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农业发展模式调研

2024-12-25

有机农业发展模式调研(精选5篇)

有机农业发展模式调研 篇1

0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在20世纪,农业有了迅速发展。常规农业给人类带来高度发达的劳动生产率和丰富多样农产品的同时,由于过分依靠农药、化肥等外在投入,带来了严重的环境与资源问题,自然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土地生产能力持续下降。尤其是由此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更令人担忧[1]。

在这种背景下各种替代农业如生物农业、生态农业、持久农业、再生农业、有机农业、绿色农业及综合农业等应运而生,其中有机农业和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已成为全球可持续农业生产的重要途径[2]。

1 有机农业概述

1.1 有机农业的定义

“有机农业(Organic Agriculture)”一词最早出现在出版于1940年的诺斯伯纳勋爵(Lord Northbourne)的著作《Look to the Land》中,有机农业的概念起始于本世纪20年代,由德国和瑞士首先提出。在80年代里,随着一些国际有机标准和国家有机标准的制定,一些发达国家政府开始重视有机农业,并鼓励农民从常规农业生产向有机农业生产转换,这时有机农业的概念才开始被广泛地接受。有机农业有很多定义,目前要用简短而明确的语句来表达有机农业的概念还不容易。我们认为,有机农业就是遵照一定的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3]。

综观国内外对有机农业定义的描述,可以认为有机农业生产是一种强调以生物学和生态学为理论基础并拒绝使用化学品的农业生产模式。有机农业的特点可归纳为三点[4]:

1)建立一种多种种养结合的农业生产体系;

2)系统内土壤、植物、动物和人类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3)采用土地(生态环境)右以承受的方法进行耕作。

1.2 有机农业的原则

有机农业在提高食品安全性、促进农产品出口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发展有机农业,除了考虑食品安全、经济利益外,还应兼顾其他相应的原则。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英文简称IFOAM)驻中国代表周泽江研究员认为,有机从业者只有坚持健康原则、生态原则、公平原则和关爱原则等四大原则,才能有效推动有机农业稳步发展。

从生产过程来看,有机农业生产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2)循环利用有机生产体系内的物质;(3)依靠体系自身力量保持土壤肥力;(4)保护生态环境,多样性种植和养殖;(5)根据土地的承载能力饲养畜禽;(6)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自然调节机制。

1.3 有机农业的发展情况

有机农业始于1924年由德国的Rudolf Steiner创立的生物动力农业。之后瑞士、英国、日本等分别创建了各国的有机农业,建立了有机农业指南、标准、法规、条例,并于1972年在法国成立了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Organic Agriculture Movements简称IFOAM),对有机农业作了明确的定义。有机农业是一个促进生物多样性、生物圈循环和土壤生物活动的生态性生产管理体系。有机农业要求尽量采取恢复、维持、促进生态和谐的管理措施,完全不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尽可能减少空气、土壤和水分的污染。目前,IFOAM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广泛、最庞大、最权威的国际有机农业组织,拥有来自115个国家的570多个集体会员。

我国有机农业起步较晚,于1994年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成立了有机食品发展中心(简称OFDC),并于2003年2月获得了IFOAM的认可受证,成为亚洲继日本和泰国之后的第三家获得IFOAM认证的机构。同时我国已有20多个单位参加了IFOAM,是IFOAM会员,能够在其生产的农产品上贴上由I-FOAM统一制发的“有机”标签。

我国有机农业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有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生态农业试点2000多个,其中有160多个县级规模、10多个地(市)级规模,另有几个省逐步发展生态农业省。

2 博山区“整建制”有机农业发展模式

2.1 研究区概况

博山区地处鲁中山区,行政区划面积682km2,全区总人口47万,其中农业人口23万,占总人口的近50%。

耕地面积13000hm2,常年播种面积17467hm2,其中小麦5333hm2、玉米5467hm2、蔬菜2667hm2,中药材3000hm2,黄烟333hm2,其他为经济作物。农业总产值4.97亿元,粮食总产量3.48万t,平均亩产247kg。境内皆山,耕地以丘陵为主,水浇面积仅1333hm2,系典型的旱作农业区。

2.2 博山区有机农业发展概况

博山区是山东省24个纯山区县之一,有农业人口22.7万人。平均海拔较高,地域小气候特征明显,空气清新,水质优良,植被完整,土壤富含有机质,且没有受到农药、化肥污染,基本保持了原生态,发展有机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2009年博山区又被列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县,又为博山区打造有机农业基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博山区把石马镇、崮山镇、北博山镇、源泉镇、南博山镇北部等划归现代有机农业片,通过打破镇域界限,实施统一规划、连片开发,将区内的有机农业规模做大做强。

近年来,博山区深入推进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突出有机特色,主打有机品牌,大力扶持发展有机绿茶、有机金银花、有机猕猴桃、有机蔬菜、有机杂粮等示范基地,目前,博山区有机农业种植面积达7000hm2,有4个镇、10个村“整建制”建设成为有机农产品示范镇、示范村,5000农户专事有机农业,带动农民年均增收1500元以上。博山区的实践经验在于,坚持以思想解放为前提,以政府推动为保障,以市场化运作为手段,着力促进有机农业产业化,走出了一条将农村生态环境优势成功转化为农业经济发展优势的新路子。

通过对农村土地进行合理流转,已在全区建成池上镇茶叶基地133hm2、桔梗基地1333hm2、金银花基地40hm2;源泉镇猕猴桃基地200hm2;北博山镇越夏菜基地1333hm2;南博山镇韭菜基地200hm22、草莓基地13hm2;石马镇花椒基地333hm2、食用菌基地110000m2;开发区石门香椿基地1333hm2为主的十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先后有南博山镇的韭菜;北博山镇的蔬菜;源泉镇的猕猴桃、黑皮花生、谷子、红小豆等都已顺利通过北京爱科赛尔有机食品认证有限公司的有机转换认证,提高博山区农产品品牌效益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标准和规模化水平。

2.3 博山区“整建制”发展有机农产品区

所谓“整建制”发展模式是指大规模有计划有侧重地发展有机农业,按照“整建制村—整建制镇—整建制区”的发展路子,最大规模地实现资源优化利用。

淄博市博山区作为老工业基地在发展有机农业方面,前瞻性的提出整建制发展的“博山模式”,由村到镇再到全区,全面推广有机农业。

2.3.1 严格准入制度。

博山区针对自然生态环境和水土基本未受农药化肥污染,有机农业发展基础好、优势大的特点,积极探索有机农业发展的新路子,创新形成了"整建制"建设有机农业区的模式。按照"整建制村-整建制镇-整建制区"的发展路子,最大限度地整合资金、技术、基础设施、市场等要素资源,有效规范有机农业的生产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解决了制约有机农业发展的难监管、难检测等关键性问题。在规划生产区内,建立了严格的农业生产投入管理制度,严禁化肥、农药等进入,防止原料性污染;实行了严格的有机耕地保护制度和企业准入制度,严禁污染企业进入有机农业规划生产区;要求生产区内农产品种类80%以上达到有机农产品的标准,农产品种植面积80%以上达到有机农产品标准。

2.3.2 科学技术兴农。

为确保整建制有机农业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博山区注重科技支撑,加快了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努力实现由“自然农业”向“科技农业”的转变。他们与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国家高等专业院校签订了《技术服务合同》,联合建立了有机猕猴桃、有机茶、有机金银花等6处高标准科技示范园。组建了有机农业专家顾问团,加强对基地农户生产技术培训。在专家指导下,建立了5处有机肥生产厂,推广使用多种生物和物理杀虫技术,解决了制约有机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全面实施标准化生产,在池上镇、源泉镇设立了2处有机农产品安全监测站。目前,博山农产品中已有10大系列50多个产品获得了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产品销往欧洲、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其中,桔梗年出口创汇达到1000多万美元,占到淄博市农副产品出口总量的65%。有机蔬菜、板栗、香椿、花椒、红薯、马铃薯、金银花、茶叶、杂粮、黑五类、猕猴桃、草莓等33个产品获得国家有机证书或有机转化证书。

