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

2025-01-04

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共12篇)

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 篇1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科学与哲学相互扶持、相互依赖的密切联系, 并专门阐述了一些哲学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哲学,科学,计算机科学

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和科学事业家蔡元培先生 (1868-1940) 曾对科学与哲学的相互关系有过这样的论述:“屏科学而治科学, 则易涉臆说;远哲学而治科学, 则不免拘墟。两者可以区分而不能离绝也。今日最持平之说, 以哲学为一种普遍之科学, 合各科学所求得之公例, 为之去其互相矛盾之点, 而组织为普遍之律贯。又举普遍知识之应用与各科学而为方法, 为前提者, 皆探寻其最高之本体而检验之。”哲学追求普遍规律, 必须以自然科学为基础;而哲学作为普遍知识又必从方法, 前提等根本方面对自然科学有所帮助。所以既不能远离科学而治科学, 也不能远离哲学而治科学, 二者本应相得益彰。

一、科学需要哲学

真正的哲学作为时代思想的精华, 是人民所需要的精神食粮, 当然也是科学工作者所需要的精神食粮。这种精神食粮能使科学家具有一种哲学的头脑和眼光, 有助于提高对问题的分析力, 统摄力, 洞察力和判断力。许多科学家对于哲学的积极作用都深有体会。我国著名物理学家周培源所说:“爱因斯坦以探索理论物理学的基础, 解决物理理论中的基本矛盾作为自己一生地主要任务, 这就迫使他比较深入地接触到哲学上的重大问题。他认为, 物理学家在理论革命时期必须亲自去作哲学推理。他少年时代就开始对哲学发生兴趣, 青年时代读过大量的哲学著作, 他在科学上之所以能缺德重大突破, 有一部分要归功于他的哲学的批判精神。”我国许多科学家对于哲学的积极作用也都深有体会。例如, 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钱学森在1958年说了这样一番话:“我钻研业务多年……也摸索出一套进行研究的方法, 像处理问题应该怎样入手, 怎样去看问题, 怎样克服困难, 怎样从失败和错误中取得教训, 等等。当时倒也‘自鸣得意’, 因为这些道理在科学技术书籍中是学不到的, 算是我的科学研究心得吧。以上说明, 好的哲学作为一种好的思维方法, 能够帮助科学工作者分析和处理好实际遇到的各种关系和各种问题, 从而能够帮助科学工作者取得好的科研成果。

二、哲学需要科学

马克思曾说:哲学家是“自己的时代, 自己的人民的产物, 人民的最精致, 最珍贵和看不出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华”;“它是文明的活的灵魂”。蔡元培认为:“哲学是文化的中坚。”哲学要成为“活的文明的灵魂”, 要成为“文化的中坚”, 这不是很容易做到的, 更不可以是自封的, 必须想蔡元培所说的那样, 使哲学成为“融贯科学的哲学”, 既依据科学, 又超越科学。看来, 不论怎样定义哲学, 都是不能外于科学的。不论对于哪种哲学, 科学都是哲学发展的重要基础。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 即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更是开宗明义的阐明“要确定辨证的同时又是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需要具备数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

今天, 计算机技术作为现代技术的标志, 已成为世界各国许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计算领域也已成为一个极其活跃地领域。计算机学科正以令人惊异的速度发展, 并大大延伸到传统的计算机学科的边界之外, 成为一门范围极为宽广的学科, 它的研究道路上依然少不了自然辩证法的哲学指导。当然, 这也是哲学的也只将在计算机科学中获得营养, 并从中获取自己的研究方向, 从而促进哲学的研究。

计算机科学家唐稚松院士在讲述他的研究工作的文章《XYZ系统的设计思想》中, 谈到了哲学对他的工作的作用, 他写道:“我在大学读书时曾学过哲学。当时最流行的西方哲学流派为著名的剑桥学派, 其代表人物有罗素、摩尔以及稍后地维特根斯坦。这一学派又名分析哲学学派, 其方法论主要特点时对概念作逻辑分析……他们所提倡的分析方法一直在我所从事的学术工作中起作用。”“从20世纪50年代起, 我又从毛泽东的哲学著作中学到另一种分析方法。这就是对具体矛盾进行具体分析的方法……我深感这方法使用得当, 对发现事物的发展变化趋势, 分清问题中各方面的主次, 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很有帮助。”他还推崇中国古代儒家的“中庸之道”, 引用朱熹对“中庸”的解释:“中者不偏不倚、五过不及之名, 庸, 平常也。”程颐对中庸理论的解释:“始言一理, 中散为万物, 末复合为一理”。他说:“由此可见, 中庸并不是简单的折中主义, 而是告诉人们如何处理由分到合再由合到分的方法。而且在融合矛盾的两方面时, 应从实际出发注意防止片面, 避免偏激, 掌握分寸, 做到按事物的常理将对立的方面安排地恰如其分。而且这种安排应根据当时发展的具体条件来选择, 所以说‘君子而时中’。这是一种处理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当然, 要解决计算机学科的问题, 就必须有一套专门的科学的方法来指导。就哲学方法论而言, 学科方法论就是认知学科的方法和工具。它有助于人们对学科认识的逻辑化、程序化、理性化和具体化。现在, 人们对计算学科的认知已经相当成熟, 从而使我们能够以一般科学技术方法论为指导, 科学地建立起计算学科自己的方法论。

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 篇2

科学建制与科学伦理的强化

科学活动本身负载有伦理内容.科学建制使伦理内容具有了强制性的力量,从而使科学伦理得以强化.这种强化体现在科学伦理内容的.明确性、内化性、执行的强制性中.

作 者:梁红秀 邹滨 吴致远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社会科学与管理学院,广西,南宁,530004刊 名:理论月刊 PKU英文刊名:THEORY MONTHLY年,卷(期):2002“”(10)分类号:N019关键词:科学伦理 科学建制 制度伦理

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 篇3

【关键词】科学领导 领导科学 领导力

【作者简介】李锡炎,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副会长、四川省领导科学研究会会长、四川省委党校原常务副校长、教授。

研究领导科学,实现科学领导,是各级各类领导者的神圣使命,也是领导科学的精义和价值。如今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领导科学面临着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当代中国最伟大的领导实践,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因此,领导科学必须立足于、服务于这个领导实践,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科学领导与领导科学这个主题和重点来展开研究,进一步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坚强意志,谋划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领导科学的实际能力,以宽广眼光审视发展,以战略思维谋划发展,以辩证观点推动发展,使科学发展观真正成为研究领导科学,实现科学领导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科学领导的真谛:尊重科学,尊重规律

所谓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科学领导,就是指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遵循客观规律和科学原理,运用领导科学,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领导活动。其真谛在于尊重科学、尊重规律。

实现科学领导,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而且涉及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和自然界的复杂关系,涉及人与经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这就需要我们采用科学的方法来分析、解决问题,从多因素、多层次、多方面入手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形态、自然形态的大系统。各级领导者必须尊重科学、尊重规律,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方方面面的知识、方法、手段协调和集成起来,不断认识和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遵循领导者与被领导者良性互动规律,同心协力,共同为实现共同的愿景和价值而努力奋斗。

“5·12”汶川特大地震的科学救灾、科学重建的领导实践,就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实现科学领导的范例。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了8级特大地震后,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第一时间抵达救灾现场,13万大军以最快的速度奔赴救灾的第一线,几十万专业救援人员和100多万志愿者奔赴前线,从废墟中救出83988人,使救出人数与死亡、失踪人数之比达到1:1的新高。经过三年重建,10万平方公里重灾区,142个受灾县、530多万户灾民,从生活生产条件到经济社会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达到或超过震前水平。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全国党政军民的大力支援下,四川省从省委、省政府到市县乡村领导,带领灾区人民艰苦奋斗,化危为机,夺取了科学救灾、科学重建的巨大成功。科学救灾、科学重建之所以取得惊人的成绩,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各级领导者实施了科学领导。首先,科学地领导了科学救灾的六场硬仗:抢险救人、安置群众、抢通保通、卫生防疫、防治次生灾害、维护灾区稳定。由于这六场硬仗指挥得当,领导有方,实现灾区“四个没有”,即没有发生饥荒、没有出现流民、没有暴发疫情、没有引起社会动荡,创造了抗灾救灾史上的一大奇迹。其次,科学地领导灾区重建。灾区需要维修加固和重新修建的城乡住房530多万户,学校8500多所,医疗卫生机构2300个,干线公路5800多公里,农村公路33900多公里;需除险加固震损水库2069座,受损工业企业5500多户,失灭土地20万亩,受损农田150万亩、林地植被450万亩。重建规模空前、难度空前。灾后重建是百年大计。重建不仅要速度快,而且要效果好。四川省各级领导者一开始就注重整体谋划,科学统筹,用科学规划保障科学重建。一是坚持全域全程搞规划;二是坚持开门开放搞规划;三是坚持高起点搞规划。在科学重建中始终把民生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来考虑和安排,着眼发展抓重建,抓好重建促发展,使灾后重建的过程成为改善发展条件、推动科学发展的过程。处理好恢复与提升、当前与长远、政府与市场、物质与精神、困难与机遇的关系,努力实现“原地起立”基础上的“发展起跳”,对科学发展观视域的科学领导作出了令人折服的精彩诠释。

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及其带来的日益激烈的竞争,给领导者和领导科学研究者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也带来了宝贵的机遇,要求领导者和理论工作者研究和回答全球化时代的领导是什么、怎样领导,如何重新塑造领导者适应时代的变化,真正做到尊重科学、尊重规律,实现科学领导。

二、领导科学发展创新的新趋势

当代中国的科学发展呼唤着科学领导;科学领导的实践催生着领导科学的发展创新。在这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领导科学抓住机遇,紧扣科学发展与科学领导这个主题,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出现了以下一些新特点、新趋势。

(一)在研究视野上出现了具有世界眼光的开放化趋势。领导科学研究既要立足我国的领导实践,也要吸收和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就提出了顺应世界发展大势,紧跟时代潮流,要有开放的胸怀、宽广的视野,要有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在超越西方领导理论的同时,超越自身的局限,大胆学习借鉴国际上在领导科学研究方面的有益思想、理论、经验,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的领导理论和领导实践。

(二)在理论研究上出现了具有系列成果的体系化趋势。目前中国领导科学界已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其中有10余部大型资料、工具性的汇编;有数百部专著和教材,有数万篇学术论文;有许许多多的调研报告、案例分析、译著和音像制品等,涉及的内容、范围十分广泛。有研究基本理论的,也有总结实践经验的;有综合性,也有专题性的;有研究高层领导的,也有研究基层领导的;有研究经济领域领导理论的,也有研究政治、行政、文化、教育、科技、军事等领域领导理论的,等等。以马克思主义领导理论为核心的领导科学理论体系正在形成之中。

(三)在学科建设上出现了开拓创新的多样化趋势。加强对领导科学基本原理、基础理论和基本规律的研究,积极推动学科的发展。由中共中央党校、国防大学、国家行政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联合编写的《邓小平领导理论学习纲要》,受到了普遍的好评。2008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7本马克思主义领导理论丛书,国家行政学院申办领导科学专业的硕士点授予权,获得国家学位办和教育部的批准,完成了领导科学学科建设的奠基工程。在此基础上,不少学者在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研究上取得突破,拓宽和丰富了领导科学发展创新的视野和资源,对“领导政治学”、“领导经济学”、“领导文化学”、“领导法学”、“领导社会学”、“领导生态学”、“领导哲学”、“领导美学”、“领导信息学”、“领导史学”、“领导科学学”、“领导诗学”、“领导人才学”、“领导伦理学”等等方面进行跨学科研究,在领导科学的学科建设中出现了创新性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四)在研究机制上出现了协作共赢的制度化趋势。近年来,领导科学的研究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研究机制也不断完善,出现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的好势头。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承担并完成了国家社科重大课题“马克思主义领导理论研究”,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研究成果。国家社科院项目也有不少属于领导与管理方面的课题。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10年来发布了100多个研究课题,全国的专家积极响应,踊跃选题研究。全国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和高等院校大都有领导科学研究的选题,甚至还有不少实际工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也有领导科学研究的课题,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互相支持、协作攻关的研究网络,有力地推动了学科建设的发展。

