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党员队伍(共12篇)
大学生党员队伍 篇1
我国高教大众化的启动和加速, 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够进入高等学府深造。这为我们党组织在高校的发展提供了大量优质资源。高校学生党员作为大学生中的优秀群体, 将来不仅要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 而且更要担负起党的可靠接班人的历史使命。但毋庸讳言, 当前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党员教育管理队伍薄弱、大学生入党动机复杂化、入党前后反差大等。这些都迫切需要我们寻找破解对策, 使大学生党建工作真正收到实效。
一、帮助大学生党支部书记练就过硬本领
1.坚定共产主义信仰, 坚持“讲党性”
“党要信党。”这是做好大学生党支部书记的前提。支部书记是学生党支部的带头人, 是学生群体中的领路人。由于高校学生党员大多阅历浅, 人生观、价值观还处于一个形成的关键时刻, 因此抓好对党员的党性教育, 加强对他们的共产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的信念教育, 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举措。每一个大学生党支部书记都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要想在学生学生党员中树立威信, 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用以教育影响学生。 第一, 在现实生活中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作用, 尤其是在灾难面前所展示出的强大力量和伟大作用, 促使每个共产党人必须始终坚定不移地信党。第二,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是自封的, 而是长期的历史发展的选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中国共产党救国图强的艰辛历程多次向人们证实: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更是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革命时期, 毛泽东形容党群关系为鱼水关系。和平年代, 胡锦涛强调指出:人民群众是党的事业发展主体, 离开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 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必将寸步难行、一事无成。党要信党, 是每个共产党员最首要的政治标准, 也是党组织对每个共产党员最基本的要求。要坚持把党的历史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党员干部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值得信任、信赖、信服的执政党。
2.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征服他人
“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品行是一个人品质德行的综合反映, 良好的品行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巨大向心力。重品行要从细节做起, 从点滴做起, 从小事做起。要采取有效措施, 不断提高党员素质, 使党员在工作中发挥模范作用是加强组织建设的当务之急。凡是党员素质高、工作积极主动的支部一定是有威信的好支部。大学生党支部书记要不断完善人格品行, 要用人格魅力征服其他人。大学生党支部书记所承担的重任不但要求他们有过硬的政治素质、丰富的知识结构、良好的道德修养, 还要求有细心和爱心。俄国著名导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说:“没有顽强的细心的劳动, 即使是有才华的人也会变成绣花枕头似的无用的玩物。”在平时工作生活中要善于细心发现, 要做个有心人, 一旦发现学生有意外的行动, 要引起高度重视, 对于问题学生要及时进行正确引导。另外在爱心上也要多下功夫。著名作家冰心说:“有了爱便有了一切。”要用良好的品行来感召人、凝聚人、激励人, 用良好的品行更好地为大局服务, 为党员、干部和各类人才服务, 真正做到让党满意, 让人民满意。
3.时刻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
作表率应从自身做起。“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大学生党支部书记作为大学生生活中最直接、最接近的党员形象代表, 要率先垂范, 以身作则, 要求别人遵守的自己先遵守, 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大学生党支部书记需要在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工作作风上率先垂范, 言传身教, 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党员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其勤于学习、善于思考, 力争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成绩, 以影响和带动整个支部。一个工作态度松懈、成绩平平的大学生党支部书记不可能在党支部乃至整个学生群体中具有号召力和影响力。大学生党支部书记自身必须坚定共产主义信念, 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抵制腐朽和错误思想的影响, 这样才能对一些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等进行正确指导, 否则其工作就只能流于形式, 很难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练就一身过硬本领, 大学生党支部书记才会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左右逢源, 信手拈来, 才能“点石成金”。
二、吸纳优秀青年大学生入党
“少年强, 则中国强。”从改善党的结构和促进国家发展的大局着眼, 要积极鼓励优秀青年学生入党。这是党组织建设的战略举措, 同时也为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要吸纳优秀青年学生入党, 必须立足于早发现、早培养。发展工作一定要主动出击, “发展党员工作应从新生入学之初就抓起”[1] 。在新生进校后, 大学生党支部书记要从入党启蒙教育、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预备党员的考核、党员的教育管理等众多环节加强先进性的教育, 引导大学新生向党组织靠拢。可以给每个班级安排一定的党员, 让他们经常下到各班自习室、寝室做发展党员的动员和宣传工作, 及时向新生传播党的基本知识, 使他们树立对党的坚定信仰。学生党支部要注意观察表现突出、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优秀同学, 及时吸纳为入党积极分子, 为进一步将他们发展到党的队伍中来做好准备。吸纳优秀青年学生入党还要积极改善党员结构, 要注意克服过去那种低年级空白、高年级培养、毕业时突击发展的状况。这样通过卓有成效的组织发展工作, 就会为党的肌体注入新的健康活力, 为党的建设奠定坚实组织基础和人才保障。
三、加强大学生党员队伍后继教育
现在我国高校党建工作中“低年级有党员、高年级有党支部”的目标基本实现。广大学生党员主流精神面貌积极向上, 但是随着各种社会思潮对高校的影响越来越直接, 部分大学生党员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了“入党前加把劲, 入党后松口气”的想法, 入党后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把自己混同于普通同学, 党员的意识和责任减退, 淡忘了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这在客观上是对党员的继续教育不够, 高校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上存在薄弱环节。学生党员在入党之后, 除了定期参加组织生活会或一些活动外, 在党的知识等方面的学习没有什么突破, 和普通学生没有多大区别。党内生活制度不够健全, 对学生党员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机制。主观上部分党员的自我进取意识不强, 入党后缺失表现的机会等。还有部分是入党动机错误, 致使党票到手, 责任到头。高年级的学生党员在就业和升学的双重压力下忙于找工作和考研的较多, 他们自觉不自觉地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模范作用就会降低。由此可见, “构建好对学生党员的管理考核平台”[2] , 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后续教育非常必要。
笔者认为,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石工学院在加强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方面的措施很有借鉴意义:在制度方面, 该院制定了《党员述职制度》, 要求大学生党员入党后定期向全体同学述职, 并接受同学的质询。这项制度的实施, 有利于督促党员言行保持一致, 切实为同学做实事。在活动方面, 每个党支部每学期围绕“红色先锋”开展一项活动, 活动主要包括帮扶身边同学、下农村考察实践、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等形式, 通过具体岗位实践, 加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增强了学生党员社会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在检查监督方面, 该院在学生宿舍区设立“红色信箱”, 同学们可以对党员进行监督, 并可以提出意见与建议, 各党支部再根据同学们提出的意见定期开支部生活会, 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 确保党员能逐渐改正自身的缺点和不足等。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保证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江雪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重心前移探析[J].江苏高教, 2009, (5) :117.
[2]张俊琴, 等.高校学生党员质和量关系的研究[J].江苏高教, 2006, (3) :151.
大学生党员队伍 篇2
敬爱的党组织:
2011年1月11日是个神圣的日子,带着党组织的信任和广大同学的支持,我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共预备党员。我很珍惜党组织给我的这次机会,同时我也知道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身负与党员同样的职责和使命,这促使我不断地激励自己努力向前。现借此机会,将我一年以来在思想、工作、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情况向党组织做一个汇报:
思想方面:能够时刻牢记入党誓词的要求,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认真领悟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学习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身体力行地践行科学发展观。能够认真执行党的组织制度和纪律,能够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能够认真履行党员的义务和权利,坚决服从党组织的决定和安排,积极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按时交纳党费。并经常联系群众,团结、关心、帮助同志,事事以集体的利益为重,注重维护好党员形象,对待自己分管的工作,能够认真负责,脚踏实地的做好。
在学习党的传统理论知识的同时,我也注重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尤其是在今年“两会”召开期间,我进行了更深入的学习。通过网络、报纸等媒体,我对十七大精神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这次全国“两会”是在党的十七大之后召开的十分重要的会议,也是在我国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良好增长大好形势下召开的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的成功召开,体现了与时俱进、民主团结、求实鼓劲,对于进一步动员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习贯彻“两会”精神,要求我们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同时结合自己所处的环境来综合客观地评价自己、总结自己,以便更好地发展自己。
学习方面:在学习生活方面,我努力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专业知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在课余时间,我不断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及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党的章程,关注党的各项工作,增强自身理论素养,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并且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将党的指导思想
应用到实践中去,规范自身的行为。同时,我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不满足于课堂老师所讲,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开阔自身视野,为自身专业学习补充充足的知识。学习,用一个字概括是“专”,用两个字来描述是“坚持”。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专心地、持之以恒地学习专业知识,应该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应有之意,也是大学生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重要体现。
工作方面:我积极参加校院、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这一年我还担任宿舍的舍长一职,组织舍员做好卫生工作,保持宿舍的整洁,工作认真负责。此外,业余时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积累社会经验,通过实习、爱心家教、兼职等形式增强社会实践技能,把所学理论知识灵活有效地付诸于实践中,为今后步入社会,踏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生活方面:我一贯秉持着党员朴素、乐于助人的生活作风。无论是在班级还是在宿舍,我都友善待人、乐于助人。而对于自己的生活,我也是崇尚简朴,杜绝浪费,遵循低碳生活的理念。在人类生活环境日益恶化的今日,希望通过我的身体力行,影响周边的人,保护我们的地球。
