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

2024-07-04

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共9篇)

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 篇1

据中国散协讯2011年11月28日, 中国散装水泥推广发展协会 (以下简称中国散协) 在湖北省十堰市组织召开了《预拌砂浆行业培训教材》 (以下简称《教材》) 审定暨《预拌砂浆产品及设备企业等级评价指标》标准 (以下简称《标准》) 编写工作会议, 来自20个单位的近30名专家代表出席了会议。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李嘉建处长到会指导并作重要讲话, 丁建一理事长作了会议总结。

《教材》是由商务部指导、中国散协负责组织编写的预拌砂浆基础知识普及型行业培训教材, 主要包括预拌砂浆的组成、生产工艺流程、质量检测以及配套装备、物流系统、施工体系等内容。北京工业大学严建华副教授就《教材》的指导思想、编写原则、内容设置等情况向与会专家进行了专题汇报, 与会专家围绕《教材》的有关内容进行了全面审定, 确定了《教材》的修订内容。

《标准》是由商务部立项、中国散协组织编制的一项行业标准。《标准》适用于预拌砂浆产品生产、设备制造及物流等相关配套设备企业。与会专家围绕《标准》的术语和定义、等级划分、评价划分、评价方式、评价依据和评价指标等内容进行了逐步地讨论, 对《标准》的相关条款及评价指标作了补充修订。此《标准》发布后, 中国散协将组织行业专家, 依据本《标准》对全国各相关企业进行等级评价。

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 篇2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中国烹饪工艺学》课程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烹饪工艺专业(专科)的一门必修课,是烹饪科学中的基础理论学科,它以烹饪工艺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烹饪原料的选择与鉴别、初步加工、刀工成形、菜肴组配、烹调制熟等一般规律的学科。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使自学考试的应考者对烹饪过程中原料的选择、初加工、干货涨发、刀工成形和菜肴组配、火候运用、调味规律以及烹调方法有深入系统的了解,要求通过对《中国烹饪工艺学》的学习,达到以下目的:

1、掌握烹调过程中原料的基本加工方法;

2、了解烹调的基本原理;

3、合理运用所学知识于实践之中。

二、考核要求

绪论

1、了解烹饪的学科属性、研究内容,

2、掌握烹调工艺学的概念,知道如何学习烹调工艺学。

第一章 烹饪原料的选择与感官鉴别

1、了解选料的意义和选料的原则

2、掌握原料的鉴别方法,准确理解选料的基本规律

3、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来选择原料

第二章 初加工工艺

(一)鲜活原料的初步加工工艺

1、常识性了解果蔬原料的摘剔加工;

2、了解禽类、畜类、鱼类和其他原料的初加工的内容

3、熟悉果蔬原料的保鲜方法

4、掌握果蔬原料、畜类原料的内脏的清洗加工,掌握鱼原料的去鳞(或粘液)的方法和内脏清理,掌握其他常用原料的初步加工的方法

(二)干制原料的涨发工艺

1、了解干货原料涨发的一般工艺流程

2、熟悉干制原料涨发的基本要求

3、掌握干货涨发的概念,重点掌握各种涨发方法的关键

4、能熟练运用各种涨发方法对不同的原料进行涨发

(三)解冻工艺

1、了解烹饪原料的解冻过程

2、熟悉解冻的基本原则

3、熟练掌握原料的解冻方法,并能判断优劣

第三章 分割与成型工艺

(一)分割工艺

1、了解家畜原料的分档方法

2、掌握分档取料的定义与操作原则

3、熟练掌握家禽、水产品的分档取料及使用

4、熟练掌握原料的整料出骨,掌握原料的出肉加工

(二)刀工工艺

1、了解刀工工艺的意义以及目的

2、了解刀工工艺操作的规范化要求

3、掌握刀具以及刀工工具的使用与保养

4、熟练掌握各种刀法,并能熟练运用各种刀法对原料进行加工

(三)刀工成型工艺

1、掌握各种料形的形成方法以及使用范围

2、了解剞花工艺的性质和目的

3、掌握剞花工艺的实施原则

4、熟练掌握各种花刀的形成手法以及适用范围

第四章 组配工艺

(一)单个菜肴的组配工艺

1、了解单个菜肴组配的定义

2、掌握单个菜肴组配的作用和要求

3、掌握菜肴的组配形式和方法

4、能熟练进行各种菜肴的组配

5、掌握菜肴色香味形的组配要求

(二)筵席菜肴的组配形式工艺

1、掌握筵席组配的定义

2、了解筵席菜肴的构成

3、掌握宴席菜肴组配原则与方法

第五章 风味调配工艺调配工艺通论

了解风味调配工艺的概念及分类

(一)调味工艺

1、掌握调味工艺的定义

2、了解味型的基本分类和特点

3、掌握调味的时机和方法

4、了解调味的一般原则和要求

(二)调香工艺

1、了解调香工艺的概念

2、熟悉菜肴香气的来源

3、掌握调香的基本方法和时机

(三)调色工艺

1、掌握调色工艺的概念

2、熟悉菜肴色泽的来源

3、掌握调色的基本方法

4、了解调色工艺的基本要求

(四)调质工艺

1、掌握调质工艺的定义

2、重点掌握调质工艺的方法

(五)菜肴的芡汁及勾芡工艺

1、了解菜肴芡汁的种类和作用

2、掌握勾芡工艺的概念

3、掌握粉汁的调制,能在菜肴制作过程中熟练地运用各种粉汁

4、掌握芡汁运用的关键

第六章 烹制工艺基础

(一)烹制工艺的概念和作用

1、了解烹制工艺的概念

2、掌握烹制工艺对烹饪原料影响

(二)烹制工艺中的热传递现象

1、了解热传递的基本方式

2、熟悉烹制工艺中的传热介质

3、掌握烹制工艺中的热的传递过程

(三)烹制基本方式

1、了解水烹的特点和方式,熟悉水烹的成品特征

2、了解油烹的性能和类型,熟悉油烹的成品特征

3、了解汽烹的性能和类型,熟悉汽烹的成品特征

4、了解辐射烹的性能和类型,熟悉辐射烹的成品特征

(四)火候及其调控

1、掌握火候的概念

2、了解火候的基本要素,并能理解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3、了解炉口火力的调控方式