三、“领导力”成为领导科学研究的核心范畴

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我们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来,关于领导力的研究,形成了新的高潮,主题是领导者如何提高领导能力应对急剧变化的形势。无论是企业界,还是政界,或者其他行业,都对领导力的提升情有独钟,没有哪位领导者不希望使自身更有领导魅力,更富有号召力。各级领导干部对提升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的诉求,是推动领导力研究的强劲动力。在这种形势下,领导力已成为领导科学研究的核心范畴。

领导力概念传入中国后,中国学者提出了自己对领导力的理解和诠释,进行创造性的研究,大大丰富发展了领导力理论。

从领导主体的角度来看,领导力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合力,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影响力,是领导者素质、能力及其影响力等各方面的总和。

从领导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角度来看,领导力是由领导素质、领导体制、领导环境和一定的物质基础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产生出来的最高组织性作用力,是用以推动一个组织群体或社会去应对并制胜挑战和竞争,达到共同目标的核心力量。

从领导客体的角度来看,领导力是影响人们心甘情愿、满怀热情地为实现群体目标而努力的艺术或过程,是领导者如何激励他人自愿地在组织中做出卓越成就的能力。领导力需要通过领导客体来体现,领导力就是影响力。

综上所述,领导力是一种特殊的影响力,是领导者素质、能力及其影响力的总和,是领导学习力、决策力、执行力、引导力、感召力、组织力、激励力等因素的集成。

领导力的研究是适应领导环境新变化而兴起的。无疑,它的主要价值就在于研究如何提高领导素质能力应对急剧变化的形势。强化领导力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提高领导者的素质能力,而且提升群体、组织或社会所拥有的综合实力,大大提高生产力和组织力,同时,也增强了领导科学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在理论界和领导层普遍肯定领导力的价值,对领导力的研究价值也普遍认同。

领导力是基于实践的能力,领导力研究重在探讨领导力背后的奥秘,诸如领导价值、领导人格、领导思维、领导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其研究的范围是广泛深入的。目前有不少学者研究科学发展领导力、团队领导力、战略领导力、生态领导力、和谐领导力、女性领导力等,都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

四、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中国领导科学的发展

改革创新是一种时代精神,也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中国领导科学是一门根植于实践的学科,它将伴随实践发展的无止境而不停顿地发展。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面临着新的历史条件,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中国领导科学的发展。

领导科学要发展创新,首要的是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领导实践,置身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之中,投身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着眼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领导规律。面对新的形势,领导科学必须紧紧围绕实现科学领导与科学发展这个主题,着力于提高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领导素质能力,抓住重点,把握精义,不断推进领导科学的发展创新。

理论是灰色的,而实践之树常青。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领导实践,是领导科学的实践基础和理论源泉。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新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需要领导者思考和回答,需要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解决实践提出的大量新问题。诸如:如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如何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真正实现领导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如何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等。这些问题主要是围绕如何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展开的,归根结底是一个如何实现科学领导的问题。

领导科学与科学领导,从来都是来自领导实践而服务领导实践的,如何实现科学领导,也只能在领导实践中不断学习和逐渐形成。自古以来,军事家是在战争中锻炼出来的,杰出的领导者是在伟大的领导实践中成长起来的。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领导实践,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领导实践。各级领导者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潜力与压力同在的新形势,一些领导者“本领恐慌”的问题凸现出来。这正是领导实践对领导科学与科学领导的强烈呼唤,科学领导必然会在這场伟大的实践中形成,领导科学必然随实践的发展而创新。

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 篇4

针对社会大众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自我保健, 如何判断什么是正确的养生方法, 中国科协主办的“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第八期活动, 请到了王奕、温长路、张国玺三位专家, 为大家解疑释惑。

王奕认为养生热反映出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国民素养的提高, 老百姓的科学素养和健康素养也跟着提高;二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自身健康越来越关注, 健康长寿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三是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上的解决,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 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还需要一段时间。过去我们过多投入的是医疗、治疗, 而预防和健康教育相对比较少, 百姓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就会出现不良的现象。所以我们提倡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学科来发展, 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针对当前养生问题, 温长路教授认为有五个问题需要澄清。

一是偷梁换柱, 把各种说法都塞入养生。养生是复杂的理念, 也是人类作为保护自己的基本措施, 就像人口渴了要喝水一样, 其实喝水也是养生, 所以养生是人类本能的保护措施, 不是复杂的事。正因为如此, 养生作为科学, 经过几千年来人们从生活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 通过总结、筛选, 后来真正发展为科学升华才达到的。而把过去文人著作中一般的说法, 或者老百姓的个案个例一股脑拿来都冠以养生的帽子, 并且有一些方法不分青红皂白, 人人都可以使用, 所以就造成了养生乱象。要解决这些问题, 就要从根源上找到问题, 就是要理解、了解和认知中医养生理念, 认知符合东方人生活习惯, 符合中国国情的养生理念。

二是以偏概全, 抽象中医的个性化理念。中医有三大特点, 天人相应观、整体认识观和辩证认识观。天人相应观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如果人背离了大自然, 或者过度改造自然、破坏自然的话, 自然对人类的惩罚和带来的危害是不可避免的。第二个观点是整体认识观, 中医把人看成一个整体, 人是一个小世界, 外边是一个大世界, 小世界要适应大世界, 小世界本身又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所以中医的治疗方法不仅仅是头疼治头脚疼治脚。三是辩证论证观, 中医根据不同的人、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年龄给予不同的治法, 北京人和黑龙江人, 大西北人和大东南人, 老人和孩子, 精神愉快和精神郁闷的人会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药物、不同的剂量给予治疗, 这是中医个性化的理念。因此养生问题不能脱离这个理念。

三是囫囵吞枣, 混淆食养与食疗的概念。把所有的食物说成是珍贵的药, 把所有的药物和食物都结合起来, 这是对中医概念的混淆。中医的食养和食疗是两个概念。食养运用的是食物的营养作用, 按照营养素、维生素、微量元素, 从这个方面出发, 以营养为主要目的。这个使用范围比较广, 用量方面没有严格区别。如果是食疗, 就有治疗性质, 要有严格的用量、禁忌症, 所以食养和食疗不能混为一谈。温长路:

四是瞒天过海, 夸大药物或食物的作用。药物和食物的作用都是局限的, 都是从一个角度上表述的。实际上药物和食物没有最好和最坏之分, 有非常广泛的选择性, 可以吃菠菜, 可以吃芹菜, 可以吃猪肉也可以吃羊肉, 同样可以达到养生的目的。

五是混淆是非, 迎合以补为尚的世俗偏见。什么是养生?养生对人的生命、生存、生活状态的改善。养就是调养、补养, 对人生理功能的调解。所以养生不能和补划等号。养生是全方位综合措施, 包括心理因素、饮食因素、气血因素、体育锻炼因素、药物因素等等, 并不是通过某一个方面就可以达到养生的目的。

张国玺研究员把中医养生的方法归纳为五类:

第一类是精神养生。就是让自己心情好。现在社会浮躁, 精神压力大, 好多疾病我们称为心理性疾病躯体化。所以精神养生非常重要。要“治贤而少欲, 心安而不聚, 勤劳而不倦”。首先要想活得很轻松, 活得很自在, 怎么办?欲望少一些。欲望少一些不是对别人有好处, 而是对自己有好处。心安而不聚, 做什么事不亏心。心理很踏实, 这是很重要的。勤劳而不倦, 每天该活动就活动, 该工作就工作, 但是不达到疲劳的状态。

专家简介:

王奕, 研究员, 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 (现为北京中医药大学) , 北京大学医学工商管理硕士。

毕业后一直从事学会管理工作, 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科学普及部主任, 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 中华中医药学会护理分会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社会办医管理分会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医院管理分会副秘书长、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理事, 北京港澳台侨妇女联谊会理事、中央农工党医学委员会委员、《糖尿病天地》杂志社社长。2005年被中国科协评为全国优秀科普工作者。2006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科普先进个人。2009年被评为中华中医药学会优秀学会干部。2010年被中国科协评为全国科普先进工作者。

温长路, 笔名文苕、寓愚。现为中医主任医师、教授、作家,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卫生部健康教育专家、国家中医药文化建设和科学普及委员会专家。并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顾问和科普分会主任委员, 中医药文化分会副主任委员, 编辑出版、医史文献、医古文等分会常委。

要怎么做?要美其食, 任其服, 乐其俗, 高下不相慕。

第二类是起居养生。日常生活要有规律, 保持良好的生活和睡眠习惯。就是按照古训, 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人的生物钟有三个高峰、两个低谷, 上午、下午一个高峰, 晚上睡觉之前一个高峰, 中午一个小低谷, 晚上一个大低谷。按照这个规律起居, 对身体肯定有好处。

第三类是饮食养生。一日三餐, 定时定量, 营养成分合理搭配, 提倡食物品种的多样化。一天吃的食物品种最好达到30种以上。同时一日三餐中, 要特别重视早餐。美国有一个调查, 跟踪了几十年发现, 不吃早餐的人在中年和晚年高脂血症状、肥胖发病率明显高于吃早餐的。

第四类是运动养生。要适量运动, 运动有两种, 一种是现代的, 一种是传统的。传统运动比较和缓, 尤其适合老年人群。

第五类是药物养生。如果说中老年身体已经弱了, 有一些慢性疾病了, 可能就需要进行药物养生了。一定要记住中医的理论, 叫做虚则补之, 实则泄之。即便是虚, 还得辩证, 是血虚还是阴虚、阳虚。

所以中医养生是五大方法。五大方法中我们非常提倡前四种, 既不花钱, 又经济实惠, 还没有副作用。实在不行, 用第五种药物养生, 要根据中医辩证的原则, 不能自己随便乱补。所以中医养生一定要按照科学的养生方法, 这样才对身体有益。

温长路教授认为, 在养生这个问题上, 专家应该把握话语权, 媒体要增强社会责任感, 政府要加强监管力度。只有这样, 才能逐渐使公众建立起正确的养生理念, 才能摆脱目前养生的困惑, 才能走出片面性, 建立科学性。

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 篇5

周泓熙

发明电灯的人是爱迪生,这是人人皆知的。但是,又有谁知道他付出过多大的努力?正因为他与他的助手们锲而不舍的奋斗,才能创造出电灯。

19世纪初,人们开始使用煤气灯,但是煤气靠管道供给,一但漏气或堵塞,非常容易出事——爆炸。人们对于照明的改革,十分殷切。事实上,爱迪生为自己订定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除了改良照明之外,还要创造一套供电的系统。爱迪生自言自语道:“我希望它能亮1000个小时,最好是16000个小时!”于是他和他的助手们,不眠不休地做了1600多种耐热材料和600多种植物纤维的实验,才制造出第一个炭丝灯泡,可以一次燃烧45个钟头。后来他更在这基础上不断改良制造的方法,终于推出可以点燃1200小时的竹丝灯泡,这前前后后花了整整30年。

当我们尽情地享受着每一位发明家的发明时,却没有想过,这件发明是怎么来的?这正是每一位发明家善于从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再对发明进行改造,完善这一件发明,才能做出自己满意的发明,得到满意的结果。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他们拥有着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能够见微知著。

学习也是一样,当遇到难题时,应该从题目中发现问题,一步步解决问题,去发现答案。我们做每一件事都不应该半途而废,一定要持之以恒,坚持到底。失败不重要,关键在于你有没有努力过。尽管努力过后还是失败,这种失败也是甜蜜的,它已经结成了一个丰硕的果实。

