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运营(共4篇)
供电运营 篇1
近年来,国家电网对运营监控体系建设工作十分重视,基本建成覆盖全国各省、地区的电网运营监控中心,以满足对电网运营监控各项指标的全天候监测和分析,为电网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技术支撑。总体来看,供电网络运营监控系统是以运监中心和信息技术为载体,从供电网络各业务流程、各电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上来明确各项指标,以实现对各项电网核心资源的运行动态、风险状况,以及管理有效性进行动态监测,推进各项业务间的协同发展和快速衔接。供电网络运营监控体系创新的关键在于对集约化理念的应用,尤其是从精益管理中降低运营成本,提升供电网络综合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
1 供电网络运营监控体系架构
1.1 构建运营监控中心
供电网络运营监控体系的建立,首先是建立在运监中心组织结构中,并以分管领导为组长,以各供电业务部门负责人为成员成立运监工作小组,负责对供电网络整个运营监测中的问题进行协同解决。运监中心在定位上需要满足电网经营管理需要,能够从运营监管数据中获取有效信息,为改进公司运营结构、提升运监水平、为领导决策提供数据分析支持。在具体核心任务上,运监中心主要负责供电网络系统监测,各项运营数据分析,协调督办相关工作,能够全景展示运监系统,以及对运监中心相关数据资源进行管理等。同时,围绕运监中心职责,依照国家电网具体部署要求,从运监体系完善上与各地区供电网络职能部门进行衔接,以实现供电业务纵向贯通,确保各地区、基层单位供电运营业务数据资源能够向上级进行传递和汇报。
1.2 明确供电网络运监指标体系
针对电网运营监控要求,结合供电网络运监工作实际,从核心资源、主营业务、综合绩效等指标出发来分解具体指标,以满足对供电网络各运营监控系统的集约化管理。如在核心资源管理上,将从财务资源、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及其他资源进行细化分解,以反映各资源内部的管理维度;在主营业务指标体系中,围绕集约化理念,从各指标出口部门入手来进行职能明确。如在运检部设置 “供电可靠率、电网可靠率、电网故障停运率、综合电压合格率、危急严重缺陷消除率等多项指标;在财务部门设置总资产周转率、净资产收益率、工业增加值、资产负债率、主营业务利润率等指标;在综合绩效指标体系中,结合供电网络稳定性和电力服务绩效要求,从“资产质量”“电网状况” “业绩水平” “服务水平”四个关键维度进行分解,细化到公司战略发展的多项目标,满足涵盖公司各项业务部门、各级运营监管单位和部门。
1.3 供电网络运营信息支撑平台
对于供电网络运营监控系统的运行,需要建立在数据交换与数据挖掘等基础上,尤其是对供电网络各项业务系统,如营销系统、财务系统、物资系统、项目管理系统、安全生产系统等,都需要从数据标准化建设、数据应用集成和技术研究中来保障。如在电网ERP系统中,要从数据集、数据仓库、公共数据源及数据交互上实现接口对接和数据传输目标;对于分布在各地的运营监测业务数据,需要从在线数据采集、分析、传输、存储、管理中实现全面监测、协调管理,并能够从全面数据管理和全景展示功能上来反映各项业务系统。
2 供电网络运营监控体系指标设置与优化
2.1 技术类指标设置及优化
针对供电网络技术类指标,主要从运营监控体系的业务组成、应用架构,以及数据结构、设计方式和系统集成等方面来细化,也是从各项运营监测内容为基础来优化。在运监中心的具体业务分析上,结合运监数据来构建企业数据仓库,为各项运监数据的存储和分析提供基础。在监测分析中,根据软件来构建具体分析应用指标,并对监测业务和运营状况进行分析;对于各项具体业务流程构建流程监测指标,实现对各项业务流程的信息监测;针对运营数据资源分析,从公共资源池中来建立数据模型,并从具体模型中来抽象指标,以满足对各工作任务状态数据的抽取和检查;同时,在技术类阈值指标建设中,根据供电网络运行状态,从各类技术异常问题中来设置最低值、最高值阈值,以实现对异常问题的 “预警”和 “告警”,并针对各项阈值指标范围及趋近程度来通知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异常处理。
2.2 管理类指标设置及优化
从各项管理标准的落实来看,对于全面监测标准,主要从供电网络运营管理对象,特别是对各项核心资源、主营业务的监测与管理,从具体监测指标、监测模型的设置上来实现7×24小时的在线动态监测,针对运监中发生的异常或问题,通过在线跟踪并告警等方式来进行及时处理;对于运营分析管理标准,主要从绩效、合规、风险三项综合指标入手,运营全面监测数据来进行动态跟踪和分析,如建立月度运营分析报告,对各项主营业务进行分析和评估,对供电网络内部、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对各项业务经营指标进行绩效分析等,以满足对企业综合绩效、企业竞争力、企业风险管控能力的反应,为企业运营方案优化和决策提供科学参考;对于督办管理标准,主要从运营监测结果分析中,针对异动、问题和管理风险,通过各方部门协同来解决问题,防范各类运营风险。
