新的对策,要结合工程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但是,这些具体措施都具有以下几点共性:

2.1提升施工管理观念的创新性

思想发挥的是对行为的引导作用,只有对施工管理观念进行不断创新,才能实现管理行为真正的发展。在进行观念创新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创新的意义,尤其是管理中的认识深度,另外,还有加大对创新的各项投入,组织培训和教育,将管理思想引入施工管理中,在根本上接受創新观念。对管理观念的创新,其本质就是将市场作为行为指南,对市场需求进行客观分析,结合项目实际,综合分析自身特征和行业特点【1】。

2.2对施工技术进行不断创新

在市场竞争中,企业的优势集中体现在技术方面的优势,因此,施工企业必须重视对技术进行的创新。对于技术创新,主要包含两种形式,一种是借助激励机制,实现内部的创新,也就是说,实现经验与施工标准的融合,达到对先进、有效施工技术的探索,这种创新形式比较实用,见效较快。另一种创新从企业外部进行技术和工艺的引进,注重企业间技术合作,将企业作为技术创新制度的核心,强化行业内技术联盟,同时,要注重技术的应用环境,以实际项目特征为前提,关注技术适用性,促进特征鲜明的技术体系的建设。

2.3对管理组织机构进行不断创新

在当前的建筑施工管理组织机构中,主要是发挥了项目经理的作用,项目经理代行企业的权利。在施工管理中,合同签订的基础是项目,签约完成之后,经理部门随之产生。其主要的职能是在项目期间代替企业对整个施工进行有效管理,在合同结束之后,其管理职能也随之终止。但是,这种组织结构存在一定的弊端,在施工管理中比较突出,主要原因是缺乏独立的法人,对于管理责任的承担缺少力度。同时,管理形式上缺乏整体性和全面性,管理行为的出发点完全为企业的经济利益,缺少与企业部门的配给。虽然项目经理对整个施工中涉及的物料具有处理的权利,同时行使决策权,这样就会导致企业对其限制性不足,管理效果不佳。一旦多个项目同时进行施工,在协调方面彰显不足。这就要求对管理组织结构进行不断创新,以实现管理效率的提升。【2】

3、推进绿色施工管理的对策

在我国,绿色发展理念兴起的较晚,尽管各个领域都十分关注绿色生产和发展,但是,在根本上没有达到应有的标准。需要从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3.1重视对能源和资源的高效管理

对于建筑施工现场,其绿色管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对能源的有效管理。其主要目的是实现能源使用量的降低,达到节约的目的。同时,要降低能源使用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方式就是从施工技术、技术、设备入手,在进行工艺和设备等选择的时候,要高度重视其在环保方面的特质,挑选能耗低的设备,而对于故障设备,要进行及时维护,降低能源消耗。

3.2重视对绿色环保施工材料的使用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比较关注的问题是材料的价格和品质,忽视材料的成分构成,但是,一些质量低劣的产品含有很多有害物质或者污染物,因此,在绿色施工管理中也要重视对施工材料的管理,降低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在设计过程中,要严格遵照国家标准,选择绿色环保的材料。同时,在施工中,要强化管理,以施工方案和图纸为依据,确保使用的材料能够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

3.3重视对施工污染的控制

对于建筑污染的控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首先,对泥浆进行有效控制。这种控制主要源于施工的基础性工程,最佳选择为固结泥浆,要避免其对路面清洁度的影响。其次,对尘土污染进行有效控制。建筑施工的现场,粉尘较多,给当地空气质量带来严重破坏,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因此,在施工中,可以采取淋水的形式,实现对施工现场道路的加湿。使用清洁型的燃料,这种做的好处是有效控制扬尘污染。再次,对噪音进行有效的控制。目前,噪音产生的污染比较突出,受到普遍的关注,而噪音的来源很多是施工机械引起的,其主要体现为位置多变、时间比较集中等,为了实现对其的有效管控,可以采取降低夜间施工量的方式,挑选噪音小的设备进行施工。由此可以看出,工程施工与人们的生活环境比较密切,一旦管理和控制不当,会产生很多形式的污染。因此,为了实现绿色施工,需要对施工进行全方位、综合性的管理,相关工作人员要对污染源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和探讨,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立足绿色建筑和施工管理,实现整个过程的环保性。具体说,可以加大对环境的宣传力度,减少夜间施工的几率,对固体污染物进行回收再利用。

结束语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和环境问题备受关注,而对于建筑工程来说,绿色施工管理与创新施工管理成为一种必然。因此,作为建筑企业,要不断对施工管理、技术、观念及架构方面进行不断创新。同时,关注绿色施工管理,针对能源、资源进行科学管理,重视对污染的控制,在根本上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段丽敏.建筑施工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管理的思考[J].四川建材,2013,1(04):245-247.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研究 篇12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绿色建筑,应用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我国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严峻的发展态势要求当前在发展中必须做好环境保护与管理, 以遏制换环境恶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当前我国大力投资基建领域, 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类环境问题都必须通过施工管理的方式将负面影响降至最低, 所以以绿色建筑施工管理为代表的绿色施工理念开始在建筑领域掀起新一轮的热潮。下面我们对当前建筑施工管理中绿色施工管理的应用加以分析研究。