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 篇6

关键词 中国科学社;科学;科学画报

一、中国科学社成立概况

中国科学社的产生可谓顺应了时代需要。二十世纪初的中国脱胎于统治几千年的封建制度的瓦解,新的社会制度尚未定型,西方的思潮不断涌入,国土安全不断受到威胁,救亡图存成为主题,包括中国科学社创始人在内的众多留洋学子救国热情不断高涨。与留日留学生多学习社会科学不同,科学社的几位创世人留美并主要研习自然科学,能够直观体会到当时中西方在科学方面的巨大差异,美国的快速发展原因之一也是重视科学所致:“今试执途人而问以欧、美各邦声名文物之盛何由致乎?答者不待再想,必曰此食科学之赐也。”①“科学救国”的思想应运而生,借鉴美国科学团体的发展模式成立一个科学社团通过刊行杂志的方式为国内宣传科学之用因而也就顺理成章,创始人之一的任鸿隽对于成立科学社的原因有如下论述:“譬如外国有好花,为吾国所未有。吾人欲享用此花,断非一枝一叶运回国中无异;如此则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均无移植之望;而吾人所希望之科学革命,必成虚愿;此科学之所以有社也。”②但仅仅是引入西方科学知识还不够,更需要的是科学体制在国内的建立,进行系统、长期稳定的发展。因此,科学社的创始成员们不仅心存历史使命感,更有一种通过科学改变中国落后局面的决心,“国人失学之日久矣……虽闭关自首,犹不足以图存……然使无精密深远之学,为国人所服习,将社会失其中坚,人心无所附丽,亦岂可久之道。继兹以往,代兴于神州学术之林,而为芸芸众生所托命者,其惟科学乎,其惟科学乎!”③

中国科学社于1915年在美国正式成立,发起人共9位成员,分别是胡明复、赵云任、周红、秉志、章元善、过探选、金邦正、杨铨、任鸿隽。各发起人因在美国留学并多研习自然科学,故直观感受当时中西方科学上的巨大差异,以及西方科学社团的成功发展,故在中国科学社的组织结构上有借鉴,并且不断趋于完善。科学社发行《科学》杂志也是一经提出,一拍即合,甚至是成立科学社的原因:“因为要发行科学杂志,他们才组织科学社。”④1918年科学社主要社员陆续学成归国,科学社将《科学》杂志编辑部迁回国内发展,国外保留工作联络部。科学社将工作重心转入国内后分别刊行《科学》《科学画报》、成立图书馆、博物馆、发展专门科学学会、举办学术研讨会、参加国内教育活动等一系列工作。中国科学社至1960年解散期间先后经历国内战争、抗日战争、第二次国内战争等历史时期,其发展艰辛程度可想而知,但科学社和广大社员并未放弃,在艰辛的道路上摸索前进、坚持发展。

二、《科学》

《科学》杂志作为中国科学社在国内宣传科学知识和理念最为重要的方式之一,创刊于1915年1月,以半月刊形式发行,之后改为月刊,国外同类型杂志是科学社主要资料来源。《科学》是中国科学社最早创刊的杂志,也是国内最早出版发行的科学类杂志,其在形式和内容上均有独到之处:

在排版上,杂志采用中文横版排列外加西方式标点符号,并且“非故好新奇,读者谅之”。⑤这与中国活字竖版排列大相径庭,起初质疑声不断,中国科学社专门登载胡适《读句读及文字符号》一文进行解释,后随着刊物的逐月刊行,此排版渐为大众接受。在内容上,如《科学》创刊号“例言”中所说:

“文明之国,学比有会,会必有报,以发表其学术研究之进步与新理之发明……为学之道,求真致用两方面当同时并重。本杂志专述科学,归以效实……本杂志所用各名词,已有旧译者,则由同人审择其至当;其未经翻译者,则由同人详译而新造。将竭鄙陋之思,借基正名之业。”⑥

由此可见,《科学》杂志自创刊伊始即有明确的办刊宗旨及方向,专业的态度及明确的原则,这为后期《科学》杂志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科学》杂志的内容主要由国外新闻、最新研究成果介绍、国内学者学术论文发表、科学研究方法介绍等组成,尤其是紧跟国内形势,介绍相关知识情况,如抗战时期大量介绍军事知识等。至1950年,《科学》杂志共刊行32卷,每卷12期,共计两千万字有余,论文三千篇有余,总共涉及作者千位有余,“在当时社会产生的影响实属巨大”⑦。1950年后,《科学》杂志经历了停刊、复刊、再停刊、再复刊的波折过程。

三、《科学画报》

《科学》杂志发行19年后的1933年8月,《科学画报》创刊。可以说《科学画报》的出现与《科学》有紧密的联系。中国科学社将《科学》杂志的阅读群体定位为“有一定知识文化背景的学生和科学研究者”,后又有所调整,以高中和大学学生、中等学校理科教员、专门学者、一般科学爱好者的顺序进行读者群体定位,这为科学知识、理念在国内的普及增加了难度,单一倡导深度的科学研究不能顺利实现中国科学化、知识普及化,需要将科学知识带给一般群众,提高其科学知识水平。因此《科学画报》就承担此历史使命,其作为国内第一本图文并茂的科普类刊物,旨在“把普通科学智识和新闻输送到民间去……用简单文字和明白有意义的的图片或照片,把世界最新科学发明……现象都介绍给他们……逐渐的把科学变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⑧《科学画报》的主要内容由国内外材料的翻译编写及有关图片照片组成。其主要体现在科学知识和原理的介绍、科学思想的宣传等方面,与《科学》杂志并行发展,作用也是《科学》无法替代的。《科学画报》从1933年创刊至1950年首次停刊共刊行16卷,272期,初以半月刊形式发行,1939年7月改为月刊。新中国成立后的1953年《科学画报》交由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协会主办;1958年由上海市科技协会主办、上海科技出版社编辑出版发行;1960年8月因内部调整暂停出版,至61年初恢复出版;1966年下半年因历史原因停刊,1972年以《科学普及资料》为名恢复出版并取得不错销量,1974年正月改名为《科学普及》,1978年恢复《科学画报》刊名继续刊行发展。

总结

综上所述,中国科学社至1960年解散共计存在45年,虽未能见证新中国科学事业的迅猛发展 ,但其对于推进中国近代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谓中国近代科学的奠基者。其发行的《科学》《科学画报》也在历史上留下极重的分量,对于现今科学刊物的发展也有积极地借鉴意义。参与科学社工作的科学研究者具有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也是今人学习的标杆。

①任鸿隽:《中国科学社社史简述》,《中国科技史料》1983年第1期。

②《常年会纪事》,《科学》第3卷第1期,第72页。

③《科学》发刊词,《科学》第1卷第1期。

④任鸿隽:《中国科学社社史简述》,《中国科技史料》1983年第1期。

⑤任鸿隽:《中国科学社社史简述》,《中国科技史料》1983年第1期。

⑥任鸿隽:《中国科学社社史简述》,《中国科技史料》1983年第1期。

⑦任鸿隽:《中国科学社社史简述》,《中国科技史料》1983年第1期。

⑧《发刊词》,《科学画报》第1卷第1期。

参考文献:

[1]任鸿隽.中国科学社社史简述[J].中国科技史料,1983(1).

[2]唐钺.赵元任.常年会纪事[J]..科学,1917(1):72.

[3]胡适.读句读及文字符号[J].科学,1916(1).

[4]发刊词[J]..科学,1915(1).

[5]发刊词[J].科学画报,1933(1).

作者简介:

唐坤(1989—),男,汉,东华大学人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科学技术哲学专业。

邓可卉,女,东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会员。本文通讯作者。

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 篇7

1 种子科学与技术

种子作为人类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 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重视。种子的利用、生产和研究可追溯到人类定居之初。公元前372年, 欧洲就有人对果实与种子的区别、种子成熟及萌发习性等进行观察。我国农业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汉朝氾胜之编写的《氾胜之书》、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唐代韩鄂的《四时纂要》、元代王祯的《王祯农书》、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等均有关于种子贮藏、检验或处理等方面的知识。

种子学 (Seed Science) 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1876年奥地利科学家Nobbe发表了《种子学手册》, 被推崇为种子学的创始人, 距今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早期的一些科学家对种子生物学和种子生理学做了许多研究, 如Sachs (1859、1865、1868、1887) 对种子成熟过程中营养物质的积累进行了研究, Nawashin (1989) 对被子植物双受精进行了研究;Haberland (1874) 等对种子寿命进行了长期研究, Wiesner (1894) 对萌发抑制物质进行了研究, Cieslar (1883) 就光对发芽的影响和光谱的作用进行了研究;Sachs (1860, 1862) 研究了温度对发芽的影响, 这些研究对种子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20世纪, 随着人们对种子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的认识, 推动了种子科学研究的发展。种子解剖学、种子形态解剖学、种子生理学、种子生物学研究, 包括种子发芽生理、种子寿命的研究, 种子休眠及后熟研究, 种子活力研究, 劣变研究。种子加工、贮藏科学技术研究, 包括物理方法种子处理技术, 光、热处理种子技术, 温、湿处理种子技术, 种子层积处理技术, 硬实种子处理技术;化学方法种子处理研究, 药、肥处理技术, 包衣处理技术;生物方法处理种子技术;种子生产与种子收获、加工机械化的技术研究;种子贮藏科学技术与种子贮藏设施及设备的研究。种子检验科学技术研究, 包括电泳技术在种子检验中的应用, 免疫检测技术在种子纯度及健康检验中的应用, 分子标记技术在种子检测中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在种子检验中的应用。这些技术的研究应用, 对世界种子科学的普及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近年来, 随着全世界种子产业发展和种子产业化进程的突飞猛进, 生命科学的异军突起以及种子科学和技术研究的深入, 种子科学在传统学科和新兴学科 (如分子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等) 的基础上, 已扩展为种子科学与技术 (S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研究已从群体拓展到个体, 从细胞水平拓展到分子水平。一方面, 其基础理论研究包含了种子形态特征、发育成熟、化学成分、生理生化、种子寿命、休眠与发芽、种子活力等方面;另一方面, 其应用技术部分包含了种子生产、种子加工 (精选、干燥、处理和包衣) 、种子鉴定、种子检验、种子贮藏、种子管理、种子经营和贸易等范围。目前, 种子科学已经在更广阔的范围内为农业生产服务。

2 种业科学

种子产业是为满足农业生产用种需要而专门从事与种子整体产品生产及经营有关的经济活动的集合, 包含品种选育、种子生产繁殖、加工销售、管理服务的全过程, 具体包括种质资源的收集创新利用, 新品种 (组合) 的引进与选育, 区域试验、示范, 审定认定, 亲本 (原种) 繁殖, 生产繁制, 储藏保管, 加工精选, 种子包衣和处理, 规格包装, 标牌标签, 质量检验, 供应销售, 服务管理等。种子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 发展种子产业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农产品需求的重要途径, 也是推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另外, 由于目前作为产业主体的种子企业并不完全具备种子技术自主创新的条件, 品种权交易也是种子产业活动的主要内容;同时, 种子产业还包括与育种、种子生产加工、营销管理和信息服务配套的用品、设备的生产和销售活动, 它构成种子产业的补充。

种业科学是一门研究种子产业发展的的理论和技术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应用学科, 研究育种、种子生产、加工、储藏、营销、管理和服务等有关的理论和技术, 是研究种子产业发展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科学, 以不断提高新品种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率为主体, 运用现代育种技术培育新品种, 研究优质高产种子生产加工基地的建设与技术体系, 提高商品种子质量和再生产效益, 研究种子产品的生产、交换和使用过程中的各种社会关系, 探索构建种子产业链各环节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和理想模式, 实现种子产业化。

