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食品的发展趋势

2024-11-17

有机食品的发展趋势(精选7篇)

有机食品的发展趋势 篇1

一、我国有机食品的发展

总结我国有机食品发展的历程, 可分归纳为三个阶段:

(一) 探索阶段 (1990~1994)

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国外认证机构进入我国, 启动了我国有机食品的认证和贸易。

(二) 起步阶段 (1995~2002)

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我国相继成立了自己的认证机构, 并开展了相应的认证工作, 同时根据IFOAM的基本标准制定了机构或部门的推荐性行业标准。其代表为“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 (Organic Food Development Center of SEPA, 简称OFDC) , 2003年称为“南京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茶叶研究所成立了有机茶研究与发展中心 (OTRDC) 。

(三) 规范快速发展阶段 (2003年至今)

此阶段以2002年1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的正式颁布实施为起点, 有机产品 (食品) 认证工作由国务院授权的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 进入规范化阶段。

截至2006年8月,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根据2002年1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批准了28家有机产品认证机构。到2006年底, 我国有2300个企业通过有机食品认证, 有机认证面积达230万公顷, 采集面积达208万公顷。我国已成为全球有机食品生产面积第二大的国家。

二、我国有机食品发展面临的问题

目前, 我国有机食品产业在快速发展中, 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 如:有机食品法规、标准体系不完善, 政策支持不够, 有机食品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健全, 市场运作不规范以及对获证企业的监管力度不够, 支撑技术不足等。

(一) 认证工作存在诸多问题

1、

部分有机食品生产企业重认证、轻贯彻标准和咨询。与国外同类标准相比, 目前, 我国《有机产品》标准 (GB/T19630-2005) 在一定程度上对生产企业的农业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更高。而农业生产者特别是农民, 在质量体系文件编制方面的力量很薄弱, 且受有机农产品咨询专家数量和咨询费用的限制, 部分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单位重认证结果、轻咨询工作, 仅邀请质量认证咨询专家编写质量管理文件, 却很少向生产和加工技术专家咨询, 结果造成“两张皮”:写的是一套, 做的是另一套, 导致真正的有机生产技术水平并不高。

2、有机食品认证工作自身的难度较大。

有机食品生产是一项集管理、技术、诚信和环保于一体的系统工程。有机生产倡导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等物质, 也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相对于其他传统安全食品认证特别重视终端产品的认证而言, 有机食品则强调从育种、播种、病虫草害防治、收获、加工、运输到销售的全过程监控, 并通过完整的记录体系来实施追踪审查。因有机食品生产自身的特殊性、复杂性, 造成了有机食品认证的工作量大、难度系数和风险性相对较高。

3、认证机构差异较大。

认证机构的诚信和自律是提高认证有效性的关键。当前, 国家认监委根据统一的有机食品认证规章和标准, 对全国有机食品认证活动进行统一管理。自1995年以来, 除少数国外有机认证机构进入中国开展有机食品的出口认证外, 国内不同类型、不同区域、不同规模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不断增多, 经国家认监委批准注册的有近30家, 少数认证机构在尚未得到国家认可资质的情况下就开展有机认证业务, 这将影响认证的有效性。

4、有机认证机构对获证企业的监管力度不够。

当前, 一些认证机构对获证企业重认证、轻监督, 导致一些获证单位的违规行为得不到及时有效纠正, 加上有机食品执法监管还没完全到位, 这将影响我国有机食品的质量、认证市场的声誉和认证的有效性。

5、有机食品认证的诚信问题。

我国有机食品发展速度令世人瞩目, 但因有机食品在国内市场仍是一个新生事物, 且消费者从直觉上难以与常规产品区分, 难免引起消费者的质疑, 加上实际存在的潜在质量隐患, 使有机食品产业面临公信挑战。不同的机构、不同的检查员, 在对有机食品认证时, 执行标准的差异性很大, 已经导致认证活动中出现相当混乱的现象, 部分认证的有机食品质量不合格, 达不到国家基本标准的要求, 引起了社会对有机认证有效性和公信度的质疑。据报道, 有关部门曾对国内部分大中城市知名超市的有机蔬菜进行抽检, 结果是部分样品中的重金属或农药残留的超标率十分惊人。长此以往, 将动摇有机食品发展的根基。

(二) 基础理论、技术研究滞后, 服务体系不健全

认证是推动有机食品发展的动力和重要手段, 但不少人忽视了有机农业需要一整套不同于常规农业的技术措施作为保障的事实, 从常规农业向有机农业转换, 面临着病虫草害防治、土壤培肥、品种选育、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益等诸多难题, 不是一句“禁止使用化学农药与肥料”就能生产出高质量的有机食品。缺乏技术与服务支撑, 有机食品生产就必然会出现弄虚作假的行为。另外, 我国有机食品生产研究与科研开发缺少项目和经费, 国内专门从事有机农业科研和教学的机构较少, 特别是缺乏对有机农业生产技术、生产资料的研究、开发和咨询。虽然存在一些有机农业咨询机构, 但总体来看, 有机从业者的咨询意识不够, 无法更好地发挥有机咨询的作用。