人无完人,在过去的一年里,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组织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我深知自己还有很多缺点和不足。首先,在思想上,与党员的标准之间还存在有一定的差距,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学习,深入领会;其次,在学习上,还称不上优秀,但我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来学习; 第三,工作生活上,我的交际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这也是我的近期目标和努力方向,通过多参加各种活动,我想会有明显的改善。
希望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我能够通过不断地反省和改进,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以上就是我的述职报告,有不妥之处,敬请老师和同学们批评指正。
述职人:牛霜
大学生党员队伍 篇3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着力点
D267.6
一、加强大学生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指出,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贯穿于党的性质、宗旨、任务和全部工作中,体现在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实际行动上。这种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与时俱进、随着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而不断丰富与发展的;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必须通过坚持不懈地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才能保持与发展的。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深刻表明,保持、发展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根本的思想政治任务,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前途命运。 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是一个长久话题,也是一个长期建设,对大学生党员队伍进行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也是一项永久的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一)培养合格大学生党员的应有之意
大学生党员潜力大、具有远大前途和历史责任,是未来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核心力量,加强大学生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就成为必然。除此我国对于卓越的人才的渴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激烈,高校是人才聚集的地方,对于高校党员队伍的培养与建设刻不容缓。
(二) 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党员的整体素质和质量
无论是“三严三实”还是“两学一做”教育开展,都体现了对党员的严格要求。党员队伍越来越大,数量与质量必须保持正相关。一些党员容易好大喜功、思想迂腐等,严重影响着整体党员素质和质量的提高。进行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的意义就在于对大学生党员时刻进行思想上和行动上的正确引导,严格纪律,时刻与党保持高度一致。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进行质量把关,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和质量。
(三)有利于发挥大学生党员的模范先锋作用
目前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在此背景下加强该支学生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成为必然。只有建设一批能够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团体团结奋斗力量的党员,才能发挥党员模范先锋这一作用。[1]
二、大学生党员队伍存在的问题
(一)入党动机不纯,服务大局意识较弱
在大学能够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党员,本是一件光荣而神圣的事情。然而在许多学生眼里,成为党员不过是为了毕业后能够适应许多行业优先招收党员的硬性要求。这些学生没有拿党员当回事,对党的认识不够深刻,急功近利,思想腐化,这严重降低了党员的质量。正是由于入党动机不纯,许多学生党员缺乏集体意识,缺乏服务大局的意识。在利益面前抛开了党员身份,更多的表现出自私的心理。入党不仅仅是通过学习党章取得证书的过程,更是思想上对党的誓死追随。现在的大学生党员队伍与以往的学生党员队伍相比思想僵化,停滞不前,受西方不良社会思潮影响,不能及时的端正三观,种种现象严重的制约着党员质量的提高。
(二)大学生党支部发展不完善
许多学生党员反应找不到“归宿”,成为党员过后,渐渐地与组织渐行渐远,甚至组织开会或者进行学习党章党规时大家都是敷衍了事。除此,许多大学生党支部只是一个形式,并不能将党员集中进行学习或者参加一系列服务社会的实践活动。种种现状也深刻反映出目前大学生党支部发展的不完善。[2]这种不完善的体制不仅束缚着党员进行自身提高,而且使得整个大学党员分散化、不能形成一支具有正能量、能够发挥模范先锋作用的先进队伍。
(三)高校关于党的学习问题的脱节
大学生党员队伍发展的好与坏离不开学校的鼓励、支持与引导。大学生党员队伍存在着理想信念模糊、思想僵化等问题也反映出高校关于学习党的知识机制的不足。尤其是高校在加强党的学习问题方面呈现脱节现象,即高年级与低年级党员之间的学习的脱节,高校教师队伍党员的学习与学生党员队伍学习之间的脱节,高校关于对党的学习与中国共产党的最近关于党章党规等新理念新观点新思想的学习的脱节。
三、建设一支先进性和纯洁性党员队伍应该把握的三个着力点
大学生队伍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而大学生党员队伍起着核心力量。建立一支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大学生党员队伍迫在眉睫。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仍然起着引领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课程。它的作用不仅是宣传理论知识,更是通过学习引领学生思想朝着正确方向发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设对于加强目前大学生党员思想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引领地位不可忽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拥有纯洁性的思想,端正入党动机,才能真正意义上符合党员的标准。但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我们应把握住学生的特征,运用互联网思维,使其思想引领模式更加与时俱进。
(二)完善组织结构,发挥大学生党支部作用
以往大学生党支部的作用往往自行的进行弱化,造成组织分散。通过完善组织结构,发挥大学生党支部的作用能够使得党员进行集中,形成合力,在大学生中发挥其模范先锋作用,一经形成,其渗透力与影响力便不断扩张,提升整个学生群体的素质。对于组织结构的完善,首先必须做到一面旗帜的作用,即党支部书记必须是领头羊,以他为旗帜就要求他必须是大家公认的榜样。其次必须做到两重身份的转化,即党员与群众身份的转化,虚心听取各种意见,不仅是党员之间进行交流,党员与其他群众之间也要保持紧密联系。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在进行讨论时才能真实的提出现状,使得组织生活能够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进行社会实践。最后要做到各司其职,建立长效机制。一个组织要想长期发展下去,必须建立责任机制。对于成员间的关系,组织必须进行哪些活动都要进行规划,并且落实。例如每一次的理论学习或者社会实践,都必须进行会前会后讨论,畅所欲言。
(三)进入学习新常态模式
不仅是党员,任何一个人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都必须进行不断地学习。党员要想保持先进性,必须进入学习的新常态模式。即在大数据背景下,多种自媒体的运用中,身为一名党员,更应该时刻认清主流意识形态,坚决抵御西方错误思潮的入侵。要适应学习新常态,在众多思潮中坚定理想信念。
高校关于加强党的学习问题的种种脱节造成党员党性修养大大降低,新常态下,把握学习的关联性是基础。建立空间互帮机制已成为必然。首先确保学习交流的总体覆盖。即整个大学的党员不分身份、职称共建一个平台进行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这也体现出了不分地位高低、平等学习的权利。其次缩小范围进行学习,即教职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进行互帮互助学习和教职工党员与学生党员进行学习。这样不仅有利于信息的相互传播,还给各党支部注入了新的活力,形成良好的学风。最后精准帮扶,即“一对N”,一是教师,“N”代表学生黨员,根据实际党员数量进行分配。这一模式的实行有利于及时掌握党员的思想动态,加强党员之间的相互讨论与交流。[3]
四、结语
对大学生党员队伍进行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能够更好的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基层堡垒作用,促进队伍的良好发展,形成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核心力量。但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现在的大学生党员具有更加复杂、难以掌控的特点,需要我们把建设一批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党员队伍作为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让大学生党员在基层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挥重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向前.探析“90后”大学生党性修养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3.
[2]张在金,江秋霞. 提高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
大学生党员队伍 篇4
胡锦涛曾指出:要将大力保持党员干部思想纯洁作为保持党的纯洁性的首要任务。思想纯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保持纯洁性的根本, 只有保持思想纯洁, 才能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才能在大是大非问题上, 不为干扰所动摇, 不为任何思潮所迷惑, 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一、加强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队伍思想纯洁性建设的原因分析
1. 新疆高校是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反渗透斗争的主战场, 这就决定了思想纯洁性建设在新疆高校党建中的紧迫性
大学生党员是高校党员队伍中最具生机和活力的群体, 在新疆高校, 发展和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的意义重大, 这些党员是少数民族大学生中的精英, 他们日后将成为解决民族问题、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促进新疆跨越式发展的中坚力量。但是, 由于新疆地域偏远、民族众多、稳定性较薄弱, 成为“西化”、“分化”的主要目标和突破口, 西方敌对势力支持新疆境内外“三股势力”从各个方面加紧进行渗透、颠覆和破坏活动, 随着新疆分裂与反分裂斗争日渐尖锐, “三股势力”活动日益猖獗, 他们公然宣称:“必须争夺有知识的人, 必须在高校中发展力量”, 高校青年学生是其争夺的首要目标。因而, 新疆高校成为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反渗透的主战场, 成为“三股势力”渗透和争夺的重点。
2. 新疆高校的显著特点就是多种思想文化交融, 多民族多风俗习惯并存, 这对少数民族党员思想纯洁性建设是一种考验
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大都来自民族聚居区, 少数民族地区多层次、多元化的民族社会文化环境使他们常年受到本民族风俗习惯、宗教礼仪、思想观念的熏陶。另外, 在全球化背景下, 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 国际敌对势力以互联网作为渗透活动的重要阵地, 把高校作为重点目标, 在互联网上推行“西化”、“分化”的和平演变战略, 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思想文化渗透, 推销西方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 造成校园思想舆论错综复杂的局面。境内外民族分裂势力加紧勾结, 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对教育领域大举渗透, 向学生传播非法宗教思想是民族分裂分子向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渗透的主要形式。这就使新疆高校党员队伍思想纯洁性建设面临着严峻挑战。
目前, 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队伍的主流是好的, 但是, 不容忽视的是, 在某些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的思想上存在着一些模糊认识, 行动上出现了一些偏差。比较突出的就是一些党员在对待宗教信仰问题上存在着“两重性”, 一方面参加党组织的活动, 一方面又信宗教。个别党员思想混乱、理想滑坡、信念动摇, 在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等大事大非面前态度含糊。因而, 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队伍纯洁性建设成为新疆高校基层党建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加强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队伍思想纯洁性建设的有效途径
1. 加强入党动机教育, 确保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真正做到“从思想上入党”
无产阶级政党历来重视思想建设, 着重从思想上建党, 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毛泽东曾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1942年,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指出:“有许多党员, 在组织上入了党, 思想上并没有完全入党, 甚至完全没有入党。” (2) 对于共产党人来说, 思想入党和思想改造是无止境的, 正如周恩来所说:“每个共产党员从加入共产党起, 就应该有这么一个认识:准备改造思想, 一直改造到老。” (3)
通过在新疆高校的问卷调查, 95%以上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入党动机是端正的, 但也有极少数党员入党动机带有功利性, 入党是为了对自己的就业、从政、升迁等有好处。思想纯洁首先要从思想入党来解决, 不解决党员的思想入党问题, 保持党的纯洁性就无从谈起。
