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食品的发展现状(精选7篇)
有机食品的发展现状 篇1
1 我国有机食品产业现状
我国自1990年获得第1个有机食品认证以来, 经过20多年的努力, 有机食品获得了长足发展。截至2010年底, 仅由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认证的有机食品企业总数已达到1 202家, 产品总数达到5 598个, 产品实物总量333.73万t, 认证面积248.71万hm2。但是与有机食品强国相比, 我国有机食品无论是规模还是发育程度都很低, 总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1,2]。
1.1 生产规模小, 产品结构不合理
虽然有机食品的数量逐年增加, 但与农产品和食品总量相比, 其发展规模、生产总量和开发面积所占比重仍然较小。此外, 有机食品的品种单一, 产品结构不合理。资料显示, 我国有机食品产品中, 70%以上的产品是蔬菜、水果、原粮、野生采集物等初级产品, 只有不足20%的为畜禽肉类产品, 深加工产品更是少之又少, 有机食品市场多样化程度低, 无法满足需求。
1.2 生产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
目前, 我国有机食品生产的技术措施还不完善, 配套服务体系未形成。一方面, 有机食品生产技术人员严重缺乏, 产品开发及技术推广能力弱, 有机食品生产过程中, 病虫害防治能力较弱, 生物防治产业化程度低;肥料施用量及方式仍不科学。另一方面, 有机食品的市场组织管理体系和标准尚不健全, 科学规范的生产流程和销售体系还未真正建立。
1.3 政府扶持力度不够
一是各级政府对开发有机食品生产的政策支持不到位, 发展有机食品产业的优惠政策和措施较少, 有机食品生产者和加工者积极性受挫, 严重阻碍了有机食品产业的壮大。二是缺乏财政扶持, 迄今为止, 中央政策上并无针对有机农业的专门补贴;有关有机食品项目建设的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投入也较少。
1.4 公共认知与诚信体系缺乏
一些认证机构对获证企业重认证、轻监督, 导致一些有机食品获证单位的违规行为得不到及时有效纠正。在现有的20余家从事有机认证的机构中, 其执行标准的差异较大, 认证标准混乱、不统一。某些认证机构为争取客户, 人为降低认证标准。还有部分认证的有机食品达不到国家基本标准的要求, 质量不合格, 诸如此类事件引起社会对有机食品公信度的质疑, 严重影响有机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2 我国有机食品的发展优势
我国有机食品产业虽面临着一些问题, 但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将会为国内有机食品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2.1 具有巨大的国际市场和潜在的国内市场
一方面, 国际上对我国有机食品的需求逐年增加, 我国的有机稻米、蔬菜、茶叶、杂粮等农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供不应求。据统计, 2006年, 我国有机食品出口额为3.50亿美元, 仅占国际有机市场份额的0.7%, 但是近几年来, 我国有机食品的出口额一直呈逐年增加的态势。据专家预测, 到2015年, 中国的有机食品出口额将达到10亿~20亿美元, 占全球有机食品国际贸易的份额则有望达到3.0%, 甚至更高。
另一方面,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国内居民对有机食品的需求也不断增加。据统计, 2006年, 国内有机食品销售额为56亿元, 占常规食品的0.1%, 较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2%相差20倍。尽管有机食品目前在国内的市场份额还很低, 但综合分析有机食品的发展趋势及市场前景, 国内市场仍具有很大潜力。
2.2 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有机食品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我国农业劳动力资源丰富, 且劳动力相对低廉, 能够满足有机食品生产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3]。
2.3 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物资源
我国幅员辽阔, 自然环境多样, 生物种类繁多, 品种资源丰富, 且绝大多数动植物品种未经过基因重组。多样的自然资源和生物资源为开展有机食品生产提供了天然条件。
2.4 具备有机农业思想基础
我国具有悠久的农业生产历史, 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有机农业思想, 这为有机食品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4]。
3 结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有机食品的发展空间将会逐年增大, 中央及各级政府应因势利导, 充分挖掘自身优势, 争取将我国建成有机食品强国。
参考文献
[1]阎凤娥, 赵丽芹, 白洁, 等.我国有机食品发展现状及前景[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3 (3) :13-15.
[2]常璟宇.解读中国有机食品的发展[J].中国食品, 2011 (3) :24-27.
[3]王国成, 曹娴.有机农业及其生态环境保护功能[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7 (3) :77-79.