4、掌握水温、油温的分类和运用

5、能熟练地对各种菜肴制作进行火力调控

(五)初步熟处理工艺

1、熟悉原料初步熟处理的意义,掌握原料熟处理的作用

2、掌握初步熟处理的犯了,并能熟练地运用各种方法加工原料

3、掌握各种初步熟处理的原则

(六)制汤工艺

1、了解制汤工艺的意义和原料选择的一般规律

2、掌握制汤工艺的定义和汤的分类

(七)临灶操作和勺工工艺

1、熟悉临灶操作的设备和器具,了解临灶操作的基本要求

2、掌握勺工工艺的操作关键

3、能熟练运用各种勺工工艺

第七章 热菜烹调工艺

(一)炒制工艺

1、熟悉炒的定义,了解炒的工艺流程

2、掌握炒的分类,理解各种炒法的操作关键

3、能熟练运用不同的炒法进行菜肴制作

4、掌握炒与爆的区别,并能熟练地运用爆法进行菜肴制作

(二)油炸工艺

1、熟悉油炸的定义,了解油炸的工艺流程和关键

2、掌握油炸的分类,理解各种油炸法的操作关键和成菜特点

3、能熟练运用油炸法进行菜肴制作

4、掌握油炸与煎、贴的区别,并能熟练地运用煎和贴法进行菜肴制作

(三)熘制工艺

1、熟悉熘的定义,了解熘的工艺流程和关键

2、掌握熘法的分类,理解各种熘法的操作关键和成菜特点

3、能熟练运用熘法进行菜肴制作

4、掌握熘与烹的区别,并能熟练地运用烹法进行菜肴制作

(四)拔丝工艺

1、熟悉拔丝的定义,了解拔丝的工艺流程和关键

2、掌握拔丝的分类,理解各种拔丝法的操作关键和成菜特点

3、能熟练运用拔丝法进行菜肴制作

4、掌握拔丝与蜜汁、挂霜的区别,并能熟练地运用蜜汁和挂霜法进行菜肴制作

(五)汆制工艺

1、熟悉汆的定义,了解汆的工艺流程和关键

2、掌握汆的分类,理解汆法的操作关键和成菜特点

3、能熟练运用汆法进行菜肴制作

4、掌握汆与涮、烩、煮、炖、煨、烧、灼的区别,并能熟练地运用折子阿方法制作菜肴

(六)烧制工艺

1、熟悉烧的定义,了解烧的工艺流程和关键

2、掌握烧的分类,理解各种烧法的操作关键和成菜特点

3、能熟练运用各种烧法进行菜肴制作

4、掌握油炸与扒、焖、塌的区别,并能熟练地运用扒、焖和塌法进行菜肴制作

(七)蒸制工艺

1、熟悉蒸的定义,了解蒸的工艺流程和关键

2、掌握蒸的分类,理解各种蒸法的操作关键和成菜特点

3、能熟练运用各种蒸法进行菜肴制作

(八)烤制工艺

1、熟悉烤的定义,了解烤的工艺流程和关键

2、掌握烤的分类,理解各种烤法的操作关键和成菜特点

3、能熟练运用各种烤法进行菜肴制作

4、掌握烤与熏的区别,并能熟练地运用熏法进行菜肴制作

(九)焗制工艺

1、熟悉焗的定义,了解焗的工艺流程和关键

2、掌握焗的分类,理解各种焗法的操作关键和成菜特点

3、能熟练运用各种烧法进行菜肴制作

(十)其他烹调工艺

1、熟悉石烹、铁板烤的定义

2、了解石烹、铁板烤的工艺流程和关键

第八章 冷菜烹调工艺

了解冷菜的涵义,熟悉冷菜的烹调方法

(一)拌炝工艺

1、了解拌和炝的基本定义

2、熟悉拌和炝的原料选择范围和成菜特点

3、掌握拌和炝的分类及操作要领

(二)腌泡工艺

1、了解腌泡的基本定义

2、熟悉腌泡的原料选择范围和成菜特点

3、掌握腌和泡的分类及操作要领

4、熟练运用腌、醉、糟、泡等方法进行冷菜制作

(三)卤煮工艺

1、了解卤煮的基本定义

2、熟悉卤煮的原料选择范围和成菜特点

3、掌握卤煮的分类及操作要领

4、能熟练运用卤和煮、酱、烧焖等方法制作菜肴

(四)凝冻工艺

1、了解制冻工艺的定义

2、掌握凝冻工艺的操作要点

3、掌握凝冻工艺的分类及运用

第九章 菜肴造型工艺

(一)菜肴造型的作用和原则

1、了解菜肴造型的作用,熟悉菜肴造型的种类

2、掌握菜肴造型的原则

(二)热菜造型工艺

1、了解热菜造型工艺的特点

2、了解热菜造型的器具选用

3、掌握热菜造型的手法和形式

(三)冷菜造型工艺

1、熟悉冷菜造型工艺的特点

2、了解冷菜造型的分类

3、掌握冷菜造型的工艺过程

4、掌握冷菜造型的原则与要求

(四)菜肴装饰工艺

1、了解菜肴装饰工艺的意义与作用

2、掌握菜肴装饰工艺的类型

3、掌握装饰工艺的基本原则

第十章 烹调工艺的创新与改革

(一)烹调工艺改革与创新的意义

1、了解烹调工艺改革的必要性

2、掌握烹调工艺改革与创新的内容

(二)烹调工艺改革与创新的原则

掌握烹调工艺改革与创新的原则

(三)烹调工艺改革与创新的方法

熟练掌握烹调工艺的创新方法,并能综合运用这些方法进行菜肴创新

三、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

(一)关于考核要求

为使考试内容具体化和考试要求标准化,本大纲列出了各章的考试内容和考核范围,大纲按照了解、掌握、重点掌握(熟练掌握或熟练运用)三个层次,从低到高排列,要求考生按大纲的要求理解教材,掌握教材内容。

(二)自学教材

本课程使用教材为:《烹调工艺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冯玉珠主编,。

附录 题型举例

一、单项选择题

1.猪肚的洗涤方法是( )。

a 擦洗法 b 翻洗法 c 漂洗法 d盐醋搓洗法

2.燕窝涨发过程中放碱的目的是( )。

a 洗涤 b 涨发 c 去异味 d 增香味

二、双项选择题

1.适合于用锯切的原料是( )。

a 土豆 b 面包 c牛肉 d 萝卜 e 山药

2.猪肠适合于用( )洗涤。

a 内外翻洗法 b 盐醋搓洗法 c 清水漂洗法 d 流水冲洗法 e 冷水冲洗法

三、改错题

1.鸡脯肉加工丝时应斜丝切。

2.豆芽焯水宜采用热水锅。

四、名词解释

1.烹调

2.预熟处理法

五、简答题

1.调味在菜肴制作中的地位

2.炖和焖的异同点

六、论述题

传统文化教材发行学生只学不考试 篇3

记者:目前中小学的国学教育有何迫切性?

张健:民族文化的核心是国学, 特别是儒家思想, 如“仁义礼智信”“忠孝勤恭俭”, 这些优秀的东西我们在教育上给忽视了。而在人格培养上, 我们又没有建立起像西方国家那样的人格教育体系, 比如相互尊重和责任感。在“尊重”上, 西方讲究尊重自己、尊重生命、尊重环境等;在“责任”上, 强调正直、勇敢、忍让、诚信等。由于近百年来对传统民族文化教育的忽视以及没有建立合适的人格教育体系, 以致现在社会道德滑坡问题凸显。

记者:照您刚才所说, 中小学国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道德教育?

张健:通过课程实验和专家论证, 我们认为, 国学教育应该属于青少年的德育教育和人格教育范畴, 我们叫做完美人格教育, 即内涵比较丰富的人格要达到四个目标:良好的行为规范、深邃的哲学思想、质朴的道德操守和高雅的审美情趣。

记者:现行中小学教材中也有“国学”内容, 为何需要专门教材?

张健:目前中小学阶段所谓的“国学”内容只是古诗词或者名篇, 这不仅是量不足的问题, 而是不懂国学的问题。什么是国学?一国之术, 通俗讲就是“儒、释、道、兵、医、艺”等。中国的国学文化是一种思想体系, 儒家是一个思想体系, 道家是一个思想体系, 而古诗词呈现的只是一小部分, 不能呈现完整的国学内容, 不能对国学概念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严格地说, 在现行的教材里面其实是看不到国学的。

记者:那么新推出的这套教材是怎么选择内容的?

张健:小学阶段我们推出《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声律启蒙》《论语》《孟子》, 初中有《孙子兵法》《大学》《中庸》, 高中有《古文观止》和《道德经》。这些经典都是全文保留, 书上还有关于茶文化、京剧等国粹和传统文化的内容。

记者:这些内容对中小学学生而言是否过于高深?