因而, 要加强入党教育环节工作, 使他们真正能做到从思想上入党, 从源头上保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
在新形势下, “思想入党原则”是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队伍纯洁性建设的关键。党员是党的活动主体, 党的纯洁性要靠千千万万高素质的党员来体现和保证。提高党员质量, 确保每个党员合格, 对于保持党的纯洁性, 意义重大。所以, 要严把党员入口关, 把真正愿为党的理想奋斗的人吸收进来, 把投机取巧的人挡在门外。要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端正入党动机, 积极认同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引导他们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要把自身的发展和社会责任、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起来。
2.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 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 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当前中国正处在社会思潮多元、利益格局多变的改革攻坚期和矛盾凸显期, 一些党员在思想上对共产主义信念开始动摇, 出现“信仰危机”。时代可以变、观念可以变, 但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不能变。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国际背景下, 高等学校是国内外敌对势力同我们争夺青年、争夺接班人的前沿阵地, 是意识形态领域马克思主义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激烈交锋的阵地。没有正确的信仰, 就不能把握正确前行的方向, 因此, 我们要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 坚持正确的理想信念。调查显示, 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状况的主流是好的,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坚定的, 但也有个别党员存在着信仰迷茫、模糊的问题。因此, 要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引导他们提高认识, 规范行动, 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新疆高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 从小生活在浓郁宗教文化氛围中, 宗教信念、宗教思想和宗教情感对他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因此, 要进行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教育, 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他们的头脑, 要加强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思想教育, 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主义。
3. 加强党性修养教育, 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队伍的自我净化能力
1939年7月, 刘少奇在延安马列学院第一次提出党性修养的概念, 指出:“共产党员党性锻炼和修养, 是党员本质的改造”。“为了保持我们无产阶级先锋战士的纯洁, 提高我们的革命品质和工作能力, 每个党员都必须从各个方面加强自己的锻炼和修养。” (4) 江泽民指出“没有先进理论武装的共产党员, 不可能发挥先进战士的作用。” (5) 胡锦涛指出:“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 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由此可见, 我们党一贯重视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 加强党性修养是保持党员队伍思想纯洁的一条重要途径。
通过对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的调查发现, 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由于政治理论学习不够, 党性修养欠缺, 缺乏政治敏锐性, 在大是大非面前态度模糊。因此需要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 教育他们牢记党的宗旨, 正确理解和把握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通过理论学习, 不断加强党性修养与党性锻炼, 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4. 健全完善教育培训机制, 确保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思想教育的实效性
教育培训是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理论武装的有效途径。通过经常的、有效的、适合少数民族大学生特点的教育培训, 保持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队伍的思想纯洁。一是要完善教育培训内容, 将纯洁性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纳入党员日常教育培训范畴;二是创新教育培训方式, 激发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的学习热情。采取专题辅导、案例教学、研讨式学习、在线理论自学等方式, 建立符合时代要求、适应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需要的教育培训方式。教育形式要丰富多彩, 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易于接受、乐于接受, 从而确保教育工作起到应有的效果和作用。三是要加强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建设, 主动占领网上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胡锦涛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 要加强网上思想舆论阵地建设, 掌握网上舆论的主导权。 (6) 在信息化条件下, 网络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 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要掌握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 并把它运用到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培训中去。
5. 加强相关制度的制定与执行, 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队伍纯洁性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制度建设, 带有根本性。没有制度, 保持党的思想纯洁性就没有有力的支撑, 没有执行的抓手, 就只能流于空谈。始终保持思想纯洁, 离不开培训教育, 更离不开制度的约束和监督。探索实行不合格党员退出机制, 及时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队伍中存在的思想问题, 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督促整改, 对那些背弃理想信念、背离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不合格党员, 严格按照党章和其他有关制度规定及时严肃处理, 坚决维护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建立党性定期分析制度, 认真开展党员党性定期分析;规范民主评议制度, 加强群众评议党员的权限运用, 将党员的日常学习和生活置于群众的有效监督之下;规范党员公开承诺制度, 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总之, 在新形势下,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队伍思想纯洁性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党员队伍纯洁性建设, 为新疆的稳定和长治久安打好组织基础。
注释
1胡锦涛.切实做好保持党的纯洁性各项工作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N].人民日报, 2012-01-10.
2毛泽东选集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875.
3周恩来选集 (下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4:61.
4刘少奇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1:99-252.
5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 2001.10-11.
大学生党员队伍 篇5
按照“中共XX市委组织部关于组织选聘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开展专题调研活动”的要求,我对XX乡XX村的基层党员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查阅乡、村有关档案资料;召开农村党员、干部座谈会;入户走访村干部、党员和群众;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我全面掌握了该村党员队伍建设的现状,找准了党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进一步总结了加强和改进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一.党员队伍的基本情况
我村共有党员87名。从党员文化层次来看,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3名,占全村党员的3.45%,高中或中专文化程度的7名,占全村党员的8.05%,初中及以下的77名,占88.5%。从年龄结构看,18-29岁的党员2名,占2.30%;30-39岁的党员11名,占12.64%;40-49岁的党员9名,占10.34%;50-59岁的党员21名,占24.14%;60-69岁的党员11人,占12.64%;70岁以上的党员33人,占37.94;其中50岁以下的党员仅占全体党员的25.3%,党员队伍老龄化问题比较突出。从性别比例来看,女党员9名,占10.34%。从中可以看出,我村党员文化层次偏低,年龄结构不合理,性别比例不协调。
二.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以“三会一课”为载体,充分发挥经典模式的新价值。
针对这些年来受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各种思潮的影响,本村部分党员组织观念淡薄,思想滑坡,素质不高的实际,村支部坚持把党员的经常性教育作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切实抓紧抓好,做到了“三个提高”。通过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的经常性召开,把村里的一些问题难题拿出来让大家共同讨论,并由支书做出最后决策,从而“提高”了党员们的参政议政意识和支部的决策能力。通过在支部大会上表彰先进党员,树立人们能够看得见,听得到的典型,从而“提高”了党员们争创先进,保持先进的意识。通过经常性多形式的党课培训,大大“提高”了党员们的自身素质,为党员们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开展党员评议活动,建立“党员告诫转化”制度,二者结合,完善党员监督体系。
党员是鱼,群众是水。鱼的表现怎么样,水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通过民主评议活动的全面开展,党员们的自律意识有了进一步提高,但还需要制度的保障。建立“党员告诫转化制度”主要根据民主评议结果,找出党员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进行组织核实,研究确定告诫对象名单,并下达告诫转化通知书,村党支部明确2名正式党员与被告诫对象结成帮教对子,明确帮教目标,落实帮教措施。告诫对象接受帮教并按期改正的,经支部全体党员评议,支委会研究后,申请解除告诫,支部研究后,下发解除告诫通知书,不能按期改正的,继续对其实行告诫,一年内连续两次受到告诫并未转化的党员,结合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定为不合格党员,作出劝退、除名等处置。
(三)运用新载体,强化本村党员的教育培训。
1.利用远程教育站点,创新培训方式。在利用远程教育站点方面,我们村采用每周四下午集中组织大家观看学习,与平时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对我们村的党员进行培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通过图文并茂的新闻专题,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发布,更重要的是各地政策执行方面的先进经验是我们村的党员深受启发和触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正在我们村的党员教育培训的过程中发挥这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利用“村民活动中心”,创新教育培训场所。我们村的“村民活动中心”自2010年3月正式落成以来,已经成为我们村文化活动的主要场所和党员教育培训的重要阵地。在这里有健全的体育活动设施,便于创造轻松的培训交流氛围;有三千多册农业技术、科技知识、生活常识等方面的图书,可供党员们充电学习;还有多功能会议室,便于党员们交流学习心得。
三.党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党员结构不太合理,使党员作用不能很好发挥。我们村的党员仍以七十年代以前入党者居多,年轻党员少,女党员更少。党员老化,党员结构不合理,一方面直接影响党员队伍建设,另一方面影响了经济发展。农村老党员思想素质比较好、党性强,但是普遍年龄偏大,文化偏低,观念陈旧,发展经济带领群众致富方面能力弱些,不能很好地适应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很多老党员生活相当困难。
(二)少数党员标准不高,不能与时俱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广大共产党员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党员先进标准已不能局限于过去思想觉悟高、工作表现积极等准则,更着重突出发展经济,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但有少数党员的先进性仍只体现在带头执行政策、带头完成乡村交办的各项任务上,很多本该履行的义务,只要不落在群众后面,便算是先进了,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三)少数农村党员思想滑坡,党性观念差,原则性不强。由于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少数党员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滋长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认为“思想是远的、理论是虚的、金钱是实的”,导致先锋模范作用淡化,宗旨意识不强,漠视人民群众的利益,缺乏无私奉献的精神,极少数党员长期不过组织生活,不按时缴纳党费。特别是农村部分退职党员,因待遇未落实或与村干部有矛盾,处处使绊,不仅没有带头发挥作用,还成了农村工作“一堵墙”。少数党员缺乏原则性,老好人思想严重,事不关已,高高挂起,明哲保身,但求无过。面对歪风邪气和不良现象,不做积极的思想斗争,即便在党内民主生活会上,也不去积极开展批评,在客观上削弱了党内解决自