我国有机食品发展现状分析 篇2
关键词:有机食品 发展现状 生产基地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4)02-0075-02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消费结构的不断优化,人们对食品的需求正由“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安全”转变。近年来,环境污染以及食品安全的频发,严重威胁到了人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和生命安全。因此,食品安全性问题已引起全世界消费者的普遍关注, 人们对食品的要求日趋讲究营养保健。目前,有机食品作为国内外生产过程控制最严格、质量最高、最安全的食品,已备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1 有机食品简介
1.1 有机食品的含义
有机食品通常也称为做生态食品,是国际上对无污染天然食品的统一提法,通常由有机农业生产体系生产加工而来,根据国际对有机农业生产和加工的要求和标准。农作物在种植过程中没有使用非天然的化学物质或有机物质,作物本身也没有经过基因改造,在加工过程中没有使用化学添加物质,包括粮食、蔬菜、茶、水果、奶制品、畜禽产品、食用菌、水产品、中草药等。除有机食品外,国际上通常还把有机食品派生而得到的相关产品如有机化妆品、保健品或有机食品生产而提供的生产资料,包括农药、有机肥料等,经认证后统称为有机产品[1]。
1.2 有机食品的判断标准[2]
(1)食品的原料是否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或野生天然产品。
(2)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有机食品采集、生产、加工、包装、贮藏、运输标准,禁止使用化学人工合成的农药、化肥、激素、抗生素、食品添加剂等,禁止使用基因工程技术及基因工程技术产品。
(3)有机食品生产过程中必须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及监控体系,有完善的产品跟踪审查体系和完整的生产、销售的档案记录,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影响小。
(4)有机食品必须通过合法相关专业有机食品认证机构的认证。
2 我国有机食品发展现状
2.1 我国有机食品认证体系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OFDC)于1994年正式成立,使我国的有机食品认证管理工作走上正轨。其后,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于2003年正式获得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IFOAM)的认可,使我国的有机食品认证标准与国际基本标准接轨[3]。自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成立后,其陆续在辽宁、安徽、山东、云南、黑龙江、河北、山西、内蒙古、湖南、浙江等省份建立了分中心或行业分中心,形成了以OFDC为中心,各地区分中心或行业分中心为支撑的中国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质量控制和认证体系[4]。
截止目前,国内较为权威的认证机构有4个,它们分别是:隶属于国家农业部的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杭州中农质量认证中心、南京国环有机食品认证中心和万泰质量认证有限公司,其中,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是国内目前业务范围最广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
2.2 生产基地的建设
我国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截止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分别在2003年、2005年、2010年和2012年依次公布了四批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名单已经审核通过了150个有机食品生产基地,认证面积超过386万公顷。而在2003年,经审核的生产基地仅有10个,到2012年经审核批准的生产基地达到150个。可见我国有机食品产业发展非常迅速。
从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的规模看,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发展速度较快,但各基地在我国各地的区域分布并不均衡。我国有机食品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浙江、辽宁、山东、江苏、新疆等省份,其中以辽宁为主的东北三省起步较早,发展较为完善,已经成为有机食品生产品种最多经验最丰富的一个区域。浙江省、新疆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速度后来居上,浙江省到2012年新增11个生产基地一跃成为我国有机食品生产基地数目最多的省份。此外,我国有机食品生产基地覆盖面积进一步扩大,2012年新增的区域包括河南、北京、重庆、四川、甘肃。我国有机食品涵盖的行业进一步丰富,产品主要有蔬菜、茶、粮食、水果、禽畜产品、水产品、中草药等10多个品种,国家环保部公布的第三、第四批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名单中,我国有机食品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粮食、蔬菜、水果、畜禽等行业。
3 国内有机食品市场分析
我国的有机食品产品的消费人群主要是国内消费者,只有小部分产品销往国际市场,主要出口地是在亚洲的日本、中国香港及中国台湾等地,也有少部分出口美国和欧洲市场。在国内,有机食品通过多种渠道进行销售,目前的有机食品销售渠道众多,主要销售方式有5种:有机食品专卖店、国际跨国集团、国内的大型超市、餐饮企业、普通农产品市场。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人们对有机食品的认可程度不断增加,国内有机食品消费能力也随之快速增长,有机专卖店不断涌现,国内多加知名大型超市也开始纷纷开设有机食品专柜[5]。但是,我国有机食品区域结构发展并不均衡,各个区域的消费水平差异较大,据统计,北京市的有机食品消费总量占全国有机食品消费总量的1/3,上海、杭州、广州、南京和深圳等城市紧随其后,总体来看,我国东部和南部主要城市的有机食品消费占有机产品消费的绝大部分,西部地区有机食品消费量较少。此外,我国有机食品消费总人群不足3%,有机食品的消费仅占食品消费总额的0.02%,仍处于较低阶段,与欧美发达国家3%-5%的消费比例差距较大[6]。因此,我国有机食品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景。可以预见,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及我国有机认证制度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人们对有机食品的消费会快速增长。
参考文献
[1]孙斐.浅议有机食品在我国的发展[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2,(10),119.
[2]蒲海燕,刘春芬,贺稚非,徐宝成.我国有机食品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J].肉类工业,2004,(8),38-40.
[3]董延霞,我国有机食品的发展现状及前景[J].现代农业,2012,(10),66.
[4]周亚丽,范仁英,李春荣等.我国有机食品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2,(10),335-339.
[5]赵婕,白丽,郭思宏.我国有机食品市场发展与管理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425-11427.
[6]关兵,范德成.基于消费者行为视角的我国有机食品发展研究[J].理论探讨,2013,(3),100-102.
