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岗工人论文(共6篇)
下岗工人论文 篇1
近日, 江苏省苏州市金阊区人民法院处理了一起横跨江苏、河南两省, 经两级、4家法院审理, 历时近5年的“骨头案”。而这起看似复杂的案件, 起因仅仅是一起出境游诈骗。
出国“考察”务工环境
“听说国家对出国打工的审查和审批还挺严格的, 咱这把年纪的老头、老太太肯定通不过审查, 咱赶紧合计想想办法。”
“咱先找个旅行社办理‘出境游’, 要是国外真那么好, 咱再回国办理出国打工手续也不迟。”
“听说上海那边出国就像咱这上街一样容易, 要不我问问我姨侄女丁莹莹, 让她在上海那边给咱先报个出境旅行团。”
2006年夏天, 在河南省郑州市的一个四合院里, 3个下岗工人李丽霞、刘俊惠和邓杰敏一拍一合编织着“出国打工挣钱梦”。
很快, 李丽霞的姨侄女丁莹莹通过网络找到一条“十万元轻松游英国”的“游全球”境外游广告。自称陈为的广告发布人介绍说, 他在上海专做国际旅游英国项目, 费用为每人8.5万元。
李丽霞3人随即敲定由刘俊惠和邓杰敏先行出国“考察”。按照“游全球”网站上提供的办公地址, 刘俊惠和邓杰敏把早就办好的护照通过EMS特快邮寄过去, 让网站转交陈为用于办理赴英国签证。接下来, 两人便四处筹钱, 好不容易筹到了20万元。大约15天后, 刘俊惠和邓杰敏接到了陈为的电话通知, 要求他们3天后在苏州青琼国际旅游公司签订旅游合同。
双方见面后, 陈为将赴英国的签证交给刘俊惠和邓杰敏。刘俊惠等人随后来到苏州青琼国际旅游公司, 一名叫金辉的负责人在门口迎接。看着金碧辉煌的“旅游公司”门牌, 刘俊惠、邓杰敏两人心想:“国际旅行社就是不一样, 门牌都这么气派”。
随即, 两人与金辉当场签订了一份盖有苏州青琼国际旅游公司印章的《江苏省出境旅游合同》, 约定:旅游者 (甲方) 为刘俊惠、邓杰敏, 组团旅游经营者 (乙方) 为苏州青琼国际旅游公司, 行程为“7晚8天”英国游。刘俊惠、邓杰敏在甲方栏内签名, 李丽霞与丁莹莹在甲方代理人栏内签名, 金辉在乙方栏内签名并加盖了苏州青琼国际旅游公司观光旅游部的公章。
合同签订后, 刘俊惠、邓杰敏心想:“我们跟金辉、陈为初次相识, 资金安全无法保证。”于是, 刘俊惠、邓杰敏又要求李丽霞、丁莹莹与他们签订《办理费用协议》, 约定李丽霞、丁莹莹代理刘俊惠、邓杰敏办理英国旅游出境相关费用事宜。之后, 刘俊惠、邓杰敏经银行转账支付给金辉10万元, 转给丁莹莹6.5万元, 丁莹莹取现后连同另外的0.5万元现金合计7万元交付给陈为。金辉向刘俊惠、邓杰敏出具盖有公司印章的收据3张, 分别为团费3万元的公司收据1张, 代收费7万元的公司收据两张, 合计17万元。另外3万元费用待刘俊惠、邓杰敏回国后一次性支付给金辉。
难出国门方知被骗
2007年4月18日, 刘俊惠和邓杰敏根据陈为的出团通知, 来到广东省深圳宝安机场。陈为将护照交给二人后, 一脸愧疚地告知他们, 由于特殊原因, 宝山机场取消了当晚飞往英国的航班。同时, 他为刘俊惠、邓杰敏买好了当天23时许返回郑州的机票。无奈之下, 刘俊惠、邓杰敏只得回家等待下一步出团消息。
2007年5月5日, 陈为再次发来出团通知, 要求刘俊惠、邓杰敏准备好行李于3天后从上海浦东机场出港。怎料, 浦东机场的出港航班也被取消, 出团计划再次改期。
同年5月21日, 陈为又发出团通知, 要求刘俊惠、邓杰敏于第二天下午飞往大连机场出港。到达大连机场后, 陈为的电话无法接通。刘俊惠、邓杰敏只能自己查询当天飞往英国的航班时间, 却发现, 大连机场当天根本没有飞往英国的航班。刘俊惠、邓杰敏越想越不对劲, 慢慢认识到自己受骗了, 于是立即买了飞往上海的飞机票又转道苏州, 于5月22日下午赶到苏州市公安局报案。
警方调查发现, 金辉原为苏州青琼国际旅游公司员工, 担任观光旅游部经理职务, 但已于2007年3月辞职。离职后, 金辉和陈为在网上相识, 帮陈为做事收取好处费。于是, 他利用对旅游公司熟悉的便利, 偷拿了公司合同, 偷盖公章。刘俊惠、邓杰敏两人的17万元已被陈为拿走。此外, 陈为的身份资料都是虚假的, 刘俊惠和邓杰敏的签证也是伪造的。
辗转诉讼终了宿怨
回到河南老家, 刘俊惠、邓杰敏二人思前想后, 认为李丽霞、丁莹莹和陈为是一伙的。倘若不是李丽霞和丁莹莹的推荐, 两人就不会去苏州签旅游合同。同时, 作为出国旅游手续的代理人, 李丽霞和丁莹莹还在《江苏省出境旅游合同》与《办理费用协议》上签了字。
于是, 两人从开始的忍气吞声发展为谩骂、侮辱, 甚至殴打李丽霞和丁莹莹, 强迫其赔偿17万元的旅游费。在遭到拒绝后, 刘俊惠拿浓硫酸泼向李丽霞, 导致其皮肤严重烧伤。
2009年5月26日, 法院依据4人签订的《江苏省出境旅游合同》与《办理费用协议》作出民事判决, 认为根据协议, 其中团费人民币每人1.08万元不应返还, 判决解除《办理费用协议》, 并判令李丽霞和丁莹莹向刘俊惠和邓杰敏二人各返还人民币7.42万元。
2009年11月11日, 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维持一审判决。在该案的执行过程中, 经申请人申请, 法院查封了李丽霞的房子。李丽霞、丁莹莹因害怕继续被刘俊惠、邓杰敏伤害, 与之达成执行和解协议, 李丽霞、丁莹莹向刘俊惠、邓杰敏二人支付人民币14万元了结纠纷。同时, 刘俊惠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而此时的李丽霞身心交瘁, 不仅倾家荡产赔了钱还住了院, 医药费花光了所有的积蓄。躺在病床上, 李丽霞欲哭无泪。
