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园环境的优化

2024-05-13

中小学校园环境的优化(通用12篇)

中小学校园环境的优化 篇1

近年来, 小学课堂中出现的诸多心理及行为问题, 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 其中表现突出的有小学生的厌学和对老师产生厌烦的问题行为等。研究者注意到课堂心理环境是导致小学课堂中出现诸多心理及行为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此优化小学课堂心理环境的要求和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就从小学课堂的角度, 对课堂心理环境的优化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良好的小学课堂心理环境的特点

课堂心理环境是在以教学班为单位的教学活动中, 为班级成员所感知和体验到的人际关系, 如班风学风、师生关系、课堂气氛等。良好的小学课堂心理环境的特点表现在师生关系和谐、互尊互爱、民主平等和学生积极探索与互帮互学上。

1. 师生关系和谐, 互尊互爱。

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与鼓励, 又表现为学生对教师的尊敬与爱戴。师生关系的融洽与否, 在中小学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 一个孩子在没有进入学校之前, 父母是其第一任老师, 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其影响极深。但是在上学之后, 对于他们生活中重要之人转换成了老师, 理所应当老师成了孩子倾诉感情需求关怀的对象。由此可见老师成了学生成长的第二影响源, 并把教师作为父母一样来看待。

2. 师生民主平等, 教学相长。

在教学中, 教师是主导, 学生是主体, 他们间的交往应该是平等的、民主的、合作的关系。师生之间的每一次交往都是“教学相长”的时机, 教师的示范、引导、激励等作用对于学生来讲非同小事。课堂里不只是学生受到教育, 得到成长, 其实教师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不断成长。

3. 学生积极参加, 刻苦钻研的。

积极鼓励每个学生参加教学活动, 并且要有一个不懂就问, 乐于学习的心态。课堂教学注意参透学生心理, 创造情景教学氛围,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做到让学生享受学习, 乐于学习, 主动学习。课堂氛围活跃, 教师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 学生有问题有疑问, 课堂上勇于提出, 同学之间互相讨论, 老师指导, 一起解决问题, 享受探索问题的乐趣。

4. 学生互帮互助, 互相激励。

在学习过程中, 同学之间能够相互理解、相互学习、互相激励。一句小小的赞扬, 一点小小的肯定, 会让小学生乐翻天。老师可以利用鼓励满足学生情感上的需求, 使孩子们的精神生活更积极、更充实、更持久, 鼓励还能激发和保持小学生的兴趣。孩子在小学阶段, 具有好奇、好动、爱表现、善模仿等特点。他们的记忆力好, 形象思维好但缺乏理性思维, 逻辑思维能力不强。他们爱玩, 爱唱, 爱游戏, 爱活动, 坐不久。这都是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二、优化小学课堂心理环境的策略

课堂心理环境不仅对课堂教学活动产生影响, 也对影响学生对一些事物识别能力与自身所作所为。因此, 优化课堂心理环境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开端和提高教育教学成效的最佳切入点;而优化课堂心理环境的主角是教师, 教师的心理素质、文化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直接关系到能否创造出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优化小学课堂心理环境需要从小学师生关系、课堂氛围、学生心理素质和教师心理素质等方面的优化来实施。

1. 师生关系的优化。

(1) 师生关系的特点, 师生关系其实是一种平等的关系, 虽然都说无论怎样应该尊重对方的人格和权力, 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 但是现实教育中教师的主导地位根深蒂固, 一直处于教育、领导的位置, 我们要逐步转变这种思想需要一个过程, 重新树立师生关系中民主、平等的观念。 (2) 优化师生关系的途径:更新教育观念, 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 在社会发展和教育进步的新形势下, 教师要打破原有的不适应时代发展的教育观念, 同时还应树立教育好每一个学生、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 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体差异, 促进学生主动、和谐的发展。注重师生互动,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 教师应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 不断改变自己的位置, 师生相互影响, 相互交流, 从而增强师生的情感交融, 促使学生学习兴趣的增长与学习能力的提高。充分利用课余时间, 促进师生的交往, 教师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进行非正式的师生交往, 掌握沟通的主动权, 并把握沟通时机, 注意沟通方式, 特别是课外的交流会导致课内师生关系的融洽。

2. 课堂氛围的优化。

心理学心理学研究与人们的实践体会都表明, 在压抑的气氛中学习与在轻松的气氛中学习, 效果大不一样。学生长期在紧张、冷漠、恐怖、死气沉沉的课堂环境中学习、生活、易产生消极情绪体验, 如果不能有效化解, 就会形成心理压力, 长此以往, 就会使情绪恶化, 形成心理障碍, 引起身心疾病。 (1) 影响课堂气氛的心理环境因素, 课堂气氛是课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师生心理状况的综合反映。我国学者根据课堂师生的注意、思维、情感和意志等心理状况的观察记录, 将课堂气氛分为积极、消极、对抗等三种类型。教学环境是师生的教与学的活动赖以进行的主要环境。从表面看, 教学环境只处于教与学活动的“外围”, 是相对静止的, 但实质上它却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条件。在这些环境因素中, 学校环境以其权威性、目的性、系统性, 以及在儿童的生活中所占据的时空优势, 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有着独特的重要影响。 (2) 影响课堂气氛的物理环境因素。优美、明亮、整洁、安静的课堂环境能使学生精神集中, 认真听讲。但是如果脏乱恶劣课堂的环境则会使学生精力心不在焉, 上课无心听讲。美化校园环境受到经费的制约, 只要做到到干净、整齐、舒适, 给人以心情愉悦即可。没必要盲目攀比, 建造豪华。优化教学环境, 排除各种干扰因素的确对教学效果有着潜在的影响, 并且和教学效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因此, 学校管理者和教师都应努力为推动教学活动的积极的有力条件而努力, 努力营造美好学习教学环境一切应服务于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的需要。

3. 学生心理素质的优化。

埃里克森将心理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 其中6~11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 此时期, 绝大多数儿童已经进入小学, 第一次接受社会赋予他并期望他完成的社会任务。他们追求工作完成时所获得的成就感及其成就所带来的师长的认可与赞许。所以要求老师要有开放的心态、广泛的爱好、创造性的思维, 要善于向学生袒露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事物的看法。教师开朗、大度、宽容, 学生的心里也会在老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健康发展。教师要教育小学生客观、全面地了解自己与评价自己, 建立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自我观念, 关心自己、了解自己、悦纳自己, 做自己内心世界的主人。

4. 教师心理素质的优化。

(1)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地位, 不单单是知识的讲解, 并且课堂环境与每个学生心理也都一一影响。教育心理学家认为, 教师是课堂心理环境主要影响因素。教师心理情绪稳定, 不仅有利于自身的心理健康, 提高工作效率, 又能感染学生, 舒缓学生的情绪, 让其在快乐环境中, 更好地学习。反之则会导致课题教学效果质量下降, 学生。 (2) 一个塑造学生健康心灵的教师, 首先自身有个健康积极向上的心里。只有老师本身热情高涨整个课题气氛才会随之活跃, 学生也才会主动学习!再者要有正确的学生观和教学观,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 有自己特别的一面。那特别的一点是等待老师去发现, 去表扬。而不是橡皮泥被揉捏成一个样子!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心理潜能, 努力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最后就是教师要热爱学生, 对学生的爱是教师的一种心理意向。只有将心比心, 才能真正融入到学生当中去.

教师要想提高教学效果, 必须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 参透学生的心里,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享受学习, 乐于学习, 主动融于课堂氛围,

总之, 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心理学规律创造和谐的课堂心理环境, 使学生保持一个最佳的受教育状态, 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从而愿意学习, 主动学习, 稳步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张丹枫.论课堂心理环境与课堂教学效益[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2002, (3) :25.

[2]姚本先, 伍新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8:46.

[3]黄希庭.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7:398.

[4]陈家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与操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452.

[5]郑洪利, 寇平平.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8, (10) :74.

[6]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5) :49.

[7]张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8, (10) :25.

[8]吴艳敏.优化课堂心理环境做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0, (5) :21.

中小学校园环境的优化 篇2

在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多媒体技术,作为英语教学的 必要辅助手段,被广大教师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日常教学中。小学英语 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既要考虑语音、词汇和语法,更要 顾及语言的功能、意念和实际运用,使它们有机的结合起来,突出听 说能力的培养,并在此基础上提高读写能力。既要重视语言能力和学习兴趣的提高,还要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有效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优化课堂教学。

(一)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的整合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如果我们充分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英

语教学效率将能得到很大提高。我总结出了三点优势:

1、多媒体采取多样化的外部刺激。启发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有 利于他们对知识的获取和保持。利用多媒体上英语课时,课堂气氛非 常活跃,学生对于所学也记得快,记得牢。

2、正是因为多媒体对于学生多样化的外部刺激。人机交互大大地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在小学阶 段英语教学中,学生还需要引导和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层 次的练习内容,而我们的交互式学习系统可以做到。

3、多媒体能够创设英语活动情境。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交 际能力。众所周知,我国学生学习英语往往缺乏一定的语言环境,缺 乏语言实践的机会,而实际教学中又往往只注重句型,忽视具体应用。因而,不少学生只知道知识点,却不能将其迁移到实际生活中。而多 媒体能在课堂上模拟现实生活情景。

(二)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内容的整合

1、用多媒体精心设计教学情景。呈现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形象 思维,唤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都知道,导入新课,是授课的关键环节。设计好新课的开端,使学生从一开始就产生强烈 的兴趣,对学生学习至关重要。因此,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有机结合,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促进他 们思维的发展。

2、用多媒体发电子邮件。学习课本知识,锻炼实践动手能力,提 高学习效率。

把多媒体作为英语教学的认知工具和知识载体,采用任务驱动学习和写作交流学习等策略,优化课堂学习效果。

(三)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模式的整合

1、用展示式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近乎真实的情景,使他们如身 临其境,加深记忆,深化思维。要想把英语学好,离不开真实的语言 环境。让学生置身于近乎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可以强化他们无意识记忆,而这种记忆最为牢固。就像我们学习母语一样,是在无意识中学会的,而且记忆的时间长久。

会运用自己学到的语言材料。”学习英语就是为了学习和掌握在 真实的情景中,运用英语进行交流信息和思想感情的能力。那么,如 何运用多媒体创设语境来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呢?