中国有机食品发展的可行性报告 篇3
班级:勘技(水工)09-2班 姓名:李博闻 学号:
一、中国有机食品的发展
二、有机农业的定义
三、有机农业与目前农业的比较
四、国能发展前景
五、国能的有机农业的发展办法
序号:46
3090204305
一、中国有机食品的发展
我国的有机食品尚处于发展起步阶段。从1990年浙江省茶叶进出口公司首次开发有机茶叶出口到西欧市场到目前,我国经过认证的有机食品有茶叶、蜂蜜、奶粉、大豆、芝麻、荞麦、核桃、松子、向日葵籽、南瓜籽、八角、中药材等上百个品种,其中很多产品已销往美国、加拿大、日本、欧洲。专家预测,今后的年增长率不会低于30%。
我国生产有机食品具有有利条件。我国农业生产历史悠久,一些地区特别是山区很少使用或不使用化肥和农药。国内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能够适应有机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而自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生态农业得到迅速发展,全国已建立了很多生态农业基地。
我国有机食品的发展在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都有十分巨大的潜力,不少外商想进口我国的大豆、稻米、花生、蔬菜、茶叶、干果类、蜂蜜,以及有机药品如中草药、生物药品,有机纺织品如丝绸等,然而现阶段我国有机食品的生产还远远不能满足国外市场的需求,发展的空间还很大。
中国有机食品的发展可分为3个阶段:
1、探索阶段(1990-1994)
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国外认证机构进入中国,启动了中国有机食品的发展。1989年,中国最早从事生态农业研究、实践和推广工作的国家环境保护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农村生态研究室加入了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1FOAM),成为中国第一个IFOAM成员。目前,中国的IFOAM成员已经发展到30多个。1990年,根据浙江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和荷兰阿姆斯特丹茶叶贸易公司的申请,加拿大的国际有机认证检查员Joe Smillie先生受荷兰有机认证机构SKAL的委托对位于浙江省和安徽省的2个茶园和2个茶叶加工厂实施了有机认证检查。此后,浙江省临安县的裴后茶园和临安茶厂获得了荷兰SKAL的有机颁证。这是在中国开展的第一次有中国专业人员参加的有机认证检查活动,也是中国农场和加工厂第一次获得有机认证。同时相关的理论研究工作也在大学、科研院所等机构同步开展。
2、起步阶段(1995-2002年)
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中国相继成立了自己的认证机构,并开展了相应的认证工作,同时根据IFOAM的基本标准制定了机构或部门的推荐性行业标准。1992年,中国农业部批准组建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CGFDC)”。负责开展中国国内的绿色食品认证和开发管理工作,1995年起,创造性地提出了绿色食品的分级理论,即绿色食品分为A级和AA级(等同于有机食品),并投入资金立项,邀请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参加研究、制定AA级绿色食品标准及操作规程。CGFDC与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的多家认证机构建立了联系和合作,并参照IFOAM以及欧美日等有机食品标准和法规,制定了《AA级绿色食品生产技术准则》,并开展AA级绿色食品的认证工作。到2002年底,全国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企业总数达到1756家,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产品总数为3046个,其中“AA级绿色食品证书”60多个。绿色食品,特别是AA级绿色食品基地的建立,为中国有机农业生产基地的建立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94年,经国家环境保护局批准,国家环境保护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的 农村生态研究室改组成为“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Organic Food Development Center of SEPA,简称OFDC),2003年改称为“南京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该中心自1995年开始认证工作以来,先后通过OFDC认证的农场和加工厂已经超过300家。
根据农业部“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关于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三位一体,整体推进”的战略部署,按照农业部的要求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于2002年10月组建了“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COFCC)”,并成为在国家认监委登记的第一家有机食品认证机构。COFCC根据IFOAM基本标准以及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标准制订的《有机食品生产技术准则》,列入2003年农业部行业标准制定项目,并在全国培训了76名有机食品检查员(包括实习检查员),同时COFCC为扩大企业的影响力,增加农产品的出口创汇,积极开展对外合作,已经和欧洲的SGS、日本的JONA和OMIC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120多家企业通过了COFCC的认证。
3、规范快速发展阶段(2003年至今)本阶段以2002年1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的正式颁布实施为起点,有机食品认证工作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进入规范化阶段。
有机食品认证机构的认可工作最初由设在国家环保总局的“国家有机食品认证认可委员会”负责。根据2002年1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的精神,国家环保总局正在将有机认证机构的认可工作转交国家认监委。到目前为止,经国家认监委认可的专职或兼职有机认证机构总共有8家。国家认监委于2003年组织有关部门进行有机食品国家标准的制定以及“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的起草工作。