张健:其实这些内容并不高深, 只要教材编得好, 孩子总会看下去, 孩子们会形成自己的思想, 跟大人的理解相差也不会太大。而且我觉得孩子不能理解关键就在老师。我们的课程是不要求考试的, 我们就怕它变成现在的语文课, 有标准答案。传统文化是没有标准答案的, 只要对于人的进步有帮助就够了。我们不求统一, 孩子们读了一段话, 觉得是美的、对他有借鉴意义就够了。我们是要进行最基本的人的教育。

司法考试教材 篇4

1、民法:

教材:李建伟《专题讲座》。不用解释,目前司考届民法复习近平公认为最好的一本书,万国主打教材,至少看三遍。

12、卷四:听万国邹建章,老男人厉害啊。

13、其他资料:我常上司考吧论坛、法法网和学法网论坛。

司法考试复习方法

考生应当结合大纲和司法考试指定教材,将所考查的部门法和每部法考查的内容大致熟悉一下。以民法为例,从考查的法条而言,包括《民法通则》、《担保法》、《合同法》、《婚姻法》、《继承法》、《商标法》、不必条条记忆和理解,把历年真题的考点和重点法

条搞懂搞透即可应对考试。这里还要特别提及行政法的复习,一方面行政法的考题偏难,另一方面司法考试指定教材中行政法部分的内容体系性不强,所以最好拿一本本科教材做参考,有助于相关知识的理解。最后,笔者认为复习过程中,阅读法条不能只停留在字面,而应该透析法条背后的法理精神,这样才能真正掌握知识点。

以上就是笔者在司考复习过程的一点心得,希望对录音:三校李仁玉,有名李大腕,曾经的命题人,功底深,题库很多题是他拼的,模拟题思路贴近真题

2、刑法:

教材:总则用三大本;分则重点罪名用三大本,据说阮齐林《课堂笔记》比较好,但是我07年用了觉得不爽

录音:万国韩友谊,幽默得一塌糊涂,从头到尾不下5遍(后几遍挑易忘和难懂的听,下同)

3、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 教材:无

录音:新东方林鸿潮,连带看他的讲义《行政法八十八表》。因为该科比较弱,所以我也听了不下5遍

4、刑诉:

教材:无,主要看法条:重点法条+关联法条(最高检刑诉规则务必要看啊!!每年出的你觉得没有看到过或者很生疏的题都是这个里面的)录音:新起点汪海燕,马明亮好像也可以

5、民诉:

教材:无,主要看法条

录音:万国郭翔,据说杨秀清不错,因为原先拿到的录音很糊所以我就没听。

6、商经:

教材:无,搞定法条

录音:万国张海峡,大虾真的很牛,但是正如其自己所言,课上说的不全,必须再看法条!注:这里有很多小法很头疼,我把自己不懂、法条众多、分数不高的证券法、破产法给完全舍弃了。都说司考是放弃的艺术,这话一点不假。但今年证券法一考8分,真当汗颜~~~

7、法理:

教材:三大本卷一,你就给我往死里看,知识点和考察点全部都在书上!(考前把中国政法大学当年的研究生入学试题做一遍,记住答案,每年有几道原题)

录音:万国郭晓飞,今年没找到淳于闻的

8、法制史:

教材:三大本,理由如上

录音:无,就看书即可,说得过分点这就是一门送分的小学生历史课!!

9、宪法:我看法条为主

10、三国: 教材:三大本

录音:万国王斌。三校杨帆(也是因为下载的音质差所以听前者),国经听过张丽英(出题人,一个感觉比较仁慈的老太太)

11、法律职业道德:完全做真题和凭个人道德做

《专利法》和《著作权法》等等,以及各部门法的相关司法解释(考生可以从当年的司法考试大纲上明确具体考查范围)。

从考查的内容看,除了要了解每个法条的重点内容以外,还要搞清楚每个法条所规定内容的纵横联系,例如,我国各个民事法律规定的民事主体有哪些,具有哪些共性和特性等,这样复习的效果是有助于知识的立体化。笔者在第一阶段的复习遵循四个“原则”,下面详述之:

1.司法考试内容的复习起点安排,最好按照各部门法所占分值比例来安排,例如,可以先复习刑事法律或者民事法律;

2.就司考复习的顺序而言,建议采取“实体法+程序法”的方法,例如“民事法律+民事诉讼法律”,“刑事法律+刑事诉讼法律”,“行政法+行政诉讼法”等等,这样的复习方法不仅可以弥合实体法和程序法的障碍,而且可以相互对应,促进记忆和理解。

3.微观复习即具体到每个部门法的复习,应首先掌握司法考试指定教材中相关理论知识,然后再结合法条和司法解释融会贯通,最后研究历年真题,分析考查方式和考点。一般而言,历年真题中的考点是“恒重”的,即重复率很高。但是从 2004年的考题来看,司法考试涉及的内容有全面性的趋势,所以要避免一个误区即只依赖历年考点来复习,这样会有失偏颇。

4.将记忆性偏重的知识点放在后面复习。由于记忆规律的作用和大强度的复习,不可能有太长时间的记忆,所以要将这种记忆性偏高的知识点“置后”。例如,法制史、法理学、国际公法等内容。

除以上四个原则外,笔者建议考生在司考复习中,除了依靠“眼睛”和“大脑”,还要学会用“手”,即要善于总结。采用这种做法的原因有二:一是有助于记忆,俗话说“好记性赶不上烂笔头”;二是,由于司法考试指定教材很详细,如果每一阶段的复习都一页页翻实属负累,而大纲又过于简单,所以考生应制备自己的“复习宝典”,将涉及的知识点系统化,例如,可以写明考点包括的主要制度,各制度考查的关键点是什么,有哪些疑点甚至包括复习过程中闪现的“灵感与火花”。也许在复习的第一阶段会感觉工作量比较大,但到最后一阶段相信会有明显的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知识的“消化”阶段

第一阶段的复习已经奠定了比较扎实的基础,第二阶段就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地夯实知识、提高运用能力。在此阶段建议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方便理解和强化记忆。例如,三大诉讼法之间的比较分析,诉讼中不同阶段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的比较等等。此外,就是要对历年的考点进行分析比较,看看哪些是司法考试考查的“恒重点”,哪些内容还没有涉及过;还应该仔细研究答案分析里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特别是针对案例分析题和论述题的解答。

(三)知识的“吸收”阶段

此阶段是查缺补漏的阶段。考生可以选择一两套高质量的模拟题进行练习,考查一下自己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对自己还没有掌握或者掌握不透彻的知识进行补充,对重要的知识点再进行强化。

每个阶段的复习要有全有偏。由于司法考试复习的内容很庞杂,所以不可能面面俱到,要有所侧重。像分值比例大的法要进行全面复习,不能仅仅依靠重点法条和历年考题。但有些部门法(如经济法),考生朋友有所裨益。备考期间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相信天道酬勤,祝各位考生好运!

关于民法的复习方法,我还有一点感受,就是不要搞“题海战术”。目前大量出版的各种应试题解,无疑均可作为考生复习的参考资料,但老师出题时总是围绕民法教学的理论体系和教学要点来进行的,所以,做题只能是掌握题型以及答题技巧的一种途径,如果陷入题海之中,放松对基本概念、基本制度和基本理论的掌握只能是本末倒置。相反,如果你把基本概念、基本制度和基本理论都掌握得很熟练了,不管考试大纲怎么变化,也不管考官采用什么形式来考查,所谓“万变不离其宗”,考生都可以运筹帷幄,旗开得胜

配合使用名师培训班讲座,效果显著。

万国和三校音频资料的运用(建议买一个大容量的MP3)

这是你通过司法考试的法宝。切记,无论如何一定要有一套的(万国的老师讲的比较细,三校的老师讲得比较深,对考点的把握也比较的准)。

论思品开卷考试下如何用好教材 篇5

一、更新观念、端正思想

中考政治的特点是“题目在书外, 答案在书中”, 只有认真读书, 熟悉了教材的内容, 掌握了知识点, 理解了知识点的内涵, 那么无论立意再难, 材料再新, 设问再活的试题, 都能在知识点中找到答案, 只是需要按命题的不同要求对知识点适当进行重组和整合就能回答出来了。这要求我们咬定教材不放松, 立足教材, 夯实基础, 抓住联系, 构建教材知识结构。