2.3 构建运营监控体系的保障环境
供电网络运营监控工作的开展,需要从人力、信息化技术、运营监控数据考评监督中来有序推进。在人力管理上,注重精干人力团队建设,特别是高素质专门型人才的引进,围绕供电网络运营监控业务发展需要,从各工作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上来组建人力队伍,提升运监管理水平。如加强岗位职业能力和任职资格建设,从人力选拔和考核中进行优化人才配置,增强运监队伍综合业务水平。在运营监测数据分析和数据质量管理中,要从不同业务部门,围绕各项运监数据进行分析,能够从各相关数据接口的开放与对接中,增强运营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运营监测中心要能够根据各项业务监控需要,从数据转换、数据清洗、数据抽取等工作中,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及时性。同时,从数据监测来源控制上实施问责制,对于部分无法获取的数据,采用人工录入方式来完成,依照运监中心的数据模板来确保数据来源的完整性,提升数据源的规范性、统一性。
2.4 引入考评闭环管理体系
针对供电网络运监数据的评价,以及数据指标的分析,从过程控制中实现闭环管理,利用编制质量计划指标,从节点计划到规范执行,全部纳入考核评价中,尤其是对于督办重点任务,由公司领导和分管领导共同督查,落实各项指标的有序执行。另外,在构建运营监控信息化系统中,参照国家电网总体目标和要求,从系统应用、功能设计、接入结构、数据指标阈值,以及信息化、自动化水平上,加大专业维护队伍建设,确保整个运营监控系统的稳定,提升运监工作效率。
3 结论
供电网络运营监控体系的构建,能够从资源整合上转变运营管理模式,促进各单位、各部门间横向、纵向管控体制建设,尤其是在协同开展及督办业务执行中,通过运营监控体系的数据分析和部署,为实现供电公司各项业务和数据的共享,增强供电网络运营管控能力,为全面保障供电网络的安全、可靠、稳定运行提供有效支撑。
参考文献
[1]李彦斌,李娟,陈文姣.电力企业信息化效能评价研究[J].能源技术经济,2012(1).
[2]王艳亭,王艳亭,陈强,等.电力企业运营监测(控)信息系统应用架构设计[J].成组技术与生产现代化,2013(1).
供电运营 篇2
作为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按照公司党组统一部署, 2013年底公司总部、省 (市) 和地市供电公司三级运营监测 (控) 体系初步建成, 取得了国网公司运监中心建设从战略构想到落地实现的重大突破。建设运监中心旨在实现对电网运营关键指标、核心业务和重要资源的在线监测与分析, 及时发现并协调处理异动问题、跟踪落实情况, 提高公司整体运营效率和效益。通过一段时间运转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电网运营监控能力得到大幅增强。总部、省 (市) 、地市三级运监中心在功能定位上各有侧重, 业务管理纵向贯通, 分级管理, 分层负责。由于许多具体运监工作落实在地市供电公司, 同时运监问题也直接反映在基层, 因此地市供电公司是三级运监体系的基石。
在供电公司逐步由垄断型企业向服务型企业转变的大背景下, 考虑如今客户服务工作对供电公司的重要性, 如何将客户服务有机融入到日常运营分析工作中去, 建立基于客户需求的运营分析工作机制成为摆在各级供电公司面前的突出问题。近年来电力系统内部对于运营分析工作的研究日益增多且成果颇多, 但对基于客户需求的运营分析工作机制则研究较少。王西超从电网安全的角度出发, 对运监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 并有针对性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林海从建设内涵、主要做法、工作机制建设及成效四方面分析了电网运营监控体系的建设与实践。陈超等强调了数据挖掘在运监工作中的重要性, 利用数据集成、存储等多种关键技术实现了面向典型业务场景的模式创新及应用提升。
2 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供电公司常规运营分析工作的开展是以运监工作台中的运营数据为基础进行分析, 受内部数据属性范畴的局限, 仅通过常规的“自省式”数据监控手段, 不能全面、客观反映由客户因素导致公司运营状况的动态变化和运营问题的实质根源。通过建立基于客户需求的运营分析工作机制, 以公司与客户之间相互影响的关联因素为主线, 实现原有分析工作视角和思路的转变和扩展, 在电网公司系统内部创建一种全新的运营分析模式。这不但便于及时发现公司经营中的各种风险隐患, 查找从企业内部数据分析无法发现的问题, 而且同时还能够进一步提升客户群体的满意度, 进而达到提升公司运营效率和效益的目的。