身问题的能力。
(四)吸引力不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经济成分和经营模式多元化,一方面使农民有了较大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使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许多人不再把入党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有的群众认为,现在搞市场经济,是致富光荣,不是党员光荣。尤其是市场经济的营利性诱发出的“拜金主义”,使得部分农村青年的政治信仰动摇,价值观念向经济利益方面倾斜,一些农村青年认为当不当党员无所谓,要紧的是有钱没钱,因而不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四.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一)搞好积极分子队伍的建设。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还要靠发展来解决。我们村党员结构不合理的问题的解决还要靠发展更多有文化,懂技术,愿意为共产主义事业做出贡献的新党员来解决。如果把党员队伍比作塔尖的话,那么积极分子队伍则是塔的基础。只有让更多的有识之士,有志之士加入到积极分子队伍中来才能给我们的党员队伍带来源头活水。为此我觉得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1.做好回村大中专毕业生的工作。大中专毕业生经过深入的学校教育,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文化积淀,但社会经验还比较欠缺,人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如果能在这个时侯帮助和引导他们走上正轨,他们将成为未来党员队伍的一支非常重要的生力军。
2.吸收一定数量的企业负责人。我们村共有乡镇企业三十余家,它们的负责人大多通过勤俭劳动,守法经营而逐步积累了一定的经济实力。而且据我所知,他们之中有很多也有比较高的觉悟,在我们村的村民活动中心的筹建过程中都捐了款。如果能够对他们加强引导,也会为我们党带来许多有致富能力而且觉悟较高的优秀党员。
3.从返乡农民工和本地乡镇企业工人中选拔一些觉悟高有发展前景的工人充实到积极分子的队伍中。
我想随着积极分子队伍的壮大,他们之中将会有很多佼佼者充实到我们村的党员队伍之中,也将逐步改善我们村党员队伍的结构。
(二)抓好无职党员工作。我们村有八十七名党员,其中只有七人在支部及村委任职,无职党员占全村党员总数的92%。无职党员虽然没有职务,但党员的身份却使他们成为党在群众中的一面旗帜。他们的表现直接体现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让“无职党员”积极参与到村中的大事小情。在交纳党费、实行计划生育、农村合作医疗、参加组织生活、遵纪守法、学用科技等方面起到一定的干事作用,从而激发“无职党员”的高度荣誉感,和敬业精神,从而自觉发挥自己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好好利用“无职党员”的带头致富本领,带头转变观念,带头找市场,带头闯市场,在谋划致富门路、搞活资源开发等方面率先垂范,给群众做出样子,指出路子。真正发挥出他们在农业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搞好党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对党员的教育培训是应该常抓不懈的工作,然而用什么样的方式更能够被党员们接受,更能够对提高党员自身素质起到深远影响却是应该好好动动脑子的。我觉得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就是一次很好的尝试。在此基础上,建立村级文化活动场所,并逐渐把其变成党员的教育园地,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园地和党员先锋模范的宣传阵地,可以集中播放《光辉历程》、《丰碑》、《辛勤为百姓》、《忠诚与背叛》、《不变的追求》等一批电教片,通过生动形象、直观易懂的方式,对广大农村党员进行理想、信念、宗旨教育,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另外,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组织村里的党员干部到南街村,华西村等先进村去考察学习也将是一种比较好的培训方式。
大学生党员队伍 篇6
关键字:调查,毕业生党员,教育
高等职业院校是培养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近年来,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非常重视,高等职业教育已发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等职业院校的大学生党员队伍不断壮大。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出“要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颁发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在总结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的同时,指出了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们结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纪念建党九十周年专项任务项目开展高职院校毕业生党员现状的调查,就是希望通过专题调研了解和掌握近年来毕业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的现状,进一步改进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的培养和教育工作,落实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迎接建党90周年。
一、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
(一)取样
本次调查随机抽取了广州地区3所高职院校的311名毕业生党员,以及作为参照对象的高职院校非党员毕业生277名进行问卷调查。年限分布在2004-2010年毕业的大学生,专业没有限制,各大类专业毕业生都有抽样的对象。
(二)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包括四大类问题,即从基本情况、就业情况、工作情况和信念、观念、组织生活等内容,设计了《高职院校毕业生跟踪调查问卷》和《高职院校毕业生访谈问卷》。
(三)数据控制及形成
1.调查方法。调查的方法分三种:一是网络调查,课题组根据调查问卷的内容制作了调查网站,被调查对象通过网络接受调查;二是纸质问卷调查,通过邮寄或当面填写纸质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三是访谈调查,通过走访毕业生,进行面对面的访谈,了解毕业生的现状。
2.调查控制。对网上调查对象,为防止一个人多次接受调查或非调查对象接受调查,我们对调查对象采取“用户名+密码”的方法来规避,网上的数据还采来完整性的检测。纸质的调查特别注意二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被测试对象是在自愿和充分时间的状态下完成;二是防止测试对象的相互干扰。同时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认真的检查及筛选,剔除无效问卷,并由工作人员录入网络进行汇总。访谈的调查则注意做好预约工作。
3.调查数据。汇总后的数据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形成总频表和交叉分析表。
二、数据分析
以下的数据,没有特别说明,都是指已经毕业的高职大学生党员。由于篇幅的原因,只采用了部分的调查数据。
(一)基本情况
1、对象来源: 调查对象主要来源于2007-2010年毕业的高职大学生党员,抽样中男女性别的比例大致相同。
表1:调查对象的毕业时间
2、工作单位性质:调查对象的工作单位主要分布在二种类型,一是集体及国有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占16.4%;二是民营或外资企业,占75.9%。特别是民营(私营)企业,已成为高职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
表2:调查对象工作单位的性质
3、工作地区:从表中很明显地看出,调查对象的工作地区主要集中在地级以上城市。
表3:调查对象工作的地区
4、、工作职位:主要分布在企业单位的技术、设计或管理岗位为主,是基层生产的骨干力量。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毕业生的月收入水平61.7%处在2000-4000元间。
表4:调查对象的工作职位
(二)就业情况
调查显示,“缺乏工作经验”是党员就业过程面临的最大困难,而“个人在单位的发展空间”是他们择业时考虑的最重要因素,同时,超过50%的人认为,综合素质对就业的影响最大。
表5:就业面临的困难
表6:择业的依据
(三)工作情况
调查显示,超过一半以上的学生更换过一次工作,这与目前高职毕业生的工作相对较不稳定相一致;近四成的调查对象在工作单位有升过职;总体上对目前的工作满意度不高,满意与很满意的人只有近三成;69.8%的人认为工作的压力比较大;而对目前工作比较满意的方面,赞成的先后顺序分别是“和同事或上司关系”、“工作环境”、“发展前景”、“职业兴趣”、“地理位置”、“专业对口”和“工资待遇”,即多数人对目前的工资待遇最不满意。
表7:工作单位变动情况
表8:职位变动情况
表9:工作压力
表10:工作满意度
四、组织观念
对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和组织生活、党性等方面的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党员的理想和信仰比较坚定,体现在对党员身份的认识、对待党组织的态度以及工作的态度上。毕业后,大部分党员通过工作、学习和参与社会活动,党性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提高。但是,调查也发现,毕业生党员由于工作单位的性质等原因,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近七成的党员的组织关系持靠在户口所在地或人才市场,工作岗位与党员的身份处于分离状态,加上高职毕业生多数在民营或私营企业工作,很多单位本身就没有建立党组织,超过一半以上的党员毕业后或很长时间都没有参加组织生活,党员的管理与教育现状今人担忧。
表11:组织关系
表12:组织生活
三、对策与方法
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的优秀分子,他们毕业后大部分同学都进入民营企业或外资企业工作,成为管理、服务和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很快,但党的基层建设特别是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份量的民营企业的党组织建设还很滞后,根据调查的情况,我们要未雨绸缪,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在校大学生党员的教育,让我们的大学生党员毕业后在最基层的工作岗位生根发牙,进而促进党的基层建设蓬勃发展。
1、基于时代特点加强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与信念教育
当前我国的经济正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 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资源和生产要素,不是资本,也不是土地或一般劳动力,而是知识、先进的科技和管理方法,在这种经济状态下,人的作用比历史上任何经济时期的作用都重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广大农村、基层和民营企业将是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而当前基层的人才非常缺乏。调查显示,目前大部分党员的就业还是选择在中大城市,由于人才的过度集中,不少党员毕业生对目前的工作状态和发展前景不满意,所以,我们不但要坚持不懈做好大学生党员的共产主义理想与信念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好思想道德教育,同时,我们还要结合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时代特点,把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与信念教育与他们的职业价值取向紧密结合起来,教育我们的大学生党员要把践行党的宗旨落实到时代对大学生的要求上来,通过形势教育、政策学习、职业规划、基层优秀党员先进事迹等教育党员大学生立志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基层和农村去建功立业,去实现自已的理想与信念。
2、基于职业特点加强大学生党员的组织意识和组织行为能力教育
调查表明,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党员,毕业后大部分就业于民营企业,目前我国民营企业的党组织建设还很薄弱,所以我们在进行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和培养过程中,不但要重视大学生党员对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党性修养,加强大学生党员的身份教育,永保共产党员的本色。同时,我们也要强化大学生党员的组织意识和组织行为能力教育和培养,要把党员毕业后面临工作单位可能没有健全的党组织的现状告诉党员大学生,帮助他们分析基层党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使我们的党员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不会无所适从:一方面教育我们的党员,要积极主动通过各种渠道与党组织取得联系,使党员的民主生活尽快进入正常的状态;另一方面,要大力培养我们的大学生党员积极参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识和能力,让我们的共产党员毕业生,成长为播种机,在基层、在农村、在民营企业生根发芽,成为党的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生力军。
3、基于岗位特点加强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教育
当前,党要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就需要千千萬万掌握先进生产力的青年先进分子投身到改革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热潮中去,客观要求广大青年热爱科学、不断关注科技发展的前沿动向,及时探寻新的知识领域,创新性地工作。所以,我们在进行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教育时候,要特别重视教育我们的党员,脚踏实地,立足工作岗位,自觉地、创造性地学习,掌握一技之长,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工作岗位上体现先进性,成为“岗位排头兵”,成为“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践行者,成为企业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