二、应消除认识的误区

1. 忽视平时的听课和学业。

开卷考试较大地提高了思品学科能力考查的层次, 加强了思维能力的考查力度, 减少了识记再认的题量和分值, 于是在部分学生中产生了一种误解:以为考试时翻一翻书和资料就可以找到答案, 掌握基础知识不太重要了, 重要的是提高能力。其实在知识和能力的关系上, 两者是统一的。学生在学习、应考过程中, 一定要认真阅读教材、认真听课, 要做到全面理解掌握基础知识。

2. 开卷考试虽让带教材进考场, 试题难度一定很

大, 课本派不上用场, 取得高分反而不容易, 平时学教材, 学也白学。不否认在开始试行开放式命题时, 有些地方命题难度过大, 不符合实际, 这是违背教改精神和开放式命题宗旨的。要防学生一味求难、钻牛角尖的错误做法, 应着眼于基本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3. 再加上一部分教师对开放性试题产生误解, 以为谈感想感悟、实践探究, 可以抛开教材, 随心所欲。

殊不知知识是能力的基础, 实行开卷考试, 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要求提高了, 而不是降低要求, 必要的记忆还是必需的, 更重要的是理解和运用。

三、用好教材三条基本措施

1. 考场外要善用教材。

(1) 要用发展的眼光熟读教材, 学会知识。考试时间限定, 不可能让学生慢慢思考, 慢慢查寻教材内容。因此, 要引导学生学会读书、学会记笔记, 熟悉教材。“读”是基础。要强调学生反复读, 多次重复, 提高课本利用率。笔记强化。开卷考试, 要学会做笔记。要求学生上课准备多种颜色的笔, 重点内容、次重点内容、要抄写的内容, 都分不同颜色的笔记好。这样, 考试看书时, 一目了然, 层次分明, 还可以节约时间。 (2) 要学会整合教材中的知识点, 把有联系的知识点的页码记在课本上, 形成知识体系。在学习相关知识点的时候教师首先要把知识条理化, 捋清哪些知识是了解的, 哪些是识记的, 哪些是掌握的, 哪些要注意前后知识衔接的, 然后分门别类, 集成版块, 以此提高学生理解知识的准确性和掌握知识的系统性。用串联法把有关的知识根据其内在联系加以串联, 形成系列。比如:法律部分, 法律 (七年级下册) 、公民 (八年级) 、违法犯罪、做护法小使者 (九年级) 把这些相关的内容串成知识结构, 形成一个知识体系, 便于学生整体掌握。用归类法把有关的知识点 (考点) 分成“标志”“基础”“关键”“特点”“根本”“关系”“本质、性质、实质”“基本国策”等等进行归类。整理这些知识要点, 形式多样, 不拘一格。 (3) 巧记教材和每课的知识结构, 编织教材知识网络。实行开卷的考试形式后, 对知识的记和背降低了要求, 但要想取得好成绩, 对教材的使用构成中要注意从整体上把握知识, 因为在对能力进行考核的时候, 往往加大知识的综合性, 一道试题要涉及到几个框题、几课, 甚至两个年级的内容, 还要联系学生和社会的现实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对知识的体系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一个重点问题, 很快就能够找准它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位置, 看到它同其他知识的内在联系, 这样就能很快把握答题的思路。

2. 考场上巧用教材。

(1) 基本方法:查找知识时, 应先看教材目录, 找到所用知识的页码再找相应的大小标题, 发现所找内容, 切忌因教材不熟而盲目翻书。 (2) 教材知识与时政热点的结合。首先要准确地理解时政热点, 把握其中心思想;其次要找准时政热点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 要点要全, 不局限于某一节或某一课;再次要紧扣教材, 对时政热点作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

3. 工夫下在考场外, 考场内可不用教材。

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非一日之功。我们平时多看书, 多学习, 是为了考场上少翻书, 节约宝贵的分分秒秒去思考。

摘要:思品开卷考试, 教材在其中的重要作用是可想而知的, 但有的同学在使用教材过程中出现了“翻破书本无觅处, 抄满试卷无分数”的情况。所以, 作为思品教师, 必须指导学生正确对待教材。

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 篇6

一、回归物理基础

考题突出基础。抓基础就抓住了高考,因为基础的东西往往是最有价值的东西,最基本的物理模型往往就是物理的本源,这是我们应该坚持的教学方向。正如教育家布鲁姆所说,学生学到的知识越基础,则该知识对新问题的适应性就越广,迁移的范围就越广。学 物理,重在理解并悟出其中的“哲理”。高 考试题无 论考查什么能力都必须以相应的基础知识为载体,这就是高考的基础性。我们的教育教学应该为具有不同禀赋和不同潜质的学生提供一个开发潜能的机会,选择最适合他们发展的教育,为每一个学生开辟成才的道路,积蓄成功的力量。人的潜能犹如一座待开发的金矿,蕴藏着无穷的能量。

【例1】 (2015江苏)一人乘电梯上楼,在竖直上升过程中,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如图1所示,以竖直向上为a的正方向,则人对地板的压力()。

A.t=2s时最大B.t=2s时最小

C.t=8.5s时最大D.t=8.5s时最小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图线的识别与应用能力。在最基础的受力分析上,对人应用牛顿第二定律。由题意可知在上升过程中,F-mg=ma,所以向上的加速度越大,人对电梯的压力也就越大,故A选项是正确的。由图1可知,7s后加速度方向向下,由mg-F=ma可知,向下的加速度越大,对电梯的压力就越小,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本题正确选项为A、D。

【点评】此题考查了考生对最基本的图线与牛顿第二定律的掌握程度。观察图线首先要看清纵横坐标所表达的物理意义,并在受力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加速度方向列出牛顿第二定律。切记:受力分析是解答物理问题的基础,是解题的生命线,也是解题的起点。

【例2】 (2015江苏)如图2,两平行的带 电金属板 水平放置。若在 两板中间a点从静止 释放一带电微 粒,微粒恰好 保持静止 状态。现将两板绕过a点的轴(垂直于纸面)逆时针旋转45°,再由a点从静止释放一同样的微粒,则微粒将()。

A.保持静止状态

B.向左上方做匀加速运动

C.向正下方做匀加速运动

D.向左下方做匀加速运动

解析:带电微粒原来在重力与电场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当将两板绕过a点的轴(垂直于纸面)逆时针旋转时,两板间的电场、电场力也逆时针旋转,而重力保持不变,此时微粒所受合力方向向左下方,故微粒将向左下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A、B、C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电容器与电场力以及力的平衡,其关键是要对动态的电场力进行分析,而重力是保持不变的,本质就是求两个力的合力。

二、关注物理教材

在高三第一轮复习过程中,多数师生把物理教材忘确了,只是考虑如 何用好高 考辅导资 料。我们应 该知道,高考命题专家手里什么都可以没有,但他们不会没有物理教材、考试说明和教学指导意见。因此,无论怎样强调教材的作用都不为过。而有的一线教师往往也只是和学生说要多看教材,至于看什么,怎么看,几乎没有落实。很多学生到了高三,都找不到教材了。谈何重视教材!所以,从教师、学生的角度看,都对教材重视不够。从今年的命题来看,高考命题专家是深知一线教学的这一大死穴的。为此,一线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拿出教材,而且要让学生把教材习题再做一遍,更重要的是一线教师要加强教材习题的改编,对教材习题进行变式训练。

【例3】(2015浙江)小明同学设计了一个“电磁天平”,如图3甲所示,等臂天平的左臂为挂盘,右臂挂有矩形线圈,两臂平衡。线圈的水平边长L=0.1m,竖直边长H=0.3m,匝数为N1。线圈的下边处于匀强磁场内,磁感应强度B0=0.1T,方向垂直线圈平面向里。线圈中通有可在0~2.0A范围内调节的电流I。挂盘放上待测物体后,调节线圈中电流使得天平平衡,测出电流即可测得物体的质量。(重力加速度取g=10m/s2)

(1)为使电磁天平的量程达到0.5kg,线圈的匝数至少为多少?