目前,在中国开展有机认证业务的还有几家外国有机认证机构,最早的是1995年进人中国的美国有机认证机构“国际有机作物改良协会”(OCIA),该机构与OFDC合作在南京成立了OCIA中国分会。此后,法国的ECOCERT、德国的BCS、瑞士的IMO和日本的JONA和OMIC都相继在北京、长沙、南京和上海建立了各自的办事处,在中国境内开展了数量可观的有机认证检查和认证工作,国外认证机构认证企业数超过500家。
二、有机农业的定义 一般定义
有机农业是遵照一定的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有机农业”一词最早出现在出版于1940年的诺斯伯纳勋爵(Lord Northbourne)的著作《Look to the Land》中。然而事实上,有机农业就是最古老的农业形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农民们没有从石油中提炼的化学制剂(合成的肥料与杀虫剂),因此别无选择。后来人们发现战争期间发明出来的技术对农业生产颇有帮助。例如,被作为炸药使用的化学药品硝酸铵摇身一变,作为肥料派上了用场,而被用作神经毒气的有机磷化合物后来被用作杀虫剂。新增定义
近来,农民们正在转而回归有机农业,但是今天的有机农业采用了注重生态的系统方法,包括长期规划、详细跟踪记录以及对设备和辅助设施的大笔投资。尽管这一产业规模还是很小,但是从事有机农业的美国农民数量正在以每年约12%的速度增长,而现在全美国已有超过12,000人从事有机农业。
三、有机农业与目前农业相比较
有机农业与目前农业相比较,有以下特点:
(一)可向社会提供无污染、好口味、食用安全的环保食品,有利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减少疾病发生。
化肥农药的大量施用,在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产量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对农产品造成污染,给人类生存和生活留下隐患。目前人类疾病的大幅度增加,尤以各类癌症的大幅度上升,无不与化肥农药的污染密切相
有机农业的介绍
关。以往有些地方出现“谈食色变”的现象。有机农业不使用化肥、化学农药,以及其他可能会造成污染的工业废弃物、城市垃圾等,因此其产品食用就非常安全,且品质好,有利保障人体健康。
(二)可以减轻环境污染,有利恢复生态平衡。
目前化肥农药的利用率很低,一般氮肥只有20-40%,农药在作物上附着率不超过10-30%,其余大量流入环境造成污染。如化肥大量进入江湖中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影响鱼类生存。农药在杀病菌害虫的同时,也增加了病虫的抗性,杀死了有益生物及一些中性生物,结果引起病虫再猖獗,使农药用量愈来愈大,施用的次数愈来愈多,进入恶性循环。改用有机农业生产方式,可以减轻污染,有利于恢复生态平衡。
(三)有利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增加外汇收入。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农产品进行国际贸易受关税调控的作用愈来愈小,但对农产品的生产环境、种植方式和内在质量控制愈来愈大(即所谓非关税贸易壁垒),只有高质量的产品才可能打破壁垒。有机农业产品是一种国际公认的高品质、无污染环保产品,因此发展有机农业,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增加外汇收入。
(四)有利于增加农村就业、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有机农业是种劳动知识密集型产业,是项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投入,也需要大量的知识技术投入,不然尤其是病虫问题难以解决,还需要有全新的观念。有机农业食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通常比普遍产品高出20-50%,有的高出一倍以上。因此发展有机农业可以增加农村就业,增 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
四、国内发展前景
我国有机农业的发展起始于八十年代,1984年中国农业大学开始进行生态农业和有机食品的研究和开发,1988年国家环保局南京环科所开始进行有机食品的科研工作,并成为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的会员。
平菇
1994年10月国家环保局正式成立有机食品发展中心,我国的有机食品开发才走向正规化。1990年浙江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开发的有机茶第一次出口到荷兰,1994年辽宁省开发的有机大豆出口到日本。以后陆续在我国各地发展了众多的有机食品基地,在东北三省及云南、江西等一些偏远山区有机农业发展得比较快,近几年来已有许多外贸公司联合生产基地进行了多种产品的开发,如有机豆类、花生、茶叶、葵花子、蜂蜜等。目前绝大部分有机食品已出口到了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从总体情况来看,我国有机食品的生产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生产规模较小,且基本上都是面向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几乎为零。
在中国发展有机农业有着众多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首先我国有着历史悠久的传统农业,在精耕细作、用养结合、地力常新、农牧结合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也是有机农业的精髓。有机农业是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依靠现代的科学知识,在生物学、生态学、土壤学科学原理指导下对传统农业反思后的新的运用。
其次中国有其地域优势,农业生态景观多样,生产条件各不相同,尽管中国农业主体仍是常规农业依赖于大量化学品,但仍有许多地方,多集中在偏远山区或贫困地区,农民很少或完全不用化肥农药,这也为有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发展基础。
第三,有机农业的生产是劳动力密集型的一种产业,我国农村劳动力众多,这有利于有机食品发展.同时也可以解决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