4、基于基层党组织现状构建大学生党员教育的联动机制
当前,党的基层建设特别是民营企业的党组织建设非常薄弱,有些地方甚至出现“真空”现象,对于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党员,面对这种情况,往往感到无所适从,党员的教育与管理也出现严重脱节的情况。所以,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党员的教育与管理的触角要进一步沿伸,要主动与社会党组织联系,共同构建毕业生党员教育与管理的有效机制。一是可以通过建立网上党支部的办法,把工作单位没有成立党组织的毕业生党员集中起来,通过网络开展党员教育与管理,使党员在毕业后一二年内党员民主生活正常开展;二是高校党组织要积极与毕业生工作单位所在街道党组织或人才市场加强沟通与协调,为毕业生党员寻找“合适的婆家”;三是要积极与地方党政部门和用人单位共同努力,推动有条件的企业尽快建立基层党组织,在党的基层建设最薄弱的地方发挥高校党建的优势,为促进党的基层建设贡献应有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刘小军等,新形势下创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路与对策[J],高教研究,2009.7
[2] 王永贵,推进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战略路径[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9.4
大学生党员队伍 篇7
一、调查情况
本次问卷调查共设有24道题目, 其中个人信息题2道, 认知方面10道题, 行为方面6道题, 目标方面4道题, 主观题2道。调查的主体对象为计算机学院学生党员, 抽样对象为机电工程学院学生党员, 共110名。本次共发放调查问卷110份, 有效回收110份, 有效回收率100%。
二、现状分析
(一) 认知方面
本文对认知方面主要从五方面进行调查, 分别是:入党动机、行为表现、主体意识、政治素质与理论学习情况、党员管理制度了解情况。数据统计如下:1) 大部分学生党员入党动机较为纯洁。有51.82%学生党员认为入党是为他人服务, 36.36%学生党员认为入党能严格要求自己, 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但有10%学生党员认为入党为了更高的荣誉感, 入党动机偏颇。2) 大部分学生党员能自愿服务、奉献, 参与实践。有91.82%学生党员自愿服务和奉献, 82.73%学生党员能吃苦耐劳, 乐观开朗, 73.64%学生党员自主参与社会实践。3) 部分学生党员在党组织中主体意识弱化。有88.18%学生党员认为学生党员在党组织中的主体意识较为重要, 但有11.82%学生党员忽略了自己作为学生党员也应该是党建主体的事实, 导致其在现实中的主体地位被弱化。4) 政治意识有待提高, 理论学习有待加强。仅有64.55%学生党员政治意识较为强烈, 并能主动学习理论知识, 积极关注时事, 认知正确、立场坚定。有35.45%的学生党员政治意识一般, 被动学习理论知识, 适当关注时事, 说明学生党员的在党意识比较淡薄。5) 党员有关制度学习有待加强。有10%学生党员对党员发展细则不够了解, 有14.55%学生党员对党员管理规定了解不多。为此, 要不断加强学生党员有关制度学习。
(二) 行为方面
本文对行为方面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调查, 分别是:自身的改变、模范带头作用、作为学生党员做得好或不好表现、有待改善方面。数据统计如下:1) 绝大多数学生党员入党后自身有所改变。有94.54%学生党员成为党员后自身素质 (言行) 发生了改变, 更加积极和努力。2) 大部分学生党员能在遵守各项制度、帮助他人、学习方面、言行举止等方面起模范带头作用。有超过80%学生党员在遵守各项制度帮助他人、学习方面、言行举止等方面起模范带头作用。但仍有部分学生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没有发挥出来。3) 及时发现问题, 善于思考能力有待提高。有超过80%学生党员在帮助他人、主动工作、学习等方面做得较好, 但有47.27%学生党员缺乏及时发现问题, 善于思考能力。4) 大局观念、思考能力、学习努力程度等方面有待改善。有59.09%学生党员认为实践方法不够灵活、大局观念不够强烈;有58.18%学生党员认为思考能力、执行力不够强;有40.91%学生党员认为学习不够努力。
(三) 目标方面
本文对目标方面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调查, 分别是:自身改变效果、根据自己的体验对党组织的评价、在党组织中的收获、加入党组织后自己的目标实现等方面。数据统计如下:
1) 绝大部分学生党员入党后自身改变效果较好。有90.91%学生党员认为成为党员后自身改变效果较好。2) 存在部分学生对党组织认识不够深刻。有10%学生党员认为党组织是个事务集体, 超过80%学生党员认为党组织是一个团结向上、乐于奉献的组织。3) 学生党员在党理论知识、服务意识、实践能力等方面在有所提高。有超过70%学生党员认为在党组织中自身的党理论知识、服务意识有较大提高, 有62.73%学生党员认为参加实践水平有所提升。
三、建议
针对问卷反映出来的问题, 结合实际, 主要从三方面提出建议, 具体如下:
(一) 认知方面
1) 树立学生党员主体意识, 将正确的入党动机内化为自我完善与服务他人的坚定信念
2) 做好组织考察工作, 严把“入口关”
(二) 行为方面
1) 加强政治觉悟引导、危机意识培养, 用合理的方法改善行为。学生党支部可以建立理论知识交流与研讨兴趣小组, 定期要求学生党员就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与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 或对时政热点难点等问题发表言论, 拓展思维, 碰撞出觉悟的“火花”。要求学生党员按照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通过各种载体培养危机意识, 发现异常及时反馈。
2) 加强学生党员的实践教育、继续教育, 提高其执行力和思考能力。丰富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的内容, 师生共同商议组织生活会主题, 倾向于向公益性、专业性等方面发展, 形式不限, 走出校园, 走出本地区, 实实在在的实践, 真真切切的教育, 不断提高其执行力、策划力、思考力等。
(三) 目标方面
1) 明确共性和个性目标, 强化教育。
学院党支部建立学生党员成长记录卡, 每人都记录自己在党支部的成长动态, 反映自己的变化和需求。党支部定期检查, 根据基本动态明细, 确定组织生活会的主题、形式、培训、活动等, 搭建学生党员自主要求进步的平台。
2) 明确整改目标, 强化考核。
党支部通过开展学生党员自查、他查或学生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 提出党支部整改目标, 要求个体围绕整改目标制定自己的整改计划、措施等, 深化学生党员的自我监管、自我反馈, 将其整改效果进行公示。
学生党员是学生群体的先进代表, 同时也是高校创建和谐校园文化、实现文化强校的学生主体, 拥有正确的认知、规范的行为、清晰的目标, 是高校学生党员素质提高的基础, 而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制度完善、党支部建设的完善等是学生党员素质提高的保障, 对高校学生党员的培养, 要实事求是, 更要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摘要:高校学生党员的发展与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 学生党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并影响高校学生党员群体的战斗力、影响力。本文围绕高校学生党员的认知、行为、目标等三方面, 对学生党员进行问卷调查, 并通过问卷统计与数据分析, 了解目前学生党员的素质现状并尝试提出可行性建议。
大学生党员队伍 篇8
关键词:艺术类高校,学生党员队伍建设
一、艺术类专业学生的特点
1、艺术类专业学生文化基础薄弱, 文化修养不够, 学习上缺乏主动性。
艺术类专业高考录取时文化课成绩门槛低。高考中文化课的录取分数线比非艺术类学生要低得多, 就给高中阶段文化课基础差, 考上普通高等院校希望渺茫的学生创造了条件, 便把报考艺术类专业当成能够读大学的救命稻草。艺术类专业学生从小就开始学习专业, 他们的时间和精力大部分都花在学习专业上。进入大学学习后, 自由的学习状态使得学生往往更重视专业课程而轻视其他文化课程的学习。这就势必导致艺术类学生文化修养不够, 知识面狭窄, 缺乏人文精神。
2、艺术专业的学生思想意识淡泊, 不太重视对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
对校内外、国内外时事漠不关心, 参与实事政治的热情明显偏低;一部分人在道德认同和道德实践上存在较大反差, 他们的道德水准、纪律素养等仍需进一步加强。
3、学生经济负担较重, 心理压力较大, 期望值较高。
因专业的特殊性, 艺术类学生学费高, 每年的学费再加上材料费、考察费等相当于非艺术类专业的两个学生一年支出的总和还要多, 学生的经济负担过重。另外, 自身渴望自立与如何适应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突出, 使得期望值很高的学生受到很大打击, 从而产生一定的消极心理, 不良情绪直接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基于以上几点原因, 加强艺术类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 提高学生党员群体的先进性显得尤为重要。
二、加强和改进艺术类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思路和对策
1、坚持正面教育引导, 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
加强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 必须坚持正面教育和引导, 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学生的头脑。加强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 提高理论修养、加强思想政治素质方面的教育, 用实践行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这是一名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体现。
教育大学生党员要密切联系群众, 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要刻苦学习文化和专业知识, 热爱和关心集体, 带动身边的同学共同建设好集体荣誉感, 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学习上互相帮助, 生活中同甘共苦, 共同进步。
教育大学生党员要自觉遵守党的纪律, 遵守校规校纪, 对一些违反校规校纪的现象, 要敢于挺身而出, 坚决加以阻止。在工作、学习中要时时刻刻体现出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2、坚持标准, 认真做好党员组织发展, 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
发展党员要遵循“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慎重发展”的方针, 本着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标准保证质量的源头, 保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在大学生党建工作中, 按照重在培养、立足教育、确保质量、重点推进的工作思路, 结合学校实际, 加强高校党务干部队伍建设, 培养一支能够适应时代发展和当前大学生培养要求的高素质党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同时把学生党建工作作为党务干部的重要职责, 列为日常培训和考核重要内容, 引导他们把党建工作融入到学生思想教育的全过程, 以良好的素质和道德风范影响教育学生。
3、提高艺术专业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理论实践水平
高校基层学生党务工作者应积极利用入党积极分子的入党热情, 通过业余团课和党课、纪实教育宣传片及网络自学等途径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政治理论、党的基础知识、时事政治教育。同时, 也应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实践教育。当代大学生普遍缺乏社会实践, 党组织应通过组织入党积极分子深入社会、引导其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话动来巩固对党组织的坚定信念。如“开展党员活动日”, 青年志愿者进孤儿院、养老院及假期进行艺术实践等活动, 从而达到“寓教于实践”的效果, 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4、加强文化素质教育, 提高艺术类学生文化修养
由于艺术类的职业资质要求, 艺术类学生应具备深厚的人文社会基础、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科学判断的能力等, 但是艺术类学生对文学、哲学、历史、政治等人文社会学科课程普遍没有兴趣。艺术类学生人文内涵的缺失会影响到他们作品的内涵、构思和表达, 进而影响他们今后的发展。因此提高学生文化修养, 提升学生文化底蕴事在必行。
5、充分发挥专业教师教书育人作用
艺术类专业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不能单纯只是几个辅导员就能完成的, 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和专业教师接触。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教师要用自己的知识、能力、道德品质、行为风貌等作为手段, 直接影响、感染学生, 成为学生的榜样、楷模。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特殊教育作用。
6、切实加强对艺术类大学生发展党员工作的领导
要切实加强对学生党建工作的领导, 把发展大学生党员工作提到学生工作的重要日程上来。要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 组织工作部门和学生工作部门联合布置和督促检查, 共青团组织密切配合, 院系党组织贯彻落实的级抓级、级促级、层层抓的发展党员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三、结束语
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难度较大的工作, 学生党员是学生当中比较优秀的群体。充分调动学生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真正在学生党员中建立起一种党支部的荣誉感, 将会大大提高学生党建工作和学生工作的效率和效果。新形势下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要“以学生为本”, 切实做好广大青年学生的全面教育, 勇于探索和创新, 不断总结新的经验,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通过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 保证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落到实处, 同时要运用先进的科学手段, 更有效地做好学生党建工作, 以此带动高校学生工作的发展, 做好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艰巨任务。
参考文献
[1]林蓉.浅谈新时期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问题[J].福建党史月刊, 2008 (03) .