2011年3月, 丁莹莹的母亲李美霞只身一人来到苏州, 做好长期打官司的准备。3月18日, 苏州市金阊区法院立案受理原告丁莹莹、李丽霞与被告苏州青琼国际旅游公司旅游合同纠纷一案。
2011年4月15日、5月9日、6月16日、6月17日, 苏州市金阊区法院经4次公开开庭审理, 最终作出一审判决:判令被告苏州青琼国际旅游公司返还原告旅游费人民币17万元并赔偿损失人民币1万元。
青琼公司不服一审判决, 提起上诉。2011年11月, 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维持原判。判决生效后, 被告苏州青琼国际旅游公司虽表示本案是其已离职员工偷拿公司印章和刘俊惠、邓杰敏签订的合同, 该行为是个人行为, 不应当由公司承担责任, 但最终还是履行了全部义务。
下岗工人论文 篇2
税务部门一贯重视和支持就业、再就业工作,一直把促进就业和再就业作为发挥税收政策的宏观调节作用的政策目标之一。从1994年工商税制全面改革以来,税务部门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部署,针对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这些优惠政策包括:为鼓励有关企业吸纳城镇待业人员,规定对安置城镇待业人员(包括待业青年、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富余职工、机关事业单位精减机构的富余人员、农转非人员和两劳释放人员)达到规定比例的劳动就业服务企业,免征3年的企业所得税,期满后再安置城镇待业人员达到规定比例的,可再享受2年内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的政策;为鼓励能更多的开发劳动岗位之第三产业的发展,规定对新办的属于第三产业的企业,可按产业政策在一定期限内减征或者免征企业所得税;为鼓励社区居民服务业的发展和更多的吸纳下岗失业人员,规定对从事社区居民服务业的下岗职工,可免征营业税、个人所得税;为促进随军家属实现就业,规定对为安置随军家属就业而新开办的企业,随军家属占企业总人数达到规定比例的,3年内免征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为鼓励退役士兵自谋职业,规定对安置自谋职业退役士兵达到规定条件的服务型、商贸企业,3年内减征或免征相关的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对退役士兵自谋职业从事个体经营的,3年内免征相关的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为鼓励转业干部就业,规定从事个体经营的军队转业干部,3年内免征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安置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就业而新开办的企业,凡安置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占企业总人数达到规定比例的,3年内免征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等。这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的贯彻落实,有力地促进了全社会的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较好地保证了国家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
2002年,税务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新形势下的发展需要做出的战略性决定,又出台了鼓励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鼓励服务型企业、商贸企业、劳动就业服务企业中的加工型企业和街道社区的小型加工企业吸纳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主辅分离和辅业改制兴办经济实体去分流安置本企业富余人员,以及适当提高营业税和增值税起征点等的税收优惠政策。对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以及吸纳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的企业,给予了力度更大、范围更广的税收优惠政策,更有力的促进了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
下岗工人论文 篇3
如今,朱灿又开始实施自己的人生三级跳:将成功学、网络科技和时尚文化元素相结合,开创全国首家餐饮业职业经理人训练营。
“怪难吃”实为“好美味”