种业科学因涉及作物育种学、作物栽培学、种子生物学、种子和种苗生产、种子加工和储藏、市场营销和管理学等多种科学而具有综合性。作物育种学的作用是选育农业生产所需的高产、优质、多抗、高效的新品种。种子生产本身也是农业生产, 每个品种也有自己的特点, 也需要有配套的栽培技术支持才能发挥其最佳潜力。种子加工、处理、储藏是为了保持和增强种子活力、健康度和抗逆能力等, 提高商品种子的质量, 提高再生产能力, 离不开种子生物学的研究。种业工程科学是种业科学与现代工程学、信息技术学相结合的一门应用科学, 它综合应用各种工程技术知识, 为改善种子产业链各环节的工艺技术, 为育种、种子生产、加工、储藏、营销、管理和服务的系统化和最优化提供重要手段。种子市场营销学是以种子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及其规律性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应用科学, 是建立在种子学、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行为学、管理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知识基础上的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等特点的科学。种子市场营销学是研究种子生产经营者使用适当的种子产品, 以适当的价格, 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 用适当的方法销售给尽可能多的顾客, 以最大程度地满足顾客需要, 提高农业生产优良品种的覆盖率, 达到增产增效。构建产业链各环节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和理想模式是种子产业化的内涵, 提高我国种子产业化水平是研究的主要内容, 种子产业化的立足点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动力是优良品种的选育与科技创新, 核心是实现产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经营, 根本要求是育、繁、销一体化。在我国种子产业化进程中, 应重点研究解决种子企业缺乏科技创新能力的问题, 服务社会化问题和对全系统的营运和成本效益实行企业式管理问题, 实现布局区域化、科技高效化、生产专业化、质量标准化、加工机械化、经营集约化、市场法制化, 服务社会化, 提高种子行业的组织化、集团化程度, 从而推进育、繁、销一体化, 并拥有高水平的管理和调控职能, 使种业走上自我发展, 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

3 种业科学的研究方向

3.1 新品种选育研究

品种选育是种子产业的核心技术所在, 包括优异种质的发掘与创新及优质高产新品种选育技术。种质资源是育种工作的基础, 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 发达国家各主要生物技术公司对生物资源及其知识产权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其核心就是对种质资源的争夺。我国是植物遗传资源大国, 应广泛搜集农作物种质资源并进行多学科系统研究, 发掘出我国农作物育种中急需的重要基因, 利用远源杂交、诱变、细胞和染色体工程、基因工程、倍性育种等技术, 创建符合作物改良要求的新种质, 为高产、优质、抗病、节水、环保、营养健康等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丰富的生物多样性遗传材料。加强高新技术育种方法的研究, 在突破传统的育种模式的条件下, 利用现代的转基因育种技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使常规育种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有机结合, 快速、高效培育出在品质、产量、抗病虫和抗逆境等方面有突破性进展的各类新品种, 加快品种更新。探讨商业化、规模化、机械化、信息化遗传育种新理论、新技术, 提高育种效率。

3.2 种子生产技术研究

研究不同作物类型、不同品种类型的优质、高产、高效良种繁育技术, 着重研究各种雄性不育系杂交种种子生产的关键技术, 原原种扩繁和原种提纯复壮, 有机种子生产技术等。研究转基因品种及应用远缘杂交等其它高新技术育成品种的稳定性、安全性、繁种遗传完整性。

3.3 种子加工、贮藏、处理和质量检测技术研究

研究种子的发育成熟、休眠、萌发、寿命及其调控技术, 种子加工技术, 储藏保鲜技术, 种子处理技术, 包括破除休眠技术、种子包衣技术和引发技术等, 提高种子产品的播种质量和商品性。研究常规种种子、杂交种种子纯度检测技术, 着重研究农作物DNA指纹检测技术和其它生物技术在种子检测中的应用, 种子活力检测技术和健康度检测技术。

3.4 种子市场营销研究

在市场体制下, 新品种推广是靠种子市场营销实现的。种子用户对种子实物和技术需求具有连带性, 在种子的营销中, 重视品种及配套技术在目标市场的示范展示效应, 从品种选择、肥料选用、实用栽培技术、植保措施、相应农产品开发和增效技术等多种技术与措施上进行综合宣传, 在满足用户对种子实物的需求的, 同时, 为用户提供配套技术服务和相关咨询服务。应研究影响种子市场营销的重要因素, 影响和制约种子企业营销活动的各种宏观和微观环境因素, 特别是新农村建设、土地集中、农业生产机械化进程加快, 社会、经济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多样化, 对营养、保健、健康食品越来越青睐, 这些均将对品种的需求和商品种子的需求产生重大影响。研究农业企业家、农业合作社、农场主、一般农户等各类购买者的行为。研究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在种子市场营销中的应用。研究种子企业营销战略和营销组合以及市场营销管理与营销策略。

3.5 种子产业化和种业发展战略研究

研究种子产业链各环节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和理想模式, 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机制, 探索适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农业现代化的种子产业发展模式, 大型企业育繁推一体化, 中小企业做强种子产业链的某一环节, 科研与企业联合, 企业之间联合, 甚至行业之间联合, 由市场因素促成合作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围绕建立我国现代种子产业发展体系和科学管理技术体系, 在目前农作物品种水平和品种结构、农业生产水平和种植结构、产业化水平和产业结构、种业管理水平和管理组织结构基础上, 针对影响种子产业的各个环节, 研究有利于以种业为基础的农业经济发展的各类项目, 包括品种审定和推广的新机制、种子质量保障和市场执法管理的新体系、种子企业管理和经营贸易新策略, 以及科研育种和种子经营推广紧密联系、种子市场和相应的农产品市场同步发展的新理论, 推动我国种子产业和相应农产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4 种业科学的核心内容是种子科学与技术

种植业是农业的基础, 种业是农业的源头产业。种子产业的社会目标就是要不断提高新品种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率, 并通过不断选育新品种和提高良种覆盖率来实现。种子产业的社会目标是种子产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也是种子产业发展的基础。种子是种子产业的主导产品, 种子也是新品种推广的载体, 种子作为特殊的和不可替代的农业再生产资料, 其开发和利用水平是衡量种植业发展水平和实现种子产业社会目标水平的重要标志。种子科学与技术是研究种子特征、特性和生命活动规律, 提高种子的再生产能力, 并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一门应用科学, 理论研究包括育种学、种子学、种子生物学、种子生理学等, 技术应用包括种子生产、种子贮藏、种子加工、种子检验等, 其中技术应用部分也是种子产业的重要组成环节。为强化新品种的高效利用, 种业科学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从产业发展的视野研究品种选育、种子生产加工和储藏、种子市场营销、种子管理、种子产业化和种子产业体系及种业发展模式, 是在种子科学与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种业科学的核心内容是种子科学与技术。

参考文献

[1]钱虎君, 洪德林, 姜建友, 等.种子产业化研究的策略分析[J].种子科技, 2011, 29 (9) :1~4.

[2]钱虎君, 李雪怡, 庞鸿伟, 等.我国种子产业做强的制约因素与瓶颈及其对策分析[J].种子科技, 2010, 28 (10) :1~5.

[3]钱虎君, 张红生.种子产业的社会目标是不断提高新品种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率[J].种子科技, 2009, 27 (5) :6~7.

[4]钱虎君, 张红生, 杨五一, 等.发挥农业高校教学科研优势推动种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J].中国种业, 2003, (5) :1~4.

大科学视域下的科学与技术关系 篇8

“大科学”是科学发展到现阶段的集中体现, 是相对于“小科学”而言的一个概念。最早由美国物理学家温伯格于1961年在《大科学的反思》提出, 认为“大科学是研究项目尺度上的大科学”, 后由美国社会学家普赖斯于1963年在其代表作《小科学、大科学》一书中加以完善和发展, 认为“大科学是研究总的社会规模上的大科学”。

一般认为“小科学”是指以增长人类知识为主要目的、以个人自由探求自然规律和本真为主要特征的科学。科学家的科学活动是一求真的过程, 是为认识而认识的认知活动, 功利主义色彩不强。“大科学”则相对“小科学”而言, 是以目标为导向、社会需求为基础、注重社会协同, 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产生重大影响的现代自然科学, 大科学在科学研究规模、目的、范围、运行方式、管理结构等方面与小科学有着明显的区别。

大科学的出现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又是小科学发展到现阶段的具体体现, 大科学时代科学与社会关系更为密切, 其发展受社会需求的制约和影响, 更重要的是科学与技术一体化的趋势更加明显, 科学与技术间的界限模糊, 呈现出科学的技术化和技术的科学化的特点, 科学与技术相互渗透和融合不断加强。但是科学与技术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作用、功能不同, 在大科学时代更是如此, 因此有必要从科学与技术的概念入手对二者间的关系做以系统分析。

2 科学、技术概念和内涵

科学是认识自然和社会现象、探索物质和社会运动规律所形成的基本理论、概念和原理, 亦即人类关于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是将知识积累的过程。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科学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与实践关系, 是观念的财富和实际的财富。科学是一探索自然、认识自然揭示自然规律和本质的过程, 是一知识积累过程, 是求真的过程。科学具有“客观真理性、可检验性、系统性、主体际性的本质特征”。科学具有如下特点:科学是知识的积累, 是实事和规律在人的头脑中的反应, 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有根据的分析与判断, 是一种方法也是人类认识自然与社会的工具。

“技术”一般是指认识改造自然的活动中所积累起来的经验、知识、技能及体现这种经验、知识、技能的劳动资料, 它是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劳动技能的总称。技术是物化的科学, 是现实的生产力。简言之, 技术就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 在实践中遵循实践经验和科学理论创造发明的各种手段方式方法的总和。技术具有可操作性、实用性、可积聚性、周期性、商品性的特征, 体现着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物质与精神性的统一;价值性与中立性的统一;主体性与客体性的统一;跃迁性与累积性的统一。

通过对科学和技术历史演进和概念内涵的分析, 二者是两种不同的社会文化, 这就决定了科学与技术间的非同寻常关系。

3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在以“大科学”为时代特色的现实中, 科学和技术相随相伴, 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依靠科技进步”、“科技人才”等, 但是科学和技术间在性质、任务、内容、方法、研究过程、评价标准、意义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别。

第一, 从基本属性和功能看, 科学是人对自然能动关系的知识形态, 反映认识客观、自然过程, 是人对自然的理论关系属于间接或者一般的生产力, 科学的任务是发现, 为增加人类知识而服务。技术则是人对自然能动关系的现实形态, 是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 属于直接生产力, 技术要利用自然、控制自然创造人工自然并协调人与自然关系, 技术任务是发明, 为增加人类物质财富并使人类生活更美好服务。

第二, 从活动目的看, 科学属认识的范畴, 是一“求真”的过程, 主要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 并建构相应的知识体系。技术属于实践的范畴, 主要解决“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

第三, 从研究方法和过程看, 科学遵循个别到一般、从特殊到普遍、从经验到理论的归纳逻辑, 采用抽象、概括、分析的方法再现客体, 追求的是科学理论的精确性、通用性、规律性。技术遵循从一般到个别、从普遍到特殊、从理论到经验演绎逻辑, 采用想象综合的方法来构建客体, 把经验的东西作为必要的构成要素。

第四, 从预见程度和评价标准看, 科学的发展具有不可预见性, 充满着不确定性;技术则具有预见性。科学一般具有长远的、根本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科学上的重大发现往往会导致技术的巨大进展, 科学进步的标准在于能否完善科学理论, 扩大科学知识的储备体系, 注重真理性的考量;技术提高标准在于能否产生出新的更好的产品, 更多从技术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方面来考量。

第五, 对科技人才知识储备要求不同, 对一个优秀的科学工作者, 要具备丰富的知识, 理性智慧, 善于思考研究, 具备敏锐的洞察发现问题的能力。对一个卓越的技术工作者, 必要的知识教育不可缺少, 能力训练更有重要的意义, 更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经验, 要求有更高的操作技能。

第六, 从发展的历史进程看, 近代以前技术扮演主角, 形成“生产———技术———科学”的发展路径, 到了近代科学逐渐成为主角, 形成“科学———技术———生产”的发展路径, 但是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并不同步。

科学与技术的区分的不同维度是二者之间相互联系和转化的前提, 只有确认二者间的重要的区别, 才能谈得上彼此的互动。大科学时代科学与技术遵循“科学———技术———生产”的发展路径, 呈现出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的发展趋势, 一体化特征明显, 主要表现在:

第一, 技术是科学的基础。技术对科学发展的作用论证包括:技术是科学发展动力, 需要推动科学前进;技术为科学发展提供研究手段, 尤其是科学实验装备;技术为科学概括和分析提供资料来源, 提供经验认识源泉;技术实践可以检验科学的真理性。

第二, 科学的技术化。科学的发展离不开技术手段, 大科学时代的科学更需要现代技术提供支撑。大科学时代, 现代的科学对现实生产技术的相对独立性强化, 但依赖性日益强化, 其发展受生产技术水平制约, 科学的技术化、科学技术一体化成为鲜明特征。

第三, 技术的科学化。这里的“技术的科学化”是指“科学的技术”、“科学化了的技术”、“以科学为基础的技术”凸显出了以科学对技术的先导作用, 往往蕴含着根本性的创新。

第四, 科学技术一体化。“一体化”, 并不意味着现代科学与技术合二为一, 把现代科学等同于现代技术。它是科学技术化和技术科学化的具体表现, 体现着大科学时代科学与技术间的相互融合与演进的趋势, 在具体的科学活动中很清晰地划分科学与技术。

4 结语

大科学时代科学与技术一体化的趋势以及科学的技术化和技术的科学化发展, 使得科学与技术、社会间的关系更为复杂, 正确认识二者关系对于积极参与全球科技合作、制定符合国情的科技政策、解决人类面临的生存发展难题, 推进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 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目标等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熊志军.试论小科学和大科学的关系[J].科学学研究, 2004.1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2卷, 人民出版社, 1957:191.