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探究 篇9
一、后续教育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入党后续教育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04年强调, 要高度重视党员的发展工作, 坚持标准、保证质量。将优秀的大学生吸纳到当的队伍中来。提出努力实现本科生“低年级有党员, 高年级有党支部”的目标。2005年, 中组部、教育部、团中央发出《关于加强和改进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和大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意见》, 进一步明确做好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和大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基本要求, 要求坚持和完善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的标准和程序。认真做好大学生党员的管理工作, 切实加强对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早期培养教育, 积极推动大学生党支部建设在班上。在此之后, 很多高校将党员队伍的发展壮大当作支部工作的重要任务, 在支部工作的考核中也将党员数量、比例当作硬指标。这就导致了支部工作大部分都围绕党员的发展来开展。在积极分子期间和预备期间严加考核, 发展工作结束之后, 忽略了党员的再教育。学生顺应形势, 也出现“入党前高标准、严要求, 入党后松一半”的情况。但是, 发展党员的最终目标, 应该是培养党员这个平凡而又特殊的群体为更多的人服务。因此, 加强入党后续教育才是使党员长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行之有效的方法。
2.政治理论学习淡化导致学生党性不足
衡量学生党员是否合格的首要标准, 应该是政治信仰是否合格、立场是否坚定。高校党支部普遍在培养期学生较注重理论学习并定期提交思想汇报, 但是在发展后对学生思想层面的变化了解的少, 忽视了对学生的再教育。学生普遍经历顺畅, 阅历浅, 缺少社会实践,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各种社会思潮的冲撞, 很容易被社会上不良舆论所引导, 出现政治信仰迷茫的现象。
3.教育方式过于单一, 没有调动学生积极性
对于大多数党支部来说, 支部的组织生活、党日活动形式单一, 主要方式停留在学习文件和领会会议精神上, 实践锻炼不足。内容上没有与时俱进, 跟紧时事要点。不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因此, 导致大学生入党后学习积极性下降。
二、激励机制概念和激励机制构建的思路
激励机制在人力资源学科中的概念为:激励机制 (Motivate Mechanism) , 也称激励制度 (Motivation System) , 是通过一套理性化的制度来反映激励主体与激励客体相互作用的方式。激励机制的内涵, 就是构成这套制度的几个方面的要素。激励机制运用在大学生党建中, 是指为了达到教育目的, 根据学生党支部的实际情况, 制定适当的行为规范和分配制度以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分配达到党支部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一致。因此, 激励机制的制定需要人性化的观念, 通过理性化的制度来规范基层党组织中党员的行为。
激励机制应该体现其公正及严密的科学性, 对绝大多数学生党员有积极、向上的引导作用。激励机制应该以满足党支部工作要求为目标导向, 以满足学生成长成才, 更好发展为出发点。设置各种各样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 建立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
三、激励机制构建的思考
1.创建支部文化。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用一定的文化塑造人, 支部文化是支部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机制, 成功的支部文化, 对于调动支部学习积极性, 激发大家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 起着现实和长远的作用。
2.重视政治理论学习。理想信念是督促一个人进步的力量之源, 只有明确了自己所要追求的目标才有可能有源源不竭的动力。而党员的理想信念源自于教育, 源自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 清楚地认识自己所要追求的价值, 从而正确地追求这些价值。随着各级学习型党组织的建立, 学生支部更应该结合自身还在学习阶段的特点, 制定行之有效的学习制度, 通过各种方式激励党员学习。通过学习, 增强当代大学生的党性觉悟, 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责任感和使命感。
3.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首先, 激励制度要具备的原则就是公平。制度制定的过程中, 一定要广泛征求支部成员意见, 并将制度公开。让激励严格按制度执行并长期坚持;其次, 和考核制度结合起来, 这样能激发内部成员的竞争意识, 使这种外部的推动力量转化成一种自我努力学习的动力, 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再次, 是在制定制度时要体现科学性, 也就是做到工作细化, 系统地分析、搜集与激励有关的信息, 全面了解学生的需求, 不断根据情况的改变制定出相应的政策。
4.激励方式因人而异。激励分为正向激励与负向激励。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立存在的特点, 对同一类激励每个人表现出的兴趣也不相同。并且, 由于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不一致, 有的同学需要正向鼓励而有的新同学还处在需要别人监督的阶段。因此, 只有选择不同的激励方式或手段才能更为有效。
5.采用多种激励机制综合运用的方法。支部应根据本支部实际情况和特点, 采用不同的激励机制。例如, 可以运用参与激励, 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支部活动形成党员对支部的归属感、认同感, 可以进一步满足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也可以运用荣誉激励的方式, 给表现优秀的党员学生适当的荣誉奖励。激励的方式多种多样, 主要是采用适合支部特点的方式综合运用不同种类的激励方式, 就一定可以激发出支部成员的集体荣誉感, 使支部得到更好地发展。
大学生党员队伍 篇10
(一) 思想现状
高校学生党员的思想状况总体来看是良好的, 但是在部分学生身上表现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端正的特征。总体上看, 高校学生党员大部分有着积极向上的人生信仰, 这是主流思想表现, 但是部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表现出淡漠的思想态度, 还有些学生思想受多种因素影响, 呈现多元化趋势。高校学生对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认识也比较正确和积极, 能够认识党的先进性, 并能够认识到其教育是需要过程的, 需要通过实践来完成, 学生党员普遍能够认识到自身要保持先进性。因此, 需要加强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的运用, 学生党员要身体力行, 向目标前进。对党的认同和态度上, 高校学生党员能够端正态度并积极学习党的政治理论知识, 能够拥护党的领导, 并且信任党的执政能力, 对未来充满希望, 在重大问题和事件面前能够与党中央的领导保持一致, 坚持学习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普遍认同我党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和价值观。
(二) 学习生活现状
当前高校大学生党员的学习态度普遍较为积极, 整个校园有着深厚的学习氛围, 学生党员能够利用课余时间自觉到图书馆、自习室进行学习。很多大学生在课余时间会参加各种培训班, 并能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讲座, 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拓展视界。但是在高校大学生中仍然有一部分学生受到社会上拜金主义的影响, 不重视学习, 过于看重钱的价值, 甚至认为钱是万能的。为了赚钱, 有些学生甚至还经常逃课。在高校大学生中还存在一种自由主义, 这类学生学习不上进, 每日将时间浪费在网吧上网, 或是手机上, 或打游戏或社区论坛聊天, 整日昏昏沉沉, 耗费青春。
总体上看, 高校学生党员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 能够积极组织和参加各类校园活动, 在课余时间通过参加活动使他们学到了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 增长了见闻, 提高了实践技能, 一些学生党员还能够带头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学习风气, 使“从严治学、学以致用、求真务实、学无止境”成一种普遍理念, 在学生中成为先进的表率。学生党员在宿舍中积极开展舍内活动, 如通过“党员下宿舍”, 使学生党支部能够真正的发挥作用, 帮助学生。
二、学生党员队伍长效机制建设所受的影响
(一) 党内民主意识增强对高校学生党员队伍长效机制建设的影响
党内民主是一个政党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行和发展民主, 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基本原则。党内是否能够真正做到民主原则将直接影响党的生命力, 关系着党的前途命运, 影响着党的发展。在当前全党都十分重视民主, 在此影响下, 高校学生党员的民主意识也明显提高, 在高校学生党员中也形成了更具活力的党员文化。在我党充满民主精神, 有着极强包容性和开放性的党员文化中, 学生党员的思想相互交流, 并产生新的思想火花。同时, 当今社会网络技术发展快速, 也促进了高校学生党员素质的提高, 使学生党员的参政意识明显提高。
(二) 依法治国的实施对高校学生党员队伍长效机制建设的影响
依法治国就是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做到这一点就是要坚持依法执政、民主执政, 这是我党在执政道路上总结出的新经验。高校学生党员是一群有着一定的知识文化水平的优秀青年, 思维活跃、素质高, 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强, 敢于挑战, 也于思考。随着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推进, 依法治国影响着方方面面, 高校学生党员的思想自然也会受影响, 因此, 高校党务工作中对于学生党员队伍的建设也必须要考虑到与时俱进。
(三) 互联网普及对高校学生党员队伍长效机制建设的影响
1. 正面影响
互联网的发展给高校党员队伍建设带来了很积极的影响, 使党员队伍长效机制建设的影响力、辐射力、感染力都被放大。首先, 网络的发展使党员队伍建设的内容更加丰富。网络的互动性使学生与学生党员之间, 学生党员与教师之间, 同学之间沟通更加方便, 网络的图像、文字、声音与使党员队伍建设的内容传递更加形象, 增加了宣传形式。其次, 网络使高校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的模式更多样, 通过网络的集成性、可选择性及双向交流性, 为党员队伍建设提供了更有个性、有特色的建设环境, 网络的双向沟通使高校学生党员可以有更多的体验, 使学生党员能够更好的做出判断, 并能够对各种信息进行识别。再次, 互联网给了学生党员更多的展示机会。网络是一个平等的舞台, 学生党员和教师可以在网络上以一个隐秘的身份参与网络互动, 学生和教师间的“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身份被淡化, 使学生党员与教师间进行自由交流, 使学生党员队伍建设占领新的高地。
2. 负面影响
互联网对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的作用具有两面性, 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网络的自由性使我党的宣传面临严峻挑战。首先, 网络信息的充斥使学生党员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抵御的能力受到挑战。当前, 我国在网络信息的控制和屏蔽上尚显薄弱, 各类思想在网络上汇集, 西方国家的反对势力还利用网络宣传反动思想, 试图通过意思形态的渗透来弱化高校学生党员的思想觉悟, 这是高校学生党员面临的思想挑战。其次, 网络对舆论宣传导向形成挑战。网络能够从物理空间上打破党组织和政府对新闻监督和控制的有效范围, 提高网络受众的信息接受自主权, 同时, 还提高了受众的信息发布的自主性, 舆论导向更容易产生非预期变化, 通过网络加强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的不确定性增加。再次, 互联网对党务干部队伍素质要求提高。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离不开学校的党务工作干部, 如果对网络环境和技术掌握太少, 就无法有效的运用网络, 在网络这个意识形态领域的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的主动作用就十分有限。最后, 互联网对青年教师、学生党员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挑战。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中, 学生党员不受时空限制, 不受权威约束, 很容易产生道德判断力下降的现象。
三、高校学生党员队伍长效机制建设的途径
(一) 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