2、用趣味竞赛式教学模式,巧妙地运用多媒体,将枯燥乏味的教 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提高学习效率。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 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尽可 能地把枯燥乏味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好学、乐学。

3、用操练式教学模式,将习题设计为情景练习,吸引学生主动参

与课堂练习,及时巩固学习效果。宋朝诗人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都知道,学生在课堂上,好像将知识学会了,可是一做题,就会出错,这是因为学生缺少及时巩固练习。他们不喜 欢做练习,尤其是机械重复的练习,为了使学生喜欢,我经常用多媒 体设计情景练习,让他们在轻松的环境下,不自觉的巩固学习效果。

(四)信息技术与英语学习模式的整合

1、用多方交互式学习模式复习巩固,提升学习效果。多媒体虽然 促进了英语课堂的建设,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仅靠课堂上学,课下不复习巩固,也很难真正掌握,所以还需要课下巩固练习。以前,没有网络的时候,教师只有走进教室才可以辅导学生,现在利用网络,学生就可以和老师实行时时互动。

2、用直接式学习模式,自己运用网络学习,弥补课堂学习的不足。这种学习模式,对于一些学困生或耽误了功课的学生很有效。他们可 以利用空余时间,使用电脑调出英语老师的教案,来进行“补课”,或者进入学习英语的网站进行学习。

3、用辅助式学习模式,扩大自己的相关知识储备,为提高课堂学习效果做好铺垫。这种学习模式,比较适合学习较好的学生。他们学 有余力,感到自己“吃不饱”时,就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查询相关信息。利用计算机应用工具,如金山词霸、金山画王、Word 等也可以给英语 学习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信息技术优化英语课堂的主要问题及思考

1、主导与主体关系处理失当。有时候由于信息技术环境提供听说 教学的信息量大,教师担心学生不易接受,完不成教学目标,容易就 词汇、句型教学过多地进行机械操练,学生看似不停地练习听和说,但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和学习中,陷入了“以教师为中心”的误区。

在教学中,教师准备了许多“情境激趣”的资源,但在交互活动 中没有明确的学习任务和要求,没有必要的启发引导,课堂容易失控,学生看似占有了大量的资源,但没有最大化、最优化,陷入了“以资 源为中心”的误区。

开展自主学习重形式,轻实质,学生一旦出现疑难,教师不能及时 点拨,学习时间看似充裕,但效率不佳,陷入“以学生为中心”的误区。

2、教学模式生硬。没有发展的模式是没有生命力的模式。“为了用 多媒体”而刻板地套用模式或“拼凑”式地设计教学,都会使教学生硬、僵化。因此,教师不但要灵活运用模式,而且要在模式的基础上发展和创新。

3、形成性评价运用欠灵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倡导实施的形成性评 价是一种开放性、过程性的评价,其目的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 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开发学生创新潜能,对教学起着极 为重要的导向、激励、调控作用。因此,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评价 要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性,注意评价方法的灵活多样性,注意评 价结果的实效性,把握评价主体的层次性,避免评价形式的盲目性。

结束语

总之,师生通过多媒体技术,共同努力,一定会促进英语课堂的

中小学校园环境的优化 篇3

关键词:中小企业 激励环境 科技型 信息化 对策

1 概述

对中小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而言,逐步优化其外部激励环境,积极解决各项发展问题,对于增强其综合竞争优势,提升其自主创新能力,调整区域发展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科技型中小企业凭借技术优势,在国际市场低迷不振的情况下,依然在国际国内市场上显现出强劲的竞争力和发展空间。通过分析当前种种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因素,我们可以发现,目前中小企业的外部发展环境仍有待进一步优化,缺乏强有力的外部激励机制,企业创新后劲不足,各类技术市场发展不完善。同时,一些相应的中介服务机构仍处于缓慢发展状态,这严重地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不利于其创新潜力的发挥。

2 优化中小企业外部激励环境

为进一步优化中小企业外部激励环境,营造良好发展氛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2.1 进一步拓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建立“担保、贷款、投资”联动发展机制 采取扩大利用动产、知识产权、股权、应收账款、仓单质押贷款等方式,进一步拓展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充分发挥区县、功能区、行业和商会等作用,利用民间资本,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小型金融机构。引导和鼓励中小企业利用股权投资、风险投资、集合性债券、信托、典当、租赁、产权交易市场以及其他新型融资手段,多渠道解决资金来源问题。

2.2 加大对中小微型企业的财政支持,进一步减少中小企业的税收负担 在财政支持上,把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尤其是小微型企业发展放在突出位置上,在政策和资金上向小微型企业倾斜。针对中小企业贷款成本高、负担重情况给予财政贴息补助。扩大中小企业专项资金规模,采取多方支持中小企业发展。通过减税、减费等方式减轻中小企业负担,做到既“晓之以理”,又“诱之以利”,使中小企业能够轻装上阵,在主营业务领域转型升级。

2.3 解决中小企业用工难问题,进一步营造吸引和留住人才创业的环境 发挥职能部门作用,实现校企对接,有针对性地开展订单培训和定向培训,重点培养紧缺人才,为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建设搭建平台。分批开展企业家增强创业创新和现代经营管理能力轮训,提高企业家队伍素质;引导企业加快构建一批以企业创新领军人才为核心的创新团队和一支以高层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为骨干的工业高层次专业人才队伍;深入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积极推动校企合作。努力营造一种重视人才环境,通过建立相应制度,为人才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创业环境和政治待遇,形成尊重人才、爱护人才、关心人才的良好风尚,造就吸引人才、留取人才,并使人才充分发挥作用的外部环境。大力引进创新型人才,提高科技人员整体素质。

2.4 整合推进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 加强服务功能的整合与集成,重点建设技术交易、信息咨询、公共技术、创业孵化等服务平台,向网络化、社会化、产业化发展。科学合理规划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布局,突出重点、有序推进,整合提升现有科技平台,逐步完成若干重点领域和区域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整合、重组和优化,构建若干具有专业特色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

2.5 多种形式开展产学研合作 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开展多层次的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率。同时,企业可以和学校共同合作开发一些重大产业项目,并建立相关科研合作机构,以保证各项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2.6 以园区建设为载体,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不断提高企业的自主研发和科技创新水平,充分发挥我区科技创新平台载体的孵化和带动作用,加快培育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完善体系核心服务能力,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为高新技术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2.7 加強政策宣讲解读,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由于缺少相关的信息渠道和专门人员,一些科技型中小企业不知道自己的项目是否可以申请或怎么申请政府资金的扶持、可以享受政府的政策优惠。鼓励和促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产业化健康发展。

2.8 以市场为导向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水平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必须从实际出发,是以市场为导向的信息化。在具体支持政策上,需要配合企业发展战略,建立合适的信息系统,提倡尽快建立适于中小企业需要的创新服务项目。要为中小企业信息化需求提供成本更低、更有效的解决方案。提供更好的多维运营的公共信息平台。同时,为加速信息技术在中小企业的推广应用,需要创新信息化培训服务,整合资源,合理组织,搭建了中小企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3 小结

随着中小企业的逐步发展成熟,其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而要想进一步提升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水平,增强其核心竞争力,就必须积极优化其外部激励环境,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王俊.中小企业创新激励环境问题研究——以政府与市场关系为视角[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4(02).

[2]刘晓芸,李丹.中小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研究刍议[J].中国商贸,2010(08).

[3]吴道友,齐昕,薛宪方.企业科技人才创新环境评价研究——基于对浙江省470名企业科技人才的调查[J].未来与发展,2012(12).

关于优化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思考 篇4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1. 金融机构服务中小企业的观念障碍和定位偏差。

这是中小企业从现有银行体系贷款难的主要原因。现有银行体系的做法主要是“贷大不贷小、贷城不贷乡”, 这就导致银行体系内的信贷资源配置失衡。从整个金融体系看, 目前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数量少、实力弱。虽然已经建立100多家村镇银行, 但数量仍然偏少, 业务规模有限, 难以承担起促进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解决的艰巨重任。

2. 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

中小企业量大面广, 银行无法像对大企业客户那样准确获得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经营状况、项目前景和诚信情况等, 造成银行为防止贷款风险增大而慎之又慎。中小企业无法充分获得金融政策、信贷政策、信贷条件和信贷程序等信息, 更不熟悉不同银行的业务特点、工作流程、信贷产品和风险偏好, 造成中小企业想贷款不知从何做起, 甚至望而生畏。社区银行、村镇银行、小贷公司、典当行等, 能够与中小企业建立亲和和信用关系的中小型银行和融资服务机构还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3. 经营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不强。

中小企业在初创时期, 有很大一部分产权关系混乱, 而且仍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上, 管理经验不足, 没有制定统一的管理制度, 普遍缺乏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 财务透明度低。另外, 一些编制现金流量表的企业, 数据缺乏真实性。这就使金融机构无法通过对企业财务数据的分析判断出企业的真实信用水平, 导致了信息不对称, 因此而产生的不良贷款的风险可能性也大大增加, 使金融机构不敢向中小企业贷款。

4. 中小企业资信质量低、贷款风险大。

中小企业经营规模偏小, 管理基础薄弱, 普遍缺乏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 财务制度不健全, 信誉度差。使得中小企业信用风险加大, 银行信贷支持意愿下降。我国目前尚无统一的征信法规和政府征信管理体系, 中小企业普遍缺乏信用评级意愿, 也制约了中小企业融资。中小企业资金需求数额小、次数多, 融资复杂性大, 从银行方面来看贷款违约风险高、贷款管理成本高, 基于银行机构的盈利性目标, 必然提高贷款价格, 使中小企业融资成本高于一般贷款成本。

5. 担保、抵押成为中小企业进行银行融资的主要障碍。

中小企业贷款担保费、抵押物评估、登记费高。个别银行甚至指定评估机构评估, 中小企业融资成本负担过重。据调查, 仅贷款利息、担保费、抵押物登记评估费等占到中小企业贷款本金15%, 这些费用将企业很少的利润消耗殆尽。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缺乏可抵押物品, 大多数中小企业, 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和刚起步的企业大部分是租用的集体土地, 房产手续不完善, 且抵押物折扣率高、手续繁琐、收费高, 制约了企业信贷。