[3]黄顺基.自然辩证法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5:94-95.

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 篇9

一中华自然科学社与《科学世界》的创办和发展

中华自然科学社是南京中央大学自然学科毕业生组建的旨在普及科学运动的科学团体,社员一度达1 500人,其中不乏卢嘉锡、王大珩等科学大家。在“要使国家的科学发达,首当谋科学的普及;要使民众的生活改善,首当使民众的知识提高”思想的指引下,[2]中华自然科学社于1932年创办了《科学世界》。

《科学世界》先后共出版了19卷,跨18年之久。1932年《科学世界》出版2期。1933年第2卷至第5卷均按月出1期,年各出12期。1937年第6卷刊出第7期后,即遭逢卢沟桥事变,战火燃及当时编辑部所在的南京,该刊出版暂告中断。

1938年《科学世界》在重庆复刊,第7卷共出刊8期。1939年因后方印刷和经费的困难,仅刊行4期。1940年《科学世界》编辑部转移至成都,第9卷计刊出7期。1941年2月起,《科学世界》改为双月刊,第10卷、第11卷各出6期;第12卷至第14卷各刊出2期。1946年第15卷仅刊出1期。1947年《科学世界》第16卷在上海复刊,恢复月刊,自第16卷至第19卷均各出12期。

1950年8月全国第一次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后,全国科学界展开大团结运动,《科学世界》与中国科学社出版了三十五年的刊物《科学》合并,由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接办,定名为《自然科学》,同年12月《科学世界》正式停刊。

综观《科学世界》的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从1932年到1937年,即自第1卷到第6卷。《科学世界》内容多为综合性文字,注重介绍普通科学知识。言论上多属提倡科学研究与宣传科学应用的文字。第二时期从1937年到1945年,自第7卷起到第15卷,《科学世界》在抗战时期中刊行的。言论上多属讨论科学家在抗战中应尽之责任,内容上多介绍防毒、防空及战时科学的应用,以及大后方资源调查的报告。另外,由于在战时国外科学刊物不易获得,因此这一时期特别注意科学的新进展和新知识的报道。第三时期,抗战胜利后的发展阶段,自第16卷至第19卷在上海出版,内容除科学知识的综合报道外,亦多研究方面的专门报告,就某一重要专题作理论与实际兼顾的详尽介绍的专号,成为此时期的特色,这些专号也成为当时国内对特定课题完备的参考文献。

二 《科学世界》的办刊宗旨

作为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科技刊物,《科学世界》的办刊宗旨与社会的环境密切相关。“九·一八”事变后,科学救国的呼声日高,爱国知识分子积极探索科学传播的途径,推进科学普及运动。作为探索成果之一的《科学世界》,也是“当时国内首先编行的通俗科学期刊”[3]。从《科学世界》的办刊宗旨,亦可见其在科技传播中的重要作用。《科学世界》的办刊宗旨主要有两方面。

(一)普及民众科学知识,实施科学救国

从五四时代“赛先生”登场以来,国人对科学的信仰与热忱高涨,“科学救国论”成为时代的强音。但与此同时,“学校里机械式的功课把科学弄成死板上的东西……在这颓势的形成中,通俗科学刊物仍不脱教科书的形式,甚至于连博士论文式的洋巨著也出现在上面,这样,把科学与大众的距离格外扯远了。”人们亟需一份通俗的科学刊物,有识之士也在探求一份致力于科学普及的刊物,“目标就是要在大众造成一种科学的信仰”,以求“用科学的力量,迎头赶上,造成了惊人的富强”[4],《科学世界》即是当时的探索成果之一。

1932年11月1日,《科学世界》第1卷第1期出版。在发刊词中,《科学世界》编辑部说明了刊物宗旨:“我们敢大胆地说一句,中国人之所以处处失败,还不在于经济的恐慌、政治的纷扰,主要的原因是中国学术本身上有毛病。几千年来,国人所倡导的,多半是一种迷信之术……别人已经在坐飞机了,我们还在安步当车;别人的文化天天都在突飞猛进,而我们还是文明古国。像这样落伍的民族,宜乎要惨遭内忧外患,宜乎不能生存于狂波怒潮中的20世纪……救国的方法很多,途径不一,我们认清事实的需要,及自身能力所及,出而普及自然科学……我们决不挂招牌,决不唱高调,发行本刊的使命,在供给中小学理科教师的参考资料,和增进国人的科学常识,是明白科学的应用。”[5]在发刊词中,将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民族的生存联系在了一起,具有明显的科学救国意识。在此后的办刊过程中,《科学世界》将科学救国的宗旨贯彻于其中。

为了达到“增进国人科学常识的使命”,《科学世界》在内容上注重选取贴近民众生活的题材,如《临盆期的预测法》(第2卷第3期)、《小儿腹泻的苹果疗法》(第2卷第8期)、《人工太阳光能增进家禽之产卵量》(第3卷第1期)等文章就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与接近性。

(二)传播当时世界之先进技术,以促国家发展

抗日战争时期,在“内地出版界荒芜太甚,自然科学之读物更凤毛麟角,同时国外印刷品之输进,复以外汇及寄运之困难而一再减少,高中以上之学生及服务中等教育界之人民,莫不深感知识来源之缺乏……”[6]的情况下,《科学世界》承担起介绍新知识之职志,介绍新知识成为其新的宗旨。

这一宗旨在抗战胜利后,时任总编李鼎国在第16卷第1期的卷首语《本刊之今后》一文中得到了延伸,“本刊亦当集海内外同仁之全力,一方求基本科学常识之普及,一方求世界新知之传播,使本刊成为我国中坚分子之中坚读物……本刊此后当以基本原理之阐发为经,而以基本原理之应用为纬,深盼读者予以同情与赞助,俾可推进‘基本科学运动’,使一般人对基本原理有所认识,以利我国之科学化。”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科学世界》的定位比在此之前又有所提高,内容上从以普及科学知识为主,转而为以介绍新知识,推广科学应用,探讨科学原理,报告科学新发现为主,旨在使该刊“不特成为中坚分子之中坚读物,抑且成为国内科学家与科学运动提倡者之喉舌,不特可得读者于国内,抑且可得读者于国外”[7]。

《科学世界》不仅致力于科普文化宣传,而且理论联系实际,以求应用世界先进科技促进国家发展。抗战前的《科学世界》也有新知的介绍,但主要是分散插入于版面之中,显得较零碎。抗战后对于新的时代内容的介绍更为集中也更为突出。栏目“科学新闻”是一块集中介绍新知的阵地,如第16卷第1期的“科学新闻”栏目里,刊载了《低温氦液中的“第三声”》、《隔墙看“物”》、《伤不及鸟》、《雷达摄取飓风照相》、《糖荒中的救星》、《地磁北极在何处》等23则科学消息。

三 《科学世界》的内容及传播特色

《科学世界》从1932年出版到1950年停刊,刊登了大量的科技内容方面的文章,传播了大量的科技信息,并且在科技信息传播方面颇具特色。

(一)内容广博,信息量大

《科学世界》的内容所涉甚广,包括纯粹科学和应用科学以及科学理论的文章,涵盖到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地质、气象、生物、农学、医药学、环境预警、科学人物等各个领域,且译著兼容,图文并茂,信息丰富。如第16卷中,科学理论的文章有7篇。纯粹的科学文章有77篇,其中数学方面的文章有2篇,物理方面的文章有4篇,化学方面的文章有4篇,地理方面的文章有1篇,气象的文章有10篇,微生物的文章9篇,植物方面的文章11篇,动物方面的文章3篇,原子能方面的文章24篇。应用科学的文章有21篇,其中化工方面的文章有8篇,电工方面的文章2篇,机械方面的文章5篇,航空方面的文章1篇,农业方面的文章4篇。另外,还包括医药卫生的文章13篇,科学传记1篇和77则科技新闻。

《科学世界》还不定期地编辑各种科学专号,集中介绍某一方面的科学知识,从而使科技传播更有针对性和系统性。例如第3卷第1期的“化学专号”、第4卷第11期的“数学专号”、第5卷第2、3期的“物理专号”、第6卷第1期的“战时科学专号”。另外,书籍推介也是《科学世界》做的较多的一项工作。

(二)严谨权威

《科学世界》虽然在言辞表达上偏于大众化与通俗化,但是并不粗浅,而是表现出十分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逻辑实证特征,传达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以《免疫与种痘》一文为例,全文用6章的篇幅分别介绍了“什么是免疫”,“天花的定义、历史、原因、传染路径”,“天花的经过、患天花后的结果、天花的防御、种痘的历史”,“种痘的原理、旧法种痘、新法种痘、痘苗”,“种痘的方法、种痘后的经过和变常及变常的治法、种痘的时期年龄和次数、现行种痘条例”,“水痘与天花的区别”等几个方面的知识,条理清晰,内容详尽,使得人们知其然,也能够知其所以然。至于所刊文章的引用、注释、图解、图注等,也均清晰规范,体现了该刊严谨的学术风格。

在《科学世界》上撰文的作者大多为大学教授和科学专家,信源的权威性使其具有客观的权威优势与信度力量。例如,第16卷第9期的原子核专号为例,其作者多是当时的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卷首语由《科学世界》的编辑李国鼎撰写,国立中央大学校长吴有训撰写社论《我国应从速建立原子核研究室》,浙江大学物理系教授王金昌撰写《各种基子发现及其性能》,中央大学物理系教授施士元撰写《研究原子核之工具》等文章,保障了内容的严谨和权威性。

(三)兼容知识性与思想性

传播科技文化知识自然是《科学世界》一向承担的职志。除此之外,它也承担了宣传科学理性精神与科学思想的历史使命,涉及社会、文化批评与思想争鸣的论说,从“科学”或“科学家”的角度,谈境界,说现实,把科学阐发得更为具体而具有一定的思想引导作用。在《科学世界》中刊登了很多的谈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的文章。例如《革命的科学运动》(第4卷第1期)一文中,作者提出从事科学运动的人,要培植三种基本精神,即平民的精神,大公的精神,刻苦的精神,本着这三种精神来推行科学运动,才算是革命的科学运动。此外,《所谓科学的精神》(第2卷第12期)、《科学到民间去》(第5卷第12期)、《科学与道德》(第6卷第2期)、《科学与民族复兴》(第6卷第6期)、《献给青年科学家》(第16卷第12期)等都从不同角度对科学进行了论述。这些文章为“赛先生”能被更多人接受而鼓与呼,为科学家的成长,国家的科学进步献计献策。而发表在新中国之前的社会沧桑动荡的特定时代里,更凸现出其不可替代的历史认识价值和思想指导意义。