(三) 政府扶持力度不够

有机食品是一个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品, 安全、健康是公众关注的焦点, 而有机食品的环境友好性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导致各级政府难以找到大力支持有机食品发展的有力依据。发达国家为了促进有机农业发展, 制定了本国对有机农业的补贴政策, 对获得认证的生产、加工企业给予补贴, 对有机农业的科研、咨询机构, 每年都提供相当数额的资金扶持, 其依据就是发展有机农业、开发有机食品将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四) 有机食品的市场需进一步开发

发达国家对有机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大, 且大部分产品依赖进口, 这为我国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机遇。但由于我国的农业生产标准化程度低, 有机食品的产品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均未形成严格的技术和管理标准、规范及政策, 故难以与国际农业标准全面接轨, 使有机食品出口渠道不畅。此外, 我国与外国的贸易摩擦也对有机食品出口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国内, 有机食品市场的开发尚处在起步阶段。有机食品消费尽管成为一种新的时尚, 但远远没有引起广大普通消费者的关注, 加上价格高而导致销售量不高, 同样不利于有机食品产业的发展。

三、我国有机食品发展中所面临问题的对策

(一) 积极开展宣传教育

首先对各级领导干部进行国际经济一体化形势教育, 广泛宣传发展有机食品对于实施农业国际化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 以使认识到:在绿色壁垒面前, 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已大大下降, 只有把有机食品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来抓, 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才能有效地应对入世后的挑战。其次应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及互联网等媒体, 对有机食品知识进行宣传和普及, 以引起社会公众的重视, 使人们更加关注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 更好地推动有机食品产业的发展。

(二) 强化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通过加强培训, 引导农民科学施用化肥和农药, 推广应用有机肥和高效低残留的绿色农药, 努力采取物理和生物防治措施, 切实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环保部门把好环保关, 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实行第一审批和一票否决, 并对违反环保法规的行为进行处罚, 依法强化对乡镇企业的监督管理,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同时, 要按照《有机 (天然) 食品生产和加工技术规范》中对有机农业生产环境的要求, 采取严格的措施, 防止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对有机食品生产基地造成危害。

(三) 加大科研开发和技术推广力度

要加强有机农业的基础研究, 根据各种作物的不同特点, 研究其适合的生产技术标准。对有机食品生产技术、加工技术、检测技术以及相关配套技术进行攻关, 提高有机农业生物防治的产业化程度。同时, 要搞好生产和管理技术培训, 逐步建立健全有机食品的技术服务网络。各级政策和环保、农业等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大力度, 强化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 积极推行农业专业化和标准化生产, 进一步提高有机农业的产业化水平。在中等职业学校、高等院校应开设关于有机食品的专业和学科, 培养有机食品生产及认证的专业技术人才, 加快有机食品的发展步伐。

(四) 制定开发优惠政策

有机食品开发在初期资金投入较大, 因此政府应制定优惠政策, 对有机食品开发给予支持。应当把有机食品作为一项特殊的环保产业, 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 在生产、加工、贸易、出口、税收、信贷、科研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 鼓励农民和企业从事有机食品生产。各级地方政府要根据实际, 建立地方性政策支持体系, 尝试加快土地流转, 促进土地的产业化经营, 积极调整各种支农资金的投资方向, 因地制宜地进行有机食品开发。

(五) 努力开拓国际市场和培育国内中场

据统计, 全球有机食品市场正在以每年20%—30%的速度增长, 有机食品产值今后10年内将从现在的110亿美元增加到1000亿美元。有机食品对产品新鲜度要求较高, 市场是否流通直接影响有机食品的效益, 因此, 要继续完善有机食品标准化生产体系, 为产品和质量管理创造技术条件。政府、生产企业、出口贸易商、农民要通力合作, 积极推进有机食品的市场化经营, 努力开拓国际市场。各有机食品生产开发企业应首先争取获得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权威有机食品认证机构的认证, 从而取得进军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在国内, 由于环境和健康意识的增强, 有机食品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 应抓住机遇引导有机食品的消费, 积极培育国内市场。

总之, 发展有机食品产业对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增强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控制农业环境污染, 保护和改进农村生态环境, 发展农村循环经济, 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我们应该克服困难, 抓住发展机遇, 全面推动我国有机食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经过多年发展, 我国有机食品产业规模稳步扩大, 但也存在认证不规范、技术研究滞后、政府扶持不够等问题。只有大力扶持有机食品生产、加大监管力度, 才能有效解决存在的问题、推动有机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有机食品,发展,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江琦, 仲健心.我国有机食品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 2008, (9) .

[2]、郝建强.中国有机食品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J].世界农业, 2006, (7) .