3 运营分析工作机制构建
构建基于客户需求的供电公司运营分析工作机制, 就是从突破常规运营分析工作机制的局限性, 提升公司运营效率效益和风险防范能力出发, 深度挖掘公司与客户之间相互影响的关联因素, 借助客户视角反观公司运营中存在的问题, 构建具有公司特色的运营分析模型。下面从理论依据和实施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3.1 理论依据
构建基于客户需求的运营分析工作机制离不开对用电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 而这又将落脚点转回到供电公司提供的客户服务水平上。由于供电服务质量能够直接影响到供电企业的生存, 因此通过开展供电客户满意度测评工作, 可以帮助供电公司发现供电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更正, 同时进一步了解客户的实际需求以提高供电服务质量。
3.1.1 客户满意度测评理论
客户满意, 简单说是客户对产品或服务的实际感知与期望对比后的心理状态。从供电企业角度来说, 每个电力客户在购买电力产品时都带有一定的期望, 使用产品时也会产生对产品和服务的感知, 这种期望除了对电力产品本身的品质 (电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等) 有要求外, 还有其附加的电力服务需求。若客户的期望与实际感知相符, 客户就会感到满意, 相反则会不满意。客户满意度的测量需要通过客户满意度指数来实现。所谓客户满意度指数, 是对产品 (包括服务) 的客户满意程度的一种度量。
在分析和总结国内外已存在的几种满意度测评模型基础上, 依据国家电网公司关于供电服务品质评价的有关规定, 一般认为我国供电企业客户满意度指数模型中应包含七种变量, 分别是企业形象、客户期望、感知质量 (分为供电质量和服务质量) 、感知价值、客户满意度、客户抱怨、客户忠诚度。因为上述要素均为潜变量, 不可直接测量, 通常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各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及影响程度。由于模型假设条件和采用的客户满意度测评方法不同, 因此不同学者可能会得到多种客户满意度指数模型。这些模型本身没有对错, 只有拟合程度优劣的差别, 以此判断哪种模型更符合实际情况。图1为一个具有代表性且经过验证的供电公司客户满意度指数模型。
3.1.2 数据挖掘算法
21世纪是大数据的时代, 谁能牢牢把握数据, 将数据真正“为我所用”, 谁就掌握了发展的先机。如今掌握并利用现有数据的最主要方法就是数据挖掘技术。数据挖掘的过程就是从大量数据中发掘未知和隐含信息, 提取有价值信息以做出商业决策的过程。数据挖掘技术包含有很多算法, 常用的方法有聚类、决策树、关联规则等等。每种算法都有自身的功能和优势, 具体使用哪种方法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构建基于客户需求的运营分析工作机制需要挖掘供电公司与客户之间相互影响的关联因素, 因此采用关联规则算法较为适宜。
关联规则一直是数据挖掘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 它的目标是寻找出数据库中不同项集之间存在的各种关系和关联。该算法经典实例是购物篮分析, 通过研究超市的销售记录以发现顾客的购买行为模式和消费倾向。该算法同样可运用于寻找供电公司与用电客户之间相互影响的关联因素, 掌握用电客户行为的变化趋势以分析其中存在的内在规律, 从而为改进现行运营工作机制提出相应意见措施。
3.2 实施方法
在充分考虑用电客户的差异化需求基础上, 结合供电公司运营工作实际情况, 考虑从以下四个方面构建基于客户需求的运营分析工作机制。
3.2.1 科学设计调查问卷
为广泛获取客户原始的需求信息, 供电公司可通过电话访谈、现场交流等方式开展问卷调查, 具体实施可由供电公司出资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设计调查问卷时, 应首先明确设计该问卷的目的, 即根据客户满意度测评结果找出公司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进, 同时尽可能挖掘出更多的客户需求信息。此外还要充分考虑不同用电客户的具体属性及主要特点, 通过收集整理供电公司现有客户资料, 依据用户属性和行业类别等标准将用电客户划分为大工业、一般工商业和居民三类典型客户群体。根据统计学相关理论, 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 取普遍适用的95%作为置信度。对于某些特定群体 (比如大工业用户) , 总客户数极少, 则应全部调查, 以保证该部分客户具有完全的代表性。