(2)进一步探究电磁感应现象,另选N2=100匝、形状相同的线圈,总电阻R=10Ω,不接外电流,两臂平衡,如图3乙所示,保持B0不变,在线圈上部另加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且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均匀变大,磁场区域宽度d=0.1m。当挂盘中放质量为0.01kg的物体时,天平平衡,求此时磁感应强度的变化率ΔB/Δt。

解析:(1)线圈受到的安培力为:

因天平受力平衡,故有:

当线圈中的电流最大时,解得线圈 的匝数N1=25匝。

(2)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有:

由欧姆定律有:

线圈受到的安培力为:

因天平受力平衡,故有:

代入数据可解得ΔB/Δt=0.1T/s

【点评】此题来源于教材中的习题,是人教版教材选修3-1第94页的课后习题,特别是图中的情景是一模一样的。高考试题和教材习题达到了惊人的 相似。当学生在考试中遇到相似的题目时,带来的就是分数,带来的就是好心情,带来的就是成就感!教师要用心改编习题,使我们的习题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

三、走进生活中的物理

回归生活中的物理,体现了让物理 走进生活,让科技承载物理的理念,从中都蕴含了物理学的方法美。以实际生活问题为物理情境,以高中物理知识为基础的命题思路,在近几年高考中常有体现,也必将是新课程背景下高考命题的方向。这些试题要求学生在领会题意的基础上,对题给信息进行分析判断,有效提取题目中构成物理问题的本质要素,把题给问题与熟悉的物理知识联系起来,把实际问题简化、抽象为恰当的物理模型,用学过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其实这些原生态的场景涉及的是最 基本的物 理模型,在高三复 习教学过 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从观察现象到回归物理本源———力与能量,这是复习的方向与策略。

【例4】(2015天津)某快递公司分拣邮件 的水平传输装置示意图如图4所示,皮带在电动机的带动下保持v=1m/s的恒定速度向右运动。现将一质量为m=2kg的邮件轻放在皮带上,邮件和皮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设皮带足够长,取g=10m/s2,在邮件与皮带发生相对滑动的过程中,求

(1)邮件滑动的时间t;

(2)邮件对地的位移大小x;

(3)邮件与皮带间的摩擦力对皮带做的功W。

解析:(1)设邮件放到皮带上与皮带发生相对滑动过程中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F,则

F=μmg=ma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有:

v=at

代入数据解得t=v/a=0.2s

(2)邮件与皮带发生相对滑动的过程中,对邮件应用动能定理,有

代入数据得x=0.1m

(3)邮件与皮带发生相对滑动过程中,设皮带相对地面的位移为s,则s=vt

摩擦力对皮带做的功为W =-Fs

代入数据得W =-2J

【点评】快递公司分拣邮件的水平传输装置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模型之一,同学们要从生活中的情景提炼出这个物理模型,用匀加速度直线运动规律和动能定理求解。

【例5】(2015江苏)做磁共振检查 时,对人体施加的 磁场发生 变化时会在肌 肉组织中 产生感应电 流。某同学 为了估算该感 应电流对 肌肉组织的影响,将包裹在骨骼上的一圈肌肉组织等效成单匝线圈,线圈的半径r=5.0cm,线圈导线的横截面积A=0.80cm2,电阻率ρ=1.5Ω·m,如图5所示,匀强磁场方向与线圈平面垂直,若磁感应强度B在0.3s内从1.5T均匀地减小为零,求(计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1)该圈肌肉组织的电阻R;

(2)该圈肌肉组织中的感应电动势E;

(3)0.3s内该圈肌肉组织中产生的热量Q。

解析:(1)由电阻定律得:

解得R=60Ω

(2)由感应电动势得:

解得E=0.04V

(3)由焦耳定律得:

解得Q=8×10-8J

【点评】信息性综合题的物理实质、物理模型往往较简单,大部分文字只是基于对生活背景和科技事件的完整性、严密性的必要表述,涉及科技实例的应用型题往往起点很高,但其落点往往较低,只需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即可顺利解决。本题中核磁共振检查是常见的医学场景,其本质就是对人体施加的磁场发生变化时会在肌肉组织中产生感应电流。学生要从生活现象中构建出物理模型———电阻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焦耳定律。

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 篇7

一、 政府补助的定义

教材中此定义采用的是 《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 中的定义:“政府补助, 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 但不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

此定义存在如下缺陷:1.繁琐。 具体体现为: (1) 企业资产可分为货币性资产和非货币性资产, 因此, 定义中的 “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可简化为“资产”, 使之更加精炼。 (2) 定义中强调了政府补助是无偿取得的资产, 则有偿取得的资产不属于政府补助。 企业所有者的投资是需要有投资回报的, 因而是有偿的, 所以不是政府补助。 因为无偿和有偿是性质完全不同的, 这一结论很容易推导得出, 因而不需要在定义中再额外添加一句 “但不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这样缩简后会使定义更为凝炼。 如果非要强调一点的, 应是性质相同的、但又不属于政府补助的范畴, 比如可考虑添加 “但不包括增值税出口退税”。 (此点后面详述) 。2.不全面。 具体体现为: (1) 教材中特别强调了此定义的特征有三条, 其中第二条就是“直接取得资产”, 即直接性, 指资产有个直接转移的过程, 如企业取得的财政拨款, 先征后返 (退) 、即征即退方式取得的税收优惠等, 就属于准则中规定的政府补助的范畴。 而间接性指资产只是有个间接转移的过程, 而非直接, 如企业取得的减征、免征、增加计税抵扣额等方式取得的税收优惠等, 就不属于准则中规定的政府补助的范畴。 而这样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却没有体现在政府补助的定义中, 确实是一项重大遗漏。 (2) 教材中说明此定义特征的第三条是, 增值税出口退税不属于政府补助, 原因是增值税出口退税虽然是企业直接并无偿取得的资产, 但是, 实质上却是政府归还企业先前垫付的资金 (指增值税进项税额) 。

增值税出口退税与政府补助虽然都具有相同的特性, 即直接性和无偿性, 但却不是相同的事情, 因此, 可以在政府补助的定义中突出强调增值税出口退税不是政府补助。

综上所述, 可对政府补助重新定义如下:政府补助, 是指企业直接从政府无偿取得资产, 但不包括增值税出口退税。

二、 股份支付的定义

教材中此定义采用的是《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中的定义: “股份支付, 是指企业为获取职工和其他方提供服务而授予权益工具或者承担以权益工具为基础确定的负债的交易。 ”

此定义的缺陷有以下两点:1.不准确或者说不明确。 定义中的“承担以权益工具为基础确定的负债”, 未明确指明是以权益工具的什么为基础确定的负债, 应点明是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的负债。 2. 涵盖的范围过广。 具体体现为: (1) 定义中的“职工”是指本企业的管理人员, 甚至有时只是本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 而非本企业的全体职工, 即不包括本企业的被管理人员。因此, 应将“职工”改为“本企业的管理人员”。 (2) 定义中的“其他方”是指本企业外的其他人员, 这些人既可能有归属的单位, 也可能没有归属的单位, 属于自由职业者。 因此, 应将“其他方”改为“本企业外的其他人员”。 (3) 定义中提到的“企业为获取……服务”, 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简称日常活动中为获取的服务, 而非企业所有的活动。 因此, 应在定义中添加“在日常活动中”。