有机肥料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篇2

(一)有机肥施用范围较大,作物和地域之间不够平衡

从应用作物看,有机肥料适宜于各种作物施用,但由于目前对有机肥源的开发利用不够,数量有限,各地70%以上的优质有机肥料如农家肥、商品有机肥、沼气发酵肥、饼肥等主要集中施用于价值较高的果树、蔬菜及瓜类等经济作物,粮食作物施用很少。而小麦、玉米等作物秸秆由于受耕作条件的限制,一般被归还给粮田。

从典型农户分析,坚持使用有机肥料的农户占到12.5%,四分之三以上的农户在粮食作物上不使用有机肥料,而65%的农户在种植经济作物时一直使用有机肥料。

分析发展趋势,37.5%的农户认为与过去相比,有机肥料的总量是“增加”趋势,15%认为“减少”,47.5%认为与过去“差不多”。有45%的农户认为多用有机肥料一定能生产出优质的农产品,且认为以后农民种地使用有机肥料的会越来越多。

(二)应用方法不断完善,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一个时期以来,随着各级政府及农技推广部门对有机肥料建设工作的重视和加强,我国广大农村积制和使用有机肥料的方法手段不断提高和完善。如通过推行畜圈改造和饲养条件的改善,农家肥有机质含量有了较大的提高,较十年前增加了3~5个百分点;通过秸秆还田技术的推广,产生了“四增一减”的良好效应,即产量、土壤有机质、水分、蚯蚓数量增加,杂草减少,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业良性发展。但是,在有机肥料施用技术方面还有一些盲目性和不合理性。譬如,一些有机肥发酵不够充分,对于农家肥、果渣等,一般都需进行堆腐发酵,这样既可活化肥料中的养分,又可以杀灭肥中各种寄生虫卵、病源菌、杂草种子,去除有害的有机酸和有害气体,施入土壤才能保证肥效和不产生副作用。在施用时与化肥混合,可以起到保肥效果,大大提高化肥利用率;秸秆还田中存在着还草量不合理,还田翻压质量差等问题。另外,对秸秆还田的田块,要补施少量氮肥,以防止土壤微生物发生“起爆效应”,与作物根系争夺养分,影响产量。

(三)资源利用率有待提高

首要的问题是秸秆的利用率太低,秸秆是我国最主要的有机资源年生产量达3亿吨以上;目前将秸秆直接还田的农户只占到25%左右。不及秸秆总量的1/3,,还有32.5%农户把秸秆拉回家当燃料,仍有7.5%的农户将秸秆在田间当场焚烧。秸秆资源需要一些肥料企业综合开发利用,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的运作模式.使这一天然的有机资源得到广泛开发利用。

增施有机肥料能够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促进植株生长,增加作物产量,显著改善收获物的品质,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同时,又是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农业的重要措施和途径。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加入WTO的新形势,广大农民群众对有机肥料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因势利导,加强有机肥料的开发应用,对推动我国农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我国农业在使用有机肥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但由于化肥工业的兴起而被冷落了,不少人为此忧虑呼唤。随着近年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发展,有机肥重新得到重视,并逐渐作为产业悄然兴起。如今,只要在网上点击“有机肥”三个字,便有大量生产企业的介绍成串而来。传统的有机肥被注入了新的生机。应运而生“运”是事物发展的趋势。目前,我国农田一方面缺乏有机肥料,土壤养分失衡,地力下降;另一方面大量有机肥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造成污染环境。

究其原因:

一是有机肥料机制方式落后,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笨重费力、污秽脏臭的传统有机肥投入方式已难以实施。

二是经济效益较低,垃圾、粪便的产出集中,要均匀分散到广阔的农田,必然要远距离运输,这在劳动力价值上升的今天是不易办到的。发展有机肥料产业化,实行工厂化生产、无害化处理,即通过就地收集、发酵、脱水、除臭、复混造粒等工序,生产有机肥料,解决有机肥积、制、运输和施用过程中的“脏臭、苦累、效低”等问题。采用“先处理、后使用、效益好”的现代有机肥投入新途径,可以大大提高畜禽粪便、城市生活垃圾、秸秆综合利用率。目前,不少有机肥企业正是利用上述有效途径发展起来了。