1 绿色施工管理理念

绿色施工管理顾名思义, 重点在“绿色”二字所强调的环保上, 也是新型的环保施工理念, 具体来说, 就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通过众多切实可行的方案减少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 保护当地生态环境, 从而使建筑业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环保理念。这一环保理念的提出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要求, 对于走可持续发展到道路有积极意义, 是兼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 对于改变以往盲目追求经济发展的行动观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是促使生态和谐与稳定的关键, 符合当前提倡的绿色、环保、经济潮流, 符合全民生存发展需求, 这也是为何这种理念一出现就受到全民追捧的关键所在[1]。绿色建筑施工管理通过利用各种生态节能技术, 从而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类环境污染、能源损耗、报废拆除等负面影响压制最低, 使建筑成本逐步降低, 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实现双赢, 跃居传统建筑之上, 践行自身发展使命。在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中, 从计划投资决策到最终实践阶段, 全程贯彻绿色环保理念, 是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管理对于项目施工中产生的噪音污染、粉尘污染、颗粒污染等应用多种节能技术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在保证建筑质量和进度的前提下, 履行管理职责和使命。

2 绿色施工管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2.1 加强能源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能源管理主要涉及水、电、煤气、天然气、柴油等, 电力是现场施工最重要的能源, 包括照明用电和设备用电, 天然气和煤炭是主要生活能源, 比如冬季取暖、饭菜加工、钢筋混凝土搅拌等, 柴油主要是各类设备用能源。从能源管理角度出发, 绿色施工管理就必须走节约能源、提升使用效益、降低污染的路子, 具体可从以下方向入手:必须选择施工现场所需设备的时候, 要考虑到性价比和能源消耗, 选择最极大设备;在施工条件许可和环境允许的情况下, 根据工期长短酌情选用低能耗、低污染的设备;在耗用水电过程中要做到节约用电用水, 科学安排设备使用时间, 减少机械设备承载负荷工作时间, 强化各设备运行管理维护, 以减少施工中问题的发生。比如多数建筑施工都需要用到大量水资源, 可安排一些节水型的小流量设备, 设置一些雨水收集装置或者利用施工区域地下水等, 都可节约水资源。施工中要严格按照图纸设计进行, 另外以舒适和节能为原则进行施工, 避免盲目追求奢华与攀比, 通过各类环保建筑材料和无害能源 (如风能、太阳能等) 的使用提升项目施工效益[2]。在具体使用过程中, 根据不同区域现场施工能源应用情况, 作出能耗分析, 利用科学技术等手段将各类绿色理念融入施工管理。

2.2 加强墙体门窗节能管理

建筑施工过程中, 墙体砌筑的保温性作为重要性能必须纳入考虑, 在选择时尽可能使用密度较小的砌筑材料, 比如加强混凝土砌筑使用程度, 进一步实现环保与节能目的。当前大量建筑施工过程中都是使用了复合式墙体砌筑, 比如内外保温和夹心复合前提保温。纵观国内当前墙体保温效果与需求, 上述保温方式具有一定局限性, 保温节能效果欠佳, 内外保温方式已经稍显落后, 所以当前夹心复合保温是主流, 在节能、保温领域有着重要应用意义。目前房屋建设施工中, 墙体砌筑多使用空心砖, 需注意在施工中不能使用断裂空心砖和不完整空心砖施工, 预留砌筑的位置必须高于实际砖尺寸大小, 从而完成外墙堆砌。此外, 还要注意地震、风荷载、自重、气候、环境等因素对保温系统黏贴面的影响, 保证墙体本身的稳定性、安全性与耐久性[3]。建筑施工中门窗施工与管理是重要组成部分, 要从提升安装质量角度出发, 采取相关操作进行安全规范管理。施工中要仔细研究图纸, 精确规范施工, 安装过程中要做好严密性性能分析与检测, 对空气渗透指标做系统分析探索, 可采用新型建筑材料和检测技术。比如施工前空气密度性实验, 门窗安装完成之后, 进一步的密封工作十分必要, 可在门窗与框部之间采取高分子聚合物弥补空隙, 至于传热指数的控制和管理, 可选用具有弹性特点的材料进行密封。外墙与门窗作为绿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须采用各种技术与适合材料提升这些结构的热阻值和密闭性, 从根本上高效利用资源, 依靠自然资源完成施工, 减轻施工环境负荷与影响。

2.3 加强各种污染管理

建筑施工中所伴随的污染和影响是多样化的, 尤其是施工器械设备所产生的噪音污染、粉尘污染十分典型。不同施工阶段需要用到不同种类的典型施工器械, 比如土石方施工中运输机和大型挖掘机使用频率较高, 施工噪音与污染十分典型, 打桩阶段, 打桩机和钢筋混凝土搅拌机对周围环境有严重影响, 工程结构阶段, 应用的各类设备都会程度带来噪音污染。鉴于这些噪音污染和粉尘污染对周边居民生活工作的影响, 必须在绿色施工中加以注意。对于施工方而言, 所能做得的就是尽可能的减少昼夜工作, 对于产生噪音较大的设备加用降噪设施, 在施工周围区域添加噪声隔离设施, 对因工作年限较长噪音较大的设备予以更换或维修, 通过安装消声器、降噪措施等手段防止噪音污染。至于其他的扬尘污染、光污染和你将污染等, 扬尘污染主要集中在干旱、大风季节, 通过封闭垃圾、选用清洁燃料、选用围挡、淋水降尘等手段予以处理, 光污染以电气焊等污染, 可通过设置围护解决, 你将污染是土方和基础工程中较为产检情况, 通过节固处理和工艺处理可减少污染。

3 总结

综上所述, 绿色建筑施工管理在建筑管理中的应用, 可显著减少施工中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消耗, 是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方式, 对于绿色建筑的发展和建筑行业的发展有积极意义, 可推动各种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 降低建筑施工成本, 实现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的共赢。

参考文献

[1]谢东辉.浅析建筑施工管理创新及绿色建筑施工管理[J].华章, 2013.

[2]吴超.绿色建筑施工管理的理念及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民居 (下旬刊) , 2014.

上一篇:SPI设备驱动下一篇:燃煤发电节能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