为实现设计问卷的目标, 设计的调查问卷应包含客户满意度测评及需求信息调查两部分内容。其中需求信息调查是根据用电客户的潜在需求设置相应问题, 客户满意度测评则需针对三类客户群体分别设计相应的问题, 兼顾每类客户共性的关注点和个性化的需求点。测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形象、客户期望等七个变量, 具体的测评指标转化为调查问卷上的实际问题, 问卷采用5级李克特量表进行客户态度的测量, 最后经过可信度和有效度检验形成正式调查问卷。
3.2.2 搭建客户需求数据库
根据调查问卷获得的客户满意度测评结果与需求信息, 结合供电公司掌握的客户基本信息, 结合上述数据可建立起包含客户基本信息、客户满意度以及客户用电需求的客户需求数据库。客户基本信息数据库包含了客户的基本信息以及客户当前用电的基本信息;客户满意度数据库记录了客户对公司当前各项供电业务的满意程度;客户用电需求数据库包括了客户对公司供电服务的期望、提出的建议以及特殊用电业务的需求 (比如分布式发电、备用电源等需求) 。客户需求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如图2所示。
3.2.3 构建运营分析模型
在建立起客户需求数据库的基础上, 需要从供电公司内部指标和用户需求数据两个角度构建科学实用的运营数据模型, 深入分析获得的客户数据, 进而发现相关规律、指导公司的行为。供电公司应以深入应用Excel、Tableau和SPSS等分析工具为抓手, 结合关联规则相关数据挖掘算法, 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客户满意度研究, 找出公司运营指标与客户需求数据之间相互影响的关联因素, 比如供电可靠性及电压稳定性会对客户满意度产生直接的影响等。构建基于客户需求的运营分析模型, 形成有价值的分析成果, 从而找出由客户因素导致公司运营状况的发展趋势和运营问题的实质根源。
3.2.4 运营分析模型应用
通过收集不同客户群体反馈的问卷信息, 运用构建的基于客户需求的运营分析模型, 分析未满足的客户需求或薄弱环节, 针对供电服务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研究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具体应用分析如下:利用关联规则等数据挖掘算法找出供电公司内部运营指标与外部客户需求数据之间相互影响的关联因素, 针对具体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和优化措施;运用结构方程分析已构建的客户满意度指数模型, 根据路径系数研究各变量对客户满意度的影响程度, 以此作为供电公司进行供电服务质量改进的重要依据。例如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取近一年供电故障停电的时间及次数, 了解不同客户群体对供电可靠性的直观感受和差异化需求, 同时与供电公司内部运监指标相结合, 发现其中存在的隐性问题并及时修正, 从而进一步提升客户群体的满意度, 进而达到提升供电公司运营效率和效益的目的。
4 结语
基于客户需求的供电公司运营分析工作机制, 是一种全新的运营分析模式, 它以客观分析客户行为作为指导公司行为的重要参考依据, 实现了供电公司客户服务水平的持续提升。由于本研究仍停留在理论层面尚未实现, 未来还需对运营分析工作机制的实施条件和方法作进一步探讨, 通过实践总结经验, 持续优化。
参考文献
[1]崔吉峰, 张朋.创建电网企业运营监测中心[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15, (1) :55-56.
[2]王西超.电网运行集中监控体系建设[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 (36) :151.
[3]林海.电网运营监控体系建设与实践[J].大众用电, 2014, (4) :47-50.
[4]陈超, 张顺仕, 尚守卫, 等.大数据背景下电力行业数据应用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 2013, (24) :8-11.
[5]陈潇萍.供电公司客户满意度和服务质量综合评价[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 2012.
[6]文冲, 白德魁, 谭建毅.以客户满意测评为核心, 提升供电服务品质[J].广西电业, 2011, (Z1) :60-70.