第四,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脚步的临近,中国农产品的出口会受到绿色非贸易壁垒的限制,有机食品的发展能与国际接轨,可以开拓国际市场。同时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环境意识的增强,有机食品的国内市场在近几年内将有较大发展,因此有机食品在国内外都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国内也出现了一批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有机食品生产资料,比如武夷菌素(山东潍坊万胜生物农药有限公司生产)供应2008年奥运会代表团的食品安全。等
五、国内的有机农业发展办法
发展中国的有机农业的办法如下:
首先要加强有机农业的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媒体如报纸、电视等方式的宣传提高人们食品安全和环境意识。
其次国家要进行合理的政策引导和调控,针对有机农业在国内的发展势头,制定一系列发展规划并对其发展进行调控,在常规农业向有机农业转化期给予农民一定的经济支持。
第三,加强生产关键技术的研究示范与推广。由于有机食品在生产过程中禁用化学合成物质,因而势必要求较高的生产技术与之配套,只有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来解决好这些技术问题,才能使有机农业更快更好地发展下去。
六、总结
有机食品的发展现状 篇4
2013-05-15
近年来,随着各种问题食品的曝光,食品安全备受人们质疑,标榜生产过程无公害、无污染、纯天然的“有机食品”逐渐被消费者关注和接受,成为市场宠儿。随着中产阶层的逐步壮大及健康饮食观念的提高,有机产品的消费群体已经形成。
有机食品市场前景很大,但由于我国有机食品价格是普通食品价格的5—10倍,比较昂贵。消费市场主要局限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在国外,有机食品的价格只比普通食品高出3-4成左右,并不是大众难以接受的产品,因而国内有机食品成本能够有所下降的话,消费群体将会更加庞大。目前,在欧美发达国家,有机食品已经占到了15%左右的市场份额,日本、韩国等占到了7%-8%左右,而我国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市场占有率还不足1%,市场发展需要不断扩大。
业内人士认为,有机食品产业要获得健康快速的发展,需突破以下三大障碍:
第一,有机食品生产基地是阻碍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有机食品跟其他商品一样,也是需要体验的。备配产品生产基地,是产业发展的根本,但目前,我国有机食品基地缺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二,有机食品国家监定标准缺乏。目前,我国有机食品认证体系并不完善,且存在给钱认证的违法行为。此外,市场监管力度不到位,导致了市场上有机食品真假难辨的混乱现象。
第三,部分消费者对有机食品认知力度不准确。农产品分为普通、无公害、绿色、有机四个等级,有机食品质量认证是最高级别的认证。而大部分消费者仅有对这些概念的一些浅显的认知,根本不懂得如何辨别产品。教导消费者如何选择合格食品,也是促进产业发展的必须。
近年来,我国有机食品产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态势,已具备了一定的发展基础,品牌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
有机食品与绿色食品的区别 篇5
有机农业指从生态系统出发,以生态学为基础,遵循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生态平衡规律,采用一系列可持续物质发展技术的农业生产体系。有机农业是一种完全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畜禽饲料添加剂等物质,也不使用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的生产体系,其核心是建立和恢复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良性循环,以维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机食品在其他语言中也称生态食品或生物食品。这里所说的有机食品,指来自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国际有机农副业生产规范加工,并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一切农副产品,包括粮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禽畜产品、蜂蜜、水产品、调料等。绿色食品是我国农业部门推广的认证食品,分为A级和AA级两种。其中,A级绿色食品允许在生产过程中限量使用化学合成生产资料;AA级绿色食品则要求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和其他有害于环境和健康的物质。AA级绿色食品类似于有机食品。
人们在关注这两种食品的同时,也非常想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笔者谈几点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的区别。
一、起源和应用范围不同
有机食品使于20世纪40年代,1940年英国植物病理学家Howard写成了《农业圣典》一书。1945年,美国有机农业的创始人Rodale受其影响创办了美国第一个有机农场。随后德国等国家相继出现了具有有机农业性质的“生物动力农场”。1972年,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Organic Agriculture Movements,IFOAM)成立。、当时,只有5个国家的代表参加IFOAM。目前已有130多个国家生产有机食品,其中大部分在欧洲,非洲有30个国家,亚洲有30个,中美州和加勒比地区有20个国家,南美洲有10个国家。
绿色食品是1990年由我国农业部发起的。其目的是根据我国国情,通过开发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质量。1996年,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完成了绿色食品标志图形、中英文及图形、文字组合等4种形式(包括9大类、32种商品)的商标注册工作。截至1998年底,我国开发的绿色食品覆盖了中国农产品分类标准中的7个大类、29个分类,包括粮油、蔬菜、果品、畜禽蛋奶等,生产总量达到840万吨。同时,绿色绿色食品市场已初显成效:北京、上海、天津、哈尔滨、南京等大中城市相继建立了绿色食品专业营销网点和流通渠道,一部分绿色食品已进入日本、美国、中东等国家和地区的市场。
绿色食品只在我国得到认可,国际上尚无此概念,而有机食品在国际上已被普遍接受。
二、生产和加工标准不同