2.3.3 多种模式并存为扩大有机农业发展规模,拉

长有机农业链,博山区不断建立健全服务体系,努力促进有机农业产业化发展。鼓励非农企业向有机农业种植加工业转移,大力引进和发展有机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重点扶持山东豆禾食品公司、上水农业发展公司、上园茶场等10余家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培育发展了宏泉猕猴桃、金洼韭菜等一批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基地农户参与市场经营,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和“合作社+农户”等多种有机农业发展模式,建立起了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极大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农民也从传统的生产者实现了向经营者、农业工人的转变。目前全区拥有各类农副产品加工企业69家,年销售收入达到10亿元,拥有农业专业合作组织152个,带动5000余户农户从事有机农业生产,初步形成了生产布局区域化、产业基地规模化、经营主体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格局。

3“博山模式”的启示

3.1 加快建设规模化有机农业基地

规模化基地是产业化经营的“原料车间”。博山区坚持规划先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精细化管理,着力打造万亩金银花、万亩猕猴桃、万亩绿茶、万亩桔梗、万亩黑色食品、万亩板栗、万亩越夏菜、万亩杂粮等十余个有机农产品示范基地,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形成产业群和产业带。目前,已建成全国最大的有机桔梗生产基地和全省特色鲜明的有机金银花生产基地、有机猕猴桃生产基地。

3.2 加快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群

龙头企业一头连农业一头连工业,一头连农民一头连市场,融产加销、贸工农为一体,是有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市场主体。博山区坚持把龙头企业作为政策扶持的重点,鼓励龙头企业加强产学研结合,发展精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并通过资本运营和品牌运作,盘活资本存量,整合资源要素,实施兼并联合,扩大经营规模,努力培育企业集团,打造“联合舰队”。目前,全区发展山珍园食品公司、颜春饮料食品公司、聚乐村食品公司等龙头企业14家,吸纳农村劳动力10000多名,加工原料来自有机基地的比重达到80%。

3.3 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农民专业合作社民办民管民受益,与农民群众是天然的利益共同体。博山区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农业龙头企业同等对待,一起纳入扶持范围,一起参与重点龙头企业评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50家,发展团体社员46家、农民社员3万户,年营销农产品2亿多元。积极鼓励农民、合作社以土地经营权、资本、技术、产品参股龙头企业,鼓励合作社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多种产业化发展模式,农民群众更多地分享到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环节的利润。博山红叶散养鸡合作社现有社员121人,年收入140万元,合作社按60%盈利分红,社员年分红2.6万元,比未入社前人均增收1.2万元。

总结博山区发展有机农业的实践探索,可以得到三条启示[5]:第一,发展有机农业,转变思想观念是根本。只有在不断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从干部到群众达成发展有机农业的普遍共识,才能把政府的决策部署变成群众的自觉实践。否则,就难以避免强迫命令和越俎代庖,即使取得一些调整成果也很容易出现反复。第二,发展有机农业,政府推动是保障。新形势下,政府调控农业发展,必须转变管理职能,寓管理于服务,寓制约于指导,把发挥政府调控作用与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结合起来,着力解决好事关有机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关键环节,这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艺术选择。第三,发展有机农业,推进基地化发展、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是重点。这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求,是建设现代农业不可逾越、不可偏废的发展环节和工作着力点。

参考文献

[1]杨洪强.绿色无公害果品生产全编[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2]方志权.有机农业初探.上海农业学报,2000.

[3]钱俊生.可持续发展与农业生产发生的变革[J].学习时报,2007.

[4]吴先晓.别误解有机农业[EB/OL].http://gslh.org.cn/Article/5.html,2008-01-11/2010-03-31.

[5]市委政研室,博山区委研究室.向生态优势要效益,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J].农村工作情况通报,2009.

有机农业发展模式调研 篇2

为助推落实县委关于“提升发展绿色有机农业,打牢乡村振兴产业基础”的战略部署,按照县政协2019年工作要点安排,8月13日至15日,县政协组织农业界部分政协委员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先后深入蔡旗、昌宁等8个镇和天祝、榆中2个县,围绕绿色有机蔬菜产业发展开展了专题调研和观摩学习,并召开绿色有机蔬菜产业发展季度协商座谈会。通过实地考察调研和协商互动交流,把脉问诊、研判分析,博采众议、建言献策。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展优势

——自然条件优越。我县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区,东西北三面环沙,光照强、降水少、积温高,昼夜温差大,营养积累多,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光、热、水、土资源组合优越,特别适宜冬春季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和夏秋露地瓜菜生长,是西北乃至全国发展优质蔬菜生产最佳区域之一。此外,我县地处西北内陆,无工矿企业,水体、土壤、空气等农业生产环境清洁无污染,农区畜牧业发达,有机肥源充足,病虫危害轻且宜防控,与周边的**、**、**、**等地相比,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是发展绿色有机蔬菜的“风水宝地”。

——市场前景广阔。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人口急剧增长,人们对安全食品的需求日趋强烈,蔬菜在膳食结构中的比例大幅增加,“绿色消费”形成共识,市场容量不断加大。同时,我县生产的温室拱棚和夏秋露地蔬菜品质好、产量高,上市期适逢南方蔬菜淡季,外销市场空间较大。经香港客商分析,按广州、香港的市场需求量,我县蔬菜规模可达到2万亩以上,绿色有机蔬菜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产业效益明显。有机蔬菜价格比普通蔬菜平均高出4-5倍。种植绿色有机蔬菜与传统大田经济作物相比,有明显的价格和效益优势。如苏武供港蔬菜,年产四茬菜心,亩均产量1800公斤,亩均纯收入3125元,是葵花的近3倍;昌宁华建供港蔬菜,香菜亩均纯收入1.5万元、金丝王1.2万元;蔡旗月牙露地蔬菜,西兰花亩均纯收入3000元、娃娃菜5000元;薛百更名芦芛,亩均纯收入6000元;双茨科中路高辣朝天椒,亩均纯收入4000元;大坝王谋黄秋葵,亩均纯收入4000元;重兴上案拱棚蔬菜,棚均单茬收入可达5万元以上。加之日光温室人参果、西红柿、沙葱等效益十分可观,扎子沟温室人参果达到每棚15万元,发展绿色有机蔬菜大有可为。

——政策机遇良好。国家高度重视绿色蔬菜产业发展,制定出台《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和一系列扶持政策。省政府出台《甘肃省加快蔬菜产业发展扶持办法》,设立蔬菜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蔬菜规模化生产、贮藏保鲜、市场建设、技术培训服务进行资金扶持。市、县把绿色优质蔬菜生产作为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在土地流转、招商引资、品牌打造、基地建设、园区示范、产品销售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为我县绿色有机蔬菜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机遇,我们必须坚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二、产业现状

一是生产规模有突破。2019年全县稳定形成以人参果、西红柿、西甜瓜、沙葱、甜美南瓜、辣椒、叶菜等为主的瓜菜总面积达到16.47万亩,其中日光温室瓜菜4.78万亩、辣椒1.17万亩、西葫芦4000亩、叶菜类2600亩、供港蔬菜5800万亩,瓜菜产量38万吨,实现总产值9.48亿元,种植规模逐年扩大。打造日光温室有机农产品示范基地1100亩,建成蔡旗官沟村韭黄等7个县级产业园和昌宁华建村绿色蔬菜示范点等21个镇级示范点。

二是种植模式有突破。大力推广“露地—拱棚—温室”等绿色有机蔬菜栽培模式,日光温室示范推广秋冬茬、冬春茬、越冬一大茬、一年多茬等种植模式,建成坝区茄果类、沙葱,环河片小乳瓜、西葫芦温室特色产区,初步形成蔡旗、重兴、昌宁三雷、薛百、苏武、大滩、双茨科等精细蔬菜产业带和温室拱棚大田错峰上市、四季供应的规模效应,实现了“四季有鲜、均衡上市、品种繁多、品质升级”的周年生产目标。