综上所述, 可对股份支付重新定义如下:股份支付, 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为获取本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本企业外的其他人员提供服务而授予权益工具或者承担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的负债的交易。

三、 境外经营的定义

教材中此定义基本采用的是 《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结算》中的定义, “境外经营, 是指企业在境外的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分支机构。当企业在境内的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分支机构选定的记账本位币不同于企业的记账本位币时, 也应当视同境外经营。 ”

此定义的缺陷是: 定义涵盖的范围混淆不清。

定义中的第一句“境外经营, 是指企业在境外的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分支机构。”意思是, 只要这些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分支机构是在境外设立的, 就全部都是境外经营, 而不管其选用的记账本位币是否与企业的记账本位币相同。 这明显是以地域范围作为判断标准。

而教材却对如何识别境外经营作出如下说明:“区分某实体是否为该企业的境外经营的关键有两项: 一是该实体与企业的关系, 是否为企业的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分支机构; 二是该实体的记账本位币是否与企业的记账本位币相同。 而不是以该实体是否在企业所在地的境外作为标准。” 依据此判断标准可得出这样的结论: 企业在境外设立的子公司、合营企业、 联营企业、 分支机构, 不全是境外经营。 只有当该实体采用的记账本位币不同于企业的记账本位币时, 才是境外经营。 当该实体采用的记账本位币与企业的记账本位币相同时, 就不是境外经营。 即无论企业在境外还是在境内设立的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分支机构, 只要它采用的记账本位币不同于企业的记账本位币时, 才称为境外经营, 否则就不是境外经营。

综上所述, 可对境外经营重新定义如下:境外经营, 是指企业在境内外设立的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 分支机构选定的记账本位币不同于企业的记账本位币时, 这些境内外实体就称为境外经营。

四、 非货币性项目、 外币非货币性项目的定义

教材中非货币性项目的定义采用的仍是《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结算》中的定义:“非货币性项目, 是指货币性项目以外的项目。 ”

此定义的缺陷是:过于简单, 没有明确的针对性。

准则中对货币性项目的定义是“指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或者偿付的负债。 ”那么对非货币性项目的定义就可从货币性项目的定义的反面进行说明。

综上所述, 可对非货币性项目重新定义如下:非货币性项目, 是指将来不能以固定或可确定金额的货币收取的资产或者偿付的负债, 以及所有者权益项目、利润表项目。 相应地, 外币非货币性项目可定义为: 是指将来不能以固定或可确定金额的外币货币收取的资产或者偿付的负债, 以及所有者权益项目、利润表项目。

五、企业合并的定义

教材中此定义采用的是 《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中的定义:“企业合并, 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 ”

此定义的缺陷有以下两点:1.不准确。 交易是指企业与企业外部的其他企业或者会计主体之间发生的经济往来, 而事项是指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之间发生的业务往来。很显然, 企业合并只能是交易而不能是事项。因此, 应将定义中的“或事项”三个字去掉。2.不全面。企业合并不仅包括企业与企业之间, 也包括企业与会计主体之间, 还包括会计主体与会计主体之间发生的合并交易。会计主体是指非企业形式的其他经济组织, 如各类免税基金会、信托项目等特殊目的的主体。而定义中并未提到会计主体, 这是一项遗漏, 应添加进去。

综上所述, 可将企业合并重新定义如下:企业合并, 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或会计主体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

六、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的定义

教材中此定义采用的仍是 《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中的定义:“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是指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 ”

此定义的缺陷有以下三点:1.略显啰嗦, 不符合中国人的思维习惯。 “并非暂时性的” 意思就是长期性的, 可直接写成长期性的。 2.未点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一项合并交易。 企业合并的定义是指, 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 总体上说, 企业合并是一项交易, 那么,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也是一项交易, 这一点应体现在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的定义中。 3.不全面。 应在定义中添加“会计主体”。 理由见前面。

综上所述, 可将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重新定义如下: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是指参与合并的企业或者会计主体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是长期性的合并交易。

七、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的定义

教材中此定义采用的仍是《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 中的定义:“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是指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后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的合并交易。 ”

此定义的缺陷有以下两点:1. 叙述错误。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在合并前, 参与合并的企业是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的, 因为它们分别属于不同的企业集团或者就是独立存在的企业, 不属于任何企业集团。 而在合并后, 参与合并的企业就形成了母子公司关系, 如果母公司是属于某一个企业集团的, 即母公司之上还有母公司, 则参与合并的企业就要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 因此, 定义中不能写 “合并前后”, 而只能写“合并前”。 2.不全面。 应在定义中添加“会计主体”。 理由见前述。

综上所述, 可将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重新定义如下: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是指参与合并的企业或者会计主体在合并前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的合并交易。

摘要: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教材《会计》一书中, 有若干定义存在不严谨、不精练甚至是错误的问题, 会对读者的理解和掌握造成困扰, 本文在对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新的定义。

关键词:会计准则,定义,重新定义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 篇8

一、项目投资中调整所得税的估算

为了方便计算经营期净现金流量 (NCF) , 《财务管理》教材中所称的调整所得税等于息税前利润与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 (T) 的乘积, 这样经营期净现金流量计算公式就可以简单地表述为:

但是这样在给学生解释的时候就会比较困难, 因为利息是不用支付所得税的, 而此公式却告诉大家, 利息要加入利润总额, 要缴企业所得税, 因此教材中调整所得税的处理方法值得商榷。

在实际工作中, 企业应交所得税是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与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的乘积, 计算时要将会计利润按税法进行调整, 调整为应纳税所得额。在教学中, 为简便起见, 一般假设企业的会计利润等于按税法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这样就有:

但是《财务管理》教材项目投资中有一个假设———全投资假设, 即从全投资的角度分析现金流量, 而不具体区分是自有资金还是借入资金。因此, 在分析现金流量时就不能将借入的资金作为现金流入, 也不能将每期归还的利息和到期归还的本金作为现金流出。既然不能作为现金流出, 在计算经营期净现金流量时就应该将其加回, 利润总额加上利息即为息税前利润, 公式 (2) 变成了公式 (1) 。但这样处理以后就出现了前面提到的问题, 即利息也交了企业所得税, 这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笔者认为此部分变换一个处理方法可能更加妥当, 即:

经营期净现金流量=利润总额× (1-T) +折旧、摊销等+利息 (3)

公式 (3) 中利息的处理方式和折旧、摊销是一样的, 即先计算经营期净利润, 再将非付现成本 (折旧、摊销等) 和利息 (虽然支付了现金, 但因为存在全投资假设, 所以不看做现金流出) 加回, 这样即可得到经营期净现金流量了。公式 (3) 既考虑了全投资假设, 又使企业所得税的处理更加客观。

二、最佳现金持有量计算的成本分析模式

在讲解最佳现金持有量的成本分析模式时, 《财务管理》教材是将成本分析模式示意图 (见下图) 和最佳现金持有量测算表 (见下页表) 结合在一起进行讲解的。在解释示意图时, 教材中表述为“由于各项成本同现金持有量的变动关系不同, 使得总成本曲线呈抛物线形, 抛物线的最低点, 即为成本最低点, 该点所对应的现金持有量便是最佳现金持有量, 此时总成本最低。”而示意图上的最低点刚好是机会成本线与短缺成本线的交点, 则暗含的意思是最佳现金持有量是使机会成本等于短缺成本的点, 此时持有现金的总成本最低。

但是在后面的例题中, 根据题意计算的最佳现金持有量测算表中的最佳现金持有量方案为C方案, 此时持有现金的相关总成本最低, 而C方案的机会成本和短缺成本并不相等, 这与前面的成本分析模式图是相互矛盾的。那么是成本分析模式示意图有问题还是最佳现金持有量测算表出错了呢?