朱灿1970年出生于重庆万州,22岁时。他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毕业后,回到故乡一家国营化工厂上班。
1998年,28岁的朱灿突然下岗了,妻子肖静刚好又怀孕了,咋生活呢?为了给母子俩补充营养。朱灿成天像个机器一样,见活就干。推销过日用品,卖过手机,他起早贪黑,走街串巷,饱尝了生活的艰辛和酸楚。
后来,亲戚朋友建议他干脆开个小店,自己当小老板。曾是厨师的爷爷也主动为孙子想办法,教会朱灿自己的独门手艺——“香酥鸡柳”。这道菜,以鸡胸脯肉为主要原料,将鸡肉切成条,再粘上面包屑,辅之以调料油炸而成。其外观金黄,外酥内嫩,香气扑鼻。是一道既好吃又保健的小吃。
于是,朱灿拿出自己下岗时的补助,借了父母七八千块退休金,终于凑了近两万元钱,开了一家只有三张桌子的小吃店。2000年4月,朱灿的“好美味”小店开张了,经营米粉、炒饭和“香酥鸡柳”。由于档次低,没名气,竞争激烈,朱灿两口子从早上五点忙到半夜,头月总收入才200来块钱。
一天,一个顾客要了一瓶啤酒,点了一份鸡柳。朱灿因生意不好,心不在焉地把调料放错了。客人一尝,张口就骂:“呸,你做的啥子好美味哟,明明就是怪难吃!”说罢起身便走。第二天一早,朱灿发现有人在他店门喷上几个大字——“怪难吃”。朱灿猜测这肯定是隔壁的同行干的。于是提刀想去拼命。终于被肖静死死拉住。
让人意想不到是,自从门上有了“怪难吃”几个字,竟招来了不少好奇的顾客。都说要尝尝“怪难吃”到底有多难吃。万万没想到,朱灿的生意因此慢慢好了起来。两个月下来,他终于创下了3000元的利润。朱灿喜出望外,索性将招牌上“好美味”换成了“怪难吃”。
“怪难吃”不难吃!一传十,十传百,朱灿的小店名气越来越大。“香酥鸡柳”也成了店里的特色菜,每个顾客都是冲着这道菜来的。朱灿见当时人们都爱看琼瑶的电视连续剧,于是他便给自己的鸡柳取了个新名字:“台湾香脆无骨鸡柳”。大家以为店里又有新品种。于是又蜂拥而来。每天排队购买的场景煞是让人眼红。几天后,便有人登门学艺。朱灿见有人愿花钱来学,想到妻子也快生产了,还是尽快挣点现钱好,于是又当起师傅来。
朱灿专门设计了一个只需一人便可操作的操作台。占地小,不需要门面,而且油烟也能很好地处理,有两三个平方米就可以生产。朱灿将技术和设备的转让费定为3000元,让这些闻讯而来的学艺者都能接受。
几个月后,“台湾`香脆无骨鸡柳”便在万州遍地开花了,让朱灿高兴的是,不只是自己摆脱贫困,更让那些虚心学艺的徒弟们走上脱贫路。
让全国下岗工都来挣钱
此时,朱灿意识到,自己要想长期稳定发展,必须要走现代产业发展之路。2002年,他注册成立了“重庆朱灿怪难吃餐饮文化有限公司”,还从北京、上海请来专家,开发新小吃、新产品,同时还推出了独特广告语“吃难买,买难吃,难吃才买”;“悔不吃,吃不悔,不吃才悔”;“人是铁,饭是钢,吃了怪难吃心不慌”等,成立专门机构面向全国招加盟商。
走上发展加盟连锁之路的朱灿,天天都在琢磨开发新产品。朱灿见重庆街头随处可见麻辣烫,心想,这完全可以包装开发推广。有了包装“怪难吃”的经验,决定先给麻辣烫取个响当当的名字。取什么名字呢?一天晚上,朱灿正给孩子洗澡,小家伙突然咿咿呀呀唱起风靡一时的流行歌曲“嘻唰唰,嘻唰唰”。朱灿心头一亮,对,就叫“嘻唰唰”,不仅琅琅上口,而且很切合麻辣烫的制作方式。
为推广“嘻唰唰”,朱灿自创了一套营销方案,怎么配料,怎么选址等,还有了自己的营销口号——“有钱人不许看”。因为这个项目是针对下岗职工、普通打工者的。不易挣大钱,但每月挣三五千是没问题的,所以有钱人就不要来掺和了。“嘻唰唰”推广一年来。朱灿收取的加盟费就达50万元。
朱灿一直关注着餐饮市场流行趋势,随时推出新产品。冬天流行吃烧烤,他就立即成立烧烤小吃研发中心,推广各种炸串烧烤;年轻人流行QQ聊天,他顺势推出“QQ水果派糖葫芦”;韩剧在我国热播,他则联合韩国阿妈妮连锁集团,推出以韩国美食为主的“妙客”快餐。朱灿的“怪难吃”目前已有八大系列、1000多种小吃的独家技术。最多时,有四五十名学员在公司学习。
2007年8月,“怪难吃”公司面向小本投资者,从台湾引进了卡通流动屋项目。卡通流动屋与传统餐车形象差、结构简单、空间小、不卫生的情况完全相反,它以玻璃钢为主,外观绚丽耀眼,造型精美而且是全封闭式的,内可安装多层不锈钢储物柜、小型冰箱、透明食品展示柜等。不怕风吹雨淋,易清洁,可经营炸串、烧烤、台湾饭团、韩式寿司等各种新奇小吃,美味快餐可灵活组合经营。
几个加盟商开起卡通流动屋后,现做现卖,香飘满街,一时引来不少人围观。其全新的经营模式,让广大中小创业者在很短时间内就可获得不菲利润,不仅整齐干净,还增添了街景文化,非常受人欢迎。
这一招,朱灿又赚了个盆满钵满,不少下岗工人都沾他的光致了富。
首家餐饮经理人训练营开张
“好创意就是好生意”。朱灿时刻告诉自己。他说诚信经商,与人为善才是致富的根本。经营不但要有好的方式和手段,更要有好的客户服务。尤其是售后服务。稍有闪失,就会影响整个企业声誉,进而影响企业发展。
朱灿发现目前国内很多连锁企业只招商不服务,他一直想改变这种情况,降低投资者风险也为企业创造利润。可加盟商自身素质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实践,相当一部分连锁企业通常只发一些培训资料和光碟给加盟商,让他们自己回去学习,这产生不了什么效果。但是如果要加盟商参加正规培训,他们又抽不出多余的时间来,怎样能把两者兼顾起来呢?