三是产品认证有突破。制定颁布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40项,累计认定“三品一标”57个,其中绿色食品29个、有机产品6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6个,总面积达48.64万亩,注册“玉乳”“漠上花”“翠玉”等蔬菜品牌。2018年民勤沙葱、蔡旗管沟韭黄、薛百更名芦笋、双茨科人参果、苏武叶菜等企业(合作社)荣获首批“中国小产区产品试验示范基地”称号。“民清源”特色品牌影响力逐步扩大。民勤成为甘肃省首批“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和“全国蔬菜产业大县”,正积极申报创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

四是市场营销有突破。瞄准北京、上海、广州、香港、深圳等高端市场,推行“公司+基地”、“公司+基地+农户”和“订单农业”产销模式,走出去搞好市场对接,宣传推销民勤有机蔬菜品牌,与阿里巴巴、京东、兄弟供应链等知名电商平台联合打造民勤电商模式,成功举办瓜菜全网发售活动,加快瓜菜线上线下销售。建成蔬菜保鲜库25家,总贮藏能力达到15万吨。培育腾盛、生平公司等蔬菜龙头企业

家,组建金惠农瓜菜、长炼沙葱等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165家,培育发展日光温室、大田蔬菜家庭农场6家。

五是服务保障有突破。县委、县政府把“推进绿色有机农业发展”列入县政府重点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制定落实奖励扶持政策,不断加大投入力度,2019年累计投入县级财政资金1亿元,有力支持瓜菜基地建设、冷链物流、储藏保鲜和市场体系建设。县政府还积极与中国农业大学、甘肃省农科院、甘肃省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加强技术合作,成立吴明株院士工作站,拟建综合试验站和民勤瓜菜研究所,为我县蔬菜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三、突出问题

(一)产业推进落实机制不够得力。一是宣传引导服务不得力。有关部门未能采取各种有效宣传形式,对绿色有机蔬菜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可行性、必要性以及市场前景、对比效益、技术路线等方面缺乏深入广泛的宣传引导,干部群众普遍对绿色蔬菜、无公害蔬菜、有机蔬菜的概念模糊,对发展绿色有机蔬菜产业缺乏足够认识和坚定信心,存在等待观望情绪。二是品种结构布局不合理。生产布局比较分散,存在种植不集中、连片规模小等问题,规模化示范带动效应不强。种植品种比较单一,存在种植结构简单、品种单一、镇村类同的问题,品种种植规模与市场供需不平衡,缺乏适应市场的灵活性和竞争力。三是推进落实机制不健全。目前全县绿色有机蔬菜产业正处于半坡起步、加快发展的关键阶段,县级层面整体发展规划不明确,镇和职能部门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不明细,县、镇、村专门机构和目标责任不到位,组织指导、联系包抓、限时推进、奖惩扶持、责任考评等机制尚不完善,绿色有机蔬菜产业实现突破发展的推进措施不够得力。

(二)产业基础设施配套不够完善。一是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有的蔬菜示范园区水、电、路、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备;产地批发市场建设滞后;部分镇受资金困扰储藏保鲜库建设进展缓慢,不能按时投入运行;部分日光温室标准不高,设施老化破损严重,卷帘机、棉被等设备配套不足,改造维护费用巨大。二是企业和合作社建设用地没有得到合理解决。蔡旗镇引进的一家蔬菜企业因不能解决建设用地而不得不将储藏保鲜库建在了相邻的永昌县;昌宁镇引进的蔬菜企业金从玉公司也因无法协调解决建设用地而不能就地建设蔬菜加工厂和储藏保鲜设施。三是基地土壤盐渍化严重。如苏武供港蔬菜产业园,全部使用喷灌节水设施,造成土壤表层盐碱不能下渗,积盐严重,出现蔬菜死苗、轮作倒茬困难、土壤耕性变差、病虫害难防、产量品质下降等问题,制约了蔬菜产业持续长远发展。四是种苗供应能力不足。蔬菜专业化育苗基地和季节性育苗温室数量少、规模小、技术含量低,各产业园无力自建育苗基地,蔬菜规模化发展的种苗供应能力不足,大量种苗缺口从武威、金昌、张掖等地外调,种苗成本大且良莠不齐。

(三)产业发展资金投入短缺严重。一是投资扶持力度不够。尽管政府在蔬菜产业发展方面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但总的顶层设计还不完善,投入资金十分有限,奖补政策落实不够及时到位,生产基地的规模化程度不高。二是生产投入成本高风险大。由于人工锄草采摘、有机认证、土地流转、耕地整理、种苗、水电、生物杀虫等各种费用开支较大,蔬菜种植投入高且抗风险能力弱,特别是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一旦市场疲软或遭遇自然灾害,种植户很难收回成本。三是科技投入明显不足。蔬菜科研投入和科技创新明显不足,品种、技术和人才储备不够,高标准示范园区数量少、档次低,示范辐射带动作用不强。此外,社会资本投入相对不足,贷款融资困难重重,严重制约着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

(四)产业经营主体带动能力明显不足。一是重点龙头企业匮乏。县域内缺乏加工、购销、储藏保鲜集于一体,牵引带动能力较强的蔬菜重点龙头企业。现有企业普遍规模小、档次低、带动力弱,有的企业在蔬菜加工运销环节因管理不善,导致成本加大、效益下滑,甚至亏本经营,长远发展难以为继。二是专业合作社带动能力有限。多数蔬菜专业合作社形同虚设,在产前、产中、产后技术信息服务方面没有发挥实质性作用。三是蔬菜产品竞争力不强。我县蔬菜以初级产品为主,企业重收购、保鲜、贮存,轻加工、包装、品牌,商品化处理包装率和精深加工率不足,“民清源”等集体商标影响力不高,“民勤蔬菜”品牌没能真正叫响叫亮,导致我县品质好的蔬菜没有形成较高的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不能做到优质优价。四是市场体系建设滞后。蔬菜专业批发市场和产地交易市场建设滞后,冷链物流设施设备配套不到位,不能适应蔬菜大规模、高速度发展需求,难以发挥蔬菜供求调节和“淡吞旺吐”的功能。

(五)产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比较滞后。农村“空心化”“老龄化”现象严重,人才短缺日益突出,成为制约蔬菜发展不可忽视的瓶颈。一是专业技术人员力量有限。我县蔬菜专业技术人员匮乏,现有技术力量年龄普遍偏大,知识更新不及时,结构不合理,很难适应产业大规模发展需求。二是本土产业工人缺乏。蔬菜生产从集中采摘、统一包装到保鲜上市,时间短、用工量大、技术要求高。我县大部分有文化、有技能的青壮年农民外出务工,剩余农村劳动力普遍缺乏蔬菜生产技术及年龄偏大、报酬要求高,加之技术培训跟不上,产业基地的采摘、包装基本是外地人口,本地有技术的产业工人严重不足,造成企业在蔬菜采收旺季用工紧张。三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匮乏。蔬菜生产经营中还存在中间环节多、管理人才少、产品质量监控不到位、运行成本费用高等许多难题,有的企业和专业合作社抓管理、搞加工、促营销、拓市场的专业人员缺乏,精细化管理不到位。

四、发展建议

1、搞好规划布局,推进规模集约发展。一要科学规划。抓紧制定加快绿色有机蔬菜产业发展规划,细化各镇各部门实施方案,分区域科学谋划产业布局和品种布局,避免镇村之间种植类同和无序竞争,持续扩大基地规模,统筹推进产业发展。二要合理布局。区域布局上,环河区的昌宁、蔡旗、重兴要重点规模化发展;坝区的三雷、苏武、双茨科、东坝等镇要选择适宜村社适度发展,其它区域小面积试验示范,不要规模生产。品种布局上,对应深圳、广州、香港等市场需求,优先种植精细主体品种,如芥兰、学斗、菜心、红芥兰、银丝王等;适度种植大路品种,如甘蓝、西兰花、娃娃菜、胡萝卜等;探索种植其它品种,如香菜、芹菜等;低档蔬菜不宜种植。三要创新模式。种植模式上,扩大日光温室反季节蔬菜生产规模,示范推广大中小拱棚“春提前”、“秋延后”生产技术,延长蔬菜供应时间,提升均衡上市能力。生产组织模式上,一方面采取“企业+基地”模式,通过企业流转土地,建立基地自主生产,实现生产、销售一体化经营;另一方面采取“企业+基地+农户”模式,以农户生产为主体,企业和农户形成利益共同体,带动农户增收发展。四要准确定位。以绿色蔬菜为主体,有机蔬菜做引领。加快优质绿色、无公害蔬菜规模化发展,因地制宜、选定区域、确定品种、定实面积、严格标准,分区域开展有机蔬菜生产,实现优质优价,逐步引领民勤绿色有机蔬菜上档次、提效益。