我国有机肥料产业化还处于一个初期的发展阶段,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市场机遇。但不容忽视的是,有机肥料行业发展不平衡,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支持。这种不平衡主要体现在东西部地区有机肥料生产企业发展、生产技术水平、环境保护意识等方面的差异。其中重要的一点是缺乏国家对有机肥料行业的引导和支持。一方面,国家要引导、规划有机肥料产业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国家应在相关的政策上做倾斜,使有机肥料生产企业享受到优惠的政策,包括产品增值税的减免、铁路运输的价位优惠,以及项目建设和贷款等方面的优先考虑。业内人士呼吁,有机肥料管理缺乏必要的依托,急需进一步加强行业管理,否则将会严重地破坏行业的有序发展。在有机肥料发展初期,产品均由企业自行制定标准,造成市场商品有机肥料质量参差不齐,市场监督管理困难。目前,部分不法企业趁机利用行业发展的不完善,制假售假、坑农害农,包括有机肥料中养分含量不足、粒度不强、重金属含量超标等,给有机肥料行业的发展造成了极坏的影响。行业管理部门要运用法律的武器保护合法企业和广大农民利益,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规范有机肥料行业行为。有机肥料生产也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持,必须加强技术突破。专家指出,目前该产业化发展最直接的制约因素是有机肥料资源的发酵腐熟技术。这项技术一是缺乏优良的菌种,二是对从国外引进的菌种缺乏规范管理。因此,除了行业管理部门加强对引进菌种的安全性检测、监督和规范管理外,还应加大科研的力度。

关于发展铁岭市有机食品的调查 篇3

铁岭市环境保护局局长袁金田

如何挖掘我市传统农业优势,大力发展有机食品,把我市建设成为辽宁中部城市群的优质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为辽宁中部城市群的崛起做出更大贡献,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一、.铁岭市农业发展现状.铁岭市位于辽宁省北部,地处松辽平原,属农业地区,辽河,清河从全境穿过,东部山区是个天然的绿化大宝库,森林覆盖率高,空气和水质质量较好。这种优越的生态自然环境和资源优势,使得我市成为辽宁省产粮大省,并孕育了一大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名、特、优农副产品。西丰县是全国最大的鹿产品集散地,我市是全国榛子原产地。我市东部有梅花鹿、柞蚕、榛子等特色农业,中部有粮食果菜带,西部有花生、土豆等经济作物区。这些特色农副产品,大都有较强的市场潜力和较高的经济效益。几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粮经种植比例不断变化。全市土地面积820万亩,2002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08万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312万亩,粮经种植比例为62:38。蔬菜、水果、花生、马铃薯、苗木花卉、西甜瓜六大优势产业生产日趋集中,逐渐向专业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几年来,我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迅速,现绿色食品环境监测面积已达282万亩,占全省绿色食品监测面积的26.6%,具统计,我市可供绿色食品生产的耕地面积占全市耕地面积的65-70%。全市已形成绿色食品龙头企业7家,并有多种作物获得了绿色产品标志。

二、有机食品发展存在的问题

1.有机食品基础知识的普及程度远远不够。

近几年有机食品在我国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且我市属于落后地区,有机食品各种信息很少,所以无论对于生产者还是消费者对有机食品了解甚少。又由于有机食品的申报往往是企业行为,而企业缺乏对有机食品品牌的集中宣传,尚未形成能够凝聚消费者注意力的“品牌”、“名牌”,许多消费者对有机食品缺乏深刻的了解,大多数消费者只知道有机食品价格高,污染小。而对其倡导的无污染、安全健康的消费理念,尚未形成。对有机食品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缺乏进一步了解,有相当部分人对有机食品不甚了解,把有机食品与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纯天然食品或保健食品混为一谈。

2.有机食品数量少、规模小,产业化优势不明显。我市经过几年的推进,有机食品虽有一定的发展,但是相对于农产品和食品总量来说,有机食品发展的规模、生产总量和开发面积都比较小,而且有机食品的产品结构不尽合理,品种单一,无法满足人们对食品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另外,有机食品产业化优势还未凸现,有机食品的生产企业大多是中、小企业,规模小,初级产品较多,产品附加值不高,且由于企业资金有限,不具备在市场营造轰动效应的能力,所生产的产品不能在市场上形成较高的经济效益,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农户的作用不明显,无法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

三、铁岭市发展有机食品的优势

1.有较优越的地理优势和劳动力资源。我市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地区,工业发展相对落后,环境污染相对较小,森林和黑土地资源保存较好,绝大部分地区水净田洁、山美水秀,尤其我市的东部山区生态环境条件十分优越,土壤肥力的维持主要靠自然的轮作及生草覆盖,病虫害的防治也主要靠天敌平衡,所以农业生产很少使用化肥和农药。虽然这种体系生产力水平较低,但就目前我国有机食品发展现状而言,这种基础条件比较适合有机食品的生产。再者,由于东部山区人多地少,交通不便,所以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这为有机食品的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满足了有机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

我市区位优势明显,位于辽宁中部城市群,京哈铁路贯穿全市,是辽宁连接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的最佳通道,农副产品的运输和销售极为方便。是辽宁中部城市群中当之无愧的农业大市,因此大力发展有机食品应该是近水楼台、得天独厚。