朱灿通过了解,得知北京时代光华卫星远程培训学院是国内最专业的远程培训教育平台,在国内已和中石油、海尔、长虹等200多家知名企业联合设立了“时代光华培训学院”。于是,一个念头油然而生。
2007年10月1日,怪难吃和时代光华终于达成合作,成立国内首家民营餐饮企业网络大学!
加盟商只要上网,登陆指定网站,输入自己的账号和密码即可参加培训。想学就学,十分方便!根本不会影响日常生意。其培训课程从基本的商务礼仪开始到销售技巧、客户心理学、打造团队凝聚力等无一不含,为广大创业者提供最实用的学习资源。
2008年初,朱灿考虑到创业者的艰辛和不易,更是做出了一个郑重的承诺:凡是投资其他同类小吃项目失败的创业者,怪难吃全免费提供加盟机会,并全力帮助投资者走出困境。
短短8年,朱灿从一个穷途末路的下岗工人变成知名的成功人士。他成功的秘诀在哪里呢?不是运气好,而是他的锲而不舍的精神和敢于创新的思想,这对我们不是都有启发吗?
下岗工人自造民用潜艇 篇4
艇”,几年来掏出全部家底、四处借钱,前后投入300万元,历经数次失败,终于制造出几艘有模有样的“民
用潜艇”。5月8日,在众多媒体和客商的注视下,张五一的“潜艇”在一个15米宽、8米长、4.5米深的水
池里进行“首航”,成功完成了第一次水下作业演示。张五一介绍说,他的“潜艇”可下潜50米到100米水
深,主要用于海水养殖等水下作业,可替代潜水员作业。新华社记者 皮曙初 摄
武汉一下岗工人自造“民用潜艇”
2012年05月08日21:29来源:新华网
5月8日,一位记者在水里拍摄张五一自制的“潜艇”。湖北省武汉下岗工人张五一自2008年开
始研制“潜艇”,几年来掏出全部家底、四处借钱,前后投入300万元,历经数次失败,终于制
造出几艘有模有样的“民用潜艇”。5月8日,在众多媒体和客商的注视下,张五一的“潜艇”在一个15米宽、8米长、4.5米深的水池里进行“首航”,成功完成了第一次水下作业演示。张
五一介绍说,他的“潜艇”可下潜50米到100米水深,主要用于海水养殖等水下作业,可替代
潜水员作业。新华社记者皮曙初摄
武汉有个张五一,立志要做潜水艇,别人笑他太疯狂,他说“我有我梦想”。5月8日,在中国众多媒体和远道而来客商的注视之下,张五一成功完成了自造“民用潜艇”水下作业的首秀。
8日上午,在武汉市长江边一家造船厂里,一个15米宽、8米长、4.5米深的水池里,张五一钻进只能容纳一人的“潜艇”,慢慢潜入水下。几分钟后,“潜艇”顺利浮出水面,机械臂还将事先抛入水下的几个橙色螺丝刀夹了出来。从“潜艇”里钻出来的张五一也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一些来自沿海的海下养殖户,慕名来看张五一的“潜艇”作业。首秀成功,他们感到既新奇又关切。来自山东龙口的海参养殖户王道敏告诉记者,目前他们的水下养殖主要靠潜水员人工作业,危险性大,效率也不高,如果这个“潜艇”能够实现水下灵活作业,将是对人工作业的很好替代。
张五一说,设计制造“潜艇”的初衷,就是看到水下捕捞这个市场。“有不少潜水员因采取传统渔业捕捞作业方式,患有潜水职业病,且常有潜水员命丧海底,这个‘民用潜艇’将大大降低潜水员的工作强度,并确保了潜水员的安全。”
据介绍,张五一的潜艇下潜深度可达到50米到100米。目前,已有多个客户意欲订购他的产品。
下岗工人论文 篇5
彭洪根创办的“彭家豆腐”由小作坊起步,目前已发展到全国19个城市,拥有108家连锁店、近300家销售网点;并走出国门在瑞士、挪威、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办起了跨国连锁企业!还创办了全国首家豆腐培训机构——彭家豆腐技能培训咨询有限公司……
屡屡受挫:下岗工人无奈干起老本行
彭洪根,今年47岁,老家在湖南湘潭。6岁时,随父母举家迁往南京。一家人就靠着父亲的一技之长——祖传的豆腐手艺艰难度日。那时候的做法非常原始:先把黄豆泡涨,然后用石磨碾碎,再用纱布过滤,再把过滤后的豆汁加入石膏水,蒸发之后就成了豆腐。父亲每天都挑着豆腐沿街叫卖,虽然折腾得疲惫不堪,但只够勉强糊口。
1979年,彭洪根在南京摩擦材料厂做计量员。父母由于年迈体衰,也就没有再卖过豆腐。1997年5月,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彭洪根突然被单位宣布下岗。
为了养家,1998年春节刚过,彭洪根就开始四处奔波找工作。然而,因为他学历不高,年龄又大,彭洪根始终找不到一份像样的工作。在后来的半年时间里,他陷入了不断找工作又不断被辞退的“怪圈”中。被折腾得身心俱疲的彭洪根开始反省:既然替别人打工如此辛苦,那我何不给自己打工,自己当老板呢?!