[7]陈海燕.我国供电企业客户满意度测评体系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 (北京) , 2009.
[8]刘世平.数据挖掘技术及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供电运营 篇3
2014年, 珠海供电局基于VTM终端设备探索并研发了“集控式营业厅”终端设备及运营服务系统, 可实现对传统营业厅的巨大创新。
一、供电集控式营业厅运作方式
营业厅是供电企业的外在形象的“代言人”, 提高供电营业厅整体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势在必行。因此, 营业厅的信息化建设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排队系统、自助缴费系统、评价系统、监控系统等信息技术在营业厅服务管理中的应用, 不仅使客户享受到人性化的服务, 也有效提升了营业厅的管理水平, 展示全新的企业服务形象[2]。
珠海供电局在已有的排队系统、自助缴费系统、评价系统、监控系统的技术上, 借鉴银行业运营较成熟的VTM设备, 建立了适用于供电领域的集控式营业厅服务终端设备、操作软件、服务流程及运营管理模式。
如图1所示, 供电集控式营业厅的运营管理模式是在现有营业厅中, 用前端设备替代传统人工服务窗口, 业务人员转而集中在服务运营中心, 在统一管理调配、智能统筹下, 营业员远程受理客户业务, 这是本研究所提出的“集控”模式的具体表现。
具体而言, 集控式营业厅运作模式能模拟和实现营业厅柜台人员与客户“面对面”的服务交互过程, 可办理目前营业厅的大部分业务。客户在集控式营业厅VTM终端设备上提出业务办理请求, 运营服务中心通过, 只需更少量人手, 便可实现更多营业厅“有人当值”服务, 实现一对多的运作模式, 从而满足更多网点的业务办理需求, 同时延长服务时间的管理要求, 高效处理业务。
二、集控式营业厅对传统营业厅运营模式的保留
为便于客户快速使用, 集控式营业厅在设计上保留了传统供电营业厅的服务模式:
首先, 能够完成现有营业厅所有的业务办理, 涵盖新装、增容、改名过户、销户、暂停用电、恢复用电、客户自备发电机组等居民/非居民用电业务的申请与验收等业务申请, 而不仅停留在现有自助终端的功能上。
其次, 作为面对面人工服务的替代方案, 集控式营业厅操作零门槛、客户体验不逊于面对面业务办理模式、业务办理程序不发生改变, 并避免出现自助终端机的问题。换言之, 在新方案实行后, 与营业厅现有人工服务模式相比, 集控式营业厅满足如下三点: (1) 业务人员受理业务时需要完成的程序不变; (2) 客户可在营业厅办理的业务不变; (3) 客户办理业务的过程与方式不变。
再次, 能够智能分派业务员为客户提供服务, 类似普通营业厅排队机功能。
最后, 与传统营业厅一致, 支持客户对业务办理情况进行评价。集控式营业厅在业务办理完成后, 会弹出评价选项, 客户仅需要在操作屏上轻轻一点即可完成评价操作。客户甚至可以选择视频评价, 点击“视频投诉和建议”按钮, 录制相应的视频, 展示自己的意见, 系统自动将视频保存在服务器上以供管理人员查看。
三、集控式营业厅对传统营业厅运营模式的革新
集控式营业厅服务运营平台能够实现资源的统一管理、调配, 提高业务服务集约化管理, 通过智能排班和人力集中统筹, 一方面可以满足不同地区的不同业务量均衡受理, 依托于动态排班, 使当值业务人员数量与不同日期、不同时段业务量相匹配, 同时使业务人员间交流更为便利, 提高流程处理效率, 进而使组织结构趋于扁平化、精益化。
应用集控式营业厅后, 传统营业厅将会完成质的改变及飞跃:
第一, 服务形式上, 传统营业厅中, 客户前往各网点接受人工服务, 面对面交流传递资料;集控式营业厅采用远程交互的服务模式, 可使客户感受如同在传统营业厅跟业务人员面对面交流一样的体验:客户通过自助设备办理业务, 客服人员集中在固定的运营服务中心, 为不同的客户提供服务, 业务办理过程中, 客服人员向客户发送视频、图文资料介绍业务和流程, 远程向客户提供更直观的业务信息, 客户与客服人员之间通过终端设备带有的远程交互、缴费、打印、刷卡等功能完成信息沟通、资料传递、业务办理等过程。
第二, 服务时间上, 传统营业厅营业时间仅限周一至周五的白天, 午休时间、周末及法定假日不营业, 不方便上班一族用电客户办理业务, 此外由于现有网点少, 客户前往网点也较为麻烦, 所耗时间长;集控式营业厅具备类似于现有95598服务热线的运营管理优势, 可通过智能排班实现7×24小时的营业服务, 形成全年无午休、无双休、法定假日照常营业、夜间营业的服务模式, 为客户提供便利, 同时分散了日间营业厅的业务压力。