为保证有机产品的质量,保护和鼓励生产者进行有机产品生产,防止非有机产品假冒有机产品的行为,国际上相继出台了有机产品生产和加工标准,作为进行检查和认证的依据。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IFOAM)于1980年开始制定有机产品生产基本标准,为国家和地区标准的制定提供了框架,也为认证机构提供了必须执行的最底标准。各认证机构的标准不能宽于而只能严于IFOAM标准,如美国允许在加工过程中使用过氧化氢,而欧盟则禁止使用;欧盟允许在加工过程中使用活性炭,而美国则不允许。目前,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 alimentarius)制定的有机食品标准,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有机食品法规,各有机农民协会以及有机食品认证机构的有机食品标准,都是参照IFOAM基本标准制定的。中国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CNAB)制定的《有机产品生产和加工认证规范》已于2003年8月发布实施。
目前,我国农业部门颁布的绿色食品标准包括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技术标准、产品标准、包装标准和认证准则标准。
三、原理和方法不同
有机食品强调对生产全程的管理,其理论依据是好的过程必定有好的结果;而绿色食品特别注重生产环境和产品的检测结果。
有机食品认证主要是对生产方法、生产过程的认证(包括产品的处理),不要求以产品测试作为证据;有时,测试结果只用来证明某种产品没有按照有机产品的标准进行生产。有
机食品认证强调使用农场自产的天然物质,限制使用农场外的天然物质,限制使用农场外的天然物质,并要求根据作物的需求量使用,不允许污染环境;而绿色食品在这些方面未作严格规定。
四、生产基地要求不同
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必须生态环境良好,没有直接工业污染,空气环境的污染物浓度限值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农田灌溉水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土壤中有毒有害物质底于一定的容量要求。
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应是边界清晰、所有权和经营权明确的农业生产单元,且需选择空气清洁、水质纯净、土壤未受污染、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地区。其各项指标应达到国家相关标准,如符合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生产用水(农田灌溉用水、渔业用水、畜禽用水及食品加工用水)符合国家标准,土壤耕性良好、无污染,不得建在废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排放周围2—5千米的的范围内,设置缓冲带并有效防止来自有机食品生产区域外部的偶然污染(如风吹等)。
五、产品特点不同
有机食品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必须是自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或采用有机方式采集的野生天然产品;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有机食品生产、加工、包装、贮藏、运输等标准的要求;
在有机食品生产、加工和流通过程中,生产者应有完善的质量跟踪审查体系和完整的生产、销售记录体系;
通过独立的底三方有机食品认证机构的审核,并获得认证证书。
绿色食品的特点:
产品或产品原料的产地必须符合农业部制定的绿色食品生态环境标准;
农作物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及食品加工必须符合农业部制定的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
产品必须符合农业部制定的绿色食品质量和卫生标准;
我国有机食品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篇6
1989年, 农业部首次提出有机食品的概念。实际上, 早在本世纪70年代国际农业运动联合会 (IFOAM) 成立前, 一些印有有机食品标志的产品就开始在国际市场上销售。但当时有机食品对于我国消费者来说还比较陌生。
近年来, 我国的有机食品发展突飞猛进。有机食品的发展主要以外贸出口为主, 兼顾国内市场。自90年代以来, 我国已经向日本、美国、欧盟国家出口了大量的有机农产品, 有机产品的国内消费需求也呈不断增长的态势。
虽然, 目前我国有机食品发展总体上还处在起步阶段, 无论是规模还是发育程度都还比较低, 但有机食品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国际上对我国有机食品的需求逐年增加, 我国国内有机食品的消费已呈迅速上升趋势, 可望成为我国一个新型的食品支柱产业。
2 当前我国有机食品发展存在的问题
21世纪的主导产品是有机食品。在21世纪, 只关注食品生产的效率和效益已远远不够, 发展有机食品意义重大。虽然, 近年来我国有机食品生产快速拓展、初具规模, 但在有机食品的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2.1 我国有机食品认证体系不健全
我国发展有机食品产业的关键是要按照国际标准建立良好的认证体系。但纵观近几年, 我国有机食品难以进入国际市场的首要问题是没有建立起与国际标准接轨的有机产品认证体系。
国家环保局有机食品中心 (OFDC) 是我国目前负责有机食品认证的主要机构, 但其认证并未获得美国、日本和欧盟的认可, 知名度也并不高。有些企业请国外的机构进行认证, 这将使企业失去出口的主导权。认证体系不健全, 有机食品的生产出口体系就无从建立。因此, 良好的有机食品的认证体系亟待建立。
2.2 政府重视程度不够, 政策扶持不足
目前, 我国虽制定了一些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发展有机农业的政策措施,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 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具有明显的不足。
各级政府对开发有机食品还缺乏明确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发展有机食品与经济政策相匹配的鼓励性政策也比较缺乏, 使有机食品的生产和加工者缺乏积极性。同时, 缺乏对有机农业项目的扶持, 各级政府在有机食品项目中的投入极少, 成效不明显。因此, 各级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 高度重视我国有机食品产业的发展。
2.3 有机食品的管理及服务体系不够完善