6. 中小企业产业布局不合理, 信用观念淡薄。

受资源禀赋及产业结构的双重制约, 中小企业产业布局依赖能源、资源产业, 产业结构趋同、产品低端化、市场同质化、新兴产业发展不足, 受到国家产业政策和金融行业政策的制约, 这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核心症结所在。与传统行业相比, 中小企业在信息、软件、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发展迟缓。中小企业大多是民营股份制企业或家族式企业, 缺乏一套完整有效的管理制度, 存在管理不规范、财务核算不规范、财务报表不完善、数据不实等问题。许多企业无法提供合格的财务报表, 难以给银行以透明的企业经营信息。使银行对中小企业经营状况无法准确判断, 导致对这些企业不信任的“惜贷”现象。

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1. 健全和完善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组织体系。

首先, 各级政府要建立中小企业融资协调机制。由政府主要领导牵头协调金融、银行、担保, 以及财政、土地、房产、中小企业管理部门定期协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中的具体问题, 制定促进融资的具体措施, 督查落实。第二, 各级财政要尽快落实中小企业扶持基金、中小企业融资风险补偿和风险分担资金, 加大中小企业发展资金、政策性担保资本金和对中小企业融资机构补偿资金的投入。第三, 增盈减负, 鼓励中小企业内源性融资。政府投资应采取贴息、参股、补助等多种形式, 对进入国家产业政策鼓励领域的中小企业予以支持, 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对中小企业为大企业产品配套的技术改造项目, 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投资国家鼓励类项目, 安排资金给予补助。对农副产品加工企业、高新科技企业的贷款进行贴息;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出现的信贷风险给予一定的补偿;切实落实国家对中小企业的各项税费减免政策, 进一步对出台的行政性规费予以清理, 提高资本累计率, 鼓励中小企业内源性融资。第四, 下大力气培育资本市场, 为企业、投资机构和中介服务机构提供全方位服务, 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重。积极支持中小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 对成功上市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建立股权交易市场, 鼓励中小企业开展股权融资、债权融资。支持中小企业发行集合债券融资。

2. 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及抵押机制。

国家应从政策上鼓励各种经济成分的资本参与担保公司投资, 鼓励和支持设立中小企业担保机构, 充分发挥其作用, 合适的市场切入点, 积极有效地开展业务。要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制度, 组建中小企业信用保险机构, 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开办信用保险业务, 以保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运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分散其经营风险。一是提高行业准入门槛, 在资本金实力、经营管理团队等方面给予相对严格的准入要求;二是行业管理政策宜松不宜严, 允许担保机构开展相关委托贷款和投资业务, 放宽对担保机构的担保保证金及风险准备金的限制, 加大对优秀担保机构的扶持, 以增加盈利, 增强抗风险能力;三是保持对担保行业税收减免和财政补贴政策的连续性, 并适当加大补贴的力度, 扩大补贴覆盖范围, 以解决担保机构自身盈利不足的问题。

3. 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等准金融机构。

一是放宽国家有关政策中关于小额贷款公司主发起人的持股比例限制, 逐步提高至30%~40%甚至更高, 从而实现大股东负责制, 同时也大大增强小额贷款公司对民间资本投入的吸引力;二是出台配套政策, 实行小额贷款公司评级制度, 按照信用评定等级, 规定小额贷款公司获得银行融资的最高比例由现在的0.5倍变更为1~3倍;三是逐步放宽小额贷款公司转为村镇银行的门槛条件, 尤其是允许转为村镇银行的主发起人不仅限于银行类金融机构。

4. 发展金融租赁业。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中小工业企业设备陈旧、工艺落后, 技术设备水平仍处于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 迫切需要为企业技术改造开辟一条新的融资渠道。金融租赁恰恰可解决中小企业引进先进设备及工艺更新的资金难题。承租企业还可通过与金融租赁公司签订转租和回租协议, 从而只需动用少量资金或缓付资金, 便可获得所需技术设备, 边生产、边创利、边付租。因此, 为加快我国租赁业的发展, 应加大对租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 加大融资租赁市场对外开放的力度, 允许外资直接参股, 并借鉴、引进国外先进管理经验, 进一步完善金融租赁立法。

5. 增强信用意识, 树立良好的信誉。

在诚实守信已成为企业生命线的今天, 中小企业更要增强信用意识, 恪守“有借有还, 再借不难”的信用准则, 不逃废悬空商业债务, 不拖贷欠款, 树立重诺守信的良好形象, 优化企业间商业信贷的诚信基础。

6. 降低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费用。

禁止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贷款收取承诺费、资金管理费, 严格限制向小微企业收取财务顾问费、咨询费等费用, 监管部门要设立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投诉电话, 继续开展清理纠正金融服务不合理收费专项行动。

7. 建立区域性中小企业银行体系。

逐步放宽民间资本进入微型银行领域的限制条件, 引导各类资本参与建设和发展我国的微型银行组织体系。一方面支持民间资本主导发起设立地方小企业银行;另一方面降低门槛, 鼓励经营管理好、拥有成熟经营团队的小额贷款公司转为社区银行或小企业银行。

参考文献

[1] .吕久富, 潘悦, 苗杰.中小企业创立与成长期的融资困境.企业改革与管理, 2006 (2)

[2] .曹一萍.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对策.经济纵横, 2008 (10)

中小学校园环境的优化 篇5

《关于进一步优化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已于2008年9月17日经市政府第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OO八年九月二十四日

关于进一步优化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

为适应当前宏观形势的新变化,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国家、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促进我市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现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意见。

1.鼓励中小企业上台阶。对于符合产业政策,首次年销售收入达到 500 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按当年企业实际缴纳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地方实得部分的 50%一次性奖励给企业;对当年销售收入首次达到5000万元以上且入库税金达3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按当年企业实际缴纳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地方实得部分的 20%一次性奖励给企业;对当年销售收入首次达到 1 亿元以上且入库税金达 800 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按当年企业实际缴纳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地方实得部分的10%一次性奖励给企业。

2.鼓励中小企业节约集约用地。按行业制定鼓励企业节约集约用地政策,对亩均用地实现地方税收超过全市平均水平的企业,按其实缴土地使用税给予分档奖励,具体政策另行制定。

3.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对企业设立省级及以上工程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获得上级专项资金补助的,按上级补助额的 25%一次性配套补助给企业。鼓励中小企业走专业化道路,对获省百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一次性给予10万元奖励。对企业扩大规模,提升装备水平,购置单台设备价款超过 100 万元以上的,按其设备购置价的2%给予企业补助,每户企业设备补助累计最高不超过200万元。

4.鼓励中小企业加快人才引进。对高级管理人才、高级技术人才和高级技师到中小企业工作或创办中小企业的,经市人事部

门或劳动保障部门确认后,3年内其工资薪金所得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地方实得部分奖励给个人。

5.充分发挥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主渠道作用。各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要积极争取小企业贷款政

策和贷款规模。人行市中心支行要足额争取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新增贷款规模,运用好再贷款、再贴现等信贷政策,指导、督促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用好、用足新增贷款。

6.不断强化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意识。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信贷管理制度;贯彻落实《银行开展小企业授信工作指导意见》;加大金融服务品种的创新力度;制定适合于中小企业特点的信用评级办法,降低授信门槛;对有信用、有市场、有效益的中小企业可实行公开授信或适当发放信用贷款;要根据中小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确定适当的贷款种类,细分融资渠道;要积极推进支付结算业务创新,提供多样化结算工具,加速中小企业资金周转;要积极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结算和中间业务“一条龙”式金融服务。

7.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和再担保体系。鼓励现有中小企业担保机构通过联合重组或增资扩股做大做强。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保费补贴和担保机构贷款担保风险补偿机制。对符合条件的受保中小企业,按在担保机构当年实际融资担保额的1%补贴标准给予保费补助;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按当年实际增加的对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余额的 1%补贴标准给予风险补偿,专项用于风险拨备。充分发挥市中小企业担保公司的导向作用,积极开展再担保业务。

8.创新贷款担保方式。银行、担保机构积极推行中小企业存货、出口退税单、应收账款、仓单等抵质押贷款或担保;提倡联户担保、企业法定代表人或大股东承担无限责任担保、由担保公司全额担保的贷款担保新方式;积极探索以收益权、现金流、股权、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农村集镇商住房、林权、渔权等为抵质押的融资新方式。对开展以上金融新产品业务的银行、担保机构,单个贷款规模达10万元以上的金融新产品,给予一次性奖励 1 万元。中小企业申请不动产登记时,登记机关一律不准要求抵押人或抵押权人对抵押物进行评估。中小企业在担保过程中所发生的它项权证抵押行政性收费按最低标准收取。

9.开展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及其地上建筑物抵押贷款业务。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中小企业的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及其地上建筑物抵押贷款业务。需要以农民集体建设用

地使用权抵押贷款的中小企业办理贷款前,先与所在县、区政府或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土地取得时原始价格及地面合法建筑物的建筑成本扣除折旧后的净值签订转让协议。银行以转让协议金额与企业、各县、区政府或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签订三方协议后为企业办理抵押贷款相关手续。具体办法按市政府办公室下发的《关于芜湖市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及其地上建筑物贷款抵押的若干意见》执行。

10.加快组建农村合作银行。支持芜湖县、繁昌县、南陵县农村信用联社规范改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引进战略投资者,争取尽早挂牌营业。继续做大做强扬子农村商业银行,充分发挥地方法人银行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11.开展小额贷款公司设立试点工作。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原则,加快推进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试点期间,小额贷款公司对中小企业融资产生的营业税、所得税地方实得部分全部奖励给公司,并单设帐户,封闭运行,专项用于风险拨备。

12.鼓励和支持典当业健康发展。支持实力较强、经营规范的典当企业,依法在市区和三县设立分支机构。对典当余额达到1000万元及以上的,且中小企业典当金额占当年典当余额2/3以上的,当年给予典当企业实交企业所得税地方实得部分的20%补助,单户典当企业当年补助总额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13.设立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引进和培育创业投资企业。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方式投资于没有上市的中小企业2年以上的,可按其投资额的 70%在股权持有满 2 年的当年抵扣该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当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后纳税结转抵扣。创业投资企业自获利起 2 年内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地方实得部分奖励给企业,2年期满后延续3年按其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地方实得部分的 50%奖励给企业。对创业投资企业的个人投资者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按照地方实得部分奖励给个人投资者。对创业投资企业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的奖励政策,按第4条规定执行。