2.有较好的绿色食品产业基础。我市的绿色食品产业于1998年起步,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已有山地和耕地的绿色食品监测面积达282万亩,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截止2001年,我市共种植绿色食品7万亩,产量4.5万吨,产值7千万元。主要绿色食品品种有山野菜、水果、榛子、水稻、玉米等。这为有机食品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有龙头企业的牵动。作为全国百强的绿色龙头企业--北绿集团,所生产的北绿干红葡萄酒、北绿酿酒葡萄、大米和生物有机复合肥,2002年初通过了欧盟国际有机食品认证机构的认证。产品一经上市,便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供不应求。这为我市有机食品的发展起了很好的示范和牵动作用。

4.有生态示范县、高新农牧产业开发区为依托。我市昌图县于2001年被确定为全国生态示范县试点,铁岭经济开发区(高新农牧产业开发)也于去年被国家环保总局批准为全国生态示范区试点。为了生态示范区的建设,几年来各级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并把有机食品的生产作为生态示范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并正在制定相关优惠政策。这为有机食品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五、对发展铁岭市有机食品的几点建议

1.提高对发展有机食品必要性的认识。随着我国加入WTO,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受关税和配额的调控作用越来越小,非关税贸易壁垒--安全壁垒、绿色壁垒,将会被许多国家采用,来控制农产品进口。为了提高我们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应对此种挑战,我们必须大力发展有机食品。再者,由于有机食品的价格比普通食品的价格要高20%--40%,或者更多,农民可以从较少投入和较高有机食品市场价格获得巨大收益。另外,有机食品的消费,已成为许多发达国家的消费主流,就目前我国而言,有机食品的消费市场也在迅速扩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大力发展有机食品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及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需要。多年来,由于考虑农作物的增产,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化肥的过量使用,使土壤中的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微生物遭到破坏和丧失,土壤硬化、板结,地力下降,农作物减产。农药的不和理施用(有的地方应在施用国家早已明令禁止生产和使用的农药),使农作物受农药残留物的污染日益严重,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创汇造成巨大影响,对人体健康造成巨大威胁,并对土壤、大气造成严重污染,直接影响到有益生物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所以,大力发展有机食品,禁止农药、化肥的施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举措。

2.认真制定有机食品发展规划。有机食品的发展离不开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所以若要大力发展有机食品,首先必须制定发展规划。就我市而言,发展规划的制定应以政府的名义,委托国内、外有实力的咨询机构及资深专家,应从环境、技术、管理、政策、文化、流通等方面,对有机食品的开发进行全面的策划,应紧密结合我市自然、社会、经济特点,确定规划的指导思想与目标,使规划真正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和示范性。通过规划的制定确定一批重点基地、产品及企业,给予政策性扶持和优惠,促进有机食品规模化基地的建立及大型贸易及生产企业的形成。

3.加大对有机食品的宣贯力度。有机食品若被广大生产者和消费者所认可,就必须使他们真正了解什么是有机食品,为什么要生产有机食品,如何才能生产出有机食品及食用有机食品有哪些益处。但就目前我市而言,无论生产者,还是消费者,对有机食品知识知之甚少。这主要是由于有机食品在我国尚处于发展起步阶段,无论是规模,还是发育程度都很低,加之相关信息闭塞、认证机构缺乏、市场局限及宣传力度不够。所以,我们必须利用各种渠道(广播、电视、报纸、培训、讲座),利用各种机会大力宣传有机食品,使人们在短时间内,对有机食品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4.加强有机食品基地建设。坚持以有机食品发展规划为指导,结合农业综合开发,土地复恳整理和农业标准化项目建设,选择生态环境好、远离集镇、周围无污染、农田基本设施配套、排灌体系完善、交通便利的区域,建立有机食品基地。就我市目前现状而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发建设有机食品基地。一是有机蔬菜基地(银州区、调兵山市)。二是有机粮食示范基地(昌图县、铁岭县、开原市)。三是有机畜禽产品示范基地(铁岭经济开发区)。四是有机山野菜示范基地(西丰县、铁岭县)。

5.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加快有机食品基地建设,政府应克服财力不丰的困难,设立有机食品专项基金,用于有机产业的技术攻关、试验示范、宣传发动和信息收集发布,对每个基地给予适当补助认证费,对从事有机食品生产的农户给予适当补助。为规避风险,政府还应强化风险体系建设,通过财政补贴,基地农户自筹等渠道,建立风险基金。真正形成资源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

世界有机农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篇4

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有机农业的基本概念

 有机农业始于1924年,由鲁道夫.史特内(RudolfSteiner)创立的生物动力农业。之后于20世纪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在瑞士由翰斯·缪勒(HansMueler),在英国由雷蒂埃伍·巴夫奥(LadyEveBalfour)和艾伯特·哈瓦得(AlbertHoward),在日本由(MasanobuFukuoka)分别创建了各国的有机农业。六十年代以来,一些发达国家,特别是欧洲一些国家政府开始重视有机农业,鼓励并补贴农场从常规农业向有机农业转换。