长期以来, 我国有机食品的管理体系缺乏规划和行政管理职能, 管理机构不健全, 管理关系不协调。截止到目前, 我国各大专院校还没有设置专门的与有机食品生产和加工等技术相关的学科和专业, 从而致使从事有机食品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 研发和技术推广活动遇到较大困难。
一直以来, 我国有机食品生产的关键技术并未确定, 许多有机食品生产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仍在探索中, 这将对我国有机食品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 健全有机食品的管理及服务体系至关重要。
2.4 有机食品产业化优势不明显
虽然, 近年来我国有机食品产业的发展已初具规模, 但有机食品的生产总量和开发面积等仍较小, 并且品种较单一、生产技术较落后, 无法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我国有机食品产业化的优势并未显现出来, 我国的有机食品生产企业大多规模较小, 产品多为初级产品, 并且产品的附加值不是很高。并且企业资金不足, 运转不够灵活, 不能给企业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同时, 缺乏具有较强市场开拓能力和组织生产能力的龙头企业, 产业链条较短, 无法形成品牌效应和规模效应。所以, 加快有机食品的产业化进程是发展我国有机食品产业的当务之急。
3 推进我国有机食品发展的对策
3.1 健全有机食品认证体系
发展有机食品生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近年来, 随着消费者知识水平、文化程度和绿色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 其对食品的质量安全更为重视。因此, 国家应鼓励和支持真正的有机生产者, 建立一些常规性和支持性的制度, 完善有机食品的认证体系, 促进有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确保认证过程能够有力地支持有机食品的生产方式, 有机认证需遵循以下三项原则:制定有机食品生产和加工标准的框架;确保这些标准得到执行;批准生产者或加工者和允许符合标准的指定产品使用有机标签的有机许可。
政府应结合对有机食品生产和销售的管理, 制定有机食品的公共标签制度。将加快有机农业发展的主要工作集中到认定国家认证标准上。
3.2 完善有机政策, 加强政府扶持
各级政府应对有机食品的发展提供有效的组织保障和先进的技术支持, 逐渐建立和完善有机食品机构;加强财力支持, 支持有机食品的基础建设与技术推广, 促进有机食品产业的发展;制定和完善有机食品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 规范有机食品的生产与销售。
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 政府应对全民进行有机食品的宣传教育, 培育全社会的有机消费意识;加大对有机食品产业化组织的调节力度, 对产业化进程进行必要的干预, 引导企业与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充分利用外资扩大我国的有机食品产业数量和范围。
3.3 加强有机食品生产服务体系建设
我国应将有机食品的科研、生产、服务和贸易一体化, 建立有机农业的生产服务体系, 并为有机食品创造一个适合国内外的销售服务体系, 以促进我国有机农业的发展。
加强科技渗透, 注重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合作, 建立产学研合作共同体。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 根据农业产业化的要求, 建立相应的服务组织。同时, 各地区要根据自身特点和农产品的特点, 加强各地的基础设施建设, 发展电子商务, 构建完善的营销体系。
构建有机食品现代营销体系。建立健全各种市场营销体系, 聚集有机食品生产所需的各种生产要素, 努力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
3.4 加快我国有机食品产业化进程
我国有机食品的发展需要借助产业化的优势, 要按照产业化的要求来组织和实施有机食品的开发, 抓好生产基地和龙头企业的建设, 提高企业知名度, 扩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为有机食品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 制定相应的扶持性的贸易与金融政策, 正确引导有机食品产业化的健康发展;引入竞争机制, 赋予有机食品的研发企业进出口贸易权;壮大龙头企业, 促进有机食品产业化经营;优化全国有机食品产业结构, 进而提高有机食品的市场竞争力, 促进有机食品的规模化和产业化。
有机食品的生产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机食品产业化是一项将传统农业技术与现代高新技术有机整合的重要工程。因此, 客观的、深层次的研究我国有机食品产业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摘要:有机农业经过70多年的发展, 至今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的运动。近几年, 我国有机食品产业化进程较迅速,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然而, 面对国际、国内的激烈竞争, 有机食品的发展仍面临严峻的挑战。本文从我国有机食品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出发进行分析, 从而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有机食品,产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涛.有机食品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食品与机械, 2001-5:6-8
[2]韩沛新.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的经济学意义[J].农业质量标准, 2004, (3) :35-37
[3]顾炳鸿, 赵志英.有机食品及其发展[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3-16, (2) :72-73
有机食品的发展现状 篇7
如今,德国有机超市可以提供6000多种有机食品。从精巧的麦片商店到现代化的购物绿洲,有机产业发生了巨大的跳跃,营业额也在稳定地增长。不仅德国,在整个欧洲有机产业也迅速兴起。
起源于欧洲的有机食品是怎样做到让消费者买得放心?为什么消费者愿意花更多的钱在有机食品的消费上?消费者认为的“有机更安全”,是真的吗?
严格的认证标准保证“有机安全”
在欧洲,怎样才能称得上是有机食品?