14.积极引进和培育资产监管公司,为中小企业动产向银行申请动产质押贷款提供服务。对在我市投资设立的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各类资产监管公司,自运营之日起 3 年内,按企业实缴企业所得税地方实得部分的50%给予补助。

15.设立中小企业服务专业网站。中小企业主管部门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建立信息发布机制。定期上网发布有关中小企业发展政策、重点扶持项目、金融新产品和贷款流程等,开展网上银企对接和金融产品推介。

16.完善银行业金融机构考核制度,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以中小企业信贷投放的增量、增幅和创新金融产品作为主要考核内容,按照《芜湖市金融机构支持地方政府经济发展考核奖励办法》,每年由市政府进行通报嘉奖和奖励。

17.减轻企业负担。各级、各部门认真落实《芜湖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的意见的通知》(芜政〔2006〕64号)、《芜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清理经营性服务收费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的意见的通知》(芜政办〔2008〕9 号)。物价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加强对各项收费监督和检查,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对工业企业房屋建筑物墙改专项基金和散装水泥专项基金分别暂按现行标准的 10%征收,在企业房屋建筑物报请市建设部门竣工验收前,须经有关部门现场查验认定,对于认定符合墙改散装水泥政策规定的,不再征收。对于认定不符合墙改散装水泥政策规定的,按现行标准足额补征。查验认定和补征具体办法由有关部门制定。

18.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各县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国家和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有关政策,积极主动帮助企业争取上级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市政府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政策的落实情况和上级支持的实绩纳入各县区政府、经济技术开发区、市直相关部门综合考核体系。

19.本意见中财税政策适用于芜湖市区范围内登记注册的中小工业企业法人实体和为中小工业企业投融资服务的各类机构。享受相关政策标准从2008年1月1日起开始计算。对企业同一事项涉及多项补助的,按就高不就低、不重复享受原则执行。各项补助资金按现行财政体制分级承担。市财政局会同相关部门制定项目认定、资金调配、使用监管等具体办法。各县政府参照本意见执行。

中小学校园环境的优化 篇6

我们要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严格按照局党组关于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实施方案,扎扎实实地抓好每个阶段、每个环节的工作,突出把握以下八个方面:

第一、加强思想教育。作风是党性的外在表现。党性纯洁则作风端正,党性不纯则作风不正,一些干部作风不好,根本原因是党性观念不强,思想出了问题。因此,要进一步健全学习教育制度,采取中心组学习、专题报告会、学习讨论、演讲竞赛等形式,坚持不懈地抓好党的宗旨观念、党性党风党纪、廉洁从政、艰苦奋斗等方面的教育,要以三鹿奶粉事件为反面教材开展好警示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进一步增强党性观念,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不断强化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全局意识、效能意识和廉政意识,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真正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要求体现在实际行动中,落实到具体工作上。

第二、完善规章制度。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全局性和长期性,是解决作风问题的治本之策。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重在解决问题,但如果制度建设跟不上,解决问题只是暂时的。因此,要必须重视制度建设,靠制度规范人、约束人。在抓好已有制度规定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公开承诺、首办负责、限时办结、考核评议、追究问责五项制度,局机关和局属事业单位要结合实际,制定出台具体的办法规定,明确目标任务、明确责任主体、明确工作标准、明确操作流程、明确完成时限、明确奖惩措施。切实抓好各项制度的落实、检查和督导,真正把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第三、搭建活动载体。实践是锤炼干部作风的关键环节,作风建设重在实践。局党组决定开展六项活动:一是建立领导干部联系点。局确定定州市为局机关联系点,各处室、各单位也要结合实际工作,确定一个联系点,帮助制定发展规划,解决难点问题,努力把联系点建成示范点。二是开展“下基层、送服务”活动。要把“八大服务平台”向基层延伸、向企业拓展,努力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力求让更多群众受益。三是开展破解难题集中攻坚活动。要巩固和深化学习实践活动成果,按照科学发展观整改方案,下大力解决发展缺资金、创业缺场地、提高缺人才的瓶颈制约问题。四是开展千家成长型企业帮扶活动。按照分级抓重点、对口抓帮扶的原则,指导各市县抓好1000家发展潜力大、市场竞争能力强的企业帮助扶持工作,促其做强做大。五是开展“调研周”活动。局领导在今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各安排一周时间到企业蹲点调研,其他领导干部根据实际灵活开展调研。调研结束后,要写出专题调研报告,局将采取一定形式进行调研交流,促进成果共享和运用。六是开展“六不让”活动。即要在全局机关和局属单位中广泛开展“不让工作在我手上延误,不让事情在我这里断线,不让文件在我桌上积压;不让差错在我身上发生,不让工作质量在我手里降低,不让企业在我面前受到冷落”为主要内容的“六不让”活动,努力使我们的作风有一个大的改进。

第四、提高办事效率。效率是一个机关的工作质量、工作标准、工作能力的直接体现,效率的高低影响着机关的形象。提高机关的办事效率关键要在“求快、求准、求实、求精”上下功夫。

求快,就是要缩短办事的时间和办事的周期,不能把当天能办的事拖到第二天去办。求准,就是要在办事中做到认真、仔细、负责,准确无误。求实,就是办事要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让领导放心,使群众满意。求精,就是办事要勤于思考、找准规律,总结经验,精益求精,突出重点地抓好每件事的分工落实,提高工作效能和服务质量。

第五、提升干部能力。目前,我们干部队伍不同程度存在着“两个不适应”:即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与提高驾驭市场经济能力的要求不适应,工作方法和成效与领导和企业的要求不适应。要解决这个问题,根本出路就是学习。我们要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立身之本,实现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由“被动学”向“主动学”的转变。要坚持向书本学习、向他人学习、向实践学习,每天都要保证一定的学习时间,每周、每月都要制定并落实学习计划,每年都要自觉研读几本好书,努力提高“七种能力”,就是把握全局,对政治、经济形势发展变化的敏锐洞察能力;解剖麻雀、分析综合、提出对策的调研能力;开拓进取、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的创新能力;依法从政、勤奋从政、廉洁从政的行政能力;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克难攻坚、处理复杂问题的应对能力;善抓重点、会弹钢琴、总揽全局的组织能力;思路清晰、观点正确、语言顺畅的文字能力。

第六、推进阳光政务。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提高工作的透明度,是作风转变的重要措施。我局虽然没有审批权、收费权,但有些处室除有自己的职能外,还有专项资金支持项目的审批权。各处室要逐项清理自身的行政权力,列出具体目录,并张榜公布;要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局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的措施,建立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加强行政权力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重点抓好专项资金管理事项的公开工作,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完善网上办公系统,推行行政权力网上运行、网上公开、网上监督,努力探索阳光政务的长效机制。

第七、强化监督考核。转变干部作风,既靠教育,也靠制度,更靠监督。失去监督就失去了约束。要进一步加大监督考核力度,认真落实省委要求,抓好群众性评议活动,积极借鉴先进经验,健全评议机制,完善评议方式,正确运用评议结果。对评议成绩差的,要对其进行诫勉和警示谈话,给予“黄牌警示”,连续两年受到“黄牌警示”的待岗培训。要把干部作风建设作为年度考核重要内容,作为个人评优和单位评先的重要条件,努力在机关形成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中小学校园环境的优化 篇7

体育基础设施环境是指学生、学校体育活动开展所需的场地器材设施、设备等物质条件及其安排设计状况。体育器材设施是保证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为尽快改变农村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薄弱状况,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农村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几点意见》中写到,绝大多数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办学条件较差,农村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仍是整个学校教育工作中相对薄弱的环节,应努力改变这一现状。而西北地区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体育场地器材的配置情况低于我国中部和东部地区,于是对西北地区中小学体育基础设施环境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对较差的体育基础设施环境提出优化措施,以推动西北地区中小学体育改革有着积极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西北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基础设施环境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阅读有关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的配备和使用要求,以及相关体育基础设施环境的书籍、论文资料,以提供参考。

1.2.2 问卷调查法

为了了解西北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环境,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策略,发放普通小学领导161份、普通初中领导105份、普通高中领导17份、完全中学15份、九年一贯制学校50份,共348份,有效回收34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7.7%。

1.2.3 数理统计法

将所获得的信息和资料在PC机上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1.5和EXCEL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提高认识,转变学校领导对体育课的态度

学校领导对待体育课程的态度,不仅决定了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配备问题,还关系到体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良好的工作态度。72.4%的学校领导对体育课不重视和持一般态度。而且,中小学体育场馆设施都比较欠缺,10.1%的学校采取寻找校内外其他场地开展体育课,属于积极态度,但有27.10%的学校领导不清楚自己学校是如何开展体育课教学的,50.40%的学校领导居然允许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把学生“放羊”,自由活动。学校领导对待体育课的这种态度,会直接影响到体育教师上课的热情和态度,不利于提高体育课质量,只有学校领导端正了对待体育课程的积极态度,才能促进体育课程可持续发展,才能保证学生健康成长,才能培养他们终身体育意识和锻炼习惯的养成。

2.2 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管理的优化研究

西北地区40%的中小学校体育场馆、器材设备都是没有人或没有固定人员来管理,35.87%的学校是由体育组长管理的,而他们的管理也仅仅是由体育组长来安排其日常的教学使用,至于课余时间几乎是无人管理的。

体育场地器材的维护和保养工作,是提高使用寿命的保障。见图1,中小学对于体育器材室的安全检查频率不够重视,20.95%的学校是进行定期检查的,47.94%的学校是不定期检查,31.86%的学校对体育场馆进行定期维修和维护,20.82%的学校从来不进行维修,39.12%的学校对体育场馆进行不定期维修。不定期维修还反映出基层学校的一个普遍性问题,体育场地建好后就一直使用,不坏不修,即大坏大修小坏小修;一旦场地发生问题必然影响正常的使用,必然会影响体育教学和训练。

因此,体育场地器材管理的优化,首先应加强各学校规章制度建设,建立领导集中管理和体育教师分散管理的体制,确保体育场地的合理化使用,加强学生爱护体育场地的思想教育,其次应切实加强场地的维护管理。例如,煤渣跑道学校应禁止在跑道上行使各种车辆,包括自行车,跑道表面经常保持一定的湿度,跑道的湿度影响跑道的硬度,故跑道表面应该经常保持70%左右的湿度。