第三, 人员管理上, 传统营业网点分散, 人员配置不均, 某些营业厅无法充分适应一天不同时段变化的业务量;集控式营业厅将营业员集中, 统一调配, 基于其所具备的智能排队功能, 实现人员与业务的灵活匹配。其次, 业务集中受理, 便于管理调度。再次, 在不增加人力资源甚至减缩人手的前提下, 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合理调配业务人员。
第四, 服务容量上, 传统营业厅无法将固定的人员配置与变动的客户办理量灵活估算, 造成某些厅高峰日期、高峰时段业务办理量激增, 客户排队时间长, 严重影响客户情绪, 影响服务秩序;集控式营业厅灵活的人员配置可充分应对高峰压力, 实现管理的集中化, 服务分配的灵活化。
第五, 资料管理上, 传统营业厅按照区域形成不同的营业网点, 客户提交的纸质材料仅可供各厅自行管理, 无法灵活查阅, 更难以形成全市的统一管理;集控式营业厅通过信息化渠道, 支持智能检索、查阅、调取客户资料及业务工单等, 客户的信息管理也将集中化。
第六, 网点布局上, 传统营业厅各厅都需配置营业员, 成本高, 网点少, 虽然基本都部署了ATM机以替代部分人工服务, 但实际应用中, 其适应性不强、操作复杂、使用门槛高, 缺少双向沟通, 不适合大部分客户;集控式营业厅建设成本低, 可在商业中心、居民社区增设终端, 实现快捷、低成本、高密度的网点扩展, 提高客户办理业务的便利性。
第七, 管理监控上, 传统营业厅分散管理, 不具备数据、语音、画面的监控能力, 易造成监管不力, 形成客户不满等;而集控式营业厅, 能够实现对业务全过程的音、视频、工单记录, 即全方位的管控模式, 可有效监控运营服务指标, 及时发现不足之处, 有效避免管理漏洞。
四、结束语
集控式营业厅结合了视、听、自助和专人服务, 客服人员通过视频指引客户完成操作[3], 革新了传统供电营业厅运营管理模式, 有效整合服务资源, 提升服务效率, 形成更智能、与时俱进的服务新模式, 提升管理效益, 体现了供电服务的智能化, 更于时代接轨, 更顺应广大客户的使用习惯。
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供电营业厅的运营现状及其所存在的资源难以整合及合理分配的问题, 梳理问题解决主要突破口, 同时对在银行业应用广泛的VTM终端设备功能分析, 力求通过模仿银行VTM建立适应于供电业务的VTM, 形成远程交互的服务模式。继而对应用了VTM的供电营业厅——集控式营业厅的信息沟通和运营模式加以研究和优势分析, 最终确立集控式营业厅运营管理模式。
关键词:供电营业厅,集控式营业厅,VTM,远程视频交互,运营管理模式,集中化管理,信息化服务
参考文献
[1]曾美红.供电营业厅电力营销优质服务水平增强措施探析[J].企业技术开发, 2013, 32 (20) :43-44
[2]刘亚玲.信息技术在供电营业厅管理中的应用[J].管理观察, 2010, 0 (36) :191-192
供电运营 篇4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大力发展基础道路桥梁的建设, 铁路建设是我国基础建设的重中之重。这些年, 我国的铁路建设正处于全面高速发展的阶段, 我国铁路建设的总长度数在国家政策和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逐年增加。
二、牵引供电远动系统的三种改造方式
牵引供电远动系统通常情况下由设置在铁路局调度所的主站和设置在牵引变电所和开闭所等地的被控站以及用于数据传输的通道等三部分组成。牵引供电远动系统的改造方式有以下三种:
(一) 牵引供电远动系统的第一种改造方式中即是通过增加那些已经运营了多年, 但却没有设置牵引供电的铁路线路的远动系统来进行的。 (二) 牵引供电远动系统的第二种改造方式就是对那些已经设置了牵引供电的远动系统的铁路线进行牵引变电的改造, 通过对变电所部分或整体的陈旧设备进行更换以实现被控站的改造。 (三) 第三种牵引供电远动系统的改造方式是从调控管理上进行的, 即通过对多条铁路线的调度所进行集中改造, 以实现牵引供电远动系统的改造。
三、远动系统改造调试技术在运营铁路牵引供电中的应用