2、提高产品质量,实现持续长远发展。一要抓好标准化示范园建设。集中资金、技术、人员,选择有条件的村社,重点建设一批蔬菜生产示范园区,从蔬菜标准园环境选择,到功能分区、田间配套、生产技术示范、合作社经营管理等方面着手,建立高标准、高水平示范样板,发挥示范、引领、带动作用。二要实施标准化管理。严格落实绿色有机蔬菜生产技术规程,严把种苗、用药、用肥、用水和销售五个关口,全程监控基地耕、种、管、收过程,形成“源头可溯、全程可控、风险可防、责任可究、公众可查”的农产品监管体系和追溯体系。三要加强种苗繁育基地建设。以县级人参果育苗中心为龙头,在蔬菜生产重点镇村扶持建立商品化蔬菜育苗基地,为农户提供优质种苗和全程技术跟踪服务,从育苗、田间管理、采收、包装等过程全面实行标准化。

3、注重品牌打造,助推产品高效畅销。一要精心打造民勤蔬菜品牌。坚持“品牌就是利润空间,就是购买欲望”的理念,以“绿”为主,以“特”取胜,以“新”引人,有关部门组织专人或请专业人士,对民勤绿色蔬菜产业进行精准研判、品牌规划和商标设计,依托“民清源”区域公共品牌影响力,真正做精打响“民勤蔬菜”自己的品牌。鼓励引导蔬菜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积极开展“三品一标”认定登记和产地认定工作。二要积极推行“双单”产销模式。大力推行“订单+保单”产销模式,通过订单保销售、保单防风险,发展订单农业,推行蔬菜政策性价格保险和灾害保险,增强蔬菜种植抵御风险能力,保障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三要及时搞好信息发布。建立县级蔬菜流通信息服务平台和蔬菜数据资源库,组建县级信息采集分析专家组,构建完善蔬菜信息监测、风险预警发布机制,跟踪国内外蔬菜发展信息,通过手机APP平台及时或提前发布蔬菜的生产、需求、预警、贸易、认证等信息,帮助菜农及时按市场需求合理布局、调整结构,规避盲目种植风险。四要走出去推介拓展市场。由政府牵头组织定期赴大城市开展联谊和产品推介活动,主动参与蔬菜展销对接会,开拓外部市场和高端市场。适时举办各种节会、赛事,邀请外地客商来民考察,大力发展“互联网+蔬菜”业务,推进绿色有机蔬菜网上交易,提高民勤蔬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确保蔬菜“种得好、产得出、销得快”。

4、夯实发展基础,增强主体带动能力。一要培育做强产业经营主体。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市场带动功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扶持一批蔬菜骨干龙头企业,组建科技企业联盟,规范建设蔬菜专业合作社和经纪人队伍,合理流转土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引领带动我县蔬菜产业上规模、上档次。二要新建改建蔬菜交易市场。配套完善县级蔬菜批发市场综合服务功能,集中扶持新建、改建和扩建一批集散能力强的产地交易市场和区域性批发市场,保障蔬菜集散流通顺畅。三要加快建设冷链物流设施。以精细蔬菜产业带和重点示范园区为主,积极扶持蔬菜生产企业、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建设蔬菜恒温气调库,加强分级、包装、冷藏设施建设,发展保鲜、冷链运输,提高蔬菜的“旺吞淡吐”、均衡供应和避峰上市能力。四要配套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新建蔬菜基地道路、渠道、电力设施,规划建设尾菜处理利用设施,大力推广膜下沟灌、滴灌、喷灌等高效节水和自动化灌溉技术,提升蔬菜作业机械化水平。

5、抓好人才培养,提升技术服务能力。一要抓好技术队伍建设。依托“两站、一中心、五所”,深化院地、校地合作,引进高层次人才为我县蔬菜产业发展会诊把脉,开展技术研发和组装配套。有计划地引进一批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学科带头人和企业管理人才,组建强有力的技术服务团队,妥善解决产业技术人才匮乏的问题。二要加强农民技术培训。建立农民培训基地,组建蔬菜劳务公司,实施科技入户、菜农培训工程,重点培训蔬菜标准化栽培、采收处理、育苗、病虫害防控、水肥一体化等实用技术,加大蔬菜新品种选育、引进、推广,培育一批蔬菜产业带头人、科技示范户和营销大户,培养一批本土蔬菜产业工人,解决蔬菜产业用工短缺的问题。三要注重土壤降碱改良。落实深翻晒土、增施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措施,采取“茄科—葫芦科—十字花科”轮作模式,积极试验秋季复种红笋的种植模式,科学安排茬口,合理轮作倒茬,采用越冬水灌溉,压碱降盐、改良土壤,优化蔬菜种植环境。

有机农业发展模式调研 篇3

关键词:有机农业;发展模式;SWOT分析;江苏省

中图分类号: F323.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4-0439-04

收稿日期:2014-06-03

基金项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编号:CARS-49)。

作者简介:袁 媛(1986—),女,山东肥城人,硕士,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为渔业经济与渔业信息技术。E-mail:yuany@ffrc.cn。

通信作者:袁永明,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渔业经济与信息技术。E-mail:yuan@ffrc.cn。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人们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问题,提倡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完全不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产调节剂、畜禽饲料添加剂的有机农业越来越受到消费者推崇[1]。宝应县、句容市是江苏省有机农业发展较快的地区,宝应县被评为全国首家有机食品基地示范县,句容市茅山有机农业示范基地被评为国家级有机食品生产基地。本研究对宝应县、句容市两地有机农业产业进行系统调研,详细分析了两地有机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发展经验,提出促进有机农业发展的对策,旨在为促进江苏省有机农业发展提供依据。

1 宝应县、句容市有机农业发展现状

1.1 宝应县湖西岛有机农场有限公司发展概况

宝应县湖西岛有机农场有限公司位于宝应湖中湖心岛,毗邻宝应湖国家湿地生态保护区,现有土地面积428.8 hm2,其中有机种植面积319.26 hm2。公司下设4个分场种植有机水稻,一、二分场由湖西岛有机农场承包,种植有机稻米,三分场以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的模式进行管理,四分场利用2 hm2土地进行种子繁育,以便节约来年生产成本。主要采用稻鸭共作、双膜育秧、人工除草、施用有机肥等生产方式,充分利用土地空間与轮作时间,实施有机麻鸭、有机水产品、生态猪综合配套饲养工程。农场的主要产品包括湖西岛牌有机大米、有机糙米,手工酿造有机香醋、手工酿造有机晾晒酱油等,产品已经通过中绿华夏COFCC有机认证、欧盟ECOCERT有机认证、美国NOP有机认证、日本JAS有机认证,是国家质监局组织抽检通过的首批有机食品质量合格单位。宝应县湖西岛有机农场有限公司是宝应县政府招商引资而来,外来资本如何有效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等发展有机农业,采用怎样的模式进行运作,是笔者研究的核心内容。该公司制定了统一的有机稻米种植标准,各分场按照公司规定进行标准化生产,在水稻病虫害的高发期,公司加强对各分场生产环节的监督,坚决杜绝偷施农药、化肥行为,一经发现,公司将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不收购该地块生产的稻米。各分场使用的水稻品种都是在高产优质栽培条件下选育出来的,目前尚没有选用专门的有机功能稻。有机稻总成本为28 500~30 000元/hm2,产量为3 750~4 500 kg/hm2,出米率达65%(表1)。

表1 江苏省宝应县湖西岛有机农场有限公司生产投入情况

指标 费用(元/hm2)