单位:元

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是指企业因持有现金而不能同时用该现金进行有价证券投资所丧失的收益, 一般用有价证券利率作为机会成本率, 所以在成本分析模式示意图中, 机会成本线是一条直线。现金的短缺成本是因为缺乏必要的现金, 不能应付业务开支所需, 而使企业蒙受的损失或为此付出的代价。对于这个损失或代价的估算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公认的最科学的方法, 各种教材示例中的短缺成本数额都是估算出来的。在现金持有量很少的时候, 企业的现金短缺成本将非常大, 在这时现金稍有增加短缺成本将迅速下降, 所以短缺成本线应该是一条斜率为负数的曲线, 而不是成本分析模式示意图中的直线。

如果用微分法分析, 现金持有相关总成本 (TC) 函数为:TC=TO+TS (其中, TO表示机会成本对现金持有量的函数, TS表示短缺成本对现金持有量的函数, TO和TS均大于或等于0) , 如有极值, 必然在其一阶导数为零时。亦即TC′=TO′+TS′=0, TO′=-TS′, 此时TC有最小值。但我们却不能得出结论:当相关总成本最小时, TO成本曲线和TS成本曲线相交。所以微分法分析亦不支持成本分析模式示意图。可见, 成本分析模式示意图的画法存在一定的问题, 即最佳现金持有量不应是机会成本线与短缺成本线的交点。

参考文献

[1].竹怀宏.运用成本分析模式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中国西部科技, 2006;23

[2].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财务管理.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7

中国艺术史教材的写法与问题 篇9

当艺术正趋于综合性、多元性和全民性, 从艺术的发展规律来看, 以全面的、多元的视点来研究艺术非常有必要, 也正是艺术史研究必须遵循的原则。下面我们就对当前有关艺术史的主要著作进行简要的梳理和分析。

一、关于近十年来中国艺术史主要著作的概况

当今社会是艺术文化活动趋于综合性、多元性、全民性的时代, 以全面的、系统的角度来研究艺术史, 是时代发展的需求, 是艺术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 是对人类伟大财富的继承与发扬。所以, 研究艺术史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近十年来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史有史仲文的《中国艺术史导读》、高奇的《走进中国艺术殿堂》、张维青与高毅清的《中外艺术史要略》、彭吉象主编的《中国艺术学》、何平与孙莎岚的《中国艺术简史》、姚扣根与赵骥的《中国艺术十六讲》、李朴园的《中国艺术史概论》等。张延风的《中国艺术史》是一部外国留学生学习中国艺术史的教材。教材涉及美术、音乐、歌舞等艺术门类。时间跨度从史前到当代, 长达几十万年, 内容比较丰富。力求言简意赅、通俗易懂, 在内容上尽量删繁就简。高奇的《走进中国艺术殿堂》则从艺术的发生、成型、颤变、成长、勃发、繁盛一直到曲折演进的当代艺术来叙述。简明扼要、生动有趣、图文并茂、体系完整。力求对艺术家及其创作、艺术流派和思潮及相关内容进行深入浅出、重点突出而又系统全面的介绍。何平与孙莎岚《中国艺术简史》这本书按朝代分时期讲静态艺术, 尤其是绘画。李朴园的《中国艺术史概论》内容主要论及作为艺术形态之一的造型艺术, 从建筑、雕刻、绘画三大方面展开探讨, 力求涵盖造型艺术之全体。作者以精要和概括的方式对20世纪30年代前不同时代的三大艺术现象进行了精要的论述。论述侧重艺术的内容, 同时也兼顾艺术的技艺、技巧;全书不仅从艺术本身考察, 而且从这种艺术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文化背景来观照。并在书中各章节穿插了相关的理论性内容, 对于相关的艺术理论问题做了精要的阐述。史仲文的《中国艺术史导读》这部书一开篇就简要叙述了中国艺术史的巨大成就、特色与开放性的文化性格, 意在提纲挈领, 给读者一个概括性的认识。姚扣根与赵骥的《中国艺术十六讲》全书分为十六讲, 第一讲中国艺术通论, 融合中国传统艺术的内部联系, 相当于该书的导论, 在总体上把握中国艺术的发展。第二讲则从精神层面讲述中国艺术思想上的内涵, 其余十四讲是话剧、戏曲、电影、音乐、舞蹈、绘画、雕塑、书法、摄影、电视、杂技、曲艺、工艺、建筑各门类艺术的介绍, 内容包括那些最具特色, 最具影响力的艺术背景、艺术人物、艺术流派与艺术作品。编者独具慧眼的策划, 把看似分散的门类集于一书, 在多样性中呈现整体性, 系统的展示中国艺术的风采和特色。张维青与高毅清的《中外艺术史要略》全书分为五编即文学、戏剧、美术、音乐、影视。各编又分为上下两卷分别讲述各艺术部类中外发展史。通过中西对比, 简要梳理了中外艺术样式的发展线索、艺术创作的大致景观、以及艺术研究的最新成果。彭吉象的《中国艺术学》全书共分三个部分:上编“中国传统艺术流变”通过对各艺术门类史的简要论述展现中国传统艺术的风格颤变。中编“中国传统艺术概论”包括中国传统的“创作论”“鉴赏论”与“门类论”, 从创作到鉴赏突出论说了中国传统艺术在这几个面的民族特色。下编“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则以史为基, 史实与理论结合, 概括出了最能够反映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与发展的的基本规律、美学特征。

二、当前学者们关于治史的理解和见地

中国艺术史的研究内容、特征和历史分期。体现了学者们对于治史的理解和见地。

首先, 说说研究内容。艺术史是研究艺术发展的历史。高奇先生和史仲文先生认为艺术史的研究应侧重艺术内容本身, 同时又不应抛弃艺术之技巧, 此外, 中国艺术史并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 而是世界艺术史的支流, 中国的艺术发展必然要受西方艺术的影响。故高奇先生在其著作中每一章节前都对当时的时代背景, 社会发展状况, 政治制度做了简要描述, 使读者能在一定的历史背景引导下充分了解该时代艺术形式, 并在各章节穿插了西方艺术门类对于中国传统艺术的影响。史仲文先生则在各章以每一历史时期的特点命名小标题, 结合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综合因素, 扼要论述了不同时期多重因素影响下艺术门类发展状况。既为艺术史也是一部政治、经济、文化简史。全书最后一部分从中西艺术的历史发展曲线、不同文化的传统与品性、风格进行了简括撰述。张维青与高毅清先生认为中国艺术史是对于各部类艺术史的系统化的整合, 它不是对于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现象包括艺术理论的简单罗列或者简单取舍, 而是选取艺术殿堂中最具特色的作品, 为读者提供值得研究和探讨的精品。

其次, 谈到研究特征。笔者认为姚扣根与赵骥先生编著的《中国艺术十六讲》颇具新意。该书编者认为治史者在研究过程中其主观能动作用贯穿整个研究的过程, 从书目命名到史料的理解、选择、评析。作者都会以自己的审美观、艺术观、价值观对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理论给予自己的价值判断。加上不同的研究者因为其自身兴趣爱好、审美趣味的不同对于不同门类艺术样式的选取有所不同, 影响了对于艺术史整体、系统、严谨的研究。此外, 艺术本身就具有无限性和多样性之特点。所以作者很难对其进行宏观把握。于是本书编者以讲座文稿的形式, 而不是采用学术性的理论框架和教材用的模式, 力求涵盖艺术的方方面面, 承载丰富多彩的中国艺术史的信息。每一讲, 分别是各位专家学者通过自己的长期研究而获得的学术成果。避免了编者因个人兴趣喜好导致的偏颇。同时使初学者可以尽快入门, 自由选择自身感兴趣的艺术门类。