随后,彭洪根准备向朋友借5000元钱开餐馆。然而朋友却担心他赚不到钱,只借给他500元。区区500元能干什么?租一间门面也不够啊!看见彭洪根一筹莫展,妻子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如今还有一条路可以实现你当老板的愿望,那就是继承父业卖豆腐。”彭洪根想了半天苦笑着说:“也许真的只能走这条路了。”
接下来,彭洪根进行了广泛的市场调查。他发现,农贸市场上的很多豆制品都是从那些卫生条件极差的小作坊批发来的,而这些小作坊由于恶劣的生产环境常被媒体曝光,让市民对豆腐的热情大打折扣。那么,如果能让市民们吃上放心的豆腐,这个市场将会不可估量。看来,一个看似冷淡的豆腐市场,其实蕴藏着巨大的商机。
有了这一发现,彭洪根的信心更足了。然而新的困难又摆在了面前:既然要规范化生产豆腐,那以前父亲的那套“简易装置”就行不通了。于是他向《扬子晚报》“阿牛帮您办”栏目反映了自己所遇到的资金困难,并表达了自己想规范豆腐生产的愿望。出乎他预料的是,消息一发出,热心人就纷至沓来,为彭洪根出谋划策。多年失去联系的父亲在世时的徒弟周光华主动请缨做彭洪根的“技术顾问”;东南大学博士生导师程文攘教授本来就对彭洪根父亲做的“湖南豆腐”印象深刻,如今对再次品尝到正宗的彭家手艺更是充满期待,并慷慨资助2000元钱……
众人的热情再一次印证了彭洪根继承父业,并将它发扬光大的前景乐观。但此时彭洪根并没有急着从规模入手,而是把所有的资金都用于提高豆腐质量和净化环境上。1999年12月8日,成竹在胸的彭洪根终于用父亲留下的小石磨“磨”出了自己的第一锅豆腐。至此,策划已久的“彭家豆腐”店终于挂牌营业了!
别出心裁:五彩豆腐引领美食新潮流
最初,彭洪根经营的主要项目有:豆花饭、浑豆腐汤、蒸豆腐脑、凉拌豆腐干等七八样菜。每道菜都不过两三元钱。也许是《扬子晚报》给彭洪根带来了广告效应。开张那天,光钦慕于彭洪根父亲手艺的人就来了一拨又一拨。可是不出几天,彭洪根就发现了一个现象:来店里的顾客大多是“回头客”。这一方面说明吃过彭家豆腐的人都对它情有独钟,但同时也说明彭家豆腐的知名度还不够高。
彭洪根开始寻思着如何把彭家豆腐的知名度打出去。无意中,他得到一条消息:10月20日,南京市政府要在东箭道农贸市场举办一个豆腐节。他心里一阵狂喜,这可是一个提升自己品牌价值,和别人交流技艺的好机会!可随即一打听,才知道参加豆腐节的必须是正规厂家,而他那时还是个没有名分的“黑户”,根本够不上资格。但彭洪根没有灰心,他想:英雄不问出处,只要我的豆腐能够做得与众不同,还怕别人不理我?!
可怎样才能让自己的豆腐与众不同呢?为此,彭洪根又特意到各大市场考察了几天,结果发现别人卖的都是“裸体豆腐”。那么自己为啥不给豆腐穿上漂亮的“衣服”呢!于是,他买回来一大卷医用纱布,将新鲜出炉的豆腐包裹得整整齐齐。到豆腐节那天,由于进不了会场,彭洪根便自带桌子在会场门口为自己搭了一个摊位。当彭洪根把精心“打扮”的豆腐摆上摊位的时候,一下子就将市民的眼球吸引住了。很快,他的摊位前就排起了长长的购买队伍,不一会儿工夫,就卖出了300多块豆腐。这时,参会的南京市副市长蒋裕德也被吸引了过来,他还仔细询问了彭洪根的创业历程。记者们像发现了“特大新闻”一般,蜂拥而至,抢着对彭洪根进行采访。会场里的“正规军”相反倒成了彭洪根的陪衬。那几天,“市长和下岗职工彭洪根侃豆腐经”成了报纸和电视竞相报道的热门新闻。这样一来,彭家豆腐就是想不红火都不可能了!彭家豆腐问世第一个月,就净赚了5000元钱!彭洪根不禁感叹:下岗两年多来,自己干过10多份工作,加起来也没赚到这么多钱呀!