土地流转租金 7 500~9 000

有机肥料费用 3 750

生物农药费用 7 500

种子费用 600

机插秧费用 2 550~2 700

收割费用 1 200

加工包装 375~600

雇工工资 6 000

由表1可见,除去固定成本外,农场投入的可变生产成本较高,有机生产外部投入品过多。通过访谈得知:只有当有机水稻收购价是普通水稻收购价2.4倍且有机稻米定价不低于12元/kg时,才能保本。有机稻米要经过具备有机认证资质的专用生产线脱壳、打磨、抛光以及多达5道以上的精选才能进行包装。有机稻米统一先行送到宝应县绿色食品办公室进行质量检测,按照有机产品的标准对百种农药残留进行严格检测,并送至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进行营养成分检测。目前该公司有机农产品销售渠道主要有3条:通过机关企事业单位团购进行销售,在熟人社会依靠关系销售仅占较小比例;进入北京市、上海市等大城市的高档农产品超市进行销售,普通袋装有机大米售价为 16元/kg,罐装有机大米为40元/kg;依托富原集团网站、公司网站等电子商务平台,搭建宝应县有机水稻网上交易平台,进行有机农产品网络平台销售。调研发现,公司有机农产品销售情况不太理想,每年都会积压一定数量的有机稻米,销售难题亟待解决。

1.2 经营组织模式

有机农产品生产存在单位面积需要分摊的管理成本高、有机认证费用高、信息搜寻成本高以及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分散的小农户生产存在生产规模小、投入成本高、缺乏市场开拓能力等问题[2]。因此,必须通过某种经营组织模式将农户联合起来,实现农户小生产与有机产品大市场有效对接,提高有机农业生产效率,创造规模经济效益。 公司的一、二分场采用的是“企业基地一体化”模式发展有机农业,但是该模式存在基地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劳动力组织不力、农户“搭便车”行为等问题。为了克服企业基地一体化模式的缺点,2011年起,公司决定将三分场以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的模式进行运行。在当地村支部书记牵头下,成立了有机稻种植农民合作社,合作社的运行原则是利益均沾、风险共担,以最终的粮食产量为唯一准则进行利益分配,并按产量效益进行核算,通过有效监督并采用适度奖励的形式,杜绝农户为了提高产量而发生偷施农药化肥现象,实现农企互利共赢,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合作社内部分为8个生产组,每组选择1个比较有责任心的人当组长,统一进行行政管理、田间管理,组和组之间进行对比,实行组长完全负责制,组长的工资业绩与产量完全挂钩。社员的工资与利益来自于最终的产量,粮食收下来之后依据各自的岗位职责以及贡献进行分配。合作社与公司签订收购合同,并按照公司的要求统一提供品种、农资、技术服务,组织农户生产有机稻米,形成“公司+有机农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组织模式进行生产,合作社在公司与农户之间充当中介组织,只负责有机生产环节,公司按照 4 500 kg/hm2 的产量收购有机稻米,实际产量减去 4 500 kg/hm2 保底产量后的收益即为合作社利润。相对于企业基地一体化的模式,合作社管理更加直接深入,监督更加严格,有效减少了小农户机会主义行为(图1)。

nlc202309051244

1.3 句容市戴庄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概况

1.3.1 有机生产情况 戴庄村位于茅山丘陵有机农业圈的核心地带,交通便捷,生态环境优良。2002年年初,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赵亚夫在戴庄村进行了有机农业试点试验,取得了成功。2006年,在赵亚夫的协助下,戴庄村成立了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的特色是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优越的生态环境+先进的有机生产理念+村党支部的领导+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开拓市场的渠道+风险承担能力+渴望致富的农民促成了戴庄村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目前全村有机农业面积达268 hm2,其中有机水稻200 hm2,有机果树 33 hm2,放养鸡、鹅共计1.5万羽,羊500只[3]。合作社种植的有机稻品种是从日本引进的越光稻原种,保证了戴庄村有机越光大米的优良品质。经过8年反复试验,戴庄村发明了“能量平衡种田法”:在水田中,有机水稻套播红花草、黑麦草,秋冬春季养鹅1 500羽/hm2;在岗坡地,有机桃套播黑麦草等,同时养鸡、鹅。通过土著菌的消化,将绿肥、畜禽粪便转化为有机肥、除草剂,将稻田产生的秸秆送到秸秆炭加工厂,产出秸秆炭、秸秆醋,作为有机稻田除虫的生物农药。有机稻田所需的有机肥、除草剂、防虫药全部实现了自给自足,土地能量实现了动态收支平衡。目前戴庄村有机农业生产成本约 11 250元/hm2,产量约3 750 kg/hm2,出米率65%。农户除获得9 000 kg/hm2的保底价(按当年普通稻米的收购价)外,种植红花草政府补贴4 500元/hm2,有机水稻毛收入约 45 000元/hm2,净利润约21 000元/hm2,种植普通水稻净利润为9 000~10 500元/hm2(表2)。

表2 戴庄有机农业合作社生产投入

项目 投入金额(元/hm2)

50 kg糠、50 kg饼 3 000

翻耕费用 1 050

人工插秧费用 900

收割费用 825

加工费用 2 250

晒谷、烘干、运输、包装费用 3 000

由表2可见,相对湖西岛有机农场的有机水稻生产投入成本,戴庄有机农业合作社有机水稻生产性投入费用并不高,生产环节中生产资料投入仅占总投入的27%,人工费用占总投入的25%,加工、流通费用占总投入的48%。合作社投资500万元建立了有机大米加工厂,与加工厂配套的秸秆炭醋厂可以将稻田秸秆回收再利用,通过高新技术生产秸秆炭、秸秆醋。秸秆炭可以当作有机肥料继续还田,秸秆醋可以当作有机农药使用,进一步节省生产成本。在科技支撑方面,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镇江农科所)的科技专家赵亚夫、刘伟忠、刘亚柏长期驻点戴庄村,全权负责有机品种的引进与提供,并制订有机水稻、有机桃、有机草莓等有机栽培技术规程,深入田间对社员进行指导,组织社员实行标准化栽培生产并帮助销售有机农产品。2007年合作社生产的有机稻米、有机桃拿到了国内中绿华夏有机认证证书。合作社为有机农产品注册了“野山小村”品牌,全村种植的有机越光稻全部由合作社销售,合作社同时代销部分有机桃、有机家禽。目前合作社有机农产品主要有3条销售途径:一是直销:(1)企事业单位团购;(2)直销店、专营店销售;(3)戴庄村有机农业朋友会消化;(4)外地经销商代销,经销商可以使用“野山小村”品牌或者使用自己的品牌。合作社通过直销方式可以降低中间环节的流通成本,获得较高的销售利润,同时也降低了消费者的搜寻成本,最重要的是建立起供需双方的信任感,达到和消费者互利共赢。二是专卖店与专柜:(1)和句容市各优质农产品合作社抱团合作,通过赵亚夫农产品合作联社进行销售;(2)优质农产品专卖店设专柜销售,如在茅山人家、便民超市、福江特产等开设专柜。三是网络与电话销售:(1)戴庄有机农业合作社注册了戴庄有机农业网站,与金山网、江苏农商网等重要农业网站实现了合作链接;(2)合作社利用114电话订购平台方便市民购买有机农产品,戴庄村村民自家的电话上还设置了宣传戴庄有机农产品的彩铃系统。

1.3.2 经营组织模式 戴庄村共分为6个片,由片长牵头开展合作社各项活动。合作社实行1户1票制,通过民主选举实现党总支对合作社的领导。合作社内部实行“六个统一”:统一规划生产布局、统一进行技术培训、统一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统一供应农资、统一“野山小村”品牌、统一组织产品销售,每年销售利润提取15%~20%的公积金后进行二次分配,建立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接机制,实现合作社“民办、民管、民受益”。合作社重大事宜由理事会一起商讨决定,监事会对财务、二次分配进行监督,合作社承担生产、销售风险。按照社员种植667 m2有机水稻入1股的标准,股本金300元/股,分3年交纳,在二次分配中扣除。合作社为社员免费提供生产资料,组织机收等田间机械作业,有机农产品的加工销售等过程中发生费用均在归还销售利润时与社员结算,并在合作社的社员证上记录好每年的销售量、分配所得、股本金、公积金数额。为了防止农户偷施化肥,合作社采用了报酬不与产量挂钩的办法,除了保底价外,按各户有机产品销售量进行二次分配,二次分配后平均收益达到4 500元/hm2。合作社在年终表彰大会上对高产户进行少量物质奖励,对于低产户在保底价中扣除10%的利润,低于平均产量30%~40%的农户要进行适当惩罚。戴庄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经营模式见图2。