学生党员队伍长效机制建设的关键是加强学生党员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校园文化是高校大学生生活的基本人文环境, 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须要重视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的影响。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而这个过程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也是校园文化建设过程。同时, 将思想教育与心理教育结合起来, 教育过程中不能简单的讲道理, 要加强学生的心理辅导, 对当前大学生面临的各类心理问题积极应对, 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等。思想政治工作要注意研究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 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
(二) 加强党内民主建设
首先, 确保高校学生党员的民主权利。民主权利是党员队伍建设的基础, 而党内民主的实现水平也直接影响着学生党员的积极性、主动和创造性的发挥。失去了党内民主, 也就推动了党的活力, 党的发展就缺乏动力。在工作中要以完善和落实学生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为重点, 在学生党员队伍建设中做民主制度建设。
其次, 在高校学生党员队伍建设中要积极推进党务公开, 提高学生党员组织工作的透明度。党务公开是实现学生党员党内民主的重要方法, 也是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例如可以通过党内会议、文件简讯、校园网、微博等, 向学生党员下发文件, 定期向学生党员通报党内事务, 设立学生党支部党务公开栏, 建立学生党员活动室, 为学生党员提供文件查阅等, 而对于适合全校公开的内容, 在可以在校内开发布会, 通过校园广播、校报、校内党务网站等来向学生发布信息。加强党内民主, 还可以开展党务公开监督员座谈会, 或是向学生发放征求意见表, 了解学生对高校学生党员队伍的党内民主的建设意见和建议, 对其中重要的意见和建议, 要及时向学校党委汇报并解决。
(三)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学生党员队伍要有活力需要有良好的制度来做保障。高校学生党员队伍建设要做好基层党组织建设。首先, 制度划分要科学, 即制度与制度间不能交叉或是相容, 避免出现逻辑错误。其次, 制度内容应科学具体。学生党员队伍建设要结合本校的学生党员工作性质和任务、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现状, 紧密联系工作实际, 设计具体的制度内容。再次, 学生党员制度的活动时间要合理。活动不能过于频繁, 要和整个党建活动时间合理结合, 不能将活动集中在短时间内进行, 错开活动更有利于学生党员队伍的建设和发展。最后, 基层党组织制度执行要连续。制度在内容上应具有连续性, 制度确定后不得随意更改, 在保证组织制度的“严肃性”。
摘要:高校学生党员的进步作用受到党的高度重视, 学生党员队伍建设也成为高校学生管理的重要内容。中央从管理制度的角度提出了“长效机制”建设, 学生党员队伍长效机制建设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本文就高校学生党员队伍现状、受到的影响进行分析, 并提出了高校学生党员队伍长效机制建设的途径。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员,党员队伍,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上海市教卫党委系统党建研究会课题组, 顾继虎.加强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建设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 2010, 19:66-71.
[2]李禄俊.高校学生党员群体长效教育机制的探索与创新[J].教育与教学研究, 2009, 10:38-40.
[3]张伟.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建设的长效机制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5, 03:139-141.
大学生党员队伍 篇11
关键词:学生党员;问题;措施
高校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的优秀群体,是党的生力军。他们的素质如何,不仅关系到当代大学生的群体形象、关系到党员队伍的整体形象,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兴衰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能否实现伟大复兴。因此,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作风正派、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大学生党员队伍,是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员队伍建设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高校学生党员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培训时间较短,入党动机存在多样性
学生党员从递交入党申请书到入党,一般只需要1到4年的时间。由于入党前审查培养时间较短,缺乏对他们进行系统的党的基本知识学习培训和政治思想信念的反复锤炼,使得他们在政治思想理想信念上不够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有映入脑海,在大是大非面前,尤其是当涉及到个人自身利益得失时往往经不住考验。
不排除少数学生入党动机不纯,比如入党能为自己将来找份比较满意的工作增加砝码;或者在进入社会后仍能保持“先进”的位置。这些想法只能将它定位在“初级”愿望上,当这些“初级”愿望实现了,学习、工作的动力自然也就减弱。由于上述因素的影响,在工作中确实有个别学生党员在入党之后确实出现了思想滑坡、不能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的现象。
2.入党时间较短,明辨是非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大学生党员在校期间党龄均比较短,一般长的是三年,短的只有几个月。由于在党时间短,缺乏必要的实践锻炼,缺乏一种经过长期在党内学习生活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严格按党员标准和义务要求自己的习惯,缺乏对党的组织原则的深刻领会和对党内各项纪律和制度的深入认识。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社会知识更加开放和获取知识更加快捷,他们虽然是学生中的优秀分子,但任然摆脱不了那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所特有的好奇心与冲动心理,容易受到一些消极因素的影响。
3.学生党员教育形式单一、内容枯燥
学生入党后,许多高校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往往都是学习党在各个时期的重要方针政策文献,这当然要学,但如果仅仅停留在念文件、读文章的层面上,照本宣科,就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久而久之,他们对参加此类党内学习生活的活动便心生厌倦,更谈不上通过党内学习生活达到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觉悟的目的。
4.高校学生党员的管理和监督制度不健全
在支部的日常工作中,许多学校的学生党组织工作缺位,对党员教育管理抓得不够紧, 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流于形式。对学生党员的管理和监督制度有待健全,主要包括:辅导员联系党员制度;党员汇报制度;学生评议党员制度;党员联系班级制度等。
二、加强高校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的措施
1.严把“入口关”,加强教育和培养, 确保发展质量。
建设高素质的大学生党员队伍,首先要选拔和培养一支数量足够、质量较高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夯实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基础。《中共中央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党的建设的通知》明确指出:“要把发展党员的着重点放在对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上”。高校基层党组织要按照党中央的要求,通过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党外群众对党的认识,牢牢地把优秀分子吸引到党的周围,不断壮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
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内容要由浅入深,形式要丰富多样。要根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浙江省公民道德规范》的要求,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教育,教育他们模范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字公民道德基本规范,让他们明白要成为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首先要自觉成为一名好公民、好学生。要加强党的基本知识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特别是加强党的先进性教育,进一步端正入党积极分子对党的认识。在教育形式上,可以因地制宜地组织学生进行主题讨论、学习体会交流、优秀学生党员现身说法、“早日站在党旗下”演讲赛以及参观考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典型单位等活动,对学生进行启发教育,引导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2.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加强思想建设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思想建设是党的建设的灵魂和基石,贯穿党的建设的始终。加强学生党员的思想建设,就是要求他们不仅在组织上入党,而且必须要在思想上入党。当前,主要加强三严三实教育和二学一做教育,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他们成为新时期的合格党员和模范党员。
3.实现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形式的多样化,进一步理顺学生党员教育体制
首先要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为学生党员搭建党性锻炼的平台,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要途经, 以党校为主阵地,理论教育和实践锻炼同步进行;以大学生社团为主要载体,为大学生党员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创造条件; 以大学生党支部为核心, 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基层党组织工作中的作用,使之成为骨干力量,不断提高其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
其次,加大学生党员的继续教育。在入党之后,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党员的继续教育。通过听报告,谈心得,颂恩情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不断帮助他们摆正自己的位置,坚定其理想信念,铭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处处高标准、严要求,并以自己的言行影响身边的同学。
4.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和监督制度
对学生党员的管理, 首先要以“严”字当头,不要求学生做到的,要求他们必须做到,要求学生做到的,要求他们必须做得更好。要求他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学习、遵纪守法等方面起模范带头作用。
其次,不断完善辅导员联系党员制度、党员汇报制度、学生评议党员制度和党员联系班级等制度;推行学生党员年度考核及评优制度,并形成长效机制。
5.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
党支部是党的最基层组织,学生党支部是学生党员继续教育管理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和组织者。学生党员质量的高低,能否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支部的工作, 特别是党支部书记的素质。选配好党支部书记, 是搞好高校党支部建设的关键环节。学生党支部工作成员都要接受学院严格、客观的考核,高校应当优化支部成员结构,疏通学生党员的教育渠道,通过吸收院系优秀教师党员进入学生党支部、邀请部分党龄长、理论知识丰富、政治鉴别能力强的老党员担任支部顾问等形式优化支部成员结构,增强学生党支部的整体素质,为加强和改进学生党员继续教育提供组织保障。
6.加强学生党建工作队伍建设,保证足够的经费投入
为确保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 工作必须做得细致、扎实,配备和培养一定数量的专兼职党务干部是必不可少的。党务工作干部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质一定要高,对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要有热情。在工作中能够做到深入学生,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关心学生的生活, 并且在学生中要有一定威信。同时, 还应该能够不断创新工作方法,能够做到与时俱进。
另外,保证有足够的经费投入是必须的,为有效地开展和组织学生党员教育和管理工作提供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林林,袁圆,论加强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J],安徽文学,2008.11.