 在国际有机农业运动的推动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有机农业的概念开始被广泛地接受。欧洲、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已陆续建立了有机农业指南、标准、法规、条例,对有机农业作了明确的定义。最初,这些定义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近年定义趋于一致,目前最普遍接受的定义是:有机农业是一个促进生物多样性、生物圈循环和土壤生物活动的生态性生产管理体系。有机农业要求尽量采取恢复、维持、促进生态和谐的管理措施,完全不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尽可能减少空气、土壤和水分的污染。我国有机农业工作者通过深入研究以及与国外同行的交流,将有机农业定义为:遵照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

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

根据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IFOAM)2000年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发展有机农业生产和有机食品加工的主要目标有17个方面,其根本目标是促进土壤生物、植物、动物、人在内的且相互依赖的系统的生产力和系统的健康协调发展。

“有机"是一种标识概念,只有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的,并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农副产品才能标识为有机产品。有机产品除包括食品,如粮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禽畜产品、蜂蜜、水产品、调料等外,还包括纺织品、皮革、化妆品、林产品。

二、有机农业的现状

有机食品生产是近几年世界农业中的亮点。全世界大约有130个国家进行认证有机食品的商业生产,主要集中在欧洲国家、美国和加拿大。

据国际贸易中心(ITC)今年2月调查,全世界有机管理用地已达到1700万公顷,各大州有机管理的面积分布大体是大洋洲44.91%,欧洲24.79%,拉丁美洲21.67%,北美7.73%,亚洲0.55%,非洲0.35%。面积最多的10个国家依次是澳大利亚770万公顷,阿根延280万公顷,意大利100万公顷,美国90万公顷,巴西80万公顷,德国54万公顷,英国52万公顷,西班牙38万公顷,法国37万公顷,加拿大34万公顷。

有机农业用地占农业用地面积比例最多的十个国家依次是列支敦士登17.97%,瑞士9%,奥地利8.64%,意大利6.76%,芬兰

6.73%,.丹麦6.20%,瑞典5.20%,捷克共和国3.86%,冰岛3.4%,英国3.33%。目前,国际有机食品贸易市场上有机食品品种主要有粮食、油料、肉类、蛋奶制品、饮料、酒类、加啡、可可、茶叶、草药、调味品、甜味品等,此外还有动物饲料、种子、棉花、花卉等有机产品。

近年,全球有机食品消费出现了大幅度增长。根据国际贸易中心估测,全世界有机食品和饮料零售总额1997年约为100亿美元,2000年已经增长到175亿美元,增幅75%左右,美国有机食品零售总额最多,为80亿美元,其次是日本25亿美元,德国2300万美元,瑞士470万美元,丹麦360万美元,奥地利260万美元。2001年全世界有机食品零售总额估计为260亿美元,较上年增长42%,欧洲增长率最高,达到了120亿美元,占全世界的46%;北美占37%,亚洲大约16%,大洋洲只有1%。2002年全球有机食品增长率仍将维持较高水平。短期内需求较大的市场仍然是在欧洲、北美和日本等工业化国家。

三、有机农业的发展趋势

尽管目前有机食品零售额在整个食品行业中的份额很小,只有2-3%,但增长潜力巨大。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判断,未来一段时间将出现显著增长,一是消费者对健康和环境问题的认识提高,对健康和环境保护的意识增强,特别是BSE事件,促进有机食品生产消费

迅速增长;二是一批大的食品商如麦当劳、雀巢等已进入有机食品行业,正雄心勃勃地进行有机产品的营销开发,试图抢占国际有机产品市场。三是食品加工部门调整结构进行有机产品开发,改进包装,促进有机食品国际贸易。四是许多国家政府采取积极的扶植政策。据国际贸易中心预测,近期内有机食品增长率主要市场大致在25-30%,2008年全球有机食品零售额将达到800亿美元。

消费者对有机食品需求的不断增长,为全球有机农业生产和贸易提供了新的发展和市场机遇。由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程度低,农业生产采用自然的、生态的方法较多,发展有机农业具有许多有利条件。由于有机食品市场主要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因此,为发展中国家农产品出口提供了新的商机。特别是那些不在欧洲或北美生产的有机产品如咖啡、茶叶、可可、香料、热带水果、柑桔、蔬菜等产品由于发达国家需求量大,将成为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出口的主要农产品之一。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农业生产历史的大国,农作物品种资源丰富,传统农业技术中有机农业管理成分较多,特别是一些边远山区生态环境优越,农药、化肥使用少,污染轻,这些地区相对比较容易转换成有机农业生产基地,加上劳动力资源丰富,能够适应有机农业对劳动力的大力需求。最近几年,国家七部委在全国开展了50个农业生态试点县建设,国家环保总局在全国100个地区开展生态示范区试点建设。同时,我国已建立了有机农业和有食品发展机构,即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是我国目前唯一的有机食品认证组织。已