2 宝应县、句容市有机农业发展模式比较分析

2.1 相同点

宝应县、句容市两地均拥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大气环境、水质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区内无工业污染,物种资源丰富,自然资源条件适宜发展有机农业。当地政府均将发展有机农业作为主导产业,积极与科研院所合作做好科学发展规划,给予相应的项目倾斜、资金扶持,且支持力度较大。遇到销售难题,品牌认可度低。在熟人社会,主要靠人情关系进行团购的营销方式难以长期维系,且目前国内有机食品市场不规范,两地的有机农产品地域品牌知名度不高,往往不能实现优质优价销售,在国内有機农产品市场占有率较低。

nlc202309051244

2.2 不同点

2.2.1 发展模式不同 宝应县有机农业的发展模式是“自上而下”的主导模式:政府通过引进外来资本进行有机生产,采用“企业基地一体化” “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组织模式,公司节省了交易费用、搜寻成本,合作社增强了营利能力,公司、合作社获得价值链中较大的收益,农民作为产业工人为公司打工,只能获得价值链中较少的收益。戴庄村有机农业的发展模式是“自下而上”的主导模式:通过发展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发挥为社员服务的功能,将分散的小农户联合起来,在科研人员的技术支持下进行有机种养生产活动,采取家庭承包经营方式,可以有效调动农户进行有机生产的积极性。以下对这2种不同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进行SWOT分析。

2.2.1.1 优势分析

(1)“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的优势。 宝应县政府通过引进社会资本,有利于将自然资源共管中各方的力量整合起来,有利于实现多方共同参与资源管理、共同协商达成共识、共同承担相关责任[4]。对龙头企业而言,管理上省时省力,降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减少了经营风险;对合作社而言,合作社得到龙头企业在资金、市场信息等方面的支持,代表农户和企业进行谈判并签订契约,有利于提高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契约履约率[5]。合作社不仅为社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指导与服务,还提供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降低了农户单独生产的风险。对分散的农户而言,通过当地能人组建合作社,可以有效地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提高小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农户与合作社建立的契约关系规范并约束了农户违规生产行为的机会主义倾向,既保证了有机农产品的质量,又节约了市场交易费用[6]。

(2)“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模式的优势。 戴庄村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是基层党组织直接领导下的社区型、综合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可通过党支部了解政策、争取项目,获得政府在资金、项目、人才等方面的支持,有效降低合作社的搜寻成本[7]。合作社通过有效收集、分析市场信息,帮助农民安排生产并组织销售,减少了农户分散经营的盲目性,维护了广大农户的利益。合作社通过产、供、销一体化经营,并按合作制度的收益分配机制返回给农民,通过获取规模效益增加“合作剩余”,真正做到从农户利益出发,提高农民收入[8]。

2.2.1.2 劣势分析

(1)“龙头企业+合作社”模式的劣势。 目前有机稻种植农民合作社规模小、覆盖面窄、社员较少,合作社的带动能力弱。合作社功能、制度尚不健全,仅组织农户进行生产,农户为合作社打工,大部分收益由合作社的组织者获得。由于是按照产量进行二次分配,容易造成农户机会主义行为,若监管不力会给企业的信誉造成一定损害。合作社承担的风险较大,面临着公司违约不收购或不按照保护价收购的风险,在有机水稻市场行情好的时侯,还存在农户集体违约的风险[9]。

(2)“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模式的劣势。 戴庄村合作社是农村社区型的集体经济组织,目前在政府扶持下发展势头良好,对政府扶持力度依赖较大,通过对农户访谈发现,大部分合作社社员的主人翁意识比较薄弱,基本全部寄希望于政府给予补贴并帮忙销售,缺乏主动开拓市场的意识,给合作社的销售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合作社制度成本较高,包括监督田间管理、产品质量考核以及事后机会主义行为等问题,当今农业发展讲究规模经济、专业化,小规模的依靠政府扶持的农业合作社难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10]。

2.2.1.3 发展机遇分析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吃得健康成为头等大事。人们开始追求有机食品,持有机理念的人越来越多,国内有机食品市场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随着高消费群体的扩大,有机农业的发展前景广阔。由于有机产品的利润空间大,宝应县湖西岛有机农场有限公司发展前景良好。戴庄村有机农产品逐渐为广大消费者所接受,渐渐形成固定的客户群,在周边有机农产品市场占有一定的份额,有机农产品市场发展前景良好。

2.2.1.4 发展挑战分析 目前国内有机食品市场不够规范,有机食品市场鱼龙混杂,有机食品销售存在着“信任危机”,消费者对有机食品持怀疑态度,严重影响了有机食品市场的健康发展。国外有机食品高调进入中国,迅速占领中国有机食品高端市场,使中国有机食品市场竞争格外激烈。

(1)宝应县湖西岛有机农场有限公司发展挑战分析。 农场的有机农产品生产成本高、产量低,基本依靠外部投入品进行有机种植,有机稻米的生产技术水平需进一步提高。目前公司发展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有机稻米销售问题,销售成本高,销售渠道少。因为南北方水稻口感存在差异,尚未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等问题,公司有机稻米在北方的市场认可度低,市场开拓遇到一定困难。

(2)戴庄村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挑战分析。 合作社发展缺乏资金,大部分靠财政支持。近几年,由于加工厂的贷款问题及用电成本太高,团购单位没有及时付款等问题,造成合作社资金回笼较慢。由于缺乏资金,部分田块基础设施建设不健全,限制了有机农业的规模化进程。随着有机种植规模的扩大,产量的提高,目前稻米销售方面存在没有足够的营销人员、没有找到长期合作伙伴等问题,如何实现有机农产品的优质优价销售至关重要。

2.2.2 发展道路不同 宝应县是在政府主导下,通过引进外来资本发展有机农业,解决了有机农业长期发展需要强有力的资金保障问题。宝应县尚缺乏精通有机农业知识的专业科研人员,科技支撑力度较为薄弱。戴庄村是在基层党支部领导下,与合作社共建进行有机农业种养经营活动,戴庄村有机农业的迅速发展得益于农业科技专家赵亚夫以及镇江农科所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科技人员通过学习日本经验并结合戴庄实践,形成了一整套有机种养标准体系,建立了村的有机农业生态循环系统,既节省了生产资料投入成本,又提高了生产效率。

2.2.3 发展阶段不同 宝应县有机农业发展尚处于形成期,有机种养生产仍需要大量的外部投入品,目前尚没有专业的有机产品加工厂,有机农产品仍处于市场开发阶段。由于销售的主体渠道不同,宝应县的有机农产品取得了4国有机认证,便于走向有机农产品大市场。戴庄村有机农业的发展处于成长期,目前戴庄村有机农业发展已经形成完整的生产、加工、流通、销售产业链,产业规模呈不断上升趋势,戴庄村有机农产品在当地及周边地区具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品牌知名度。由于目前主要销售渠道是团购,暂时沒有申请国外有机认证的计划。

nlc202309051244

2.3 推广价值

宝应县湖西岛有机农场有限公司实力雄厚,经营规模较大,便于进行有机农业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可以提高有机农业生产经营效率,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通过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公司提供资金保障并开拓销售渠道,合作社组织农户进行标准化生产,农户为合作社打工,三方各取所需。若地方可以引进工商资本发展有机农业,这种模式值得推广,但是要满足2个基本条件:一是土地易于流转;二是有强有力的龙头企业进行运作。戴庄村模式是依靠基层党组织成立专业合作社发展有机农业,通过搞试点示范并辐射带动,逐步将发展有机农业推进到整村,进而推广到周围村落。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合作社在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农户作为合作社的中坚力量,成了最大受益者。戴庄村通过发展有机农业“以农富农”,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创新举措,戴庄村的创新型合作思路有着很高的推广价值、很低的推广门槛,在没有大资本进驻的地方,“戴庄模式”是一种适宜推广的有机农业发展方式。