在铁路线路的运营过程中, 为了保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牵引供电远动系统改造调试的工作则需要在一个不会停电, 或者说非常少断电的情况下进行。所以, 我们在进行运动系统的改造调试工作之前就必需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同时还有对那些参与施工的工作人员进行详细的组织和安排。更重要的是要分析选用最好最准确合理的调试速度和方法, 这也是为了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一) 牵引供电远动系统的四种功能
牵引供电远动系统肩负着控制和监测两大功能, 具体来说就是遥控功能、遥调功能、遥信功能和遥测功能这四大功能。
1. 调度发出的遥控功能。
调度所发出遥控功能的操作命令, 然后由RTU这个装置确认供电设备的工作状态正常与否, 在装置确认完毕后就是对信息进行反馈和采取相应的处理, 接着就是让调度的工作人员对调度所发出的命令执行情况进行确认操作和一定的控制, 这样就实现了一个对设备的分合闸和状态的复归等操作的流程。2.调度发出的遥调功能。遥调功能同遥控功能一样由调度所发出, 调度功能主要是对被控站的设备参数和被控站的工作状态进行直接调整。3.向调度传送信号的遥信功能。遥信功能以遥信全召和主动遥信两种方式, 可以将被控站设备的状态信号向调度所传送。遥信全召是通过调度所的工作人员自信发送遥信全召命令, 或者通过系统定时发送遥信全召命令。而主动遥信则是通过被控站状态信号的变位来进行变位方式的定时, 主动上传。4.向调度传送参数的遥测功能。遥测功能与前三种差别较大, 遥测功能可以直接将被控站设备的电流, 电压以及功率等相关参数直接向电度所进行传送。
(二) 不同调试技术在不同改造方式中的应用
1.调试技术在第一种改造方式下的应用。遥控调试技术在运营改造的铁路中, 调试安全要求较高, 技术难度实施大, 因此在调试实施过程中必须十分注意安全。而在新建铁路线的调试问题上, 遥控调试技术不仅速度非常快而且很简单, 更不用考虑线路运营限制等问题。遥信调试技术以开关设备位置遥信和设备的保护遥信两种方式存在。即短接开关设备端子和不启动高压设备的保护。遥测调试技术可以対有疑问的遥测数值进行检查修改。在调试完成之后一定要立刻恢复端子的位置。2.调试技术在第二种改造方式下的应用。由于在调度所数据库之前就已经进行了调试, 所以这种运动系统的改造调试方式非常简单。在遥控调试确认没有异常情况之后, 就是对遥信和遥测进行核对, 检查是否有异常情况出现, 如果没有, 那么就可以拆除原先陈旧的设备, 正式运行新的设备。3.调试技术在第三种改造方式下的应用。遥控调试技术就是将辅助通道和新调度所进行相连的无缝调试, 调试完成之后需要将这条通道恢复原来的样子。由于其调试方法和第一种改造方式基本相同, 所以具体操作可以参考前面第一种改造方式。遥信调试技术的调试方法与第一种改造方式一样。由于其是在通道端子并联的状态下进行的, 所以遥信调试的时候是不需要进行通道间的切换的。
结语
通过对运营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中远动系统改造调试技术的分析, 我们可以得知在不同的改造方式上面需要应用不同的远动系统的调试技术, 这样不但可以安全快速的进行调试工作, 而且还可以保证铁路系统的正常运营。由于在运营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中对远动系统改造调试技术的运用, 会对铁路运行的安全和试速度产生一定的影响, 所以在不同的改造调试方式之间, 我们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与之相对应的改造调试方法和步骤, 对于这一点一定要严格要求且不可随意改动, 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参考文献
[1]翟福杰.浅谈运营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远动系统改造调试技术[J].科技风, 2012, 18:104-105.
[2]苏迪.铁路牵引供电远动系统维护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东北大学, 2009.
[3]钱平慎.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事故恢复技术[D].大连交通大学, 2006.
[4]吴传平.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电能质量综合补偿技术研究[D].湖南大学,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