第三, 关于艺术研究史的历史分期问题。它是作者在进行艺术史研究前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是研究艺术史的结构框架, 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艺术发展变化规律的理解。张延风先生与何平、孙莎岚的作品的分期较为简单以每个朝代为划分基础, 这种划分使得作者的论述更简明, 但往往却不能反映艺术发展自身的规律, 因为艺术的发展事实上并不是和朝代的更替完全吻合的。史仲文先生认为艺术自有其历史发展的特点, 同时艺术的门类很多固而各有其发展特点。此外, 历史的发展与社会历史的变更尤其是改朝换代有直接的联系, 因此将中国艺术发展按朝代更替分成了五个阶段。

视觉张力的随想

——读鲁道夫·阿恩海姆的《艺术与视知觉》有感

曹扬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湖南长沙410073)

摘要:通过阅读鲁道夫·阿恩海姆的名著《艺术与视知觉》, 对于视觉张力这一概念有了系统和科学的认识。笔者再现了欣赏绘画、设计、书法、雕塑等艺术作品时, 视知觉的心理体验过程, 以期借助大师们的作品, 给未来的艺术创作带来更多的启示。

关键词:视觉张力;势;体验;知觉

《艺术与视知觉》是鲁道夫·阿恩海姆关于应用心理学理论的成名作, 书中系统地阐述了“完形心理学”。他将完形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尤其是“知觉场”概念和“同形论”引入审美心理研究领域, 认为知觉过程实际上是大脑皮层生理力场按照韦特默组织原理 (邻近性、相似性、封闭性、方向性) , 将视觉刺激力转化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即生理力样式的过程。人们从艺术形式中知觉到的张力式样, 绝非等同于对象的实在结构, 而是对象的刺激力与大脑皮层生理力的对立统一。由此得出结论艺术作品是以主体的知觉行为为基础的。他反对用“联想”和“移情”来解释艺术形式的表现性, 提出艺术形式之所以能表现一定的情绪因素, 取决于知觉式样本身以及大脑视觉区域对这些式样的反应。

王船山在《诗绎》里说“论画者曰, 咫尺有万里之势, 一势字宜着眼, 若不论势, 则缩万里于咫尺”, 这里的“势”与阿恩海姆所提到的“张力”有异曲同工之妙。

一、何谓视觉张力

视觉张力是什么?这是研究视觉张力的本体论问题。阿恩

三、重编艺术史教材之我见

当代社会经济、科技飞速发展, 人们在物质上的极大满足, 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开发及研究。领略到艺术世界的绚烂多彩、博大精深。人们急于想把这灿烂的文明用文字记录下来, 让更多的人能够饱览这一壮举, 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艺术史研究中来, 但要将这浩瀚的艺术史融汇到一部几十万字的史书中来, 确实是一个不小的工程。治史绝非易事。

笔者认为, 首先, 一部好的史书不仅要利于开阔读者的艺术视野, 同时还应有助于陶冶人的情操, 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因而治史应讲究客观、严谨。客观是指作者在对艺术史料进行遴选时不能受主观偏好的影响, 艺术的发展变化受时代背景、社会生产状况的制约, 所以我们在对具体艺术作品进行评析时, 不能强行用现代的生产条件、价值评判标准去评定一个艺术作品。严谨则指的是作者对艺术作品的列举中要做到有据可依、有史可循, 而不是简单套用别人的研究成果;其次, 艺术史是一部成长史、发展史, 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不同于政治史、社会史、经济史、军事史的研究那样简单。在对艺术史的研究过程中应把艺术史看成一部活的历史, 而不是简单的记录和罗列。应是思想与技巧、内容与形式、理性与感性的结合。艺术源于生活, 是对生命的感悟和体验。通过对艺术史的研究, 了解艺术的起源、成长、发展, 进行形而上的人生思考, 从而引导读者的思考;第三, 艺术的变化发展史、同人类文明进程发展史一样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有兴盛、飞跃, 甚至有黑暗、衰败时期, 但终归一句话, 它是连续不断的。绝不会在某一个社会形态、朝代就刹那间发生了改变, 因而对于作者来说, 重点在自身要对艺术发展变化有一个整体、系统的把握, 至于历史分期问题全在于作者的理解、及其写作的思路;第四, 胡适之先生曾在《中国哲学史》提到三个海姆在他的著作中提到:“一个人或一个动物所感知到得视觉经验, 绝不仅仅是物象有秩序的安排, 也不仅仅是各种色彩与形状的组合, 或者物象的动势和大小。我们的视觉感受往往首先受到一种有方向感的张力的作用。这种观看静止的物体而体验到的张力, 并不是观察者鉴于个人经历, 经由经验而判断的出的。这种张力存在于对各种大小、位置、形状、颜色等要素的一切感知过程内部。由于这些要素具有量和方向, 因此这种张力被描述成‘心理力’。”

二、随想

“张力”不同于我们在生活中感知的物理性运动, 它是一种不动之动。“任何物体的视觉形象, 只要它显示出类似楔形轨迹、倾斜的方向、模糊的或明暗相间的表面等知觉特征, 我们就会觉得它具有视觉上的张力。以下将以古今中外的艺术欣赏活动为审视对象来展开讨论。

1.绘画

大师徐悲鸿画马为世所称, 笔力雄健, 气魄恢宏, 巧妙构思、素有新意, 其代表作《八骏图》 (如图一) , 最是为世人所爱。那飞奔扬蹄的瞬间, 那随风舞动的马鬃, 那瞬间鸣啼的嘶鸣, 磅礴的气势、视觉的张力无所不在。这件艺术作品是著名的画作, 是静态的图形表现形式, 但是当我们在欣赏它时, 却带给了我们不一样的心理体验, 除直接的静态视觉感官体验之外, 还有更加深刻的心理动态体验, 我们感受到那画中之马似乎动了起

治史的目的:第一为明变, 使学者知思想变迁的线索;第二为求因, 寻出变迁的因由;第三为评判, 指出各家学说的价值。1这三点是一切哲学史的目的, 其实也适用于艺术史。借用到艺术史研究上来说, 明变即使学者了解艺术文化发展变化的规律, 艺术门类的嬗变;求因即为追寻变化发展的推动力, 这其中就包括社会背景、经济文化发展状况、政治环境;评判即为评析解读艺术理论学说, 将艺术史的研究探讨上升到形而上的理论层面。最后, 作为教材的编写, 笔者觉得定位很重要。因为艺术其实是最亲民的学科, 它不像理工科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艺术是艺术家通过自身对生命的体验和感悟, 创造出感性形象继而影响普通大众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念甚至是人生态度。它具有娱乐性, 同时也有认识、教育功能。因而, 编者在提笔前就应对其书稿有一个定位, 是为普及有关艺术门类相关基础知识, 还是作为学术研究者的阅读、参考范本。这样, 对于理工科的学生来说, 不会一翻开教材就被晦涩的艺术哲学理论难倒, 望而生畏。同时对于学习艺术理论的学生来说, 能有更多的选择余地。

总而言之, 艺术史研究的最终目的在于能够引领读者以一种更为广阔的视野, 发展的眼光, 立足于宏观的结构体系步入艺术的殿堂, 继而了悟艺术之意境, 人生之最高“境界”。王杰泓先生在《艺术概论》里谈到:“艺术的造境最终是为了人生, 为人生能突破尘世的网幕, 趋于一种向“道”敞开的澄明之境”。2而艺术史的研究使这澄明之境不再是镜中月、水中花, 羚羊挂角, 无迹可寻。

参考文献

[1].李朴园《中国艺术史概论》时代文艺出版社, 2009.7

上一篇: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尝试下一篇:中年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