看到自己找对了门路,彭洪根的“野心”就更大了。适逢当时南京市政府正大力扶持下岗工人再就业。在政府的资助下,彭洪根又在南京新街口和梅花里新开了两家分店。
而这时再用石磨这种土办法来加工豆腐已经完全应付不了。由于当年做豆腐生意的人都是在“小打小闹”,全国还没有一台专门磨豆子的机器。于是,彭洪根先用布包着泡涨的黄豆在搓衣板上搓,但手搓起了泡,去皮率也仅30%;之后又用脱鸡毛机试,但豆子在机器里根本不跟底盘转;又放在洗衣机里试,豆子倒是转起来了,但豆皮依旧。后来他听朋友说马鞍山市有家工厂,那里蚕豆、蒜头都能脱皮,他立马拎上5公斤黄豆就直奔马鞍山。不料黄豆放进脱皮机,由于重量太轻全被抛出机外。尽管如此,彭洪根并不泄气,冷静地从这些实验中积累经验,自己琢磨着画出了脱皮机图,请工厂加工。机器生产出来后一试验,脱皮效果比石磨还好!至此,传统的手工生产豆腐方式终于成功地过渡到了机械化生产!
彭洪根虽然“野心勃勃”,但他的野心也是建立在诚心的基础之上。就在彭家豆腐的生意干得风生水起的时候,他无意中从一个电视节目中获悉,豆腐虽然具有开胃、健脾和养颜的功效,但吃豆腐也有不利人体健康的地方,因为加入的石膏水里含有硫酸根离子和氯、镁等元素。得知这一信息后,彭洪根没有像其他商家那样急于反驳,而是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2000年1月18日,在南京科技馆举行的豆制品展销会上,彭洪根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他居然主动地将“豆腐问题”公开提了出来,希望各界人士为他出谋划策。彭洪根的诚实之心,让在场的所有人感动不已。随后,江苏省农科院汪兴汉研究员、南京大学顾庆超教授、淮阴工学院张恒教授和市劳动局专家咨询团专家苏谅进行了多次研究,终于让彭洪根舍弃了以前的石膏水,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不含任何化学元素的纯天然复合凝固剂。从此,“放心豆腐”成了彭家豆腐的又一代名词。
此时,彭家豆腐的生意虽然火热,但细心的彭洪根还是留意到了一个问题:客人大多是身份较低的人。这说明彭家豆腐还无法登上大雅之堂。彭洪根仔细想想也觉得事出有因:彭家豆腐虽然好吃,但它的外观和普通豆腐并无太大的差别。于是,彭洪根决定在豆腐市场里标新立异,让彭家豆腐成为一个雅俗共“品”的品牌。然而具体怎样操作,却成了一件让人头痛的事。
一天,一位女士带着她三四岁的女儿来吃豆腐。小女孩却嚷嚷着说:“我不吃‘馒头’,我要吃花卷。”原来小女孩把豆腐当成馒头了。“不吃馒头,吃花卷!”彭洪根为之一振:对呀!我何不把传统的白色豆腐做成彩色的呢?这样我不就将豆腐“改朝换代”了吗?妻子得知这一想法后却向他大泼冷水:“你要用染料把豆腐染成某一种颜色倒不难,但这种豆腐还能吃吗?”但彭洪根偏不信这个邪,他坚定地说:“用染料有损‘放心豆腐’的口碑,但我要把它做成天然的彩色豆腐!”
从此,彭洪根便开始全身心地研制他的“彩色豆腐”。首先他想到把芹菜、辣椒、胡萝卜和枸杞等色彩各异的食品切细,撒在豆腐上面。这样虽然看上去美观了,但是只要吃掉上面这层“颜色”,豆腐就又“原形毕露”了。想来想去,最后彭洪根终于想到一个绝招:把那些有色食品榨出的汁水注入凝固前的豆浆当中。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彭洪根大功告成了。那是2002年大年初三的清晨,豆腐果真绽放出了他期待已久的彩色之花!那一刻,彭洪根激动得泪光盈盈,因为他知道自己“发明”了中国第一块彩色豆腐!
走出国门:小小豆腐块成就一个千万富翁
彭洪根急于要把彩色豆腐打入市场。他特意定做了一张广告牌,上面印满了色彩斑斓的豆腐图案,客厅里面也贴满了大幅彩色豆腐画,让人看了无不垂涎欲滴,啧啧称奇。接下来彭洪根如法炮制,加入芝麻、红枣等营养食物,又做出全营养豆浆、豆腐花、绢包豆腐及几十种豆制品。渐渐地便经常有很多有钱人驾着小车慕名而来。此时的彭家豆腐已成为老幼皆宜、丰俭由人的大众化食品。不用说,彭洪根的生意又取得了飞跃性的突破!