3 结论

目前宝应县、句容市两地有机农业发展皆面临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扶持、发展资金匮乏、市场开拓遭遇困难、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品牌缺乏辨识度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对策。

3.1 加大扶持力度

国内的有机农产品市场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政府应对其进行必要的扶持、引导。政府应重点扶持有机生产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研发、产品认证、市场开发等,为有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政府对有机生产经营者进行适当的补贴,减轻生产者的成本与市场压力,确保生产者的利益,提高生产者积极性。要重点对有机生产企业采用全程跟踪、不定期抽查的方式,随时对有机生产基地的生态环境、农事记录、生产资料投入、收获、贮藏、销售等环节进行监督,严格保障有机农产品质量安全,对不符合有机农产品标准的操作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有机种养。

3.2 拓宽有机农产品销售渠道

有机农业的定位是高端消费者市场,通过进入高档社区、高档商品超市等方式,采用“高端农产品+高端消费者”的销售模式,在高档小区做宣传促销、销售有机大米的同时,附赠公司有机种养全过程的碟片等方式,宣传有机生活理念,从而获得高端消费者的信任。两地应积极面向全国广泛寻求合作伙伴,加速建立覆盖全国的品牌营销网络,多渠道销售有机农产品。除了传统的销售方式外,应与时俱进利用电商平台实施有机农产品的网络销售。

3.3 增强宣传推广力度

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政策制定者对发展有机农业重要性的认识。有机生产经营企业或合作社要加强与媒体合作,宣传有机生活理念,增强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的消费信心。除此之外,有机生产企业还要积极参与国内外举办的有机农产品博览会、推介会、招商会等有机农产品展销推介活动,树立地域有机农产品的品牌形象,扩大市场影响力。要不断完善有机农业生产管理模式,兼顾有机农业投入经营主体、农户双方的利益,建立有机农产品销售诚信机制,使有机生产管理规范化,确保有机产品质量。区域有机农业发展的一般路线见图3,即以“龙头企業+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为核心,在政策支持、资本投入、科技支撑、社会宣传下,共同推进区域有机农业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杜相革. 有机农业在中国[M].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1.

[2]张新民. 中国有机农产品市场发展研究[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119.

[3]胥爱贵,诸纪录,祝保平,等. 努力探索农村双层经营统与分的最佳结合点——关于句容市戴庄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调研报告[J]. 江苏农村经济,2013(5):24-28.

[4]陈秋红. 社区主导型草地共管模式:成效与机制——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2011(5):61-71.

[5]徐金海.“公司+农户”经营组织的制度缺陷及其改进思路[J]. 农业经济,2002(12):34-37.

[6]李玉忠. 农业产业化中“公司+中介组织+农户”经营模式探析[J]. 北京农业,2006(12):1-2.

[7]韩国明,王 勃.“支部+合作社”模式推广的政策效果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597-16599,16601.

[8]高海清.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绩效分析[J]. 人民论坛,2010(26):160-161.

[9]李显军. 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化发展研究[D].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5.

[10]罗必良.合约的不稳定与合约治理——以广东东进农牧股份有限公司的土地承租为例[M]//张曙光. 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221-248.

有机农业发展模式调研 篇4

1 秸秆乙醇与有机农业互动技术支持模式构建

1.1 优化秸秆原料收、储、运体系

在调查了河南省各地的秸秆资源分布及利用情况基础上, 根据天冠集团开发的秸秆乙醇工艺特点, 制定了纤维乙醇秸秆原料质量标准, 针对秸秆收储运存在的难题, 通过数年的探索与创新, 因地制宜, 不断拓展思路, 形成了“农户+工厂”、“村组+基站+工厂”、“农户+基站+工厂”的收集模式, 制定原料质量标准, 并根据秸秆资源分布确定收集半径为50公里。采取一系列激励约束措施, 通过乡村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 鼓励秸秆收集销售, 严禁焚烧, 保障了原料的稳定供应, 同时也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岗位。解决了散户秸秆回收利用的难题, 大幅降低了秸秆原料从众多散户收集的不确定性, 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国情, 满足工业化要求的途径, 确保了秸秆原料供应渠道的连续畅通。

1.2 秸秆乙醇副产物在有机农业中的资源化利用研究

通过分析酒糟的营养成分, 创造性地利用酒糟中的单细胞蛋白、低聚糖和纤维素作为食用菌工业化培养基料, 食用菌收获后的基料残渣回收进生物质锅炉生产蒸汽和电力供秸秆乙醇厂自用。

进行了3种培养基的实验室试验以及不同品种食用菌的大棚栽培试验, 优化食用菌栽培基质配方, 探索出利用纤维乙醇下脚料栽培食用菌的技术规程, 开发了多种基料配方及残渣回收模式, 成功实现了香菇、草菇、双孢菇等多品种食用菌的高产高品质种植。该研究将工业废弃物经适当处理, 成为良好的农业生产基质原料, 实现物质的多重循环和多次转化利用, 提高资源利用率及整体效益, 形成了“能源工业废弃物处理—食用菌生产—菌渣再利用”循环技术产业链条。

1.3 沼液沼渣作为有机肥的施用研究

根据多年国内外的试验表明, 沼液沼渣的利用, 具有肥田、改良土壤、防治病虫, 提高产量等多种功效。我们通过系统分析秸秆乙醇废水产沼气后产生的沼液沼渣的成分, 进行了从实验室、盆栽、大棚到大田的一系列施用实验。

通过研究沼液直接施用对土壤肥力变化、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探讨了沼液施用对土壤安全及可持续利用的影响以及农田土壤对沼液的消解效果及容量。研究结果表明:沼液农田浇灌对作物生长、产量、农产品品质及农产品安全性均无有害影响, 筛选沼液安全施用量, 优化沼液施用技术。

2 秸秆乙醇与有机农业的互动竞技模式

2.1 有机农业提高秸秆乙醇的经济性分析

以秸秆乙醇副产物资源化利用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有机农业不仅能解决部分生物产业废弃物的处理问题, 又能通过有机农产品产生收益来降低秸秆乙醇的综合生产成本。

用酒糟培养食用菌, 平均出菇率85%, 每吨酒糟 (按绝干折算) 可产菇2.4吨, 收益为1000-2000元。再者以沼液施用为例, 每吨乙醇副产沼液30立方米, 南阳粘土地每亩年灌溉需求量约为15立方米, 施用沼液后增产20-30%, 并且节省了化肥和部分灌溉投资, 每亩地的年收益增加300-500元。另外, 规模化农业种植也有利于机械化操作的推广, 能够大大降低秸秆乙醇厂的原料收集成本, 与当前散户种植为主相比, 千亩以上农场的秸秆收集成本能减少100-150元/吨。

2.2 秸秆乙醇产业对农业的反哺

秸秆乙醇产业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减少秸秆废弃和焚烧对农村及周边环境的污染, 每亩地的秸秆可以卖150-200元, 直接增加农民收入。通过提供有机肥料、基料等直接促进有机农业的发展, 生产粮食、食用菌、蔬菜瓜果等有机农产品。沼气可以作为新农村社区提供清洁燃料, 小型沼气发电站可根据新农村社区的布局建成分布式能源网络, 为各社区提供清洁电力和暖气、热水, 从而大幅度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生活水平。秸秆乙醇厂原料保障体系要求实现规模化、机械化的集约型农业模式, 进行大田种植收获研究, 有利于建设灌溉施肥设施。

