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外孕Ⅱ号(精选4篇)
宫外孕Ⅱ号 篇1
自2003年至2007年4年来, 笔者采用宫外孕Ⅱ号加味, 及氨甲碟呤 (MTX) 中西医两种方法, 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37例, 现将两种治疗的具体方法和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7例患者年龄20~42岁, 以输卵管妊娠入院, 均为首次发病, 具备药物保守治疗的适应证, 且无禁忌, 自愿接受药物保守治疗。
1.2 适应证与禁忌证
1.2.1 适应证:
(1) 一般状况良好, 血压脉搏正常, 无内出血征象; (2) 无腹痛或腹痛不明显; (3) B超提示附件区包块<3.0cm; (4) 实验室检查: (1) 血色素正常; (2) 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计数正常; (3) 凝血功能正常; (4) 肝肾功能正常; (5) 血β-HCG<3000U/L; (5) 后穹窿穿刺估计内出血<50mL。
1.2.2 禁忌证:
(1) 有贫血貌, 血压下降, 提示失血性休克; (2) 虽无休克, 但腹痛明显, 提示可能输卵管妊娠破裂或内出血者; (3) B超提示: (1) 盆腔内包块直径>4cm; (2) 可见原始心管搏动的囊性包块, 直径≥3.5cm; (3) 可见胎心胎盘发育; (4) 实验室检验:明显贫血, 白细胞数<4×109/L, 血小板<100×109/L, 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
1.3 具体治疗方法
患者具备适应证, 无禁忌证, 自愿者, 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两组:
A组:用宫外孕Ⅱ号方 (山西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加味:赤芍15g、丹参15g、桃仁9g、三棱6g、莪术6g、蜈蚣2条、天花粉20g、水煎服, 每日2次, 连用2周。
B组:用氨甲碟呤 (MTX) 0.4mg/ (kg·d) , 5日1疗程, 间隔5d, 再用1疗程, 总量为60~300mg。
1.4 观察方法
(1) 临床征象: (1) 严密观察患者一般状态, 有无贫血貌, 脉搏是否正常, 血压是否下降; (2) 严密观察患者自觉症状, 早孕反应是否加重或消失, 腹痛是否加重或消失, 有无腹腔内出血等体征。
(2) 化验室检查: (1) 血色素是否下降; (2) 血β-HCG测定:用药后隔日测定血β-HCG如果下降≥15%, 可改为每周测1次, 至正常值后再测3次, 均正常时停止。如果血β-HCG持续不降或升高, 伴盆腔包块明显增大, 或腹痛加剧, 或有内出血征象, 应及时手术。
(3) B超检查:用药后如有腹痛发生或加重, 怀疑有内出血时, 应及时B超观察盆腔包块是否增大及有无腹腔内出血情况。如在治疗中仅有盆腔包块增大而无明显内出血情况, 且血β-HCG值在逐渐下降, 可继续观察。
(4) 毒副反应:宫外孕Ⅱ号加味, 组方中各味药未见明显毒副反应。氨甲碟呤 (MTX) 的毒副反应较低, 胃肠方面首先出现口腔炎症和溃疡, 食欲不振, 恶心呕吐;造血系统, 血细胞以白细胞下降为主;还可出现轻微的肝功能异常、药物性皮疹、脱发等。大部分反应是可逆的, 反应严重时可及时停药或减少剂量或用四氢叶酸钙解救。
1.5 疗效评定
用药后14d, 血β-HCG下降并连续3次正常, 腹痛消失, 阴道流血减少或停止为临床治愈。
2 结果 (表1)
注:A、B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χ2=1.03, P>0.05
治疗中, A组11例、B组5例出现腹痛加重, 血β-HCG不降或上升而改手术治疗。B组1例因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加重等药物反应而停止用药, 观察后改手术治疗。
副反应的发生情况:A组:1例发生轻度腹泻。B组:1例患者治疗第4天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加重现象, 自动放弃药物治疗改手术治疗;1例患者治疗第5天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休息5d后症状明显减轻, 坚持治疗结束;1例患者于第2疗程第3天出现轻度口腔炎, 坚持治疗结束。以上37例患者治疗中均未发生其他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近年来, 异位妊娠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国内外均有报道。异位妊娠的发生, 是在某些情况下, 受精卵受到某种干扰因素的影响, 阻碍或延缓了其进入子宫腔, 因而造成受精卵在宫腔以外着床。长期以来, 手术治疗一直是输卵管妊娠的主要治疗方法。然而,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 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 大部分输卵管妊娠得以在破裂前早期诊断, 这就为异位妊娠中的非手术治疗提供了机会, 使越来越多的输卵管妊娠通过药物保守治疗得到痊愈。
保守治疗的优点显而易见, 它消除了患者对手术的心理恐惧, 避免了手术对身体的创伤, 保留了患侧输卵管, 甚至能够进一步使其恢复功能, 对广大患者极为有利。
祖国医学认为, 输卵管妊娠属“少腹血瘀”之实证。是由孕殊在宫外阻滞胞脉, 气血运行不畅, 故而出现小腹隐痛、阴道淋漓出血等, 治宜活血化瘀、消癥杀胚;方用宫外孕Ⅱ号加味, 方中各味功效:丹参:活血祛瘀、凉血消痈、养血安神;赤芍:清热凉血、祛瘀止痛;桃仁:活血祛瘀、润肠通便;莪术、三棱均具破血祛瘀、行气止痛之功;加蜈蚣息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天花粉:清热生津、消肿排浓。其中, 天花粉还能使胎盘绒毛膜滋养细胞变性坏死而引起流产。
氨甲碟呤 (MTX) 能抑制叶酸还原酶, 使四氢叶酸形成障碍, 干扰DNA和RNA的合成使滋养细胞分裂受阻, 胚胎发育停止而死亡, 杀胚效果确切, 而且不良反应较少。
由于病例尚少, 水平有限, 经验不足, 这两种方法的疗效还有待于在以后的临床实践中做更进一步的探寻!