2.3 体育经费的投入和使用优化研究

体育经费的投入是开展学校体育的保障,从调查的数据看远远低于全国水平,体育经费投入总额非常少,从2006年到2008年,西北地区中小学校均体育经费从624.1元到4350元不等;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学校体育的投入,教育主管部门也应明确规定体育经费在学校教育经费中所占的比例和一定的数额标准,监督学校执行,保证专款专用。并对经济落后的西北地区采取政策倾斜,拓宽来源途径,加大外界资助。政府可对社会赞助提供一些政策优惠,以此推动更多的企、事业单位或外界社会力量的支持,多渠道、多方位地筹措体育资金,逐步完善体育场地等设施,帮助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

从表1可知,西北地区中小学体育经费首先用于购买体育器材、维修体育器材;其次是用于开展竞赛活动和课余训练;然后是用于体育日常开支,最后是用于体育教师进修和其他方面;还有一些学校教育经费中根本就没有体育经费项目计划,即使有也可能花到其它地方去了,没有专款专用。在调查中发现许多学校体育经费基本上是由学校统一管理,并由校长来审批和决定体育经费的开支情况,但是如果校长不重视体育的话,会造成专款不专用的现象。为减少西北地区中小学各学校间体育经费管理不当、支出不合理现象,应严格按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要求,制订切实可行的经费预算计划和政策措施。对体育经费的管理、开支最好由懂体育管理的专人进行管理、支配。例如学校由体育教研室开支,这种开支方法有利专款专用,体育教师由于对体育产品的长期使用,对体育器材的伪劣更易识别。另外,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各项开支,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

注:1代表“购买体育器材”;2代表“业余训练”;3代表“竞赛活动”;4代表“体育日常开支”;5代表“教师进修”.

2.4 体育课程物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学校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国家、地方、学校、教师全体参与课程建设,于是加大了体育课程内容选择的弹性和适应性。而西北地区很多偏远地区的农村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严重缺乏,短期内是无法解决的。因此积极开发体育课程的物力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有的学校也正在实践中。具体方法:

一是发挥学校现有体育器材的一物多用功能,如跨栏架可以用来跨栏,也可以用作投射门,还可以用作钻爬的障碍等。实心球可以用来投掷,也可以用作负重物、障碍物、标志物。小皮球可以用来踢足球,也可以用来投掷,还可以用来打篮球。

二是自制简易器材和替代品,如利用废排球制作实心球,把旧汽车轮胎或埋在地里做梅花桩,或竖连起来做为攀爬练习或横连起来做平衡练习,用废旧皮革、破布、沙子等制作成沙包等。

三是改造场地,合理布局,提高场地的利用价值。如篮球场可以改造成排球、羽毛球、轮滑项目使用的多功能场地等。

3 结论

体育基础设施环境优化应提高认识,转变对体育课的价值观念。建立领导集中和教师分散管理场地的体制,加强日常维护和保养来优化体育场地器材的管理。体育经费的优化采取政策倾斜,拓宽来源途径,加大外界资助。充分利用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开发学校物力资源。

摘要:为了提高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环境,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西北地区农村中小学的体育基础设施情况进行调查,发现体育基础设施环境较差,于是从对体育课的态度、体育场地器材的配备与管理、体育经费的投入与使用、学校物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方面提出优化措施。为推动西北地区农村中小学乃至其它地区农村中小学的学校体育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西北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基础设施,优化

参考文献

[1]刘国.秦巴山区中小学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7,26(4):36-37.

[2]刘晓年,李艳茹.上海市中小学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现状与发展[J].体育科研,2007,28(5):76-78.

[3]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119.

[4]叶志明等.申城千余校园向市民健身开放[N].文汇报,2006-08-06.

中小学校园环境的优化 篇8

1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特点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相关规定, 内部控制环境的核心内容包括企业组织结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社会责任和企业文化。与大企业相比, 我国中小企业受规模、资金、技术、人才等因素影响, 其内部控制环境主要呈现出如下特征。

1.1 组织结构简单, 权力集中, 灵活有余, 规范不足

在我国, 大多数中小企业结构简单, 决策权和控制权集中掌握在所有者手中。在企业初创期, 适当的集权可有效保证企业统一指挥、集中管理。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 权力的过分集中且不受约束, 一方面容易导致上级的独断专行, 不利于下级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 另一方面也容易导致下级部门和人员之间信息沟通不畅, 遇事出现推诿现象。

受规模小影响, 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组织机构的设置较为灵活。灵活的组织机构一方面有利于企业对人员的调配, 减少岗位设置, 降低企业管理成本;但另一方面也极易导致员工职责权限不清晰, 加重员工工作负担, 如果有关激励或奖惩机制不合理, 将导致外来优秀人才大量流失, 不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1.2 缺乏战略意识, 核心竞争力不足

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重战术、轻战略, 依赖经营决策的思维定式, 经营的盲目性和投机性比较明显[1]。近年来, 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与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的欠缺、实施不到位、过于激进或频繁变动紧密相关。发展战略的欠缺或实施不到位, 极易发生企业的跟风行为、短期行为, 难以形成竞争优势, 从而导致企业盲目发展。发展战略过于激进, 极易出现过度扩张、盲目多元化等问题, 使得企业无法集中并有效利用有限资源进行经营管理, 导致经营失控甚至失败。发展战略频繁变动, 极易导致资金、技术、人力等资源浪费, 丧失发展机遇, 最后危及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1.3 泛家族化管理明显, 人力资源政策落后

我国中小企业在人员选用、人员开发和人员激励等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人员选用方面, 因我国中小企业大多以家族企业起家, 所以任人唯亲、排除异己现象严重, 外聘人员很难融入到企业大家庭中, 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人员开发方面, 受资金规模小及控制成本影响, 往往忽视对企业内部员工的培养和后期培训, 内部员工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低下。人员激励方面, 尽管部分中小企业为员工提供了更加自由的工作环境和更富弹性的工作时间, 但是由于激励方式和激励力度选择不当, 导致企业员工流动频繁, 大量优秀人才流失。

1.4 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社会责任意识淡薄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中小企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中小企业在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裨益的同时, 也带来了诸多不容忽视的危害。以追求利润最大化和财富积累为终极目标的中小企业, 普遍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矿难事故、苏丹红、地沟油、毒奶粉、瘦肉精、环境污染、拖欠民工工资等事件的发生, 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 造成社会范围内的诚信机制受到置疑, 极大地破坏了企业与人、社会及自然的和谐相处, 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5 企业文化建设滞后, 价值认同度低

相关资料表明, 我国有70%的中小企业没有认清企业文化的本质, 有60%的中小企业家没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的必要性, 部分中小企业将企业文化政治化、口头化、文体化和表象化[2]。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滞后, 一方面使得企业缺乏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 导致员工对企业价值的认同度偏低, 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协作性、创新性受挫;另一方面使得企业缺乏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 导致产品质量、产品附加值低下, 企业信誉受损。

2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优化

基于上述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所存在的特点, 可从以下几方面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环境进行优化设计。

2.1 提高中小企业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认识, 健全法律法规, 规范组织结构

内部控制是“一把手工程”, 提高中小企业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认识, 有助于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执行。在我国, 外部监管的缺失和内部动力的不足直接导致了中小企业管理者对内部控制认识的低下。首先, 我国现有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主要针对国有大中型企业, 特别是上市公司, 而对民营中小企业 (特别是小微企业) 未作过多的要求。其次, 中小企业管理者大多是企业的实际投资人, 在权利的享有及义务的承担上, 更偏好于前者, 建立内部控制对于他们, 无异于自我捆绑、自我约束。因此, 提高中小企业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认识, 需要从加强外部监管及刺激内部需求方面着手进行。

加强外部监管, 需要制定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行业协会规章制度, 加大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宣传力度, 组织中小企业管理者进行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系统学习, 帮助中小企业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内部控制。刺激内部需求, 需要中小企业建立规范的组织结构,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合理设置组织机构, 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工作机制, 避免权力的绝对集中。

2.2 树立战略发展观, 避免企业的短期行为

发展战略是中小企业解决生存问题和发展壮大的关键。中小企业 (包括小微企业) 在成立之初, 就应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曾说“没有战略的企业就像流浪汉一样无家可归”, 中小企业只有“运筹帷幄之中”, 才能“决胜千里之外”。中小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时, 应在综合分析国际经济环境、国内宏观经济政策、产品市场竞争、消费者偏好及企业实际情况等因素的基础上, 将生存与发展、前瞻与现实、风险与收益、预算与执行相结合, 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 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指明道路和方向。

2.3 完善人力资源政策, 坚持“以人为本”观念

人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主体, 也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客体,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应在“以人为本”观念的指导下进行。首先, 在员工的聘用上, 应避免“任人唯亲”, 以德才兼备作为聘人的标准;其次, 在员工的使用上, 应做到“用人不疑, 疑人不用”, 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充分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第三, 在员工的选拔和晋升上, 应做到“民主、公开、公平、公正”;最后, 在对员工的激励上, 应做到奖惩分明、物质和精神相结合。

2.4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意识

企业文化是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企业精神和全员行为规范的集合。良好的企业文化对内部控制建设不可或缺, 它要求企业诚实守信、团结协作、开拓创新, 强调企业在创造财富的同时必须履行其社会责任。中小企业加强文化建设, 首先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 不能照搬照抄大企业或国外企业的模式。其次强调管理者的带头示范作用, 管理者应积极主动与员工沟通交流, 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使命感, 双方为形成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而努力。

近年来所曝光的一系列侵害消费者、损害员工合法权益的事件将部分中小企业推上了风口浪尖。“中国企业仅仅把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唯一目标的历史行将结束, 企业肩负和践行社会责任的潮流不可阻挡”[3]。中小企业只有在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础上, 才可能有更强的竞争力, 才可能有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3 结论

内部控制环境是企业内部控制五要素的基础, 没有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企业内部控制无异于纸上谈兵。中小企业要想在目前复杂而困难的国际国内环境中生存并发展, 必须加强内部控制环境的建设和完善, 以规范管理, 科学决策, 提高管理水平, 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摘要: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是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得以有效实施的前提和基础。本文以内部控制环境的核心内容为着眼点, 分析了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特点, 最后对优化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环境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特点,优化

参考文献

[1]张佳.提升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策略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 2010 (8) .

[2]程全性.中小企业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冶金标准化与质量, 2003 (2) .