事实上,欧洲的有机食品标准不止一个,而这些标准的区别在于:使用添加剂的多少,或者每厩允许喂养动物的数量,或者一个有机农民必须生产多少饲料。尽管如此,它们都需达到欧盟的最低标准,或者满足Naturland、Bioland、demeter等有机农业协会的预先规定值。
根据欧盟有机食品的相关规定,有两个标志(欧盟有机标志、德国有机标志)可以用来保证有机食品的品质,但它们只是有机食品的一个最低标准。(如图1、图2)
自2010年起,在欧盟范围内,有机食品需要标注“欧盟有机标志”。但自愿标志的“德国有机标志”则更为知名,目前,约71500种产品标示该标志。它要求每种有机产品的配料必须至少有95%是有机的;在316种添加物中,最多允许添加49种。
值得一提的是,转基因和合成的农药是被禁止使用的。
根据Bioland有机农业协会的准则,来自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是不被生产的。在德国,有75%的消费者和农民拒绝农业转基因工程,他们认为,这不是一种天然的生产方式。
此外,转基因和生态经济是不相容的。可持续发展是Bioland农民坚守的基本原则,当种子、植物和食物被转基因生物污染时,农民和消费者也不可能再自由选择。转基因产物一旦被传播,它们将很难被跟踪。
目前,欧盟委员会在修订欧盟有机产品标准。其争议的焦点之一是:有机食品有着严格的农药限制,但这个基准合理吗?
根据计划,当一个产品每1千克含有超过0.01毫克的未批准成分,那么这个产品不再是有机商品,它是一个基准。持反对意见的一方对此猛烈地回应:“应该考虑到,有机农民的种植区域会受到周围邻居常规种植方式的农药附着的影响。所以,这个基准是不可接受的”。关于这个基准的最终决定也许要延迟到2020年。
并非比普通食品更健康
有机食品的缺点是价格高、种类少。为什么消费者愿意花更多的钱在有机食品3z?有机食品真的是品质更好、更健康吗?
2012年,斯坦福大学的研究者们在《内科医学年鉴》上公开发表了主题为“有机食品是否更健康”的最全面的概述研究。研究人员评估了200多项研究,包括主要内含成分、农药杀虫剂带来的副作用等。他们最终发现,有机食品几乎与常规食品无区别。
研究人员无法证明有机食品含有更高的维生素,它们只是比常规食品含有更多的磷,但这没有临床意义。此外,在有关病原体负荷上,有机食品和常规食品的差别很小。但来自有机农场的鸡肉和猪肉受抗生素病菌的污染较少。
德国商品测试董事Hubertus Primus曾于2013年对外表示,有机产品的质量是否更好,这要看情况。例如,有机肉类并不比常规畜肉的品质更好,因为被屠宰的猪的品种对肉的品质影响更大。
他提到,来自有机农业种植的水果和蔬菜,绝大部分是没有农药残留的。在再加工产品中,只有有机产品要求其组分必须有机,所以这是有条件的质量标准。消费者购买有机肉类的动机是希望对动物保护和动物福利做些事情,这其实也是一个质量标准。
2016年4月,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国际研究团队在英国《营养学》杂志上公开发表的最新研究指出,相比传统产品,有机牛奶和有机肉中含有更多的w-3脂肪酸和其他必需的营养成分。
但在有机产品的营养生理学方面,至今没有任何可靠的结果。
有机产业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纽卡斯尔大学的国际研究团队还发现,有机畜牧可以紧密地遵循有机农业经济所起草的规定——奶牛可以在户外吃草,不用获得额外的精饲料。
“人们选择有机牛奶和肉类的主要原因有三个:动物福利、给自然界中的有机农业经济带来积极的影响和意识到健康的好处。”该团队的负责人Carlo教授表示。
在德国拥有约190家有机产品分店的德国公司Dennree表示,发展和有机农业并没有矛盾。“当消费者对有机食品的需求增加时,其它农业经济的动力也在上升,并逐步放弃农药和化学制品的使用。”该公司发言人Antje MiiHer表示。借此,生态养殖面积也会增加。
在德国,约7%的种植面积被生态农民(指不使用农药和化肥的农民)控制。但是,为了满足国内的需求,政府会经常进口有机产品,如牛奶制品和猪肉来自奥地利或丹麦,苹果和草莓来自阿根廷或中国。但运输路程越长,有机产品质量越难保证。所以,并不是每个人都受到新型有机产业的鼓舞。来自长距离进口的水果和冷冻有机食品究竟需要吗?
有机产业如何保持忠实?一个途径或许是,谨慎增长,可持续发展控制,同时在所有的供应链中,更少出口,减少多余的包装,提供公平的报酬。
【有机食品的发展现状】推荐阅读:
关于积极推进有机食品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07-28
有机食品的绿色包装08-03
有机食品认证检查的基本要求09-30
有机食品证书05-09
何为有机食品07-01
正确认识有机食品05-29
绿色有机食品出口10-22
有机食品市场前景06-27
有机食品发布会08-21
食品安全呼唤有机农业07-19