(四)注重互动性与服务性

《科学世界》的第1卷第1期,便刊登了启事:“本刊以普及科学运动为宗旨,故对于自然界各种现象,除专文择要介绍外,其余不及讨论之问题,及日常发生之新奇事实,当然极多。本刊同人不揣冒昧敢向国人征求关于自然科学之各种疑难问题,及动植物、岩石矿物标本之定名等各项,同人等必能尽力解答。……读者无论对于数学、天文、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地理、气象、心理及农、工、医学等疑问,请直接通函……本刊当将解答编入‘科学问答’栏内发表。”

这之后,《科学世界》每期都会刊登来函问答。从最初的每期2至3个问题,扩展到后来占用每期杂志的十分之一以上篇幅(10页以上),来函的读者也从南京及周边的无锡、常州扩展到北平、四川、山西、广东、河南、山东、浙江等地。问题覆盖名人传记、数学、天文、物理、化学、气象、地质、地理、生物、生理、心理、农学、林学、工学、医学、药学等各个领域,可见读者的参与程度与关注程度之盛。另外,从第2卷第5期开始开辟的“读者园地”栏目,也给读者开辟了一个交流的窗口。要目预告、广告索引、问题索引、勘误等工作,则从细节上反映了《科学世界》较好的互动精神与服务意识。

(五)传播形式丰富多样

《科学世界》在传播上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图文结合是其常用方式,通过图表或图片辅助文字说明,可使科学知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它还探索了科学灯谜、科学应用、科学评论、科学纪新、科学新闻、科学测验、书报评论、书报介绍、游戏数学、天气歌谚、科学嘉言录等各个栏目,把知识性与趣味性相融合,具有良好的传播效果。

《科学世界》特地征集科学歌谣,以增进国人科学常识为主旨。《科学世界》刊登了大量的科学歌谣,包括有医药歌谣、农事歌谣、饮食歌谣、生理歌谣、数学歌谣等。例如,朱柄海在《科学世界》开辟了专栏,专门对流行民间的天气歌谣进行通俗易懂的解释,培养国人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科学歌谣既内容丰富,又寓教于乐。将科学知识融于简单易学的歌谣之中,这是《科学世界》科技传播的一种积极探索,对于普及科学知识,增进国人的科学常识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从第4卷第9期开始,《科学世界》开始设立“科学小说”栏目。科学小说能够增进读者对枯燥无味的科学的兴趣。如李秀峰的科学小说《防空演习》(第6卷第1期)配有精美的照片、插图,借助人物(父子三人)故事讲述实用科技知识。科学戏法也是《科学世界》重要传播形式。在游戏数学一栏中,编者介绍了宝塔式之研究,移棋相间之研究等数学趣谈,用游戏的方式解读深奥难懂的数学命题。

四结语

《科学世界》作为我国近代重要的科技期刊,在科技传播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一方面,《科学世界》刊登了大量的科技内容的文章,积极介绍科技知识,引进国外科学新知,推广科学在中国的应用,从而促进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科学世界》传播了科学理性精神。从创刊开始,《科学世界》就积极鼓吹中国人应该学习科学方法,强调具备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科学世界》在中国近代大众科学启蒙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的办刊宗旨与内容特色对于当前科普刊物的发展仍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摘要:《科学世界》是中华自然科学社在20世纪30年代创办的科普期刊,是中国近代科技传播的重要媒介。《科学世界》以广博的内容,新颖的材料,丰富多样的体裁,传播了大量科技信息,在中国科技传播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论述了《科学世界》的发展历程、办刊宗旨与内容特色,揭示了该刊在中国近代科技知识的介绍与普及,国民科学化运动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科学世界》,科技传播,传播特色

参考文献

[1]翟杰全.让科技跨越时空[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13.

[2]编辑部.中华自然科学社第八届年会宣言[J].科学世界,1935,4(8):727-728.

[3]编辑部.十九年来的科学世界[J].科学世界,1950,19(6):134-135.

[4]赛音诗.把感情掺入于科学[J].科学大众,1947,2(1):1.

[5]编辑部.发刊词[J].科学世界,1932,1(1):1-2.

[6]编辑部.本刊之使命及今后之本刊[J].科学世界,1937,6(2):1-7.

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 篇10

关键词:科学教学,思想方法,整合应用

一、问题的提出

学生若能对数学思想方法有透彻的理解和运用, 就能够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大量的事实表明, 数学思想方法是科学发现、发明的关键和动力。而科学教材主要是以知识结构作为编写体系, 因而数学思想方法是散见于整个教材之中。这就导致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主观随意性很大, 其教学效果主要依赖于教师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程度。虽然目前的科学教学非常强调能力的培养, 但在实际教学中, 学生将实际科学问题数学化、并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几乎没有得到培养。

其实, 科学教学中实施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之上的。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观认为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以深入了解学生真实的思维活动为基础, 通过提供适当的问题情景或实例促使学生的反思, 引起学生必要的认知冲突, 从而让学生最终主动建构起认知结构。初中生在学校接受了科学、数学等十多门课程的学习。科学教师应了解其他学科的知识体系, 尤其是初中的数学课程, 从而有效地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整合相关的数学思想方法, 开发学生自身的知识资源, 帮助其建构系统的知识大厦。这种整合不是科学与数学的简单相加, 而是指在理解相关科学概念、尊重科学过程、明确公式的科学意义和适用范围、准确运用科学符号的前提下, 运用数学思想构建数学模型, 用数学的理论、方法和观点去解决科学问题。它不是纯数学的, 数学只能作为解决科学问题的工具, 运用过程中必须受科学概念、规律的制约。在实际的初中科学教学中, 就科学知识教科学知识绝对不可取, 而脱离了具体的科学知识空谈数学思想方法也是收不到预期效果的, 只有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才能让学生学好知识, 逐渐形成优化的知识结构, 也才能真正领会、掌握数学思想方法的实质, 进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整合应用的内容及其阶段性

1. 深入挖掘科学教材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数学思想是对一类数学方法的抽象概括, 数学方法是数学思想的表现形式, 强调指导思想时称为数学思想, 强调操作过程时称为数学方法。要想将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严格区分开来是困难的, 因此常常对这两者不加区分, 而统称为数学思想方法。从科学教材内容看, 其中大部分内容具有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背景, 只要对它们适当加以分析、挖掘、增加或删减, 就可以找到需要应用数学思想方法的素材。所以, 首先要充分挖掘教材的可用资源, 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渗透。例如, 初中科学中常利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来分析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特征、溶解度曲线、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量的函数曲线关系等;而电流的概念引入、常见的酸碱盐、常见的动植物等教学就体现了类比思想方法;分子、原子等结构、元素的化合价等就充分运用了模型的构建;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差量法计算体现了数学上的等比例公式的运用;质量的测量中有著名的“曹冲称象”的故事, 它体现了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等。

总结起来, 在初中科学教材中应该渗透以下3种类型的数学思想方法: (1) 宏观型的数学思想方法, 如抽象概括、化归、模型、数形结合、归纳猜想等; (2) 逻辑型的数学思想方法, 如分类、类比、完全归纳、反证法、演绎法、特殊化等; (3) 技巧型的数学思想方法, 如等量代换法、待定系数法等。其中, 宏观型和逻辑型数学思想方法不仅在科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而且在其他学科甚至日常生活中也有普遍适用性。从中可以看出, 中学科学中确实蕴含了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内容, 不但方法的种类多, 而且某些方法反复出现并应用, 这进一步说明在科学教学中加强数学思想方法教学不但具有重要意义, 而且现实可行。

2. 探析整合应用的阶段性特点。

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难于知识的理解和一般技能的掌握, 它需要学生深入理解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因此, 在初中科学教学中贯穿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教学, 企图仅靠几次课就能奏效是不现实的。学生对每一种思想方法的应用都要经过较长时间、不同内容的学习才能领会和掌握。同时, 数学思想方法教学应与科学知识和数学知识、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相适应, 按照反复孕育、初步形成、应用发展的顺序逐步完成。细心观察、分析学生理解掌握数学思想方法的过程, 一般有如下几个阶段:

(1) 渗透与启迪阶段。在这个阶段, 学生往往只注意科学知识的学习, 而对隐藏在知识后面的思想方法未能引起注意, 或者只是处于一种“朦朦胧胧”、“似有所悟”的状况。

(2) 意识与顿悟阶段。随着运用同一种数学思想方法解决不同科学问题的实践机会的增多, 隐藏在科学知识后面的思想方法就会逐渐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索, 以至产生某种程度的领悟。当经验和领悟积累到一定程度, 这种事实上已被运用多次的思想方法就会凸现出来, 甚至达到一种“呼之欲出”的境界。

(3) 形成与应用阶段。这时, 学生已能正确运用某种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探索和思考, 以求得问题解决。同时, 在问题解决的实践过程中, 又加深了学生对思想方法的理解, 经过多次应用, 能逐步到达一种对思想方法运用自如的境界。

(4) 深化与发展阶段。到了这个阶段, 学生遇到各种科学问题时, 能主动地、不假思索地用各种数学思想方法分析和解决, 甚至遇到生活和学习中的其他实际问题时也会自主灵活地运用。

三、遵循整合应用的原则

1. 循序渐进原则。

根据整合应用的阶段性特点, 教师在科学教学中实施数学思想方法时, 要让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 就应该以学生现有的思维发展水平为依据进行教学。这不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应恰如其分, 善于从具体材料入手进行教学, 而且要能接受学生看待问题的方法, 要容忍学生的错误, 并且看到错误背后的合理因素。事实上, 学生有他自己对客观事物的独特理解。或许, 这种理解在教师看来是不全面不合理的, 有时甚至是错误的。但是, 对学生自己来说却是有意义的, 因为学生的认识是适合于他现有的知识基础和思维发展水平的。教师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现有的学习能力, 才能使其教学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有些教师认为, 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不但吃力, 而且很费时间。其实, 让学生花费一定时间展开主动的探索活动, 不但可以在提高学习能力、掌握思想方法、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增强学习科学的自信心等方面取得很大的收获和补偿, 而且可以使他们学到怎样学习, 怎样发展自己, 以及怎样在离开学校后继续提高, 即获得一种能持续发展的能力, 这正是素质教育追求的目标。

2. 主体参与性原则。

在教学中实施科学方法教育的过程中, 学生是认识活动的中心, 只有学生积极地、能动地参与, 凝聚于知识中的智力因素才能转化为个体的能力。学生通过课堂学习, 不但学到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师的引导, 使他们进行理性的思考, 自主地参加解决问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学生之间各抒己见, 师生之间热烈争论, 最后概括总结出科学正确的结论, 这样不但使课堂成为进行科学方法学习的有效途径, 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态度和科学习惯。

3. 化隐为显原则。

由于数学思想方法往往隐含在科学知识的背后, 知识教学虽然蕴含着思想方法, 但是如果不是有意识地把数学思想方法作为教学对象, 在科学学习时学生常常只会注意到处于表层的科学知识, 而注意不到处于深层的数学思想方法。因此, 整合的关键在于通过教学设计进行化隐为显。

例如, 学生刚开始学习化学反应方程式, 教师往往能从宏观与微观两个维度与学生一起探究: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宏观事实, 通过建立模型来解释化学变化为什么会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实质, 进而得出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遵守固定的质量比。利用固定的质量比可培养学生学会关于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由于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能够顺利地建构, 较容易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基本计算。接着, 再教学生利用差量法进行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例1:把100g铁棒放在CuS04溶液里, 过一会儿取出, 洗净, 烘干, 称得铁棒的质量增加到103g, 问析出多少克铜?