有机食品的发展趋势 篇5

浅谈牡丹江市绿色有机食品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摘要:牡丹江市发展绿色、有机食品有非常好的生态优势,但也存在着企业规模小,扶持资金不足等问题.因此,牡丹江市应通过高端规划,加大扶持资金投入,扶强本地企业,引进外埠强企,加强监管等措施来发展绿色有机产业.作 者:赵俊国    万国栋    ZHAO Jun-guo    WAN Guo-dong  作者单位:赵俊国,ZHAO Jun-guo(牡丹江市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黑龙江,牡丹江,157000)

万国栋,WAN Guo-dong(牡丹江市种子管理处,黑龙江,牡丹江,157000)

期 刊:黑龙江农业科学   Journal:HEILONG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年,卷(期):, “”(5) 分类号:X384 关键词:绿色食品    有机食品    措施   

浅析有机生态农业市场发展趋势 篇6

1.1 生态农业

早在1991年著名学者马世骏和边疆两人对生态农业进行了定义,生态农业是依据当地的土壤和气候的具体条件,把生物学、物质循环学等学科相互交融在一起,结合现代的科技技术和工程办法综合设计的农业生产体系。

1.2 有机农业

有机农业(Organic Agriculture)在现代人们生活中运用的十分广泛,基本上大家每天都面对各种有机农业的产品,如有机大米、有机茶叶、有机蔬菜等等。有机农业主要指在我们的农业生产生活中基本使用最原始的肥料来肥沃土地,增加土壤的生产能力。基本上不使用化肥、农药等有毒有害化学制品来污染土地,达到污染农产品的。采用有机肥种植的农副产品或养殖业成为有机农业产品。

2 有机生态农业市场发展趋势

2.1 由单一、分散、自发的民间活动转向行业性的农业运动

首先,有机农业需要进一步联合起来,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才能最终引领市场,目前在国际上设立了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简称IFOAM),并且成员国有115个国家,足以说明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对有机农业的重视和推广的力度;其次根据上半年农业部统计数据表明,目前我国有机农业产品每年呈几何式增长,就全球而言大洋洲目前有机农业的面积最大,高达44.91%,几乎占据全球的一半。第三有机食品消费大幅度增长,预测十三五期间,有机产品将达到5 000亿元的销售额。

2.2 由区域性布局转向全国性布局

有机食品的消费在全国占据将近一半的市场,主要是人们对于健康的越来越重视,各种养生食品层出不穷。尤其是在欧美国家等发达国家,有机食品的价格居高不下,一直占据农产品的高端市场,在销售额中,美国位列全球之首,日本次之。而我国出口到国外的绿色有机产品包括茶叶、坚果等。国际市场对于有机农业产品的热衷,给我们从区域性的布局转向全国布局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有利于拉升我国有机产品行业的整体发展,并创造更多的市场机遇。

2.3 有机农产品销售渠道多元化

有机食品主要市场进行了细分,有蔬菜水果、粮食、婴幼儿食品等,伴随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经销商的不断增多,市场已经由过去的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超时占据50%左右的市场份额。专卖店占据40%左右的市场份额,直接对客户销售占据10%左右市场份额。销售市场细分很明确。

目前销售渠道主要分三类,一是直销,减少中间环节,降低费用,效益增加;二是专卖店销售,需要依托一定的配送中心,实现货物畅通运转;三是传统超市和农产品销售。

3 对我国有机农业品牌的战略思考

3.1 有机农业品牌的重要性

品牌价值是企业的核心价值,同时也是产品的核心价值,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就能带动整个市场效益,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收益。因此在有机农业产品一定要形成自有的特色品牌,为企业的生存发展和未来的业务拓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能进行集约化销售打通渠道,占据有利的市场位置,攫取足够的市场资源。树立有机农业的品牌十分重要。

3.2 有机农业实施品牌战略的意义

有机农业实施品牌战略有利于形成企业化向集团化发展、区域化向全国化发展、国内化向世界化发展,三步走战略需要品牌作为整体的支撑,也需要有机农业实施整体的品牌战略,不是单一的品牌战略,这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作为后盾,但从战略上利用品牌推广有力企业的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Liu Y,Vibeke L,Henning H J,et al.Energy use in organic,green and conventional pear producing systems--cases from China[J].Journal of Sustainable Agriculture,2010,34(6):630-646.

[2]李秉龙,乔娟,王可山.WTO规则下中外农业政策比较研究[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3]刘康婷,屈志光.绿色农业信息服务主体功能的优化之探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20(1):37-38.