此时,彭家豆腐的异军突起引起了其他餐饮企业的羡慕,前来加盟的店家络绎不绝。一些濒临倒闭的餐馆因为改营彭家豆腐也重新焕发出生机。为了保护自己的品牌价值,彭洪根赶紧向国家专利部门注册了“彭家豆腐”商标。此后短短的半年时间里就在国内成立了30余家加盟店。而他的店员绝大部分都是下岗工人,一面给彭洪根打工,一面学他制豆腐的技艺,待他们学成之后再回去开分店。这可谓是一箭双雕,彭洪根在帮助下岗工人再就业的同时,也让自己的加盟店队伍越来越庞大。由于前来拜师学艺的人实在太多,靠他一个人的力量根本应付不了了。于是,彭洪根又成立了“彭家豆腐技能培训咨询有限公司”,把一些优秀的学员抽调到公司里执教。
2002年4月,彭洪根应邀前往安徽淮南参加中国豆腐节。与会期间,他与美国文氏食品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不期而遇。当时,文氏豆浆刚进入安徽。这让彭洪根很不“服气”,他发誓也要将彭家豆腐打入国际市场!有了这一雄心之后,彭洪根决定先建立彭家豆腐网站以扩大知名度,让国内外朋友了解到彭家豆腐的特色和加盟方式。网站(http:// www.penghonggen.com)刚刚建好,南京某医院院长的女儿郭芹欲赴澳大利亚留学,临行前在彭洪根的店里买了一些豆腐干带去给那里的朋友品尝。没想到半个月之后就传来好消息,郭芹说:“澳大利亚的一个朋友对彭家豆腐非常感兴趣,在查看了彭家豆腐的网站后决心与彭洪根合作!”就这样,彭洪根的首家跨国企业便在澳大利亚成立了。此后,美国文氏食品公司以及瑞士、挪威、法国、乌克兰等多家公司纷纷找上门来与彭洪根合作。
至此,彭洪根已经从一个一贫如洗的下岗工人变成了身家千万、全国闻名的创业明星。2003年9月,在江苏省第7届市民论坛会上,彭洪根与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南京市委书记罗志军促膝长谈。他们亲切地对彭洪根说:“你带动大批的下岗工人一同脱贫致富,促进了社会的经济发展,我们代表政府感谢你!”2004年7月,彭洪根又被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爱我中华大家行活动组委会评为“中华爱国之星”。法国著名的《国际瞭望》杂志的一名资深记者在认真分析中国的豆腐文化之后,对彭洪根说:“我可以大胆地说,21世纪的阳光行业不是汽车和电子,而是中国的豆腐,你的选择是对的!”这让彭洪根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下岗工人论文 篇6
1999年6月,美国总统克林顿访问西安,侯晓军作为西安下岗工人创业代表参加了欢迎活动。随行的美国记者问他:“你下岗创业是被迫的,还是自愿的?”当时他的回答很是体面:“是服从国家经济调整的需要。”此次面对记者的采访,侯晓军笑着承认:“其实我是被逼出来的。”
“不过,没有下岗,我就不知道离开了工厂我自己还能养活自己,更不知道我还有做生意的潜能。”对当年的被迫下岗,如今的侯晓军心存感激。
下岗谋生
“第一桶金”推销生意赚了1000元
“中国人讲四十不惑,而我四十岁的时候,却碰到了我们这一代人最痛苦困惑的事情———下岗。”
1994年6月,古城西安已经热浪滚滚,而侯晓军的心却像掉进了冰窟窿。1975年参加工作,在邮电部第十研究所电讯元件厂工作了近20年的他,终于在这个夏天离开了自己的工作岗位。
对于已经习惯在工厂干活、从工厂拿钱的侯晓军来说,离开工厂怎么生活,20年来从未想过。在家闭门不出、闷头大睡了半个月后,他终于痛苦地意识到:要自己出去谋生了。
干什么呢?正好侯晓军的一位朋友处有一批积压的落地电扇,每推销一台可以赚10元。家庭和工厂两点一线生活了20年的侯晓军对推销一无所知,只好硬着头皮走出家门。
冒着炎炎烈日,侯晓军一家商场一家商场地问,流汗不怕,让他受不了的是不断遭遇的拒绝和白眼。转机出现在解放路的一家商店里,一个小伙子很热情地说:“等一下,老板马上就来。”受够冷眼的侯晓军非常激动,更让他感动的是老板爽快地要了100台风扇。这个上午,侯晓军淘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赚了1000元,比他在工厂当车间主任时工资多一倍还多。
但这样的机会毕竟太少了。随后的一年里,侯晓军推销过各种商品,但终于没能养活自己和家人。等到身上仅剩600多元钱的时候,侯晓军想,我必须去寻找新的机会了。1995年10月,他踏上了南下深圳的火车。
深圳淘金
追公交车追到15%工厂股份
回忆初到深圳时的情形,侯晓军只有苦笑:“对于只有一张高中文凭、年过四十的我,深圳的机会并不比西安多多少。”举目无亲,侯晓军整整60多天没有找到一份工作,兜儿里家里人凑起的1000元钱已经所剩无几了。
“尽管没挣到钱,可我从没有放弃的念头,总想着会有机会的。”终于有一天,一张招聘电子玩具厂厂长的广告吸引了他的视线,和对方一联系,才知道厂子还没有建起来。
侯晓军毫不犹豫地找上门去毛遂自荐,对老板谈了自己车间主任的经历,并对企业的管理和建设提了不少建议。“大概是我的勇气和十几年当装配工的经历起了作用,这位老板当场决定聘用我负责生产流水线的设计和工程安装。”
工资多少都没讲,侯晓军就干了起来。水土不服,身上起了疙瘩、腿上长了疮,但侯晓军没日没夜地泡在车间里。半个多月后,满手水泡的他竟然一个人完成了简易玩具流水线的设计和安装。