摘要:目的评价两种不同方法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A、B两组, 治疗2周后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治愈率分别为:A组42.11%, B组66.67%。结论两种药物治疗无明显差异。
关键词:宫外孕Ⅱ号加味,氨甲碟呤 (MTX) ,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疗效观察
宫外孕Ⅱ号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80例, 年龄22~39岁, 平均28岁, 均符合异位妊娠的诊断标准[3]。其中未产妇24例, 经产妇56例, 停经时间38~64 d, 平均48 d。均符合下述入选标准: (1) 一般情况良好, 无活动性腹腔内出血; (2) 盆腔包块最大直径<3 cm; (3) 血β-HCG<2 000 mIU/mL; (4) B超超声波未见胚胎原始血管搏动; (5) 肝、肾功能及血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计数正常; (6) 无氨甲喋呤禁忌证。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 两组患者的年龄、孕次、停经时间、盆腔包块及血β-HCG值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 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氨甲喋呤[2]肌肉注射50 mg/次, 次/3 d。观察组同时内服中药宫外孕Ⅱ号方加味:丹参10 g, 赤芍10 g, 桃仁10 g, 三棱10 g, 莪术10 g, 加蜈蚣5 g, 金蝎10 g, 紫草10 g。每日1剂/d, 水煎分2次温服, 7 d为1个疗程。
1.3 疗效观察
治愈:用药后1周内, 腹痛及阴道出血等临床症状消失, 血β-HCG降至正常, 并连续检测3次均为阴性、B超显示包块缩小≥30%;有效:用药后1周内, 腹痛及阴道出血等临床症状缓解, 血β-HCG下降≥15%, B超显示包块缩小<30%, 可继续保守治疗;无效:临床症状未见缓解或反而加重, 或有内出血, 血β-HCG下降<15%, 为无效, 应手术治疗[3]。
1.4 统计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处理, 率的比较采用精确概率法和χ2检验。
2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7.50%, 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5070, P<0.05) 。见表1。
治疗过程中, 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8例 (20.00%) , 其中恶心、呕吐5例, 口腔溃疡3例, 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15例 (37.50%) , 其中恶心、呕吐9例, 口腔溃疡4例, 血小板下降2例, 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2.9901, P>0.05) 。
3 讨论
异位妊娠的传统治疗方法主要采取外科手术疗法, 但手术切除的同时也减少了其术后妊娠的机会[5]。近年来, 随着阴道B超和血β-HCG等检查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检查质量的不断提高, 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已不太困难, 其内科保守治疗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氨甲喋呤是一种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叶酸拮抗剂, 其治疗早期异位妊娠的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胚胎滋养细胞内胸腺嘧啶核苷酸和嘌呤核苷酸的合成, 破坏其绒毛, 导致胚胎组织坏死、脱落, 吸收而免于手术, 从而免除了对输卵管的损害, 保留了患者的生育功能[2]。氨甲喋呤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可靠, 但其不良反应如胃肠反应、口腔炎以及骨髓抑制等也给患者带来了诸多痛苦, 限制了其临床应用[6]。
异位妊娠属祖国医学之“癥瘕”范畴。其发病机制为:少腹宿有瘀滞, 血气不和、胞络不畅, 日久胀破脉络, 离经之血流入少腹;或先天肾气不足, 后天脾气受损, 无力运送孕卵至子宫, 而在输卵管内发育, 以致破损脉络, 最终导致血瘀、血虚厥脱等系列病症。其病机实质仍然属于少腹血瘀实症[7], 故活血化瘀是其治疗的基本大法。宫外孕2号方是中医治疗异位妊娠的经典名方, 具有活血化瘀、消癥杀胚的作用。现代药理实验及临床研究显示[8], 宫外孕2号方具有促进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机能, 提高血浆纤维蛋白溶解酶和血浆胶原酶的活性, 并具有促进腹腔淋巴管对血浆蛋白的吸收作用, 从而能改善微循环, 促进腹、盆腔内血肿包块和胚胎组织的吸收, 并可预防组织的粘连。此外, 紫草和蜈蚣还能够破坏绒毛而具有杀胚作用。
本研究中,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P<0.05) , 且其不良反应率及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均低于对照组, 结果显示, 宫外孕Ⅱ号方加味治疗异位妊娠疗效确切, 不良反应轻微,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邹君.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40例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 2009, 16 (20) :142-143.