[2]崔斌,加强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J],1999.4.
[3]胡春江,沈越, 刘进宝,新形势下提高大学生党员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4.
高校大学生党员退出机制研究 篇12
一探索高校大学生党员退出机制的必要性
1. 探索高校大学生党员退出机制是《党章》的要求
《党章》对党员的退出做出了明确规定:党员若缺乏革命意志, 不履行党员义务, 不符合党员条件, 党的支部应当对其进行教育, 要求其限期改正;经教育仍无转变的, 应当劝其退党;党员如果没有正当理由, 连续六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 或不交纳党费, 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 就被认为是自行脱党。中央党校党建部戴焰军教授曾提出:“对于已经进入党内而实际上达不到党员要求的这部分人怎么解决?《党章》对入党机制有一整套严格的程序规定, 现在的问题是, 和入口相比较, 出口方面的机制不健全。怎么让不合格的出去, 这方面的机制还有待健全。”因此, 探索建立高校大学生党员退出机制, 在把握好党员发展“进口”关的同时, 也要解决好不合格党员的“出口”问题, 使党员退出机制常态化, 不仅符合《党章》提出的要求, 也是对完善党员退出机制的一个有效回应,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退党机制不健全的问题。
2. 探索高校大学生党员退出机制是保持党员先进性的要求
保持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关键在于提高党员质量, 而建立党员退出机制是提高党员质量的重要举措。高校大学生党员是党员的重要群体, 其政治素养、文化水平直接影响到党的未来。据中组部最新统计显示, 近年来高校每年发展的大学生党员人数均超过全国发展党员总数的三分之一。随着当前高校大学生党员数量的激增, 激增的大学生党员数量和比例给党员队伍补充了新鲜的血液, 但也给大学生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建设带来了挑战。而当前, 大学生党员中还存在入党动机不纯、共产主义信仰不坚定、党员意识松懈等问题, 为进一步提高高校学生党员素质, 优化党员队伍结构, 有必要在高校大学生党员队伍中推行党员退出机制, 及时清退高校学生党员队伍中的不合格力量, 研究大学生党员退出机制显得十分重要而且急迫。
3. 探索高校大学生党员退出机制是大学生党员特殊性的要求
大学生党员也是一个特殊群体, 相比其他党员, 存在流动性强、考评周期短、较少存在纪律处分等一系列问题, 主要包括: (1) 大学生党员培养考察时间占据大学 (本科四年) 三分之二的时间, 党员管理考核时间却不足三分之一, 使得大学生党员存在教育管理周期短的问题; (2) 毕业生党员因毕业而容易引起考察中断, 给大学生党员的考察记录、档案衔接等问题带来困难; (3) 高校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 跟其他党员领导干部不同, 一般不存在面临纪律处分等问题, 预备期满延期转正等情况都很少出现。针对高校大学生党员队伍和党员教育培养的特点及难点, 使得高校大学生党员的退出机制研究显得十分特殊和迫切。
二大学生党员退出机制实践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 大学生党员退出机制的考评体系不完善
当前, 大学生党员的考评体系还存在不少问题, 在考核理念上, 存在单纯地为评价而评价的倾向, 没能将评价的过程与教育培养有机结合, 无法全面体现教育、引导、评价、促进的职责。在考核抓手上, 不能从大学生党员管理的实际特点出发, 将评价的目标与相应的活动有机结合, 也不能有针对性地通过搭建平台、创设环境来帮助被评价者成长进步, 前期评议和考核缺乏实际而强有力的抓手使得大学生党员退出机制的推行严重缺乏事实依据。在退出机制的标准上也较模糊, 缺乏量化可行的标准, 对于合格与不合格的大学生党员, 没有明确的规定, 使得考核难以操作。
2. 大学生党员退出机制的考察周期难界定
大学生党员退出机制的推行需要长期细致入微的教育考察和事实记录做铺垫, 目前大学生党员考察除一年一评的党员民主考核外, 其他考察既缺乏抓手又缺乏过程材料, 在大学生党员的考察周期界定上存在一定难度, 在党纪党规等理论层面上难寻坚定的理论依据, 如几年考察不合格是否可以视为劝退?再加上大学生党员培养考察的时间本来就短, 只占据大学 (本科四年) 三分之二时间, 党员管理考核时间不足三分之一, 大大缩短了党员教育考察周期, 从而无法全面科学地推行党员退出机制。
3. 大学生党员退出机制的后续问题难衔接
大学生党员的党建档案是记录党员学习、工作和生活历程变化的重要资料, 也是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载体。在推行党员退出机制过程中, 党员退出后, 其档案是继续保留在党组织内还是清理出去成为操作过程中的难题。同时, 党员退出后, 再行申请入党是否可行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对于毕业生党员, 由于实习外出等情况, 对党员考察和管理带来一定困难, 而且在毕业生组织关系结转流动过程中, 也对党员的考察留有一定的空白。
4. 大学生党员的退出情况难以分析
党员退出可以分为: (1) 主动自愿退出。 (2) 非主观因素造成的组织纪律方面的过失而退出, 如长期不参加组织生活, 不按时交纳党费等。 (3) 主观因素造成的退出, 如在党内长期不起作用, 不主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的作用。 (4) 因党员民主评议不合格而退出。但是对于某些退出情况却难以分析, 如很难界定怎样才算是在党内长期不起作用,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又是怎样的一个标准, 对于民主评议不合格也没有明确的规定。
三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党员退出机制的对策建议
1. 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完善党员民主考评机制
对党员的党性要求做定量分析, 建立“高校学生党员创先争优科学评价指标体系”, 细分成党性意识、党员形象、党员作用、党员激励这4个一级评价指标和政治立场、理想信念等12个二级指标, 并把“具体目标内容”和“准入标准”作为三级评价指标, 采用行为评价法对学生党员的行为做具体评判和审定。从大学生党员“优秀性”这一本质特性层级递进, 逐步分类细化, 构建适合当前大学生党员考评的操作体系, 以求达到评价、甄别、引导、激励的目的。在这样一套定性、定量结合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指引下, 通过考核和反馈, 为大学生党员民主评议提供重要依据, 从而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党员民主考评机制。
2. 区分党员退出具体情况, 探索党员退出界定标准
针对党员退出标准不明确的问题, 各党支部要在详细考评记录的基础上, 合理区分党员退出的各类情况, 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严格按照《党章》及有关党内法规要求, 结合各自实际, 经过广泛征求意见, 将无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缴纳党费、不落实党组织分配的任务、不带头学习、违反高校相关规定、经多次教育仍不改正等具体情形, 确认为不合格党员, 真正实现不合格党员界定有标准、处置有依据的目的。对连续两年评定为警示型党员的, 根据有关规定, 要按照调查核实情况, 提出处理建议, 听取本人申辩, 支部大会表决, 上级党委审批, 宣布处理结果等步骤, 对其进行劝退并除名处置。
3. 完善不合格党员处置办法, 落实不合格党员帮扶教育机制
各高校可以建立包括评议评定、审核审批、教育诫勉、整改帮扶、申诉复查等在内的五项机制, 使过失党员有改过自新的机会, 对那些问题严重、屡教不改的落后分子坚决清除出党员队伍。也可以对不合格党员采取民主测评、分析调查、评定档次、党员表决、组织处置、谈心谈话、反馈申诉等七步流程, 确保处置事实清楚、定性准确、程序严密、党员认可、群众满意。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 对每名不合格党员都要落实切实有效的教育帮扶措施, 如建立大学生党员教育服务中心, 负责做好不合格党员的审核认定、教育诫勉、整改帮扶、提出处置意见和受理党员申诉复查等工作, 使不合格党员教育转化工作有主体、有平台;班主任、辅导员、其他党员对不合格党员实行申诉复查、谈心谈话、集中学习、书面诫勉、联系帮扶“五段法”, 增强党员教育帮扶工作的实际效果。
4. 加大考察力度, 完善大学生党员日常管理机制
针对重入党前考察、轻入党后教育的现象, 要适当增加入党积极分子考察期和预备党员预备期的考察周期, 加大考察力度, 同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允许存在因该预备党员不合格而延期转正或责令整改甚至清退出党的措施。加大对毕业生流动党员的管理考核, 探索建立专门的毕业生党员流动党支部或采取毕业班建立班级党支部的办法, 坚持实施好党费缴纳制度、思想汇报制度、双向联系制度等, 对无正当理由长期不汇报思想、不参加组织生活、不按期缴纳党费、不履行党员义务、组织纪律观念淡漠不能起到党员模范作用的党员及时进行批评教育, 情节严重者对其实施党员退出机制。在做好党员考核评议的基础上, 完善党员日常管理档案机制, 进一步完善党员民主评议和考察的过程记录, 细化记录事项, 实行专人管理, 定期查看, 为推行党员退出机制提供详细的档案记录。
摘要:随着当前高校大学生党员数量的激增, 给大学生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建设带来了挑战。为进一步提高高校学生党员的素质, 有必要在高校大学生党员队伍中推行党员退出机制, 及时清退高校学生党员队伍中的不合格人员, 因此研究大学生党员退出机制显得十分重要且急迫。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退出机制,探索
参考文献
[1]李逸浩.党性不纯公众反感度调查[J].人民论坛, 2012 (4)
[2]李娟、佘湘.不合格党员退出机制研究——基于绍兴市打通党员“出口”的实践[J].理论探索, 2012 (6)
[3]杨贵龙.强化党员管理畅通党员退出渠道[J].理论导报, 2009 (12)
【大学生党员队伍】推荐阅读:
大学生党员09-27
大学生党员责任08-07
90后大学生党员05-11
大学生共产党员07-27
大学生党员党性分析07-29
大学生党员的后期管理08-05
大学生 党员考察意见范文05-14
大学生党员实践报告范文05-24
大学生党员的作风纪律07-26
大学生党员管理监督制度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