中小企业理财环境及优化措施探析 篇9

关键词:中小企业,理财环境,优化措施

1 当前中小企业的理财环境

1.1 在政策上, 中小企业得到各级政府的支持不足

自改革开放以来, 中小企业由于大多处于充分竞争性的行业领域, 受到各级政府的支持力度远不如各大企业 (尤其是央企) 。虽然各级政府部门也制定了一些政策来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但是很多地方政府出于就业和税收的考虑, 形成了对本地“龙头企业”的高度依赖, 并没有为广大中小企业建立起完善公平的政策扶持体系, 这容易在经济下行时变成巨大风险。从长期来看, 唯有善待众多中小微型企业, 创造多元的经济生态环境, 才不会患上“龙头企业”依赖症。

另一方面, 虽然我国也有《会计法》、《公司法》等经济法规来约束企业的财务活动, 但是目前扶持中小企业的法律体系仍不完善。尽管我国2007年已经颁布了《反垄断法》, 并且近年来国家各部委对各行各业的反垄断调查和处罚力度空前加大, 但是由于我国受过去计划经济体制和特殊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 目前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健全, 在某些领域如金融保险、邮电通信、交通运输、电力及设备制造、石油化工等领域的行政垄断仍非常严重。因此中小企业在与大企业竞争时, 经常由于缺乏公平竞争的法律环境而处于弱势地位, 从而不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

1.2 金融环境的制约

在当今的金融环境中, 尤其是国内外经济增速普遍放缓的大背景下, 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普遍狭窄, 造成融资困难。

首先, 中小企业从银行贷款难, 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经营成本较高, 银行从节约经营成本和监督费用的角度出发, 不愿向中小企业贷款;另一方面是由于众多中小企业大多经营规模小、资质低、违约率和破产率较高, 银行为了减少经营风险, 也对中小企业选择“惜贷”和设定较高的贷款利息, 从而造成中小企业贷款难。

其次, 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实力、金融体制和法律上的一些原因, 也很难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进行融资。

1.3 中小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混乱

首先, 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实际上常常也是投资者, 这样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经营权和所有权的重合, 导致职责不清, 所谓“谁都管又谁都不管”, 造成了财务管理混乱;其次, 企业管理者的管理能力较低, 缺乏现代财务管理理念, 没有建立起现代财务管理制度, 不能有效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应有的作用;还有一点就是会计监督职能的削弱, 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就是对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进行会计监督, 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真实, 保证会计行为的合理规范, 但是在领导者的干预下, 会计人员只能被迫按照管理者的意图行事, 因此使得会计的监督职能缺失。

1.4 中小企业缺乏对市场美誉度的培育

由于资金有限, 中小企业很难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新产品的开发和技术创新, 技术、设备方面都缺乏竞争力, 使得自身产品竞争能力较差, 在市场上很难取得优势地位。一些中小企业出于生存考虑, 只顾眼前利益, 生产出的产品质量较差, 严重影响了市场美誉度的建立, 不利于自身的长远发展。

1.5 中小企业缺乏人才

中小企业的领导者大多文化程度不高, 缺乏现代科学技术与先进的管理理念, 人才录用方式上常任人唯亲, 外来人才很难进入企业管理高层。同时, 这些中小企业在福利待遇上不愿向企业优秀人才倾斜, 从而严重削弱后者的工作积极性, 也难以用优厚的待遇吸引更多的高级人才来此工作。

1.6 中小企业市场信息不畅

当今是信息时代, 谁先掌握了信息, 谁就抓住了商机并可规避风险、避免决策失误, 因此信息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但是中小企业进行信息化管理存在以下难题:一是人员流动性较大, 工作流程不容易固化;二是由于本身资金实力薄弱, 而信息化管理需要投入较大资金并且不能给企业带来即时利润;三是缺少专业人才, 导致信息系统的软件应用能力、维护能力、开发能力、实施能力等都普遍较弱。因此中小企业信息化相对滞后。

2 中小企业优化理财环境的几点措施

所谓优化企业理财环境, 就是使影响企业财务活动和财务管理的内外部各种条件 (或因素) 达到最优组合, 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其实质就是不断增强企业竞争能力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1 努力改善外部理财环境

中小企业应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和条件, 在遵纪守法的前提下, 灵活运用国家的各项经济政策、法规, 把对企业理财活动的诸多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同时, 中小企业要建立起与金融部门等有关债权单位的良好财务关系, 作为债权人, 最关心的是债权的风险, 中小企业的财务经理应经常与他们沟通企业的财务状况, 反馈经营活动信息, 让其了解、熟悉企业的现状, 增强安全感, 并以诚取信, 严格遵守借贷契约, 取得信赖、理解和支持。在与金融部门的工作交往中, 通过积极了解、掌握、有效运用国家在一定时期的金融信贷政策, 可在筹资过程中少走弯路, 降低资金成本。最后, 还要注意协调与供货方、购货方的财务关系, 保证财务关系运转顺畅。

2.2 注重无形资产的管理与投资

作为当今整个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最重要资源, 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应该和物质资本的所有者一样分享企业的税后利润, 这一点对于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尤其重要。因此, 中小企业应该采取诸如员工持股、提高福利待遇等灵活多样的激励机制, 来增加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以此来保证企业的人力资本的增长。

2.3 注重企业财务信息质量的提升

要想使企业财务信息质量得到提高, 必须先使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获得提高。因此, 中小企业应积极引进高层次财务人员, 同时可对在岗人员加强培训和进修, 不断提高财会人员工作水平和管理能力, 破除旧观念。改变过去那种单纯记账、算账、报账式的事后核算的办法, 转而施行事前预算、事中控制、事后核算和分析;从过去被动地向领导提供数据报表、反映财务状况, 转向主动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 在经营管理中协助企业领导者做出正确决策, 真正成为能适应企业经营机制转变和市场经济要求的财务会计。

总之,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中小企业只有加强内部管理, 积极改善内部 (微观) 理财环境, 优化企业的管理水平, 提高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存和应变能力, 才能积极主动地克服来自于企业外部理财环境对其的不利影响, 从而获得生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肖以兰.中小企业面临的理财环境分析[J].时代金融, 2008, (6) :99-101.

[2]李书政, 李旭升.对企业理财环境问题的探讨[J].中国市场, 2007, (3) :14-15.

保定市中小企业发展环境优化建议 篇10

一、理论综述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具有其生命周期, 企业作为一个有活力的有机体, 也会经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 它不仅仅是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机构, 明确的获利目标是其存在的前提。为此, 企业要完成与外部环境之间资源、信息等的交换, 要接受来自行业的激烈竞争, 因此企业是具有生命周期的。企业生命周期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大学的葛瑞纳教授在《组织成长的演变和变革》一文中提出的。之后, 1989 年美国管理学家伊查克·爱迪思博士提出了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其核心是通过“内耗能”转化为“外向能”, 引发企业管理创新从企业内部到外部的扩散。爱迪思把企业生命周期分为成长和老化两个阶段, 具体包括孕育期、婴儿期、学步期、青春期、盛年期、稳定期和贵族期、官僚化早期、官僚期、死亡期, 并根据研究的需要进一步分类合并为初创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每个阶段的特点都非常鲜明, 企业组织体系随着生命周期不断演变的时候, 将会展现不同的组织行为模式。1995 年陈佳贵教授也进行了企业生命周期的研究, 并提出了企业生命周期理论。陈佳贵教授通过对正常发育型企业进行研究, 指出企业发展要经历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 探讨了企业成长各阶段的主要特征, 并专门对企业衰退期进行了研究。本文基于中小企业发展规模和趋势特点, 将中小企业生命周期划分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 通过研究各阶段的特征, 诊断企业存续期间存在的各种问题, 明确企业发展阶段的环境需求, 制定必要的管理策略。各阶段的特征如下:

(一) 初创期。这个阶段企业刚刚起步, 企业的运行目标是生存, 也就是明确企业发展的愿景和使命, 然后就是完成该目标的具体任务。因此, 初创期企业的特征表现为做好基础建设需要大量的人、财、物的投入, 产出较少, 甚至没有, 决定企业未来的活动是生产, 但实力非常弱, 产品未得到市场的认可, 且成本很高。管理的重点放在筹集资金、市场定位、运行制度或政策的建立、产品推广、渠道建设等方面。

(二) 成长期。经过创业初期的探索和创新, 企业发展迅速, 主导产品逐渐形成气候, 随着利润回报的增加, 企业呈现规模化生产, 面临市场逐渐饱和并引发激烈竞争, 企业经营开始向多元化、协作化发展。因此, 企业管理重点向成本管理、制定创新、市场营销、风险管理、利用资金优势、积极开发换代产品、谋求新的发展力等方面倾斜。

(三) 成熟期。随着市场的逐渐饱和, 企业发展速度明显变缓, 由于产品巨大的影响力, 企业效益达到最好成绩, 企业拥有自己的品牌产品, 并确立了企业形象, 但由于思想保守, 市场饱和, 企业生存危机开始隐现。企业管理的重点为新产品的投产和研制、企业内部管理、积极拓宽经营渠道、解放思想、充分重视人力资源、保证企业领导和技术骨干的代际衔接等。

(四) 衰退期。随着时代的沿革, 企业仍然是一个存在的活体, 但其对外部环境的敏感程度减弱, 在满足消费者需要上失去了创新的能量, 产品逐渐被替代产品所排斥, 成本费用居高不下, 企业负担严重, 利润下降甚至出现亏损, 企业营运能力降低。为此, 企业应该进行人员合理分流, 对企业机制进行改革和新产品开发, 加快转型获得再创业、再发展的机会, 否则企业将被淘汰掉。

二、保定市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剖析

(一) 中小企业的经济支撑作用越来越大。近年来, 中小企业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2014 年保定市以非公有制企业为主体的中小企业占全市企业总数的99%以上, 民营经济已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占生产总值和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在50%以上, 成为推动保定市经济增长、加快转型升级、缓解就业压力、活跃城乡市场的一支重要力量。

(二) 中小企业成为吸纳就业的主要力量。随着中小企业的迅猛发展, 就业吸纳能力逐渐增强。截至2013 年, 全市中小企业组织达到26.5 万个, 吸纳从业人员215 万人, 解决了城镇就业的80%和新增就业的90%, 成为社会和谐稳定的生力军。同时, 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城乡居民收入增长。2014 年, 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 181 元、增长11.2%, 农民人均纯收入8, 675 元、增长13.2%, 加速了广大农村和一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步伐。