[2]李福娥, 高秋霞.氨甲喋呤治疗早期异位妊娠44例临床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6, 27 (13) :1575.
[3]乐杰, 苟文丽, 谢幸, 等.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05-112.
[4]刘文娥, 张植军.宫外孕2号方加味联合氨甲喋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98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 2009, 15 (5) :13-14.
[5]张琴珠.氨甲喋呤配伍中药治疗异位妊娠30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 2006, 21 (19) :2751-2752.
[6]许志芃, 刘晓婷.中药宫外孕Ⅱ号方加味治疗异位妊娠60例[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 2005, 11 (15) :2171-2172.
[7]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2:202.
中豫黑核桃Ⅱ号 篇3
证书编号豫林审证字126号
选育单位河南省林业技术推广站
品种特性“中豫黑核桃Ⅱ号”树干通直圆满, 树皮浅裂, 1~2年生幼枝皮灰褐色, 以后逐渐变为灰白色或浅灰色;小叶披针形, 一般4月上旬芽开始萌动, 11月上旬开始落叶;在立地条件较好、水肥管理正常的条件下, 叶长12.16±1.33厘米、宽3.54±0.55厘米;奇数复叶, 每对小叶对生平行排列;叶子随立地条件变化差异较大, 立地条件较差时, 叶子也相应变小;鲜果 (含种皮) 果径宽3~4厘米、果长4~5厘米;干果果径宽1.5~2厘米、果长2~2.5厘米;果壳凸凹不平;木材结构紧密, 纹理色泽美观, 材质优良。
栽培要点“中豫黑核桃Ⅱ号”对立地条件适应范围较宽, 营造速生丰产林时以砂壤土最好, 但在黄河故道沙土地和豫西丘陵山区的碳酸盐褐土等立地条件下也表现良好。该品种不耐水淹。造林初植密度以每667平方米55株为宜, 5~6年伐去 (或移栽) 一半, 保留27~28株, 20年胸径长到20~30厘米时即可进行主伐。造林前三年每年中耕除草两次即可。除造林第一年进行适量浇水, 保证苗木成活外, 一般不用浇水。较常见的病虫害为核桃举肢蛾、吉丁虫和桃蠹螟, 危害并不严重, 可结合修剪, 除去病虫枝条, 无需药剂防治。
宫外孕Ⅱ号 篇4
1 矿区地质特证
矿区位于大庄—中胡背斜北翼, 西起赵家岭, 东至伊河边。出露地层为中元古界长城系熊耳群, 呈单斜产出, 向北西缓倾, 不同方向的断裂较发育, 近东西向断裂和北东向断裂显示金的富集, 成矿地质条件较好。其南部百米处即为合峪花岗岩体, 岩浆岩条件充分。
1.1 地层及岩性特征
首先, 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长城系熊耳群火山岩, 根据喷发的韵律, 接触关系及岩性组合特征, 结合区域地层对比, 相当于熊耳群焦园组;其次, 分布有少量新生界第四系现代河床冲 (淤) 积物及沟谷中的残坡积物。
1) 熊耳群焦园组中段 (chj2) :在泥石沟矿区广泛出露, 主要分布在矿区东部, 其岩性特征主要为灰、青灰色黄绿色安山岩, 杏仁状安山岩;
2) 熊耳群焦园组上段 (chj3) :主要分布在矿区北部, 其岩性特征为青灰、灰紫、紫红色流纹岩;
3) 第四第 (Q) :主要分布在低缓山坡及沟谷, 伊河河床及阶地上。山坡及沟谷中主要为残坡积的黄土砾石, 伊河河床及阶地上为现代河床冲积的亚砂土、吵砾石, 及含砾黄土。
1.2 构造特征
本区褶皱不发育, 仅表现为单斜形迹;断裂构造较发育, 主要有近东西断裂、北东向断裂及南北向断裂等。