老板很快提升他为管理生产的副厂长,月薪1500元。“那是我有生以来的最高工资。这1500元我终身难忘,因为来的太不容易了。”
由于股东原因,这个玩具工厂不久就关闭了。不过,这段经历给了侯晓军从无到有开办企业的完整经验。不久,他又在一家只有几十人的彩印厂找到了工作。
“名为‘经营部’经理,其实就是到处拉印刷业务的活儿,装备只有一辆破烂自行车。”有了从前的推销经验,侯晓军这次老道了许多,他敏锐地发现,对没什么技术力量的小彩印厂,大批量的矿泉水瓶是主要的业务机会。
于是,在深圳繁华的大街上,人们常常看到一个中年男人骑着辆叮当作响的破自行车,狂追着驶过身边的一辆辆公交汽车,还不时停下来记着什么。
那是侯晓军在忙着抄公交车上瓶装水厂家的地址和联系方式。在其他同事疲于寻找一次只能印一两盒的名片、包装纸、包装盒的时候,侯晓军却拉到了大批瓶装水商标印刷业务。
这一回,侯晓军独辟蹊径的生意灵感获得了可观回报:彩印厂老板决定,将厂里15%的股份划给侯晓军个人,参与年底分红。
这段苦乐经历磨练了侯晓军的经营意识。他发现,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广东,随着汽车进入家庭,与之配套的汽车服务业正逐渐成为朝阳产业,他自己就眼看着一些小小的汽车装饰店很快扩展了门面,增加了员工。这些眼皮底下的成功案例刺激了侯晓军,终于有一天,他决定回西安,自己创业。
1997年春节,侯晓军怀揣着在深圳打工挣来的5万元创业资本,回到了西安。
创业古城
汽车装饰公司“傍”着大经销商开
侯晓军发现,尽管汽车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但那时的西安汽车经销商只卖车,不做新车装饰装修等配套服务,车主只能开着车满西安城跑,寻找汽车装饰店。而当时全城也只有几家汽车装饰装修店,规模和服务都不够需求。
于是,他一连许多天守在汽车销售公司门口,观察每天销量。汽车销售公司的人熟了,都说,“从没见过这么能吃苦的人”。估算了每天大致的汽车销量,他开始四处找店面。1997年5月,侯晓军的“猴王汽车装饰公司”第一家店开张了。
小店员工加上他自己只有6个人,不比其他店醒目多少,如何揽到生意呢?侯晓军心里自有主张:买车的人一般都到大的销售公司,图的就是一个信誉,要做汽车装饰,肯定也会更相信这些销售点的。另外,要能让买主把买车和装饰装修就近一次完成,不跑第二次,肯定也会赢得不少生意。
于是,侯晓军试着找到陕西当时主要的汽车经销商长征机电公司,要求在他们的销售大院里租一块地方设立分店,公司售出新车后,自己的装饰公司就能及时为车主提供装饰装修业务;而机电公司觉得侯晓军的装饰服务有利为自己吸引客户,双方一拍即合。
侯晓军这一着把对了市场的脉,开店第一月,收入就达到4000元。
随后,侯晓军继续通过或租房或交管理费的形式,先后进入陕西5大汽车经销点。稳定的客源帮助侯晓军在资本较少的创业初期,通过数量优势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这种“服务跟进销售”的经营方式,使侯晓军在后来竞争日渐激烈的西安汽车装饰业中脱颖而出。
为了扩大业务,1999年夏,侯晓军开始涉足旧车装修业。在当时一些汽车装饰店“来一个宰一个”,用伪劣产品冒充高档次产品的时候,侯晓军坚持保证质量,同时在服务上下功夫。他率先在西安同行中引入CIM管理,将所有顾客资料集中管理,与客户建立长期经常的联系。这使他的公司逐渐飙升到陕西汽车装饰装修行业领头羊的地位。
如今,侯晓军已经开到了6家分店,有员工160多人,总资产超过千万元。
向产业上下游延伸
“猴王”的筋斗越翻越远
在汽车装饰装修市场上站稳了脚,侯晓军的心思开始游走得更远。“一个企业必须形成自己的产业链,才能让事业延续下去。”在经营中他发现,由于陕西冬天特别寒冷、干燥,遇到碰撞,汽车玻璃很容易发生爆裂,车主损失不说,还可能伤及司机人身安全。于是,他请有关部门设计制定了适应当地气候的技术参数,由美国一家公司以“世纪猴王”的品牌贴牌加工专用汽车防爆膜,应用到公司的装饰业务中,并在市场上推广,效果相当不错。
“猴王”的筋斗越翻越远。侯晓军告诉记者,今年他计划向省内外推广直营连锁店和特许加盟店;公司与前身为西安公路交通大学的陕西长安大学合作,创办汽车服务技校的事,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另外,公司创办的陕西猴王科技公司还成了西安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基地,数百名下岗职工通过这里的专业技能培训,重新找到了工作……
谈自己的创业和经营,侯晓军一直显得平和平静。采访快结束时,他拿出一叠照片给记者看,今年他被选为省政协委员,那是他出席陕西省政协第九届委员会议时的留影,笑得由衷而灿烂。
【下岗工人论文】推荐阅读:
下岗工人创业演讲稿09-16
下岗工人退休申请书10-29
下岗工人自主创业调查报告09-06
民族地区下岗人员心理健康论文08-24
下岗创业故事06-06
下岗以后周记08-15
下岗职工再就业08-19
牙齿的下岗小学作文05-19
工人工资发放论文09-05
银行工作人员面临下岗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