(三) 中小企业成为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转型升级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或经济制度发生根本改变的过程, 具体来讲是产业的转移或优化。目前, 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浪潮中, 保定市中小企业也经历着从劳动密集型、传统加工型, 快速向电子信息、建材、医药、节能环保等战略新兴行业或现代服务业发展, 科技型中小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比重日益增加。

三、影响保定市中小企业发展的环境因素

(一) 中小企业融资依然难度很大。近年来, 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和政府扶持力度的加大, 保定市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有所改善, 企业可以依赖银行信贷、小额贷款公司进行融资。但是, 对于处于初创期和成长期的企业, 需要的资金投入比较大, 周期长, 而保定市各家国有商业银行发放给中小企业的贷款和所占比例同大企业相比依然较低、期限较短, 很难满足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其他地方性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由于条件限制, 中小企业承担的成本和风险较高, 融资难依然是困扰中小企业的首要问题。

(二) 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创新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内驱力, 保定市中小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是制约其发展的根本要素, 尤其是技术创新。近年来, 保定市打造了日益完善的技术孵化系统, 让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能找到合适的发展环境, 但是此孵化系统毕竟主要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 辐射范围较小, 无法覆盖全局。而其他中小企业经营者普遍缺乏企业运营经验或文化素质较低, 存在“小富即安”的思想, 企业规模小, 产品品牌小, 缺乏必要的科技投入, 一般采用家族式经营模式, 缺乏长远打算和规模发展能力, 创新能力较弱或没有创新能力。

(三) 社会服务平台仍需健全。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保定市中小企业发展起步晚, 发展慢, 比如创业辅导、融资服务、管理咨询、人才培训、市场开拓及信息服务等社会服务组织正处于建设中, 还没有形成较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 严重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四) 企业管理水平低下。从总体情况看, 保定市中小企业在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管理模式落后、员工综合素质偏低、留人难等问题, 制约着保定市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如决策机制滞后, 企业重大决策由企业主或主要投资者决定, 决策行为随意性、盲目性较大, 缺少科学论证的过程;一些企业管理者忽视企业的管理, 生产经营随意性很大, 缺乏严格的核算和管理制度, 财务、统计报表制度不健全;大多数中小企业缺乏优秀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高级技术工人, 很多企业从未对职工进行过专业或岗位技能培训, 职工文化素质和技术素质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高新技术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的需要。

四、保定市中小企业发展环境优化建议

(一) 塑造初创期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对于保定市中小企业, 大多数处于初创期。这个时期企业投入少、规模小、实力弱, 组织结构简单, 运行灵活但不规范;大多企业凭借技术或创新经营一种产品打开产销市场;由于产品批量小, 生产成本较高;消费者对产品不熟悉或不了解, 销售额增长缓慢, 企业往往处于亏损状态, 这个时期企业面临的是生存危机。为此, 应该重塑发展环境, 由政府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 坚持“平等准入”政策, 从资金、技术、项目和人才等方面给予支持;健全社会服务体系, 由社会组织对企业决策者进行培训, 提高其管理水平。

(二) 优化成长期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 企业进入成长期, 这些企业的生命力是相当顽强的。企业发展已经具有了一定规模, 产品成功打入市场, 企业呈现规模化经营, 产销量迅速增加, 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很强。此时, 企业面临的是制度危机, 随着规章制度的建立, 企业发展迅速, 但产权结构、组织与激励、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等极不规范, 易导致内部管理混乱, 严重时会引起企业衰退。这个时期应该严控组织内部管理, 健全并完善社会服务体系, 通过政府或相关部门的扶持和监管, 提高管理水平;作为发展中的企业, 完善企业经营宗旨和使命以及各项规章制度, 建设产品品牌, 重塑企业形象。

(三) 提升成熟期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成熟期企业的市场趋于饱和, 企业完全进入规模化经营, 成本低, 获得丰厚的利润, 由于许多同类的产品或替代品进入市场, 竞争非常激烈, 销售增长缓慢甚至呈下降趋势, 企业开始在原业务的基础上, 利用自身优势资源寻找新的领域, 开展多元化经营, 此时企业面临的是竞争危机。为此, 企业在现有基础上尽可能的降低能耗和控制成本, 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为顺利开展多元化经营, 企业应该有效地利用财务杠杆, 运用债务进行筹资;政府部门提供完善、健全的社会服务体系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建立更多的孵化器和创新创业基地, 完善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商业化步伐。

(四) 转变衰退期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由于受到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 企业以往形成的竞争优势有可能消失, 企业进入衰退期或蜕变期。企业需要进行战略转移, 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通过创新开发新产品替代老产品, 使企业获得学习和成长, 顺利进入下一个生命周期;或者由于技术落后, 设备陈旧, 生产萎缩, 效益低下, 失去“蜕变”的能力, 选择退出市场。社会服务组织适当介入给予管理理念上的服务, 政府部门给予必要的资金和财政补贴, 帮助企业顺利“蜕变”。

摘要:中小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承载着促进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扩大就业等社会职能。但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实力弱、抗风险能力差等因素, 制约其长远发展。本文详细阐述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分析保定市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和制约发展的环境因素, 在此基础上针对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提出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的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发展环境,企业生命周期

参考文献

[1]陈佳贵.关于企业生命周期与企业蜕变的探讨[J].中国工业经济, 1995.11.

[2]魏光兴.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综述及简评[J].生产力研究, 2005.6.

[3]王荣.江苏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4.6.

学校体育环境的优化 篇11

一、学校体育物质环境的优化

学校体育的物质基础,首先是一个完备身体教育过程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其次是对学生精神世界施加影响的手段,是培养他们体育兴趣和良好锻炼习惯的手段。

1场地设置和规划。校园作为学校生活的一种物质载体,是人类文明的一种物化。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场地和设置通过与学校建筑、绿化等的结合,将形成具有新的生态结构的人工自然环境,为师生参加体育活动提供广阔的空间。良好的体育场地设置和规划必然令人精神振奋,给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带来无穷的乐趣。

因此,体育场地应规划得整齐、大方,场地四周应有一定的绿化带。树木花草的光合作用能不断地吸收污染空气的二氧化碳,并释放出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氧气和负离子。这对参加体育活动的师生身体健康有积极的作用。另外,学校应规划足够的体育场地,小学最好每人10m2,中学生每人16m2,为保证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学生也能进行体育活动,在经费许可的情况下,应开辟室内场地。

2场地设置。校园的运动场的设计应做好全面、主次相配。所谓主次相配是指较大型的运动场应是校园规划的主体,它的设计应与课堂教室有一定的距离。为此,它的设计应体现一个学校的风格,周围树木花草、升旗杆的位置、学校口号的醒目位置,以及场地中的体育设施等都要认真设计,不得马虎。有条件的话一般大型运动场设计在学校大门处,使师生一进学校就能看到学校的风貌,并给人以开阔清爽振奋的感觉。而那些小型场地,就要与课堂教室相邻,有利于学生在较短的课间休息也能参加体育锻炼。一般这些场地的设计要精细,以衬托教学建筑主体,是大型运动场的补充。

3体育设备。体育设备不仅体现着一所学校体育教学的物质文明程度,而且表现了一所学校体育教学的精神文明程度,体育设备在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形式上它是一种物资设备,实质上是学生参加体育活动身心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体育设备的完整可为学生全面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牢固掌握运动技术、技能、知识提供广阔的物质背景,同时也是一所学校体育运动水平的重要标志,更是学校领导体育理念强弱的体现。遗憾的是我们许多学校,由于经费拮据或领导的疏忽,对于体育设备的建设不够重视,有的学校体育器材设备甚至到了无法保证上课的地步。体育器材和设施的不足,必然影响到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项目的开设,从而难以满足学生的体育兴趣、造成学生体育知识的贫乏。

二、学校体育精神环境的优化

优化学校的体育物质环境,必须与优化其精神环境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在具体条件下达到优化学校体育环境的最佳整体效应。在优化学校体育精神环境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优化学校体育精神环境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最主要的是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的协调和融洽,能形成一股强大的内聚力,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能充分体验由其带来的乐趣,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此外,教师在构成学校体育精神环境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言行举止、动作示范均为学生模仿的对象,特别是教师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仪表仪容、良好的教态、积极的工作态度以及动作潇洒、示范自如,均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浓厚的体育活动的兴趣。当然在学生从事体育活动中,要注意创造良好的环境,并以体育锻炼这一特殊的手段.建立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学生通过有组织的体育锻炼加强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以及个体之间的交往,甚至群体与群体间的沟通,这些更能使学生的身心获得健康谐调的发展。

2校园体育文化。校园体育文化包括学校体育教材文化,体育课程文化、学校运动队建设、体育人才输送、运动竞赛成绩,学校体育风格等方面。特别是对体育教材的建设和课程的安排,都对学生的体育知识增长和体育兴趣的培养有着极大的影响。另外,一个学校的体育风格,即学校体育特长倾向,无论从发展和教育角度,还是从社会角度看,它对激发学生体育兴趣、增强体质、培养竞赛能力、提高学校的社会知名度等都有积极的作用。

无可否认,一个学校体育风格的倾向,是学校长期重视体育的体现,特别是以某个项目为传统,构成了区别于其他学校的独特的体育风格,并能通过传统的项目为社会为国家培养人才,同时为广大学生树立榜样,使他们发奋锻炼身体,自觉地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总之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对学校的全体师生能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中小学校园环境的优化 篇12

一、正确认识我省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把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着力点放到转型升级上来