食品科学发展趋势的研究 篇7

关键词:新形势;食品科学;现状;发展趋势

一、目前食品科学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如今的食品科学主要分为七大类,分别是:发酵食品、方便食品、冷藏食品、人造食品、有机食品、生态食品和辐照食品。

1.发酵食品

是通过微生物支持的食品,主要是豆制品、奶制品、发酵酒类还有生活中常见的调料,如:酱油、食醋、豆鼓。这类食品是经过一系列负责的生物发酵使那些难以消化的物质转化为对人体有益的易吸收物质。同时还能增加食品的保质期,如臭豆腐。

2.方便食品

方便食品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如今经济和旅游业的高速发展,人们需要快速解决饮食问题。使得饮食更加大众化,如今己经成为食品中最炙手可热的部分了。

3.冷藏食品

通过降低温度抑制食物中酶的活性使食物保鲜,这也是我国冷藏技术发展所兴起的一种新型食品,通过冷藏使食物增添了新的变化,风味更佳独特。其中水产食品也属于冷藏食品的范畴。

4.人造食品

这是一种利用微生物技术生产的食品,也叫单细胞蛋白食品。目前常见的有:人造肉、人造鸡蛋等等。但是目前人造食品的发展仍然遇到了许多限制,因为营养的问题还没有被大众所接受。

5.有机食品

作为目前最主流的新兴食品,是在不使用化肥和农药生产的食品,相当于目前所说的“绿色食品”。

6.生态食品

就是指纯天然未经过人工加工过的食品,主要特点是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7.辐射食品

通过电离辐射使食品内部进行复杂的生物、化学、物理变化以提高食品的安全性,保证了食品没有污染。主要是应用于石材的脱水杀菌、辐射杀虫方面。

食品工程始终保持着高速发展状态,更多的品种产生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饮食生活。在食品结构更新品种丰富的同时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有待简洁。上述近年来食品科学的发展态势来看,新形势下食品科学的发展模式就变得越来越清晰了。

二、新形势下食品科学的新的发展模式

上述近年来食品品种的丰富也说明了人们对食品的追求不再局限于数量了,更多追求的是食品的品质、营养和健康。而这也是未来我国食品科学的发展方向。在发展食品结构转变的同时,加大对高层次食品的生产。所以食品企业想要在新发展中保持长久的竞争力就要首先把握新时期食品工业发展的变化趋势,充分地满足市场的需求。

未来饮食的发展不仅能满足人们对营养的需求,还能帮助人们减少许多疾病。目前许多病都是因为饮食不良产生的。并且改善国民的素质也需要食品科学的发展。而目前饮食的改善方案就是在居民消费最多的食品中添加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够有效地改善国民普遍的营养缺乏和体质弱的问题。例如面粉和大米都是我国重点保障的食品原料。在各类食品生产中都要做好安全工作,包括“奶制品、食醋、食用油”的营养强化。通过食品来改善人民缺乏的营养元素就是要发展奶制品,因为缺钙是目前普遍的幼中老年存在的问题,加强钙、铁和多种维生素的吸收能有效地强化国民的体格。针对这些发展趋势来看,未来的新食品发展方向主要有以下三大类:

1.变态食品

“变态”指的是原来食品的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比如从原来的固体状态变成了“半固半液体”或者是“液体”。比如最新的“空气食品’夕就是把人体必须的营养物质气态化,装进一个小瓶子里。人们在需要饮食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吸食瓶子中的“营养空气”就可以解决饮食问题了。这种新型食品在我国还没有得到推广,不过这种快速有效的进食方式很有可能在未来代替现在的快餐。

2.合成食品

合成食品是生物微生物技术生产的食品,就是通过一些基本元素(如真菌和酵母菌)转化成人们希望合成的食品,就是想毛线织成毛衣一样的原理。而真菌和酵母菌就是“毛线”,通过一定规则和结构就能“编织”出我们想要的美食。

3.昆虫食品

尽管昆虫食品在目前生活中也不算少见,但是技术还没有成熟。其实昆虫本身除了含有丰富的营养以外,还有独特的免疫功能。能帮助人们改善血液循环,治疗改善许多疾病,例如:风湿、肾病、咳喘等等。这也是病理学的研究范围,相信不久会进入大家的饭桌。

从未来发展潜力最高的三大食品可以发现:我国目前倡导的“循环经济”正深刻地影响着未来食品科学的发展,就是食品工业的发展与环境和谐共处,生产出既有利于营养建设业对环境有利的食品。最终成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并且食品的生产开发要结合目前最先进的技术,比如“电子技术、生物技术、膜分离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冷冻干燥技”,生物不仅对医学事业有重大影响,对未来的食品发展也起到了主导作用。

三、结束语

食品科学未来的发展还得依靠新技术工艺的发展,这也与物理、化学、生物三大学科分不开的,所以食品科学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发展。微生物发酵、灭菌技术及无菌包装技术的发展都会对未来的食品科技发展产生变革作用。而随着人们经济条件、需求的不断变化,对食品的外观、营养和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这也是未来食品科学新的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l]陈丽华,李光宇,王世砚.《我国的食品品种的安全现状分析》.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1):47-49

上一篇:读秋天的怀念有感日记500字以上下一篇:永远的小兔子初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