3 产业化示范

随着技术、工艺、装备的不断进步, 天冠以秸秆为原料的醇气多联产商业化示范平台迅速扩大, 产业化规模化的纤维乙醇示范区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目前南阳市卧龙区建成的国内首个3万吨/年和5万吨/年秸秆乙醇厂, 全面实施了乙醇-沼气联产有机农业模式, 配套建设了1800万立方米/年沼气生产线、6兆瓦沼气发电机组、9万吨/年生物质颗粒燃料生产线, 7328平方米工厂化菇房, 流转了2000亩农田, 进行沼液沼渣有机肥施用示范。每年可有效转化小麦、玉米秸秆等农业废弃物21万吨, 为新农村社区5000户居民提供可再生清洁燃料———沼气, 年产食用菌基料3万吨以上, 为农民提供2000个在工厂、农场的稳定就业岗位, 实现了秸秆乙醇工业与有机农业的互动发展。

4 结论

秸秆乙醇-沼气联产有机农业这一模式有效提高了纤维乙醇技术的综合效益, 为纤维乙醇的产业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该模式创造了绿色工业反哺农业的循环产业链, 能够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 显著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为“两型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示范。

摘要:本文研究了秸秆乙醇副产物在有机农业中的资源化利用, 建立了原料保障体系, 将乙醇-沼气联产后的残余物用于有机农业, 形成“农业废弃物能源化利用—有机农产品生产—生物质渣再利用”循环产业链条, 构建出醇-气-电-肥联产有机农业模式。

有机农业发展模式调研 篇5

汉中市汉台区赛优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集生猪养殖、沼气生产、蔬菜种植为一体的农业综合开发公司, 该公司地处汉中市汉台区北郊约8㎞的宗营镇马王庙村, 占地325亩, 其中生猪生产区60亩, 设施蔬菜种植区256亩, 300m3的沼气池一座。现有猪舍14栋6000m2, 存栏生猪1820头, 能繁母猪存栏305头, 年出栏商品猪5000余头, 年实现养猪盈利150万元;256亩设施蔬菜年盈利102万元 (0.4元万/亩) , 两项合计共250余万元。该生猪企业之所以有如此稳定和较高的效益, 有很多特点。

1 规模化、标准化养猪是整个公司的核心产业

赛优牧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是2006年个人投资建成, 以单纯养猪为主的小型养猪场, 场区仅11亩, 猪舍5栋, 存栏500余头, 基础母猪78头, 猪粪无偿供给周边农户使用, 污水自然排放, 除冬、春季供不应求外, 夏秋季农户使用量减少, 只有在场外建池堆集发酵, 场区环境很差, 加之夏秋季节是汉台区的多雨季节, 经常造成污水横流, 苍蝇成群, 臭气熏天, 周边农户意见很大。2008年, 在政府和畜牧技术部门的努力下, 得到所在村的大力支持, 成功流转本村没有浇灌设施的瘠薄坡地315亩, 利用50亩建设9栋标准化猪舍, 其余256亩作为蔬菜种植基地。2009年成功引进陕西省大型沼气建设和汉台区设施蔬菜种植项目, 种养规模得到了逐步扩展。同时, 在畜牧兽医专业人员的指导下, 猪场建立了科学规范的生产管理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 生产水平得到了提高, 猪粪用于改良瘠薄的菜地, 污水入沼气池, 沼液浇灌蔬菜, 粪污得到了合理利用, 场区面貌大大改善, 实现养猪生产、蔬菜种植的双赢, 成为汉台区标准化养猪兼沼气治污、蔬菜种植的样板企业。2011年11月, 该猪场被陕西省农业厅命名为汉台区唯一一家省级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

2 沼气池是治理养殖污染的基础

赛优牧业有限责任公司自2010年2月国家扶持300万元建成300m3沼气池投入运营后, 每天产生的猪尿及污水20t自动流入沼气池发酵, 产生的沼气除满足场区的2栋仔猪保育舍加温和员工的餐饮、淋浴外, 还为周边的32个农户无偿供给生活用沼气, 使每个农户每年节约燃料费约1000元。每天产生的猪粪约10t在集粪池堆集发酵后, 定期施入菜地作为基肥。定期将沼液通过压力泵输入菜地作为追肥和叶面喷肥, 提高了作物的生长速度, 减少了病虫害, 相应减少了农药的使用, 降低了蔬菜农药残留, 商品蔬菜品质得到了提高, 深受市场欢迎。同时, 每亩蔬菜可以节约化肥50㎏, 节省投资50元, 能显著改善土壤, 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速效肥力, 增加土壤供肥潜能。除此之外, 更为重要的是沼气池的使用, 解决了养猪场粪污处理的老大难问题, 基本达到了猪场污染零排放, 也改善了场区内外的环境卫生, 减少了生猪疫病的发生, 实现了“养猪-沼气-蔬菜”的生态循环经济模式, 也产生了相当可观的效益。

3 利用有机肥种植蔬菜扩展产业

起初, 赛优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以单一养猪为主, 随着养猪数量的增加, 粪污处理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一方面环境卫生部门多次督促改善环境, 畜牧生产和动物卫生监督部门认为不符合动物卫生标准和食品安全, 不利于疫病防控;另一方面场区周边农户意见很大, 怨声载道, 迫使公司不得不就地持续利用污粪, 改善生态环境。从2008年5月份起, 赛优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在对256亩的瘠薄坡地进行大规模土地平整的基础上, 利用大量的猪粪进行土壤熟化改造, 到2010年基本建成有浇灌设施的阶梯式菜地。2011年, 试种120亩西瓜和130亩洋芋, 收获商品西瓜30万千克、洋芋19.5万千克, 收入53.4万元。由于品种单一, 集中上市, 收支相抵基本持平。2012年, 增加了日本韭菜、西红柿、辣椒、茄子、黄瓜等比较高端的品种, 在作物生长阶段定期用沼液追肥和叶面喷肥, 实行分岔作业, 分批上市, 实现收入152.4万元, 盈利102.4万元, 效益明显得到提高。同时养猪场的猪粪可以按照种植岔口定期进入菜地, 土地肥力得到轮番加强, 实现了“养猪业-沼气业-蔬菜种植业”的生态完美的有机循环农业经济产业链。

4 种养结合是公司实现效益最大化的必然

赛优牧业有限责任公司“猪-沼-菜”的养殖模式是一种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 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 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现代化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符合现代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不但降低了产业风险, 而且实现效益最大化, 具体表现在:一方面彻底解决了养猪生产的污染问题;一方面成功有效地改良了瘠薄的土地, 使坡地变成了设施蔬菜生产用地, 增加了土壤的肥力, 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 提高了蔬菜的品质和产量;一方面沼气除了供场区的采暖和生活能源外, 又为周边农户提供了生活能源, 沼液为蔬菜提供了优质速效的追肥, 提高了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另一方面商品蔬菜所产生的副产品又为养猪生产提供了大量的青绿饲料, 使母猪生产性能得到了明显提高, 每年每头母猪仅节约饲料就达100kg, 约300元, 全场每年节约母猪饲养费达10万元以上。纵观整个“猪-沼-菜”的产业链, 每个生产环节都是完美的结合, 根本不存在产品和废料的区别, 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资源综合利用和相应效益的最大化。

综上所述, 赛优牧业有限责任公司“猪-沼-菜”循环农业模式以生态经济原理为基础, 以沼气池为纽带, 把养猪业与蔬菜种植紧密结合, 达到了规模化猪场内部废物、能源、肥料的良性利用, 实现了规模化猪场污染物的零排放及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和持续盈利, 符合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现代化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和现代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汉台区作为国家生猪养殖基地县, 也是国家生态农业示范区之一, 是国家南水北调的水源地, 发展“猪-沼-菜 (果) ”生态循环农业经济模式是模化猪场今后乃至长期综合经营模式的方向, 是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摘要:多年来, 汉台区委、政府一直把养猪产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导产业之一, 在全体畜牧专业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下, 养猪产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 随着散养户的退出和规模化、集约化养猪场的快速增加, 养殖污染问题与日俱增, 如何解决这个棘手问题, 汉台区赛优牧业有限责任公司采取“猪-沼-菜”的经营模式, 实现了种养效益与污染治理的双赢, 值得学习和借鉴。

上一篇:民航数据下一篇:社会功能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