“十一五”时期,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全省中小企业战线,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紧紧围绕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目标, 坚持以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为主题, 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 以解决影响和制约中小企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为着力点, 推进政策创新, 全面落实中小企业发展政策;加大对成长型企业的扶持力度, 支持中小企业做强做大;破解融资难题, 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资金供给;实施“信息化百千万工程”, 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实施“专精特新”工程, 增强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和市场竞争能力;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提高中小企业集聚效应;推进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改善和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服务;全面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 战胜了国内经济环境变化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冲击, 实现了中小企业的平稳较快发展。2010年, 全省中小企业实现增加值10900亿元, 比2005年增长1.6倍, 年均增长21.3%, 占全省GDP的60%以上;实现利润2660亿元, 比2005年增长1.58倍, 年均增长21.1%。市场开拓能力进一步增强。2010年, 全省民营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670亿元, 比2005年增长1.1倍, 年均增长13.1%;出口企业新增4000家, 达到7300家。产业集群发展明显加快, 集聚效应进一步增强。2010年, 规划建设的100个中小企业产业集群, 集聚企业2.7万户, 就业超过100万人, 实现产值8634亿元。民生改善作用进一步凸显, 财税贡献明显加大。2010年, 全省中小企业从业人员超过1100万人, 比2005年增加200万人, 约占全省就业人口的76%以上。上缴税金额达1320亿元, 比2005年增长2.2倍, 占全省税收的4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迅猛增长, 发展后劲明显加大。2010年, 全省中小企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000亿元, 比2005年增长3.9倍, 年均增长38.9%, 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超过了50%。

“十一五”时期, 辽宁省中小企业虽然发展势头强劲, 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步伐不快, 传统产业比重大, 新兴产业发展慢。在中小企业增加值中, 二产业比重过大, 约占68.5% (工业占63.3%) , 三产业比重过低, 只占31.5%, 现代服务业比重严重偏小;在工业中, 重工业比重过大, 工业增加值的65%来自于重工业。二是企业产品结构调整步伐不快, 企业转型升级的压力不断增大。传统产品、低附加值产品比重大, 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比重低。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 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发展的主要方式仍然是规模扩张。三是“小、散、低、弱”的问题没有彻底解决, 规模企业比重不大, 集聚度不高, 产业集中度偏低, 市场竞争力不强。四是实现转型升级, 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政策环境和资源约束明显。支持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政策资源不足, 支持促进手段缺乏, 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不高, 融资等资源瓶颈给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增加了困难。

“十二五”时期, 国家节能降耗和减排治污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实现中小企业更好更快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中央已经明确, 2011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 均要比2010年下降3.5%;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下降4.5%;主要污染物排放, 除了二氧化碳和化学需氧量分别下降1.5%和2%之外, 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量也要下降1%左右。要在此前提下, 实现中小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加快转型升级是唯一出路。“十二五”时期, 我们必须把转型升级放到中小企业发展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上, 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在“十二五”时期, 持续保持“十一五”时期的发展势头, 实现全省中小企业的更好更快发展。

二、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 在转型升级上狠下功夫

“十二五”时期, 我省中小企业面临着做大总量、提升规模、转型升级、优化结构的艰巨任务。按照中小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民营经济“345”腾飞计划, 到2015年, 全省中小企业增加值要达到30000亿元;上缴税金要达到40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要达到5万户。要实现这个目标, 我们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认真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紧紧围绕我省“十二五”时期全面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奋斗目标, 抓住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和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沈阳经济区被确定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机遇,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优化结构为主线, 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攻方向, 以优化发展环境、强化公共服务为主要内容, 在推动和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上狠下功夫。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 要按照强化公共服务、优化发展环境, 推动转型升级的要求, 做好中小企业发展工作, 为“十二五”规划的顺利实施起好步、开好局。

推动科技创新, 实施“专精特新”工程, 强化对转型升级的技术支持。科技创新是转型升级的中心环节。要加快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鼓励引导中小企业增加科技投入, 逐步提高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 增强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要加大工作力度, 促进中小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 推动产学研合作项目的有效对接。征集中小企业技术难题, 组织技术难题招标, 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的研发活动, 解决中小企业技术难题1000个。要推进专利技术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 实现科技成果转化500项, 增强中小企业的产业化能力。“专精特新”是中小企业发展的方向, 是实现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要做好“专精特新”产品和技术的认定工作, 编制“专精特新”工程实施计划, 抓好100个重点“专精特新”产品技术项目的开发与生产, 围绕我省支柱产业发展, 支持一批为大型企业配套的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产品 (技术) 项目。要以节能降耗为重点, 支持中小企业的技术改造, 积极促进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发展, 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百千万发展计划”, 培育100户全方位信息化示范中小企业;培育1000户在某个领域实现信息化的示范中小企业;培育10000户初级信息化技术应用示范小型企业, 促进“两化”融合, 推动中小企业产业结构升级。

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资金供给, 为转型升级提供资金支持。进一步加强与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五大国有银行以及民生银行、广发银行、浦发银行、华夏银行密切合作, 组织开展专项银企对接活动。推广依托商会、协会和商圈开展融资的做法, 积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 引导和促进银行不断增加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 确保今年全省中小企业信贷余额增长不低于各项贷款的增长幅度。继续大力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立信用担保机构, 指导担保机构加快建立符合市场化要求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继续开展“以大带小、以强帮弱”活动, 总结和推广成功经验, 不断提升风险控制能力, 促进担保体系快速健康发展。力争今年新增备案担保机构30家, 达到240家左右;担保机构注册资本金达到220亿元。利用好国家支持担保机构发展的财税政策和省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风险补偿专项资金, 鼓励和引导担保机构积极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担保, 努力实现全年贷款担保额超过400亿元的目标。不断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积极推进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发行工作, 争取首只集合债实现上市发行。继续推广股权融资、融资租赁、设备抵押贷款等融资模式, 满足中小企业多种融资需求。进一步加强与外资银行和境外投融资机构的合作, 拓展中小企业境外融资的业务种类和融资范围, 推进企业境外上市步伐。继续推进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和信用信息征集工作, 会同人民银行沈阳分行建立重点企业信用档案数据库, 加强信用宣传与培训, 促进中小企业树立诚信理念, 增强信用融资能力。

推进政策创新工作, 建立促进转型升级的政策支持体系。去年省委、省政府印发了《中共辽宁省委、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 (辽委发【2010】14号) 和《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辽政发【2010】32号) , 对鼓励支持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和创新, 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提出了明确的扶持措施。辽宁省中小企业厅要认真抓好这些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工作, 确保省委14号文件和省政府32号文件所出台的政策措施确实落实到位。继续抓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辽宁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的实施工作, 指导和推动各市制定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和实施《辽宁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的意见。要围绕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 借鉴发达国家和国内各地的政策创新经验, 研究制定支持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新政策、新措施, 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

实施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计划, 培育转型升级的带动力量。成长型企业是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力量, 做好成长型企业的转型升级工作, 对推动辽宁省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具有示范带动作用。要积极争取国家资金, 并将成长型企业作为辽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支持重点, 加大对成长型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扶持力度。加强融资服务工作, 加大对成长型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支持成长型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换代, 鼓励成长型企业投资发展新兴产业。推动成长型企业与国内外企业的合资、合作, 帮助成长型企业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到年底, 大型企业新增200家, 中型企业新增300家。

加快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改善和加强对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服务工作。加强中小企业培训机构建设, 提高培训质量和水平。抓好国家银河培训工程实施工作, 继续与清华大学合作, 培训中小企业高层管理人员, 推进企业家队伍建设。开展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 提高中小企业员工素质, 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继续加强省中小企业信息服务网的建设, 进一步完善政务信息发布、技术创新等八大网络服务平台。支持各市中小企业信息网的建设, 重点支持县 (区) 建立中小企业信息服务网站, 逐步形成省、市、县链接的中小企业信息服务体系, 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信息服务。加强技术服务组织建设, 支持高校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建设, 引导高校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不断强化“1+100”的产学研合作机制, 面对中小企业开展“四技”服务, 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持。加强中小企业管理咨询机构建设, 支持中小企业管理咨询机构, 开展中小企业健康咨询体检工作和“送管理、送咨询、送服务”活动, 促进中小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 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持。

促进产业调整升级和集群发展, 提高中小企业整体竞争力。要鼓励支持中小企业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政策性住房、社会事业、金融服务、国防科技, 积极发展新兴产业, 做好钢铁、水泥、造纸、印染等行业淘汰落后过剩产能工作, 推动中小企业的产业调整和转型升级。发展产业集群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 降低投资成本, 增强集聚效应。要以工业园区为载体, 继续抓好100个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建设和发展, 鼓励支持中小企业向工业园区集聚。围绕产业集群发展, 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 支持中小企业参与各类展销活动, 资助中小企业参加第八届中小企业博览会, 组织中小企业到长三角、珠三角和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招商引资, 为产业集群引进一批种子企业、骨干企业、配套企业。支持产业集群建设行业性公共技术平台, 构建产业集群发展的技术支持体系。做好大小企业协作配套项目对接工作, 构建产业集群以大带小的发展机制。

三、发挥企业主体作用, 加快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步伐

推进转型升级, 转变发展方式, 是实现“十二五”时期全省中小企业更好更快发展的客观要求, 是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永恒主题, 是中小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广大中小企业是实现转型升级的主体力量, 转型升级目标、任务, 归根到底要通过广大中小企业的努力和奋斗来实现。

要坚持“专精特新”的发展方向, 推进企业转型和结构升级, 提升核心竞争力。具有高度专业化的独有、特有技术工艺和高、精、尖、新的产品开发能力, 是中小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广大中小企业要把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着力点放到研究开发“专精特新”技术和产品上来, 不断加大研发投入, 加强产学研合作, 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努力掌握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 努力谋求技术上的领先地位。要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 增强对市场需求的调查和预测能力, 瞄准市场需求, 做好适销对路产品的开发工作, 不断提高市场开拓能力。抓住新兴产业扩张期的机遇, 积极投资发展新兴产业, 做好产业调整工作, 谋求企业发展的产业优势。

认真学习和掌握各级政府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文件, 用好用足中小企业发展政策。“十一五”以来, 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 各级政府加强中小企业政策法规建设, 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包括创业扶持、技术支持、信息服务、融资担保、市场开拓等内容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对中小企业发展的财税扶持力度不断加大, 对中小企业的公共服务也在不断的加强和改善。中小企业管理者要十分注意学习和掌握中小企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并学会运用这些法律、法规和政策, 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财税支持和公共服务, 为企业发展获得政策先机和政府扶持。

加强学习, 提高素质, 全面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企业家是企业的核心, 企业家的经营管理才能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 是企业发展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广大中小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 要高度重视自身建设, 积极踊跃的参加中小企业主管部门组织的企业家培训学习,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增强科学发展、科学决策、科学管理的能力, 不断提高经营管理的水平, 把我省中小企业的科学化管理水平提高到新高度。

上一篇:高中语文议论文写作下一篇:稀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