解析:铁跟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04=FeS04+Cu, 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可以看出来, 造成铁棒质量增加的原因是:因为铁的相对原子质量 (56) 小于铜的相对原子质量 (64) , 一个铁原子置换一个铜原子时, 铁棒质量必然增加64-56=8份质量。现铁棒质量增加到103g, 用差量关系即可求得析出的金属铜的质量。

如果教师仅仅通过宏观与微观两个维度来解释差量与反应物、生成物之间也是遵守固定的质量比, 虽然能有少数同学能领悟, 但大多数学生仍是很茫然的。在这个环节中, 大多数教师忽视了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重要性。在讲解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差量法计算时, 如果教师能及时结合学生数学课程中所学的等比例公式的知识, 学生则能比较顺利地完成知识的建构。因为学生已经理解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遵守固定的质量比, 即:, 而等比例公式又是他们所熟悉的, 即。如此将等比例公式的思想引入差量法计算的教学, 学生将会对差量法计算感到豁然开朗。

诚然, 按传统方法进行科学教学, 也有一些学生掌握了数学思想方法。但是, 这些学生是靠自己的艰苦努力, 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摸索过程才能达到如此境界, 而且只能是极少的一部分学生。因此, 通过巧妙而有效的教学设计把潜藏的数学思想方法挖掘出来, 与科学课程进行整合, 这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力举措, 也是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

总之, 提倡并且加强初中科学课程中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其意义在于促使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由盲目的、不自觉地应用向有意识的、自觉地应用转化, 大大缩短学生在黑暗中摸索的历程, 由只有少数人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变为多数人都能掌握, 从而实现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这一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科学 (7-9年级) 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张桂春.建构主义学习思想解读[J].教育科学, 2005, (4) .

[3]赵新鸿.两种重要的科学思想方法及其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渗透[J].物理通报, 2003, (1) .

[4]王宏.科学思想方法教育与学生智力发展浅议[J].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3) .

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 篇11

学院以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中国科学院选键化学重点实验室和安徽省高等学校先进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等为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学院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得到了国家“985工程”专项经费和世界银行贷款的资助,目前软硬件均具国内先进水平。

近五年来,学院共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2项,其中“纳米非氧化物的溶剂热合成与鉴定”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复杂化学体系中重要非线性问题和研究”获安徽省2003年度自然科学一等奖。一批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自然》、JACS和PRL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先后承担了一批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科院重大项目和重要方向性创新项目,每年科研经费逾2000万元。“化学反应人工控制”、“先进功能材料和应用技术”、“可再生洁净能源”等项目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

学院具有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授权,在2002年4月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的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化学列一级学科第三名。化学物理与无机化学为国家重点学科,材料物理与化学和有机化学为省重点学科。学院有8个博士点以及相应的博士后流动站,形成了化学与材料科学从学士到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院设有化学、材料化学、材料物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4个本科专业。本科生入学后,前期按学院组织基础课教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专业。本科毕业生基础扎实,85%以上考取国内外研究生,其余主要在中国科学院及国家部委有关研究所和著名公司、企业工作。

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 篇12

一科学解释的元理论问题

科学解释的元理论问题是本次会议的核心议题之一。与会专家从语境论基础、理想化理论与操作主义、科学解释与理解的关系等新颖视角对该问题进行了探讨, 提出了许多富于创见的新结论。

1.科学解释的语境论基础。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主任郭贵春教授作了题为《科学解释的语境论基础》的报告, 从语境结构、要素和特征三个方面论述了科学解释的语境论基础。他指出:语形、语义、语用的统一完整地呈现出科学解释的语境结构, 这是理解科学解释语境论基础的首要层次;科学解释始于具体的科学问题, 而问题的提出和解答无法脱离特定的理论和知识背景, 随着科学解释过程的展开, 问题、背景要素与主体及其意向性要素相结合, 使得原初的语境结构不断在新内容的补充下得以扩张、整合和更新, 科学解释的意义及其价值就是在由这四种主要元素决定的特殊解释标准与其语境结构相结合的基础上产生和实现的;在这一过程中, 科学解释呈现出鲜明的语境开放性、系统性和横断性特征。正是从语境结构和要素的综合作用中才产生出解释规则、过程、标准及其模型的多样性、多重性和多元化。报告最后指出, 语境论思想能够进一步增进科学解释理论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导向一种更广义的科学理论与方法论的多元观念, 从而包容各种不同科学解释思想内在的统一性和共同的价值。

2.理想化理论与操作主义。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伊尔卡·尼尼鲁托 (Ilkka Niniluoto) 教授在题为《理想化理论的解释》的报告中指出:理想化科学理论陈述自然和社会系统如何在反事实条件下运行, 因此它们对于事实状况的描述至多是似真的。在对经验事实和规则的演绎-律则解释中, 作为覆盖率的此类理论的应用是存在问题的。波兹南学派 (Poznan school) 使用理想化与具体化的方法发展出一种更为系统的视角:理想化假定首先被澄清为反事实条件的前项, 接着这些假定通过修正后项而被消除或和缓。这种做法涵盖了所谓的伽利略式理想化和隔离。这使得我们能够区分理想化解释的若干重要类型。清华大学王巍教授作了题为《法则性解释与操作主义观》的报告, 指出近十年来詹姆斯·伍德沃德 (James Woodword) 的操作主义观成为科学解释论题中最有前途的路径之一。报告认同伍德沃德的不变性概念推动了我们对于法则、CP法则以及科学解释的理解, 同时认为操作主义观需要得到法则性解释的补充而非取代。报告结论认为, 法则性解释有助于我们的全局性、整体性思维, 而操作主义观更利于我们的局域性行动。

3.科学解释与理解。

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的塞尔吉奥·马丁内兹 (Sergio Maetinez) 教授作了题为《为理解搭建脚手架:对因果性的刻画》的报告。报告指出, 对理解的研究是科学的一个主要目的。现在人们已经广泛地承认认识论不可能与心理学分开。这为科学哲学充分关注理解概念扫除了障碍。科学理解是我们掌握不同因果解释框架的自然出现的特征。掌握解释框架包含掌握科学实践和适当的本体论的发展, 后者使得不同现象统一为更一般、联系更紧密的解释。因此, 解释与理解之间的关系以及在适当本体论的产生中抽象过程的作用都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澄清。美国纽约大学迈克尔·斯特雷文斯 (Michael Strevens) 教授的报告题为《科学是有斑纹的;世界不是》。当前关于世界的科学图景是马赛克式的, 描述世界的不同方面和不同系统, 由仅仅是松散地或形式地联系起来的不同的亚理论或模型所表征。有科学哲学家认为, 在我们对世界的表征中, 对这种非统一性的最佳解释是世界本身的非统一性。世界是有斑纹的, 也就是说不是由一套单一的全能的基础法则所统治, 所发生的事件需归于涵盖不同种类系统或实在部分的原则的综合。斯特雷文斯本人质疑这种支持一个有斑纹的世界的论证。他论述了通过一种基础主义的观点, 即宇宙的原初条件和自然的基础法则决定所发生的一切, 科学的复合体性质能够得到同样好的解释。

二科学解释与具体科学哲学

结合具体科学探讨科学解释问题并阐述科学解释在具体科学中的应用是本次会议的重要焦点。与会专家从数学哲学、物理学哲学、生物学哲学、社会科学哲学等方面论述了科学解释的若干具体问题。

1.科学解释与数学哲学。

英国约克大学玛丽·兰 (Mary Leng) 博士的报告《数学在经验科学中的模型、结构与解释作用》从公理解释模型的唯名论视角来理解物理对象对结构性解释中的数学结构的例示。如果某些数学解释是结构性解释, 那么数学所具有的解释性作用就不仅仅在于关于数学模型的唯名论内容。数学的结构性解释的可能性表明, 数学对于我们的科学理论来说发挥着比仅仅作为某些为真的唯名论内容的表征更重要的作用。但“数学结构的例示”是“数学公理的一个物理解释下的 (近似) 真”, 因而数学在经验科学中的应用并不取决任何抽象数学对象的真。山西大学刘杰副教授在报告《数学的一种语境论解释》中指出, 数学的语形表征是由数学家们基于语境中的语用目的而构建;形式系统中公式之间的不断推演隐含了语形所指的变化, 即语义的变化;语义解释的实现依赖于语形符号的表征以及语用目的和语用域面的规定, 语义解释的选择只有在语用的指引和限定下才能成为可能。因而, 语境论为数学所提供的语义解释是一种语境化的语义解释。

2.科学解释与物理学哲学。

美国圣母大学凯瑟琳·布雷丁 (Katherine Brading) 教授的报告题为《狭义相对论和当下的时间空间范围》。报告引述斯特恩 (Stein) 的观点, 即若同时接受: (P1) 当下存在的并且只有当下存在的事物才为真 (“当下主义”的标准表述) ; (P2) 狭义相对论是一种对于时间空间关系的完整的说明, 会导致一种唯我主义。一旦统一性建立在动力学的基础之上, 当下的时间空间范围就变成了经验事物。这样的结果与牛顿理论中发现的普遍方法论线路是一致的。因此, 当下主义作为一种经验论题并没有死亡。可以把 (P1) 改为:对于任何一个事物, 它只存在于当下, 当当下的时间空间范围小于闵可夫斯基时空所表达的宇宙的整个时间空间演化的时候。德国波恩大学的安德里亚斯·巴特斯 (Andreas Bartels) 教授的报告题为《基础物理学如何表示因果性》。他指出:广义相对论时空有着可以表达因果性的内在结构, 至少关于两个基本特性:事件之间时间非对称性和能流。其一, 可以表明在几乎所有的时空中, 全域宇宙时序的存在相对于宇宙时间参数是时间非对称的;其二, 存在着物理的类时矢量场, 据此全域时间非对称性可以转变为与局域适有时参数一致的方式。这样, 基于因果关系的局域时间非对称性可以从时空的全域结构中导出。其三, 根据标准解释, 表示局域能流的4-矢量是上述物理类时矢量场的候选者, 因此它可以通过时间非对称的能流用来表示因果关系。因此, 即便因果性并不直接由物理学的基本原理表示, 它们解中的基本结构也确实具有表示因果关系的资源。山西大学程瑞副教授的发言报告题为《时空实在论与非充分决定性论题》。报告对超弦理论的对偶性进行分析, 指出量子引力理论中存在着两种形式的非充分决定性问题, 一种是不同的理论形式对同一种物理实在的非充分决定性, 另一种是形而上学非充分决定性;对时空理论在牛顿力学、相对论、量子理论和量子引理论中的发展进行分析, 指出在理论发展中语用与语义因素对理论发展已经对实在的认识的影响, 正如对时空的实在性和本体论本质的认识, 是随着物理学语境的发展变化的。

3.科学解释与生物学哲学。

美国杜克大学阿历克斯·罗森伯格 (Alex Rosenberg) 的报告题目是《物理如何造成设计的假象:为什么达尔文主义是在抱有还原论信念的前提下唯一可能基于物理而达成适应的路径》。罗森伯格将热力学第二定律视为揭示适应产生的唯一可能路径:该定律揭示了宇宙中所有不对称性的来源, 且进化适应是一种不对称的过程, 因此适应的出现、存在以及增强必然源自于其局域系统内混乱度的增加:该定律提供了宇宙中所有的不对称性 (牛顿、麦克斯韦以及薛定谔的理论都是对称性的) , 进化适应过程从头至尾都是不对称的。只有达尔文式自然选择机制可以做到产生零适应、建立非目的性的适应以及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中的熵增过程来进行运作。因此, 达尔文的理论不仅仅是一个合理的理论, 在物理世界中更是唯一可能的理论。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保罗·格里菲斯 (Paul Griffiths) 的报告题目是《当基因走向分子时到底是什么样类型的进步》。他指出, 从基因发展的历史看, 其一直是工具性质的, 并且尽管经典基因概念如今已经被抛弃, 但这种工具性质依然存在。特别是对于各式各样的遗传分析来说, 基因仍然是一种多样化的工具实体, 在认识中各自表现为我们所能够接受的遗传形式。因此, 根本不存在遗传还原论的问题, 我们所面对的种种基因概念并不是一种还原关系, 而是实践造成的差异化理解。从经典遗传到分子遗传是一个关于遗传理解不断丰富的过程。山西大学赵斌博士报告的题目是《语境论与生物学解释》。他认为, 依托于不同语境的生物学理论 (模型) 是不可还原的, 即便存在对应于相同生物学事件的宏观理论与微观模型, 由于语境性的结构存在, 它们并不是处于同一的因果性链条上, 而仅仅处于同一证据链条上。因此不存在因果链条上的 (部分) 原因性还原, 而是证据链条上的证明性还原。