1) 近东西向断裂。该断裂为区内主要控矿断裂之一, 该断裂总体走向85º~95º, 西端向北扭转, 与北东向桥头断裂交切, 断面倾向北或北东, 倾角一般65º~75º左右, 破碎带宽5~20m, 构造岩类较复杂, 主要为碎裂岩、角砾岩、糜棱岩等。各种与金有关的蚀变集中分布于断裂带的顶底板部位。蚀变主要表现为硅化、方铅矿化、闪锌矿化、黄铁矿化等, 该断裂所控矿带具有走向上断续分布, 垂向上矿化减弱的特点。
2) 北东向断裂。区内北东向断裂也较发育, Ⅱ号矿体即赋存于其中的两条断裂中, 该组断裂走向北东40º左右, 断面倾向北西, 倾角26º左右, 沿走向呈舒缓波状。该组破碎带主要由构造碎裂岩组成, 宽几十厘米到2m, 蚀变较强, 主要表现为黄铁绢英岩化、硅化、钾化、方铅矿化、莹石化及碳酸盐化。
3) 近南北向断裂。该组断裂也较发育, 区内发现有数条, 其走向10º左右, 倾向东, 断面倾角50º左右, 破碎带宽2~3m, 构造岩主要由硅化条带和糜棱岩组成。这组断裂主要为破矿构造, 区内含矿断裂皆被其错断。
2 矿体地质特征
1) Ⅱ号矿体特征
Ⅱ号矿体为平行的2条矿体, 走向北东40º, 倾向北西, 倾角26º。目前, 控制矿体长度200m, 深度75m, 最低见矿标高350m, 矿体平均厚度1.5m, 矿石平均品位3.5g/t, 最高单样品位20.87 g/t, 初步获得保有矿石储量约3.7万t, 金属量130kg, Ⅱ号矿沿走向基本稳定分布, 其中被数条南北向构造轻徽错断, 平面上呈右行排列特征。Ⅱ号矿体地表出露长度200余m, 平均厚度0.8m, 深部见矿 (350m标高) 不好。在300m中段基本未见到Ⅱ号体, 2条矿体与围岩界限清楚, 且围岩无强度较大的蚀变现象。
2) 矿石特征
按自然类型可定性为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
3) 矿石结构、构造
矿石结构:自形、半自形、它形粒状结构、碎裂结构。
矿石构造:浸染状构造、梳状构造、条带状构造、晶簇状构造、细脉—细网脉状构造。
3 矿床成因探讨
区域各类矿床点都具有较明显的分布特点, 它们均围绕燕山期合峪花岗岩体呈半环状分布, 中心部位出现钨、钼、锡各类异常, 依次向外出现金银及铅、锌、铜异常和矿点, 低温元素矿点和异常仅零星分布, 它们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岩浆热液元素成矿系列分带, 反映出燕山期侵入体有较明显的热液活动和成矿作用。
熊耳期和燕山期岩浆岩与金的成矿关系密切, 有资料表明, 熊耳期火山岩中金元素含量普遍较高, 均高于拉克值 (4.3×10-P) 同时合峪花岗岩体的Au丰度值也较高。燕山期岩浆提供强大热液激活熊耳期火山岩金的同时, 也提供了较高的金元素。
Ⅱ号矿体产出似层状, 且与围岩地层基本一致, 围岩几乎没有蚀变, 界限清楚, 再加上一系列的组构特征, 可以说明容矿空间为层间破碎带 (或是滑脱带) , 后经热液充填而成。结合成矿作用和成矿物质来源的分析认为:在熊耳群强烈的火山活动过程中, 金及多金属成矿元素已在火山机构及附近得到初步富集, 后由于燕山期合峪花岗岩体的侵入, 带来新的成矿物质, 与此同时该岩体还不断驱使金的丰度值较高的熊耳群的成矿元素活化转移, 在岩体外围的层间破碎带有利部位富集成矿, 矿床应属熔岩热液型的热液充填矿床。
摘要:本文阐述了前河金矿床Ⅱ号矿体的地质特征, 探讨了矿床成因, 对进一步的找矿工作具有指示意义。
【宫外孕Ⅱ号】推荐阅读:
宫外孕急诊手术配合06-30
宫外孕的急救护理08-08
宫外孕的超声诊断分析05-19
宫外孕的保守治疗体会05-28
宫外孕的临床诊治研究06-14
超声诊断宫外孕的现状06-25
腹腔镜宫外孕手术09-30
宫外孕临床治疗方法10-05
宫外孕保守治疗的护理11-05
宫外孕需要做哪些检查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