4.科学解释与社会科学哲学。

山西大学殷杰教授基于对社会科学解释合理性的考察, 从复杂性视角对社会科学解释的逻辑形式、研究范式和适当性标准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重点分析并强调贝叶斯概率解释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 指出贝叶斯概率解释为社会科学解释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论原则。

三科学方法论问题

本次会议关于科学方法论的讨论焦点集中于科学模型及建模问题。除此之外, 科学哲学家们对于经验数据、思想实验、科学推理、简单性与似然性等问题也表现出浓厚兴趣。

1.科学模型与经验数据。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刘闯教授的报告题为《模型、虚构与迪昂》。在报告中, 他对近年来一些哲学家认为科学模型的本质是虚构的观点给出了一种批判性的讨论。如果说科学里的有些模型可以被适当地看做是虚构的, 那么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会怎么样。这个研究的结果可以扩展我们的模型概念, 并且使我们对于“虚构”的理解变得尖锐。其主要目的之一是要引导我们看到, 特定的科学模型 (对于不可观察物的模型) 相比于其他类型的更加实在的概念, 更接近于奇事, 现在被看做是虚构的, 或者假的。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罗蒙·弗瑞格 (Roman Frigg) 博士作了题为《拉普拉斯的恶魔及其门徒的冒险》的报告, 对数学模型能否作出预期的气候科学预测提出了警醒。他指出, 有些情况下, 数学模型承诺作出的概率预测并不能提供它所宣称的结果。通过逻辑地图的例子, 他表明如果一个模型是非线性的, 并且只要有非常细微的模型缺陷, 那么将模型的结果作为相关概率预测的决定可能会造成严重的误导。这种情况使人们对模型结果的可信性产生怀疑。现实情况是, 我们随时随地都在使用概率预测, 而意识到这些概率预测不可信无疑颠覆了许多模型论者的努力。荷兰莱顿大学的詹姆斯·麦克埃立斯特 (James McAllister) 博士作了题为《经验数据的真实性:观察误差的因果说明》的报告, 提出了一种观察误差因果说明的替代理论。数据集合中有些虽然并不与具体的研究目的相关, 但它们服务于其他研究, 因而并非误差;所有的数据都是对它们所在环境的可信追踪, 虽然每个数据与研究目标间的关系并不必然等同。基于此, 不应再谈论误差, 而应替代以与数据的相关程度。观察误差的因果理论表明经验数据是完全真实的, 世界就是经验数据所示的那样, 其意义在于消解了经典还原论的挑战, 但只是我们必须对数据作出正确的解释。

2.思想实验与科学推理。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詹姆斯·布朗 (James Brown) 教授作了题为《火之缪斯》的报告, 具体探讨了哲学上思想实验的地位。借助丹奈特 (Daniel Dennett) 与莎士比亚不同立场之间的较量, 他形象地阐明了哲学思想实验与科学思想实验的区别与联系。最后, 他以图灵可计算性为例对丹奈特质疑思想实验进行了细致分析和批评, 指出可计算性依赖于 (或部分地依赖于) 物理世界的本质, 其中计算才得以完成。计算理论不只是纯数学的, 至少有部分是物理的, 因而哲学思想实验的使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华中科技大学万小龙教授的报告为《非真值函数与真值函数的等价性与变换》。他以二真值的一变元非真值函数为例, 通过分析经典真值函数的逆函数, 构建了狭义函数相对论, 其中包括狭义函数相对性原理、一元算符叠置原理、非完全可代换性原理、语义原理、形而上学原理、一元算符的产生原理和封闭性原理, 试图求解经典逻辑中非真值函数真值不确定的问题、直接子句相同但经同一联结词分别形成的复合句却真值不同的难题, 并说明可能世界语义学中谓词公式、模态逻辑的经典二真值函数本质, 此外还给出了对比克霍夫-冯诺依曼量子逻辑、多值逻辑、辩证逻辑的新的解释。复旦大学黄翔副教授作了题为《科学发现的一种自下而上理论》的报告。他认为, 溯因推理和最佳解释推理都属于自上而下的推理方法, 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足;在理解科学发现的过程中, 我们应采取一种方法论上的多元论态度。自下而上的推理模式避免了溯因推理和最佳解释推理的一些关键问题, 因而以类比为基础的发现模型在理解科学发现的本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复旦大学徐英瑾副教授做了题为《框架问题、相关性问题与一个打包解决方案》的报告。框架问题关涉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体如何有效地过滤掉不相关信息, 因此,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依赖于如何正确处理认知建模中的语义相关性。后者意味着我们所获得信念之间的特定推理关系。最后, 报告人提出了一种非公理推理系统 (NARS) 处理框架问题。

3.简单性与似然性问题。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马尔科姆·福斯特 (Malcolm Forster) 教授的发言报告题为《简单性、统一性和奥卡姆剃刀》。他在报告中举了一个早期科学发展的案例, 就是哥白尼在他行星天文学的日心说系统中对于和谐性的追求 (反对托勒密的地心说系统) 。那么在今天, 科学哲学家已经接触到了简单性的思想的情况下,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个例子, 以及其他真实的科学案例?福斯特教授认为, 关于简单性的争论中有些是要最小化取样的错误以及要避免过度拟合。其他的, 比如哥白尼的“来自和谐性的论据”和牛顿万有引力的争论都为了设定一个因就可以得到个果。存在着不只一种“简单性问题”。香港岭南大学张寄冀副教授的报告题为《论福斯特证据似然理论的反例》。报告指出, 福斯特试图证明关于证据的似然理论有这样的反例:有时两个假设基于一组数据的似然率相等, 但这组数据明显支持其中一个假设, 其所依赖的方法和当前机器学习领域中对自动化因果发现研究的最新成果有关联。福斯特对该方法的解读是它基于一种惠威尔所崇尚的“ (独立) 归纳的一致性”, 认为似然理论之所以有问题是因为它忽略了这种性质。张寄冀认为:福斯特的所谓反例不成立或没有说服力, 因为它基于一个已经被似然学派批判过多次的直觉假设;关于证据的似然理论非但没有忽略“归纳一致性”, 而且解释了“归纳一致性”的证据作用。

四其他科学哲学问题

本单元的讨论主题更加开放、多元和丰富, 涵盖了若干重要的科学本体论和认识论问题, 包括了对时间之箭、孪生世界、因果关系、案例研究等一系列科学哲学前沿课题的探讨。

1.科学本体论问题。

美国罗格斯大学巴里·洛尔 (Barry Loewer) 教授的报告题为《时间之箭和自然定律》。围绕形而上学问题“什么是基本定律和概率?”与“什么建立了时间方向?”, 审视了对这两个问题的不同回答, 即M观点和L观点。M观点包括:时空流形, 基本实体、量、关系等, 初条件, 基本定律, 从过去到未来的时间流;L观点包括:时空流形, 基本实体、范畴、性质、量、关系等, 在时空结构中items的分布。二者间的主要区别是, 在M中定律和时间流是原始的与基本的, 时间本质上不同于空间, 而在L中它们不是基本的, 是由基本实体与性质的分布决定的。洛尔教授主要就M和L能否更好地说明定律、概率和时间之箭展开分析, 以路易斯的最好系统说明 (BSA) 为例, 给出了L观点优于M观点的理由。韩国庆熙大学崔星浩 (Sungho Choi) 带来的报告题目是《倾向性与孪生世界》。报告深入探讨了外在论者的命题, 即归因者所处环境的普遍特征对于整个倾向性归因的语义内涵造成了重大影响, 并通过孪生世界的例子来说明倾向性的概念在日常实践或科学实践中是如何被用于各种分类与推论的意图, 对于所谓的非干涉推理, 即许多倾向性的形而上学潜在引用的一种推理路线, 提出一种针对其进行弱化的理论基础。最后指出, 一些针对倾向性谓语语义学的卓越提议的失败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于我们使用倾向性概念这一事件维度的忽视所造成的。华中科技大学陈刚教授的报告题为《层次, 形式与实在》。报告分析了世界层次结构中的因果问题, 论证了两个相邻层次之间的非因果关系, 指出形式参与了因果作用过程, 各层次上形式的因果效能是互补的, 以平行的方式共同决定因果作用的结果。最后用本体论的非还原论反驳了认识论的还原论, 指出亚里士多德的“在物中”的形式能够说明形式的因果效能, 而柏拉图的“在物先”的形式在现代知识水平上无法具体化, 也无法解决世界层次结构中的因果问题。华南理工大学的吴国林教授作了题为《波函数的实在性》的报告, 讨论了量子力学中的核心概念——波函数的实在性。他认为, 从实体所拥有的主体性、个体性、连续性和实在性、潜在性与真实性的统一这些基本特征来看, 波函数属于潜在性的实体与结构并存的实在。

2.科学认识论问题。

美国圣母大学詹妮特·科兰尼 (Janet Kourany) 的报告题目是《新的无知》。她指出, 无知不仅仅是指所关注领域先前知识的无效性或是匮乏, 事实上, 它更指某种社会的建构, 比如某种特殊旨趣阻塞了信息的获取甚至产生误导性的信息, 由此而带来的困惑。科兰尼从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争论历史入手, 探讨了传统不可知论中对于无知的定义, 并通过烟草、全球变暖、肥胖以及种族歧视等社会问题的案例来对比较无知学进行说明, 在这些案例中, 错误或是误导性的数据无疑是造成认识混乱的罪魁祸首。她指出, 比较无知学相较于传统哲学提出了一种非常不同的面对无知问题的途径。安简·查克诺瓦提 (Anjan Chakravartty) 教授做了题为《作为科学认识论基础的案例》的报告。报告分析了案例研究在科学实在论及其变种之间的争论中所发挥的作用, 指出:首先, 实在论或反实在论是否成立不受科学方法论的案例研究的影响;第二, 实在论也不受关于已被否弃的科学理论的历史考察的影响;第三, 实体实在论还是结构实在论能成为最有前途的哲学观点也不受案例研究证据的影响。香港岭南大学的凯利·特劳格顿 (Kelly Trogdon) 助教授做了题为《基础性内容》的报告。基于福多的内容非对称独立性理论, 特劳格顿提出了一种新的自然主义的精神内容观, 并将其称为“基础性理论” (grounding theory) 。

3.其他问题。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的凯斯林·奥克鲁立克 (Kathleen Okruhlik) 教授作了题为《“受限的非理性”:范·弗拉森认识论唯意志论历史前身》的报告, 认为是詹姆斯唯意志论的存在主义方面, 而非美国实用主义方面影响了范·弗拉森。《定律与对称性》中以及《经验论立场》中认识论唯意志论中的存在主义维度是很明显的。弗拉森师承赖兴巴赫的约定论传统也是某种认识论唯意志论。他在建构经验论中则将理性描述为“受限的非理性”并结合极其严格和承诺最小化的科学目标, 以在认识论的唯意志论语境中补救建构经验论和经验论结构主义对世界表征的严格性。台湾阳明大学郑凯元教授作了题为《规则遵循与科学知识社会学》的报告, 提出规则遵循归因的概称语义说明:用日常语言中的习惯句来刻画规则遵循归因, 回避了怀疑论悖论及其困难;借用概称认知路径, 用人类的原始归纳推广能力来进行语义说明。这一习惯构造的规则遵循归因的认知语义学说明, 先从习惯上构造, 再进行语义学处理, 不涉及规则遵循的本体论问题, 优于克里普克对维氏的怀疑论解读, 对于布鲁尔-林奇的争论也有一定的启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徐竹博士的报告题目为《机制与生成性事件》。他认为有关机制的核心议题是如何表述生成, 试图阐明生成性事件机制以及说明这一概念何以对机制理论产生影响, 提出为了消除生成性失去独特性的可能风险, 应强调以正确的动词形式来指明恰当的事件属性。

五结束语

上一篇:腰部损伤下一篇:平面设计的教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